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设常数a ∈R ,集合A={x|(x ﹣1)(x ﹣a )≥0},B={x|x≥a ﹣1},若A ∪B=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2.已知集合{

}

22

(,)1A 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3.函数y =2x 2–e |x |在[–2,2]的图像大致为( )

A .

B .

C .

D .

4.已知函数()()()ln 1ln 1f x x x =+--,若实数a 满足()()120f a f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0,1

C .10,2?? ???

D .1,12?? ???

5.设集合{|32}M m m =∈-<

A .{}01,

B .{}101-,,

C .{}012,,

D .{}101

2-,,, 6.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当0x ≥时,()21,0122,1x

x x f x x ?-+≤<=?-≥?

,若对任意的[]

,1x m m ∈+,不等式()()1f x f x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是( ) A .1-

B .1

3

-

C .12

-

D .

13

7.函数2x

y x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若函数2()sin ln(14f x x ax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9.已知函数)

245f

x 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 )

A .()2

1f x x =+ B .()()2

12f x x x =+≥

C .()2

f x x =

D .()()2

2f x x

x =≥

10.若01a b <<<,则b a , a b , log b a ,

1log a

b 的大小关系为( )

A .

1log log b a b a

a b a b >>> B .

1log log a b b a

b a b a >>> C .

1log log b a b a

a a

b b >>> D .

1log log a b b a

a b a b >>> 11.设()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 )

A .2332

31log 224f f f --??????>> ? ? ???????

B .2332

31log 224f f f --??????>> ? ? ???????

C .2

3332122log 4f f f --?????

?>> ? ? ???????

D .23

323122log 4f f f --?????

?>> ? ? ???????

12.已知函数()f x =2log (1),(1,3)4,[3,)1x x x x ?+∈-?

?∈+∞?-?

,则函数[]()()1g x f f x =-的零点个数为

( ) A .1

B .3

C .4

D .6

二、填空题

13.如果定义在区间[3+a ,5]上的函数f(x)为奇函数,那么a 的值为________. 14.已知函数()(0,1)x f x a b a a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0-,则a b += .

15.1232e 2

(){log (1)2

x x f x x x ,,-<=-≥,则f (f (2))的值为____________.

16.函数()1

x f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 17.函数6()12log f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18.用max{,,}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大值,设

{}

2()max ln ,1,4(0)f x x x x x x =--->,则()f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

19.已知a >b >1.若log a b+log b a=

5

2

,a b =b a ,则a= ,b= . 20.己知函数()f x =x a b +的图象经过点(1,3),其反函数()1

f x -的图象经过点(2.0),则

()1f x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小张经营某一消费品专卖店,已知该消费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该店每月销售量(百件)与销售单价x (元/件)之间的关系用下图的一折线表示,职工每人每月工资为1000元,该店还应交付的其它费用为每月10000元.

(1)把y 表示为x 的函数;

(2)当销售价为每件50元时,该店正好收支平衡(即利润为零),求该店的职工人数; (3)若该店只有20名职工,问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该专卖店可获得最大月利润?(注:利润=收入-支出)

22.已知函数()()log 0,1a f x x a a =>≠,且()()321f f -=. (1)若()()3225f m f m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求使32

27log 2f x x ??-

= ???成立的x 的值. 23.已知函数2

2

()f x x x

=+

. (1)求(1)f ,(2)f 的值;

(2)设1a b >>,试比较()f a 、()f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若不等式2

(1)2(1)1

f x x m x -≥-++-对一切[1,6]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 24.函数是奇函数.

求的解析式;

时,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25.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1

x a f x =-++是奇函数. (1)求a 的值;

(2)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

(2)若关于m 的不等式()()

2

2

2120f m m f m mt -+++-≤在()1,2m ∈有解,求实数t 的

取值范围.

26.有一种候鸟每年都按一定的路线迁陟,飞往繁殖地产卵.科学家经过测量发现候鸟的飞行速度可以表示为函数301log lg 2100

x v x =

-,单位是min km ,其中x 表示候鸟每分钟耗氧量的单位数,0x 表示测量过程中候鸟每分钟的耗氧偏差.(参考数据:

lg 20.30=, 1.23 3.74=, 1.43 4.66=)

(1)若02x =,候鸟每分钟的耗氧量为8100个单位时,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in km ? (2)若05x =,候鸟停下休息时,它每分钟的耗氧量为多少个单位?

(3)若雄鸟的飞行速度为2.5min km ,雌鸟的飞行速度为1.5min km ,那么此时雄鸟每分钟的耗氧量是雌鸟每分钟的耗氧量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当

时,

,此时

成立,当

时,

,当时,,即,当时,

,当

时,

恒成立,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考点:集合的关系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集合中的元素为点集,由题意,可知集合A 表示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单位圆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又圆

2

2

1x y +=与直线y x =相交于两点22,22?? ? ???,22,22??

-- ? ??

?,则A B I 中有2个元素.故选B.

【名师点睛】求集合的基本运算时,要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这是正确求解集合运算的两个先决条件.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3.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f (x )=2x 2–e |x|在[–2,2]上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轴对称,因为

,所以排除

选项;当

时,

有一零点,

设为

,当

时,

为减函数,当

时,

为增函数.故选D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求出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分析函数()y f x =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将所求不等式变形为()()21f a f a >-,然后利用函数()y f x =的单调性与定义域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组,即可解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对于函数()()()ln 1ln 1f x x x =+--,有10

10x x +>??->?

,解得11x -<<,

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1,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ln 1ln 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y f x =为奇函数,

由于函数()1ln 1y x =+在区间()1,1-上为增函数,函数()2ln 1y x =-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

所以,函数()()()ln 1ln 1f x x x =+--在()1,1-上为增函数, 由()()120f a f a +->得()()()1221f a f a f a >--=-,

所以,11112121a a a a -<

-<--?

,解得01a <<.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不等式的求解,解答的关键就是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5.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2,1,0,1,1,0,1,2,3,M N =--=-∴{}1,0,1M N ?=-. 考点:集合的运算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又由函数()f x 是定义上的偶函数,得到函数

()f x 在(,0)-∞单调递增,把不等式(1)()f x f x m -≤+转化为1x x m -≤+,即可求

解. 【详解】

易知函数()f x 在[

)0,+∞上单调递减, 又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 所以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 则由()()1f x f x m -≤+,

得1x x m -≥+,即()()2

2

1x x m -≥+,

即()()2

2210g x m x m =++-≤在[]

,1x m m ∈+上恒成立,

则()()()()()()3110121310g m m m g m m m ?=-+≤??+=++≤??

解得113

m -≤≤-, 即m 的最大值为13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利用函数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转化为1x x m -≤+ 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奇偶性舍去C,D,再根据函数值确定选A. 【详解】

因为2x

y x =?为奇函数,所以舍去C,D; 因为0x >时0y >,所以舍去B ,选A. 【点睛】

有关函数图象识别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由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的判断技巧:(1)由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左右的位置,由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②由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③由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④由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的循环往复.(2)由实际情景探究函数图象.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求解,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定义域问题.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对称关系可知函数为偶函数,得到()()f x f x =-,进而得到

ax +=

.

【详解】

()f x Q 图象关于y 轴对称,即()f x 为偶函数 ()()f x f x ∴=-

即:()

sin ln sin ln

sin ln

x ax x ax x ?+=-?=?

ax ∴+=

恒成立,即:222141x a x +-=

24a ∴=,解得:2a =± 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函数的奇偶性求解参数值的问题,关键是能够明确恒成立时,对应项的系数相同,属于常考题型.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利用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注意换元后自变量范围变化. 【详解】

2t =,则2t ≥,所以()()()()2

2

24t 251,2,f t t t t =-+-+=+≥

即()2

1f x x =+ ()2x ≥.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解析式,考查基本求解能力.注意换元后自变量范围变化.

10.D

解析:D 【解析】

因为01a b <<<,所以10a a b b a a >>>>, 因为log log 1b b a b >>,01a <<,所以

1

1a

>,1log 0a b <.

综上

1log log a b

b a

a b a b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函数为偶函数,把2332

31log ,2,24f f f --?????? ? ? ???????

,转化为同一个单调区间上,再

比较大小. 【详解】

()f x Q 是R 的偶函数,()331log log 44f f ?

?∴= ???.

22330

3

3

2

2

333log 4log 31,122

2,log 42

2--

-

-

>==>>∴>>Q ,

又()f x 在(0,+∞)单调递减,

∴()233

23log 422f f f --????<< ? ?????

2332

3122log 4f f f --??????∴>> ? ? ???????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中间量大小比较同一区间的取值.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令[]()()10g x f f x =-=,可得[]()1f f x =,解方程()1f x =,结合函数()f x 的图象,可求出答案. 【详解】

令[]()()10g x f f x =-=,则[]()1f f x =,

令()1f x =,若2log (1)1x +=,解得1x =或1

2x =-,符合(1,3)x ∈-;若

411

x =-,解得5x =,符合[3,)x ∈+∞.

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下图,(]1,0x ∈-时,[)()0,f x ∈+∞;()0,3x ∈时,()()0,2f x ∈;[3,)x ∈+∞时,(]()0,2f x ∈. 结合图象,若()1f x =,有3个解;若1

()2

f x =-

,无解;若()5f x =,有1个解. 所以函数[]()()1g x f f x =-的零点个数为4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性质,考查了函数的零点,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

13.-8【解析】∵f(x)定义域为3+a5且为奇函数∴3+a =-5∴a =-8点睛:利用奇偶性求值的类型及方法(1)求函数值:利用奇偶性将待求值转化到已知区间上的函数值进而得解(2)求参数值:在定义域关于

【解析】 ∵f(x)定义域为[3+a ,5],且为奇函数, ∴3+a =-5,∴a=-8.

点睛:利用奇偶性求值的类型及方法(1)求函数值:利用奇偶性将待求值转化到已知区间上的函数值,进而得解.(2)求参数值:在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根据奇函数满足f(-x)=-f(x)或偶函数满足f(-x)=f(x)列等式,根据等式两侧对应相等确定参数的值.特别要注意的是:若能够确定奇函数的定义域中包含0,可以根据f(0)=0列式求解,若不能确定则不可用此法.

14.【解析】若则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此方程组无解;若则在上为减函数所以解得所以考点:指数函数的性质

解析:3

2

-

【解析】

若1a >,则()f x 在[]1,0-上为增函数,所以11

{10

a b b -+=-+=,此方程组无解;

若01a <<,则()f x 在[]1,0-上为减函数,所以10

{11a b b -+=+=-,解得1{

22a b ==-,所以3

2

a b +=-.

考点:指数函数的性质.

15.2【解析】【分析】先求f (2)再根据f (2)值所在区间求f (f (2))【详解】由题意f (2)=log3(22–1)=1故f (f (2))=f (1)=2×e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

解析:2 【解析】 【分析】

先求f (2),再根据f (2)值所在区间求f (f (2)). 【详解】

由题意,f (2)=log 3(22–1)=1,故f (f (2))=f (1)=2×e 1–1=2,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考查对应性以及基本求解能力.

16.【解析】【分析】由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且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 的取值集合得答案【详解】由得且函数的定义域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是基础的会考题型 解析:[)()1,00,∞-?+

【解析】

由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且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 的取值集合得答案. 【详解】

由{

10

0x x +≥≠,得1x ≥-且0x ≠.

∴函数(

)f x =

的定义域为:[)()1,00,-?+∞; 故答案为[

)()1,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是基础的会考题型.

17.【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必须解得:故函数的定义域为:点睛: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定义域的基本要求(1)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4

解析:(

【解析】

要使函数()f x 有意义,则必须60

12log 0x x >??

-≥?

,解得:0x ≤<

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 点睛: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定义域的基本要求 (1)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 (4)y =x0的定义域是{x|x≠0}.

(5)y =ax(a>0且a≠1),y =sin x ,y =cos x 的定义域均为R. (6)y =logax(a>0且a≠1)的定义域为(0,+∞). (7)y =tan x 的定义域为π

{|π,}2

x x k k ≠+

∈Z . 18.0【解析】【分析】将中三个函数的图像均画出来再分析取最大值的函数图像从而求得最小值【详解】分别画出的图象取它们中的最大部分得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故最小值为0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与

解析:0 【解析】 【分析】

将{

}

2

()max ln ,1,4(0)f x x x x x x =--->中三个函数的图像均画出来,再分析取最大值的函数图像,从而求得最小值.

分别画出ln y x =-,1y x =-,2

4y x x =-的图象,取它们中的最大部分,得出()f x 的图象

如图所示,故最小值为0.

故答案为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与常见函数的图像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画图过程中需要求解函数之间的交点坐标从而画出准确的图像,属于中等题型.

19.【解析】试题分析:设因为因此【考点】指数运算对数运算【易错点睛】在解方程时要注意若没注意到方程的根有两个由于增根导致错误 解析:42

【解析】

试题分析:设log ,1b a t t =>则,因为215

22

t t a b t +=

?=?=, 因此2

2222, 4.b a b b a b b b b b b a =?=?=?== 【考点】指数运算,对数运算. 【易错点睛】在解方程5

log log 2

a b b a +=

时,要注意log 1b a >,若没注意到log 1b a >,方程5

log log 2

a b b a +=

的根有两个,由于增根导致错误 20.【解析】∵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0)∴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 解析:()2log 1,1x x ->

【解析】

∵函数()f x =x a b +的图象经过点(1,3), ∴3a b +=, ∵反函数()1

f

x -的图象经过点(2,0),

∴函数()f x =x a b +的图象经过点(0,2),

∴2, 1.a b == ∴()f x =x a b +=2 1.x + ∴()1

f

x -=()2log 1, 1.x x ->

三、解答题

21.(1)()()2140,4060150,60802

x x y x x ?-+≤≤?

=?-+<≤??(2)30名员工(3)销售单价定为55或70元

时,该专卖店月利润最大 【解析】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当4060x ≤≤和6080x <≤时的解析式,进而可得所求结果;(2)设该店有职工m 名,根据题意得到关于m 的方程,求解可得所求;(3)由题意得到利润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分段函数最值的求法可得所求. 【详解】

(1)当4060x ≤≤时,设y ax b =+, 由题意得点()()40,60,60,20在函数的图象上,

∴40606020a b a b +=??+=?,解得2140a b =-??=?

∴当4060x ≤≤时,2140y x =-+. 同理,当6080x <≤时,1

502

y x =-

+. ∴所求关系式为()()2140,4060150,6080.2

x x y x x ?-+≤≤?

=?-+<≤??

(2)设该店有职工m 名,

当x=50时,该店的总收入为()()()4010010021404040000y x x x -?=-+-=元, 又该店的总支出为1000m+10000元, 依题意得40000=1000m+10000, 解得:m=30.

所以此时该店有30名员工. (3)若该店只有20名职工,

则月利润()()()()()21404010030000,40601504010030000,60802x x x S x x x ?-+-?-≤≤?

=???

-+-?-<≤ ?????

①当4060x ≤≤时,()2

25515000S x =--+, 所以x=55时,S 取最大值15000元;

②当6080x <≤时,()2

170150002

S x =-

-+, 所以x=70时,S 取最大值15000元;

故当x=55或x=70时,S 取最大值15000元,

即销售单价定为55或70元时,该专卖店月利润最大. 【点睛】

解决函数应用问题重点解决以下几点:

(1)阅读理解、整理数据:通过分析快速弄清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单位等等; (2)建立函数模型:关键是正确选择自变量将问题表示为这个变量的函数,建立函数的模型的过程主要是抓住某些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函数式,注意不要忘记函数的定义域; (3)求解函数模型:主要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最大(小)值; (4)回答实际问题结果:将函数问题的结论还原成实际问题,结果明确表述出来. 22.(1)2,73??

???

;(2)12-或4.

【解析】 【分析】

(1)先利用对数运算求出3

2

a =

,可得出函数()y f x =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由()()3225f m f m -<+得出25320m m +>->,解出即可;

(2)由题意得出27

2

x x -=,解该方程即可. 【详解】

(1)()log a f x x =Q ,则()()332log 3log 2log 12

a a a

f f -=-==,解得32a =,

()32

log f x x ∴=是()0,∞+上的增函数,

由()()3225f m f m -<+,得25320m m +>->,解得2

73

m <<. 因此,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73?? ???

; (2)()332227log log 2

f x x x ??=-= ???Q ,得272x x -=,化简得22740x x --=, 解得4x =或1

2

x =-.

【点睛】

本题考查对数运算以及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在底数范围不确定的情况下还需

对底数的范围进行分类讨论,同时在解题时还应注意真数大于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23.(1)(1)3f =,(2)5f =;(2)()()f a f b >;详见解析(3)1-. 【解析】 【分析】

(1)根据函数解析式,代入即可求值.

(2)根据函数解析式,利用作差法即可比较()f a 、()f b 的大小.

(3)将解析式代入,化简不等式,转化为关于二次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即可求得实数m 的最大值. 【详解】

(1)因为函数()2

2f x x x

=+

所以()22

1131

f =+

= ()222252

f =+

= (2)()()f a f b >,理由如下: 因为1a b >> 则()()f a f b -

2222a b a b

=+

-- ()()()2b a a b a b ab

-=-++

()2a b a b ab ?

?=-+- ??

?

因为1a b >>,则

2a b +>,1ab >,

所以

2

2ab

<,即20a b ab +->,()0a b -> 所以()20a b a b ab ?

?

-+-

> ??

?

即()()f a f b >

(3)因为函数()2

2f x x x

=+

则代入不等式可化为()()2

2212111

x x m x x -+

≥-++-- 化简可得243x x m -+≥,即()2

21x m --≥

因为对于一切[]1,6x ∈恒成立

所以()2

min

21x m ??--≥?? 当2x =时,二次函数取得最小值,即1m -≥ 所以实数m 的最大值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求值,单调性的证明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综合应用,属于基础题. 24.(1);(2)

.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问题转化为在

恒成立,令

,根据函数

的单调性求出的最小值,从而求出m 的范围即可.

【详解】

函数

是奇函数,

故,

故; 当时,

恒成立, 即在恒成立, 令,,

显然在的最小值是, 故,解得: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问题,考查函数恒成立以及转化思想,指数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一道常规题.对于恒成立问题一般要分离参数,然后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于含有不等式的函数问题,一般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但涉及技巧比较多,需要多加体会.

25.(1)1a =(2)见解析(3)1,2?

?-∞ ??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f x 为奇函数可知,()()f x f x -=--,即可得解;

(2)由21x

y =+递增可知()11221

x f x =-

++在R 上为减函数,对于任意实数12,x x ,不妨设12x x <,化简()()12f x f x -判断正负即可证得;

(3)不等式(

)

()

2

2

2120f m m f m mt -+++-≤,等价于

()(

)22212f m m f m mt -++≤-+,即2

2

212m m m

mt -++≥-+,原问题转化为

121t m m ≤-+

+在()1,2m ∈上有解,求解1

1y m m

=-++的最大值即可. 试题解析

解:(1)由()f x 为奇函数可知,()()f x f x -=--,解得1a =. (2)由21x y =+递增可知()11

221

x f x =-

++在R 上为减函数, 证明:对于任意实数12,x x ,不妨设12x x <,

()()()()

21

121212112221212121

x x x x x x f x f x --=-=++++

∵2x

y =递增,且12x x <,∴1222x x <,∴()()120f x f x ->,

∴()()12f x f x >,故()f x 在R 上为减函数.

(3)关于m 的不等式(

)

()

2

2

2120f m m f m mt -+++-≤, 等价于(

)(

)2

2

212f m m f m mt -++≤-+,即2

2

212m m m

mt -++≥-+,

因为()1,2m ∈,所以1

21t m m

≤-++, 原问题转化为1

21t m m

≤-++在()1,2m ∈上有解, ∵1

1y m m

=-++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 ∴11y m m =-+

+,()1,2m ∈的值域为1,12??- ???

, ∴21t <,解得1

2

t <

, ∴t 的取值范围是1,

2??-∞ ??

?

. 点晴:本题属于对函数单调性应用的考察,若函数()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

()()1212,,x x D f x f x ∈>且时,有12x x >,事实上,若12x x ≤,则()()12f x f x ≤,这

与()()12f x f x >矛盾,类似地,若()f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当

()()1212,,x x D f x f x ∈>且时有12x x <;据此可以解不等式,由函数值的大小,根据单

调性就可以得自变量的大小关系.本题中可以利用对称性数形结合即可. 26.(1)1.70/min km ;(2)466;(3)9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代入求值即可,其中要注意对数的运算;(2)还是代入求值即可;(3)代入后得两个方程,此时我们不需要解出1x 、2x ,只要求出它们的比值即可,所以由对数的运算性质,让两式相减,就可求得

1

2

9x x =. 试题解析:(1)将02x =,8100x =代入函数式可得:

31

log 81lg 22lg 220.30 1.702

v =

-=-=-= 故此时候鸟飞行速度为1.70/min km . (2)将05x =,0v =代入函数式可得:

310log lg 52100x =-即3log 2lg52(1lg 2)20.70 1.40100

x ==?-=?= 1.43 4.66100

x

==于是466x =. 故候鸟停下休息时,它每分钟的耗氧量为466个单位.

(3)设雄鸟每分钟的耗氧量为1x ,雌鸟每分钟的耗氧量为2x ,依题意可得:

130

230

1

2.5log lg 2100{11.5log lg 2100

x x x x =-=-两式相减可得:13

211log 2x x =,于是12

9x x =. 故此时雄鸟每分钟的耗氧量是雌鸟每分钟的耗氧量的9倍. 考点:1.函数代入求值;2.解方程;3.对数运算.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A =,{}1,0,2,3B =-,{|12}C x R x =∈-≤<,则()A B C =U I A .{1,1}- B .{0,1} C .{1,0,1}- D .{2,3,4} 2.已知集合{ } 22 (,)1A 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3.若35225a b ==,则11 a b +=( ) A . 12 B . 14 C .1 D .2 4.已知函数()25,1,,1,x ax x f x a x x ?---≤? =?>??是R 上的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a -≤< B .0a < C .2a ≤- D .32a --≤≤ 5.设奇函数()f x 在(0)+∞, 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不等式()() 0f x f x x --<的解 集为( ) A .(1 0)(1)-?+∞,, B .(1)(01)-∞-?,, C .(1)(1)-∞-?+∞, , D .(1 0)(01)-?,, 6.设( )( )1 21,1x f x x x <<=-≥??,若()()1f a f a =+,则 1f a ?? = ??? ( ) A .2 B .4 C .6 D .8 7.关于函数()sin |||sin |f x x x =+有下述四个结论: ①f (x )是偶函数 ②f (x )在区间(2 π ,π)单调递增 ③f (x )在[,]-ππ有4个零点 ④f (x )的最大值为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8.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1,)+∞单调递增,且(1)f x +为偶函数,若(3)1f =,则不等式(21)1f x +<的解集为( ) A .(1,1)- B .(1,)-+∞ C .(,1)-∞ D .(,1)(1,)-∞-+∞U

统计学20个重点知识整理

一、统计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按照调查研究的任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运用资料等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 2、统计资料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特征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资料,包括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的图标和文字资料等系统资料。 3、统计学是研究怎样进行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方法论科学,它阐述了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理、原则和采用的方法等,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研究的基础;统计学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对统计实践起着指导的作用;统计工作要以统计学的理论为指导,并检验和发展统计理论。 二、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1、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3、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4、例:要研究某一乡镇企业的职工素质情况,则该乡镇企业的全体人员构成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职工就是总体单位。 5、关系:a.总体由总体单位组成; b.组成总体的个体是有差别的; C.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说明总体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2、统计指标必须是可量的;统计标志未必都是可量的; 3、统计指标具有综合性;而统计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 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在于: 1、许多统计指标的指标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2、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要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则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指标,而某省的粮食总产量是标志。 四、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方法; 5、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五、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统计调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期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总体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4、按统计调查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社会调查; 5、按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和问卷法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已知全集I ={0,1,2,3,4},集合{1,2,3}M =,{0,3,4}N =,则()I M N I e等于 ( ) A.{0,4} B.{3,4} C.{1,2} D. ?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U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12 log y x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 ≥1} C {x |x ≤1} D {x |0<x ≤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 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9、使得函数2x 2 1x ln )x (f -+=有零点的一个区间是 ( ) A (0,1) B (1,2) C (2,3) D (3,4) 10、若0.52a =,πlog 3b =,2log 0.5c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函数5()2log (3)f x x =++在区间[-2,2]上的值域是______ 12、计算:2391- ??? ??+3 2 64=______ 13、函数212 log (45)y x x =--的递减区间为______ 14、函数1 22x )x (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15分) 计算 5log 333 3322log 2log log 859 -+-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C ) 个职工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这是一个(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 组 中 值 ( A ) .510 C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 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 10. 简 单 表 和 分 组 表 的 区 别 在 于 (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则该企业产值平 均 每 年 增 长 速 度 为 ( D ) A.4/%)9%3.8%5.7%8(+++ B.1%)109%3.108%5.107%108(-??? C.1%9%3.8%5.7%84 -???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就是重点!都要背与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与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就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就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就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与指标 标志就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就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就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就是变异,什么就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就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与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与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就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定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高一必修一数学期中试卷

高一必修一数学期中试卷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湛江八中2017-2018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设{}a =M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2、{}{}5x 1|x ,31|x <<=≤<-=B x A 集合集合,则B A ?=() 3、函数的定义域是 A . B . C . D . 4、x R ∈,则()f x 与()g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2f x x =,()2g x x = B.()1f x =,()()0 1g x x =- C.()()2 x f x x = ,()() 2 x g x x = D.()29 3 x f x x -=+,()3g x x =- 5、已知,且,则函数与函数在同一坐标系 中的图象可能是() 6、设函数f (x )=(2a ﹣1)x+b 是R 上的减函数,则有( ) A . B . C . D . 7、已知函数()1,1 { 3,1x x f x x x +<=-+≥,则52f f ?? ?? ??????? 等于() 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财经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 C ) A.50个职工 B.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 企 业 按 利 税 额 分 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3.12:3.41,这是一个 (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

(A ) A.520 B.510 C.500 D.490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 2.11%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2.75%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2.83% 10.简单表和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7.5%、8.3%、9%,则该企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D )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2020年高中必修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设常数a ∈R ,集合A={x|(x ﹣1)(x ﹣a )≥0},B={x|x≥a ﹣1},若A ∪B=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2.已知集合{ } 22 (,)1A 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I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3.函数y =2x 2–e |x |在[–2,2]的图像大致为( ) A . B . C . D . 4.已知函数()()()ln 1ln 1f x x x =+--,若实数a 满足()()120f a f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0,1 C .10,2?? ??? D .1,12?? ??? 5.设集合{|32}M m m =∈-<

C . D . 8.若函数2()sin ln(14f x x ax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9.已知函数) 245f x 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 ) A .()2 1f x x =+ B .()()2 12f x x x =+≥ C .()2 f x x = D .()()2 2f x x x =≥ 10.若01a b <<<,则b a , a b , log b a , 1log a b 的大小关系为( ) A . 1log log b a b a a b a b >>> B . 1log log a b b a b a b a >>> C . 1log log b a b a a a b b >>> D . 1log log a b b a a b a b >>> 11.设()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 ) A .2332 31log 224f f f --??????>> ? ? ??????? B .2332 31log 224f f f --??????>> ? ? ??????? C .2 3332122log 4f f f --????? ?>> ? ? ??????? D .23 323122log 4f f f --????? ?>> ? ? ???????

统计学基础知识

第1章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总体样本 统计量参数 资料类型 概率频率 1.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和统计数字在英语中共用statistics一词作为复数名词意指统计数字作为单数名词表示统计学这个词源于state可见早期的统计数字是指官方所要求的信息现在 仍然如此但不限于此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统计数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Webster国际大词典第三版中说统计学是 a science dealing with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masses of numerical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331112.html,st JM主编的一本词典中统计学是the science and art of dealing with variation in data through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in such a way as to obtain reliable results从上面对统计学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到统计学至少含有如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统计学是处理资料中变异性的科学和艺术第二统计学的目的在于取 得可靠性的结果其求实性毫不含糊第三统计学是在搜集归纳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 的过程中完成使命的 简单地讲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科学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几乎应用于科技的所有领域产生了许多应用性分 支如工业统计卫生统计商业统计等等 一般而言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的主要包括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1.2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1 总体与样本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总体的调查应包括内容单位范围时间 有限总体只包含有限个观察对象的总体 无限总体观察对象无限的总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测单位其实测值的全体 调查总体对总体进一步限制使对总体的调查具备可操作性 在市场调查中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总体 如某次调查被访者均为20~30岁男性居民样本量为400 题目Q1 当您想到洋酒时您最先想到的品牌是什么 总体为该市20~30岁男性居民最先想到的洋酒品牌的全体 样本这400个被访者首先想到的品牌的全体 题目Q2 您的个人收入是多少 总体该市20~30岁男性居民的个人收入的全体 样本这400个被访者的个人收入 由此可见界定总体一个是甄别条件一个是指标

《统计基础》期中试卷.doc

《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 A.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 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的过稈 D.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的结合 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0 A. 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 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一个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可以有多个标志 C. 只能有一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的关系是)0 A. 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B. 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C. 内容与本质的关系 D. 时间先后的关系 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变量值 D.指标 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身高 B.工资 C. 年龄 D.文化程度 7 重点调查屮重点单位是指()0 、 A. 标志总量在总休屮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情属性差异的胡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难算总休标志总量的单位

8、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 。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休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9、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省饮食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10、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进行逐一调查,这是()。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11、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半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2、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A.抽样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全面调查 D.专业统计报表 13、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再分组 D.平行分组 14、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屮的一对基本要素,当等距式数列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 A.没有关系 B.关系不确定 C.正比 D.反比 15、()是统计调查阶段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汇总所得到的总计数字。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测试题必修一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1,2,3,4,5},集合A={1,2},B={2,3},则A ∩C U B A .{}45, B .{}23, C .{}1 D .{}2 2.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 )0?Φ (B ){}12Φ?, (C ) { }{} 210 35 (,) 3,4x y x y x y +=-== (D )若,A B ?则A B A ?= 3.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f (x ),g (x )=x B .f (x )=x ,g (x )=2 x x C .2(),()2ln f x lnx g x x == D .()log (),()x a f x a a g x =>0,α≠1= 4.设 1232,2, log (1), 2.(){ x x x x f x -<-≥=则f ( f (2)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5.当0<a <1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y a -=与log a y x =的图象是 6.令0.76 0.76,0.7,log 6a b c ===,则三个数a 、b 、c 的大小顺序是 A .b <c <a B .b <a <c C .c <a <b D .c <b <a 7.函数2 ()ln 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 .(1,2) B .(2,3) C .11,e ?? ??? 和(3,4) D .(),e +∞ 8.若2log 31x =,则39x x +的值为 A .6 B .3 C . 52 D .1 2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计算部分全用红色标注了!其他红色的是我的推断,可能出什么题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背和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是变异,什么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

统计学期中考试题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2、一般说来,数据值大,标准差数值也大;数据值小,标准差数值也小。 3、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某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 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520 。 4、数据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的标准差,也称为方差。 5、利用组中值计算均值是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 确的。 二、填空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2、通常,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 3、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0,众数为12,则均值为,该组数据 呈分布。 4、算术平均数有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5、某柜组9名售货员,日销商品件数分别为:5、 6、 7、 8、 9、10、11、12、13。则中位数为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每一个商业企业 B.每一件商品 C.每一个商业职工 D.每一个销售班组 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是()。 A.交叉的 B.重叠的 C.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D.间断的 3、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30% B.96.8% C.103.3% D.3.3% 4、某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库存量()。 A.都是时点数 B.都是时期数 C.当前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D.当前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5、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可靠性 C.准确性 D.随机性 四、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并绘制直方图。(6分)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均值、众数和中位数。(9分) (3)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成绩的标准差(3分) (4)请说明其属于哪种偏态形式。(2分) 2.某农场进行小麦产量的抽样调查,该农场小麦播种面积为10000亩,采用不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从中选100亩作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得到样本的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样本标准差为12千克。则: 若以95%的可靠程度保证,该农场10000亩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可能范围是多少? 3.根据过去学校的记录,学生的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分,标准差为16分。现在学校改革了教学方法,经抽取64名学生作调查,得平均分数为79分,问平均分数有无显著提高?(α=0.05) 4.某公司为了解男女推销员的推销能力是否有差别,随机抽取16名男推销员和25名女推销员进行测试。男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0250元,标准差为18400元,女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3750元,标准差为13500元。假设男女推销员的销售额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建立男女推销员销售额之差的95%的置信区间。 5.已知:279,30268,1481y xy ===∑∑∑∑∑2 n=6 , x=21 , y=426 , x 那么: (1)计算变量x 与变量y 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变量y 倚变量x 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3)结合本题谈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