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体,所以胚的发育时间比种皮的发育时间短,当胚发育完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利于播种。

反过来,若是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胚是三倍体,种皮是二倍体,种皮发育完全时胚尚未发育完全,等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的过盛了,此时种皮较厚,播种时便不利于发芽了。故只能用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

那还与细胞质的遗传有关,细胞质的遗传是母本遗传,正如:用4倍体做母本~以后的西瓜的瓢就多皮很薄的意思

西瓜三倍体植株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未形成正常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种子。但在三倍体植株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色氨酸转变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西瓜三倍体植株的子房中去,引起子房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其次,二倍体西瓜花粉本身的少量生长素,在授粉后也可扩散到子房中去,这两种来源的生长素均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无籽西瓜)。

如果用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作父本,即进行反交,则会使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厚硬,从而影响无子西瓜的品质。

如果仅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考虑,无论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还是用四倍体作父本用二倍体作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代都是三倍体。但是,三倍体西瓜并非不产生胚珠,而是胚珠中不能正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没有种子的所有部分,只是没有种子的胚和胚乳而已,种子的种皮还是有的。

我们知道,真核生物除了有核基因外,线粒体、叶绿体中还有细胞核质基因,而后者则几乎全部是来自母本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四倍体;反过来,如果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

实践证明,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的三倍体西瓜,其珠被能正常发育成种皮!这样一来,得到的“无籽西瓜”在吃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将是完全有籽的!因为,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有籽西瓜,并不是不喜欢它种子中的胚,而是不喜欢它那坚硬的种皮!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

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此时胚是三倍体,种皮是母本发育的,是四倍体,所以胚的发育时间比种皮的发育时间短,当胚发育完全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故种皮较薄,利于播种。 反过来,若是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胚是三倍体,种皮是二倍体,种皮发育完全时胚尚未发育完全,等胚最终发育完全时,种皮已经发育的过盛了,此时种皮较厚,播种时便不利于发芽了。故只能用四倍体做母本,二倍体作父本。 那还与细胞质的遗传有关,细胞质的遗传是母本遗传,正如:用4倍体做母本~以后的西瓜的瓢就多皮很薄的意思 西瓜三倍体植株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未形成正常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种子。但在三倍体植株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色氨酸转变为吲哚乙酸的酶体系分泌到西瓜三倍体植株的子房中去,引起子房合成大量的生长素;其次,二倍体西瓜花粉本身的少量生长素,在授粉后也可扩散到子房中去,这两种来源的生长素均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无籽西瓜)。 如果用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作父本,即进行反交,则会使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厚硬,从而影响无子西瓜的品质。 如果仅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考虑,无论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还是用四倍体作父本用二倍体作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代都是三倍体。但是,三倍体西瓜并非不产生胚珠,而是胚珠中不能正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没有种子的所有部分,只是没有种子的胚和胚乳而已,种子的种皮还是有的。 我们知道,真核生物除了有核基因外,线粒体、叶绿体中还有细胞核质基因,而后者则几乎全部是来自母本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二倍体作父本四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四倍体;反过来,如果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则三倍体西瓜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 实践证明,细胞质基因来自二倍体的三倍体西瓜,其珠被能正常发育成种皮!这样一来,得到的“无籽西瓜”在吃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将是完全有籽的!因为,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有籽西瓜,并不是不喜欢它种子中的胚,而是不喜欢它那坚硬的种皮!

牙鲆单倍体_三倍体_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第23卷第3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23No.3 2008年6月JOURNAL OF DAL I A N F I SHER I ES UN I V ERSI TY Jun.2008 文章编号:1000-9957(2008)03-0161-07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刘海金1, 王常安2、3, 朱晓琛2、3, 刘永新4,  张晓彦4, 侯吉伦4, 唐 楠4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在水温为(1610±015)℃、pH为810~813、盐度为301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 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 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 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 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 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h30m in和67h50m in孵化出膜, 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 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15±212)%,畸形率为(9712±116)%;雌核 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16±310)%,畸形率为(1312±213)%;三倍体出膜率为(8213±311)%,畸形 率为(1613±21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关键词: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 中图分类号:Q13214 文献标志码:A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海域。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牙鲆的养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在解决了从孵化到变态的培育技术后,日本开展了规模化育苗和放流增殖[2-3]。20世纪90年代,国内牙鲆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 关于牙鲆的胚胎发育,据安永义畅[5]报道,牙鲆卵的直径约019mm,有1个油球,围卵腔较窄;在水温10~20℃,盐度26~50下可以正常发育,最适水温为15℃,盐度为34;10℃水温下孵化时间约165h,20℃时约33h。田永胜等[6]的观察结果表明,牙鲆在14~16℃下发育93h出膜。张榭令等[7]报道,牙鲆在水温1416~1515℃下,胚胎发育经63h30m in进入孵化期。关于牙鲆胚胎发育的时序关系还缺乏精确的定量研究。 牙鲆雌性个体比雄性大,为了发挥雌性生长快的优势,作者在进行人工诱导牙鲆雌核发育研究的同时,对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过程作了比较,以期为牙鲆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亦为牙鲆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和试验条件 试验分别于2005年5月和200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进行。试验亲鱼为该站人工养殖的牙鲆,真鲷Pagroso m us m ajor为福建网箱养殖的商品鱼经人工养殖成为亲鱼。雌性牙鲆亲鱼体重约2500g,雄性牙鲆亲鱼体重约1000g,雄性真鲷体重约1200g。牙鲆产卵水温  收稿日期:2007-09-25  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207);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6跨18);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 B23260365) 作者简介:刘海金(1951-),男,研究员。E-mail:liuhaijin2005@1261com

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 金玥 (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0812104) 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 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 三倍体是: ?定义1: 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2: 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 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 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二倍体是: ?定义1: 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 ?定义2: 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 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以2n表示。 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 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 1.外形 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 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 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