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雾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为广大学者讨论的焦点,企业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也开始更加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文章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了客观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后果环境信息披露

引言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余杭水源污染、北美死湖事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这促使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开始重视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对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Welch 和 Mori(2002)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agan 和 Thornton(2003)发现来自环境政策和公众的压力,可以使企业更加积极披露环境信息。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引起的经济后果方面,Al-Tuwaijri,Christensen 和 Hughes(2004)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价值越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理论分析

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外部压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来衡量发展问题的,强调三者的和谐统一。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导致了代理关系的产生,经理人利用信息优势损害股东利益时,代理成本产生,因此,经理人披露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股东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产生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其他一些间接压力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只有满足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刻,相当大一部分投资者在进行重要的投资决策时,会考虑社会责任信息。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2.1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

目前,我国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定方面总体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尽管如此,由于各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实际操作的复杂性加上信息披露的广泛性,政府机构对这些要求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操作评价方法的说明太少。内容分析法是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采用最多的方法,是通过各环境项目赋值打分计算得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2.2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

(1)环境信息披露的全面性

企业应该充分披露环境信息,能够尽可能多的囊括企业有关环境信息各个方面的项目。根据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应尽可能对投资人和其他外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由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尽相同,这样企业就需要更充分、全面、完整的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2)环境信息披露的显著性

我国的环境信息大多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年度报告及其他重要事项中披露,也有一些在公司的网站和证监会网站上公开。由于信息使用者更愿意花费更少的精力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因此环境信息披露的位置应该更醒目,方便使用者阅读。

(3)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

环境信息和会计信息一样,为了便于外部使用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信息应该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环境行为和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对于环境信息可靠性的保证,或许也可以像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计那样,有独立的第三方对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专业的鉴证。

三、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多,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

济、行业特征、政府监督和媒体监督等,内部因素则有公司规模、环境业绩和公司治理。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调节的有形之手,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制性作用,监督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王建明(2008)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监管力度越大,企业更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媒体的力量也同样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沈洪涛和冯杰(2012)认为媒体报道的负面程度越大,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不同行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会有影响,Bayoudet al.(2012)的实证研证实了该结论。

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密切相关,刘洋和赵伟(2012)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越大,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越高。根据信号理论和自愿披露理论,公司在某方面表现得越好,越会愿意向外传递自身表现优异的信号,因此,环境业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控制较好的企业倾向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除此之外,公司治理作为重要内部因素,也会影响到环境信息披露状况。

四、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学者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包括权益资本成本、预期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这几个方面,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流程,包括环境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两个过程。企业在传递环境信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利益相关者,其次对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所了解,最后企业结合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制定出环境工作管理计划并有效实施,提供给利益相关者需要的环境信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经过利益相关者的反馈,都会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或预期现金流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两者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由此可以推论,企业是否披露环境信息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变得更加显著。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都一致,根据前人是研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会增加导致成本增加,进而降低企业价值。

五、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升高,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创新和案例研究这两个角度去进行。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要有所创新,还可以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典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向现绿色经济靠拢,进而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力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Welch,Mori.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large companies in Spam [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2, 9(1):7―29.

[2]Al-Tuwaijri,Christensen,Hughes , Anderson A, Golden 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re they useful in 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01, 3(20):217―240.

[3]沈洪涛,冯杰.舆论监督、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72―78.

[4]唐国平,李龙会.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公司价值――来自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 6: 70-77.

[5]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6: 54-62.

[6]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3:47-50.

(五)以业务和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流程管理智能化

当前,不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发生了变化,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工序信息化问题,转向企业价值链上环节内部和环节之间的信息和业务协同,实现了业务协同的跨地域与国界联通。一是企业信息化联通了信息孤岛,拆除了内部壁垒。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开展产品开发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了企业内部横向不同环节和纵向不同层级的互联互通,提升企业运转效率。二是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重庆建工市政工程公司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驱动企业运行和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河北冀凯实业集团公司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管理制度整合、企业价值核算与员工分配制度改革有机融合起来,全面实现了人、财、物的精准化管理。三是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敏捷协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通过建立供应商协同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平台,实现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的信息协同。

(六)以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建设,促进环境管理常态化

文化管理是企业战略管控、组织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变革的重要支撑[2],文化管理凝聚公司内部共识,实现员工与企业在文化认同、自我认知上的统一。一是以文化建设推进企业组织变革。中国建筑集团以文化支撑战略实施,通过发布《中建信条》统一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法治企业建设。攀钢集团结合创新廉洁文化平台,探索"体制+制度+科技+执行"的监督管理模式。三是强化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重塑企业精神风貌。重庆城市商业银行提出"有梦想、有精神、有爱心、有原则、有担当"的价值观,构建推进组织、制度和宣贯体系,改变员工精神面貌。

企业作为公民社会的一员,不仅要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内部创造性,还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承担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等社会责任。为此,不少企业在社会责任建设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注重企业内部"绿色生产",开展职业健康管理。杭州卷烟厂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工厂建设与管理的精细运营,使绿色运营常态化。二是注重企业环境"绿色环保",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社区建设。中国华能集团澜沧江水电公司通过制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创建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生态环境和当地社区共赢。

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若干问题

(一)企业管理思想创新问题

纵观上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可见在管理思想创新中存在如下趋向:用户中心化与企业中心化相融合、企业前管理与企业后管理相融合、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相融合。然而,在实践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1、管理理念仍注重企业中心化而非用户中心化。在工业化时代,企业研发产品,通过宣传推广让用户接受和购买产品,市场环境处于企业中心化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企业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具有功能相当的工具和自由环境,企业整体经营生产活动围绕用户开展,社会进入用户中心化时代。然而,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不少大型企业在企业治管融合、战略升级、集团管控、组织变革、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仍然围绕企业中心化理念展开。

2、管理思维仍注重企业后管理而非企业前管理。过去,实行后管理理念,主要表现为经营生产出了问题进行补救。当前,从企业后管理向前管理转变是企业管理思想的

创新方向,从关注企业内部价值链转向关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中的企业管理行为,运用系统管理思维进行有序转变。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提出基于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成本管控和精敏管理,但是还没有把它们提到战略高度,形成基于产业链的战略风险与成本管控、战略价值管理。

3、管理方式多数是治理管理分割而非二者融合。当前,多种混合所有制形式,推进了企业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企业主体的多元化、方式的民主化和制度的法治化,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然而,在体制变革推进过程中仅把传统母子公司的行政管理转向孤立的企业治理,完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建设,而不是采取企业管理与治理相结合,推进子公司的分类治理和管理相结合,实现企业体制、机制变革的统一,建立现代公司治管制度。

(二)企业管理组织创新问题

当前,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存在"强管理化"与"去管理化"两个方向:一是"去管理化"组织创新,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契约机制,激发企业组织和人才的活力;二是"强管理化"组织创新,在集团企业总部加强人财物集约使用和生产经营环节强化协同,实现企业精益管理。这里,创新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理念倾向于他组织而非自组织。在企业中心化时代,用户被动接受企业产品和服务,企业内部组织服从企业的整体指挥而没有自主权,企业组织管理是他组织管理。在用户中心化时代,要求企业从组织的强管理化向组织的去管理化转变,最终实现组织的零管理,而零管理的实质是自组织管理,即组织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尽管自组织管理在当前组织结构创新中开展了应用,然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行强管理化的管控模式,转向他组织管理,尽管他组织管理的缺点显而易见、难以纠正。

2、组织结构倾向于层级化而非网络化。过去,企业采取科层制管理方式,公司人员级别呈金字塔方式,权力集中在组织高层,其弊端是用户需求信息在企业内部传导慢、决策慢、反应慢。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理念,要求企业一切活动围绕客户转,员工距离客户越近,赋予的权力越大。在实践中,不少集团公司往往采取母子公司制,通过股权关系把公司重大决策权向上归集,形成集团集约化、中心化管控,进而强化企业的控制力。仅少数企业,比如海尔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尝试探索构建去中心化、柔性化的网络组织[3]。

(三)企业管理工具创新问题

企业管理工具,源于特定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发挥作用的管理理论,并且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因而在当前国内企业实践中,管理工具创新呈现如下问题: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雾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为广大学者讨论的焦点,企业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也开始更加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文章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了客观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后果环境信息披露 引言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余杭水源污染、北美死湖事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这促使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开始重视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对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Welch 和 Mori(2002)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Kagan 和 Thornton(2003)发现来自环境政策和公众的压力,可以使企业更加积极披露环境信息。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引起的经济后果方面,Al-Tuwaijri,Christensen 和 Hughes(2004)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价值越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理论分析 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外部压力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来衡量发展问题的,强调三者的和谐统一。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导致了代理关系的产生,经理人利用信息优势损害股东利益时,代理成本产生,因此,经理人披露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股东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产生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其他一些间接压力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只有满足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随着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刻,相当大一部分投资者在进行重要的投资决策时,会考虑社会责任信息。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经2006年12月1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96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1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40号公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 在境内、外市场发行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并上市的公司在境外市场披露的信息,应当同时在境内市场披露。 第三条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第四条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第五条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

第六条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依法披露信息,应当将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证券交易所登记,并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发布。 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公司网站及其他媒体发布信息的时间不得先于指定媒体,不得以新闻发布或者答记者问等任何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报告、公告义务,不得以定期报告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临时报告义务。 第七条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将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报送上市公司注册地证监局,并置备于公司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第八条信息披露文件应当采用中文文本。同时采用外文文本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保证两种文本的内容一致。两种文本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九条中国证监会依法对信息披露文件及公告的情况、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证券交易所应当对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督促其依法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对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实行实时监控。证券交易所制订的上市规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则应当报中国证监会批准。 第十条中国证监会可以对金融、房地产等特殊行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作出特别规定。 第二章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 第十一条发行人编制招股说明书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凡是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当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 公开发行证券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人应当在证券发行前公告招股说明书。 第十二条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招股说明书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OC)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学号:14033000001184 姓名:赵丽丽 年级:1403 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南开区校本部 专业:会计 完成日期:二O一五年九月 指导教师:王志红

摘要(中文)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以来,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中同样忽视了对经济环境的保护,从我国的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看,首先上市公司作在经济主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很受关注,因此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研究,会有很大用处。 在这个背景下,我采用统计整理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进行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层面的讨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研究。然后论文以统计方式集中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实践,重点讨论分析了其中的重点问题和问题的原因,对怎样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也提出了在新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新模式。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目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理论依据 (1)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的比例 (2)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3)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3)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5)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5)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过于狭隘 (5) (三)披露的项目有限,货币信息量太少 (5) (四)环境会计缺乏审计、可靠性没有保障 (5) 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6) (一)环境会计法律及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6)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6) (三)公共环境监督情况差 (6) 五、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7)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7) (二)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7) (三)加强环境会计信息审计研究 (7) (四)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企业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 级会计07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2011 年5 月12 日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2011 年5 月12 日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会计作为一种微观管理工具,理所应当在环境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全球环境管理的需要,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环境

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情况,履行环境受托责任,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原则;接着研究对比了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然后通过四方面指出了我国目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改善和加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见解。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I 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 :To establish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s atool for micro-management accounting should play its due role in environmentalmanagement. Gen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dapted tothe need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s an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an reveal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tuation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So it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environme ntal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aning. Then introducedthe theory of

企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业务活动信息披露行为,维护公司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客观、公平、透明的网络借贷业务活动环境,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促 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披露,是指公司通过其官方网站及其他互联网渠道向社会公众公示公司基本信息、运营信息、项目信息、重大风险信息、消费者咨询投诉渠道信息等相关信息的行为。 第三条公司将在其官方网站及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 渠道显著位置设置信息披露专栏,展示信息披露内容。披露用语准确、精练、严谨、通俗易懂。 第四条公司其他互联网渠道包括公司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 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及公司授权开展信息披露的其他互联网平台。各渠道间披露信息内容将保持一致。 第五条公司信息披露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原则,不做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或拖延披露。 第六条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关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信息披露内容 第七条公司应将向公众披露如下信息: 1、公司备案信息 (1)公司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备案登记信息; (2)公司取得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信息; (3)公司资金存管信息; (4)公司取得的公安机关核发的网站备案图标及编号; (5)公司风险管理信息。 2、公司组织信息 (1)公司工商信息,应当包含公司全称、简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资本、注册地址、经营地址、成立时间、经营期限、经营状态、 主要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经营范围; (2)公司股东信息,应当包含股东全称、股东股权占比; (3)公司组织架构及从业人员概况; (4)公司分支机构工商信息,应当包含分支机构全称、分支机构所在 地、分支机构成立时间、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姓名,分支机构联系电话、投诉电话,员工人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促进上市公司改进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5号)以及《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0]78号)规定,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 第三条上市公司应当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四条上市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应有利于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环境保护情况。 第五条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包括定期披露和临时披露。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定期披露环境信息,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受到重大环保处罚的,应发布临时环 境报告。 鼓励其它行业的上市公司参照本指南披露环境信息。 第六条上市公司应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和公司网站上同时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在环保部网站、中国环境报和公司网站上同时发布临时环境报告。 第七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和临时环境报告的发布情况,作为各级环保部门上市环保核查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年度环境报告 第八条年度环境报告期原则上为一个会计年,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市公司可在发布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时发布年度环境报告。 第九条年度环境报告应当披露的信息:

(一)重大环境问题的发生情况 1、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已发布临时环境报告的,应报告环境事件最终处理结果和环境影 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经济赔偿。 2、因为环境违法违规受到重大环保行政处罚且已发布临时环境报告的,报告采取的整改 措施和效果。 (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说明依法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制度的执行情况;未能按期完成验收的,应说明原因和进展情况。 (三)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1、说明下属各生产企业废水和废气中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厂界噪声和无组织排放达标情况。 2、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要说明排放浓度、排放标准,超标原因和整改措施。 3、下属企业中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应公布一年四次监督性监测情况。 (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理处置情况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及综合利用情况; 2、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情况。 (五)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1、说明各子公司、分公司减排工程实施进度和减排指标完成情况。 2、未完成总量减排任务的,要说明原因和整改措施。 (六)依法缴纳排污费的情况 (七)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1、上市公司内有属于重点企业应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报告应说明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及开展评估验收的情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此讲将从如下方面介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关注的几个制度: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关系、信息披露规范体系、股票上市规则的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制度。  一、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一)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础 1、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是交易的基础品种:股票、债券是基础品种,而可转换债券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认股权证等衍生产品都是建立在基础品种之上的。没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基础证券,证券市场就无法存在。  2、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经济的最终载体:证券市场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说是一个“虚拟”市场,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证券市场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来实现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如果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不是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回过头来投入到证券市场中去炒作股票,就很难体现证券市场的目的,并导致证券市场的效率低下,甚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3、上市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各类参与者:上市公司作为基础证券的发行人,直接面对各种参与者,包括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4、上市公司是各种利益和矛盾的焦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

展程度处于“新兴加转轨1”的阶段,其职能一直在不断变化,市场普遍认为证券市场从最初的试点,到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到现在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2,无疑都落在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最终载体上,上市公司也自然成为了各种利益矛盾的焦点,近年来各种案例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的组织者  1、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证券法第95条规定证券交易所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场所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国际上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发达市场的证券交易所多为公司制,纽约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等均在本地和其他市场上市,而我国现阶段证券交易所还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主要有如下三种:  (1)组织证券交易。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运行部负责组织证券交易、会员部负责监督会员(即证券公司)。  (2)监控证券交易。证券法第110条第1款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在交易所进行的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并按照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对异常的交易情况提出报告。证券交易所的监察部负责监控证券交易,沪深二个交易所均对交易异常波动的股票实施过紧急停牌处理。  (3)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准确披露信息。证券法第110条第2款规定:证券交易所应当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督 1详见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在200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月27日,上海证 券报,或查阅如下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e2936552.html,/ssnews/2003-1-27/touban/t20030127_370378.htm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对这种观点发表任何意见。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上交所2008-05-14 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关于企业应当公开环境信息的要求,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促进上市公司重视并改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5号)以及《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现就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明确如下。 二、上市公司发生以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上市公司应当自该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公司有新、改、扩建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等重大投资行为的; (二)公司因为环境违法违规被环保部门调查,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或被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决定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搬迁、关闭的; (三)公司由于环境问题涉及重大诉讼或者其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 (四)公司被国家环保部门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 (五)新公布的环境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 (六)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有关环

境保护的重大事件。 三、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或单独披露如下环境信息: (一)公司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 (二)公司年度资源消耗总量; (三)公司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 (四)公司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 (五)公司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六)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 (七)与环保部门签订的改善环境行为的自愿协议; (八)公司受到环保部门奖励的情况; (九)企业自愿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对从事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矿产开发等对环境影响较大行业的公司,应当披露前款第(一)至(七)项所列的环境信息,并应重点说明公司在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方面的工作情况。 四、被列入环保部门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上市公司,应当在环保部门公布名单后两日内披露下列信息: (一)公司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 (二)公司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三)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四)公司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今后的工作安排。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0年第7期(总第43期) 27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 何李坚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相继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发展,各国政府也相继开始重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问题。因此,企业环境信息便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环境信息披露在解决环境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和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息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信息披露 1 国外环境信息披露概述 由于工业革命最早在西方国家发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源于西方。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对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加以规范,下面通过对美国及西欧等国家环境信息披露发展的介绍,希望能为规范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美国环境信息披露 美国是最早进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源于有关环境法律的规定。美国的环境法律规定,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繁多而复杂,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是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另一类是环境清理与复原责任的法律法规。前者主要包括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资源保护和恢复法》等,后者主要由 《全面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也称《超级基金法》)、《超级基金修订与重新审核法》 等构成。这些法律法规都有专门条款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规定。比如《全面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赋予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要求“潜在的责任人”清除污染的权力,这些“潜在的责任人”包括:目前拥有者或经营者、以前拥有者或经营者、制造危险物质者及运输危险物质者等。如果企业被环境保护总署确认为某项环境事务的主要责任人,就必须披露相关信息。《超级基金修订与重新审核法》也规定,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公布“有害化学物质排放报告”、“紧急计划报告”和“社区知情权报告”,将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布于众。 上市公司除了遵循上述法律法规外,还必须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美国的上市公司在注册登记时和日后持续经营中,凡披露非财务信息必须遵守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S -K 规则》。其中,对于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有关规定中,主要集中于以下三项:⑴在 遵守现行的联邦、州及地方关于排放物或环境保护的法律时对于公司及其子公司在资本支出、收益及竞争地位的影响;本年度和下一年度以及公司认为必要的期间内在环境控制设备方面的重要资本支出;⑵环境法引起的行政或司法诉讼;⑶对未来事项及趋势的估计。如果管理者认为结果不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则不必披露。根据这项规定,公司潜在的环境负债应加以披露。 除此之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与环境保护总署就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合作达成了协议,要环境保护总署按季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某些环境信息。这些规定反映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以更严格的方式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政策和或有事项的态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为环境会计的处理与披露问题发布准则和解释公告,明确了环境补偿的范畴,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提供了指南。《公认会计准则第 5 号——或有负债会计(SFASNO.5)》(1975)是处理潜在责任的权威标准,为企业揭示潜在环境责任的补偿成本提供披露标准,披露的程度取决于该成本费用能否确认和计量。与之配套的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第 14 号解释公告“损失值的合理估计”(1976)也涉及环境责任的确认和揭示。但这两个文件在确认和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不具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紧急问题工作组(EITF )发布“EITF89-13 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和 “EITF90-8 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1993 年,紧急问题工作组又发布了“EITF93-5 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 1996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环境补偿责任”的业务报表第 96-1 号出版物(SOPNO.96-1),提出公司在报告环境补偿责任和确认补偿费用时的基本原则,也提供了对补偿责任进行揭示的不同方法,明确了补偿费用的范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与模式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与模式 一、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 1、披露信息的少,并且多集中于重污染行业 对沪深两地上市的82家化工行业上市的2003-2004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2003年在年报中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有53家,2004年有5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4.63%和65.85%,虽然都超过半数,但从比例来看,并不是很高。 化工行业的上市中尚有超过30%的企业没有在年报中披露任何环境会计信息,可以推断那些非上市企业由于信息披露压力相对较小,披露的情况也会更差。 2、披露内容可比性不强,相关性及明晰性不够 从披露的具体内容上看,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且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现有的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仅仅是对环保情况、环保因素制约、环保风险及其对策、对环保风险的技改项目、高度依赖后期资源的状况及对策、通过环保质量认证等资料进行的简单披露。 3、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法规、准则 我国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严重不足,符合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因此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1、文字叙述的方法 文字叙述的方法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做法。不但在传统会计中一直得到,事实上,在新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也是可以较为广泛的。但这种方法运用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局限性,如提供的信息很难在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以文字叙述形式披露的信息容易扩大其业绩,有可能使企业在编制有关报告时修改过去的目标,根据业绩另定目标,从而使企业业绩不低于目标,给信息使用者留下虚假的印象。 因此,文字叙述法作为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补充资料或辅助信息的披露,尤其适用于那些还未能纳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资源以及不能或不便定量计量和反映的环境信息。 2、指标体系法

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本论文在深入考察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实情况和相关研究基础上,认为现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多注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影响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原因等,制度层面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本文基于制度创新视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着力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此,本论文以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为基础,明确界定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规范地定义和解释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内涵和目标,构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借鉴国际经验,形成研究启示;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以2006-2013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为样本,实证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运行绩效水平和特征,剖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创新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分析1.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理论框架本文在给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定义的基础上,(1)提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总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报告决策有用的企业环境信息;(2)以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目标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石,逻辑地推导出谁是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利益相关主体、他们需要什么环境信息?即说,哪些环境信息是对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的?本文认为,在目前我国现实条件下,为达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总体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环境信息,需要具体报告企业资源消耗和节约信息、污染排放和污染排放达标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据此,本文界定企业环境信息四大要素并阐释要素的基本内涵;(3)提出企业环境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和增进的质量特征;(4)参考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际组织关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计量标准,说明企业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信息量化的技术方法,阐释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5)明确企业必须披露和鼓励披露的环境信息,建议使用环境报表作为载体列报;(6)提出法律强制、政府监管、媒体舆论、公众监督形成的外部压力;希望提升企业形象获取长远利益和控制环境风险的内部动力共同成为推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运行的力量。 探索性地构建了由目标和相关联基本概念所组成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上市后】

XXX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及公司的长远利益,公司董事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提及“信息”系指公司已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所有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和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披露的其他信息,主要包括: (一)公司的定期报告,包括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 (二)公司的临时报告,包括股东大会公告、董事会公告、监事会公告; (三)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及上市公告书; (四)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下称“广东证监局”)等有关政府部门报送的可能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报告、请示等文件,以及政府部门的批示等文件; (五)新闻媒体关于公司重大决策和经营情况的报道; (六)公司向投资者公开发布的季度通讯及与投资者关系相关的信息。公司控股子公司发生的重大事项(重大事项见本制度第三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视同公司发生的重大事项,公司将按规定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参股公司发生的重大事项,或者与公司的关联人进行的各类交易,可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加之,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使得各种资源、环境问题频现。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论是在思想,还是实际行动都有着显示的改善。在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会计领域中,产生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是会计业务的一项新的拓展,那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如何?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一、引言 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在增速有所降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是不小数字,我国探明储量较多资源在人口基数上都成为了稀缺资源,原本在总量在世界上排到前三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就排在了大多数国家的后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不计环境代价的生产,使得环境破坏严重,河流的污染、水土的流失、土地沙化、雾霾严重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日益的突显,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和政策的收效显然不尽如人意。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是对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对环境方面的投入与收益进行衡量的一种方式。它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加剧的不满,理论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实际中由于存在各种问题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作用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例如,政府方面,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却不是十分系统、详细。那么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应当如何进行详细、有效的披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三者为一体、相互促进,该理论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意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在可持续理论的要求下,企业应当注意在生产的通知保护环境,在对外披露中,披露自身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将企业的环境保护支出和相对应的收益充分披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与信息披露研究-初稿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与信息披露 研究-初稿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与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 我国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日益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个国策,而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会计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其实在很多企业的发展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是那些企业无法推脱的责任,因此企业应该想办法去保护环境,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实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里,应该去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对环境会计信息也得进行深处的研究,使得我国凸显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本篇文章是以上市的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主要的研究,先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来入手,再根据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最后结合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看到自己的不足,再加上我国上市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目录 目录 (3) 引言 (1) 一、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1) (一)环境会计概念 (1) (二)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2)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 (2) 利息相关者理论 (3) (3)企业社会责任 (3) 二、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4)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7) 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缺乏性 (7) 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多样性 (8) 1.3 环境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建设落后 (8) 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环保立法和社会监督性 (9)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9) 三、如何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0)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10) (二)加强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督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第18章财务报告精细化管理 18.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18.2.1 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下面是某企业制定的企业信息批露制度,供读者参考。 信息披露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规范本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促进公司依法规范运作,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股票上市规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公司章程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信息披露制度。 第2章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第2条本制度所称信息披露是指将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已经或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或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规定的媒体,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并送达证券监管部门备案。 第3条信息披露是公司的持续责任,公司应该忠实诚信履行持续信息披露的义务。 第4条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真实、准确、完整、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 第5条公司信息披露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对待所有股东的原则。 第3章信息披露的内容

第6条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为定期报告,其他报告为临时报告。 第7条临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1.董事会决议。 2.监事会决议。 3.召开股东大会或变更召开股东大会日期的通知。 4.股东大会决议。 5.独立董事的声明,意见及报告。 6.收购或出售资产达到应披露的标准时。 7.关联交易(达到应披露的标准时)。 8.重要合同(借贷、委托经营、受托经营、委托理财、赠与、承包、租赁等)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9.重大行政处罚和重大诉讼,仲裁案件。 10.可能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 11.公司章程、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名称发生变更。 12.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13.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14.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 15.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股份增减变化达5%以上。 16.公司董事长、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总经理发生变动。 17.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 18.经营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包括全部或主要业务停顿等重大事件。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936552.html,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作者:袁心张迪张一凡 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4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环境事件引发公众对环境会计课题的思考。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已经成为我国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主要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体现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公开;披露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1e2936552.html,ki.zgsc.2016.34.233 1 国际上主要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与实践 1.1 企业污染物排放及转移登记制度(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PRTR) 企业环境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环境信息披漏工具。PRTR 是多种污染源排放或转移至环境的潜在有害污染物的一览表或登记簿,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环境数据库。PRTR既包括向空气、水和土壤的排放或转移的相关信息,也包括运送至处理厂或废物处理厂的废物信息。该登记制度还包括关于特定物质的相关报告,如苯、甲烷或汞,它们与广大污染物形成对比,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温室气体或重金属。 1.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检测的方法与制度。在世界各国,EIA 被视为一种成功的手段,对环保做出了直接的贡献,因为它制止了破坏环境的项目上马,缓解了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增加了公众对未来项目或者行动的认同。 1.3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FOIA),确立了美国政府所持有信息公开的规定,适用于美国联邦政府行政部门持有的记录,包括环境保护局。公众可以依据该法案获取不可自动取得的记录。 2 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与实践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各上市公司: 为倡导各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司在关注自身及全体股东经济利益的同时,充分关注包括公司员工、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及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本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做出如下要求。 一、各上市公司应增强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重视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非商业贡献。公司应自觉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相结合,努力超越自我商业目标。 二、公司应根据所处行业及自身经营特点,形成符合本公司实际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及工作机制。公司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至少应当包括公司的商业伦理准则、员工保障计划及职业发展支持计划、合理利用资源及有效保护环境的技术投入及研发计划、社会发展资助计划以及对社会责任规划进行落实管理及监督的机制安排等内容。 三、本所鼓励公司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特色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并在披露公司年度报告的同时在本所网站上披露公司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四、公司可以在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每股社会贡献值,即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对外捐赠额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计算形成的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从而帮助社会公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司为其股东、员工、客户、债权人、社区以及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真正价值。 五、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拟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具体内容,但报告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 (一)公司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对员工健康及安全的保护、对所在社区的保护及支持、对产品质量的把关等; (二)公司在促进环境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如何防止并减少污染环境、如何保护水资源及能源、如何保证所在区域的适合居住性、以及如何保护并提高所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等; (三)公司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如何通过其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及未来发展、如何为其股东带来给高的经济回报等。 六、公司申请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应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

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起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大部分是来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理应由企业来承担环境治理责任。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支出和收益,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态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包含企业的环境活动,并且及时地披露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深入研究,这将有利于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也有助于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目录

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 1.1可持续发展理论 (1) 1.2受托责任理论 (1) 1.3决策有用理论 (2) 1.3.1投资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 (2) 1.3.2政府部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 (2) 1.3.3消费者和合伙人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2) 1.3.4社会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2) 1.4社会责任理论 (2) 1.5自愿披露理论 (3) 1.6信息不对称理论 (3) 1.7外部压力理论 (3)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3) 2.1理论意义 (3) 2.2现实意义 (4) 3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4) 4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 (5) 4.1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认知上存在的问题 (5) 4.2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施的组织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5) 5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 (6) 5.1披露的原则 (6) 5.1.1 继承与创新原则 (6) 5.1.2 强制性原则 (6) 5.1.3 成本效益原则 (7) 5.2披露的主体 (7) 5.3披露的内容 (7) 5.4披露的形式 (8) 5.4.1补充报告 (8) 5.4.2企业环境报告 (8) 6 改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9) 参考文献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