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1]和国内外相关指南或证据总结中均指出,抗凝治疗是VTE防治基础[2- 8]。目前临床上可供皮下注射的抗凝剂包括低分子肝素类、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是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3- 9]。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新型抗血栓药物,是间接Xa因子抑制剂。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皮下注射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同时伴有局部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国内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有关,但在操作流程和注射技术等细节上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10-16]。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近年临床实践,结合检索现有文献及相关meta分析,组织本领域护理专家通过多次会议研讨,反复修改,制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为实现抗凝剂安全注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1 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临床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剂型、名称、制剂性状和规格等,见表1。

2 注射工具选择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17-22]。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

特点和抗凝剂剂型。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预灌式注射器由玻璃针管(中性玻璃)、活塞(橡胶)、针帽(橡胶)、推杆和/或注射针组成,其优势在于有完好密封的包装系统、高精度微量灌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目前,预灌式抗凝剂均为带注射针产品,针头长度和外径较普通1 mL注射器短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同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别不大。

3 适应证和禁忌证

3.1 适应证VTE预防:①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②存在VTE中、高危风险的卧床患者;③高凝状态且物理预防措施无效患者。VTE治疗:①DVT伴有PTE;②急性周围型DVT伴有血栓延伸;③中央型和混合型DVT;④癌症相关血栓形成;⑤口服抗凝效果欠佳的复发性VTE;⑥肝硬化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⑦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⑧内脏静脉急性血栓形成。其它治疗领域: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③缺血性脑卒中;④糖尿病肾病;⑤由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等疾病的抗凝治疗[23-25]。

3.2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①肝素或其衍生物过敏;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与肝素治疗无关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外);③活动性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等),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

④急性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相对禁忌证:①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伴或不伴意识障碍;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难以控制的高血压;④

同时应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右旋糖酐、噻氯匹啶、皮质类固醇治疗时,有增加出血危险。

4 知情同意向患方介绍抗凝治疗,告知抗凝剂皮下注射适应证、禁忌证。

抗凝治疗潜在风险:①血液系统异常,如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②免疫系统异常,如过敏/类过敏反应;③消化系统异常,如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性肝损伤;④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如注射部位皮肤血管炎、皮肤坏死、炎性结节、紫癜或红斑、水肿或荨麻疹、疼痛等;⑤肌肉骨骼系统异常,如骨质疏松(见于>3个月长期治疗)。其它罕见不良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逆性高钾血症等。其中,不同部位出血、注射部位荨麻疹、水肿及疼痛较为常见。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对策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充分理解和尊重患方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后签署《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5 操作流程和步骤

5.1 注射部位皮下注射部位主要为[26-28]:①腹壁。腹壁是国内外公认的皮下注射首选部位——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②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此处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相对大腿其

它部位较为安全。③双侧臀部外上侧。此处为过臀裂顶点水平线与过髂嵴最高点垂直平分线相交而成的外上方1/4区域,捏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自我注射患者操作。④上臂外侧中1/3。此处皮下组织较厚,与上臂其它部位相比,发生肌内注射风险较低。不同注射部位药液吸收速度不同,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儿童患者因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薄,注射部位最好选择臀部或大腿[21-22,28-30]。有研究报道,妊娠28周后至临产前48 h抗凝治疗期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对注射部位的疑惑和顾虑,保障母婴安全,通过脐部作一水平线,经彩色超声诊断仪(以下简称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是安全、可行的[31]。推荐意见1: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l cm,下至耻骨联合上1 cm,左右至脐周10 cm,避开脐周2 cm以内。

推荐意见2: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如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腿;对妊娠晚期(妊娠28周至临产前48 h)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

5.2 注射体位腹壁注射——临床常见体位为平卧位、坐位、屈膝仰卧位。平卧位时,双腿呈伸直状态,因此腹肌紧张,腹壁皮肤张力大,皮肤皱褶不易提捏或捏起较薄[20,28];坐位时,针尖不易固定、药物积聚

不易扩散,易导致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体位选择应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皱褶,使药液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

推荐意见3:腹壁注射时,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

上臂外侧注射——临床常见体位为平卧位、坐位。患者配合程度常与年龄、疾病状态和受教育程度相关。平卧位注射时,三角肌能够完全放松;坐位时,上臂常见摆放姿势有自然下垂、上臂叉腰及上臂外展90°(置于椅背)[26-27,32]。上臂自然下垂可使三角肌基本放松,但不易掌握进针深度和角度;上臂叉腰可一定程度解决上臂自然下垂的操作难度,但需要患者配合;上臂外展90°(置于椅背)既有利于上臂外侧皮下和肌肉组织放松,又不影响注射角度,且患者易于接受,摆放时应嘱患者放松肩部。操作前应考虑衣袖松紧度和厚度等影响注射部位暴露的因素。

推荐意见4: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坐位注射时上臂外展90°(置于椅背),患者肩部放松。

5.3 注射部位轮换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 cm以上,可以明显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20,28-30,33-39]。轮换方法主要分为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不同部位间轮换方法:将腹部分为4个区域,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为1个区域,每次注射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区域[28,33]。同一注射部位内轮换方法: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式将腹部分为12

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位[34-35])和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线,将腹部分成4个象限,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再根据注射时间上午或下午选择上腹部或下腹部[36-39])。近年来,抗凝剂腹部皮下注射定位卡已在逐步推广应用[30]。此卡中间大孔为禁止注射区域,其余小孔按数字自小至大依次选择,每次注射去掉一个小孔,能有效保证2次注射点间隔2 cm以上,并有规律进行轮换。

推荐意见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

5.4 注射前是否排气抗凝剂注射前排气易致针尖药液残留,由于其特有的药理作用,有诱发并加重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可能。目前,临床上常用抗凝剂多为预灌式注射剂型,针筒内预留0.1 mL空气,可在注射完毕刚好填充于注射器乳头和针梗内,使得针筒和针梗内无药液残留,既保证剂量准确,又避免针尖上附着药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减少局部瘀斑、硬结发生[12-17,28,30,40-43]。

推荐意见6:推荐采用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

5.5 注射角度成人皮下组织厚度可因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不同有很大差异[18,28,44]。中国人群皮肤与皮下脂肪厚度情况与其它国家类似,皮肤平均厚度:上臂1.91 mm,腹壁2.47 mm;皮下脂肪平均厚度:上臂7.23 mm,腹壁12.14 mm[28]。因此,无论是上臂还

是腹壁注射,均建议提捏皮肤穿刺。

传统皮下注射穿刺方法为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将针梗的1/2 ~2/3快速刺入皮下。临床操作中发现,针头呈锐角斜刺,针尖斜面透过真皮层距离较长,无形中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斜刺法内外注射点位置不一,容易导致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发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垂直皱褶注射法:捏起注射部位,可使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受到破坏;局部皮下间隙增大,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使药物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有利于药物吸收,同时可防止针头刺入肌层引起疼痛和出血;易于把握进针深度,缩短进针行程,减少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固定针头位置,防止针头移位;组织内外穿刺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按压皮肤表面穿刺点的同时能够对深部组织穿刺路径起到压迫作用[12-17,28,30,40-43]。

推荐意见7: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 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5.6 注射前是否抽回血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结构疏松,少有毛细血管。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右手垂直进针,很难抽回血,如勉强换手操作,容易导致针尖移位,加重组织损伤[28,30,40-43]。

推荐意见8:注射前不抽回血。

5.7 注射速度与拔针延长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可促进药物吸收,减少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15-20,26-27,32,45-61],但注射速度过

慢则增加护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焦虑。国内现有文献及相关meta分析[20,30,50-52]建议,注射过程中采用推注时间为10 s,然后停留10 s的方法,可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推荐意见9:持续匀速注射10 s,注射后停留10 s,再快速拔针。

5.8 注射后是否按压传统皮下注射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片刻[26-27],但按压不当(时间过短、时间过长、用力较大等)均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14-20,62-63]。预灌式注射剂针头较普通1 mL 注射器短、细,创伤小,通过预留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在防止针芯药液浪费的同时,可避免组织内药液溢出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入皮下。有研究报道,按压3~5 min能明显降低穿刺部位出血风险[20,30,35]。另有文献报道,长时间(>10min)按压后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护士对过长时间按压难以贯彻执行,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或家属自己按压,然而由于按压力度、时间很难掌握,易造成相反结果[19-22,47]。推荐意见10:拔针后无需按压。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3~5 min。

5.9 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注射后瘀斑发生与药物注入肌肉层直接相关,为了避免其发生,必须在注射时提起局部皮肤,使之形成一皱褶,且在注射全程中保持皮肤皱褶,针头必须垂直进入皮下组织,避免进入肌肉层[10-20,28,30]。同时为避免皮下出血或硬结,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

推荐意见11:注射后注射处禁忌热敷、理疗。

6 整合实践

6.1 身份识别携用物至患者床边,核对身份,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配合。

6.2 操作前评估①评估患者身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存在肝素类过敏、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前置胎盘等产前产后大出血风险、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禁用抗凝剂。②评估患者局部情况:注射部位有无破损、瘀斑、瘢痕、硬结、色素沉着、炎症、水肿、溃疡、感染等,定位需避开上述部位。

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6.3 操作前准备①护士职业素质准备;②患者:注射部位清洁,符合注射要求;③环境:清洁、安静、安全,温度、光线适宜;④用物完备:治疗盘、弯盘、预灌式抗凝剂、复合碘棉签、无菌棉签、利器盒、快速手消毒液、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

6.4 注射流程①使用预灌式抗凝剂,无须排气,气泡在上;②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按数字顺序(图1)合理选择注射部位;③消毒:有效碘含量为0.45%~0.55%的复合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两遍,范围直径≥5 cm,自然待干;④保持左手拇、示指相距5~6 cm,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皱褶;⑤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毋需抽回血;⑥缓慢匀速推注药液10 s,药液推注完毕针头停留10s,快速拔针后不按压;⑦操作前、中、后认真核对身份和药物信息,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皮下注射后健康宣教;⑧终末处理、洗手、记录、签名。

6.5 健康宣教①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②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③皮带、

裤带避免束缚过紧。④指导患者发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出血症状;腹壁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瘀斑、疼痛;局部或全身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发冷、头晕、胸闷等。

6.6 注意事项①预灌式注射剂针头为嵌入式,注射前检查玻璃针管乳头部位有无裂纹,取出过程中避免方法不当导致针头弯曲。若预灌式注射剂为2只装,分离时注意从边角处分离并揭开泡罩,严禁用力掰扯。②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体位,避开硬结和瘢痕。③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注射全程保持皮肤皱褶高度不变。④皮下注射深度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肪厚度决定,如发现针头弯曲,应立即拔针。⑤患者腹部系皮带、裤带处不予注射。

7 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7.1 皮下出血皮下出血的原因:①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作用,操作稍有不慎,易引起出血风险[16,19,42-43];②注射时针头未垂直于皮肤而是成角度刺入,延长针头在组织内行程,增加针头与皮肤和皮内接触面积,扩大组织损伤面积[11-20,28,30];③腹壁皮下组织薄的成人或儿童,进针过深刺入肌层,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瘀点(<2 mm)、紫癜(3~5 mm)、瘀斑(>5mm)、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27]。

处理对策:①记号笔标记皮下出血范围,严密观察并记录。②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下瘀斑的药物有硫酸镁湿敷贴、水胶体敷料、云南白药、多

磺酸黏多糖乳膏等[64-70]。硫酸镁湿敷贴主要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能缓解组织损伤后的反应[64];水胶体敷料通过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65-66];云南白药贴及气雾剂能有效减少出血和抑制炎性物质释放[67-70];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并加速皮下出血吸收[64]。

7.2 疼痛诸多因素如本身基础疾病、注射周围环境、注射部位、针头型号(长度、直径)、针头/药液与皮肤间温度差、消毒液刺激、进针角度、进针时呼吸时相、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时间等,均可引起疼痛或影响疼痛程度[11-22,28-30,40-44]。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的患儿,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部分带来的视觉感均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处理对策:①非预灌式注射剂注射时,宜选择长度最短、外径最小的针头;②注射时避开毛囊根部;③复合碘棉签消毒并完全待干后再注射;

④针头距离皮肤高度适中,以腕部力量穿刺,进针轻、稳、准;⑤注射全程患者感觉注射部位锐痛剧烈或持续疼痛时,应检查和评价注射方法是否得当;⑥儿童患者应限制1~2名家长陪同,指导家长注射过程中配合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

7.3 渗(漏)液渗(漏)液的原因:①针尖漏液:预灌式注射剂不排气较少会发生针尖滴液,排气易导致注射前针尖药液残留和滴漏[16,40-44];②皮肤渗液:药液自穿刺处针眼溢出于皮肤表面,与针尖刺入注射部位过浅、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疏松、局部按摩有关,其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是主要原因[18-20,40]。

处理对策:①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不排气,推注前确保空气完全在药液上方,药液推注完毕将0.1 mL空气推入注射器乳头以排出残余药液,针头停留10 s后快速拔出;②拔针后如发现皮肤渗液,则需适当压迫,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1 cm为宜。

7.4 过敏反应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的橡胶组件。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71-72]。全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低分子肝素的全身反应主要为HIT[73-74]。

处理对策:①注射前充分评估患者过敏史,存在肝素类药物过敏或HIT 病史者禁用[73-75]。②注射后发生HIT患者,可选择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物,需停用低分子肝素并选择替代抗凝用药。③皮疹瘙痒明显者,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退热贴含有桉叶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成分,外贴应用可在降低局部皮温、减慢神经传导速率的同时,兼有止痒、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76]。

7.5 弯针、断针弯针、断针的原因:①注射前泡罩包装分离及预灌式注射剂拿取方法不当,导致针头弯曲;②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局部肌肉张力高;③注射过深,导致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④注射过程中患者扭动身躯。根据断针外露程度,分为断端部分显露于皮肤、断端与皮肤相平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下[77-78]。

处理对策:①安慰患者,保持原有体位,防止断针向肌肉或深部组织陷入。②避免情急之下采取抠、挤等方法,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破溃,加重取针难度和局部组织感染,甚至导致断端针头游走、移位。③断针部分显露于皮肤外,护士可用无菌镊子或蚊钳夹针拔出;断端与皮肤相平,

断面可见,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按压断针周围皮肤使之下陷,使断面露出皮肤,右手持无菌镊子拔出;断端完全没于皮下或肌层,可在X线定位下,局部切开取出。

8 结语本共识基于文献及相关meta分析文章,结合临床实践,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在若干细节上达成共识,形成多条推荐意见。希望本共识能够成为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依据,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最终使广大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患者获益。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一、定义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前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 二、流行病学 血友病的发病率无明显种族和地区差异。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血友病A占血友病患者80%~85%,血友病B占15%~20%。 由于医疗条件等各方面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1986至1989年在全国24个省市的37个地区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 1.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3.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出血;重型患者自幼即有出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4.分型:根据FⅧ或FⅨ的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表1)。 表1 血友病A/B临床分型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出血时间等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重型血友病患者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正常。 3.确诊试验:确诊血友病依赖于FⅧ活性(FⅧ∶C)、FⅨ∶C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测定。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缺乏,VWF∶Ag正常,FⅧ∶C/VWF∶Ag比值明显降低。血友病B患者FⅨ∶C 减低或缺乏。 4.抑制物检测:若出现治疗效果不如既往,应该考虑患者可能产生了抑制物,应进行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测定。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在开始接受凝血因子治疗后的前50个暴露日定期检测抑制物。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前必须检测抑制物。 (1)抑制物筛选:

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营养是治疗疾病和健康长寿的保证。对患者来说,合理、平衡、及时的临床营养治疗极为重要。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治疗,而前者又分为饮食治疗和管喂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非常重要,俗话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营养即在 其中。任何时候都应遵循,如果胃肠存在,就应首先考虑使用肠内营养。与肠外相比,肠内营养经济、安全、方便,符合生理过程。 肠内营养制剂按蛋白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氨基酸型和短肽型(要素型)制剂(冬泽力);另一类是整蛋白型(非要素型)制剂(冬泽全)。每一类型的制剂中又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制剂在国外还包括组件式肠内营养制剂。 为提高临床营养治疗效果,规范临床营养治疗程序,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冬泽特医专家的经验,制订营养治疗指南,供临床应用参考。 一、适应证 1、意识障碍、昏迷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炎等所致的昏迷患者,老年痴呆不能经口进食或精神失常、严重抑郁症、神 经性厌食者等。 2、吞咽困难和失去咀嚼能力:如咽下困难、口咽部外伤及手术后、重症肌无力者等。

3、上消化管梗阻或手术:如食管炎症、化学性损伤等造成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食管狭窄梗阻、食管癌、幽门梗阻、吻合口水肿狭窄、胃瘫等。 4、高代谢状态: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等所致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者。 5、消化管痿:通常适用于低流量痿或痿的后期,如食管痿、胃痿、肠痿、胆痿、胰痿等。对低位小肠痿、结肠痿及空肠喂养的胃十二指肠痿效果最好。 6、术前准备和术后营养不良:如术前肠管准备期间、术中有额外营养素丢失者等。 7、炎性肠管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等。 8、短肠综合征:短肠综合征肠代偿阶段。

实验室中常用抗凝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它们的应用特点分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 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pdf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 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美同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 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 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 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皿栓 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 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1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旺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 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 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ADP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受体调控ADP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营养专家共识[1]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 2011年9月16日

目录 前言 (2) 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评定 (4) 非终末期手术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8) 非终末期化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12) 非终末期放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16) 终末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 (20) 附表1:NCCN证据和共识的分类和牛津推荐意见分级(OCEBM)对照 (23) 附表2:NRS2002评分系统 (23) 附表3:病人提供-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定量表 (24)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名单 (26) 1

1前言 恶性肿瘤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延长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使得恶性肿瘤逐步成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因此,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成为现代肿瘤学的重要领域。肿瘤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探讨适合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通过营养治疗以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并改善生存质量的新兴交叉学科。肿瘤营养学有异于一般意义的营养学,因为荷瘤机体的应激状态和肿瘤组织的不断增殖带来了晚期及终末期患者明显的异常代谢状态,而且营养治疗不同于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方法,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杀灭作用。因此,需要肿瘤学家和营养学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断推动其研究和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肿瘤营养学科。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对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及姑息治疗时期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几经修改,根据我国目前的肿瘤营养治疗情况,结合了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原为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最新肿瘤营养治疗指南,从而形成专家共识。有关本共识中常用的名词解释定义如下: 1)营养治疗(nutritional therapy):一般认为包括经口、肠内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营养素,并起到代谢调理的作用。 2)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营养素,根据组成不同分为大分子聚合物(整蛋白)型和小分子聚合物(氨基酸、短肽)型。 3)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摄取和利用营养素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 4)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对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5)营养不足(nutritional insufficiency):通常指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者,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 6)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疾病或手术相关的临床结局(感染有关的并发症、住院日等)发生负面影响的可能。 7)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是临床医护人员用来判断肿瘤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全面营养评定和制定营养治疗计划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8)营养评定(nutritional assessment):由营养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用于制订营养治疗计划,考虑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 9)恶液质(cachexia):是一种在癌症患者中存在的表现复杂的综合征,其特点为慢性、进行性、不知 2

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的。而抗凝剂种类较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现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分别叙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 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由于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三、枸橼酸盐 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 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化验和生化测验。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常用的草酸盐抗凝剂种类有草酸钠、草酸钾和草酸铵,草酸钠的常用浓度为O.1 mol/L,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但是,高浓度k+或Na+易使血细胞脱水皱缩,而草酸铵则可使血细胞膨胀,故测定血细胞比容时用草酸铵与草酸钾或草酸钠两者适当比例混合的抗凝剂,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体积。常用于血液生化测定,但不适用于K+、Ca 2+的测定。由于生成草酸钙沉淀,红细胞会出现锯齿状,白细胞出现空泡,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会变形,不宜做血片检查。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分类计数。 附录四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HP治疗2012中国专家共识

幽门螺杆菌2012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Hp学组)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了《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2007年庐山会议提出《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庐山共识》; 2012 年4 月26日在江西井冈山提出《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012年10月发布在《中华内科杂志》。 一.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 1 .消化性溃疡 是根除Hp 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 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 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 .胃MALT 淋巴瘤 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 %以上Hp阳性,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胃MALT 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劲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 已成为Hp阳性早期胃MALT 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2012专家指南强烈推荐以上两种情况:根除Hp ) 3 . Hp 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根除Hp可使8%~20% 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 4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或糜烂 Hp感染者中最终有< 1 %的人发生肠型胃癌,萎缩和肠化是从非萎缩性胃炎向胃癌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病变阶段。反复糜烂后可发生萎缩、肠化生。尽管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生发生前,但在这一阶段根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但肠化生难以逆转 5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6 .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PPI) Hp 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 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7 .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一3%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外,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索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易感性较高,虽遗传易感性难以改变,但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索,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8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近年来,全球终末期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这与人口老龄化、能够引起肾损害的疾病(特别是糖尿病) 的发病率增加以及透析治疗的普及有关。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费用也在增长,这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问题。由全国肾脏病界和糖尿病界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在2004 年2 月召开了第一次《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的制定会议,并于2005 年3月对其进行了再修订,旨在指出有关慢性肾脏病(CKD) 病人限蛋白饮食的治疗前景,提供合理的临床饮食治疗方案。 1 营养治疗对CKD 的意义 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病人同时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已有研究证明,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2酮酸制剂治疗有如下益处: (1) 减轻氮质血症,改善代谢性酸中毒。 (2) 补充机体必需氨基酸,改善蛋白质代谢。(3) 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4) 提高脂酶活性,改善脂代谢。(5) 降低高血磷,改善低血钙, 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 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CKD 进展。 2 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 2. 1 透析前非糖尿病肾病病人 2.1. 1 蛋白入量CKD 第1 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 ≥90 ml/ (min?1. 73m2) ] 、2 期[ GFR60~89 ml/(min?1. 73m2) ]原则上宜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 8 g/ (kg?d) 。从CKD 第3 期[ GFR < 60 ml/ (min?1. 73m2) ]即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入量0. 6 g/ ( kg ?d ) , 并可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0. 12 g/ (kg?d) 。若GFR 已重度下降[ < 25

常用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凝固: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做其他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一定时间分离后上层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无FIB 抗凝: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离心分离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促凝:帮助血液快速凝固的过程。 促凝剂:帮助血液快速凝固以达血清快速析出的物质。一般成分为胶类物质。 二、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及适用 1、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

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EDTA盐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盐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3、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分析和生化测验。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 血液计)。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kg体质量,狗5~10mg/kg 体质量。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 0mg。 二、草酸盐合剂 (1)原理 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置,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 (2)配制方法及用量 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 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不适用于血液内钙或钾的测定,也不能用于血液非蛋白氮测定。 三、枸櫞酸钠 常配成3~5%水溶液。也可直接加粉剂,每毫升血加3~5mg,即可达到抗凝目的。 枸櫞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防止凝血。但其抗凝作用较差,碱性较强,不宜作化学检验之用。仅可用于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急性血压测定实验所用枸櫞酸钠为5~6%溶液。 四、草酸钾 (一)原理和注意事项 草酸钾为最常用的抗凝剂。其与血液混合后可迅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使血液不凝固。常用于非蛋白氮测定,但不适用于测定钾和钙。草酸盐能抑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故应注意。 (二)配制及使用方法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因此,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有关晕厥的最新指导性文件并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国内本领域的专家撰写了《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该共识旨在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性文件,帮助临床医生确立晕厥诊断,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共识摘要如下: 一、晕厥分类 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根据涉及的传出路径而分为交感性或迷走性。当直立位血管收缩反应降低导致的低血压为主要机制时,即为血管抑制型,当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能力减弱是主要机制时为心脏抑制型,这两种机制均存在时则为混合型。 2.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 与反射性晕厥相比,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时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活性慢性受损,因此血管收缩减弱。起立时,血压下降,出现晕厥或近似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为起立时收缩压异常减低。

在病理生理上,反射性晕厥和ANF没有重叠之处,但二者的临床表现常有相同之处,有时会造成鉴别诊断困难。 直立不耐受是指直立位时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症状和体征。晕厥是其中一种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头晕,先兆晕厥;虚弱、疲劳、心慌、出汗;视觉异常(模糊、光感、视野缩小);听力异常(听力受损、耳鸣);颈部疼痛(枕部/颈部周围和肩部区域)、后背痛或心前区疼痛。 各种临床直立位不耐受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见表1。其中也包括直立位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反射性晕厥。 3.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性晕厥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和脑血流明显下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窦房结自主功能异常或窦房传导异常。这种情况下,晕厥是由于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导致长间歇所致。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突然终止时经常出现长间歇(快-慢综合征)。 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严重类型(莫氏Ⅱ型、高度以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相关。这种情况下,心脏节律依赖低位起搏点起搏或逸搏。因为这些起搏点开始起搏的时间较晚,容易发生晕厥。

肠内营养治疗指南(精校版本)

肠内营养治疗指南 营养是治疗疾病和健康长寿的保证。对患者来说,合理、平衡、及时的临床营养治疗极为重要。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治疗,而前者又分为饮食治疗和管喂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非常重要,俗话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营养即在其中。任何时候都应遵循,如果胃肠存在,就应首先考虑使用肠内营养。与肠外相比,肠内营养经济、安全、方便,符合生理过程。 肠内营养制剂按蛋白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氨基酸型和短肽型(要素型)制剂(冬泽力);另一类是整蛋白型(非要素型)制剂(冬泽全)。每一类型的制剂中又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制剂在国外还包括组件式肠内营养制剂。 为提高临床营养治疗效果,规范临床营养治疗程序,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冬泽特医专家的经验,制订营养治疗指南,供临床应用参考。 一、适应证 1、意识障碍、昏迷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炎等所致的昏迷患者,老年痴呆不能经口进食或精神失常、严重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者等。 2、吞咽困难和失去咀嚼能力:如咽下困难、口咽部外伤及手术后、重症肌无力者等。 3、上消化管梗阻或手术:如食管炎症、化学性损伤等造成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食管狭窄梗阻、食管癌、幽门梗阻、吻合口水肿狭窄、胃瘫等。 4、高代谢状态: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等所致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者。 5、消化管瘘:通常适用于低流量瘘或瘘的后期,如食管瘘、胃瘘、肠瘘、胆瘘、胰瘘等。对低位小肠瘘、结肠瘘及空肠喂养的胃十二指肠瘘效果最好。 6、术前准备和术后营养不良:如术前肠管准备期间、术中有额外营养素丢失者等。 7、炎性肠管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等。

ASPEN重症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09)

ASPEN重症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09) 一.开始肠内营养 1. 在开始肠内营养前,评估应包括入院前的体重减少、营养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情况及胃肠道功能(E)。 2. 不能自主进食的危重病患者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C)。 3. 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中,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支持(B)。 4. 肠道喂养应在入室24~48hrs开始(C),争取在48-72hrs达到喂养目标(E)。 5. 营养支持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开始” (E)。 6. ICU患者不将肠鸣音存在及是否排气作为开始EN指征的否定意见(B)。 7. 有误吸高风险及胃管喂养耐受不佳者,应将胃管放置于小肠内喂养(C)。胃管喂养有较多潴留者,应使用小肠喂养(E)。 二.肠外营养时机 1. 在住院7天后病人仍无法接受 EN时才开始进行 PN(E) 2.既往营养不良而又不能使用肠内营养者,入院后应尽早使用肠外营养(C)。 3. 术前存在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前即开始)应积极给予PN(B)。营养状况正常者,术后5-7天才能开始肠外营养支持(B)。病程预计大于7天者,才能予肠外营养支持。 三.肠内营养剂量 1.肠内营养支持的目标应根据开始肠内营养时的营养状况决定(C)。营养需求应根据预期公式或间接测热法决定(E)。 2.在住院第一周,肠内营养支持应提供目标热卡的50-65%(C)。 3.若肠内营养支持7-10后仍不能提供100%所需热量,应考虑增加肠外营养(E)。而在这之前增加肠外营养,不能增加疗效并可能产生损害性作用(C)。 4 BMI<30者,每日蛋白需要量为1.2-2.0g/kg,烧伤及多发伤者需求量要提高(E)。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床应用_左嵩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床应用 左?嵩,马长生 DOI:10.7504/nk2016030101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凭借其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较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在抗凝治疗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NOAC 已被广泛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等病变的抗凝治疗之中。然而,针对不同的临床情况,NOAC 的应用亦有其特点。文章将从NOAC 的特征、临床适应证、药物间的转换及出血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阐述NOAC 的应用。关键词:口服抗凝药;心房颤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ew oral anti -coagulants. ZUO Song, MA Chang-she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 Chang-sheng, E-mail: chshma@https://www.360docs.net/doc/1e4382891.html, Abstract: The status of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 i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s rising rapidly, because of its virtue of low-frequency coagulation monitoring, fewer drug-food interactions and less incidence of bleeding. Currently, NOAC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for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other diseases. However, the usage of NOAC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nical situations. Here, we will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OAC regarding its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indications, transition between anticoagulants and management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oral anticoagulants; atrial fibrillation 专题笔谈?心血管疾病临床热点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3DFB30310)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29通信作者:马长生,电子信箱:chshma@https://www.360docs.net/doc/1e4382891.html, 马长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 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Circulation 副主编,Europac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JCE)、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JI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CMJ)等杂志编委,北京市科委心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 收录105篇,主编?《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介入心脏病学》等成为本专业教科书的学术专著多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 华法林作为传统抗凝药物的代表,已投入临床应用达半个多世纪。尽管其作用明确、应用经验丰富,但由于华法林的个体化剂量差异明显、与多种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大,加之需频繁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且各种出血风险较高,导致临床中华法林的应用未能充分普及[1]。近年来,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 oral anti-coagulant,NOAC)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的Ⅰ类推荐,其地位迅速上升。本文将针对NOAC 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NOAC 主要包括Ⅱa 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及Ⅹ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与华法林相比,NOAC 的优势在于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较少,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风险明显降低等,并在大型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风险-获益比[2-5]。NOAC 也存在明显不足,如药物半衰期短,对药物依从性的要求较高,合并肾 功能不全时剂量需调整以及价格较高等。

鼻咽癌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共识、指南与标准· 鼻咽癌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309200)通讯作者:石汉平,电子邮箱:shihp@https://www.360docs.net/doc/1e4382891.html, 摘要: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约80%的NPC 发生在中国,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中国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疾病本身及抗肿瘤治疗的影响,营养不良成为NPC 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其中接受放疗的NPC 患者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群体之一,营养不良严重影响NPC 患者的预后。合理的营养治疗对于NPC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时机采取合适的营养治疗对保证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起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应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何种营养治疗方式(肠内或肠外营养),均应该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能量需要,制定适合于患者的营养方案,并根据体重及相关指标变化及时调整,以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能力,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Expert consensus on nutrition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hinese Society for Oncological Nutrition and Supportive Care, The Committee of Rehabilitation and Palliative Care, Chinese Clinical Nutritionist Center,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of Clinical Nutri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of Cancer Abstrac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s a malignant tumor that occurs in nasopharyngeal mucosa epithelium. About 80% of NPCs occur in China,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and NPCs are one of the malignant tumors that China focus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lnutri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clinical complication in NPC patients due to the disease itself and anti-tumor therapy. Among them, NPC patient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are one of the groups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Malnutrit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prognosis of NPC patients. Reasonable nutritional therap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PC.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hoosing the best time and taking appropriate nutritional therapy play a key role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d thus affect the patient's recovery and prognosi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no matter what nutritional treatment (enteral or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 patients should be evaluated first. The patient's nutritional status and energy needs should be formulated and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in weight and related indica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patients' tolerance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o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Enteral nutrition; Parenteral nutrition DOI:10.16689/https://www.360docs.net/doc/1e4382891.html,11-9349/r.2018.01.006 1 背景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目前认为,NPC 的发生主要与EB 病毒(epstein-barrvirus ,EBV )感染[1]、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根据WHO 的粗略统计,约80%的NPC 发生在中国,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中国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2]。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2003~2007年中国NPC 的发病率为4.20/10万,死亡率为2.24/10万[3]。 目前放射治疗和化疗是NPC 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疾病本身及抗肿瘤治疗的影响,营养不良成 为NPC 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其中接受放疗的NPC 患者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群体之一[4],营养不良严重影响NPC 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治疗对于NPC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5]。因此,对于NPC 患者,为改善其预后,营养治疗是必不可少。2 证据 NPC 患者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丢失、能量代谢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和免疫功能下降,其中体重明显降低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特点。多个队列研究表明,NPC 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治疗后,短期内体重有大幅度的下降[6-8]。患者体重丢失是较长时间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的结果。2.1 NPC 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相关因素 2.1.1 治疗相关因素 放疗是NPC 患者首选治疗方 ·30·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年3月9日第5卷第1期 Electron?J?Metab?Nutr?Cancer,Mar.?9,2018,Vol.?5,No.?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