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八 铜、银、锌、镉、汞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八 铜、银、锌、镉、汞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八 铜、银、锌、镉、汞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铜、银、锌、镉、汞

铜、银、锌、镉、汞 实验目的 1.试验并了解ds 区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对热稳定性 2.了解铜、银、锌、镉、汞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 3.了解Cu(Ⅱ)与Cu(Ⅰ),Hg(Ⅱ)与Hg(Ⅰ)的相互转化条件 4.了解铜、银、锌、镉、汞的离子鉴定 实验提要 ds区元素包括铜、银、锌、镉和汞。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n-1)d10ns1和(n-1)d10ns2。在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值。铜为+2 和+1,银为+1,锌和镉为+2,汞为+2 和+1。这些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或接近18e的构型。在化合物中与某些阳离子有较强的相互极化作用,成键的共价成分较大。多数化合物较难溶于水,对热稳定性较差,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化合物常显不同的颜色。 例如,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均较难溶于水,且易脱水变成氧化物。银和汞的氢氧化物极不稳定。常温下即失水变成Ag2O(棕黑色)和HgO(黄色)。黄色HgO加热则生成桔红色HgO变体。 Cu(OH)2、Zn(OH)2和Cd(OH)2在常温下较稳定,但受热亦会失水成氧化物。浅蓝色Cu(OH)2在80℃失水成棕黑色CuO,白色Zn(OH)2在125℃开始失水成黄色(冷后为白色)的ZnO,白色Cd(OH)2在250℃变成棕红色的CdO。 Zn(OH)2呈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Cu(OH)2呈较弱的两性(偏碱),Cd(OH) 2和Hg(OH)2(HgO)呈碱性,而AgOH为强碱性。Cu2+、Ag+、Zn2+、Cd2+、Hg2+与Na2S溶液反应都生成难溶的硫化物,即CuS(黑色),Ag2S(黑色),ZnS(白色),CdS (黄色)和HgS(黑色)。其中HgS可溶于过量的Na2S,与S2?生成无色的HgS22?配离子。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又生成黑色HgS沉淀。此反应可作为分离HgS的方法。根据ZnS、CdS、Ag2S、CuS和HgS溶度积大小,ZnS可溶于稀酸,CdS溶于6mol?L?1HCl 溶液,Ag S和2 CuS溶于氧化性的HNO3,而HgS溶于王水。 ds区元素阳离子都有较强的接受配体的能力,易与H2O、NH3、X?、CN?、SCN?和en等形成配离子。例如Cu(en)22+、Ag(SCN)2?、Zn(H2O)42+、Cd(NH3)42+和HgCl42?等。Hg2+与I?反应先生成桔红色HgI2沉淀,加入过量的I?则生成无色的HgI42?配离子,它和KOH的混合溶液称为奈斯勒试剂,该试剂能有效地检验铵盐的存在。Cu2+、Ag+、Zn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初中已经介绍了铁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在专题2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接触过金属钠的学习具有实验探究的经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Fe2+、Fe3+之间的转化,来提高实验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掌握新知识,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Fe3+ (2)使学生掌握Fe2+的性质及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能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学习如何评价方案。 (3)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现象:银白色变暗。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以隔绝空气。) 2.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2Na+O2△====Na2O2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钠与酸反应(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2Na + 2HCl= 2NaCl+ H2↑ 2Na+2H2O=2NaOH+H2↑ 5、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 2 SO4+Cu(OH) 2↓ 另:钠放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1、4Na+O2==2Na2O 2、Na2O+H2O=2NaOH 3、2NaOH+ CO2=Na2CO3+H2O 4、Na2CO3+10H2O= Na2CO3﹒10H2O(块状) 5、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为粉末)风化是化学变化 记:1、K、Na、Ca 与水反应生成碱+ H2 2、Mg与冷水反应慢,与沸水反应快 3、Zn-H前的金属与水蒸气(高温),生成金属材料氧化物+H2 4、金属与非金属单质(O2 Cl2 S)反应时, 当与Cl2生成高价:2Fe+3 Cl2△= 2Fe Cl3 当与S生成低价:Fe+ S= Fe S Fe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Fe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 Na2O Na2O+H2O=2 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2 2Na2O2+2H2O=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O2 (Na2O2遇到CO2和H2O时,先和CO2反应,再和H2O反应) Na2CO3和NaHCO3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 1、都易溶于水,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 2、都显碱性, 3、热稳定性:Na2CO3加热不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 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O 2 中加热表面变黑:, 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 2、CO中的少量O 2 。 (2)与O 2、CO 2 、H 2 O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在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C等还原:, H 2 ;可与酸反应: 。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 2、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 (2)受热易分解: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等。 (1)颜色:无水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又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及其溶液呈蓝色。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 ②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 ③与强碱反应:。 ④胆矾受热可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过热时,会进一步分解出。

无机化学实验二十一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实验11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IB IIB Cu Zn Cu(+2,+1)Zn(+2) Ag Cd Ag(+1)Cd(+2) Au Hg Au(+1,+3)Hg(+2,+1) 蓝色的Cu(OH) 2 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AgOH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 色的Ag 2O。Zn(OH) 2 呈两性,Cd(OH) 2 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 的Hg 2 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 2+ 、Ag + 、Zn 2+ 、Cd 2+ 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 3 ) 4 ] 2+ 、 [Ag(NH 3) 2 ] + 、[Zn(NH 3 ) 4 ] 2+ 、[Cd(NH 3 ) 4 ] 2+ 。但是Hg 2+ 和Hg 2 2+ 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 4 + 存在, 并不生成氨配离子。如: HgCl 2 +2NH 3 =Hg(NH 2 )Cl↓白+2 NH 4 Cl Hg 2Cl 2 +2NH 3 =Hg(NH 2 )Cl↓白+Hg↓黑+NH 4 Cl (观察为灰色) Cu 2+ 具有氧化性,与I-反应,产物不是CuI 2 ,而是白色的CuI:Cu 2+ +I- =2CuI↓白+I 2 将CuCl 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 2 ]-的溶液。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 沉淀: Cu +Cu 2+ +4Cl-=2[CuCl 2 ]- [CuCl 2 ]-←稀释→CuCl↓白+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例如: AgCl +2NH 3 =[Ag(NH 3 ) 2 ] + +Cl- 红色HgI 2 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 HgI 2 +2I- =[HgI 4 ] 2- 黄绿色Hg 2I 2 与过量KI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 4 ] 2- 和Hg: Hg 2I 2 +2I- =[HgI 4 ] 2- +Hg↓黑 三、实验内容 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地下水-铜铅锌镉镍和铬的测定 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DXS0030 地下水铜铅锌镉镍和铬的测定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DXS-0030 地下水—铜铅锌镉镍和铬的测定—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铜、铅、锌、镉、镍和铬的测定。 最低检测量:铜、铅、锌、镍和铬均为0.2ng,镉为0.02ng。 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铜0.11μg/L、铅0.11μg/L、锌0.29μg/L、镉0.009μg/L、镍0.13μg/L、铬0.08μg/L。 2 原理 含有铜、铅、锌、镉、铬和镍离子的水样进入石墨炉原子化器,在2000℃~3000℃的高温下,金属离子变成原子蒸气,当被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辐射通过原子蒸气层时,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条件下,特征谱线光强度的变化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借此,可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水为二次亚沸蒸馏水。 3.1 硝酸(ρ1.42g/mL),超纯试剂。 3.2 硝酸溶液(1+99):1mL硝酸(ρ1.42g/mL,超纯试剂)加99mL亚沸蒸馏水。 3.3 铜、铅、锌、镉、镍标准贮备溶液:分别称取0.1000g金属铜、铅、锌、镉、镍(光谱纯,99.999%)于5个200mL烧杯中,各加入10mL硝酸溶液(1+1),低温溶解,溶解后微沸以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后,分别移入5个1000mL容量瓶中,用二次亚沸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这5份溶液1.00mL分别含0.10mg铜、铅、锌、镉、镍。 3.4 铬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829g已预先经120℃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的重铬酸钾(K2Cr2O7,基准试剂)于200mL烧杯中,用二次亚沸蒸馏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0.10mg铬。 3.5 铜、铅、锌、镉、镍、铬标准溶液:分别吸取10.00mL铜、铅、锌、镉、镍、铬标准贮备溶液(0.10mg/mL)于6个10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99)稀释至刻度,摇匀。这6份溶液1.00mL分别含1.00μg铜、铅、锌、镉、镍和铬。 3.6 镉标准溶液:准确移取10.00mL镉标准溶液(1.00μg/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溶液(1+99)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0.10μg镉。 4 仪器设备 4.1 具石墨炉及背景扣除装置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4.2 铜、铅、锌、镉、镍和铬的空心阴极灯。 4.3 仪器参数 4.3.1 测量波长:铜、铅、锌、镉、镍和铬分别为:324.8、283.3、213.9、228.8、232.0和359.3nm。

铜和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A (1)与0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02中加热表面变黑:2CU + 6 —250,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2、C0中的少量02。 (2)与02、CO2、H2O 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 6+C0?十比0 ■如(0円)£0?。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占燃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SCu + sAcu^S Cu在口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一6C*; (4) 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J 4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J 【「 ③与硝酸反应: . .. (浓)_「」I. 「- II (稀)-小… I ' | £ (5) 与盐溶液反应: Cu+ 2A^+= Cu a+ 4 程Cu + :氏酣=Cu2++ 2 F0 、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 A H2、C 等还原:「^「1—, A A 弗 可与酸反^应: CuCJ+ + H-.0 专业word可编辑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也°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卄。 2、5(叫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4阳+ - Cu s++2H a O。 A (2)受热易分解:CuQH)2—CuO + HQ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5(叫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二,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CH3CHO4-2C U(OH)2—i—*CH3COOH+ Cu a Cli4-2H2O。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 1 H:. ■(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CM1严加50屮Cu(N6b等。 (1)颜色:无水cm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C協0「5H±0,又称胆矶或蓝矶)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一及其溶液呈蓝色。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Cu"亠加小^匚叽口环+ 2H+。

高中化学精讲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4、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复习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之欧阳家百创编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欧阳家百(2021.03.07)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O2中加热表面变黑: ,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2、CO中的少量O2。 (2)与O2、CO2、H2O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 。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在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H2、C等还原:, ;可与酸反应: 。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 2、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 (2)受热易分解: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 (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等。 (1)颜色:无水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又称胆矾或蓝矾)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及其溶液呈蓝色。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

铜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铜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考纲要求 1.了解常见金属活动顺序。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重要应用。3.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铜及其化合物 1.单质铜 (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则会被锈蚀,在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绿色的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在硫蒸气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铜锈 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②2Cu +O 2=====△2CuO 2Cu +S=====△ Cu 2S 2.铜的重要化合物 (1)Cu 2(OH)2CO 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受热分解可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 2(OH)2CO 3=====△ 2CuO +CO 2↑+H 2O ,可溶于稀硫酸,离子方程式:Cu 2(OH)2CO 3+4H +===2Cu 2++CO 2↑+3H 2O 。

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钠及其化合物 【基础梳理】 1. 钠 (1) 物理性质:色固体、硬度小、熔点(钠的熔点于水的沸点),实验室中常保存在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特别提醒: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和汽油中。 (2) 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Na+Cl2(现象:剧烈燃烧、白烟) 4Na+O2(现象:银白色固体变暗) 2Na+O2(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物是固体) ②与酸、水、醇反应 2Na+2HCl 2Na+2H2O(装置如下图,浮、熔、游、响、红) 2Na+2CH3CH2OH(沉、慢) (3) 钠的工业制备:2NaCl(熔融) 2. 氢氧化钠 (1) 物理性质:NaOH的俗名为、火碱或苛性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 (2) 化学性质 ①具有碱的通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 与强酸反应:H++OH-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SiO2+2OH- 与盐反应:Cu2++2OH- ②其他性质 与两性氧化物反应:Al2O3+2OH-

与金属单质反应:2Al+2OH-+2H2O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l2+2OH- (3) NaOH的制取 ①土法制碱:Na CO3+Ca(OH)2 2 ②现代工业制碱:2NaCl+2H O 2 (4) NaOH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提供碱性环境,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酯类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 微课1 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产物判断 例题1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和二氧化硫 B.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D.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答案】 C 变式1 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 0.5 mol·L-1稀盐酸中和, 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 Na2O B. Na2O2 C. Na2O和Na2O2 D. Na2O2和NaO2 【答案】 C 【题组训练1】 1. 金属钠着火,不能用H2O、干冰灭火的原因是,通常用掩埋。 2.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填序号)。 ①MgSO 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饱和澄清石灰水⑤Ca(HCO3)2溶液【案】①④⑤4 3.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

从湿法炼锌锑盐净化钴渣中回收钴_锌_镉_铜解读

39 技术 从湿法炼锌锑盐净化钴渣中回收 钴、锌、镉、铜 □文/刘庆杰贾玲李广海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摘要:在湿法炼锌工艺中,采用锑盐除钴法产出的净化钴渣经过酸性浸出后,锌、镉、钴等有价金属进入溶液,铜进入浸出渣。浸出液经过双氧水氧化除铁、低温锌粉置换除铜后,用α-亚硝基-β-萘酚的碱性溶液进行沉钴,沉钴渣经过酸洗除杂后,进行氧化焙烧而得粗Co 3O 4。该工艺,经济效益明显。 Puri ? cation of Salt from the Hydrometallurgy of C obalt Antimony Slag Recovery of Cobalt, Zinc, cadmium, Copper 湿法炼锌的除钴方法有砷盐除钴法、黄药除钴法、β-萘酚除钴法和锑盐除钴法。砷盐除钴法有剧毒的砷化氢气体产生,同时铜镉渣被砷污染而使回收流程复杂化;黄药除钴法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有恶臭气体产生,作业环境恶劣;β-萘酚除钴法在国外应用较多,如日本的彦岛、安中等冶炼厂,国内的紫金矿业在处理高钴锌精矿采用β-萘酚除钴法;锑盐除钴法除杂能力强,作业环境好,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采用锑盐除钴法的湿法炼锌企业中,净化钴渣的处理通常采用稀酸进行选择性的浸出,即将净化钴渣中的锌浸出进入溶液而将钴留在渣中。稀酸选择性浸出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选择性比较差,锌钴分离不彻底;浸出渣中含锌、镉高,其中浸出渣中含锌高达20%以上,需采用回转窑处理回收这部分锌、镉;经过回转窑处理,铜、钴进入窑渣中,不能有效回收。研究如何从净化钴渣中综合回收锌、镉、铜、钴等有价金属,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基本原理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1.了解铜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3.掌握的Fe 2+、Fe 3+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铜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互动 【问题导学】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试试你的身手呀!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 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1)与O 2的反应 在空气中或O 2中加热表面变黑:2Cu + O 2 == 2CuO ,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 2、CO 中的少 量O 2。 (2)与O 2、CO 2、H 2O 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2Cu + O 2 +CO 2 + H 2O == Cu 2(OH)2CO 3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Cu 在Cl 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Cu + Cl 2 == CuCl 2;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H 2SO 4不反应; ②与浓H 2SO 4反应: ③与硝酸反应: (浓) (稀) (5)与盐溶液反应: 二、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 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 、H 2、C 等还原: , ;可与酸反应: 。 Cu 2O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Cu 2O 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 和Cu 2+。 Δ 点燃

Revise-实验20-铜、银、锌、镉、汞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 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 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2+和Hg2+的转化;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课的类型:实验课 一、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 0.2mol.L-1CuSO4、ZnSO4、Cd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2mol.L-1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将沉淀分成两份, 一份加硫酸另一份加NaOH溶液,观察现象。 Cu2++2OH-===Cu(OH)2↓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溶解于酸,微溶于过量的碱,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4]2-。Cu(OH) 2两性偏碱,所以需强碱使之生成配离子。 Zn2++2OH-=== Zn(OH)2↓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溶解于酸和过量的碱,典型的两性化物。 Cd 2++2OH-===Cd(OH)2↓白色沉淀,溶于酸, 不溶于碱。 碱性) Cd(OH)2 + NaOH (6M)= 不反应 (Cd(OH) 2 2. 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

取0.5ml 0.1mol.L-1AgNO3溶液,滴加新配制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和状态。洗涤并离心,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入HNO3,另一份加入氨水,观察现象。 Ag++OH-===AgOH↓白色沉淀 2AgOH===Ag2O+H2O 黑色沉淀 Ag2O+2HNO3===2AgNO3+H2O Ag2O+2NH3.H2O==2[Ag(NH3)2]++2OH-+H2O 氢氧化银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成黑色的Ag2O,此黑色沉淀溶于硝酸得到银离 子,加入氨水得到银氨络合溶液。Ag2O微溶于水,溶液呈微碱性。它的△f H m很小, 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具有氧化性。 (2)、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 取0.5ml 0.2mol l-1的Hg(NO3)2溶液,滴加新配置的2mol.L-1的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和状态。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2mol.L-1的HNO3,另一份加40%的NaOH溶液,观察现象。 Hg2++OH-===Hg(OH)2↓白色沉淀==HgO↓+H2O HgO+2HNO3==Hg(NO3)2+H2O HgO+NaOH(40℅)-----不溶解 补充:Hg22++2OH-=Hg↓+HgO↓+H2O (歧化反应) 沉淀不稳定,脱水得到HgO红色/黄色沉淀,沉淀溶于酸不溶于碱。HgO有黄色和红 色变体,结构相同,颜色差别因其颗粒大小不同所致, 黄色晶粒细小, 红色颗粒较大。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向三支试管分别盛有0.5ml0.2mol.L-1CdSO4、ZnSO4、CdSO4溶液的离心试管中滴加新配制的1mol.L-1Na2S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Cd2++S2-===CdS 黄色沉淀 Zn2++S2-===ZnS 白色沉淀 Hg2++S2-===HgS 黑色沉淀 ZnS + 2HCl === ZnCl2 +H2S (ZnS能溶于 0.1mol/L的稀HCl) CdS + 2HCl === CdCl2 + H2S (CdS不溶于稀酸,但能溶于浓酸中) 3HgS + 12HCl + 2HNO3 === 3H2[HgCl4] + 3S↓+ 2NO↑+ 4 H2O 3HgS+12Cl-+2NO3-+8H+=3[HgCl4]2-+3S+2NO+4H2O HgS不溶于浓酸,在浓硝酸中也难溶,但它能溶于王水。所有的沉淀都能够溶 于王水中。这反映出三种沉淀的K sp存在差异。 将沉淀离心分离分成三份:一份加入 2 mol.L-1的盐酸,另一份加入浓盐酸,再一份加入王水。

验证报告 - 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镍

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及镍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方法来源 《环境空气铜、锌、镉、铬、锰及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发布。 二、方法验证 本标准所用量器除另有说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A级玻璃量器2.1仪器与设备 2.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大流量采样器或中流量采样器。 2.1.2马弗炉 2.1.3 铂坩埚或裂解石墨坩埚:20-30ml。 2.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 2.2试剂及材料 2.2.1 过氯乙烯滤膜。 2.2.2 硝酸、盐酸、氢氟酸:优级纯。 2.2.3 0.7%(V/V)硫酸溶液:用优级纯硫酸配制。 2.2.4 1%(V/V)硝酸溶液:用优级纯硝酸配制。 2.2.5 硝酸溶液C(HNO3)=0.16mol/L。 2.2.6 5%(m/V)抗坏血酸溶液:称取5.0g抗坏血酸,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临用时配制。 2.2.7甲基异丁酮。 2.2.8碘化钾溶液C(KI)=1.0mol/L。 2.2.9 铜、锌、镉、铬、锰及镍标准储备液:称取上述金属(99.99%)

各0.5000g,分别用(1+1)盐酸溶液5.0ml、硝酸5.0ml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上述溶液每毫升含相应元素1.00mg。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冰箱内保存。 2.2.10铜、锌、镉、铬、锰及镍标准使用液:临用时,吸取10.00ml 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滴加1.0ml硝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铜、锌、镉、铬、锰及镍各元素100ug 2.3实验内容 2.3.1试样的制备 硫酸--灰化法:取适量样品滤膜于铂坩埚或裂解石墨坩埚中,加入0.7%硫酸溶液2ml,使样品充分润湿,浸泡1h,然后在电热板上加热,小心蒸干。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400℃±10℃加热4h,至有机物完全烧尽。停止加热,待炉温降至300℃以下时,取出坩埚,冷至室温,加4-6滴氢氟酸,摇动使其中残渣溶解。在电热板上小心加热至干,再加7-8滴硝酸,继续加热至干,用0.16mol/L硝酸溶液将样品定量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待测样品溶液。 取同批号、等面积的空白滤膜制备空白样。 2.4分析步骤 2.4.1校准曲线的绘制 2.4.1.1 将铜、锌、镉、铬、锰及镍标准使用液分别稀释为0、0.20、0.40、0.60mg/L使用液。 2.4.1.2 按照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各元素的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或由仪器自动绘制标准曲线)。 得到校准曲线如下所示:

【铜及其化合物】 铜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 庆云一中王金行 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铜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通过演绎法去分析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掌握硫酸铜的性质及其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 一、铜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铜是色的固体,导电,据此性质,铜可以用作。 铜还有许多重要的合金,如、等。 二、铜的化学性质 根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它应属于不活泼的金属,因此它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 (一)铜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氧气反应 2Cu + O22CuO 在潮湿空气中还可发生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 2Cu + O2 + H2O + CO2=Cu2(OH)2CO3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Cu + S Cu2S Cu + Cl2 CuCl2

(二)与酸的反应 (1)铜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磷酸等)不反应。 (2)铜与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能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Cu+2H2SO4CuSO4+SO2↑+2H2O (三)与盐溶液的反应 2 FeCl 3 + Cu=2FeCl2 + CuCl2 Cu + 2AgNO3=Cu(NO3)2 + 2Ag 三、铜的冶炼 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这种方法冶炼的铜,其含量为95% ∽97%,还有Ag、Au、Fe、Zn等杂质。要达到电气化生产铜的要求,这种由黄铜矿高温冶炼的铜还必须经过电解精炼,电解精炼得到的铜,其含量高达995%∽998%。 [典题解悟] 例. 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①在西汉古籍中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就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Cu2(OH)2CO3,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一个除去铜绿而不损坏器物的化学方程式。 (2)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4℃,铁的熔点是1538℃) (3)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试分析人类使用这些金属的时间的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及冶炼难易的联系 精析西汉时期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湿法冶金术得先驱,Fe+CuSO4=FeSO4+Cu。当铜生成铜绿时,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2,所以空气中必有氧化剂参加了反应。因铜在常温下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绿则能与稀酸反应,所以可考虑用稀硫酸清洗。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轮复习

第10讲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知道Na 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能利用Na 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4.了解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 5.能正确鉴别Na 2CO 3和NaHCO 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6.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7.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8.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9.记住Na 、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一、钠的性质及应用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 2O)>ρ(Na)>ρ(煤油); 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的化学性质 Na ――――――――→O 2、Cl 2、H 2O 、H + 等 -e - Na +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O 2??? 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 Na 2O 2 Cl 2:2Na +Cl 2=====点燃 2NaCl (2)与水反应 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 (3)与盐酸溶液反应 Na 先与H 2O 发生反应,生成NaOH 和H 2,NaOH 再跟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碱, 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元素。 3.钠的制取及保存 (1)制取: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 (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