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一种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邻二甲苯为原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路易士酸,碘或铁为催化剂,无需溶剂,以氯气直接氯代,催化剂的用量为邻二甲苯的0.001~1%,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0.01-0.05%,反应温度为-20-50℃,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0-4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氯代邻二甲苯相关论文

【标题】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苯选

择性氯化

【作者】吕宏飞张惠

【关键词】邻二甲苯分子筛选择性氯化

机理氯代邻二甲苯

【刊名】石油化工2004-33-11

【ISSN】1000-8144

【机构】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首先对邻二甲苯的分子动力学直径进行估算,以NH4^+,Li^+,K^+改性的NaX,NaY,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邻二甲苯的选择性氯化,探讨选择性催化氯化的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其酸中心的种类和酸性强弱是影响氯化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在80℃时,用氯气氯化邻二甲苯,Y型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对位选择性。当以K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时,4-氯代邻二甲苯和3-氯代邻二甲苯的摩尔比可达1.6以上。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氯气流量等因素对

氯化选择性的影响。

【下载论文】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

苯选择性氯化【标题】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

工业试验

【作者】吕宏飞[1] 张春荣[1] 张惠[1] 梁泰

硕[1] 刘文彬[2]

【关键词】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氯代苯酐工业试验邻二甲苯氯化

【刊名】化工进展2003-22-4

【ISSN】1000-6613

【机构】[1]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2]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

系,哈尔滨150001

【摘要】报道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各单氯代苯酐工艺。邻二甲苯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和氯气反应得氯代混合物,从氯代产物精馏分离出质量分数超过99%的3—氯代邻二甲苯和4—氯代邻二甲苯混合物。得到的单氯代邻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在140—300℃、0.8—3.0MPa条件下,以钴锰溴体系为催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得单氯代邻苯二甲酸,然后脱水成酐,得单氯代苯酐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得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单程总收率不低于

75%。

【下载论文】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

酐的工业试验

【标题】氯代苯酐的合成

【作者】谢威扬薛大伟等

【关键词】氯代苯酐催化氯化氯代邻二

甲苯合成

【刊名】化工进展2001-20-10

【ISSN】1000-6613

【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长春130022

【摘要】介绍由邻二甲苯氯代,再经空气氯化及异构体分离合成氯代苯酐中试规模的合成路线。氯化中采用现行商品苯酐氧化的固定床催化剂催化氧化,并采用45块理论塔板的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8%的3-氯代

苯酐和4-氯代苯酐。

【下载论文】氯代苯酐的合成【标题】4-氯-1,2-二甲基苯的高选择氯代

合成新方法

【作者】钱建华张庆春刘琳邢锦娟龚树

【关键词】路易斯酸选择性对位氯化【刊名】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7-20-1

【ISSN】1006-396X

【机构】渤海大学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辽

宁锦州121000

【摘要】芳香族化合物的芳环选择性氯代,在经济和环保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采用

一种新型的氯代体系

——HCl-H2O2-CH3COOH体系,对邻二甲苯进行氯代。相比于传统的路易斯酸一含硫催化荆体系和沸石催化氯化体系,有选择性高、产率高、操作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反应温度为70℃,H2O2与邻二甲苯的物质的量比为5.0,HCl与邻二甲苯的物质的量比为4.0,反应时间为2h,反应过程中温度始终控制在90℃以内,在此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产品收率为96.9%,选择性为99%以上。

【下载论文】4-氯-1,2-二甲基苯的高选择

氯代合成新方法

制备方法:由邻二甲苯经苯环氯化而得。将邻二甲苯和四氯化碳加入搪玻璃反应锅,加入熟铁丝作催化剂,于室温和微负压下开始通入氯气,控制温度在40℃以下,1h后取出熟铁丝,继续通氯,并将温度维持在70℃左右反应至终点,约需17h

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合成的中试研究

周兆良1,许青青1,阳永荣2

(1.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化学与制药工程系,浙江衢州324000;2.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以苯酐为原料,水为介质,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钠盐,再向混合体系通氯气,亲电取代得纯度大于72%(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单钠盐。然后经酸化、脱水、精馏。中试规模制备了纯度大于98·5%(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酐。探索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体系的pH4·5~5·5、水/苯酐质量比2·0~2·2、反应温度55~65℃、通氯速度30~50 L/min,

反应时间180~220 min。苯酐转化率84·4%,总收率50%~60%。

关键词:4-氯邻苯二甲酸酐;氯气;中试

中图分类号:TQ0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81-04

4-氯邻苯二甲酸酐(4-chlorophthalic anhydride),又名4-氯代苯酐,具有较高的活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1],在医药、农药、塑料、染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以制取抗氧剂、抗肿瘤药物[2-4]、高纯度的染料中间体一氯代蒽醌[4-6];作为原料生产各种聚酰亚胺的路线,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和最经济的路线。同时,4-氯邻苯二甲酸酐或4-氯邻苯二甲酸被广泛地用于酞菁颜料的改性剂,如在苯酐—尿素法生产铜酞菁的配方中加入质量分数10%~15%的4-氯邻苯二甲酸或用其钠盐来烘焙可以得到具有优良耐溶剂性、耐皂洗性、耐酸碱性和耐热稳定性的改性酞菁。我国是酞菁蓝的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目前主要生产较低级牌号的铜酞菁,如颜基比为15∶1、15∶2铜酞菁牌号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后,通过加入少量的改性剂变成颜基比15∶3、15∶44铜酞菁,以2~3倍的价格返销我国。为了提高我国铜酞菁产品质量和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改进4-氯代邻苯二甲酸及其酐的合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制备4-氯邻苯二甲酸酐的工艺路线

目前,国内外已提出10多种制备4-氯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7-22],但是从工业角度出发的合成方法却极为少见。笔者采用改进的次氯酸钠法,即以苯酐(PA)为原料、水为介质,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钠盐(PANa),再向混合体系通氯气,苯环亲电取代制得纯度大于72%(HPLC)4-氯邻苯二甲酸单钠盐(4-CPANa)。然后通过酸化、脱水、精馏得纯度(HPLC)大于98·5%的4-氯邻苯二甲酸酐(4-CPA)。反应式如式(1)。

本研究在充分小试基础上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探索了反应体系pH、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4-氯邻苯二甲酸及其酐收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该技术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采用标准设备,收率较高,4-氯代苯酐/3-氯代苯酐比例高等优点。通过产能100 t/a的中试装置生产的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半成品和成品均可作为商品出售,从用户返回的信息表明,产品的质量指标完全符合要求。

2试验部分

实验主要原料:NaOH,工业固碱,质量分数≥97%,巨化集团;苯酐,工业一级,质量分数≥98%;液氯,钢瓶,巨化集团。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在尾气吸收釜中加入50 kg水和10 kg固碱,取样分析碱含量。在反应釜中加入30·2kg苯酐和70 kg水,开动搅拌,加热至90~95℃,慢慢加入固碱14·5 kg,调pH为4·5~5·5。降温到50℃,以30~50 L/min的速度通入氯气,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逐渐添加质量分数30% NaOH维持反应体系的pH。以每30 min分析一次尾气碱含量,换算成苯酐转化率来控制整个反应的时间。当苯酐转化率达到84%~85%时,停止通氯气,继续保温反应1 h。离心分离,干燥得产品。HPLC分析:邻苯二甲酸钠(PANa) 15·5%(质量分数,下同),4-氯邻苯二甲酸钠(4-CPANa) 72%,3-氯邻苯二甲酸钠(3-CPANa) 0·5%,4,5-邻苯二甲酸钠(4,5-CPANa)10%,3,4-氯邻苯二甲酸钠(3,4-CPANa) 1·5%。

干燥后的产品用质量分数10%~25%的硫酸酸化,然后加溶剂二甲苯回流脱水,回流6~8 h到分水器不再有水流出,将二甲苯蒸出,当蒸完二甲苯后抽真空蒸出氯代苯酐,使与硫酸钠盐分离,将蒸出的氯代苯酐熔化后加到蒸馏塔中进行真空精馏。本试验精馏塔高6 m、直径133 mm、塔釜200 L、精馏塔内丝网填料。采用间歇精馏操作,先蒸出苯酐,然后蒸出4-氯苯酐(4-CPA),纯度99·0%(HPLC)。

反应过程中氯气用流量计控制,使通氯气速度恒定。尾气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吸收,在反应过程中每30 min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分析尾气吸收液中碱的含量,折算出氯气反应的量,再换算出苯酐的转化率来监控整个反应的时间。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产物中3,4-氯代苯酐及各种二氯苯酐的含量。色谱条件:Wakosil-Ⅱ5C18 HG色谱柱(250 mm×4·6 mm i.d.);SPD-6A检测器,流动相为去离子水1·65 L+无水硫酸钠6 g+甲醇1·35 L,加入磷酸调节pH至2·2;柱温39℃;流速1 mL/min。

3结果与讨论

3·1反应体系pH的影响

反应温度60℃、Cl242 L/min、反应时间200 min等操作条件不变,只通过改变pH考察反应体系的酸度对产品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其结果见图2(图中数据均为3次实验平均值,下同)。

在酸性条件下Cl2易生成Cl+离子,Cl+离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苯环引发卤代亲电取代反应。但因苯酐和邻苯二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了增加溶解度,加入碱有利于氯气的溶解,增加反应速度。从图2看出最适宜的pH为4·5~5·5。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不断用碱来中和反应生成的HCl,使体系pH保持在此范围。

3·2反应温度的影响

邻苯二甲酸钠氯代反应是平行反应,随温度改变产品相对比例将会改变。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了反应温度对产品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见图3。

从图3中看出,副产物4,5-二氯体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加,主产物4-一氯体的含量随温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60℃左右时达到最大。因此较高的温度对生成副产物有利,较低的温度对生成主产物4-CPA有利。但是温度降低到60℃以下,反应速度减慢,达到一定转化率所用的时间就要增加,生成的产品4-CPA也会进一步发生连串反应使4,5-二氯体增多。综合考虑,比较合理的反应温度是55~65℃。 3·3反应时间的影响

邻苯二甲酸钠的氯代反应产生单氯体和二氯体是属于连串复杂反应,而该工艺追求的是中间产品,因此,反应时间短则转化率低不能满足产品的要求;反应时间长则选择性差,也不能满足产品要求。产能从小试到15 t/a模试装置到产能100 t/a的中试装置,发现反应体系中组分的含量随反应时间有较大的变化。其他条件不变,随反应时间变化各种组分的含量变化见图4。

从图4看出,增加反应时间PANa的转化率增加,但当反应时间超过220 min时,目的产物4-CPANa的含量开始下降,副产二氯苯二甲酸钠的含量明显地增加。因此对于邻苯二甲酸钠的氯代反应过程,不能过高地追求PANa的转化率,一般控制在84%~85%,反应时间在180~220 min为最佳。

3·4反应体系中的含水量的影响

在温度60℃、pH= 4·5 ~ 5·0、通氯速度42L/min、反应时间200 min条件下,通过改变水/苯酐质量比,考察加入水量对产品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见图5。

从图5看出,当水/苯酐的质量比为2·0~2·2时,4-CPA的收率最好。随水量的增加,4-CPA的收率降低,主要原因是随着水量的增加,邻苯二甲酸钠溶解在水中的量增多,同时反应生成的4-CPANa在水中的溶解量也增加,使得生成二氯化产品的机率增加。随水量降低到1·8以下,反应系统出现暴沸现象,原因是体系的固含量比较大,搅拌比较困难,当氯气通入时产生大量的泡沫,搅拌效果很差,从实验的现象看到上层细颗粒的邻苯二甲酸钠几乎静止不动,随氯气的通入大量黏附在反应釜的壁面,反应热不能有效传出,产生局部过热导致反应体系暴沸。因此比较合理的水量是苯酐质量的2·0~2·2倍。采用控制加入水的量使反应物始终处于饱和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产品很快结晶析出,避免过氯化产生,提高反应选择性。

3·54-CPA精馏

苯酐的沸点与4-氯苯酐的沸点相差10℃,4-氯苯酐的沸点与3-氯苯酐的沸点相差20℃,因此,采用精馏法分离将4-氯苯酐提纯,但由于原料中各种组分的熔点比较高,其塔釜温度必须达到200℃,使得精馏时所用的真空度受到限制,如果在3~4 kPa压力下精馏,塔釜和塔顶的温度在180℃左右,会使馏分在管道中堵

塞,因此采用高真空度、低温度精馏很难使系统稳定操作。因此要合理地控制其真空度,同时各种组分的沸点差距较小,要采用较大的回流比,几乎接近全回流来分离各组分。在试验中发现,在压力6~7 kPa,回流比200~300下精馏,塔顶先采出未反应的苯酐馏分,纯度为96·5%(HPLC);4-氯邻苯二甲酸酐(4-CPA)质量分数小于3·1%;3-氯邻苯二甲酸酐(3-CPA)质量分数小于0·02%;4,5-二氯邻苯二甲酸酐(4,5-CPA)质量分数小于0·08%。塔釜液连续精馏,当塔顶温度为205℃时,采出4-CPA馏分,纯度99·0%(HPLC),另外苯酐质量分数小于0·36%,3-CPA质量分数小于0·01%;4,5-CPA质量分数小于0·02%。

4结语

(1)本工艺路线中pH的控制比较重要,在pH=4·5~5·0,其4-氯体的收率和选择性比较好。

(2)本工艺路线所涉及的反应是复杂反应,典型的有4个平行反应和2个连串反应。比较合理的反应温度为55~65℃。该工艺4-一氯体不可能一边反应一边从反应体系中移去,只能控制反应时间使得转化率较高,同时使生成的二氯体最少。当反应温度60℃时,反应时间180~220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

(3)固-液-气三相反应体系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但本试验的反应生成物是留在溶液中的,将再一次与Cl+反应生成副产物,因此要控制水量使反应物结晶成固体离开液相,避免产生副反应。但当水量是苯酐的1·8倍时,反应体系的重复性比较差,体系一旦发生波动就要发生暴沸。比较合理的加水量是苯酐的2·0~2·2倍(质量比)。

(4)产品提纯采用精馏分离法,可得到高纯4-氯苯酐。本路线较佳工艺条件为压力6~7 kPa,回流比200~300。

参考文献:略

苯酐生产知识

苯酐生产知识 一、填空题 1、装置联锁停车时,DCS完成的三个动作是:停邻苯泵、关邻苯进料调节阀FFCV2101、关E2104进水阀HV2101 。 2、E2106的作用:用锅炉补给水冷却反应生成的气体,同时将锅炉水预热,产生高压蒸汽。 3、装置上高压蒸汽用户有E2203、E220 4、E220 5、CT2101、J2201/J2202/J2203 伴热。 4、循环水系统使用的药剂有缓蚀阻垢剂、氧化性杀菌剂、非氧化性杀菌剂、粘泥剥离剂、硫酸。 5、水处理反渗透进水的浊度≤1NTU,SDI值要求为:≤ 5 。 6、下列设备位号的名称及所在现场位置 V2205 苯酐捕集箱、日产罐北、V2203 汽液分离罐、精馏二层V2110汽液分离罐、氧化一层东V2106 热油罐、切换一层西南E2110 冷油冷却器、切换二层西北。 7、装置停电,需要投用开车蒸汽的设备有 V2103、V2104、E2201、E2202、E2203,开车蒸汽压力等级为 MS和LS。 8、E2106的箱体倒淋有2个,在E2106的底部东侧(位置);E2101的箱体倒淋有 1个,在E2101的底部中间。

9、E2109管程走导热油,E2110管程走循环水,E2102管程走邻苯,E2205管程走苯酐。 10、P2104是热油泵;P2106是粗苯酐泵泵(功能)。 11、装置上双疏水器用户有 E2203、E2204、E2204、E2109 。 12、若E2108B台处于热熔状态且运行了2000S,则A台状态及运行时间为进料;2180秒;C台状态及运行时间为进料;9020秒。(已知四个时间为180S,2240S,200S,800S) 13、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由石英砂与无烟煤组成。 14、保安过滤器中滤芯的材质为聚丙烯(PP)直径 60mm长度1000mm过滤精度5um。 15、我装置所用反渗透膜的型号为 BW30-365FR,共有 36支。 16、反渗透进水SDI值≤ 5 , Fe2+≤0.05mg/L,余氯≤0.05mg/L,水温 15~300C ,浊度≤ 1NTU 。 17、RO酸洗药液PH为 1~2 ,碱洗药液PH为 10~11 。 18、脱盐水变成锅炉水需要加联胺、氨水、磷酸三钠三种药剂。 19、P2401A/B是 14 级离心泵,凝结水泵是 3 级离心泵,位号是CT2101UP A/B ;P2601C是 8级,屏蔽泵。再生碱泵 A 泵是磁力泵;CP2101A/B、空压机是螺杆泵。 20、我车间的轴流泵是 P2101A/B ,所在位置氧化三层、R2101南北两侧。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一种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邻二甲苯为原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路易士酸,碘或铁为催化剂,无需溶剂,以氯气直接氯代,催化剂的用量为邻二甲苯的0.001~1%,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0.01-0.05%,反应温度为-20-50℃,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0-4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氯代邻二甲苯相关论文 【标题】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苯选 择性氯化 【作者】吕宏飞张惠 【关键词】邻二甲苯分子筛选择性氯化 机理氯代邻二甲苯 【刊名】石油化工2004-33-11 【ISSN】1000-8144 【机构】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首先对邻二甲苯的分子动力学直径进行估算,以NH4^+,Li^+,K^+改性的NaX,NaY,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邻二甲苯的选择性氯化,探讨选择性催化氯化的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其酸中心的种类和酸性强弱是影响氯化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在80℃时,用氯气氯化邻二甲苯,Y型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对位选择性。当以K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时,4-氯代邻二甲苯和3-氯代邻二甲苯的摩尔比可达1.6以上。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氯气流量等因素对 氯化选择性的影响。 【下载论文】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 苯选择性氯化【标题】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 工业试验 【作者】吕宏飞[1] 张春荣[1] 张惠[1] 梁泰 硕[1] 刘文彬[2] 【关键词】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氯代苯酐工业试验邻二甲苯氯化 【刊名】化工进展2003-22-4 【ISSN】1000-6613 【机构】[1]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2]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 系,哈尔滨150001 【摘要】报道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各单氯代苯酐工艺。邻二甲苯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和氯气反应得氯代混合物,从氯代产物精馏分离出质量分数超过99%的3—氯代邻二甲苯和4—氯代邻二甲苯混合物。得到的单氯代邻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在140—300℃、0.8—3.0MPa条件下,以钴锰溴体系为催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得单氯代邻苯二甲酸,然后脱水成酐,得单氯代苯酐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得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单程总收率不低于 75%。 【下载论文】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 酐的工业试验

邻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二甲苯;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o-xylene;1,2-xylene 二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邻二甲苯 分子式:C 8H 10 相对分子量:106.17 化学类别:芳香烃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邻二甲苯100% 000108-38-3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III级危害(中度危害)。 邻二甲苯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神经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者可出现躁动、抽搐、 昏迷。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 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 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NFPA分类:H2;F2;R0;IP4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立即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 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 遇明火引起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0.764 灭火方法:尽可能移出容器。否则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大量泄露处理应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 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普通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l隔离泄漏污染区,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区,限制出入。 l切断火源。关闭阀门。防止泄露物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区域。 l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l喷水雾或蛋白泡沫以减少蒸发。 消除方法: l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l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槽车或收集器)、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l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l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浸胶手套,化学安全防护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l远离火种、热源。现场禁食、禁烟和禁饮。工作后,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l轻装轻卸搬运。 储存注意事项: l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l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l电气全部要求防爆型。 l桶装堆垛不得高于三层,且要留出防火检查通道,堆垛行列不得超过两排。 l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2、卤代烃的制备和性质

第一节第二课时限时提升 (建议用时:45分钟) 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必须先将溴乙烷中的溴原子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变为溴离子,再滴入AgNO3溶液检验,但要注意必须先用硝酸中和水解或消去反应后的溶液,调节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 【答案】 C 2.有机物分子l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退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 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 【解析】由于在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该物质有烯烃的典型性质,即易加成、易氧化、易聚合等,同时分子中还存在卤素原子,所以也具有卤代烃的典型性质,易水解、易消去等。卤代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物,另外卤代烃是一种非电解质,在与水混合过程中也不可能发生电离,所以不可能有卤素离子,也就不可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由上述分析可得所给的反应中只有⑥反应不能发生。

3.3-氯戊烷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列有关3-氯戊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6H9Cl3 B.3-氯戊烷属于烷烃 C.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 D.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解析】3-氯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1Cl,A项错误;烷烃分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3-氯戊烷不属于烷烃,B项错误;3-氯戊烷的一溴代物共有3种,C项正确;3-氯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7种,D项错误。 【答案】 C 4.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反应①,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键所连碳原子被氧化为羧基,为除原官能团溴原子之外的又一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溴原子在题目所给条件下发生水解,溴原子被羟基取代,连同原有的碳碳双键共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小分子HBr和双键,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双键的加成反应,在碳环上加一个溴原子,原来也是官能团溴原子,故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邻二甲苯研究报告

邻二甲苯中国市场调研报告 一..邻二甲苯概况 1原料来源 邻二甲苯(二甲苯)主要有四种来源: (1)催化重整 主要用来生产芳烃,催化重整产物中,二甲苯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2%。 (2)裂解汽油 它是从液态原料,即石脑油、轻油和重柴油经蒸汽裂解制乙烯时的联产物,其中二甲苯含量的质量分数为6.7%。 (3)煤焦油 主要是煤炭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副产物。煤在炼焦炉中高温热解生成的气态和液态产物,以气态形式从炭化室逸出。这种气体称为“荒煤气”,经冷凝、气液分离就得煤焦油。每100t煤炼焦可得到煤焦油4万t。其中二甲苯含量质量分数为5%。 (4)甲苯歧化 甲苯歧化也能得到二甲苯。 2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1,2-二甲苯。 英文名称:1,2-xylene。 别名:邻二甲苯。 CAS No.:95-47-6。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3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96%。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25.5。 沸点(℃):144.4。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6。 蒸气压(kPa):1.33(32℃)。 燃烧热(kJ/mol):4563.3。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2.8。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4存储及运输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二. 生产情况 邻二甲苯是以煤或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和化工分离而制得的。最早邻二甲苯是从炼焦的煤焦油中获得,随着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石油中衍生得到的产品量不断增多,目前邻二甲苯主要由石油通过加工来生产。 1世界邻二甲苯生产 前几年世界上邻二甲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441万吨/年,产量约为348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8.9%,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16万吨/年,产最为180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83.0%,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国,生产能力约为53.4万吨/年,约占世界邻二甲苯总生产能力的12.1%。 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商是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9.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1.0%;其次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约占总产能的9.0%。2004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消费量约为324.6万吨,总体低于供应量。 2我国邻二甲苯生产 1我国邻二甲苯产能的区域分布

卤代烃1氯甲基-溴己烷1二甲基-3氯-5溴环己

第五章卤代烃 1、(1) 3-氯甲基-2-溴己烷(2) 1,1-二甲基-3氯-5溴环己烷 (3) 4-氯甲基环己烯(4) (Z)-1-溴-2-丁烯 (5) 2-(3-氯苯基)-3-氯丁烷(6) 1-(3-硝基苯基)-1-氯乙烷2、(1)CH2CH CH2Br (2)CH2CH 2CH CH CH CH3 33Cl (3)CH3C C CH CH 2 3 (4)CH2CH2 (5)CBr2I2(6) CHI3 3、(1)CH3CH2OCH3 S N2 (2)s—BuOH SN1 (3) MeCN S N2 (4) H2NCH2CH2NH2S N2 (5)n—PrSCN S N2 (6)CH2=CH—CH2OOCCH3 S N1 (7)CH C CH3 CH3 CH3 SH S N1 (8)i—BuC≡CH S N2(9)CH3C≡CH S N2 (10)t—BuOH S N1 4、(1) C H3CH CH2I 3 比 C H3CH CH2Cl 3 反应快,因为碘离子比氯离子是更好的离去基团。 (2) (CH3)3CBr比CH3CH2CH(CH3)CH2Br反应快,S N1反应,前者形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更稳定。

(3) CH 3CH 2CH 2CH 2Br 比CH 3CH 2CH(CH 3)CH 2Br,S N 2反之,亲核试剂进攻 时前者受到的空间阻力更小。 (4) NaOH(OH -)是比CH 3COO -更好的亲核试剂,其亲核性更强。 5、(1) CH CN (2) (CH 3CH 2)2C==CHCH 3 (3) CH 2CH CH C Br N (4) N + CH 3 C H 3Br - (5) (CH 3)2CHCH 2N 3 (6) (CH 3)2CHCH 2CH 2NO 2 (7) CH 3 CH 3 很难进行 (8) CH 3CH 2C CH 6、 (1) CH 2CH CH 2 > CH 3CH 2CH 2 >CH 3CH 2Br (2) Br > Br > Br (3) a) CH 2Br > CH CH 3 > C CH 3 CH 3

制备氯代环己烷的反应精馏耦合工艺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制备氯代环己烷的反应精馏耦合工艺研究 作者:徐骏, 乔旭, 崔咪芬, 汤吉海, 张进平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刊名: 石油化工 英文刊名: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34(1) 被引用次数:10次 参考文献(4条) 1.章思规精细有机化学品技术手册 1991 2.刘琳;张亨氯代环己烷的合成[期刊论文]-氯碱工业 2000(01) 3.Taylor R;Krishna R Modelling Reactive Distillation[外文期刊] 2000(22) 4.Malone M F;Doherty M F Reactive Distillation[外文期刊] 2000(11)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李鑫.王日杰.杨晓霞多相催化反应精馏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研究[会议论文]-2002 2.丁克鸿.程晓曦.杨树斌.缪荣荣.顾志强.Ding Kehong.Cheng Xiaoxi.Yang Shubin.Miao Rongrong.Gu Zhiqiang 光对环己烷氯化制备氯代环己烷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工时刊2010,24(1) 3.田景芝.荆涛.姜虹.TIAN Jing-zhi.JING Tao.JIANG Hong固体酸催化反应精馏法合成酯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师2006,20(12) 4.马晓华.许振良.袁海宽渗透汽化耦合乙酸乙酯反应精馏过程的研究[会议论文]-2008 5.张永良.李满喜.陆棋.周寻利用废醋酸生产醋酸乙酯[期刊论文]-杭州化工2010,40(3) 6.刘勇晶.郭延红.高彩虹.赵海燕.LIU Yong-jing.GUO Yan-hong.GAO Cai-hong.ZHAO Hai-yan磷钨酸催化反应精馏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2) 7.袁钢.叶孔萌.吴嘉.Yuan Gang.Ye Kongmeng.Wu Jia磷钼酸/磷酸复合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动力学及其缓蚀性能[期刊论文]-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8,24(6) 8.李柏春.张克强.杨振生.张倩瑜.娄孟坛.Li Baichun.Zhang Keqiang.Yang Zhensheng.Zhang Qianyu.Lou Mengtan反应精馏法制备高纯度醋酸甲酯[期刊论文]-石油化工2007,36(1) 引证文献(10条) 1.李建修生产氯代环己烷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广州化工 2011(14) 2.丁克鸿.程晓曦.杨树斌.缪荣荣.顾志强光对环己烷氯化制备氯代环己烷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10(1) 3.程晓曦.丁克鸿.顾克军.顾志强二氯环己烷的一种综合利用方法[期刊论文]-氯碱工业 2010(3) 4.刘彬彬.汤吉海.乔旭.崔咪芬新型反应精馏集成过程与传统反应精馏过程的比较[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5) 5.柏杨进.薄翠梅.丁良辉.乔旭.张公民运用HYSYS对背包式反应精馏过程控制的仿真[期刊论文]-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1(6) 6.徐骏.乔旭.崔咪芬.汤吉海.张进平环己烷直接氯化制取氯代环己烷反应过程分析[期刊论文]-过程工程学报2005(6) 7.吴济民.李建修.唐皓玮.任保增氯代环己烷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世界 2012(8) 8.周娇.汤吉海.乔旭.崔咪芬背包式反应器与精馏塔耦合合成醋酸甲酯的模拟[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

环己烷直接氯化合成一氯代环己烷_吴明书

科 研与 开发 文章编号:1002-1124(2001)04-0017-02 环己烷直接氯化合成一氯代环己烷吴明书1 张想竹1 张继昌1 马长春2 石蔚云1 (1 安阳大学化工系 455000) (2 安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455000) 摘 要:本文采用氯气与环己烷直接反应的方法,制得了一氯代环己烷,并着重讨论了温度、物料配比、不同光源对收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温度为40 ,环己烷与氯气摩尔比为4 1,光照采用 蓝光,收率为83%,纯度为98%。 关键词:一氯代环己烷;合成;环己烷 中图分类号:TQ031 2 文献标识码:A Direct Synthesis of Monochllorocyclohexane with The C yciohexane and Chlorine Wu Mingshu Zhang Xian gzhu Zhang Jichang Ma Chan gchun Shi Weiyu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 ng,Anyang University455000) (Econmic Tade Commttee Of Anyang City) Abstract:A method for direct conversion of cyclohexane and chlorine to monochlorocyclohexane is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mole ratio of matarials and different ligh t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acti on sui table conditions are follows:reation temperature is40 ,mole ratio of cyclohexane and chlori ne is4 1,the light is blue,the yield is98%. Keywords:Monocyclohexane;Synthesis;Cyclohexane 1 前言 一氯代环己烷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143 ,相对密度1 000(20/4 )[1]。用于医药、农药、橡胶、塑料助剂等精细化工领域,在分子结构中引入环己基。据文献报道,该产物的合成大都采用环己醇与盐酸缩水反应制得。[2]上述方法所用原料成本高,生产周 收稿日期:2001-01-20 作者简介:吴明书,男,1987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硕士,副教授,现在河南,安阳大学化工系任教,主要从事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二部,签定省厅级项目三项。 片扫过的范围;另外,适当提高搅拌器的搅拌速度,提高搅拌雷诺数,增加其湍动程度,加速反应物料的分散和合并,提高反应物料的传热和传质速度。 4 3 调整生产控制工艺 改进了生产控制工艺,适当延长低温反应时间,使反应放热平稳进行,尽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 4 控制原料粘度指标 双酚A型环氧树脂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其产品质量各有差异,虽然环氧当量在185~190之间,但是粘度范围有的在Pa/25 ,有的在Pa/25 ,若原料粘度大,则产品的粘度也大,同时亦增加生产过程中胶凝的机会。故应控制原料粘度指标在Pa/ 25 之间较佳。 5 产品质量指标 我们通过对丙烯酸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生产工艺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基本达到德国Hankel(汉高)公司同类产品(PHOTOMER 016)的水平,如表1: 表1 产品质量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本公司产品PHOTOMER 3016 色泽/APHA of Garder22 酸值/mgKOH/g 2 5 粘度/Pa/60 9000~110004500~10000 环氧值/eq/100g 0 012 6 结论 通过改进丙烯酸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生产工艺,不仅有效地控制反应过程中的胶凝而且得到了质量稳定的产品,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达到德国Hankel (汉高)公司同类产品(PHOTOMER 016)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略) Sum85No 4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 neer 2001年8月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新版) 为了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提高班组生产效率,实现增加产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的目标,特制定本车间考核细则。 一、产量考核 车间8条生产线每月生产300吨四氯苯酐为基数,每吨产量工资358元。超基数产量公司给予100元/吨奖励、少基数产量按50元/吨处罚。以入库数量为准,按月结算。 因公司及外部原因(由分管副总确认)不能正常开足8条生产线,则按每条生产线的平均值调减生产量,减少生产量的工资由公司给予 本月生产数量的平均值的80%补贴。多条生产线停产由此类推。减少 生产线生产则需公司总经理书面批准,车间自己造成原因不在

此列。 二、人员核定、薪酬计算 车间主任为本考核第一责任人,组织车间生产。根据本考核责任 书制订实施细则,落实职工薪酬分配。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每月按 车间总额同比例奖罚。 车间核定生产人员28人,实行三班制。根据公司核定的产量、人员、合理安排操作岗位并制订薪酬明细考核办法。 班长津贴为1200元,组长津贴为500元,考核产量、质量、单耗金额,按奖罚10%计算,班长奖罚。 班、组长任免及员工岗位调整由车间决定。 因公司安排学习等公务活动,由公司给予同期同等待遇,不在考 核之内 因工伤、婚丧假,则按公司规定执行,由公司承担。

邻二甲苯市场分析1

2008年邻二甲苯市场分析 邻二甲苯(OX)是生产苯酐(邻苯二甲酸酐,PA)、染料、杀虫剂等的化工原料,其中90%左右用于生产苯酐。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染料、医药、农业等行业。 1 国际市场 1.1 现状 2007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 513.9万t/a,产量为374.1万t,消费量为373.9 万t,供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亚太地区生 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4.8%,西欧地区占 12.9%,中东欧占11.9%,北美地区占11.4%,南 美地区占4.3%,其他地区占4.9%,亚太地区成为 世界邻二甲苯产供销的活跃地区。2007年世界邻 二甲苯供需状况见表1。 目前,世界上用于生产苯酐的邻二甲苯占其总消费量的90%,苯酐的产能及消费量左右着邻二甲苯的 消费量的增减。据美国SRI咨询公司分析,目前世 界苯酐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5%,各国、各地 区生产能力有所不同:美国苯酐需求疲软,邻二甲 苯消费量萎缩,生产能力变小;欧洲及亚洲生产能 力及消费量有所上升,亚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邻 二甲苯生产和消费地区。 1.2供需预测 作为邻二甲苯的主要下游产品——苯酐,近年来北 美地区市场需求疲软,苯酐生产商也在移师亚洲。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除了现有装置的去瓶颈改造提升产能外,北美不会新建邻二甲苯装置。2008-2011年间,世界上共有8套装置新建或扩建邻二甲苯装置,世界邻二甲苯新建或扩建装置状况见表2。 邻二甲苯的最主要用途就是作为苯酐的中间体,几乎90%的邻二甲苯都用于生产苯酐,因此苯酐的需求带动了邻二甲苯的消费。在今后的几年中,邻二甲苯用于生产苯酐的量将进一步提高,将占消费总量的92.5%,2007-2012年用于生产苯酐的邻二甲苯的消费增长率为3.3%,2012-2017年的消费增长率为2.5%。表3为2012年世界邻二甲苯的供需预测。 2 国内市场2.1供销现状

邻二甲苯

邻二甲苯 C6H4(CH3)2/C8H10 CAS登记号:95-47-6 中文名称:邻二甲苯; 1,2-二甲苯 RTECS号:ZE2450000 UN编号:1307 EC编号:601-022-00-9 英文名称:o-XYLENE; ortho-Xylene; 1,2-Dimethylbenzene; o-Xylol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33535 分子量:106.2 化学式:C6H4(CH3)2/C8H10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 火灾易燃的。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 吸烟。 干粉、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爆炸高于32℃,可能形成爆炸性 蒸气/空气混合物。 高于32℃,密闭系统、通风 和防爆型电气设备。防止静 电荷积聚(例如,通过接 地)。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 却。 接触严格作业环境管理!避免孕妇接触! #吸入头晕,倦睡,头痛,恶心。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 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皮肤干燥,发红。防护手套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眼睛发红,疼痛。安全护目镜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灼烧感,腹部疼痛。另见吸 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 烟 漱口,不要催吐,给予医疗护理。 泄露处置通风。移除全部引燃源。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个人防护用具:适用于有机气体和蒸气的过滤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欧盟危险性类别:Xn符号标记:C R:10-20/21-38 S:2-25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III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包装类别:III 应急响应应急卡:TEC(R)-30S1307-III 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2(健康危险性);F3(火灾危险性);R0(反应危险性) 储存耐火设备(条件)。与强氧化剂和强酸分开存放。 易燃性 2 活 性毒 性 3

化工设计氯代环己烷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 题目氯代环己烷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 姓名 xxx 学号 xxx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01班 指导教师 xxx 学院 xxx 完成日期 xxx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1前言 (4) 2氯代环己烷的应用 (4) 2.1生产橡胶防焦剂CTP中间体二环己基二硫化物 (4) 2.2 制备盐酸苯海索 (5) 2.3 生产三环锡 (5) 2.4合成环己胺 (5) 2.5 小结 (6) 3国内外发展现状 (6) 4技术路线的确定 (6) 4.1环己醇氯化氢取代法 (6) 4.2 环己烯氯化氢加成法 (7) 4.3 环己烷氯化法 (8) 4.4 优缺点分析: (9) 4.5 方案确定 (9) 5可行性分析 (9) 6研究内容 (11) 7实验室研究 (11) 7.1 仪器及试剂 (11) 7.2 实验 (12) 7.2.1 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 (12) 7.2.2 无催化剂时环己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 (12) 7.2.3 苯加氢产物与氯化氢催化加成反应 (12) 8结果与讨论 (12) 8.1 反应机理分析 (12) 8.2 无催化剂时环己烯与氯化氢反应研究 (13) 8.2.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13) 8.2.2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13) 8.2.3 搅拌转速对收率的影响 (14) 8.3苯部分加氢产物与氯化氢催化反应研究 (15) 8.3.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15) 8.3.2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15) 8.3.3 搅拌转速对收率的影响 (16) 8.4结论 (16) 9小试 (17) 9.1实验部分 (17) 9.1.1实验装置及流程 (17) 9.1.2 操作方法和步骤 (18) 9.1.3 氯代产品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18) 9.2 结果与讨论 (18) 9.2.1 反应精馏塔中温度及浓度分布规律 (19)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6777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四氯苯酐车间考核细则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了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提高班组生产效率,实现增加产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员工收入的目标,特制定本车间考核细则。 一、产量考核 车间8条生产线每月生产300吨四氯苯酐为基数,每吨产量工资358元。超基数产量公司给予100元/吨奖励、少基数产量按50元/吨处罚。以入库数量为准,按月结算。 因公司及外部原因(由分管副总确认)不能正常开足8条生产线, 则按每条生产线的平均值调减生产量,减少生产

唐山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年苯酐项目建议书

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年苯酐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6月8日

目录 1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 1.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1 1.2投资的必要性及意义 1 2 市场分析与预测 3 2.1 产品简介 3 2.2 产品消费结构 4 2.2.1 苯酐消费情况 4 2.3 苯酐世界供需情况及预测 5 2. 3.1 苯酐世界供应情况及预测 5 2.4 苯酐中国供应情况及预测 6 2. 4.1 苯酐中国供应情况及预测 6 2.5 产品进出口情况及走势预测 8 2.6 产品目标客户分析9 2.7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9 2.8 原料市场分析与预测 10 2.9 原料组成情况 14 2.10 主要原料价格情况14 2.10.1 邻二甲苯价格 15 2.10.2.工业萘价格15 3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15 3.1 产品方案15

3.2 生产规模16 4 苯酐工艺技术方案16 4.1 生产工艺16 4.2 苯酐工艺技术方案比较与选择16 4.2.1.苯酐生产工艺简述 16 4.2.2 富马酸工艺流程简述22 4.3 原、辅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 23 4.4 物料平衡25 5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25 5.1 原辅材料和燃料供应 25 5.2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和供应 26 5.3 主要公用工程规格27 5.4 公用工程消耗和供应 29 6 建厂条件和选址方案29 6.1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9 6.1.1 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29 6.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0 6.1.3 气象条件31 6.1.4 社会经济条件32 6.2 建设地点是否符合当地城镇规划要求32 6.3 选址方案选择的初步意见33 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33

邻二甲苯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邻二甲苯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年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

环己烷废气处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速度稳步发展,工业化进度加快,大量工业废气产生,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化工行业面临环保压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要求不断提高,废气处理技术成为化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常见的VOCs 末端治理工艺有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吸附法、吸收法、低温等离子技术、生物过滤技术等。其中吸附法、燃烧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有了工程技术规范,但某些方法中存在不足。 VOCs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中某种溶剂进行吸附,使其富集到吸附剂孔道内的过程,从而实现挥发性溶剂的回收和废气达标治理(或为后续达标减负);脱附是吸附的逆过程,即在一定条件下将被吸附的溶剂从吸附剂中解析出来,从而吸附剂得以再生(重新用于吸附)。 具体工艺如下:

VOCs吸附、再生工艺相对比较简单,该工艺的核心技术是吸附材料本身,针对不同VOCs的理化特性,采用不同孔结构、表面性质的吸附剂,实现VOCs高效吸附回收和达标处理,确保吸附材料工程化应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比于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活性碳(纤维)等传统吸附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材料有效比表面积高达1000m2/g以上,吸附容量高; ②材料孔结构均一,并可根据被处理气体的特性进行调控(炭质吸附剂孔结构不均,其中的微孔容易堵塞而失活); ③材料官能团多样,可根据被处理气体的特性进行选择; ④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耐酸、碱和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耐磨损(炭质吸附剂结构较脆,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破碎、或出现塌孔); ⑤材料表面呈现高疏水性,湿度对VOCs的吸附性能无影响(炭质吸附剂灰分较多,表面呈现亲水性,湿度对其吸附性能影响很大); ⑥材料容易再生且吸附性能稳定(炭质吸附剂再生不彻底,多次再生后吸附性能衰减较快); ⑦材料表面无催化作用,可用于吸附氯代烃类等易分解的有机气体(炭质等吸附材料由于表面含有金属等杂元素,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吸附氯代烃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CL,腐蚀设备和管阀)。 ⑧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惰性,可用于吸附酮类、醚类和酯类等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炭质材料吸附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床层着火,存在安全隐患)。 案例介绍湖南某石化企业环己烷废气治理项目 该公司采用吸附工艺处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己烷废气,废气风量为600Nm3/h,废气浓度~60000mg/m3,采用我公司废气处理工艺,环己烷废气浓度可降低至100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苯酐项目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苯酐项目工艺管道系统 试压方案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 二○○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2 编制依据 3 试压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4 管道系统的试压 5 安全技术措施 6 施工组织及劳动力安排 7 主要工机具及手段措施用料计划 8 计量器具配备表 附图一水压试验系统示意图 附图二气压试验系统示意图

1 概述 本工程包括氧化冷凝水洗、空气鼓风机厂房、精馏、锅炉给水、罐区、空压站、循环水站、工艺及供热外管等十几个单位工程。工艺管道近2万1千米,管道系统复杂、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管线所占比例大,压力等级多,最高试验压力为8.75MPa。 2 编制依据 2.1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苯酐工程招标文件 2.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3 《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FJJ211-86 2.4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苯酐工程工艺管道安装、焊接施工方案》中化六建公司编制 3 试压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3.1 管道系统施工完毕,试压前应经业主单位和监理公司共同检查,以确认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3.2 焊缝及其它待检部位,未曾涂漆和绝热。 3.3 焊接工作结束,并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 3.4 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线的静电接地工作完毕,并经检查符合要求。 3.5 试压方案业经批准,并已进行了详细技术交底。 3.6 工程技术人员已将“试压系统图”绘制并核对完毕,试压系统图中应详细注明以下内容: 3.6.1 试验方法、介质和试验压力; 3.6.2 参与试压的管线和设备清单; 3.6.3 要插入临时盲板的位置; 3.6.4 试验中要打开或关闭的阀门; 3.6.5 放空和排放的位置; 3.6.6 在线仪表及其要拆卸或待安装的位置; 3.6.7 试压用压力表的位置和压力注入口和排液口的位置。

中北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2012-9-15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CH3)3CC(CH2)2CH2CH3 (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 (3) (CH3)3CCH2CH(CH3)2 (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 (5)(CH3)2CHCH(C2H5)CH2CH2CH3 (6)CH3CH2CH(C2H5)2 (7) (CH3)2CHCH(CH3)CH2CH3 (8)CH3CH(CH3)CH2CH(C2H5)C(CH3)3 3、略 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 (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 (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 5、(3)>(2)>(5)>(1) >(4) 6、略 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 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 (1) C(CH3)4(2) CH3CH2CH2CH2CH3(3) CH3CH(CH3)CH2CH3 (4) 同(1) 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 (1) (CH3)2CHCH(CH3)CH3 (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 (4)CH3CH2CH2CH(CH3)2 14、(4)>(2)>(3)>(1) 第三章烯烃 1、略 2、(1)CH2=CH—(2)CH3CH=CH—(3)CH2=CHCH2— 3、(1)2-乙基-1-戊烯(2) 反-3,4-二甲基-3-庚烯(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 (5) 反-5-甲基-2-庚烯或(E)-5-甲基-2-庚烯(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 反-3,4-二甲基-3-辛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