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的方法,已经基本控制疾病。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强毒感染的普遍存在,主要通过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来控制ND的发生。由于ND疫苗种类繁多,疫苗使用方法不一,往往会因疫苗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免疫失败,给养鸡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市售的几种ND疫苗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疫苗的种类

1.1 中等毒力的疫苗

包括H株、Roakin株、Mukteswar株和Komorov株等,我国主要使用Mukteswar 株(即I系)。

I系疫苗使用后免疫产生快,一般注苗后3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长,免疫期为1~1.5年,保护力强。主要应用于有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I系疫苗多采用注射或刺种方法接种,也可采用饮水和气雾免疫。I系注苗后应激较大,对产蛋高峰鸡群有一定影响。由于I系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性,易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养鸡场要长期控制好ND,应慎用IV 系。

1.2 弱毒疫苗

包括Ⅱ系(B1株)、Ⅲ系(F株)、IV系(Lasota株)、V4和克隆株等。

1.2.1Ⅱ系疫苗安全,使用后无临床反应,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免疫,特别是雏鸡免疫,接种后6~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3个月以上,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免疫期常达不到3个月。本疫苗可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免疫。Ⅱ系苗免疫原性较差,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保护力不强,如遇强毒感染,对鸡群不能完全保护。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1.2.2 Ⅲ系疫苗其特点与Ⅱ系相似,主要用于雏鸡免疫,其免疫途径为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和肌肉注射,但可引起一过性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1.2.3 IV系疫苗毒力较II系、III系强,因其免疫原性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抗体效价高,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的免疫,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雏鸡免疫。通常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方式免疫,也可用作气雾免疫。由于其本身仍有一定的病原性,首免不能采用气雾免疫,否则会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存在的鸡群,采用气雾免疫易激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暴发。

1.2.4V4(耐高温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耐热性,可常温保存,在22~ 30℃环境下保存60天其活性和效价不变。V4苗可以通过饮水、滴鼻、肌肉注射等方式免疫。V4苗还具有自然传播性,能通过自然途径免疫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产生的血清抗体较高,具备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是防制ND的理想弱毒株。V4苗因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安全方便,目前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应用相对较少。

1.2.5克隆株疫苗目前市售的主要有进口的Clone-30、N-29和国产的Clone-83、N-88等几种,其中Clone-30应用较广。

Clone-30毒力低,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用于任何日龄鸡。一般进行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免疫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达5个月以上。

1.3灭活疫苗

来源于感染性尿囊液,用β-丙内脂或福尔马林杀灭病毒后再用氢氧化铝胶吸咐,或制成灭活油佐剂疫苗,目前以油乳剂灭活苗应用较多。

油乳剂灭活苗不含活的病毒,使用安全,且经加入油佐剂后免疫原性显著增强,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能诱发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后产生的抗体高于活疫苗且维持时间长。由于油乳剂灭活苗成本较高,必须通过注射方法(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接种,故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其使用方便,可以在常温下运输和保存,且安全可靠,免疫期长,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通。

2 ND疫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滴鼻点眼免疫

疫苗稀释要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用量与配量相匹配。滴鼻点眼时将疫苗准确地滴在眼内或鼻内,等疫苗确实进入鼻、眼内才把鸡放回地面,以免疫苗被鸡甩出,造成免疫不确实。如果滴眼时鸡刚好闭眼、滴鼻时鸡打喷嚏或鼻孔产生气泡现象,必须重复接种。

2.2 饮水免疫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器,并把饮水器清洗干净,无抗菌、消毒药物残留;饮水免疫前停水2~4小时;疫苗水中不含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可使用凉开水或蒸馏水,最好使用去离子水,并在其中加入2~3%鲜牛奶或0.2~0.3%脱脂奶粉,以稳定病毒活性。然后按要求加入疫苗,混匀后给鸡饮服。

特别注意疫苗的用水量,一般为鸡日饮水量的30%,疫苗用量高于平均用量的2~3倍,保证所有的鸡同时喝到疫苗水,并在0.5~1小时内饮完。如饮水量少,只能让一部分鸡饮上疫苗,造成免疫不均匀;饮水量太多,很长时间饮不完,造成疫苗效价降低。

2.3 气雾免疫

主要在大群免疫时应用,但不适宜于30日龄内的雏鸡和存在慢性呼吸道病的鸡群,以免诱发呼吸道系统疾患。气雾免疫时,将疫苗按规定稀释好,用喷雾器或空压机将疫苗液喷成气雾粒子。一般对6周龄以内的雏鸡气雾免疫,气雾粒子为50μm,而对12周龄雏鸡气雾免疫时,气雾粒子取10~30μm为宜。在鸡头上为约1.5米左右喷雾,喷完后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通风换气量,以保证气雾免疫效果,同时也要防止通风不良而造成窒息死亡,一般喷雾后密闭鸡舍10~20分即可。

2.4注射免疫

注射前要将注射器具彻底消毒,疫苗现配现用,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不能用热水或含氯的自来水作稀释液,灭活疫苗要摇匀后才能使用;注射剂量要准确,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疫苗用量;注射时操作要规范,颈部皮下注射应提起皮肤掌握好角度,针头刺入皮肤与肌肉之间,避免刺伤颈骨或穿针;肌肉注射应根据鸡龄大少确定实施部位,一般胸部龙骨肌肉最厚处注射,避免破血管或内脏器官,造成骨骼损伤及死亡,腿部注射应在腿外侧无血管处,进针时顺腿骨方向刺入,避免刺伤血管神经。

2.5 刺种免疫

选择翼膜上羽毛少和血管较少的部位接种。刺种时,刺针针尖向下,使药液自然下垂,避开血管,肌肉和骨骼,使刺种针垂直刺入翼膜。刺种后2周左右,必须检查刺种部位是否结痂,结谈谈球虫的免疫。

疫苗种类及使用

疫苗种类及使用

————————————————————————————————作者:————————————————————————————————日期:

疫苗类别及使用说明 1、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SH株〕 商品名:圆克清 主要成分与含量: 疫苗中含量有灭活的猪圆环病毒2型SH株,灭活前每毫升病毒含量至少为灭活前每毫升病毒含量至少为10 6.0TCID50。

【性状】 乳白色或淡粉红色均匀乳状液。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疾病。免疫期为6个月。 【用法与用量】 仔猪:14-21日龄肌肉接种一次,2毫升/头 后备母猪:配种前45天左右肌肉接种,间隔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产前30-40天再肌肉接种一次。每次2毫升/头。 生产母猪:产前45天左右肌肉接种,间隔3周加强免疫一次。每次2毫升/头。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猪接种疫苗后,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轻度肿胀,体温轻度升高,1-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 (1)用前和使用中应充分摇匀。 (2)用前应使疫苗温度升至室温。 (3)一经开瓶启用,应尽快用完。 (4)本品严禁冻结,破乳后切勿使用。 (5)仅供健康猪只预防接种。 (6)接种工作完毕,双手应立即洗净并消毒,疫苗瓶及剩余的疫苗,应以燃烧或煮沸等方法做无害化处理。 【规格】 20ml/瓶40ml/瓶100ml/瓶 【包装】 10瓶/盒 【贮藏与有效期】 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批准文号】 兽药生字(2010)100971069 【生产企业】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说明:TCID50 1.病毒滴度的测定(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滴定)1)流感病毒的制备利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制备流感病毒,收获尿囊液,血凝试验测定病毒的存在,分装后-70℃冻存。2)病毒的稀释取1管冻存病毒尿囊液,1:100稀释。第一排孔加入146μl 1:100稀释过的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 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ND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导致NDV得不到及时消除,ND难以扑灭,给养鸡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非典型N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 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 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 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 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 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 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 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 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 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 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年版) 2016年11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16年版)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2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疫苗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以扑杀强毒感染群为主的方法,已经基本控制疾病。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强毒感染的普遍存在,主要通过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来控制ND的发生。由于ND疫苗种类繁多,疫苗使用方法不一,往往会因疫苗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免疫失败,给养鸡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市售的几种ND疫苗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疫苗的种类 1.1 中等毒力的疫苗 包括H株、Roakin株、Mukteswar株和Komorov株等,我国主要使用Mukteswar 株(即I系)。 I系疫苗使用后免疫产生快,一般注苗后3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长,免疫期为1~1.5年,保护力强。主要应用于有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I系疫苗多采用注射或刺种方法接种,也可采用饮水和气雾免疫。I系注苗后应激较大,对产蛋高峰鸡群有一定影响。由于I系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性,易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养鸡场要长期控制好ND,应慎用IV 系。 1.2 弱毒疫苗 包括Ⅱ系(B1株)、Ⅲ系(F株)、IV系(Lasota株)、V4和克隆株等。 1.2.1Ⅱ系疫苗安全,使用后无临床反应,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免疫,特别是雏鸡免疫,接种后6~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3个月以上,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免疫期常达不到3个月。本疫苗可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免疫。Ⅱ系苗免疫原性较差,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保护力不强,如遇强毒感染,对鸡群不能完全保护。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1.2.2 Ⅲ系疫苗其特点与Ⅱ系相似,主要用于雏鸡免疫,其免疫途径为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和肌肉注射,但可引起一过性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1.2.3 IV系疫苗毒力较II系、III系强,因其免疫原性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抗体效价高,适用于各种年龄鸡只的免疫,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雏鸡免疫。通常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方式免疫,也可用作气雾免疫。由于其本身仍有一定的病原性,首免不能采用气雾免疫,否则会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存在的鸡群,采用气雾免疫易激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暴发。 1.2.4V4(耐高温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耐热性,可常温保存,在22~ 30℃环境下保存60天其活性和效价不变。V4苗可以通过饮水、滴鼻、肌肉注射等方式免疫。V4苗还具有自然传播性,能通过自然途径免疫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产生的血清抗体较高,具备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是防制ND的理想弱毒株。V4苗因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安全方便,目前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应用相对较少。 1.2.5克隆株疫苗目前市售的主要有进口的Clone-30、N-29和国产的Clone-83、N-88等几种,其中Clone-30应用较广。 Clone-30毒力低,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用于任何日龄鸡。一般进行滴鼻、点眼、肌肉注射,免疫后7~9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达5个月以上。

(完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XX6年版)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鸡新城疫综合防治措施

鸡新城疫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它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有神经症状。产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浆膜黏膜出血,传播快,死亡高。本文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防治等六个方面作一一阐述。 关键字 鸡; 新城疫; 防治措施 1 病原 鸡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有囊膜,在囊膜的外层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物。鸡新城疫病毒能凝集鸡、鸭、鹅、兔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而这种凝集作用能被鸡新城疫抗体特异性的抑制。新城疫病毒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因此可在实验室进行抗体监测。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 2 流行特点 本病以鸡感受性最高,其他易感动物包括鸽子、火鸡、珍珠鸡、鸭、鹅等,野生鸟如野鸡、麻雀和观赏鸟也易感染此病。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禽和病禽,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轻症病鸡和临床健康的带毒鸡,是危险的传染源。当鸡抵抗力低时,可使鸡群80%以上的鸡感染发病,90%以上的病鸡死亡或淘汰[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居多。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消毒药、日光及高温杀死。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生存。常用的消毒药,如1%~2%甲醛、2%烧碱、3%石炭酸溶液、1%臭氧水和1%来苏儿等,均可于几分钟至20min 内将其杀死;加热至80℃,经5min 即可致死,但在30℃环境下能存活数月[2]。

3.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d,人工感染2~5d。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3种类型。 3.1最急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病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3.2 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立,整天缩颈或翅膀下垂,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伴有咳嗽,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有的鸡还出现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鸡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病程一般为2~5d。 3.3 慢性型 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颈向后或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最终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d死亡,此型多发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 4.剖检病变 4.1 急性型 主要病变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组织肿胀、出血和坏死,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明显。嗉囊积液,腺胃粘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间有鲜明的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这是比较特征的病变,肌胃角质层下也常有出血点;小肠、盲肠和直肠黏膜有出血点,肠黏膜上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病变,有的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后即成溃疡,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充血,卵泡膜破裂后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2 亚急性型 主要病变是喉头、气管粘膜有较明显的浆液性、粘液性或出血性炎症,出血严重时,整个气管粘膜红染甚至粘液带血。此外,鼻腔粘液较多粘膜可能红染,肺有时可见瘀血或水肿,心冠脂肪有细小如针尖大的出血点。 4.3 非典型新城疫

常用动物疫苗的种类及其一般特点

常用动物疫苗的种类及其一般特点 1、弱毒疫苗。是对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制备的疫苗。弱毒活疫苗的优点是免疫效果好,免疫力坚强,免疫期长,对种母代接种可使仔代获得被动免疫。缺点是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问题。 2、灭活疫苗。又称死苗,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微生物,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点是安全,不返祖,不返强,便于储存运输,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易制成联苗和多价苗。缺点是不易产生局部粘膜免疫,引起细胞介导免疫能力较弱,用量大成本高,免疫途径必须注射,需免疫佐剂来增强免疫应答,产生保护力慢,2——3周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 3、代谢产物疫苗。是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如毒素、酶等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毒素、白喉毒素和肉毒素等经福尔马林处理后成为毒素,类毒素是广泛应用的代谢产物疫苗。

4、亚单位疫苗。是用微生物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去除其无效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如细菌荚膜、鞭毛,病毒衣壳蛋白等),制备的疫苗(如猪大肠杆菌菌毛疫苗)。 5、活载体疫苗。应用动物病毒弱毒或无毒株如痘苗病毒、疮疹病毒、腺病毒等作为载体,插入外源免疫抗原基因构建重组活病毒载体,转染病毒细胞而制备的疫苗。 6、基因缺失苗。应用基因操作,将病原细胞或病毒中与致病性有关物质的基因序列除去或失活,使之成为无毒株或弱毒株,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用这种无毒株或弱毒株作成的疫苗为基因缺失苗。 7、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的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 8、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 9、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一起典型鸡新城疫成功治疗的心得体会

成功治愈一例典型鸡新城疫病的心得体会 刘朝华 随着众多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和深入人心,激起了我市广大农民养殖的新高潮,各乡镇养殖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过去相比变得更复杂和频繁,市畜牧局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多次深入各养殖场所,进行技术指导和疫病诊断治疗,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最近成功治疗一例鸡典型新城疫病整理出来以供广大同仁交流和探讨。 2009年6月23日,天气炎热,正当午时,公司正准备下班,***镇***村农庄老板***心急火燎地来市局求助技术人员救治其发病鸡群,刘朝华、金先鹏同志立即顶着午时炎热,赶往家升农庄。该农庄建有两栋鸡场,分建在两个不同高度,到高处的鸡舍必须途经低处的鸡舍,发病鸡在高处鸡舍,为1年期日龄土鸡,约520余只,发病6天,死亡约200余只,按照目前他们对外销售的土鸡价格每只50元计算,初步估计已损失10000余元;低处的鸡舍存笼约1000只,为30日龄的土鸡,尚未发病,从疫病流行防控角度讲,该鸡群属于高危发病鸡群。所有的鸡都已免疫新支120疫苗和法氏囊疫苗,我们进入高处的发病鸡舍,大部分鸡已放入山林,地面有30多只死鸡,采食量不及平时正常量的1/3,地面上鸡只排出的黄绿色水样粪便清晰可见,病鸡精神萎靡,有甩鼻症状,近前接近,可听见“咯咯”声音,体温44度,羽毛松乱,闭目缩颈呆立,有个别病鸡有扭头神经症状,我们现

场解剖了一只死鸡和一只严重病鸡,见十二指肠卵黄蒂处淋巴滤泡及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形成枣核样黄色溃疡,肠道粘连严重;死鸡腺胃乳头顶端有明显肿胀出血,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口腔鼻腔喉气管有大量混浊液,肌胃角质膜有明显小米粒大出血点,我们用手机对死鸡的腺胃乳头进行拍照,留取图谱。(见手机照片)卵泡破裂膜腔内有蛋黄液。 结合以上临床症状与解剖情况,我们初步认为是免疫失败,诊断为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新城疫疫病例,针对鸡场前一段使用常规治疗不明显,我们提出采取强化免疫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辅以中成药,综合施治的方法。 具体为:1、对发病鸡群,按每羽5倍量紧急注射新城疫1系疫苗强化免疫,在注射前、中、后,用“参芪多”葡萄糖粉进行饮水口服。 2、对高危未发病仔鸡群,按3倍量用新城疫2系疫苗点眼强化免疫,同样在免疫前、中、后,用“参芪多”葡萄糖粉进行饮水口服。 3、对场地及周边地区进行清扫消毒,掩埋病死鸡。 五天后了解家升农庄老板获知,注射疫苗和使用参芪多后第一天死了41只、第二天死亡8只、第三天死亡6只第四天开始停止死亡,该场1200只土鸡﹙大小两批﹚五天后都已治愈,精神正常,采食正常,为该场挽回经济损失三万余元。 经过这次典型鸡新城疫的成功临床诊断治疗,笔者深深体会

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事例与原理探讨

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的事例与原理探讨 x 最近看了海浪头的《“鸡新城疫”疫苗悄悄走进猪的市场》一文很有感触。鸡新城疫和猪腹泻,这两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就有了交点?这个方子如此之“偏”为何流传甚久并屡有成功的案例,纯属歪打正着还是确有神效?我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治疗经验,只是希望能以此文帮助大家找到一些想要的答案。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的探索 1、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国伟大的基层兽医! 以鸡新城疫疫苗治疗猪病,有史可查的首个案例发生在1987-1988年。当时浙江省绍兴市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所害,经济损失严重,又苦于没有疫苗可用,绍兴市兽医站的沈福钦、宋森泉等人便以新城疫I系疫苗作为内源性干扰素生剂进行了防治猪传染性腹泻病的试验。 具体方法是用生理盐水1:100稀释新城疫I系苗,按仔猪3~5ml,架子猪5~10ml、肥育猪及公母猪10~20ml的剂量, 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做好临床观察。以腹泻停止和食欲基本恢复判定为治愈。连续2次怡疗未愈, 判定为无效。 他们的结果表明,1987年11月-1988年3月,用新城疫I系苗共试治未用其他任何药物治疗过的传染性腹泻病猪164头,其中经第1次注射治愈95头、第2次注射治愈62头,有效治愈率为157/164=95.7%。另外对有病毒性腹泻流行猪场的28头猪进行了预防实验,结果有效。 他们分析这种方法符合现代免疫学理论,以新城疫中强毒活疫苗作为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可诱导猪产生干扰素并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因此可以防治猪的病毒性腹泻。但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有限,无法分析所用剂量和不同阶段猪体诱导产生干扰素的敏感度。 2、各地兽医试用“特殊疗法”,效果得到印证。 在浙江兽医的带领下,其他地区的兽医工作者们也对这种奇妙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与验证。 1990-1993年,云南兽医以同样1:100的比例稀释新城疫I系苗,仔猪5ml,10ml、肥育猪及公母猪20ml的剂量注射。治愈率90/93=96.7%。验证了应用鸡新城疫I系苗作为干扰素诱生物,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确有较好疗效,,但因初次应用对剂量和治疗效力的持续时间等还须进一步试验。 本人查到的所有以文献或论文形式进行过报道的案例汇总如下: (之后就鲜有确切的治疗事例报道了,大多是以治疗方法推荐的形式见诸报端) 另外还有鸡新城疫疫苗治愈仔猪白痢的案例,来自江苏省泰兴市的兽医应用鸡新城疫I 系冻干苗治疗仔猪白痢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认为这从免疫学、传染病学和微生物学的观点和常理是无法解释的。但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经慎重研究后,决定发表该文章,旨以供同行参考和运用,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来加以验证与总结。湖北省兽医也利用相似的方法防治当地的猪黄白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二、鸡新城疫VS猪腹泻病毒,以毒攻毒的杀.手锏是【干扰素】 既然有上述诸多新城疫防治猪腹泻的事例,那么就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相关的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字眼—— 关键词: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鸡新城疫I系疫苗

鸡新城疫的防治

1.预防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关键措施,并确保接种质量,根据HI抗体的测定结果,确定 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时间,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适宜,通风良好,词喂营养均衡饲料, 适当增加维生素用量,以增强鸡的体质,提高抗病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到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 2.治疗方案 发病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严格隔离病鸡,将病死鸡进行深埋或焚烧,对污染 的场地、物品、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没有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以保护未被感染的健康鸡只。 非典型新城疫治疗方案(仅供参考),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1)肌内注射抗新城疫高免血清1mL或高免卵黄1 ~ 2mL。 (2)抗微生物药饮水或拌料,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配合使用安乃近或卡巴匹林钙和 维生素C,可以缓解病毒引起的高热症,干扰素、白介素、植物血凝素等细胞因子饮水或注射,抑制病毒复制。 (3)疫苗紧急接种24h后,选择清瘟败毒、凉血止痢、开窍的中药制剂治疗。 [处方1 ]清瘟败毒散 石膏120g,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芍 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 [用法与用量]禽1~ 3g/只。 [处方2] 普济消毒散 大黄30g,黄芩25g,黄连20g,甘草15g,马勃20g,薄荷25g,玄参25g,牛蒡子45g, 升麻 25g,柴胡25g, 桔梗25g, 陈皮20g,连翘30g, 荆芥25g, 板蓝根30g, 青黛25g, 滑石80g。[用法与用量]禽1~ 3g只。 [处方3]板青颗粒 板蓝很600g,大青叶900g (每100g相当于原生药材100g )。 [用法与用量]鸡0.5g/只。 [处方4]金银花120g,连翘120g,板蓝根120g, 蒲公英120g, 青黛120g, 甘草120g。 [用法与用量1水煎取汁,供00只鸡I次伙服,每天1剂,连用3-5d。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疫苗种类接种年(月)龄 名称缩写出生 时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8 月 9 月 18 月 2 岁 3 岁 4 岁 5 岁 6 岁 乙肝疫苗Hep B 1 2 3 卡介苗BCG 1 脊灰灭活疫苗IPV 1 脊灰减毒活疫 苗 OPV 1 2 3 百白破疫苗DTa P 1 2 3 4

白破疫苗DT 1 麻风疫苗MR 1 麻腮风疫苗MM R 1 乙脑减毒活疫苗 或乙脑灭活疫苗1JE-L 1 2 JE-I 1、 2 3 4 A群流脑多糖疫苗MPS V-A 1 2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S V-A 1 2

发布日期:2017-02-13 15:23:12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注: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C 甲肝减毒活疫苗 或甲肝灭活疫苗2 Hep A-L 1 Hep A-I 1 2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 (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版) 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6日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实验一 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测定法

实验一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测定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测定法,以便检查疫苗使用效果和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2.实验内容或原理 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能够与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此即为红细胞凝集现象(HA)。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于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免疫血清所抑制,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动物健康成鸡2-5只,被检鸡15-25只。 器材高压灭菌器、滤纸、试管、试管架、离心机、离心管、三棱针、内径2mm聚乙烯塑料管100cm、酒精灯、石蜡、96孔V型微量凝集试验板、0.025mm微量吸液器、微型振荡器、微量移液器、脱脂棉等。 药剂(1)浓缩抗原;(2)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盐水(PBS);(3)Alsever细胞保存液;(4)红细胞悬液;(5)待检血清 4.实验步骤 (1)发现与鉴定病毒: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分离后,这些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又能被特异性的已知免疫血清抑制其凝集反应,即可鉴定此病毒。 (2)诊断病毒性疾病:如取同一发病的动物早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如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 (3)免疫机体抗体效价的测定: 3.鸡新城疫(ND)的HA和HI (1)试验准备 ①抗原:一般以鸡新城疫Ⅱ系或LaUra系冻干苗作为已知抗原,进行试验。 ② 0.7%细胞悬浮液:由鸡翅静脉或心脏采血,放入含有抗凝剂的灭菌试管(按每毫升血加入3.8%灭菌柠檬酸钠0.2毫升做抗凝剂)内,迅速混匀。如当时不用,可直接采血放入红细胞保存液内(保存液2份,血液1份)于4℃冰箱内可保存两周。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将血液注入离心管中,经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和红细胞上层的白细胞薄膜,将沉淀的红细胞加稀释液(生理盐水)洗涤。再用离心机3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弃上清,再加稀释液洗涤,如此反复洗涤三次,将最后一次离心后的红细胞泥,按0.7%的稀释度加入稀释液(0.7毫升红细胞泥加99.3毫升稀释液)。 ③被检血清:将被检鸡群编号登记,用消毒过的干燥注射器采血,注入洁净干燥试管内(微量法可用孔径2-3毫米塑料管由翅静脉采血),在室温中静置或离心,待血清析出后使用。

20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注:1. 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 剂间隔 7~10 天; 2. 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 ( 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 1 剂:出生后 24 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 3 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 3剂、脊灰疫苗第 3 剂、百白破疫苗第 3 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1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2 剂:< 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剂:< 18 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 1 剂、百白破疫苗第 4 剂:< 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 2 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 3 剂、甲肝灭活疫苗第 2剂:< 3周岁完成。 7.A群 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1剂:<4 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 4 剂:< 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 A群 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 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 4剂:<7 周岁完成。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 14 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

疫苗的种类

疫苗的种类 一、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1、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2、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结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等。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3、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 除去病原体中无保护免疫作用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其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后,制成的疫苗。可用化学试剂裂解流感病毒,提出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制成;用脑膜炎球菌夹膜多糖等制成亚单位疫苗。

4、基因重组疫苗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如把编码HBSAg基因插入酵母菌基因组,制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基因重组方法还可制成更多种类、更价廉、更安全有效的疫苗或多价疫苗。 5、DNA疫苗 DNA疫苗是将病原或肿瘤整个或部分蛋白抗原的基因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上,直接注入体内,使其抗原在体内表达后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其制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从1992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两种DNA疫苗上市。 6、类毒素 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二、被动免疫制剂 1、抗毒素 2、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 3、丙种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 与防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樊立超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饲养密度的提高,引入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趋增多,许多传统的老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或造成毁灭性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时机,造成严重的损失。今天就如何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病的问题给大家作一介绍 一、请你说说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在商品化养鸡场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由于气温突变,发病相对增多。该病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种鸡、商品鸡都可发生,产蛋鸡多在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发病。该病初发时无群体性,呈散发性。病程表现进行性缓发过程,除陆续波及同伴鸡群外,并向相邻其他鸡舍蔓延。同群鸡流行可持续10~15 d,死亡率达5%~30%。如诊断不及时会诱发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1、症状特点 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气管罗音明显,伴有甩鼻、咳嗽、呼吸困难现象(许多养殖户认为是呼吸道疾病,如传

支、传喉、传鼻、霉形体、气囊炎、黏膜型鸡痘等,应用一些抗菌药物,症状有所缓和,但药物停止使用,症状又表现出来),随着出现呼吸道症状之后,表现为下痢,拉黄白色、黄绿色稀粪,粪中带有泡沫或少量血液,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腿麻痹、转圈、倒退等。 2、生产性能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产蛋量急剧下降10%~40%,且持续数周,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突然增多,然后慢慢恢复,15~20 d后开始缓慢回升,经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同时种蛋的品质下降。 3特征性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气管黏液增多,黏膜增厚,气囊浑浊(少数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多数两侧盲体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点状或条纹状出血。非典型新城疫不表现腺胃乳头出血和纤维素性坏死肠炎典型病变,而是腺胃乳头发生水肿、溃疡,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一段或多段处肠黏膜局部脱落,肠壁明显变薄并被胆汁染成黄色,伸展时手感有韧性,严重时肠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全部脱落,局部只剩浆膜,外观透明,呈充气肠衣样(排出脱落的肠黏膜,颜色呈肉红色血便,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是球虫病)。 三、如何鉴别典型新城疫和非典型新城疫 典型新城疫的症状特点

《鸡病治疗大全》word版

[顶] 鸡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鸡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鸡新城疫(ND) 新城疫是副粘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困难,拉黄绿色稀粪,产蛋异常和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现在以呼吸道症状、产蛋异常和低死亡率为发病特点的新城疫越来越多,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都可发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 治疗方案: 1、紧急预防接种,发病初期即全群精神尚可,食欲不减,呈零星死亡,此时可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用IV 系(或克隆30或N79)点眼,滴鼻或肌肉注射,同时肌注灭活油乳剂苗,雏鸡2-3倍量,青年鸡3-5倍量,成鸡5-8倍量,同时可用抗菌抗应激药,如速痢

停和肥鸡宝等。 2、发病后期即全群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死亡率每日超过1%以上,此时不应再用疫苗紧急预防,否则会火上浇油,引起大批死亡,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案: ①百毒净或菌毒双效饮水,清瘟败毒散拌料,首次加倍量,连用3-4天。 ②速痢停或呼泻净(饮水),连用3-4天(有呼吸道症状的慢性新城疫用呼泻净) ③加上肥鸡宝或肉鸡专用多维辅助治疗。 注: 1、发病严重的鸡群,影响采食的情况下,可配合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抗体肌肉注射。 2、蛋鸡因新城疫破坏生殖系统引起产蛋下降,上述方案可用卵康或黄金卵康饮水3-5天,同时用增蛋多

辅助治疗,连用15天以上。 禽流感(AI)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寒冷季节多发,该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及眼结膜接触传播。防治措施: 早期用禽流感油苗注射预防,但禽流感病毒型较多,变异较快一般的灭活苗仅有85%左右的保护率。 治疗原则: ①强力退烧②抗病毒③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④保护生殖系统⑤早期治疗降低致病程度 1、强毒型禽流感: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 能在发病初期或疫病高发区,对健康鸡群用百毒 净拌料300斤/袋,或用清瘟败毒散拌料500斤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2016版) 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以下为通知具体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委组织编写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现将《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2月6日 附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 一、一般原则

(一)起始免疫年(月)龄:免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二)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如果儿童未按照上述推荐的年龄及时完成接种,应根据下述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和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要求尽早进行补种。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