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集团公司多个烟厂生产指挥系统建设将相继展开。在企业中充分运用软件复用技术,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而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重组,而且构建可复用的软件系统本身就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实施和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深入分析企业需求基础上建立可复用的企业业务模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降低信息化投资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所以大力发展并推广软件复用技术对于促进集团化规模下的多个烟厂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软件复用模块化生产指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1.1 软件复用技术的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所讨论的软件可复用性指软件本身的可重用性,即软件代码实现的可重用性。而实际上,软件复用远不止这些,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都有可重用的价值,包括项目的组织、软件需求、设计、文档、实现、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都是可以被重复利用或借鉴的有效资源。软件较强的可复用一直是软件工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软件工程界希望有一天能和其它工业领域一样,利用标准化的软件模块快速构建特定的应用系统。事实上,这种努力也取得了

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与人们所期望的目标还是有不少差距,软件模块还远没有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那样拆卸、维修、更换方便和简单。 1.2软件复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企业中软件复用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现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而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重纽,而且构建可复用的软件系统本身就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实施和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深入分析企业需求基础土建立可复用的企业业务模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实施ERP或者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率。所以大力发展并推广软件复用对于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和信息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实现软件复用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2.1程序设计结构方面的考虑: 1)需求的符合性:需求调研阶段注意提炼共性的功能性需求、和个性化的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项目最主要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在进行构架设计的时候,大家考虑更多的是使用哪个运行平台、编成语言、开发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问题,对于和客户需求相关的问题考虑不足、不够系统。一般来说,功能需求决定业务构架、非功能需求决定技术构架,变化案例决定构架的范围。需求方面的知识告诉我们,功能需求定义了软件能够做些什么。我们需要根据业务上的需求来设计业务构架,以使得未来的软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非功能需求定义了一些性能、效率上的一些约束、规则。而我们的技术构架要能够满足这些约束和规则。变化案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的一个估计,结合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需求的范围,进而确定一个构架的

范围。在充分考虑用户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基础土建立的系统架构,使实现软件复用的前提。 2)业务流程的可调整性应当考虑客户业务流程可能出现的变化,所以在系统构架设计时要尽量排除业务流程的制约,即把流程中的各项业务结点工作作为独立的对象,设计成独立的模块或组件,充分考虑他们与其他各种业务对象模块或组件的接口,在流程之间通过业务对象模块的相互调用实现各种业务,这样,在业务流程发生有限的变化时(每个业务模块本身的业务逻辑没有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比较方便地修改系统程序模块或组件间的调用关系而实现新的需求。如果这种调用关系被设计成存储在配置库的数据字典里,则连程序代码都不用修改,只需修改数据字典里的模块或组件调用规则即可。 3)业务信息的可调整性应当考虑客户业务信息可能出现的变化,所以在系统构架设计时必须尽可能减少因为业务信息的调整对于代码模块的影响范围。 2.2源代码的组织结构方面的考虑: 1)可扩充性:糸统方案的升级、扩容、扩充性能;不同客户瑞、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果潜在的客户使用的客户瑞可能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浏览器,其可复用性必须考虑客户端程序的可移植性,或尽量不使业务逻辑放在客户端;数据处理的业务逻辑放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会有较好的性能,但如果客户群中不能确定使用的是同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则业务逻辑就不能确定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2)可移植性:不同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达到可移植性一定要注重标准化和开放性:只有广泛采用遵循国际标准,开发出开放性强的产

品,才可以保证各种类型的系统的充分互联,从而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也为未来的系统复用和升级扩展提供了基础。 3 软件复用在两个烟厂生产指挥系统中的初步应用 3.1需求复用 1)烟厂生产指挥系统核心业务的识别与抽取在整个(集团)公司信息化集成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我们经过深入的分析调研,发现在上海卷烟厂和高扬公司的业务应用中都包含了:计调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物料子系统、工质子系统、车间管理系统、机台电脑系统,以及综合信息与系统维护,涵盖了大部分条线的业务流程。在系统分析时,可以将这些业务工作流程抽象出来,如工作计划的下达,工艺卡片的下达,机台电脑的管理,物料扫描发放等;两个系统的开发有先后,在上海卷烟厂生产指挥系统开发的基础上,再进行高扬生产指挥系统的需求调研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并节约了流程梳理的时间,直接把精力集中在具体单据格式等细节问题上,提高了需求调研的效率。 2)两个生产指挥系统中非业务性需求分析一般的应用软件产品除了完成业务所需要的功能外,还必须有一些支持模块,以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上海卷烟厂和高扬公司两个生产指挥系统中都包括这样一些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支持模块。权限管理是各部门、各级人员使用系统各项的基础,这对于每一个的生产应用系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其模式及细分程度应该类似。系统维护支持模块是为了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所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如系统权限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备份/恢复功能等都属于此类。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作为烟厂生产指挥系统的公共模块加以复

用。 3)软件界面风格对于类似的使用对象来说,保持两个生产指挥系统在风格上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减少软件的维护、培训费用,缩短用户的适应期;而且还可以在软件开发时进行界面风格复用,减少软件开发费用。因此我们在两个生产指挥系统项目的开发时保证软件在风格上的一致性、操作方式上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 3.2架构设计复用基于烟厂生产指挥系统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信息沟通的桥梁,对实时的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系统设计时,采用了以统一的系统架构。对于车间级以上的各个业务系统(如计划调度子系统,设备子系统,工艺质量子系统,物料子系统),采用了C/S 模式;考虑到车间作业系统有以下特点:客户端数目较多,联接时间长;客户端并发操作,实时响应要求高;客户端业务操作性强,界面要求高;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原有业务系统联系紧密。所以我们采用了客户端/中间件/服务器技术。该技术实际上是三层结构技术。在客户端采用传统Client方式,用PB或者Delph1寄工具进行开发。因为前台采用C1ient,所以中间件的选择应当适合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联接和通讯。整个系统的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图1整个系统的技术框架图 3.3模块化的设计在系统开发时,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技术。按照功能将一个软件切分成许多部分单独开发,然后再组装起来,每一个部分即为模块。其优点是利于控制质量、利于多人合作、利于扩充功能等,是软件工程中一种重要的开发方法,并为软件复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烟厂

生产指挥系统是一个功能和模块比较多的大型系统,系统之间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引用特别复杂。高扬生产指挥系统中增强了系统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模块之间的引用尽量减少,即使有引用也以可识别的方式来区分,这样就避免了系统内部各个核心模块功能级的耦合度,使得核心模块特别是各个业务条线的内聚度提高。从而也避免了相似功能的重复编码,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简洁性、可读性。目前各个核心业务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只到数据级,严格控制并禁止了功能级的耦合度,各个模块尽量只引用模块内定义的函数和数据窗口以及外部的结构。将各个条线公用的数据窗口从原来的通用的数据窗口pbl中分离,减少了条线间的功能级的耦合度。目前系统所定义的核心模块有:生产计划的接收下达模块,成品交库模块,辅料配料模块,工艺卡片下发模块。 3.4代码复用另外,在编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复用是算法的复用。由于在函数设计时基本上每一个都提供了相似的功能,如新增、删除、修改、查询,而这些操作的算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SQL语句的差别;所以在设计编码时,可以先设计一个共用的函数提供这些功能,在其他功能实现时可以调用这些函数,实现算法的重用。 3.5项目组织结构的复用在软件复用的过程中,仅仅有软件复用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复用的开发组织结构可以支持。两个烟厂生产指挥系统也采用了复用的组织模式开展项目实施。基于模块独立性、层次性,保证项目开发成员工作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模块联结方式应该是纵向而不是横向,模块之间应该是树状结构而不是网状结构或交叉结构,这样就可以把开发人员之间

的通信、模块开发制约关系减到最少。同时模块独立性也比较利于配置管理工作的进行。复用的组织架构主要由三组成员纽成:复用函数创建组、应用纽和协调组。复用函数创建组的成员,主要收集归纳并创建可以复用的函数提供给应用组使用;应用组分两个生产指挥项目分别进行相对独立的业务逻辑的设计与实现,在开发过程中使用复用函数创建组提供的可复用的函数进行业务逻辑的快速实现,并帮助复用函数创建者归纳,收集可复用的流程;协调组主要由项目经理承担。主要在构建创建组和构件复用组织间起协调的作用,起到函数的分发推广的作用。其实在软件复用过程当中,不仅仅通用函数可以复用,在业务层模块之间也可相互引用。但是在引用时,也应该尽量避免模块之间的交互,提高模块的内剧性、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在模块之间的引用协调也由协调组完成。 3.6结论与不足在两个生产指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上方法进行软件的复用开发。实现了软件领域横向的复用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纵向层次架构的复用;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全程(从需求分析到编码实现)复月的策略进行软件开发,从而大大提高了软件产品的可复用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生产率,并为后继类似的其他烟厂生产指挥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可复用基础。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如:●系统分析设计的力度不够。由于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设计人力不足,在项目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对分析设计文档审核就开始编码实现。因此对分析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没有进行及时改正。另外,对模块包的划分也没有仔细的考

虑、验证,不够合理。●开发组成员软件复用意识的不够。由于开发人员软件复用意识不够,在成员之间沟通不力的情况下自行编写底层构件,从而降低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而更有甚者在业务模块编写时,直接在表现层实现对业务逻辑的处理,而没有抽象为通用函数或通用算法,虽然在表面上提升了单个模块的开发效率,但却降低了整个开发组织的效率、可重用性以及程序的安全性。●开发人员面向对象知识的欠缺。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人员面向对象知识的欠缺,在从而降低了软件的可重用性。●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工具的欠缺。由于在分析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很好的运用Rose等分析计工具,从而加大了分析设计的难度,降低了文档的可维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论文题目:蜜罐技术在来自内部威胁中的应用

论文题目:蜜罐技术在来自内部威胁中的应用 蜜罐技术在来自内部威胁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快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蜜罐作为一种主动的安全防御技术出现在网络安全领域,它的价值就在于被攻击和入侵,收集来自于黑客的攻击信息和攻击技术。文章主要论述了蜜罐技术在来自内部威胁的应用。 关键字:蜜罐,主动攻击,网络安全 1.蜜罐技术的引入 蜜罐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是专门吸收并“诱骗”那些试图非法闯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而设计的。它的一个主要用途是拖延攻击者对真正目标的攻击,让攻击者在蜜罐中浪费时间。因此,最初的攻击目标得到了保护,而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没有被侵犯。同时,它是采用主动攻击的方式,有特有的特征吸引攻击者的注意,同时,对攻击者的各种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对付方法。例如,蜜罐系统可以对网上聊天的内容进行记录,系统管理员通过分析研究这些记录,可以得到攻击者采用的攻击工具、手段、目的和攻击水平等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对攻击者起诉的证据。

2.蜜罐的概念 蜜罐作为一种被侦听、被攻击或已经被入侵的资源,是其他的安全策略所不可替代的一种主动防御技术。它并非是一种安全解决方案,因为它并不会“修理”任何错误,只是一种工具,它取决于使用者想要什么,同时,它可以仿真一个标准的产品系统。只有它受到攻击,才能发挥出来。为了使攻击者方便攻击,最好设置为域名服务器(DNS)、Web或者电子邮件转发服务器等流行应用的某种。配置方式有诱骗技术、弱化系统、强化系统、用户模式服务器。配置的方法如图1所示: 图1所示Honeypot的配置方法 3.蜜罐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1).从功能角度分类: 1).研究型蜜罐:主要研究网络攻击者的行为、特征及网络攻击发展的趋势。 2).产品型蜜罐:帮助企业机构检测,防御攻击,对事件进行取证,保护组织机构的网络安全。

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浅谈软件复用技术及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集团公司多个烟厂生产指挥系统建设将相继展开。在企业中充分运用软件复用技术,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而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重组,而且构建可复用的软件系统本身就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实施和扩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在深入分析企业需求基础上建立可复用的企业业务模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降低信息化投资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所以大力发展并推广软件复用技术对于促进集团化规模下的多个烟厂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软件复用模块化生产指挥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 软件复用技术概述 1.1 软件复用技术的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所讨论的软件可复用性指软件本身的可重用性,即软件代码实现的可重用性。而实际上,软件复用远不止这些,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都有可重用的价值,包括项目的组织、软件需求、设计、文档、实现、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都是可以被重复利用或借鉴的有效资源。软件较强的可复用一直是软件工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软件工程界希望有一天能和其它工业领域一样,利用标准化的软件模块快速构建特定的应用系统。事实上,这种努力也取得了

节能复合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节能复合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8T10:20:42.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胡燕 [导读] 热处理是机械工业中重要的工艺技术,对发挥金属材料属性潜力,提升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611130 摘要:热处理是机械工业中重要的工艺技术,对发挥金属材料属性潜力,提升产品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对节能复合热处理技术与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基于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节能复合热处理形式加工构件,不仅确保了工件质量又实现节能,达到热处理和节能环保的协调利用。 关键词:节能复合热处理技术;应用方法;研究分析 复合热处理并非某种热处理技术的叠加,而是结合构件应用属性需求与各种热处理技术特征的融合,实现互补,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节能复合热处理技术技术工序简单、热处理时间短,有助于能源节约,缩减三废排放,提高复合热处理效果及应用价值。 一、表面合金化和淬火工艺复合 (一)淬火与氨化 合金化指的是构件渗碳、碳氮共渗、氨化、渗硼,随后加入热淬火,可适当降低淬火加热所需能源,有助于提升材料效果。首先,淬火与氨化。淬火与氨化复合处理技术起源于国外,叫做NDUR法。热处理技术对淬火的最高要求为硬度高、无变形裂缝,外层为残余压应力状态。实质上,完全淬透的刚表层存在拉应力。这主要是因为淬火冷却生成马氏体后,表层最先冷却至Ms点,但马氏体和过冷奥氏体比容有明显差异,心部承载压应力、表层承载拉应力。因为表层存在拉应力,导致完全淬透的构件疲劳强度减少。构件氮化后淬火主要因为表层渗入氮让Ms点缩小,表层冷却迅速,表层和心部比较,马氏体转变较晚。因为表层和心部变换顺序发生了变化,导致表层出现残余压应力能够提升构建疲劳强度。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提升构件生命周期5--6倍。若氮化淬火后展开冷处理,让表层的马氏体完全转变那么表层残余压力就会增加,强化效果理想。 (二)氮碳共渗与总体淬火 结合合金相变原理,氮碳共渗后的合金在奥氏体化阶段,氮化物逐渐分化,氮原子逐渐由心部分散生成固溶体。工件通过氮碳共渗后加热至临界点温度后淬火,淬火时把合金组织内生成氮碳的马氏体,当构件表层存在参与压应力后可以提升构件耐磨性与疲劳强度。 (三)高频淬火与氮碳共渗 以往热处理强调工构件氮碳共渗后不可再进行热处理,而事实上氮碳共渗后展开高频淬火能够提高疲劳强度。实践证明,中碳钢利用该种方法的后,相对于单纯高频淬火其强度可以提升至15%。这是因为氮碳共渗的构件外层具有氮化层,通过高频淬火表层的氮化物逐渐分分解,此时得到马氏体与剩余奥氏体组织。通过三种热处理工艺硬度分析得出:复合处理的硬化层硬度高于单纯高频淬火,单纯高频淬火硬化层与心部连接位置硬度变化加剧。当利用氮碳共渗和高频淬火复合处理的构件,硬度变化逐渐趋于平缓,提升了疲劳强度。因此,进行高频淬火构件复合处理有助于提升构件应用性能,挖掘材料潜力,便于提升表层硬度、疲劳强度。 (四)高频淬火与氮化 氮化是一种表层强化的技术,氮化层只有0.2--0.5mm,机械生产时往往需要先进行氮化后再进行精加工。现实加工中可以看出:尽管氮化层硬度提高,不过表层过薄且脆,影响氮化件应用。若氮化后展开高频加热淬火,高频加热过程中表层氮原子把向心部基体分散,有助于消解氮化白亮层,提高柔韧性。此外,淬火也有助于获得固溶氮的细微马氏体,提升了构件硬度。因此,应用较强的基体能有助于氮化层作用发挥与利用。 二、表面化学热处理的复合 第一,渗碳淬火与低温渗硫。通过实验可知,金属构件渗碳淬火后在回火时渗入硫原子有助于提高润滑性,提高构件表面咬合度与耐磨性。因为低温渗硫和低温回火流程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属性又减少了能源消耗,两全其美。第二,低温渗硫和氮化。结合氮化处理技术,氮化处理有助于让合金得到较强的表层,氮化后复合为低温渗硫,也有助于提高构件表层耐磨效果与润滑效果,增强构件使用价值。第三,低温渗硫与高频淬火。高频淬火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合金构件的耐磨效果与疲劳强度,并且可以提升硬化表层潜力。低温渗硫能够和高频淬火后的低温回火技术融合,具有节能作用。 三、淬火处理与不同回火温度的化学热处理 淬火构件通常要求经过回火处理改善其属性,融合不同种类的回火达到应用需求。关于不同温度回火的构件想要让其和化学热处理融合无法提升能源消耗与性能提高,软氮化是一种以渗氮为核心的低温碳氮共渗,钢的氮原子渗透过程中会有部分碳原子进入。相对于常规气体氮比较,渗层硬度低、脆性低,因而叫做软氮化。第一,软氮化与调质。调质处理选择高温回火,回火温度控制在500-650℃满足氮碳共渗处理温度要求。因此,调质时进行氮碳共渗中生成表层具有耐磨性与耐疲劳性。第二,调质与硫氮共渗。硫氮共渗一般是在550--570℃下,因为硫与氮共同深入构件表层,提升了构件耐磨性与抗疲劳选哪个,表层润滑,提升了合金构件的抗胶合水平。所以,调质处理的碳钢展开调质与硫氮共渗融合也具有节能效果。第三,分级淬火与氮碳共渗。因为钢制构件通过氮碳共渗后可以让构件表层具备耐磨、抗腐蚀的渗层,高速钢热导性差,淬火加热过程中为降低热应力,避免变形建议使用分级淬火。这种方法简化了加工流程、提升使用率,把氮碳共渗和分级淬火融合是一种理想的处理方法。 结语 综合分析,复合热处理作为一种复合型工艺技术可以开发材料潜力,提高构件性能与应用效果,最为重要的是节约能源、成本突入少、生产效率高。现阶段,常见的复合表面热处理工艺包含:等离子喷涂+激光表面改性复合、离子注入+气相沉积复合、激光淬火+化学热处理复合等,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吓星,苏国基,陈礼辉.竹粉热处理改善竹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防霉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17(24). [2]刘鹏,陈登福,何文杰,龙木军,段华美,谭锴.Ni/Al_2O_3复合镀层中Al_2O_3微粒尺寸及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

蜜罐技术是什么

第一章蜜罐技术 蜜罐(Honeypot Technology)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对攻击方进行欺骗的技术,通过布置一些作为诱饵的主机、网络服务或者信息,诱使攻击方对它们实施攻击,从而可以对攻击行为进行捕获和分析,了解攻击方所使用的工具与方法,推测攻击意图和动机,能够让防御方清晰地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安全威胁,并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增强实际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蜜罐好比是情报收集系统。蜜罐好像是故意让人攻击的目标,引诱黑客前来攻击。所 以攻击者入侵后,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得逞的,随时了解针对服务器发动的最新的攻击和漏洞。还可以通过窃听黑客之间的联系,收集黑客所用的种种工具,并且掌握他们的社交网络。 第二章详细解释 2.1蜜罐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台蜜罐和一台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计算机的区别,虽然这两者都 有可能被入侵破坏,但是本质却完全不同,蜜罐是网络管理员经过周密布置而设下的“黑匣子”,看似漏洞百出却尽在掌握之中,它收集的入侵数据十分有价值;而后者,根本就是送 给入侵者的礼物,即使被入侵也不一定查得到痕迹……因此,蜜罐的定义是:“蜜罐是一个 安全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被探测、攻击和损害。” 设计蜜罐的初衷就是让黑客入侵,借此收集证据,同时隐藏真实的服务器地址,因此 我们要求一台合格的蜜罐拥有这些功能:发现攻击、产生警告、强大的记录能力、欺骗、协助调查。另外一个功能由管理员去完成,那就是在必要时候根据蜜罐收集的证据来起诉入侵者。 2.2涉及的法律问题 蜜罐是用来给黑客入侵的,它必须提供一定的漏洞,但是我们也知道,很多漏洞都属 于“高危”级别,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系统被渗透,一旦蜜罐被破坏,入侵者要做的事情是管理员无法预料的。例如,一个入侵者成功进入了一台蜜罐,并且用它做“跳板”(指入侵者远程控制一台或多台被入侵的计算机对别的计算机进行入侵行为)去攻击别人,那么这个损失由谁来负责?设置一台蜜罐必须面对三个问题:设陷技术、隐私、责任。 设陷技术关系到设置这台蜜罐的管理员的技术,一台设置不周全或者隐蔽性不够的蜜 罐会被入侵者轻易识破或者破坏,由此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由于蜜罐属于记录设备,所以它有可能会牵涉到隐私权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员 恶意设计一台蜜罐用于收集公司员工的活动数据,或者偷偷拦截记录公司网络通讯信息,这样的蜜罐就已经涉及法律问题了。

软件复用指南-模板1

XXX有限公司软件复用指南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1.目的 指导项目组选择设计指南。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 3.裁减指南 本过程文件中的过程裁减应依据《组织标准过程裁减指南》的规定。 4.参考文件 本过程文件的编写依据是美国软件工程研究院(SEI)的集成成熟度模型软件分支1.1版本(CMMI-SW V1.1)。 5.术语和缩写 复用: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无论对可复用构件原封不动地使用还是作适当的修改后再使用,只要是用来构造新软件,则都可称作复用。软件复用不仅仅是对程序的复用,它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任何活动所产生的制成品的复用,如项目计划、可行性报告、需求定义、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详细说明、源程序、测试用例等等。如果是在一个系统中多次使用一个相同的软件成分,则不称作复用,而称作共享;对一个软件进行修改,使它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也不称作复用,而称作软件移值。 6.职责

7.软件复用的特点和现状 软件复用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无论对可复用构件原封不动地使用还是作适当的修改后再使用,只要是用来构造新软件,则都可称作复用。软件复用不仅仅是对程序的复用,它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任何活动所产生的制成品的复用,如项目计划、可行性报告、需求定义、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详细说明、源程序、测试用例等等。如果是在一个系统中多次使用一个相同的软件成分,则不称作复用,而称作共享;对一个软件进行修改,使它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也不称作复用,而称作软件移值。 目前及近期的未来最有可能产生显著效益的复用是对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些主要开发阶段的软件制品的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如下的复用级别: (1)代码的复用 包括目标代码和源代码的复用。其中目标代码的复用级别最低,历史也最久,当前大部分编程语言的运行支持系统都提供了连接(Link)、绑定(BI n DI ng) 等功能来支持这种复用。源代码的复用级别略高于目标代码的复用,程序员在编程时把一些想复用的代码段复制到自己的程序中,但这样往往会产生一些新旧代码不匹配的错误。想大规模的实现源程序的复用只有依靠含有大量可复用构件的构件库。如”对象链接及嵌入”(OLE)技术,既支持在源程序级定义构件并用以构造新的系统,又使这些构件在目标代码的级别上仍然是一些独立的可复用构件,能够在运行时被灵活的得新组合为各种不同的应用。 (2)设计的复用 设计结果比源程序的抽象级别更高,因此它的复用受实现环境的影响较少,从而使可复用构件被复用的机会更多,并且所需的修改更少。这种复用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从现有系统的设计结果中提取一些可复用的设计构件,并把这些构件应用于新系统的设计;第二种途径是把一个现有系统的全部设计文档在新的软硬件平台上重新实现,也就是把一个设计运用于多个具体的实现;第三种途径是独立于任何具体的应用,有计划地开发一些可复用的设计构件。

软件复用技术

论使用复用设计 1、引言 复用是活动,而不是对象。在创建软件相关的系统的语境中,复用仅仅是非常简单的任何过程,该过程通过复用来自以前开发工作的某些东西来生产(或帮助生产)一个系统。那么,唯一的问题是:复用什么、什么是导致成功复用的过程。 在软件工程的范围内,复用既是旧概念,也是新概念。程序员从最早的计算时代已开始复用概念、对象、论据、抽象和过程,但是我们复用的途径是特定的。 本文对软件复用的讨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软件工程师可以获得一系列可复用的软件制品,这些包括软件的技术表示(例如,规约、体系结构模型、设计和代码)、文档、测试数据,甚至包括过程相关的任务(如,检查技术)。 2)复用过程包括两个并发的子过程:领域工程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的目的是在特定应用领域中标识、构造、分类和传播一组软件制品。然后,软件工程可在新系统开发中选取这些软件制品作为复用。 3)构件复用为软件质量、开发者生产率、以及整个系统成本带来了固有的收益,然而,在复用过程模型被广泛地用于软件产业前,必须克服很多障碍。 4)对可复用构件的分析、设计技术采用和在良好的软件工程实践中使用的相同原则和概念。可复用构件应该在一个环境中设计,该环境为每个应用领域建立标准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和程序体系结构。 2、可复用的软件制品 软件复用不仅仅涉及源代码,但是,还涉及多少东西呢?CaperJones定义了可作为复用候选的十种软件制品: 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的基本结构和许多内容(例如,SQA 计划)均是可以跨项目复用的。这样减少了用于制定计划的时间,也减低了和建立进度表、风险分析和其他特征相关的不确定性。 成本估计。因为经常不同项目中含有类似的功能,所以有可能在极少修改或不修改的情况下,复用对该功能的成本估计。 体系结构。即使当考虑不同的应用领域时,也很少有截然不同的程序和数据体系结构。因此,有可能创建一组类属的体系结构模板(例如,事务处理体系结构),并将那些模板作为可复用的设计框架。 需求模型和规约。类和对象的模型和规约是明显的复用的候选者,此外,用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的分析模型(例如,数据流图)也是可复用的。 设计。用传统方法开发的体系结构、数据、接口和过程化设计是复用的候选者,更常见的是,系统和对象设计是可复用的。 源代码。验证过的程序构件(用兼容的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是复用的候选者。 用户和技术文档。即使特定的应用是不同的,也经常有可能复用用户和技术文档的大部分。 用户界面。可能是最广泛被复用的软件制品,GUI 软件经常被复用。因为它可占到一个应用的60%的代码量,因此,复用的效果非常显著。 数据。在大多数经常被复用的软件制品中,数据包括:内部表、列表和记录结构,以及文件和完整的数据库。

网络诱骗技术之蜜罐

网络诱骗技术之蜜罐 摘要:基于主动防御理论系统而提出的新兴蜜罐技术,日益受到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视,蜜罐主要通过精心布置的诱骗环境来吸引和容忍入侵,进而了解攻击思路、攻击工具和攻击目的等行为信息,特别是对各种未知攻击行为信息的学习。根据获取的攻击者得情报,安全组织就能更好地理解网络系统当前面临的危险,并知道如何阻止危险的发生。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蜜罐和蜜罐网络诱骗系统的原理知识及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蜜罐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蜜罐、网络诱骗、网络安全、蜜网 Phishing technology Honeypo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Based on active defense system proposed by the emerging theory of honeypot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security, honeypots, mainly through careful layout of the environment to attract and tolerance decoy invasion,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idea of attack, attack tools, and the purpose of acts such as attacks information, especially information on a variety of learning unknown attacks. According to the attacker have access to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organization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danger facing the network system, and how to prevent dangerous place. This article first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honeypots and honeypot network decoy system, the principle knowledge and key technologies, focusing on trends and honeypot research. Keywords: Honeypot, Phishing, network security, Honeynet 0引言 “蜜罐”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1990年出版的一本小说《The Cuckoo’s Egg》中,在这本小说中描述了作者作为一个公司的网络管理员,如何追踪并发现一起商业间谍案的故事。“蜜网项目组”[1](The Honey net Project)的创始人Lance Spitzner 给出了对蜜罐的权威定义:蜜罐是一种安全资源,其价值在于被扫描、攻击和攻陷。这个定义表明蜜罐并无其他实际作用,因此所有流入/流出蜜罐的网络流量都可能预示了扫描、攻击和攻陷。而蜜罐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对这些攻击活动进行监视、检测和分析。 1蜜罐技术

软件复用与构件技术简介

软件复用与构件技术简介
李 戈
北京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软件研究所 2008年10月16日

北京第三届优秀软件构件评选
支持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 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支撑体系 承办: 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 北京大学

北京第三届优秀软件构件评选
z
提升北京市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开发技术与研发能力,提 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 系的建设 促进北京软件产业的变革,使软件产业走上工程 化、工业化的发展轨道
z
z

软件企业的现状与问题
z
现状:
– 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高 – 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z
问题 问题:
– 如何提高软件生产的效率? – 如何掌控软件产品的质量? – 生产效率 与 产品质量 怎可得兼?

为什么需要软件复用
z
应用软件系统的一般开发模式
设计 实现 测试 运行
需求分析
z
基本特征:应用系统的开发总是从头开始
– 每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均涉及大量的重复劳动
? ? ? ? ?
用户需求获取的重复 需求分析、设计的重复 编码实现的重复 测试工作的重复 文档工作的重复

为什么需要软件复用
z
应用系统的构成成分分类
– 探讨应用系统的本质,其构成成分可分为:
? ? ?
特定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成分 应用系统所属领域的共性构成成分 每个应用系统的特有构成成分
系统专用的构成成分 软件系统的 构成成分 领域共用的构成成分 通用的系统构成成分

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

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 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 2.1软件的复用技术 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时,对已有的软件或软件模块重新使用,该软件可以是己经存在的软件,也可以是专门的可复用组件〔8〕。软件可复用性的高低影响到生产效率的高低、软件质量的好坏和系统可维护性的好坏。在软件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是缺乏复用,而是缺乏广泛的、系统的复用。软件复用包括构造可复用软件和用可复用软件进行构造。构造可复用软件,一方面可以从现存的软件系统中抽取,另一方面通过改写或重新设计来实施。 Jones将软件复用的对象分为4种数据复用、体系结构复用、设计复用和程序复用。这样,软件复用可在实现层、设计层和体系结构层三个层次上实现。实现层软件复用是指对己有的程序代码进行复用,它包括源代码组件形式。设计层软件复用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的设计信息进行复用。而体系结构层软件复用是最有效的软件复用,它主要是软件体系结构形式化的复用,即将软件的框架组织,全局结构设计作为复用对象。可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则通常是显式地复用软件体系结构,并通过集成其他软件体系结构,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的软件复用机制主要有两种:继承和对象组合。 (1)继承 继承是指子类可以从父类中直接获得某些特征和行为的能力,继承可作为代码复用和概念复用的手段。作为代码复用的手段是指:子类通过继承父类的行为,一些代码就不必重写;作为概念复用的手段是指:子类共享父类的方法定义。作为代码复用和概念复用手段的继承机制,在面向对象技术中,通过面向对象技术的一些主要机制来实现对“支持可维护性的可复用性”的支持。这些面向对象的主要机制是:数据的抽象化、封装和多态性。通过运用这些机制,继承可以在高层次上提供(相对于传统的低层次复用)可复用性:数据的抽象化和继承关系使得概念或定义可以复用;多态性使得实现和应用可以复用;而抽象化和封装可以保持和促进系统的可维护性。这样一来,复用的焦点不再集中在函数和算法等具体实现细节上,而是集中在最重要的含有宏观商业逻辑的抽象层次上。换言之,复用的焦点发生了“倒转”。发生复用焦点的倒转并不是因为实现细节的复用并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些细节上的复用己经做的很好了,并且这种复用在提高复用性的同时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由于继承关系直接继承的是接口,同时也继承实现,因而实际上父类的内部实现对子类而言是可见的,属于白盒复用方式。 (2)对象的组合 对象组合是指新的复杂功能可以通过组装或组合对象来获得。这种复杂的功能由对象组合来获得的设计思想与过程化程序设计思想是相似的,在过程化程序设计中,一个复杂的功能模块可以分解为更细小的和更简单的功能模块,整体功能是各个局部功能的聚集。在面向对象系统中,系统是由对象构成,因此复杂的功能或者说能完成更复杂功能的对象,可以通过功能较简单的对象的组装或组合来实现。对象组合方式是从整体与局部的角度来考虑软件复用思想的。 对象组合要求对象具有良好的接口定义,使用对象的接口来使用对象的功能,并往往运用赋值多态来获得具体对象,对象的内部功能是不可见的,对象只以“黑盒”的形式出现,属于黑盒复用方式。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全解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 我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在金属热处理技术发展史上,我国古代先民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在化学热处理方面,我国先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了多种工艺,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古代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对材料的表面改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代热处理技术。本文在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反映我国古代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状况,并提出一些分析见解,以求同行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古代化学热处理的发展历程。限于热处理考古属交叉领域,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予以指正。 1 钢铁渗碳技术 1.1 固体渗碳 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埋入固体渗碳物质中进行处理的工艺,它是最古老的热处理技术之一。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到18世纪,固体渗碳都是西方钢铁增碳的主流手段。因此在国外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固体渗碳工艺,大体可分为灼烧法、焖熬法和层叠法。其渗碳工艺水平相当高,甚至在17世纪以后还开发出固体渗碳专用的窑炉和箱式炉。我国古代除了拥有传统的灼烧法固体渗碳方法以外,古文献中还描述了焖熬法固体渗碳方法。

1.1.1 灼烧法固体渗碳 一般认为人工冶铁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北部、土耳其及其附近地区。该地有很多的铁矿,而铜矿又较少。在靠近土耳其的Changar Ba zar镇出土的匕首柄,其年代可定为公元前2700年以前。而根据报道,在Gizeh的大金字塔内遗存一块铁板,使人工冶炼金属铁板的年代提前到公元前2761年以前。这些人工冶铁器件是将铁矿石还原后经锻接的产物。人工冶铁的初级产品是海绵铁,它是由铁矿石在约1200℃的木炭火的温度下还原出来的,海绵铁是杂质含量很高的松散、柔软的金属块,其杂质主要有未还原的氧化铁、铁橄榄石、木炭粉等,为了用它制作器物,只有将其反复加热锻打、去渣、聚块、分散杂质后,才能获得可以造型的熟铁,这种熟铁通常被称为块炼铁。海绵铁的加热往往是在灼热的木炭中进行,其时铁被埋在木炭之间,在铁的作用下,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发生分解,分解的活性碳形成高的碳势,铁在碳势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被渗碳。这种不自觉的固体渗碳可以认为基本是与块炼铁同时出现的,可以说这是金属化学热处理的开端。 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年代有很大的争议,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年代最久远的块炼铁制品可能是新疆哈密三堡焉不拉克墓地出土的公元前1300年的弧背直刃刀。我国出土的较早的铁器还有和静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中出土的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铁器残片和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西周晚期墓葬中发掘出土的公元前9至8世纪的铜茎玉柄铁剑等。也就是说在我国不自觉地应用固体渗碳工艺可能始于公

蜜罐技术详解与案例分析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对Internet需求的日益增长,网络安全逐渐成为Internet及各项网络服务和应用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1993年以后Internet开始商用化,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种电子商务业务日益增多,加之Internet/Intranet技术日趋成熟,很多组织和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络并将之与Internet联通。上述上电子商务应用和企业网络中的商业秘密均成为攻击者的目标。据美国商业杂志《信息周刊》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称,黑客攻击和病毒等安全问题在2000年造成了上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每数秒钟就发生一起网络攻击事件。2003年夏天,对于运行着Microsoft Windows的成千上万台主机来说简直就是场噩梦!也给广大网民留下了悲伤的回忆,这一些都归结于冲击波蠕虫的全世界范围的传播。 2.蜜罐技术的发展背景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网络安全防护涉及面很广,从技术层面上讲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护技术,数据加密和认证技术等。在这些安全技术中,大多数技术都是在攻击者对网络进行攻击时对系统进行被动的防护。而蜜罐技术可以采取主动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用特有的特征吸引攻击者,同时对攻击者的各种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对付办法。(在这里,可能要声明一下,刚才也说了,“用特有的特征去吸引攻击者”,也许有人会认为你去吸引攻击者,这是不是一种自找麻烦呢,但是,我想,如果攻击者不对你进行攻击的话,你又怎么能吸引他呢?换一种说话,也许就叫诱敌深入了)。 3. 蜜罐的概念 在这里,我们首先就提出蜜罐的概念。美国 L.Spizner是一个著名的蜜罐技术专家。他曾对蜜罐做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蜜罐是一种资源,它的价值是被攻击或攻陷。这就意味着蜜罐是用来被探测、被攻击甚至最后被攻陷的,蜜罐不会修补任何东西,这样就为使用者提供了额外的、有价值的信息。蜜罐不会直接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但是它却是其他安全策略所不可替代的一种主动防御技术。 具体的来讲,蜜罐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对系统中所有操作和行为进行监视和记录,可以网络安全专家通过精心的伪装,使得攻击者在进入到目标系统后仍不知道自己所有的行为已经处于系统的监视下。为了吸引攻击者,通常在蜜罐系统上留下一些安全后门以吸引攻击者上钩,或者放置一些网络攻击者希望得到的敏感信息,当然这些信息都是虚假的信息。另外一些蜜罐系统对攻击者的聊天内容进行记录,管理员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记录,可以得到攻击者采用的攻击工具、攻击手段、攻击目的和攻击水平等信息,还能对攻击者的活动范围以及下一个攻击目标进行了解。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信息将会成为对攻击者进行起诉的证据。不过,它仅仅是一个对其他系统和应用的仿真,可以创建一个监禁环境将攻击者困在其中,还可以是一个标准的产品系统。无论使用者如何建立和使用蜜罐,只有它受到攻击,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4.蜜罐的具体分类和体现的安全价值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研究 谷今杰莫继红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长沙410082) 通常情况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当每个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是从头开始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就必然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如:用户需求获取的重复、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的重复和文档等。探讨应用系统的本质,发现其中通常包含:①通用基本构件:是特定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成分,如基本的数据结构、用户界面元素等,它们可以存在于各种应用系统中;②领域共性构件:是应用系统所属领域的共性构成成分,它们存在于该领域的各个应用系统中;③应用专用构件:是每个应用系统的特有构成成分。应用系统开发中重复劳动主要在于前两类构成成分的重复开发。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其出发点是应用系统的开发不再采用一切“从零开始”的模式,而是以已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方案、源代码、测试计划及测试案例等.从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 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时,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软件复用指重复使用“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的过程。相应地,可复用软件是指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与软件复用的概念相关,重复使用软件的行为还可能是重复使用“并非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的过程,或在一个应用系统中的不同版本间重复使用代码的过程,这两类行为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软件复用。真正的复用是为了支持软件,使用“为复用而开发的软件(构件)”来更快、更好地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复用技术在整体上对软件产业的影响却并不尽如意。这是由于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技术上的不成熟是一个主要原因。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途径。 (复用分类)软件复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依据复用的对象,可以将软件复用分为产品复用和过程复用。产品复用指复用已有的软件构件.通过构件集成(组装)得到新系统。过程复用指复用已有的软件开发过程.使用可复用的应用生成器来自动或半自动地生成所需系统。过程复用依赖于软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只适应于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产品复用是目前现实的、主流的途径。 依据对可复用信息进行复用的方式。可以将软件复用区分为黑盒(Black—box)复用和白盒(White—box)复用。黑盒复用指对已有构件不需作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用。这是理想的复用方式。白盒复用指已有构件并不能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才使用。而在大多数应用的组装过程中,构件适应性修改是必需的。 软件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 可以划分为如下的复用级别: (1) 代码的复用, 包括目标代码和源代码的复用。当前大部分编程语言的运行支持系统都提供了连接(L ink) 、绑定(Binding) 等功能来支持这种复用; ( 2) 设计的复用, 设计结果比源程序的抽象级别更高, 因此它的复用受到实现环境的影响较少, 从而使可复用构件被复用的机会更多, 并且所需的修改更少; (3) 分析的 复用, 可复用的分析成分是针对问题域的某些事物(问题) 的抽象程度更高的解法。

金属表面渗氮技术及其工业上的应用

金属表面渗氮技术及其工业上的应用 课程:腐蚀与材料保护 主讲老师: 陈存华 院系:化学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 2010214131 姓名:张伟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12月

金属表面渗氮技术及其工业上的应用 前言: 金属表面的渗氮技术是为了改善材料表层硬度和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经过古代到现代多年的发展,传统的渗氮技术逐渐被现代渗氮技术所取代。本文对多种渗氮技术做了相关的介绍,并就一些基本知识做一个相关概述。重点介绍了离子渗氮技术的应用,其中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有着明显的设备和工艺优势, 可能成为离子渗氮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渗氮技术工业应用离子渗氮 一、渗氮基本原理 渗氮是一个热化学扩散过程;是根据NH3和材料表面的反应过程来进行的, 关于反应的实际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物质传输可通过动力学来说明。 NH 3通入炉内加热后得到NH 3 、N 2 + H 2 、NH,其中未裂解的NH 3 和裂解的产物N 2 +H 2 与铁不发生氮化反应,一部份NH 3 所形成的氨根NH与铁反应被吸收在铁表面形成ɑ-Fe层,随着形成浓度梯度,氮向内部扩散, 当超过ɑ-Fe的溶解度后, 氮继续聚集在材料表面,由生成的两相形成氮化合物层(俗称白层)继续增厚,氮进一步向内部扩散形成扩散层。 二、中国古代的钢铁渗氮技术 早在干将制剑时,古代工匠就采用了添加毛发和指甲的渗碳技术,毛发和指甲含有一定量的氮,工件经此工艺处理后,会有一定的渗碳增氮效果,这可能是无意识的碳氮共渗的开始。在古代文献的分析中,我们还注意到古人有仅采用含氮物质的处理方法。《武备志》中有:“刀方: 羊角、铁石砂。其中羊角、铁石主要含碳,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胺,氯化胺加热是否会分解出活性氮。另外,古文献中还有以硝为主要渗剂的处理方法。《篆刻度》对此有详细记述:“尝见炼新刀者,用猪牙、头发及硝,各烧灰等分,酽醋调画刀口,如锯齿状,号为马牙钢。”其中硝是硝酸钾,属供氮原料。《物理小识》“器用类·淬刀法”中还提及“以酱同硝涂錾口,煅赤淬火”其中酱可能是主要用作为黏结剂使用的,而硝酸钾为主要渗剂。硝酸钾可加热分解为亚硝酸钾,而亚硝酸钾会进一步在加热的过程中析出氮原子,因此硝酸钾可作为渗氮剂。以硝酸钾为渗氮剂的渗氮方法现在仍被有时应用来代替氰化盐进行液体渗氮。由于氯化胺和硝酸钾的有效作用温度均小于700℃。若采用砂和硝作为渗入剂,古人一般不会用高于700℃的处理方法,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处理的主要效果是渗氮。 三、常见的渗氮技术简介 1.盐浴渗氮技术 盐浴渗氮工艺作为一种旨在改善材料表层硬度和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其

蜜罐系统搭建与测试分析

蜜罐系统搭建与测试分析 互联网作为世界交互的接口,是各国互联网管理的必由之路。速度快、多变化、无边界、多维度的网络传播,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减少差异阻隔,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政治、文化和经济融合与博弈的重要场域。但是,与此同时互联网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导致互联网目前如此糟糕的安全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各种操作系统、软件的缺省安装配置存在很多安全漏洞和缺陷,同时,大部分的网络使用者还未真正拥有安全意识,也还很少进行安全加强工作,如及时打补丁、安装防火墙和其他安全工具等,从而导致了目前的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跳板(Step-stone)攻击及互联网蠕虫的盛行,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已经成为攻击的目标。此外,黑客社团也不像互联网早期那么纯洁,不再仅仅为了兴趣和炫耀能力而出动,而更多的由于国家利益、商业利益及黑暗心理等因素促使其对互联网安全构成危害。同时攻击者也不再需要很多的专业技术和技巧,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找到所需的最新攻击脚本和工具(如 PacketStorm 网站)。而这些由高级黑客们开发的攻击脚本和工具越来越容易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强,能够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多种攻击脚本和工具的融合,如大量的内核后门工具包(Rootkit),及能够集成多种攻击脚本并提供易用接口的攻击框架的出现。 当网络被攻陷破坏后,我们甚至还不知道对手是谁,他们使用了哪些工具、以何种方式达成攻击目标,以及为什么进行攻击更是一无所知。作为安全防护工

软件复用技术

软件复用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使用复用设计 1、引言 复用是活动,而不是对象。在创建软件相关的系统的语境中,复用仅仅是非常简单的任何过程,该过程通过复用来自以前开发工作的某些东西来生产(或帮助生产)一个系统。那么,唯一的问题是:复用什么、什么是导致成功复用的过程。 在软件工程的范围内,复用既是旧概念,也是新概念。程序员从最早的计算时代已开始复用概念、对象、论据、抽象和过程,但是我们复用的途径是特定的。 本文对软件复用的讨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软件工程师可以获得一系列可复用的软件制品,这些包括软件的技术表示(例如,规约、体系结构模型、设计和代码)、文档、测试数据,甚至包括过程相关的任务(如,检查技术)。 2)复用过程包括两个并发的子过程:领域工程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的目的是在特定应用领域中标识、构造、分类和传播一组软件制品。然后,软件工程可在新系统开发中选取这些软件制品作为复用。 3)构件复用为软件质量、开发者生产率、以及整个系统成本带来了固有的收益,然而,在复用过程模型被广泛地用于软件产业前,必须克服很多障碍。 4)对可复用构件的分析、设计技术采用和在良好的软件工程实践中使用的相同原则和概念。可复用构件应该在一个环境中设计,该环境为每个应用领域建立标准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和程序体系结构。 2、可复用的软件制品 软件复用不仅仅涉及源代码,但是,还涉及多少东西呢?CaperJones定义了可作为复用候选的十种软件制品: 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的基本结构和许多内容(例如,SQA 计划)均是可以跨项目复用的。这样减少了用于制定计划的时间,也减低了和建立进度表、风险分析和其他特征相关的不确定性。 成本估计。因为经常不同项目中含有类似的功能,所以有可能在极少修改或不修改的情况下,复用对该功能的成本估计。 体系结构。即使当考虑不同的应用领域时,也很少有截然不同的程序和数据体系结构。因此,有可能创建一组类属的体系结构模板(例如,事务处理体系结构),并将那些模板作为可复用的设计框架。 需求模型和规约。类和对象的模型和规约是明显的复用的候选者,此外,用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的分析模型(例如,数据流图)也是可复用的。 设计。用传统方法开发的体系结构、数据、接口和过程化设计是复用的候选者,更常见的是,系统和对象设计是可复用的。 源代码。验证过的程序构件(用兼容的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是复用的候选者。 用户和技术文档。即使特定的应用是不同的,也经常有可能复用用户和技术文档的大部分。 用户界面。可能是最广泛被复用的软件制品,GUI 软件经常被复用。因为它可占到一个应用的60%的代码量,因此,复用的效果非常显著。

低温渗氮技术的类型

低温渗氮技术的类型 渗氮是在钢或铸铁表面深入氮元素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工件经过渗氮处理后其表面硬度、疲劳强度、抗蚀性能及耐磨性能显著提高。传统渗氮温度一般高于500℃,渗氮时间需30h以上,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因而研究并开发低温渗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低温渗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低温气体渗氮 气体渗氮是利用氨气作为渗氮介质,渗氮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氨气受热分解产能活性原子、表面吸附和氮原子向内部扩散。气体渗氮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是传统渗氮温度一般在500℃以上,且工艺周期长。而材料表面经活性处理后能够降低气体渗氮温度,提高渗氮速度;另外钢件表面经过预先的塑性变形,可以细化表面晶粒尺寸、提高位错和非平衡缺陷的浓度,对于实现低温快速渗氮具有重要的作用。 2、低温离子渗氮 离子渗氮是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原理,渗氮气氛电离产生的活性N原子或N+被工件表面吸附后向内部扩散形成渗氮层。和气体渗氮相比,离子渗氮具有渗氮温度低、渗速快、工件变形小、能耗低等优点。为克服传统电流离子渗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工件温度不均匀、边缘效应和打弧等问题,近些年来又出现了活性屏离子渗氮(ASPN)、离子注入离子渗氮(PⅢ)等先进的低温渗氮技术。 3、低温盐浴渗氮 盐浴渗氮在机理上和气体渗氮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所用的渗氮介质不同,盐浴渗氮采用富含氮元素的熔融无机盐作为渗氮介质。相比其他渗氮方法,经盐浴渗氮处理工件变形小,同等条件下盐浴渗氮周期短,工艺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因为盐浴渗氮与气体渗氮差别不大,为此气体渗氮中降低渗氮温度的各种方法适合应用于低温盐浴渗氮,如改性、表面处理等。

目前低温渗氮技术已得到了工业应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低温条件下的渗氮速度,另外一些预先处理,如活性、表面处理的附加的渗氮成本,这些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