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系统架构

文/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内的风、温、光、湿、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系统、全天候连续监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林内梯度分布特征相关的气候因子,测量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小气候差异,研究各种类型小气候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森林生态研究相关部门对森林下垫面的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内容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依据森林气象学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规范设计的一款综合生态监测站。支持多种传感器组合搭配的形式,无线/P2P/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观测要素包括: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等要素。该站主要观测梯度分布包括:地上四层为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地面 1.5m 和地被层,地下四层为地面以下5cm、10cm、20cm、40cm。该站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口和PC 机,可查看数据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可存储在SD 卡中,通过直接读取SD 卡,或通过Ethernet,采用FTP 或Http查看数据,也可通过GPRS远程传输数据到用户端。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50℃、0~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采集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可扩展

通讯方式:有线传输、GPRS无线传输

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可编程

电源:220VAC或太阳能

功能特点

监测多种气象环境因子及空气和水环境因子

提供长期连续的准确生态气候变化数据

太阳能供电,可在野外各种环境下使用

可连接信息显示屏

数据存储量大,可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典型应用

森林生态研究监测系统

森林小气候监测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及恢复研究

生态产业监测系统

科研基地生态研究系统

土壤土质研究系统

系统组成

传感器: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

采集系统:FANDA-CJ80采集器

GPRS/CDMA无线数据通讯服务器(可选直连RS232/RS484/RJ45通讯)

交直流供电系统:电源控制器+12V太阳能电池板+配套铅酸蓄电池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系统软件

推荐配置

FANDA-CJ50采集器+风速(梯度)+风向(梯度)+温度(梯度)+湿度(梯度)

FANDA-CJ50采集器+风速(梯度)+风向(梯度)+温度(梯度)+湿度(梯度)+木生长状态(茎干直径、茎流)+冠层温度

FANDA-CJ50采集器+风速(梯度)+风向(梯度)+温度(梯度)+湿度(梯度)+土壤水分(多层)+土壤温度(多层)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南长街区无锡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 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项目概述章第1项目背景 1.1.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系统设计依据 1.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工 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 ........................................................... - 2 - 二、质量管理流程图 ................................................................... - 5 - 三、建立质量例会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 ........................... - 6 - 四、坚持样板引路制 ................................................................... - 6 - 五、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 - 7 - 六、挂牌制度 ............................................................................. - 10 - 七、成品保护 ............................................................................. - 11 - 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 14 - 九、测量管理措施 ..................................................................... - 18 -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全文及编制说明

附件1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2019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促进监测事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定义与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污染物排放及其变化趋势的采样观测、调查普查、遥感解译、分析测试、评价评估、预测预报等活动。包括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声、光、热、生物、振动、辐射、温室气体等环境要素质量的监测,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湖、海洋、农田、城市和乡村等生态状况的监测,以及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活动的监测。 第三条【工作原则和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实行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原则。 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独立、公正,维护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四条【地位与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参与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条【管理体制与部门职责】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对生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组织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监测活动。 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系统架构 文/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内的风、温、光、湿、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系统、全天候连续监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林内梯度分布特征相关的气候因子,测量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小气候差异,研究各种类型小气候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森林生态研究相关部门对森林下垫面的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内容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依据森林气象学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规范设计的一款综合生态监测站。支持多种传感器组合搭配的形式,无线/P2P/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观测要素包括: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等要素。该站主要观测梯度分布包括:地上四层为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地面 1.5m 和地被层,地下四层为地面以下5cm、10cm、20cm、40cm。该站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口和PC 机,可查看数据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可存储在SD 卡中,通过直接读取SD 卡,或通过Ethernet,采用FTP 或Http查看数据,也可通过GPRS远程传输数据到用户端。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50℃、0~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采集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可扩展 通讯方式:有线传输、GPRS无线传输 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可编程 电源:220VAC或太阳能 功能特点 监测多种气象环境因子及空气和水环境因子 提供长期连续的准确生态气候变化数据 太阳能供电,可在野外各种环境下使用 可连接信息显示屏 数据存储量大,可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典型应用 森林生态研究监测系统 森林小气候监测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及恢复研究 生态产业监测系统 科研基地生态研究系统 土壤土质研究系统 系统组成 传感器: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1.教学平台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作为教学主体、知识渊博的教师通过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做人道理。知识的流动多是单向注入式的,大多情况下缺少双向互动。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取而代之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平台MOOC、微课、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如不可逆转的洪流向各类教育中渗透。 2教学平台组成部分 智慧校园教学平台提供多平台支持,包括PC版,手机版,PAD版。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 管理员用户(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 ●课程管理 ●运营管理 ●系统管理 教师用户(课程发布系统) ●教学课程发布 ●学生提问解答 ●试卷批阅 ●作业批改 ●教学资料编辑 ●课程学习数据统计 学生用户(课程在线学习)

●课程推荐 ●课程教师检索 ●课程布局自定义 ●关注教师 ●课程消息群组 ●课时学习 ●笔记 ●提问 ●练习 ●作业 ●评教 2.1后台管理系统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分为用户管理及教师管理 ●用户管理为学生用户及教师用户的管理 可按照时间类型(登录时间、注册时间),时间起止,角色,注册来源,用户名的条件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导出。 同时对用户可以进行编辑用户信息、设置用户组、修改用户头像、修改密码、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发送Email验证邮件、封禁用户等功能。 登录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情况,可按照用户名/邮件地址、输入关键词、起止时间进行搜索,并查看日志的详细情况。 ●教师管理 可按照用户名进行搜并进行老师推荐,也可以取消推荐教师

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最新)

寰宇国际5#、12#、13#楼 现 场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四川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一、施工项目经理及经理部的质量管理职责 1、施工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 订和实施全面负责。 2、制订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作出承诺,形成文件,并组织全员进行全 过程的贯彻执行,质量方针目标应是: 1)、满足使用要求,具有适用性、安全检查性、可靠性 2)符合国家环保、城市规划、安全消防等强制性要求 3)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要求 3、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其基本要求,控制要点,并要求责任部门和 单位制订实施措施,质量管理的重点部位有:主要分项分部工程、功能性施工项目,关键与特殊工序、现场主要管理工作。 4、定期组织对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进行诊断和综合性考评,并将考 评结果与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 5、建立完善实施质量体系所必须的组织机构、责任、程序、过程,促进质

量体系有效运转。 6、加强质量成本、材料质量、质量检验、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各职能的协 调,重视对质量要素和有关费用的核算、评价、分析,降低质量损失费用。 二、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 1、质量体系的主要环节: 1)施工准备 2)材料采购 3)施工生产 4)试验与检验 5)功能试验 6)竣工验收 7)、回访与保修 2、质量体系结构 (1)质量责任和权限 1)明确规定工程项目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责任 2)明确规定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3)规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控制内容和控制措施

4)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报告 5)对施工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偏移、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2)组织机构 见附图 3、成立由生产计划、施工技术、安全、材料、等部门组成的QC质量活动管理 小组和由各工种、各班组技术骨干组成的QC 质量活动小组。 (三)质量控制程序 1、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1)了解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协议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图纸会审 3)确定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施工方法 4)按工程质量特性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并进行验 证 5)制定检验计划、检验指导

智慧旅游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智慧旅游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速读:智慧旅游、设计方案 根据实际应用与业务需求,新中安可以将以上四大系统及相应的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与统一调度,进行协同工作,打造一个智慧的旅游生态系统。 1.面向景区的内部办公综合管理: 景区视频监控模块、电子考勤模块、景区环境检测模块、协调办公OA模块、停车场智能管理模块、资源调度应急模块、景区智能广播模块、电子门票模块 2. 面向游客的电子服务系统: 智能电子导游模块、游客智能体验模块、实时景观浏览模块、景区虚拟游览模块、电子大屏显示模块、关怀短信发布模块 3. 面向景区的电子的电子营销系统: 景区门户网站模块、团队预定管理模块、景区营销管理模块、旅游信息发布系统、电子商务管理平台、业务渠道管理系统、电子门票销售平台、景区经营分析模块 4.面向景区旅游商户景区的管理系统: 旅游自助查询系统、综合预定门户系统、消费投诉管理系统 1.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建设,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景区旅游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进而为游客提供的一站式平台体验以及更加规范、安全的旅游服务,推进旅游景点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景点的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呈现水平。

1. 让旅游者充分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安全的旅游乐趣; 2. 建立安全、智慧、规范、高效、经济的管理运行体系; 3. 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的共享、交换、互动系统; 4. 有效降低旅游资源的管理成本,提高旅游景点的开放效率; 5. 有效降低旅游者多余的旅游成本,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经济,增强旅游体验。 通过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做好三个服务:服务景区、服务游客、服务商户,从而提高景区旅游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的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1. 服务景区 从面向景区的管理角度出发,XX 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围绕XX 景区的内部综合管理进行,着力打造一个运营高效、管理科学的智能景区。智能管理包括对景区内部人、车、物的管理,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以及对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等。 从智能感知和综合管理角度出发,智慧景区建设将为景区建成一个能集中感知景区内各处状况,并主动管理的智能运维中心。作为智慧景区的“大脑”,在智能运维中心对所有景区管理系统进行融合和统一管理,汇集景区内各处智能前端的感知信息,并对其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景区内状况的实时响应和智能管理,并可通过实际数据支持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 在对景区内游客、车辆、景物的管理上,可实现人、车、物的视频智能感知和管理。不仅可采集包括偏远区域在内的景区实时实景,还可智能分析人、车流量,智能分析物品遗留或游客异常行为等状况,并在需要时进行主动干预,确保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国电定边盛梁50MW风电工程风机和箱变基础施工工程 项目管理体系 审批: 审核: 编制: 陕西省建筑基础工程公司

2015年11月12日

一、质量目标 创建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完全执行《盛梁、盛梁2X50MW风电工程创优策划方案》;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分项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一次验收合格率≥95%;单位工程优良品率:建筑工程大于85%;有效控制质量通病,观感质量及施工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电力工程实现“达标投产”;创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一流水平;争创行业及以上优质工程。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按照规定的质量目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优质完成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工程师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三级质量管理系统,推行区域责任,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从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施工班组各专业人员,建立高度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试验、技术管理、质量检查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传递质量信息,使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反映,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到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质量偏差,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作,代表我公司负责与建设单位在经济、材料供应、工期进度等所有方面进行协调,并确定具体时间开月进度协调会。提出下月进度计划,落实甲供材,工程进度款,听取对进度计划的改进意见或要求。召开周、日协调会,解决每周、每日工程上的进度、质量、材供、劳力及文明施工等事宜。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在项目经理主管下,对工程定期检查,使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能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质量。此外,还对所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负责,负责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联系现场的设计变更工作,负责对施工负责人所不能及的设计作出解释,对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发现有质量、安全隐患时有权停止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

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一、方案背景...................................................................................................................... - 4 - 二、客户现状...................................................................................................................... - 7 - 2.1基本现状.................................................................................................................. - 7 - 2.2管理现状.................................................................................................................. - 8 - 三、建设目标...................................................................................................................... - 9 - 3.1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 9 - 3.2项目建设价值........................................................................................................ - 10 - 四、方案概述.................................................................................................................... - 10 - 4.1智慧教室概述........................................................................................................ - 11 - 4.2方案特点................................................................................................................ - 13 - 4.2.1教室各独立系统的完美融合,统一管理. ............................................... - 13 - 4.2.2教室智能化和场景联动控制.................................................................... - 13 - 4.2.3教室可视化管理........................................................................................ - 14 - 五、智慧教室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 16 - 5.1平台概述................................................................................................................ - 17 - 5.2设计原则................................................................................................................ - 18 - 5.3功能特点................................................................................................................ - 19 - 5.4智慧教室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 21 - 5.4.1大屏调度综合管控系统............................................................................ - 21 - 5.4.2物联网智能多媒体管控系统.................................................................... - 23 - 5.4.3信息发布系统(电子班牌).................................................................... - 25 - 5.4.4IP语音对讲系统 ....................................................................................... - 26 - 5.4.5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 27 - 5.4.6视频监控系统............................................................................................ - 28 - 5.4.7空调控制模块............................................................................................ - 29 - 5.4.8照明控制模块............................................................................................ - 30 - 5.4.9标准化考场系统........................................................................................ - 31 - 5.4.10常态化互动录播系统................................................................................ - 32 - 5.4.11通风控制模块............................................................................................ - 33 - 5.4.12安防报警模块............................................................................................ - 34 - 5.4.13情景模式控制系统.................................................................................... - 35 - 5.4.14环境监测模块............................................................................................ - 36 - 5.4.15资产管理模块............................................................................................ - 37 - 5.4.16公共广播系统............................................................................................ - 38 - 5.4.17智慧报修系统............................................................................................ - 39 - 5.5 智慧教室互动黑板.................................................................................................... - 40 - 六、智慧教室资源/互动教学平台介绍........................................................................... - 45 - 6.1建设目标................................................................................................................ - 45 - 6.2建设内容................................................................................................................ - 46 - 6.3特色功能................................................................................................................ - 48 -

智慧旅游系统设计

智慧旅游系统设计 1.智慧旅游设计背景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这18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武汉、福州、大连、厦门、洛阳、苏州、成都、南京、黄山、温州、烟台、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武夷山。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如澳门2012年接待内地游客1000多万,它的信息平台能够体现各省的具体人数及排名。但在国内许多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澳门旅客人数,可他们分别都来自哪里,各有多少人,不清楚;连客源地构成情况、游客指向及发展趋势不明朗。由此很难开发出具有针对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1.1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急需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旅游业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建设速度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实施保障。然而,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的核心要素,却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景区在开发与管理上所存在的粗放式开发、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管理体制不顺和管理人员素质总体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景区管理水平迫待提高。 1.2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面对新形势,我国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 (1)热点景区面临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六安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镇化建设一期一标项目 质量保证体系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六安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镇化建设一期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质量保证体系 第一章质量保证体系编制 我单位已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将根据“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计划和施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对工程质量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以质量狠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用工作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科学管理,为业主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精心施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为了工程质量达标合格,本项目部将严格按照地方行业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规范、文明施工,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科学合理管理和评价本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质量,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实现质量安全检查的标准化,制定本质 量保证体系。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框图

二、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质量目标的组织保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执行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及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 2、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及施工技术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各道工序的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3、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及测量、试验人员,负责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作,施工专业队设专职质量员,协助专业队长及施工员进行各工序的自检及交接检验。 4、本项目设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总负责人、质量技术负责人。由质检部负责对该项目实行内部监理,确保本合同项目力争省、部优项目,该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见图。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首先介绍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重点介绍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 ①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 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 ②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 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 (2) 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 ①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 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②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 类型。 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③重点地区监测:对重点预防防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 面积、治理程度、治理效益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④典型区域监测:如对泥石流、滑坡、崩岗、汛期等进行监测预报。 (3)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①定期监测:在已有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扩充、完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资 源与生态环境变更调查,全面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监测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并核查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详实性。 ②日常监测:随时监测有关洪水、违法用地、毁林砍伐、毁草开荒、乱占滥用土地等突发事件。 ③专项监测:在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地区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的监测,主要包括黄河 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等。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森林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

智慧旅游总体框架

智慧旅游总体框架 (一) 福州市旅游发展瓶颈分析 旅游是人和物两类对象融合互动构成的巨型系统和空间布局。旅游管理就是对环境资源、功能设施(包含:支撑设施-必须有机连接形成网络形态运行的设施、服务设施、经济设施)以及各类社会成员,实施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集约建设、有效利用。旅游服务就是通过开发环境资源、建设功能设施、规范社会秩 序,向游客提供所需要的资源或功能。因此,结合福州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旅游业发展始终面临着三个突出的发展瓶颈: 一是现有的旅游服务和形象经营,与游客的旅游体验要求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矛盾。 福州市旅游业总体上仍缺乏知名度大、有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核心旅游产品,对外宣传的有效媒介资源匮乏,游客在主动选择和实际游览的过程中无法细致深入地感受福州市旅游特色,旅游市场的感召力不足。 化解现有的旅游服务和形象经营,与游客的旅游体验要求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矛盾,关键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旅游实体空间之上构建一个新的空间资源(网络空间),将可以有效展现福州旅游形象的社会经济活动以数字化、网络化的形

态迁移到网络空间,并从人-人、人-机互动向人-机-物互联互通演进,通过网络空间的即时、针对性的宣传与量身定制的智慧化应用,实现旅游过程体验的深度 化。 二是信息孤岛和能力瓶颈,与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增长的 矛盾。旅游业各部门、各区域管理上各自为政,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经营能力参差 不齐导致旅游工作常处于离散状态,严重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化解信息孤岛和能力瓶颈,与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增长的矛 盾,关键是在统一福州市旅游信息标准的前提下,将信息技术融入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从注重局部小规模的数据处理应用向构建互联互通的融合应用演进,建设

希沃智慧教学平台实践应用的几点思考

希沃智慧教学平台有效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我校开办四年多来,始终重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变革工作,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智慧教育教学研究。为此,学校投入经费购买了31套希沃一体机,并相应安装了多种专业化教学应用工具软件,构筑了完整配套的希沃智慧教学平台。 为推动希沃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学校于2018年明确由笔者牵头,申报了《专业化教学软件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对希沃智慧教学平台的实践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希沃智慧教学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希沃智慧教学平台是由硬件设施和工具软件融合组建的集成化系统,是贯通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的一体化构件。一般来说,该平台由主机、投屏载体、传屏工具、智能笔、扩音套件、学生使用终端器等硬件构成,同时加载希沃智慧白板5.0、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视屏展台、微课、剪辑师等多种专业化教学应用工具软件。 从整个学校的希沃一体机应用来看,其主要具备如下功能: 1.资料检索功能。通过希沃智慧白板5.0,备课老师输入关键词,即能检索出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 2.思维整理功能。主要体现在白板5.0的“思维导图”上。 在“思维导图”上,可以帮助师生把前面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逻辑架构的梳理,同时还可插入外部的图片、视频,从而能够形象生动地再现知识脉络。 3.素材编辑功能。希沃产品中提供了很多的教学素材,也集成了不少的半成品教学案例,老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个性化修改。 尤其是“剪辑师”软件模块以及“扫描截图”功能的应用,让各类素材的编辑变得智能而便捷。

4.媒体融合功能。希沃具备了一般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所有常见功能,能够同时承载和传递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在内的各种媒体素材。更为难得的是,各类媒体素材在同一展示屏中的融合有相当多的方式可以实现。 5.人机对话功能。在希沃白板5.0上,师生通过触摸、拖拽、手绘等方式,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展示屏的媒体进行变更或重组;同时还能够输入语音和视频,从而实现多种方式的人机对话。 6.互动反馈功能。除了传统的师生互动之外,通过希沃白板 5.0,老师可以运用即时书写功能,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现场批注和修改,并与其它学生进行集群地互动。另外,还可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实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授予星级,让学生时刻体验正向反馈的喜悦。 7.开放拓展功能。希沃具备将手机、PAD等外部媒介作为授课移动终端的支持功能,老师可以在讲课过程将手机、PAD通过WIFI链入到希沃智慧平台中,随时将手机、PAD的内容投映给全体孩子。 笔者最喜欢的一个典型应用是,在学生课堂练习之时,用手机将学生的解答过程录制下来,然后投映在大屏上,供全体学习点评或借鉴。 二、希沃智慧教学平台在实践应用中的优势体现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多媒体平台,希沃智慧教学平台的交互效果更为突出、应用操作更为便捷。概括来讲,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体现: 第一,备课素材的广泛可及性。在希沃白板5.0,备课和授课模式可以进行一键切换,从而灵活贯通了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 老师在备课模式下,能够非常便捷地获得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类相关的素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希沃白板5.0还能提供半成品的课堂案例,老师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适合班情学情的定制案例,既简便又实用。 第二,授课现场的灵活互动性。希沃白板5.0产品集素材编辑、媒体融合、人机交互、互动反馈等功能于一体,再加上希沃移动授课助手、剪辑师等软件模块的帮助,能够让老师与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现场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

生态环境监测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3.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 (1)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2)根据生态系统的情况,决定管理对策 (3)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4)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5)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4.环境监测:是指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数据的过程。即通过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仪器测定和生物监测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实施测定的过程。 5.环境监测的内容: (1)物理指标的测定。包括噪声、振动、电磁波、热能、放射性等水平的监测。 (2)化学指标的测定。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在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水平的监测。 (3)生态系统的监测。主要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如乱砍滥伐森林或草原和过度放牧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二氧化碳和氟氯烃的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6.环境监测的分类 (1)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类以下三类: ①研究性监测。主要是研究确定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等。

②监视性监测,亦称常规监测。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的定点、定期监测,从而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评价治理效果和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 ③特定目的的监测。主要是指污染事故的监测和污染纠纷的仲裁监测。前者为污染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提供监测服务;后者为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2)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①环境质量监测。由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的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编报各种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质量报告。 ②污染监督监测。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3)还可按污染物存在的空间分类,分为大气监测、水质监测 和土壤监测等。 7.环境监测的三项任务: (1)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①在全国各个地区科学地分布环境监测站点和网络,按照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规范,对各个环境要素进行连续地或者定期地监测; ②结合污染源监测,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全国、地区和特殊环境区域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和防治污染措施的建议。 (2)污染监督监测方面: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①对污染源进行宏观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 ②对污染源进行现场监测;或者核对排污单位测试的数据; ③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污染治理装置进行验收和监测,为执行各种环境法规、标准,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④对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进行监测,为追究污染者的法律责任以及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3)环境科研和服务监测方面 ①开展以科研为主要目的的监测,为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开展研究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