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总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均可清洗污垢,食盐可以作为固色剂。这些物质都属于助剂,其中大部分是表面活性剂,本书我们主要讨论印染工业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第一节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一、纺织染整助剂概述

1、定义:纺织工业从纺丝、纺纱、织布、印染到成品的各道加工工序中,都要用到各种辅助化学品,它赋予纺织品各种优异的应用性能,这种辅助化学品通称为纺织染整助剂。

2、作用: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改善加工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二、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1、根据生产工艺分:

(1)纺织助剂

(2)印染助剂

2、印染助剂

(1)无机物:

食盐:固色、纤维素纤维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染色时起促染作用。

盐酸:中和作用

保险粉(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还原能力强,一般用于染料还原,剥色及还原清洗中。在酸性、碱性及温度作用下容易分解,印花时不能使用。

(2)有机物:草酸

酒精:用于染料的助剂,印花调浆的有机溶剂。

甘油(丙三醇)

三、印染助剂的主要用途

润湿、渗透:织物一般在溶液中处理,即要考虑溶液对织物的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

泡沫与增溶——消泡:泡沫法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可降低织物的带液率,达到节能的效果。洗涤:干洗适用于高档织物。

柔软:手感柔软、滑爽且耐洗。

还有固色、防水、防霉、抗静电等作用。

四、印染助剂的现状

我国印染助剂的品种、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存在不少问题,印染后整理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重点要用好印染助剂。

而这些助剂中品种、用量最多的是表面活性剂,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和性能。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复习:印染助剂在染整工业中的主要用途(提问)

导入:印染助剂中用量最多的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识

一、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1、表面张力(第二章详讲)

物质与物质接触的面称为界面。

自然界中的聚集状态为:固体、液体、气体;

界面有:固—液、固—气、固—固、液—气、液—液;

其中物质与气体组成的界面称表面。

2、定义:

当溶剂中(一般为水)加入很少量这种物质时,就能增加表面活性,大大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净洗等一系列作用。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表示方法

1、基本结构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一端是亲水基(极性的);另一端是亲油基(非极性的),形成不对称结构。

2、一部分溶于水,另一部分易从水中逃离,具有双重性。

例:

三、面活性剂的分类

由于表面活性剂特殊的结构,既有亲水基又有亲油基,其种类又很多,由它们组成的表面活性剂更多,目前按ISO分类法将表面活性剂分成四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结构混合型、特殊类型;

实际中以离子型、工业用途分类最普遍

1、离子类型分为: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产生具有活性作用的阴离子基团者。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产生具有活性作用的阳离子基团者。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产生具有活性作用的基团同时带有阴、阳离子。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具有活性作用的基团不带电荷但能发生水化作用。2、工业用途分

润湿剂、渗透剂、匀染剂、固色剂、抗静电剂、分散剂、柔软剂等

四、面活性剂的结构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价廉,与碱合用能增强去污力,织物洗后手感较好)

I、羧酸盐类RCOOM

肥皂:在软水中具有丰富的泡沫和良好的洗涤能力,用于棉织物效果尤佳,但在硬水中容易形成沉淀,降低去污力。如:雷米邦A:具有中等去污力,在硬水中稳定性高,蛋白质纤维洗后光泽,弹性及手感均有改善。

II、磺酸盐类RSO3M

601洗涤剂、ABS常作为棉布煮练剂和净洗剂

拉开粉BX:常用作渗透剂

胰加漂T:是一种有名的染整助剂,溶液呈中性,去污、乳化、渗透能力很强,匀染性好,抗硬水,洗后织物的光泽、手感均好。

III、硫酸酯盐类ROSO3M

IV、磷酸酯盐类ROPO3M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较少)

季铵盐类具有很好杀菌力和抗静电作用。

C、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类(—OCH2CH2—)n

平平加O:C18H37(—OCH2CH2—)nOH,是染整工业中常用的,其洗涤、乳化、渗透能力很强。

E、特殊类型

实际中常用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选用两者的配伍使用称“协同效应”,近年来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引入聚氧乙烷结构(—OCH2CH2—)n,可改善其使用性能,扩大其用途。

作业:

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特点是什么?

2、画出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3、画出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排列,并标出两个部分?

4、按ISO分类法分类表面活性剂,并写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通式?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

复习: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特点、表示方法、ISO分类法(提问)

导入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

一、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度的一般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随亲油基相对增大而降低。解释: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

亲油基相对增大,亲水基相对减小,亲水性降低。

若温度变化,溶解度随类型而异。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增大,但至一定温度后,溶解度增加很快。从图中可知:

(1)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一明显的突变点,此时的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

(2)同系物中,碳原子数增加,溶解度的转折点相应的温度上升。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般情况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温时易溶,温度升至一定程度后,溶解度下降,表面活性剂溶液混浊,表面活性剂析出、分层。

解释: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氢键被破坏),亲水性下降。

浊点:表面活性剂析出、分层且溶液发生混浊时的温度称为浊点。

结论:克拉夫特点和浊点分别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反映。

二、化学稳定性

1、酸、碱稳定性

(1)、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强酸中不稳定:羧酸盐易析出游离酸;硫酸酯盐易水解;磺酸盐稳定。而在碱液中均稳定。

如:RCOO-+H===RCOOH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酸液中稳定而在碱液中不稳定,但季铵盐耐酸、耐碱性均好。(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酸、碱液中均较稳定,但环氧乙烷加成物例外。

(4)、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受PH值变化而改变性质。在等电点时,形成内盐而沉淀析出。注意:分子中含有酯键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的酸或碱中均容易发生水解。

2、无机盐稳定性

多价金属离子对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影响很大,容易产生盐析。

3、化学稳定定性

分子结构:C—S、C—F、—O—等键牢固,不易被破坏,所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聚氧乙烯醚型抗氧性好,结构稳定。

4、生物活性

包括:毒性、杀菌力,且两者相对应。

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类毒性大,但杀菌力好。

A、生物降解性

定义: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碳化合物被逐渐分解,转化成CO2和H2O 等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

会不会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直接决定其是否能投入市场。

如:卵磷脂类是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是蛋白质的一种成分,有减肥的效果,也是一种天然产物,不仅无毒性还是一种营养物质,而且生物降解性很高。

作业:

1、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克拉夫特点和浊点?

3、什么是生物降解性?

4、表面活性剂有哪些一般性质?

第四节印染助剂对环保的影响

复习: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无机稳定性等)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书上常说:人口、资源、环境已是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三大问题。

地球上人口较少时,资源足够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必需品,几乎很少提及环境问题,但随着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人类盲目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界的容许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二、印染工业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尤其对水的影响)

自然情况下,水体中各种生物数种、数量是相对平衡。在某些洗涤剂中,往往加入一定量的助洗剂三聚磷酸钠和助溶剂尿素。而三聚磷酸钠本身无毒,对人体无害,生物降解性也较好,但三聚磷酸钠中的磷和尿素中的氮却能引起江河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和浮游生物急剧生长与繁殖,水体溶解氧的能力下降,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物大量死亡,因此印染厂应尽量控制尿素用量,助洗剂三聚磷酸钠也应停用或少用,尽可能使用无磷洗涤剂。同样在双氧水漂白中使用的含磷类稳定剂,亦会影响生物降解性,使排放废水增加负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水体富营养化:一种生物营养物质过多积蓄而引起水质的污染现象。在天然水体中的自养型生物主要是藻类,它们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但水体富营养化后,藻类大量繁殖,占据大量水域空间,使鱼类生活空间减小,不过富营养化只适宜某些藻类生存,其他则死亡,如:以硅藻、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的分解产物具有毒性,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也会影响鱼类生存。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毒性包括急性毒性LD50、鱼毒性LC50和细菌、藻类的毒性ECO50等。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5~43.7m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5~8.5mg/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0mg/L。

甲醛是过敏症的主要诱发物,浓度高于300mg/kg时,它会造成人体粘膜的强烈搔痒,引起呼吸道发炎及皮肤炎,导致结膜炎、鼻炎、肝炎、手指及脚趾疼痛等,甲醛还被怀疑会诱发癌症。各国政府对织物都限制了甲醛的容许含量。我国TJ36-79标准中规定,甲醛最高允许浓度在居民区为0.05mg/m3,印染车间为3mg/m3。Eco-Tex规定儿童服装含游离甲醛不超过20×10-6,接触皮肤的服装为75×10-6,其他服装为300×10-6。

常有报纸报道,搬进新家后人会产生呼吸不畅,凶闷等反应,主要是装潢用纺织品、涂料中含有甲醛。如:免烫整理服装如果使用高甲醛含量的整理剂,不仅价格低廉,且平挺度效果颇佳,但这样处理的服装,在加工、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面料释放的甲醛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印染助剂中能产生游离甲醛的品种:

(1)柔软剂S-1、HRQ、TR、MS-80、MS-20、DTD等均为硬脂酰胺与甲醛的反应物,由于柔软处理后一般不经水洗,因此织物上的残留甲醛量较多。

(2)MF、DMEU、2D、TMM、HMM等树脂整理剂在制造过程中都与甲醛反应,仅甲醛含量的多少不等而已。固色剂Y、M是双氰胺与甲醛的缩合物,含醛量较高。

(3)阻燃剂THPC为四羟甲基氯化膦,由磷与甲醛、盐酸反应,虽然阻燃效果好,但甲醛含量高,同时在可逆分解反应时生成甲醛与盐酸,还可能生成致癌性的双氯甲醚。

(4)防水剂PF由硬脂酸酰胺与甲醛吡啶盐酸盐反应,同时释放有毒吡啶(90mg/m3能使人中毒);防水剂AEG、703等均由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等反应而成,含有甲醛;防水剂FTC、FTG、MDT等均含有甲醛,应予重视。

(5)粘合剂大多是自交联型,在丙烯酸酯类中加入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因此织物上难免残留甲醛。粘合剂MY、RF等这类N-羟甲基粘合剂,虽可满足300×10-6游离甲醛的要求,但仍超过75×10-6,属Eco-Tex禁用助剂。

(6)分散剂NNO、N等有时在织物上残留的甲醛量也难低于规定的极限值,要足够的重视。(7)重金属离子,在助剂中重金属离子一般含量较少,纺织品上能残留的金属有Cu、Cr、Co、Ni、Zn、Hg、As、Pb和Cd等,在各类染料中分别含有这类金属的浓度含量

各不相同。毛纺中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所用的媒染剂为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有时也用铬酸钠,均为六价铬的氧化物,毒性较大;照相雕刻中使用的感光胶,以重铬酸铵为光敏剂;铬酐(三氧化铬)是花筒镀铬的原料,都属禁用品。

四、印染助剂工业的生态评估

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已造成巨大危害,拯救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刻不容缓的。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学中出现“绿色营销”的新观念。保护环境,减少公害,维持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绿色营销”给纺织印染助剂的选用提出了一个新的准则。即除了要考虑助剂产品的质量、

性能、价格等因素外,对使用该产品后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也必须列为选用助剂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纺织印染助剂的生态学性能,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衡量。

(1)产品分子结构是否严格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

(2)产品应用后在织物上是否有有毒和有害物质残留,或低于有关指标。

(3)产品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4)产品使用后产生的废水是否便于处理和排放。

(5)供货单位是否具有总体专业技术水准的严密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范例:

1、江苏某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品被罚款16万元。

2、一家公司出口欧盟的30万件夹克被迫回销。

3、浙江一家企业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进口商说,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而是小小的纽扣不符合生态标准要求。

由于纺织印染助剂对生态带来的影响有时要远远超过纺织品本身,选用好纺织印染助剂将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产品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将为企业降低三废处理成本,更得要的是给社会和人类带来进步和健康。

四、生态染整技术

已提出“绿色助剂”:符合环保和生态要求的印染助剂,还有一些先进技术染整技术:喷墨印花、超声波染色、等离子体进行纤维改性等。如:现在染整工业基本都是湿加工,耗水、电量大,加工速度慢;若用超声波技术可以加快染色速度,节约能源,其原理:利用超声波引起纤维微观的物理结构变化,使其具有活性。

第二章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

举例:为什么荷叶上的水珠呈球形?(提问)(表面积最小,体系最稳定的原则)

为什么肥皂泡要用力吹才能变大?

自来水龙头滴下的水滴变成球形?

说明:任何物质表面都有一种人肉眼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作用力——表面张力

导入:第一节

第一节表面张力

一、表面张力

1、界面

定义、五种界面、表面(见第一章第二节)

显然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必须通过两相接触的界面,此界面有一定的厚度(取决于两物质相互溶剂的程度,互溶性越好,界面的厚度越小),且其性质取决于两相邻物质的性质。

2、分析

解释:以液—气两相界面(表面)为例

内层:受力对称,合外力为零,所以内部分子可以作无规则运动而不消耗功。

外层:受力不对称,向下的力大于向上的力,所以产生了表面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且垂

直于表面的引力。

因而,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不稳定,总是具有向液体内部移动的趋势,力图缩小表面积,也就是说液体表面总有自动收缩的趋势,液体表面就如同一层绷紧了的富于弹性的橡皮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荷叶上的水珠总是呈球形(不受外力影响),肥皂泡要用力吹才能变大的原因,因为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如要扩大表面就需要对系统做功。

3、推导表面张力

实验:将一根金属丝制成一个框架,其右边可自由移动,将框架上蘸上一层肥皂膜。若不加外力f和施加外力f有何差异?

(1)若不加外力,肥皂膜因表面张力作用而缩小。

(2)施加外力,肥皂膜受力平衡

f=2γL

式中:2表示肥皂膜有两个表面,所以边缘总长度应为单一的两倍。

γ表示表面张力。

γ与f的方向:都沿表面切线方向垂直于表面边缘,方向相反。

(3)表面张力定义:由f=2γL→γ=f/2L

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常以mN/m为单位。{引起液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

(4)从另一角度分析表面张力.

当外力f使金属丝移动ΔX距离(保持膜不破)肥皂膜面积曾加ΔA,则ΔA=2ΔXL,此时外界对体系做功为:W=fΔx=2γLΔA/2L=γΔA

即γ=W/ΔA

由此式可知:表面张力就是增加单位面积时,液体表面自由能的增值,即表面过剩自由能。单位mN/m

结论:表面张力或表面过剩自由能是液体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

一、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一定成分的液体,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值,即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所处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1、表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不同物质,其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对界面上的分子影响也就不同,若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相应的表面张力也越大。(固体表面张力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P27

2、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由图和表可知: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近似呈线形下降。当温度趋于临界温度时,液体的表面张力趋于零。

3、压力及其它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压力影响较复杂,还有分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弯曲液体表面下的附加压力——Laplace公式

一般情况下,大面积水面总是水平的,而一些小面积液面,如荷叶上的液滴、毛细管中的液面均是曲面,可以是凸的,也可以凹的。

举例:自一小管吹出一肥皂泡,停止吹气并让小管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则可发现肥皂泡缩小以至消失。

这说明气泡内外存在压力差。

具体分析:

实际上,曲面与平面下的压力是不同的:在一定外压下,水平液面下的液体所承受的压力就

等于外界压力,向下(方向);而曲面下,表面作用力将指向球心,如凸液面下的液体,不仅要承受外界的压力,还要受到因液面弯曲而产生的附加压力。(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引起的)

1、产生附加压力的原因。

以凸液面举例说明:画出球形液滴的任一球缺,凸液面上方为气相,压力为Pg,下方为液相,压力为Pl,球缺底与圆形液滴相交成一圆周。沿此圆周界外的液体,此球缺的表面张力作用点在周界线上,方向垂直于周界且与液滴表面相切。

圆周界线上张力的合力在底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力≠0,而是对下面的液体造成额外的压力,即凸液面使液体所承受的压力Pl大于液面外大气的压力Pg。

则附加压力:△р=Pl—Pg

2、曲率半径:

球可以用半径R表示,而对于不规则的弯曲也面用曲率半径ρ表示。M点曲率(弯曲程度)为K,作过M点曲线的切线,在切线的法线上取一点D,使|DM|=1/k=ρ

以D为圆心,ρ为半径作圆,这个圆就是曲线在点M处的曲率圆,曲率圆的半径ρ叫曲线在M点处的曲率半径。

3、附加压力△р与弯曲液面曲率半径ρ的关系。

将球缺底面圆周上与圆周垂直的表面张力分为水平分力与垂直分力。

水平分力相互平衡。

垂直分力指向液体内部,其单位周长的垂直分力为γcosα

α为表面张力与垂直分力的夹角。

球缺底面圆周长为2пR

垂直分力在圆周上的合力:F=2пRγcosα

弯曲也面对于单位水平面上的附加压力(压强):△р=F/A

此方程说明(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液体表面张力成正比,即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3)若液面是平的,则R

此式适用于计算小液滴的附加压力。

而对于空气中的气泡(肥皂泡):气泡具有两个气—液界面,所以:△р=4γ/ρ

这表明一个肥皂泡,它的泡内压力比外压力大,因此吹出肥皂泡后,不堵住口,泡很快缩小,直至缩成液滴。

四、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р的作用结果。

①在毛细管壁润湿时,毛细管内液面呈现凹半球面。

凸:△р=рl-рg

凹:△р〈0

∴△рl〈△рg即液相压力рl小于大气压力рg

压差△р=2γ/ρ

ρ—为凹液面的曲率半径,也是毛细管半径。

若要保持稳定,即应保持内外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力处处相等。

②当液体不能润湿毛管壁时,管内液面呈凸形,此时

рl〉рg

若要保持稳定,应在内外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力处处相等。

∴毛细管内液柱必须下降h的高度。

例:织物由无数纤维组成,可以想象纤维之间构成无数毛细管,如液体润湿了毛细管壁,则

液体能在毛细管内上升一定高度,从而使高出的液柱产生压强,促使液体渗透到纤维内部。结论:表面张力的存在是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的根本原因,而毛细现象则是弯曲液面具有附加压力的必然结果。

作业:

1、用两个式子表示表面张力,并分别对表面张力定义。

2、写出Laplace公式并写出△р与ρ、γ。

3、已知10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58.85mn∕m,假设在100℃的小滴曲率半径为0.1μm,在空气中存在一个半径为0.1μm的气泡,分别求两者的附加压力?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复习:拉普拉斯公式,毛细现象

举例:1、棕黄色的煤油和白土混合后放置一段时间,发现上层煤油变澄清,下层沉淀的白土变黄。(固-液界面)

2、Cl2经过活性炭被吸收。(气-固界面)

以上两例均发生了吸附现象。

一、吸附

1、定义:物质从一相内部迁至界面,并富集于界面的过程。

吸附可发生在:固-液、气-固、液-液、气-液界面上。

吸附剂:活性剂

吸附质:Cl2(被吸附的物质)

2、类:物理吸附: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化学键

3、吸附量的测定:

(1)、气体的吸附:通过测量固体或液体吸附前后的重量(增加),或测定吸附前后气体的压力差。

(2)、固—液界面:吸附前后液体的浓度变化(减小)。

(3)、液—液界面:不易直接测定。

二、表面吸附剂的吸附。

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因而在溶液中,它易于从内部迁移而富集于溶液表面(或界面)易发生界面吸附。

当发生表面活性剂吸附后,必然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而影响界面性质,从而产生一系列重要作用如湿润、乳化、起泡、净洗等。

二、Gibbs吸附(吉布斯吸附)

定义:溶质表面吸附量:单位面积的表面层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比同量溶剂在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摩尔数的超出值(差值)或称溶质的表面过剩:溶质在表面浓度和溶液内部浓度之差。

1、种表面活性剂吸附:

(1)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降低,物质自动富集至表面,使得表面浓度高于本体浓度——正吸附。

(2)无机物等物质自动减小在表面的浓度,(因为溶液分子间作用增强,使表面张力略升高)使得表面浓度低于本体浓度——负吸附。

2、类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吸附。

离子与离子型,非离子与非离子型。

3、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吸附。

非离子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

三、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状态

定性推测:表面活性剂是一“双亲分子”,易富集于表面发生吸附,且可能在表面上定向排列,由此可测不同浓度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吸附量。

现对吸附分子在不同浓度的溶液表面状态进行分析

以常见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例:C12H25SO4Na

根据实验结果:十二烷基硫酸钠在0.1mol/LNaCl溶液中的表面吸附量。

由图可知:浓度稀时吸附量小,随浓度的增加,吸附量急剧增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吸附量趋于恒定。此极限值称饱和吸附。

在不同浓度下表面吸附分子所占面积(25℃)

1、若分子“平躺时”,分子所占面积约为1nm2。

2、看表中,当浓度大于32×10-6mol·L-1时,分子就不可随意“平躺”,浓度在800×10-6mol·L-1附近,表面吸附分子成较紧密的直立排列,没有多少任意活动的余地,只有浓度很低时,才自由“平躺”,浓度大,分子数多,(比如人多……)

3、由表看出浓度大于600×10-6mol/L 后,分子所占面积变化很小,此时分子排列紧密。

在图2-7(C)状态中,由水的极性,表面几乎被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覆盖,亲油基朝外,在水的表面形成一个由碳氢键构成的表面层,大大改变水的表面性质。

此时溶液具有最低表面张力。

推出:一种好的表面活性剂应在浓度极稀时就达到吸附饱和状态。

四、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

1、定义: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是指其表面张力低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所能达到的表面张力的情况。

2、原因:生产上用的表面活性剂均不是纯净物,而含有杂质时就常常出现表面张力的最低值现象。

3、意义: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作为表面活性剂纯度的量度。

4、形式:

(1)、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大大降低表面张力,出现明显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

(2)、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少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会出现最低值现象。

(3)、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会出现最低值现象。

所以,实际应用时,往往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复配,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如果对混合体系提纯,则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消失,所以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出现与否,看成是表面活性剂纯度的一种度量。

五、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1、定义: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自溶液中移迁至固—液界面并富集于界面的过程,与液—液界面吸附相似,但固体不能流动,所以不能通过表面张力计算吸附量;可通过计算单位固体中的吸附前后浓度的改变来计算吸附量。

2、测定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方法:

(1)、对抗作用滴定法:用于离子型对浓度较高时不适用

(2)、表面张力法:用于非离子型对浓度较高时不适用

(3)、紫外光谱等

3、吸附机理

溶液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比液—液吸附复杂。

当溶液浓度较低时,单分子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离子对吸附,氢键吸附等

例:离子交换吸附(图见书)

4、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吸附等温线。

(1)定义:吸附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吸附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平衡关系曲线。

从吸附等温线可了解固体表面的吸附量与溶液浓度变化关系。

(2)Langmuir(郎格缪尔)吸附等温线。

由图知:虽有差异,但共同点:在浓度较稀时吸附量上升较快,至一定值后,吸附量变化不大,最后趋于饱和值。

Langmuir吸附的前提条件:

(1)、单分子层吸附

(2)、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

(3)、溶液的溶剂和溶质在表面上有相同分子面积。

(4)、溶液内和表面性质皆为理想态,即无分子间的作用。

5、影响吸附因素。

(1)表面活性剂碳链:

规律:各类表面活性剂其同系物在固体表面上吸附符合:碳链越长,越易被吸附。

(2)温度: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升高,溶解度增大,亲水性增大,吸附于固体上的趋势减小,从而吸附量增大。

非离子型:T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距离增大,作用力(亲水性)减小,溶解度下降,逃离水而吸附于固体上的量增大。

(3)PH值: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影响不大。

某些固体如羊毛上吸附与PH有关:

PH值较高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增强

PH值较低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增强

(4)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

对于水中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吸附。

因为:吸附剂(棉、毛等)在水中表面大多带负电荷。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亲油基相同时,亲水基越长,亲水性越好,溶解度越大,吸附量越低。

(5)吸附剂的表面性质

(6)电解质

6、表面活性剂吸附对固体表面性质的影响

(1)改变了固体质点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质。

(2)增加了溶胶分散体的稳定性。

(3)改变了固体表面的表面张力、润湿性、渗透性。

(4)改变固体表面的带电量及电荷性质。

作业:

1、什么是溶质的表面吸附量、吸附等温线?

2、从吸附等温线上可以看出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3、温度对吸附产生怎样的影响?

4、什么是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其意义是什么?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在溶液的表面活性

复习:表面张力的定义、计算附加压力的公式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吸附等温线(提问)

影响吸附的因素

表面活性的一般性质:溶解度

化学稳定性

第一节表面活性剂的一些性质

我们在讨论表面活性剂在溶液界面上吸附时发现: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关系中有一突变点,如下图虚线还出现了表面张力最低现象(提问原因)

表面张力和溶液浓度的相互关系中,当浓度较低时,表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降低很快,但浓度升至一定值后,随浓度增加,表面张力变化不大。

此种表面性质的突变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状态变化到底有何关系呢?现在我们对表面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还要研究表面活性在溶液中的状态,才能了解和认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和作用。

从图中明显看出,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均有一转折点,且此转折点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小,cmc-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成团结构称胶束)。

表明:表面现象(表面吸附)和内部性质有着统一的内在联系。

下面重点研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1、电导率。

(1)电导:描述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用G表示

定义为电阻R的倒数

即,单位

(2)电导率:

由物理学可知:导体电阻R=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对于电解质溶液而言,其电导率为相距1m长度,面积为1m2的两个平行板电极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的电导。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可电离出正、负离子形式,与无机盐溶液一致:

(1)在浓度极稀时,两者相似,电导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2)但随着浓度的上升,无机盐仍是电导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则与无机盐有明显差异,电导率随浓度改变有一转折点,而且随碳链(亲油基)的缩短,发生转折点的浓度越高,且越来越接近于无机盐。(亲水基↑,亲水性↑,溶解度↑)

(3)当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关系。

如上图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随浓度的增加,摩尔电导率也有一点转折点,且随碳链(亲油基)增长,发生改变的转折点浓度更低,更明显。(亲油基↑,亲水基↓,亲水性↓,溶解度↓)

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特性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共有的。

2、溶解度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由图发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也有一突变的转折点,当溶液温度大于一定值后,溶解度急剧增加,此点称临界溶解温度,也叫Krafft点(克拉夫特点);由图还发现:同系物中随碳链增长,克拉夫特点提高;而相应的溶解度降低了。

一些两性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见P50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导电性和溶解度特征。因为:导电性是针对溶液中正、负离子而言的,非离子型不能电离产生离子;非离子型的溶解度在低温时就易溶,并随着T↑,溶解度↓,出现浑浊。(浊点)

3、依数性

(1)定义:在稀溶液中,当溶质为非挥发性物质时,溶液中溶剂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数值,仅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般化合物稀溶液是理想的,而表面活性剂不同,其稀溶液中表现出极大非理想性,导致稀溶液与浓溶液有较大差异。

(2)渗透参数:

指溶液的(凝固点)冰点降低实验值与假设电解质完全电离成两个离子时的冰点降低值的比例。可表示各种依数性。

4、增溶性。

(1)定义:在溶剂中完全不溶或者微溶的物质,借助于添加表面活性剂而得到溶解,并成为热力学上稳定的溶液,这种现象称增溶性。

(2)具体作用:无机盐水溶液一般有"盐析"作用,即产生沉淀物,盐浓度增加,使其溶解有机物的能力降低,而表面活性剂加入,能增大有机物的溶解能力,从而起到增溶作用。同时碳链增增长,增溶作用提高。

(3)应用:①在染色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染料起到增溶作用,使染料的溶解度增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染色的进行。

②"干洗"中,表面活性剂在非水溶剂中对油污发生增溶作用,从而有效地去除污垢。

(4)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结构、被增溶物质、温度(T,增溶。)

由上分析:表面活性剂各种性质的突变都在一特定范围内,此浓度与转折点浓度相符。所以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内部性质变化与溶液表面现象存在统一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及其结构特点

复习: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随浓度而改变时,基本上所有性能在一特定浓度均会发生突变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知:浓度很稀时,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很快,过了突变点,随浓度增加,表面张力基本保持不变。(提问)

一、现象解释

1、溶液浓度极稀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含量极低,此时溶液相当于纯水溶液,水与空气几乎直接接触,接近于纯水状态。

2、随溶液浓度增加,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数目增加,而表面活性剂中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所以就会被吸附到水—空气的界面,空气和水的接触部分被空气和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接触面所取代,使原来的空气和水的接触界面降低,导致水的表面张力急剧下降。

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相互聚集,疏水基相互靠拢,开始形成胶束。

3、当浓度再进一步增大并到一定值时,水的表面全部被一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或离子覆盖,此时,表面吸附达最大值,而且表面上再也容纳不了更多的分子,将水和空气完全隔离,此时表面张力最低。

4、若再增加溶液浓度,不能提高表面吸附,而只是溶液内部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个数不断增多,使表面活性剂疏水机疏水基相互吸引分子缔合,亲水基朝外,与水相接触出现成团结构,使体系稳定。

二、临界胶束浓度。

1、定义: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用cmc表示。实验表明:cmc为一个窄的浓度范围,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约在10-3~10-2mol/L。

2、重要意义:

表面活性剂的cmc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数据,表面活性剂的许多性能和应用条件都与cmc 有关。

如在表面活性剂cmc以上时,表面张力、渗透压、冰点、粘度、密度、可溶性、净洗力、光散射和颜色变化等性质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转折点浓度就是cmc。

三、溶液中胶束的形成。

根据体系能量最低最为稳定的原则:

1、当表面活性剂量极少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与水的作用力大于疏水基对水的斥力,使水中氢键结构重排,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形成一种有序结构。图(a)

2、根据体系能量最低最为稳定的原则,为使其疏水基不被排斥,它的分子就不停转动,可通过两个途径寻求获得体系的稳定。

(1)图(b):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留在水中,疏水基伸向空气,形成定向吸附层,从而降低表面自由能。

(2)图(c):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相互聚集,尽可能减少疏水基与水的接触,而降低体系的自由能。

由于疏水基的相互缔合,势必让亲水基存在于缔合物表面,从而与水接触,促使整个体系的稳定,这种缔合即为胶束。

3、分类。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胶束是由离子缔合而成的,且带电,称胶体电解质。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胶束是由分子缔合而成的,不带电,不属于胶体电解质。因表面活性剂胶束均通过缔合而成,所以此溶液统称为缔合胶体或胶束溶液。

四、胶束的结构形状。

通过了解胶束形状,可以认识胶束的特性及其对界面的影响。

1、在稀溶液中,胶束一般呈球状。

双电层:在溶液中的带电固体表面,由于静电吸引力的作用,必定要吸引等电量的、与固体表面上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反离子)环绕在固体粒子周围,这样便在固、液两面之间形成了双层电。

2、在10倍于cmc或更大浓度的溶液中,胶束一般是非球状的。

(1)此结构使大量的表面活性分子内疏水基与水接触面积缩小,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此结构内核由疏水基构成,棒状胶束表面油亲水基构成,具有一定的柔顺性,随着浓度增加,棒状聚集成束,周围是溶剂。

(2)浓度更大时,形成层状胶束。

3、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为了增加体系的稳定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表面呈正电荷或负电荷,使得电荷更加集中,即电荷密度大于单分子时的电荷密度。所以,当胶束靠拢时,势必造成体系自由能增加。

这样,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时,同时存在着体系自由能减小和增大的双重效果。根据体系能量最低最为稳定原则。

所以,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必须使体系的表面自由能最小,才能形成稳定的热力学状态。

4、胶束的形状与大小关系。

(1)胶束大小——胶束量:胶束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单体相对分子质量

也称胶束的聚集数,即:缔合或胶束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数或离子数。

(2)测定胶束大小(聚集数)的方法:

光散射法、扩散—粘度法、超离心法、电泳法

第三节临界胶束浓度

复习:浓液中胶束的形成、临界胶束浓度(cmc)

一、临界胶束浓度

1、定义: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提问)

或: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只有稍高于它的临界胶束浓度时,才能充分显示其作用。

2、Kafft点与临界胶束浓度的关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转折点(Kafft点)对应的是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其溶解度就是临界胶束浓度(cmc)。

3、结论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作用因界面吸附,所以只要浓度稍大于cmc即可;而乳化、分散、增容和洗净作用,浓度要大于cmc很多才显示效果。

4、测定

临界胶束浓度(cmc)可通过各种物理性质的突变来确定,方法不同,值也差异,但突变点总落在一个窄范围内。

二、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和临界胶束浓度(内因)

1、表面活性剂碳氢链

(1)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在亲水基相同情况下,cmc值随疏水基的碳链增长而降低。P59表3-2是一些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2)不同系列表面活性剂随C链增长,cmc下降的程度不同。

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每增加一个C,cmc下降近一半。

②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疏水链每增加两个C,cmc降至1/10。

③两性表面活性剂每增加四个C,cmc降至1/100。

(3)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分子排列有序,cmc↓

①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非极性基团)如有支链,则支化度↑,cmc↑。

②疏水链含有不饱和键时,cmc↑。

③疏水链中引入极性基团,cmc↑程度不同。

④亲水基处于疏水基链中间,cmc↑。

⑤疏水链中的H被F取代时,cmc↓,特例末端的H被F取代。

2、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

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亲水能力↑,cmc↑,影响不大。

cmc比较:两性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反离子的影响。

反离子对表面活性剂cmc值影响不大,但假如反离子本身就是表面活性剂离子,则对cmc ↓明显,且随反离子疏水基↑,cmc↓更明显。

例:25℃

表面活性剂反离子对于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有了强烈促进作用,它使表面活性剂的cmc↓。

三、外界因素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1、温度

通常:T↑,cmc↓,但至最低值后,T↑,cmc↑。

T↑,分子动能↑,分子距离↑,亲水性↓,有利于胶束形成,cmc↓。但T进一步↑,不但亲水性↓,而且疏水性↑,胶束碰撞加剧,不利于胶束形成,cmc↑。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cmc最低值所处温度是不同的。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Krafft点温度↑,cmc↓。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溶解度↓,甚至转为不溶于水的浑浊液,此时温度称“浊点”,浊点以上不溶于水,浊点以下溶于水。

在浊点温度以下,T↑,cmc↓,且疏水基C原子数↑,cmc↓越显著。

2、电解质

通常: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无机电解质,使cmc↓。

这种倾向: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非离子型

(1)阴离子对表面活性剂cmc↓程度次序为:

(2)阳离子对cmc下降程度次序为:

3、有机物

(1)极性有机物:高碳醇类和酰胺类,它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结合而影响cmc。碳链↑,cmc↓。醇类烃基大小和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大小相当时,cmc下降至最低值。

(2)较大浓度时才对cmc影响的有机物:如尿素、低碳醇等。

它通过改变水与胶束、水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而影响cmc。醇类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mc 的影响与离子型相反:醇的加入,cmc↑。

4、PH值。

PH值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cmc影响大,如图实验知:pH↑,cmc↓。

作业:

1、画出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并简单解释此变化规律?

2、临界胶束浓度的定义及其表示符号?

3、根据能量最低体系最稳定原则,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在溶液中如何寻求稳定的?

染整常用助剂

第三章染整常用助剂 纺织品染整加工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并运用各种机械设备,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水和各种助剂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对染整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将对染整用水以及染整过程中常用的助剂作介绍。 第一节染整用水 染整加工中用水量很大,从退浆、煮练、漂白到染色、印花、后整理以及锅炉供汽都要耗用大量的水,用水量位居全国各行业中的第二位。粗略估计,平均每生产1 000 m印染布约耗水20 t左右,其中煮练用水占一半以上。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锅炉使用效率和染化料、助剂的消耗,所以印染厂一般都建在水源丰富的地区。 一、水源 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天然水一般分为地面水(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泉水、井水)。 地面水是指流入江河、湖泊中储存起来的雨水。雨水流过地面时带走了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当流动减弱后,悬浮杂质发生部分沉淀,但可溶性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仍然残留其中,其杂质含量随气候、雨量和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地面水水质的处理相对较容易,对印染加工无大妨碍。 地下水有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之分。浅地下水主要指深度小于 15 m 的泉水和井水,它们是由雨水从地面往下在土壤或岩石中流过较短的距离形成的。由于土壤具有过滤作用,浅地下水中含悬浮性

杂质极少,水质澄清,但矿物质含量多、硬度大,在印染加工过程中须软化后再使用。深地下水多指井水。由于雨水渗过土壤和岩石的路程很长,经过过滤作用后,一般不含有机物,但却溶解了很多的矿物质。 天然水来源的不同含有的悬浮物和水溶性杂质也不同。悬浮物如泥沙、尘埃、微生物和少量的有机物等,这些悬浮物可以通过静置、澄清或过滤等方法去除,去除比较简单,但水溶性杂质种类较多,最多的是钙、镁的硫酸盐以及氯化物等,有时还有铁、锰、锌等离子,对纺织品的印染加工及锅炉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经过软化后才能使用。 自来水由地面水与地下水经处理而成的,是经过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好,但成本高。 二、水质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它们都是二价或二价以上的离子(如Ca2+、Mg2+、Fe3+、Mn2+等),见表 3-1。在天然水中,形成硬度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所以通常认为硬度就是指这两种离子的量。其中,钙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镁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镁、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镁。钙盐部分称为钙硬度,镁盐部分称为镁硬度,总硬度等于二者之和。 水的硬度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分。经过加热煮沸后,水中的杂质(主要是钙、镁的酸式碳酸盐)能够沉淀出来,这种水称为暂时硬水,其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而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除去所含杂质(主要是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的水称为永久硬水,其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硬度一般用1 L水中钙、镁离子换算成CaCO3的含量来表示(镁盐换算成碳酸镁)。因为 1/2CaCO3 的摩尔质量为 50 g,所以 1 mmol/L 相当于50 mg/L(CaCO3)。 表3-1 硬水和软水区分表 水质以CaCO3含量计/(mg/L) 极软水<15

山东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33-2005)

山东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33-2005) 发布日期:2008-04-30 浏览次数:602 字号:[ 大中小]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促进纺织染整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负责起草,山东飞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丽贞、陈文兵、杨义飞、孔进、张向阳、徐少昌。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管理,以及山东省辖区的纺织染整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废水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7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 11889 水质苯胺类的测定重氮偶合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 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7133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3 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及定义: 3.1 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

纺织印染助剂平滑剂的现状

纺织印染助剂平滑剂的现状 纺织印染助剂产品的平滑剂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印染的添加剂,平滑剂用以改善纺织印染品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是精细化工产品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技术,平滑剂属于化工和印染的边缘科学,助剂是精细化工的一个小小分支,平滑剂具有精细化工的一切特点。其固定资产的投资与其产品特点紧密相关。众所周知: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品种多,吨位小,其生产方式也不同于其它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具有流程短,单元反应少,平滑剂大部分采用复配技术和乳化技术等,其合成仅限于关键性原料,即核心技术,其产量更小,其设备通用性强,因此主题固定资产投资远远小于其它化工行业。印染助剂是针对特殊的用户群设计的产品,平滑剂是化工产品链中的最末端,其生产工艺虽然简单,可附加值极高,技术含量高。纺织印染助剂属于开发经营型工业,平滑剂在大力搞好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的同时,还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研究产品的应用技术和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为了满足各种专门用途的需要,平滑剂许多有

化学合成得到的产品,除了要求加工成多种剂型以外,常常必须加入多种其他试剂进行复配。 宏其平滑剂是一种特殊反应性聚合物,它可方便地应用于各种纤维纱线以及织物,赋予纱线以及织物悬垂性,回弹性,超软和超滑的手感,烘干后不粘手,并具有耐水洗和干洗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棉麻和羊毛、羊绒与羊仔毛等各种动物毛以及混纺(亦适用于丝光、超丝光处理后)的手感整理,效果特佳,洗后具有丝般的光泽,按常规整理工艺应用对织物,纱线的白度,色牢度没有影响。平滑剂在上面的基础上加以复合由特殊保湿与增亮结构高分子化学物复配而成,可有效地赋予织物吸湿、光亮和油润的特性,在羊毛及其纯棉混纺织物和牛仔后整理上使用,效果尤为显著。

浅谈印染助剂

小议印染助剂 近年来,随着印染行业的飞速发展,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也相应的迅速起来,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纺织印染助剂除能增加纺织品附加值、提高纺织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外,对染料产品的配套使用和推广应用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大的生产染料的跨国公司均有配套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如巴斯夫、科莱恩、汽巴、拜耳等公司在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况且相当多的染料应用对象与纺织印染助剂的应用对象是相同的,因此其销售网络资源可得到合理利用,其销售成本可得到降低。相反,国内染料生产企业基本不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且国内纺织印染助剂企业也不生产染料。从长远看,这不利于染料的推广应用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而我国的印染助剂生产是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的。90年代以来新型纤维的开发、纺织技术的创新、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都迫使纺织工业寻求新的助剂,新的经营模式。从开始进口到全国性的研制和生产,逐步形成了化工和纺织工业相互交叉的印染助剂生产行业的雏形。 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朝着高档、舒适、健康及生态绿色方向发展。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趋势有四大方面:根据新纤维的发展开发相应配套助剂;采用复配技术,增加助剂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和完善传统的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开发环保型助剂。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纺织印染行业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以维持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总之,印染助剂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信息化高新技术化的多元并营道路,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的探索发现,以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环保——是21世纪的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印染厂每天所排放的污水大大超过一吨。就仅仅这么一吨的污水也足够“染黑”我们的母亲。而作为印染助剂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生产环保、节能减排助剂,如广州庄杰化工的Z J-R H18环保皂洗粉,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具有优良的洗涤和分散、浮化、螯合能力,几乎无泡,可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的皂洗,可将纤维中非结合的)染料洗去,明显提高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并且皂洗后的残液比常规皂洗剂明显要浅,大大减轻污水处理压力。 环保受人们青睐,同时又为人们所关注。印染企业若采取环保印染助剂,能节约成本同时又提高收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来源:广州庄杰化工&印染在线

浙江省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_5-31_(1)

DB CS B 备案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20□□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textile industry 2013.5 20□□-□□-□□发布20□□-□□-□□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

DB□/□□□□-20□□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 5 污染物监测要求 (7) 6 实施与监督 (8) 附录A (9) 附录B (13) 附录C (22)

DB33/□□□□-2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浙江省纺织染整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企业或生产设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监控要求。 纺织染整企业或生产设施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规定;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除本标准中已确定限值的指标外,其余指标项目仍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的要求执行。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纺织染整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与纺织染整工业相关的排放限值。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国内外纺织印染助剂发展新动向.

纺织化学品T暨—二让目皿盈上__ 国内外纺织印染助刹发展新动向 摘要:阐述了国外印染助剂发展的新特点: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依旧占据支配地位,设置“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纺织助剂 的开发放到比较显著的地位。文章还根据我国纺织助剂工业的现状指出了印染助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印染助剂;发展动向;三高助剂;技术特性 中图分类号:Ts19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25(2005)05—0101—05 上海染料有限公司章杰 印染助剂对纺织品染整加工至关重要,它们可使纺织1.1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依旧占据支配地位品更具时代感、更加功能化、更趋高档化,因此进入新世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纺织助剂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纪以来国际印染助剂(包括化学整理剂在内)的市场不断西欧和日本.重要的供应商有BASF(巴斯夫)、Lanxess(朗扩大,目前销售已超过160亿美元,年产量达到280万t。盛)、Cl撕ant(科莱恩)、Ciba(汽巴)、Cognis(科宁)、Novo共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240万t左Nordisk(诺和诺德)、Goodrick、Bohme、soko、Rotta(龙右。按消耗价值计算,前处理剂占3%、后整理剂占65%、塔)、zschimmer&schwarz、Dr.Petry、wacker(瓦克)、印染助剂占21%、通用助剂占ll%…。目前世界上工业松本、竹本等。他们在纺织助剂市场上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纺织印染助剂产量生产企业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但为与纤维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为7:100。由于了追求纺织助剂领域更大的利润,西欧的一些公司采取了世界上各地区和国家的纺织工业发展的差异,它们对纺织不同于纺织染料组织结构改革的方式来进行改革,把纺织印染助剂的需求量也不同。例如由于近年世界纺织工业从助剂业务控制在自己手里或者单独成立公司以加强发展力美国和西欧等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使该地区对纺织助剂的度。例如Ciba公司和Sandoz公司的化学品部门在1995年需求量增长很快,估计年均增长率达到4.1%,2005年的下半年合并建立了Novanis(诺华)公司,到1996年4季需求量将达到102万t左右;而北美在同一时期的年均增长度包括纺织助剂在内的专用化学品部门又从该公司中分离率约1.7%,2005年的需求量约44万t;西欧在同一时期出来,建立了Cibaspecialtychemicals公司。1998年4季的年均增长率约1.3%,2005年的需求量在37万t

常用塑料助剂

1、润滑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聚乙烯蜡(CH-2A、CH-4A、CH-6A) 油墨、涂料专用助剂20KG 编织袋聚乙烯蜡(CH-100)20KG 编织袋 微粉聚乙烯蜡(WF-101、WF-102)15KG 编织袋聚丙烯蜡(WPP蜡)20KG 编织袋聚丙烯蜡(CH-200)20KG 编织袋微粉聚丙烯蜡(微粉WPP)15KG 编织袋 氧化聚乙烯 氧化聚乙烯(OPE)20KG 编织袋 20KG 编织袋 (乳化型高酸值)(OPE) 硬脂酸丁酯(DL-100)165KG 铁桶硬脂酸辛酯(DL-110)170KG 铁桶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25KG 编织袋油酸酰胺20KG 编织袋芥酸酰胺20KG 编织袋硬脂酸酰胺20KG 编织袋一氧化铅(黄丹)PVC内润滑剂(G-16) PVC外润滑剂(G-74)

2、改性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 (HY-316) 新型PVC 复合型加工助剂25KG 编织袋 PVC加工改性剂 (DS-106、DV-6树脂、M-80) 25KG 编织袋 PVC加工改性剂 (ACR-201、ACR-401、ACR901) 25KG 编织袋PVC改性剂(V-276)200KG 铁桶PVC抗冲剂增强剂(CPE-135A)25KG 编织袋增光型剥离剂(V-2)200KG 铁桶塑料光亮剂(GL-101、GL-102)25KG 塑料桶 3、稳定剂: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产品名称规格包装PVC 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亚磷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硬脂酸铅)25KG 编织袋PVC 稳定剂(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20KG 编织袋硬脂酸锌20KG 编织袋硬脂酸铅20KG 编织袋 硬脂酸钙20KG 编织袋硬脂酸钡20KG 编织袋硬脂酸钠(胶状)10KG 纸盒钾锌催发泡液体稳定剂(HY-101)200KG 铁桶镉锌催发泡液体稳定剂(HY-201)200KG 铁桶钙锌液体稳定剂(HY-501)200KG 铁桶钙锌液体稳定剂(白润滑)HY-511 200KG 铁桶钡锌液体复合稳定剂(HY-801)200KG 铁桶

染整助剂

染整助剂 在纺织品染整加工成织物的过程中所用的助剂,染整助剂常按染整加工的步骤和用途分为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助剂、整理剂三大类。 目录 1染整助剂 1染整助剂 1染整助剂 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前处理工序包括纤维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需要加入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以有机硫酸酯、磺酸盐和聚氧乙烯醚为主。 渗透剂即润湿剂,纺织工业常用的渗透剂有蓖麻油酸丁酯的硫酸酯、丁基萘磺酸钠盐等。在中性溶液中,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渗透能力特别强;在酸性溶液中除了上述品种外,常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而在强碱性溶液中,如丝光过程则要用较短碳链的硫酸酯如辛醇硫酸酯。 乳化剂在纺织过程中由于要改进丝、纱的润滑性能,往往要上油。但在印染加工前要去掉油,以免影响染色,所以在这些纺织油剂中就要事前加入乳化剂,或者在清洗浴中添加乳化剂来保证清除油斑,一般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清洗剂即洗涤剂、净洗剂,去除纺织物品上的油污,过去以肥皂为主,现在则用各种合成洗涤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包括价格略高的油酸酰胺衍生物。此外,还有在退浆时用来促使淀粉水解的酶;在漂白时加入的活化剂及防腐蚀剂,使漂白过程加快、白度增高,而不腐蚀设备。目前,已发展到退浆、煮炼、漂白一浴完成,而采用新的复配的强力清洗助剂。 印染助剂染料品种多,染色的工艺不同,需要相应的配套助剂,因此这类助剂的品种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软水剂即金属离子螯合剂。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往往影响染料色泽或其溶解性能,可用这类助剂来补救,常用品种有六偏磷酸钠、氨三乙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钠等。 溶剂和助溶剂某些染料在使用或配制液体染料时需加溶剂帮助溶解,如乙二醇、一缩二

纺织染整助剂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纺织染整助剂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1、芳香胺的禁用 GB 18401-2003和Oeko-Tex Standard 100-2004对纺织品所用染料中不能含有23种禁用芳香胺作了明确的规定,生态型纺织助剂同样不能含有这些禁用物,由于复配型助剂成分保密性,所以将此项目列入该体系之中。GB/T 17592一199碳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方法第一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产品检测范围的局限性,可以采用的检测方法:(1)cEN 150/Ts17234:200茸皮革一化学测试一染色皮革上某些偶氮染料(颜料)的测定》; (2)EN 14362一:200叉纺织品一源于偶氮染料(颜料)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1一第1部分:使用某些不经萃取即易得到的偶氮染料(颜料)的检测》;(3)E N14362一2:200蔗纺织品一源于偶氮染料(颜料)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一第2部分:使用某些须经萃取纤维而易得到的偶氮染料(颜料)的检测》。 2、重金属的萃取 重金属对人体的累积毒性相当大一旦为人体吸收就累积于肝、骨骼、肾、心及脑中,积累到某一程度,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此种情形对儿童尤为严重。Oeko-Tex Standard 100-2004严格规定了sh、AS、Ph、cd、cr、c。、cu、Ni 和Hg在不同纺织品上限制值,生态型纺织助剂也必须附合该标

准。检测设备用AAS或ICP,样品前处理可参照GB/T 17593-199碳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 3、游离甲醛量 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此外,甲醛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GB 18401-2003和Oeko-Tex Standard 100-2004严格规定了不同对象纺织品所含游离甲醛的限制值。规定婴幼儿类含游离甲醛的量不超过75 mg/kg;直接接触皮肤类不超过75 mg/kg;不直接接触皮肤类不超过300 mg/k 9。检测方法可采用GB/T 2912。1-199碳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2912。1一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2部分:释放甲醛(蒸气吸收法》,其中水萃取法比蒸气吸收法更能模拟人体的穿着状态。 4、五氯苯酚/四氯苯酚 五氯苯酚(PCP)是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木材、浆料采用的传统防霉防腐剂。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PCP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因而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受到严格限制。2,3,5,6一四氯苯酚(T ecP)是PcP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同样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纺织染整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发布于1992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内容: --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调整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导纺织染整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纺织染整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自《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之日起,《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0废止。 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对本标准未作规定的TOC等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本标准已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可以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东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9月1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纺织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

一、纺织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 1.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现状 世界上助剂工业约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初几乎全部用于纺织行业,为纺织助剂。以后进入日用化工市场,但仍以纺织工业为主,到了五十年代,它的用途已发展到石油化工、农药化肥、纸张、皮革、塑料、医药、选矿以及建筑等多种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纺织助剂年产量约280万吨,生产近1.4万个品种,包括100个类别。根据1989年的报导,欧美的纺织助剂的商品牌号已达8千余种,门类为48大类,日本也已有5500个品种。国际纺织助剂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由于近年纺织产业从传统的生产中心美国和西欧向东南亚转移,使得东南亚地区纺织助剂的需求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 表1 世界各地区的纺织助剂需求量 地区或国家1991年需求量(万吨)2000年需求量(万吨)年均增长率(%) 日本9.44 9.75 0.4 北美34.72 40.30 1.7 西欧30.72 34.40 1.3 东南亚58.03 82.95 4.1 其它48.33 58.00 2.0 合计181.24 225.40 2.4 在东南亚纺织助剂市场上,西欧与日本有很强的竞争力,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贸范围内处于支配地位,主要有basf,bayer,hoechst,cibe,sc,icl等公司,就品种而言,bayer就有助剂产品近1千种左右。从市场分析,纺织助剂中增长最快的是印 染助剂。 我国纺织助剂产量在2000年为46.57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26万吨,(前处理助剂17.4~7.8万吨,染色和印花助剂11.2~11.6万吨,后整理助剂6.5~6.8万吨);2001年纺织助剂年产量为51.98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29万吨;2002年纺织助剂年产量为61.02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34万吨。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品种近1千种,门类29大类,常年生产600个品种,在这些助剂产品中,80%是表面活性剂,20%是功能性助剂。 2000年世界纤维生产量4830万吨,纺织助剂与纤维产量之比为4.7%,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为7%,而美国、德国、英国为15%左右。我国在2000年化纤产量690万吨,天然纤维约500万吨,纺织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为3.91%;2001年化纤产量963.3万吨,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为4.17%。基本上比世界平均水平略低,而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除反映纺织助剂有很大发展空间外,也说明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不高。2000年世界染料产量约为70万吨,助剂产量为它的3.2倍,以日本为例,在1976年纺织助剂产量为16万吨,当时的染料产量仅5万吨,助剂用量为染料的三倍左右。2000年我国染料年产量309559吨,有机颜料72591吨,总计382150吨,助剂产量为它的1.22倍;2001年染料产量337420吨,有机颜料74639吨,总计412059吨,助剂产量为它的1.26倍;2002年染料产量421300吨,有机颜料95700吨,总计517000吨,助剂产量为其1.18倍。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说明我国近几年染料生产突飞猛进,但商品化所用助剂是低水平的,也反映我国染料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同时也为助剂工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为发展迅速的染 料工业的商品化提供合适的助剂。 目前我国纺织助剂无论是品种数量和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各助剂生产企业的助剂品种少而且雷同,缺少专用高档助剂和适合各种应用的系列化助剂,通用助剂生产能力过剩。助剂质量不稳定,且缺少检测手段,质量指标不规范。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缓慢,清洁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尚不普遍。 2.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现状

常用塑料助剂简介

常用塑料助剂简介 一、稳定助剂 1.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由于能和许多其它材料如增塑剂、填料及其它聚合物相容,因而被认为是最通用的聚合物之一。其主要缺点就是热稳定性差。 添加剂的使用可改变聚氯乙烯(PVC)的物理外观和工作特性,但不能防止聚合物的分解。虽然在物理的(如热、辐射)和化学的(氧,臭氧)因素作用下总是会使聚合物材料逐渐地破坏,但叫做稳定剂的一类物质可有效地阻止、减少甚至基本停止材料的降解。 关于PVC的破坏过程,人们提出了各种机理:热氧化分解;无氧情况下增长大自由基的交联;立构规性对降解的影响;光降解;氧化脱氯化氢;辐射降解;加工过程引入的临界应力导致的分子链断裂;以及PVC分子中支化点对降解的影响等。 从化学上来说这些机理是非常相似的,并且可以直接与PVC的物理状态相联系。PVC 降解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脱氧化氢,表示如下: 随着脱氯化氢过程的继续,出现共轭双键,聚合物吸收光的波长发生变化,当在一个共轭体系中出现6或7个多烯结构时,PVC分子吸收紫外光,从而呈现黄色。这里最多能产生0.1%的氯化氢。随着降解过程的继续,双键增加,吸收光波长变化,PVC的颜色也逐渐变深,深黄色,摇拍色,红棕色,直至完全变黑。当聚合物进一步受损时,继而发生氧化,链断裂,最后交联。 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PVC均聚物和共聚物的严重缺陷,需要用稳定剂消除引起开始脱氯化氢的不稳定部位;或作为氯化氢的清除剂;或当自由基产生时便与之反应;或作为抗氧剂;或改变多烯结构以阻止颜色变化、分子链断裂和交联。稳定剂必须与PVC体系相容,不会损害材料体系整体的美感,并且还应具有调节润滑的性能。 对某一具体的树脂、复合组份、最终用途选定好稳定剂,可得到优良的PVC掺混物。PVC 树脂的敏感性以及各种添加剂的稳定作用或有害效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逐一加以注意。 因此,必须注意到像树脂的锌敏感性,金属皂润滑剂的稳定性能,环氧及磷类增塑剂的工作特性,以及各种颜料及其它组份的影响等现象。加工技术和产品用途决定了对最终稳定性的要求,因此也决定了具体配方的稳定剂类型和用量。必须对加工设备的类型、剪切速率以及PVC掺混物可能经受的热过程给予重视,在必须知道管理机关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制成品的物理外观和耐久性。 稳定剂种类 PVC稳定剂通常是无机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这一术语本身就表明含有阳离子,或有机化合物,通常按化学类别进行分类。通常,无机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基本的(或主要的)稳定剂,而有机物则是次要的或辅助的稳定剂。 稳定剂主要根据锡、铅以及血A族金属的混合物如钡、铜、锌进行分类。 锡稳定剂:含有1个或2个碳一锡键,其余价键为氧或硫-锡阴离子键饱和的四价锡化合物,是PVC的最有效稳定剂。这些化合物是有机锡氧化物或有机锡氯化物与适当的酸或酯反应的产物。 稳定剂协同的混合物很普遍,通常包括各种流基有机锡化合物和波基盐(化合物)以及辅助的添加剂,如锌皂,亚磷酸盐,环氧化物,甘油酯,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显 4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1、染整助剂应用的基础要求有哪些? 舒适性、防护性、简便性、大众性、持久性、环保性 2、按照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流程,染化助剂通常可以分成那_四大类。 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整理助剂 3、常见的退浆方法还有哪些。 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热水退浆 4、波美度的含义 测量液体密度时采用的单位。 5、PVA、 PA、PU分别指的是那类物质。 PVA:聚乙烯醇 PA:聚丙烯酸酯 PU :聚氨基甲酸酯 6、双氧水漂白时,织物表面产生破洞的原因。 织物表面有铁锈铁屑,对双氧水进行强烈分解 7、生物酶的杀灭(也就是灭活)的方法。 温度上升到85度以上、处理液的pH在8.5以上、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重金属离子、处于强酸条件下 8、匀染剂作用原理 主要尽可能使染料均匀上染,首先通过缓染,其次通过移染(1)缓染降低染料上染纤维的速度,增加染料与染液的溶解性和亲和力,降低染料和纤维的亲和力(2)移染是通过在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的局部区域所吸附的染料量可能会大于其他区域,在匀染剂带动下移动染料,达到均匀上浆 9、专用剥色剂基本性能的检测方式。 检测助剂的移染性和织物表面深色的变化。除保险粉以外 10、印花糊料的分类。 天然糊料、化学糊料、复合糊料 11、通常情况下,纺织品阻燃整理通过什么方法来有效抑制纺织品燃烧。 吸收热量、阻隔氧气、参与反应 12、白度仪测试白度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操作? 预热、调零、校正、拆不样 13、常用的氧漂稳定剂分类。 化学组成:含硅类、非硅类 功能机理:吸附型、螯合类 14、匀染剂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匀染的目的。 移染、缓染 15、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哪些是提高染色牢度的方法。 加强水洗、加强固色

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总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均可清洗污垢,食盐可以作为固色剂。这些物质都属于助剂,其中大部分是表面活性剂,本书我们主要讨论印染工业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第一节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一、纺织染整助剂概述 1、定义:纺织工业从纺丝、纺纱、织布、印染到成品的各道加工工序中,都要用到各种辅助化学品,它赋予纺织品各种优异的应用性能,这种辅助化学品通称为纺织染整助剂。 2、作用: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改善加工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二、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1、根据生产工艺分: (1)纺织助剂 (2)印染助剂 2、印染助剂 (1)无机物: 食盐:固色、纤维素纤维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染色时起促染作用。 盐酸:中和作用 保险粉(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还原能力强,一般用于染料还原,剥色及还原清洗中。在酸性、碱性及温度作用下容易分解,印花时不能使用。 (2)有机物:草酸 酒精:用于染料的助剂,印花调浆的有机溶剂。 甘油(丙三醇) 三、印染助剂的主要用途 润湿、渗透:织物一般在溶液中处理,即要考虑溶液对织物的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 泡沫与增溶——消泡:泡沫法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可降低织物的带液率,达到节能的效果。洗涤:干洗适用于高档织物。 柔软:手感柔软、滑爽且耐洗。 还有固色、防水、防霉、抗静电等作用。 四、印染助剂的现状 我国印染助剂的品种、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存在不少问题,印染后整理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重点要用好印染助剂。 而这些助剂中品种、用量最多的是表面活性剂,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和性能。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基本参数用量:5--10g/L … 2、精炼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 3、渗透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 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克/升。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克/升为宜。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闪点(℃):39;爆炸极限(%):; 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 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整理中不形成永久性折痕,不形成擦伤痕或条痕。绳状织物更易展开,移动,故改善匀染性,织物外观更均匀。不损害配液稳定性,因此不形成染料凝聚,亦不会造成色斑,污斑等方面问题。在喷射染色机中无泡沫问题,对任何织物均不影响染色性能。提高喷射染色机、绞盘、轧车和鼓式染色机的使用效率。 6、螯合分散剂 "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状;离子性:阴;PH(1%):7±1;溶解性:易溶于水; 用途和特性:有优良的螯合分散能力,螯合值为大于或等于250mg/g。酸碱及电解质稳定性良好。具有多用途、如退浆、精炼、漂白染色之过程。还可防止杂质再沉淀,使染机不易结垢。根据水质好坏及用途用量不等。可与羟基乙酸、PAA、BTA、钼酸盐共聚物混用. 7、分散染料修补剂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textile industry GB4287-92 代替GB4287-84及GB8978-88 纺织印染工业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2-05-18批准1992-07-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纺织染整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防治水污染,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纺织染整企业的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2 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级法 GB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 7474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3 术语 3.1 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 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俗称印染。 3.2 纺织品textile 纺织工业产品,包括各类机织物、无纺织布、各种缝纫包装用线、绣花线、绒线以及绳类、带类等。 4 技术内容 4.1 标准分级 本标准分三级 4.1.1 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1.2 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塑料助剂_百度文库.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陈海婷 魏丹毅 郭智勇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宁波 , 315211 摘要介绍了近 5年来不同种类的基体中所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情 况 , 总结了聚氯乙烯、食品、大气、水、土壤、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 , 并展望了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分析 前处理 综述 Progress in the Analysis of Phthalic Acid Esters Chen Hai-ting Wei Dan-yi Guo Zhi-yong (Facult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Abstract:The progress in the analysis of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in various matrices in recent 5years is reviewed. The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s for PAEs in PVC, foods, air, water, soil and cos-metic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analysi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plasticizers; phthalic acid esters; analysis; pre-treatment; review 收稿日期 :2007-10-24 浙江省新苗人材计划项目 (2007G2070042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科研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2007F70009 随着塑料制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 增塑剂已成为环境中几乎无所不在的物质 , 在所有环境类样品中几乎都能检测到其存在。近年的研究结果已表明 :邻苯二甲酸酯类 (PAEs 和己二酸酯类 (AEs 具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 , 影响体内分泌 , 导致癌细胞增殖 ; 可干扰人体激素的分泌 , 在体内长期积累可导致畸形、癌变和致突变 [1,2] 。因此 , 增塑剂的分析检测方法已成为近几年的 研究热点之一 , 其中尤以 PAEs 为研究对象居多 , 本文拟就近 5年来不同种类基体中 PAEs 的分析检测方法作一回顾和评述。 1增塑剂的分析测定方法简介 对增塑剂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 即 :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文献介绍过的样品前 处理方法主要有 :液 -液萃取、柱层析、固相萃取 (SPE 、固相微萃取(SPME 、微波溶出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由于具有萃取效率高、消耗溶剂

浅析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8-08-02T11:15:15.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孙建瑜王敏刘海涛 [导读] 摘要:本篇主要研究了关于纺织印染助剂在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比拼状况、在我国发生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并分析表述了西欧与位于亚洲的日本仍然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市场处于绝对领导的区位优势,其主要方面开始向绿色可持续的环保型产品以及向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发展。 鲁道夫化工(东莞)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本篇主要研究了关于纺织印染助剂在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比拼状况、在我国发生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并分析表述了西欧与位于亚洲的日本仍然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市场处于绝对领导的区位优势,其主要方面开始向绿色可持续的环保型产品以及向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发展。纺织印染工业作为我国在全球比拼中优势众多且成效显著的重要产业之一,事关我国的国计民生,在国内的生产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在国内具有很可观的前景,是很有经营发展潜力的关键领域。 一、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综合发展现状分析: 1.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总共有约上百个种类以及万余个品种,在纺织品的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用多功能发张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家纺织品精细化、现代化制造实力。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制造资源量在世界上的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在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对于纺织印染助剂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加,先进已经超过了北美等国的总量,但是纺织印染助剂的加工制造企业依然重点位于西方国家以及日本。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印染布生产总量在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飞速增长,目前已经达到全球第一的印染布的加工制造总量。而且,虽然我国的总量居于前列,但是我国的纺织印染助剂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企业通过不断完善修改生产销售战略规划来保证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而这也为现阶段的全球纺织助剂工业经营进步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要素。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主导作用。虽然全球纺织印染助剂的少数几家全球化大企业纷纷宣布将工厂搬到亚洲的东南亚地区,但因为西方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在种类和品质方面更加多样和出色,所以纺织印染助剂在全球的主要决定作用依然是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的优势。 2.国际环境阻力加强。伴随着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境对应额度的废止,全球市场方面构造技术和经济往来“路障”的力度在越来越大,尤其是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清洁屏障中的对于纺织助剂的控制条件、控制范围以及控制规模都变得更加严格,这是远远大于起初的强度的。这些更加严格的有针对性的屏障也将广泛地约束国内纺织化学相关产品以及纺织产品的对外贸易和经营。 二、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目前,纺织印染助剂的相关工艺发展主要为四大方向。运用复合对应技术来收获助剂的多元化功能以及高质量功能,比如一些助剂具有高效的长期柔软功能特性,但是对水的吸收性能不强,依靠复合对应的聚氨酯类预聚物能够取得有机硅所包含的柔滑功能特性和聚氨酯预聚物独有的丰富软弹和对水吸收性强的集中综合特色。在全球纺织品印花行业的一个交流平台上,中国的一家公司讲解了纺织印花硅胶特性产品,带有非常出色的延、软特性以及非黏手感特性、长期固色等特性,对于在技术方面存在难点的高档体育服装方面及其适合有效。还有一家企业通过设计研究出的有机硅嵌段聚合工艺,生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乳液,也就是具有使用后软滑且长期稳定的高含固量改性硅油整理剂。有效防止了出现一些油斑的问题,有利于生物方面的吸收降解,没有包括西方等国禁止使用的对象,大大减少了输送包装以及制造能源消耗支出,提高了下游公司防止印染制造材料的其他价值,强化提高了国内同类成品的质量规格。依据新型纤维技术工艺进步,提前研究设计对应的同标准助剂,每一种纤维的出现都离不开一整套的新型染整制造加工技术、染料和助剂相关成品。最近几年,一些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目光的关注,其中一种不依靠水以及化学产品的干爽条件制造备受瞩目,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预计降低生态污染指标。运用适宜的核心技术来处理织物的外表部位,能够使织物的表部位性质发生变化。若是以往的加工技术的话,需要多出很多处理步骤,并且每个步骤中的细节都要严格谨慎的工作,并且在全流程中都离不开大量的水源补给,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生态污染以及增加了加工制造全流程的安全隐患。所以,等离子体新技术能够省略很多过程,强化纤维染色印花的耐久程度,强化羊毛防毡缩的功能特性,优化织物的接触感受以及去除有害气味。 2.运用高科技的产品来补齐传统印染助剂的短板是未来的发展主攻方向,中国纺织相关科研院所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内开始研究发展等离子体相关纺织应用核心工艺技术,在历经数年的不断试验后,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能够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并且每年减少的费用支出更是高达数亿元。依据市场需求定位,通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来迅速打通全球市场,并且依靠优秀的高质量来夯实全球销售效益增长的基础。这项新技术在使用后的棉织物的体现在光滑无绒毛以及柔软丰满等特性上。下大气力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型的助剂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全世界的各国人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核心技术屏障举措不断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型印染助剂成为了现阶段国际国内的重点发展方向。 3.最近几年,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的增长影响,致使反之印染助剂行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集中于外供原材料的公司之中,最近数年内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经济利润的降低危机极有可能出现。在我国,高速度研发设计新型纤维对应助剂的公司将加速获取主导位置。一些高质量的核心科技技术正在被我国公司运用,新成品正在不断地修改补全我国以往的纺织印染助剂成品。在全国实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举措,将推动多功能类和生态环境保护类以及降低能耗类成品的高速进步成为主流方向,当下,国内一些公司以及符合西欧及美国相关规定的各类防止燃烧表面涂层胶、适宜退煮染的条件以及共同浸染等短期工艺过程的相关产品。我国公司设计研发的纤维保色剂能够克服硅油使用时乳化剂对于印染对应织物的色彩流失,确保色彩光度不受影响,此外,这家公司还开发了不包括苯环结构原料的高温均匀染色助剂和涤纶碱性染色助剂等新的核心技术产品。在我国,有公司推出了一种能改变不同纤维材料关于活性染料吸收附加特性和反应特性的新型纺织染色助剂,在通过这种新助剂的处理之后的纤维能够在无盐碱的特殊条件下运用活性染料施加染色措施,并且能够直接运用在原棉和坯布方面,能够大量减少污染工序,为纺织印染行业开发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保护型染色核心技术。 4.在这个经济增长不断加快、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节点,消费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在新时代下踏上新的台阶。当下,我国的纺织工业在民用产业中至关重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表现显著。只要巩固纺织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作用,就能保障纺织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兴起的时期,为了防范其影响,国务院随即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指出了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传统核心产业的重要定位,通过分析国内的形势能够看到,纺织工业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我国关键的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我国人口众多且消费总量巨大,巩固内需市场还需要我国的自主发力。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