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前处理用助剂

印染前处理用助剂
印染前处理用助剂

印染前处理用助剂

前处理用剂常用的有碱类、酸类,以氧化型为主的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用于淀粉浆退浆的酶制剂等。

(一)碱和酸

1.碱类以烧碱为常用。工业用烧碱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以上)与液体烧碱(含量30%~42%),固体烧碱便于长途运输及贮存保管,液体烧碱使用方便,但体积较大。由于烧碱用食盐电解法制造,空气中二氧化碳也容易与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烧碱中的纯碱含量应上大于1 %~3%,氯化钠含量上大于1.5%~3%。烧碱是强碱,对皮肤及粘膜腐蚀性极强,使用时应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溶解固体烧碱开桶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烧碱在棉及棉型织物印染厂中是重要化学用剂,在前处理工序中常用于织物退浆、煮练、丝光等。每百米织物标准碱耗为0.8~1.2kg。

纯碱在化学分类上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水解后呈碱性,碱性较弱,不能代替烧碱,一般用作软水剂、色织物的煮练剂及蛋白质纤维的精练剂。

氨水在棉印染厂中很少使用,有时用于液氨丝光及醋酯纤维织物的煮练等。

其它尚有泡花碱(又吊水玻璃),是煮练及双氧水漂白时的助剂。

2.酸类以硫酸为常用。用于退浆、煮练及漂白的酸洗,丝光后的中和等。工业用硫酸一般h2s04含量为92.5%~98%。由于含有少量铁质、二氧化硫及有机物,使商品带棕色。浓硫酸腐蚀性较强,搬运时应轻放。浓硫酸加水时能产生大量热能,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慢慢倾入冷水中,适当搅拌,绝对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硫酸为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遇水产生的高热如不能立即散发,一部分水将迅速沸腾,使硫酸随蒸汽飞溅伤人,腐蚀皮肤及衣物。浓硫酸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处所,避免受热或雨水浸入容器内,从而引起爆炸。

盐酸作用与硫酸作用相同,也可用于中和碱剂。但硫酸价格较廉,含酸量高,中和能力强,工业盐酸浓度低,中和能力上如浓硫酸,所以在前处理时仍以使用硫酸为主。

(二)漂白剂

棉及棉型织物都用氧化型漂白剂进行漂白,常用氧化型漂白剂有下列数种。

1.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用于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效果较好。工业用双氧水含过氧化氢30%,并含有少量作为稳定剂的硫酸。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与金属物如铁、铜、铬等接触、受热或日光曝晒即起分解爆炸。贮存时应藏于阴凉遮光处。久贮有效成分会降低,故上宜长时间贮藏。

2.次氯酸盐

由氯气与碱反应而成。与石灰反应的产物称为漂白粉(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夊盐,一般用caoc12来表示它的分子式),优良的漂白粉含有效氯约30%~35%。含有效氯比普通漂白粉高的通称漂粉精(有效氯是指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即一定量的漂白粉与酸作用后生成的氯气量,用百分率来表示)。

由于漂白粉是钙盐,使用上甚方便,除小厂仍有应用外,目前几乎都使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氯气与烧碱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次氯酸钠可以由印染厂自制,也可使用化工厂供应的产品。

市售次氯酸钠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100~140mg/l。次氯酸钠的性能与用途

与漂白粉相同,一般用于低档棉织物、维棉混纺织物漂白。

3.亚氯酸钠用于高档织物的漂白,效果比次氯酸盐好,白度稳定。由于亚氯酸钠价格昂贵,对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高,且亚氯酸钠分解产物c1o2 毒性较大,目前国内使用上多。

(三)表面活性剂

印染加工几乎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水溶液不能迅速良好地对纤维润湿、渗透,不利于印染加工的进行。为此,常在水中加入一种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通常在水中只需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便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属于这样的物质有很多,例如常见的肥皂、红油、平平加0等。表面活性剂按其使用性能,主要可分为润湿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洗涤剂等。尽管表面活性剂有各种各样的性能和用途,但从它们分子结构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组成。

亲水基是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常见亲水基有羧基(-coona)、磺酸基(*so3na)、硫酸酯基(*0—so3na)、醚键(*0*)等。疏水基也称亲油基,就是与油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17h35—、c12h25 —)等。

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是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作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两大类,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再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三类,如下所示: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程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表面活性剂浓度有关,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减少。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所需最低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临界胶束浓度,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应稊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一般染整加工中,主要使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下列一些品种:

(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拉开粉:是良好的润湿剂。

红油:通常用蓖麻油与硫酸作用制成,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常用于织物煮练。

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纳盐,性能优良。但在硬水中容易生成脂肪酸钙镁盐沉淀,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析出脂肪酸,从而失去洗涤能力,并使布身变硬。若粘着在设备导辊上难以去除。

烷基苯磺酸钠(abs):是家用洗涤剂主要成分,耐酸及硬水,去污能力也较好。

扩散剂nn0:多用作染色时染料的分散剂。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渗透剂jfc(又吊润湿剂ea):耐酸、耐碱,对硬水稳定,练漂中用于退浆助剂、酸洗、漂白等。

平平加0:有很强的扩散能力,都用于染色、印花。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浴使用,否则将相互结合而彼此失效。对于其它阳离子型助剂及染料亦然,同浴亦将造成染疵。反之,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也不能与带阴离子的助剂、染料同浴使用。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同浴使用。目前表面活性剂发展较快,品种繁多,在印染加工时应选用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印染产品质量。

染整常用助剂

第三章染整常用助剂 纺织品染整加工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并运用各种机械设备,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水和各种助剂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对染整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将对染整用水以及染整过程中常用的助剂作介绍。 第一节染整用水 染整加工中用水量很大,从退浆、煮练、漂白到染色、印花、后整理以及锅炉供汽都要耗用大量的水,用水量位居全国各行业中的第二位。粗略估计,平均每生产1 000 m印染布约耗水20 t左右,其中煮练用水占一半以上。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锅炉使用效率和染化料、助剂的消耗,所以印染厂一般都建在水源丰富的地区。 一、水源 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天然水一般分为地面水(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泉水、井水)。 地面水是指流入江河、湖泊中储存起来的雨水。雨水流过地面时带走了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当流动减弱后,悬浮杂质发生部分沉淀,但可溶性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仍然残留其中,其杂质含量随气候、雨量和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地面水水质的处理相对较容易,对印染加工无大妨碍。 地下水有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之分。浅地下水主要指深度小于 15 m 的泉水和井水,它们是由雨水从地面往下在土壤或岩石中流过较短的距离形成的。由于土壤具有过滤作用,浅地下水中含悬浮性

杂质极少,水质澄清,但矿物质含量多、硬度大,在印染加工过程中须软化后再使用。深地下水多指井水。由于雨水渗过土壤和岩石的路程很长,经过过滤作用后,一般不含有机物,但却溶解了很多的矿物质。 天然水来源的不同含有的悬浮物和水溶性杂质也不同。悬浮物如泥沙、尘埃、微生物和少量的有机物等,这些悬浮物可以通过静置、澄清或过滤等方法去除,去除比较简单,但水溶性杂质种类较多,最多的是钙、镁的硫酸盐以及氯化物等,有时还有铁、锰、锌等离子,对纺织品的印染加工及锅炉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经过软化后才能使用。 自来水由地面水与地下水经处理而成的,是经过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好,但成本高。 二、水质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它们都是二价或二价以上的离子(如Ca2+、Mg2+、Fe3+、Mn2+等),见表 3-1。在天然水中,形成硬度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所以通常认为硬度就是指这两种离子的量。其中,钙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钙;镁盐部分包括:重碳酸镁、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镁。钙盐部分称为钙硬度,镁盐部分称为镁硬度,总硬度等于二者之和。 水的硬度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分。经过加热煮沸后,水中的杂质(主要是钙、镁的酸式碳酸盐)能够沉淀出来,这种水称为暂时硬水,其硬度称为暂时硬度。而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除去所含杂质(主要是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的水称为永久硬水,其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硬度一般用1 L水中钙、镁离子换算成CaCO3的含量来表示(镁盐换算成碳酸镁)。因为 1/2CaCO3 的摩尔质量为 50 g,所以 1 mmol/L 相当于50 mg/L(CaCO3)。 表3-1 硬水和软水区分表 水质以CaCO3含量计/(mg/L) 极软水<15

食品添加剂选用原则

食品添加剂选用原则: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等一系列有关法规和各种标准。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工厂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品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批准,制定生产,生产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接受有关部门验收、监督和检查。 小原则:1.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2.鉴于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3.使用添加剂应该保持和改进食品营养质量,而不能降低或破坏食品营养质量;4.使用添加剂不得用于掩盖食品标识、腐败等缺点或为了粗制滥造而降低应有的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5.食品添加剂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不能超过允许限量。加入食品后能被分析鉴定出来;6.选用食品添加剂时还有考虑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易于贮存、运输和处理等因素。 天然着色剂优缺点:优点:1.来源于动植物组织,安全性较高;2.本身是一种营养素,具有营养效果,有些具有一定药理作用;3.更好的模仿天然物的颜色,着色时色调自然。缺点:1.较难溶解,不易染着均匀;2.染着性较差,某些食用天然着色剂与食品原料反应变色; 3.坚牢度较差,使用时局限性大,受pH、氧化、光照、温度等影响较大,在加工及流通过程中易受外界影响而劣化; 4.受其共存成分的异味影响,或自身就有异味; 5.难于调色,不同着色剂相溶性差,很难调配出任意色调; 6.受金属离子和水质影响,在金属离子催化下发生分解、变质或形成不溶的盐; 7.成分复杂,使用不当易发生沉淀、浑浊,且纯品成本较高; 8.产品差异大;9.天然着色剂不如人工着色剂稳定,使用时要加入保护剂,对色素使用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 1、首先要全面了解所使用的防腐剂的杀菌和抑制菌谱,使用的最低浓度和该食品可能携带的腐败菌种类以及其性质等,以便做到有针对的使用 2、要全面了解所有防腐剂本身的性状,其中包括溶解性,pH,对光和热稳定性等,以使做到正确和合理地使用 3、要了解食品本身的性质,食品加工的条件,储藏的环境期限等对防腐剂效果的影响,以使用所有的食品防腐剂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4、为提高食品防腐效果,在添加防腐剂的同时,可以不用适当的其他措施提高食品防腐效果,防腐剂的使用与加热方式,冷冻方式相结合与辐照方式相结合这对工业生产时非常重要的。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对羟基笨甲酸脂类三类防腐剂的比较? 1、安全性: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的安全性最高,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安全性能最低,对羟基笨甲酸脂类的安全性能介于二者之间 2、防腐效果:对羟基苯甲酸脂类抗菌作用比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和苯甲酸与苯甲酸钠要强;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细菌抑制较强对酵母菌霉菌抑制较弱,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对厌气性细菌几乎无效,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对霉菌酵母菌作用较强,对细菌较弱尤其是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乳酸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3、成本供应比较,苯甲酸与苯甲酸钠是我国最大量生产的化工产品,成本低廉,供应充足,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目前虽已工业化生产,但是产量很小,而成本苯甲酸较高,对羟基笨甲酸脂类虽已工业化生产,但是还很小其成本较高但使用量较低 4、掌握pH值得范围: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适用pH在4.5以下,山梨酸与山梨酸钾的适用pH值在5.5以下,对羟基笨甲酸脂类的适用pH在4.8。 5、其他: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略带安息香气味,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在空气中则被氧化而变色,对羟基笨甲酸脂类的溶解性低,略带涩味。 酶制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异同点? 共同点:在一定条件下仅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并反应前后本

织物印染前处理常见问题与助剂选用

前处理常见质量问题与助剂的选用 1?前处理常见质量问题与助剂的选用 前处理(练漂)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漂白产品成品质量,而且作为半制品,还会直接影响到染色、印花、后整理等质量。有专家说,染整产品质量问题有70%是前处理不佳造成的,有其一定的道理,染整质量与坯布有关,与设备情况及操作有关,与工艺技术及执行有关,与染料有关,与助剂也有关,我们重点讨论助剂的影响。 1?1白度和毛效不佳问题 白度不佳包括白度不纯正、不均匀及3Omin毛效达不到8cm以上,这与针织物坯布的质量有关,如低级棉含量多,往往白度与毛效不易做好,当然最关键的是工艺制定及助剂选用问题,在工艺制定中: (l)H2O2及NaOH量必须充足: H2O2在前处理中不仅起到漂白色素的作用,而且具有去杂作用(包括去棉籽壳),H2O2量不足(包括分解太快),白度不可能保证;NaOH不仅提供H2O2漂白所需的碱(pH),而且与精练剂配合,起到最大的去杂作用,NaOH量不足,去杂就差,毛效首先不能达到要求。当然白度也不能达到要求,所以H2O2及NaOH 的量可以说是保证白度和毛效的首要因素。 (2)选用优质精练剂: 精练剂的净洗、乳化、分散、渗透等综合效果必须优秀,以保证将杂质去除净,保证白度和毛效,但市场上精练剂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必须选择综合效果优秀的产品而不单单只测渗透力和含固量,渗透力只是考虑的一个方面。 (3)氧漂稳定剂及螯合分散剂: 这二种助剂主要是为改善本质,吸附和络合水中的Fe3+等金属离子,防止金属离子催化对H2O2产生快速无效的分解,如果H2O2快速无效分解,其白度、毛效就达不到要求,同时会造成织物脆损甚至破洞。故要达到白度和毛效,氧漂稳定剂要选择优秀的品种,在选择中要重点考虑H2O2的分解率。螯合分散剂的加入不仅螯合铁质等,而且能螯合分散水中的各种杂质,使这些杂质不再重新沾污织物而造成白度发暗发灰等现象,故螯合分散剂不仅要考虑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力而且还要考虑其分散力。 (4)工艺条件: 让助剂与杂质反应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的,如果条件达不到,色素及杂质去除不净,白度与毛效同样无法达到。 (5)洗涤: 练漂后洗涤非常重要,要清洗干净去除下来的杂质,保证白度和毛效。 1?2棉籽壳去除不净 棉籽壳去除主要靠NaOH在一定条件下对棉籽壳的膨胀及溶胀,再经一定的机械洗净力去除棉籽壳,去除不净主要是温度和时间不够造成,所以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有充足的时间才能完全去除棉籽壳,H2O2 及精练剂对棉籽壳去除有一定帮助作用,所以在前处理中必须有一定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棉籽壳去除,同时可加入NaHSO3,或蒽醌类物质,有助于棉籽壳去除。 l?3破洞及脆损 破洞及脆损的原因除烧毛破洞、加工过程中勾破、坯布原有破洞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H2O2漂白浴中或布面存在Fe3+、Cu2+等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催化H2O2快速分解,造成纤维脆损。如果金属离子(如铁锈等)过于集中一处,则纤维、纱线脆损而形成破洞,故在H2O2漂白肘必须选择优质氧漂稳定剂和螯合分散剂以络合、吸附织物上及漂白浴中的金属离子,防止H2O2过快分解造成破洞或脆损。如果漂白时用的 当然,布面带碱(去碱不净)或带酸(去酸不净)也会造成脆损。同时,在高温带碱情况下,织物存在空气时也会脆损,这种情况可加入NaHSO3等弱还原剂加以防止。 另外,织物受潮发霉也是脆损和破洞的原因之一。

匀染剂应用研究综述

匀染剂应用研究综述 摘要:匀染剂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助剂,具有缓染性和移染性,可有效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本文对其应用做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匀染剂;染料;应用 The account of leveling agent Abstract: Levelling agent is one of important textile auxiliaries and it has dying performances such as migrating and retarding abilities.It can improve the dyeing result evidently.This article is discussed about its application. Keywords: leveling agent;dyes;application 在织物染色过程中根据纤维特点使用各种不同的染料,包括还原、分散、酸性、阳离子染料以及活性染料等。各类染料用于纤维染色时,往往会产生染色不匀的现象,造成色花。解决染色不匀最常用的方法是染色加工时添加匀染剂。不同的染料和染色工艺需要不同的匀染剂。匀染剂就是在染色过程中,能够增强移染或延缓染色速度而获得均匀染色效果的助剂。[1] 1、匀染剂在一些染料中应用 1.1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主要应用于合成纤维。聚酯纤维的结构紧密,吸湿性差疏水性强,且具有热塑性,因而分散染料在染涤纶织物时,往往由于操作不当或工艺选择不佳而引 发色花等染色不匀现象。 1.1.1 高温染色 用分散染料进行高温高压染色时,常因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移染性差以及升温速度控制不当等因素引起染色不均匀。尤其细旦涤纶纤维的线密度很小,表面积增大,染料的上染速度加快,再加上织物结构紧密,染料不易染透,所产生的染色不匀现象比常规涤纶纤维更为突出。在染色时使用高温分散匀染剂可改善织物的匀染效果,提高产品质量。[2]

染色用助剂

染色用助剂 一、硫酸钠,无机化合物,十水合硫酸钠又名芒硝、高纯度、颗粒细的无水物称为元明粉。元明粉,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主要用于制造水玻璃、玻璃、瓷釉、纸浆、致冷混合剂、洗涤剂、干燥剂、染料稀释剂、分析化学试剂、医药品、饲料等。 二、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三、连二亚硫酸钠,也称为保险粉,是一种白色砂状结晶或淡黄色粉末化学用品,熔点300℃(分解),引燃温度 250 ℃,不溶于乙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遇水发生强烈反应并燃烧。 四、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加快其反应速度的办法是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等或用短波射线照射。 五、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 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 六、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浅谈印染助剂

小议印染助剂 近年来,随着印染行业的飞速发展,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也相应的迅速起来,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纺织印染助剂除能增加纺织品附加值、提高纺织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外,对染料产品的配套使用和推广应用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大的生产染料的跨国公司均有配套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如巴斯夫、科莱恩、汽巴、拜耳等公司在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况且相当多的染料应用对象与纺织印染助剂的应用对象是相同的,因此其销售网络资源可得到合理利用,其销售成本可得到降低。相反,国内染料生产企业基本不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且国内纺织印染助剂企业也不生产染料。从长远看,这不利于染料的推广应用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而我国的印染助剂生产是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的。90年代以来新型纤维的开发、纺织技术的创新、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都迫使纺织工业寻求新的助剂,新的经营模式。从开始进口到全国性的研制和生产,逐步形成了化工和纺织工业相互交叉的印染助剂生产行业的雏形。 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朝着高档、舒适、健康及生态绿色方向发展。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趋势有四大方面:根据新纤维的发展开发相应配套助剂;采用复配技术,增加助剂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和完善传统的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开发环保型助剂。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纺织印染行业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以维持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总之,印染助剂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信息化高新技术化的多元并营道路,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的探索发现,以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环保——是21世纪的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印染厂每天所排放的污水大大超过一吨。就仅仅这么一吨的污水也足够“染黑”我们的母亲。而作为印染助剂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生产环保、节能减排助剂,如广州庄杰化工的Z J-R H18环保皂洗粉,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具有优良的洗涤和分散、浮化、螯合能力,几乎无泡,可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的皂洗,可将纤维中非结合的)染料洗去,明显提高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并且皂洗后的残液比常规皂洗剂明显要浅,大大减轻污水处理压力。 环保受人们青睐,同时又为人们所关注。印染企业若采取环保印染助剂,能节约成本同时又提高收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来源:广州庄杰化工&印染在线

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总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均可清洗污垢,食盐可以作为固色剂。这些物质都属于助剂,其中大部分是表面活性剂,本书我们主要讨论印染工业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第一节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一、纺织染整助剂概述 1、定义:纺织工业从纺丝、纺纱、织布、印染到成品的各道加工工序中,都要用到各种辅助化学品,它赋予纺织品各种优异的应用性能,这种辅助化学品通称为纺织染整助剂。 2、作用: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改善加工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二、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1、根据生产工艺分: (1)纺织助剂 (2)印染助剂 2、印染助剂 (1)无机物: 食盐:固色、纤维素纤维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染色时起促染作用。 盐酸:中和作用 保险粉(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还原能力强,一般用于染料还原,剥色及还原清洗中。在酸性、碱性及温度作用下容易分解,印花时不能使用。 (2)有机物:草酸 酒精:用于染料的助剂,印花调浆的有机溶剂。 甘油(丙三醇) 三、印染助剂的主要用途 润湿、渗透:织物一般在溶液中处理,即要考虑溶液对织物的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 泡沫与增溶——消泡:泡沫法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可降低织物的带液率,达到节能的效果。洗涤:干洗适用于高档织物。 柔软:手感柔软、滑爽且耐洗。 还有固色、防水、防霉、抗静电等作用。 四、印染助剂的现状 我国印染助剂的品种、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存在不少问题,印染后整理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重点要用好印染助剂。 而这些助剂中品种、用量最多的是表面活性剂,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和性能。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染色常用助剂

染色常用助剂 一:酸类 1:硫酸分子式 H2SO4无色或棕色的油状液体,强氧化剂,腐蚀性机吸水性极强,遇水大量放热,稀释时必须将酸加到水中去,而不可以相反地进行,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酸性铬合染料的助染剂,羊毛炭化用剂等。 2:醋酸(乙酸)分子式 CH3COOH,简写HAC,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冰点14度,有腐蚀性,能灼伤皮肤,用作弱酸浴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中性络合染料的助染剂 3:蚁酸(甲酸)分子式 HCOOH,无色透明有刺激臭液体,有还原作用,腐蚀性很强,在寒冷天气容易结冰,蚁酸蒸汽可燃烧,有毒性,用作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的助染剂等。 4:草酸(乙二酸)分子式 H2C2O4.2H2O,白色结晶,在干燥空气中能分化成白色粉末,酸性强,有毒性,易分解被氧化,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和醚,用作洗除铁锈斑渍。 二:碱类

1: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 NaOH,氢氧化钠含量固体95—99.5%,液体30--45%,固体氢氧化钠为白色,容易潮解,溶于水放出高热,腐蚀性极强,能使动物纤维破环,对皮肤能起剧烈的灼伤,容易自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成碳酸钠,容器应当蜜蜂,用作还原染料溶剂以及体论染色后取出净色用的净洗剂。 2:碳酸钠(纯碱)分子式Na2CO3,无水碳酸钠为黛色粉末或细粒状,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结块并生成碳酸氢钠,溶于水,含水碳酸钠有一份水,七份水,十份水三种。用作羊毛助洗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染棉以及粘纤的助染剂,活性染料固色剂,羊毛炭化中和剂。 3:氢氧化铵(氨水)分子式NH4OH,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刺激臭味,能使人流泪,应盛于密封的容器内,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体积膨胀容易爆破容器,千万要注意不要使装氨水的容器受热或者阳光直晒。用作助洗剂,酸性络合染料染色后中和剂。 4:三乙醇胺分子式N(OH2CH2OH)3,无色粘稠液体,微具氨的臭味,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黄,有吸湿性,可溶于水,对铜铝有腐蚀性,用于脲醛,氰醛树脂初缩体的中和剂 三:氧化剂 1:过氧化氢(双氧水)分子式H2O2,工业用含30--40%的水溶液,无色或者淡黄色刺激性液体,容易分解出氧气,

浅谈定型机废气的治理现状与技术发展

浅谈定型机废气的治理现状与技术发展 摘要:定型机主要是用于的纺织工业制造品定型,按种类分有袜子、鞋面和面料定型机三种。纺织业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和出口国,纺织行业又作为高度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稳定和发展对于保证国家财政平衡,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由定型机造成的废气排放对自然环境和纺织工业周边的人文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投诉纠纷不断,影响纺织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纺织业;定型机;废气处理;技术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乃至国际关注的焦点,定型机因其污染性大,被列为环保专项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在定型机废气的处理问题上已收获不少成效,但仍然有不足之处。本文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切入口,结合定型机废气的成因及定型机废气的处理现状,简要概述处理定型机废气的相关技术性措施。 一、定型机废气的成因、危害 (一)定型机废气的成因:纺织品在漂洗和染色等工序中,为保证其外观、质量,会添加很多化学剂,后在进行热定性工序时,纺织物中的水分、油脂、化学剂等有机化合物成分会在加热过程中,挥发、排放到大气中,形成定型机废气,其主要组成成分有油、尘、烟、印染助剂。定型机产生的油雾废气会对人体呼吸道粘膜和肺部造成伤害,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另外废气中的油雾难溶于水,无法随雨水降落回地面,长期漂浮在空中,加之油雾气体吸附性强,会成为灰尘和其它污染物的“载体”,造成空气能见度差,还会对其它污染物产生“催化剂”的功效形成光化学污染[1]。 (二)定型机废气的危害:(1)对自然环境和工业周边区域人们的生产环境构成威胁,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癌症病发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印染厂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常用助剂检测方法 第一章:化验室常用药剂配制: 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钠(未吸水)4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开料用的长劲瓶),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必需现配现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0.1N高锰酸钾溶液: 精确称取分析纯高锰酸钾3.16克,加入到煮沸15分钟的蒸馏水中,充分溶液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放置12小时后使用。 3、0.1N盐酸溶液: 量取9ml分析纯盐酸至烧杯中,加蒸馏水100毫升稀释,必需边加水边摇拌,待冷确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待用。 4、配酞指示剂配制:称取酚酞0.5克,用100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缓慢加入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状入滴瓶中待用。 5、0.1N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 称取分析纯硝酸银1.7克,用水充分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摇匀装入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6、10%的氯化钡标准溶液配制: 称取氯化钡10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第二章无机化工测试: 1、冰醋酸(乙酸): 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16℃是否结冰,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 ②检测方法: 取配制好的0.1N NaOH(氢氧化钠标准液)至滴定管中,调至零刻度标线。取样品3-5克至烧杯中,加水100毫升,用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取稀释液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 用滴定管内的NaOH滴定至粉红色不消失为止。记录消耗NaOH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NaOH的浓度N。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004 计算公式:冰醋酸%(有效含量)= G样品重量×0.001 以上试验可与分析纯做对比试验,以免出现错误偏差。氢氧化钠标准液必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必需将配制好的标准液进行标定(标定方法详见试剂配制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可分三次滴定,求平均值。 16度结冰法:冰醋酸的结冰点是16度,这是其唯一的物理特性,纯净的冰醋酸一定会在16度有结冰。因此可利用其特有的物理性质进行结冰点试验,以验证其纯度。 酸中是否含有强酸: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N硝酸银标准溶液,0.1N氯化钡溶液,当加入硝酸银时有白色沉淀,有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盐酸,加入氯化钡时时有白色沉淀的有硫酸, 没有白色沉淀的为不含硫酸. 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4%,16度有结冰。(由于标准溶液配制有误差,所以测试结果有误差) 2、草酸: ①检测项目:有效含量,外观白色粉未无黄色物质。 ②检测方法: 称取样品工业3-5克,用1000毫升的容量瓶稀释至标线,用吸管吸取10毫升至三角杯中,加蒸馏水50毫升,加酚酞指示剂3-5滴,再用0.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滴定,滴至试品溶液呈微红色为止. 记录消耗氢氧化的毫升数V,样品重量G. V NaOH的毫升数×N NaOH的浓度×0.063 计算公式:草酸%= G样品重量×0.001 ③合格标准:有效含量不低于96%,并且外观为白色粉未(说明无变质,无氧化)。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染整助剂应用习题及答案 1、染整助剂应用的基础要求有哪些? 舒适性、防护性、简便性、大众性、持久性、环保性 2、按照纺织品染整加工工艺流程,染化助剂通常可以分成那_四大类。 前处理助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整理助剂 3、常见的退浆方法还有哪些。 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热水退浆 4、波美度的含义 测量液体密度时采用的单位。 5、PVA、 PA、PU分别指的是那类物质。 PVA:聚乙烯醇 PA:聚丙烯酸酯 PU :聚氨基甲酸酯 6、双氧水漂白时,织物表面产生破洞的原因。 织物表面有铁锈铁屑,对双氧水进行强烈分解 7、生物酶的杀灭(也就是灭活)的方法。 温度上升到85度以上、处理液的pH在8.5以上、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重金属离子、处于强酸条件下 8、匀染剂作用原理 主要尽可能使染料均匀上染,首先通过缓染,其次通过移染(1)缓染降低染料上染纤维的速度,增加染料与染液的溶解性和亲和力,降低染料和纤维的亲和力(2)移染是通过在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的局部区域所吸附的染料量可能会大于其他区域,在匀染剂带动下移动染料,达到均匀上浆 9、专用剥色剂基本性能的检测方式。 检测助剂的移染性和织物表面深色的变化。除保险粉以外 10、印花糊料的分类。 天然糊料、化学糊料、复合糊料 11、通常情况下,纺织品阻燃整理通过什么方法来有效抑制纺织品燃烧。 吸收热量、阻隔氧气、参与反应 12、白度仪测试白度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操作? 预热、调零、校正、拆不样 13、常用的氧漂稳定剂分类。 化学组成:含硅类、非硅类 功能机理:吸附型、螯合类 14、匀染剂是通过什么来实现匀染的目的。 移染、缓染 15、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哪些是提高染色牢度的方法。 加强水洗、加强固色

浅析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8-08-02T11:15:15.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孙建瑜王敏刘海涛 [导读] 摘要:本篇主要研究了关于纺织印染助剂在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比拼状况、在我国发生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并分析表述了西欧与位于亚洲的日本仍然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市场处于绝对领导的区位优势,其主要方面开始向绿色可持续的环保型产品以及向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发展。 鲁道夫化工(东莞)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本篇主要研究了关于纺织印染助剂在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比拼状况、在我国发生的重点问题和难点并分析表述了西欧与位于亚洲的日本仍然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市场处于绝对领导的区位优势,其主要方面开始向绿色可持续的环保型产品以及向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发展。纺织印染工业作为我国在全球比拼中优势众多且成效显著的重要产业之一,事关我国的国计民生,在国内的生产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在国内具有很可观的前景,是很有经营发展潜力的关键领域。 一、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综合发展现状分析: 1.在全球的纺织印染助剂总共有约上百个种类以及万余个品种,在纺织品的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用多功能发张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家纺织品精细化、现代化制造实力。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制造资源量在世界上的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在与我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对于纺织印染助剂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加,先进已经超过了北美等国的总量,但是纺织印染助剂的加工制造企业依然重点位于西方国家以及日本。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印染布生产总量在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飞速增长,目前已经达到全球第一的印染布的加工制造总量。而且,虽然我国的总量居于前列,但是我国的纺织印染助剂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企业通过不断完善修改生产销售战略规划来保证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而这也为现阶段的全球纺织助剂工业经营进步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要素。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主导作用。虽然全球纺织印染助剂的少数几家全球化大企业纷纷宣布将工厂搬到亚洲的东南亚地区,但因为西方一些国家以及日本的纺织印染助剂在种类和品质方面更加多样和出色,所以纺织印染助剂在全球的主要决定作用依然是西方一些国家和日本的优势。 2.国际环境阻力加强。伴随着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境对应额度的废止,全球市场方面构造技术和经济往来“路障”的力度在越来越大,尤其是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清洁屏障中的对于纺织助剂的控制条件、控制范围以及控制规模都变得更加严格,这是远远大于起初的强度的。这些更加严格的有针对性的屏障也将广泛地约束国内纺织化学相关产品以及纺织产品的对外贸易和经营。 二、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目前,纺织印染助剂的相关工艺发展主要为四大方向。运用复合对应技术来收获助剂的多元化功能以及高质量功能,比如一些助剂具有高效的长期柔软功能特性,但是对水的吸收性能不强,依靠复合对应的聚氨酯类预聚物能够取得有机硅所包含的柔滑功能特性和聚氨酯预聚物独有的丰富软弹和对水吸收性强的集中综合特色。在全球纺织品印花行业的一个交流平台上,中国的一家公司讲解了纺织印花硅胶特性产品,带有非常出色的延、软特性以及非黏手感特性、长期固色等特性,对于在技术方面存在难点的高档体育服装方面及其适合有效。还有一家企业通过设计研究出的有机硅嵌段聚合工艺,生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乳液,也就是具有使用后软滑且长期稳定的高含固量改性硅油整理剂。有效防止了出现一些油斑的问题,有利于生物方面的吸收降解,没有包括西方等国禁止使用的对象,大大减少了输送包装以及制造能源消耗支出,提高了下游公司防止印染制造材料的其他价值,强化提高了国内同类成品的质量规格。依据新型纤维技术工艺进步,提前研究设计对应的同标准助剂,每一种纤维的出现都离不开一整套的新型染整制造加工技术、染料和助剂相关成品。最近几年,一些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目光的关注,其中一种不依靠水以及化学产品的干爽条件制造备受瞩目,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预计降低生态污染指标。运用适宜的核心技术来处理织物的外表部位,能够使织物的表部位性质发生变化。若是以往的加工技术的话,需要多出很多处理步骤,并且每个步骤中的细节都要严格谨慎的工作,并且在全流程中都离不开大量的水源补给,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生态污染以及增加了加工制造全流程的安全隐患。所以,等离子体新技术能够省略很多过程,强化纤维染色印花的耐久程度,强化羊毛防毡缩的功能特性,优化织物的接触感受以及去除有害气味。 2.运用高科技的产品来补齐传统印染助剂的短板是未来的发展主攻方向,中国纺织相关科研院所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内开始研究发展等离子体相关纺织应用核心工艺技术,在历经数年的不断试验后,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能够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并且每年减少的费用支出更是高达数亿元。依据市场需求定位,通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来迅速打通全球市场,并且依靠优秀的高质量来夯实全球销售效益增长的基础。这项新技术在使用后的棉织物的体现在光滑无绒毛以及柔软丰满等特性上。下大气力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型的助剂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全世界的各国人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核心技术屏障举措不断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型印染助剂成为了现阶段国际国内的重点发展方向。 3.最近几年,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的增长影响,致使反之印染助剂行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集中于外供原材料的公司之中,最近数年内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经济利润的降低危机极有可能出现。在我国,高速度研发设计新型纤维对应助剂的公司将加速获取主导位置。一些高质量的核心科技技术正在被我国公司运用,新成品正在不断地修改补全我国以往的纺织印染助剂成品。在全国实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举措,将推动多功能类和生态环境保护类以及降低能耗类成品的高速进步成为主流方向,当下,国内一些公司以及符合西欧及美国相关规定的各类防止燃烧表面涂层胶、适宜退煮染的条件以及共同浸染等短期工艺过程的相关产品。我国公司设计研发的纤维保色剂能够克服硅油使用时乳化剂对于印染对应织物的色彩流失,确保色彩光度不受影响,此外,这家公司还开发了不包括苯环结构原料的高温均匀染色助剂和涤纶碱性染色助剂等新的核心技术产品。在我国,有公司推出了一种能改变不同纤维材料关于活性染料吸收附加特性和反应特性的新型纺织染色助剂,在通过这种新助剂的处理之后的纤维能够在无盐碱的特殊条件下运用活性染料施加染色措施,并且能够直接运用在原棉和坯布方面,能够大量减少污染工序,为纺织印染行业开发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保护型染色核心技术。 4.在这个经济增长不断加快、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节点,消费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在新时代下踏上新的台阶。当下,我国的纺织工业在民用产业中至关重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表现显著。只要巩固纺织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作用,就能保障纺织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兴起的时期,为了防范其影响,国务院随即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指出了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传统核心产业的重要定位,通过分析国内的形势能够看到,纺织工业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我国关键的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我国人口众多且消费总量巨大,巩固内需市场还需要我国的自主发力。在

染整助剂

染整助剂 在纺织品染整加工成织物的过程中所用的助剂,染整助剂常按染整加工的步骤和用途分为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助剂、整理剂三大类。 目录 1染整助剂 1染整助剂 1染整助剂 印染前处理剂印染前处理工序包括纤维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需要加入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以有机硫酸酯、磺酸盐和聚氧乙烯醚为主。 渗透剂即润湿剂,纺织工业常用的渗透剂有蓖麻油酸丁酯的硫酸酯、丁基萘磺酸钠盐等。在中性溶液中,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渗透能力特别强;在酸性溶液中除了上述品种外,常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而在强碱性溶液中,如丝光过程则要用较短碳链的硫酸酯如辛醇硫酸酯。 乳化剂在纺织过程中由于要改进丝、纱的润滑性能,往往要上油。但在印染加工前要去掉油,以免影响染色,所以在这些纺织油剂中就要事前加入乳化剂,或者在清洗浴中添加乳化剂来保证清除油斑,一般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清洗剂即洗涤剂、净洗剂,去除纺织物品上的油污,过去以肥皂为主,现在则用各种合成洗涤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包括价格略高的油酸酰胺衍生物。此外,还有在退浆时用来促使淀粉水解的酶;在漂白时加入的活化剂及防腐蚀剂,使漂白过程加快、白度增高,而不腐蚀设备。目前,已发展到退浆、煮炼、漂白一浴完成,而采用新的复配的强力清洗助剂。 印染助剂染料品种多,染色的工艺不同,需要相应的配套助剂,因此这类助剂的品种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软水剂即金属离子螯合剂。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往往影响染料色泽或其溶解性能,可用这类助剂来补救,常用品种有六偏磷酸钠、氨三乙酸钠及乙二胺四乙酸钠等。 溶剂和助溶剂某些染料在使用或配制液体染料时需加溶剂帮助溶解,如乙二醇、一缩二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20种常用印染助剂在生产中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1、除油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作用:对石蜡、油蜡具有高度乳化、分散能力,可用作纤维、合成纤维、羊毛及其混合纺织物精练洗涤剂,对粘附在织物上的蜡质、油剂、污垢有良好的净洗去除效果。基本参数用量:5--10g/L … 2、精炼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作用:棉织物煮炼,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退浆、精炼,可获得较好的毛效及白度并能部分去除蜡质、油污等 3、渗透剂 离子性:阴、非离子; ¥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 作用:主要用于棉、涤棉等各种纤维的前处理当中;用于活性,分散等染料印花织物去除浮色,可在低温下处理,避免织物白地沾污,一般用量~克/升。可以擦洗成品上的油污,特别对蚕丝成品的去油污斑点很有效。用于分散还原等染料的染浴中作分散剂,用量以~克/升为宜。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前处理,洗涤油污。 4、醋酸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稀释后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闪点(℃):39;爆炸极限(%):; 静电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 危险特性: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等反应剧烈。稀释后对金属有腐蚀性。 5、浴中宝 透明粘稠乳液;离子性:阴离子、非离子;pH值:约5(10%水溶液);比重:约1﹕1(20℃);相容性:可与阴离子物质一起使用;PH值:6-7;赋予织物永久的亲水性、抗静电剂,加快吸湿排汗速度,膨松手感好,可避免折痕、鸡爪印产生;稳定性:在硬水及通常浓度的碱液和电解质中高度稳定。 性能及特点:由于高分子物极易被纤维吸附在表面形成粘滑的薄膜,从而降低织物与织物、织物与金属设备表面之间的摩擦。整理中不形成永久性折痕,不形成擦伤痕或条痕。绳状织物更易展开,移动,故改善匀染性,织物外观更均匀。不损害配液稳定性,因此不形成染料凝聚,亦不会造成色斑,污斑等方面问题。在喷射染色机中无泡沫问题,对任何织物均不影响染色性能。提高喷射染色机、绞盘、轧车和鼓式染色机的使用效率。 6、螯合分散剂 "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状;离子性:阴;PH(1%):7±1;溶解性:易溶于水; 用途和特性:有优良的螯合分散能力,螯合值为大于或等于250mg/g。酸碱及电解质稳定性良好。具有多用途、如退浆、精炼、漂白染色之过程。还可防止杂质再沉淀,使染机不易结垢。根据水质好坏及用途用量不等。可与羟基乙酸、PAA、BTA、钼酸盐共聚物混用. 7、分散染料修补剂

助剂课程综述1

助剂课程综述 助剂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分支,与塑料、橡胶有裙带关系,同涂料可谓姊妹关系,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同称为五大合成材料,因此,塑料、橡胶、涂料所用的助剂,胶黏剂基本都可用;只是因为自身的特点,而略有差异。实际上,胶黏剂助剂除了固化剂和活性稀释剂之外,也是大部分沿用了塑料、橡胶、涂料的助剂,仅在具体应用上稍有不同而已。 助剂的国内专业生产厂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对助剂的改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比较薄弱,但新型功能助剂还是不断涌现,如阻燃性固化剂、耐高温固化剂、韧性固化剂、柔性固化剂、多功能固化剂、低温固化剂、快速固化剂、透明固化剂、水下固化剂、水性固化剂、增韧酸酐、阻燃耐热酸酐、脂环族活性稀释剂、溴化环氧树脂阻燃剂、纳米增韧剂、环保型防老剂、新型抗氧阻燃剂环状磷酸酯等。 随着高新技术对助剂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促进了助剂的快速发展,势将进入技术创新、品种增多、性能先进、环境友好的新时代。高效化、功能化、复合化、精细化、专业化、系列化、节能化、环保化已成为现代胶黏剂助剂发展的总趋势。 助剂一: 抗冲击改性剂塑料型材生产中如不加抗冲击改性剂,塑料型材会十分脆硬,稍加冲撞,极易破碎。塑料型材生产中常用的抗冲击剂改性剂主要由以下三类:氯化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助剂二: 热稳定剂塑料异型材是热敏性塑料,因此在塑料异型材的生产加工中,热稳定剂必不可少。热稳定剂中的金属盐可吸收PVC 分解出的HCL,因此可延缓塑料的分解速度并延长分解时间,塑料型材生产中最常用的为复合铅盐类,其热稳定效率高,价格低廉。 助剂三: 加工助剂加工助剂主要为了改善塑料成型加工性能而开发的一类改善性助剂。塑料异型材加工温度与分解温度比较接近,流动性差,易粘在设备上焦化,因此在塑料型材生产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加工助剂来克服塑料型材本身的缺陷。 助剂四: 填充剂填充剂是一种在组成和结构上与塑料不同的固体添加物,也称填料。对提高塑料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和降低塑料成本有明显的效果和经济价值。塑料型材生产配方中加入填充剂,可使塑料型材加热后尺寸发生变化率减小,抗冲击强度提高,刚性增加,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助剂五: 光稳定剂光稳定剂能够通过屏蔽和吸收紫外线、猝灭激发能量捕获自由基等方式抑制聚合物的光氧化降解反应,从而赋予制品良好的光稳定效果,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助剂六: 润滑剂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聚合物与加工设备之间和

腈纶染色助剂应用总结

腈纶染色助剂应用总结 一实验目的: 腈纶匀染剂1227(富联)、腈纶匀染修补剂M08(联胜)、阻染剂RCT(联胜)用在腈纶染色上通过缓染性、剥色性及染色后的重新加色等系列试验,观察最终上染率及其颜色变化情况来了解各个助剂在染色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 2.1缓染性实验: 腈纶纱线用不同助剂在不同温度下染色取样,看其缓染性及最终上染率. 2.2剥色性实验: 取出2g最终染好的色纱,加2g白坯纱,浴比1:50(200ml),分别加入各助剂(与染色时加入的助剂对应)1%(o.w.f),看剥色效果. 2.3加色实验: 2.3.1 染色时不加助剂,染色结束后再加入一定的染料、助剂,观察助剂对修色 的影响。 2.3.2染色时加入1227,染色结束后再加入一定的染料、各个助剂,观察各助剂 对修色的影响。 2.4 RCT与M08拼用实验: 染不同深度的颜色,加入RCT与M08,观察最终上染结果。 三实验结论: 3.1缓染性实验结果: 1227、RCT缓染性明显好于M08;但M08对最终上染率影响较小,M08 与不加匀染剂上染率基本一致,而1227或RCT随用量的增多,残液颜色逐渐变深,纱线上的颜色逐渐变浅,即对上染率影响逐渐增大。 3.2 剥色性测试结果: 用1227或RCT移染的白纱得色比MO8深,说明1227或RCT具有较强的剥色能力,所以工作液里相应的染料浓度大,空白纱线最终的得色比M08深,与之相应的是RCT或1227对染料的利用率低,不易直接修色、加色。 3.3加色实验结果: 由于缓染剂RCT(1227)分子量大、缓染性很强,其和腈纶纱线的亲和力较腈纶匀染修补剂M08要大,不容易被染料置换从而影响最终得色,所以在染色后重新修色时上色能力较M08弱,导致在RCT (1227)用量越大时所修出来的颜色越浅。 而腈纶匀染修补剂M08与阻染剂RCT在同一用量,染料浓度足够的时候,染出的颜色M08比RCT色光偏深,说明腈纶匀染修补剂M08上染、置换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可再修色性。这是由于M08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使空白“染座”重新上染,即可通过直接加染料进行修色、加色。建议修色、加色时单用M08即可。 3.4 RCT与M08拼用实验结果: 在腈纶纱线染深、中、浅三个颜色时,不同用量的RCT与M08配比染出的颜色与空白相比偏差很小,而且染出来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