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油茶发展规划

霍山县油茶发展规划
霍山县油茶发展规划

霍山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6 —2010)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安徽省的西部,东径115°55′—116°43′,北纬31 °—31°31′之间,周边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本省与岳西、金寨、舒城、金安、裕安毗邻。全县辖16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135个行政村。36.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山场林地11416.7平方公里,农用耕地206.2平方公里,水域99.5平方公里,土地格局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霍山县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渐进倾斜趋势。主要水系归属淮河,占97%,长江水系占3%。森林覆被率

70.4%。

一、油茶资源培育现状,问题及发展潜力

(一)油茶资源培育现状:

霍山县油茶面积约为12万亩,集中于与儿街镇的真龙地、四顾冲、指封山、凡冲,鸟观咀;衡山镇的牛角冲、东石门;单龙寺的白沙岭、双龙、东风桥、迎水庵、单龙寺;黑石渡镇的柳树店、杜家冲;上土市镇的古佛堂、龙金、陡沙河、上土市等村。虽然霍山地理位臵处于我国油茶中心产区的分布北缘,但大别山区特有的小气候条件和立地环境,为油茶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环境。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我县油茶多为寒露种,且产量高,出油率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为全国各地提供过大量的优良种子。

(二)存在问题:

1、我县油茶栽培面积大,抚育垦复面积小,荒芜面积大,油茶生长在杂草,灌木包围之中,呈下木被压,导致产量低下;

2、由于栽培历史悠久,长期自然混交,负向选择现象严重,造成品种混杂,年龄不一,疏密不均,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长期低产;

3、群众垦复方法不当,水土流失严重,林地石头裸露,营养不良,大量落花落果,造成低产;

4、7、8月份高温干旱,影响水分代谢的正常进行,花芽分化减少,造成当年干果干油,来年产量欠收。

(三)发展潜力:

1、有政策保障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规定:“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无公害虫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竟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深加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指示“皖南、皖西山区,立足山区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建立一批优质高效林、茶、油等生产基地,按产业化调整要求,提高农业产品加工深度,加速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有适宜油茶生长的自然环境油茶分布南北约在北纬18°21′—34°34′之间;东西分布在东径98°40′—121°40′之间。而我县正位于此区间之内。油茶垂直分布一般多在

800米以下,特别是在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生长良好。而我县海拔高度一般在300—800米之间,所以,从自然环境来看,我县适宜油茶生长。

3、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油茶秋季开白花,花期10月上旬—12月中旬,花白似雪,又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观赏树种。

4、有优越的社会条件我县农民有悠久的种植油茶的历史,有丰富的种植油茶经验,有浓厚的种植油茶氛围,有充足的种植油茶的劳动力。

5、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县林业局有经济林站,全县16个乡镇都有林业技术推广站,是实施油茶生产的主要技术力量,目前全县拥有林业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49人;助理工程师82人;技术员42人,合计183人。形成了从造林、育林、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技术到加工经营及其管理等全套林业生产管理体系。

二、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

油茶属天然木本油料,长期生长在自然环境之中,不受农药、化肥污染,不含油脂中的高胆固醇,是天然绿色食品。通过茶油精炼工艺,既能除去毛油中的杂质,又完整地保护茶油自身的天然营养成份,生产出性能稳定、口感极好、营养丰富、有益于保持人体的精制茶油。新开发的精制茶油,经过国内众多专家、科研院所、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其中不饱和酸含量达94%以上,尤其富含维生素A、B、C、E,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内胆固醇氧化,并能促进血液中胆固醇重新合

成转化利用,使人体血脂下降。茶油的天然属性有着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最佳功效,对调节体内生理平衡有特殊功能。

目前,精制茶油已被国内外营养学界、医疗界广泛关注。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无论它的身价,还是天然保健属性都已超越橄榄油的受宠地位,被誉为“油中之王”,成为最新的高级烹调食用油,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开发上。不仅油茶用途广,需求量大,而且茶饼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又是无公害农药,需求量也大,且油茶自然分布较窄,仅限于南方各省。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不存在销售上的困难和生产过甚等担忧。

三、发展油茶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霍山县作为安徽省14个重点山区县之一,林业高度健康的发展,对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贫困人口的减贫增收和社会环境的稳定举足轻重,同样作为“炸不烂的天然油库”油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需求以及有机食品的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茶油势必成为热销产品,因此,加快发展油茶基地建设提高茶油产出,推动油茶发展,增加山区群众收入,已成为当前的紧要任务。

四、油茶基地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

1、建设范围

根据霍山县“十五”林业发展规划,以及本次规划的实地调查,拟油茶基地建设安排在与儿街镇的凡冲、四顾冲、鸟观咀;衡山镇的东石门、牛角冲;单龙寺乡的白沙岭、东风桥、乌牛河;黑石渡镇的柳树店、杜家冲村等四乡镇十个行政村。

2、规划设计依据

油茶基地建设规划区位于本县低山丘陵相间地域,海拔高度

一般在150—500米,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水、气候等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1°C,年平均降雨量1391毫米。土壤主要有火成岩系的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等发育形成的山地棕壤和山地黄棕壤,透气性能好,石砾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5—6之间理化性质好,适宜油茶的集约经营和栽培。

3、建设原则

正确处理油茶林基地建设与其它林业用地关系,油茶基地建设必须以低产林分改造为主,严禁毁林造林。

4、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至2010年全县改造油茶低产林8万亩,分年度实施,其中2006年实施1.5万亩,2007年实施1.5万亩,2008年实施2万亩,2009年实施2万亩,2010年实施1万亩。

5、加工企业

以安徽绿洲茶油有限公司作为全县茶油加工龙头企业,要求安徽绿洲茶油有限公司挖掘自身潜力,壮大企业规模,打造名牌产品。在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上发挥主导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

五、油茶基地建设措施

1、砍灌和垦复

对长期荒芜的油茶林先砍灌后垦复,进行全面深挖或带状深挖。垦复根据地形采取全垦、带状轮垦、穴垦。

2、建立油茶“三保山”。(即:保水、保土、保肥)。经垦复后,对有条件的地块应建立“三保山”。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A、修筑水平梯带。沿油茶林地修筑1—2.5米宽梯地,梯

面做到里低外高,带距2.5—3米,株行距不等的油茶林分,梯带的延伸只能以保持水平为原则。

B、挖“竹节沟”排水沟。

C、建立油茶“小台地”:针对飞籽成林和萌芽成林,株行距不整齐的油茶林建立“小台地”。

D、改造油茶林:采取“稀的补植,密的间伐,劣的换种,老残砍掉,病重淘汰,改混交林为纯林”等措施。

六、投资估算

油茶林改造每亩砍灌6个工,垦复6个工,建立三保山或小台地15个工,每亩需27个工每个工30元,计810元,8万亩计需6480万元,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技术培训等每亩10元,计80万元,合计需投入6560万元。

七、投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建成后,第二年就有较好的回报,第三、四年可达盛果期效益,如按每亩产茶籽75公斤计算,出油率平均按30%计算,毛油目前市场售价17元/公斤,项目区农民年收入可得:80000(亩)×75(公斤)×30%×17元/公斤=3060万元,可连续收获5年。5年后只需抚育或垦复,并永续利用。

2、生态效益:

油茶基地的发展有利于森林植被的增加,且具长效性,避免了单一用材林的周期性采伐而出现的采伐迹地,油茶四季长绿,秋花春果,油茶开白花,花期长,一到秋天漫山似雪,春季红果挂在枝梢极具观赏价值。油茶根系发达,对减少山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3、社会效益:油茶基地的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有

机食品,而且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为农村妇女解决了就业场所,农民通过油茶基地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快了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进程,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也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xx-xx 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 __。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xx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 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 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 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 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 __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油茶产业发展计划与法制学习培训工作计划

油茶产业发展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尽快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国建成全省闻名、全国有影响的油茶产品主要集散地。根据府字[]47号文件精神,现就油茶产业发展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产业规划 1、目标规划。从年起,每年新植高产优质油茶3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万亩,到2020年,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100万亩,年产茶油5万吨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100亿元人民币。 2、区域规划。按照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实行区域化布局,在全县25个乡镇产业发展中,等乡镇以发展油茶为主,力争形成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3、林地规划。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要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抓油茶开发。凡是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土层60公分以上的火烧迹地、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荒滩地(除县政府土地开发交至工程处)要全部种植高产油茶林;二是要结合森林防火工作抓油茶工作。今后,全县25个乡镇每年都要新建5公里以上的油茶为隔离带的高标准防火带;山区农村房屋后山、农田田坎和墓地周围山一律用油茶树营建宽度20米以上的生物防火带,充分发挥油茶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4、作业规划。要做到三个注重:一要注重生态保护,实行山顶戴帽,保持水土,蓄养水源;二要注重高标准建园,凡是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都要高标准进行整带,并与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结合起来,建设反坡梯田;三要注重林区道路建设,不仅要建设油茶林区主干道,而且要重视抓好林区工作道建设,形成完善的路网。 二、山地流转 1、从本《意见》下发之日起,油茶产业规划区范围内的山地原则上 1 / 8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油茶产业加快发展,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9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茶油产量近一半来自**。xx年,**油茶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达万亩;产量全国第一,达万吨;产值全国第一,达亿元。涌现出贵太太、山润、金浩等油茶龙头企业和茶油品牌。就如何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市政协在本辖区范围内采取问农户、看基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调研,掌握了一手资料。我们认为**油茶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前景光明,但困难较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油茶产业发展地位 1.油茶是**确立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市因地制宜创造“山区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林油(油茶)”、“林果(桔橙)”、“林药(金银花、杜仲)”、“林材(速生丰产林)”等模式,而“林油(油茶)”模式更具有突出地位。**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油茶产业领导小组,xx年出台了《**市300万亩油茶产业振兴规划》,xx年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油茶稳步发展,油茶总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12%。 2.**油茶增速领跑全省。**油茶种植面积从105万亩增加到165万

亩、茶油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产值从亿元增加到了35亿元,实现了“三量齐升”。**近三年平均年新增油茶造林面积xx年新增面积的五分之二。先后获得了“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示范交易中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11块国字号品牌,**县、绥宁县被列为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贵太太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新三板创新企业,已获中国驰名商标,有望成为**市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二)**油茶产业发展优势 1.文化优势。**油茶人工栽培可追溯到宋代,各县市区群众都有种油茶、炸茶油、吃茶油的传统和习俗。**油茶民俗文化丰富,有油茶戏、油茶歌、油茶宴、榨油坊、榨油器具、油茶工艺品等。**县蔡桥乡石河村蔡家院子手工榨油作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是油茶文化的“活化石”,**手工榨油术已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邵县大新乡、邵东县九龙岭镇等地油茶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2.资源优势。**多低山丘陵地貌,酸性红壤广布,光热水温适宜,非常适合油茶生产。全市现有300万亩石漠化山地、xx年,一次种植、长期受益。正是“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茶园万斤油,讨了老婆又盖楼”。 4.生态优势。**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建成30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相当置换出300万亩耕地“退耕还林”。油茶四季常青、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期长,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中国茶油行业研究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2011-2015年中国茶油市场供需调查及营销模式 研究报告 内容介绍: 第一章茶油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茶油基础概述 一、茶油特点与分类 、茶油 价值与作用 第 节茶油 采集与加工 一、茶油采收 、茶油榨油 、制作方法 四、生产工艺 第 节油茶 种植及管理 一、生长条件 、品种分布 、生命周期 四、成林管理 第

章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 中国油茶产业运行综述 一、我国油茶产业特点分析 、种产销一体化企业情况 、我国油茶产业农民情况 四、我国油茶产业最大制约 、我国油茶产业育苗情况 六、2010-2011 全国百个油茶示范县确定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动态分析 一、百万亩茶油基地或落户安徽太湖 、乳源建立20万亩油茶基地 德安开建亚洲最大茶油生产基地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茶油业运行特点分析 、中国茶油产区域分布

、种植茶油树生态效益显著 第四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剖分地区运行分析 一、广东打造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油茶之乡"湖南茶油产业发展加快 第 节 2010-2011 中国茶油产业面临 挑战 第 章 2006-2011 中国茶油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2006-2011 (按季度更新)中国茶油加工行业数据监测回顾 一、竞争企业数量 、亏损面情况 、市场销售额增长 四、利润总额增长 、投资资产增长性 六、行业从业人数调查分析 第 节 2006-2011 (按季度更新)中国茶油加工行业投资价值测算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 广播影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使广电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节目制作、网络传输、终端服务都向智能化、跨屏互动演进,广电全媒体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使广电行业面临全面战略转型。《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广电传播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亟待全面转型,广电网络的“互联网+”演进发展态势明显。 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对广电制播和传输覆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必然要求。 三网融合的加速发展对广播影视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广电网络双向宽带和泛在化发展刻不容缓,广电信息与网络安全面临更新更高要求。 思路和目标 1.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全国县级(含)以上广播电视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全面完成数字整体转换,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网络基本完成双向化。 地面电视全面实现数字传输覆盖,适时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完成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转换。 在全国地市县基本实现地面数字声音广播覆盖。 2.大幅增强广电融合媒体制播能力 全国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全台网,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中央电视台及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播4K超高清试验频道。 全国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较发达的地市级电视台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实现主要频道高清化。 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实现全国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互联互通。 3.全面提升广电融合媒体服务能力 省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机构基本建成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 完善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技术架构,推动各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

油田演讲稿4篇与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汇编

油田演讲稿4篇与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汇编 油田演讲稿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人生却是那么的漫长。有人却说五厂开发的历史象一首长诗,辉煌与艰辛相伴,平凡与奉献相随,无数人用青春谱写了五厂二十年华彩的乐章,才使它象美酒葡萄夜光杯一样的美妙,象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的动听。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当初风华正茂的小伙都已年近中年,但说起庆祖开发的历史和奋斗的历程,无不如数家珍,历历再现,8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昔日平静的农田,顿时沸腾起来,钻机轰鸣,真是人如水、车如潮,喜讯不断,捷报频传。庆六井出油啦!庆二十五井自喷啦!……欢声笑语响彻天宇。 路漫漫,其修远兮,常言说:万事开头难,开发之初条件相当艰苦,生活基地还未建立,距离胡状基地路途较远,住的是木板房,夏天炎热无比,冬天难挡严寒,但是庆祖的将士们毫无怨言,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度过了难关;以人定胜天的豪迈情怀,书写了奇迹。 看如今生活区楼房林立,生活设施完备齐全,区大院清洁卫生,各种设备摆放规范。计量站管理规范有序,单井点管理秩序井然。在庆祖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庆祖油田多次实现超产,成本实现了逐年递减的良好态势,在各项指标上,创造了一个个开发史上的奇迹。 海到尽头天为岸,山登极顶我为峰。XX年在五区新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干群有心,群策群力,五区人再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

辉煌,改写了历史。自年初以来,我区全体干部职工,面对无新井产量接替,老区稳产难度大,成本控制形势严峻等重重困难,发扬为厂分忧的精神,努力使能力变成水平,从管好油井生产的每一天做起,立足老区稳产,不断完善注采关系,以挖掘剩余油潜力为中心,以无论层大层小见效为目的,在油井措施上不求技术尖端,只求简单有效,对每口生产井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强化生产管理,以基础工作为龙头,严密组织,周密运行,努力使生产衔接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强化“六小措施”的实施,提高措施对号率,做到有的放矢、疏而不漏,在精细有效上下功夫,强抓老井,外围突破,二十五块发现新层,庆十一块捷报频传,实现了超产8000吨的计定目标。 安全生产先进队、青年样板站已收入囊中,争创金牌采油区拭目以待,但成绩代表过去,面对未来任重道远,五区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职工队伍,在五区新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一定能在复杂断块中找出聚宝盆,栽好梧桐树一定能引来金凤凰。 谢谢大家! 《油田采油队演讲稿——辉煌的历史、艰辛的历程》 竞聘油田开发室主任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我首先感谢领导、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竞职演讲。之外我还想代表今天参赛的选手对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一天来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谢谢大家为我们xx厂选拔人才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叫xxx,现年29岁,中共党员,油藏地质工程中级职称。1998年6月自xxxx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后,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投

中国山茶油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战略 二

【世界营销评论-讯】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既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希望通过对中国山茶油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竞争战略的提出,提升中国山茶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将山茶油早日打造成为中国的“国油”奉献一份力量。 刘杰克:中国山茶油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战略(下) 文 / 刘杰克 (续上篇) 4,山茶油原料供应分析 由于油茶树栽培周期较长,受气候影响大,相对日益增长的生产加工能力,原材料的供应正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纵观整体茶油市场,根据其油茶产地,大致可分为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及安徽等几个主要产区,尤其以湖南产区的表现最为抢眼。湖南省现有油茶林面积178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33.4%。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油茶县有49个,30万亩以上的县有21个,耒阳市是全国油茶林面积最大的县。耒阳、浏阳、常宁、澧陵、攸县、祁阳等均有“中国茶油之乡”之称。当然,这也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是分不开的,刘杰克老师前不久受客户之邀去耒阳茶油基地调研,根据相关山茶油技术专家提供的信息,当地政府不仅为各茶油厂家提供免费的优质山茶树苗,还按企业所种植的山茶林的亩数直接给予一定的现金补助,在配套贷款方面也是一路绿灯,由此我们可见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 由于土地气候非常适宜种植橄榄树,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橄榄油产业已经成为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国内部分地方的土地气候非常适宜种植山茶树,受西班牙政府成功扶持橄榄油产业案例的影响,中国政府目前也想大力振兴油茶产业,希望使之成为中国的国油。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专门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试图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逐步达到7000万亩,在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产量最终达到250万吨,按销售价格4万元/吨计算,年产值将达 1000 亿元。在这基础上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将大大改变目前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 5,山茶油市场竞争分析 关于山茶油产品的市场竞争状况以及蕴含其中的机会,刘杰克营销顾问机构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相对于大众食用油市场,整个山茶油行业来说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全国14 个油茶主产省(区、市) 现有油茶加工企业近千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达到 430 万吨,年可加工茶油 113万吨,油茶加工业已形成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林造发〔2006〕274号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省、自治区林业厅(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各地对油茶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很多地方油茶林的树龄老化,品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比较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 1.我国油茶资源丰富,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认清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共同把我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 2.科学引导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和扶持力度。要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工作落实,使油茶发展成为南方丘陵山区具备巨大效益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3.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油茶资源优势,优化油茶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广西、福建、贵州、湖北、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区)共同发展的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油茶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4.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油茶产业,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分类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扩大优质油茶资源,切实提高油茶生产力水平,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综合开发油茶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竭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和名牌产品,增强油茶产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坚持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完整版)XXX集团公司“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

XXXXXXXXXXXXX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起草部门:XXXXXX 主管领导: 编制日期:

目录 1前言 (1) 2 基本情况 (1) 2.1企业概况 (1) 2.1.1企业简介 (2) 2.1.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2) 2.1.3.业务范围 (3) 2.2 经营管理状况 (3) 2.2 1企业资产情况 (3) 2.2.2 人力资源状况 (3) 2.2.3 经营管理情况 (4) 2.3 企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完成情况 (5) 2.3.1研发及持续改进 (6) 2.3.2技改项目 (7) 2.3.3 物资采购 (9) 2.3.4生产制造 (9) 2.3.5安全质量 (10) 2.3.6人力资源 (12) 2.3.7财务资产 (12) 3 发展环境分析 (13) 3.1 宏观环境分析 (13) 3.1.1 经济环境分析 (13) 3.1.2政治环境分析 (14) 3.1.3、社会因素 (15) 3.1.4、技术环境 (15) 3.2 企业核心业务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16) 3.3竞争力分析 (17) 3.3.1 竞争对手分析 (17) 3.3.2.主要优势 (19) 3.3.3 存在的问题 (21)

4 规划总体思路与目标 (23) 4.1 指导思想 (23) 4.2战略定位 (23) 4.3总体思路 (23) 4.4 发展目标 (26) 4.4.1.总体目标 (26) 4.4.2.具体目标 (26) 5 “十三五”规划重点 (27) 5.1业务发展规划 (27) 5.1.1 总体目标 (27) 5.1.2 规划重点 (29) 5.2 业务支撑体系建设规划 (32) 5.2.1 内部管控 (32) 5.2.2 市场营销 (34) 5.2.3 生产制造 (35) 5.3.4质量、安全 (36) 5.3.5人力资源 (42) 5.3.6 物资采购 (44) 6 “十三五”规划投资及效益分析 (46) 6.1投资方向与规模 (46) 6.2 资金筹措 (49) 7 保障措施及建议 (49) 7.1保障措施 (49) 7.1.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实施 (49) 7.1.2 以人为本,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50) 7.1.3加强市场交流与合作,拓展新市场 (50) 7.1.4释放产线产能,增强履约能力 (50) 7.1.5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运行效率 (50) 7.2 公司建议 (51)

总公司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1)DOC

“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〇年十月九日

矿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矿产资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资源安全形势面临重大挑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目标,必须超前谋划,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推进矿业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资源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精神,实现我省“能源化工强省”、“现代材料工业大省”、“矿业研发大省”的三大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三五”地质科技发展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加强地质科研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地质科技人才,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十分重要。省地矿总公司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地质科技工作,认真分析“十三五”地矿经济发展对地质科技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需求和人才建设的基础上,考虑发展现状和资源状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本企业“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重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止2014年底)主要承担了中央、地方、本企业自筹,以及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等开展地质科学研究课题56项,内

容涉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物化探、实验测试、测量、机算机软件、国家标准制定、探矿机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地质研究、地质找矿、矿产开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等供了有力支撑。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 区域矿产地质综合研究类(9项): “青海1∶25万东台吉乃尔湖幅大灶火幅(部分)格尔木幅(部分)幅区域重力调查”、“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铁矿外围1︰5万重力调查”、“青海省锡铁山地区勘察技术应用示范”、“西藏1:25万班戈县幅、那曲县幅区域重力调查”、“青海1︰25万刚察县幅、张掖市幅区域重力调查”、“西藏罗布莎地区1:5万重磁调查”、“青海1:25万盐池湾幅、德令哈镇幅、诺木洪幅区域重力调查”、“新疆1:5万苏立杰幅等4幅区调”、“新疆西昆仑地区 1 : 5万I44E004001 、I44E004002、I44E005001、I44E005002、I44E006001、I44E006002 等六幅区调”。 重点矿区成矿控制条件综合研究类(4项): “陕西小秦岭金矿矿田构造研究与靶区优选”、“陕西省秦巴地区重要矿床(田)区域物化探信息特征研究及找矿远景预测”、“陕西镇旬地区汞锑金多金属控矿构造解析与靶区验证”、“西安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 政策、规范、规划类(3项): 修订《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制定铜铅锌矿石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铼、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锡等标准分析方法3个”、“有色金属(砷、锑、钴和镍)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地球化学调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技术研究”。

霍山县油茶发展规划

霍山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6 —2010)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安徽省的西部,东径115°55′—116°43′,北纬31 °—31°31′之间,周边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本省与岳西、金寨、舒城、金安、裕安毗邻。全县辖16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135个行政村。36.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山场林地11416.7平方公里,农用耕地206.2平方公里,水域99.5平方公里,土地格局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霍山县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渐进倾斜趋势。主要水系归属淮河,占97%,长江水系占3%。森林覆被率 70.4%。 一、油茶资源培育现状,问题及发展潜力 (一)油茶资源培育现状: 霍山县油茶面积约为12万亩,集中于与儿街镇的真龙地、四顾冲、指封山、凡冲,鸟观咀;衡山镇的牛角冲、东石门;单龙寺的白沙岭、双龙、东风桥、迎水庵、单龙寺;黑石渡镇的柳树店、杜家冲;上土市镇的古佛堂、龙金、陡沙河、上土市等村。虽然霍山地理位臵处于我国油茶中心产区的分布北缘,但大别山区特有的小气候条件和立地环境,为油茶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环境。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我县油茶多为寒露种,且产量高,出油率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为全国各地提供过大量的优良种子。 (二)存在问题:

1、我县油茶栽培面积大,抚育垦复面积小,荒芜面积大,油茶生长在杂草,灌木包围之中,呈下木被压,导致产量低下; 2、由于栽培历史悠久,长期自然混交,负向选择现象严重,造成品种混杂,年龄不一,疏密不均,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长期低产; 3、群众垦复方法不当,水土流失严重,林地石头裸露,营养不良,大量落花落果,造成低产; 4、7、8月份高温干旱,影响水分代谢的正常进行,花芽分化减少,造成当年干果干油,来年产量欠收。 (三)发展潜力: 1、有政策保障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规定:“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无公害虫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竟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深加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指示“皖南、皖西山区,立足山区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建立一批优质高效林、茶、油等生产基地,按产业化调整要求,提高农业产品加工深度,加速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有适宜油茶生长的自然环境油茶分布南北约在北纬18°21′—34°34′之间;东西分布在东径98°40′—121°40′之间。而我县正位于此区间之内。油茶垂直分布一般多在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样本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发展基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存在局限性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的 (14) 一、指引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的 (14) 第四章保障办法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长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保证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在中国(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治邦主任,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衡阳举办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再次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在此,我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治邦老部长、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国新时期的油茶产业在2008年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先生的强力推动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国家林业局则先后8次召开全国油茶现场会。这些务实的举措,推动我国油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湖南为例,全省油茶面积从2008年的1778万亩增至2016年的2113.7万亩,产值、产量接近全国总量的50%。可以说,正是贾治邦主任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敢为人先,与橄榄油媲美的食用油——茶油才会走向千家万户,湖南油茶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我今天想说的是,油茶产业发展虽然好,但还必须尽快完成“三转”: 一是从礼品向商品转变。所谓礼品,是指从整体上看,纯茶油由于产量小、品质高,用于请客送礼的多、作为商品买卖的少,就算近年来开始走向市场,市场占有率也还很低。如2016年,全国茶油总产量虽有53万吨,但同期全国食

用油总销量为3500万吨,茶油所占的比重仅1.5‰左右。由此让我联想到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两大隐忧:首先是安全隐忧,我国食用油60%依赖进口,低于国际安全警戒线。科技、能源、矿产等进口可以理解,食用油也依赖于进口的话,国家粮油安全将受制于人。其次是健康隐忧,我国居民多食用动物油或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这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导致脂肪堆积、血管硬化,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而西方人多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橄榄油,得心血管疾病的就很少。面对这两大隐忧,作为林业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可以有效降血压血脂、控血糖尿酸,是缓解甚至破解这两大隐忧的首选,但却多多少少“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这次论坛,我认为不仅是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更是对人民健康、对国家粮油安全的回应。通过这种回应,让茶油从南方走向北方、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从礼品到商品的跨越。 二是从商品向名品转化。商品只有成为名品,才能赢得可持续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油茶品牌多、散、小、弱,缺乏龙头企业和旗舰名牌。以湖南为例,全省共有300多家油茶企业,但没有一家在主板上市;有31个湖南著名商标和11个湖南名牌产品,但没有一个能叫响全国或全世界。为此,要统筹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作用,推动茶油从商品成为名品。一个是政府之手。政府要搭建各类平台,如融资、宣传、制定标准等。另一个是市场之手。油茶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规律组建产业联盟,以规模化经营去开辟高端食用油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427970.html,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者:耀文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7期 本报讯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规划》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XX区位于江西省会XX市的西北郊,属丘陵低山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年均日照时数为1500-195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730—1950毫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目前,全区有油茶林面积亩,茶油年产量58000公斤,油茶主要分布在梅岭镇、招贤镇、罗亭镇、太平镇等乡镇、国有林场内。 我区油茶品种单一,且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经营粗放,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 产业发展依然滞后, 经济效益不显著。 据调查,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不大的成品油料小作坊榨油坊。目前全区范围内还没有能称得上油料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

二、油茶发展的潜力 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可以预见,茶油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区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已经具有了十分优越的深度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大做强、做成产业的条件。 1、有潜在原料优势。我区油茶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而且当地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对现有油茶的低改,原料不成问题。 2、有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作为“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油茶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如栽培管理粗放,油茶发展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加工龙头企业等。 1、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我区油茶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部份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重视油茶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大部分的油茶林未进行林地清理和抚育垦复,有些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导致茶籽产量低、质量差,影响茶油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区油茶加工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油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的出油率,又影响了茶油品质。同时大量的油茶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 四、几点建设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破资金瓶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市财政局 (2010年8月1日) 建阳油茶产业在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结合发展油茶产业政策,建阳油茶由低产、低效、少面积种植逐步走向高产、综合利用、多面积种植方向发展,现将产业发展汇报如下: 一、及时发展油茶产业的必要性。 油茶树全身是宝,油茶籽含油量一般在30%左右,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4%左右,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有降低血压、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效降低胆固醇,抑制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茶油经深加工可制成高级护肤化妆品、精油、皂素和茶粕等系列产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茶油作为绿色健康食用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所喜爱。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开发油茶项目的可行性。 1、地理环境的适宜性。

建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4—21℃,最低月平均温度不得低于0℃,最高月平均温度为31℃,相对湿度在74—8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匀,日照1800—2200小时。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较肥沃的沙质土壤和PH值一般在5—6的酸性黄壤红壤较多,适宜油茶的种植。 2、适宜市场的需求性。 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供给矛盾的加剧,油茶产品市场逐渐升温,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其产品加工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和逐步提高的价格空间对发展油茶产生强大拉力,茶油的加工能力接近原料供应量的3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强林业“菜篮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出台把发展油茶产业确定为重点工作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三、全力投入油茶建设的成效性。 1、党政领导重视。 市委、市政府把油茶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抓实抓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责成我局、农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成立油茶产业化领导小组,落实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指导协调油茶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