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价格

园林假山价格
园林假山价格

园林假山价格

作者:绿人园林景观

绿人园林景观在介绍园林假山价格之前,先要普及一个常识,现代园林假山分为两大块,一是以真石假山堆砌而成的假山,另一块则是以混凝土、有色砂浆、钢筋雕琢而成的塑石假山,因其两种假山的制作材料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其价格也不尽相同。

真石假山价格:

决定真石假山价格因素有:假山石材产地、假山石材种类、假山石材品种以及制作假山所在地与石材产地的距离。以下六种常见石材的价格区间:

1、千层石:70--500元/吨。

2、黄蜡石:30--500元/吨。

3、太湖石:150--580元/吨。

4、斧劈石:200--430元/吨。

5、龟纹石:70--380元/吨。

6、英德石:180--380元/吨。

注:为什么假山石材有这么大价格区间?全国石材的详细价格表,读者可以登录“绿人园林景观网”查看《假山石价格_假山石多少钱一吨》。

塑石假山价格:

决定塑石假山价格因素有:假山工程量、仿真效果、假山的高矮、材料的方便程度。以下是绿人园林景观制作的塑石假山价格:(仅供参考)

绿人园林景观制作塑石假山价格:180元--260元/m2(包工包料)。

注:为什么会出现区间价格?因为假山工程量、仿真效果图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塑石假山的制作价格。

塑石假山的详细报价表,读者可以登录“绿人园林景观网”查看《塑石假山多少钱一平方米》、《塑石假山造价表》等文章。

来源:绿人园林景观网

园林假山叠石工程施工技术规定

园林假山叠石工程施工技术规定 假山的叠石技法(或称手法) 因地域不同,常将其分成北、南两派,即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和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流派。北京假山自古多“自吴人垒”(朱尊彝句),大多受江南叠山匠师的影响,如清初的李渔,张涟、张然父子都属江南人氏,并在北京留有假山作品。尤其张涟和张然父子流寓京师,专事假山,名动公卿间,清初王士祯《居易录》云:“大学士宛平王公、招同大学士真定梁公、学士涓来兄游怡园,水石之妙有若天然,华亭(现上海松江)张然所造也。然字陶庵,其父号南垣,以意创为假山,以营丘、北苑、大痴、黄鹤画法为之,峰壑湍濑,曲折平远,经营惨淡,巧夺化工。南垣死,然继之。今瀛台、玉泉、畅春苑皆其所布置也。”从此其后人在北京专门以叠假山为业,人们称之为“山子张”,并祖传有: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十字诀”。又流传有“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的“三十字诀”。江南一带则流传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等“九字诀”。其实其造型技法大致相同,都是假山在堆叠过程中,山石与山石之间相互结合的一些基本形式和操作的造型技法。目前这些基本叠石技法在假山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并被列入了我国《假山工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现分述如下: 安即安置山石的意思。在苏州方言中习惯称作“搁”或“盖”。安石有单安、双安、三安之分,双安即在两块不相连的山石上安置一块山石,以在竖向的立面上形成洞岫;三安即在三块山石上安置一块山石,使之连成一体。所以安石主要通过山石的架空,来突出“巧”和“形”,以达到假山立面(观赏面)上的空灵虚隙,这就是《园冶·掇山》中所说的“玲珑安巧”。 连即山石与山石之间水平方向的相互搭接。连石要根据山石的自然轮廓、纹理、凹凸、棱角等自然相连,并注意连石之间的大小不同、高低错落、横竖结合,连缝或紧密、或疏隙,以形成岩石自然风化后的节理。同时应注意石与石之间的折搭转连。 接即山石与山石之间的竖向搭接。“接”要善于利用山石之间的断面或茬口,在对接中形成自然状的层状节理,这就是设计中所说的横向(水平)层状结构及竖向层状结构的石块叠置。层状节理既要有统一,又要富有变化,看上去好象自然风化的岩石一样,具有天然之趣。若在上下拼接时,山石的茬口不在一个平面上,这就需要用

假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假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在中国的建筑中,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代表着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被称为世界艺术的奇观、人类文明的遗产。它展现的是中国建筑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光辉的成就,而假山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对展示园林景观的风格和别致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今人们的美学思潮发生了改变,假山叠石和山石景观展示出不衰的生命力。它们在现代园林环境中呈现出多样化,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 标签:假山;园林景观设计;作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假山始终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相伴左右,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本文笔者作为一个高中生,以其所掌握的知识,参考有关文献后,对假山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作详细论述,并阐述笔者浅薄的建议和看法。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我国园林景观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它蕴含着我国历史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笔色彩,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1.1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笔者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我国的古典园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和秦汉时期,是中国园林雏形出现的时期,但那時,还相对简陋,更像自然景观被圈出来一部分,这种情况到了汉朝有了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景观,而是初步有了人造。再接着到了唐宋时期,这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这时候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文学艺术的兴盛和发展也带到了园林景观中。中国园林的全盛时期,便是明清时期。金元文化的促进融合到了园林中,使得明清时期我国园林造诣达到了顶峰:功能多、形式全、艺术化。 1.2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说起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上面笔者已经介绍了其发展历程,下面笔者为什么要步入园林景观特点的阐述,其实是为了下面假山在园林景观中作用做铺垫。第一点,我国古典园林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这也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典型特点。第二点则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艺术与园林相结合,蕴含着独特的意味。

园林假山工程施工工艺

随着园林工程中假山的广泛应用,假山已成为园林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山通常是指利用人工堆砌的方法,仿照自然山水,再经艺术加工而制成,不论假山采取的任何材料,能称之为假山的,都是指人工堆成的山。其实通常所称之的假山不仅包括假山,还包括置石部分,人工堆砌假山的目的是为了造景,以供游览,多以土或石等为原料,参照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从而形成人造的山水景观假山的个体较大,而且集中,具有自然山林的高崇、雄伟之势,其可以以土为材料,也可以以石为材料,也有土石结合而组成的假山。而置石则具有较多的分类,有持置、对置、散置和群置等,其体量较小且分散,主要以观赏为主,通常是以山石为原料来进行独立造景或是附属性配置来进行造景,其不具备完整的山形,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在近年来我国的园林景观中,开始利用先进的工艺,利用其他原料来进行置石和假山的塑造,从而成为假山工程中的一种专门工艺 1园林假山的施工特点 1.1艺术性。在进行假山堆砌时,需要建造者具有人为的艺术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塑造出来的假山具有雄伟、磅礴的气势,与周边的建筑等相得益彰1.2风格各异假山是仿造自然山水的艺术作品,所以在堆砌时利用不同的石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1.3可以在非产石区进行应用。目前利用其他原料代替石料来塑造假山的工艺不断成熟,由于其取材广泛,成本较低,所以可以在非产石区进行假山的堆叠 1.4施工灵活,不受限制。进行假山施工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不会受到地形及地物的限制,对于一此无法进人的空间,可以利用假山来营造出良好的效果

1.5更利于附属设施的设置。在假山堆砌过程中,更利于一此绿化、水槽等跌水位置系统的设置 2假山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在进行假山堆叠前需要熟悉图纸,对现场地形、地质及地基等情况进行勘察,以便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由于假山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其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像自然界中的山体那样面面俱到的进行细致的体现,假山一般情况下只是将山体的大致轮廓及主要剖面进行表面,所以在施工前通常都会先制作模型,这样在施工时才能更方便,使设计意图更完整的表现出来 2.2定点放线放线需要对假山的平面图及每一部位的坐标点位进行标注出来,所以在现场放线过程中,需要按照比例尽,利用白石粉、竹签及小木棒等做好标记,以免出现差错 2.3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包括桩基、灰土基础及混凝土基础施工。对于桩基工程,特别在水中的假山或驳岸用得很广泛。木桩多选用松木桩或杉木桩。木桩顶面的直径约为10-15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桩边至桩边的距离约为20cm。桩必须打到硬层,顶端露出湖底十儿厘米至儿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对于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灰土一旦凝固便不透水,可以减少土壤冻胀的破坏。灰土基础的宽度应比假山底面宽度宽出约O.5m左右,以保证假山的重力沿压力分布的角度

园林假山篇

园林假山 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上海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 ●湖石石灰岩。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孤赏石: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相传"玉玲珑"是《水浒》中花石纲的孑遗,因"以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而著称。"青芝岫。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现石上刻有乾隆御制七言诗。当然,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生的纪念碑。日本的枯山石,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石山洞穴:以黄石、湖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石抱土"。一般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洞壑。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假山",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但不宜推广。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如过去上海长风公园、虹口公园,最近施工的人民公园、虹桥公园及共青森林公园。 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 1."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山石的用料和做法、实际上表示一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存在。在被土层、

假山园林设计

假山的施工 1、“拉底”。所谓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叠置最底层的自然假山石的术语,其正如《园冶·掇山》所说的:“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文而加。”选用顽夯的大块山石拉底,具有坚实耐压、永久不坏的作用,同时因为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间变化却都立足于这一层,所以古代叠山匠师们把拉底看作是叠山之本。 A、“拉底”的方式 假山拉底的方式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 a满拉底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这种拉底的做法适宜规模较小、山底面积也较小的假山,或在北方冬季有冻胀破坏地方的假山。 b周边拉底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或泥土将石圈内全部填起来,压实后即成为垫底的假山底层。这一方式适合基底面积较大的大型假山。 B、拉底的要点是: a是统筹向背,即根据设计要求,统筹确定假山的主次关系,安排假山的组合单元, b确定底石的位置和发展体势。是曲折错落,即假山底脚的轮廓线一定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 c是断续相间,即假山底石所构成的外观,不是连绵不断的,选石上要根据大小石材成不规则的相间关系安置,以为假山中层的“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自然变化作准备。 d是紧连互咬,虽然外观上有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却必须一块紧咬一块,具有整体性。 e是垫平安稳,以便于继续施工.。 C、山脚线的处理 a、露脚:即在地面上直接做起山底边线的垫脚石圈,使整个假山就象是放在地上似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山石用量和用工量,但假山的山脚效果会梢差一些。 b、埋脚:是将山底周边垫底山石埋入土下约20厘米,可使整座假山看上去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似的。在石边土中栽植花草后,假山与地面的结合就更加紧密、更加自然。 E、“拉底”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山石来做山底,不得用风化过度的松散的山石。其次,拉底的山石底部一定要垫平垫稳,保证不能摇动,以便于向上砌筑山体。第三,拉底的石与石之间要紧连互咬。第四,山石之间要不规则地断续相间,有断有连。第五,拉底的边缘部分,要错落变化,使山脚弯曲时有不同的半径,凹进时有不同的凹深和凹陷宽度,要避免山脚的平直和浑圆形状。 2、“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 “偏侧错安”即在叠置山石时,力求破除对称形体,避免四方形、长方形、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出现,讲究运用“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所谓的折,是指山形在局部块体上的变化,由一个方位折向另一个方位上去;搭是指假山块体的搭接,在按层状结构的叠置中,必须有搭接处才会有过渡关系;转即假山块体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上去;换则是假山块体由一种节理层状,换为另一种形式,如水平的层状节理换为竖向的层状节理。所

园林工程假山工程

假山工程,假山施工的过程 园林工程的施工区别于其他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技艺并重,施工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假山的施工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假山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准备、放线、挖槽、立基、拉底、中层、收顶、做脚。 (1)准备石料 ①石料的选购:根据假山设计意图及设计方案所确定的石材种类.需要到山石的产地进行选购。在产地现场,通常需根据所能提供的石料的石质、大小、形态等,设想出那些石料可用于假山的何种部位,并要通盘考虑山石的形状与用量。 石料有新、旧、半新半旧之分。采自山坡的石料,由于暴露于地面.经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自然风化程度深,属旧石,用来叠石造山,易取得古朴、自然的良好效果。而从土中挖出的石料,需经长期风化剥蚀后,才能达到旧石的效果。有的石头一半露于地面,一半埋于地下,则为半新半旧之石。应尽量选购旧石,少用半新半旧之石,避免使用新石。 ②石料的运输:石料的运输,特别是湖石的运输,最重要的是防止其被损坏。在装卸过程中,宁可多费一些人力、物力,也要尽力保护好石料的自然石面。 峰石在运输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一般在运输车中放置黄沙或虚土,厚约20cm左右,而后将峰石仰卧于沙土之上,这样可以保证峰石的安全。 ③石料的分类:石料运到工地后应分块平放在地面上,以供“相石”方便。然后再将石料分门别类,进行有秩序地排列放置。 (2)放线按设计图纸确定的位置与形状在地面上放出假山的外形形状,一般基础施工比假山的 外形要宽,特别是在假山有较大幅度的外挑时,一定要根据假山的重心位置来确定基础的大小,需要放宽的幅度会更大。 (3)挖槽北方地区堆叠假山一般是在假山范围内满拉底,基础也要满打。而南方通常是沿假山 外轮廓及山洞位置设置基础,内部则多为填石,对基础的承重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挖槽的范围与深度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4)基础施工最理想的假山基础是天然基岩,否则就需人工立基。基础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桩基:这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做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水中的假山和假山石驳岸。 ②灰土基础:北方园林中位于陆地上的假山多采用灰土基础。石灰为气硬性胶结材料。灰土凝固后具有不透气性,可有效防止土壤冻胀现象。灰土基础的宽度要比假山底面宽出0. 5m左右,即“宽打窄用”。灰土比例常用3:7,厚度据假山高度确定,一般2m以下一步灰土,以后每增加2m基础增加一步。 ③混凝土基础:现代假山多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浆砌块石基础也叫毛石基础,适用于基底土壤坚实的场合,砌石时用M5.O水泥砂浆;对于水中假山,混凝土基础应于水池的底面混凝土同时浇注形成整体。如果山体是在平地上堆叠,则基础平面应低于周围地平面至少20cm。山体堆叠成 形后再回填土,既隐蔽了基础,又可沿山体边沿栽植花草,使山体与临近地面的过渡更加自然生动。若假山上种植有高大树木时,为了能使其根系从基底土壤中吸收水分,通常需在种植位置下基础留白。 (5)拉底即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古代匠师把“拉底”看成叠山之本,因为拉底山石虽大部分在地面或水面以下,但仍有一小部分露出,为山景的一部分。而且假山空间的变化都立足于这一层,如果底层未打破整形的格局,则中层叠石也难于变化。.拉底山石不需形态特别好,但要求耐压、有足够的强度。通常用大块山石拉底,避免使用

中国古典园林假山艺术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假山艺术 摘要: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已有过记载,人们对山石的崇拜现象,古人对石头的热爱达到了生死相依、血脉相连的地步。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无论是北方园林还是江南园林,蜀中园林还是岭南园林中都离不开石,可谓是无园不石,无园不山。本文从三方面来简析假山艺术,意在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关键词:假山艺术、发展、石材、结构 ABSTRACT:Rockery is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In human history, have been recorded, people worship phenomenon of rock, the ancients love of stone up to the life and death dependency, by blood.Both royal gardens and private gardens, both north gardens and jiangnan gardens, shu in the garden or cannot leave the stone of lingnan gardens, is not garden stone, no garden no mountain.This article from three aspects to analysis the rockery art to hope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KEYWORDS:R ockery art, stone mate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一、前言 对于“园林”一词,人们有太多的解释和观点。把各种解释概括为“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界。”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四大元素有叠石、理水、建筑、树木。它们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意境深幽的园林氛围,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外部特征。其中假山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假山概述 假山石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头这两种材料人工堆砌成的供人们欣赏的山体,它的类型大致分为土山、石山、土石山、带土石山、带石土山这五种。假山的做法一般是叠石和置石。叠石是用许多小块山石堆叠而成的具有自然山形的假山,叠石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仿人间物象的形体,重在传神,另一种是

园林工程部分——第一章 土方工程和假山工程

园林工程部分 ——第一章土方工程和假山工程 教学要求 一、应掌握的内容 ?1、竖向设计的概念 ?2、竖向设计的内容 ?3、竖向设计的表达方法 ?4、土壤的主要工程性质(容重、安息角、含水量、相对密实度、可松性) ?5、土方施工的内容和步骤 ?6、掇山和置石的概念 ?7、营建假山的材料 ?8、置石的几种形式 ?9、假山叠石施工的一般程序 二、应理解的内容 ?1、地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2、用求体积的公式估算土方量 ?3、土方平衡表及土方量调配图 ?4、假山的功能作用 ?5、假山的结构 ?6、假山掇石设计图 三、应了解的内容 ?1、园林建筑和地形结合的几种情况 ?2、地形设计的类型 ?3、方格网计算土方量 ?4、假山的类型 ?5、掇山的几个要点 ?6、假山施工的常用工具 第一部分应掌握的内容 ?土方工程的设计应包括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与水平面垂直

方向的设计)两方面 一、竖向设计的概念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竖向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改造,使确定的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够满足园林各方面的要求,最终使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达到合理。 二、竖向设计的内容 ?(一)地形设计 ?(二)园路、广场、桥涵和其它铺装场地的设计 ?图纸上应以设计等高线表示出道路(或广场)的纵横坡和坡向、道桥连接处及桥面标高(在小比例图纸上则用变坡点标高来表示园路的坡度和坡向)。广场、园路及其他铺装场地都要考虑排水坡度,一般园路的坡度不宜超过8%。 ?(三)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 ?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应标出其地坪标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大比例图纸应标注各角点标高。 ?(四)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五)排水设计 ?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地面水的排除。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为1%,而铺装地面则为5‰(这只是参考值),具体设计还要根据土壤性质和汇水区的大小、植被情况等因素而定。 ?(六)管道综合 ?园中各种管道的布置,在规定上须按一定原则,统筹安排各种管道交会时合理的高程关系,以及它们和地面上的构筑物或园内的乔灌木的关系。 三、竖向设计方法 ?(一)等高线法 ?一般园林测绘图都是用等高线或点标高表示的。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的底图上用 设计等高线进行地形改造或创作,在同一张图纸上就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 ?(二)断面法 ?断面法就是用许多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状况的方法。 ?用断面法设计园林用地的条件是要有较精确的地形图。

假山设计:园林景观工程

山峦石峰、溪池泉爆、卒台楼阁、园路广场和花卉树木.既是园林景观工程造园白五个签本耍素,也是构成经典园林艺术的实体形象.更是园林景观工程意境创作的羞刁构架。 (一)掇山得精神 掇山即亚山,经典园林以模山范水为特点.掇山处石艺术是造园要素的精华.借用叔 统画论(林泉高致.山太训,,落翩生生,无深远则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经典阅林梢山易雨血的徒抽知且伙壮谕在只活变通。 1.掇山历史栩肋 探武帝的太液池61仿海上神山a了三座9R山.从此一池三山(一池三岛)成为中IN 古典园林掇山的先锋和典范。宋徽宗选良岳,以假山景观为主.模仿天下名山,扭山艺术日趋成熟。明清时的江南园林里是无山不成园,有园必有山,同时还利月巧借使园 中虽无山却能见山,如无锡寄扬园巧借锡山、惠山.江南私家园林中掇山造景更是选园艺术的特色所在,脚子林以假山王国若称,环秀山庄可推苏州湖石假山之首,个园以 四季假山闻名。 3.假山三种形式 假山贵在假,有土山、石山、塑山,还有土包石、石包土等棍合假山,一般假山必 与土石的结合才 t1))石包土以士为荃础,外面适当以石覆盖,是应用级广的登山方法.这样,既可质 定山脚保持土壤,又能形成优美的山形轮廓。 (2》土包石.以石为山的骨架,上祖以士,适当露出石的峰头。较大的假山往往在石面上局部覆土,以增加山林野趁。 C3)叠石山即单纯用岩石掇山。盛石的空间布局及造型高低参差、前后错落,主山 高耸、客山避让,主次分明、起伏奔趋,大小相间、顾盼呼应,千姿百态、浑然一体,一气负通、鲜明得势。同一假山常用同一种石,纹理连续、依毅合掇,达到峰与俄合、级自峰生的境界。 3.特里雌石孤赏 掇山处石之道“外师造化中得心做”.存经典品林中‘月哪有工产王祷倩侧总,扰如欣贫山水画卷,仲八7x日1A俏。E4替俏田心N欣贾峰石,把景石想象为高人、奇士、痴汉、仙寺斌劫份_琳加雌石的挤翰和的加_

园林假山

1总则 1.0.1为加强我省假山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景观效果,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取各级各类绿地、风景区、室内假山叠石及景石布置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管理。 1.0.3承担假山工岗位证书,不得无证上岗。 1.0.4园林假山叠石工程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 1.0.5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6假山叠石及景石布置工程是指采用自然景石堆叠而成的山石、立峰以及溪流、水池、花坛等处的景石堆置和散置工程,是一种造景手段。塑石工程可参照本规程执行,但不包括塑山工程。 2术语 2.0.1独峰石(又称孤赏石) 是一种形态独特的孤峰状的自然景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0.2峰石 多块大小不等、外形较佳的景石,由人工组合成造型自然、优美的石峰。 2.0.3景石 假山叠石工程常用的自然山石的统称。如:太湖石、料石、英石、斧劈石、水积石、三山石等。 2.0.4料石 自然开采的黄、红、青、白等各色山石,经人工挑选,其石质、大小、纹理、色泽符合造景布置或假山叠石需要的称料石,其余均称块石。 2.0.5三山石 包括:外形修长,如笋状的石笋石;石灰岩溶融而成的钟乳石;含许多小卵石的青灰色细砂岩的白果石。 2.0.6卵石

在自然溪流或海边经长期水浪冲刷而成,表面光滑的大、中石头。 2.0.7面掌石 在景石布置或假山叠石时用于正面,无损伤、外形佳的景石。 2.0.8填肚石(又称仓石) 在假山叠石或堆置景石时,作为填充空隙稳定景石用的大小块石。 2.0.9景石布置 在路边、桥堍、花坛、树周、草坪、天井或建筑物、构筑物四周为造景或作挡土、植树、种花之用;或为分隔之需而堆置的景石。 2.0.10台基 为景石砌成的平台,上立建筑物或构筑物。 2.0.11人工瀑布 以景石为造型,出水口落差在1m以上的人造景观。 2.0.12假山洞 以景石为外形,人工砌筑的石洞。 2.0.13假山登山道(又称踏跺石、踏级石) 用景石砌作的台阶或游步道。 2.0.14驳岸(又称护岸) 沿河、湖、池溪流岸线,用景石自然式堆砌护岸;常水位以下部位混凝土现浇或块石砌筑成墙,常水位以上部位用景石布置,以做挡土造景的堤岸。 2.0.15汀步 过溪的踏步。 2.0.16中、小型假山 用景石叠成的山形景观,主峰高度4m以上,用景石60吨以下者为小型;60吨~200吨

园林设计常识-园林假山

园林设计常识:园林假山 园林设计常识:园林假山 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上海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 ●湖石石灰岩。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孤赏石: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相传”玉玲珑”是《水浒》中花石纲的孑遗,因”以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而著称。”青芝岫。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现石上刻有乾隆御制七言诗。当然,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生的纪念碑。日本的枯山石,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 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石山洞穴:以黄石、湖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石抱土”。一般高三、五米,高者可达数十米,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洞壑。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假山”,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但不宜推广。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如过去上海长风公园、虹口公

环境景观设计原则之园林假山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4451 环境景观设计原则之园林假山标 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景观设计原则之园林假山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 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环境景观设计原则之园林假山 这里所指的"假山",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真山"而言的。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上海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这么几种: ●湖石石灰岩。色以青黑、白、灰为

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

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作用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在造园中掇石叠山被列为造园的第一要素。由于私家园林空间的局限性,这就要求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 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因而,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自然园林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外借自然山林成景;私家园林往往建在村镇人口密集之处,无山水可借,只得掇石叠山。因而,私家园林往往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有不落人工斧凿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咫尺之地,创造出“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园林艺术。故山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五大要素之一,五大要素(叠山造景,理水造景,建筑造景,花木造景,动物造景)。正如计成所说:“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论,栽竹相宜”(《园冶》卷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中国园林的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

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 “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艹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二古典园林的特点

园林景观中的假山施工技术

园林景观中的假山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文建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为了增添城市的艺术气息而兴建了大批的园林假山工程。园林假山很好地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古自今,中国园林景观艺术里假山都是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本文作者针对假山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景观工程。 关键词:园林景观;假山;施工技术 前言: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工程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以假山的形式复刻到庭院之中。好的假山艺术能够传递出大自然所蕴含的意境之美,也显示出了我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大多数的园林里面,都将山水作为园林主体,然后围绕山水建设其他的景物。中国传统园林的假山艺术,是人工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的典范之作。所以,假山的施工技术对于设计和建筑之人要求极高。 1、园林假山的意义 中国古代园林建设里,假山除了装饰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假山来划分和重构园林的空间分布。通常,传统园林主景的骨架就是由假山来构成的,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方便了假山的其他功能的实现。比如假山能够成为自然的花台,挡土护坡以及布置庭院等等。这些主要是假山的实用功能,除此之外,假山的景观功能还能够与整个园林建筑以及其他花坛等景物构成一副错落有致的人造风景。这样就使得大自然的气息被人工复制到了园林之中。假山建筑,取材方便。在山石丰富的产地,直接就地取材。在非产石地区或者山石过大不宜操作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造假山来替代。基于以上可以看出,假山对于园林工程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2、假山施工前准备 2.1结合实际设计假山图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假山施工前,假山的样式设计图纸必不可少。因此,在建设之前,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假山的样式设计。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原材料石头的样式大小形状各异,所以,不用太过于细节。只需要绘制出大致轮廓即可,在设计完成的时候可以事先制造出假山模型,方便之后的施工。 2. 2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在正式假山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反复确定相关情况。要充分把握场地土质情况,确保当地山体的稳定适合开工。同时,还要注意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制定最终的施工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场地、交通、植被以及施工机械和石料等的配置和堆存地点。 2. 3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定点放线根据建筑学的一般过程方法,当万事俱备的时候,要进行最后的定点放线工作。根据施工方案以及平面图的设计需求,采用科学测量仪器,对施工场地进行丈量并将设计图重点的部位在施工现场用竹签或

庭院假山设计的分析

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是人们的追求。“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发现以自然山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 一、庭院假山 是相对真山而言,以自然的山石为蓝本,用天然的山石叠砌出微型“真山”,浓缩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精华,使人从中领略到自然山水的意境。 1.假山的天然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龟纹石等等。 太湖石: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之一。产于江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特有婉转之美。“水太湖”产于水中,因长期受波涛冲击,年代久远,多成孔穴,面面玲珑,十分稀贵。 英石:始产于广东英德,故又称英德石。石质坚而润,以灰英石多见,色泽呈灰青色,面多皱多棱,“瘦、皱、漏、透”四字简炼的描述了石英的特点。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可人为加工,清秀飘逸。锦川石:表似松皮形状,如笋,俗称石笋。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

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通常假山可设计为瀑布跌水或者为旱山,庭院假山高可达 5米以上,小则1米左右,视空间环境而定。假山可在草坪一侧, 可位于水溪边,大者可行走其间,小者又可坐落于水池中,是位于 庭院的主要视线之中,供人欣赏,增添生活的情调和雅趣。 2.假山的营建: ①设计人员与业主沟通,查勘现场,根据庭院环境的特点、方位、空间的大小,确定假山的石材、高度体量等,画好假山的平、 立面图,有条件再画出假山的效果图,便于施工。 ②施工人员要研究图纸,做好假山的基础,基础一般用钢脐昆 凝土,然后通过采石、运石、相石,自下而上地逐层进行叠砌,石 上叠石,在叠砌的过程中,做到质、色、纹、面、体、姿要相互协调,预留植物种植槽,做瀑布流水的应预留水口和安装管线,叠完 之后以灰勾缝,以麻刷蘸调好的水泥和石粉扑于勾缝泥灰之上,使 之浑然一体。 ③叠石的手法有传统的“叠、竖、垫、跨、挑、压、钩、挂、撑、拼及断空”诸种,叠造出石峰、石洞、石壁、谷、壑、粉蹬道等,而今更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远看近看都是大自然的缩影。 ④山石本是无生命的,因其有自然的纹理、造型、色彩,朴实 无华,所以在假山上栽些有生命的植物,赋予山石以生命和生机。 通常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五针松、南天竹、黄杨球、雀梅、杜鹃等。

(园林工程)假山工程知识点总结

假山工程 概述 1)假山:造景游览(目的);灰土石泥(材料);人工再造仿自然山水景物 2)置石:表现山石个体美(目的);山石(材料);不具备完整山形的独立附属性造景布置 3)二者区别:[体量]大(小);[目的]可观可游(观赏为主);[材料]灰土石泥(山石);[美学]群体美单个要求不高(单块山石要求高);[布局] 群体美(特/对/散/群/置) 1 假山的功能作用 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骨架(艺术造景);园林划分和组织空间的手段;小品形式陪衬建筑、植物;驳岸、挡土墙、花台材料;家具器设 2 假山的材料和采运方式 2.1 假山石的品类 湖石:太湖石(瘦透漏皱、花石纲、扣有声、大孔穴);房山石(北太湖石、小孔穴);英石(瘦骨铮铮、嶙峋剔透);宣石(冬山材料、积雪外貌) 黄石:拙,强烈光影效果;青石:青云片;钟乳石;砂积石 石笋=白果笋+乌炭笋+慧剑+钟乳石笋 2.2 假山石的开采与运输 开采(掘/凿/爆);运输(小心吊运,安放)选购(质/色/纹应统一) 3 置石(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少质高) 3.1 独立成景的置石(特/对/散/群/置) 1)特置(孤置、孤赏)天井中间/漏窗后面/入门对景障景/视线集中 2)对置沿建筑物中轴线作对称位置布置的山石(山石大小姿态呼应) 3)散置“攒三聚五”、“散漫理之” 4)群置(大散点) 若干山石较大密度地有聚有散地布置 3.2 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 1)山石踏跺(室内外上下衔接部分,“如意踏跺”) 2)抱角和镶隅(抱角:建筑外墙角呈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的作法; 镶隅:建筑内墙角采用山石镶填其中的作法) 3)粉壁理石(粉墙做背景,在面对建筑墙面前种植部位作山/石布置) 4)云梯(以山石掇成室外楼梯) 3.3 与植物结合的山石布置(山石花台) 1) 作用:提高种植池高程,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方便观赏;造型多变 3.4 置石的结构 4 掇山(掇山的根本法则:“因地制宜,有真为假,作假成真”) 4. 1掇山的施工=基础+拉底(墙体)+中层+收顶(压顶) 基础设计:宽打窄用,低于平地20cm 拉底:在基础上铺置最低层的自然山石中层:底石以上,顶层以下部分收顶:掇山最顶层,峰/峦/平顶 4.2 山石结构基本形式(安连接斗挎,拼悬垂剑卡) 5 塑山(水泥砂浆塑山塑石、玻璃纤维强化水泥塑山、其他人工材料塑山塑石)

[假山塑石] 庭院假山的设计与营建

[假山塑石] 庭院假山的设计与营建 崇尚自然向往返璞归真的环境空间是人们的追求。“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以自然山石为庭院的主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建筑等共同构筑着和谐舒适的环境空间。 一、庭院假山。是相对真山而言,以自然的山石为蓝本,用天然的山石叠砌出微型“真山”,浓缩了大自然的神韵和精华,使人从中领略到自然山水的意境。 1.假山的天然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龟纹石等等。 太湖石:中国四大传统名石之一。产于江交界的太湖地区,亦称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两种,“旱太湖”产于湖周围山地,枯而不润,棱角粗犷,特有婉转之美。“水太湖”产于水中,因长期受波涛冲击,年代久远,多成孔穴,面面玲珑,十分稀贵。 英石:始产于广东英德,故又称英德石。石质坚而润,以灰英石多见,色泽呈灰青色,面多皱多棱,“瘦、皱、漏、透”四字简炼的描述了石英的特点。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可人为加工,清秀飘逸。锦川石:表似松皮形状,如笋,俗称石笋。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通常假山可设计为瀑布跌水或者为旱山,庭院假山高可达5米以上,小则1米左右,视空间环境而定。假山可在草坪一侧,可位于水溪边,大者可行走其间,小者又可坐落于水池中,是位于庭院的主要视线之中,供人欣赏,增添生活的情调和雅趣。 2.假山的营建: ①设计人员与业主沟通,查勘现场,根据庭院环境的特点、方位、空间的大小,确定假山的石材、高度体量等,画好假山的平、立面图,有条件再画出假山的效果图,便于施工。 ②施工人员要研究图纸,做好假山的基础,基础一般用钢脐昆凝土,然后通过采石、运石、相石,自下而上地逐层进行叠砌,石上叠石,在叠砌的过程中,做到质、色、纹、面、体、姿要相互协调,预留植物种植槽,做瀑布流水的应预留水口和安装管线,叠完之后以灰勾缝,以麻刷蘸调好的水泥和石粉扑于勾缝泥灰之上,使之浑然一体。 ③叠石的手法有传统的“叠、竖、垫、跨、挑、压、钩、挂、撑、拼及断空”诸种,叠造出石峰、石洞、石壁、谷、壑、粉蹬道等,而今更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远看近看都是大自然的缩影。 ④山石本是无生命的,因其有自然的纹理、造型、色彩,朴实无华,所以在假山上栽些有生命的植物,赋予山石以生命和生机。通常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五针松、南天竹、黄杨球、雀梅、杜鹃等。 二、置石。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对石的形状、色泽、纹理、体量要求较高。常安放于树下、水边、宽阔的场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为特置、散置。 独峰石:体量大、色彩突出,姿态或优美或雄浑,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点石: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等,“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