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成本水平技术路线

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成本、水平、技术路线

一、材料应用

乘用车白车身包括下部车身、上部车身骨架、车门、发动机罩盖、行李箱盖、翼子板等部件,是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排气系统、电气系统及内饰件的安装基础,并通过其相应的结构设计满足成员的安全性要求。车身轻量化的目的在于保证车身结构抗撞性、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前提下,减轻身上骨架质量,同时不提高汽车车身制造成本来增强整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车身上应用的不断扩大的高强、轻质材料主要为高强度钢与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以及符合材料等。

1.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与其他轻质材料比,价格低、经济性好,广泛的应用可提高车的安全性。高强度钢可以减薄材料,所以与普通钢板相比可以做大成本不大幅增加,约为普通钢板的1.5倍。

高强度钢主要应用在车上内外板以及车上结构件,如前防撞梁,A、B、C柱加强件,门槛梁,车门防撞梁和车顶横梁等关键部位,并且应用比例逐渐扩大。高强度钢可以有效提升车身被动安全性,先进刚度刚在汽车超轻钢车身、先进概念车上应用,在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排放发面应用前景良好。虽然在成型中面临回弹等问题挑战,但相比于其他替代材料,高强度钢还是性价比最好、最具吸引力的材料。欧美部分车身车身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已超过60%,如奥迪A3、

宝马3系、凯迪拉克ATS、福特蒙迪欧等;日系车型高强度钢占比也

超过50%,如英菲尼迪Q50、本田思域等;

2.铝合金

铝合金密度2.68g/cm,仅为钢板的1/3。考虑到使用铝材需要增加厚度及截面,可以减重30%~50%,与钢板相比,一般铝板件成本将增加2-5倍。铝合金已

由发动机罩向翼子板、行李厢盖及车门上逐渐延伸,部分高端车已实现全部铝合金车身;

铝合金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奥迪汽车推推出的全铝空间框架车身为代表。提出了奥迪全铝车身框架概念(ASF),推出相应车身Audi100、第一代Audi A8、A2.除奥迪其他公司也推出了全铝车身,如捷豹XJ、新路虎揽胜、奔

驰S级车等如图所示。

变形铝合金在车身零件级结构件的应用方面发展比较快,如应用日益广发的铝合金行李箱盖、发动机舱罩盖、后背门、保险杠横梁等,随着凝固铝合金、粉末冶金铝合金、超塑性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铝材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未来铝合金在汽车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铸件、型材、板材并举的局面,预计未来铝将成为仅次于钢的第二大汽车用材料。

奥迪A8全铝车身

3. 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1.5 g/cm,不及钢的1/5。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车门、发动机舱罩盖、行李箱盖能够减重50%以上,其材料成本相对钢板增加5倍以上。

4.镁合金

镁合金已经从方向盘骨架、座椅骨架向转向支撑、传动系壳体零件上发展;

目前镁合金在车身上主要集中在方向盘骨架。仪表盘骨架、座椅骨架等零部件上,在白车身结构件上还没有量产应用。目前仅有克莱斯勒某车型上做过尝试,如图。由于镁合金耐腐性和成型方面限制,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5.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开始应用于前段模块、后尾门、进气歧管等零部件;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由跑车、豪华车向中高端车和电动车应用扩展。如图某轿车带四门两盖的车身结构。

汽车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先应用于保险杠,而后用与生产变截面弹簧钢板以代替钢板,之后又用与生产四门两盖。复合材料大规模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990年福特、克莱斯勒相继开发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密度低、比强高、比模高;材料性能具有可设计性;制品结构设计自由度大,易实现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抗腐蚀性好、耐久性能好,隔声降噪;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模具成本低;A级表面,可免喷涂等工序;投资少,生产周期短。目前,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迫切,从成本性能发展综合考虑,可用于车身结构件的复合材料以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首选。可以应用于发动机舱罩盖、翼子板、车顶、行李箱、门板、底盘灯结构件中。

随着车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现已广发的应用在跑车、豪华车上,于铝合金构件比,复合材料可以减重50%左右,目前车上碳纤维已从单向丝、双向编制物,发展到多轴中空的碳纤维预制体,可获得多种形状结构的汽车部件,如图宝马I3电动汽车复合材料应用。

6.结构优化设计

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车型开发前期,对车身结构做出更合理的设计规划更为重要。目前多材料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正在向着搭建参数化设计平台(如图),

应用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形貌优化、多目标优化以及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优化设计方向发展。

二、制造工艺

1、热成形

精度高、成形性能好,广泛应用于生产高强度汽车保险杠,车门防撞杆,A、B、C柱加强件,车顶框架,中通道等安全件和结构件。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等在用该项技术制造高强度冲压件。中国一汽红旗H7车身下部也规模化使用热成形技术,如图:

2、激光拼焊

1985年奥迪成功采用全球第一块激光拼焊板。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本各大汽车企业开始大规模使用激光拼焊技术。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全球新型钢制车身设计和制造商应用广泛。如图中国一汽H7车身使用激光焊接的典型结构件。

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可以减少汽车零部件数量、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结构功能、增加产品设计灵活性。

3、差厚板

差厚板是在激光焊接之后,为解决激光拼焊板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生产过程如图。差厚板可以代替激光拼焊板,从而更好的实现轻量化。但不完全代替激光拼焊板,因为激光拼焊除了焊接不同厚度板料还可以焊接不同材料、强度的板焊接在一起,差厚板不能实现这一功能。

三、轻量化水平

国内汽车轻量化产业未形成规模,产业链不够完整,与国外差距较大。国际主流车型高强度钢车身占比60%以上,强度级别780MPa、980MPa的钢在车身构件上已相当普遍。高强度钢可以在不降低安全性与舒适性前提下,零件减重20~30%。

国外或者国内合资高端车型部分零部件应用轻质材料,工程塑料零部件相对钢制部件可以减重30%~35%,铝合金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也减重30%~50%,镁合金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可以减重40%~55%,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可减重40%~60%。

五、车身轻量化技术路径

国外车身轻量化路径如下图所示

借鉴国外技术可以探索我国车身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

1、短期

目标:加大刚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合理减薄钢板厚度,广泛应用先进成形技术和链接技术,达到预计的轻量化目标。

途径:采用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工程塑料,适量应用镁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进行车身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欧皇钢板厚度断面形状、尺寸,广泛应用激光焊接、热成形工艺及先进连接技术。

2、中期

目标:掌握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特性及连接技术,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轻量化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所需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

路径:扩大铝镁合金、复合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零部件数量,根据材

料性能优化设计铝镁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结构,充分发挥材料本身性能优势。

3、长期

目标:逐渐掌握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性、零部件设计方法、高效制造工艺、性能控制方法和连接技术,逐渐赶超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轻量化技术水平。

途径:熟练应用钢铝混合车身设计、制造与连接技术,逐渐掌握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结构设计。高效制造、性能调控和连接技术,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

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成本水平技术路线

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成本、水平、技术路线 一、材料应用 乘用车白车身包括下部车身、上部车身骨架、车门、发动机罩盖、行李箱盖、翼子板等部件,是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排气系统、电气系统及内饰件的安装基础,并通过其相应的结构设计满足成员的安全性要求。车身轻量化的目的在于保证车身结构抗撞性、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前提下,减轻身上骨架质量,同时不提高汽车车身制造成本来增强整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车身上应用的不断扩大的高强、轻质材料主要为高强度钢与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以及符合材料等。 1.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与其他轻质材料比,价格低、经济性好,广泛的应用可提高车的安全性。高强度钢可以减薄材料,所以与普通钢板相比可以做大成本不大幅增加,约为普通钢板的1.5倍。 高强度钢主要应用在车上内外板以及车上结构件,如前防撞梁,A、B、C柱加强件,门槛梁,车门防撞梁和车顶横梁等关键部位,并且应用比例逐渐扩大。高强度钢可以有效提升车身被动安全性,先进刚度刚在汽车超轻钢车身、先进概念车上应用,在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排放发面应用前景良好。虽然在成型中面临回弹等问题挑战,但相比于其他替代材料,高强度钢还是性价比最好、最具吸引力的材料。欧美部分车身车身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已超过60%,如奥迪A3、 宝马3系、凯迪拉克ATS、福特蒙迪欧等;日系车型高强度钢占比也 超过50%,如英菲尼迪Q50、本田思域等; 2.铝合金 铝合金密度2.68g/cm,仅为钢板的1/3。考虑到使用铝材需要增加厚度及截面,可以减重30%~50%,与钢板相比,一般铝板件成本将增加2-5倍。铝合金已 由发动机罩向翼子板、行李厢盖及车门上逐渐延伸,部分高端车已实现全部铝合金车身; 铝合金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奥迪汽车推推出的全铝空间框架车身为代表。提出了奥迪全铝车身框架概念(ASF),推出相应车身Audi100、第一代Audi A8、A2.除奥迪其他公司也推出了全铝车身,如捷豹XJ、新路虎揽胜、奔 驰S级车等如图所示。 变形铝合金在车身零件级结构件的应用方面发展比较快,如应用日益广发的铝合金行李箱盖、发动机舱罩盖、后背门、保险杠横梁等,随着凝固铝合金、粉末冶金铝合金、超塑性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铝材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未来铝合金在汽车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铸件、型材、板材并举的局面,预计未来铝将成为仅次于钢的第二大汽车用材料。

汽车轻量化技术

汽车轻量化技术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汽车轻量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轻量化技术包括材料轻量化、设计优化、制造工艺和部件集成等方面,旨在降低车辆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本文将探讨轻量化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轻量化技术的原理 轿车的重量主要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等方面。轻量化技术主要从材料、结构、工艺和部件方面入手,通过降低重量、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材料轻量化是轻量化技术的核心和基础。目前,汽车材料主要包括钢铁、铝合金、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镁合金等五大类。钢铁是最常用的材料,但其密度高、强度低、耐腐蚀性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易发生变形、疲劳和裂纹。铝合金密度轻、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但成本高、易熔断、易生氧化皮。塑料重量轻、成本低、塑性好,但耐热性不高、易老化、断裂性能较差。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优异的抗压和抗拉性能、轻量化效果显著,但成本较高、易开裂、难以进行成形。镁合金相对基本金属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

耐热性不好、易受害疲劳等缺点。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实现轻量化效果将是关键。 结构优化是实现轻量化技术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优化构造、减少部件数量、增强组件强度、降低积件组装给予轻度化设计,可以减少重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车辆性能。例如,采用双曲设计的车身可以使车身刚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亦或是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使得车辆在运动时减少空气拖拽系数,能量消耗减少,进而提高车辆油耗等。 制造工艺包括成型、模具、件接、表面处理等方面。其中,成型技术主要包括深冲压、锻造、热处理、涂层、铸造、正火渗氮和热塑弯曲等。成型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视对材料精度、表面质量、几何尺寸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控制。这需要不断加强材料表面处理、制造精度和部件集成等技术,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车辆质量。 部件集成主要是为了减少零件数量、减小构造尺寸、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部件集成的优化水平主要取决于对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控制。优化部件集成可以提高车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指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设计优化及创新制造工艺等手段,以降低整车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减少污染排放为目标的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轻量化技术成为了促进汽车能效提升、行驶里程增加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轻量化材料:传统汽车通常使用钢铁材料,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来替代部分结构件、车身及内饰件。这些轻量化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整车质量。 (2)设计优化:通过优化车身结构、车轮悬挂和传动系统等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和尺寸,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降低车身重量。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理念,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3)创新制造工艺: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锻造、激光焊接、数控加工等,提高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和成型工艺,减少材料损耗和能源消耗。 (2)电池系统轻量化: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占整车重量的比重较大。通过减少电池的重量,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采用新型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可以减轻电池重量,并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3)动力系统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等部分,也是重要的轻量化对象。通过采用高性能、高效率、重量轻的电机和减速器,可以减轻整个动力系统的重量,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零部件轻量化:轻量化应用策略还可以在零部件层面进行,通过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尺寸和重量等方式,降低整车的质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集成化组装工艺,可以减少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嵌入,简化零部件结构和加工工艺。

汽车轻量化技术方案及应用实例

汽车轻量化技术方案及应用实例 一、汽车轻量化分析 轻量化技术应用给汽车带来的最大优点就是油耗的降低,并且汽车轻量化对于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大效用。一般情况下,汽车车身的重量约占总重量的30%,没有承载人或物的情况下,大概70%的油耗是因为汽车自身的质量,由此可得到结论,车身的轻量化会减少油耗,提高整车的燃料经济性。 目前轻量化技术的主要思路是:在兼顾产品性能和成本的前提下,采用轻质材料、新成型工艺并配合结构上的优化,尽可能地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二、新材料技术 1、金属材料。 (1)高强度钢。 高强钢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而普通钢是通过减薄零件来减轻质量的,它是汽车轻量化中保证碰撞安全的最主要材料,可以说高强钢的用量直接决定了汽车轻量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它与轻质合金、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相比,制造成型过程相对容易,具有经济性好的优势。 (2)铝合金的密度小(2.7g/cm3左右),仅为钢的1/3,具有良好的工艺性、防腐性、减振性、可焊性以及易回收等特点,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轻量化材料。典型的铝合金零件一次减重(传统结构件铝替钢后的减重)效果可达30%~40%,二次减重(车身重量减轻后,制动系统与悬架等零部件因负载降低而设计的减重)则可进一步提高到50%,用作结构材料替换钢铁能够带来非常显著的减重效果。(3)镁合金。 镁的密度仅为铝的2/3,是所有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容易成型加工、抗震性好等优点。采用镁合金制造汽车零件能在应用铝合金的基础上再减轻15%〜20%,轻量化效果十分可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探析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探析 随着能源环境的日益恶化,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中,轻量化技术被认为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对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指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结构优化、零部件设计等手段,来 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的重量,从而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提升行驶性 能和安全性能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项重要发展方向, 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 发展,轻量化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在轻量化材料方面,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等高强度、高刚度、重量轻的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钢铁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 降低汽车的整车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结构优化设计 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中,通过优化汽车的整车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重量,实现整 车轻量化的目标。通过仿生学、拓扑优化等技术手段,使得汽车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余流,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3. 零部件轻量化设计 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轻量化设计是轻量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轻量化轮毂、制 动系统、座椅等零部件,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整车重量,进而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轻量化技术可以降低汽车的整车重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延长 汽车的续航里程。 2. 提升行驶性能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技术实现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技术实现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缺少 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汽车的绿色环保和高效节能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而轻量化作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汽车在设计时往往会追求强度和稳定性,导致了车身结构的材料主要以铁、钢材和马铃薯粉为原材料,这些重量较大,不仅耗油,而且不利于环保。因此,轻量化技术的运用成为了改善汽车性能、提高经济性和环保节能的有效途径。 目前,轻量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轻质材料的使用、车身设计的优化和动力系 统的改进等方面。具体来说,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增加铝、碳纤维、镁合金的材料使用量,减少车身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消耗,从而实现轻量化;另外,对于车身结构的设计也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流线型设计、曲柄下沉设计等方式,以增加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和减小阻力;同时,将传统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替换为混合动力系统、电动车辆等有助于减小车辆的自重,降低整车能耗等方面的技术也成为了车辆轻量化的有效途径。 二、轻量化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通过轻量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提高车辆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同时,轻量化还可以增强整车的安全性能,降低车辆的运动性能和灵敏度,为车辆的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能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汽车的轻量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材料 选择、设计、加工等方面实现轻量化,同时又不降低车辆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质量稳定性,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此外,汽车轻量化技术的成本问题也难以

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战略及路径 -回复

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战略及路径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中,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围绕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战略和路径展开讨论。 一、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现状 1. 目前,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2. 在材料方面,虽然国内外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在轻量化材料领域进行研发,但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率仍较低。 3. 在设计方面,国内企业在汽车轻量化设计理念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战略的分析 1. 加大科研力度。政府要加大对汽车轻量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2. 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推动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汽车轻量化技术企业。 3. 加强国际合作。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汽车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轻量化技术和设备。 三、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的路径探讨 1. 推动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加大对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汽车整车重量的比例。 2. 加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将会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加强汽车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加强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在总体上,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战略应当以提高汽车整车的性能和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为目标,采取科研创新和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2022年我国汽车轻量化及轻量化材料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

2022 年我国汽车轻量化及轻量化材料行业 市场综合进展态势图文深度分析报告 〔2022.04.15〕 汽车轻量化这一概念最先起源于赛车运动,它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重量轻了,可以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产生更高的加速度。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 汽车轻量化绝非是简洁地将其小型化。首先应保持汽车原有的 性能不受影响,既要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又要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耐撞性、抗振性及舒适性,同时汽车本身的造价不被提高,以免给客户造成经济上的压力。试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 成为世界汽车进展的潮流。 汽车轻量化技术目的。承受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 品进展优化设计,或使用材料在确保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汽车产品自身重量,以到达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一、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节能减排成各国重中之重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进展,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2022-2022 年我国汽车保有和产量快速上升。2022 年国内汽车产量 2819 万台,同比增长 13.5%,汽车产量仍处于逐步上涨趋势中。另 2022 年8 月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到达 2.05 亿辆,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44 辆/千人,与兴旺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 500 辆左右相比,国内汽车保有仍会持续上升。 2022-2022H1 国内汽车产量(万台)

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多,汽车排放污染引起留意。机动车大多是以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为动力,这两类发动机均直接排放细颗粒物,其中汽油机排放的颗粒物相对较少,而柴油机排放量多,是城市PM2.5 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PM2.5 来源解析报告显示,在雾霾全部来源中,区域传输奉献占28%~36%,本地污染奉献,其中机动车污染占到 31%,为主要来源。 各国为把握汽车排放量,纷纷提出汽车能耗和排放目标。到 2022 年,除美国之外的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国家和地区对乘用车燃油油耗的要求都将严格限制在 5L/100km 以下的水平,而且碳排放也更为严格〔国内在 2022 将承受国Ⅵ的排放标准〕。 汽车轻量化将成节能减排主攻方向。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主要是指通过汽车制造商一些技术措施协作相应的国家政策,建立起完善的机制等来削减能源铺张和降低废气排放。主要技术措施为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动机关键技术、改善油品品质和排放把握技术。其中,发动机技术与油品改善需要较长时间技术积存才能提升,而轻量化技术是目前最简洁实现的技术,将成为减排主攻方向。 汽车排放与汽车重量高度相关。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削减燃料消耗,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整备质量降低100Kg,汽车每

新能源汽车 制造工艺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是指生产新型动力汽车所采用的一系列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目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制造高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汽车的 质量、性能、成本和市场竞争力。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的内容和重要 性吧。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材料与工艺、技术与设备、生产 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其中,材料与工艺是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的基础,技术与设备是新能 源汽车制造效率和成本的关键,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新能源汽车制造质量和实现企 业效益的必要手段。现在我们来逐个介绍。 一、材料与工艺 材料是汽车产品的基础,而新能源汽车材料需要满足轻量化、高强度、高导电性、高 电池容量、高温抗菌等多种要求。新能源汽车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 材料、电子材料、电池材料等。例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采用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等,在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汽车重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二、技术与设备 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核心包括电动驱动技术、电池技术、电气系统技术和联网技术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制造技术要求高度智能化、自动化,需要大量的机器人、控制系 统以及高精度设备。例如,电池制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生产需要全自动化 的生产线,其间包括锂离子电芯制造、电芯组装、电芯包装以及电芯检测等环节。在制造 工艺中,一些新兴的3D打印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模型的设计制造等方面。 三、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序繁多,生产流程严密,需要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其中,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和资源管理等,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管理 计划、质量控制、质量反馈和质量审核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过程是基于零部件的制造并 组装而成,每个零部件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整车的质量,所以全面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生产管理的新技术,如“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也可以应用在新 能源汽车生产流程的监控和引导中。 总之,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对于新能源汽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至关重要。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将会呈现出更高的技术含量和巨大的 市场发展潜力。因此,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产业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新能源汽车品质与技术领先的重要手段。

汽车轻量化发展分析

汽车轻量化发展分析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向。轻量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还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采用。 汽车轻量化技术主要包括材料轻量化、结构设计轻量化和生产工艺轻量化。其中,材料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的核心,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材、铝合金、塑料、复合材料等轻量材料替代传统重量更大的材料,从根本上降低汽车整车重量。结构设计轻量化则是通过优化整车结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部件和连接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轻量化目的。而生产工艺轻量化则是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工艺,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已开始批量应用相关技术。例如,通用汽车利用高强度钢材和铝合金材料制造了新款卡车,整车重量比传统卡车减轻400磅以上,同时能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福特汽车通过采用先进的举重工程技术和高强度钢材,以及轻量化的零件和组件,成功实现了 F-150卡车的轻量化,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出色的工程性能; 特斯拉则选择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搭建电动车车身,使得其整车重量显著降低,能提高续航里程和车辆动力性能。 总结来说,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汽车性能和安全性。未来,随着材料、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汽车轻量化技术必将得到

广泛应用,为汽车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同时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和环保领域。在社会层面上,通过推广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促进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增加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环保领域,汽车轻量化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之一,传统汽车行业的高耗能、高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汽车轻量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排放和能耗,进一步减轻环境负担,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此外,汽车轻量化技术还可以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过,汽车轻量化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首先,汽车轻量化虽然可以降低油耗和排放,但也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次,材料轻量化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工艺,这些材料和工艺成本较高,可能会增加汽车的生产成本。最后,汽车轻量化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实际的应用仍受到相关政策和标准的限制,必须与法规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总之,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汽车行业的制造模式和生产要求,也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与环保领域。未来,随着能源和环保问题的不断升级,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也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大的社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整车轻量化系数 -回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整车 轻量化系数-回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是我国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汽车科研和发展。在不断推进绿色环保的今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成为汽车工程学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整车轻量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回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整车轻量化系数”的相关问题,探讨整车轻量化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车轻量化的背景和意义。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汽车工程学会提出了车辆整车轻量化的重要战略,旨在减少汽车的重量,从而降低车辆能耗和排放。 其次,我们来详细介绍整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整车轻量化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多个方面。其中,车身轻量化技术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采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强度钢材,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身的重量。此外,结构优化设计、模拟分析和制造工艺改进等方法也是实施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底盘轻量化主要包括减少底盘部件的重量以及改进悬挂系统,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动力系统轻量化则针对发动机、变速器等传动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传动系统的重量和能耗,进一步提升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接下来,我们将回答整车轻量化系数的含义。整车轻量化系数是衡量车辆整车轻量化程度的重要参数。它表示整车重量与标准重量之间的比值,标准重量是指在满足车辆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使用传统材料所设计和制造的车辆重量。整车轻量化系数越小,表示整车轻量化的效果越好。 在实施整车轻量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材料选择。合理选择轻质材料是整车轻量化的关键。优秀的轻质材料应具备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并满足车辆性能和安全要求。其次是结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车身和底盘的结构设计,可减少材料使用量,同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另外,模拟分析和制造工艺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确保轻量化车辆的可行性和可制造性。此外,对于动力系统的轻量化,需要优化传动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同时考虑动力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整车轻量化的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整车轻量化将成为未来汽车工程的核心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整车轻量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车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整车轻量化将更加成熟和普及。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整车轻量化将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作为新一代汽车技术的代表,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尤其在轻量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材料轻量化 材料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汽车主要采用钢铁作为车身和车架的主要材料,但钢铁的密度大、重量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整体重量和燃油效率。新能源汽车在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轻量化,例如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新型轻质材料,从而有效降低整车的重量。 2. 结构设计优化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还需要依托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对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保证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整车的重量。结构设计优化涉及到材料力学、工艺工程、仿真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整车制造企业与相关研发机构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 动力系统轻量化 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也是汽车整体重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力系统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工作尤为重要。采用高效率、轻量化的电池系统和电机系统,采用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冷却系统,优化整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动力系统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整体性能。 4. 节能环保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过程中,节能环保型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这类材料主要包括可降解塑料、再生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目标。 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应用策略 1. 政府引导政策 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对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推广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对轻量化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政府还可以通过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发展,引导整车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轻量化,提高汽车的节能环保性能。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发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技术成为热门话题。轻量化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车辆能耗和排放,提高车辆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市场保障。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轻量 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将轻量化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旨在降低新能源 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根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的技术路线和应用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 1.材料轻量化 材料轻量化是指在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高强度、高刚性、低密度的材料代替传 统材料,以实现车辆质量的减轻。常见的材料轻量化技术包括铝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 镁合金材料等。其中,铝合金材料最为常用,其具有优良的强度、刚性和导热性能,且可 回收性好。 2.设计优化 设计优化是指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状态,对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方 面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整车重量并提高车辆性能。常见的设计优化技术包括轻量化型设计、全新设计、结构优化等。 3.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控制系统、感知系统、通信系统等嵌入到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和传 感器中,从而减少控制和通信系统的重量,提高车辆的效率和安全性能。常见的嵌入式系 统技术包括电子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智能驾驶系统等。 1.全面推广 全面推广是指在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以轻量化技术为核心,通过优化设计、材料 选用、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的组合应用,以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的轻量化。全面推广需要 针对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和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轻量化技术方案。 2.集成应用 集成应用是指将轻量化技术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集成应用,实现新能源汽车 整车的综合优化。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可以将轻量化技术与仿生学、新材料、智能化等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提升。 3.创新突破

新能源车发展的技术路线

新能源车发展的技术路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转型的推进,新能源车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能源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技术路线是影响新能源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I. 电力技术 新能源车以电力作为能源,因此电力技术是新能源车关键技术之一。未来新能源车的电池技术将更加成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长的寿命。同时,新能源车还需要完善的充电设备和充电网络,提高充电效率和便捷性,推动电力技术的发展。 II. 智能系统 新能源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的新能源车将配备智能驾驶、智能导航、智能信息娱乐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生活体验。同时,智能系统还将帮助新能源车实现更高的

能源利用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少的排放,推动新能源车朝着更加 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 III. 轻量化技术 轻量化技术是新能源车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车辆重量,提高能效,进一步延长汽车续航里程。未来 的新能源车将采用更多的轻量化材料和工艺,推动轻量化技术的 发展,实现更加节能和环保的交通方式。 IV.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是新能源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未来新能源车应该 采用更先进的智能化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应 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 竞争力。 V. 联网技术

未来新能源车将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车联网,实现车辆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可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交通运输,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实现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能源车发展的技术路线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能源车的梦想——实现人类绿色出行。

汽车轻量化设计研究

汽车轻量化设计研究 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轻量化设计研究逐渐成为 行业的热点之一。汽车轻量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减轻汽车的重量, 提高燃油效率和性能,并且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将介绍汽车 轻量化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 一、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意义 汽车轻量化设计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汽车的轻量化对于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提高汽车性能等方面 都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汽车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所带来的贠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最为严重 的问题之一就是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排放的废气、噪音、光污染等。因此,汽车轻量化设计实现的减排减噪、提高 燃油效率等优点非常重要。 二、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技术路线 1. 汽车材料轻量化 汽车材料轻量化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汽 车制造商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碳纤 维等。其中以高强度钢的应用最为广泛,相比传统的材料具有重 量更轻、抗拉强度更高等优点。而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更高,而 且更加耐腐蚀,但成本较高,只被用于高端汽车制造。

2. 汽车设计优化 优化汽车设计可通过改变结构、车身、零部件等设计来减轻汽 车重量。目前在汽车的整车设计中,采用的优化方法主要有减少 不必要的重量、改变构造和结构、减少缝隙和空隙、改进车身结 构等。 3. 汽车动力系统改进 优化传动系统是汽车轻量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了发动机、 变速器、动力电池、轮胎等可以被轻量化材料所替代或升级。调 整传动系统的选型参数、优化齿轮参数、提高发动机和变速器的 效率可以降低油耗、提升性能。 三、汽车轻量化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在国内外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国外,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电动车等 新能源汽车在重量、燃料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在国内, 许多厂家也纷纷开始了自主的轻量化改造。国家政策引领下,制 造商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总而言之,汽车轻量化设计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具有许多优势。而随着汽车工业进步的不断推进,轻量化设计将 会进一步发展。在汽车设计、生产、使用中,我们应该注重绿色、

客车车身骨架轻量化材料与轻量化设计

客车车身骨架轻量化材料与轻量化设计 摘要:现如今,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制造技术也越来越高。节能减排是国家能源发展要求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也是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车身结构设计、材料、工艺3个方面探讨了汽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车身产品设计需从多维度多方法综合考虑来合理实现轻量化。 关键词:客车;骨架;轻量化材料;轻量化设计 引言 目前,汽车轻量化主要通过材料轻量化、结构轻量化、工艺轻量化等途径实现,三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较于结构和工艺的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带来的效果更为立竿见影。然而取得材料轻量化的突破并非易事,要兼顾重量轻、强度高,同时还要控制成本。 1车身轻量化内涵及意义 在2020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节能汽车仍是市场主力,呈现出一体化、轻量化、高压化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汽车轻量化作为共性指标,贯穿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进步发展的全过程中。汽车轻量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在成本控制与性能改进条件下,通过轻量化结构设计与轻量化材料和制造技术在整车产品上的集成应用而实现的产品减重。面对日益严峻的油耗法规,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推动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轻量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推动汽车轻量化的进步,能够快速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能力。 2车身新材料设计技术 2.1镁合金

镁合金密度约为钢的1/4,约为1.7g/cm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兼有良好的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功能,同时易于加工、可回收再利用,逐渐成为轻量化发展的研究应用对象。镁合金存在耐蚀性差、易燃、室温塑性差的缺点。汽车上采用镁合金零部件共有60多种,所用的镁合金材料主要是AZ和AM合金,少量采用AE和AS3合金。目前汽车行业金材料牌号还相对较少,汽车平均用镁量为0.7-1.2kg,个别商用车车型镁合金用量达2.0-3.0kg。国内可生产出常规的镁合金牌号材料,但铸锭性能不稳定、批次差异大、成材率不高,导致成本过高。目前国内的铸造模具体系已较为完善,具备设计和生产能力,但部分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的压铸模具还需进口。由于国内工艺技术不成熟,镁合金循环在利用方面的标准法规还不健全。 2.2非金属代钢 采用高性能轻质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传统的钢铁材料外,塑料材料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中,其应用已逐渐向外饰件、车身和功能结构扩展,如保险杆骨架、车门模块、前端模块、小腿防撞梁、备胎架、顶盖以及后背门系统等。其中,以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发展尤为瞩目,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强度极高,是最佳的轻质高强车身材料,碰撞时成碎片状,能大量吸收碰撞能量,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逐渐由中高端车向平价车延伸。 2.3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密度一般为1.3g/cm3,仅为钢的1/6,具有比强度高、耐冲击性、耐老化性好等优点,且能够实现模块化设计,已经在前端模块、尾门、蓄电池托盘等车身零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钢材能够实现50%左右的减重。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结构抗撞性,在碰撞中使力和能量传递更加合理。采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设计还有利于平台化设计,实现最大限度的结构轻量化。以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车身前端模块上的应用为例,塑料前端模块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降低尺寸链,容易控制尺寸精度,而车身冲压件模具套数上百套,尺寸控制困难;②提高整车的装配精度,主机厂焊接、总装成本降低,产线缩短,降低公司运营成本;③可以集成化供货,减少总装产线成本,控制流程缩短;④单件减重50%,减重5kg,轻量化优势明显。

车身轻量化实现的思路及途径

车身轻量化实现的思路及途径 展开全文 车身轻量化对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安全性意义重大。为实现车身轻量化,通常从三个方向进行:新材料的应用、车身结构优化和生产工艺的革新。新材料应用上主要有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工程塑料等;车身结构优化主要有布局优化、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四种方法;生产工艺的革新主要是针对新材料、新结构应用后导入的新工艺,如热冲压成形、激光拼焊板、液压成形和合金材料新型压铸方法等。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1.高强度钢 图1 各种高强度钢的抗拉强度和延展率 高强度钢的分类和定义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一般按照强度划分和强化机理划分。如图1所示,将屈服强度小于210 MPa的钢称为“软钢”,210~550 MPa之间的称为“高强度”钢,高于550 MPa的称为“超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优越的碰撞吸能性和抗疲劳强度,且冲压成形性、焊接性和可涂装性优良,关键是

能够利用现有汽车生产线生产从而节约设备投资,所以在现阶段,高强度钢是车身减重的首选材料。 图2 北京现代YC 车型高强钢应用现况 如图2的例子所示,车身上高强度钢多用于车身侧围板、顶盖、发动机罩和车门板等覆盖件上,其中影响车身整体强度的车身框架部分又多选用超高强度钢,如保险杠、底板梁和顶盖横梁等。 2.铝合金材料 铝合金材料密度是钢的1/3,吸能性是钢的2倍,在碰撞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且铝的可回收性和耐腐蚀性较好,是最常见的车身用轻金属材料。虽然铝材的弹性模量较低,但它有很好的挤压性,能够得到复杂界面从而从结构上补偿部件的刚度,因此在满足刚性和强度等多方面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大大降低材料消耗和制件的质量,进而实现车身轻量化、提高整车燃油效率。目前阶段,铝合金在车身上多应用于发动机罩内外板上,如长城汽车某车型的零部件,通过应用铝合金材料并优化结构设计,实现了部件整体减重50%以上的目标(如表所示)。 表长城汽车某车型发动机罩内、外板减重情况

汽车轻量化主要技术路线分析

汽车轻量化主要技术路线分析 一、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 关系营销更为关注的是维系现有顾客,丧失老主顾无异于失去市场、失去利润的来源。关系营销的重要性就在于争取新顾客的成本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有的企业推行“零顾客叛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这就要求及时掌握顾客的信息,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并追踪顾客动态。因此,仅仅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不够,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感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企业行为绩效的感知和理解不同,表示满意的顾客,原因可能不同,只有找出顾客满意的真实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满意的顾客会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忠诚的顾客会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不为其他品牌所动摇,不仅会重复购买已买过的产品,而且会购买企业的其他产品。同时顾客的口头宣传,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满意的顾客还会高度参与和介入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意见和建议。 二、竞争者识别 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确定自身的业务范围并随着实力的增加而扩大业务范围。企业在确定业务范围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导向支配。企业的每项业务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要服务的顾客群;要迎合的顾客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运用这些技术生产出的产品。企业确定自身

业务范围时着眼点不同,业务范围导向就不同,竞争者识别和竞争战略也随之不同。 L产品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产品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某种定型产品,在不从事或很少从事产品更新的前提下设法寻找和扩大该产品的市场。 对照确定业务范围的四方面因素可知,产品导向指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既定的,而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群体和所要迎合的顾客需求却是未定的,有待于寻找和发掘。在产品导向下,企业业务范围扩大指市场扩大,即顾客增多和所迎合顾客的需求增多,而不是指产品种类或花色品种增多。 实行产品导向的企业仅仅把生产同一品种或规格产品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产品导向的适用条件是:市场的产品供不应求,现有产品不愁销路;企业实力薄弱,无力从事产品更新。当原有产品供过于求而企业又无力开发新产品时,主要营销战略是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市场渗透是设法增加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开发是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用现有产品满足新市场的需求。 2、技术导向与竞争者识别 技术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以现有设备或技术为基础生产出来的产品。业务范围扩大指运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或对现有设备和技术加以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