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

(最全版)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特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本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期望帮助临床医师在本共识的指导下针对大多数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共识反映当前该领域公认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今后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1门静脉压力的评估

目前,临床上评价门静脉压力的最常用方法是肝静脉压力梯度[1](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信性。HVPG 正常范围是3~5 mmHg(1mmHg=0.133 kPa),≥12 mmHg 是形成静脉曲张和(或)出血的阈值。HVPG 变化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展、破裂出血风险以及非曲张静脉并发症发生和病人死亡有预测价值。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GOV)出血及预测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部位见于食管下段2~5 cm 处。该处浅静脉缺乏周围组织的支持,易发生破裂出血。近50%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 -Pugh 分级A级病人仅40%有静脉曲张,Child-Pugh C 级病人则为85%。肝储备功能分级见表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早期,甚至在未形成肝硬化前就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HVPG<12 mmHg 时不会形成静脉曲张;HVPG≥12mmHg 时,易形成静脉曲张。当HVPG≥20 mmHg 时则易发生早期再出血(入院第一周复发出血)或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且1年内病死率较高。未经治疗的病人约60%会发生迟发性再出血,多在上次出血后1~2 年内发生。

无静脉曲张或曲张静脉小的病人每年以8%的速度出现静脉曲张或发展成大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为5%~15%。对于出血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是曲张静脉的大小,大的静脉曲张病人出血风险最高(每年15%)。尽管40%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自行停止,但目前6 周内病死率仍高达20%。胃底静脉曲张比食管静脉曲张少见,仅见于5%~33%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与分型

按照食管静脉曲张形态及出血危险程度可为轻、中、重3 级。轻度(G1):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无红色征。中度(G2):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但无红色征。重度(G3):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曲张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样(不论是否有红色征)。

胃底静脉曲张通常根据其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及其在胃内的位置进行分型。胃底静脉曲张是食管静脉曲张的延伸,可分为3 型。1 型静脉曲张(GOV1):最常见,表现为连续并沿胃小弯伸展至胃食管交界处以下2~5cm,这种静脉曲张较直;2 型静脉曲张(GOV2):沿胃底大弯延伸,超过胃食管结合部,通常更长、更迂曲或贲门部呈结节样隆起;3型静脉曲张(GOV3):既向小弯侧延伸,又向胃底延伸[3]。

孤立胃静脉曲张(IGV)不伴有食管静脉曲张,可分为2型。1 型(IGV1):位于胃底,迂曲交织,呈串珠样、瘤样和结节样等;2 型(IVG2);罕见,常位于胃体、胃窦或者幽门周围。若出现IGV1 胃底静脉曲张时,需排除脾静脉受压或血栓形成。

4门静脉系统解剖学及血流动力学评估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若需手术,术前通常需行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门静脉系统成像(MRPVG),以了解肝硬化程度(包括肝体积)、肝动脉和脾动脉直径、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入肝血流,

以及了解侧支血管的部位、大小及其范围。肝脏和门静脉系统解剖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的评估有助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依据为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检查。当内镜显示以下情况之一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即可成立,如:静脉曲张有活动性出血;静脉曲张上敷“白色乳头”;静脉曲张上敷血凝块或无其它潜在出血原因的静脉曲张。

6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及治疗的建议

6.1一级预防

旨在预防曲张静脉的进展和破裂出血。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不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度静脉曲张者仅在有出血风险较大时(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4]。有中、重度静脉曲张的病人则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若出现红色征则应行内镜下套扎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起始剂量10mg,每8 h1 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达到以下标准时可有效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即:HVPG 下降至12mmHg 以下,或较基线水平下降>20%;静息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或静息心率达50~60 次/min。禁忌证: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功能衰竭、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C 级。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套扎治疗比较,作用相对较弱,不推荐单独使用。

6.2急性活动性出血的治疗

6.2.1复苏和药物治疗

(1)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使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

80 g/L 以上。血容量补足的指征:①收缩压稳定在90~120 mmHg;

②脉搏<100 次/min;③尿量>40mL/h,血Na+浓度<140 mmol/L;

④神志清楚或好转,无明显脱水征。(2)使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药物治疗是首选治疗手段。急性出血期禁用β-受体阻滞剂。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包括十四肽(环状14 氨基酸肽,施他宁)和八肽(奥曲肽,善宁)[5]。十四肽生长抑素首剂量250 μg 静脉推注后,持续进行250μg/h 静脉滴注,严重者可500 μg/h 静脉滴注。八肽生长抑素则首次静脉推注50 μg,继以50 μg/h 持续输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连续使用5 d 甚至更长。②血管加压素:为最强内脏血管收缩剂,能减少所有内脏器官的血流,导致入门静脉血液减少并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因有较高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临床较少应用。血管加压素持续静脉输注0.2~0.4U/min,最大剂量可增加到0.8U/min。血管加压素与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合用,可进一步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可减少血管加压素的副反应。特利加压素是合成的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可持久有效地降低HVPG、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且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其使用方法为:首剂2mg 静脉输注,然后2 mg ,每4 h1 次。若出血控制可逐渐减量至1mg ,每4 h1 次。特利加压素的主要副反应包括心脏和外周器官的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和肠道缺血,最高有效剂量应用不能超过24 h。(3)

建议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时,或操作治疗前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6.2.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是严重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气囊压迫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但再出血率较高,需与药物、内镜治疗联合使用。应注意其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及食管、胃底黏膜压迫坏死再出血等。应根据病情8~24 h 放气囊1 次,拔管时机应遵循先放气,气囊放气后观察24h 若无活动性出血即可拔管。

6.2.3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旨在预防或有效地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并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以防止其再出血。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EIS)和组织粘合剂等为一线疗法,疗效可靠,与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相近。因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应首选药物和内镜套扎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则更为有效,并发症则更少。(1)EVL 和EIS。①适应证: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手术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虽无出血但有明显的出血危险倾向者;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②禁忌证: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出血性休克未纠正;肝性脑病≥Ⅱ期;过于粗大或细小的静脉曲张。③疗程:首次EVL 后间隔10~14 d 可行第2 次套扎治疗;每次EIS 间隔时间为1 周,一般需要3~5次。这两种治疗的最佳目标是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④随访:建议疗程结束后1 个月复查胃镜,此后每隔6~12 个月

再次胃镜复查。(2)组织粘合剂治疗。①适应证:急性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胃静脉曲张有红色征或表面糜烂且有出血史。②方法:“三明治”夹心法。总量根据胃底曲张静脉的大小进行估计,最好1 次将曲张静脉闭塞。

6.2.4介入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6]。TIPS 能通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止血率达90%以上,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推荐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治疗,适用于HVPG>20mmHg 和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B、C 级高危再出血病人,可显著提高存活率。①适应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者;外科手术后曲张静脉再度破裂出血者;肝移植等待过程中发生静脉曲张出血破裂出血者。②禁忌证:肝功能Child-Pugh 评分>12 分,MELD 评分>18 分,PACHE Ⅱ>20分,以及不可逆的休克状态;右心功能衰竭、中心静脉压> 15 mmHg;无法控制的肝性脑病;位于第一、二肝门肝癌、肝内和全身感染性疾病。(2)其他。经球囊导管阻塞下逆行闭塞静脉曲张术、脾动脉栓塞术、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等。

6.2.5手术治疗

约20%病人出血常不能控制或出血一度停止后24h 内再度出血,经规范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治疗,可考虑施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

图1 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大出血治疗流程。

6.3二级预防

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1~2 年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60%~70%,病死率高达33%。因此,预防再次出血至关重要。

6.3.1药物和内镜治疗

对于未接受一级预防者,建议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EVL、EIS 或药物与内镜联合应用;一级预防用药物者,二级预防建议加行EVL或EIS[7]。治疗时机选择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控制后1 周内实施。长效生长抑素可用于二级预防,能有效降低HVPG。

6.3.2介入治疗

(1)TIPS 术后分流道1年通畅率>80%,同时行胃冠状静脉栓塞能够显著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适应证:①肝功

能Child-Pugh评分≥9 分无外科手术指征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反复出血者。②断流术后再出血者。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能降低TIPS术后再狭窄及血栓形成发生率,有助于提高远期效果[8]。TIPS 预防复发出血6 个月内有效率为85%~90%,1 年内70%~85%,2 年内45%~70%,优于内镜治疗的效果。但TIPS 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高,总体存活率并未因此明显改善。在目前肝脏供体短缺的情况下,研究证实TIPS 并不能降低等待肝移植过程中再次出血的风险。目前尚无大宗病例资料证实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和球囊阻塞的逆行曲张静脉闭塞术的止血疗效明显优于TIPS,但在急救条件有限并不考虑其他治疗措施时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2)球囊阻塞逆行曲张静脉闭塞术:采用球囊阻塞胃肾分流,逆行注入硬化剂闭塞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方法适用于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该方法虽增加了门静脉入肝血流,可改善肝功能,但同时又可加重食管静脉曲张。因此,选用必须慎重权衡。

6.4外科手术

尽管药物和内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无法替代手术的治疗作用。

6.4.1门奇静脉断流手术

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以达到控制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目的。术后5 年和10 年存活率分别为91.4%和70.7%;5 年和10 年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和13.3%。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除具

有传统开腹的治疗效果外,尚可进一步减少出血和创伤,但是该手术属于风险大、技术难度高的复杂手术,不宜在短期内广泛普及。

6.4.2分流术

主要手术适应证:①血流动力学研究显示门静脉已成为流出道者。

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粗大且多,估计断流等效果不佳者。③术中动态测定自由门静脉压(FPP),其数值在脾动脉结扎、脾切除后>20 mmHg,或断流术后≥22 mmHg[9-10]。④内镜及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者。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再出血。⑥肝功能代偿良好(肝功能Child-Pugh 评分≤8分)。主要术式包括全门体静脉分流、部分性分流和选择性分流三大类。全门体静脉分流适合门静脉成为流出道者。部分性分流术包括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术、肠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和传统脾肾静脉分流术,旨在将门静脉压力降低至恰好低于出血的阈值,也就是FPP 值<22 mmHg(约相当于HVPG<14~15 mmHg)[10],从而既能有效控制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又能维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流,以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11]。由于传统的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既能消除脾功能亢进,又有明显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因此,在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仍具有重要地位。脾肾静脉分流术是完全性分流或部分性分流,取决于肝内阻力大小及脾静脉直径(分流口)大小。选择性分流包括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腔静脉分流术和冠腔分流术,只引流门静脉胃脾区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达到有效控制出血的目的,但不降低门静脉压力和向肝血流。这两类术

式可使90%病人的再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可降低术后肝衰竭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6.4.3联合手术

联合手术结合分流、断流手术特点,既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压力及门静脉向肝血流,又疏通门静脉系统的高血流状态,起到“断、疏、灌”作用。远期再出血发生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则为5.1%,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联合手术创伤和技术难度较大,且对病人肝功能要求高。

6.4.4肝移植

是治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惟一方法[12]。主要适应证是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终末期肝病病人,如:(1)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外科和介入治疗无效者。(2)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3)肝性脑病。禁忌证:(1)肝硬化基础上进行性肝功能衰竭、深度昏迷。(2)严重脑水肿、脑疝形成、颅内压>54 cm H2O(1 cmH2O=0.098 kPa)。(3)心、肺功能严重受损。

图2 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二级预防的外科诊疗流程。

本共识主要依据国内从事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研究专家的经验,其证据级别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将组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不断更新、完善本共识,终将制订出更权威的指南,以规范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 (最全版)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特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本共识,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基本的规范。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期望帮助临床医师在本共识的指导下针对大多数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共识反映当前该领域公认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今后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1门静脉压力的评估 目前,临床上评价门静脉压力的最常用方法是肝静脉压力梯度[1](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其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可信性。HVPG 正常范围是3~5 mmHg(1mmHg=0.133 kPa),≥12 mmHg 是形成静脉曲张和(或)出血的阈值。HVPG 变化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展、破裂出血风险以及非曲张静脉并发症发生和病人死亡有预测价值。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GOV)出血及预测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部位见于食管下段2~5 cm 处。该处浅静脉缺乏周围组织的支持,易发生破裂出血。近50%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 -Pugh 分级A级病人仅40%有静脉曲张,Child-Pugh C 级病人则为85%。肝储备功能分级见表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早期,甚至在未形成肝硬化前就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HVPG<12 mmHg 时不会形成静脉曲张;HVPG≥12mmHg 时,易形成静脉曲张。当HVPG≥20 mmHg 时则易发生早期再出血(入院第一周复发出血)或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且1年内病死率较高。未经治疗的病人约60%会发生迟发性再出血,多在上次出血后1~2 年内发生。 无静脉曲张或曲张静脉小的病人每年以8%的速度出现静脉曲张或发展成大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为5%~15%。对于出血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是曲张静脉的大小,大的静脉曲张病人出血风险最高(每年15%)。尽管40%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自行停止,但目前6 周内病死率仍高达20%。胃底静脉曲张比食管静脉曲张少见,仅见于5%~33%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与分型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1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一级预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程留芳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其目的是防止曲张静脉形成和进展、预防中-重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存率。 一、不同程度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 1.对无静脉曲张的患者,不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出血(III,B)。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3年胃镜检查一次(I,C)。对有轻度静脉曲张的患者,建议每1~2年胃镜检查一次。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I,C)。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无静脉曲张者并无益处[4],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发生静脉曲张或者静脉曲张出血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39%vs. 40%),而且发生腹水、肝性脑病、肝移植、死亡的比例也无统计学差异。此外,治疗组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18%vs. 6%)。 2.对轻度静脉曲张的患者[5、6],如果出血风险较大(Child B/C或者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IIa,C);如果出血风险不大,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益处并未得到证实(III,B)。但要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建议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等。对于轻度静脉曲张未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在1~2年复查胃镜。如果有肝脏失代偿的证据,应每年检测一次(I,C)。 3.对于肝硬化伴中/重度静脉曲张但从未出血的患者,如果出血风险较大(Child B/C或者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7]或者内镜下套扎(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治疗[8]来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I,A)。如果出血风险不大(Child A或者红色征阴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而不用内镜下治疗;对于那些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或者不能耐受者,可以考虑内镜下套扎治疗。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也可进行硬化剂(Endoscopic sclerotherapy,EIS)治疗。美国和欧洲的指南多推荐预防性使用套扎治疗(I,C)。 二、一级预防的药物 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1)药物及使用方法:普萘洛尔(心得安,萘心安):起始10mg/bid,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纳多洛尔(心得乐,萘羟心安):起始20mg /qd,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应长期使用。应答达标的标准:HVPG下降至12mmHg以下和/或基线水平下降>20%。若不能检测HVPG,则应使静息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或静息心率达50~60次/min。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15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2015 2015 年10 月2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内镜分会联合出台,时隔7 年,本指南有不少更新,本文将该指南的变化点及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本指南的更新点 1.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诊断:旧版指南建议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而新版指南更新为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旧版认为胃镜是诊断EVB 的唯一可靠方法,而新版明确了B 超、CT、MRI、肝弹性检测等在EVB 诊断方面辅助价值。 2. 胃镜检查:旧版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2-3 年检查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年检查 1 次。新版更新为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 2 年检查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 年检查1 次胃镜。 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1)药物治疗新旧指南均推荐短期应用抗菌药物,旧版推荐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喹诺酮类耐药者可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而新版则相反,首选头孢三代,若过敏,则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旧版推荐H2RA 及PPI 用于辅助治疗,新版则仅推荐PPI。 (3)新增内容:麻醉插管或ICU 可提高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4.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 (1)旧版主要推荐药物治疗应用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而新版肯定了卡维地洛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方面的作用。 (2)旧版对ACEI/ARB 及螺内酯等可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因缺乏证据未作明确推荐,新版明确指出不推荐ACEI/ARB 及螺内酯用于一级预防。 (3)新增如何根据LDRf 分型选择治疗时机的内容。 (4)明确规定:不推荐内镜下硬化剂治疗用于一级预防;不推荐各种外科手术和TIPS 用于一级预防;不推荐EVL 联合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同时用于一级预防。 5.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 (1)关于二级预防的时机,旧版推荐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1 周后开始,而新版则将时间改为 5 天后。 (2)明确规定: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者,无论一级或二级预防均禁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6. 新增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章节,详见下文。 7. 待解决的问题方面,新增了对微生态制剂和新的靶点如血管生成抑制剂、抗氧化剂、环氧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进行了展望。 下面为大家奉上本指南的要点。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 EVB 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近7 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EVB 均有一定进展,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 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证据等级分为A、B、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2 两个级别(表1、2)。 表 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 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内镜治疗诊疗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内镜治疗诊疗指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的常见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例伴有胃底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食管静脉曲张以内镜下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注射和皮圈结扎曲张静脉等治疗为主。 【适应证】 1.食管静脉曲张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药物止血无效者; 2.食管静脉曲张反复出血,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者; 3.择期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4.食管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无效或复发者。 【禁忌证】 心、肺、脑、肾严重功能不全,严重出血,出血性休克未纠正,或全身情况极差,不能配合和耐受者。 【术前准备】 1.器材准备内镜,内镜注射针,气囊,外套管,硬化剂{包括1%乙氧硬化醇、5%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乙醇胺油酸盐),组织粘合剂(包括TH胶、Histoacryt) ,皮圈结扎器(包括单发或多发)。

2.患者准备 (1)插入了三腔双囊管和胃管者最好反复冲洗胃腔,直至洗出液转清。 (2)了解全身情况和生命体片,纠正失血性休克或肝昏迷后再能施行。 (3)术前和术中静滴降门压药物(如八肽或十四肽生长抑素)。 (4)择期施行者与上消化内镜检查相同。 (5)第一次做硬化剂或皮圈结扎者或静脉滴注降门脉压药物,以后可酌情应用。 (6)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及解痉剂如丁溴东莨菪碱10mg及地西泮(安定)10mg肌内注射。 【操作方位及程序】 1.硬化剂注射 (l)一般法:常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在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处选择穿刺点,尽可能先远端后近端,不在同一平面上注射,以防止术后狭窄。然后伸出针尖穿刺静脉,也可静脉内外结合注入硬化剂。剂量:静脉外每点lml,更适用用于胃底静脉。每次穿刺点视静脉曲张程度而定,一般4~5个点。注射结束后拔出针头再现观察数分钟,有穿刺点出血者立即喷洒肾上腺素或凝血酶。 (2)气囊压迫法:内镜前端安装一气囊,硬化剂注射与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进展(最全版)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进展(最全版)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是慢性肝病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是大多数肝硬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如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肝肺综合征、门脉肺高压、菌血症及脾功能亢进等。 一、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及概念 PH是一个临床病症,是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的临床综合表现,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PH。门脉高压症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3类,肝内型在中国最常见,占95%以上。在肝内型里,按病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肝窦和窦后阻塞两种。 二、临床表现 门脉高压症可引起侧支循环开放、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以及腹水等三大临床表现,其他尚有蜘蛛痣、肝掌和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大多数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门脉高压症的诊断。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首选是心得安,萘羟心安。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要使HVPG下降,使侧支循环的血流和压力下降,使静脉曲张内的压力下降,如果HVPG低于12mmHg,静脉曲张则不会出血。 2、内镜治疗是GEV破裂出血诊治的主要手段。 (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ligation ofesophagealvarices,EVL) EVL是内镜下治疗食道静脉瘤GEV的首选方法,因为它比内镜注射硬化治疗更有效和更安全。EVL被用于急性出血或计划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应2~4 周重复进行,直到静脉曲张完全根除。建议在根除后1、6和12 个月进行内镜检查,然后每12 个月检测复发性高风险静脉曲张的有无。(2)内镜治疗胃静脉曲张孤立性胃静脉曲张。 3、PH 的介入治疗 (1)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实现分流门静脉血流,从而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TIPS具有微创、出血少、仅需局部麻醉等优势,受对于部分肝功能较差,或无法接受外科手术风险的患者尤其适用。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 EVB未预防治疗的患者后期再出血率约为60%,大部分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2年。因此,EVB患者的管理十分重要,具体的管理策略如下所示。 (一)EVB一级预防 目的是治疗原发病、抗纤维化,防止曲张静脉形成和进展、预防中-重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1.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减轻肝纤维化,阻止肝硬化的进展,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静脉曲张发生或出血。 2.抗肝纤维化治疗 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药可用于缓解肝纤维化、肝硬化及GOV等。 3. 不同程度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 •无食管静脉曲张者不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用于一级预防; •Child-Pugh B、C级或红色征阳性的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推荐使用NSBB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 •出血风险不大的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不推荐使用NSBB,但应定期复查胃镜; •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较大者(Child-Pugh B、C级或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NSBB或EVL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 •出血风险不大者,首选NSBB。对NSBB有禁忌证、不耐受或依从性差者可选EVL。 •不推荐EVL联合NSBB同时用于一级预防。 •推荐各种外科手术和TIPS用于一级预防。 NSBB通过降低心输出量、收缩内脏血管发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可用于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一些研究证实,卡维地洛降低HVPG的幅度可达20%,显著高于普萘洛尔。

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6.25 mg,每日1次;如耐受,可于1周后增至12.5 mg,每日1次。 普萘洛尔起始剂量为10 mg,每日2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 纳多洛尔起始剂量20 mg,每日1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应长期使用。 应答标准:静息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或达到50~60次/min(A1);HVPG≤12 mmHg或较基线水平下降≥10%。 (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目的是根除或减轻食管胃静脉曲张,减少再出血率及降低病死率。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或急性EVB(AEVB)5天后,可开始二级预防,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为NSBB,如普萘洛尔及卡维地洛(见一级预防)。对于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或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建议使用NSBB进行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一级或二级预防,因NSBB不良反应及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 2. 胃镜治疗 ① 联合NSBB EVL联合普萘洛尔或卡维地络具有更好的预防GOV再出血的效果,胃镜联合NSBB是二级预防GOV再出血的标准方案,除非药物不耐受。已经使用 NSBB作为一级预防的患者,需要联合内镜治疗。 ② 周期性序贯治疗、长期胃镜监测 首次内镜治疗后2~4周应进行胃镜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可间隔2~4周序贯治疗多个周期,以GOV消失或无再出血风险为治疗终点。GOV消除或明显减轻后至少12个月胃镜检查一次,以评估GOV复发及再出血的风险。 3. 血管介入 对于Child-Pugh A/B级的患者,在胃镜和药物治疗无应答后,可考虑TIPS、BRTO或外科断流术。 4.肝移植

最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专家共识

最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专家共识 摘要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引起全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消化道静脉曲张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规范化治疗的相关共识。202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与胃静脉曲张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讨论,提出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专家共识,以期规范该技术在消化道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本共识共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分型及诊断、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静脉曲张的适应证等11个部分,共22条陈述。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肝内型及肝外型,其中90%以上为肝内型,肝内型又以肝硬化为主要原因[1, 2, 3]。门静脉高压症可引起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肝性脑病等。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可较好地反应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其正常值为3~5 mmHg(1 mmHg=0.133 kPa),当HVPG>5 mmHg即存在门静脉高压,HVPG≥10 mmHg为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3, 4]。一般认为,HVPG>12 mmHg容易发生EGVB,而HVPG≥20 mmHg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因子[3]。 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代偿表现之一,可发生于全消化道及消化道以外部位,其中以GOV最为常见。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组织胶在其预防和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一、二级预防和急性出血治疗,国内外制定了多个相关指南和共识[6, 7, 8, 9, 10, 11, 12, 13, 14],其中也提到了内镜下组织胶注射(endoscopic cyanoacrylate injection,ECI)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但主要限于ECI在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中的应用,而ECI的规范化操作(器械、组织胶剂量、序贯治疗方法、随访策略等)、围手术期管理及其在消化道其他部位静脉曲张的应用尚无明确界定,因此制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ECI治疗专家共识迫在眉睫。由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组组织国内从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诊疗的专家,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消化道静脉曲张诊疗指南和共识[8, 9, 10, 11, 12, 13, 14],和已经发表的研究证据,从开始的问卷调查到现场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本共识,为消化内镜医师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的诊治提供指导。 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静脉曲张选择ECI

2022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全文)

2022月干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全文) 2022年8月28日,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三大学会百余位专家共同修订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学术会议〃期间正式发布。 新版指南在2016年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包括七部分内容:概述,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自然史、发病机制和GOV的分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提出30条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进行分级,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分为高(Al 中(B)和低或非常低(C)三级,推荐强度等级分为强(1)和弱(2)两级。 指南旨在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丁惠国教授为新版指南执笔,两位专家在指南发布会上分别对新版指南进行了解读。《国际肝病》特此整理指南最新推荐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30条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撒Bl\肝脏弹性检测、B超、CT和MRl可用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 (BII 推荐意见2: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金标准,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筛查是否存在GOV及其严重程度(Bl);对GOV进行分级,指出静脉曲张轻、中、重度及曲张静脉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等(All 推荐意见3: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年检查1次胃镜(Cl),有轻度静脉曲张每年检查1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 年检查1次胃镜(ClI 推荐意见4:能明确门静脉高压相关的研究终点或肝硬化结局者,不建议单纯为了解门静脉压力而行有创性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Bl\HVPG>5mmHg存在门脉高压,HVPG>10mmHg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mmHg可发生EVB,HVPG>20mmHg提示预后不良(Al\ 推荐意见5: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2)控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EVB);(3)预防再次EVB(二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是一种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其发生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门脉高压导致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使得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压力增加,进而引发静脉曲张。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 1. 病史和临床症状: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肝硬化病史、饮酒史、药物使用情况等。关注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如呕血、黑便、吞咽困难等。 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肝脏质地、大小、腹部触诊等,评估肝脏功能和门脉高压程度。 3. 实验室检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4. 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内镜检查可以评估静脉曲张的程度、范围和并发症。 -超声内镜:了解门脉高压程度,发现肝内、肝外病变,评估内镜治疗的效果。 -CT扫描:评估肝硬化程度、门脉高压和静脉曲张情况。 治疗: 1. 非侵入性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以降低门脉高压,预防出血。硬化剂注射、生长因子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也有助于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内镜治疗:内镜硬化剂注射、激光治疗、套扎治疗等可以直接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控制出血。 2. 侵入性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颈静脉途径将导管插入肝脏,释放支架,建立门脉-肝静脉分流,降低门脉高压。

-手术治疗:包括门体分流术、胃底切除术等,适用于严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3. 并发症的治疗: -出血:活动性出血患者需迅速止血,可采用内镜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感染:根据感染类型和部位,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 -腹水:腹水穿刺、利尿剂治疗、腹腔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还可以根据静脉曲张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 静脉曲张的程度: - 1级静脉曲张:仅有细小曲张,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监测。 - 2级静脉曲张:较明显的静脉曲张,可考虑非侵入性治疗,如药物治疗和内镜下治疗。 -3级静脉曲张:严重的静脉曲张,易引发出血,需进行有效的侵入性治疗,如TIPS或手术治疗。 2. 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 -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患的患者,需要综合评估治疗方案,权衡风险和益处。 -针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治疗和侵入性治疗需要谨慎,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3. 预防再出血: -对于已经发生过一次出血的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再出血预防措施。这包括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应用。 -高危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内镜治疗或TIPS术。 4. 生活方式和饮食管理:

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全文)

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全文) 研究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约700万人,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尽管近年来药物及内镜治疗成绩显著,但其6周内病死率仍在15%~20%,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预防再出血,是救治肝硬化患者生命的关键。现查阅相关文献,整理EVB防治相关知识点,以供临床参考。 EVB的治疗和预防分为4个阶段 (1)在未出现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中,如何预防静脉曲张的形成(一级前预防);(2)在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中,如何预防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一级预防);(3)在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中,如何控制急症出血和预防早期再出血;(4)在既往已有急性出血的患者中,如何预防后期再出血(二级预防)。 一、一级前预防:预防静脉曲张的形成 胃镜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可靠方法,所有初次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都应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静脉曲张及曲张静脉大小。而超声内镜可对食管、胃黏膜血流的变化提供更多信息,尤其对早期胃底静脉曲张与胃底黏膜下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这一时期治疗的主要策略是处理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减缓门静脉高压的进展、延缓临床失代偿症状的发生。 图片 康迅网 二、一级预防:预防静脉曲张首次出血 1.治疗原发病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酒精、脂肪、胆汁淤积、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药物及寄生虫等,应重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以阻止肝硬化的进展,减轻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起到预防静脉曲张进展或出血。 2.抗炎、抗纤维化治疗 对某些疾病无法进行病因治疗,或充分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和/或肝纤维化仍然存在或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抗炎、抗纤维化治疗。临床抗纤维化治疗主要是用活血、软坚化结类中成药。 3.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预防出血的措施 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治疗或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NSBB的优势在于费用低、无创、方便、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2015 最新「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 2015 年10 月2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内镜分会联合出台。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 EVB 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近7 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EVB 均有一定进展,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 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证据等级分为A、B、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2 两个级别(表1、2)。 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

表2.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 基本概念 推荐意见: EVB 的治疗目的为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控制急性EVB;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1. EVB 的诊断:出血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是诊断EVB 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现有血栓头。 2. GOV 的分型与分级 本指南推荐我国的分型方法-LDRf 分型,即L- 位置,D- 直径,Rf- 危险因素,统一表示方法为:LXx D 0.3-5,Rf 0,1,2,第一个X 为脏器的英文首字母,第二个x 为该器官的哪一段,D 0.3-5 表示所观察到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而危险因素表示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 食管静脉曲张的分级:轻度(G1)为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无红色征;中度(G2)为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但无红色征;重度(G3)为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无论有无红色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 2015最新「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2015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内镜分会联合出台。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EVB??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近7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EVB均有一定进展,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证据等级分为A、B、C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2两个级别(表1、2)。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 表2.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 基本概念? 推荐意见:?EVB的治疗目的为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控制急性EVB;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1.?EVB的诊断:出血12-24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是诊断EVB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现有血栓头。 2.?GOV的分型与分级 本指南推荐我国的分型方法-LDRf分型,即L-位置,D-直径,Rf-危险因素,统一表示方法为:LXxD0.3-5,Rf0,1,2,第一个X为脏器的英文首字母,第二个x为

该器官的哪一段,D0.3-5表示所观察到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而危险因素表示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 食管静脉曲张的分级:轻度(G1)为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无红色征;中度(G2)为食管静脉曲张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但无红色征;重度(G3)为食管静脉曲张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红色征或食管静脉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无论有无红色征)。 推荐意见:?胃镜检查是诊断EVB和GOV的金标准,在胃镜检查时,应对食管胃静脉曲张进行分级,应指出静脉曲张轻中重度及曲张静脉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危险因素等(A,1)。B超、CT、MRI、肝弹性检测可用于临床门静脉高压症的辅助诊断(B,1)。 GOV的发病机制、自然史和风险评估 推荐意见:?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以筛查其是否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B,1)。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2年检查1次胃镜(C,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年检查1次胃镜(C,1)。 推荐意见:?有条件的医院可行肝静脉压力检测(HVPG)检测,HVPG>5mmHg 存在门静脉高压,HVPG>10mmHg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mmHg可发生EVB,HVPG>20mmHg提示预后不良(A,1)。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 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有不同的预防措施。 推荐意见:?不推荐无食管静脉曲张者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一级预防(B,1)。 推荐意见:?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若Child-PughB、C级或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1. 什么是肝门静脉? 人体的血管分动脉和静脉两种,动脉血由心脏流出,为身体各脏器提供养料,静脉血将身体各部分的代谢物运送回心脏,从而形成完整的循环。 肝门静脉是一种特殊的静脉,它主要负责收集腹腔脏器内的血液并将它们运往肝脏,之后再通过肝静脉、下腔静脉流回心脏。这些器官包括肠道、胃、脾脏、胆囊等。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门静脉内的血液无法流入肝脏,或者当门静脉下游的血管如肝静脉或者下腔静脉出现堵塞时,就会使肝门静脉内的压力升高,其它脏器内的血液无法通过门静脉流入肝脏,从而引起各脏器淤血的表现,就叫做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好比是几条管道的汇合口,一旦其发生堵塞,就会使其它几条管道内的水无法顺利流出,这几条管道就会因为水大量淤积造成管道扩张,或者找寻其它旁路,如果压力足够大,或者受到了外界的刺激, 管道甚至会破裂,造成出血。 2. 什么是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主要包括门静脉内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腹腔内大量积水、脾脏大、脾脏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可逐渐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3. 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症的病因主要为肝脏疾病。其中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在门静脉高压症症的病因中所占比例为70%~80%;另外有10%~15% 为肝脏以外的门静脉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症;其余为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症。 4.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最主要的特征为肝脏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原有肝组织结构被破坏,形成许多类似肝

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专家共识》解读——内镜下硬化治疗适应证(全文)

202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专家共识》解 读——内镜下硬化治疗适应证(全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可引起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GOV)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肝性脑病等,其中EGVB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内镜下硬化治疗(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在EGVB的一级预防、控制急性出血和二级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EIS在EGVB中的治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诊断与治疗学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现就EIS的适应证做一解读。 一、EIS在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中的作用 内镜下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具有操作简单、静脉曲张消除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各大指南/共识推荐为EV内镜治疗的首选方法[2-5]。但EVL无法消除深层的交通静脉,因此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而EIS可作用于穿通支,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但EIS并发症如食管狭窄、溃疡等发生率较高[6],国产新型硬化剂聚桂醇较传统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临床上部分EV不适用于EVL治疗:(1)EV直径>2 cm;(2)乳胶过敏患者;(3)曾接受过套扎、硬化治疗,食管壁纤维化或疤痕化,曲张静脉无法吸引入套扎器内;(4)EV 伴食管狭窄扭曲,EVL难以操作者,此时EIS仍是EV可供选择的治疗方

门静脉高压症诊疗指南

第二十七章门静脉高压症 【概述】 本症是由于门静脉(以下简称门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脉压力增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 本症分肝内和肝外两型,前者占95%以上。肝内型又可分为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硬化)和窦后阻塞(肝炎后肝硬化)。肝外型主要为门脉主干血栓形成或其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海绵窦样病变)。正常门脉压力在1.27-2.35kPa (13--24cmH2O),平均值为1.76kPa (18cmH2O),门脉压力不超过12mmHg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门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kPa(30-50cmH2O)。 【诊断要点】 1. 症状和体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常为伴随症状。 (1)病史:有无肝炎、血吸虫病、药物中毒、消化不良、消化道大出血、黄疽等病史;有无酗酒嗜好;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女病人月经过多病史。 (2)临床表现。 (3)体格检查:注意有无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有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有助于病因诊断),脐周围有无静脉杂音,有无肝脏肿大或萎缩,脾肿大程度和质地;有无腹水;双下肢有无浮肿或静脉曲张。 2.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和大便潜血;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血生化;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HIV病毒检测。 3. 特殊检查 (1)B超检查:了解肝、脾的大小,有无肝硬化、腹水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并发肝癌。 (2)彩色超声多普勒:了解门静脉系统情况、血流方向、血流量,有无血栓形成,检查肾静脉情况及下腔静脉情况。 (3)放射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有无合并消化性溃疡。有条件时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门静脉血流方向和肝动脉代偿情况,有无合并肝癌以及部分门体侧支循环情况。行肝静脉造影和测压可区别窦后梗阻,术前了解门静脉压力。 (4)CT:了解肝、脾的病变情况,显示侧支循环,有无合并其他肝、脾病变,了解下腔静脉有无阻塞狭窄。有条件时测量肝体积用于术前评价。 (5)核素心肝比值测定:是术前无创性测量门静脉压力的方法,有条件时可采用。 (6)内镜检查:出血的诊断主要靠内镜检查,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要稳定,用较大口径的胃管抽净胃内血凝块,门脉高压症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食管静脉曲张占90%,胃静脉曲张占10%,非曲张静脉的出血主要是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直视下观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程度和范围,用于明确诊断,估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性,测量曲张静脉的压力。急性大出血时可进行紧急硬化剂注射或曲张静脉套扎术,止血和预防再出血。 (7)肝血流量测定:BSP或靛青绿(ICG)法计算肝血流量,可用于术前对病人的综合评价。 (8)肝活检:用于术前明确肝硬化及其类型。当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有中等量腹水时,不应进行经皮肝活检术。 (9)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适用于与某些类型的血液病鉴别诊断,如果骨髓象增生而周围颗粒细胞减少,则为脾功能亢进症。 【治疗方案及原则】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2021 2021 年 10 月 2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内镜分会联合出台,时隔 7 年,本指南有很多更新,本文将该指南的转变点及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大伙儿参考学习。 本指南的更新点 1.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诊断:旧版指南建议 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而新版指南更新为 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旧版以为胃镜是诊断 EVB 的唯一靠得住方式,而新版明确了 B 超、CT、MRI、肝弹性检测等在 EVB 诊断方面辅助价值。 2. 胃镜检查:旧版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 2-3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一年检查 1 次。新版更新为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 2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年检查 1 次胃镜。 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医治 (1)药物医治新旧指南均推荐短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旧版推荐利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喹诺酮类耐药者可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而新版那么相反,首选头孢三代,假设过敏,那么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旧版推荐H2RA 及PPI 用于辅助医治,新版那么仅推荐PPI。 (3)新增内容:麻醉插管或ICU 可提高急诊内镜医治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成效和平安性。 4.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 (1)旧版要紧推荐药物医治应用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而新版确信了卡维地洛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方面的作用。 (2)旧版对ACEI/ARB 及螺内酯等可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因缺乏证据未作明确推荐,新版明确指出不推荐ACEI/ARB 及螺内酯用于一级预防。 (3)新增如何依照LDRf 分型选择医治机会的内容。 (4)明确规定:不推荐内镜下硬化剂医治用于一级预防;不推荐各类外科手术和TIPS 用于一级预防;不推荐EVL 联合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同时用于一级预防。 5.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 (1)关于二级预防的机会,旧版推荐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1 周后开始,而新版那么将时刻改成 5 天后。 (2)明确规定:肝硬化归并顽固性腹水者,不管一级或二级预防均禁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6. 新增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置章节,详见下文。 7. 待解决的问题方面,新增了对微生态制剂和新的靶点如血管生成抑制剂、抗氧化剂、环氧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进行了展望。 下面为大伙儿送上本指南的要点。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引发的 EVB 是最多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近7 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EVB 均有必然进展,本指南旨在帮忙临床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 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证据品级分为A、B、C 三个级别,推荐品级分为一、2 两个级别(表一、2)。

肝硬化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肝硬化诊治指南(2019完整版) 1 前言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严重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美国肝病学会(AASLD)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欧洲肝病学会(EASL)、国际腹水俱乐部(ICA)等先后制定了多部指南和共识,对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提出了指导意见,并随着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更新。 为促进肝硬化临床诊疗中的规范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消化病学分会等相继制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等,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水、消化道出血、继发严重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给出了推荐意见。此次制定的肝硬化指南不包括既往系列肝硬化并发症指南中已有的内容,但对各并发症指南中未提及的和其制定后新的进展作了补充。 近年,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对肝硬化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了进

一步的认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本指南,旨在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在指南制订中尽可能的按照循证医学依据以及AGREE II的标准,成立了指导组、秘书组(写作组)、专家组(包括通信专家)等,包含肝病、消化、感染、外科、介入、肿瘤、中医、药理、护理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本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但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遵循本指南的原则,充分了解病情,认真考虑患者的观点和意愿,并结合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实践经验制定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进行分级(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