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8)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8)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8)

【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图片: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信仰和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始。

但是,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民主与法制建设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险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由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活动一:

一:良好开端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本节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建国初期和八大取得的政治建设成就,说明我国政治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本部分内容属于阅读内容,所以由学生自主完成)

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民族团结多党合作健全法制发扬民主

二:重大转折——十年文革

【过渡】:但是这个良好开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十年文革的到来使我们的政治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

【学生】自主学习文革爆发的原因、导火线、标志、过程。

【教师】:通过4组图片来说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践踏的表现:

ppt展示第一组图片.红卫兵运动,武斗中使用的部分器械,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焚烧古籍字画,捣毁名胜古迹等。

教师向学生解释红卫兵运动:“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群特殊人群,他们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大家看一下这几张图片,他们抬着毛泽东的雕像,举着毛泽东的照片,还有这一张,手上拿着的红色的就是红宝书,也就是毛主席语录。当时红卫兵是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人人都能背诵毛主席语录,甚至连乞丐要饭前都要先振振有词的背上一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的,革命队伍中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然后向你伸手。这并不是笑话,那个年代就是如此,人人都能背诵毛主席语录,连小孩子犯错挨打时都会随口溜出一句“要文斗不要武斗”。没准就能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庇护下少挨顿揍。另外红卫兵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高呼造反有理,到处揪斗走资派,搞乱地方党委,到处去抄家,搞破坏,把他们眼中属于封建的、落后的事物摧毁掉,很多文物古迹就是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破坏掉了。引导学生得出:红卫兵运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ppt展示第二组图片:各地造反派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

教师向学生解释革命委员会性质: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形成了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种集权的领导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同时说明这个权力机关没有经过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讨论,更没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何法律程序。事实上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早在”文革“前,就很久没有行使职权了。

引导学生得出: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ppt展示第三组图片:批邓,批刘,批判彭德怀以及很多文艺界,教育界人士含冤自杀。

以刘少奇为例,说明无论是国家主席还是普通公民都遭受到残酷迫害。

展示刘少奇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争的图片,以及留少奇最后的结果: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病逝于河南开封的一座阴冷的监狱里,刘少奇尸体火葬申请单上写着:姓名:刘卫皇 71岁职业:无业。

说明刘少奇不用本名的原因,让学生体会文革的残酷性。

因为当时刘少奇已经被打倒,声名狼藉,用本名可能连火葬都有困难。

引导学生得出,在文革期间,公民的基本人权遭到肆意践踏,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ppt展示第四组图片,全国人大和政协的召开时间

请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政协和人大在文革期间都没有召开

引导学生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遭到破坏。

【教师】整理四组图片:“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1.红卫兵运动严重冲击了民主制度;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2.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3.公民的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宪法遭到破坏;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过渡】:这样一场闹剧持续了十年,直到毛泽东去世

学生自主学习文革结束的标志和性质标志: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性质:一场由……错误发动,被……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内乱。【过渡】是的,这样一场持续了十年的浩劫,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应该也必须反思文革,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不能让历史重演。那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请大家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文革的教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教师】通过邓小平的几段谈话,引导出文革的教训:

“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复杂,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

——邓小平(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毛泽东晚年,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长制或家长作风发展起来了,颂扬个人的东西多了,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至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

——邓小平(2)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1980年邓小平

(3)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过渡】(PPT)展示邓小平的一段话,这段话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的出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引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本部分内容简单明了,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转折,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我们的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活动四

四: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过渡】那么新时期,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是如何发展完善的呢?我们看第四个问题(PPT)展示。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教师】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Ppt展示,

【教师】展示PPT。总结:依法治国的方略的确立的过程同时也体现我国由法制到法治的一个转变。那么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是什么呢?(此内容非常有必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如此才能理解“法治”的深刻含义)

PPT展示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刀制与水治的区别)

(法学界有人曾用刀制和水治的说法解释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之制,部首从刀,喻指其更多的强调专政独裁的因素;法治之治,部首从水,喻指其蕴含着疏导,规范的意思。二者一刚一柔,有不同的含义)(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加深对法制与法治的理解)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而言。法制是中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都有法制。

2、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只能与民主制度相契合,存在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社会之中。

法制到法治,一字之差,却深刻而又微妙的揭示了两个时代,表明党和国家与人治时代告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决心与信心。

但是,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仅仅确立治国方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了“有法可依”,才能够“依法治国”。下面我们看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成就就是

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PPT展示。

【教师】那么是不是制定的法律足够多了就建立了法律体系?当然不是,法律体系的建设不

仅要看法律的数量更要在此基础上看到其结构。(PPT)展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说明。【教师】现在我们的法制建设又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来看一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展示一系列图片):确定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地方节能监察法制建设,建设法制化企业。

第一组图片说明这些年,我们无论是在法律的宣传还是法律的制定上都有了更多的成就,并且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第二组图片都是关于反腐的,腐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就像这幅漫画中的一座大山,而我们要铲平这座腐败的大山靠的是什么?一把网络曝光的锄头和一辆玩具挖掘机。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杜绝老虎苍蝇的出现,就必须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加强反腐立法和制度建设,这说明

(现有的法律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仍需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让学生认识到现有法律的不足,激励他们为将来的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小结:

【过渡】:好,接下来我们对本节内容做个总结。(ppt给出提示)。

问:建国以来我们的政治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发展完善。我们看这条曲线给我们什么启示? 虽然经历了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但是我们的发展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活动六

【教师】好,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检测一下学习效果。

练习:PPT展示,引导学生做

练习:

1)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姚文元《评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C、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3)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82年

C、中共十五大

D、1999年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依据是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5)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是:

A、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B、1982年全面修宪

C、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根本大法

活动七

作业:1、对文革的经历者进行访谈,或者阅读相关书籍。如《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牛棚杂忆》(季羡林)《走向混沌》(从维熙)

2、阅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信息。

(通过作业的布置,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大量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文革,反思文革,体会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可以说基本达到了目的。但是我总是感觉学生对这段历史了解的太少,尤其是文革带给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伤害,他们并不能够真正体会。所以在作业中我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从许多有过文革经历的人那里更深刻的感受文革,用自己的理性去反思文革,这样才能够真正从中吸取教训,让历史不再重演。

2.在教授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时,学生明显感到亲切,但也仅仅是“亲切”而已,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语言并不真正理解。如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还是需要向他们解释清楚的。

3.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对课本上的东西把握很好,但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需要加强锻炼。

07-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 A.学术争鸣 B.社会热点大辩论 C.思想解放运动 D.工作经验总结 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3.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 A.1976年10月 B.1977年4月 C.1978年5月 D.1978年12月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在()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5.下列会议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6.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他们探究的“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下列内容与该会议不相关的是 ()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导学案教师版

序号11 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审核班级姓名第小组 编制:高一历史备课组吴芳萍老师使用班级:高一(11、12) 【学科指导意见】 ①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说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②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③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④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落实学案中的基本知识点: 1、建国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是“”。 导火线: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和两个文件的通过。此间,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遭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遭到摧残。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内容有: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的指导思想);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上来,做出了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也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建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①1980年8月邓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的﹍问题,体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的;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③1997年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合作探究1】“文革“酿成了一场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07-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 ) A.学术争鸣 B.社会热点大辩论 C.思想解放运动 D.工作经验总结 2.1978 年5 月11 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3.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 ) A.1976 年10 月 B.1977 年4 月 C.1978 年5 月 D.1978 年12 月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5.下列会议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6.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他们探究的“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下列内容与该会议不相关的是(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0.“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8)

【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图片: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信仰和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始。 但是,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民主与法制建设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险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由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活动一: 一:良好开端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本节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 【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建国初期和八大取得的政治建设成就,说明我国政治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本部分内容属于阅读内容,所以由学生自主完成) 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民族团结多党合作健全法制发扬民主 二:重大转折——十年文革 【过渡】:但是这个良好开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十年文革的到来使我们的政治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 【学生】自主学习文革爆发的原因、导火线、标志、过程。 【教师】:通过4组图片来说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践踏的表现: ppt展示第一组图片.红卫兵运动,武斗中使用的部分器械,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焚烧古籍字画,捣毁名胜古迹等。 教师向学生解释红卫兵运动:“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群特殊人群,他们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大家看一下这几张图片,他们抬着毛泽东的雕像,举着毛泽东的照片,还有这一张,手上拿着的红色的就是红宝书,也就是毛主席语录。当时红卫兵是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人人都能背诵毛主席语录,甚至连乞丐要饭前都要先振振有词的背上一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的,革命队伍中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然后向你伸手。这并不是笑话,那个年代就是如此,人人都能背诵毛主席语录,连小孩子犯错挨打时都会随口溜出一句“要文斗不要武斗”。没准就能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庇护下少挨顿揍。另外红卫兵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高呼造反有理,到处揪斗走资派,搞乱地方党委,到处去抄家,搞破坏,把他们眼中属于封建的、落后的事物摧毁掉,很多文物古迹就是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破坏掉了。引导学生得出:红卫兵运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ppt展示第二组图片:各地造反派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 教师向学生解释革命委员会性质: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形成了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种集权的领导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同时说明这个权力机关没有经过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讨论,更没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任何法律程序。事实上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早在”文革“前,就很久没有行使职权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了解它的背景,理解其重大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与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 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 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 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 学的日子。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 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 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识记:刘少奇冤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人民代表制度的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依法建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应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的历史背景: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出现了错误,并越来越严重。 (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现了,党和国家面临着复辟的危险。 (3) 、、康生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2)新中国最大冤案——冤案。 (3)“全面夺权”和民主法制全面破坏:社会秩序破坏、无法正常行使权力, 不能实行。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革”结束,党和人民意识到要保护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2.表现:(1)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 (2)中共中央为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④《》。

(4)立法方面形成以为核心的包括、、、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和。 2.完善政协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施行的《》,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 (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①冲击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和农村基层组织。②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残酷迫害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文化科学教育界知名人士。③将国家主席刘少奇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 (2)1967年1月后,从中央到地方各党政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 (3)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3.“文化大革命"性质分析 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十年,我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素质下降,经济、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根本无任何积极作用可言,所以说它是一场内乱。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 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采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两条要求来设计:了解“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 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不遵守法制的事发生: 我们常常收看《今日说法》这个电视节目。知道了每年的“12.4”定为法制宣传日。对法、法制及现行宪法有了一定了解。 “法”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常会涉及到《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等。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留意过吗?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找出很多生动的事例来回答本课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的试验省-广东 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1]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 改革开放 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如购买粮食就需要有相应的粮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3、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只知道依靠"大锅饭"过生活,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动力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

人教版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 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出现的原因 (1)思想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主观上: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3)客观上: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1)践踏人权: ①大批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 ②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法律名存实亡: ①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②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 (3)社会秩序遭破坏: ①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而陷于瘫痪。 ②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 (4)民主制度遭中断: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 吸取“文革”的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措施 (1)法制建设方针: ①时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平反。 (3)加紧立法工作: ①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制定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 3.成就 (1)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3)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制度建设 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政党建设 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民族工作 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基层民主 (1)依据: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表现: ①改变干部任免制度,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②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③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1.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6月至10月初,全国红卫兵收缴的现金、存款和公债券达428亿元,黄金118.8万余两、古董1 000多万件,挖出所谓“阶级敌人”1.66万余人,破获“反革命”案1 700余宗,从城区赶走“牛鬼蛇神”3 900多万人。红卫兵抄家时,还私自批斗、抓人,甚至私设公堂、滥施酷刑、打人致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野蛮践踏,国家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2.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你认为该怎样回答? 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提纲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提纲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展开的历史背景: ①“四人帮”被粉碎后,人们要求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 命”的错误; ②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公开退出“两个凡是” 的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4,“两个凡是”的内容——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一方针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实质上是坚持“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 5,大讨论展开是在哪一年?【1978年】 6,大讨论的性质是什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7,大讨论的结果?【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思想方面: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方面: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方面: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历史上工作中心的三次转移:①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共把工作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11,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1935年的遵义会议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召开的。 ②都纠正了组织上“左”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3,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 ①②③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归纳“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3)归纳总结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民主法制制度破坏殆尽,“文革”后如何恢复发展民主法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难点: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已被破坏殆尽。学生对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难以理解,而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更不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治”与“法治”,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西方近现代,所实行的“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专政的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最全版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文革基本史实和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学习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就,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教学重点】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引入新课】 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取得了进步。 补充概念: 民主: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法制:The rule of law;法律制度,静态的法律法规; 法治:The rule by law;法律治理,不但包括静态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它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性质:文革,1966-1976年,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对党、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 2、文革发动的原因: 历史根源:“左”倾错误,最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毛泽东犯了什么错误?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注:修正主义修改马克思主义;否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区别,否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

专题四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型:新课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课标导学】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的学习,从正反两个方面科学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难点:“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破坏。【基础梳理】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北京) 背景:①在中国基本确立。②探索建设之路成为党和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内容:(1)依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的变化。(2)任务:①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②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③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活动能够“”;④强调全党要坚持党的,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是探索中国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年),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和《》,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1.在徘徊中前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的局面。邓小平同志的《》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思想:重新确立了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政治: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实现了政治路

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承接了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重要的地位,明确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学好本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相关情况,分为三个子目:“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第一子目为指导中心,后两子目则是对前者的具体落实。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而以深圳等为代表的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以及种种表现。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有些学生进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不同,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认识邓小平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通过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改革开放和历史发展的艰难曲折。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方面还比较差,因此,根据课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课前发放导学案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本课基础知识,然后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师生互动交流法、讲解法、概括总结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对内进行了改革,对外实行了开放。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2019-2020年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2019-2020年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学过程: 本课的学习任务: 共同探究的问题: 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 需要掌握的重要历史概念: ①“文化大革命”②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课导入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初步建立起来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怎样发展,这是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情况。 新课学习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板书)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板书) 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板书) 出示自学提纲: (1)时间、地点:(板书) (2)主要内容:(板书)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人教课标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三、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B重点难点 重点:1982年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治国 难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同来了解。 【复习提问】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讲述内容】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的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己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认为只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可见,“文革”发生主要是由于党对国家形势的认识犯了主观上的错误。错误之所以能出现并形成全国规模,显然与当时的制度有关,要防止类似问题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人和制度。而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制度,要把人放在制度中 (2)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岳麓版必修1)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分析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识记“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实施情况;结合事实分析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通过阅读、分析各种历史材料,训练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及教师的讲述,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归纳“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 通过各种历史资料的举例、分析,了解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我国目前基层民主选举的有关情况(成就和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文革”发动及“文革”期间我国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通过新时期党、政府有关拨乱反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关事实认识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认识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文革”使我国的各方面建设都遭到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它的教训我们必须认真汲取。而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则给了我们信心和希望。 难点:“文革”发生的原因;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平稳并迅速的发展,就必须有健全的民主法制;“依法治国”可以使我们少犯或不犯类似“文革”的错误。 三、教材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教学要点:(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2)“文革”中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事实。 第二目: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教学要点:(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2)政治体制改革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依法治国”思想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