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规程

田野考古规程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

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

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7,《田野考古学概论》,北京大学课程讲义

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

查研究手册》)

13,Archaeological Site Manual, Museum of London, Archaelogy Service, Third edition-1994.(《考古遗址工作手册》,伦敦博物馆考古部,1994年第三版。)

14,Technique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Barker, P. , London, Batsford.1977, 3rd ed.(1993).(《考古发掘技术》,菲利普·巴克,伦敦,1993年第三版。)

15, Principles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Harris, E. C.,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9, 2nd ed.(《考古地层学原理》,哈里斯,伦敦,1989年第二版。)

补其他剑桥工作手册

16, Sampling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Manuals in Archaeology), Clive Ort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考古学中的抽样》,(剑桥考古手册),克来弗·奥顿,剑桥大学出版社?)

17, Pottery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Manuals in Archaeology), Clive Orton,Paul Tyers and Alan Vi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考古学中的陶器》,(剑桥考古手册),克来弗·奥顿等,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

18,藤本强《考古学の方法——调查と分析》,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

作为由政府颁发的指导性、规范性技术文件,新修订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须符合当前学科所面临的客观形势的需要,适合考古学科当前的发展程度或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这些分寸、尺度的把握,是建立在以下对当前田野考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的。

(一)田野考古工作面临的形势

自1984年文化部正式颁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以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随着各地考古资料不断积累和基础研究的广泛开展,中国考古学物质资料的历史框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在此基础上,学科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向这一物质文化框架背后的人类社会或历史的诸方面,在一些过去未遑深入探讨的问题日益得到关注的同时,又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学术研究向社会层次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宽泛及多样化已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态。众多新研究领域需要通过田野考古提供相应的资料信息,为此,大量现代技术方法正源源不断地被引入考古学的田野工作中,由此导致了田野考古工作从理念思想到技术构成的多方面正在悄然变化。学术的发展,要求对原《规程》进行修订,制定颁布一套符合当今学术理念和技术水平的田野考古操作技术标准。

与20年前相比,考古学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配合大规模基本建设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考古研究机构最主要的任务。如果没有一套符合当前学术要求的技术规范的约束,将势必造成作为人类的珍贵遗产的、且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资料及其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的迅速流失。

此外,随着人民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的需求扩大和品味提高,考古学正日益为社会所理解和关注,古代遗存的保护也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田野考古工作作为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保护手段,也应当对此有积极的响应。

上述来自形势的要求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术的发展要求新《规程》对田野工作的技术标准作出调整,以符合现代学术理念和适应学术发展。二是新《规程》应当对文物保护在社会生活中显得日趋重要和紧迫的客观形势变化有所回应。

对于后者,我们在修订稿中除了保留原《规程》中涉及文物保护的内容条款外,另专门设立了一章(第三章),就处理田野考古工作与遗址保护的关系做了规范。并在第二章第三条、第五条,第四章第十三条第1款、第十七条第9款以及第六章的有关款项中提出的一些进一步的具体要求。这些增补是否得当,请予研究。

作为一部技术规范,将其进行调整,以符合现代学术发展的需要,是本次修订工作的最主要内容。对这个方面的把握,源自下述进一步分析。

(二)关于现代学术需求的分析

就总体情况而言,中国考古学阶段性变化可以上个世纪8、90年代之交,苏秉琦先生倡导的新时期考古学的任务应转向复原和重建中国古代史为标志。此前的中国考古学虽然怀有这方面的宏图大志,但物质文化史的基础研究积累到可以将这一意图付诸实现,则应当从这个时间起算。

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向社会历史研究进步,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但不同学术背景下的学术群体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践这个过程。中国考古学复原历史的研究主要是从对中国文明形成问题的探讨来切入的,体现了中国学术背景下的历史研究取向特点。然而,当研究一旦深入到古代社会的层次,研究领域和课题的多样化以及研究技术方法的多样化立即呈现出来。这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说有差别,只是中国考古学的这种转变发生的时间较晚,学科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学的考古学教育还都基本上停留在人文学科的范畴里,多样化的局面还不够繁荣,新的研究技术方法体系的建设还不够成熟罢了。但这些都是迟早的事。

如果同意中国考古学学科最大变化发生在研究目的直指复原或重建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领域这一基本估计的话,则我们认为,这个变化引申出的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期望与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1,加强在发掘现场对聚落结构的复原研究

2,提供复原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系统信息

问题在于,如何使新修订的《规程》满足来自学科的需求。或者新《规程》将通过哪种方式满足学科的要求?

(三)关于中国学术界对田野考古的认识和实施情况的分析(存在的问题)

从工作范围讲,中国学术界传统上把从田野考古开始直到编写出版报告,视为一项完整的工作。具体的田野工作由政府科研机构或大学进行,一项工作约定俗成地由田野考古领队负责到底,经费曾经全部由国家支持,对其实行技术监督管理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文物局。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大规模基本建设需要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逐渐成为各地方考古研究机构的主要业务内容,经费来源渠道也随之多样化。但项目的实施方式没有变,监督管理机制也没有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管理力度,始终就是以国家文物局为首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里不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仅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考古项目行为的规范化(这方面的内容见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管理办法》,亦不拟在此展开讨论)和技术标准化是最为主要和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面。这也是颁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目的。而为了使得这种操作性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以确保实现,即《规程》的技术规范得以明确地被贯彻执行,则在修订规程时,其技术标准的设定应当考虑学科发展的一般状况。

但是,田野考古又是考古学的学术实践。因此,来自学术角度的期望值总是最高的。例如,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把田野资料整理中的研究内容看得很重,主张把考古报告

定位在研究性报告上,并多半以此作为衡量评价报告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原《规程》将运用类型学对发掘资料(尤其是陶器)进行相对年代分析的规定,也体现了当时中国考古学的主要学术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期望。

问题在于,将这类来自学术角度的高要求写入用以规范大多数工作项目为目的的《规程》中是否合适,是需要讨论的。

就原《规程》执行的情况看,有关相对年代分析的要求的确收到了效果。对比此前阶段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可以明显感到《规程》公布以来刊布的多数报告中,对器物的型式划分方法越来越规范,运用类型学将发掘资料中蕴含的年代学信息系统化处理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并非每本报告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术界的要求,总是带有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不同学术背景传统下的学术群体之研究取向的特点。这就有可能导致其要求事实上是不周全的。中国考古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关心考古资料的年代学问题,是与当时中国考古学在这个方面的基础资料和基础研究的积累尚不充分有关;注重主要是由类型学方法支撑的区系类型研究,又与中国考古学的历史研究取向有关。由于包括原《规程》在内的各种方式(如大学教育等)在这个方向上的引导,目前的考古报告中系统化的年代信息成为最主要内容和占据了最大篇幅,而在对其他种类信息的提取和发表的用力上与之相比很不成比例,使得考古报告应当“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这一最基本要求流于虚设。这与目前学科的需求很不相符。

归纳目前学术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型式划分这一研究色彩很强的分析结果作为原始资料发表的处理方式,如果在资料的组织技术上出现问题,则他人很难重新利用所发表资料检讨结论的正确与否。二与第一项有关,同时加上报告在资料取舍(尤其是在地层堆积方面的资料上,仅发表与说明分期结论相关的部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人很难利用报告资料对遗址进行复原研究。第三,报告提供的信息量少,很难依据报告发表的资料开展其他领域的研究。追溯原因自田野考古工作的设计和实施开始。(见2002年科学出版社主持的讨论会资料,以及会后《中国文物报》亦就此议题组织发表的一批文章。从中可以感觉到学术界对于所谓“全面和系统”这一标准的执行情况的不满意。)

因此,如何处理上述矛盾,同时又使《规程》符合学科发展的要求,是修订《规程》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来自国外的参考

中国考古学把从田野考古开始直到编写出版报告视为一项完整的工作。在形式上,国外的作法没有多大不同,考古项目的负责人有发表他的资料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性质、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的看法上以及行事办法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今天西方学术语境中的田野考古(Field Archaeology)仅指与发掘相关的一系列内容。田野考古一方面是关于地层学、堆积形成过程、埋藏过程的一种研究;同时也为各项考古学研究获取和采集资料(研究对象)。因此,田野考古本身是方法也是技术。在方法论层面,西方田野考古主要都集中在对田野方法技术本身的研究和讨论上,对文化堆积的概念、性质、形成过程等也都有专门的著述;以此类研究为基础,考古发掘记录才逐步形成一系列明确的标准。而在技术层次,不仅田野考古领域本身在不断更新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其它各项考古学研究也均从自己对研究对象(资料)的要求出发对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是资料采集部分)提出新的操作标准,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支持。概言之,西方对于“田野考古”指涉的范围和定义中,没有任何关于出土资料的研究内容,所有的田野考古都是围绕“发掘”而展开的。即使有关于遗物部分的规范,也是出于保护和管理的考虑。这种相对狭义的“田野考古”和我国目前学界所理解的“田野考古”有相当大的差异。

西方的这种看法似乎并非一直如此。在较早阶段,考古学必须仰仗田野考古不断提供的新资料去构建物质文化的编年框架,而在田野考古工作中获得的一些重大发现也调动着大众乃至学者的心理情绪。这个时期,考古学家同时就是田野工作者。但是,伴随大规模工程建设成为昨日黄花,大规模和大数量开展田野考古的时代也不复出现,更重要的是伴随考古学研究趋向从文化史的复原先是向文化生态学、然后直指多角度复原社会的研究目标的转变,考古学内部领域分工不断专业化。而对所谓考古科学理念的强调和实践,进一步强化着学科内部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不仅考古发掘被视为一个单独的领域,甚至发掘中的测量、地层现象分析等都是不同专家的工作,各司其职,不得代庖。与此同时,专业化的发展也使得没有人能够自始至终且全面完成田野考古到资料的所有分析整理了。出土陶器、石器、木器、金属器以及动物、植物遗存的整理都分别委托相关专门机构或专家进行。而对于考古项目的负责人来说,他越来越成为一个各个头绪工作的组织协调者了。由于专业人员既是资料的整理者,也常常就是深入的研究者。因此,从这一日渐庞大的专家群的立场而言,田野考古工作就很自然地逐渐被看作了是为其研究提供资料的技术性工作。又由于不同资料的整理技术不同,而又分别是由不同专家自己进行的。所以,资料整理工作从整体上变得与发掘者越来越没有关系了。发掘者要做的只是把资料登录建档和在委托他人整理分析后汇总结果。

于是,西方考古资料的刊布就有了不同方式。或者将遗址发掘的全部资料结集刊布。此多半为学术发掘。但这类发掘的项目主持人也即科研课题申请人出于对自己主持项目研究水平的追求而尽量详尽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往往致使报告的出版周期很长;或者不同门类的资料整理者将自己的整理结果以及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应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如《植物考古》、《冶金考古》等。此类也多为受出版资金限制的学术发掘的处理办法;大量的则是仅把发掘实物资料和记录资料一起上缴地方政府的文物管理部门存档。此多为由赢利性质的考古公司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其资料通常会对研究者开放。但相应地,政府对发掘资料(包括发掘中的原始记录资料)的收藏保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日本考古学的发展较西方略为迟滞,但上个世纪80年代由日本文化厅发表的田野考古技术的指导性工作手册《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中,罗列的主要田野考古资料整理工作为发掘资料的核实、清点、清洗、拼对复原、观察和测绘、摄影、建卡记录、存档等技术性工作,而没有就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任何要求。日本规定一项田野工作之后是要写出报告的。但《手册》也仅仅简单规定了报告对遗迹遗物的观察描述要全面准确和交待出土层位。大体而言,日本对田野考古工作范围的理解和西方比较相似。大约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注意到国外学科发展趋势和日本国内伴随大规模建设而被迫从事的大量田野考古工作所引发的种种问题,编写了一部《考古学调查研究手册》,把学科的总流程分为《野外篇》、《室内篇》和《研究篇》共三册。《野外篇》即关于考古学田野工作的技术方法,《室内篇》涉及主要为考古资料的室内整理和进一步分析研究,以及考古成果的刊布和遗址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对于考古资料的室内整理工作内容,也如同文化厅的手册一样,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一步有关分析各类遗物的研究部分介绍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技术方法,用这种方式引导资料整理工作向更深入进步的意图十分明显。至于有关考古报告的编写部分中,对于资料的发表只要求:1,强调遗迹或遗物的出土位置。2,分类介绍遗迹或遗物。不仅介绍遗物的形制,还要仔细观察它的材质、制作技术等内容,即尽可能全面观察。3,要求发表遗存间的共存关系。4,提倡多学科研究。5,在如何写结语的部分要求对遗址的性质、年代做出充分讨论。细读全书,尤其是每册前面的总论中,感到作者们对日本考古学当前的问题,特别是对每年实施的大量抢救性发掘的水平不能满足学科发展趋势的情况充满忧虑。但在如何达到作者们提倡的境界上,似乎没有明确的路线。这种情况,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有些相似。但在对发掘资料收藏保管方面,日本和西方一样,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总的来说,国外学术界对田野考古学了承认其在野外工作期间对遗址堆积形成过程肩负研究责任之外,并不强调整理阶段的主动性研究任务,反而只是把资料整理水平的提高看作是对学科研究水平发展的自然的反馈过程。一项田野考古工作提供的资料可否在今后的研究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是由报告质量决定的,而是更长远地依赖考古资料是否得到妥善收藏管理和开放。这个立场方法,值得借鉴。

(五)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将新《规程》的修订目的定位在:

新《规程》的着眼点不是为了直接提高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水平,而是主要通过规范和提高田野考古操作技术及其产生的资料质量水平,支持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1,通过相关技术要求,引导田野考古从以获取物质文化史资料为主要目的工作方式转向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形成过程的把握与分析。

2,通过加强对田野考古技术的规范和系统性的要求,以最大可能保证获取资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在原《规程》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考古工作者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行为规范。

主要措施如下:

1,在《规程》修订稿中不再强调对资料的研究标准,如去掉了原《规程》第五章《发掘资料的整理和发掘报告编写》中关于类型学分析的具体规定,将约束和管理的重点转向操作技术的规范性角度上来,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2,为了达到技术的规范性目的,《规程》修订稿中除了提出一些必要的技术标准之外,更强调了从技术体系(系统)的角度而不仅是从工作流程的角度对田野考古技术标准化要求,将田野考古的技术体系分为发掘、采样、记录几个子系统,充分考虑了各技术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以堆积单位为一次清理和记录的单位,又如关于采集方式的记录要求,再如按单位采集和按单位整理直至按单位保存资料和发表资料等。

3,在《规程》修订稿中,加强了有关聚落形态考古的技术内容和相关要求。例如发掘中对进度的控制要求、将活动面视为一种遗迹单位的把握与观察记录的要求等。

4,在《规程》修订稿中,强调了资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求。资料的系统与全面是以田野操作技术的系统性为前提的,这种要求贯串发掘中的采样、记录和整理的各环节。

原《规程》在正式条文之后,有一附录。附录分三个部分,一是规定了发掘所获各种遗迹现象的记录要点。分别是灰坑、房子、陶窑、水井、壕沟、城址等以及探方记录。二是常用记录表格。三是C14和花粉的采样要求。

将《规程》条文的原则要求转化为操作的指标,是十分必要的。故本次修订,也保留的这个形式。但是,这个附录究竟写到什么程度则大费周章,是考虑了许久的事情,大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原《规程》附录,只是规定了记录要点。田野考古作为一个技术体系,我们认为是由调查发掘、记录、采样三个技术子系统组成的。如果按中国学界的传统认识,室内整理也是田野工作的一部分的话,在这个工作流程,它也有特有的技术。因此,或许附录对这些方

面都提出要求为好。

2,最令人困惑的是附录究竟写到什么程度。原《规程》附录的编写主要是按照遗迹类别的划分进行的。一般而言,分类越简单也即越粗犷,对对象的覆盖面就越大,但细节容易大量遗漏,反之,分类越精细,对对象的覆盖面就小,容易丢失类别。古代遗留的种类、形制实在多样,不同性质的遗迹,又可能需要动用不同的发掘技术,记录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如何尽量照顾全面,又不能过于细碎,是附录编写中的一大难点。最后讨论的结果,我们采用了与原规程不同的分类编写体系,即按照田野工作的几个技术系统,而不是按照遗迹种类来编写附录的技术要求。这样作是否合适,也是需要征求意见的。

2007年8月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修订稿)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考古调查

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第四章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第五章考古发掘

第六章发掘资料整理

第七章发掘成果刊布

第八章发掘资料管理

第九章附则

附录

一、遗址记录要点

二、表格样式

三、测定标本采集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实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则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1

第三条考古调查的任务与工作性质2

考古调查的任务是发现古代遗址,进而观察和研究遗址。考古调查为遗址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与考古发掘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

考古调查应选择尽可能避免损伤遗址文化堆积的技术。如果必须对遗址进行试掘,应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第五、六章的技术规范3。

第四条考古调查的准备工作

1,调查前应首先做好相关资料的预案研究,包括对拟调查地区的已有考古成果、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和对该地区地图、航空及遥感照片以及相关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分析4。

2,根据课题或有关要求5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规划调查区域6、调查对象7、调查内容8和调查技术方法。9

3,根据学术需要组建调查队伍10、做好物质准备11。

第五条发现和确认遗址

1,包括航空考古、遥感考古、水下声纳探测等现代技术在内,有多种技术方法可用于

1原《规程》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标题似有不妥之处。就工作内容而言,考古调查包括了寻找发现古代遗址和对遗址的勘查两个关联的方面。而钻探,仅仅是遗址勘查中可能用到的技术之一。似无一定出现在标题中之必要。

另,修订稿之本章在表述逻辑上对原《规程》做了一定的调整。

2原《规程》没有关于考古调查性质的说明。

3从学术角度而言,必要的试掘,也是勘查遗址的技术方法之一。但出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我国实行的《田野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包括试掘在内的考古发掘必须实行考古领队制和履行报批手续,而对于考古调查,则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为了避免因不具领队资质的调查队对遗址进行发掘而造成损失,本稿将明确不把试掘列为调查技术。

4预案研究是形成调查活动的课题意识和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

5如摸清该地区文物资源的调查或配合基建工程的调查等,往往在研究目的之外还有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或要求。

6出于学术目的的调查,通常根据地貌或自成系统的自然环境区域为调查范围;出于了解文物资源为目的的调查,通常按行政区划进行。但是在一个行政区划内,并不是每个地带都适合古人居住活动,因此,推荐调查者适当参考学术调查的方法。

7指拟调查何种遗址或何时代遗址等。

8不同的课题目的,需要通过调查获得不同的资料、信息。因此将动用不同的调查技术或方法。

9习惯上将考古调查分为两类,一为普查,指由政府文物管理部门组织的摸清当地文物资源状况的调查;一为专题调查,指通常由学术机构组织的为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调查。原《规程》将调查分为区域调查和专题调查,似乎也是这个意思。但区域调查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又常常指代一种调查方法或调查思想,容易引起歧义。本稿不再使用这一概念术语。此外,尽管普查和专题调查无论在调查对象的范围、调查内容的侧重以及所运用的调查技术方法上都可能有许多不同。但一方面,随着专题调查数量的积累,会逐渐覆盖需要普查的区域。另一方面,随着调查技术的提高,普查资料会不断从更大程度上满足专题研究的需要。从长远看,两者将逐渐趋同。因此本稿不再作普查和专题调查的分类。

10调查队组成除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和辅助人员外,还应视需要聘请地貌、地质、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测绘、GIS分析等技术人员,来自他们不同专业领域的咨询意见和专业技术,对正确和更深刻理解调查对象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11物质准备主要包括:1,资金。2,交通工具。3,通讯工具。4,调查用大比例尺地图(如果可能,最好将其数字化处理成电子地图,将会对调查中的数据采测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迅速共享带来偌大方便。)5,调查数据采测器具如GPS、便携式计算机……;图像记录器具;文字记录用品。6,遗物采集、包装用品,以及必要的医疗救生品,等等。如果是航空或水下考古调查,其物质准备更为复杂专门。

发现古代遗址的作业,但其结果都需要通过实地踏查进行核实。

2,古代遗址的确认应以发现原生文化堆积为准。仅见地表散落遗物的地点或次生文化堆积也是追踪古代人们活动的重要线索,但应记录为“地点”,以和遗址区别12。

3,旨在全面掌握一个地区地下文物资源的调查应采用全覆盖式调查方法;受资金、队伍规模或时间限制的学术专题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13。

4,采测遗址位置的地理座标数据,并标注在地图上14。

第六条,遗址勘查

遗址勘查系就调查发现的古代遗址细致全面的观察记录,基本内容15包括:1)遗址的范围与面积;2)文化堆积的情况;3)遗址环境;4)保存现状。

116,遗址范围与面积通过综合不同位置暴露的文化堆积并参照地表散落遗物范围推算之。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钻探,以了解遗存范围。

2,文化堆积的情况又包括以下诸项:1)层次;2)深度;3)厚度;4)暴露遗迹遗物。可通过地层断面做直接观察,并综合各观察点的情况进行整体复原的推断,必要时亦可进行孔穴钻探。

3,对已经局部暴露的大型遗迹如城垣工程、夯土台基以及墓地等,可通过钻探对其形状、布局等做进一步追踪。但应慎用,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4,提倡各种无损伤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5,遗物采集的目的有两种。一种为了解遗址年代、文化面貌,可通过对暴露在断面上

121,通过地表散落遗物判断地下遗址状况是考古调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即便是在高度开发的农业区,遗址地表散落遗物也能某种程度上反映地下遗址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原属遗址上的遗物经常被带到遗址范围之外,此类地点的发现,可作为判断和寻找附近存在遗址的线索,因此也属于考古调查的工作范围,但不能视这些地点为遗址。2,在严重风蚀又很少被后人活动干扰的地区,文化堆积中的细小物质流失,相对大而重的遗物基本留在原地,尽管已经脱离地层,不能将其视同为遗址堆积,但其散布位置、密集程度等,是推断过去存在遗址以及遗址堆积情况的唯一线索,应当重视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记录,对这些地点上的遗物采集,更应当讲究系统的方法。3,年代久远或地势崎岖地区的遗址常因塌坡、流水等自然原因遭到破坏,搬运后形成二次堆积,由于原来的堆积结构遭到彻底破坏,不能视为遗址,但也是推断附近存在遗址的重要线索,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而言,发现这类地点亦属不易,应当予以充分重视。4,水下发现的沉船,就埋藏原因来说,属前述“地点”的范畴。但有些场合下,沉船结构没有严重损坏,对其进一步的考古工作,与对待遗址类同。

13全覆盖式调查是沿着精心设计的调查路线,无遗漏地踏查整个区域的方法。抽样调查是根据统计学原理在调查区内仅抽取部分地段进行调查。抽样又分目标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14关于遗址位置的记录,过去有两种记录内容,一为遗址的大地座标;二为遗址的相对位置,如在某村某一方向约几百米处等。但在变化迅速的现代生活中,村落等地标式建筑的保存时间大多不长,以此为基准记录的遗址相对位置很容易变得不准确。在地图上标志出遗址位置,要比文字记录的相对位置准确得多,但一则大比例尺地图并非随处可寻,标注在比例尺小的地图上,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二则由于现代社会经常迅速且大幅度改变地物地貌,如若地图成图时间较早,依然可能造成标注不准确的情况。因此,采测和记录遗址地理座标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居民点稀少因而缺少明显人文地标的牧区、戈壁、沙漠、山地、雨林等地区,采测地理座标就更为重要。过去,采测大地座标数据曾经是比较烦琐的工作,随着GPS的普及,已经变得十分简单了。

15由于调查具有快速和覆盖范围大的优势,越来越成为现代考古学注意发展的工作领域。伴随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考古调查能够介入的研究领域乃至以调查方式为主的研究日益多样和深入,期望通过调查以及可以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日益广泛和系统。现代考古学研究课题的多样性促使着考古调查技术方法迅速和多样化发展的今天,为考古调查制定一个技术标准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为之规范一个最低标准。16原《规程》第二章对遗址调查进行了原则要求,但基本未涉及调查方法。修订稿本节第四条第2-5款、第五条第1-3款补充了相关内容。

的遗物采集和拣选地表散落之特征遗物的采集达到目的。一种是通过地表系统采集,以进一步诊断地下遗址的功能性质及格局区划等。采集方式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全面采集等,可依需要选择。

6,遗址环境的调查内容分现代环境17和古代环境两部分。现代环境信息来自遗址实地考察及对地图、遥感照片及其它专业资料的分析。古代环境的调查可视情况进行,资料信息来自遗址地层剖面或钻孔采集的样本分析以及历史文献。

7,遗址保存现状和保存前景预测也是遗址勘查的必行内容。

第七条,考古调查中的记录

调查记录是对调查工作过程和调查对象客观真实和全面严谨的记录。考古记录分三种:文字记录,测绘记录和图像记录。三种记录在形式和内容上互补,构成统一的记录体系。

1,文字记录包括工作日记、《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一)、剖面记录表及探孔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二)。工作日记是对工作过程的记述18。各类记录表是对调查对象的客观描述,需要按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表中未能设置栏目的内容,应追加文字记录。

2,断面采集和系统或全面采集所获遗物必须编号记录。

3,勘查了解的遗址地形、范围、文化堆积断面位置及其编号、重要遗迹现象位置及编号以及钻探孔穴分布位置及编号、抽样或系统采集、全面采集的采集区布设及编号等,都要标注在大比例尺的遗址图上19。

4,遗址勘查中观察和进行采集的地层断面,应测图记录。钻探所获地下堆积结构、层次、遗迹形状或分布范围的认识,亦应有图示记录。

5,遗址全貌和重要局部应进行摄影。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6,调查所得全部资料按遗址登记、存档和录入数据库20。

7.调查结束后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和调查区域内遗址保护建议咨询报告21。

17现代环境包括地形、地貌、遗址相对高度、水流、土壤、植物、动物、交通、气候、矿产资源等内容。现代环境与遗址所在古代环境是有联系的,如果有来自环境学家的咨询,将对理解古代环境大有裨益。进行环境方面的考察还需要考虑调查范围,根据民族学的经验,农业居民的日常活动之95%集中在距居住地步行1小时即约5公里半径的范围内,狩猎采集民的活动范围大得多,活动半径可达到20(?)公里左右。现代考古学不仅关心遗址内部人的行为,人与环境的关系、聚落领地、景观考古等正日益成为重要研究领域。而此类信息中很多是借助考古调查得来的。

18工作过程不仅是工作日程的流水帐,更主要指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如方案的制定、执行中遇到的的问题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及效果等。

19通常从测绘部门找到的地形图有1:50000和1:10000两种比例。从遗址勘查记录的要求看,前者比例太小,后者勉强满足旨在了解文物资源的调查工之需要,对于详细勘查一处遗址的工作而言,设法寻找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成图,需要野外实测。实测图的比例、精度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规定。随着现代测绘仪器性能不断提高和和使用简便以及价格日渐低廉(电子全站仪、定位型GPS等),野外实测不再是复杂困难的工作。

20大而言之,数据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需要,二是科学研究需要。从形势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建设哪种数据库,都是必须的。但科研型数据库,通常因具体的调查项目目的鲜明而有独特的设计,不同项目之间数据交换有相当难度。相反,以管理为目的的各级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似更紧迫和可行。另一方面,如果在管理数据库建设中能够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动向和需求而将数据库设计得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则可收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实现这一步需要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软件设计人员的合作,但基本上,这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

21在已有的规章制度中,没有有关一项田野考古工作完成后编写遗址保护建议咨询报告的严格要求。原《规程》也只是在《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中设置了一个“对遗址的评定和建议”的栏目,分量太轻。无论从

第三章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22

妥善处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是任何一项考古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考古发掘工作必须服从遗址保护规划23。对已被规划保护的遗址,一般不再发掘。如有特别需要,应慎重进行。

第九条,考古基础资料不能满足确定保护对象的规划需求而进行的发掘,以探明遗址基本情况,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为目的。发掘中遇到重要迹象,在仔细研究其形制、结构、性质,并仔细观察记录之后,应停止发掘24,采取有效保护措施25。

第十条,未列入保护规划的遗址的发掘,如在发掘过程中认识到遗址十分重要,应迅速上报情况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并按上述第七条规定处理遗址。

第十一条,对保存前景不好的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第四章的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遗址发掘之前必须制定出详细的保护预案和做好相应的准备26。

第十三条,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难以处理的遗迹遗物,应尽快邀请或送交专业人员处理。

当前文物保护管理的严峻形势还是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从道义上看,编写遗址保护建议咨询报告并上达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都是必要的。

22大力加强包括古代遗址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并且可以预见也是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专门设置“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一章,规范考古发掘的行为并以此提高考古工作者的觉悟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约有两种:1,通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为有效的遗址保护提供依据。2,在遗址保存现状不理想或因一些原因不能继续保存下去的场合,科学的发掘即为唯一选择,也即为唯一将古代遗存科学保护下来的手段。对这两种情况,应有清晰的和具有强制性的对策。

此外,考古发掘中还必须处理具体的出土遗迹遗物的保护问题。

23指经中央或地方政府批准的遗址保护规划。

24不强调发掘到生土。

25一般情况下,回填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如有展示需要,应听取专家意见。

26包括聘请专家、联系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以及必要的技术、物质准备。

第四章27考古发掘中的领队职责

第十四条领队职责28

领队必须对以下诸项负责:

1,主持制定发掘方案;主持制定发掘中的文物保护预案;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在工作中驻守岗位,主持全面工作,协调发掘各技术系统29的运作,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工作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做好跨年度或多年度发掘项目的各种衔接工作,最终达成学术目的。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伤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4,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建议。

27本稿将领队职责单立一章。亦可按原《规程》的处理方式,将其列在《遗址发掘》章内。

28原《规程》有关领队职责的规定共10款,略显琐碎,兹仅做原则要求,计4款。

29考古发掘为一套技术体系,由发掘操作、测量、采集和记录、管理几个子系统组成。事实上,考古领队在田野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指导、监督和协调这几个子系统的运作。

第五章考古发掘30

第十五条遗址发掘31的测绘系统

1,遗址发掘之前,应首先设置测量基点,建立三维测绘座标系统32。座标系统一般取正北方向33。

2,发掘中所有测点数据的采测,必须包括相对于基点的三维数据34。

3,遗址发掘探方的布设一般应顺从遗址座标系统的方向,探方编号亦应照应座标系统35。

第十六条探方与探沟的作业方法

1,探方或探沟是发掘作业36的工作单位。每个探方或探沟的发掘应自始至终指定专人负责。

2,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法。探方面积一般为5×5㎡,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米的隔梁。东北角1×1㎡为关键柱。隔梁和关键柱是探方发掘中尽量保留、滞后清理的部分。但是否一直保留隔梁至探方内的发掘至生土,应视情况灵活处之37。若隔梁在发掘中途妨碍了对地层现象的整体观察把握,可在测绘了地层剖面图后打开。以下的发掘再继续保留隔梁,续接下面的地层剖面图。

3,需要首先探察遗存堆积层位或结构的场合38,可采用探沟解剖。探沟面积一般为2

30原《规程》将考古发掘的内容析为《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章。墓葬发掘虽然有若干特殊要求,但无论如何只是一种遗迹的清理技术,单列一章,与遗址发掘并列,似不妥。兹合并。

31本稿所谓遗址,包括居住址和墓地。墓地的发掘本质上和居住遗址发掘没有区别。

32原《规程》没有对设置基点做强制性要求。从科学工作规范的角度,这是应该的。

原《规程》也没有对建立覆盖整个遗址的测量系统的要求。一些遗址的发掘有这样的系统,反之,一些缺乏长期规划,但却多次工作的遗址上,由于没有建立这样一个测量系统,很容易发生不同年度的发掘区错位、重置等现象,更重要的是,历次工作测绘数据不统一,将影响遗址复原的准确。

33建立座标系统的时候,需要考虑基点位置的视野尽量开阔,能够尽可能多地直接巡视到遗址,同时最好兼顾探方布设的方便,因此,虽然一般情况下,座标系统采取正北方向,但若遗址地形斜长,亦可考虑顺应地形建立座标系统。。

34统一的测量座标系统应当是三维的,此与传统的以每个探方西南角为测量0点不同。后者可以称为“相对测量系统”,但前提是必须给出每个探方西南角的高程,否则,所有深度的数据都无法使用。然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一本田野考古报告提供过每个探方西南角的高程数据。因此,本稿规定遗址发掘的测绘系统皆以基点为0点,所有测点数据都是相对0点的数据,如N24E13Z-0.5,意味着该点位于基点以北24、以东13米,较基点低0.5米。如此,所有测点都是唯一的,从而保持了所有工地测量数据的统一性。由于要求所有采测数据皆自基点引申而来,故原《规程》规定的“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基点”已经失去意义。

三维数据的采测,最为方便和精度最高的办法是利用电子全站仪。用价格低廉的水平仪采测高程数据,而以传统的办法采测平面二维数据,虽可能会略感不便,仍可收到较好效果。

35对于探方的编号,没有过统一的要求,或按序号,探方布设到哪里就编到哪里。多年度发掘,则在探方号前再加注年度号。这种编号方法的缺点是容易混乱出错,或因探方布设位置不同,而探方号的空间分布没有连贯性,查阅很不方便。如果将探方编号顺从座标系统,则探方号本身就能体现出其在遗址上的位置。如TS8W6方,指距0点南第8、西第6个探方(探方边长5米)。同一位置,亦可编为Ⅲ区(即第三象限)T0806号探方(08纵轴第八,06为横轴第六)等等。但在这类编号方式中,唯有前者的序号是开放的,如果忽略地球表面曲率不计的话,可以编得无限远,尤其适用于大型遗址的规划。

36发掘作业指:发掘清理、遗物采集的记录。

37在探方发掘过程中,一般首先清理隔梁内4×4㎡的部分,尽量保留隔梁和关键柱的剖面,用于观察、控制和测绘照像记录文化堆积情况,保留隔梁还往往有兼顾方便运输的考虑。但今天的考古发掘越开越强调对文化堆积平面空间的把握,而留设的隔梁经常妨碍这种平面观察,另一方面,目前如数码相机和电子全站仪等记录测绘手段越来越便捷,以及出土机械的应用也不再十分困难和昂贵,因此,在遗址发掘中,经常或屡次地打开隔梁即为现场工作需要,也是可行的了。

38过去,曾经有采用探沟法作为发掘遗址主要工作方法的例子,如在早年殷墟发掘中的所谓“卷地毯式”

×10㎡,可视情况延长。

第十七条考古发掘的原则要求

1,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及参考其他相关现象39区分堆积单位40,完整把握遗迹单元的边界形态41。如果遗迹遭到破坏,应将破坏情况交待清楚。

2,依照地层堆积形成的相反顺序逐一按单位清理。

3,一般应以堆积单位为一次清理作业的对象42。清理过程中,注意堆积间界面的把握。较大或复杂的遗迹现象,应采取分部揭露的方法,如先发掘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理大面积层状堆积时,应控制各部分的清理进度,保持一致。

4,人类行为活动迹象清楚的活动面43是重要的遗迹现象,发掘中应尽量完整揭露,详

发掘。上个世纪80年代,也还有采用这一方法发掘整个遗址的个别例子。但探沟由于揭露面积狭窄,不利于把握稍大型遗迹现象的平面形状和对遗址地层地面的平面整体控制,因此只能是遗址发掘中的辅助方法,不应大面积采用。

此外,遗址发掘中,有时遇到平面迹象过于复杂难辨的情况,允许在局部开挖小探沟,以分析地层关系。但应当慎用,以便尽量保证所清理出来的遗迹现象的完整。

39原《规程》的相应条款作“根据土质、土色及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兹将“其他现象”改为“参考其他相关现象”,指凭借土质土色等均难以把握区分的场合,就需要考虑遗迹间的地层关系、遗迹性质、分布走向的趋势等多因素,从而把握遗迹。进而在就一个探方的平面现象初步判断后,对各遗迹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时,更需要考虑这些“相关现象”。

40堆积单位可定义为在遗址现场可以根据土质土色及其包含物区别开来的最小堆积体,是一次性原因(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的,例如灰沟内的一层自然淤积)的结果。堆积单位的这个定义基本上相当于西方考古学中的Context。在大多数情况下,堆积单位小于通常所谓的遗迹单元,如灰坑内各层填土即为不同的堆积单位,柱洞坑内的填土及其中央木柱腐朽后流入孔洞内的堆积也分别是不同的堆积单位。还有些时候,一个堆积单位的体量颇大,甚至大到相当于一个遗迹,如一层坪院的铺垫土(如果该坪院只有一层的话,则这个堆积单位同时就是一个遗迹单位)。

在过去的田野考古中,是有对于这种堆积单位进行区分和把握的要求的。如原《规程》就明确规定了要“对灰坑内堆积及包含物:各层的深度、厚度、土质、土色;出土遗物的种类、数量、位置和相互关系等。按层分别叙述”。但在传统地层学中,只有对于遗迹这一功能级别的地层单位的明确定义,而没有关于堆积单位的定义。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不难明白,无论是一座遗迹还是大到一座遗址上的全部堆积,其实就是由顺序形成的这样一个个的堆积单位积累而成的,也即一次次人为的间或自然的原因导致的最终结果。如果发掘中把握了这种堆积单位,也就把握住了借以最精细复原遗址形成过程的的最小因子。而这正是田野考古所追求的境界。因此,本修改稿将堆积单位正式定义,并将其作为发掘清理和记录的最小单位。

如此,在考古地层学关于文化堆积的概念中,就有了两个层次的概念。

在一段时间里,西方考古学过分强调记录的客观性,在田野操作系统中十分注重针对堆积单位的清理和记录的操作技术,即Context系统,但不大在意在考古现场将有联系的Context整合成一个功能单位——遗迹,而把这项工作留到发掘之后的室内整理阶段进行。近年,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作法的缺点。相反,中国的田野考古十分重视在现场把握遗迹单位的操作,虽然因为容易羼杂先验或主观成分而遭指责,却是一种重视现场研究的态度和作法,不过,有时容易忽视细节也是事实。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操作是比较妥切的办法。

41体量特大的遗迹,如聚落环壕、广场等,在有限的发掘区内是无法做到把握住其完整形态的,但必须搞清楚它在发掘区范围内的形态边界,方可决定清理办法。另如大型宫殿基址等,边界可能延伸出发掘区以外,应扩大发掘揭露面积,将其追溯完整。

42新石器及其以降各时代的遗址发掘,应按堆积单位进行清理作业。旧石器时代遗址由于文化堆积中的人工迹象微弱,发掘精度要求甚高,故多采用小水平层的发掘方法,发掘过程中详细观察和记录堆积中的微小迹象,并以此作为后期整理地层单位的依据。

43在过去的田野考古操作中,重视的是对堆积体本身的把握和清理,除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要求对地面的把握和清理,如在清理房子的居住面时,就要求十分的认真细致,但更多的情况下,没有对把握和清理地面的明确要求。相应地,传统的考古地层学中也没有关于堆积单位之间的地面的概念定义。也许,这与考古学在相当长时间里主要关心的是资料的年代学问题,要求田野考古提供确保年代学研究的地层资料有关。要满足这个要求,技术重点是搞清楚堆积单位之间的层位关系,保证出土遗物所属单位的准确无误。因此考古地层学中有关于地层关系概念的特别定义和说明,也因此才有了把位于地面附近,并因发掘清理中很难判断其所属层位的遗物暂归属晚的地层单位的作法及相关规定(见原《规程》第三章第七条第1款)。

从原理或性质上讲,应当把地面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类似于遗迹。因为人的活动总是需要依托在一个地面上进行的,但提供其表面供人们活动的堆积体的形成则在这些活动之前,它的成因也未必和这些活

细观察记录。

第十八条出土资料采集

需要采集的出土资料分遗物和遗痕,必要的时候,遗迹本身也要采集。遗物分人工遗物和自然遗存44。遗痕指保留在特定场合的人的手迹、足迹、工具痕迹等。采集时需要考虑采集方法的系统性45、针对性46和有效性47。

1,按堆积单位采集遗物。单位归属不清的遗物单独包装。

动有关(有关联的如居住面、道路等等,是为了日后生活起居或交通往来而铺垫的;和后期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如遗址最早的生土表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原因或行为内容上讲,两者都是不同的。同样的理由,这个地面和覆盖迭压其上的堆积体也分别是不同的单位。应当将其独立对待之。

但是,地面又不能简单视同为一个遗迹单位或者堆积单位。在理论上,地面是没有边际的,是一个开放的二维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它的上面,承载了一个时期内人们的全部行为活动,而这些活动的遗留,也总是在局部上改变着地面的形态。例如新建的一座房子覆盖或破坏了部分地面,但新房子的地面又在外围和未被其覆盖住的原地面衔接成一个新的整体。这种情况在遗址的各部位此起彼伏地出现,直到一次大的人们行为或自然事件彻底中断了地面的这种局部上此起彼伏的变化过程,如一次大范围的人工铺垫或洪积等等。此后,伴随人们新一轮的活动,新的地面也就再次重现了前面的过程。

既然一个时期内人们的全部活动都是在一个地面进行的,这些活动造成的堆积或破坏痕迹也或多或少地保留在地面之上,那么,在发掘现场把握住地面,就把握住了复原人们活动景观的空间和依据,把握住地面的变迁过程,也就把握住了人们行为活动的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这对于旨在复原或重现人类行为内容的聚落形态考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座遗址的发掘,都包括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场景、景观)两个方面的复原和研究。因此,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引入面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地面从理论上讲是没有边际的二维开放空间。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是有限的。一方面,我们关心的地面主要是过去人们活动最集中的场所范围内的地面,也就是遗址,不会过分追求遗址范围以外的地面,除非它是一条迹象明显的道路。另一方面,一次考古发掘,面积总是有限,即便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遗址,通常也要分多次发掘才能全部揭露出来,而每次发掘所能把握的地面,就算没有发生被晚期遗存严重破坏的情况,其最大面积也无非与发掘区相等。它在一个发掘区内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介于不同堆积体之间的界面或层面。

凡是有堆积的地方,就一定有堆积的界面。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根据堆积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来区分地层单位。在考古现场,发掘者首先能够观察把握到的是堆积体之间界面的形态。但是,随着不断在局部产生的堆积单位所造成的界面变化现象十分复杂,将其一一记录下来,在技术上困难很大,因此,就需要在现场对这些界面做进一步的成因、性质的分析。

仔细审视这些界面,约有三种情况:

一种如广场、道路、坪院等,为一个时期内稳定的地面,上面保留了大量人们的行为信息,也是串连各种行为复原成整体景观的空间依据,可以称为活动面,是必须对其进行重点把握、观察和记录的。

另一种为短期使用的地面,如一座建筑台基中的两层夯土之间的界面,它仅仅纪录了人们运输和夯打这一建筑工序上的短期行为,也可以称为地面或活动面,只是在复原人们行为的研究上,作用有限。至于灰坑内两层填土之间的界面,其所能提供的信息更是有限,而且这类界面的范围通常被限制在一个遗迹之内,对其把握、观察和记录是清理该遗迹单元作业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房子内的居住面、作为窖穴的灰坑坑底活动面和四壁,如果保存得好,是可能与房子外面和窖穴坑口外面的地面联系起来的。这时,应当将其看作是组成前述第一种活动面的一个局部。

第三种就是人们的晚期活动彻底破坏了原生地面而形成的新的界面,极端的例子就是现代耕土和以下文化堆积之间的界面,这个界面上,早期人们的行为记录已经荡然无存了,可称为破坏面,有关它的处理可从简。

从形态上看,活动面是不同于具有三个维度的堆积体的二度空间,把握和清理、记录它的技术同对付一个堆积体的技术有所不同。简言之,应对一个活动面做最大范围的观察和把握,对其变化过程做尽可能详细的追踪和记录。

44尚没有更好的词汇替代自然遗存。这里的自然遗存指人为遗留在遗址里的,以及虽然并非由于人为原因而出现在遗址堆积里,却与阐释人类活动相关的动植物(包括人类遗骸)、矿物遗存等。

45遗物采集方法的系统性主要指贯彻工作始终的统一采集标准。

46除非将遗址整体搬迁回实验室,否则不可能对遗址上全部种类的资料实行全部采集。另一方面,发掘一处遗址,总有其具体的学术目的。资料采集方法的设计与这个目的相关。此外,遗物的采集还受到遗址性质、年代、保存状况等一系列限制。因此,规定一个适合所有考古发掘的遗物采集技术标准,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规定原则要求和最低采集技术标准。

47有效性是通过采集方法、采集种类和采集数量来实现的。

2,每个地层堆积单位的土除了选作土样分析的部分外,应全部过筛收集遗物48。

3,人工遗物一般要全部采集49。

4,一般遗址上的人类遗骸、动物骨骼全部采集。植物遗存按遗址保存状况用浮选、水洗等方法进行抽样采集50。

5,一般遗址的微植物遗存和环境样品的分析土样可视需要进行抽样采集51。

6,特殊遗址如贝丘遗址上的软体动物遗骸数量巨大,但至少应进行抽样采集。

7,需要测年的遗址,年代学分析样本尽量按照地层序列采集系列样本52。

8,置放原地的遗物,如随葬品、房子或窖穴内摆放物品、人类及动物遗骸等,应先做绘图、摄影记录,编号后起取。

9,脆弱易损遗存的采集、遗痕翻模、揭取壁画、揭取地层剖面、重要遗迹的整体起取等技术性强的工作,应聘请专家进行。

10,所有采集品皆必须有相应的包装措施和详备的编号记录。抽样采集时需记录抽样方式53、采样位置和采样方式54。

第十九条,发掘记录

发掘记录指对发掘过程的工作记录和对发掘对象的描述记录。记录应做到全面和真实、客观。

发掘记录分三种:文字记录,测绘记录和影像记录。三种记录在形式和内容上互补,构成统一的记录体系。在整个记录系统中,指代单位的符号55必须一致,单位编排序号不得重复56,单位号给出后不得更改57,堆积单位的隶属关系清楚58。

1,文字记录包括工地日记、探方工作日记、遗迹单位总记录、《发掘记录表》、《墓葬发掘记录表》(见附录二:表三、四)以及遗迹编号登记、影像登记、资料采集标签及入库登记等各类登记表格(见附录二:表五——?)。工作日记是对工作过程的记述;发掘记录表是对发掘对象的描述性记录;各类登记表既记录了工作过程,也为工地管理工作的依据。

48一座遗址上用于筛选作业的所有筛子的网眼应统一规格。一般遗址用网眼0.8×0.8cm或1×1cm的筛子。49过去对汉墓小砖等数量大、形制雷同的人工遗物,主要出于受保存条件限制的考虑,规定只采集其中完整和典型者即可。但从长远看,也应当全部采集。但对明清等晚近时期的同类遗物如何处置,需要研究。50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系统抽样。

51同上注。

52系列样本指在一个连续堆积上按层(堆积单位或遗迹单元)采集的样本。如果一处连续堆积还不能代表整个遗址堆积,则可在不同地点采集若干个系列的样本。建议采集年代学系列样本的理由与当前中国考古学的年代学研究暴露出的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测年数据与考古学相对年代研究结论不吻合方面。纠其原因,与已有的测年数据往往零散分布的不同遗址,不成系列有很大关系。改正这一局面的办法,应当是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地层关系支撑的系列测年。此外,根据统计学的要求,一个系列上每一节点的测年样本应不止一个。

53指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54采样方式,指采集技术及工具,如干筛、湿筛,筛子规格、包装材料等。

55地层根据叠压顺序,自上而下依次编为:①、②、③、④、⑤……。探方和遗迹单位符号一般采用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探方(沟)——T;灰坑——H;房屋——F ;沟——G;灶——Z;窑——Y;路——L;墓——M;井——J等。有时为避免混乱,也有采用两个符号的,如活动面(地面)——DM,台基——TJ等。

56如不能出现两个H1。

57更改单位编号,容易引起混乱。应尽量避免。

58如H1②,指该灰坑内第2层填土;F2D1或F2DM指该房子的第1号柱洞或该房子的居住面等。

各类文字记录的基本要求:

①文字记录必须合乎记录要点(见附录相关部分)。

②一天工作结束,或一项清理工作结束如一个堆积单位清理完毕、一个探方发掘完毕等,应立即完成相关记录。

③发掘记录表中未能包括的内容,应补充详细文字记录,

2,测绘记录包括发掘区总平、剖面图(1/50-100)59;探方各层平面、四壁剖面图(1/20-50);遗迹平、剖面、侧视图(1/10-20)。图纸主要是对遗址堆积的记录,但也应包括诸如特别采样区位置、范围等工作内容的记录。对各类图纸的要求:

①平面图须在图上标注两个测点的二维数据60,有高程变化处须标注高程值;剖面及侧视图须标注高程值,并须在对应平面图上标注剖面侧视的位置及方向。

②测点之间连线时要保留测点61。

③每幅图必须注明图号、图名、比例、图例、绘制方式62、绘制日期、绘图人和必要说明。

④清理过程中对发掘现象的判断如有变化,应重新绘图,但不得更改丢弃原始图纸63。

⑤为便于测绘记录的管理查询及进一步研究,应逐步实现测绘记录的数字化。

3,影像记录亦包括对发掘工作过程和各种现象描述两方面的内容。影像资料必须保证质量和数量。

①发掘前要拍摄地貌全景。发掘中的各个阶段要拍摄发掘区全景。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发掘,提倡拍摄或利用航空照片,拍摄电影、录像等。

②凡遗迹和重要遗物清理过程和清理结果都要摄影,有的还要拍摄特写照片。对同一对象要进行不同角度与不同感光的重复拍摄。重要的遗迹现象,须在确认摄影资料合乎要求后方可继续清理。

③影像记录要填写登记表(附录二:表)。

4,记录资料的汇总和建立资料库(电子数据库)

①单个遗迹单位资料汇总64。包括:遗迹单位总记录;发掘记录表;遗迹平、剖面(侧视)图、细部结构图;遗物及样品采集记录;各类其他形式的相关记录。

59根据若干堆积复杂的遗址上得来的经验,本稿中对图纸比例的要求扩大了一挡。

60一幅图上标记两个测点的三维座标,也即标示出了方向。

61图纸的线条是否美观漂亮,与绘图者的个人能力有关,有时会有对测图进行修饰的必要。但测点是图纸上最原始的数据,不能更改。底图上始终保留测点,可限制对图纸的过渡修饰。

62绘制方式如全站仪采点、网格法等。

63即便在工作中对对象的判断多次变化,每次改变认识,都应有相应的图纸记录,并保留原来的图纸,作为工作过程的记录,一并存档。

64本稿规定以堆积单位为一次清理作业的对象或单位,相关的记录如《发掘记录表》的填写也同步实施。多数情况下,一个遗迹单位是由若干堆积单位组成的,如一座灰坑,其空间形状和坑内填土应看作不同的堆积单位,应分别填写两张《发掘记录表》,如果填土不止一层,每清理完一层,都应填写该层记录表。灰坑发掘完毕后,将所有登记表汇总,并根据探方工作日记写出针对该灰坑的工作总记录(发掘经过、方法、年代和性质的现场判断),连同图纸等其他记录资料,合成为一份灰坑记录。

在设计《发掘记录表》时,我们参考了我国的田野考古传统作法和国外田野考古的记录方法。将以遗迹单位为本位的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特点和国外的Context系统结合起来,同时,以表格栏目中的选项方式规范记录内容,以及充分考虑了将其电子数据库化的应用。该表自设计并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学实习中首次试用以来,已近10年,其间经过多次修订补充,并逐渐为国内多个考古教学科研机构采用。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处置预案

. . .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为加强文物安全管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应对可能发生的文物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组织事故应急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文物和人员财产的损失、伤害,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预防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文物安全工作的监督领导以及应急组织指挥,成立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二、指导思想 文物安全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导,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日常发掘、库房文物的巡检、督查工作,尤其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防范为重点,积极主动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搞好文物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督促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文物安全监管 1、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发掘区文物安全工作的部署、协调和处理。 2、根据各级相关要求,积极改善安全防护条件,配备必要的消防、防盗等装备,逐步完善必要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 3、开放的发掘区域,必须配置紧急情况安全标志,应急电筒及其他照明设施,并制定游览须知、设置安全警示牌,保证文物和游客安全。 4、强化发掘人员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文物安全技能培训演练,提高防护技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5、畅通信息渠道,发现文物安全隐患,要及时逐级上报,及时处置,防范于未然。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1、在考古工地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公安、消防等部门紧急处理电话,并报告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安排专人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事故单位不隐瞒、谎报或拖延不报,不故意破坏毁灭事故现场和证据,不在事故处理和调查间擅离职守或逃逸。 2、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文物安全事故报告后,对重大事故应按程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考古学方法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 1、基本理论:考古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 2、基本方法: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室内整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一、地层学定义 所谓考古地层学,就是研究文化遗存堆积关系的学说。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内诸遗存堆积层次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它们有一共同的认识,就是遗址是由不同层次的堆积由早到晚渐次堆积而成,而不是无规律,杂乱无章。我们只要按照由晚到早的次序逐一揭露这些堆积,才能弄清与这些堆积相关连的诸遗迹、遗物的相对早晚关系。据之而重建已消失的各时期的古代生活图景。 二、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1、遗址中的文化层堆积层次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形成的。即从相对年代而言是有先后之别的。 A、叠压关系 一个堆积层积压于另一个堆积层的现象叫“叠压”。根据大面积的地层叠压,可以肯定下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一定早于上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 叠压关系又可区分为直接叠压关系和间接叠压关系两种情况。 直接叠压关系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的直接重叠。 间接叠压关系表示的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并不直接重叠,而是 经过第三者的过渡而间接发生关系。如A叠压B,B叠压C,A和C之间就形成一种间接叠压关系,A必晚于C。在实际的考古学研究中,间接叠压关系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层位关系的研究之中。 B、倒装地层。应当注意,有时在破坏原生文化层堆积过程中会形成再生的“倒装地层”。如在坡度较大的或断崖陡壁地带,高处原有的多层地层堆积,因雨水冲刷或人工大面积堆土而逐次破坏移向低处。虽然形成下层早,上层晚的堆积层次,但包含物的实际年代却是下层晚,上层早。 2、遗迹和遗迹堆积的形成是和一定的地层面相联系的。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正稿)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第二条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遗址发掘 第五条领队职责

田野考古技术-概述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础,在考古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田野考古技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田野考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将有较多机会进行某些内容如绘图、测量、照相、拓片等的操作练习,以便熟悉和掌握田野考古的一些基本技术、技能,为以后从事考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基本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田野考古调查与钻探,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各种堆积层次的分辨方法,遗物遗迹的清理方法,调查、发掘中文字、绘图、照相的方法和技能,遗物、遗迹的整理以及考古发掘报告编写方法等等。 1.韦贵耀:田野考古技术 2.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课堂和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了解和掌握田野考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总论 讲授四节:1.田野考古的含义、对象;2.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国内外田野考古简史,扼要介绍科学田野考古方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4.当前国内外田野考古技术的新动向。本章重点是使学生明确田野考古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安排4学时。 第二章考古地层学 讲授五节:1.考古地层学的定义、考古地层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考古地层学理论对田野考古指导意义和局限性;3.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即文化堆积形成的一般规律,着重介绍地层形成与人类活动的联系;4.区分识辨文化堆积层次的基本方法;5.清理文化堆积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本章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文化堆积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区分和清理文化堆积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安排4学时。 第三章考古类型学 讲授五节:1.考古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包括考古类型学的定义、它在欧洲产生的背景、它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它对考古学发展的贡献等;2.器物或其他考古遗存等的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物质资料的形态与其用途、制作技术、生活习俗、生产环境、人类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关系,形态演变与上述诸因素发生变化的关系;3.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确定各器类的型别和式别,根据器物组合和各器类的型、式变化尤其是式别的变化划分期别以及寻找不同类型期别的对应关系等等;4.类型学对研究考古文化传播的意义;5.类型学与地层学的关系和它的局限性等等。本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类型学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分析的基本步骤。安排4学时。 第四章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讲授三节:1.考古调查的意义、对象;2.考古调查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调查前的准备工

一个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工具包

一个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工具包 发掘工具 1.手铲——一件过铸造而成的,以防使用过程中断截。 2.叶形手铲——清理开口特别窄、又有一定深度遗迹单位,如小柱洞等,特别好用。 3.长柄的调羹——可代替叶形手铲。 4.木、竹制工具——性软,有利清理人骨、出土彩陶等各样需小心处理的遗物。竹筷子削尖了也成。 5.小刀——可随时削尖木、竹制工具,削铅笔,割线绳,割草根... 6.刷子——刷除浮土。 7.一个帆布油画工具套(插油画刀、笔等的那种,可以卷起来),可以把这些都包裹起来,美术用品公司一定有卖。木、竹制工具也可以在那买到,制陶工具里找吧!点、挑、刮都有相应的工具。 8.其他工具视遗址性质定。 测量工具 1.皮卷尺——一般工地上会提供,所以不用。 2.钢卷尺——一般工地上就算会提供,也有机会生锈不能用,所以建议自备。 3.线绳数小捆——用于拉基线,一般工地上会提供,我嫌每次找人取麻烦,就自己带。 4.钉子——长短、粗细不同的各一些,可用于拉基线、钉地层标签、修补铁锹,锄头等工具。 5.夹子——用于固定线绳。 6.线绳水平仪——一个挂在线绳上的小装置,有水泡移至正中表示基线水平,很方便,国内工地一般会用罗盘,测视平线以下的基线比较痛苦。 7.铅锤——一般工地上会提供的吧。 文具 1.书写板——非常重要,没它不能画图、记录。工地应该会提供。我是自备的,塑料的,有盖页,一旦下雨,资料不会湿。 2.铅笔——最好多带,用着用着,就给人借走了,用着用着,又不见了。HB、B比较合适,越高B的越软,画的线容易模糊了。在多雨地区,推荐偏H的,画起来印痕深,铅痕退了,还有印痕不是?不过国内的画纸一般都没有含胶、塑料的成分,不防水,建议你让它保持干爽。自动笔记得带笔芯。不过自动笔在泥地里卡壳的机会很高,所以不建议用。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 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 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7,《田野考古学概论》,北京大学课程讲义 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修订、推广与培训 【保护视力色】【打印】【字号大中小】作者:赵辉 2012-06-25 1、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原委 和1984年颁布施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相比,2009年10月重新修订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最主要的变化是补充了将聚落考古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改变,原因是自原《规程》颁布以来中国考古学的迅速发展变化。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学物质文化年代框架,大多数田野考古项目的目的是获得可供此种研究的资料,田野技术方法是针对获得这类资料设计的。198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和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主要也是规范这类田野考古活动。 中国考古学中,聚落考古早已有之。自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以来,聚落考古项目虽然不多,却也不绝如缕。但很长时间里,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精力不在这个方面,对聚落考古方法的认真探讨也始终没有展开。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学术界开始了解国外主要是西方考古学的动态,其中也包括西方的聚落考古。另一方面,中国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达成建设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体系的任务目标已可预期,学科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结论其实颇为明了,即需要通过聚落形态研究复原古代社会,从而深化发展中国考古学。随着学术界在这个方面逐渐取得共识,聚落考古工作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大规模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往往面积很大,工作中就需要有对聚落全局的思

考和把握。而为了更好地进行遗址保护规划,也需要通过田野工作提供聚落结构的相关信息。总之,当聚落形态的田野考古渐成主流之际,就需要一部与之相应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范这类田野工作。这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重视。 北京大学在1980年山东长岛北庄遗址的发掘中提出了聚落研究方向。此后,围绕这一方向上的探讨在湖北天门石家河、河南邓州八里岗、广东银州、浙江普安桥、山西襄汾曲村、陕西扶风和岐山的周原、周公庙等遗址的工作中持续至今,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心得,也收获了许多研究成果。 2003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北大举办全国田野考古人员培训班。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全力协作下,培训班在临淄桐林遗址开办。鉴于以上对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我们将聚落考古的理念、技术方法作为了这次培训的重点。这次培训取得了最好效果,国家文物局给予了肯定。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再次将举办培训班的任务委托北大的同时,把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任务也交给了我们。 2008年北大向国家文物局交出修订稿。因其是学术语言和格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将其修改成行政法规的文字表述,并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广泛征求业内意见,最终形成目前看到的《规程》文本,于2009年10月正式颁布。 2、主要修订内容 新《规程》在原《规程》基础上充实了聚落考古的理念和相关方法、技术的内容,比原《规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是建立在中国考古学整体水平业已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是针对当前各地考古人员中上水准制定的技术规范。这也是我们修订工作中把握的总原则。 概括而言,新《规程》新增或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汇总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及其作用 简言之,田野考古调查就是运用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田野调查方法,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下发现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以利于更好地保 护和研究。 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指对古代遗存的地面勘察,其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古代遗存,特别是那些由于年代久远而被掩埋于地下的遗址。 其作用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1、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我们在发掘一个遗址之前一般先要对这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及堆积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掘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同样,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是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2、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考古调查不仅仅是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的一个准备阶段,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有些情况下既使不发掘,只要调查工作做得细致、深入,也同样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在宏观上讨论一个地区内的遗址密度所反映的诸如人类共同体的规模,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及某种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时,考古调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相比较,其优点是工作周期短,工作面积大,耗费资金少,其不足之处则是在获取资料方面,远不如发掘所获那样丰富和系统,因此由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也有局限,诸如遗址的文化性质、形成过程及系统编年等问题的解决都还有赖于正式的田野发掘。所以考古调查和发掘是田野考古中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手段。 二、考古调查的对象和分类 1、考古调查的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A 遗址指古代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以物质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各种活动形成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居住址、城址、矿冶址、陶窑址、古战场、古道路、庙宇、石窟寺及墓葬等等。 B 遗迹主要是指在遗址中由一次短期的人工行为造成的、固定的物质遗存。这里所谓的短期行为当然不是指几小时或几天,而是指人们一次性内容连续的工作结果。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可能经过了多次后期修整和扩 9

田野考古学_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 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 40年代,夏鼐在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 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 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田野考古规程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

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内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内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张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河南安阳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安阳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40年代,夏鼐在甘肃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陶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 (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

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内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社会成功人士对考古工地和文物库房产生浓厚兴趣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受民众关注 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公众考古学》出现

田野考古讲义

田野考古学讲义 1.绪论 学习目标:了解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发展简史,懂得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田野考古学的概念、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素质,并简单叙述了中外田野考古的发展简史。 本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1、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1.1田野考古学概说 什么是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在几种工作方式中,均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其再现性和保护性,尽可能减少其破坏性和毁灭性(考古发掘的现场文物保护问题)。

田野考古规程 旧版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文化部1984年5月10日) 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教学中心 印 2007年12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 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 遗址发掘 第五条 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指定探方、工地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4、协调各探方发掘进程,掌握全发掘区的地层划分。保证重要遗迹或遗迹群体的完整。对各种遗迹予以确认、编号及验收。 5、对发掘中的疑难问题组织现场讨论,并做出最后决定。 6、决定发掘工作中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7、写工地工作日记。主持绘制发掘区平、剖面图。 8、主持对全部发掘资料的审查、清点、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9、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的建议。 10、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作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第六条 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1、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沟)法。探方(沟)一般取正方向(磁针指向)。探方面积一般为5×5m2,探沟面积一般为2×10m2,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坐标基点。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m的隔梁。东北角1×1m2为关键柱。重要遗址应设立永久性总坐标基点。 2、根据土质、土色和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一揭露。必须注意遗存间的关系。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使用对象:考古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40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振、习通源 七、课程简介: 考古技术课的内容包括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三大部分,主要讲授在考古工作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和绘图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讲解与实践,力图使学生了解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罗盘仪、大平板仪、全站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考古摄影和测绘遗迹与遗物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及绘图的原理与方法,为田野考古综合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1课时) 一、考古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 二、考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考古技术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四、考古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 第一章考古摄影 第一节摄影基础知识(2课时) 一、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1.摄影的诞生与成像原理 2.照相机的发展 二、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1.数码相机与光学相机的区别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 3.数码摄影相关知识 4.数码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三、摄影用光 1.室外自然光 2.室内自然光 3.人工光 四、摄影的取景与构图 1.画面要素 2.取景与构图 教学形式:讲授 第二节田野考古摄影(3课时) 一、田野考古拍摄内容 1.考古调查拍摄内容 2.考古发掘拍摄内容 二、田野考古摄影方法 1.拍摄前准备 2.田野考古摄影基本方法 1)光线的运用 2)画面的处理 3)构图与布局 4)低空摄影技术 5)图像存储 6)注意事项 教学形式:讲授与实践结合 第三节室内文物摄影(4课时) 一、背景的选择 1.背景的选择 2.背景的铺设 二、器物的摆放

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的浅析

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的浅析 /h1 1田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技术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田野考古发掘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升其文物保护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知识,文物保护技术包含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在保存过程中,文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损坏,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损坏。如古建筑、石窟寺等因维修不当或拆除无法恢复原有面貌,铜铁器、书画等由于保护力度不足产生破损等情况;二类是自然因素损坏文物,如风、雨等。自上个世纪初,田野考古学提出后,我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初田野考古主要是对地面遗迹、遗物进行勘察,并遵循地图展开调查,必要时,可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地图测绘,将其作为记录文件。随后,田野考古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主要以发掘为主,并进行调查对象与范围的不断扩展,选用的方式也愈加完善。文物保护技术作为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其技术水平,才能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田野考古发掘中文物保护技术分析 作为田野考古最重要及最常见的方式,在对田野发掘前,必须严格遵循发掘目的并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路线的设计,确保文物的安全性遗址发掘与墓葬发掘是田野发掘最常见

的两种类型。“探方”法是遗址发掘的具体方式,也就是将发掘区进行多个相同正方格的划分,根据不同因素进行探方内文化层的设置,一般按照土质、土色及结构进行划分。发掘时必须遵循相应的顺序,如由上到下等。遵循由晚到早的原则对探方内每层下出土的遗迹,如灰坑、房基、道路等进行一个个的清理。发掘时应收集出土文物,如石器、骨器、陶器等。在发掘墓葬时,必须先对墓葬埋葬的土层进行确定,并对其形制、结构进行确定,随后将墓具、尸骨与随葬品进行清理。通过地层学与类型学方式的利用,可以确保田野考古发掘室内整理工作的顺序开展。首先选用合理的文物保护方式,分类、修复及统计获取的文物,可以通过相关文物保护技术,加大修复力度,并对文物年代、信息进行确定。在选用文物保护技术对田野考古发掘文物进行保护时,应重视修复技术的应用。在砖石结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中,如出现整体歪闪现象,可以先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如加固后已经稳定,就可以不再进行地基加固。当墙体出现裂缝等问题时,其保护方式可选用加箍、灌浆,并剔补砌体残缺位置,当不能进行剔补处理时可拆除局部或全部,并根据原貌进行重新刷砌。选用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可以不对文物历史价值进行损坏,如文物的造型、材质、色泽及强度等,并具有可逆性等。本文主要以上蔡县积石积沙楚墓为例进行分析。郭庄楚墓在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国故城距离3公里。作为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蔡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叔度建立了蔡国。 因蔡国与楚国相邻,在被楚国吞并后,在这里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相互融合,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所介绍的郭庄楚墓,为战国贵族墓。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在省、市、县级文物部门的相互配合下,开始考古发掘郭庄楚墓。墓葬发掘分为两个,为1号墓和2号墓,两墓南北并列,墓向朝东。墓葬形制均呈土圹“甲”字形,墓上由夯筑封冢。主墓为1号墓,居位于南部,是一座大型积石积沙墓,地面残存封土厚2m,墓室口部东西长25m、南北宽17m、深

《考古与人类》大学生网课

文档基本上包括了所有课后问题的答案 不过因为是乱序,所以只好下载下来然后通过word关键词搜索法,方法如下,把题目复制到word 搜索框,就会弹出。如果搜索不到可以删除若干个修饰词,只留下几个名词再次搜索 第1章 问题:()是考古学专业学术著作。 答案:中国墓葬史 问题:考古学重大研究课题有()。 答案:人类起源与迁徙#文明起源#农业起源#城市起源与发展 问题:()是盗墓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 答案:有故事性#寻宝情节#空间感鲜明 问题:考古就是挖宝,考古与盗墓相仿。 答案:错误 第2章 问题:河南安阳殷墟商代王陵的防盗措施是()。 答案:挖坑深埋 问题:()以前古墓大多没有墓门和砖室。 答案:西汉 问题:河北满城汉墓的结构是()。 答案:凿山为陵 问题:一般来说,考古发现中最常见的发现物是()。 答案:碎陶片 问题:土坑墓自古至今都存在。 答案:正确 第3章 问题:考古学与文物学最大的区别是()。 答案:获取资料的方法 问题: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取到的资料称为()。 答案:传世品 问题: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观点属于()学科的观点。 答案:人类学

问题:区别学科的三个要素是()。 答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问题:考古学是通过社会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答案:错误 第4章 问题:1819年,丹麦国家博物馆汤姆森提出“三期说”,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 答案:铁器时代 问题: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工艺主要是()。 答案:打制 问题:人类最早的“四大发明”发生在()时期。 答案:新石器时代 问题:青铜的优点是()。 答案:熔点低#硬度大#铸件不易出砂眼 问题: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以及武器。 答案:正确 第5章 问题:考古学是用()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科学。 答案:实物资料 问题:遗存可以分为()。 答案:遗迹和遗物 问题:考古学中发现的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属于遗迹范畴。 答案:错误 问题:考古学中发现的房屋、村落、道路属于遗迹范畴。 答案:正确 问题:考古学越来越重视对古代文物和古代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利用。 答案:正确 第6章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 陈洪海副教授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说 1-1,考古学的研究体系 1-1-1,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1-1-1-1,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考古学虽然不拒绝文献资料,但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复原历史。而研究技术和方法又是考古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的。概括考古资料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实物性; 非文字; 局部完整与整体的不完整性; 1-1-1-2,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资料的阐释 1-1-1-3,考古学的方法论 1-1-1-3-1,分析的方法 1-1-1-3-2,比较的方法 1-1-1-3-3,复原的方法 1-2,田野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 1-2-1,田野考古的内容 1-2-1-1,调查、发掘来获取资料 1-2-1-2,整理,提取系统化信息 1-2-1-3,报告,资料信息的发布 1-2-2,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田野考古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方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为了保障这个技术体系的组织合理、运用得当和富有成效,就必须对这套技术体系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2-2-1,对各种有针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作用和局限性的说明 1-2-2-2,对将许多技术组织匹配成一套技术体系时的原理、逻辑关系,及有效性的说明 1-2-2-3,对于这个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深层道理的阐释 1-3,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史 1-3-1,外国田野考古简史 1-3-1-1 ,萌芽期(15 末~18 末) 这一时期调查发掘的目标只是艺术品和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与文献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调查、发掘、记录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属于“找宝式”的工作。 1-3-1-2,形成期(19 世纪) 形成期(19 世纪) 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逐渐地完善起来,至19 世纪后半叶,地层学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的田野考古学形成。 沃尔赛对丹麦沼泽地的发掘 瑞士的湖居遗址发掘 菲奥里特在意大利的庞培城

考古探索与发现尔雅完整编辑规范标准答案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C) A.、胡适 B、王懿荣 C、王国维 D、梁思成 单选题]中国发现甲骨文是在哪一年?(B) A、188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多选题]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家?(AC) A、作宾 B、傅斯年 C、王威 D、梁思永 [判断题1三次文物大发现之前国内历史学的学者们主要是根据纸本文献进行研究的。(√)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1.2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 [单选题]以下哪项出现时间最早?(C) A、铜器 B、铁器 C、石器 D、银器 [多选题]考古学上的遗存包括(AC)。 A、遗迹 B、遗失 C、遗物 D、遗留 [多选题]以下属于遗物的是(ABC)。 A、生产的工具 B、武器 C、装饰品 D、墓葬 [判断题]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仅是人类的制品(×) [判断题]进化论的提出为形成科学的考古学创造了条件。(V)

1.3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三) [单选题]伴随磨制石器产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B)。 A、工业革命 B、农业革命 C、商业革命 D、医学革命 [多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BC)。 A、以商业为生 B、打制石器为主 C、以渔猎采集为生 D、铜石混合石器为主 [多选题]新时期区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包括(AD)。 A、磨制石器 B、以渔猎采集为生 C、靠自然为生 D、陶器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或者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还原历史的一门科学。(√) [判断题]旧石器是以磨制为主的。(×) 2: 考古学概述(- ) [单选题]以下哪位不是考古学家?(D) A、张忠培 B、苏秉琦 C、严文明 D、王小波. [多选题]中国的三个为人称道的领域是(ABD)。 A、航天 B、体育 C 新闻 D、考古 [多选题]可能给考古造成危机的是(ABCD)。 A、修大坝 B、铁路建设 C、农业用地 D、旧城区改造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为加强文物安全管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应对可能发生的文物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组织事故应急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文物和人员财产的损失、伤害,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预防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文物安全工作的监督领导以及应急组织指挥,成立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二、指导思想 文物安全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导,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日常发掘、库房文物的巡检、督查工作,尤其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防范为重点,积极主动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搞好文物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督促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文物安全监管 1、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发掘区文物安全工作的部署、协调和处理。 2、根据各级相关要求,积极改善安全防护条件,配备必要的消防、防盗等装备,逐步完善必要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 3、开放的发掘区域,必须配置紧急情况安全标志,应急电筒及其他照明设施,并制定游览须知、设置安全警示牌,保证文物和游客安全。 4、强化发掘人员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文物安全技能培训演练,提高防护技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5、畅通信息渠道,发现文物安全隐患,要及时逐级上报,及时处置,防范于未然。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1、在考古工地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公安、消防等部门紧急处理电话,并报告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安排专人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事故单位不隐瞒、谎报或拖延不报,不故意破坏毁灭事故现场和证据,不在事故处理和调查间擅离职守或逃逸。 2、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文物安全事故报告后,对重大事故应按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