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讲义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讲义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数学年级:七年级学科教师:汪老师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题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重点、难点、考点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的应用

2、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2、会证明三角形的全等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1.1认识三角形

①“△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②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

1.2三角形的平分线和中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平分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的对边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分别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垂足都是直角的顶点。而在钝角三角形中,夹钝角两边上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外部,它们的垂足都在相应顶点的对边的延长线上。

1.4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全等”可用符号“≌”来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当三角形三边长确定是,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 ②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6作三角形:在几何作图中,我们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简称尺规作图。

【例1】 如下左图,BD 、AC 交于O ,若OA=OD ,用“SAS ”证△AOB ≌△DOC 还需( )

A .AB=DC

B .OB=O

C C .∠A=∠

D D .∠AOB=∠DOC

【分析】 用“SAS ”证全等有三个独立条件,已知OA=OD ,显然还差两个,?由AC 、BD 相交可得∠AOB 与∠DOC 是一对对顶角,第三个条件应该围绕夹角∠AOB 、?∠DOC 找,显然OB 与OC 应是另一组夹边. 【解】 选B .

【例2】 如上右图,已知AB 、CD 相交于O ,△ACO ≌△BDO ,AE=?BF ,?试说明CE=FD .

【分析】 本题考查SAS 公理的应用,要证CE=FD ,只要证△OCE ≌△ODF .?显然∠EOC=∠FOD .需证OE=OF ,OC=OD .因AE=BF ,故需证OA=OB ,由已知△ACO ≌△BDO ,可得OC=OD ,OA=OB .

【解】 ∵△ACO ≌△BDO ∴CO=DO ,AO=BO ∵AE=BF ,∴EO=FO 在△EOC 与△FOD 中

CO DO

COE DOF EC FD =??

∠=∠??=?

∴△EOC ≌△FOD ,∴EC=FD

【例3】 如图,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中线.试说明AD<(AB+AC ).

【分析】 证明边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一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边的关系推论”,所以考虑把线段AB 、AD 、AC 的等价线段放在一个三角形中.因此需添加辅助线,而涉及到一边的中线问题需要引辅助线,常用方法:延长中线使之延长后的线段与中线相等并连结,构造成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 延长AD 到E ,使DE=AD 在△ACD 与△EDB 中

AD ED

ADC EDB CD BD =??

∠=∠??=?

∴△ADC ≌△EDB

∴BE=CA 在△EBA 中,AE

2

(AB+AC )

学生练习1:

1、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 .全等

B .不全等

C .不一定全等

D .以上判断都不对 2、如图,AE=CF ,∠A=∠C ,AD=CB ,试说明△ADF ≌△CB

E .

3、如图,已知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CE=DF ,AB=EF .试说明:?AC ∥BD .

4、如图,在△ABC 中,AB=5,AC=3,则BC 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5、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DE ⊥DF ,延长ED 至P ,使ED=DP ,?连接FP 与CP ,试判断BE+CF 与EF 的大小关系.

【例4】如图,△ABC ≌△A 1B 1C 1,AD 、A 1D 1分别是△ABC 和△A 1B 1C 1的高.?试说明:AD=A 1D 1.

【分析】 要证AD=A 1D 1,只需证AD 与A 1D 1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比如放在△ABD 与△A 1B 1D 1中,已知△ABC ≌△A 1B 1C 1,相当于已知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在证明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部分相等关系.

【解】 ∵△ABC ≌△A 1B 1C 1 ∴AB=A 1B 1,∠B=∠B 1,

∵AD 、A 1D 1分别是△ABC 、△A 1B 1C 1的高. ∴∠ADB=∠A 1D 1B 1=90°

在△ABD 与△A 1B 1D 1中

1

11111B B ADB A D B AB A B

∠=∠??

∠=∠??=?

∴△ABD ≌△A 1B 1D 1,∴AD=A 1D 1.

【例5】 如图,已知AB=AC ,D 、E 两点分别在AB 、AC 上,且AD=AE ,试说明:△BDF ≌△CEF .

【分析】 在△BFD 与△CFE 中,有一组对角相等,由已知条件得,BD=CE ,?只要证明它们的另一组对角∠C 与∠B 相等,就可证出结论,为了证∠C=∠B ,可以由△ACD?与△ABE 全等得到.

【解】 在△ABE 与△ACD 中

AB AC A A AD AE =??

∠=∠??=?

∴△ABE ≌△ACD , ∴∠B=∠C ∵AB=AC ,AD=AE ,∴BD=CE

在△BDF 与△CEF 中

B C DFB EFC BD CE ∠=∠??

∠=∠??=?

∴△BDF ≌△CEF . 【例6】 如图,BD 、CE 交于O ,OA 平分∠BOC ,△ABD 的面积和△ACE 的面积相等,试说明BD=CE .

【分析】 有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使证明线段相等又多了一种方法.同时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转化成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也是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方法.

【解】 过A 作AF ⊥BD ,AG ⊥CE ,垂足分别为F 、G .

∵OA 平分∠BOC ∴AF=A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S △ABD =S △ACE ∴12AF ·BD=1

2

AG ·CE ∴BD=CE .

学生练习2:

1、如图1,AD 平分∠BAC ,AB=AC ,连接BD 、CD ,并延长交AC 、AB 于F 、E ,?则图形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1) (2) (3) 2、如图2,BC ⊥AC ,BD ⊥AD ,垂足分别是C 和D ,若要根据AAS 定理,使△ABC?≌△ABD (AAS ),应补上条件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如图3,已知∠1=∠2,∠3=∠4,说明AD=BC的理由.

解:∵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1+∠3=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和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

∴AD=BC()

4、如果点P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到三角形_______的距离相等.

9.如图,已知M是AB的中点,∠1=∠2,∠C=∠D.说出下列判断正确的理由:

(1)△AMC≌△BMD;(2)AC=BD.

5、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AE?的垂线CF,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试说明:AE=CD;(2)AC=12cm,求BD的长.

6、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4个诊断:①AB=AC,②∠B=∠C,?③∠BAC=∠EAD,④AD=AE.请以其中三

×○× ○×的形式)写出一个由三个条件能推出结论成立的式子,个诊断作条件,余下一个诊断作为结论(用序号○×○

并说明原因.

学生练习3: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1.5cm 3.9cm 2.3cm

B 、3.5cm 7.1cm 3.6cm

C 、6cm 1cm 6cm

D 、4cm 10cm 4cm

2、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2∶3∶4,③∠A=90°-∠B ,④∠A=∠B=

2

1∠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锐角的和必大于( ) A 、120° B 、110° C 、100° D 、90°

4、如图1,△ABC 中,CD ⊥BC 于C ,D 点在AB 的延长线上,则CD 是△ABC( ) A 、BC 边上的高; B 、AB 边上的高; C 、AC 边上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 、有一条边和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如图2,∠BAC=90°,AD ⊥BC ,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7、如图3,PD ⊥AB ,P

E ⊥AC ,垂足分别为D 、E ,且PA 平分∠BAC ,则△APD 与△APE 全等的理由不是( )

A 、SAS

B 、AAS

C 、SSS

D 、ASA

8、如图4,能用AAS 来判断△ACD ≌△ABE 需要添加 的条件是( ) A 、∠AED=∠ABC ,∠C=∠B

B 、∠AEB=∠AD

C ,CD=BE

C 、AC=AB ,AD=AE

D 、AC=AB ,∠C=∠B 9、如图5为两个相同的矩形,若阴影区域的面积 为10,则图6的阴影面积等于( ) A 、40 B 、30 C 、20 D 、10

10、如图7,用火柴摆上系列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摆10根时(即n=10)时,需要的火柴棒总数为( )根 A 、165 B 、65

C 、110

D 、55

A C

B D

A B

D C A B

C D P

E

A C D

B E 图5

图6 图4 图3

图2 图1 图7

二、填空题:

11、在△ABC 中,AB=3cm ,BC=7cm ,则AC 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2、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

___________三角形;

13、把一副常用的三角形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如图8中 ∠ADE 是_______度; 14、如图9,∠ACD 是△ABC 的外角,若∠ACD=125°, ∠A=75°,则∠B=_________度;

15、如图10,如果AD=BC ,∠1=∠2, 那么△ABC ≌△CDA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11,已知∠ABC=∠DCB ,现要说明△ABC ≌△DCB ,则还要补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17、在△ABC 中,如果∠A ∶∠B ∶∠C=2∶2∶4,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度,按角分,

这是一个_________三角形;

18、如图12,△ABC 中,AB=AC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

∠ABD_____∠ACD (填“>”、“<”或“=”) 19、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9,若第三边的 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如图14,按下列要求作图: (1)作出△ABC 的角平分线CD ; (2)作出△ABC 的中线BE ; (3)作出△ABC 的高AF 和BG (要求有明显的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A D E B

C 图8 A B C D

A B C D 1 2 A B C D O

图9 图10 图11

A B C D 图12 A

B

C

图14

21、已知:如图15在△ABC ,∠BAC=80°,AD ⊥BC 于D ,AE 平分∠DAC ,∠B=60°,(1)求∠AEC 的度数;(2)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求法吗?写出你的思考。

22、(8分)如图16,已知AB=AC ,BD=CE ,请说明△ABE ≌△ACD

23、(8分)如图17,已知∠ACB 和∠ADB 都是直角,AB 平分∠CAD ,E 是AB 上任一点,请说明CE=DE 的理由。

A B C D E 图15 A B C D E 图16 A B C

D E 图17

24、如图18,在一水库的两测有A 、B 两点,请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出A 、B 两点的距离(只说明设计方案,不要求数据计算、要求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5、(9分)如图19,已知AC 、BD 交于O 点,且∠A=∠B ,OD=OC ,EF 为过O 点的一条线段,分别交AD 、BC 于F 、E 点,现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得O 点能平分线段EF(说明理由) 条件:______________ 理由:

26、如图,△ABC 中,AD 垂直平分BC,H 是AD 上一点,连接BH,CH.

(1)AD 平分∠BAC 吗?为什么?

(2)你能找出几堆相等的角?请把他么写出来(不需写理由)

图18 A B A B C D E F O A

C

B

H

D

《三角形的认识》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案例反思 刘婷 教学内容:培智实用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A类:李双双、沈靖翔、王天苇、曾文涛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并给它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会摆能读说三角形 B类:李星星、卢育杰、刘义萍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并给它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摆会说三角形。 C类:向钰齐、石麒俊雄,龚政 1、认识三角形,能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在老师指导下给它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说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 难点:会找会说三角形 教具准备: 各种各种图形的图片一张、各种三角形图片、小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形状 1、出示幻灯,让学生认并说明形状 钟表国旗魔方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红领巾,) 学生:红领巾 师: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三角形 师:对这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角形 二、三角形认知 1、认一认,数一数,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1)师板书:三角形的认识(全班齐读) 师:刚刚同学们都读得很棒,声音很响亮。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它有几条边呢?(出示三角板) 学生:三条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吧。(出示三角板,边摸边说:“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我们的三角形它有三条边。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角形它有几个角? 学生:三个或不知道,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吧,(师手轻碰角尖)1 2 3 有三个角 (2)学生数 师:对了,同学们都数得很好! 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上来数一数,我们的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吧。(红旗奖励学生) 2、整体认识 我们刚才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凡是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们叫做三角形。 三、活动感知 1、认一认,数一数 (1)找三角形 (PPT播放)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片)同学们,这上面有这么多不同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找找,这里面那些是三角形?(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的问是还是不是) (2)找一找,在三角形的下面画“”。 (3)数一数,出示图片让学生数数各种形状有几个 2、摆一摆 (1)让学生用三只小棒摆出三角形 (2)出示图片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来 3、涂一涂 师:刚才我们拼了一些图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从中找找,哪些是三角形?把三角形涂上颜色,好不好? 学生:好。 分小组比赛(开始找并上色)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 评出涂得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四、小结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呢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了呀。 师: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到三角形呀!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三角形,好不好? 让学生想想找一找身边的三角: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 出示图片 让学生找找图片中的物体里面的三角形 房顶、自行车、电线杆

三角形的认识(详案)

三角形的认识(详案)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60-P6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教学包括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四个部分。有关三角形知识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今后学习多边形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在四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及梯形,能作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特性,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画高的方法,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后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角和、分类等探究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准确描述三角形的定义,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理解三角形的高与底是相对应的。 3、通过实验,学生能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并认识其各部分名称,学会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画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三角尺、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得都很特别,你们看!(课件欣赏) 2、师:说说你在这些物体上发现了什么形状?(三角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引导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为学习的素材,贴近孩子,使孩子乐于探索。】 二、学习新知 (一)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1)师:同学们对三角形一定不会陌生,那你会画三角形吗?下面先请大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 学反思 郑瑞娜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时生活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面对学生比较熟悉的学习内容,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学习的经验。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现三角形、感受三角形,并且设置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起好头,上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三角形的特性。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时,我让学生通过小棒摆三角形、判断出示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定义中的关键点“线段”和“围成”,进而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接着,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猜想每个三角形有几条高,然后通过验证找到答案,知道学生们学会三角形高的规范画法,并展示学生画的高。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成了闯关游戏,孩子们兴趣足,在挑战成功收获的过程中,巩固并深化了本节课知识点。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不仅仅是让学习者记住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我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同时应不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更应该对学生加大鼓励的力度,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对学生的评价有不及时的情况;将学生应该放的更“开”等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及时纠正,争取让自己的教学变得完美。

初一认识三角形同步讲义

第09讲认识三角形 变量相关的定义 1、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2、自变量和因变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当其中一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取一个数值时,另一个变 量也有唯一一个数值与其对应,通常把前一个变量叫做自变量,后一个变量叫做因变量。 (2)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别和联系。联系:两者都是某一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两者因研究的侧重点或先后顺序不同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当路程一定时,时间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时速 度为自变量,时间为因变量。而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时间为自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区别: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为变化。 3、常量: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 生活中还有哪些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呢,简单举例

知识要 点 一 记作△ ABC ,三个字母之间并无顺序关系。△ABC 的三边,有时也用,,a b c 来表示。如图,顶点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BC 、AC 、AB ,分别用,,a b c 来表示。 典例分析 例1、如图,图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直角 D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例3、已知:如图,△ABC 中,∠ABC =∠C =∠BDC ,∠A =∠ABD ,则∠A =______ 例4、△ABC 中,若∠A +∠C =2∠B ,则∠B =______. 例5、△ABC 中,若∠A ∶∠B ∶∠C =1∶2∶3,则它们的相应邻补角的比为____ __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 认识三角形(1)教案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 认识三角形(1)教 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2. 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三角形的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丰富的实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展示一组图形,如:铁塔、桥梁、房顶三角架等. 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三角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三角形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三角形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数学年级:七年级学科教师:汪老师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题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重点、难点、考点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的应用 2、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2、会证明三角形的全等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1.1认识三角形 ①“△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②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 1.2三角形的平分线和中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平分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的对边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分别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垂足都是直角的顶点。而在钝角三角形中,夹钝角两边上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外部,它们的垂足都在相应顶点的对边的延长线上。 1.4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全等”可用符号“≌”来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当三角形三边长确定是,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被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是三角形特有的性质。 ②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有两个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6作三角形:在几何作图中,我们把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简称尺规作图。 【例1】 如下左图,BD 、AC 交于O ,若OA=OD ,用“SAS ”证△AOB ≌△DOC 还需( ) A .AB=DC B .OB=O C C .∠A=∠ D D .∠AOB=∠DOC 【分析】 用“SAS ”证全等有三个独立条件,已知OA=OD ,显然还差两个,?由AC 、BD 相交可得∠AOB 与∠DOC 是一对对顶角,第三个条件应该围绕夹角∠AOB 、?∠DOC 找,显然OB 与OC 应是另一组夹边. 【解】 选B . 【例2】 如上右图,已知AB 、CD 相交于O ,△ACO ≌△BDO ,AE=?BF ,?试说明CE=FD . 【分析】 本题考查SAS 公理的应用,要证CE=FD ,只要证△OCE ≌△ODF .?显然∠EOC=∠FOD .需证OE=OF ,OC=OD .因AE=BF ,故需证OA=OB ,由已知△ACO ≌△BDO ,可得OC=OD ,OA=OB . 【解】 ∵△ACO ≌△BDO ∴CO=DO ,AO=BO ∵AE=BF ,∴EO=FO 在△EOC 与△FOD 中 CO DO COE DOF EC FD =?? ∠=∠??=? ∴△EOC ≌△FOD ,∴EC=FD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优质课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背景:参加乐清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的一堂公开课 学生学情:学生已经学习过浙教版七下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该班是全校七年级9个班级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班,学生思维活跃、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成功之处: (1)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获得了诸多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坡度,尤其是压轴题的设置,利用《运用几何画板》引领学生从基本图形中去寻找规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动态几何的魅力所在。 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还有待优化、改进。课题是《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全章复习》,我的初衷是分二个板块----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和全等三角形,重心在后一板块,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并没有达到复习课的有效性,导致前一个板块简单知识冗长且重复,而后一个板块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与展现,主题不鲜明,重点没有突出,有头重脚轻之嫌; 解决措施:舍掉前一个板块,在第二板块中再添加一道旋转类型变式题。 (2)课堂教学中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没有很好的处理时间分配的问题。如在倒数第二道题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有有一位学生已经将理由条理清楚地口述了一遍,而我考虑到要面向全体学生,点了另外一位学生上黑板板书理由,但这位学生当时对这道题还没有理解透,导致上黑板书写花了近6分钟,且结果还是错误的,最后还需要我花2分钟去进行订正,这一环节的的处理不当直接导致“亮点没有早点拿出来”。 解决措施:学生得出结论后,我要及时做出补充,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

领会我的思想意图,然后直接让得出问题的这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因为板演的目的在于示范作用;如果讲解最后一道题中出现时间不够,可以在做出适当的分析后,讲余下未完成部分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专家点评: 张建荣老师: 1.能够熟练运用《运用几何画板》; 2.对于问题的讲解,善于取舍,不必面面俱到,如将三角形面积四等分,学生能想到的方法,教案设计有预设,学生还没有想到的方法,留下余地,让学生课后思考; 3.适时的揭示问题的本质,如“变式题”中,学生说出所有结论后,总结出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4.对学生的学情提前加以了解,制订了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 5.及时总结归纳易错、易漏、易混知识点,如总结“隐含条件”。 吴立建老师: 1.主题不够鲜明,没有取舍,舍去第一个板块; 2.有亮点,但由于在第一个板块上花了过多的无用功,导致精彩的部分没有早点亮出来,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展示; 启发: 1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设计,设计出的教案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导致不伦不类,泥沙俱下; 2.选材要新颖,紧扣主题,让人眼前一亮。这就要求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积累素材,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编,制作出更多的“原创”,为我所用; 3.今后要加强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要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4.多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先进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 ? ?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 1 图2 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 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 练习 1.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三角形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三角形教案 (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三角形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青州市高柳镇黄岭小学刘景林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关系的过程,认识角和 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2、结合实例,学会使用量角器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 用三角板画各种度数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进行分类。 3、在观察,操作,验证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只是, 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 角和三角形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事课件:一副有很多塔吊的建筑工地图。、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可以提问的问题?教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塔吊的形状有三角形等 活动二,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四边形框架,让学生分别拉一拉,观察这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拉这个图形,发现三角形没有变形,而四边形变形了。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形状不易改变,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活动三,课件演示自行车架、斜拉桥、埃菲尔铁塔、风车等实物图,然后要求学生举例

活动四,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长短不等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做好记录,将数据填入表格中。然后教师做引导性提问: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不能摆出三角形。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做小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五。老师:上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让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完成课本43页习题。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交流,对其作业给予恰当评价。 活动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1、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学 生只是单纯的眼看耳听的接受方式,变为在探究中主动接受 2、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为手段,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 用。 3、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设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从学生 现有的发展水平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4、以提供适当的案例为基础,帮助学生破解学习的难点 总之,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性问题的设计,使得教师的引导更加有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以适当的引例作为支撑,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思考性。

小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课以学生基础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成长为宗旨,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国标本四下的内容,是学生在已接触并初步认识三角形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教材提供了2个例题,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通过例2让学生感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

几何图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而且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因此,本课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 1 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丰富的例子力求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逐步获得对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画图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 江西宁都黄陂中心小学:张珊英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教学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80页的情境图):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大楼。你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发现了什么? 生: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有很多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课件突出显示情境图中的几个三角形,让学生在课本的情境图上用彩笔任意描出几个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1:红领巾是三角形的。 生2:有的小旗也是三角形的。 生3:阳台的栏杆上有三角形。 生4:地砖上有三角形。 生5:电视转播塔上也有三角形。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上的三角形。(课件播放:高压线铁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性材料导入新课,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此,学生有了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一)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1:我是用了3根小棒摆成三角形的。 生2:我是用了3根小棒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的。 师:请你给大家示范一下吧。(生2在实物投影仪上摆)摆成三角形的小棒表示的线是线段、直线还是射线? 生:是线段,因为小棒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学习文档

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 这类的图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出示下图: 3.导入新课.教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4)三角形怎样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

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5)揭示概念.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3.三角形的特性.(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3)揭示特性.(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4.三角形的分类.(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

认识三角形知识点课件.doc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1)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 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公共的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2) 三角形的表示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如图7 -4 一l,三角形有三个顶点:A、B、C;有三条边: A B、B C、AC;有三个角: A 、B、 C . △ABC的三边用a,b,c 表示时,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 B 所对的边AC用b 表示. C 所对的边AB 用c 表示. 2.三角形的分类 三锐角三角形(三个是角锐都角) 角直角三角形(有一是个直角角) 形钝角三角形(有一是个钝角角) 注意:根据角的大小来识别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只要考虑三角形中的最大角;若最大角是锐角,则三角形是锐角 三角形;若最大角是直角,则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若最大角是钝角,则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中边的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如图7 -4 -1 中,a b c,b c a,a c b;c b a,c a b,a b c 。 注意:在任意给定的三条线段中,当三条线段中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另一条线段时,才能组成三角形。 例如:有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6 因为 3 +4 >6,所以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又如:有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8 要为3+4 <8,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4.三角形的三种主要线段 (1)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如图7 -4 -2,AD 是△ABC的高,可表示为AD BC或ADC =90°或 ADB = 90°。 - 1 -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梳理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考点二、求三角形的某一边长或周长的取值范围 考点三、判断一句话是否为命题,以及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考点四、利用角平分线、垂线(90°角)、三角形的外角、内角和、全等三角形来计算角度考点五、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来计算线段长度 考点六、证明三角形全等,以及在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证明线段、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考点七、画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基本图形的尺规作图法 考点八、方案设计题,求河宽等问题 例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是3cm、8cm ,要想拼成一个三角形,且第三条线段a的长为奇数,问第三条线段应取多少厘米 1、某一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A、10≤a<16 B、10<a≤16 C、10<a<16 D、2<a<8 2、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三角形的()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过一边的中点且和这条边垂直的直线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不在这个三角形的内部,则这个三角形()

A. 必定是钝角三角形 B. 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C. 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D. 不可能是锐角三角 4、△ABC的三个不相邻外角的比为2:3:4,则△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例2、如图,已知△ABC中,BE和CD分别为∠ABC和∠ACB的平分线,且BD=CE,∠1=∠2。说明BE=CD的理由 3、已知AE,AD分别为△ABC中BC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且AB=7cm,AC=5cm,则△ACE 和△ABE的周长之差为多少厘米?△ACE和△ABE的面积之比为多少? (【设计意图】本例主要考察了三角形中线、高线的性质,重在格式的书写上。) 如图,在某市效的空旷平地上有一个较大的土丘,经分析判断很可能是一座王储陵墓,请你应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方案,能用尺量出不能达到的A、B两点的距离。(只要求说明设计方案和这种方案设计的根据,并画出草图,不要求数据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22-23页的例题,第24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三条线段的长度能否组成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探索三角形三边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实验验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准备】 四根小棒(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感知三角形。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师:照片中有一座什么?继续看图片,在图片中我们发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揭题: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三角形。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进一步感知三角形 1、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三角形? 生…… 2、生活中三角形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张老师也找了一些,请看屏幕,你看到三角形了吗? 3、在你的心目中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你能想办法自己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做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展示学生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让学生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是用小棒围,用在钉子板上围,沿着三角尺画,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用小棒围得时候注意小棒的端点要连在一起。 师找一个用小棒摆的到前面摆一下。 我们用三根小棒来摆一个三角形的时候,三根小棒要注意什么? 3、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们能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在课本第23页的点子图上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通过刚才的画,我们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 4、小结: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最新资料推荐------------------------------------------------------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角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并能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顾整理、巩固练习,经历整理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角和三角形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1. 梳理回顾,归纳整理。 在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上,我们认识了哪两个非常重要的朋友,它们是谁?生答: 角和三角形。 (板书课题)你知道角和三角形的哪些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讨论交流。 1 / 9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有序整理。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角: ①认识各种角②角的大小比较③量角,画角三角形: ①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②分类③三角形的高及高的画法④内角和及三边关系本节课我们就来全面地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 用串联性的语言把本单元的信息窗繁忙的工地再现,让学生根据信息窗回忆并整理本单元所学的角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 新知再现,加深理解。 让我们通过一组题目来比一比,看看谁对具体的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角的相关知识点: (1)说一说: 这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巩固对角的分类的认识。 ) (2)比一比: 你能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学生独立做题,指生汇报。 (明确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3)做一做:

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 理解并能够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 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角分类; 4. 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画法;并能正确应用概念解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 ?? ?? ??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