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颜色 色散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颜色 色散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颜色 色散

光的颜色色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棱镜能使射向棱镜侧面的光线向底面偏折的道理.

2.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3.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成因.

4.知道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5.知道同一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

二、能力目标

1.会应用棱镜进行有关的光路控制.

2.会根据折射定律分析判断白光色散的结果.

三、德育目标

通过自然界中的光现象——虹霓的教学及色散现象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之谜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2.光的色散现象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不同色光通过同一介质后的偏折情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理论分析,辅助以CAI课件对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等进行多途径的教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尽量增加学生的观察以达到身临其境、兴趣盎然的效果.

●教学用具

同上节课的光学演示仪,三棱镜若干.CAI课件(单色光通过棱镜后的偏折情况,

白色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虹霓的形成)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雨后天空的彩虹吗?

(学生有的回答看过,有的回答没看过)

(教师用课件播放彩虹图片,学生惊叹其美丽)

[师]彩虹的美丽一直是为人们所赞叹的,但是在座的有谁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无人回答]我们学完这一节的内容大家就会知道了,想知道吗?[生回答想]那就好好的跟我学吧.

二、新课教学

(一)棱镜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1.介绍棱镜

教师出示若干个棱镜(大约十几个)给学生传着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棱镜.

2.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a.在黑板上画出棱镜的截面如图19—44,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在光线从空气入射到AC面时的折射光.再请一位同学画出从棱镜进入空气时在AB面上的折射情况.

图19—44

b.用实验演示验证一下同学画的对不对.

c.归纳结论——光在棱镜的两个侧面发生折射时,每次折射都使光线向棱镜的

底面偏折.

d.让学生猜想出入射光的偏折程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与折射率有关.

e.入射光方向不变,若折射率比原来大,再让一位学生画出此时光线的两次偏折情况.得出折射率越大,偏折越大的结论.

(二)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刚才我们是用红光做的实验.如果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你能想象出将是什么样的吗?

[生甲]还是白色.(其他学生犹豫)

[教师]猜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刚才红光折射后出来时还是红光嘛.但是还是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这样心里才踏实对不对?

(1)实验演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2)再让学生用发给他们的棱镜对着太阳光转动.可在教室墙壁上看到鲜艳的彩色亮带.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白光是复色光.

(4)给出光的色散定义及光谱概念.

2.光的色散原因分析

(1)重做课本图19—25甲所示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光屏上最上端是红色,最下端是紫色.

(2)分析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原因.

[教师引导]白光通过棱镜后变成了彩色光除了说明白光是复色光外,还说明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是…

[学生]不同的.

[教师]折射率不同.说明不同色光在棱镜中传播时速度是…

[学生]不同的.

[教师]红光在屏上最上端,表明红光的偏折程度…

[学生]最小.

[教师]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

[学生]最小.

[教师]对紫光的折射率…

[学生]最大.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教师]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光是太阳现在发出的吗?

[学生]不是

[教师]如果不同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则将先后到达地球.那么我们看到的还是白光吗? [学生]不是

[教师]因此可以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c=3×108 m/s 而在介质

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n=v

c ) (4)归纳总结如下表 颜色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频率ν 低

折射率n 小

介质中速度v 大

临界角C 大

(三)课堂巩固训练

1.课本练习四第(1)题.

2.如图19—45,ABC 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截面,一束光MN垂直AB射入,在AC 面发生全反射后从BC射出,则在屏PQ上的彩带DE的D点是________光,E点是________光.(填颜色)

图19—45

3.在上题中,若∠MNB变小,最先从AC透出的是________光.

参考答案:1.略2.紫红3.红

(四)知识拓展——虹霓的形成

虹的形成

雨后初霁,我们常常看见天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虹是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空气中的水滴引起的比较复杂的折射和反射所造成的一种色散现象.如图19—46(a),假设太阳光水平射向一水珠,光线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后射出水珠.

霓的形成经过了二次折射和二次全反射,如图19—46(b).虹和霓一般同时出现.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虹霓有两个弓形彩带,内彩带较亮,其外圈是红色,内圈是紫色,称为虹;外彩带较暗,有时看不见.其颜色分布与虹恰好相反,即外紫内红,称为霓.

图19—46

[用CAI课件展示虹霓的图景及形成过程]

讲:夏天常常下雷阵雨,雨后半边天空露出了太阳,另外半边天空却仍有厚厚的云层.同时,夏天地面温度较高.蒸发很快,雨后天空还飘浮着水汽和小水滴.因此,当太阳光穿过云层中和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就被折射出七色虹霓来.冬天大多是连绵不断的小雨.而且雨后太阳不会立即出现.同时,冬天气温较低.蒸发较慢,雨后天空中不会像夏天那样充满水汽和小水滴,故冬天不易出现虹霓.

虹霓在地面上看起来是彩色的弧状,但在天空中看起来,却是彩色环状,异常美丽.有时当太阳靠近地平线时,在高山顶上也可以看到虹,如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峨眉山的一大奇景——“峨眉佛光”,其成因与虹霓相似,宝光紫色在内、红色在外,圈中的“佛”实际上是由于日光从人的背后射来,把人的身体投影于云层上.

三、小结

[用CAI课件打出]

1.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透明体叫棱镜.

2.光线通过棱镜后将向棱镜的底面偏折.[CAI课件再现]

3.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CAI课件再现]

4.不同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红光最快,紫光最慢.

5.不同频率的光颜色不同,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颜色不变因而频率不变.

6.不同色光对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红光最小,紫光最大.

7.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红光最大,紫光最小,所以红光较不易发生全反射.

四、布置作业

1.课后自学阅读材料《全反射棱镜》并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四第(2)题及第(4)题.

2.计算红光和紫光在冕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折射率参照课本)

五、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 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 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 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 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1010 -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 计了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273.15T t K =+ 5、内能 ①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 当0r r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②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高中物理选修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公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物理选修3-5公式 一、碰撞与动量守恒 1、动量:p =mv ,矢量,单位:kg ·m/s 2、动量的变化:△p =mv 2-mv 1 (一维) 是矢量减法,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k mE p 2=,m p E k 22= 4、冲量: I =Ft ,矢量,单位:N ·s 5、动量定理: I =△p ,或Ft =mv 2-mv 1 (一维) 6、动量守恒定律: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一维) 条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7、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 1·OP=m 1·ON+m 2·O ′M 8、弹性碰撞:没有动能损失 021211'v m m m m v +-=,0 2112'v m m v += (牛顿摆中m 1=m 2,故v 1′=0,v 2′=v 0,入射球... 损失的动能最多) 9、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 损失的动能最多 m 1v 0=(m 1+m 2)v ′ 10、若m 、M 开始均静止,且系统动量守恒,则:mv 1=Mv 2,ms 1=Ms 2

二、波粒二象性 1、光子的能量:λ hc hv E == v 为光的频率,λ为光的波长 其中h =×10-34J ·s 2、遏止电压:km E mv eU ==2max 2 1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W mv hv +=2max 2 1 4、光源发出的光子数:hc Pt n λ= 5、康普顿效应——光子的动量:λ h p = 6、德布罗意波的波长:p h =λ 三、原子结构之谜 1、汤姆生用电磁场测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2 2d B Eh m q = 2、分子、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m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4m 核子(质子、中子)的半径约为10-15m 3、巴耳末系(可见光区): 5... 4, ,3 ),121 (122=-=n n R λ 对于氢原子,R =×107m -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121E n E n =,12r n r n = 其中n 叫量子数,n =1, 2, 3…. E 1=-,r 1=×10-10m 5、能级跃迁:hv =E m -E n 四、原子核

高中物理选修精选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选修3-3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理论是认识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我们说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原因是分子太小了。一般把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是1010 -米。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是×1023个,这个常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作: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连接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已知宏观的摩尔质量M 和摩尔体积V ,通过常 数N 可以算出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每个分子的质量m M N = 每个分子的体积v V N =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理解一般物体中的分子数目都是大得惊人的,由此可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布朗运动间接地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被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包围着的悬浮微粒(直径约为10 3 -mm ,称为“布朗 微粒”),任何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颗粒朝向撞击作用较强的方向运动,使微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应注意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运动的一种表现。 影响布朗运动明显程度的因素:固体颗粒越小,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少,这种不平衡越明显;固体颗粒越小,质量也小,运动状态易于改变,因此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着。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②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②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 ==-01010m 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间不显示作用力;当分子间 距离从r 0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从r 0减小时,斥力、引力都增在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分子力相互作用的距离很短,一般说来,当分子间距离超过它们直径10倍以上,即r >-109m 时,分子力已非常微弱,通常认为这时分子间已无相互作用。

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物体对光的反射

光的色散 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 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它们分别射到屏上显不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色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如图所示,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光;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光;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 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色光的混合: 不能简单地认为色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过程。例如:红光和绿光能混合成黄光,但黄光仍为单色光,它通过三棱镜时并不能分散成红光和绿光。 物体的颜色: 由它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他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只能让红光通过,如图所示。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所示。 规律总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如红光照蓝裙子,蓝裙子只反射蓝光,红光被吸收,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感觉它呈黑色。 ?实验法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南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如果在屏上贴一张黑纸,不论由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其均为黑,这表明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如果在屏上贴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能看到各种色光,表明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即红光照射到白纸上呈红色,黄光照射到白纸上呈黄色等。 ?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混合: 1.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高中物理选修的内容和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3-1的内容和公式如下,仅供参考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 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 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 AB=qUAB=Eqd{W 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 (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

高中物理选修3-4 光学部分

高中物理选修3-4 光学部分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是一种电磁波。 阳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水草,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水面看到烈日的倒影;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到空气中。 一般说来,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它和另种分界面时,一部分光又回到这种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而斜着射向界面的光进入第二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表明:光的反射遵循以下规律 a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们于法线的两侧。 b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i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定律: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i‘叫做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可这样表示: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们 位于法线的两侧。 b、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量,即:sini/sinr=n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3.折射率: 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尽管折射角的大小随着入射角的大小在变化,但是两个角的正弦之比是个常量,对于水、玻璃等各种介质都是这样,但是,对于不同介质,比值n的大小并不相同,例如,光从空气射入水时这个比值为1.33,从空气射入普通玻璃时,比值约为1.5。因此,常量n是一个能够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折射率。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n越大,光传播速度越小)。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即:n=c/v 注意:1.真空中的折射率n=1(空气中一般视为真空),其他介质的折射率n>1。 2. 通过比较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大小判断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大小, 当i>r时,n入n折 3. 折射率n越大,折射越明显,折射角越小。 4.全反射现象 光疏媒质:两种媒质中折射率较小的媒质叫做光疏媒质. 光密媒质:两种媒质中折射率较大的媒质叫做光密媒质.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 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即i≥C 1、全反射:当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等于900,此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入射光全部反回原来的媒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 1)、定义: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时,折射角等于90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字母C表示.临界角是指光由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时,发生全反射形象时的最小入射角,是发生全反射的临界状态.当光由光密媒质射入光疏媒质时: 若入射角i

高中物理选修-4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3-4公式 第十一章 机械运动 1、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sin(?ω+=t A x x 表示位移,A 振幅 单位m ω圆频率,单位rad/s,表示简谐运动振动的快慢。f T ππω22== 2、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F=-kx 加速度x m k a -= 3、单摆: 回复力:x l mg F -= 振动周期: g L T π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4、弹簧振子周期: k m T π2= 5、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 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有密部和疏部。 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 f v vT ==λ 注意:①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问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波速v 波长λ频率f 关系:f T v λλ == (适用于一切波) 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第十三章 光 1、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规律传播。 (3)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传播规律 ①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 光的析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 固 f

第二章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学生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 【知识梳理】 1.光的色散 太阳光束(白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可将太阳光束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 在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中,红光偏折的角度较小而紫光偏折的角度较大。 红光外侧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光外侧的光线称为紫外线。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质的颜色由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由反射光决定的。 例:红色衣服是因为衣服反射红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蓝色的玻璃是因为它能透过蓝色光而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 3.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均匀相混可得白色。 4.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者相混可得黑色。 【基础训练】 1.在黑夜作战,用装有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射击时,命中率很高,这是因为( ) A.红外线瞄准器会向敌人发射红外线,从而看清敌人 B.敌人在黑夜时,会向四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瞄准器会捕捉敌人发出的红外线 C.使用红外线瞄准器的步枪不管向哪个方向射击都会命中目标 D.红外线步枪用红外线射击而不用子弹 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

她是() A.全身呈红色B.上衣呈红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3.(2020·浙江七年级月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引起的 4.201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再过几天即将在白马湖动漫广场举行,在动漫节上,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漂亮的Cosplay选手,这是因为光发生,当一束温暖的红光照在这个紫发、白长裙、黑靴子的女生身上,我们看到的她是色头发,色裙及色靴子。 【课后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____首先用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时,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现象,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______光.

2019高考物理选修部分

(2019全国Ⅰ卷)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 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 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 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物理—选修3-3] 13.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 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14.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部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2)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物理一选修3-4] 15.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5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 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 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 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 B. 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 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E. 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 16.如图,一般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3 m。距水面4 m的湖底P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为53°(取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 3 n E/eV ∞ 4 3 2 1 -0.85 -1.53 -3.4 -13.6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部分专题(含答案)

动量部分精讲1、(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 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 A.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B.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sin θ C.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sin θ D .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2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 光滑细杆,a、b、c、d四个点位于同一圆周上,a 在圆周最高点,d在圆周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 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c三个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C.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它们动能的增量相同 3、(2018·全国卷Ⅱ·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 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 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 的冲击力约为()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4、一高空作业的工人质量为60 kg,系一条长为L =5 m的安全带,若工人由静止不慎跌落时安全带 的缓冲时间t=1 s(工人最终静止悬挂在空中),则缓 冲过程中安全带受的平均冲力是多少?(g取10 m/s2,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5、如图所示,悬挂于竖直弹簧下端的小球质量为m, 运动速度的大小为v,方向向下.经过时间t,小球 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变为向上.忽略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求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弹簧 弹力冲量的大小. 6、某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距蹦床h1高处自由落下, 接着又能弹起h2高,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为t, 在空中保持直立.重力加速度为g.取竖直向上为正 方向,忽略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I; (2)运动员与蹦床接触时间内,受到蹦床平均弹力的 大小F. 7、(多选)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 所示,则() 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 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8、超强台风“山竹”的风力达到17级超强台风强 度,风速60 m/s左右,对固定建筑物破坏程度巨 大.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推算固定建筑物所受风 力(空气的压力)与风速(空气流动速度)大小的关 系.假设某一建筑物垂直风速方向的受力面积为S, 风速大小为v,空气吹到建筑物上后速度瞬间减为 零,空气密度为ρ,风力F与风速大小v的关系式 为() A.F=ρS v B.F=ρS v2 C.F= 1 2ρS v3D.F=ρS v3 9、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 为M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 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 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 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 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 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10、(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 压缩了的水平轻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第一章 静电场 1、库仑力:221r q q k F =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k = 9.0×109 N ·m 2/ c 2 静电力常量 电场力:F = 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定义式: q F E = 单位: N / C 或V/m 点电荷电场场强 2r Q k E = 匀强电场场强 d U E = 3、电势能:电势能的单位:J 通常取无限远处或大地表面为电势能的零点。 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PB PA AB E E W -= 4、电势: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是标量。 电势的单位:V 电势的定义式:q E p = ?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一般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在实际应用中常取大地的电势为零。 5、电势差U ,又称电压 q W U = U AB = φA -φB 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 W AB = q U 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22 1mv qU =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侧移距离): 做类似平抛运动 2 22022212121V L md qU V L m qE at y ===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度 2 0tan mdv qUl v at v v x y == = θ 8、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单位:F 定义式: c Q U = 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πε4= 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高中物理选修必做大题定稿版

高中物理选修必做大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选修3-3 大题部分 1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 、B 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cm ,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 之间气体柱长为40cm ,先将口B 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cm ,求: ①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 ; ②左管A 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 0=76cmHg) 12.(9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活塞横截面积为S=0.01m 2,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气缸侧壁有一个小孔与装有水银的U 形玻璃管相通,气缸内封闭了一段高为80cm 的气柱(U 形管内的气体体积不计)。此时缸内气体温度为7℃,U 形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 1=5cm 。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Pa ,水银的 密度3106.13?=ρkg/m 3,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①求活塞的质量m ; ②若对气缸缓慢加热的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沙粒,可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当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到37℃时,求U 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多少? 13.(9分)一个密闭的气缸内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分成体积相等的左右两室,气缸壁与活塞都是不导热的,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开始时,左右两室中气体的温度相等,如图所示。现利用左室中的电热丝对左室中的气体加热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左室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体积的1.5倍,且右室气体的温度变为300 K 。求加热后左室气体的温度。(忽略气缸、活塞的热胀冷缩)

高中物理选修3-1_3-2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选修3-1 第一章 电场 1、 电荷、元电荷、电荷守恒(A )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丝绸_摩擦过的_玻璃棒_带正电荷,用_毛皮__摩擦过的_硬橡胶棒_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排斥_,异种电荷相互_吸引_。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_,用_Q_表示,单位是_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 表示。 (2)用_摩擦_和_感应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创造_电荷,也不能_消灭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转移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不变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A )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1 22Q Q F k r 其中k=9.0×109 N ﹒m 2/C 2 3、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 ) (1)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电场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电场_发生的。 (2)电场强度(场强)①定义: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②公式: E=F /q _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位为牛每库 ③场强既有大小_,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即电场方向。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线分布) 4、静电的应用及防止(A ) (1)静电的防止: 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等。 避雷针利用_尖端放电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2)静电的应用: 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等。 5、电容器、电容、电阻器、电感器。(A ) (1)两个正对的靠得很近的平行 金属板间夹有一层绝缘材料,就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这层绝缘材料称为电介质。电容器是 容纳电荷的装置。 (2)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大小用电容表示,其国际单位是法拉(F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

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物体对光的反射

?光的色散 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 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它们分别射到屏上显不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色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如图所示,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光;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光;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 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色光的混合: 不能简单地认为色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过程。例如:红光和绿光能混合成黄光,但黄光仍为单色光,它通过三棱镜时并不能分散成红光和绿光。 物体的颜色: 由它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他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只能让红光通过,如图所示。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所示。 规律总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如红光照蓝裙子,蓝裙子只反射蓝光,红光被吸收,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感觉它呈黑色。 ?实验法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南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选修3-5总结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 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热辐射。 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a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4.★★★ 普朗克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 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 二、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2)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4) 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理解:(1 )光照强度(单色光) 光子数 光电子数 饱和光电流 (2)光子频率ν 光子能量 ε=hν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密立根验证) E k =hν-W 0 遏制电压 U c e=E k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光子有能量)康普顿效应(光子有动量和能量)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的本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光波是概率波.大量的、频率低的粒子波动性明显(注意有粒子性,只是不明显) 3. 德布罗意物质波(电子衍射证实):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 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 p ,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 h W 00=ν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74284

选修3-1公式大全 第一章、电场 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2 2 1q q q += (带正负号) 2、库仑定律:2 21r q q k F = (不带正负号) (k=×109 N ·m 2/C 2,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定义式:q F E = 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点电荷的场强:2A A r Q k E = (Q 为场源电量) 5、电场力做功:AB AB qU W = (带正负号) 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P E W ?-=电 7、电势差的定义式:q W U AB AB = (带正负号) 8、电势的定义式:q W AP A = ? (带正负号)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B A AB U ??-= 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d U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m qU v 2= 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md qU a = 偏转量——2 2 2v md l qU y ??= 偏转角——2 tan v md l qU ??= θ 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1 2 2122422dU l U m qU md l qU y = ? ?= 14、电容的定义:U Q C = 单位:法拉 F 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 S C ??=πε4 第二章、电路 1、电阻定律:S l R ρ= (l 叫电阻率) 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121R R U U =,总U R R R U 211 1+= 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221R R I I =,干I R R R I 212 1+= 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nR R R R =+=串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2 1n R R R R R R =+= 并 6、I-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R k 1tan ==θ 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E I +=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r I E U ?-=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动势E :等于U 轴上的截距 内阻r :直线的斜率短 I E r ==θtan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1 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 ○ 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 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 或e 的整数 倍。(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 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 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电荷量为QA =6.4×10-9 C ,QB =-3.2 ×10-9 C ,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思路点拨】 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根据对称性,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电荷量.若两个球原先带同种电荷,电荷量相加后均分;若两个球原先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再均分. 第一章 第2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点电荷:当电荷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可以忽略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这样的带电体就叫做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VS 质点 2、带电体看做点电荷的条件: ①两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大小; ②两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绝缘小球。 3、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①距离 ②电量 ③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 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21r Q Q k F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 2/C 2 ) 注意1.定律成立条件:真空、点电荷 2.静电力常量——k=9.0×109N ·m 2/C 2(库仑扭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