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课标要求

1.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课标解读

1.掌握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

2.了解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地位

本节知识与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一节紧密相联。侧重讲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油脂在体内的变化等知识,通过本节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饮食、营养、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本节知识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犯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身材更苗条,对于“入口”的食物十分苛刻,恨不能让一切带“脂”的食物远离自己。其实那些“谈脂色变”的认识是不对的,油脂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你知道油脂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的,有哪些功能?油脂属于哪一类物质?让我们认真学习本节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吧!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1:课前预习。

(1)结合【课前自主导学】内容,预习教材P10、11内容,能够完成填空并回答【思考交流】题目。

(2)自主调查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消耗量有什么不同??步骤2:知识问题化,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1)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对重点问题,出错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点拨。如“单甘油酯”、“混甘油酯”等。?步骤3:重点讲练,实例突破。

(1)结合【课堂互动探究】内容,例题和变式训练,以具体题目为引导,突破重点难点。

(2)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性质及在体内的变化。?步骤4:课堂小结,达标测评。

(1)结合【课堂小结】准确提炼本节要点精华。

(2)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内容,根据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点拨。

(3)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1.组成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其结构可表示

为。

2.分类

油脂根据组成结构

单甘油酯:烃基(R1、R2、R3)

相同

混甘油酯:烃基(R1、R2、R3)

不同根据状态

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

下呈液态

脂肪: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

下呈固态

3.油脂的熔点与脂肪酸饱和程度的关系

油脂饱和烃基

含量较大熔点较高,在

常温下呈固态不饱和烃基

含量较大熔点较低,在

常温下呈液态

1.单甘油酯组成的油脂就是纯净物吗?混甘油酯组成的油脂就是混合物吗?

【提示】由同一种单甘油酯分子或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就是纯净物;由不同单甘

1.

(1)在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2)代谢过程表示如下:

水解

高级脂肪酸+甘油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氧化

二氧化碳+水+热量

2.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脂肪酸

的作用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的代谢供给人体热量

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

的储存合成磷脂、固醇等的原料

3.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4.

2.一提起油脂,人们总是把它与“三高”病人联系在一起,认为吃得越少越好。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提示】食用油脂不仅能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且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食用油脂不是吃得越少越好。但摄入过多的油脂,也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易导致血脂偏高、肥胖等。

?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吗?

【提示】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

?怎样验证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提示】实验步骤:

取少量植物油与水在试管中混合,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分层。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或NaOH浓溶液,振荡,加热。

实验现象:不分层。

实验结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CH2C17H35COOCH+

稀H2SO4

3H2OC17H35COOCH2C17H35COO

?

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饱和度,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

(1)油酯中含有(酯基),因此具有酯类物质的性质,能在酸性、碱性或

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部分油脂中含有(双键),因此会有烯烃的性质,如与H2、Br2加成,易被氧化等。

(2)酯和脂的区别

?“酯”的含义:一是指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即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和醇起作用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称为酯,如甲酸乙酯、硝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二是指一种反应类型——酯化反应。这两种情况下用“酯”字。

?“脂”的含义:一是指油脂、脂肪,是酯类化合物中具有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一类化合物的统称,二是指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中的某树脂,如酚醛树脂。

(1)从油脂A的结构简式分析,它可能发生的化学

反应:

?从饱和性看,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酯的性质看,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硬化油的性质和用途_____________。

【解析】C15H29COOCHC17H33COOCH2C17H31COOCH2—错误!)

【答案】(1)?加成

催化剂C15H29COOCHC17H33COOCH2C17H31COOCH2+4H2――→

加热、加压C15H31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

?水解(或取代)

C15H29COOCHC17H33COOCH2C17H31COOCH2+3NaOH―→CHOHCH2OHCH2OH+

C17H33COONa+C15H29COONa+C17H31COONa

(2)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于制造肥皂、甘油、脂肪酸、人造奶油

油脂的水解:

1.下列物质中

?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

?C17H35COOCHC17H33COOCH2C17H35COOCH2

?C17H33COOCHC17H33COOCH2C17H35COOCH2

(1)属于单甘油酯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混甘油酯的是________。

(2)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

(3)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

【解析】(1)单甘油酯是指R1、R2、R3相同,故?满足题意,混甘油酯是指R1、R2、R3不同,故??符合题意。

(2)皂化反应就是油脂在碱性条件发生水解反应。

(3)氢化反应就是指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1)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3NaOH―→

3C17H35COONa+CHOHCH2OHCH2OH

催化剂

(2)C17H33COOCHC17H33COOCH2C17H35COOCH2+2H2――→

加热、加压

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

【教师备课资源】

肥皂的制取流程:

皂化锅

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NaOH混合――→

?

加NaCl

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盐析

高级脂肪酸钠(上层)加工,成品肥皂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加食盐的目的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而使之析

?油脂和矿物油是同一类物质吗?

【提示】不是。油脂属于酯类物质,而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

?怎样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提示】取少量待测物置于试管中,然后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如果红

色变浅,说明待测物为油脂;如果无明显变化说明待测物为矿物油。

热,红色变浅热,无明显变化

下列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为植物油

B.尝一尝,能食用的为植物油

C.点燃,能燃烧的为矿物油

D.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共煮,不再分层的为植物油

【解析】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毒,在进行物质的鉴别时,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更不能品尝药品。矿物油、植物油一般均比水轻且难溶于水,都可燃烧,故只有D项操作正确。

【答案】D

(1)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不能用溴水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因为矿物油中同样含有双键,使溴水褪色。

(3)矿物油不属于油脂也不是酯类,它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2.矿物油是石油的副产品,常用于化妆品、润滑油、护肤液等。据新闻报道,生活中不少不法商贩利用矿物油来炒制瓜子、花生等食品,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下列关于植物油与矿物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矿物油主要是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类物质

B.植物油是指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分提取的酯类物质

C.植物油和矿物油均属于有机物

D.可用溴水来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矿物油不能使溴水褪色【解析】矿物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烃,可使溴水褪色。

【答案】D

1.鱼油是指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鱼体内的油脂。主要产自寒冷地带的深海鱼中。美国俄勒岗大学研究表明食用鱼油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效果明显。下面关于鱼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油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鱼油能溶于NaOH溶液,也能使溴水褪色

C.鱼油对人体健康有益,应大量食用鱼油保障身体健康

D.鱼油常温下为固体,常时间存放也不易变质

【解析】鱼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由于鱼油中含有酯类和双键因此能溶于NaOH溶液,也能使溴水褪色;鱼油富含不饱和键,常温下为液态,鱼油也不宜过多食用。

【答案】B

2.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B.油酸

C.软脂酸D.甘油

【解析】天然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它们水解后的共同产物为甘油,即丙三醇。

【答案】D

3.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H2OOCC15H31CHOOCC15H31CH2OOCC15H31?CH2OOCC17H35CH2CH2OOCC17H35?CH2ONO2CHONO2CH2ONO2?润滑油?花生油?石蜡

A.?? B.??

C.?? D.??

【解析】油脂的结构特征必须是甘油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而润滑油和石蜡属于烃,??虽属酯类但不是甘油与高级脂肪酸生成的酯。

【答案】C

4.(2013·徐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通过食用油脂弥补

B.获得足够必需脂肪酸的人,皮肤润滑而有光泽,毛发乌黑光亮

C.油脂是人体某些重要细胞的原料,在人体生理过程中有重要功能

D.人体摄入的油脂越多,体内贮存的脂肪就越多,对人的健康就越有利

【解析】人体中脂肪越多,引起各个器官的负担就越大,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应合理适量的摄入油脂。

【答案】D

5.橄榄油在西方被称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具有极佳的保健功效。橄榄油富含亚麻酸(十八碳9,12,15三烯酸)和亚油酸(十八碳9,12二烯酸)以及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

饱和脂肪酸。其中一种成分可表示为,对该物质进行以下分析:

(1)从烃基的组成结构看,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单甘油酯”或“混甘油酯”),是________、橄榄油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烃基的饱和程度分析,1 mol该物质最多与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写出其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方程式_______。

【解析】C17H31COOCHCC17H31COOH2CH2C17H33COO中烃基不同,属于混甘油酯,该物质只含一种分子是纯净物,但橄榄油由多种成分组成,属于混合物。1 mol该物质中共含有5 mol双键,故最多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混甘油酯纯净物混合物

(2)5

(3)C17H31COOCHCC17H31COOH2CH2C17H33COO+3H2O

2C17H31COOH+C17H33COOH+CCH2OHCH2OHHOH

1.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正确的是()

A.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

C.油和脂是由于所含的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的不同引起熔点的不同而互相区分的

D.脂是高级脂肪酸中所含不饱和烃基较大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解析】用排除法。油不一定是单甘油酯;脂肪可以是单甘油酯,也可以是混甘油酯。

【答案】C

2.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纯净物?是高级脂肪酸?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使溴水褪色?摄入过量的油脂易引起多种疾病,所以最好不吃油脂

A.?????B.???

C.???? D.??

【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属于酯类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有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能和溴水反应。油脂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不能过量食用,但人体不能缺少,故选D。

【答案】D

3.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双键(CC)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解析】A项是物理变化,与CC无关;B选项发生变化的是—COOR,也与CC无关;化学能存在于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中,故D选项错误;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为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更好

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液态的油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成固态的脂

【解析】萃取剂的条件之一是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但溴可与油加成;油污主要成分为油脂,在热碱性溶液中水解程度更大,效果更好;肥皂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能与Ca2+、Mg2+发生沉淀反应;液态的油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发生酸败。

【答案】A

5.下列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生理功能的理解错误的是()

A.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氧化可释放能量,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

B.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

C.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

D.促进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的吸收

【解析】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脂肪酸,脂肪酸氧化释放能量,油脂也能为细胞膜、神经、脑组织提供原料,脂肪不导热可保持体温。油脂能溶解维生素A、D、E、K,但不能促进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吸收。

【答案】D

6.下列有关必需脂肪酸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生长不可缺少而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脂肪酸?植物油的水解产物中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于动物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均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A.?? B.???

C.??? D.????

【解析】依据脂肪酸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可以作答。

【答案】D

7.关于废食用油的利用有()

?制甘油?提纯后再食用?用于工业生产快餐面等油炸食品?制生物柴油?制润滑油?制生物肥料?制猪、鸡等动物饲料?制护肤品原料

A.????B.????

C.???? D.????

【解析】废食用油利用不能用于人和动物的食用及药品、化妆品等的使用,更不能用于生产与人类食品有关的产品,以免产生食品污染。

【答案】C

8.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CH2)7CH3CH(CH2)7COOH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油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油酸可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甘油可与3 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 1 mol油酸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9.右图所示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的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 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

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______。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2)胶体(3)D

(4)导气兼冷凝回流

(5)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3NaOHCHOHCH2OHCH2OH

+3C17H35COONa

10.某油脂A的通式为RCOOCHCH2RCOOCH2RCOO(烃基中不含有三键),0.1 mol A 与溶有96 g液溴的CCl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 mol A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6 mol。

(1)求油脂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从其饱和性角度,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写出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其酯的角度,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写出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Br2)=96 g

160 g/mol=0.6 mol

故每个烃基R中应含有2个不饱和键,

设油脂A的通式为C n H2n-3COOCHCH2C n H2n-3COOCH2C n H2n-3COO 则1 mol A完全燃烧产生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为

(3n+6)+(3n-2)=106,n=17

故A的结构简式为C17H31COOCHC17H31COOCH2C17H31COOCH2【答案】(1)C17H31COOCHC17H31COOCH2C17H31COOCH2

(2)加成C17H31COOCHC17H31COOCH2C17H31COOCH2+6H2――→

Ni

?

C17H35COO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

(3)水解C17H31COOCHC17H31COOCH2C17H31COOCH2+3NaOH―→3C17H31COONa+CCH2OHCH2OHHOH

第二十二章第一节能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能源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煤,煤气, 柴禾、天然气……)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 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 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汽油或者柴油) 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 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 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 发出电来。 ……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像煤、天 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 来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都叫做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 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 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 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 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电能是由发电厂 供给的;电能可由电池提供;电能还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电池。)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火电厂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成电能;水电 站把水流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 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是由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自然界 直接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所以叫做二次能源。 板书:〈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 (3)世界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 教师:现在我们大量使用二次能源——电能,但实际消耗的还是转化成电 能的一次能源——目前我国主要还是消耗化石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们

重庆市分水中学高二化学选修第一节 油脂教学案人教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二《第4章第一节油脂》教学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中的《油脂》。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课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油脂的概念 难点油脂的结构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醇、酸、酯等很多有机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有机化学基础,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过程中既对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复习和巩固,加深认识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由于本部分学习的油脂与人们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内探究导学案、教材 2、教师:幻灯片、植物油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植物油若干、两人一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酯 任何醇或酚 任 何 酸 包 含 油 脂 [讲]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板书]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讲]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板书]3、油脂的分类 [讲]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板书]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 ???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 [合作探究]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不同,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烃类。 2、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对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 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反之是混合物。 [小结]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同一分子中的321R R R 不同,二是天然油脂由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板书]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讲]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还是溶于水中?衣服上的油渍怎样能洗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5节约能源》教案

节约能源 【教学目的】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4.能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观测,利用图表记录自己家中用电情况。 5.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重点】 1.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教学难点】 1.设计一种节能产品 2.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论——家中能源使用情况 二、学习新课: A.我国的能源问题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把本组的方案与其他组交流。。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盛的能源资源,煤炭最占世 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国仍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谁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阅读资料,出示阅读提示: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用数字进行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着“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能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 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办法来解决能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节约能源可能更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怎样节约能源是学生|设计解决方案的内容,当然学生提到开发新能源会更好。鼓励学生能够针对发现的某一详尽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能 源问题,必须从节能开始。 5.进一步设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节能意识是什么样的呢?过渡到下而的活动。 B.生活中的能源浪费 活动目标:

高考化学复习专项练习:关注营养平衡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_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_练习(1)(附答案)

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后练习(1) 1.A、B两种溶液,一种是植物油,一种是矿物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只洁净的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A出现泡沫,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推出:A为________,B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3.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 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到硬脂酸中并微热, 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 加入金属钠, 产生气泡 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 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微热, 红色变浅, 甚至无色 4.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层浮油沸点较高,难以挥发 B.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 C.去掉上面的一层浮油,将减弱“过桥米线”的保温效果 D.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即产生美味的物质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取高级脂肪酸⑤制取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最近国家工商局发现XX牌珍珠大米疑为打蜡毒米,已全部查封。打蜡毒米是将液态石蜡(石蜡油)涂在陈年大米表面,以增加其光鲜度,以次充好,欺骗顾客,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石蜡油和食用油从结构和性质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以下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烃类物质 B.两者都是酯类物质 C.两者都是有机物D.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7.脂肪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和油脂教学设计

化学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和油脂

教案

一、蛋白质 1. 蛋白质的存在和组成 1.存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 2.组成: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 2. 蛋白质性质 (1)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蛋白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水解反应 多肽――――――→水解反应 氨基酸(最终产物)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教 案 (2)蛋白质具有两性 观察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辨认其中的官能团,并说明其结构的共同点。 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氨基(一NH 2)和羧基。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更为复杂的多肽, 进而构成蛋白质。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酶的作用下, 经过水解反应生成各种氨基酸。

教案

以上两个反应均可用于鉴别部分蛋白质 多用灼烧法鉴别羊毛或蚕丝织物的真伪。 3. 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1.蛋白质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3.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作食品增稠剂,阿胶可作中药材等。 4.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结构及分类 (1) 组成元素:碳、氢、氧 (2) 结构: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教案 兴城市高级中学

油脂结构 R1、R2、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相同时称为单甘油酯,不同时称为混甘油酯。 (3)分类: ①油(液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 主要是熔、沸点较低的植物油 ②脂肪(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 主要是熔、沸点较高的动物脂肪 2.油脂的性质 (1)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食品工业中常使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 一般油脂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 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2)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泉州一中李春阳【学习任务分析】 1、本节第一部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热 传导过程和能量转化、转移的是有一定方向的”,让学生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接着引入热机效率问题,在这部分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为什么热机具有效率,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体会物理学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 2、第二部分“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了解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有能源带来 的环境问题,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怎样探索和使用未来的理想能源 3、通过本节的学习,第一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我国发展能源的方针和对策。 第二要求学生要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校处于市区中心,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优越,对于能源的地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如何节 约能源以及能源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 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 地位。 3、本节课为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课程,重点为物理规律与实际问题的辩证关系,课堂 教学要大量引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地里,历史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4、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 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型能源 (2)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 (3)知道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4)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计

《油脂》教学设计 广州市六十三中学化学科苏慧贤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 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三、教材处理 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开始还是

幼儿园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 中班教案《节约能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认识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学会节约能源的方法,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尝试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节约能源》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学会节约能源的方法。 2、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认识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尝试的能力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节约能源。教学准备: 地球仪、用电调查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们,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她孕育了万物,养育了全部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星球? 幼儿回答:地球。 教师:地球上蓝色的部分代表的什么呢?

幼儿回答:海洋 教师:对,是海洋,是水。水和电都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我们把它们称之为能源。 (二)互动探究 1、了解资源重要性 师: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电又面临着危机!如果我们没有了水和电的话会怎么样呢? A:出示课件:晚上,峰峰在家里看电视,爸爸在书房工作,妈妈在厨房做饭,突然没电了。 a:请幼儿想想你这个时候会怎样? b:再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你会怎么做? B:再放课件看情景,家里只能点蜡烛,妈妈想再做饭可又没水了。这下子怎么办呢? 让幼儿再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没有水没有电的情况,你会怎么样了? 2、如果我们不想过没有水没有电的日子,你会怎么做? A:引导幼儿节约能源,离开时记得把电源关上,还有用完水请把水龙头关紧等。 3、那么我们每个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回忆平时在家有没有做到节约能源? 4、师:老师很想知道,哪个小组用水量最少,用电量最少?(全体幼儿分四组,分别在四个箱里找出节约能源的图

高中化学选修1之巩固练习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B .酯键“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C .石蜡油与菜籽油是同系物 D .酯的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2.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 .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 C .油和脂是由于所含的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相对量的不同引起熔点的不同而相互区分的 D .脂是高级脂肪酸中所含饱和烃基较大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3.某天然油脂10g ,需1.8g NaOH 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000g 催化加氢时耗氢12g ,则该油脂1mol 含碳碳双键( )。 A .1.2 mol B .3 mol C .4 mol D .5 mol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5.(2016 福建省八县一中期末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 ①花生油②润滑油③甘油④棉籽油⑤牛油⑥汽油 A .①② B .②③⑥ C .③④ D .②⑤⑥ 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无甘油的是( )。 A .花生油 B .芝麻油 C .乙酸乙酯 D .玉米油 7.下列物质中,在常温下为液态酯类的是( )。 A .油酸 B .硬脂酸甘油酯 C .油酸甘油酯 D .硬脂酸钠 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B .R 1、R 2、R 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 .若R 1、R 2、R 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单甘油酯 D .若R 1、R 2、R 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甘油酯 9.(2016 天津一中期末考)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羧酸与醇生成的酯就是油脂 B .液态油催化加氢后可以生成固态脂肪 C .天然油脂都是单甘油酯 D .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B .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 .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D .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原因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C —O — O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课时酯油脂 【学习目标】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 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结构简式为CH2-CH-CH2 OH OH OH 【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 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 【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 【生】思考,讨论。 【板书】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师】油脂也是一种酯类。那么什么是酯? 【生】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师】我们知道酯化反应是个可逆过程: 酸+ 醇酯+ 水 所以,酯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酯的水解。 【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反

能源 教学设计

能源教学设计 一、能源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煤,煤气,柴禾、天然气……)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汽油或者柴油)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电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电能可由电池提供;电能还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电池。)

《酯 油脂 》 教案

《酯油脂》教案 路桥中学陶志祥 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醇,酸以及酯化反应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皂化反应.这些有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和有兴趣的. 教材在明确油和脂肪的概念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油脂属于酯类.在阐述油脂的物理性质之后,即介绍油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中重点介绍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水解又分为在碱性溶液中和酸性溶液中水解,教材中指出前一种情况就是皂化,应扩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并可以和酯化反应对比.教材简单地介绍了油脂的用途,并常识性介绍了肥皂的制造过程和去污原理. 背景分析: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醇,酸以及酯化反应,但是没有学习丙三醇,酯的定义以及水解生活背景:生活中经常见到油脂,肥皂,有兴趣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酯、油脂的存在、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 2、能区分脂与酯,油脂与矿物油; 3、理解油脂的结构,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等概念; 4、理解酯化与皂化的关系,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通过自制肥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皂化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研究酯的结构] 复习:酯的形成,介绍甘油:丙三醇 写出下列方程式: C17H35COOH+C2H5OH→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加强同学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加深同学们对节能环保的认识,让同学们从教室做起、从校园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时刻注意节能环保。确立节能目标目标,改掉不良习惯,人人争做节能能手。 二、班会主题:《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三、准备工作:收集节能小常识 四、班会过程: 1.班长夏羚宣布:《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班干介绍活动内容及要求: 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们无节制的利用,地球资源越来越少了,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法生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下面请大家听一篇演讲《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3、团支部书记章伟《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4.夏羚:听完了《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能源的危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让我们也为节能环保做一份贡献吧! 那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那些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现象? 学生讨论: (1)在我们家中有哪些需要用水、用电的地方? 电:洗衣机、电扇、空调、冰箱、电视、微波炉、热水器…… 水:做饭、饮用、洗衣服、墩地、冲厕所、洗澡…… (2)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用水、用电时有哪些浪费的观象? 学生举例: 如:①洗衣服时洗衣机用水量比用手洗费水多得多。 ②刷碗时放着水笼头一个碗一个碗地冲很费水。 ③冲厕所很费水,而且冲完后水箱不严一滴一滴地往便池中流,日久天长就会浪费很多水了。 ④有时上班忘了关灯,一天没人,会浪费很多电。 ⑤我们家的冰箱很费电。 ⑥洗澡时,我到妈妈单位去洗,不冲的时候,水也哗哗地流着白白的浪费了。 ⑦我们家的电视--开就是一天,没人看也开着,白费电。 (3)在学校,在我们学校有哪些浪费现象呢? ①喝了半瓶水或者饮料就倒掉了 ②就餐时不爱吃的饭菜就扔掉,粮食严重浪费 ③用纯净水洗手 ④洗手间水龙头长流水 ⑤开无人灯无人空调 ⑥垃圾袋浪费 ⑦作业本浪费,不爱惜学习用具 ……………………………… 5.主持人发言:同学们总结出这么多浪费水电的地方,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班级来说,浪费一些可能不算什么,可是请大家算一算,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浪费1斤水,每天浪费多少?每月多少?每年又是多少?

化学必修2酯油脂教案

第六章酯和油脂 学习目标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 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酯 1-1. 酯的概念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官能团: 结构通式: 结构特征: (RCOOR’)(R和R’可相同可不同) 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官能团的酯叫饱和一元酯。 分子通式为:CnH2nO2(n≥2) 思考: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1-2. 酯的命名 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某酸某酯。酸名前,醇名后,加“酯”字,去“醇”字。 如:HCOOCH2CH3C6H5COOC2H5CH3OOCCH3 1-3、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油状具有香味(存在于水果、花草中)的液体; (2)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也可做溶剂。 1-4.酯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酯在稀硫酸或稀碱液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与H2O发生水解反应。

浓 结论没有水 解 酯的水解反应分析: 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 HOC2H5 碱的存在使水解趋于完全 注意: 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或酸的盐)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二)油脂 2-1、油脂的存在 2-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跟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如: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HOC2H5 稀硫酸

《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与反思

《节约能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设计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能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能独立设计一种节能产品 3、能利用图表记录、表示自己家中用电的情况并从而用电多的原因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节能的重要性 [难点]指导学生设计节能方案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我国能源问题的资料。 2、搜集和记录生活中的能源浪费现象。 [课程实施过程]: 一、利用数据揭示课题: 师: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生:煤、石油、天然气的数量有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 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15节约能源》 二、学习新知: 1活动一----我国的能源问题 师:从刚才的图表中我们已经知道,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能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寻找原因。 (2)小组讨论:

a、选定能源问题 b、制定本组的解决方案 小组活动: (1)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能源浪费现象在组内交流 (2)填写记录卡 (3)针对每一种具体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 (4)组际交流 教师小结: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中也许我们 就浪费了许多的能源.大家可以算一比帐,但是全中心有将近13亿的人口,倘若每个人都节约一度电,少扔一张废纸,相信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节约能源人人 有责. 三、课后拓展: 1、调查家中的用电量,学生参照p72作好记录,制作统计图并分析用电多的原因。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3、可以在校内张贴倡议书------节约能源,从身边做起。 课后反思: 这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小调关注身边发生的能源浪费现象,意识到节约能源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让学生懂得节约能源与自己日常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在讨论“目前我国存在哪些能源问题 时”,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虽然课前让学生已查阅了资料,但只有少数同学查了,而且所查资料都是长篇大论,学生没有经过筛选,直接拿到课堂上来。 2、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只用到了几张图片以及教师讲解相结合。如 果搜集一些有关节约能源浪费能源方面的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 3、应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在讨论节约能源这一问题时,可结合当地正在 施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教学,必要时可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4)

油脂练习 一、单选题 1.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则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蒸馏 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3.某同学用食用油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操作将食用油滴入水中往食用油中滴加溴水将少量食用油与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溶液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油浮在水面上溴水褪色分层现象消失 下列关于食用油的实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油的密度比水小 B.食用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C.食用油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D.食用油是一种有机酸 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源于石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C.加入KOH溶液, 煮沸 D.观察两者的颜色、状态及透明度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①人体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肥皂的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钠和甘油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7.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油的熔点较低,脂肪的熔点较高 B.油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D.油经过氢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脂肪 8.某天然油脂的分子式为。1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甘油、1脂肪酸和2直链脂肪酸。经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的分子式为 B.脂肪酸能发生取代反应

第单元酯油脂教案

第2单元课时3 酯油脂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三、设计思路 从酯化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引入酯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油脂奠定基础,形成了乙酸乙酯-酯-油脂-肥皂制备(实践)的知识线索。教学设计遵照这种知识间的因果顺序,突出酯与油脂结构上的差异,在水解反应中的相应变化。从而理解酯与油脂间的从属关系-油脂是一种酯。为了强化学生对油脂水解的理解,加入了肥皂制备实验,既树立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践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交流与讨论] 每日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板书]一、概念 [讲述]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PPT2)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高级脂肪酸跟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复习]酯的形成,研究酯的结构(PPT4) [过渡]上节课我们介绍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反应可以朝逆方向移动。 [板书] [提问]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加碱加氢氧化钠 [讲述]非常好,请同学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学生活动] CH 3COOC 2 H 5 + NaOH → CH 3 COONa + HOC 2 H 5 [讲述]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水发生的反应我们称为水解反应。 [板书]二、水解反应 [提问]油脂也是酯化反应的产物,那么油脂会不会也发生水解反应我们先来看一个油脂-硬脂酸甘油酯。你能试着写一写它的水解方程式吗(PPT5) [学生活动]。 CH 3COOC 2 H 5 + H 2 O CH 3 COOH + HOC 2 H 5 稀硫酸

《能源》的教学设计

《能源》的教学设计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

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火电厂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成电能;水电站把水流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

油脂教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2)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3)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学校食堂、家庭厨房经常食用油脂的种类,以及超市油脂的品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能在购买食品时,注意识别食品的安全标识与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内容。 (2)通过人体营养物作用的学习,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现代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饮食、作息、锻炼、活动……),心理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 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 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

小学三年级科学《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案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 、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 、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 、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 、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学准备: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导入: 1 、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 、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 、评比。 4 、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

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5 、板书课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1 、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 、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1 、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 、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 3 、学生观察讨论。 4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5 、小结。 6 、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 为什么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7 、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四、布置作业 1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 、出份能源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