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高职公共基础课

的重要作用;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

用实行探讨,其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

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高职教育除要

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增强公共基

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把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重点、

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注重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对高

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等。具体

材料详见: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

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

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实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

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作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作者均

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

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理解,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实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

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合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

用水平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水平、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

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水平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

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

个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因为起步较

晚和定位不准确,当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有一

些问题。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

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它们共

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同时,高职学生动手水平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很

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有着专

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

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有着重理轻文的现象,

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

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

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个问题,很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

育的持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

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绝大多数院校中却‘矫枉

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

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

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所以,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

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但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

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

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能够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

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

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

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

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

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合

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

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

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升都是要

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

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

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

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增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张新德

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水平的一种最好的训练。”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

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水准。”作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

王婆卖瓜之嫌。数学即使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

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

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

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毛泽东。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仅仅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

处于持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

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水平受限,难以适

合持续变化的就业市场。所以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

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

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

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

的培养。职业水平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水平,

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

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水平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水

平包括社会适合水平、人际交往水平、动手水平、竞争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开拓创新水平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水平,

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

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增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

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

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

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点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

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

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点、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

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

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

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实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而高职公共

基础课因为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

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水平,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

困难。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

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

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实行

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

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仅仅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

课本内容实行删减整合。当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

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

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

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

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理应宽泛一些。其次要

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

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

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对公

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

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合。作者认为,“必需”,

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水平的需要,而不是像本

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

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再次,教学内容的

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语文课.要在

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

命启迪的作品。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

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理解社会,唤起学生的生

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不过然地陶冶

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

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不过不知其所以然.根

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如果哲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都提出

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呢?

作者认为,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并要求再增加课时,对高职的任何一

门公共基础课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增强高职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

能更应重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例

如方法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办兴趣班等),一般培养与特

殊培养相结合。

第二.把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重点。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水平的培养”,在公共基础

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

职生应具备的水平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

减少理论的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

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

重提升学生使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例如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各种基础水平(如观察想象水平、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水平等)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十

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

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

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实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

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

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

生独立地实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

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

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升教学

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

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所以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

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

相结合,还能够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

考核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促动学生个性与

水平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哲学、法律课程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方式

就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水平,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总来说之,我们认为,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

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

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

研究,2005,(5).

2教育部关于增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6.

3王浪,凌-Z-.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J12).

4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3-11-21.

5高职生职业水平培养的思考N,潇湘晨报,2005-12-12,http//www.xxcb.com.cn.

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N,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0页,

7钱伟长.教育与教学问题的思考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温家宝.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news.xinhuanet.com/politicst/2005-11/13/content新晨范文网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史家沟中心小学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2012年4月20日 史家沟中心小学 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史家沟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学生117人,教职工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2%。近年来,在县文教体育局和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新课程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体系,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自2006年以来,为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我们坚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全开足课程,开足课时,充实了一大批年青教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历次会议,广大一线教师明确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它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与要求。我们身在最基层,必须严格执行、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是我们每个学校的义务与责任,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保障,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其次,明确了课程设置对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经过近五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在逐步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以地方课程为特色的课程改革,做到了小学一至二年级以校本课程为主(《法制》课程),三至六年级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地方课程(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的〈中华魂〉课程的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显现出可操作性、适用性的特点。 二、强化措施,改善设施,保障实施。 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新课改实施工作,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了较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建设是教学工作良好运行的保障。我们主要采取了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方法:早在2006年我们想方设法配齐了音、体、美教师,确保这三门课程的正常开设;从2007开始,在原有课程开设门类的基础上,新增了综合实践课和一至三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2008年秋季开始,在本校试行开设地方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中华魂》读书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并赋之以《写字》课教学,校本课程的开设以《法制》为主导。 2、抓常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管理常态化。 一是依据制度抓好常规性管理。我们以行政强制手段为突破口,要求全体科任教师,科科有计划、课课有教案,采用量化积分的方法,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对科任教师教案、进度的检查工作,学期末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及对策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一章第三条中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多年来,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359所,规模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面向“中国制造2025”,我国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应该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等相一致。 随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和网络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面临着基础资源更新不及时且利用率不高,师生对于图书馆内资源的依赖度逐步减弱,自身校园内的地位逐步下降,进而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等诸多问题。2017年6月22日,“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2017)”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论坛以“高职图书馆与现代职业教育”为主题,主要围绕高职图书馆与院校专业建设、高职图书馆与学生综合素养、高职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图书馆与社会(社区)服务等四个方面。如何提高地位、发挥重要基地功能是高职图书馆目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1.高职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职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则完整的囊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学历教育。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高职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主要现状 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主要是为在校师生提供专业信息服务,在其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以致影响到管理人才的引进、设备设施的改善、馆藏资源的补充和服务领域的拓展。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滞后、缺乏长远的馆藏规划。根据各院校图书馆职能和分工不同,管理人员大多为10-30人不等;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培训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各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 3.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汇报

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标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城关一小课程管理工作执行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校在县教体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常规管理水平,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和谐的发展。下面就我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简要的汇报,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在校学生971名,其中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829名。有教职工50名。一级35名,二级教师15名。区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县级骨干教师13名。 二、课程开设与落实情况 1.课程标准和计划情况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各课程课时分别为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含信息技术1课时)。地方与学校选用的课程3课时,主要由法制教育课、安全教育、古诗文诵读活动和主题中队教育活动构成。 2.学校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要求所有课程特别是非考试学科都必须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或相关资料。 三、主要做法 (一)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管理目标

1.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和教职工奖惩办法,每年与教师签订教学目标任务书,并进行量化考核与奖惩。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务处、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各司其职,保证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进行。学校能研究、制定校本教学计划,组织、指导教师具体落实,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严格学校教务管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执行:每周上课5天,学生冬季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点50分,夏季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点30分,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 3.建立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随意调课现象,严格按课时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4.不断改变管理方法,关心教师疾苦。 学校在管理上,我们强化学校以教师为本,老师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角色,与教师平等合作,指导帮助,变检查评比为协商切磋,在管理上,建立科学的、人性的富有弹性而又能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的管理制度,做到无情制度,有情管理,为师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当好组织者。在管理的同时,努力关心教师疾苦,尽量保证秩序的稳定,为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提供保障。 (二)注重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教学设计。坚持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根据教学过程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遵循教学规律来组织教学,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严要求,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教研组对教案、作业进行抽查和定期的检查,并把从教案、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在教研组会上进行详尽的分析,给老师们提出合理的建议,让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章可循。 2.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高职公共基础课 的重要作用;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 用实行探讨,其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 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高职教育除要 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水平的培养、增强公共基 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把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作为教学重点、 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注重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对高 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等。具体 材料详见: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 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 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实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 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作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作者均 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 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理解,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实行商榷。

XX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情况汇报

XX小学课程标准执行情况报告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调整规范学校各学科课程和课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敷衍,不走样,不欺骗。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校本等课程,虽然我校没有专职的科班出身的教师,这些学科大都是兼职教师,但我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使这些不被人重视的边缘课程在我校得到确实有效的实施。 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全体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我校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依据校情,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依据市教育局下发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表》,课程门类及节数、周课时数各年级均与课程设置标准保持一致,从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的情况发生,真正将上级“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每学期,学校都在开学前,编好各年级课程表,在时段安排、节数上都经过仔细论证,力求科学合理。课程表下发后,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表上课,禁止教师私下调课或私自缩减、增加本科节数,同时对每位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等都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学校、教导处定期对各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评比,特别是对音、体、美学科及教师,学校也协同政教处,制定了一系列的常规要求标准,这样就确保了课程的落实,杜绝了某类课程形同虚设的现象,使每位学生在校都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方面,我校坚持因校制宜,结合学情,开设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教学形式,依据地方优势,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实用,为学生将来走向和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还 成立了各种兴趣学习小组,外聘专业人士来校辅导,保证了学习的效果,更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目前,制约我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音体美学科缺乏 专业教师。我校音体美教师中专业类毕业的人数几乎没有,代这些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现学现上;二是体育设施不全,活动场地有限。面对以上问题,我校正在积极地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在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图书馆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的重要责任。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依据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结合图书馆服务的实际,就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措施,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标签:高职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在电子资源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和素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不断创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馆员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最大化。 一、不断创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有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图书馆馆长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上不断创新,改变以图书为中心的旧传统,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体现自由、平等、博爱 当今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同时也是图书馆所倡导的一种服务理念,图书馆要重视人的尊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人的弱点,尤其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特色服务,真正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公义,让人们都能有平等地获取知识的权利。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不平等现象,但是我们不必为这种不平等而感到羞愧,社会文明的意义在于它在努力构建一种完善而美好的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人生的自由,并尽量使社会趋于平等。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虽然西方国家一些价值观当前还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某些领域,但是我们要汲取其精华,找到适用于图书馆界。一些西方国家,他们重视自由、平等、权利,这些观念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并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中国在长期等级制度观念的影响下,这些理念就是一道坚固的屏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平等服务理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图书馆行业也逐渐接受了自由、平等、博爱等服务理念。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方面,以满足人们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体现在人性化的文化环境、服务设施、功能布局等很多方面。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对图书馆特有的价值追求,图书馆所指定的规章制度并不是僵化的条文,而是面对活生生的学生和老师,需要机

2020年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自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据《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臵及标准》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设情况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由校行政会讨论研究,形成课程方案、教师分工、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我校能严格执行《山西省中小学课程设臵及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新课改中的科学、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等课程,范文写作除开足课时之外,还安排专业的人员执教。加强各学科组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实验场地等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并设立了学科的分管校长(行政),具体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2、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我校的传统课程,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项目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因此我校在加强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重视特色课程的开设。本学期,我校结合课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发展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发 展道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为必要的选择。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应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相一致。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 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主要是为在校师生提供专业信息服务,在其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经费 不足的问题,以致影响到管理人才的引进、设备设施的改善、馆藏资源的补充和服务领域的 拓展。同时,文献资源建设滞后、缺乏长远的馆藏规划都是当下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经调查 统计,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为5一8人,多者为20人;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和 培训仅占38%;人员构成主要由图书馆学专门人才、体弱年老的专业教师和行政干部、学校 其它部门的富余人员。这三类人员在不同学校图书馆中所占比例,依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 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二、对变革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建议 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实现图书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说,图书馆的管理模 式应该从静态的组织结构与动态的管理机制两部分进行改革,提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 以便为阅读者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服务。 (一)组织结构变革建议 新型的组织结构需要在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的基础上完成,改变各个部门之间封闭 的状况,建立组织管理小组,将知识传播作为小组工作的重点。例如,可以根据图书馆某一 领域文献、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知识传播小组”,设置组长一名。这些管理人员将对该 领域的所有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能够解答阅读者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 阅读参考;设置专门的图书采购人员,并参与管内图书的分编、上架、管理等工作,使图书 馆的每个管理人员都能有“图书馆即是家”的意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二)提高图书馆馆员专业化服务水平 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教师知识的加油站,图书馆馆员在为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 同时,利用同学生接触的便利条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需 求等,并提供有关书刊、资料,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馆员还担负着教 师的角色。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馆员只是把自己定位于一位普通服务人员,觉得平常就是一些 借借还还的工作,对读者的专业咨询常常回答不上来,久而久之,不但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还会降低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利用率。高职学校图书馆迫切需要一支集教师和馆员于一身的新 一代馆员队伍,对读者不但要有体贴的服务态度,还要有专业的服务水平和熟练的服务技能。使读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感觉与馆员相处心情舒畅,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行业、馆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图书馆的显著 特征,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1、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以图书馆为主体,各院部资料室为分枝的信息网络中心。采取 统筹规划、统一平台、整体建设的方式,对校内各院部资料室文献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 具有本校特色化的资源体系,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和共享化的服务保障,实现全校文献资源的 统一管理、共建共享、协调发展,使校内文献资源的整体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柯东林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5期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其他综合素养的形成。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目标上,所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都非常注重专业课程设置,而对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压减课时或干脆砍掉的方法。这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无论怎么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需要,合理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既为专业发展服务,更为整体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服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 遵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乃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都应该根据《纲要》的精神,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并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涉及公共基础课程安排、课堂教学及专题讲座、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方面。可以说,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公共课部都十分关注的事情。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首先必须弄清高职学生这个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基本知识目标任务;然后结合专业特点,确立技能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确立拓展目标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对象”施教。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特点,但又有其特殊性。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其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和学习习惯不好,人生的目标还较模糊。但是这一特定群体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又不同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侧重于高技能培养目标,所以在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高技能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高职学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接受实践的反应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依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需求,这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从教学计划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每节课堂教学要做到服从和服务学生的实际和专业发展的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等,由此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架起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桥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实施指南(高职高专03)-11页word资料

各位馆长:大家好! 根据大连会议安排,我已经完成汇总与整理《实施指南与评价指标》(第二稿)的修改工作。现发给大家,请继续组织若干成员馆如法炮制地进行第二轮次修改。 评价指标中涉及具体数值的问题,留待天津会议时集体讨论定夺,大家组织修改时继续请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上对实施指南与评价指标的整体性把关,注意重复项和缺项问题,需要调整、修改与补充的条目项、段落与句子直接填空式修改; 第二,集中力量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要充分考虑实施指南中未涉及,但确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务请大家直接补充上去; 第三,评价指标中内容描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请从严把关。文字方面请精雕细琢地斧正,直接修改。 若有质疑的难解问题另外发给我,以便在天津会议上集中讨论用。 因涉及面广,请大家抓紧时间进行修改,完成后即发送给我,不要拖至最后的时间期限。按照大连会议的时间任务书要求,第二轮次修改完成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还是赶前不赶后,以避免集中到最后的"路塞"。最后再强调的是,用红色字体表示拟删除,蓝色字体表示拟增加。 收到请告知,谢谢。辛苦大家了,祝合作愉快!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实施指南(高职高专)(暂定)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高职高专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担负着为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结合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实施指南(高职高专)(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以《实施指南》为依据,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并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价。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与发展定位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与发展定位 3 王晓华,柳较乾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湖北十堰 442000)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着文献收藏量不足,硬件设施建设较差、人才队伍质量欠佳、服务功能单一 的现状,提出以培养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教辅角色、以读者为本的办馆理念、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馆藏模式、传递知识与育人相结合服务功能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在职培训提高为主的发展模式的定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图书馆定位 [中图分类号] G 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738(2006)0520056203 高职院校起源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当时称为职业大学。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有128所职业大学,部分为民办形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因高等教育的改革,大部分职业大学升格或合并,少部分职业大学改名为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大学转轨的同时,部分中等技术学校及中专合并或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高职院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2005年底,全国高职高专学校已达1078所,当年招收250余万新生,高出本科当年招生的总数,已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深化信息服务,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本文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定位略述己见。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且大多是中专升格后建立的,加之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多数图书馆达不到《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指标要求,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馆藏文献总量不足 藏书少、学科面狭窄,文献补充速度慢,是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受经费制约,文献建设发展缓慢,更因前些年中专招生困难,学院投资不足,许多院校图书馆藏书陈旧,年进新书量少,生均文献量达不到国家高职院校评估指标的要求,更达不到《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指标要求。如发达地区的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所调查的12所高职图书馆中有四所馆藏量未达到国家高职评估指标最低的生均60册文献,而调查表发出24份,收回率仅占发出数量的50%,未收回的一半馆可能相差 更远。[1] 再如浙江省高职院校图书馆调查显示,生均藏书仅 有42.2册,与全国高职院校测评最低指标相差三分之一, 距《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指标相差一半多。[2] 再如2003年 浙江省近50所高职院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图书馆文献收藏量达不到生均45册的底线,被黄牌警告,有近三分之二图 书馆馆藏文献不足10万册。 [3]2.硬件设施建设较差 由于高职院校建立时间短,经费不足,图书馆硬件设施较差,一是馆舍面积生均较少;二是网络条件差,如浙江19所高职院校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学校还未建立校园网,[1]广东省12所高职有50%的图书馆未建立电子阅览室,5所 图书馆光盘文献、计算机栏统计出现空白。[2] 湖北省高职院 校有近三分之一未建立书目数据库,仍然采用手工方式开展服务。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仍然是几所中专合并时的情况,分为不同校区,多个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由此可想,其资源合力的作用难以发挥。 3.人才队伍质量欠佳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在中专基础上合并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不能适应普通高校图书馆的需要。据广东12所高职图书馆调查数据显示,有50%的图书馆目前还无高级职称;浙江19所高职馆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只占到26.2%;另据安徽省32所高职馆调查显示,共307名工作人员,其中本科文化水平的69人,高级职称24人,分别只占到22.4%和0.078%,未有职称的达152人,占总人数的49.5%,[4]这与《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相差甚远,这种情况致使大部分人只能从事传统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工作,而能够从事科研、咨询、情报信息开发、网络信息服务的人才偏少,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无法适应高职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有效地开展信息挖掘、整理与检索、跟踪服务、 — 65—2006年10月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Oct.,2006 第19卷第5期 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 ute Vol.19No.5   [课题来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06KS01)研究论文之一。  [收稿日期] 2006209201 [作者简介] 王晓华(1961-),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馆员;柳较乾(1954-),男,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研 究馆员。

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汇报

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汇报 根据xx省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和xx省教育督导室课程开设检查意见(晋教督【XX】10号),及县教育局的有关通知精神(夏教字【XX】32号文件),现就我中心校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中心校辖区内共11所小学,其中xx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其余10所均属于小学教学点。中心校现有学生600余名,在职教师122人,并全部达到合格学历。我中心校全力贯彻山西省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规定”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地对办学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办学行为情况说明 中心校辖区内各校,严格按照县局“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原则进行招生;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迁子女相应较多,学校因此生源不足,班容量达不到额定人数;学校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不公示学生分数;教辅教材实行一课一辅,学生自愿购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控制在6小时,每天休息时间不少于9小时;学校除收取学生规定的餐费外,无其他收费行为;所有教师未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学校主要办学行为符合上级有关规定。 三、课程开设情况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遵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是中小学校办学、办好学的重要责任,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认真落实好国家课程标准,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中心校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我中心校严格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标准表开设课程,开足、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各年级每周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我中心校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科建设,如在尉郭学校音体美课程都有专职教师,学校在师资力量较困难的情况下,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教学经费、实践场所等给予了相应的倾斜。 2、大力落实地方课程 在开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教育局要求,结合中心校实际,针对不同年级还开设了楹联、习字、安全和法制教育等地方课程。各教学点虽然在师资上,还没有专职教师,但也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学生反映良好。 3、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控制班容量。 近年来,在小学招生这一块,我们始终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原则,从没有跨区域招生。相反由于人口的自然减员和民工进城务工潮的兴起。农村小学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和往年一样,本学年开学后,我中心校各校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失。所以说各年级的班容量都控制在40人以下甚至更少,没有超过“规定”要求的范围,也没有举办“快慢班”的现象。 4、实行平时考试无分数评价,按等级评价学生。规范使用教辅资料,严格按照一科一辅、学生自愿购买的原则,进行征订和选用,没有乱征订的现象。也没有乱发复习资料等现象。 5、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学校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特长。 6、强化体育课程,确保阳光活动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猜你正在找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的怎么写?那么就给你这篇范文参考。 一、基本情况 我乡联校共有学生1081名,教职工82名,其中专人教师77名,分布在7所学校。7所学校中有4所完全小学——东涧河学校、牛 驼学校、丈子头小学、谷旦小学,3所不完全小学——南窊小学、 长沟小学、瓜地沟小学。其中东涧河学校为双轨制学校,有学生 666名,班容量达60人左右,有的不完全小学班容量只有4、5个 学生。从全乡整体来说教师编制与学生人数是相当的,但根据农村 学校实际情况,教师是缺编的。 二、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执行课程设置方案,践行课改,各校在教师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并开设 地方课程——法制、健康教育、电脑、班队会等课程。教师们工作 了相当大,一个教师有的兼两名主课,还兼副科,有的班主任带一 门主课,兼多门副科。教师们基本上是多面手,课时多、学科门类多、跨年级跨学科代课多,这样下来教师备课门类多,批阅作业多,工作量大,但教师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三、常规管理情况 1、常规教务管理 根据每学期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师可聘任的原则,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课程设置文件精神,合理的进行课时分配,由教务 处负责教师课程表的安排,在每学期正式上课之前分发到各任课教

师手中,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每月底,由教务员负责统计上报教 师课时,纳入学校量化管理中。 2、教学过程管理 3、课业负担管理 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校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规定了教师从上课开始一直到作业的布置都有时间和内容限制,确实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要求,切实保障减负 规定得以认真执行。坚持每天学习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早晨8:00学生到校上晨会,中午11:30放中学,下午2:40第一节课,4:40学生放学。 四、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区、家庭教育资源馈乏,教育者素质偏低。 2、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配备不合理难以胜任各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配合很不合理,虽然依据课程方案设置课程,但难以达到理想 的效果。 3、学校资金短缺,设施的配备、维修等不能到位。 4、当地的人文、历史、经济特色不明显,较难彰显特色教育。 我们的特色教育正处于刚起步阶段。 5、高考、中考指挥棒的重压,导致学校和教师和家长从思想上 不够重视技能学科和实践活动的教学。 五、整改措施: 1、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2、向课堂要质量,把活动时间还给学生。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 4、加强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实践中改进,逐步完善课 程方案的实施。

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建设指南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指南Guide for the De 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in China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工作组

2011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编制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建设原则 (3) 4建设要求 (4) 4.1 目标与任务 (4) 4.2管理体制 (5) 4.3 组织机构 (6) 4.4队伍建设 (7) 4.5 经费筹措 (8) 4.6 文献资源建设 (8) 4.7 自动化、网络化及数字化建设 (11) 4.8环境建设 (12) 4.9读者服务与评价 (13) 4.10 科学管理与学术研究 (15) 1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16) 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合称,是我 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高职高专院校改革、建设与 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和社会服务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 精神,结合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的 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 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特制定《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 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各高职高专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本校图书馆的建设,各级教育行政 主管部门也应对高职高专院校执行《建设指南》的情况加强督查,推 动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发展和提升。 《建设指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 专工作组负责解释。 2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公共课教学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6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音乐欣赏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公共课教学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

小学课程设置情况汇报

r c a u s e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九里坪中心小学课程设置情况汇报 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我校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根据《谷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 规范义务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谷教文【2012】121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积极落实课程方案,现将我校课程设置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我校严格按照通知中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计划表 开齐了各门学科课程,一、二年级在校学习时间每周26课时,每天课外活动时间1课时,在校周活动总量31课时,其中品德与生活3课时,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音乐、美术各2课时,体育4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3课时; 三、四年级周课时数30节,每天课外活动时间1课时,其中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科学2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美术各2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实践活动课6课时。五、六年级周课时数30节,每天课外活动时间1课时,其中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科学3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音乐、美术各1课时,体育3课时,英语3课时,实践活动课6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课时设置: 一、二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共3课时,分别为:安全教育1课时、心理健康与健康教育1课时(单周心理健康,双周健康教育)、班队会1课时;课外活动5课时,分别为: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1课时体育活动、艺术活动(写字)1课时、阅读活动1课时、科技活动1课时、文艺活动1课时。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设置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8400053.html,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设置的探究 作者:谢荣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35期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 程设置的方向,为我国高职教育文化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因此,人为地割裂知识间的联系,在很多专业中,公共基础课逐步淡出了课堂。有些高职院校则为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要开设又不属于评估中要检查的课程,常在没有应有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削减课程或压缩课时。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b)-0081-02 1 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尚未统一 现阶段,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过程中,由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统一开设外,在选择公开课程方面存在盲目性、随意性问题。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都是搬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上都十分相似,强调学科完整性、知识系统性。但是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都会感到教材难度较大,教材中往往都是一些深奥难懂的内容,很少有涉及到实际生活的案例,导致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一些高职院校假设了就业创业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等,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招生压力,有些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种思想下,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学中将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分割开来,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可想而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特点,而公共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课程设置中公共课比例过小,或者随意性过大,很难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对于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削弱的表现。 1.2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方法需要提高 师资力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对公共基础课开设不够重视,在师资力量、教育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基础课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教师都是兼任,疲于应付教学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影响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再加上学校追求利润成本,小半合成大班,课堂质量和作业检查、师生沟通协调等都不能很好的完成。许多项目化教学和趣味兴趣练习都没法开展,只能采用灌输式教学。有的学校则重视专业课程教师,公共课教师的培训进修机会也很少,使得与前沿专业知识脱节。 1.3 教学内容缺乏多样化、基础专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