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2013届)

题目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092

学号109012050

学生姓名杨鹏飞

指导教师奚基学

完成日期2013年5 月14 号

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

学生姓名:杨鹏飞指导教师:奚基学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具体工作环境的不同,技术参数的不同,对螺旋输送机的一些组成设备要求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发展历程的分析,然后就对螺旋输送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部分,即驱动轴作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轴的加工工艺做了分析。最终设计出了一种主要用于输螺旋输送机驱动端的驱动轴

关键词:螺旋输送机驱动轴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II II

Design of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and Product

Student: Yang Pengfei Advisor: Dr. Xi Jixu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ors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but because the concret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leak-proof requests of spiral conveyer are different too. Through different plan contrast, This article has chosen one kind of perfect pla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structure compact and the usable angle embarked. Then explaned two major parts- the reducting gear and the screw shaft detailedly that h ave large affects on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 performance,and has given the brief explanation to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s seal and lubrication. At last ,a high quality flexible screw conveyor was desiganed out,which is primarily used to transport the cement, seal completely , work safely,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 work life, and can proceeds the ce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ing.

Key words: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Processing technic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目录 ............................................................ III 第一章引言 (1)

1.1毕业设计内容 (1)

1.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1)

1.1.2 毕业设计的任务 (1)

1.2 螺旋输送机概述 (1)

1.3 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范围 (2)

1.4 螺旋输送机主要特点 (3)

1.5 螺旋输送机工作原理 (3)

1.6 螺旋输送机整机布置形式 (3)

1.7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史及展望 (4)

1.7.1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史 (4)

1.7.2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展望 (4)

第二章螺旋输送机的基本参数计算 (6)

2.1输送机的螺旋直径和螺旋轴的转速 (6)

2.2 螺旋输送机的功率计算 (7)

2.3 螺旋输送机的长度和标准螺旋节的长度 (8)

第三章驱动轴的设计 (9)

3.1 驱动轴的基本尺寸计算 (9)

3.1.1 轴的材料的选择 (9)

3.1.2驱动端轴的最小直径的确定 (9)

3.1.3 驱动轴的结构设计 (9)

3.2齿轮受力计算 (9)

3.3轴承反向力的计算 (10)

3.4 弯矩,扭矩,当量弯矩计算 (10)

3.5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11)

第四章驱动轴的制造 (14)

4.1 轴的材料 (14)

4.2 轴的加工工艺 (14)

4.2.1 毛坯的加工 (14)

4.2.2轴的机加工与热处理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第一章引言

1.1毕业设计内容

1.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们能够达到一些目的:

1)培养我们综合运用和巩固扩展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我们搜集、阅读、分析和运用各种资料,手册等科技文献的能力;

3)使我们更加熟练的运用AUTOCAD、Word等计算机办公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

设计的能力;

4)训练和提高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5)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1.1.2 毕业设计的任务

1)设计条件

ρ;

运输物料为干燥矿渣,密度3

Kg

=

1000m

/

运输量为h

60;

T/

运输长度20m。

2)设计内容

a)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计算

b)总体结构的设计,成套图纸及说明书

3)设计关键

a)分析联系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b)根据输送要求选择合适类型的轴尺寸

c)保证设计的驱动轴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1.2 螺旋输送机概述

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GX型系列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物料沿着料槽运送的输送设备,在建筑工地,储粮仓库,制造车间等,并在倾角β<20 °的情况下,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物料,使螺旋输送机对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体现,本次设计旨在对螺旋输送机进行创新设计,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性。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不具有挠性牵引构件的连续输送机械,利用工作构件即螺旋的旋转运动,使物料向前运送,是现代化生产和物流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螺旋输送机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运送大宗散货物料,如煤、矿石、粮食、砂、化肥等。在粮食、轻纺织业、化工业、食品等工业部门,采用螺旋输送机往往不单纯是输送物料,同时还拌随进行某些工艺处理等。螺旋输送机的种类较多、结构差异大、设计参数多,并且各参数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使得设计和选择复杂、难度大,尤其是一些主要参数,如果选择和组合不当,将会严重影响螺旋输送机哦生产效率和工作性能。

螺旋输送机主要分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机,可分别沿水平、倾斜或垂直方向上输送物料,这两种机型也是最常用的。螺旋输送机根据结构可分为双螺旋输送机和单螺旋输送机,后者使用较多。螺旋输送机的安装方式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大部分螺旋输送机采用固定式。

煤炭工业中的螺旋输送机主要用于原煤的输送,一般采用实体螺旋叶片、无吊挂轴承、等螺距的单头普通螺旋输送机。其结构由一根装有螺旋叶片的转轴和料槽组成。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料槽两端轴承座上,转轴一端的轴头与驱动装置相联。料槽顶面和槽底开有进、出料口。其工作原理是:物料从进料口加入,当装轴转动时,物料受到螺旋叶片推力的作用,该推力的径向分力和叶片对物料的摩擦力,有可能带有物料绕轴转动,但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和料槽对物料的摩擦力的缘故,才不与螺旋叶片一起旋转,而在叶片法向推力的轴向分力作用下,沿着斜槽轴向移动。

GX型螺旋输送机是按照JB/T679-95《螺旋输送机》标准设计制造,GX型螺旋输送机的螺旋直径有mm

150,共有7种规格。在物料温度小于200℃,工作环境温度在

~

mm600

-20℃至+50℃之间时,输送长度可达50m,个别情况可达70m。螺旋机驱动端轴承、尾部轴承置于料槽壳体外部减少了灰尘对轴承的影响,提高了螺旋机关键件的适用寿命。中间吊挂轴承采用滑动轴承,并设防尘密封装置,密封件用尼龙或塑料,因而密封性能好,耐磨性强,阻力小,寿命长。滑动轴承的轴瓦有粉末冶金、尼龙和巴氏合金,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进出料口的灵活布置使其适应性更强,得到用户认可。

1.3 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范围

GX型螺旋输送机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部门,如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煤炭、轻工、粮食及食品行业,适用于水平或者20 °倾角的,如水泥、矿渣、粮食、化肥、灰渣、砂子、焦炭等。

GX 型螺旋机对输送物料的要求,物料温度不得超过200℃,螺旋机不宜输送易变质的、粘性大的、易结块的物料。因为这些物料在输送时会粘结在一起,并随之旋转而不向前移动,或者在吊轴承处物料积塞而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对于输送距离短,输送量不大,无磨琢性或磨琢性小,无粘结性或粘接性小,不怕破碎而又要求密闭输送的粉状和小块状的物料,采用螺旋输送机是很适宜的。

1.4 螺旋输送机主要特点

1. 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2. 维修容易、操作安全;

3. 外形尺寸矮小,布置紧凑,便于多点装料与卸料;

4. 槽体密闭,物料损耗少;

5. 可输送较高温度的物料。

1.5 螺旋输送机工作原理

物料从进料口加入,装螺旋轴转动时,物料受到螺旋叶片法向推力作用。该推力的径向分力和叶片对物料的摩擦力,有可能带着物料绕轴转动,但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和料槽对物料的摩擦力的缘故,才不与螺旋叶片一起旋转,而在叶片法向推力的轴向分力的作用下,沿着料槽轴向前移动。

1.6 螺旋输送机整机布置形式

一台螺旋输送机通常由驱动装置、头节、若干标准中间节、选配中间节、尾节、进料口、出料口等组成,除头节和选配中间节外,各节螺旋机及机壳均有互换性。

螺旋机本体由头节、中间节、尾节三种组成。一般情况下,出厂总装时将中间节按长度长短依次排列,最长的中间节靠近头节,相同的中间节挨在一起。

在头节内装有止推轴承承受轴向力,在中间节装有中间吊挂轴承支承螺旋轴。螺旋面

的形式有实体螺旋制法)(S 和带式螺旋制法)(D 两种。各螺旋轴之间采用法兰式联接,保

证了连接轴的互换性,便于维修。

进料口是方形进料口,出料口有方形卸料口、手推式卸料口及齿条式卸料口。布置进出料口应注意保证料口至端部的距离,同时避免料口与吊轴承加油杯,机壳联接法兰,底座等相碰。

驱动装置有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按其装配方式的不同,它分为右装和左装两种。

图1-1 螺旋输送机简图

1.7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史及展望

1.7.1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史

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两种型式的发展过程。有轴螺旋输送机由螺杆,U型料槽,盖板,进,出料口和驱动装置组成,一般还有水平式,倾斜式和垂直式三种:而无轴旋输送机则采用螺杆改为无轴螺旋,并在U型槽内装置有可换衬体,结构简单,物料由进料口输入经螺旋推动后由出料口输出,整个传输过程可在一个密封的槽中进行。一般来讲,我们平常所指的螺旋输送机都指有轴型式的螺旋输送机。而对许多输送比较困难的物料,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可靠的输送方法,而无轴螺旋输送机则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GX型螺旋输送机是出现较早的一种螺旋输送机,也是我国最早定型生产的通用性生产设备。它以输送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为主,不适宜输送易变质的,粘性的易结块的物料和大块的物料,因为这些物料容易粘在螺旋上而随之旋转,或在吊轴承处产生堵料现象,给物料输送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GX型螺旋输送机的优点主要是节能、降耗显著,其头部、尾部轴承移至壳体外,具有防尘密封性好,噪声低,适应性强,操作维修方便,进、出料口位置布置灵活等;缺点是动力消耗大,机件磨损快,物料在运输时粉碎严重。

1.7.2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展望

纵观螺旋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运量、高速度、长使用寿命。高速度即意味着高生产率,减少单位时间生产成本.磨损是限制螺旋输送机寿命的主要原因,减少物料与螺旋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螺旋轴的耐磨性,改善物料的性能,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2.低能源消耗及降低能量消耗.螺旋输送机的能源绝大部分都消耗在摩擦损失上。因此降低能源消耗是研究和设计螺旋输送机急待解决的难题和发展方向。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3.智能化发展。未来的螺旋输送机应与电脑密切联系,适合程序控制、智能操作。物料的装卸、机器安装与维护都应能实现智能化管理。

4.空间可弯曲输送。为了克服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机由于构造上的限制而只能直线输送物料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可弯曲螺旋输送机,弹簧输送机等。另外其他各种输送机也应为了实现空间、可弯曲输送研制新的机型。

5.组合复合化输送,向着大型化发展。使用螺旋输送机,结合各种连续输送机械,来完成复杂的物料输送。大型化包括大输送能力、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等几个方面。

6.扩大使用范围。目前,螺旋输送机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要扩大其使用范围,研究能在高温、低温条件下有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性物质的环境中工作的,以及能输送炽热、易爆、易结团、粘性物料的螺旋输送机。

7.环保意识设计,减少污染,实现绿色设计的目标。传统的连续运输机械是敞开状态下输送物料的,在输送粉状、颗粒状物料时,物料散落飞扬,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在输送水泥、化肥、矿石、煤炭、谷物等粉末易飞扬物料时尤显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应当提前研制多种形式的环保型输送机,而螺旋输送机对于解决这个难题,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8.结合本文的研究工作,在螺旋输送机的优化工作和研究方面,一下几方面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螺旋输送机的常规设计研究较多,对于螺旋输送机的优化研究成果还不多,以后的研究工作,结合较新的优化算法,可以向多目标优化设计发展方向,与把螺旋输送机的生产率与功率消耗两个结合起来考虑,作螺旋输送机总体的分析和优化研究;

2).对于物料输送,还可以研究各种新型的螺旋输送机,如采用具有弯曲母线螺旋面的螺旋输送机进去物料输送就有很多优点,是一个较理想的课题。还有,螺旋输送机的变螺距、变直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第二章 螺旋输送机的基本参数计算

2.1输送机的螺旋直径和螺旋轴的转速

1) 螺旋直径的确定 按公式5.2C Q K D ?γ=,得螺旋直径

式中 D ——螺旋叶片直径(米);

Q ——物料的输送量(吨/时);

γ——物料的堆积比重(吨/米3);

?——水平输送时物料在输送机内的填充系数;

K ——表示物料综合特性的经验系数;

C ——倾斜向上输送时输送量的校正系数;

查表可得输送矿渣时:K =0.0415;?=0.4;γ=1; A =75;

C =0.8; 原始数据h T Q /60=,

5.2C Q K D ?γ==0.04155.28.014.060???=0.336m

将螺旋直径圆整为标准螺旋直径,D =0.400m 。

2) 螺旋轴转速的确定

a) 按公式D A

n ≤带入螺旋直径,得螺旋轴转数: D A n ≤=4.075

=119min /r

把n D ,带入公式 n Cs D Q

γ?247=,校核填充系数:

n Cs D Q

γ?247==1196.08.04.08.04.04760

2??????=0.4365

此时?=0.4365<0.35~0.45,取螺旋机的转数为n=120r/min ; 再次校核填充系数n Cs D Q γ?247==120

6.08.04.08.04.047602??????=0.4329∈(0.35~0.45),所以螺旋机的转数确定为n=120r/min

b) 螺旋叶片螺距:S=0.8D=0.8×400=320mm.

输送机载荷的横断面面积:F=4D C 2

π?=4

4.014.38.04329.02???=0.0435 2m

物料在输送时的运移速度:v =

60ns =60

32.0120?=0.64m/s 故:所选螺旋轴叶片直径D=400mm,螺旋轴转速n=120r/min

2.2 螺旋输送机的功率计算

1) 螺旋输送机的功率计算

螺旋轴克服阻力所需功率:N 0=

()H ±367

0L w Q 在公式中

N 0——螺旋轴所需之功率(千瓦);

k ——功率备用系数;

Q ——生产率(吨/时); ω0——物料总阻力系数;

L---输送机水平投影长度(米)

H---输送机垂直投影长度(米)

功率备用系数k ,考虑在低生产率时螺旋自重对功率的影响较大,以及为了计入空转时的损失,一般取k =1.2~1.4;

此时螺旋输送机倾斜向上输送,取“+”;

式中ω0=1.2,取k =1.3。

带入公式计算得:N 0= ()

o o 20sin10cos10202.136760+???=4.430KW 按公式得驱动装置功率:N = k η0

N =1.3*94

.0430.4=6.123KW

校验转速比: n N 0=120

43.4=0.037 查表可知当D =400mm 时,??

????n N =0.25。由于0.037<0.25,故是安全的。 另外根据驱动装置功率,传动比等据机械运输手册表12-2-13查的减速机的低速轴上齿轮参数为:齿数z=58,模数m=3,分度圆螺旋角β=11°17'3"

2.3 螺旋输送机的长度和标准螺旋节的长度

原始数据要求螺旋机全长为20米,根据《化工起重运输手册;螺旋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表1-10头节长3米,接着是3米、3米、3米、3米、2米长的中间节,尾节长3米,进料口下端直接焊牢在开孔的平盖板上,上端的为带孔法兰,可与各种给料设备连接使用。

第三章 驱动轴的设计

3.1 驱动轴的基本尺寸计算

3.1.1 轴的材料的选择

由于减速器的功率不大,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选择最常用的45号刚并做调质处理。由文献机械设计表12-1查得抗拉强度σB =650MPa 。

3.1.2驱动端轴的最小直径的确定

求出轴上功率P.转速n 和转矩T ,有之前计算得:p=4.43kw.n=120r/min

T=9.55?106n

p =9.55×106?4.43/120=3.53×105mm N ?

1)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机械设计表12-2,取C=118于是得

min d =n P C 3

=118?3120

43.4=39.29mm. 计算所得是最小轴径,因为该段有键槽,应加大并圆整,取d=40mm

3.1.3 驱动轴的结构设计

(1)根据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根据估算所得直径,轮毂宽及安装情况等条件,轴的结构尺寸可进行草图设计,如图3-1所示,轴的输出端用TL7型(GB/T4325-2002)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孔径40mm ,孔长84mm ,轴肩高4mm 作定位用。齿轮两侧对称安装一对7210(GB/T292-1994)角接触球轴承,其宽度为20mm 。左轴承用套筒定位,右轴承用轴肩定位,根据轴承对安装尺寸的要求,轴肩高为3.5mm 。轴与齿轮,轴与联轴器均选用平键联接。根据减速器的内壁到齿轮和轴承端面的距离及轴承盖、联轴器装拆需要,基相关经验数据,将轴的结果尺寸初步定取如图3-1所示,

3.2齿轮受力计算

齿轮分度圆直径: d=mm z 43.177"

3'1711cos 583cos m =??=β 齿轮所受转矩:T=9.55mm N P .75.487288120

123.61055.9n 1066

=??=?

齿轮作用力

圆周力 N d T F t 549243.17775.48728822=?==

径向力 N F F n r 2040"3'1711cos 20tan 5492cos tan =???==βα 轴向力 N F F t a 1092tan ==β

轴受力的大小基方向如图3-2b 所示。

3.3轴承反向力的计算

水平面 N F F R r IH 8.1776128

204064715.881092128642d a =?+?=+*= N R F R IH r IIH 2.263=-=

垂直面 N F R R t IIV IV 27462/54922/====

3.4 弯矩,扭矩,当量弯矩计算

1.水平面弯矩,如图3-1d

截面b : m m 2.1137158.17766464'b ?=?==N R M IH H

mm N d F M M H H .42.168382

43.17710922.1137152'"a b b =?-=-=

2.垂直面弯矩,如图3-1f

mm N R M IV bV .17574427466464'=?==

3.合成弯矩,如图3-1g

mm N M M M bV bH b .209325''22=+=

mm N M M M bV bH b .8.176548""22=+=

4.扭矩,如图3-1h

由之前计算得T=487288.75N.mm

又根据,a 650MP B =σ由表12-3查得[σ-1]b=55MPa 和[0σ]b =95MPa,所以:

58.095

55==α mm 5.28262775.48728858.0。N T =?=α

5.当量弯矩 ,如图3-1i

对于截面b :

mm .351703''22b be N T M M =+

=)(α m m .8.176548""b be N M M ==

对于截面a 和I

mm N T M M I .5.282627e ae ===α

6分别计算轴截面a 和b 处的直径。

mm M b 2.37]1[1.0d 3ae a =-=

σ mm M d b

be b 98.39]1[1.0'3=-=σ 两截面虽然会被键槽削弱,但结构设计所确定的直径分别已经达到40mm 和52mm ,所以,强度足够。如果所选的轴承和键联接等经过计算,确认强度和寿命能满足,则以上轴的结构就是正确的,可以选用。

3.5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查机械设计表12-1可得弯曲疲劳极限和剪切疲劳极限分别是:

a 1551-a 2751-MP MP ==τσ,

分别计算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

a 17.155214.320932532d '32'3

3b b a MP M W M =??===πσ 0m =σ

MPa d T W T T 83.852

14.375.4872888822/33a =??====πττ MPa m 83.82==τ

τ

轴的弯曲等效系数2.0=σψ,轴的剪切等效系数1.0=τψ。查表12-4可得键槽处的弯曲、扭转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54.1k 76.1k ==τσ,。

查表12-7得到,弯曲、扭剪时轴的绝对尺寸系数为76.081.0==τσεε,.查表12-8可得轴的表面质量系数95.0=β。按无限寿命考虑,取寿命系数K N =1;调质处理45号钢,轴材质均匀、载荷与应力计算无误,取[S]=1.5.将上诉数据带入机械设计公式12-5得:

93.7=σS

86.7=τS

58.5=S 大于[S]

因此轴截面有足够的疲劳强度,是安全的。

图 3-1轴的设计图纸与受力分析

a 轴的设计图纸 b轴的受力分析 d轴的水平弯矩图 f 轴的垂直面弯矩图g 合成弯矩图 h 扭矩图 i 当量弯矩

第四章驱动轴的制造

4.1 轴的材料

轴常用碳素钢和合金钢制造。碳素钢比合金钢廉价,对应力集中敏感性较低,应用更广泛。

常用作轴的材料的碳素钢有35、45、和50等优质中碳钢,其中尤以45号钢的应用更广泛。为保证机械性能一般应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轴也可以用普通的碳素钢Q235等制作,但是这种钢不适合进行热处理,所以只限于用在不重要或者载荷较小的地方。

合金钢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淬性比较好,但对于应力集中比较敏感,价格高。重载荷或者重要的轴,要求尺寸小,重量轻的轴,要求耐磨性以及在高温等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轴,常用合金钢。常用的合金钢有20Cr、40Cr、40MnB等。另外,热处理对合金钢影响较少,所以为提高轴的刚度而采用合金钢是不能凑效的。

轴的毛坯一般采用轧制圆钢或铸件。尺寸偏大形状复杂时,也可以采用铸钢或者球墨铸铁。铸钢的品质不易保证,容易出现缩孔等缺陷。球墨铸铁有成本低,吸振性、耐磨性好以及对应力集中不敏感的优点。但是球墨铸铁的质量需要很好的铸造工艺来保证。

因此我选用的材料是45号钢来制造这个轴。并且是调质处理以达到需要的力学性能。

4.2 轴的加工工艺

4.2.1 毛坯的加工

由于轴的受力较为复杂、载荷较大,所以选用力学性能和质量高的锻造方法来生产毛坯。无论是手工自由锻、锤上自由锻以及水压机上的自由锻,其工艺过程都是由一些锻造工序所组成。所谓工序是指一个在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根据变形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如镦粗、拔长、冲孔、扩孔、芯轴拔长、切割、弯曲、扭转、错移、锻接等,其中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应用最多;辅助工序,如切肩、压痕等;精整工序,如平整、整形等三类。

1)工艺分析

根据零件图中显示,轴的最大直径是60mm,最大长度是285mm,由于由于阶梯轴的结构简单在综合考虑过其经济性、工艺性和使用性后,将其设计为直径60的一

齿轮轴加工工艺.

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落地铣镗床——ZT30DA工作台回转台——31210中心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应完成任务: (1)CAD绘制及手工绘制A3零件图(各一张) (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套) (3)编写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份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并且为我们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目录 前言 (2) (一)介绍零件及产品的功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零件在装配图中的功用分析 (4) 零件的结构分析 (5)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6) (4)零件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 (6) (三)确定材料及毛坯种类 (6) (1)确定材料(材料性能)材料的选择 (6) (2)毛坯选择及制造方法 (7) (3)毛坯加工前热处理(即预备热处理) (7) (四)工艺规程设计 (7) (1)工艺规程的作用 (7) (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 (7) (3)制定工艺规程的依据 (8) (4)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8) (5)选择定位基准 (8) (6)确定各加工表面加工方法及划分加工阶段 (9) (7)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序 (9) (8)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9) (五)初拟工艺路线 (10) (1)加工工艺路线 (10) (2)其他工序安排 (10) (六)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 (10) (1)选用机床 (10) (2)选用工艺装配 (10)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课程设计 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械09C(本) 学号: …………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讲师)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5日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能力是从事机械制造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科目,在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工艺流程设计在加深对专业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本设计是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其结构虽然规则,但是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工艺要求比较复杂。需要粗车、精车、铣车、磨销,其中精车是加工关键。车床加工工艺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车床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车床加工过程中面临的工艺问题。 工艺规程是保证机械产品高质量、低成本的一种重要的工艺依据,工艺规程设计在机械加工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中小型零件加工的规程设计常被选作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字:工艺规程;齿轮轴 I

目录 1绪论 (1) 1.1引言 (1) 1.2 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 2 零件分析 (3) 2.1齿轮轴的概述 (3) 2.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 2.3零件的校核 (5) 3齿轮轴的工艺规程分析 (10) 3.1毛坯的选择 (10) 3.2制定工艺路线 (11) 3.2.1 基本加方案 (11) 3.2.2 工艺路线的设定 (11) 3.2.3 加工工艺过程内容 (12) 3.3基准的选择 (13) 3.3.1 粗基准的选择 (13) 3.3.2 精基准的选择 (14) 3.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5) 3.4.1 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 (15) 3.4.2 加工顺序的安排 (15) 3.4.3 机床的选择 (16) 3.5 切削用量 (16) 3.5.1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6) 3.5.2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7) 3.5.3 选择切削用量 (18) 3.6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9) 3.7基本工时 (20) 4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II

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2013届) 题目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092 学号109012050 学生姓名杨鹏飞 指导教师奚基学 完成日期2013年5 月14 号

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 学生姓名:杨鹏飞指导教师:奚基学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具体工作环境的不同,技术参数的不同,对螺旋输送机的一些组成设备要求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发展历程的分析,然后就对螺旋输送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部分,即驱动轴作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轴的加工工艺做了分析。最终设计出了一种主要用于输螺旋输送机驱动端的驱动轴 关键词:螺旋输送机驱动轴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II II

Design of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and Product Student: Yang Pengfei Advisor: Dr. Xi Jixu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ors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but because the concret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leak-proof requests of spiral conveyer are different too. Through different plan contrast, This article has chosen one kind of perfect pla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structure compact and the usable angle embarked. Then explaned two major parts- the reducting gear and the screw shaft detailedly that h ave large affects on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 performance,and has given the brief explanation to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s seal and lubrication. At last ,a high quality flexible screw conveyor was desiganed out,which is primarily used to transport the cement, seal completely , work safely,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 work life, and can proceeds the ce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ing. Key words: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Processing technic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学院: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 飞行器制造系 班级: G11飞行器制造工艺套读班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签名): 成绩:

I 摘要 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由我们大学三年学习课程的综合分析而做出的设计,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是我们用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因此,它是我们在社会上实习所做出的一份对大学三年的答卷。 这次设计的是齿轮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夹具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零件工艺卡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齿轮轴。首先必须要了解齿轮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主动齿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这就是我设计的基本过程。 齿轮轴是机械传动中的最主要部件,一般是电机通过带传动在大小齿轮间传递力矩以及调整好转速最后达到所需要的转速。各齿轮间相互齿合相互传递力矩,齿轮与筒体把合,齿轮的精度决定传递的准确性,而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加工

工艺决定了齿轮的使用的寿命和承载的最大力矩。齿轮传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系列的齿轮传动形式,并形成了相应的齿轮啮合理论、设计、加工方法,这些工作都丰富和发展了齿轮传动理论体系。 齿轮是机械行业量大面广的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摩托车,农机,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航空,兵器,工具等领域,而且对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国内绝大部分仍采用普通机床加工齿轮,精度很难提高。近几年,我国齿轮加工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但是总体还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东西都在格里森齿轮等基础上发展过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齿轮加工技术必定会朝着数控化、智能化、高速化、集成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齿轮轴加工工艺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齿轮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所属系部:机电系 专业班级:数控编程1302班 学生姓名:廖浩 指导教师:陈科 2014年12月8日

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者:廖浩班级学号:数控1302班所在系部:机电学院题目:齿轮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任务内容 1绘制齿轮轴零件的二维及三维图形并完整地标注尺寸2张 2齿轮轴零件毛坯-零件合图1张 3齿轮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张 4齿轮轴零件机械加工工序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技术参数和撰写要求 齿轮轴零件图样附后,技术要求:齿轮轴数量5件,毛坯:锻件;材料为:45钢。(1)φ18外圆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1:;φ15外圆、φ31.5外圆(齿轮分度圆)与φ18外圆同轴度误差分别不超过0.03和0.05。(2)Φ18和φ15外圆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且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 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说明书重点要对加工工艺方案进行论证和分析,充分表达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最后选择的依据以及有关的计算和说明。具体应有以下几部分内容:目录、设计任务书、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加工余量的确定与工序尺寸计算、切削用量与工时定额的确定、指定夹具的定位等的简单说明、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目录。 技术手册参考资料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陈科2014年12月19日 机电学院 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 题目:齿轮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设计 指导书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系编制 2014年12月9日一、设计目的 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该教学环节的实施,应使学生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夹具设计等方面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系统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机床装备应用的基本技能,加强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熟悉机械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具备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技术的中等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考核内容包括下述部分。 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分析零件三维立体结构,进行工艺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2)选择毛坯并确定其总余量,绘制零件-毛坯综合图。 (3)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计算和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2.绘制机械加工工序简图 3.选择机床工艺装备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5.撰写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6.答辩 三、设计步骤 学生从工艺方法上分析零件,画零件图对进行工艺分析零件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分析零件图样,明确零件结构形状,计算绘制零件图

传动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摘要 齿轮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矩和动力。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齿轮轴加工材料、热处理方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化,将对提高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及寿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零件的材料,之后把加工传动齿轮轴所用的材料和生产类型确定下来。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绘制铸件零件图。接下来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包括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及热处理方法等。最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选定加工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毛坯。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划分加工阶段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 齿轮轴;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

Abstract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gear shaft is to support rotating parts, achieve rotary mo tion and transfer torque and power. Gear shaf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long service life and so on.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the general machinery, particularly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tran smissi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gear shaft’s machining materials, thermal treatment method and machining process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the gear shaft and the service life. The first design of the gear shaft parts and parts of the material, then fix the processing gear shaft of the materials used and the type of produc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blank type, drawing casting parts diagram. The processing of the next design of parts, including the components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heat treatment method. Finally,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selection of the machine tool, cutting tool, fixture etc…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higher gear shaft parts, as general forging blank.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process, dividing the processing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parts. Keywords gear shaft;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planning design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013).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班级:10机械本B班 学号:2010210279 姓名:云大宝 指导教师:支新涛 日期:2013.06.16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名称: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Ⅱ、课题名称: 齿轮轴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Ⅲ、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生产要求: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 2件;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4%,废品百分率为0.4% 2.生产条件和资源:毛坯为外协件,生产条件可根据需要确定; 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且各设备均达到机床规定的工作精度要求。 3.零件图见下页 4.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 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7.确定加工工序的余量和切削用量。 8.确定工序尺寸,正确拟定工序技术要求。 9.编制加工工艺规程。 10.撰写设计说明书。

1齿轮轴的分析 (1) 1.1齿轮轴的作用 (1) 1.2齿轮轴的工艺分析 (1) 2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1生产纲领 (1)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1) 3工艺规程的设计 (2) 3.1毛坯的确定 (2) 3.2选择定位基 (2) 3.3制定工艺路线 (3) 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3.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 4设计总计 (7) 附录: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卡 (8) 参考文献 (17)

课程设计说明书 1、齿轮轴分析 1.1齿轮轴的作用 齿轮轴是传动系配件,作用是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1.2零件工艺分析 1)工序安排热处理调质处理后,再进行精车、磨削加工,以保证加工质量稳定。 2)精车、粗磨、精磨工序均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其定位基准统一,可以更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以工件两中心孔为定位基准,在偏摆仪上检查,φ60021 .0002.0++mm 、φ141.780063.0-mm 、φ60021 .0002.0++mm 三处轴径外圆对公共轴心线A —B 的圆跳动0.025mm 。 4)工序14对组合夹具应要求备有键槽对称度检查基准,可供加工对刀及加工后检查使用。 2、零件的生产类型 2.1生产纲领 根据任务书已知: ⑴产品的生产纲领为379台/年,每台产品齿轮轴数量2件 ⑵齿轮轴的备品百分率为%,废品百分率为0.4%。 齿轮轴生产纲领计算如下: N=Qn(1+a)(1+b) =379x2(1+4%)(1+0.4%) =791.47≈792(件/年)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查表确定齿轮轴属于大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如下): 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 工艺特征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汽车半轴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国外汽车半轴的加工工艺 1.2国内后桥半轴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2.材料的选择 3.汽车半轴加工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工序 3.1剪料 3.2摔杆 3.3摆帽 3.4喷丸 3.5杆部校直 3.6钻小端中心孔A3/7.5 3.7粗车大外圆 3.8粗车小端 3.9车大孔 3.10钻中心孔B4/12.5 3.11粗车大端、精车大端 3.12精车小端 3.13冷滚轧花键 3.13.1冷滚轧花键的优点 3.13.2冷滚轧花键的加工方法 3.13.3冷滚轧花键的工艺要求 3.13.4典型的冷滚轧机技术参数 3.13.5冷滚轧花键加工实例 3.14半轴的热处理 3.1 4.1热处理的具体工序 3.15磁力探伤检验 4.夹具设计 4.1原夹具存在的问题 4.2可微调新型夹具 摘要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至今100余年期间,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写下了人类近代文明的重要篇章。汽车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X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没有哪种机械产品像汽车这样对社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半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轴是用来将差速器半轴齿轮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或轮边减速器,对于采用非独立式悬架的驱动桥,根据其半轴内端与外端的受力状况,一般又分为全浮式半轴、四分之三浮式半轴与半浮式半轴三种。 半轴内端以花键连接着半轴齿轮,半轴齿轮在工作时只将扭矩传给半轴,几个行星齿轮对半轴齿轮施加的径向力是互相平衡的,因而并不传给半轴内端。主

减速器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则由差速器壳的两轴承直接传给主减速器壳。因而,半轴内端只受扭矩而不受弯曲力矩。半轴是汽车的轴类零件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为了满足半轴的强度要求.多年来,世界备国除了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外,还在材料选择、毛坯成型、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本文主要是对半轴在锻造车间、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的各步工艺进行分析和改进以及半轴的热处理和半轴齿轮的夹具改进。 半轴齿轮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等一切行走机械的差速器中,应用面广。需求量大。半轴已普遍采用精密模锻工艺生产。其工艺流程是:下料——加热——粗锻——切飞边——精锻——切飞边——表面清理——钻孔、车大端面——车孔、齐端面——拉花键——热处理——磨大端面和内孔。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亦称感应淬火,由于它的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很快,使零件的表面至心部有着巨大的温度梯度,而且淬火后零件由表及里存在着激烈的组织变化,这些特点决定它有着特殊的残余应力形态。一般说,轴类零件感应淬火后,表面层存在残余压应力,次表层和淬火区域边缘存在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的合理分布,能够大大提高零件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载货车半轴的合理用料,合理选择淬火层的深度及其分布,将大大提高半轴的使用寿命。 在车孔、齐端面工序中,由于夹具调整不便,更换供状时工件找正极其困难,耗工费时,齿轮装夹定位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为此,我根据所学知识,再通过一些先进资料研究了半轴齿轮车孔齐端面的可微调夹具,解决了原夹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半轴;热处理;夹具设计;花键设计 Abstract The car bears the until now from the end of 19 centuries 100 period in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Car industry from have no to have Developing with the astonishing speed, Wrote down the civilized and important literary piece in human modern age. The car is a quantity at most, universal, the movable scope i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transport biggest and modern pileup in deal. Have no which kind of machines product resemble the car is like this to the social creation like this extensive but profound influence.The half stalk is an importance that car spread to move the system to constitute the part,to be used to will differ soon the machine half stalk wheel gear output's motive pass to drive round or a sides decelerate the machine, Carry according to the half stalk inside with carry outside of suffer the dint condition, generally divided into Whole float type half stalk、three quarter float type half stalk、Half float type half stalk. 1. 前言 1.1国外汽车半轴的加工工艺 1.1.1 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万伦脱小客车半轴制造工艺SAE1039(相当于40Mn) 棒料切断——法兰热轧成型——正火——喷砂——清洗——表面磷化— —水平挤压成型(三段,用175t压力机)——法兰和轴承部分切削加工—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类,盘类,箱体类,齿轮类等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类,盘类,箱体类,齿轮类等 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内孔、平面、螺纹、齿面、曲面等。很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下面介绍轴类零件、箱体类和齿轮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其中阶梯传动轴应用较广,其加工工艺能较全面地反映轴类零件的加工规律和共性。 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 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⑸其他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三、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 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一般以重要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中心孔,再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精基准;尽可能做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并实现一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中心孔是工件加工统一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它自身质量非常重要,其准备工作也相对复杂,常常以支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类、盘类、箱体类、齿轮类等)

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内孔、平面、螺纹、齿面、曲面等。很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下面介绍轴类零件、箱体类和齿轮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如图6-1,其中阶梯传动轴应用较广,其加工工艺能较全面地反映轴类零件的加工规律和共性。 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 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⑸其他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主动齿轮轴加工工艺

主动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零件描述 本次设计的是轴类零件的工艺设计,这主要功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并传递运动和动力,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轴类零件的结构形式不同,一般有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本次工艺设计的是齿轮轴。 零件选材 毛坯的选择,加工余量大,加工精度低宜选用锻件毛坯。依零件的外观形状,为节省余量,毛坯选择时应选用直径为50mm,总长为150mm左右的毛坯材料。 由于要保证零件的传力传动性能,轴的材料选用通用的45钢,因为45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很适合用来做齿轮、轴类、套筒等零件。 定位基准 选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粗、精加工的定位基准,也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保证了各轴的位置精度,也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根据加工图纸上面各段配合轴段除了有一定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外,还有一定的位置精度,以上为定位精度,这种基准为粗基准,用来加工的表面所做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依据对加工表面的具体要求,可采用如下方案:粗车—调质—半精车—精车—粗铣键槽—精铣键槽—粗磨外圆—精磨外圆。 制定工艺路线 (1)两端面: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Ra12.5um,需进行铣削加工, (2)先粗车至φ48,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为Ra12.5,(3)半精车φ48, (4)车φ18外圆表面,公差等级IT17,表面粗糙度Ra12.5, (5)车φ16外圆表面,公差等级IT16,表面粗糙度Ra1.6,(6)车外圆φ12,选用粗车、半精车、精车等不同加工方法,

保证不同的技术要求。 (7)45钢经淬火加高温回火后 (8)工艺中所有车床选用CA6140车床。(9)螺纹的加工需用专用螺纹车刀

齿轮轴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绪论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加工工艺的注意点和改进的方法,通过总结零件的的加工,提高所加工工件的质量,完善产品,满足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一般齿轮轴有两个支撑轴径,工作时通过轴径支撑在轴承上,这两个支撑轴径便是其装配基准,通常也是其他表面的设计基准,所以它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对于一些重要的轴,支撑轴除规定较高的尺寸精度外,通常还规定圆度、圆柱度以及两轴径之间的同轴度等形状精度要求等。对于其他工作轴径,如安装齿轮、带轮、螺母、轴套等零件的轴径,除了有本身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外,通常还要求其轴线与两支承轴径的公共线同轴,以保证轴上各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 轴为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曲轴和直轴两类。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又可分为:①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轴,如各种减速器中的轴等;②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如铁路车辆的轴等,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滑轮的轴等;③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如起重机移动机构中的长光轴、汽车的驱动轴等。轴的材料主要采用碳素钢或合金钢,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等。轴的工作能力一般取决于强度和刚度,转速高时还取决于振动稳定性。 本课题缩小到对齿轮轴的研究,本课题中的加工精度高,因此对技术也就会随之提高,包括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使齿轮轴起到它的作用,更好的支撑传动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从而使产品更加畅销,寿命延续更长,具有长远的意义,齿轮轴机件的损坏、磨损、变形以及失去动平衡,严重时会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

齿轮轴切削加工工艺设计

齿轮轴切削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2 三、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3 四、加工余量的确定---------------------------------------5 五、综合分析、审查---------------------------------------7 六、参考文献------------------------------------------------7

一、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批量。机加工表面形状、精度、粗糙度、热处理要求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零件为机床的配换齿轮轴,材料为45号钢,尺寸为130mm*φ38mm,属于小型零件,数量为10件,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该零件的表面多为圆周面,精度最高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12.5-Ra0.8。该零件要经过退火、淬火和回火的热处理过程。 零件表面粗糙度Ra12.5,Ra6.3,Ra3.2的外圆表面选择粗车-半精车加工。表面粗糙度Ra0.8的外圆表面选择粗车-半精车-粗磨-半精磨的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Ra6.3的平面和半圆键槽选择粗铣加工。表面粗糙度Ra3.2、精度为IT9的孔选择钻-粗扩-精扩的加工方法。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加工精度、安排加工顺序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定位的作用看,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因此,选择定位基准的总原则,应该是从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零件开始加工时,所有的面均未加工,只能以毛坯面作定位基准,这种以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以后的加工,必须以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以加工过表面为定位基准的称精基准。 在加工中,首先使用的是粗基准,但在选样定位基准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首先考虑的是选择精基准,精基准选定以后,再考虑合理地选择粗基准。 1. 车外圆的表面时所选的基准: 外圆表面:粗基准 中心孔:精基准 2.铣平面和键槽时所选的基准:外圆表面 3.钻孔时所选的基准: 外圆表面:粗基准 中心孔:精基准 4.扩孔时所选择的基准: ①若首先要求保证工件末一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时,应该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作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应该选择内孔表面作

小汽车齿轮的加工工艺简介

材料工程新技术新工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小汽车齿轮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料11*班 教师:*** 学生:** 学号:********

小汽车齿轮的加工工艺与技术 摘要:齿轮是汽车行业主要的基础传动元件,通常每辆汽车中有18~30个 齿部,齿轮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噪声、平稳性及使用寿命。近年来, 齿轮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 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高精度、高 速度、高可靠性和高传动效率。最终归结于齿轮的加工工艺得到的进步。 关键字:齿轮加工工艺 一个完整的齿轮加工过程一般要经过毛坯的准备、毛坯正火热处理、车削 加工、滚齿、插齿、剃齿、再次热处理、磨削加工与修正等过程。 1.毛坯准备 毛坯的准备一般通过锻造制坯来完成的,当前,热模锻仍然是汽车齿轮件 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范围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 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2.正火处理 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 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减少热处理变形。所用齿轮钢的材料通常为20CrMnTi,一 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热处理工艺中,如果处理 不当将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 织不均匀,直接影响金属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 件质量无法控制。[1]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等温正火有效 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车削加工 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使 用机械夹紧不重磨车刀,实现了在一次装夹下孔径、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 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数控车床比一般的人工操 作车床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为计算加工提供很大便利。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 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4.滚、插齿 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 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 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非常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 高使用寿命,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 显著。

锥齿轮轴加工工艺及及夹具设计

第一章绪论 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毕业生来说毕业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它对以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非常有帮助。对于我们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来说,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做关于夹具的设计工作是很正常的,在此,我对锥齿轮轴零件的工艺过程及夹具进行课程设计。 在此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广泛的搜集多种资料和标准,另一个灰常重要的设计为专用的夹具的设计。 夹具是工厂车间里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设备,其可分为检验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和机床夹具等种类。 1.1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产品在加工前,要先对工件进行正确的装夹。 工件的装夹方法:1、使用夹具装夹工件;2、把工件装夹装在机床的花盘或者工作台的上面。 采用第二种方法装夹工件时,先在工件表面上划线(按图样的要求),定出加工表面的加工位置和加工尺寸。此种方法不要求使用专用装备,但效率较低,一般用于小批量生产。通常都是使用夹具在的大批量生产过程中。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以下优点: 1、工件的加工的精度能得到较高的保证。 2、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提高:夹具中装夹后的工件的刚性得到提高,所以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切削用量得到加大。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机床夹具的种类比较多,有以下几种通常被采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对机床的夹具进行分类。 1 通用夹具 通用夹具是指已经进行过标准化的,能够加工特定范围内的不同的种类工件的夹具。 2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是指专门为了特定的工件的某道指定的工序而进行设计制造出的夹具。通常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使用专用夹具。 3可调夹具 可调夹具是指夹具的某些元件可以更换或者可以调整,从而可以适应多种工件加工的夹具。对其可以分作成组夹具和通用可调夹具两类。 4组合夹具 组合夹具是指采用标准化的组合而成夹具部件和元件。 5拼装夹具

传动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传动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摘要 齿轮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矩和动力。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齿轮轴加工材料、热处理方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化,将对提高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及寿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加工工艺性,然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毛坯。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划分加工阶段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齿轮轴;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齿轮轴加工工艺设计 (4)

绪论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课程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此次的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各课程及相关绘图软件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 (1)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知识。 (2)培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的能力。 (3)培养正确地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4)培养自己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5)熟悉齿轮轴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步骤,为以后从事相关的技术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对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使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方案论证,机械加工余量计算,工艺尺寸的确定,编写技术文件及查阅技术文献等各个方面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