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归口单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目录

一、概述 (3)

二、任务来源及起草过程 (6)

三、规范制定的依据 (7)

四、规范内容与技术指标说明 (7)

一、概述

氧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而血氧饱和度则是反应机体供氧状态的重要指标,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日趋普遍,特别在心肺危重病人、麻醉手术病人、早产儿和新生儿中有大量应用。目前,脉搏血氧仪被广泛地用来评价血氧饱和度的状态,通过估算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脉率进行患者监护管理,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或减少缺氧所致的意外。血氧饱和度参数的准确性、一致性与病人生命安全、健康最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因此,做好脉搏血氧仪的计量检测有着重大意义。吸科科病房、重症ICU 、心外CCU 、手术室、麻醉室、恢复室、新生儿科、产房等重点科室都是脉搏血氧仪使用频率最高、使用周期最长、仪器准确性最关心的前沿战场。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有诸多国内外医疗厂家生产脉搏血氧仪,并在三甲医院、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脉搏血氧仪是一种通过光信号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利用脉动血流导致组织光学特性的依赖于时间的变化、用于估算动脉血功能氧饱和度(S p O 2)的医用电气设备,主要由电子元件、显示单元、操作界面和血氧探头组成。

脉搏血氧仪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根据红光(660nm )和近红外光(940nm )通过人体组织的吸收比率而计算获得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当红光和近红外光通过脉动血管组织时,透射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非脉动部分或称直流成分(DC );另一部分是脉动的或称交流成分(AC )。这两个波长的光吸收比率(R )公式为:

R = AC 660

DC

660?AC 940DC 940? (1)

由R 值可得到相应的血氧饱和度S p O 2值。

血氧饱和度能够反映出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程度,在人类疾病预防与诊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利用光电脉搏波检测法进行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液其他成分的检测成为了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医学计量检测和校准对临床医学研究、仪器本身功能需求、医患纠纷和质量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深远而重大。

(1)临床医学研究

血氧饱和度主要通过指夹式接触可以无损伤地测量人体血液中的血氧浓度、心率等。临床医学研究上,对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调节功能失常、手术创伤、麻醉损伤、医疗检查损伤等方面引起的氧供给不足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新发症等,避免了因血氧饱和度数据不足、病情分析不准确而引起生命危险。

血氧饱和度参数的监测与辅助治疗功能在临床治疗与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概括其使用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CCU)、全麻或局麻术中以及复苏室:作为对心肺重症病人一种安全、无侵伤性安全检测仪器,也用于内窥镜检查过程中的

监测功能。实践表明,应用脉搏血氧监测仪监测后续病症的发生比富有

临床经验医生的判断更可靠;

?2、急重症病个转运途中:目前,脉搏血氧监测仪所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即使在运动状态,技术指标也十分可靠。对于转运途中处于极其嘈杂

环境时,如救护车、火车、飞机、直升机等,也可通过屏幕信息提示病

人的心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整形或骨外科术后:可作为评价肢体血疏通程度的简单方法,例如在血管吻合或移植术后、或有软组织肿胀的部位,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可以检测出肢体是否获得了脉动的血液供应;

?减少重症监测病室使用血气分析仪的频率,特别是对建立血管路较为困难的病例;

?早产儿检测:通过监测SpO2提示控制给氧量以至逐渐减少到给氧维持SpO2在90%,达到限制氧气对早产儿毒副作用的影响,避免对肺脏功能

的损伤;

?开胸术:当一侧肺萎陷时,检测血氧饱和度可提示经另一侧肺维持氧合

的程度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增加给氧浓度;

?麻醉术后:处于恢复期病人的监测;

?普通病房:监测患有呼吸障碍和服用镇痛剂的病人。

(2)仪器本身功能需求

当前阶段,北京市各个大中小型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和医学科研院所使用的多参数监护仪、心脏除颤监护仪、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都配置有血氧饱和度参数监测功能。而且,脉搏血氧计、脉搏血氧仪等专用医疗设备也十分普遍,使用频率较高。对于呼吸系统病患者、循环系统病患者、危重患者、重症患者、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经常需要24小时无间断地数据监控,使用周期也很长。但是,此类脉搏血氧监测仪在临床使用一段时间后,血氧参数示值不稳定,容易受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频繁波动,血氧饱和度准确性难以保证,数据偏差较大。仪器本身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血氧饱和度参数示值稳定性、重复性、偏差、不确定度等都需进行计量检测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所以,仪器本身测量功能的计量检测需求也十分迫切和突出。

(3)医患纠纷关系

随着各种健康医疗产品进入家庭化护理、监测的飞速发展趋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氧饱和度参数、心率参数等医学名词已经不再陌生,对其使用的医疗设备脉搏血氧测量部分是否进行了法定计量检测也十分关心。同时,病人监护期间按参数、按时间计时收费的机制也促使他们对仪器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计量性能十分重视。由医疗设备测量数据准确性导致的医患官司、纠纷等并不罕见,更引起了社会各界媒体单位的格外关注。试想,一台没有经过检测校准的脉搏血氧监测仪在无法保证其测量数据准确性的情况下,却用于对各种高危重病患的数据分析和病情诊断,病人家属对之怎能不疑惑?怎能不引起难以调解的医疗事件与

纠纷?

(4)质量监督管理方面

目前,各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等都在针对自身专科技术特点和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血氧饱和度参数的计量检测需求,并进行积极调研、咨询、分析和论证对血氧饱和度增强医学计量检测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血氧饱和度参数计量工作不在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中,所以各单位考虑到经费支出预算与设备购置检测费用限额等因素,并未对之进行必要的检测校准,致使血氧饱和度参数的检测范围较小、检测力度较轻。因此,迫切的科室检测需求、快速的仪器更新速度、强大的检测计量作用与较低的检测执行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是针对上述脉搏血氧仪、脉搏血氧计以及其它多参数监护仪中脉搏血氧监护部分编制的校准规范。是在JJF(京)31—2003《脉搏血氧计校准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根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内容和格式修改,一方面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为临床使用中的设备提供质量监管方法,切实保护患者权益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起草过程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地方计量技术法规计划立项(见京市监监函【2019】118号文件“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制修订2019京津冀共建计量技术规范和北京市计量技术规范的通知”),由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联合编制了《脉搏血氧仪校准规范(京)》。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编写组在接到任务后,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脉搏血氧仪检测技术,调研了国内外主流的脉搏血氧仪厂家和型号,以及临床医生对脉搏血氧仪使用中的若干经验与建议,通过大量的试验检测和数据分析,进行了多次试验数据比较,并结合生产厂家的出厂标准和要求,完成了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工作。

本规范主要参考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术语和方法上力求统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之后,报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定

批准。

三、规范修订的依据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和引用了以下文件:

1)有关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2)JJF(京)31—2003 脉搏血氧计校准规范

3)JJF 1542—2015 血氧饱和度模拟仪校准规范

4)YY 0784—2010 医用电气设备医用脉搏血氧仪设备基本安全和重要性能专用要求

5)ISO 9919:2005(E)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pulse oximeter equipment for

medical use.

6)ISO 80601-2-61:2011《医用电气设备第2-61部分:医用脉搏血氧仪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四、规范内容与技术指标说明

脉搏血氧仪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的一种常用设备,其技术参数的准确关系着千万患者的生命健康。本规范主要针对脉搏血氧仪、脉搏血氧计以及其他多参数监护仪、床旁监护仪和病人监护仪中脉搏血氧监护部分编制和修订的校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

(1)血氧饱和度:由脉搏血氧仪测得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对动脉氧饱和

度S

a O

2

的估计值,%。

(2)脉搏频率值,每分钟动脉搏动的次数即为脉搏频率,脉搏频率可在人体指尖处采集,次/分。

具体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功能性检查

脉搏血氧仪应具有仪器名称、生产厂家、型号、出厂编号等标识。

脉搏血氧仪的按键应安装可靠,通断状态明显,控制按钮标识清晰。

脉搏血氧仪应结构完整,无影响正常工作和妨碍读数的缺陷以及机械性损伤。

2.血氧饱和度S p O2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

血氧饱和度S

p O

2

的测量范围至少应满足(70~100)%。

[75~100)%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不大于2%;小于75%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不大于3%。

3.脉搏频率值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

脉搏频率值测量范围至少应满足(30~250)次/分。

脉搏频率值测量误差为±2%或者±2次/分(二者取较大者)。

与JJF(京)31-2003《脉搏血氧计校准规范》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了格式修改;

―增加了引言内容;

―增加了引用文件,对名词术语及测量标准和其他设备进行了增减;

―对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和脉搏频率值测量范围的校准方法;

―增加了校准结果表达与处理、复校时间间隔内容;

―增加了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附录A)和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附录B);

―完善了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内容(附录C)。

本规范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JF(京)31-2003

低气压试验箱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低气压试验箱校准规范 编写说明 (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二O—九年十月

低气压试验箱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经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达的质检量函【2017】25号文“质检总局计量司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由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等为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低气压试验箱》校准规范。 二、制订规范的必要性 低气压试验箱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信息、电子等领域,确定仪器仪表、电工产品、材料、零部件、设备在低气压、高温、低温单项或同时作用下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试验。采用整体式组合结构形式,试验箱由位于前部的保温箱体(承压结构)、温度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低气压(高度)试验箱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航空航天、信息电子等领域低气压试验的重要设备,“低气压试验箱是模拟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高度下不同大气压力值的仪器,通过气压值与高度值的数学函数关系进行计算,有一般0m高度相当于绝压101.3kPa,10000m高度相当于绝压26.4kPa,20000m高度相当于绝压5.5kPa,35000m高度相当于绝压0.5kPa。一般低气压试验箱的大气压力范围为绝压(0.5?110)kPa,即高度(0?35000) 低气压试验可以确定仪器仪表、电工产品、材料、零部件、设备在低气压作用下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同时也可对试件通电进行电气性能参数的测量,试验的结果关系到航天、航空器的飞行试验安全、以及电子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当今随着航空航天以及信息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低气压试验箱的使用相当普遍,基本上只要涉及航空航天技术的设备都要进行低气压(高度)试验,加之GB/T11159-2010《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GB/T10590-2006《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条件》两项标准以及《JJF1101-2003环境实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已经颁布实施很多年,但目前对于低气压(高度)试验箱的校准还没有相关的规范,使得低气压箱的校准处于非受控状态。针对低气压(高度)试验箱制定一部统一的校准规范,保证低气压试验箱量值准确,科学规范低气压试验箱校准的方式方法对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脉搏血氧仪 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

2性能指标 2.1外观与结构 2.1.1外型应端正,色泽应均匀、不应凹凸、裂纹、锋棱、毛刺。 2.1.2外壳紧固应无松动现象。 2.1.3文字和粘贴标记应清晰、准确、牢固。 2.2血氧饱和度 2.2.1测量范围 应为35%~100%。 2.2.2准确度: a)在70%~100% 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3%; b)70%以下,无准确度要求。 2.2.3血氧饱和度测量分辨率 血氧饱和度测量分辨率应为1%。 2.3脉率 2.3.1测量范围 应为25bpm~250bpm。 2.3.2 准确度 脉率测量误差应为±3bpm。 2.3.3脉率测量分辨率 脉率测量分辨率应为1bpm。 2.4通讯功能(适用于BM2000、BM2000D、BM2000E) 脉搏血氧仪应具有蓝牙通讯功能。 2.5低电提示 脉搏血氧仪应具有低电提示功能。 2.6其它功能 2.6.1续航时间 脉搏血氧仪充满电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进行血氧饱和度和脉率测量,工作时间应不低于10h。 2.6.2网络安全功能(仅提供数据接口) 数据接口传输协议:蓝牙 4.2标准协议。 2.6.3血氧波形显示功能(适用于BM2000、BM2000D、BM2000F) 脉搏血氧仪应具有血氧波形显示功能。 2.6.4旋转显示功能(适用于BM2000) 脉搏血氧仪应具有屏幕旋转显示功能。 2.7安全性能要求 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 9706.1-2007《医用电气安全通用要求》和YY 0784-2010《医用电气设备医用脉搏血氧仪设备基本安全》的要求。 2.8环境试验要求 环境试验除应符合GB/T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中气候环境试验Ⅱ组、机械环境试验分组表Ⅱ组及表2的规定。运输试验、电源电压适应能力试验应分别符合GB/T 14710-2009中4章、5章的规定。 2.9电磁兼容要求 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YY 0784-2010《医用电气设备-医用脉搏血氧仪设备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专用要求》第36条标准和GB 4824-2013《工业、

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规范编制说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电力行业标准 《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 编制说明 《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标准编写组 2016年9月

1工作简况 1.1任务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国家对燃煤电厂节能改造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厂迫于政策要求,加之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可以采用的节能改造新技术越来越多,而各机构节能量计算方法也不统一,导致相同的技术在行业生产、管理、经营、机组改造招投标时采用的计算方法、分析手段、结论不尽相同,给项目的评估、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给节能改造的决策造成一定的难度。目前对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计算方法的明确性、规范性日渐迫切,无论是从行业还是电厂角度出发都急需一套比较全面的节能量计算方法。 本标准为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是针对我国燃煤电厂采用各类节能技术改造前节能量预测、改造后节能量评估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指导燃煤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燃煤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范燃煤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1.2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的要求,第231项标准《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为本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机构,由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归口单位,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牵头起草,编制人员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河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科学研究院、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大唐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人员组成。 标准起草从2015年5月开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标准起草小组成立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受制定任务后,在中电联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标准起草小组成立,确定由西安热工研究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广东省电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

静力单轴试验机校准规范第3部分:位移、速度 编制说明

静力单轴试验机校准规范 第3部分:位移、速度 编制说明 起草:静力单轴试验机校准规范编写组审查:全国力值硬度重力计量技术委员会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8年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制定/修订计划,在归口单位全国力值硬度重力计量技术委员会计量技术委员会领导下,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和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组成的静力单轴试验机校准规范第3部分:位移、速度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起草小组制定《静力单轴试验机校准规范第3部分:位移、速度》。 二、制定背景 静力单轴试验机位移及移动速度对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至关重要,GB/T 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 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23441-2009《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2952-2011《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 18173.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等标准要求的试验速率为100mm/min;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要求的试验速率为200mm/min;GB 12952-2011《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 18173.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等标准要求的试验速率为250mm/min;GB 18173.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橡胶类、GB 18173.2-2014《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GB/T 18173.3-2014《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B 18173.4-201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4部分:盾构法隧道管片用橡胶密封垫》、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JC/T 408-2005《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等标准要求的试验速率为500mm/min;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物流园区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标准起草小组 2019-12

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为了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东莞市物流园区规范化发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结合物流园区现状,制定了《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由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负责牵头制订该标准。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物流园区是物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对于转变物流发展方式,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物流园区数量稳步增加,发展势头迅猛,与此同时,针对物流园区的服务管理却仍滞后于园区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许多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服务不合理甚至资源浪费等现象出现。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是解决物流园区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物流园区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其制定有助于规范物流园区行业合规发展,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三、编制思路和原则 (一)、编制思路 本标准是根据物流园区服务规范的特点,以物流园区服务规范的基本要求、服务设施要求、服务要求、服务提供要求、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为特点,结合物流园区服务行业管理现状进行编制,主要参考以下文件。

GB/T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826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T 18354 物流术语 GB/T 21334 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 GB/T 24359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 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 (二)、编制原则 本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 本标准结合我国物流园区服务管理规范工作现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物流园区术语规范,以及对物流园区服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并参照国外物流园区服务管理模式,对物流园区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规范给出了明确要求。 2、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物流园区产业发展的政策,贯彻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物流园区产业相关标准协调一致、衔接配套,符合我国物流园区标准体系建设的需要。 3、合理性原则 本标准从物流园区行业全局出发,结合物流园区服务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行业的实际要求,合理可行,便于实施与监督。 4、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写。 四、编制过程与内容的确定

果评价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房间空气调节器制冷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耗电量和降温效果评价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就是能源问题,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节能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空调的迅速普及,空调的用电负荷在逐年猛增,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空调用电负荷甚至高达城镇总体用电负荷的40%左右,如何在保证舒适性的条件下降低空调能耗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房间空气调节器作为大功率耗能电器,在满足人体舒适性的前提下实现节能运行对国家的节能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客观评价家用空调器在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节能效果和舒适性,特制定本标准。 二、任务来源和工作程序 《房间空气调节器制冷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耗电量和降温效果评价规范》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提出;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清华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在前期广泛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2017年6月正式启动了本部分的制定工作,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提出了标准草案稿,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起草小组深入讨论与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2017年7月形成送审稿。 该标准将于2017年8月完成报批稿。 三、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及其说明 基于目前的市场现状以及用户使用中的痛点,亟需制定《房间空气调节器制冷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耗电量和降温效果评价规范》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寻求技术突破实现房间空调器节能运行,加速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步伐。 针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制冷连续运行状态下的耗电量和降温效果指标进行补充并统一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四、标准编制原则 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确定标准的组成要素。 2、本标准制充分考虑了测试方法与用户实际情况尽可能接近,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和可复现性。 3、在标准修订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本标准要与国家的政策、法规相一致; 2)本标准应紧密结合国内,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3)本标准要尽量与国际上相关的标准、法规接轨;

《纸张透气度测定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纸张透气度测定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1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国烟科[2013]115号文件下达了本规程的修订任务,本项目合同编号:2013B016。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内容研究、规程编制、实验验证、数据处理及征求意见等工作。 项目协作单位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川渝、广东、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协助项目技术方案的实施、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和规程编制。 1.3 主要工作过程 2013年接到国家局下达的项目计划; 2013年7月在郑州召开了项目启动会,项目组成员讨论并确定了检定项目、计量性能要求及其检定方法; 2013年8月至10月起草检定规程初稿,编制实验方案;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项目组根据实验方案,在不同实验地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多型号纸张透气度测定仪进行验证实验; 2014年6月完成了实验报告和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

1.4 规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表1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分工

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规程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国外没有相关性质的检定规程。 国内曾经在1998年制定了纸张透气度测定仪检定规程,但当时仅对压力计和透气度做出了计量性能要求。本规程是对1998年版的修订。 3 规程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3.1 规程适用范围 本计量检定规程主要适用于新制造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纸张透气度测定仪的检定。 3.2 规程编制原则

(推荐)脉搏血氧仪原理与全面解决方案

脉搏血氧仪原理与全面解决方案 本文导读]:脉搏血氧仪采用无创式技术测量血氧中的氧气含量,测量对象更准确的叫法是血氧饱和度,即SpO2。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脉搏血氧仪,一个是介绍脉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另外,面临在精确测量时候的挑战,也包括器件选型,最后我们会有几张图片介绍ADI的参考设计。 做过监护血氧仪、指甲式血氧仪都清楚,监护仪里面是带有血氧的模块,还有比较小的指甲式的,就是偏向于家用、个人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什么是脉搏血氧仪?首先讲一下氧气,大家知道人需要氧气活着,氧气怎么样让人活下去?氧气在血液当中的红细胞,由红细胞通过动脉供养给毛细血管。脉搏血氧仪测量的对于是血氧的饱和度,我们用SpO2,SpO2测量怎么出来?是代表实际含氧量与全氧饱和度的比值。刚才有介绍氧气怎么样传递到人体各个器官、毛细血管,里面就是靠红细胞,红细胞其实很小,非常、非常小,我们这里列了尺寸,是6-8微米的直径,厚度是2微米,每个细胞的寿命是100-120天,会回收再生。这些细胞是骨髓产生的,所以每个细胞需要7天的时间才能产生,跟电子不是直接有关,但如果不了解的话讲一讲还是有点意思。成人的体内细胞产生是每秒钟400万个,我们由荷尔蒙EPO 刺激产生的,运动员会注射这些激素,红细胞越多携带氧气的能力越强,竞赛的过程当中对没有注射的来讲是不公平的,所以在体育激素里面的故事会听到。每个成人有20-30万亿红细胞,男人比女人多20%。主要功能是氧气从肺里面送到人体的器官,保证各个器官的工作,每个红细胞在体内的循环从肺出去然后再回来,大概需要20秒的时间。

什么是脉搏血氧仪?在这个里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HbO2的定义。在肺里面,红细胞是这样的,本身附着血红蛋白,符号是Hb,一种是氧合血红蛋白,就是HbO2,还有还原血红蛋白,从动脉经过毛细血管回到颈脉的时候,氧分子脱落了。这是我红细胞,附带血红蛋白,里面包含四个氧分子,是饱和的血红蛋白分子。血氧的饱和度,典型值是健康人,这个值90%-100%比较正常,但很多情况下跌到60%,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病人身体的供血能力比较差,HbO2的读值会下降。 测量的原理,我们拿了最简单的例子,这也是最通常的情况,世界上大多数的血氧仪都是靠

广西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老年人介护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老年人介护服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根据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8]351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桂林市民政局、桂林市社会福利院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老年人介护服务规范》。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据民政部公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1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1.3%。 而截至2018年底,广西常住人口为4926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730万人。数据表明,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速发展,老龄人口迅速增长,尤其是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数量大幅增加,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逐年增多,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方式。

截至2016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4万个,养老床位数达730.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平均拥有床位31.6张;广西全区范围内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数超过1000家,拥有养老服务床位约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约19 张。 近年来,广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201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实施了《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2016—2020年)》,通过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高龄补贴制度全覆盖,建立健全老年人福利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分别出台了《广西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实行老年人能力分等级,养老机构分星级,助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并结合评定结果细分补贴档次,给予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同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暂行办法》,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2020年,广西将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城镇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超过15张,健康养老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建成15个左右规模较大、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业集聚区。 福利院养老机构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公益事业组织,其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背景介绍 在智能家居中,插座作为一个提供所有电器设备电能的关键器件,控制的功能毋庸置疑。智能插座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与家居有关的各种子系统系统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共享和通信,还可以通过家庭智能网关与家庭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截至去年,我国智能插座市场规模达到6555万元,预计未来智能插座市场还将突破1个亿。海外市场更加火热,美国亚马逊上智能插座的火爆更是让行业内做智能插座的电源芯片都卖断了货。据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智能插座搜索指数环比上涨218.8%。 虽然,方便环保的智能插座使消费者对其越来越感兴趣,智能插座的市场需求也已经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市场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等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智能插座市场的爆发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智能插座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插座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插座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帮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插座产品的标准。 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能插座标准的空白。 2、任务来源 规范智能插座的智能市场的发展,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协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8】311号文件,项目名称:《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3、主要工作过程 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家用智能插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立项申请及标准初稿。 标准立项:2018年12月24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印发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国标协【2018】311号立项文件。 标准讨论:2019年5月15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全峰检测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于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讨论会。会议中对标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探讨,并提出标准修改意见如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评分规则等,同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征求意见。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抗折试验机》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检定规程自2001发布实施以来,为抗折试验机的检定检验和生产提供了依据,但随着社会发展,抗折试验机的型式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改变,JJG476-2001已经无法涵盖现在的抗折试验机的范畴,极大一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检校变得无法可依。 根据上述情况,由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修订计划,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监量函【2018】540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订制订、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表,项目组正式启动了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的修订工作。 2 目的和意义 本规范的修订中适用范围新增了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抗折试验机,涵盖了极大一部分2001版没有包含的新型抗折试验机,本规范的发布,将使得这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校检变得有法可依,更好地规范各种型号的抗折试验机的技术参数,规范地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试验步骤、完善试验方法,正确评价抗折试验机的技术性能。确保我国量值溯源统一、准确、可靠,确保不致于因检定依据不当而带来影响,保证抗折试验机检测产品的质量及用于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 规程内容说明 3.1 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变化 规范的本规范代替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与JJG476-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 ——增加了耐火材料高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 ——增加了耐火材料常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 ——增加了标准测力仪可以不具备速度测量功能 ——增加了使用速度测量功能标准测力仪校准施加试验力速度的方法 ——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 3.1 关于范围 在本规范中范围既涵盖了476-2001年版本中电动抗折试验机、非金属薄板抗折试验机、数显陶瓷抗折试验机的同时又新增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和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机(包含水泥抗折抗压一体机(抗折部分)。 3.2 规程起草的技术依据 给出了本规范编写的主要技术依据如下 GB/T 2611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 3001-2017 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002-2017 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810.4-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第 4 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GB∕T 7019-2014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GB/T 9772—2009 石棉水泥波瓦及脊瓦抗折试验 GB/T 9775—2008 纸面石膏板 GB/T 9966.1—2001 天然饰面石材抗折试验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B/T 6866 数显陶瓷抗折试验机技术条件 JC/T 724 水泥胶砂电动抗折试验机 JC 746—2007 混凝土瓦

建筑工程设计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上海市认证协会团体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背景说明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体现项目质量目标、要求、水平以及项目使用价值,构成工程质量体系中的内在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和各种设计文件质量,对实物工程是否能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确保质量“的国家建设方针其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设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好坏,无论从工程质量、工程投资和工程进度,以及建成后运行成本、投资效益等方面都起到剧组轻重的作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以工程设计咨询为核心,为城镇建设提供高品质综合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供应商。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和1953年成立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生产技术处设计科,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旗下拥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建设咨询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美国威尔逊室内设计公司等20余家分子公司和专业机构。集团业务领域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提供多样性服务,其中包括规划、建筑、水利、市政、风景园林、室内装饰、岩土、建筑声学等各类设计咨询服务,以及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 工程总承包服务。集团连续多年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用户满意企业”奖和

“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奖。集团作品遍及全国各省市及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上万项工程设计及咨询工作,建成大量地标性项目。2019 年位列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企业第60位。 本文件由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由上海市认证协会批准立项,并由上海市认证协会归口,由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上海市认证协会、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起草。 二、起草过程 本文件制定工作的主要过程如下: 2020年9月10日~20日,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标准制定项目需求,确定制定工作计划,调研并收集基础资料。 2020年9月21日~9月30日,研究现有建筑工程设计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等,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系统梳理所搜集的资料,会同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按照GB/T 1.1—2020、GB/T 24421.3—2009、GB/T 28222—2011、GB/T 30226—2013等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2020年10月01日~10月20日,在各方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标准编写组成员通力协作完成了标准草案稿,征集各方意见。

血氧仪的测试原理

血红蛋白是血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其它组织。血红蛋白在任一时刻所含的氧气量被称为血氧饱和度(即SpO2)。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呼吸功能及氧含量是否正常的重要生理参数,它是显示我们人体各组织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生理参数。严重缺氧会直接导窒息、休克、死亡等悲剧的发生。 在肺部,氧气附着在受红细胞约束的蛋白质上,称为血色素(符号Hb),血液中的血色素有两种形态: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则 血氧饱和度SpO2= (HbO2x100)/( HbO2+Hb)x100% 血氧仪的测试原理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在可见光和接近红外线的频谱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还原血红蛋白吸收较多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少的红外频率光线;而氧合血红蛋白吸收较少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多的红外频率光线。这个区别是SpO2测量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为测量人体对红光和红外光线的吸收。红色和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位置相互靠得尽可能近,发射的光线可透过人体内的单组织点。先由响应红色和红外光线的单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光线,然后由互阻放大器产生正比于接收光强的电压。红色和红外LED通常采用时间复用的方式,因此相互间不会干扰。环境光线经估计将从每个红色和红外光线中扣除。测量点包括手指、脚趾和耳垂。 脉搏血氧仪提供了以无创方式测量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红蛋白饱和度的方法。脉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动脉搏动期间光吸收量的变化。分别位于可见红光光谱(660纳米)和红外光谱(940纳米)的两个光源交替照射被测试区(一般为指尖或耳垂)。在这些脉动期间所吸收的光量与血液中的氧含量有关。微处理器计算所吸收的这两种光谱的比率,并将结果与存在存储器里的饱和度数值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血氧饱和度。 典型的血氧仪传感器有一对LED,它们通过病人身体的半透明部位(通常是指尖或耳垂)正对着一个光电二极管。其中一个LED是红光的,波长为660nm;另一个是红外线的,波长是940nm。血氧的百分比是根据测量这两个具有不同吸收率的波长的光通过身体后计算出的。 图1:基于ADI的ADuC7024的血氧仪电路框图。

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 编制说明-河南

《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者体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系统工程。 根据《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豫政办【2017】9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指出要实施科技促旅行动,建设智慧旅游示范引领性项目,制定智慧旅游企业标准,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创新示范基地”的要求和陈润儿省长在原省旅游局调研并主持召开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在智慧旅游、品牌旅游和全域旅游上下好功夫,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指示精神,2019年我省将重点开展智慧酒店的建设工作,为规范和指导我省智慧酒店建设,落实我省行动方案的工作目标,提高我省智慧旅游建设水平,推进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各酒店高度重视酒店智慧化建设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开展工作,但是目前我省尚无相关标准作为技术支撑,无法对各酒店智慧建设情况进行督查考核。为保证全省智慧酒店建设质量,急需出台我省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这一标准的制定对指导、推进我省智慧酒店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使我省在全国智慧酒店建设

中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作用。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豫政办【2017】97号)和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2019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豫信息化【2019】1号)精神,持续开展我省旅游酒店智慧化提升工程,推进星级以上酒店智慧化改造,加快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现场调研、会议论证的基础上,向省市场监管局申请该地方标准立项,经批准,将《智慧酒店建设评价规范》列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该标准立项计划号:20193110163。 该标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管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信息中心和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起草编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1、一致性原则 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各条款内容与国家及河南省现行政策、规划、标准、意见中的规定和要求相一致。参考的政策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尽量等同引用。 2、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参考了河南省地方标准《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DB41/T 1859—2019),经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结合我省智慧酒店建设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关键技术路线和指标。 3、标准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制定,从技术的角度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扩展性;从使用角度上,要有利于指导我省智慧酒店的建设和管理,解决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ilter Integrity Test (编制说明) 归口单位: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钮因上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一任务来源 近几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需要使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以下简称完整性测试仪)对其产品进行过滤性能,但至今国家对此类仪器没有相关的校准规范和方法2016年8月,由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主要起草单位申请起草该校准规范。2017年5月,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同意立项上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审定并批准立项,以“国质检量函[2017]25号”文正式下达制订任务。 二制订规范的必要性 1、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亦称完整性测试仪、滤芯完整性测试仪,是对除菌滤膜及过滤系统进行完整性测试的专用仪器。该设备能在保证了滤芯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测试技术判断除菌滤膜及过滤系统的过滤性能。其主要的测试方法有:泡点测试、保压测试、扩散流测试和水侵入测试等四种。泡点测试主要针对过滤面积较小的过滤器,与孔径的相关性较好;而保压测试、扩散流测试和水侵入测试主要针对大过滤面积的过滤器,对该类过滤器测试的准确性更好,不仅与孔径相关,而且跟滤膜的开孔率也相关。扩散流测试和水侵入测试均是流量测试,主要针对不同的滤芯而采用的不同测试方法。 2、直至目前,完整性测试仪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也未有相应的国家检定/ 校准依据,给使用单位溯源带来了困难。使用单位在使用完整性测试仪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确认检测设备的计量性能,而计量部门在对其实施校准时,也迫切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所以制定《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校准规范可以为此类仪器的校准工作提供确实可行的技术依据;为统一全国压力量值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从而填补国家对该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依据技术文件的空白。 三制定规范的简要过程 1、规程制定任务批准立项后,起草人在思想上、技术上、资料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起草前期、过程中和完稿后起草小组都对方案、技术路线和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咨询和斟酌。

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脉搏血氧仪设备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脉搏血氧仪设备(以下简称血氧仪)临床评价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血氧仪临床评价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血氧仪临床评价的一般性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临床评价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脉搏血氧仪设备,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分类编码为6821。 脉搏血氧仪设备通过光信号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利用脉动

血流导致组织光学特性的依赖于时间的变化,用于无创的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率(PR,即Pluse Rate)。 脉搏血氧仪设备包括脉搏血氧仪主机、血氧探头和探头延长电缆(如提供),其中探头延长电缆和血氧探头可组合成单一的部件。 本指导原则所述的血氧仪包含预期测量和监护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各种设备或系统。血氧仪可以单次测量或连续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或是独立设备,或集成在多参数模块的设备或系统中。血氧仪可以使用透射、反射或散射方式,透射、反射或散射方式指的是血氧探头几何结构,而不是指血氧仪的原理、光在血红蛋白上的作用机理。 本指导原则对于血氧仪的测量部位、预期使用环境等不做限制,例如,血氧仪的测量部位包含但不限于手、手指、足、前额、耳、鼻和背,等等;血氧仪预期在医疗机构或在家庭中使用。 二、基本要求 制造商应提供血氧仪的下述信息: (一)综述信息 1.临床机理、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实现方法,例如,功能血氧饱和度或氧合血红蛋白、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 2.设计特点和功能;

《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 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510号),编号为2019-1-037。 负责起草单位安徽信品道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 标准起草人 (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 序 号 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 ------ 编制情况 1、编制过程简介 2019年3月,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秘书处组织开展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梳理和构建标准体系框架图和明细表,研究计划制定一些列中小企业服务标准,其中,《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由安徽信品道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并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标准编写工作。 2019年4月,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由安徽信品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向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了《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立项计划,同时,编制完成标准草案。 2019年7月,参加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地方标准立项评估。 2019年11月,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510号),《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获得立项,编号为2019-1-037。同期,赴安徽省内多地开展相关调研。 至2020年4月,召开多轮标准起草组编写会,和其他系列标准一起征求联盟内成员单位意见,形成此次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几年,我省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些列举措,取得一定成效。我省新

广西地方标准《公路涉路施工活动技术评价规范》编制说明-广西交通运输

附件2 广西地方标准《公路涉路施工活动技术评价 规范》编制说明 1 工作概况 1.1 任务来源 2014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公路涉路施工活动技术评价规范》列入2014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桂质监函[2014]238号),项目编号为2014-0241。 1.2 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规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监督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的。 本规范起草人为:唐飞、刘杏、徐远玲、覃昊、洪畅茂、刘毅、张斯悦、吴兆辉、李卫、姜明、晁遂。 1.3 主要工作过程 201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局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组织成立了《公路涉路施工活动技术评价规范》项目编写项目组。编写组召开会议对规范制定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了规范的编制思路和内容,明确了人员分工。 2013年5-8月,编写组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按照各自的分工,

分别开展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研究工作。 2013年9月,编制完成了规范初稿。 2013年9-11月,编写组根据相关专家意见对规范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3年12月,编写组将规范初稿发往广西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征求意见,对意见进行研究、分析、处理,对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成征求意见稿。 2 规范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规范的编制原则 (1)规范应涵盖重要的、常见的涉路工程。 (2)规范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结合广西地区特点编制。 (3)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参照技术法规的要求,结合公路行业、铁路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电力行业、通讯行业等工程特点,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提出一套安全评价的指标和具体数值。 (4)针对每一种涉路工程在安全评价准备工作、评价内容、工程施工验收、以及工程后期养护管理都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涉路工程的管理形成闭环,是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5)涉路工程安全评价应涵盖施工期间的结构和交通安全保障、运营期间的交通安全等。 (6)抓大放小原则,即针对重要的公路比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进行明确的规范,而对低等级公路如三级公路、四级公

角膜地形图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角膜地形图仪校准规范》 (制定) 编制说明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019年10月

一.任务来源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计划立项(见质检量函[2017]25号文件“质检总局计量司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角膜地形图仪校准规范”的起草工作。 二、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角膜是一凸形的高度透明物质,位于眼球最前端,它是人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屈光度约占人眼总屈光度的70%,因此,角膜表面形态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眼的屈光状态,从而直接影响眼的视功能。 100多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发明了许多技术,如Placido盘、角膜曲率计、角膜镜等,相继用于角膜形态和曲率的研究。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人们对角膜形态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角膜曲率计测量范围局限在角膜中央3mm范围;利用Placido盘角膜图像判断角膜形态属于定性性质,而且测量范围也比较有限。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把计算机技术与Placido环反射技术、光学裂隙扫描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发明了各种角膜地形图仪(又称角膜地图仪),使人们可以系统地、定量地了解整个角膜表面的形态。角膜地形图仪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将视频摄像系统拍摄的角膜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应用彩色编码技术(color-coded)将成千上万的数据转化为彩色图形,直观显示角膜高度或屈光变化,以便于临床应用。 角膜地形图仪不但应用于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等)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而且在角膜接触镜的设计、角膜屈光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量的控制、术后的屈光变化及预后评价方面也有重要应用,甚至成为一种必须的手段。现在关于角膜地形的研究已形成一门边缘学科,在一些发达国家,不仅有专门从事角膜地形图仪的设计和有关理论研究的人员,而且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也专门化。 角膜地形图仪作为眼科医疗行业重要的检查设备,其产品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及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ISO 19980-2012 Ophthalmic instruments –Corneal Topographers和ANSI Z80.23-2008 Corneal Topography Syste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