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

tekla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
tekla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

第三课–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创建及修改模板成分

用DXF格式导入AutoCAD文件

练习——创建一个新的构件图模板

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捕捉网格

“捕捉网格”选项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来安排线、圆、文本和域到预定的位置上。想要打开这一功能的话可以到“设定值”下拉菜单中打开“网格”项。

我们可以独立地定义X及Y方向的网格大小,精度是,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对话框选择让网格显示或是隐藏起来。

捕捉网格诀窍:

1.X和Y的网格值越小,捕捉其中的对象就越困难。

2.改变了“网格”对话框中的任一个值以后,需要按鼠标右键,选择“中断”命令。

否则无法选择任何对象。

3.不要将X和Y的网格间距设到很小(比如),然后再将网格设为可见的。这会花费

几个小时来显示它们!

缩放

Tekla Structures的模板编辑器有跟在Tekla Structures中一样的缩放功能。不过只有三个按钮可以用来进行缩放。一个放大按钮、一个缩小按钮跟一个显示原来尺寸按钮。其余的缩放命令可以在“窗口”下拉菜单中找到。

诀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缩放,只要按住Ctrl键然后滚动鼠标上的滚轮就可以了。

创建直线、圆、圆弧、矩形及填充区域

作为练习,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图纸模板,设置网格为X=5和Y=5,然后创建一些这些对象。

创建文本及文本域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在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的字符,检查一下颜色及字体的设定,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或点击“文本”按钮,然后把文本放到需要的位置上。我们需要点击两下鼠标,首先给出定位点,然后定出方向点。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域,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域”下面的“文本”,选择需要的文本域,检查一下对齐方式、文本长度、小数位数、排序方式、类型,以及是不是和。

接下来检查一下下级对话框中的字体和颜色的设置,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域”,把它放到需要的位置上面。只需要点一个点就可以了,模板中的文本域是不可以旋转的。

捕获点

同Tekla Structures图纸编辑环境相类似,所有的线、圆、圆弧都有捕获点。线跟圆弧在它们的末端,矩形在它们的角点,圆在它们的中心,文本及文本域在它们的右下角。

移动对象

如果我们需要移动对象,我们可以选中它们,然后通过它们的捕获点来将它们拖动到新的位置。但这样我们只能将其以预选设好的网格大小为单位进行移动。如果我们想要移动一个与网格大小的倍数不同的距离,我们就可以用“移动对象”对话框来进行。

要打开“移动对象”对话框,我们需要从“编辑”下拉菜单选择“移动”。要用这个

对话框移动对象,我们只需选中需要移动的对象,然后在对话框中填入X及Y的值,点击“移动”按钮就可以了。

复制及粘贴

同许多Windows的应用程序一样,模板编辑器中可以使用复制及粘贴命令。只要选中需要被复制的对象,右击鼠标,选择“复制”,然后再右击鼠标,选择“粘贴”。

修改对象的属性

直线、圆、圆弧和矩形–要修改这些对象的颜色,到“设定值”下拉菜单,选择“线型”。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需要的颜色,然后点击“修改”就可以了。

文本–双击文本,“文本属性”对话框就会出现。

我们可以在主对话框中对文本进行修改,在“字体”对话框中对字的高度、宽度、字体以及倾斜进行修改,在“笔”对话框中对文本的颜色进行修改。

文本域 -双击文本域,“文本域属性”对话框就会出现。

我们可以在主对话框中选择文本域,它的对齐方式,长度、小数的位数、排序方式、类型,以及是小计、总和还是不是和。

我们还可以在“字体”对话框中对字的高度、宽度、字体以及倾斜进行修改,在“笔”对话框中对文本的颜色进行修改。

创建及修改模板成分

如同在第二课中所讨论的,所有的模板都包含有模板成分。模板成分是包围在所有的对象外面的。如果有任何一个对象超出了模板成分的范围,在存盘时会出现一个警告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两种选择——把在模板成分外面的对象移到里面,或是扩大模板成分来把所有的对象包围进去。

我们不能拉伸一个已经存在的模板成分来扩大它。所以我们必须双击已有的那个模板成分,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击应用按钮,然后点确认。再到“创建”下拉菜单中选择“模板成分”,把新的模板成分放置到所有对象的周围。最后再选中老的模板成分来删除它。

用DXF格式导入AutoCAD文件

很多用户需要在图纸的某个地方用到他们客户的图标——一般是在图签栏中。我们可以在模板编辑器中把图标画出来,但一般来说我们会已经有一个AutoCAD的DWG格式的图标。

即使我们没有DWG格式的图标,也许我们会有BMP格式的(或是可以被扫描的图片),这样我们还是可以把它转进AutoCAD,变成由线条及阴影线组成的对象。

诀窍:

不要把阴影线设置为高精度,否则当打碎它的时候会出现几千条细小的线,这样会减慢图纸打开的速度。

准备DWG文件以输出到DXF…

1.在DXF文件导入到Tekla 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后就不能修改它的比例了,所

以我们在导出DXF文件之前必须先在AutoCAD中将图标的大小调整好。模板编辑器中的单位是毫米,是按1:1工作的。所以我们必须事先量好图标的准确大小。

2.炸开所有的阴影和块。

3.把图标移动到0,0,0

4.输出成12版DXF格式。(目前只能是R12 DXF的格式)

将DXF文件输入到模板中…

1.从“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导入DXF”

2.选择所需的DXF文件,然后点“OK”

3.如果已在AutoCAD中将图标移动到0,0,0点的话导入的图片将出现在黄框的右

下角。

4.建议框选中导进来的所有线及文字,将它们的颜色转为白的。当DXF文件被导

进模板编辑器时,原来的颜色会被映射成其它颜色,。所以一些线条或文字可能会被转成黑颜色。

练习——创建一个新的构件图模板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将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A3图模板(虽然对已有的模板进行修改然后另存更好更容易)。

我们将使用普通的构件条件以及表格形式。我们还要导入一个DXF文件作为这个模板的一部分。(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公司的图标进行练习)

从Tekla Structures中打开模板编辑器,创建一个新的模板,将其命名为。

注意!记住要把tpl后缀加上去,否则将来在Tekla Structures表格布置中将看不见我们创建的这个表格。

然后我们将DXF文件导入到模板编辑器里。(在这里我们使用Tekla默认的图标)。

在Tekla Structures的模板编辑器中我们可以按住Ctrl键然后滚动鼠标滚轮来很容易地进行缩放。

我们可以使用移动、复制、剪切、粘贴命令来重新定位图标。(我们要将它放到左上角)。同时修改它的颜色也很容易,比如将青色改为蓝色,白色改为红色。下一步是定义模板的类型(模板设置)和模板成分属性(属性——模板部件)。然后创建第一个模板成分。模板类型应该是ASSEMBLY。首个模板成分的属性如下图所示。

将模板部件设为

“行”,表格部分条

件按照以下填写。

我们还需要一个模板成分,来做报表页眉。条件可以写成跟行的条件一样。当图标重新定位,颜色修改以及模板成分创建好以后,模板的样子应该看起来象下面这样。

报表页眉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一些线、文本域和文本添加到模板里面。

直线:首先设置好直线的属性(颜色、线型、宽度)。注意,模板编辑器中的颜色跟将来图纸中的颜色是一致的。

文本域:我们在这里将使用跟模板中一样的文本域。

使用的文本域有:

-ADDRESS

-BUILDER

-START_DATE

-DESIGNER

-PROJECT_NAME

-PROJECT_NUMBER

这些域所返回的信息是从属性——工程项目中得到的(见下图)。

其余的被用到的文本域还有:

-NAME,返回主零件的创建部件对话框中的名称。

-ASSEMBLY_POS,返回构件编号

-DRAWING_ISSUE_DATE,返回图纸发行日期

-DRAWING_SCALE1,返回图纸中主视图的比例

-REVISION_NUM,返回版本号(如果没有改过版则返回0)

文本:定义文本。字体属性(大小、字体、颜色)用以下对话框修改:

在文本字符串栏中填入

文字,用字体及笔对话

框修改字体及颜色。

这些值影响文字的尺寸

在这里可以找到字体跟

字形

当我们放置好直线、文本域和文本以后,模板应该看起来如下图所示:

注意:我们可以通过修改网格中X及Y的值的大小来调整模板的大小。

边角的坐标可以在这里找到

(将鼠标的箭头放置在边角

处,坐标就会被显示出来)。

例如 X的位置为157mm。

如果我们检查一下图纸,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这个模板在X方向有157毫米长。

tekla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

第三课–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创建及修改模板成分 ?用DXF格式导入AutoCAD文件 ?练习——创建一个新的构件图模板

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捕捉网格 “捕捉网格”选项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来安排线、圆、文本和域到预定的位置上。想要打开这一功能的话可以到“设定值”下拉菜单中打开“网格”项。 我们可以独立地定义X及Y方向的网格大小,精度是0.1,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对话框选择让网格显示或是隐藏起来。 捕捉网格诀窍: 1. X和Y的网格值越小,捕捉其中的对象就越困难。 2. 改变了“网格”对话框中的任一个值以后,需要按鼠标右键,选择“中断”命令。 否则无法选择任何对象。 3. 不要将X和Y的网格间距设到很小(比如0.1),然后再将网格设为可见的。这会 花费几个小时来显示它们! 缩放 Tekla Structures的模板编辑器有跟在Tekla Structures中一样的缩放功能。不过只有三个按钮可以用来进行缩放。一个放大按钮、一个缩小按钮跟一个显示原来尺寸按钮。其余的缩放命令可以在“窗口”下拉菜单中找到。

诀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缩放,只要按住Ctrl键然后滚动鼠标上的滚轮就可以了。 创建直线、圆、圆弧、矩形及填充区域 作为练习,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图纸模板,设置网格为X=5和Y=5,然后创建一些这些对象。 创建文本及文本域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在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的字符,检查一下颜色及字体的设定,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或点击“文本”按钮,然后把文本放到需要的位置上。我们需要点击两下鼠标,首先给出定位点,然后定出方向点。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域,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域”下面的“文本”,选择需要的文本域,检查一下对齐方式、文本长度、小数位数、排序方式、类型,以及是不是和。 接下来检查一下下级对话框中的字体和颜色的设置,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域”,把它放到需要的位置上面。只需要点一个点就可以了,模板中的文本域是不可以旋转的。 捕获点 同Tekla Structures图纸编辑环境相类似,所有的线、圆、圆弧都有捕获点。线跟圆弧在它们的末端,矩形在它们的角点,圆在它们的中心,文本及文本域在它们的右下角。 移动对象 如果我们需要移动对象,我们可以选中它们,然后通过它们的捕获点来将它们拖动到新的位置。但这样我们只能将其以预选设好的网格大小为单位进行移动。如果我们想要移动一个与网格大小的倍数不同的距离,我们就可以用“移动对象”对话框来进

tekla建模入门必看

Tekla Structures 建模入门必看 管理提醒: 本帖被大沛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1-01-22) 一.大楼类钢结构 schedule来控制整个项目的柱规格及断点。 2.各楼层 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特别要注意那些同一种规格的梁在不同楼层接合不同的情况。 (碰到某些自以为高手的结构师时特别要注意) 5.楼梯侧板位置及接合。同时注意一下平台的净高是否有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及时提出问题以免后续修改图纸。 6.检讨整个工程用到的焊接形式。焊接是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地方,好的焊接形式是节省制造成本的好途径。 自己在这方面功力不足时应请教制造部门的前辈。 7.如有用到内爬式塔吊,应注意塔吊区的位置及塔吊补强方式。塔吊区构件要先行安装,注意出图的先后顺序。 8.注意箱形柱的内隔板及上下封板的位置及厚度的取值要求。以及内隔板直立式电渣焊的工艺要求。 9.梁穿孔位置,大小,及补强方式。 10.外围预制幕墙与钢梁的接合铁件。

11.地下钢柱与RC梁的接合的钢筋续接器的位置。 12.各楼层的植钉要求。 二.厂房类钢结构 schedule。 2.各区檐口及屋脊标高。 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 5.天车轨顶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以此推算出天车梁及牛腿高程。 6.天车背梁或天车桁架与天车梁,走道板及主柱之间的位置关系。 7.牛腿与主柱有无特殊的焊接要求。 8.各处屋面大梁或桁架与天车梁的距离是否满足天车净高的要求。 9.抗风柱位置。一般情况下其应与主柱外缘对齐。 10.第一根墙檩与最后一根墙檩的位置。第一根墙檩应check其是否与基础螺栓冲突。最后一根墙檩应陪合天沟高程。 第一根屋檩与最后一根屋檩也有类似考虑。 11.屋面及墙面斜撑的布置位置。 12.檩条拉杆及偶撑的设置。 13.彩板开孔的收边。一般说来,彩板边都要布置角钢或檩条,不大可能让彩板悬挑。 14.门窗位置及收边。 15.主体结构是否要预留接合给各类工业设备。

tekla图纸操作

XSTEEL图纸操作手册 一、出图前准备工作 1、图纸中背景颜色的设置:软件系统默认的图纸背景颜色是白色,如果要把图纸背景 颜色改为黑色,可对系统文件中(系统文件和系统文件夹是指TeklaStructures文件夹内的版本文件夹,下同)china_env.bat文件进行修改,在文件汇总添加 “SETXS_BLACK_DRAWING_BACKGROUND=TRUE”这一句语句。(引号不用写入,下同) 2、在系统文件中legend_text.fields文件中添加“XMM CHARACTER 15”这一句语句。 3、在系统文件中objects.inp文件中/*Project attributes*/行内容中添加attribute(“XMMC”, “项目名称”,string. “%s”,no,none,”0.0” ,”0.0”{value (””,0)} 4、把模板文件“材料清单.rpt”、“构件清单.rpt”、“螺栓材料清单.rpt”、“螺栓发货清单.rpt”、 “制作清单.rpt”、“版本.tpl”、“布置图构建表.tpl”、“构件位置.tpl”、“抗萧钢构布置图图 名.tpl”、“抗萧钢构构件表.tpl”、“抗萧钢构螺栓表.tpl”、“抗萧钢构栓钉表.tpl”、“抗萧钢构图名.tpl”、“图名2.tpl” 5、把布局文件“抗萧布置图.lay”、“抗萧多构件图.lay”、“抗萧钢构梁图.lay”、“抗萧钢构 柱图.lay”、放入模型文件夹中的attributes文件夹中。 6、启动XSTEEL程序,点击工具栏里的绘图按钮,打开绘图页面。 点击边框按钮,按下图内容设置,然后点应用和确认。(注意:第6条必须在设置完后,在设置里运行保存默认值。)

Tekla常用设置(简)

1、当一张Xsteel的图纸转化为CAD的图纸时,被文字或尺寸标注遮挡处的线条时常会断开,问:怎样才能让两条线不断开 要在绘制图纸中或转化到 DXF / DWG 中显示连续线(例如穿过文本或图 纸标记画直线),可将以下变量设置为 off: ? XS_USE_LINECLIP_IN_EXPORT (对于 DXF / DWG 输出)。 ? XS_USE_LINECLIP (对于绘制的图纸)。 2.修改多边形形状时,系统默认的多边形的第一条边是无法调整的;要通过增加顶点移动来调整多边形的形状。 3、不要使用剪切来减短部件。由于在导出信息到 NC 文件时剪切并不总能影响部件长度,这会导致工厂错误。采用移动部件控柄或使用细部 > 接合来代替。 不要使用接合来延长部件。这会导致与连接和细部相关的错误。 采用移动部件控柄来代替。 4、如何在报表中将连续的文字独立的列: A、在报表中的文本域中添加文本<,>; B、同时在输出文件时将报表的名称的后缀改为<*.csv>格式. C、打开时采用EXCEL打开即可. 5、定义轴线标签边框 要定义轴线标签边框大小,请使用工具>高级选项>图纸属性中的XS_DRAWING_GRID_LABEL_FRAME_FIXED_WIDTH变量。默认值为零,表明轴线标签边框的宽基于轴线标签的宽。要增加或减少边框的宽,请以毫米为单位输入需要的值。 XS_DRAWING_GRID_LABEL_FRAME_FIXED_WIDTH

6、滚轮鼠标 要设置滚动(不按住)滚轮时的缩放比例,使用变量XS_ZOOM_STEP_RATIO_IN_MOUSEWHEEL_MODE。 要设置滚动并按住滚轮时的缩放比例,使用变量XS_ZOOM_STEP_RATION_IN_SCROLL_MODE。 7、如何修改系统默认的字体样式和标注样式 的字体样式系统默认是 Comic Sans MS 标注样式是Bookman Old Style 我太喜欢这些字体,我想把他们全部修改为宋体,虽然出图后也可以把他们修改为自己想要的那种字体,但感觉不是很方便,请问可以在系统下修改吗我想一出图不经修改就可以是我想要的那种字体: 1.在这里也可以改,后面的为输出CAD转换的字体,*的为修改字宽. BAT文件中可以修改模型轴线的字体 rem *** Fonts --------------------------------------------------- set XS_DEFAULT_FONT=Arial Black set XS_DEFAULT_FONT_SIZE=10 set XS_TEXT_FONT=Arial Narrow rem set XS_VIEW_TITLE_FONT=Arial Narrow 8、将图形文件从XSTEEL转到CAD中的时候,图面上的字体有的时候会有位置上的一点移动,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就几种特定的字体是这种情况 编辑文件,添加 SET XS_DXF_TEXT_WIDTH_FACTOR= 命令行,定义字体宽度,或是其他,默认的是1,所以输出后有些变动。

tekla实用模板编辑

Tekla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 Tekla Structures 13.0 培训教程 Tekla Structures 13.0 2007-4-16 Copyright ? 2007 Tekla Corporation Tekla所有 2007 页1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 1 模板编辑器.....................................................................................3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3) 定义模板属性 (4) 插入模板成分和对象 (5) 排序 (15) 编辑成分属性 (17) 规则 (17) 高度........................................................................20 1.2 将旧格式模板转换为新的格式. (20) 转换 assembly_part_list.tpl 模板 (20) 编辑模板成分 (22) 编辑模板对象 (23) 转换 assembly_bolt_list.tpl模板 (26) 1.3 将AutoCAD或MicroStation文件转换成模板 (28)

插入AutoCAD文件并编辑其容 (29) 将一个模板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模板 (32) Tekla所有 2007 页2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 1 模板编辑器 在这课里你将学会如何用模板编辑器工作。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模板,也可以通过转换旧格式模板或AutoCAD图形来新建 另外两个图形模板。 什么是模板, 模板是Tekla Structures中对窗体及表格的描述,模板可以是图 纸中的表格、文本块、图签,或是报告中的文本。在模板的使用中, Tekla Structures会填充模板的容。模板是由模板编辑器进行创 建和编辑的,模板编辑器是Tekla Structures中一个独立的应用 程序。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运行模板编辑器在Tekla Structures中,我们可以点击建模或绘图程序中下拉菜单 “工具”?“模板…”或者直接点击“运行模板”的图标 创建新的模板 1、首先,我们将新建一个用于生成报告的文本模板,它可以被用 来创建一个构件中各零件的螺栓、垫片及螺母的清单。我们可以 通过多种途径创建一个新模板,点击“新建”图标或从下拉菜单 “文件”中选择“新建”或直接按住“Ctrl,N”

tekla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

第三课–创建及修改图纸模板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创建及修改模板成分 用DXF格式导入AutoCAD文件 练习——创建一个新的构件图模板

创建及修改文本域、文本、线、圆等 捕捉网格 “捕捉网格”选项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来安排线、圆、文本和域到预定的位置上。想要打开这一功能的话可以到“设定值”下拉菜单中打开“网格”项。 我们可以独立地定义X及Y方向的网格大小,精度是,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对话框选择让网格显示或是隐藏起来。 捕捉网格诀窍: 1.X和Y的网格值越小,捕捉其中的对象就越困难。 2.改变了“网格”对话框中的任一个值以后,需要按鼠标右键,选择“中断”命令。 否则无法选择任何对象。 3.不要将X和Y的网格间距设到很小(比如),然后再将网格设为可见的。这会花费 几个小时来显示它们! 缩放 Tekla Structures的模板编辑器有跟在Tekla Structures中一样的缩放功能。不过只有三个按钮可以用来进行缩放。一个放大按钮、一个缩小按钮跟一个显示原来尺寸按钮。其余的缩放命令可以在“窗口”下拉菜单中找到。

诀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缩放,只要按住Ctrl键然后滚动鼠标上的滚轮就可以了。 创建直线、圆、圆弧、矩形及填充区域 作为练习,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图纸模板,设置网格为X=5和Y=5,然后创建一些这些对象。 创建文本及文本域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在对话框中输入需要的字符,检查一下颜色及字体的设定,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或点击“文本”按钮,然后把文本放到需要的位置上。我们需要点击两下鼠标,首先给出定位点,然后定出方向点。 要创建一个新的文本域,从“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域”下面的“文本”,选择需要的文本域,检查一下对齐方式、文本长度、小数位数、排序方式、类型,以及是不是和。 接下来检查一下下级对话框中的字体和颜色的设置,然后点击“应用”跟“确认”。现在再到“创建”下拉菜单,选择“文本域”,把它放到需要的位置上面。只需要点一个点就可以了,模板中的文本域是不可以旋转的。 捕获点 同Tekla Structures图纸编辑环境相类似,所有的线、圆、圆弧都有捕获点。线跟圆弧在它们的末端,矩形在它们的角点,圆在它们的中心,文本及文本域在它们的右下角。 移动对象 如果我们需要移动对象,我们可以选中它们,然后通过它们的捕获点来将它们拖动到新的位置。但这样我们只能将其以预选设好的网格大小为单位进行移动。如果我们想要移动一个与网格大小的倍数不同的距离,我们就可以用“移动对象”对话框来进行。 要打开“移动对象”对话框,我们需要从“编辑”下拉菜单选择“移动”。要用这个

点做详图和使用Tekla的心得,共同进步

一点做详图和使用Tekla的心得 一直想写这篇东西,为了总结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下,希望对刚接触钢结构或刚开始学习Tekla的朋友有些帮助。先说说我自己吧,我是学化学的,可以说跟钢结构方面几乎没有关系,去年四五月份借着一个机会才开始接触钢结构二次深化,开始做详图。刚开始什么也不懂,后来慢慢跟着学习,才逐步对这个行业了解起来,然后开始学Tekla,从年后就开始自己建模出图做工程了,到现在已经算个比较熟练的下料员了,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连我都能做这一行,更何况你们专业的呢。再说说我对做详图的认识,我觉得下料员有这么几条要求:一是细心认真,就是说看图建模时不要把材料、尺寸等搞错,不要漏做、重做,清单图纸对应不出错;二是实事求是,尊重原设计,是说严格按照蓝图来做,出现问题,不要自己随便修改,找设计修改签字,到时候不要把自己搞得被动;三是有耐心,耐得住寂寞,有时候工程急,得加班加点,你得能坐在电脑前安心作图;四是有专业的知识,好多术语、工艺、焊接、安装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建模出图或与甲方、设计等沟通。然后说说我的学习Tekla过程。几乎没人会手把手教你,我就是找了份Tekla建模手册和图纸手册看了遍,拿了一份简单点的蓝图,自己照着建模,遇到不懂的自己试或者去问下别人。其实学所有软件都一样,看看每个选项的说明,知道每个命令怎么用,不知道的就点一下试试,再搞不清的就问问,用的多了自然就熟练了。软件摸索的差不多了,把基本功能都搞清了,然后跟着打杂,他们做工程时跟着建简单点的零构件,帮着出出图纸。慢慢的应用水平高点了,分到简单工程自己开始做了。现在我对Tekla应用还是处在基本功能熟练上,我不怎么喜欢用节点,一般手画,除非比较合适的,因为有时候调个节点比画个还麻烦,再就是对模板、自定义节点、高级选项命令等也就略知一二(这个是下一步学习的重点),这些已经足够应用建模出图了,就是可能速度比人家稍慢点,但是我可以细心点在质量上压过他们,到现在做过的工程几乎没出过错。从整个工程过程说一下吧: 1、拿到蓝图,不要急于下手,把图纸吃透,脑子里有个整体轮廓,对各部分材料、节点有个印象,大体划分下建模顺序。 2、建好轴线,把轴间距多量几遍,轴线错,以后模型也就全错了。 3、开始建模,尽可能认真仔细,不要寄希望于后面检查和审核;一定要把材料、材质搞清楚;零构件编号前缀预先考虑分配好;不同构件用不同颜色区分下,方便检查;建模过程中善用不同视图、两点创建视图、3点设置工作平面等;能直接复制的不要镜像,容易编号增多;建好一个零构件,根据图纸从不同位置去验证下尺寸,会发现不少问题。 4、建好模型后自检,分批碰撞校核下,可以把没切割、重合的板找出来,整体校核校正下模型和数据库,然后编号。 5、编完号再自检,出个构件清单,看编号有没有问题,可以发现漏焊的零件,根据重量可以看出有没有构件焊在一起;出个材料清单或零件清单,大体看下材质、材料有没有不熟悉的,过滤出来检查下。 6、找别人校核模型,一般都有专门的审核校对。 7、备料,别搞错数量、材质。 8、出图,分类出图;出图时对某些零件、尺寸、孔位敏感下,可以发现一些小错误及时纠正;注意克隆图纸的应用,可以加快速度。 9、下发图纸、清单等,注意核对,发完图纸可以在模型标记已发行,防止发重。 Tekla的一些小技巧、小问题。 1、创建梁等杆件最好是一个方向,如从左向右,从上到下,可以减少编号,或者出的图纸统一些。 2、想在建模视图中完全隐藏掉零件可以按住shift再点隐藏,否则隐藏后零件还会留下一条线,想显示已经隐藏的零件,右键重画视图。 3、有时候两块板要打不一样的孔径,打好后要看下是否搞错板,可以精确显示螺栓和孔,然后隐藏板,会发现两块板上的孔径不同。 4、应用节点的时候,节点板别忘了选材质和编号。 5、模型较大较复杂时,右键创建剪切面,拖拉小剪刀,把暂时不建模的部分隐藏掉。 6、复制的时候注意节点,有时会把节点一起复制,导致节点出错,乱切构件,板重合等。 7、注意调节深度的应用,某一位置的零件都相同,要做相同的修改,可以在某一个面把深度调大,就能选中所有零件,也能选中所有点。 8、注意选择开关的应用,有时选择错误,出零件清单会把节点中板漏掉。在选择组件中的对象开关打开时同时按住CTRL和ALT时可以全选多个构件。 9、按住ALT可以检查焊接在一起的构件,点一下零件,再按住ALT选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控柄点,可以使这个点变大,方便选择操作。 10、过滤时多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过滤,如截面、材质、前缀、编号等,力求最准确过滤出所需要的零构件。 11、出图时标尺寸,牛腿和孔的位置很重要,标型材中心线比边缘更可靠些。 12、图纸中减短尺寸的应用,可以不减小比例使构件变短以放在图框中。 13、出图时,调整好尺寸前不要移动小图框,调整好尺寸后右键排列图纸视图,图框会自动排好,再手动微调,反之手动移动过的图框在重新排列图纸视图时不动,然后整个视图乱了。 14、尽可能的克隆相似的构件的图纸,构件相似度越高,克隆出的图纸越容易调,几乎不用修改。 15、克隆好的图纸需检查孔尺寸偏移,剖面符号偏移,零件标记错位或消失,多尺寸,少尺寸等,有时比新标一张图纸还要仔细的检查。 16、不要漏掉尺寸、孔径、编号,相似的板有多块,编号不同就不要合并零件标记。 17、自定义快捷键的应用,设置自己习惯的键,提高效率,建模和出图都可以设,如何设置论坛有帖子。 18、多用户的应用,特别是大型模型或工期紧的时候,如何操作论坛有帖子。 19、工具-》选项-》高级选项里有几个知道的小地方: 图形视图:XS_BLACK_DRAWING_BACKGROUND=TRUE 图纸背景可以改为黑色。 模型视图:XS_BACKGROUND_COLOR1 XS_BACKGROUND_COLOR2 XS_BACKGROUND_COLOR3 XS_BACKGROUND_COLOR4 改变三维模型视图中背景颜色 XS_GRID_COLOR 改变轴线颜色 20、文件-》输出为网页,可以把三维模型输出为IE浏览器可以打开的格式,用于没装Tekla的电脑演示三维模型,注意要将整个文件夹PublicWeb复制走。 21、其他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自己查帮助,也可以在论坛提出来,版主还有好多热心人会帮你解决的。就写这么多吧,想到哪写到哪,有些乱,有些杂,希望对你有些帮助,总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工作上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奇奇怪论坛】原文地址

TEKLA实例教程

前言 《3天从入门到实战 TEKLA实例教程》是一本专为钢结构深化设计人员学习TEKLA软件而编写的教材。书中的命令顺序和时间安排经多次培训检验,创造性的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轻型门式刚架和多层框架在进行实际深化过程时的操作步骤来逐一调用和讲解各个命令,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和实现了即学即用的学习目的。 本书以学习时间为单元进行编排,大致如下:第一天主要进行门钢刚架的搭建;第二天上午完成门钢刚架的次结构,下午完成多层框架的模型搭建;第三天学习编号和生成、编辑、输出图纸。 通过本教程一步一步的操作,由于此过程与实际深化操作过程和步骤基本吻合,循序渐进,所以更能培养初学者学习和掌握TEKLA软件的信心,使枯燥的命令讲解随着实际模型在电脑中的逐步完善而变得成就感十足,对以后实际工作流程和控制也更具有针对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包括附录和多媒体配书光盘一张。附录位于本书的最后,内容包括作者多年设置使用的TEKLA快捷键说明,深化设计流程;光盘里含有本书的实例文件和TEKLA快捷键文件及使用说明。 现在,书已经在手中打开,是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实战了。。。。。。 手写体签名 2009年5月10日于上海 万事开头 关于TEKLA STRUCTURE软件的优点和介绍在此就不费篇章了,如果你是刚加入到钢结构深化设计队伍行列或者对它还不了解,请先去BAIDU一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必大家在学习和摸索TEKLA软件的过程中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有时候腾出时间想静心下来掌握这个软件工具,但是受挫于此起彼伏的各个问题阻碍,一直进展不顺;或费时费力从网络上收集下载到许多学习资料和各个问题,但是多如蜂窝乱如麻,一点也不系统,无从着手。。。。。。 本例所选用的门式刚架为[《03G10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第一个实例。建议大家自备此书,其中里面的诸多内容对于深化设计的理解和深度控制很有建设性。 别担心,请相信本书,相信自己,Let’s Begine。。。。。。 1.S.1 打开程序界面 首先需要打开TEKLA软件界面,开始 | 所有程序 | Tekla Structures 14.0,[denglujiemian001]点击Tekla Structures 14.0 China,如所做工程需要使用,仅仅是为了工作环境进行区分,会有库文件等设置上的区别。 弹出Tekla Structures 登录对话框,[denglujiemian002]需要选择指定一个登录的操作模式,如果主要的工作是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则在下拉框里选择钢结构深化。[denglujiemian003]打开了软件界面应该如图所示:[denglujiemian004] 打开之后许多菜单命令和工具栏图标均为灰色,点击无反应,这是因为还没有建立一个模型,无法激活使用。 下面通过新建一个模型来开始调用和配置的软件操作界面,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新建一个模型: 1:点击菜单上的文件 | 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xingjian001] 2:单击工具栏的新建图标弹出新建对话框。[xingjian002] 3:直接使用快捷键Ctrl+N弹出新建对话框。 弹出对话框如图所示。[xingjian003] 保存在:是指所新建的模型放置路径,默认情况下存放在TEKLA安装路径的

Tekla 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Tekla Structures 13.0 培训教程 模板编辑器 Tekla Structures 13.0 2007-4-16 Copyright ? 2007 Tekla Corporation 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1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 (3)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3) 定义模板属性 (4) 插入模板成分和对象 (5) 排序 (15) 编辑成分属性 (17) 规则 (17) 高度 (20) 1.2 将旧格式模板转换为新的格式 (20) 转换 assembly_part_list.tpl 模板 (20) 编辑模板成分 (22) 编辑模板对象 (23) 转换 assembly_bolt_list.tpl模板 (26) 1.3 将AutoCAD或MicroStation文件转换成模板 (28) 插入AutoCAD文件并编辑其内容 (29) 将一个模板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模板 (32) 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2

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二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 在这课里你将学会如何用模板编辑器工作。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模 板,也可以通过转换旧格式模板或AutoCAD图形来新建另外两个图形模 板。 什么是模板?模板是Tekla Structures中对窗体及表格的描述,模板可以是图纸中的表 格、文本块、图签,或是报告中的文本。在模板的使用中,Tekla Structures会填充模板的内容。模板是由模板编辑器进行创建和编辑的, 模板编辑器是Tekla Structures中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运行模板编辑器在Tekla Structures中,我们可以点击建模或绘图程序中下拉菜单“工具” →“模板…”或者直接点击“运行模板”的图标 创建新的模板1、首先,我们将新建一个用于生成报告的文本模板,它可以被用来创建 一个构件中各零件的螺栓、垫片及螺母的清单。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 建一个新模板,点击“新建”图标或从下拉菜单“文件”中选择“新建” 或直接按住“Ctrl+N” 2、将模板类型设置成“文本模板” 3、按下“确定”,一个新的模板便创建好了。 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3

利用TeklaStructures模板将焊接H型钢自动拆分为三块板

利用TeklaStructures模板将焊接H型钢自动拆分为三块 板 利用模板将焊接H型钢在材料表自动拆分为三块板 焊接H型钢是用三块钢板拼接而成,在我以前的公司焊接H型钢的截面都是用BH表示,比如500*300*8*12的焊接H型钢,在创建界面的时候将界面表示为 BH500*300*8*12,这样在工厂加工的时候,一看到BH开头的界面就知道是焊接H 型钢了,知道要用钢板拼接焊,至于三块板的具体大小,则由工厂自己去拆分,这个不难吧,小学生都会拆分。而有很多公司则要求在图纸上直接将焊接H型钢拆分成三块板,如果真用三块板去手工建模会非常麻烦,节点也不好用,所以在XSTEEL下一般都只在材料表里利用模板自动拆分。关于这方面的教程网上有很多,但有些要么写的有所保留(做详图的小心眼啊。。。。。),要么做出来的模板不那么尽善尽美,下面讲讲我是如何利用模板自动拆分。 先来看看具体效果: 模板下的具体效果:

分为2个部分来讲解这个模板,行规则和数值域属性 1、行规则: 这里主要是利用了2个行规则,第一个行规则用来实现自动搜索焊接H型钢,并将焊接H型钢自动拆分为三块板,第二个行规则则是用来正常实现其余零件的材料表功能,关键是第一个行规则了。 来看下第一个行规则如何定义: 这里使用了如下语句: if (GetValue("CONTENTTYPE") == "PART"&&GetValue("PROFILE_TYPE") == "I"&&GetValue("PROFILE.SUBTYPE")=="对称焊缝") then Output() else StepOut() endif GetValue("CONTENTTYPE") == "PART" 表示搜索图纸中出现的全部零件GetValue("PROFILE_TYPE") == "I" 表示搜索所有截面类型为I的零件

Tekla基本建模流程

Tekla基本建模流程 一、作业流程 1、设置轴线; 2、设置或建立工作视图; 3、3a产生初步布置图;建立主构件、次构件; 4、建立节点或细部; 5、执行编号; 6、修改布置图,产生构件图及零件图; 7、产生报表; 8、输出CAD图档或PDF档。 二、注意事项 1、设置轴线: a、依据设计图详细正确判读每一相邻轴线距离并遵照XSTEEL 软件轴线设置,键入正确数据建立之。 b、检查动作: 输出一初步之轴线平面布置图并标注轴线距离或高程,打印图面并检查数据及轴线名是否正确。 c、事前准备:详细阅读设计图,对于较不明确处要仔细推敲演算。 2、设置或建立工作视图: a、选用适当之视图属性设置,运用XSTEEL格子线视图功能产生所有相关之主要工作视图,或自行设置条件,产生无法自动生成之工作视图。

b、检查动作: ①检查视图属性设置是否合适。(含过滤条件是否设置合理) ②查看工作视图命名是否正确。 ③查看视深是否正确。 ④查看平面与立体设置是否恰当等。 c、事前准备: ①详细阅读设计图各平立面之最大纵深以利选用适合之视深数据。 ②判断平立面欲表达之构件内容以利布置图之调用。 3、建立主构件: a、详细阅读设计图所有构件规格、材质、位置、高程、工作点表面处理等重要信息,按规格大小、类别等因素排序,再设定素材代号以利模型之输入;输入时一般要须遵守构件与零件编号原则且接由左而右、由下而上之方向要求绘制。 b、检查动作: 有混凝土楼板梁工作点须依T.O.C.条件设置T.O.C—T.O.S距离为其深度方向之数据(一般采后部设置),工作点如在T.O.C.高程,则工作视图上点勿关闭可随时检查该梁是否位于工作面上,其深度方向距离查阅深度方向设置即可得知。对于同一平面参数相同时更易于控制与修改,如该平面上有特殊不之深度时操作者须特别于相阅数据予以注明并熟记以利后续修改时更能熟记差异性,避免过多的返工。构件输入完毕后产生布置图检查,并配合各式报表抓取数据排序快速校

Tekla Structures模板属性参考指南2015版

Tekla Structures 模板属性参考指南 产品版本 21.0 3 月 2015 ?2015 Tekla Corporation

内容 1 模板属性参考指南 (11) 1.1 A (11) ACN (11) ACTIVE_DESIGN_CODE (11) ADDRESS (11) ALIAS_NAME1 ... 3 (11) ANG_S、ANG_T、ANG_U 和 ANG_V (12) ANG_U_MAX、ANG_U_MIN、ANG_V_MAX 和 ANG_V_MIN (12) APPROVED_BY (12) AREA (12) AREA_FORM_TOP、AREA_FORM_BOTTOM 和 AREA_FORM_SIDE (13) AREA_GROSS (13) AREA_NET (13) AREA_PER_TONS (14) AREA_PGX、AREA_NGX、AREA_PGY、AREA_NGYAREA_PGZ 和 AREA_NGZ (14) AREA_PLAN (14) AREA_PROJECTION_GXY_GROSS、AREA_PROJECTION_GXZ_GROSS 和 AREA_PROJECTION_GYZ_GROSS (14) AREA_PROJECTION_GXY_NET、AREA_PROJECTION_GXZ_NET 和 AREA_PROJECTION_GYZ_NET..15 AREA_PROJECTION_XY_GROSS、AREA_PROJECTION_XZ_GROSS 和 AREA_PROJECTION_YZ_GROSS (15) AREA_PROJECTION_XY_NET、AREA_PROJECTION_XZ_NET 和 AREA_PROJECTION_YZ_NET (15) AREA_PX、AREA_NX、AREA_PY、AREA_NY、AREA_PZ 和 AREA_NZ (15) ASSEMBLY_BOTTOM_LEVEL (16) ASSEMBLY_BOTTOM_LEVEL_GLOBAL (16) ASSEMBLY_BOTTOM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16) ASSEMBLY_BOTTOM_LEVEL_UNFORMATTED (16) ASSEMBLY_DEFAULT_PREFIX (17) ASSEMBLY_PLWEIGHT (17) ASSEMBLY_POS (17) ASSEMBLY_POSITION_CODE (17) ASSEMBLY_PREFIX (19) ASSEMBLY_SERIAL_NUMBER (19) ASSEMBLY_START_NUMBER (19) ASSEMBLY_TOP_LEVEL (19) ASSEMBLY_TOP_LEVEL_GLOBAL (19) ASSEMBLY_TOP_LEVEL_GLOBAL_UNFORMATTED (20) ASSEMBLY_TOP_LEVEL_UNFORMATTED (20) axial1、axial2 (20) 1.2 B (20) BOLT_EDGE_DISTANCE (20) BOLT_EDGE_DISTANCE_MIN (20) BOLT_FULL_NAME (21) BOLT_MATERIAL_LENGTH (21) BOLT_NPARTS (21) BOLT_SHORT_NAME (22) 2

钢结构详图设计-Tekla-Structures(Xsteel)出图心得

钢结构详图设计 Tekla Structures(Xsteel)出图心得 1.XSTEEL出图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 (1) 2.出图第一步(编号) (3) 3.构件编号的诀窍 (3) 4.按构件编号过滤的诀窍 (5) 5.出图时读取图签模板遇到的一个问题 (8) 6.创建平、立面布置图的方法 (9) 7.关于图纸中几个名称的问题 (16) 8.图纸中轴线符号出现两个圆的问题 (18) 9.有时形成的布置图再剖切无法形成剖面图 (19) 10.图纸系统各类构件的过滤问题 (20) 11.如何放长平、立面布置图中再剖切面的显示长度 (21) 12.如何在一种图纸上同时表达出两个以上的构件图? (22) 13..如何将一个巨大的单构件图拆分成几张图纸来表达? (24) 14.如何在一张图上表达出多个节点? (28) 15.如何将一张超长的材料表分成两列来表示之? (30) 16..如何将角度标注的标记在原点不变的情况下拉伸放大显示? (30) 17.如何将圆的标注箭头调转一个方向? (32) 18.模型系统与图纸系统中打开图纸列表后点击右键后的区别 (33) 19.结束尺寸标注的两种不同操作所产生的问题? (34) 20.对于垂向倾斜的檩条类构件在平面图中的标注问题? (34) 21.如何在一张图纸中创建来自模型系统中两个不同视图的剖立面图? (35) 22.如何在一个图纸模板中创建三张A1图纸? (37) 23.如何固定图纸系统中的各零件标注的位置? (37) 24..如何标注斜杆的倾斜角度尺寸? (38) 25.如何在图纸系统中导出DWG图纸? (40) 26.如何控制导出的DWG图纸中的文字宽度,避免其过窄? (41) 27.如何在XSTEEL导出的DWG文件中标注尺寸? (41)

Tekla使用技巧

1、怎么将一个工程定义好的截面用于另外一个工程中? 你可以在模型目录下看到一个文件PROFDB.BIN,它记录了你的截面信息。你可以把它复制到系统目录下,D:\TeklaStructures\10.0\environments\china\profil 2、如何使用参考模型? 在下拉菜单属性——钢结构——参考模型里设置好参考模型的路径和文件名,再到零件—— 参考对象里把它导进来。 3、是否可以将一个模型的部分构件复制到另外一个模型? 用下拉菜单编辑——复制——从模型命令,其中它会要求你填要复制进来的模型的状态编号,你可以事先到被复制模型中将需要复制的部分设置一个特殊的状态编号,比如555,默认都是1的。修改状态编号到属性——状态编号里去改。 4、如何将定制好的一些数据(如模板、轴线、节点参数等)用于以后的工程?还有就是为什么我定制好的构件图纸、整体布置图等属性,在XSTEEL重启后,就完全恢复到未定制之前,是不是因为我修改希望保存下来就需要给各种设完后没有用小写standard保存? 你置起个名字保存起来,需要启动是自动读取的话就必须用小写standard保存,所有这些文件都位于模型的ATTRIBUTES目录下,可以复制到系统目录下 D:\TeklaStructures\10.0\environments\china\system以对其他模型起作用。 5、如何修改用户自定义节点的名称? 没有办法改 6、为何“布置...”完成表格后创建的图纸中所有表格均不见了,怎么解决? 其中只要有一个位置关联不正确就会全部消失,这一般发生你修改原来的布置,例如原来B是基于A定位的,你把A换成C,却没有更新B的定位,就会发生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

Tekla Structures实用模板编辑器

Tekla Structures 13.0 培训教程 模板编辑器 Tekla Structures 13.0 2007-4-16 Copyright ? 2007 Tekla Corporation 1 模板编辑器 (3)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3) 定义模板属性 (4) 插入模板成分和对象 (5) 排序 (15) 编辑成分属性 (17)

规则 (17) 高度 (20) 1.2 将旧格式模板转换为新的格式 (20) 转换 assembly_part_list.tpl 模板 (20) 编辑模板成分 (22) 编辑模板对象 (23) 转换 assembly_bolt_list.tpl模板 (26) 1.3 将AutoCAD或MicroStation文件转换成模板 (28) 插入AutoCAD文件并编辑其容 (29) 将一个模板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模板 (32) 1 模板编辑器 在这课里你将学会如何用模板编辑器工作。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一个新的文本模 板,也可以通过转换旧格式模板或AutoCAD图形来新建另外两个图形模 板。 什么是模板?模板是Tekla Structures中对窗体及表格的描述,模板可以是图纸中的表 格、文本块、图签,或是报告中的文本。在模板的使用中,Tekla Structures会填充模板的容。模板是由模板编辑器进行创建和编辑的,模 板编辑器是Tekla Structures中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运行模板编辑器在Tekla Structures中,我们可以点击建模或绘图程序中下拉菜单“工具” →“模板…”或者直接点击“运行模板”的图标

TEKLA实例教程

《3天从入门到实战TEKLA实例教程》是一本专为钢结构深化设计人员学习TEKLA软件而编写的教材。书中的命令顺序和时间安排经多次培训检验,创造性的采用了具有代表性的轻型门式刚架和多层框架在进行实际深化过程时的操作步骤来逐一调用和讲解各个命令,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和实现了即学即用的学习目的。 本书以学习时间为单元进行编排,大致如下:第一天主要进行门钢刚架的搭建;第二天上午完成门钢刚架的次结构,下午完成多层框架的模型搭建;第三天学习编号和生成、编辑、输出图纸。 通过本教程一步一步的操作,由于此过程与实际深化操作过程和步骤基本吻合,循序渐进,所以更能培养初学者学习和掌握TEKLA软件的信心,使枯燥的命令讲解随着实际模型在 电脑中的逐步完善而变得成就感十足,对以后实际工作流程和控制也更具有针对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包括附录和多媒体配书光盘一张。附录位于本书的最后,内容包括作者多年设置使用的TEKLA快捷键说明,深化设计流程;光盘里含有本书的实例文件和TEKLA快捷键文件及使用说明。 现在,书已经在手中打开,是时候打开电脑进行实战了。。。。。。 手写体签名 2009 年5 月10 日于上海 万事开头 关于TEKLASTRUCTUR软件的优点和介绍在此就不费篇章了,如果你是刚加入到钢结构 深化设计队伍行列或者对它还不了解,请先去BAIDU 一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想必大家在学习和摸索TEKLA软件的过程中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 有时候腾出时间想静心下来掌握这个软件工具,但是受挫于此起彼伏的各个问题阻碍,一直进展不顺;或费时费力从网络上收集下载到许多学习资料和各个问题,但是多如蜂窝乱如麻,一点也不系统,无从着手。。。。。。 本例所选用的门式刚架为[《03G10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第一个实例。建议 大家自备此书,其中里面的诸多内容对于深化设计的理解和深度控制很有建设性。 别担心,请相信本书,相信自己,Let ' s Begine 。。。。。。 1.S.1 打开程序界面 首先需要打开TEKLA软件界面,开始|所有程序| Tekla Structures 14.0 , [denglujiemian001] 点击Tekla Structures 14.0 China ,如所做工程需要使用,仅仅是为了工作环境进行区分,会有库文件等设置上的区别。 弹出Tekla Structures 登录对话框,[denglujiemian002] 需要选择指定一个登录的操作模式,如果主要的工作是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则在下拉框里选择钢结构深化。[denglujiemian003] 打开了软件界面应该如图所示:[denglujiemian004] 打开之后许多菜单命令和工具栏图标均为灰色,点击无反应,这是因为还没有建立一个模型,无法激活使用。 下面通过新建一个模型来开始调用和配置的软件操作界面,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 新建一个模型: 1:点击菜单上的文件|新建… 弹出新建对话框。[xingjianOO1] 2:单击工具栏的新建图标弹出 新建对话框。[xingjian002] 3:直接使用快捷键Ctrl+N 弹出新建对话框。 弹出对话框如图所示。[xingjian003] 保存在:是指所新建的模型放置路径,默认情况下存放在TEKLA安装路径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