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笔记

七年级科学笔记
七年级科学笔记

七年级科学笔记

1.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枪声后才开始计时,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答:不准确!因为声音传播得比较慢,慢了100/340=0.29秒。计时员应在看到发令枪开枪冒出的白烟时

就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极快,需要时间:100/30000000=0.00000033秒!

2.夜间,如果你站在亮处能看清暗处的物体吗?反过来,如果你站在暗处能看清亮处的物体吗?为什么?

答;光的反射所造成的.当你站在暗处时,亮处的东西反射光源发射出来的东西到你的眼里,你便看清楚

了!但是你在亮处看暗处的东西,既然是暗处,光线照射不到,物体无法反射阳光,你自然就看不到!

物理常识嘛!

3.商场里买的衣服,回到家一看可能会与你在商场中看到的颜色不一样.为什么?

答;商场里的灯光都是进行了设计的并非本色所以衣服的颜色与阳光下的有差别

4.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平面镜的另一侧可以看到耀眼的白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木

板表面,则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为什么?

答;首先要知道。。平面镜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粗糙的木板的只能发生漫反射现象。。。这样就解释了你的问题。。。

我还给你举例。黑板本来是会发生漫反射现象的,这样坐在任意的角落的学生都能看得清黑板。。。。

。但时间用久了。。。黑板就会很光滑,就产生全反射。。。坐在两边的学生就只能看见亮光,看不清

黑板啦。。。这就是原理

5.如果有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如果有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光将怎样偏折呢?答:如果有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则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但如果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

6.当一个人想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会不变,为什么?

答;反射物体像等于物体

你走进了只是像距减小

又比方说你站远看1个物体站进物体好象变大了就是1个原理只是视觉问题

7.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8.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到白纸屏上变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但不是说白色能反射所有的光吗,那么这七种

颜色被反射后我们看到的不就又是白色的吗?

答;这是透过去了,不是反射!透过去发生折射了

【一束白光<点光源>透过三棱镜后,若在另一侧看是否是白光?

答:不是点光源通过三棱镜会发生

色散成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们通常看到的白色光源(太阳光

等)都是有这些颜色组成的但它们的折射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会色散!高中物理里有些介绍!】

9.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敏感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什么?

答:我们鼻子的构造,是特别巧妙的;全部鼻腔铺有一层黏膜,嗅神经分布机鼻腔的上部,心这上面的

部分,包括上鼻道和中鼻道.叫做嗅部,专司辨别气味,而不管呼吸,下鼻道别名为呼吸道。嗅部的黏

膜有许多嗅细胞。嗅细胞的一端生有细毛.叫做嗅毛。另外一端则与嗅神经连络,通于大脑的嗅叶。鼻

子有孔通于咽头的上部,所以嗅觉和味觉亦有关系。伤风感冒时嗅觉不灵,吃东西觉得没有滋味。这说

明嗅觉和味觉都是靠鼻子来感知的。

10.P=F/S不是可以推导出P=ρ*g*h吗?为什么求液体压强时前一个公式和后一个公式的结果不一样?两

个公式不是相等的吗?

答:是的,由P=F/S是可以推导出P=ρ*g*h,但这是在液体容器为规则均匀的柱体容器的前提下推导出

来的,所以公式P=F/S的使用条件仅适用于这种柱体容器。但P=ρ*g*h这个公式根据液体本身的特性

(易流性,连通器原理、帕斯卡定律等)可以推广到任意形状的容器,只要是连通的密度均匀的液体都

可以用。其实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不用公式P=F/S来推导,而是用更加普遍、更加一般的

方法——质量力的势函数的积分来推导,只是因为这已超出中学的教学大纲了。

补充说明:

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用P=ρgh计算,不能用P=F/S计算;

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用F=PS=ρghS计算。

【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g=9.8N/Kg),

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深度的单位是米,压强的单位是帕】

11.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因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此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故答案为:远离.

12.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物距越大(小),像距越大(小),像也越大(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的时侯,物距越大(小),像距越小(大),像也越小(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此时像离凸透镜越远(实像、虚像都有这个规律)。反

过来,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实像越小,像越靠近焦点。凹透镜成像,物体体离凹透镜越远

,所成的

像越小,像越靠近虚焦点。】

13.(1/u)+(1/v)=(1/f),称为高斯公式

牛顿公式:x*x'=f^2,x为u-f,x'为v-f.

(这两个其实是等价的)

14.芽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

15.影响静摩擦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因素分为两个:每个平面的摩擦程度不同,故最大静摩擦系数也不同,若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就失去了平衡而运动起来。因此,最大静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的上限。此外。静摩擦力的范围可以从0到最大静摩擦力,具体是多少要依赖其他的受力情况,不管其他的受力如何,静摩擦力总是想方设法使物体保持静止,即受力平衡态,(当然,如果要求的静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就没有办法了,物体就会动起来)。总评:静摩擦力是个被动的力,你强他就强,你弱它就弱。(PS: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系数×摩擦面所受的压力)

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是与压力有关的。关系和动摩擦力一样,正比16.一个小球向上抛,到最高点时受的是不是平衡力?

不是它有加速度G不是平衡力小球向上的过程中手不会给它力的作用只受重力

作用

不是,因为合力还是向下的,故小球在空中并不停留,向下做运动,如果合力为零的话,小球就悬在空中了!~~

补充:因为小球从一开始抛出去,就只受一个向下的重力,一直到重新落回地面,故从一开始就做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运动,其实很简单的,

观察是否受力平衡,只要看速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了,上题中小球的速度一直是在变化的,故受力不平衡

17.在凸透镜成实像的时候,物像距离最小是4F

例题;

为什么凸透镜成实像时的最小物像距离是焦距的四倍?

答;当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此时物像距离是四倍焦距。此时,若将物体远离透镜,则像要靠近透镜,而二者的速度不同,远离透镜的速度大,所以物像距离在变大,也就是大于四倍焦距了。若将物体靠近透镜,则像要远离透镜,则像的速度大,二者的距离也在变大,故也要大于四倍焦距(以上结论都在成实像范围内讨论)所以最小物像距离是四倍焦距。

*成放大的实像时,像移动速度快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移动速度快

18.眼睛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有两种方法:

(1)作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眼睛和平面镜两个边缘并延长,交与物体的像,是眼睛看到的范围.

(2)作眼睛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眼睛的像和平面镜两个边缘并延长,交与物体,是眼睛看到的范围.

19.拔河时,他对你的力是等于他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假如地面

光滑,或是大家在空中,他再有力也拉不动你的。

20.升力的产生使压力变小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课堂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向和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 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 这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性。 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 +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响”。 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 实际教学时间× 100% 。 所以,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有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高有低、有正有负。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教学效率的量化或许永远是一种奢望。提出“教学效率”的概念,不是为了“计算”,只是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高效课堂的内容、环节及其时间分配模式: 一般模式亦称基本模式,为10+30+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5分钟为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全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杠——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 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杆秤三点:提绳——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当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既能省力,又能的方向。不能省力。变力的方向。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初一初二生物课堂笔记全套 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1.概括: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分类:①动物 ②植物 ③微生物 一.生物 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3.生物的基本特征: ②生物坱要摄入营养物质 ③进行呼吸与排泄 ④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分遗传变异现象 ⑤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研究内容 : 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二.生物学 ②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④生物多样性 ⑤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①克隆 ②试管婴儿 三.生物科技成果 ③太空育种技术 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⑤生态农业 ⑥杂交水稻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取镜和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对光三步骤 ②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做视野 3.移片 4.观察 ①取片 ②降镜筒 ③移物镜 ④垂直反光镜 ⑤背转压片夹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③制定计划 一.显微镜的作用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1.意义: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① 水中 湖泊 一.环境 2.分类 海洋 ② 陆地 极地 覃地 高山 ③空中 沙漠 第2节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环境因素1.生物因素:周围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上壤、温度、湿度 二.非生物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光合作用(阳光)、呼吸作用(空气)、生物的主要成分(水) 。概念: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它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 三.对照实验 2。单一变量原则 1。种间关系 ①互利变化 ②寄生 四.生物间的关系 ③捕食 ④竞争 ①种内互助 2。种内关系 ②种内斗争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蜣螂出国记 二.生物影响环境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生物适应环境的 二.行为特点 1.牛破坏草原环境,蜣螂改善草原环境 2.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 ①净化空气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吸附尘土 ⑤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1.特点:①结构 ②生理 ③形态 ④行为 2.意义:利于生存适应环境,更好生存,繁衍 3.形式:①警戒色 ②保护色(生理) ③拟态 1.冬眠 2.候鸟迁徙 3.找食物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第一单元 1、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调查家中的电器 (1)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日常使用的电可以分为交流电和干电池。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 (3)电还可以分为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没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5)36V以下的电对人体无伤害。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注意要安全用电。 2、点亮我的小灯泡 玻璃泡铜帽(正极)外包皮灯丝电池 小灯泡金属架电线 连接点(金属螺纹和焊点)锌壳(负极)金属丝 短路——电池两端直接用电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断路——电没有流过小灯泡。 我们发现:只要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连上,小灯泡就会亮。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一、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二、点亮更多的灯泡:串联 4、电路出故障了 一、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2)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 (3)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电池电量不足、电线的连接、灯座坏了…… 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安全警告: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5、导体和绝缘体 一、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二、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六年级科学笔记(11.9)

六年级科学笔记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常见工具 钉锤、剪刀、螺丝刀、开瓶器、起钉锤、小刀、镊子、剥线钳。 二、连线 任务工具作用 油桶上车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清理路障斜面省力 升旗杠杆省力 三、解决问题 1、取图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刀子或剪刀撬; 2、去螺丝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 3、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四、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五、什么叫简单机械? 答: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铁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认识杠杆 1、杠杆的定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的三个点: 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二、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2、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3、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三、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就是: F 1 ×L1 = F 2 ×L2 (仪器名称:杠杆尺)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用力点阻力点 这三个杠杆类,哪省力,哪个费力? 二、杠杆的分类

二、为什么有些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答:根据杠杆原理,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节省距离.如钓鱼竿、筷子、镊子等.如果这些工具不设计成费力杠杆,那使用起来就会更麻烦,会让手的移动距离很大,不方便。 三、小杆秤的研究 1、认识杆秤:在杆秤上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班级: 姓名: 第 1 页 共 1 页 26.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一、重点词语 1.如鸣.佩环 2.心乐.之 3.水尤.清冽. 4.卷.石底以.出 5.可.百许.头 6.佁然.. 不动 7.俶尔..远逝 8.往来翕忽.. 9.似与游者相乐. 10.环合.. 11.凄.神寒.骨 12.悄怆幽邃.... 13.以.其境过清. 14.隶.而从. 者 二、重点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一词多义 1.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2.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 见 3.如鸣珮环. 竹树环.合 4.西南..而.望 记之而. 去 5.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6.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四、阅读习题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3.第一段所描写的水,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5.在1-2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本文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8.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高效课堂”学习笔记 一、高效课堂的解释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训练量 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5、三学:想学、肯学、能学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二、高效课堂的途径 1、核心:自主、合作、探究 2、技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3、技巧:小组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对学生的要求: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5、抓手:导学案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时间划分:10(10分钟交流)+30(30分钟展示)+5(5分钟测评) 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四、课堂要求 1、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2、严禁教师越俎代庖 3、必须当堂达标测评

五、高效课堂的评价 1、由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1)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2)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2、学生“三看”: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 2)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 3)学生的预习笔记 3、教师“四看”: 1)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 3)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4)教师的备课情况。 六、高效课堂的要求 1、文本发掘: 1)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 2)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 3)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堂形式: 1)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 2)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声情并茂,动人; 3)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2017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基础生命科学绪论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6星期之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有雏形的胎儿。 #白蛾子变黑蛾子是因为环境污染,变黑蛾子有利于藏身。 #我国于1995年在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 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描述生物学阶段:达尔文《物种起源》 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创造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物种 #狂犬病致死率为榜首 #生命具备的基本特征;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感应性和运动内环境稳定 #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比艾滋病毒要大得多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100多种元素 se 和Cr是必需微量元素 成年人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 婴儿(10个月 400mg 幼儿(<3岁 600mg

少年<10岁 800mg 青年12-18岁 1000mg 老年人1200mg 才例子的吸收率只有40% 人体中的钙离子受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的影响与制约 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 Zn是一些酶必不可少的元素(羧基肽酶 是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必要功能成分 功能:消化吸收过程胰岛素功能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味觉敏感性骨骼正常生长毛发光溜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生殖系统发育创伤愈合 含量:zn在人体的含量约2.2g,仅次于铁,zn每日的摄入量6-12mg #缺铬引起的病症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心脏病儿童生长迟缓神经机能紊乱 补铬的最佳形式有机铬 无机铬吸收1% 啤酒酵母铬吸收10-25% #硒元素 19世纪20代瑞典科学家发现的 20世纪50代美国科学家证明大蒜中硒元素并说其实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硒是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必要成分 硒与维生素E配合作用 #细胞中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调节渗透压 缓冲能力保证细胞和机体PH稳定(血液当中的PH值7.4

高效课堂-优秀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1 读了《高效课堂》一书后,我深有感触,高效课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游戏中学习。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内涵。我曾试过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愉快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但终因担心学生的成绩和不好把握而不了了之。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讲了又讲,有时学生听烦了,也不一定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也一直为此而苦闷。 通过学习我深知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出头、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高效发展。对教师而言具体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认识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 “高效课堂”是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追求教学的协调、和谐,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提出高效课堂主要是针对原有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回头看看我们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曾经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

“唯物主义”。“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综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能谈得上高效吗? 显然,只要我们把自己真正的放在引导者和“旁观者”的位置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反复的磨练,造就了自信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进一步练好教学的基本功,学会反思和创新,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2 寒假,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读一本书,我选了苏鸿教授主编的《高效课堂》。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觉,这是一本对教学、教科研有指导意义的书,书中有对各种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阅读后,对比自己的教学,我不仅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发现了要奋斗方向,真的是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课堂高效。书中苏教授对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深入的诠释,读后也是深受启发。 读完整本书,我收获最大的是关于听课的。以前,我听课仅仅就是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对于个中缘由,是好是坏思考的不是很多,以前听课,我还特别佩服那些能现场分析解说的老师,但大多在听课后,我才会消化,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吸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整理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一、思考题 1、什么自然辩证法?它有哪几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的总称。 2、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特点和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就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哲学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属于交叉学科。 (2)学科特点:综合性、交叉性、辐射性 (3)地位: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 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意义?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我们如何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抑制和减少其消极后果?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正确树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一、填图。

二、简答题。 1.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用电?答: (1)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 (2)不要在电线下放风筝; (3)不要用湿手、湿抹布擦带电设备;(4)不要超负荷用电; (5)不要在孤零零的大树下躲雨; (6)不要在高压线下玩耍; (7)不要贪便宜购买假冒伪劣电器产品。 (8)做实验时,要用干电池做电源; (9)电器的绝缘体老化了要及时更换; (10)发现电器起火,要先却断电源; (11)电器坏了,要找专业的技术人员修; 2.简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结合,花朵开始凋谢,子房逐渐膨大形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形成种子。 3.你的膳食原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讲究营养卫生?)

答: (1)食物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而得 病; (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等疾 病; (3)膳食营养五搭配:主杂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水陆搭配, 多样搭配; (4)每天吃适量的水果蔬菜,每天多喝水; (5)每天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面包上长出了什么?像这样的食物还能食用吗?为什么? 答:(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2)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5. 什么是胎生动物?什么是卵生动物?举例说明。 答:(1)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2)胎生动物:猪、牛、羊、猫、狗 卵生动物:鱼、蛇、青蛙、乌龟、麻雀 6. 如何鉴别矿物的软硬?

七上科学课堂笔记.doc

七上科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科学入门 §1-2: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测量工具:刻度尺(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 二、体积的测量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底处相平。液体体积常用升和毫升表示。 §1-4: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三、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眼睛应平视,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之前必须用力甩几下。 §1-5:质量的测量 一、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无关。 二、测量工具:天平(左物右砝) 物体质量= 砝码总质量+ 游码读数 §1-7: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和评价 单位换算: (1)长度: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km=1000m 1m = 100 cm = 100 0mm = 106 μm = 109 nm (2)体积: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m3=1000L 1L=1000mL 1mL=1cm3 (3)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时间1时=60分1分=60秒 1h=60min 1min=60s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通过读《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使我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

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三、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四、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分课内容(笔记形式)20121026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李大敏2010.09.10编制2011.09.19修改2012.10.22重新校对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我们平时使用的工具有起子、钳子、剪刀、羊角锤、镊子等。1课2页 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2、要起下钉在木板上的螺丝钉,需选用螺丝刀,要起下元钉,需选用羊角锤,要打开啤酒瓶盖,需选用开瓶器(起子)……,所以说,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1课2-3页 3、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剪子、钉锤、镊子、起子等,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1课3页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认识杠杆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2课4页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杠杆尺的平衡实验】 2、杠杆的省力费力规律是:①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是省力杠杆;②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是费力杠杆;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2课6页 3、在用杠杆尺做实验时,我们可以发现:左右两边在挂钩码时,两边只要“重物的重量×重物到支点的距离”相等,杠杆尺就平衡。2课6页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的位置不同,同一个杠杆,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3、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工具有:撬棍、钢丝钳、剥线钳、果树剪、剪子、开瓶器、起子、核桃夹、等,费力杠杆有:镊子、夹子、煤球夹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订书机等。3课8页 二、小杆秤的研究 4、为什么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因为根据杠杆原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提绳(支点)距秤钩的重力点的距离很短,秤砣(用力点)距提绳的距离很远,所以可以称量很大的重量。简解:因为它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3课9页 5、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呢?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电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 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等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黄爱华老师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半个月来,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高效课堂22条》一书。我认为,《高效课堂22条》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提升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 高效课堂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2、何谓有效教学?如何实现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高效的教学。有效是高效地前提,有效教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是“高效教学”。 3、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4、学生在什么时候学得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 当我们有兴趣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学得最好 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我们学得最好 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