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方言经典段子

大冶方言经典段子

1.你吃了不少饭,还是不太长个子啊?那是因为我爹娘当年放屁都不敢太响。

2. 你看这个人,捏着屁股走路,不知道是痔疮还是装腔作势。这不是痔疮,这是假的,真的痔疮早就疼死了。

3. 我听说你老公是公安局长?那不是,他是卖保险的,只是经常穿警服去拜访客户。

4. 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你啊,就跟我家门前的那口井一样,有点儿深,也有点儿浅,往里一掉就出不来了。

5. 你这个人真是太有才了,什么都会啊!是啊,我就跟那只猪一样,什么都吃。

6. 你家孩子怎么这么胖啊?那是因为他吃得好啊!我看是吃得太多了吧?!没关系,再胖点儿,反正他爹是个拖拉机,能拉得动。

7. 你们家那口井怎么样啊?哦,那口井啊,就跟我家老板一样,不怎么清楚,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8. 你们大家族是不是都长得很像啊?不,我们都像我姥爷,我姥爷是我们家唯一的遗传基因。

9. 你这个人跟鬼一样,见了人就躲。那当然,我可不想有人发现我是个鬼。

10. 你们那儿的麻辣烫是不是很辣啊?是啊,比火山口还辣,跟鬼一样过不去。

江西行诗稿

江西行诗稿 谢五八 2013年11月22日至26日,我与初华、本锦宗长驾车去江西,有两个任务:一是应赣州谢氏联谊会志耕会长之邀,去赣州参加江西谢氏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二是去永丰县古麻田乡、今谢坊村寻根问祖。一路所经所历,感受良多,成诗词联一组,以记其怀。 踏入江西地界感怀 一 驱车入赣怕来迟,重踩油门似箭驰。 修谱寻根雷火急,担心误事族人嗤。 二 踏入江西别样亲,似曾相识梦中云。 南京迁此先人择,我忖当年可掘金。 三 古代吴西我不知,今观赣景想吟诗。 高楼挺拔车流疾,碧水蓝天最入时。 四 湘赣渊源自古奇,楚人故地在吴西。 当年背井徙他邑,先辈披荆另奠基。 五 早年谢族旺吴西,伊始宋朝往外移。 相近湖南迁入最,分枝发叶互联稀。 六 我祖迁徙自赣篱,悠悠千载谱中稽。 而今掀起寻根热,我到江西觅祖溪。 七 万吉祖居在永丰,宋时携眷向湘行。 裔孙发派开新化,荜路蓝蒌步步惊。 八 万吉之孙是禄廊,开基发派建新乡。 繁衍十万苗昆茂,尚武崇文个个强。 2013.11.22 参观江西瑞金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所以又有“瑞京”之称。瑞京者,京都也。 2013年11月23日,趁在赣州市参加江西谢氏联谊会第三次筹备会议的机会,在赣州谢氏联谊会谢志耕会长、谢敏副会长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瑞金市的部分红色景点。瑞金是革命老区,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乡叶坪村谢氏宗祠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工农

湖北方言7大分类

湖北方言的分类 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 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 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 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不过现在的荆门的家长们大部分都强制的不让孩子弹舌头了,说很老土,我就纳闷了?这怎么说是老土呢?这难道不是老祖宗留下的特色吗?实在是想不通现在的家长。如今这一带的方言正逐渐的向河南那边靠拢。 二.成渝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 说到这个成渝方言,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也就是“四川话”了,当然重庆人也莫不高兴,外地人一般说的四川话都包括了重庆。咱们湖北的鄂西和鄂西南等地区几乎都是讲“四川话”,主要有:宜昌、秭归、五峰、宜都、恩施、来凤、长阳、利川、咸丰、建始、枝江,等地,还有周边的神龙架以及十堰的部分地区,湖北境内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都是说的这样的西南口音。不过我听宜昌城区话好像和周边地区有所不同,好像宜昌城区话类似武汉话,就是多了点儿化音。至于恩施等地区的口音,几乎也可以说是完全的西南口音了。如今也正逐渐的向重庆口音越来靠拢。 三.鄂东南方言区(南方语系---赣语、湘语) 1.幕阜山方言(湘赣方言—鄂湘片) 这个主要的是指鄂湘赣交界的几个县,主要分布于通城和崇阳两地,这两地与周边赤壁、通山、阳新以及临近的湖南江西的部分县市一道被分作“幕阜山浊音走廊”。据一些专家说古代吴湘不分家的,但是江西赣语从中插一脚,硬是分开了吴语和湘语,但是又分的不干净,因此导致了幕阜山一带正好把湘语和吴语的浊音共性给连接了起来。不管怎样,语言是代代变化的,管是谁分的呢!通城和崇阳两地的方言属于南方语系,划入了赣语,但是在词汇上尤其接近湘语,有湘语的特色词汇“娭毑”“嗲嗲”等,而且有吴湘的浊音,当地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是“湖南话”(指的是湘语)。不过学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

七大方言分别是指官话、赣语、吴语、湘语、粤语、闽语、客家话。也有人把中国汉语划为八大方言、九大方言。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都是指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如八大方言就,把闽方言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方言,闽南话和闽东话。 中国七大方言 ?粤语?赣语?北方话?闽语?吴语?客家方言?湘语 目录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官话 赣语 粤语 吴语 闽语 湘语 客家话 展开 编辑本段官话 概述 以北京话为标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超过70%,通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 分布情况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除信阳地区)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重庆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此外,晋语在山西大部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有入声韵。其白读系统与典型的官话截然不同。有不少学者将其归于官话,有人认为应当独立,不过晋语与其它官话的差别比起闽语中相邻两县甚至两镇的差别都甚小。 编辑本段赣语 概述 赣语又称江右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一门声调语言,为中国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约占中国人口的6%左右,世界排第三十位。 起源 赣语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吴城文化,江西在上古时期曾经有过“干越国”和“艾国”等非华夏族国家。史载干越国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其中心地带可能位于今余干一带,而艾国则位于今修水、武宁一带,后其被楚国并吞。至春秋时代,江西地方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因为江西曾迭为吴、楚、越的争雄之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处于“吴头楚尾”的江西和各方都有大量关系,而赣语中至今依旧保存著一些很有特色、很常用的古吴语和古楚语词的积淀,西汉扬雄在其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提到“南楚”方言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该时期的江西话[span]是似吴类楚的一种独具特色、有别于周畿雅言的语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南下。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用来对付当时福建的东越与广东的南越的两支军队给江西带来了部分的中原人。 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朝在江西设置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因此而得名),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管辖区域遍布今江西四方。豫章郡人口由西元2年的将士35万余人猛增至公元140年的167万余人,净增近132万人。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当时,扬州总人口的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七大方言简介: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分区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简况 南阳方言是指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方言。在市级机关、大型工矿企业一般同时使用普通话和南阳方言。县以下和一般单位以南阳方言为主,兼用普通话。各级学校教师以普通话为主,但农村小学除语文课外,多用南阳方言授课。总的来说,社会上仍以南阳方言为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南阳属于夏代文化,《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同时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语言应当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方言。西周时期,南阳分封了不少诸侯国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异不会很大。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化在南阳表现得也很明显。南阳是中原和荆楚争夺的战略要地,南方崛起的楚国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这一时期,南阳的诸侯国先后被楚所灭,南阳尽为楚地。当时列国中吴、越、楚诸国的语言同中原各国的语言差异可能很大,此时却有了交融的机会。战国时期,南阳是秦、楚、韩争夺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南阳尽为秦所有,并设置南阳郡,从此南阳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秦统一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纷争混乱割据称雄的局面。秦始皇迁六国不轨之民于南阳,实际是将其余六国的贵族迁入南阳,使南阳方言吸收了各地语言。西汉时期,南阳冶铁业发达,汉武帝任用南阳大冶

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冶铁事。汉元帝任命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发展水利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南阳成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他手下的廿八宿多出自南阳,南阳有“帝乡”之称,在全国政治、经济地位显赫,其语言代表性地位必然加强,它和当时的共同语之间差异不会很大。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战乱局面,南阳处于割据状态,从而导致了南阳方言一定的分歧。唐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语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民族共同语的加强,方言的分化差异逐渐削弱,汉语言的主要差别是北音和南言。南阳处于中原腹地,南阳方言在北方方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与北方方言保持着较强的一致性。 南阳方言分区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语音、词汇的差别比较明显,语法方面的差别不大。根据其表现特征,可以把南阳市的13个县市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是东南部的桐柏县,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150公里,山地居多,南与湖北省接壤,东与信阳市为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及镇平县、邓州市西部。此区亦是山地居多,最远处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200公里,南与湖北省接界,西与陕西省为邻,面积约8600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中部区主要包括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方城县、社旗县、南召县和新野县及镇平县、邓州市东部和桐柏县西部。此区平原居多,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

孝感方言与周边地区方言的比较

基本概况 孝感,简称:孝,外文名称:Xiaogan,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是距离武汉市最近的城市。具有“湖北孝文化之乡”的称号。 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以北、江汉平原中部、汉水之东。南邻“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北濒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东连武汉市、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同时在武汉城市圈也属于核心圈层,距离武汉市中心5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机场32公里,与武汉城市资源共享。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地区(中部地区)湖北省 孝南区、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 孝感语种 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部分为不送气清音,n,l相混(一般全为n),“书虚”,“篆镌”同音,en eng,in ing相混,老派古咸山摄三分,新派古咸山摄字韵与普通话同,入声长调。声调一般为六个阴平33 阳平21 上声52 阴去35阳去44 入声13。此外因水系问题语种也有武汉话在内。 20世纪30年代,出赵元任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刨分为: 第一区(西南官话区): 武汉,凛江陵,列恩施,凨陨阳等31县市;第二区-----典型的楚语区: 孝感,凝黄冈,凢黄石,凝竹山,凋竹溪,凇陨西等19个县市;第三区(归入赣方言区的): 大冶,刢通城,凷咸宁等8个县市;第四区(特殊方言区): 鹤峰,松滋,公安,石首,监利。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湖北方言概况被分为三个区:西南官话区: 武汉,刁江陵,凿潜江,凩松滋,刑公安,刨石首,凒襄阳,凮陨阳,凬宜昌,刃恩施,凼鹤峰等49个县市;楚语言区孝感黄冈,刕黄石,刔竹山,凿竹溪,凸陨西等21个县市;鄂南语区大冶,刀咸宁,凧通城,刍嘉鱼,刞监利等八个县市。 鄂东北(孝感、黄冈、随州)的方言的比较 鄂东北的方言俗语 鄂东北以低山丘陵为主,西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大别山,南以长江为界,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地理单位,鄂东北包括黄冈、孝感两个地区和随州市,这里的居民方言有特殊的风格,属于“楚语区”。“楚语区”居民的风土习尚质朴淳厚。鄂东北是才子、将军的故乡,这里有全国闻名的“教授县”、“将军县”,文才武将,群星灿烂,自古以人文发达著称。而五祖寺的菩萨、东坡赤壁的胜迹以及黄梅的桃花、蕲春的四宝、孝感的夜嫁更令人心驰神往。 鄂东北方言在湖北方言中别具一格,它基本上属于北方方言,是古楚语与早期北方方言融合后的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将鄂东北方言与九江、安庆等沿江市县的方言划为“楚语区”,鄂东北的方言俚语反映了其独特的风俗民情。 在称谓上,鄂东北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称父亲为“大”或“爷”;称母亲为“乜”、“姨”,也有叫“大”的,在英山县南一带称“丫”;称祖父为“爹”;称祖母为“奶”;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屋里的”;广济、黄梅一带称妇女为“嬷嬷[ma]儿”、“嬷嬷”;“嬷嬷”也可以指自己的妻子。弄不清就会闹笑话。 鄂东北人称小孩为“细伢”,男孩为“男伢”,女孩为“女伢”;广济一带称男孩为“弟儿”,女孩为“姐儿”。“兄弟”一词在鄂东北多指弟弟;英山一带还称叔父为“老”;如二叔称为“二老”,妹妹称为“老妹”。

黄石方言

一、黄石现代地域方言的形成与特点 黄石地处鄂东南,同黄冈、鄂州等21个县市共属一个方言区,俗称“楚语”区。黄石处在赣方言区的边缘地带,与具有明显赣话特征的阳新、大冶在历史上为统一行政区,历史上有一段时间还曾隶属江西,市区各大族姓也多为江西迁入,所以黄石话有明显的赣话痕迹。同样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黄石话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毗邻的鄂州、蕲春、浠水方言的影响,又带有江淮官话的语言特征。另一方面,黄石与武汉、鄂东诸县关系密切,特别是受武汉方言影响较大,因此黄石话近十年来有接近武汉话的趋势。这就形成了既有赣方言语言特色、又受西南官话影响的黄石方言体系。 黄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城市建设阶段,来自新中国各地的大批建设者涌入了黄石。如:黄石纺织机械厂工人,多是江浙一带迁入;有色冶炼厂、大冶铁矿工人多为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十五冶以湖南人居多等等。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来自黄石周边县市以及外省的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使全国各地的方言在黄石几乎都能听到,像东北话、河南话、广东话等等。这些外来人员不仅人数可能早已超过了本地居民,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的地域方言直接影响着黄石的本地方言,尤其是影响着本地青少年所使用的语言,这种影响使黄石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黄石现代地域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黄石市下辖四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以及一市(大冶市)、一县(阳新县)。“一去三五里,乡音各不同”,这一点在黄石体现得尤为突出,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的方言状况比较复杂。下面仅以黄石市区的方言为例,从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四个方面,将黄石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作比较: (一)、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1、根据发音部位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七类。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gkh;舌面音:jqx;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尖前音:zcs。(见附表1、声母1.1普通话声母) 2、黄石话声母,以发音部位为代表也有七类。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gkh;舌面音:jqx;舌尖前音:zcs。 黄石话与普通话声母比较,缺失舌尖后音:zh ch sh,飘移鼻边音:n l,正是由于这些声母的特点,所以黄石人在学说普通话时,发翘舌音要么舌头翘得不到位,要么翘过了头,发出的声音既混浊不清,又僵硬难听;发鼻边音时要么鼻边不分,要么含混不清。 (二)、韵母 1、普通话按韵母发音特点,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2、黄石话按韵母发音特点与普通话一样,也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不同的是,黄石话韵母有的字韵在发音上与普通话完全不同。如:“母”,普通话将其归在合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开口呼里;“虐”,普通话将其归在撮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齐齿呼里;“抓”、“耍”,普通话将它们归在合口呼里,而黄石话归在撮口呼里。另外,黄石话存在后音缺失或不到位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是ing几乎都发成in。 (三)声调(以5度标记法为准) 1、普通话声调为四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

湖北的方言

湖北的方言 由于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湖北并没有一个代表性语言(换句话说湖北话不能自成体系),不过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方方言语系,且湖北大部属官话区(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仅湖北的东南部属赣方言,虽然湖北人在信仰和生活习惯上接近南方。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赣语区: 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有:武汉,荆州,襄樊,十堰,宜昌,恩施等。并细分为: (1)武(汉)天(门)片:武汉、洪湖、天门、京山之间区域 包括武汉、荆州、江陵、京山、天门、仙桃、汉川、洪湖、荆门南部。 (2)成渝(四川)片:荆门、五峰、宣恩一线以西区域

包括恩施、宜昌、咸丰、巴东、宣恩、利川、来凤、建始、五峰、远安、当阳、宜都、枝江、长阳、秭归、兴山。 (3)鄂北片:郧西、房县、钟祥、随州之间区域,以及潜江 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南漳、谷城、枣阳、宜城、保康、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钟祥、潜江、荆门北部。 (4)常(德)鹤(峰)片:包括石首、公安、松滋、鹤峰。 二.属于北方方言江淮官话区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其中属于江淮官话的“黄(陂)孝(感)片”的有:黄冈、孝感、罗田、蕲春、黄陂、罗田、英山、麻城、浠水、鄂州、红安、广水、安陆、应城、黄梅、武穴、云梦等。 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通城,赤壁、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监利等。 相关链接

西南官话 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上江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分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江淮官话 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又称为“江淮话”、“江淮方言”。其中有人将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为江北话,江苏的江北部分称为苏北话。江淮话地区以扬州为中心,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语。湖北主要分布东部。 赣方言 又称赣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湖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

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是1893年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

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是1893年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自强学堂。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是1893年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 奏请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 中文名,自强学堂。创办时间,1893年。知名校友,辜鸿铭。创办人,张之洞。创办目的,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改名,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 简介。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是1893年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 奏请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

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1902年改名为方言学堂。 历史沿革。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 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学堂位于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专门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每门招生20人。1896年7月。鉴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自强学堂改订章程。调整学科门类设置。强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算学改归两湖书院。格致。 商务不再单独设门。只作为课程附列其中。同时设有译书局。并入了创办于1892年的矿务。化学学堂。开创了自然科学专门教育。方言一门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4门。每门招生增至30人。每门招生增至30人。1898年。增加东文。共计5门。1902年。自强学堂由三佛阁迁至东厂口。同时改名为方言学堂。“方言”即“外语”之意。根

据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上奏并得到清政府认可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各学堂奖励章程》文件的规定。 湖北方言学堂为“程度与高等学堂略同”的“外省方言学堂”。方言学堂不设总办。课程设有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1911年3月。辛亥革命前夕。新任湖广总督瑞征认为学堂“风气不端”。湖北提学使王寿彭认为经费无法支持。遂以教育经费紧张为由强令停办。校产交武昌军官学校使用。1913年民国政府委派教育部视学。湖北都督黎元洪决定将武昌军官学校使用的校舍提供给武昌高师使用。武昌高师的兴建。并不是方言学堂的恢复重建。 其师资。学生也与方言学堂并无继承关系。也无官方文件认定设立武昌高师是为了恢复原方言学堂。 学堂沧桑。光绪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人称“洋务殿军”的张之洞调补湖广总督。 其间。张之洞在湖北倾全力于近代

汉族民系

汉族民系 1、北方民系 北京方言、东北方言、胶辽方言、冀鲁方言、河南方言(中原方言东部) 2、西北民系 兰银方言、山西方言(晋语)、关中方言(中原方言西部) 3、江淮民系 江淮方言 4、西南民系 西南官话,又称为上江官话,是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 5、江浙民系 吴语、徽语 6、江右民系 江右人,即为江右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是中国南方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本地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右民系以赣语为母语,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地区,以赣江、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吉泰盆地同迁的汉人为民系认同,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江右人是东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分布地域相当广大,今天主要居住于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江右人为古代中原人和赣地先民的融合体。 江西境内的赣语区主要分布于赣北、赣中、赣东、赣西一带,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三,是江西境内第一大汉语方言。包括南昌市及所辖的南昌县、新建、安义、进贤;九江的湖口、星子、都昌、德安、永修、武宁、修水、彭泽、瑞昌;宜春市及所辖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宜丰、上高、万载;新余市及所辖的分宜;萍乡市及所辖的莲花、芦溪、上栗;景德镇市及所辖的乐平;上饶的铅山、横峰、弋阳、万年、鄱阳、余干;鹰潭市及所辖的贵溪、余江;抚州市及所辖的东乡、崇仁、宜黄、乐安、金溪、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吉安市及所辖的吉安县、吉水、峡江、新干、永丰、泰和、安福、永新、井冈山、遂川、万安。 此外,赣语还分布在湖南东部,包括岳阳市市区、临湘市和岳阳县、平江县华容县的部分,长沙市的浏阳,株洲市的醴陵市、攸县、炎陵县和茶陵县,

重庆地名歇后语

重庆地名歇后语 重庆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方言歇后语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重庆地名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地名歇后语 女菩萨看戏——观音桥 女菩萨看戏——观音桥 北斗星落坡上——七星岗 心头起波浪——南坪 傻子当领导——浮图关 麻绳捆口袋——井口 三伏天围围巾——红绵大道 武大郎的兄弟——二郎 隔夜的冰粉——一碗水 大将军解甲——凯旋门 巨人舞排笔——大堰三伏天围围巾——红绵大道 武大郎的兄弟——二郎 隔夜的冰粉——一碗水 大将军解甲——凯旋门 巨人舞排笔——大堰 拓展:中国地名歇后语 1、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旅顺 2、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宁波 3、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洛阳 4、八月飘香香满园(中国城市名)桂林 5、夸夸其谈(中国城市名)海口 6、千里戈壁(中国城市名)长沙 7、大家都笑你(中国城市名)齐齐哈尔 8、珍珠港(中国城市名)蚌埠

9、带枪的人(中国城市名)武汉 10、船出长江口(中国城市名)上海 11、金银铜铁(中国城市名)无锡 12、银河渡口(中国城市名)天津 13、久雨初晴(中国城市名)贵阳 14、两个胖子(中国城市名)合肥 15、双喜临门(中国城市名)重庆 16、努力炼钢(中国城市名)大冶 17、拆信(中国城市名)开封 18、东西北三面堵塞(中国城市名)南通 19、海中绿洲(中国城市名)青岛 20、空中码头(中国城市名)连云港 21、泰山之南(中国城市名)岳阳 22、逆水行舟(中国地名)上杭 23、春笋(中国地名)新竹 24、掩耳盗铃(中国地名)蒙自 25、春水碧如蓝(中国省级行政区名)青海 26、江淮河汉(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四川 27、黄河解冻(中国省级行政区名)江苏 28、东南北(中国省级行政区名)西藏 29、宝树丛丛(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吉林 30、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阳泉 31、终年积雪(吉林地名)长白 32、见脸不见发(内蒙古地名)包头 33、持久和平(陕西地名)长安 34、鹰击长空(台湾地名)高雄 35、谈天的都市(山东地名)聊城 36、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树

试论湖北大冶(城关)方言语音特点及与普通话接触后的语音变化

试论湖北大冶(城关)方言语音特点及与普通话接触后的语音变化 作者:皮洁琼 来源:《商》2014年第32期 作者简介:皮洁琼(1990-),女,汉族,湖北大冶人,贵州民族大学201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从声调、声母及韵母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大冶城关方言及其语音特点;同时将其与大冶城关年轻人现在所讲的方言进行对比,试图分析大冶城关方言与普通话接触后的语音变化,以期能够对大冶方言的研究进行补充。 关键词:湖北大冶方言;双言接触;方言语音特点 一、引言 大冶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黄石市西南部。西北邻鄂州市梁子湖,与武汉市相望;东北靠长江,与圻春、浠水县相对;西南与咸宁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1]p1赵元任1948年把鄂东南方言单独划为湖北方言的第三区,并指出:“第三区方言最特别,内部也最复杂,地域占东南一小角,大致可以归入赣语系统里。”[2]p1569大冶县内方言复杂,各乡镇之间方言语音差异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关与乡镇交流愈加密切,故而大冶城关方言受到很多周边乡镇的方言影响,我们称之为旧派大冶城关方言。但近二十年来,与这种受乡镇方言影响更大的大冶城关方言不同的是,有一种更多受普通话影响的城关方言出现,其使用者通常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普通话流利的年轻人,我们称之为新派大冶城关方言。本文以研究分析旧派城关方言的声韵调为主,同时分析这两种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城关方言的差别。 五、大冶城关方言语音变化的原因分析 大冶方言语音的历年变化还未考证,文中所指的变化应属近二十年来大冶方言与普通话接触后产生的。笔者认为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和普通话推广的影响 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和普通话的推广是旧派大冶城关方言发生变化的客观原因之一。普通话在全国的推广和使用使其成为了一种不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用于交流表达的通用语言。所以,伴随着大冶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大冶方言的使用者为了更方便地和外界交流而开始普遍学习

湖北阳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

湖北阳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 在普通话中,“到”一般用作动词,而在湖北阳新方言中,“到”还有介词、助词、形容词、量词、副词等用法。 标签:阳新方言“到” 用法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幕阜山北麓。东北与蕲春、武穴隔江相望,西与通山、咸宁接壤,北与大冶市毗邻,东南与江西瑞武宁分野。阳新地处吴头楚尾的特殊位置,方言复杂,语音上素有“九板十三腔”之称,用法上也是多种多样。阳新方言中一个常用词“到”,既能独立作动词,又能同其它动词一起组合成新词,还能作介词、助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全面考察“到”字在阳新方言中的用法,既能发现阳新方言的独特风采,又能探究“到”字在词性、用法上演变的历史过程。 一、动词“到” 探索“到”字之源,必先说“至”。“至”,甲骨文象矢远来降至地之形。而《说文解字》:“到,至刀,至也,从至,刀声”。可见,“到”是后出形声字,基本含义与“至”相同:“达到,抵达”。在普通话中,表达“到达”之意时,一般用“到”,而不用“至”。 “到”的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其义为“达到、抵达”,《诗·大雅》:“蹶你孔武,靡国不到”。这种用法古今汉语通用,阳新方言亦不例外,如:(1)九点箇时候,我到了车站。 (2)不是不报,是日子时候冇到。 如果说“到”的初始意义表示物体朝着说话人方向移动,那么后来的“到”字也可以表示物体朝着说话人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当于“往”。《东观汉记·吴传》:“(民)到闾里重相和解。”“到”字便相当于趋向动词“往”。在阳新方言中,当“到”表示“往”的意义时,一定要与趋向动词“来、去”连用,组成固定的“到……来(去)”结构。 (3)我前日到高婆(外婆)屋来。 (4)你到东头来,我到西头来。 二、介词“到” “到”的意义由“到达”发展到表示趋向的“往”时,动词意义明显虚化。在阳新方言里,当“到”不表示动词意义(到达、往),不在句中作谓语,而是连同后面的成分组成介宾结构时,“到”就丧失了动词的特征,具备了介词的性能。此时

阳新话

选题: 1.阳新话中“恩斯门”的意思是?(5分) A.那是门 B.把门打开 C.你是谁 D.干吗? 2.阳新话中“灶迈?”是什么意思?(5分) A.为什么? B.干吗? C.这样? D.说什么? 3.阳新话中“打蹦”是什么意思?(5分) A.打架 B.接吻 C.跳 D.打招唿 4.阳新话中“斗裸法子”是什么意思?(5分) A.出主意 B.看病 C.逛街 D.聊天 5.阳新话中“绿得个弹”是什么意思?(5分) A.非常绿 B.逛街 C.嚣张 D.打街机 6.阳新话中“太衡早”是什么意思?(5分) A.一大早 B.昨天 C.很早之前 D.早上好 7.普通话中的“帮忙推”的“推”字阳新话语音那个比较像?(5分) A.吞 B.搞 C.诵 D.矛 8.阳新话中“告示”是什么意思?(5分) A.闹事 B.开始 C.等等 D.再见 9.阳新话中“搁落害”是什么意思?(5分) A.角落 B.坏人 C.很厉害 D.过来 10.阳新话中“扯个”是什么意思?(5分) A.撕掉 B.仍掉 C.瞎搞 D.没问题 11.阳新话的“偶等哈气恩得”下列什么意思?(10分) A.我在生你的气 B.我看到你就烦 C.我马上就过来 D.我等下要吃饭 12.阳新话的“哄恩崽”下列什么意思?(10分) A.没骗你 B.哄哄她 C.我没有 D.在干吗 13.普通话的形容一个人聪明,阳新话怎么说?(10分) A.个怪 B.精怪 C.个高 D.不裸拐 多选题: 1.阳新话中的感叹语有那些?(10分) 崽噶偶戳各猛过气包部哇噻 是非题: 1.阳新话中“困醒”一词的意思是还没睡醒的意思?(10分) A.是 B.不是 外婆叫高婆 外公叫高公 傻子叫妥子或者叫斧子 吃午饭叫过中 吃晚饭叫过夜 没本事的叫真没裸用 罗嗦叫裸连 在河或塘里洗澡叫滑冷水澡 厕所叫东斯

汉语方言概要

汉语方言概要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中国七大方言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广东话(简称:粤语) 3.江浙话(简称:吴语): 4.福建话(简称:闽语): 5.湖南话(简称:湘语): 6.江西话(简称:赣语): 7.客家话(简称:客语): 北方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分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及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及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5]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 吴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20]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分,上海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可分为五个片: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瓯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湘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8]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1] 赣方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