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概述

移动设备已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以及确保员工合规使用移动设备,公司制定了以下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无论是全职员工还是兼职员工。

2. 移动设备的申领和管理

2.1 员工如有需要,可以向公司申领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申领后,员工需对设备进行妥善保管。

2.2 员工应该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申领,由部门经理或上级主管审批后方可领取。

2.3 移动设备仅供工作所需使用,员工不得将设备借给其他人使用。

2.4 员工需要更换或维修移动设备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

提出申请并遵守相关规定。

2.5 在设备丢失、损坏或停用时,员工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

报告,并按照规定归还设备或办理注销手续。

3. 移动设备的使用规范

3.1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

要求,不得泄露敏感信息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3.2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通信时,应遵守公司的通信规范,文明用语,不得发送不当信息或干扰他人工作。

3.3 员工应定期对移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更新操作系统、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密码等,以确保信息安全。

3.4 在移动设备上安装或使用未经许可的应用软件、游戏或其

他非工作相关软件是禁止的。

4. 移动设备的监管和违规处理

4.1 公司将定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核,发现违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扣除奖金、警告甚至处以辞退等。

4.2 对于严重违反公司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要求的行为,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5. 其他事项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于以前的移动设备使用行为不适用于该制度。

以上为公司移动设备管理制度的所有内容,希望每位员工严格遵守并加以执行。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概述 移动设备已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以及确保员工合规使用移动设备,公司制定了以下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无论是全职员工还是兼职员工。 2. 移动设备的申领和管理 2.1 员工如有需要,可以向公司申领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申领后,员工需对设备进行妥善保管。 2.2 员工应该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申领,由部门经理或上级主管审批后方可领取。 2.3 移动设备仅供工作所需使用,员工不得将设备借给其他人使用。

2.4 员工需要更换或维修移动设备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 提出申请并遵守相关规定。 2.5 在设备丢失、损坏或停用时,员工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 报告,并按照规定归还设备或办理注销手续。 3. 移动设备的使用规范 3.1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 要求,不得泄露敏感信息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3.2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通信时,应遵守公司的通信规范,文明用语,不得发送不当信息或干扰他人工作。 3.3 员工应定期对移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更新操作系统、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密码等,以确保信息安全。 3.4 在移动设备上安装或使用未经许可的应用软件、游戏或其 他非工作相关软件是禁止的。 4. 移动设备的监管和违规处理

4.1 公司将定期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核,发现违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扣除奖金、警告甚至处以辞退等。 4.2 对于严重违反公司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要求的行为,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5. 其他事项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于以前的移动设备使用行为不适用于该制度。 以上为公司移动设备管理制度的所有内容,希望每位员工严格遵守并加以执行。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 定义和范围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使用的所有移动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本规定的目的是 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性和保护公司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设备注册和批准流程 2.1 所有员工在需使用公司提供的移动设备之前,必须完成设 备注册和批准流程。 2.2 员工需填写移动设备使用申请表,并提交给信息技术部门。 2.3 信息技术部门将根据申请情况,评估设备的需求和安全风险,并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2.4 审批通过后,员工将按照规定程序领取移动设备,并在设 备上安装相关安全软件和配置。 3. 设备使用规范 3.1 员工在使用公司提供的移动设备时,应遵守公司的设备使 用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1.1 禁止随意更改移动设备的设置、卸载安全软件或越狱等非法操作;

3.1.2 禁止将移动设备借给他人使用,禁止私自更改设备所属岗位; 3.1.3 禁止滥用移动设备进行违法活动、访问非法网站或下载未授权的软件; 3.1.4 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移动设备带离公司办公环境; 3.1.5 禁止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敏感信息的传输,特别是不得将公司机密信息发送至个人邮箱或云存储。 3.2 员工在离开工作岗位前,应关闭移动设备的无线信号,避免信息泄露和安全漏洞。 4. 设备维护和更新 4.1 信息技术部门将定期检查和维护移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2 员工应配合信息技术部门进行设备的检查、升级和修复,及时更新设备安全补丁和防病毒软件。 4.3 员工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现象时,应及时上报信息技术部门,并按照部门指引采取相应措施。 5. 设备遗失和盗窃 5.1 员工如发现移动设备遗失或遭到盗窃,应立即向信息技术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调查。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便利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我们也要面对移动设备安全的问题。为了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移动设备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保护移动设备的安全。 一、设备使用规范 第一,设备密码设置。我们应该为移动设备设置强密码,密码不易猜测,密码含有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的组合,定期更改密码可以增加设备的安全性。 第二,禁用非法应用和限制下载权限。在设备中安装非法应用或者使用未经认证的软件都会增加设备受到攻击的风险。我们应该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并且及时更新应用程序,以确保其安全性。 第三,限制网络连接。在使用公共Wi-Fi等不安全的网络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设备,如使用VPN进行加密通信,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上进行敏感信息的传输。 二、数据加密保护 第一,设备数据加密。为了保护设备上存储的敏感数据,我们可以使用设备自带的加密功能,将数据加密存储。这样即使设备被盗或者遗失,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

第二,备份数据。定期备份设备中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设备 发生故障或者数据丢失,我们可以及时恢复数据,减少损失。 第三,远程数据擦除。在设备丢失或者被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 过远程擦除功能将设备中的数据完全删除,以防止数据泄露。 三、应用权限管理 第一,应用权限审查。在安装应用时,我们应该审查应用要求的权限,并合理评估其对设备安全的影响。如果一个应用要求过多的权限,而与其功能无关,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避免安装该应用。 第二,定期检查应用权限。定期检查应用的权限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防止应用滥用权限,保护设备的安全。 第三,禁用不常用应用权限。我们可以在设备的设置中,禁用那些 不常用的应用权限,以减少应用的滥用风险。 四、设备丢失或盗窃处理 第一,远程定位和锁定。如果设备丢失或者被盗,我们可以通过远 程定位功能找到设备的位置,并通过远程锁定功能锁定设备,以防止 他人使用设备或者查看数据。 第二,报警和寻求帮助。在设备丢失或者被盗的情况下,我们应该 及时报警,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以迅速找回设备或者防止他人滥 用设备。

移动设备的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移动设备的管理,提高信息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护公司和员工的利益,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员工及其他使用公司移动设备的人员。 第三条移动设备管理的目标:加强对公司移动设备的管理,规范员工使用行为,减少信息资产的风险,维护公司正常的运营秩序。 第四条移动设备管理的原则:安全、合规、便捷、高效。 第二章移动设备的选用 第五条移动设备的采购原则:采购的移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严禁购买非法设备。 第六条移动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公司规定员工只能使用公司指定品牌和型号的设备。 第七条移动设备的采购数量: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和员工数量合理配置移动设备的数量。 第八条移动设备的验收:公司应建立严格的移动设备验收制度,确保采购的移动设备符合规定标准。 第三章移动设备的使用 第九条移动设备的使用范围:员工只能在公司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移动设备,如超出规定范围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第十条移动设备的使用权限:公司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需要,设定不同的移动设备使用权限。 第十一条移动设备的合理使用:员工应当合理使用移动设备,禁止私自安装软件、篡改系统设置等行为。 第十二条移动设备的安全管理: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注意信息的安全,禁止随意将设备借给他人使用。 第四章移动设备的保管和维护 第十三条移动设备的保管责任:员工应当妥善保管自己使用的移动设备,严禁私自调换、乱放、私自送修等行为。 第十四条移动设备的定期维护:公司应制定定期维护计划,确保移动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移动设备的损坏处理: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发现损坏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第十六条移动设备的防盗防丢:公司应建立防盗防丢制度,加强移动设备的保护和安全。 第十七条移动设备的信息加密:公司应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第六章移动设备的违规处罚 第十八条移动设备的违规行为: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过程中,如违反公司规定,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九条违规处罚的程序: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违规处罚程序,确保处罚的公平和合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管理规定由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正式实施。 第二十一条本管理规定的解释权归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十二条本管理规定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以上就是关于移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希望所有员工严格执行,确保公司的信息资产安全和管理秩序。

移动设备专项管理制度范本

移动设备专项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于企业移动设备的管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的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第三条移动设备的管理 1. 公司提供的移动设备归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期间使用。员工对自己使用的移动设备负有保管责任,不得私自调换、出借他人使用或私自留用。 2. 员工应当按照公司的要求合理使用移动设备,不得私自安装非公司规定的软件或应用,不得私自修改系统设置。 3. 员工不得将公司的移动设备带离工作场所,不得在离开公司工作场所后擅自携带移动设备进行外出工作。 第四条移动设备的使用 1. 在公司工作期间,员工应当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或震动状态,不得在工作时间接打私人电话,不得在工作期间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非工作相关的活动。 2. 员工应当按照公司规定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工作,不得将公司的移动设备用于私人活动。 第五条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1.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设备,避免摔坏或损坏。 2. 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问题时,应当及时向公司的技术人员反映,协助解决问题。 第六条信息安全保障 1. 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处理公司信息时,应当严格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规定,不得泄露公司的机密信息。 2. 员工应当定期备份移动设备中的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第七条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有权对其进行警告、罚款、停职、甚至开除等处理。 2. 对于因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司损失的,员工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八条结束条款 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2. 公司保留对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 以上就是关于移动设备专项管理制度的范本,希望能够对企业的移动设备管理有所帮助。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制度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制度 1. 引言 为了保障企业信息安全以及合规管理,规范企业员工使用和管理移动存储设备 的行为,订立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并旨在明确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责任、安全要求、使用规范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 2. 管理标准 2.1. 管理责任 1.企业职能部门负责订立、实施和监督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制度,并负 责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所辖员工的使用行为,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负有相 应的追责和惩罚责任。 3.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分发、回收和维护工作,并定期对设 备进行检查和巡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保密。 2.2. 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规范 1.任何员工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必需确保设备在正规渠道内获得, 并在使用前将设备进行正式登记备案。 2.员工不得私自从非法来源取得、使用或销售移动存储设备。 3.员工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必需遵守全部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 相关政策和指引。 4.严禁将移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或传输任何违法、暴力、淫秽、鄙视、 侵害知识产权或具有商业敏感性的信息。 5.移动存储设备仅限于个人使用,不得出借、转让或私下交易。 6.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移动存储设备连接至企业网络或与其他 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7.员工在离开办公场合之前,必需断开与移动存储设备的连接,并将设 备妥当保管。 2.3. 设备安全要求 1.移动存储设备必需具备密码保护功能,并应定期更新密码,并确保密 码多而杂度和安全性。 2.移动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敏感信息必需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3.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系统应具备备份和恢复功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 份,并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禁止使用未经企业批准的移动存储设备管理软件和工具。

安全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建立起安 全的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管理制度十分必要。该制度旨在规范员工使用无 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的行为,减少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的风险。下面将详细 介绍该制度的内容。 一、背景 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成为现代企业中 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员工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比 如信息泄露、恶意软件感染、数据丢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安全 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的员工,包括公司提供的 设备和员工个人拥有的设备。 三、政策规定 1.移动设备管理 (1)员工个人设备注册:员工个人拥有的移动设备应该提前向设备 管理员进行注册,并安装安全软件。 (2)公司设备管理:公司提供的移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安装安全软件。 (3)移动设备使用规范: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遵守企业信息 安全政策,禁止安装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和访问危险的网站。

2.无线通信安全 (1)无线网络接入:员工在连接无线网络时,应选择受信任的网络,并避免连接不安全的公共网络。 (2)无线通信加密:所有无线通信都必须通过加密方式进行,以防 止信息泄露。 3.数据安全 (1)数据备份:员工应定期备份移动设备上的重要数据,并保存在 公司规定的位置。 (2)数据加密:员工在移动设备上存储敏感信息时,应使用加密方 式进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3)丢失或盗窃报告:员工在发现移动设备丢失或盗窃的情况下, 应立即向设备管理员报告,并配合调查工作。 4.违规处理 (1)严重违规行为:对于严重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将采取相应的纪 律处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解雇等。 (2)普通违规行为:对于普通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将采取适度的纪 律处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等。 四、安全培训 为了提高员工对安全无线通信和移动设备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程度,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测试。五、监督与整改

手持终端管理制度

手持终端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手持终端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和 稳定,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手持终端的员工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手持终端的定义 手持终端是指具有移动通信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数据 终端等。 四、手持终端的管理 1.公司应当购置统一的手持终端,不得使用个人设备。 2.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分配手持终端,并登记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序列号、使 用人员等。 3.员工领取手持终端时需签署《手持终端领用协议》,并承诺妥善使用手持终端,不得私 自更换SIM卡或私自修改系统设置等行为。 4.手持终端的使用人员应当依法保管和使用手持终端,不得将手持终端外借给他人或私自 擅自更换SIM卡。 五、手持终端的使用 1.手持终端的使用人员应当恪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妥善使用手持终端。 2.在使用手持终端时,应当注意个人信息和公司信息的保护,不得将公司机密信息存储在 个人设备上。 3.不得在公共场合高调使用手持终端,需保持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得打闹或扰乱他人。 4.不得在驾驶机动车辆时使用手持终端,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行车安全。 六、手持终端的维护 1.手持终端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理设备内存、更新系统软件、清 理垃圾文件等。 2.如发现手持终端存在故障或问题,应当及时向公司信息化部门报告并进行处理。

3.不得私自拆卸手持终端或进行其他不当操作,不得向非授权人员提供设备维修服务。 七、违规处理 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返还手持终端等。 2.对于严重违规的员工,公司可以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3.对于恶意损坏手持终端或者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行为,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 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2.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化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3.员工对本制度有异议时,可向公司信息化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4.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本制度经公司领导审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学校移动终端管理制度

学校移动终端管理制度 学校移动终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学校师生使用移动终端的行为,保护学校网络安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移动终端管理 第一节移动终端的定义 1. 移动终端是指能够访问互联网、接收和发送信息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手持式电子设备等。 第二节移动终端的使用范围 1. 所有在学校注册的学生和教职工都可以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 2.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使用移动终端的,由学校统一采购、分配并管理。 第三节移动终端的管理责任 1. 学生个人移动终端的管理责任由学生自己承担。 2. 教职工个人移动终端的管理责任由个人和所在部门共同承担。

3. 学校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学校专用移动终端。 第三章移动终端使用 第一节移动终端的使用时机 1.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使用个人移动终端进行参考资料查询、学习交流等与学业相关的活动。 2. 在教室上课时,学生必须关闭个人移动终端,不得进行任何与教学无关的操作。 3. 教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可以使用个人移动终端处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事务。 第二节移动终端的使用规范 1. 学生在使用个人移动终端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访问非法或有害信息。 2. 学生不得利用移动终端在校园内进行赌博、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活动。 3. 教职工在使用个人移动终端时,不得泄露学校敏感信息,不得利用移动终端从事私人活动。 第三节移动终端的安全保护

1. 学生个人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需保持终端系统和应用的最新版本,及时更新安全补丁。 2. 学生个人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需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得随意透露给他人。 3. 学校提供的专用移动终端需经过个人认证方可使用,并承担相关安全责任。 第四章移动终端违规处理 第一节违规行为的种类 1. 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个人移动终端的。 2. 学生使用个人移动终端访问非法或有害信息的。 3. 教职工利用个人移动终端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私人活动的。 第二节违规行为的处理 1. 对于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个人移动终端的行为,一经发现,将给予口头警告。情节严重者,将通报班主任并记录在个人档案中。 2. 对于学生使用个人移动终端访问非法或有害信息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学生守则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将纳入学校不良行为档案。

医院信息科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科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1. 引言 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信息科移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信息泄露等问题而制定的。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信息科所有人员,包括医院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 3. 移动设备的定义 移动设备指的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方式、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4. 移动设备的使用规定 4.1 所有移动设备的使用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定,严禁用于违法活动或不当行为。 4.2 移动设备应当定期备份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4.3 移动设备的密码应设置复杂且定期更换,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4.4 移动设备在离开工作区域时应随身携带,不得滥用或外借他人。 4.5 移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个人 信息。 4.6 不得在未授权的网络或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移动设备。 5. 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5.1 移动设备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5.2 移动设备应定期进行系统和软件更新,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5.3 对于丢失或被盗的移动设备,应及时报告,并远程锁定或清 除设备上的敏感数据。 5.4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移动设备进行操作或接触。 6. 移动设备的合规管理 6.1 医院信息科应制定明确的移动设备使用政策,并定期进行培 训和宣传。 6.2 配备专人负责移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分发、清查和报废等。

6.3 对于有权限操作移动设备的员工,应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 6.4 对于因违反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将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 7. 结束语

移动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移动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和统一移动电气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障员 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规定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使用移动电气设备的部门和员工,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运输部门等。 第二章移动电气设备的分类和管理 第三条设备分类 依据移动电气设备的使用特点和功能,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A类设备:包含搬运、起重、运输等设备; 2.B类设备:包含挖掘、装载、推土等设备; 3.C类设备:包含工具、手持设备等。 第四条设备采购与登记 1.采购单位应依据实际需求和功能要求,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选择符 合安全要求和标准的移动电气设备。 2.采购单位应及时将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登记入册,并标明设备的规格、 品牌、出厂编号、购买日期、设备费用等信息。 3.登记册应由专人负责管理,随时做到登记及时、准确。 第五条设备验收与检测 1.采购单位在接收移动电气设备后,应进行全面的验收,包含设备的外 观、参数、掌控系统、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检查。 2.检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本领,对移动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 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3.设备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假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 隐患,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报废处理。

第六条设备使用与保养 1.移动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特地培训和考核,持有效操作证书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应依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出设备的负荷和使用范围。 3.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包含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设备保养记录应认真记录设备保养的时间、内容等信息,并存档备查。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七条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1.企业应订立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标准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移动电气设备的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等。 2.全部使用移动电气设备的员工必需学习并熟识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依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八条安全培训和考核 1.企业应定期组织移动电气设备安全培训,包含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各部门应做好安全培训记录,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必需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1.企业应定期对移动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含设备的外观、操作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方面的检查。 2.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3.各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条考核内容 1.对移动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包含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设备保养情况、安全记录等方面。 2.安全考核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订立,包含模拟操作、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方面。

移动电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2篇)

移动电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一、引言 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使用的移动电器设备,并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来保护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障公司信息的安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顾问、承包商和访客。所有使用公司提供的移动电器设备的个人都需要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定义 1. 移动电器设备:指由公司提供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2. 使用者:指被授权使用移动电器设备的员工、顾问、承包商和访客。 三、移动电器设备申请与分配 1. 移动电器设备的申请和分配由公司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使用者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提交移动电器设备申请表,并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 2. 设备管理部门将根据申请者的职务、工作需求和设备库存情况,决定是否批准申请并分配设备。 3. 移动电器设备只能由公司授权的人员使用,不得转借他人或私自更改设备配置。 四、移动电器设备使用规范 1. 使用者应妥善保管公司提供的移动电器设备,避免遗失、损坏或被盗。 2. 移动电器设备只能用于公司工作目的,不得用于非法活动、个人交易或其他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上。

3. 使用者应遵守公司的保密政策,确保公司信息的安全。不得将移动电器设备用于存储、传输或泄露公司敏感信息。 4. 移动电器设备应当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补丁,保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使用者应遵守网络安全政策,在使用移动电器设备时不得连接不安全的Wi-Fi网络或下载未授权的应用程序。 6. 使用者应定期备份移动电器设备上的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丢失或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7. 使用者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在移动电器设备上传播、存储、使用非法或有害的信息。 五、移动电器设备维护与修理 1. 使用者应定期对移动电器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设备表面、调整设置并保持良好的硬件状态。 2. 移动电器设备需要维修时,使用者应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部门的指导将设备送至指定的维修点。 3. 维修期间,使用者应与设备管理部门保持沟通,并按照部门的指导使用临时设备。 4. 维修完成后,使用者需前往设备管理部门领取修好的设备,并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后使用。 六、违规处理 1. 如发现使用者违反本制度的规定,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发出警告、限制移动电器设备的使用权限、收回设备等。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1. 引言 移动设备在现代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 随地访问信息和处理工作事务。然而,移动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性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为了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制定一套适用于移动设备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员工对移动设备的使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3.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以及使用公司提供或允许的移动设备的外部人员。 4. 责任与义务 4.1 公司责任 •提供安全可靠的移动设备和相关的管理工具; •定期对移动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补; •保护员工个人隐私权,不擅自查阅员工个人数据。 4.2 员工责任 •妥善保管和使用移动设备,不得外借或私自转让; •定期更新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遵守公司的移动设备使用政策; •保持移动设备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避免软件盗版或未经授权的使用; •如果遗失或移动设备发生损坏,应立即向公司报告。 5. 移动设备的安全措施 5.1 密码和生物识别措施 •所有移动设备必须启用密码和/或生物识别措施,以保护设备访问的安全性; •密码必须定期更换,并要求具备一定复杂度,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5.2 远程数据擦除 •所有移动设备必须启用远程数据擦除功能,以便在设备遗失或被盗时,远程擦除敏感数据。 5.3 安全连接 •使用公司提供的虚拟私有网络(VPN)进行连接,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4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只能安装来自官方应用商店,或公司授权的应用程序; •不允许安装来路不明的应用程序。 6. 数据备份 •所有移动设备上的数据必须定期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7. 设备丢失或损坏时的应对措施 7.1 遗失设备 •员工应立即向公司报告遗失设备的情况,包括设备型号、序列号等信息; •公司将采取远程擦除数据的措施。 7.2 设备损坏 •员工应尽快将损坏设备送至公司维修部门修理; •不得擅自拆卸或修理设备。 8. 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解雇等。 9. 监督和改进 公司将定期对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改进,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10. 结论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公司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且公司将持续改进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防备事故的发生,有效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订立本安全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全部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使用、保养、维 护和修理和管理,涵盖全部员工,包含临时员工和外包人员。 3. 安全管理标准 3.1 购买和验收 1.购买前应委派专人负责设备的选择和采购工作,并确保所选设备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和合法规定。 2.购买的设备必需经过验收,检查设备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 气安全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记录和归档。 3.2 设备使用 1.使用人员必需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签 署相关责任书。 2.在使用过程中,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如发现设备噪音、异味、过热 等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部门。 3.禁止擅自改造设备,如有必需更改或维护和修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记录。 3.3 设备保养与维护和修理 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及使用中应进行必需的保养 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保养和维护和修理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保证维护和修理质量,并 记录保养和维护和修理的日期、人员和内容。 3.维护和修理完成后,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和验收,确认设备已经 修复并符合使用要求。 3.4 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 1.使用设备时,应保持四周环境乾净,尽量避开设备与易燃、易爆物接 触。

2.在充电设备和电源线上,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和测试其工作是否正常。 3.设备使用过程中显现事故、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的事故调查和处理。 3.5 废弃处理 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报废时,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废弃处理,不得随便丢弃或外借。 2.废弃处理应经过专人负责,并记录设备的报废日期、原因和处理方式。 4. 考核标准 4.1 考核内容 1.设备购买及验收情况的记录和归档情况。 2.员工的设备使用培训情况和签署责任书情况。 3.设备保养和维护和修理记录是否完整和规范。 4.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有相关安全措施的记录和应急处理的效果。 5.废弃处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4.2 考核方法 1.定期检查部门通过文件和档案的方式,核对记录和归档情况。 2.不定期抽查对员工进行设备使用、维护和修理、保养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3.发现问题立刻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措施和结果。 5. 惩罚和嘉奖 5.1 惩罚 1.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依据企业有关规定,予以相应惩罚,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辞退等。 2.对未经培训、未签署责任书或擅自改造设备的员工,依照企业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5.2 嘉奖 1.对安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相应嘉奖和通报称赞,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存储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在个人生活中使用,也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文件丢失、信息泄露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使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使用制度的目的 1.确保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性,防止文件丢失、信息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2.规范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3.加强对移动存储设备的监管,防止非法传播、存储、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管理使用制度适用于所有持有移动存储设备的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机关的工作人员、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等。 四、具体规定 1.设备登记 b.每个人只能持有一台移动存储设备,如有需要,需向所在单位或机构提交申请,并经批准方可再次持有。 2.设备分类

a.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移动存储设备可以分为个人存储设备和工作存储设备。 b.个人存储设备只能存储个人相关的文件,不得存放单位或机构的内部文件。 c.工作存储设备只能存放工作相关的文件,不得存放个人文件。 3.设备备份 a.个人存储设备中的重要文件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b.工作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应进行定期备份,并备份到指定的服务器或云端。 4.设备使用 a.个人存储设备只能由持有人本人使用,不得借用或转借给他人。 b.工作存储设备只能在工作需要时使用,不得作为个人娱乐或存储个人文件使用。 c.工作存储设备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放置或丢弃。 d.工作存储设备在离开岗位时应一并带走,不得留在办公区域。 5.设备安全 a.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病毒感染,及时安装和更新杀毒软件。 b.移动存储设备遗失或损坏时应及时上报所在单位或机构,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工厂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工厂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工厂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范 一、总则 为规范工厂内员工使用移动设备的行为,保护公司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所有员工及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的外包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人员、行政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定义 1. 移动设备:指公司发放给员工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2. 员工:指受雇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及外包人员。 四、工厂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1. 移动设备使用原则 1.1. 移动设备仅供工作使用,禁止员工将移动设备用于个人娱乐、游戏等非工作相关的用途。 1.2. 禁止员工将移动设备外借、转让、买卖或用于其他违法活

动。 1.3. 移动设备涉及到公司信息的使用、传输等行为必须遵守公 司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1.4. 员工应妥善保管移动设备,离开工作岗位时应将移动设备 锁屏或关机,避免遗失、盗窃等情况。 2. 移动设备申领与归还 2.1. 员工如需使用移动设备,须经过申请并由上级审批同意, 由设备管理员分配设备。 2.2. 员工离岗、离职或移动设备不再使用时,应按规定及时归 还移动设备,并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 2.3. 移动设备的归还应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如设备有损坏、 遗失等情况,员工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3.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 3.1. 员工应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篡改、丢失公司信息。 3.2. 移动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软件的更新、病 毒查杀、安全设置等,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3. 员工不得随意下载、安装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不得访问、

移动外设管理制度

移动外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移动外设的管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使用的移动外设,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硬盘、U盘、移动设备等。 第三条移动外设管理的宗旨是管理与使用相结合,既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也要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条公司内部员工除非经公司领导批准和指定外,不得私自使用个人移动外设,不得私自连接公司信息系统。 第五条公司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章移动外设的使用 第六条公司内部员工需要使用移动外设时,应当向所属部门申请,经领导审批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移动外设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移动外设,防止丢失、损坏或泄露重要信息。 第八条移动外设使用人员应当注意使用环境,避免在潮湿、高温、灰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移动外设,防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寿命。 第九条移动外设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对移动外设进行数据备份,以防丢失数据。 第三章移动外设的管理 第十条公司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严格的移动外设管理权限,对内部员工的移动外设进行管理和监控。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员工不得私自连接未经安全检测的移动外设到公司信息系统。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定期对移动外设进行安全检测,确定其是否受到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的感染,以防感染信息系统。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丢失、损坏或泄露数据的移动外设进行调查和处理,并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第四章违反制度的处罚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奖金、停职、辞退等。

第十五条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公司内部员工应当定期学习和遵守本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领导审批后重新颁布。 第十八条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第十九条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由公司管理部门负责,如有疑问或问题应当向管理部门反馈和咨询。 以上为《移动外设管理制度》,请全体员工遵守执行。

移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移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移动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维护、管理移动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移动电气设备是指移动的机动装置上的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动工具、移动发电机等。 第四条移动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绝对安全”为指导原则。 第五条移动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监管和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第二章设备管理 第六条移动电气设备的购买、销售、使用、维护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第七条移动电气设备的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八条移动电气设备应当设立专人负责管理,负责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九条移动电气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熟悉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具备应急处理和事故处理能力。 第十条移动电气设备应当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质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移动电气设备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十二条移动电气设备应当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第十三条移动电气设备应当配备合格的电缆、插座和配件,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 第三章人员管理 第十四条移动电气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术。 第十五条移动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第十六条移动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十七条移动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当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开启设备的保护装置和接触电气元件。 第十八条移动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设备的安全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移动电器管理制度

移动电器管理制度 移动电器管理制度1 1、移动电器面广、量大,危险因素多,为保证移动电器的安全运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强化移动电器的管理。 2、移动电器有:手持电开工具(手电钻、手电砂轮、电烙铁等)行灯、可移电风扇、电阻丝炉、电熨斗、潜水泵、移动油泵、电夯、振动器等以及类似上述的移动电气装备。 3、移动电器都要由各运用单位(分厂、处)建立卡片,编号,登记,手持电开工具由工具室办理,此卡片一式X份,一份自留,一份报安技处,其它移动电器由各单位动力员或机械员负责,建立卡片或台帐。 4、移动电器必需保持完好,绝缘牢靠,其电源及插头都应完好无损。不要用有接头的电缆线,单相电器用三芯软橡套电缆线,三相电器用四芯橡套软电缆,并分别装三脚与四脚插头,使电器的金属外壳有牢靠接零,接线必需正确无误,插座内的爱护接零必需和接零干线直接相接,不得在插座(头)内短接。 5、电开工具的管理: ①各单位的手持电开工具均由所属单位的工具室集中管理,工具室负责人应对借出的电开工具完好性负责,对在规定借用时间内不归还者,负责追回。 ②全厂手持电开工具统一由工具处归口管理,并对所选购的电开工具质量标准负责,单相手持电开工具一律选购ⅱ类双绝缘或ⅲ类36伏安全电

压的单相手持电开工具。 ③手持电开工具的借用期限,原则上应在当天归还,如因工作需要,应向工具室办理续借,但借期不得超过一周,对特别工种或执行厂外任务需要常借时,需要经过所在分厂(处)主管领导批准方能办理长借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以便进行定期检查、测试。 ④手持电开工具出借或收还时,ⅰ类手电钻(砂轮)应包括配套的漏电爱护器或安全隔离变压器和绝缘手套,工具室必需逐一进行检查,严格做到不合格电器不外借,发现不完好的电器必需按时清查原因并修好。 ⑤移动电器不准外借私用,非电工不准私自拆、接移动电器的电源线。 ⑥凡借用手持电开工具者都要爱惜运用,正确操作,发现故障按时送工具室或请电工按时检修;运用时严格遵守本制度及《手持电开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6、手电钻、手砂轮,角向磨光机,电烙铁,行灯的检查和保养由各单位工具室负责,其它移动电器,应由各运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 7、工具室及移动电器运用者,不准把移动电器借给无关人员运用。 8、移动电器由各单位电工组负责,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验(电扇在每年夏季运用前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绝缘电阻的.测定,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电线的联接及电源变压器开头的绝缘是否良好等;并做好日常修理工作,并在“手电钻检验卡片”上作好检验记录,并签名;动力员及电工组长应对移动电器的安全牢靠负责,装备处负责对全厂移动电器进行技术指导。 9、移动电器在搬运和停止运用时必需切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