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川国际学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四川国际学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四川国际学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成都四川国际学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章末训练(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分式填空题(难)

1.已知x 2﹣4x ﹣5=0,则分式

265x x x --的值是_____.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特点,可变形为22665453x

x x x x x x =----+,然后整体代入可得623x x

=. 故答案为2.

2.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321

x m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m >2且m ≠3

【解析】 解关于x 的方程

321

x m x -=-得:2x m =-, ∵原方程的解是正数, ∴20210m m ->??--≠?

,解得:2m >且3m ≠. 故答案为:2m >且3m ≠.

点睛:关于x 的方程321

x m x -=-的解是正数,则字母“m ”的取值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2x m =-不能是增根,即210m --≠;(2)20x m =->.

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5x -=1-5

m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 2155

m x x =--- 方程两侧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 -5),得 ()25x m =--,

整理,得 7x m =+,即7m x =-.

令最简公分母x -5=0,得

x =5,

∵x =5应该是整式方程7x m =+的解,

∴m =5-7=-2.

故本题应填写:-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增根的相关知识. 一方面,增根使原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所使用的最简公分母为零. 另一方面,增根还应该是原分式方程所转化成的整式方程的解. 因此,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通过令最简公分母为零得到增根的候选值,再利用原分式方程所转化成的整式方程检验这些候选值是否为该整式方程的解,从而确定增根. 在本题中,参数m 的值正是利用x =5满足整式方程这一结论求得的.

4.若11a b

+=3,则22a b a ab b +-+的值为_____. 【答案】

35

【解析】

【分析】 由

113a b +=,可得3a b ab +=,即b+a=3ab ,整体代入22a b a ab b

+-+即可求解. 【详解】 ∵

113a b

+=, ∴3a b ab +=,即b+a=3ab ∴

22a b a ab b +-+=3ab 6ab ab -=3ab 5ab =35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利用整体代入求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若关于x 的方程

2134416

x m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 【答案】-1或5或13

- 【解析】

【分析】 直接解方程再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无解和分式方程无解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去分母得:()443x m x m ++-=+,

可得:()151m x m +=-,

当10m +=时,一元一次方程无解,

此时1m =-,

当10m +≠时, 则5141

m x m -==±+, 解得:5m =或1

3-.

故答案为:1-或5或13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6.当x =1时,分式

x b x a -+无意义;当x =2时,分式23x b x a -+的值为0,则a +b =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求出a 的值,再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可求出b 的值,最后将求出的a,b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当1x =时,分式

x b x a -+无意义, 所以10a +=,

解得: 1a =-,

因为当2x =时,分式

23x b x a -+的值为零, 所以4020

b a -=??+≠?, 解得: 4b =,

所以143,a b +=-+=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

7.若0x y -=,则x y-3的值为 【答案】

12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

∵20x y y -+

-=, ∴0

{20

x y y -=-=, 解得22x y =??=?

, ∴x y-3=22-3=12

, 故答案为12

.

8.使分式

的值为0,这时x=_____.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是分式方程,

=0,然后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分解因式后约分可得x-1=0,解之得x=1,经检验可知x=1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案为1.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9.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ab =c ,有下列结论: ①若c≠0,则=1; ②若a =3,则b +c =9;

③若a =b =c ,则abc =0;

④若a ,b ,c 中只有两个数相等,则a +b +c =8.

其中正确的是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

【答案】①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在a+b=ab 的两边同时除以ab (ab=c≠0)即可得,所以①正确;把a=3代入得3+b=3b=c ,可得b=,c=,所以b+c=6,故②错误;把 a=b=c 代入得

,所以可得c=0,故③正确;当a=b 时,由a+b=ab 可得a=b=2,再代入可得

c=4,所以a+b+c=8;当a=c 时,由c=a+b 可得b=0,再代入可得a=b=c=0,这与a 、b 、c 中

只有两个数相等相矛盾,故a=c 这种情况不存在;当b=c 时,情况同a=c ,故b=c 这种情况也不存在,所以④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的是①③④.

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类讨论.

10.下面是小明化简分式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226 24

x x x --+- 2(2)6(2)(2)(2)(2)

x x x x x x --=-+-+- 第一步 =2(x -2)-x +6 第二步

=2x -4-x +6 第三步

=x +2 第四步

小明的解法从第___步开始出现错误,正确的化简结果是______.

【答案】二

12

x - 【解析】

根据分式的加减法,先对分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通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再化简即可,因此错误在第二步,应为()

()()

()()2262222x x x x x x ---+-+-=24621(2)(2)(2)(2)2x x x x x x x x --++==+-+--. 故答案为二、12

x -.

二、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

11.某市为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工作,计划对市区S 米长的道路进行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施工.

(1)已知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改造30米,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改造道路的长度各是多少米.

(2)若甲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a 米道路,乙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b 米道路,(其中a b ).现在有两种施工改造方案: 方案一:前12S 米的道路由甲工程队改造,后12

S 米的道路由乙工程队改造; 方案二:完成整个道路改造前一半时间由甲工程队改造,后一半时间由乙工程队改造. 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判断哪种改造方案所用时间少?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

(2)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

【解析】

【分析】

(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根据“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两种方案所用的时间,再作差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则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30x +米, 根据题意,得:36030030x x

=+, 解得:150x =,

检验,当150x =时,()300x x +≠,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150x =,

30180x +=,

答: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

(2)设方案一所用时间为:111()222s s a b s t a b ab

+=+=, 方案二所用时间为2t ,则221122t a t b s +=,22s t a b

=+, ∴2

2()22()

a b a b S S S ab a b ab a b +--=++, ∵a b ,00a b >>,,

∴()20a b ->, ∴202a b S S ab a b

+->+,即:12t t >, ∴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以及分式的减法法则,找出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掌握分式的通分,是解题的关键.

12.阅读后解决问题:

在“15.3分式方程”一课的学习中,老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关于x 的分式方程3111a x x

+=--的解为正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经过交流后,形成下面两种不同的答案:

小明说:解这个关于x 的分式方程,得到方程的解为x=a ﹣2.

因为解是正数,可得a ﹣2>0,所以a >2.

小强说:本题还要必须a≠3,所以a 取值范围是a >2且a≠3.

(1)小明与小强谁说的对,为什么?

(2)关于x 的方程

11222mx x x

-+=--有整数解,求整数m 的值. 【答案】(1)小强的说法对,理由见解析;(2)m=3,4,0.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和解法解分式方程可得x =a ﹣2,根据分式方程有解和解是正数可得:x >0且x ≠1, 即a ﹣2>0, a ﹣2≠1,即可求解,

(2) 先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和解法解分式方程可得(m ﹣2)x =﹣2, 当m ≠2时,

解得:x =﹣

22m -,根据分式方程有整数解可得: m ﹣2=±1,m ﹣2=±2,继而求m 的值. 【详解】

解:(1)小强的说法对,理由如下:

解这个关于x 的分式方程,得到方程的解为x =a ﹣2,

因为解是正数,可得a ﹣2>0,即a >2,

同时a ﹣2≠1,即a ≠3,

则a 的范围是a >2且a≠3,

(2)去分母得:mx ﹣1﹣1=2x ﹣4,

整理得:(m ﹣2)x =﹣2,

当m ≠2时,解得: x =﹣22

m -,

由方程有整数解,得到m ﹣2=±1,m ﹣2=±2,

解得:m =3,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解是正数和解是整数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13.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甲工程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1万元;乙工程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0.6万元.根据甲、乙工程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

(A )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B )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工期多用4天;

(C )若甲、乙两队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工.

为了节省工程款,同时又能如期完工,你认为应选择哪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为了节省工程款,同时又能如期完工,应选C 方案.

【解析】

试题分析:设完成工程规定工期为x 天,根据等量关系:甲、乙两队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工,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甲、乙工程队单独完成所需的天数,然后求出每种方案所需的工程款,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解:设完成工程规定工期为x 天,依题意得: 1133()144

x x

x x -+

+=++ 解得:x =12. 经检验,x =12符合原方程和题意,∴x +4=16.

∴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2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6天.

∵B 方案不能按时完成,∴要舍弃.

A 方案的工程款为12×1=12(万元),C 方案的工程款为3×1+12×0.6=10.2(万元), ∴应选C 方案.

答:为了节省工程款,同时又能如期完工,应选C 方案.

14.某工程队接到任务通知,需要修建一段长1800米的道路,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1

3

后,为了让道路尽快投入使用,工程队将工作效率提高了50%,一共用了10小时完成任务.

(1)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13

时,已修建道路多少米? (2)求原计划每小时修建道路多少米?

【答案】(1)已修建道路600米;(2)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140米.

【解析】

【分析】

(1)全长1800,原计划已经完成13,单位“1”已知用乘法,已修道路=118003?=600米

(2)本题可以采用直接设,设原计划每小时修路为x 米,加快后每小时变为1.5x 米,等量关系为:原计划修路时间+提高后修路时间=总时间,列方程即可解出.

【详解】

解:(1)已修建道路600米;

(2)设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x 米, 根据题意得:()6001800600x 150x -++%=10

解得:x =140,

经检验:x =140是原方程的解.

答: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140米.

【点睛】

方程的应用题是中考常考的类型题,设未知数一般有直接设和间接设两种,做题时找好等量关系尤为重要,分式方程解出后要检验增根的情况,排除不合适的解.

15.京广高速铁路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

标书.从投标书中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

数的2

3

;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5.6万元.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为缩短工期并高效完成工程,拟安排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队单独完成需60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90天;

(2)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需追加预算4万元.

【解析】

【分析】

(1)设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表示出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及各自的工作效率.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列方程求解;

(2)根据题意,甲乙合作工期最短,所以须求合作的时间,然后计算费用,作出判断.【详解】

(1)解: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x

3

填;

4030

1

2x

x

3

+=

解得:x90

=

经检验,x=90是原方程的根.

则22

x9060

33

=?=(天)

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60天和90天.(2)设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y天,

则有y(1

60

+

1

90

)=1.

解得y=36.

需要施工费用:36×(8.4+5.6)=504(万元).

∵504>500.

∴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需追加预算4万元.

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图,完成1~3题。 1.与水域③一样的海域不.具有的特征是() A.深度一般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B.无独立的海流系统 C.潮汐现象不明显 D.理化性质不稳定 2.图中序号所示的水域中,属于印度洋的有几个() A.1B.2 C.3 D.4 3.水域①所在的大洋与水域④所在大洋的分界线是() A.挪威海以南 B.白令海峡 C.经过合恩角的68°W经线 D.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 解析:本组题以具有两洋、三洲、五海之称的西亚和北非的局部地区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海与洋的分布、区别、界线等问题。图中①(地中海)、③(红海)和⑥(黑海),属于陆间海,潮汐现象明显;水域②(波斯湾)因深入陆地,只有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通,属于内陆海;水域④(阿拉伯海)因是印度洋向大陆的延伸且深度不断变浅属于海湾;水域⑤(里海)属于内陆湖,不属于任何大洋;各海域中,①⑥属于大西洋,②③④属于印度洋。 答案:1.C 2.C 3.D 一艘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4~5题。 4.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解析:选D。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红海附近的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从广州到伦敦依次应经过④①②③。 5.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货轮吃水最深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选C。货轮吃水最深处应该是海水盐度最小处,由此可判断英吉利海峡由于纬度较高而盐度最低。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6~7题。

因式分解和分式方程章节测试卷

数学周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 . ) (2a ax x ax ax -=- B . ) 1(222222++=++ac a b b c ab b a C .222)(y x y x -=- D .)3)(2(652--=--x x x x 2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 B 、1m ≥ C 、1m >-且1m ≠ D 、1m ≥-且1m ≠ 4.设mn n m =-,则 ) A 、0 C 、1 D 、1- 5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1x ≤且2x ≠ C 、1x > D 、1x ≥且2x ≠且. 6.已知x+ ,那么 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4 7.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C 8.“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 人,则所列方程为( ) A 9.A 、 B 两地相距80千米,一辆大汽车从A 地开出2小时后,又从A 地开出一辆小汽车,已知小汽车的速度是大汽车速度的3倍,结果小汽车比大汽车早40分钟到达B 地,求两种汽车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大汽车的速度为xkm/h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 =40 B . ﹣ =2.4 C . ﹣2= + D . +2=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0.因式分解:2221a b b ---= . 11.当x =______0;

第一章静电场单元测试卷(附详细答案)

第一章静电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8题单选,每题3分,9-13题多选,每题4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 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 1/4 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 2.将一电荷量为 +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如图所示,M 、N 和P 是以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 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这时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O 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E 1与E 2之比为( ) A .1∶2 B .2∶1 C .2∶ 3 D .4∶ 3 3.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 .A 和 B 之间 B .A 右侧 C .B 左侧 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 4.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 A B C D

5.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6.如图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 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q F E =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 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 C .由U ab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 .公式C=Q/U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 8.如图1-75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 9.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 /9 B.4F /5 C.5F /4 D.9F /5 10. A 、B 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 图1-75 A B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2题。 ①元谋土林②横店影视城一角 ③香格里拉的千湖山④松赞林寺 1.这四处景观中,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四幅景观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均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C

2.影响松赞林寺景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岩石B.阳光 C.科学技术D.宗教信仰 解析: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信仰。 答案:D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4.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对应的环节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3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合理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4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本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 答案:3.C 4.A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

甲乙丙丁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甲环境问题山西严重,应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丙新疆严重,应是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答案:B 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乙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纬度偏低,北部又有南岭的阻挡,所以寒潮几乎不会到达。 答案: B 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 A.改进种植制度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解析: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酸性气体所致,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答案:B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8~9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检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6 m/s2B.0.37 m/s2 C.2.6 m/s2D.0.43 m/s2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 m/s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5. 图1 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1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s1、s2和s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A.s1>s2>s3B.s1

分式方程章末测试

分式方程 一、选择 1、要使式子 有意义,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 m ≥﹣1 C . m >﹣1且m ≠1 D . m ≥﹣1且m ≠1 2、若分式12 x x -+的值为0,则( ) A. x=-2 B. x=0 C. x=1或x=-2 D. x=1 3、下列计算错误.. 的是( ) A . B . C . D . 4、化简211m m m m -÷- 的结果是 A .m B .m 1 C .1-m D .1 1-m 5、(2013?郴州)化简的结果为( ) A . ﹣1 B . 1 C . D . 6、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 A .600450x 50x =+ B .600450x 50x =- C .600450x x 50=+ D .600450x x 50=- 7、对于非零实数a b 、,规定11a b b a ⊕=-,若2(21)1x ⊕-=,则x 的值为( ) A.56 B.54 C.32 D.16- 8、如图,设k= (a >b >0),则有( ) c c c 321=+y x y x y x =32231-=--a b b a b a b a b a b a -+=-+727.02.0

A .k >2 B .1<k <2 C . D . 一、填空 9、下列代数式中:y x y x y x y x b a b a y x x -++-+--1 ,,,21,22π,是分式的有: . 10、分式方程 =3的解是 . 11、若代数式21-x 和1 23+x 的值相等,则=x . 12、如果实数x 满足2230x x +-=,那么代数式21211 x x x ??+÷ ?++??的值为_ _. 1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正数,那么字母a 的取值范围 _. 14、若关于x 的方程=+1无解,则a 的值是 . 1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时间比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现在平均每天生产 台机器. 16、已知三个数x ,y ,z 满足xy x y +=-2,yz y z +=43,zx z x +=-43.则xyz xy yz zx ++的值为 . 三、简答题 17.计算:(1)20082007024)25.0()31(|3 1|)51()5131(?-+-+-÷?--

2017秋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章末检测卷

2017秋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章末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 q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 U ,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Q r2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 D.根据公式U AB=W AB q ,带电量为1C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则A、B点的电势差为1V 2.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 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A.?F 2B.F 2 C.?F D.F 3.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固定一个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停止,则从M到N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物块所受的静电力逐渐减小 B.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 D.小物块电势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4.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1和q2,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为AB连线的中垂线,C为A、B两点连线的中点,将一正电荷q3由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人教版 2019必修一 化学期末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100分)

2019_2020学年高一期末复习(新人教版过关检测) 第一章章测(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钙保健品”“缺铁性贫血”中,“碘、氟、钙、铁”是指() A.单质B.元素C.化合物D.物质 2、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A.氧化物B.盐C.碱D.酸 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属于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4、(2019·安徽滁州市期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Cl-、K+、SO2-4、CO2-3 B.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2-4 C.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SO2-4、CO2-3 D.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2-4、NO-3 5、单宁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使长期储存的葡萄酒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所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单宁作还原剂B.单宁作氧化剂 C.单宁被还原D.单宁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a(OH)2===Ca2++2(OH-) B.FeCl3===Fe2++3Cl- C.H2SO4===H++SO2-4 D.Al2(SO4)3===2Al3++3SO2-4 7、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 B.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第一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4题为多项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E =F q 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 B .由 C =Q 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C .由E =k Q r 2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 D .由U AB =W AB q 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 答案 D 解析 电场强度E 与F 、q 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A 错误;电容C 与Q 、U 无关,由电容器本身决定,B 错误;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C 错误;由U AB =W AB q 可知,D 正 确. 2.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1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 、B 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 、D 两点关于直线AB 对称,则( ) 图1 A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 . C 点和 D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正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静电力做正功 D .负电荷从C 点沿直线CD 移至D 点,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φA >φB ,所以正电荷从A 移至B ,电势减小,静电力做正功,故A 错误,

C正确;C、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错误;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3.(2019·日照市期末)如图2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是方向未知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带电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B.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若带电粒子带负电,则点电荷Q一定带正电 D.若带电粒子带负电,则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答案 B 4.(2019·阆中中学高二上月考)如图3甲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Q正对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t=0时,Q板比P板电势高U0,在两板的正中央M点有一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已知电子在0~4t0时间内未与两板相碰.则电子速度方向向左且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的时间段是() 图3 A.0

分式与分式方程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知识讲解

只供学习与交流 分式与分式方程单元测试题 (满分 150分 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若分式 x -32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 <3 D .x >3 2.当a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分式中一定有意义的一个是………………………( ) A .21a a + B .1 1+a C .1 12++a a D . 1 1 2 ++a a 3.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8534 B .y x x y +-2 2 C .2 222xy y x y x ++ D .()222y x y x +- 4.若把分式2x y x y +-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 5.分式方程 3 13-=+-x m x x 有增根,则m 为……………………………………( ) A .0 B .1 C .3 D .6 6.若xy y x =+,则y x 11+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2 7.某农场开挖一条480米的渠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若设原 计划每天挖x 米,那么求x 时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4480 20480=--x x B . 204 480 480=+-x x

只供学习与交流 C .420480480=+-x x D .20480 4480=--x x 8.下列各式:π 8,11,5,21,7,322x x y x b a a -++中,分式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下列各式的约分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26 x x x = B . b a c b c a =++ C .0=++b a b a D .1=++b a b a 10.把分式2 2 22-+-+-x x x x 化简的正确结果为……………………………………( ) A .482--x x B .482+-x x C .4 82-x x D .4822 2-+x x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当x = 3± 时,分式35 -x 没有意义. 2.已知432z y x ==,则 =+--+z y x z y x 232 4 3 . 3.xyz x y xy 61,4,13-的最简公分母是 yz x 312 . 4.分式3 9 2--x x 当x 3-= 时分式的值为零. 5.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 232 -=--x m x x 有增根,则m 为 3± . 6.已知2+x a 与2-x b 的和等于4 42-x x ,则a = 2 ,b = 2 .

静电场_章末过关检测

第一章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 部的场强将 2. (2009年高考福建卷)如图1 — 9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 的直流电源(内阻 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 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 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 P 点的电势将降低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 3?如图1 — 10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 0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 匀强电场E 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0,若剪断丝线,则小球的加速度为( 0 飞 :=\ 一 g 6 图 1 — 10 A. 0 B. g ,方向竖直向下 C. gtan 0,水平向右 D. g/cos 0,沿绳向下 4. 如图1 — 11所示,在点电荷一Q 的电场中,M 、N 是两个等势面.现将一点电荷+ 从a 点分别经路径①和路径② (经过c 点)移到b 点,在这两个过程中 (稳定)与增加前比较,其内 A. 一定增 强 B.不变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q ,

图1 —11

A. 都是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比沿路径②做的功少 B. 都是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等于沿路径②所做的功 C. 都是克服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小于沿路径②做的功 D. 都是克服电场力做功,沿路径①做的功等于沿路径②做的功 5. 图1 — 12中平行金属板 A 、B 之间有匀强电场,A 、B 间电压为600 V , A 板带正电, 接地,A 、B 两板间距为12 cm , C 点离A 板4 cm ,则关于C 点的电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运动粒子带负电 B. b 点的场强大于a 点的场强A. 杷=400 V B. (Jc =— 400 V C. ( =— 200 V ?c 图 1 — 12 6.如图1 — 13所示的匀强电场 E 的区域内,由 A 、B 、C 、D 、A '、 作为顶点构 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 ABCD 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D ' f) ty (7) 图 1 — 13 A. A D 两点间电势差 U AD 与AA '两点间电势差 U AA '相等 B. 带正电的粒子从 A 点沿路径A7D7 D '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 C. 带负电的粒子从 A 点沿路径A7D7 D '移到D '点,电势能减小 D. 带电粒子从 A 点移到C '点,沿对角线 A7 C '与沿路径 A7B7B 功相同 7 C '电场力做 7. (2010年太原市高三诊断考试)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 沿图1— 14中实线轨迹从a 运动到b , a 、b 两点到点电荷 Q 的距离分别为 为运 动轨迹上到 Q 的最近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可知 Q 的电场中, r a 、r b (r a >

分式方程单元测试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 分式及分式方程单元练习题 姓名:_班级:_得分:_ 一选择题: 1. 等于() A. B. C. D. 2.如果,那么等于() A.3:2 B.2:3 C.2:5 D.3:5 3.把分式进行通分,它们的最简公分母是() A.x﹣y; B.x+y; C.x2﹣y2 D.(x+y)(x﹣y)(x2﹣y2) 4.如果把中的x与y都扩大为原来的10 倍,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 A.不变 B.扩大为原来的5倍 C.扩大为原来的10 倍 D.缩小为原来的 5.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A. B. C. D. 6.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 B.1 C. D. 7.使分式的值等于零的x是( ) A.6 B.-1 或6 C.-1 D.-6 8.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200 千米,比原来国道的长度减少20 千米,高速公路通车后,某长途汽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45 千米/小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缩短了一半,设该长途汽车在国道上行驶的速度是x千米

/小时,依题意得方程是() A. ; B. ; C. ; D. ; 9.若, , , ,则a、b、c、d 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A.a<b<c<d B.d<a<c<b C.b<a<d<c D.c<a<d<b

10.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 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 B.m≥2 C.m≥2 且m≠3 .m>2 且m≠3 11.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210 千米,动车运行后的平均速度是原来火车的1.8 倍,这样由甲地到乙地的行驶时间缩短了1.5 小时.设原来火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 时,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1.8= B. ﹣1.8= C. +1.5= D. ﹣1.5= 12.已知分式,下列分式中与其相等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若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14.化简的结果是。 15.约分: = . 16.已知两个分式: ,其中,则与的关系是. 17.若分式方程=2 无解,则m的值是 18.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b,规定a b= ,若1(x+1)=1,则x的值为. 19.若,则=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过关检测

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 数轴上表示数a 和数b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若a 的相反数为2,则b 为 A. 4 B. ?4 C. ?8 D. 4或?8 2.下列运算正确的个数为 ①(-2)-(-2)=0 ②(-6)+(+4)=-10 ③0-3=3 ④3 2 6165=??? ??-+ A .0 B .1 C .2 D .3 3.若ab ≠0,则 a |a|+|b|b 的值不可能是( ) A .2 B .0 C .-2 D .1 4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2,黄队胜蓝队3:1,蓝队胜红队2:1,则红黄蓝三队的净胜球是( ) A 、1,0,-1 B 、1,-2,1 C 、1,0,-2 D 、1,2,1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D.-|a |一定是负数 6. 将16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61×106 B .1.61×105 C .16.1×104 D .161×103 7.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三个数中,绝对值最大 的是( )

A. a B. b C. c D. 不能确定 8.(-m)2019>0,则一定有( ) A 、m >0 B 、m <0 C 、m =0 D 、以上都不对 9.如果a 为有理数,那么下列各式一定为正数的是( ). A.a 2020 B.2020a C.12020+a D.a 10. 若0<m <1,则m,m 2, 1 m 的大小关系是( ) A.m <m 2< 1m B.m 2<m <1m C. 1m <m <m 2 D. 1 m <m 2<m 二、填空题 11.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 =+2 m n ____。 12. 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 地出发,若把向北跑1020 m 作-2020 m ,那么他折回来又继续跑了2010 m 表示 ,这时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 地的 方,距A 地距离为 米. 13. 若 0)3(22=++-y x ,则x+y = 14.规定123*--=b a b a ,则()3*4-的值为 。 15.有一列数,观察规律,并填写后面的数,-5,-2,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欢的身高约为1.63米,1.63这个近似数精确到_________ 位. 16.多伦多与北京的时间差为 –12 小时(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如果北京时间是10月1日8:00,那么多伦多时间是 。

第一章 章末总结及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总结

学案 6 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物体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初始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且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再反向逐渐增大较长一段时间,以下对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增加 B .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减小 C .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开始反向增加物体就向左运动 D .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物体就向左运动 答案 BD 2.(2011·长春检测)A 与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A 、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 A .两质点速度相等 B .A 与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A 的瞬时速度是B 的2倍 D .A 与B 的位移相等 答案 BC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v =v A 2 = v B ,所以A 的瞬时速度是B 的2倍,选B 、C 、D . 3. (2011·福州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 /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 AB 解析 由v -t 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 /s ,故A 、B 正确.小车的位移为v -t 图象与t 轴所围的“面积”,x =84×0.1×1 m =8.4 m ,C 项错误,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大小变化不均匀,但方向没有改变,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 项错误. 4. (2011·牡丹江模拟)物体A 、B 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物体A 、 B 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物体A 、B 在0~4 s 内的位移相同 C .物体A 、B 在t =4 s 时的速度相同 D .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两个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运动方向相同,A 选项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与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在0~4 s 内,B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比A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即B 物体在0~4 s 内运动的位移比A 物体大,B 选项错误;在t =4 s 这个时刻,两个图线交于一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C 选项正确;B 图线比A 图线斜率大,即B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A 物体的加速度,D 选项错误. 5.(2011·北京东城1月检测)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每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g =10 m /s 2,则( 图3 A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 m /s B .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 m /s C .小球是从5 m 高处自由下落的 D .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答案 D 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3 m /s ,A 项错误;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Δv =v′-v =-3 m /s -5 m /s =-8 m /s ,B 项错误;由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v =5 m /s ,得小球下落高度h =v 2 2g =1.25 m ,C 项错误;由小球反弹速度v ′=-3 m /s ,得反 弹的最大高度h ′=v ′ 22g =0.45 m ,D 项正确. 6. (2011·鞍山质检)如图4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 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幅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单元测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限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若把分式 x x y +中的x .y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不变 C.缩小为原来的2倍 D.缩小为原来的4倍 2.分式242 x x -+的值为0,则( ). A.2x =- B.2x =± C.2x = D.0x =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c c a b a b =----; B.c c a b a b =- --+; C.c c a b a b =--++; D.c c a b a b -=---- 4.已知a 是方程x 2+x ﹣1=0的一个根,则a a a ---2 21 12的值为( ) A. 2 51+- B. 2 51-- C.﹣1 D.1 5.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化简 a 1 a 11a + --的结果为( ) A.﹣1 B.1 C.a 1a 1+- D.a 1 1a +- 7.函数1 2 y x =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2x > B. 2x < C.2x ≠ D. 2x ≠- 8.化简分式 2221x 1x 1x 1??÷+ ?--+?? 的结果是( ) A.2 B. 2x 1+ C.2x 1 - D.-2 9.汶川大地震导致某铁路隧道被严重破坏.为抢修其中一段120米的铁路,施工队每天比原计划

多修5米,结果提前4天开通了列车.问原计划每天修多少米?设原计划每天修x 米,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012045x x -=+ B.120120 45x x -=+ C.12012045x x -=- D.12012045 x x -=- 10. 已知的值是:则,且都不为k k b c a a c b c b a c b a ,0,,=+=+=+ ( ) A 2 B -1 C 2或-1 D 3 11.. 若关于x 的方程 0414=----x x x m 无解,则m 的值是( ) A.-2 B.2 C.-3 D. 3 12.若关于x 的方程111 m x x x -- --=0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A.3 B.2 C.1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已知34 =y x , 则_____=-y y x . 14.若 x k x -= --3231有增根,则增根是___________,k =___________. 15.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x m x +-=-2102 的解为非负数,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ab =c ,有下列结论: ①若c ≠0,则 11 1a b +=;②若a =3,则b +c =9; ③若a =b =c ,则abc =0;④若a .b .c 中只有两个数相等,则a +b +c =8. 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 三.解答题:(共52分) 17.(6分)化简:(1)x x x x -+-112; (2)÷ ?? ? ??-+4412a 2-a a .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章末过关检测卷(1)(含答案)

地理·选修6(人教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保护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过程的不可逆性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2~4题。 解析: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答案:A 2.下列关于我国所面临的困难,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举步维艰 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 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 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 解析: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有大量中、低产田亟待改造,粮食增产潜力巨大,A项错误;我国由于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B项错误;我国的环境问题还在蔓延,自然生态仍在恶化,D项错误;C项表述准确,故选C项。 答案:C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措施。 答案:B 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以控制人口为主 B.发展是第一位的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