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1)

植被恢复(1)
植被恢复(1)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

(一)自然概况 (1)

三、设计依据和原则 (2)

(一)设计依据 (2)

(二)设计原则 (2)

四、建设规模、进度和林中设计 (3)

(一)、建设规模 (3)

(二)、建设期限及建设进度 (3)

(三)、林种设计 (3)

五、作业设计 (3)

(一)区划 (3)

(二)工艺设计 (3)

六、用工量及经费概算 (5)

七、施工要求 (5)

八、效益评价 (6)

九、标志牌设计 (6)

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6)

附表: 1、植被恢复工程造林调查汇总表

2、植被恢复工程造林设计表

3、植被恢复工程造林经费概算表

附图:

附图1 工程标志碑施工设计图

附图2 九甸峡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造林设计平面图( 4 )甘肃省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

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甘肃省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项目依据:《森林法》第十八条、甘肃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森林植被恢复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甘财综〔2005〕19号)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批准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项目建设期限:2008年

项目设计单位:甘肃省洮河林业局林勘队

项目实施单位: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4852797元。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电站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位于车巴林场。车巴林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西部,属迭山山脉西端洮河水系上游。林场地跨卓尼县的尼巴、刀告、扎古录三乡和临潭县的术布乡,东临卡车林场,西接下巴沟林场,南以迭山为界,北跨洮河至尼坚多一带。场部设在卓尼县扎古录乡政府所在地。

设计作业区内平均海拔3268米,平均坡度29度,坡向主要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为主。气候属高寒半湿润性气候区,长冬短夏,冬季干燥,春秋湿润,秋季多雨。年降水量520~600毫米,雨量多集中于7~9月份,无霜期90天左右。森林土壤主要以褐色森林土、山地栗钙土、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中厚,土壤肥力中等、较湿,石砾含量10—25%。

森林植被以高山暗针叶林为主。植被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和阴阳坡的差别:上部多云、冷杉林;中、下部多为针阔混交和夏绿阔叶林;阳坡多为草地,阴坡多为森林。灌木主要有山柳、杜鹃、绣线菊、金露梅等,平均灌木高度1.2米,平均盖度26%;平均草类盖度71%,草根盘结度:中。

(二)社会经济条件

林场境内有卓尼、临潭两县的5个乡,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2500多户,汉、藏、土族农牧民14000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人均耕地1.5亩。当地群众耕地稀少,经济收入低下,因此林农矛盾十分突出。

三、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甘肃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十四条;

(2)甘肃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森林植被恢复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甘财综〔2005〕19号);

(3)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二)设计原则

1、占一补一,占补平衡,恢复森林植被,力争森林资源稳重有增;

2、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4、实行乔灌草结合的原则。

四、建设规模、进度和林种设计

(一)、建设规模

甘肃省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面积8194.5亩,

权属为国有。

(二)、建设期限及建设进度

工程建设造林期限为2008年一年。成林前抚育期为5年,设计2008年造林,当年春季一次性完成,并于第二年春、秋两季补植,以后在成林期限内正常抚育管护。

(三)、林种设计

林种设计:作业区平均坡度较大,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依据工程建设要求,林种设计为防护林。

五、作业设计

(一)区划

作业区区划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区划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类特点,在原有林班、经营小班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小班区划。

本次设计人工造林4个林班,47个作业小班,面积8194.5亩。

(二)工艺设计

树种选择: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云杉和少量的落叶松与天然灌木树种混交,尽最大限度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整地:根据造林技术规程和作业区的地形特点,选择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30×30厘米(即穴面直径30厘米,穴深30厘米)。挖穴时把表土和心土分置穴旁,将土中的石块、草根捡净。整地在当年春季进行边整地、边栽植。整地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种植点以外的所有植被。

造林方法: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植苗时把苗木放入穴的中心扶正,并使苗木根系舒展,再用湿润的表土填埋苗根,当土填到2/3时,将苗向上略提,踏实,再填土到穴满,再踏实,最后在穴表面覆盖一层松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造林季节:造林必须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苗木萌芽之前及时进行,时间以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宜。

造林密度及株行距:根据设计区的土壤厚度、土壤肥力、土壤水分、造林树种,造林密度为222株/亩,株行距为1.5×2.0米,种植点采用三角形配置。

混交类型及混交比例:灌木盖度大于15%,采用乔灌块状混交,混交比例7:3;灌木盖度小于15%,设计纯林造林。

苗木规格和质量:五年生以上云杉移床苗,苗高21~40厘米。栽植苗木必须是发育健全、顶芽饱满、组织充实、木质化、根部短粗、细根扩展、须根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优良苗木。

需苗量:根据初植密度和混交比例进行概算,共需云杉和落叶松苗1656942株。

(三)抚育管理:

①补植:造林后3年内,造林成活率在41%—84%的小班,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植时间为第二年春季和第三年春季各一次,补植苗木应用同龄大苗。

②扶正培土:造林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要进行扶正培土。

③松土除草: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对种植点周围影响苗木

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以防与苗木争肥争水,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松土除草连续进行3~5年,每年1~2次,应做到里浅外深,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④平茬复壮:对生长不良的天然灌木,应及时平茬复壮。

⑤幼林管护:对造林地实行封禁保护,严禁在林地放牧和采薪。

⑥护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加强护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现,及时消灭。

六、用工量及经费概算

总用工量20486工日,总经费4852797元,其中:苗木费(含起苗费)1656942元,整地费737505元,植苗费(含补植费、假植费、运输费)491670元,管理费983340元,设计费81945元,抚育管护费(含病虫害防治费)901395元。单位成本592元/亩。

七、施工要求

1、严格按设计施工。

2、造林时,应保护所有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

3、起苗时,应严防损伤苗木,起出后应进行分级、蘸浆假植。

4、造林苗木应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包装保湿措施。苗木运到山下后要及时搭建荫棚假植。山上苗木要采取临时包装,随取随栽,不能将苗木裸放在造林地上。

5、加强幼林管护,严防人畜破坏。

6、作业区的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八、效益评价

1、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局部地区的林草盖度,对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2、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对于增加林区群众经济收入,保持林区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加森林后备资源,对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标志牌设计

标志牌设立在通往工程区的显著路口,树立永久性标志牌一块,具体立碑公示,位置见造林设计图。标志牌的规格为高240㎝,宽300㎝,厚20㎝,钢筋混凝土结构。20㎝高的混凝土加三七灰土基础。碑身上部以琉璃瓦覆盖,正面碑文为“项目名称: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项目批准单位:甘肃省林业厅,项目设计单位:甘肃省洮河林业局林勘队,项目实施单位: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该工程位于车巴林场。设计恢复植被面积8194.5亩,项目总投资4852797元。属生态公益林,主要树种云杉、落叶松,林地、林木权属均为国有。标明管护责任单位和建设单位。正面碑文采用楷体,红色。北面碑文采用华文中宋体。详见标志牌设计图。

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1、组织措施

甘肃省林业厅资源林政处、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合力主抓项目建设,洮河林业局要固定领导主管项目建设,固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2、管理措施

(1)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林业厅批准的造林作业设计进行施工。施工前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明确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按工序进行施工和质量检查,竣工后全面检查验收,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2)资金管理

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按照设计内容支付,严禁挪用。

(3)信息管理

建立和完善档案制度,建立工程区管理信息系统。对业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强化管理知识,掌握专业管理技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一、教学内容介绍森林类型、森林立地的概念、立地质量评价及立地类型划分的常用方法;阐明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介绍密度的概念、密度的作用规律;介绍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二、教学目的掌握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理解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适地适树概念、树种选择的方法;混交林的特点、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等。四、授课方法及手段板书五、讲课具体内容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7.1 森林类型7.1.1 森林类型的含义森林类型就是根据森林的不同特征而对森林的划分,这些森林特征包括森林的地带性、森林外貌特征、森林的起源、森林的结构、森林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7.1.2 森林类型的划分(1)根据森林的地带性特征划分①热带雨林、季雨林带这一植被带是我国最南的一个植被带,位于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屿。这一植被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陆地面积狭窄。年平均温度约在22℃以上,没有真正的冬季。年降水量一般在1200-2000mm,典型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季风气候以及地形的影响,本带森林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具有地带代表性的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热带雨林在我国分布面积不大,仅见于台湾南部、海南岛东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我国热带雨林也是我国所有森林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一种类型。在区系上与东南亚热带雨林有一定联系,是东南亚热带雨林最北缘的一种特殊类型。热带季雨林在我国热带季风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分布区的年平均温度是20-22℃,年降雨量一般在 1000-1800mm,但有干湿季之分。每年5-10 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80%,干季雨量少,地面蒸发强烈,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热带雨林是以阳性耐旱的热带落叶树种为主,并且有明显的季相变化。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本区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植被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4 左右。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包括横断山脉南部以及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m;东部包括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多为200-500m 的丘陵山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约250-350 天。土壤以酸性的红壤和黄壤为主。常绿阔叶林是本带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这类森林的上层是常绿阔叶树所组成,其中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为主。在林内通常都有一至数个优势 1 种,并常分为两个乔木亚层。乔木以青冈属、栲属、石栎属、桢楠属、楠木属等为常见。灌 木中也多常绿种类,常见的有鹅掌柴属、冬青以及柃木属、杜鹃等。草本中有常绿的蕨类如狗脊、瘤足蕨、金毛狗和苔草等。林内一般都有藤本和附生植物,在山地背阴或迎风面,树干上附生的苔藓非常普遍。我国亚热带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不但具有多种区系成分而且还富有热带起源的古老性以及含有一些特有属和孑遗种(银杏、水松、水杉、银杉、洪桐等)。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本区东为辽东,胶东半岛,中为华北和淮北平原,西为黄土高原南部和渭河平原以及甘肃的成徽盆地,大致呈东宽,西窄的三角形。整个地区的西部高东部低,明显地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山地和丘陵是落叶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人为干扰而以次生林为主,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天然林已不存在。华北区的气候具有暖温带的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而干燥,年平均气温一般为8-14℃。年降水量平均在500-1000mm 之间。由于一

植被恢复技术

植被恢复技术 ◆概述 ◆先锋植物 ◆植被恢复技术体系 ◆场地整理及客土 ◆种植与管理 ◆植被恢复的新技术、新方法 一.概述 1.定义 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植被恢复:通过人工或人工与天然结合等手段营造出植物长久生长的生育基础,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的过程。 植被恢复与植被重建、植被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以及生物工程治理等都是内涵基本相同的词语,它既是一种治理手段,同时也是治理的过程和目的。 2植被恢复的主要目的 2.1自然生态系统的保全 是指由于开发等而丧失机能的植物群落的恢复或是完全消失的植物群落恢复而形成生态系统地保全 2.2周围环境的保全 是指由于开发能造成环境变化对周围的影响应保持在最低限度,例如:泥沙向下游的冲击等 2.3景观的保全 是指在景观上对重要地区的保护,通常特别要求自然公园应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 3.植被恢复国内外研究概况 关于植被恢复的研究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后果,植被恢复目标及其生态学原理,干扰体系对退化植被系统的影响,植被恢复途径,以及植被恢复对环境影响及效益等等。 3.1植被退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后果 具体研究退化植被种类组成变化,群落时空结构变化,生物生产力下降,生物间关系的改变。陈佐忠等认为,草原退化实质上是生态系统的退化,退化体现在非生物因素,亦体现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生物功能组分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过程,退化阶段不同其表征指标不同。 3.2植被恢复目标及其生态学原理 主要包括生境组合胁迫原理、生态适应性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和分布格局原理、群落内种间关系协同进化依赖原理、生态位原理、群落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斑块-廊道-本底景观结构模式原理等等。 3.3干扰体系对退化植被或生态系统的影响 主要干扰方式有森林采伐、开垦、过度放牧、开采矿产资源、采摘、不合理的种植和养殖、在人为有意或无意帮助下外来种的侵入和偶见种取代群落建群种与优势种的生态现象以

04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纳雍县位于西北部、地区中南部,是滇东高原向黔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之间。北抵市,东北邻大方县,东南接织金县,南毗六枝特区,西与赫章、水城县接壤。国土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 县最高海拔2476.4米,最低海拔1052米,相对高差1424.4米。山地面积占57.8%(25度以上的陡坡面积超过70%),丘陵面积占36%,山间坝地占6.2%。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面积占68.8%。 县河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的上游,主要河流有六仲河、三岔河,是乌江一级支流。河流总长545.7公里,积水面积177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6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1%;其中:三岔河积水面积6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5%。 气候属北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温凉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4℃,年均日照时数1486.4小时,大于10℃年积温4062℃,无霜期226—267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毫米,相对湿度81%。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湿共节的特点。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冰雹、洪涝、干旱等。 主要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其中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非可溶性岩类占全县面积的30%,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类的面积占70%。成土母岩多以砂岩、页岩、碳酸岩、玄武岩为主,形成的土壤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

植被属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由人工植被所替代。常见树种有杉、桦木、松、华山松、柏木、毛白、响叶、山茶等100余种。 纳雍县矿藏丰富,已探明的地下资源有煤、铅锌、石、硫、铁、硅石、硫磺、铜、锑、钼、镍、锰、磷、重晶石、高岭土等。是全省无烟煤的主要产区,储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县22个乡(镇)均有分布,可开采量为68亿吨,属低硫及特低硫煤,是省“西电东送”发展火电及化工用煤的能源基地。 2、社会经济概况 纳雍县行政区划上隶属地区,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村,4003个村民组,18个居委会。总户数204286户,总人口818222人,人口密度334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77.6万,农村劳动力47.3万。全县有22个民族,是一个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多民族聚居县。 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亿元,第二产业36.1亿元,第三产业19.2亿元。财政总收入6.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粮食总产量272847吨。大牲畜存栏11.97万头,其中:牛、生猪、羊出栏分别为3.2万头、23.6万头和1.6万头。通过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县农村21.72万人的饮水问题。 3、土地利用概况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367.2万亩。其中:农用地321.6万亩,占87.57%,建设用地10.9万亩,占2.98%,未利用地34.7万亩,占9.15%。在农用地中:耕地148.5万亩,占40.43%,林地170.4万亩,占46.4%,牧草地2.7万亩,占0.74%。

植被恢复协议

植被恢复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在中卫市西郊林场长流水林区内的西气东输管线维修工程需临时使用中卫市西郊林场林地及长流水草地共计00000公顷(0000亩)。为保障甲、乙双方合法权益,依据《森林法》、《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地管理条例》及中卫市西郊林场、乡镇对本项目使用林地和草原的要求,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植被恢复协议: 一、甲方在中卫市西郊林场长流水林区内临时占用林地0000公顷(0000亩),其中临时堆土使用林地0.0556公顷,临时道路使用林地 0.3510公顷。在长流水占用草原0000公顷。 二、根据临时占用林地及草原恢复的有关规定,乙方必须在项目工程结束后,在施工通道和临时施工区内补种补播相应数量的林木和草本,恢复临时征占用林地及草原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三、以上临时征占用林地及草原植被恢复工作由乙方自行完成,所需的各种费用由甲方支付。 四、乙方必须科学制定临时征占用林地及草原植被恢复实施方案,经甲方审核后实施。乙方在实施林地及草原恢复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审核后的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会全程接受甲方监督指导。

五、乙方临时征占用林地及草原植被恢复工作需在工程完工后两个月内完成,提请甲方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给乙方出具验收合格证,作为临时征占用林地及草原恢复工作完成的依据。 六、待乙方完成植被恢复后甲方支付工程款,费用共计壹贰叁元整,(小写:¥0000.00元)。 七、以上协议甲乙双方共同遵照执行,不得违反。 八、本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九、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所订立的补充条款作为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2018年月日 2018年月日

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陕西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部延巴参1井临时占用乌力吉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的草地,在此土地上进行勘探作业。 从钻探开始我们对所有参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加强草地保护的教育,提高全员的草地保护意识,与当地的草地保护部门积极联系,成立相应的草地保护工作管理小组,配合地方草地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草地占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国家的有关草原管理要求搞好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树立全员草原保护意识。为此要做到: (一)增强草原保护意识,加强草原保护 工程用材料分别堆放整齐且不乱占草场;做到工完料清,不遍地开花。施工时避免对周围环境、草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工程完工后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对取土坑、弃土堆要认真做好平整工作,为当地的草原恢复与梅花环境做好基础工作,使本工程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整齐美观,美化环境。保证施工路段的行车畅通,不让过往车辆因施工路段行车不畅通而走草场,造成植被破坏,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爱护当地一草一木。 (二)垃圾处理 施工驻地,设置环保厕所,定期清理。垃圾集中堆放,挖坑埋好,予以覆盖,完工后及时清理驻地垃圾,不留死角。 (三)施工工点 所有的工点用地,在完工后要进行环保清理,整平、清除垃圾要集中掩埋。 (四)控制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中,废物不乱弃,及时拉运只就近指定地点堆放,不向河道中弃土;引水、排水、弃土、取土坑等项目应考虑与当地农牧民实际结合。 (五)井场吉便道 井场完工后,进行必要的修整,场地要人工清理,完井后清理废弃物。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油气勘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部 2014年8月27日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_卫智军

第17卷第4期2003年12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 l of Soil a nd Wa ter Co nserv a tion V ol.17N o.4 Dec.,2003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卫智军,李青丰,贾鲜艳,杨 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摘要:未经治理的矿业废弃地是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大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对经济发展和 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业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是极其缓慢的,科学合理的人工植被建植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过 程,特别是人工生态体系模式的建立,可在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亦产生巨大 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矿业废弃地; 植被恢复; 生态模式;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03)04-0172-04 Vegetation Recovery on Industrial Mining Disposal Site W EI Zhi-jun,LI Qing-feng,JIA Xian-yan,YAN G Jing (College of Ecolog 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I 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010019) Abstract:Industrial mining disposal site is often the source of soil erosion,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hich impose great sev ere th rea tens on human living.Natural recov ery of veg etatio n on such site is a slow process.Artific ial rev egetation can g reatly promote the recovery process.At the sam e tim e of achie v ing eco-logical reinstallatio n,economic benefits can be achiev ed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fruit tree planting and forag e cropping. Key words:industrial mining disposal site; v eg etation recov ery; ecological model; economic benefit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土地废耕、工业废弃地、生态系统失调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些矿区不合理的开采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诸如由此而产生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全国矿山开发累计破坏了土地面积200多万hm2,而且正以每年3.3~ 4.7万hm2的速度递增,土地复垦率仅有2%,严重地破坏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对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矿业废弃地植被的自然恢复是非常缓慢的,应采取积极的人工办法来加快植被的建植过程和缩短水土流失过程,在获取生态效益的同时,又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矿山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中,关于煤矿开发后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最多,也最为深入。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进入工业时代早,早已深感矿山开发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早也较多。以露天采矿为主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对稳定地表,控制土壤坡度、坡型变化等与控制侵蚀的关系,以及控制地表侵蚀的覆盖材料和植被的选择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在矿区的人为水土流失、土地资源动态、岩土侵蚀规律、环境污染以及矿业废弃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与人工建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对矿业废弃地复垦研究中,植被多以牧草为主,草林结合,农经结合,研究区域生态恢复的示范工程和生态结构的优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今后我国矿业开发后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均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1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方法 1.1 植被的自然恢复 矿业废弃地植被的自然恢复是很缓慢的,但在不能及时进行人工建植植被的矿业废弃地上,植被自然恢复仍有其现实意义。试验表明,在人为裸地上植被自然恢复过程长达10~20年,条件差的地区20~30年也难以恢 收稿日期:2003-03-1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0607) 作者简介:卫智军,男,生于1957年,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管理学和草地生态学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DOI:10.13870/https://www.360docs.net/doc/203377797.html, k i.st b cxb.2003.04.047

植被恢复造林合同

植被恢复造林合同 甲方: 乙方: 甲方需要完成XX亩的植被恢复造林工作,为确保造林工作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将本工程承包给乙方负责组织施工完成,经双方协商订立本合同。 一、甲方将XXX亩的植被恢复造林工作承包给乙方完成,造林树种为XXX。 二、造林地点、价格及面积 1、造林地点: 2、造林面积: 三、造林质量标准 1、造林树种为XXX,造林密度为XXX株/亩,株行距XX米×XX米; 2、整地规格:定植穴长、宽不得小于50厘米,深不得小于30厘米; 3、造林要求:树穴挖好后,选择合适天气植苗,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4、苗木规格:苗高XX米,地径XX厘米以上; 5、造林后抚育三年,保证造林成功; 6、造林价格:XXXX元/亩(含3年抚育费用) 四、双方责权利 1、承包费以实际检查验收面积结算。 2、甲方负责整个造林过程的督促和指导,并委托县林业局组织专门的验 收小组,按照造林承包合同和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3、乙方必须在XXXX日前完成造林工作,否则延期一天扣总工程款的1%。 五、造林承包费的结账方法 1、乙方在造林施工过程中,甲方支付乙方工程款:XXX元 2、乙方结账时应向甲方提供一下凭据:○1造林承包合同;○2检查验 收报告;○3结算意见书;○4苗木、劳务发票。 六、违约责任 1、乙方不能按期完成造林任务的,延期一天扣总工程款的1%。 2、甲方不得无故拖欠乙方承包费,否则按承包合同价的3%支付违约金。 七、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协商后所形成的补充条款与本合同等效。 八、本合同壹式叁份,甲乙壹份,乙方壹份,从双方签字之日起至账款结清有效。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经办人:

植被恢复合同(总2页)

植被恢复合同(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委托乙方全面植被恢复施工任务。为了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工期、质量及景观效果,经双方协商签订合同,以资共同信守, 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造价:约贰拾肆万柒仟陆佰柒拾贰(工程竣 工后据实结算) 四、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负责开工前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 拆除迁移场地内的一切障碍物,保证土质。 2、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部门)对预算等技术 资料进行审定。 3、明确该工程派驻工地甲方代表,对工程质 量、工程进度进行监督。 4、为施工人员施工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做好 有关协调工作以及其他事宜。 5、工程竣工后,十日内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二)乙方责任: 1、在甲方指定的地点,种植苜蓿和小麦等作 物,回复后植物生长情况与疏密度与邻近原 有植被基本相同。

2、乙方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三个月内,保证 所种植物的成活及密度,否则乙方应无偿地 进行补植。 3、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参加竣 工验收,办理竣工结算及交接手续。 五、工程工期: 工程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内完成。 六、工程款的拨付与结算: 工程开工时,甲方预付乙方工程造价40%作为乙方工程启动资金,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0%之后,拨付工程款至70%,验收后付至90%,剩余10%作为工程质保金。质保三个月内付清。 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负责人: 年月日

恢复植被方案

恢复植被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 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 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鄂尔多斯市泰发祥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 街巷硬化工程项目部 2016年4月28日 一、概况 1、自然环境 该项目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境内,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土壤成分以钙土为主,部分地区也有不少风积沙,自然区划VI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植被以野生植物为主,稀疏、低矮,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地方。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全长公里,拌合站占用草地约20亩,取土场占地约3亩,工程完工后,应采取草原植被恢复工程。 二、生态影响 1、生态影响分析

该工程拌合站场地内原主要植被为锦鸡儿、针矛、沙蒿及部分草本植物,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风化严重,植被退化。项目施工期拌合站场地将全部清除 原有植被,平整场地。这将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同时项目建设将破坏和改变原有 地貌,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2、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和设计 使项目对草原的临时占用达到最少程度,拌合站要合理规划设备、储料场及进场道路的位置,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2)施工阶段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施工范围严格控制在规划范围内,防止施工机械对草原植被的扰动破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教育, 要重视草原防火工作;注意卫生,控制扬尘、上垃圾和建筑垃圾对周边草 场的污染。 (3)施工结束 对临时占用草原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和相应的绿化,以减少风化沙发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总之,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环评文件要求实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明施工,尽量少破坏原生植被。 三、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2〕73号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征收 第三章缴库 第四章使用管理 第五章违规处理 第六章附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 第四条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五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预收。

(二)占用或者征用除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三)临时占用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县、地(州、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规定的审批权限负责预收。其中,属于国家林业局审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第六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方米收取10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元。 (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七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票据。 第三章缴库 第八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预算收入级次上缴国库。 (一)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同级地方国库。 第九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就地缴库办法。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后,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日内就地缴入同级国库。 第十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缴库手续时,应填制一般缴款书,并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中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收入”第8409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林业主管部门按同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填写。 第十一条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未被批准,有关林业主管部门需要将预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退还用地单位时,应当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实际发生的退还金额,并附有关证明材料,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退库项目,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办理森林植被恢复费退库手续。 第四章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等开支,不得平调、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其中: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用于大兴安岭林区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森工集团管理的林地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列入中央补助地方专款预算,用于有关森工集团管理林区范围内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其中:省、自治区集中用于全省(自治区)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高于20%;通过省、自治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返还被占用或征用林地所在地县、地(州、市)级财政,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不得低于80%。直辖市集中用于全市范围内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比例可高于20%。具体比例由各

植被恢复(1)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 (一)自然概况 (1) 三、设计依据和原则 (2) (一)设计依据 (2) (二)设计原则 (2) 四、建设规模、进度和林中设计 (3) (一)、建设规模 (3) (二)、建设期限及建设进度 (3) (三)、林种设计 (3) 五、作业设计 (3) (一)区划 (3) (二)工艺设计 (3) 六、用工量及经费概算 (5) 七、施工要求 (5) 八、效益评价 (6) 九、标志牌设计 (6) 十、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6)

附表: 1、植被恢复工程造林调查汇总表 2、植被恢复工程造林设计表 3、植被恢复工程造林经费概算表 附图: 附图1 工程标志碑施工设计图 附图2 九甸峡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造林设计平面图( 4 )甘肃省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 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甘肃省九甸峡水电站征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项目依据:《森林法》第十八条、甘肃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森林植被恢复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甘财综〔2005〕19号)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批准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项目建设期限:2008年

项目设计单位:甘肃省洮河林业局林勘队 项目实施单位: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 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投资4852797元。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甘肃省洮河九甸峡水电站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位于车巴林场。车巴林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西部,属迭山山脉西端洮河水系上游。林场地跨卓尼县的尼巴、刀告、扎古录三乡和临潭县的术布乡,东临卡车林场,西接下巴沟林场,南以迭山为界,北跨洮河至尼坚多一带。场部设在卓尼县扎古录乡政府所在地。 设计作业区内平均海拔3268米,平均坡度29度,坡向主要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为主。气候属高寒半湿润性气候区,长冬短夏,冬季干燥,春秋湿润,秋季多雨。年降水量520~600毫米,雨量多集中于7~9月份,无霜期90天左右。森林土壤主要以褐色森林土、山地栗钙土、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中厚,土壤肥力中等、较湿,石砾含量10—25%。 森林植被以高山暗针叶林为主。植被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和阴阳坡的差别:上部多云、冷杉林;中、下部多为针阔混交和夏绿阔叶林;阳坡多为草地,阴坡多为森林。灌木主要有山柳、杜鹃、绣线菊、金露梅等,平均灌木高度1.2米,平均盖度26%;平均草类盖度71%,草根盘结度:中。 (二)社会经济条件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02]73 号)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 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 第四条凡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批准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五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以下简称“重点林区”)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负责预收。 (二)占用或者征用除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三)临时占用重点林区以外林地的,由县、地(州、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规定的审批权限负责预收。其中,属于国家林业局审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预收。

第六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按照恢复不少于被占用或征用林地面积的森林植被所需要的调查规划设计、造林培育等费用核定。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收取6 元。 (二)未成林造林地,每平方米收取4 元。 (三)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每平方米收取8 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每平方米收取10 元。 (四)疏林地、灌木林地,每平方米收取3 元。 (五)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方米收取2 元。 城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照上述规定标准2 倍收取。对农民按规定标准建设住宅占用林地,在“十五”期间暂不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七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财政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政府性基金票据。 第三章缴库 第八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预算收入级次上缴国库。 (一)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缴入同级地方国库。 第九条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就地缴库办法。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后,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 日内就地缴入同级国库。 第十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办理缴库手续时,应填制一般缴款书,并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中第84类“农业部门基金收入”第8409 款“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 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林业主管部门按

造林合同书

篇一:造林合同书 造林合同书 甲方:重庆市∵∴县林业局 乙方:造林绿化公司/工队/林农 为提高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加快我国造林绿化步伐,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决定2011年继续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 一、工程概况树种布局服从甲方技术设计。结算时以验收合格的面积为准。 二、造林、绿化技术要求 1. 整地规格 以四方形配置栽植穴,株行距2×2米,理论密度167/亩。 2. 苗木规格 株高米,直径厘米以上。 3. 栽植 栽植时,先回填细土在栽植穴内并达1/3,以栽植点为中心,定植苗木。定植时要做到大苗木土不散,小苗根系舒展,苗木扶正,覆土,压实。覆土时先放表土和湿润土,施放保水剂,分层压实后,按小苗每株1升、大苗每株2升浇足定根水,最后覆土并略高于地面。 4. 抚育管护 造林成活后,抚育管护3年。造林当年抚育和施肥1次,次年和第三年春、秋各抚育和施肥1次。抚育以除草扶苗施肥培土为主,抚育规格为80×80厘米,挖土深度15厘米,结合抚育进行追肥。 三、施工期限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年月日,其中: 1. 造林阶段为自本合同签约之日起至年月日止; 2. 抚育管护以及施肥阶段为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四、施工及验收程序 (一)苗木及肥料要求: 1.苗木要求 (1)根系发达,不能出现发黑现象、不开裂。 (2)生长健壮,树叶新鲜,不能出现枯蔫现象。 (3)植物无机械损伤。 (4)无病虫害,检疫手续齐备。 (5)符合本合同约定的品种、规格及其他质量要求。 2. 肥料要求:乙方应按合同约定的厂家、品牌、型号购买肥料。 (二)施工工序要求 1.组织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等,组织丁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审批程序由重庆市林业局确定,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要变更的,须按原审程序办理。 2.乙方在甲方设计的界面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的植树造林工序进行施工。 3. 种植所用的全部苗木,必须经甲方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并经甲代表签名确认,方可种植。 4. 所使用的肥料,必须经甲方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并经甲代表签名确认,方可种植。 5. 乙方应主动接受甲方监督,乙方每完成一道工序后,由甲方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并经甲方签名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补贴标准与金额。

6植被恢复方案

植被恢复方案 1、路线影响区域植被 我标段承建设S210线巴彦温都尔至巴拉奇如德段公路的第二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212+400~K246+000,约34.4m。 该地区受温暖季风和地貌的影响,水热条件较为优越,适于草场植被的生长和发育,由于地势平坦,植被的差异性较不明显。主要多以自然植被为主。 2、绿化恢复植被对策 公路地形复杂,制约条件多,施工难度较大,对自然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针对这些特点,按照建设旅游、环保、生态典型示范工程的要求:1、对路基边坡、取弃土场采用了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相结合的施工方案;2、最大限度地采取生物防护措施,种植草、灌、木;客土绿化边坡;3、土方和风化岩石路段,采取了厚层机质、生态防护等措施。4、对沿河路基重点采取工程防护,以防止因洪水而造成公路的毁坏和新的水土流失。既绿化、美化了公路,又达到了保持水土的效果。 绿化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交通量、人口分布等具体情况,在适当位置进行绿化,可以达到恢复植被、美化公路景观,使公路融入自然景观,达到工程与环境协调的目的。 取弃土场:控制填土高度,尽量少占优质高产农田,减

少取土数量。合理设计纵断,尽量减少借方、弃方数量,取、弃土后做好平整和复垦,疏通排水渠道,尽可能防止水土流失。开挖排水沟、修整路基边坡等土方应合理利用。路线经过农田或经济林地路段,设置完整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使得路面雨水不直接进入农田。 一般填方路堤:对路堤边坡尽可能采用植草护坡代替砌石护坡。在路堤坡脚至公路用地界内可植2-3排树木,内侧种植常青小灌木,外侧种植高大乔木,错落有致,可以减轻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环境的污染,并增添道路景观。 高填方路堤:一般情况下道路边坡设计得越平缓,边坡的稳定性就越好,比较平缓的边坡,植被恢复也相对比较容易。 目前,我国在公路石方边坡上的绿化,大多是采用客土喷播,植物主要以草类为主,这种方式植被恢复较快,短期内绿化效果明显,但客土喷播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差,植物可持续生长的后劲不足,且容易退化。植被恢复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藤)合理搭配,尽可能与周边原生植被相和谐。选择那些根系发达、藤茎强壮、生长可持续性好的植物,以达到固石护坡的效果。植物选择还要充分考虑司机和乘客的视觉与心理需求,力求建成的绿带线形流畅,并与自然相融相衬的绿色景观大道。快速恢复植被,并保证植物具有较好的可持续生长后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壤问

植被恢复措施

信阳金牛信息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 植被恢复方案 为稳定林地面积,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区生态环境继续优化,拟对信阳金牛信息港项目使用浉河区金牛山办事处十八里庙村0.6553公顷林地在异地进行植被恢复,即在金牛山办事处十里河村另选地块进行相应规模的造林,具体植被恢复措施如下: 一、植被恢复方式及规模 采取异地营造同等或大于占用林地面积的林地的方式,使被占用的林地面积在异地得到补偿,使全区有林地面积保持稳定。规模为 0.8000公顷,区划为1个造林小班,栽植树种为桂花。 二、植被恢复初步设计 1、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结合本区区情植被恢复造林,选用在当地被广泛栽培,并有成熟经营管理技术的桂花树。桂花是速生绿化树种,其生长快、成林早、经济效益高,在该区倍受广大群众喜爱。 2、林地清理及整地 先割除拟造林地上的灌木和杂草,并对其进行适当平整,必要时,起挖排水沟进行排水晾地,以免积水,影响造林成活率和苗木成活后的生长。 桂花造林整地要采取挖大穴的方式,整地规格为0.8m×0.8m×

0.6m。 3、造林 桂花植苗造林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深挖地,栽植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并浇透水。造林密度为74株/亩,即株行距为3m×3m。 4、抚育 造林后要连续抚育三年,每年3—7月进行中耕锄草,4—5月追肥,10—11月施基肥,生长期加强病虫害防治。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促使其早郁闭,早成林,同时,加强管护,防止人畜为害。 2、预防病虫害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控制土壤温度,长期观测虫情,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避免病虫害滋生蔓延。 信阳市浉河区林业局 二O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案

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案 滨海县林果生产服务站 我县2016-2017年度实施了盐连铁路和S348道路建设,涉及到林地6.4541公顷,在项目实施之前,我县严格按照征占用林地的相关手续及时申报审批,并及时上缴了相关费用。2017年12月份,省财政厅、省林业局联合行文返还我县森林植被恢复资金66.15万元。根据《绿色江苏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森林植被恢复费补助,专项用于林业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森林资源保护等,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保护方面的支出。现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目的 为了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切实做到保总量,促增长,针对我县林业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结合森林植被恢复的具体要求,需新植造林或恢复林地1-3倍以上,为此,我单位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新造林1000亩。 二、项目实施地点 按照就近恢复林地的原则,宜在废黄河沿线的蚕种场造林100亩,主要树种为黄山栾树、桃树、桑树等。在滨海港经济区三洪村造林900亩,主要栽植树种为榉树、黄山栾树和银杏

等。累计新增加造林面积1000亩。 三、资金分配方案 按照项目使用范围和资金分配原则,调查规划设计费按5%计算,需经费3.3万元,整地、造林等经费80%计算,需经费52.92万元。新造林的抚育、病虫害防治以及管护方面的费用按15%计算,需9.93万元。新造林按照面积,每亩按照500元的标准补助,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的,给予具体造林单位适当以奖代补。 四、保障措施 1、强化项目组织领导。县林果站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业务指导、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项目有组织的实施,保证项目建设成效。 2、建立项目验收档案。项目建设做到有始有终,从规划到栽植以及管护责任的落实,全过程建立项目档案,保证造林有目的,树木有人栽,栽后有人管,管理出成效。 3、抓好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刀口上,为林业的快速有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0一八年二月三日

植被恢复合同协议书完整版

植被恢复合同协议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植被恢复工程合同书 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根据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委托乙方全面植被恢复施工任务。为了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工期、质量及景观效果,经双方协商签订合同,以资共同信守, 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造价:约贰拾肆万柒仟陆佰柒拾贰(工程竣工后 据实结算) 四、双方责任: (一)甲方责任: 1、负责开工前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拆除 迁移场地内的一切障碍物,保证土质。 2、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部门)对预算等技术资料 进行审定。 3、明确该工程派驻工地甲方代表,对工程质量、工 程进度进行监督。 4、为施工人员施工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做好有关 协调工作以及其他事宜。 5、工程竣工后,十日内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二)乙方责任:

1、在甲方指定的地点,种植苜蓿和小麦等作物,回 复后植物生长情况与疏密度与邻近原有植被基本 相同。 2、乙方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三个月内,保证所种 植物的成活及密度,否则乙方应无偿地进行补 植。 3、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参加竣工验 收,办理竣工结算及交接手续。 五、工程工期: 工程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内完成。 六、工程款的拨付与结算: 工程开工时,甲方预付乙方工程造价40%作为乙方工程启动资金,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0%之后,拨付工程款至70%,验收后付至90%,剩余10%作为工程质保金。质保三个月内付清。 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