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毕业设计

锅炉的毕业设计
锅炉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科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实践活动。

(1)本设计要求学生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火电厂三大主设备之一的)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细致的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将来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事故预防、分析、处置能力。

(2)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改造、专业论文写作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技术表达的能力。

2.任务

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分: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和计划阶段、设计(论文)阶段、修改阶段、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

1.选题和资料收集(要求)

本次毕业设计规定课题是《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对策》,进行资料收集,以国内主力机组资料收集为主。

本专业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向仅供学生参考,鼓励毕业生能够自己从有关单位寻找更有实际意义的,并能为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的项目或课题。

2.分析计划阶段(要求)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开题报告。

(1)进行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通过现场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选题内容所涉及的设备、技术方案等领域的现状(包括现场的需求、主要观点、前人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已的思路和见解,或提出自已的解决方案或途径,同时思考完成本设计或课题条件是否具备,而不仅仅是相关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砌"。

(2)对选择产品设计或改造项目的,必须进行方案设计、系统分析,框架设计、功能划分,同进拟定项目进程;对选择论文的,必须拟定论文大纲,论文写作计划。

(3)填写好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3.设计(论文)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计划完成项目设计或论文写作。

(1)注意项目设计平台的搭建,功能的实现;注意论文写作过程中,注意论证过程的逻辑严密性、推理层次性。

(2)要坚持问题意识,对本阶段出现的未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处理。

(3)注意保持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和咨询。

4.修改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老师初步审查后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1)对于论文要检查论文的论据是否合理、论证是否严密,并根据情况进行修改。

(2)可对开题报告内容,先自查,然后交指导教师检查。

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根据毕业设计规范进行文件和资料的准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封面、目录、前言、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后记、参考文献。

6.毕业答辩(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设计作品进行功能说明及展示,对论文主要观点和论点进行阐述,并回答辩委员会的质询。

(1)所有参加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学生,均需参加答辩。否则,不予评定成绩。

(2)成绩评定构成:工作过程表现30%,成果评定40%,答辩30%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及时间分配

1、方式

在校指定时间内,进行设计。

特殊情况可到现场顶岗实习期间进行。

2、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进程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出题时间:2010年10月8日-10月30日

毕业设计(论文)审题时间:2010年11月1日-11月6日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选题时间:2010年11月7日-11月15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时间:2010年11月16日-11月30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时间: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0日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时间:2010年12月30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2011年1月15日-1月20日

(2)参考进程安排

:选题和资料收集

:阅读文献

:撰写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实施(撰写)

:设计调试维护(论文修改)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整理

:论文答辩的准备及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设计资料归档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课题方向

课题是《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对策》

参考课题方向:可选择不同电厂、不同类型或不同容量的机组进行分析。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要求理解全面、逻辑正确、表达清楚,并按《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完成论文。

五、设计(论文)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认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场所工作,以便于指导和考察,凡不在指定场所完成者,一律无效,不记成绩。

3、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必须刻苦认真,按要求独立完成任务,严禁抄袭、套用他人成果。凡抄袭他人毕业设计(论文)者,或请人代作或代别人做设计(论文)者,责令重作,情节严重的予以结合处理,并予处分。

4、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纪律、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者,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

5、凡在设计(论文)阶段不认真,不抓紧,进度明显滞后者,由指导教师提出警告,警告后如无转变,取消作设计(论文)的资格。

六、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由相应专业所属教研室负责,原则上必须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负责制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达给学生。任务书的内容包括目的、任务、原始资料、技术经济指标、工作程序、日程安排、成果要求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3.组织好学生进行调研、实验、上机运算等各项准备工作。

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既要管教学又要管思想、管纪律,要言传身教。教师要经常到现场或召集学生了解学生的设计(论文)进程,解答问题(每周不少于二次),要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进行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及时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完成情况。

七、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需要填写和提交的表格和资料

1、文件的提交与填写

需要在答辩前提交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评阅表。

其中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评阅表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长填写。

2、提交文件的形式

学院统一的论文纸的打印件及电子文档。

3、表格及资料相关要求参见附件。

附件:

1、毕业设计(论文)书写及装订规范

2、论文开题报告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 设计 姓名: 学号:xxxxxxxx 时间: 地点:教学楼指导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目录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3 -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3- 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5- 第四节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5 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135 第六节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35 第七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275 第八节高温 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335 第九节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 引出管的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 3585 第十节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65 第十一节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95 第十二节减温水量校核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5535 第十三节主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 第十四节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75 第十五节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555555555555555555651 第十六节锅炉设计说明书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54 5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00t/h再热煤粉锅炉 原始材料 1。锅炉蒸发量D1 40t/h 2。再热蒸汽流量D2 350t/h 3。给水温度t gs 235 C 4。给水压力p gs 15.6MPa(表压) 5。过热蒸汽温度t1 540 C 6。过热蒸汽压力p1 13.7M Pa(表 ) 7。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温度F t 2 330 C &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温度rr t 2 540 C 9。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压力 F P2 2.5M Pa(表 压) 10。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压力rr P2 2.3M Pa 表压) 11。周围环境温度t lk 20C 12。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阜新烟煤 (2) 煤的应用基成分( %): C y= 48.3 : O y= 8.6 ; S y= 1 ; H y= 3.3 N y= 0.8 : W y= 15 : A y= 23 _____ (3) 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 r= . 4J ________ % (4) 煤的低位发热量Q dw= 18645 kJ/kg (5) 灰融点:t1、t2、t3>1500 C 13。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15.2MPa(表压) 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0 py=135 C;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 rk=320 C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详解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普遍返应对高灰份,高挥发份煤,负荷易带,燃烧效率高,对低灰份,低挥发份 煤则出力不足,燃烧不易稳定。 4、磨损问题。在锅炉燃烧室下部,分离器附近,尾部受热面磨损较快。 5、热工控制系统不完备,仪表配置不合理,测点不足,司炉盲目操作。 6、环保问题,由于电气除尘器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许多电厂的电气除尘器投入率较低,且投入后的除尘效果未达设计值,致使烟囱冒黑烟,个别电厂燃用的是高硫煤,但没有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采取炉内掺烧石灰石粉的脱硫措施。 7、炉体密封问题,许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体密封较差。运行时漏灰严重,锅炉房环境严劣。 &除灰渣系统不通畅。炉底排渣均未设置冷渣器,直接排红渣,不仅热损失大,而且劳动条件不能保证。 9、某些电厂的来煤品种变动过于频繁,含水量又较大,使锅炉燃烧状况不易稳定,司炉操作困难。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在锅炉设计、制造、锅炉安装施工、运行操作、运行管理、辅助系统及辅机,工程设计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研究人员及锅炉制造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设计所进行的必要的实验工作不够系统,对炉内全部工作特性认识不足,设计经验不够。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应先做冷态和热态实验,对煤进行试烧,在掌握流场、热平衡等的基础数据后,再进行整个锅炉岛的设计。而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做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而且设计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热力计算,所以思路方法如下: 1、搜集循环流化床的中文及外文文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现状和设计容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 2、在热力计算中需要大量数据计算,有必要时利用Excel进行综合数据列表分析并计算。 3、根据任务书要求将热力计算完成后画出锅炉总体的结构图。 4、计算烟风道阻力,完成计算后进行校核检查。

关于锅炉的毕业设计

关于锅炉的毕业设计 篇一:锅炉毕业设计 摘要 在当今各种工业企业的动力设备中,锅炉仍然是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能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将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重要设备之一的锅炉,其控制和管理随之要求越来越高。但在我们国家,除了一些大中型锅炉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所用的锅炉,如10T/h、20T/h锅炉,大部分还在采用仪表/继电器控制,甚至还是人工操作,已无法满足要求。据此,本文针对一台10T/h工业锅炉,提出了一套PLC 的控制系统方案。 本文以一台10T/h锅炉的PLC控制系统为背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阐述了集PLC技术,变频器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控制技术在该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该系统中,应用了Siemens公司的S7-300系列PLC,根据锅炉的控制特点,分析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给煤自动调节,送风自动调节,引风自动调节,水泵给水的自动调节,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PLC配置,以及备控量的I/O点数及I/O口分配,查阅S7-300使用手册在理论上分析确定PLC的组成及使用事项,并用其编程软件Step7设计锅炉控制的梯形图、STL语句及PLC通信网络,实现锅炉的水位三

冲量控制、燃烧过程自动控制、蒸汽压力自动控制等功能;基于锅炉运行安全的考虑,该系统中锅炉由PLC控制, PLC、上位机组成一个MPI网,运用Siemens公司的MPI全局通讯技术及WinCC的软件设计,实现锅炉的上位机的冗余控制,关键词:锅炉变频器PLC PID WinCC Step7 MPI 全局通讯 Abstract Nowadays the boilers are still an important component among various power equipments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lo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odem industry,high efficient energy utilization is pursued more and more. And the boiler are a kind of Primary equipments for converting raw energy into secondary energy,so their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ut in our country,only some big and medium-sized boilers have adopted. Advanced control technique. Most boilers being used by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such as 10T/h and 20T/h boilers,are controlled by mete/relays,or even manually. That can not meet demand. In this paper,a control system scheme of PLC+IPC is Proposed,which is aiming at a 10T/h industrial boilers.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1T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年级: 系部: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1.1课程设计题目.................................................. 1.2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1.3物料衡算...................................................... 1.4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2工艺计算...................................................... 2.1一级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 2.2二级除尘装置——板式电除尘器.................................. 3附图.......................................................... 3.1旋风除尘器.................................................... 3.2板式电除尘器.................................................. 4结论..........................................................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汽包水位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汽包水位过高或者过低的后果都非常严重,因此对汽包水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PLC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LC 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并极提高了控制系统性能,PLC已经成为当今自动控制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本文从分析影响汽包水位的各种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锅炉汽包水位的“假水位现象”,提出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三冲量控制方案。按照工程整定的方法进行了PID参数整定,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控制要求和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硬件选型以及系统的硬件设计,利用PLC编程实现控制算法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最终完成PLC在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应用。 关键词: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PLC、PID控制

ABSTRACT The steam drum water level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the boiler safe operation, both high and low steam drum water level may lead to extremely serious consequence; therefore it must be strictly to be controll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C technology, it can widely be applied to the process control domain and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enormously. PLC has already become the essential important equipment in automatic control doma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team drum water level, “unreal water level phenomenon”is analyzed specially, and three impulses control plan for steam drum water level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PID parameters are regulated by engineering reg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study is done.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control, the selection of control requirements hardware and system hardware design as well as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PLC in boiler steam drum water control system is completed. Key words:Steam drum water level、Three impulses control、PLC、PID control

30th燃煤蒸汽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两种主要污染物对自然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其中颗粒污染物及SO 2 生态环境和人类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由此形成的颗粒物污染和酸雨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开发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使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国家烟气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控 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燃煤烟气污染对改善我国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SO 2 本设计首先探讨研究了当今国内外主要的烟气除尘脱硫技术,通过对比各种除尘脱硫技术的优缺点,针对30t/h燃煤蒸汽锅炉的烟气排放量、烟尘含量及硫含量,依据国家要求和技术现状选择了适合本设计30t/h燃煤蒸汽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方案,拟选用两级除尘系统,一级为旋风除尘,二级为电除尘,同时采用氧化镁脱硫工艺。 其次,本设计将对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脱硫塔、烟囱尺寸、管道等主要设备进行尺寸计算和设备选型,旋风除尘器拟选用CLP/B-27.5-X型,静电除尘器拟选用CDPK—45/3型,引风机拟选用G4-73-12D型,电动机拟选用Y315M -4型两台。最后 2 根据设计设备参数绘制设备外形尺寸图和总体工艺流程图。 关键词:燃煤烟气,旋风除尘,静电除尘,氧化镁脱硫,管道计算

Design of Flue Gas Dusting an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30t/h Coal Fired Steam Boiler ABSTRACT and particulate pollutants China's air pollution is mainly fuliginous. SO 2 are two major pollutants causing great harm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s. Particle pollution and acid rain pollution formed have affected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erefore, coal-fired boiler flue gas dust removal and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is developed to make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flue gas reach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n reduce pollutants emission. Controlling the coal-smoke pollution effectivel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e., to reduce acid rain harm in our country. and SO 2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domestic and foreign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Select a boile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30t/h coal fired steam boiler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desulphurization and dust removal technologies. The dusting and desulfuriza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flue gas emissions, dust content, sulfur content in the flue gas comply with n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status. This work selects two dust collectors with the cyclone as the first one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s the second one integrated with magnesium oxid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Secondly, this design will calculate the size and select the device type of the main devices of the system, such as cyclon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desulfurization tower, chimney and pipeline. This paper chooses CLP/B-27.5-X

锅炉烟风系统设计风烟系统毕业设计

专题设计部分——烟风系统设计 1 原始数据 1.1、热力系统计算汇总表(由锅炉厂家提供) 1、燃煤(设计煤种) 低位发热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可磨系数: 灰熔点温度: 变形温度t >1250℃ 1 >1350℃ 软化温度t 2 熔化温度t >1450℃ 3 1.2 烟风阻力计算汇总(锅炉厂家提供) 1、锅炉本体烟气阻力:2516 Pa,不计尾部竖井自生通风阻力。 2、锅炉预热器二次风阻力:845 Pa,不计热风道和燃烧器阻力。 3、燃烧器二次风阻力:1100 Pa,燃烧器计算书。 4、锅炉预热器一次风阻力:476 Pa,不计热风道和燃烧器阻力 5、燃烧器一次风阻力:1400 Pa,燃烧器计算书。 1.3 热力特性汇总表

2 烟风系统热力计算 2.1 烟风系统设计方案拟定 在锅炉燃烧过程中,必须连续不断的把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送入炉内同时把燃烧产物排除出去,这样连续送风和排除燃烧产物的过程称为锅炉的通风过程。本次拟采用平衡通风,即在锅炉的烟风道中采用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装置,利用送风机来克服锅炉风道系统阻力,利用引风机来克服烟道系统的阻力,利用一次风机主要克服制粉系统阻力,并使炉膛出口处保持一定的负压。其优点是锅炉的全部烟道都在负压下工作,锅炉房的安全及卫生条件较好,与负压通风相比,其烟道负压较小,漏风量较少。各部分正负压示意图为 因为平衡通风方式装有送风机、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也可以称此种通风为强制通风。为减少附近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在强制通风时必须建造一定高度的烟囱,以便把烟气中的灰粒和有害气体排到高空之中。 由此可知,烟风系统由冷风道、热风道、送引风机、一次风机、蒸汽锅炉尾

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 ( 系 )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7) 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9) 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0) 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5) 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 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 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 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 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 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

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 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 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 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 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9) 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6) 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7)

前言 《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 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

锅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25MW电厂锅炉热力计算及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崔迎光专业班级热能-2班学号1016102041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一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在学校四年的刻苦学习,让我彻底地明白了热电厂中主要设备的构成、安装和工作原理。但是作为一名毕业生,我们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社会需要看来,企业需要的是一名能迅速投入生产、设计、运行的高技术人才,绝不是一名只知道死记硬背的大学生。我们只有通过一次全面的,综合性的设计,才能将自己这四年的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是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的能源产量还是很低,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我国采取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把节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水平较低,有很大的节能潜能。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锅炉作为能源转换和消耗的设备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锅炉工业的发展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自动控制技术在工程和科学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外研究锅炉的设计,常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进行设计,通过架设一些虚拟的管道和设备,来模拟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情景,通过研究实验数据,从而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修改意见,促进设计工作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在节省材料和时间的条件下,安全的进行设计,清晰明了的观察进程中的每一个参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和改进,大大加快了锅炉设计和改进过程,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价值。

(燃煤锅炉房)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资料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专业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KZL4—13型,共4台 锅炉蒸发量:单台4t/h 计算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量系数: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总灰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空气温度:20℃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 kg/m3取用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元素分析值: C Y = 68% H Y = 4% S Y = 1% O Y = 5% N Y = 1% W Y = 6% A Y = 15% V Y = 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 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区域(距锅炉房15m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2 ?–?剖面图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 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锅炉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科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独立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实践活动。 (1)本设计要求学生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火电厂三大主设备之一的)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细致的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以提高将来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事故预防、分析、处置能力。 (2)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改造、专业论文写作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技术表达的能力。 2.任务 重点从集控运行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机理加以分析,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或应对的措施。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分:选题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和计划阶段、设计(论文)阶段、修改阶段、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具体内容和任务如下: 1.选题和资料收集(要求) 本次毕业设计规定课题是《影响电站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及对策》,进行资料收集,以国内主力机组资料收集为主。 本专业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课题和方向仅供学生参考,鼓励毕业生能够自己从有关单位寻找更有实际意义的,并能为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的项目或课题。 2.分析计划阶段(要求)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开题报告。

(1)进行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通过现场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选题内容所涉及的设备、技术方案等领域的现状(包括现场的需求、主要观点、前人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已的思路和见解,或提出自已的解决方案或途径,同时思考完成本设计或课题条件是否具备,而不仅仅是相关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砌"。 (2)对选择产品设计或改造项目的,必须进行方案设计、系统分析,框架设计、功能划分,同进拟定项目进程;对选择论文的,必须拟定论文大纲,论文写作计划。 (3)填写好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3.设计(论文)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计划完成项目设计或论文写作。 (1)注意项目设计平台的搭建,功能的实现;注意论文写作过程中,注意论证过程的逻辑严密性、推理层次性。 (2)要坚持问题意识,对本阶段出现的未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处理。 (3)注意保持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和咨询。 4.修改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老师初步审查后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1)对于论文要检查论文的论据是否合理、论证是否严密,并根据情况进行修改。 (2)可对开题报告内容,先自查,然后交指导教师检查。 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写阶段(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根据毕业设计规范进行文件和资料的准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主要包括:封面、目录、前言、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后记、参考文献。 6.毕业答辩(要求)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设计作品进行功能说明及展示,对论文主要观点和论点进行阐述,并回答辩委员会的质询。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精)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进化系统实际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2.8MW×4)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8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1.35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7%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5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5℃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 Y=67% H Y=4% S Y=2% O Y=4% N Y=1% W Y=6% A Y=15% V 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 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⒎图纸要求 ⑴除尘器系统图一张(1号图或2号图)。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⑵除尘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2~3张(1号、2号或3号),如图3-1-1和图3-1-2。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布置图按比例绘制。锅炉房及锅炉绘制可以简化,但应能表明建筑外形和主要结构模式。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五、主要参考书目

燃气锅炉毕业设计答辩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朱晓,来自能环学院08级热动3班。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在这三个多月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同时,毕业在即,对于各位老师这四年来的谆谆教诲,我也同样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辛苦了。 本次毕业设计,我的设计题目是240t/h燃焦炉煤气锅炉设计,设计给定的初始资料如下:焦炉煤气低位发热量:4130千卡/标米,燃料成分就不详细说明了。锅炉蒸发量240t/h、过热蒸汽温度540摄氏度、给水温度215摄氏度、排烟温度140摄氏度、额定蒸汽压力9.8兆帕、锅筒工作压力11.28兆帕。 进行一次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设计思路,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先确定炉膛尺寸,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炉膛烟气温度,再沿着烟气流动方向,根据炉膛的烟温、烟焓变化计算各受热面吸热量从而确定各部分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当然进行以上一系列计算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些基础数据。包括选定烟道中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以及通过燃料燃烧计算列出烟气特性表和烟气焓温表,并通过锅炉热平衡计算得出锅炉效率及燃料消耗量。对于燃料消耗量,由于锅炉蒸发量、给水温度、过热蒸汽温度已知,通过查焓值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需要总热量,再根据已知的燃料低位发热量便可得出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 接下来就到了进行炉膛结构尺寸的计算,首先查阅资料选取炉膛容积热负荷,燃气锅炉炉膛容积热负荷的取值范围是350KW/m3以下,我初步选定为330,这样通过公式可得出炉膛容积。同样,查阅资料选取炉膛截面热负荷为4600KW/m3,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炉膛截面积。设计炉膛截面为正方形截面,那么炉膛截面积开平方便可以得到炉膛的宽和深。然后选取折焰角长度,计算顶棚宽度、顶棚体积,再通过一系列计算最终得出炉膛高度,由于时间原因这里不详细说明。 炉膛结构尺寸确定之后便是炉膛传热计算。刚才已经说了,炉膛之后的各部分受热面的结构尺寸主要通过吸热量也即烟气放热量确定,因此,炉膛传热计算的最终目的便是计算出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通过计算,我得到的烟气温度是1336摄氏度。 接下来便是各部分受热面的计算,沿着烟气流向,各受热面布置顺序依次是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由于各部分受热面计算方法相似,现以屏式过热器为例简单说明。 首先根据相关规范初步选取各种尺寸,然后进行热力计算,屏式过热器入口烟温及炉膛出口烟温为1336摄氏度,估取其出进口烟温,然后根据烟焓变化得出过热器吸热量。然后,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以及查取的各放热系数,计算出另外一个吸热量。然后对这两个分别从烟气放热和蒸汽吸热角度得到的过热器吸热量进行误差比较,若误差符合要求,则说明以上选取合适,反之则需要重新确定各部分尺寸及出口烟温重复计算,直至误差符合。 其他各受热面相似,在各受热面计算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一次总的误差检查,即各受热面总吸热量与燃料放热量之间的误差检查,符合要求则计算正确,反之重新计算。 到这里锅炉各部分尺寸已经得到确认,接下来是烟道阻力即空预器的空气侧阻力计算,烟道阻力及空气侧阻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摩擦以及部分弯头的局部阻力,这部分的计算相对简单,这里不详细说明,最后就是根据阻力损失及压力、

锅炉课程设计

电厂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HG—2008/18.3—540.6/540.6—M型控制循环锅炉 姓名:XXX 学号:10031410xx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指导教师:武月枝 2012年5月22日

典型锅炉的简介 如图HG—2008/18.3—540.6/540.6—M型控制循环锅炉

主要参数: 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P e =600MW , 锅炉蒸发量D e =2008t/h,锅炉设计压力 p=18.3MPa,再热蒸汽压力(入口/出口)p' zp /p" zp =3.82/3.641MPa,再热汽温 度(入口/出口)t' zp /t" zp =324.4/540℃,再热蒸汽流量D zp =1683.3t/h,给水温 度t gs =279.7℃,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二次/一次)t ky =322.2/312.2℃,排烟温 度(修正/未修正)υ py =130/135℃,热效率η=92.8%,燃料消耗量B=248.4t/h。 锅炉设计煤种:烟煤。煤质特性:C ar =58.6%,H ar =3.36%,S ar =0.63%, O ar =7.28%,N ar =0.79%,A ar =19.77%,M ar =9.61%,V daf =22.82%,Q ar、net、 p =22440kj/kg,HGI=54.81。 锅炉总图介绍: HG—2008/18.3—540.6/540.6—M型控制循环锅炉本体布置如图1所示是哈尔滨锅炉厂按照引进美国CE公司的技术制造的,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煤粉炉。 HG—2008/18.3—540.6/540.6—M型控制循环锅炉的本体采用π型布置,炉膛上部布置有墙式辐射再热器、顶棚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中依次布置了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高温对流再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在垂直烟道中依次布置了水平低温对流过热器、省煤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采用两台三分仓受热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制粉系统采用带冷一次风机的正压直吹式系统,配置六台RP─1003型碗式磨煤机。 炉膛截面是切除四角呈近似矩形的八角形,截面尺寸19558×16432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燃烧器分6层,每一层四角的燃烧器煤粉喷嘴与同一台磨煤机连接供粉。5层燃烧器的投运已能满足锅炉最大连续出力的需要。锅炉配置了高能点火装置,采用两级点火。

【精品】电站锅炉炉膛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引言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⑴。 1.1锅炉简介及发展状况 1.1.1锅炉简介 将其它热能转变成其它工质热能,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工质的设备称为锅炉。燃烧设备以提供良好的燃烧条件,以求能把燃料的化学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其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⑵。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又叫蒸汽发生器,常简称为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⑻。 1.1.2锅炉结构 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⑻。 锅炉中有汽水系统和煤烟系统两大部分。 (1)汽水系统 经过水处理设备软化处理符合质量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本送至省煤器,经预热器提高温度后进入上锅筒(上汽包)。上锅筒内的炉水,连续的沿着处在烟气温度较低区域的对流管束流入下锅筒(下汽包)。下锅筒内的炉水,一部分进入炉膛四周的水冷壁下集箱和水冷壁管;另一部分进入烟气温度较高的对流管束。由于高温作用,在水冷壁内受热汽化,汽化混合物上升至上集箱或上锅筒;进入烟气温度较高区域对流管束内的水也受热汽化,汽水混

21T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设计汇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21T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年级: 系部: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1设计任务及基本资料...................................................................................................... - 1 -1.1 课程设计题目.............................................................................................................. - 1 - 1.2 课程设计参数和依据.................................................................................................. - 1 - 1.3 物料衡算...................................................................................................................... - 2 - 1.4 工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3 - 2工艺计算.......................................................................................................................... - 5 -2.1 一级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 - 5 - 2.2 二级除尘装置——板式电除尘器.............................................................................. - 7 - 3附图 ............................................................................................................................... - 11 -3.1 旋风除尘器................................................................................................................ - 11 - 3.2 板式电除尘器............................................................................................................ - 11 - 4结论 ...............................................................................................................................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