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3039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

01103039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
01103039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

课程名称:文学人类学批评(The Criticism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一、课程目的、任务:

理解文学人类学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文学人类学批评的特点与一般方法,能够运用原始与现代相联系、世界各民族文学相比较的批评方法分析与阐释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

二、课程内容:

1、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法、内容与特色。

2、原始主义文学批评。

3、神话原型文学批评。

4、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世界性潮流。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1、普适性的理论教学与具体文本的个案分析相结合。

2、学生在阅读理论经典原著的基础上从事运用文学人类学批评方法的具体实践写作。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1、方克强著:《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英】弗雷泽著:《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美】约翰·维克雷编:《神话与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闻一多著:《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考核方式由期中作业与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作业考核占本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文学人类学批评方法的特色

第一节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原则

第二节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

第二章神话原型批评概述

第一节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

第二节神话原型批评的实践

第三章原型意象

第一节原型意象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原型意象

第四章原型题旨

第一节原型题旨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红楼梦》与女神崇拜

第五章原型模式

第一节原型模式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西游记》与成年礼第六章原始主义批评概述

第一节原始主义批评的理论

第二节原始注意批评的实践第七章原始主义

第一节刚性与柔性原始主义

第二节质朴性与神秘性原始主义第六章半原始主义

第一节寻根文学与半原始主义

第二节半原始主义与文化困惑第八章反原始主义

第一节反原始主义与启蒙主义

第二节鲁迅对原始心态的批判重塑七、教学时数分配:

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满分答案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三) 1 下面关于文化病因学错误的一项是? A、起源于蒙古萨满教 B、将人类病因放到自然环境中考察 C、招魂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疾病 D、将人类生病原因放入历史演变的语境中考察 正确答案:D 2 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正确答案:A 3 以下哪一项不是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俄狄浦斯王》? A、开头的祭司与俄狄浦斯同时出现 B、盲人先知的角色扮演 C、特拜城前后对比反差的景观 D、老国王与俄狄浦斯的争执地点 正确答案:D 4 萨满教的人认为念诵百万遍的六字真言有哪些功效?() A、消除百千孽障 B、到达不灭净土 C、免除地狱之苦 D、献出真身,离地成佛 正确答案:B 5 蒙古萨满教认为,人会得病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内在原因 B、外在原因 C、历史原因 D、社会原因 正确答案:B 6 萨满教在亚洲那一地区的民间较有影响力? A、西北亚 B、西南亚 C、东南亚 D、东北亚 正确答案:D 7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的著名悲剧,其作者是? A、埃斯库罗斯 B、狄奥尼索斯 C、欧里彼得斯 D、索福克勒斯 正确答案:D 8 在原始文化中,疾病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哪一种类型的? A、历史性 B、突发性 C、社会性 D、个人性 正确答案:C 9 《阿姐鼓》中的阿姐是为诉说冤屈才被迫变成鼓的。 正确答案:× 10 萨满教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主要是人内部各个器官不协调所致。 正确答案:× 11 从宗教的意义上看,《俄狄浦斯王》实际上是一个禳灾的仪式。 正确答案:√ 12 朱哲琴的《阿姐鼓》反映了中国90年代的文化现象。 正确答案:√ 13 蒙古的萨满教是亚洲萨满教的起源,其文化形态就是萨满教目前常见的文化形态。正确答案:× 文学人类学概说 什么是文学人类学 1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列宁 C、高尔基 D、马克思 正确答案:C 2 下列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跨越了两个学科 B、它诞生于19世纪初 C、它比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出现的早 D、它等同于文化人类学 正确答案:A

01103039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

课程名称:文学人类学批评(The Criticism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一、课程目的、任务: 理解文学人类学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文学人类学批评的特点与一般方法,能够运用原始与现代相联系、世界各民族文学相比较的批评方法分析与阐释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 二、课程内容: 1、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法、内容与特色。 2、原始主义文学批评。 3、神话原型文学批评。 4、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世界性潮流。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1、普适性的理论教学与具体文本的个案分析相结合。 2、学生在阅读理论经典原著的基础上从事运用文学人类学批评方法的具体实践写作。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1、方克强著:《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英】弗雷泽著:《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美】约翰·维克雷编:《神话与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闻一多著:《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考核方式由期中作业与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作业考核占本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文学人类学批评方法的特色 第一节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原则 第二节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 第二章神话原型批评概述 第一节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 第二节神话原型批评的实践 第三章原型意象 第一节原型意象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原型意象 第四章原型题旨 第一节原型题旨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红楼梦》与女神崇拜 第五章原型模式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

15秋学期《文学人类学概说(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V 1. 《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的作者不包括以下哪位? A. 叶舒宪 B. 陈建宪 C. 郑在书 D. 萧兵 满分:2 分 2. 鲧的治水方案体现了哪个地区创世神话的母题? A. 东方大陆性 B. 东方海洋性 C. 西方大陆性 D. 西方海洋性 满分:2 分 3. 文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同点在于? A. 都是一个创造性生长的过程 B. 都必须有积聚的愿望无法实现 C. 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作家和心理医生 D. 都需要患者自我暗示的力量 满分:2 分 4. “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蒸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这句话出自? A. 《庄子》 B. 《论衡》 C. 《子华书》 D. 《礼记》 满分:2 分 5. 甲骨文记录天灾人祸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A. 记录得十分精简 B. 灾难原因具有迷信色彩 C. 记录于巫师祷告以后 D. 提出实用可行的灾难解决方案 满分:2 分 6.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 A. 车尔尼雪夫斯基 B. 列宁 C. 高尔基 D. 马克思 满分:2 分 7. 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它否定文化的多元性 B. 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C. 它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立起来 D. 它张扬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 满分:2 分

8. 文学治疗的代表《治咳嗽》收录于哪一部吠陀著作? A. 《梨俱吠陀》 B. 《夜柔吠陀》 C. 《阿达婆吠陀》 D. 《娑摩吠陀》 满分:2 分 9.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是指? A. 民族性和全球性 B. 普适性和个别性 C. 影响和来源 D. 理论与方法 满分:2 分 10. 从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可以区别出器物的造型是熊是虎? A. 尾巴 B. 四肢 C. 背部 D. 腹部 满分:2 分 11. 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最早使用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做书名的是? A. 《文学人类学批评》 B. 《文艺人类学》 C. 《文学与人类学》 D. 《文学人类学教程》 满分:2 分 12. 下列对地方性知识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它重视文化现象的特殊性 B. 它有助于文化多元性的形成 C. 它重视田野调查 D. 它带有狭隘的地方偏见色彩 满分:2 分 13. 在西方神话中,力士参孙的弱点在哪里? A. 脚底 B. 头发 C. 耳朵 D. 肚脐 满分:2 分 14. 在古埃及能让法老赶上太阳运行脚步的物体被称为? A. 太阳之翼 B. 太阳之舟 C. 太阳之羽 D. 太阳之器 满分:2 分 15. 下列对马林诺夫斯基的描写正确的是? A. 他强调神话的功能

人类学经典著作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 第一阶段:1902~1945年 《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马塞尔?莫斯著1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by Marcel Mauss 《土著如何思考》(1910)吕西安?列维-布留尔著11 How Natives Think by Lucien Lévy-Bruhl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爱弥尔?涂尔干著18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by Emile Durkheim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马歇尔?葛兰言著29 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 by Marcel Granet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39 Aro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安达曼岛人》(192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47 The Andaman Islanders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 《人与文化》(1923)克拉克?威斯勒著53 Man and Culture by Clark Wissler 《礼物》(1925)马塞尔?莫斯著61 The Gift by Marcel Mauss 《两性社会学》(192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70 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弗朗兹?博厄斯著79 Anthropology and Modern Life by Franz Boas 《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玛格丽特?米德著87 Coming of Age in Samoa by Margaret Mead 《人类史》(1931)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著94 Human History by Grafton Elliot Smith 《文化模式》(1934)鲁思?本尼迪克特著102 Patterns of Culture by Ruth Benedict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1937)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112 Witchcraft,Oracles 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 by E.E.Evans-Pritchard 《文化论》(1940)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128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努尔人》(1940)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著133 The Nuer by E.E.Evans-Pritchard 《大转型》(1944)卡尔?波兰尼著138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y Karl Polanyi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5)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151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y Claude Lévi-Strauss (豆瓣无)《自由与文明》(194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157 Freedom and Civilization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第二阶段:1949~1973年 《文化的科学》(1949)莱斯利?怀特著164 The Science of Culture by Leslie White

文学人类学

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并不是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是以四分法划分文学体裁的。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古代神话中,后羿曾在梦中梦到自己的身体变形。 A. 错误 满分:2 分 3. 世界所有的民族历史中都曾发生过洪水,所以都有洪水神话。 A. 错误 满分:2 分 4. 前现代下的治疗效果与巫师自身修炼的医术密切相关。 A. 错误 满分:2 分 5. 原始社会现在也叫做“原著民社会”。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有对玉的推崇。 A. 错误 满分:2 分 7. 中国文明是一元性的文明,它指的是汉民族的文明。 A. 错误 分:2 分 8. 文化人类学的诞生比文学批评早了很多。 A. 错误 满分:2 分 9. 齐家文化显示出父权社会晚期的社会情况。 A. 错误 满分:2 分 10. 中国历史疑古派认为三皇五帝属于神话传说,不属于真实历史。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在文学治疗中是自我确认的需要。 A. 错误 满分:2 分 12. 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为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复兴提供了现实的语境。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所谓的“禹步”是佛教的一种修炼心法。 A. 错误 满分:2 分 14. 人类学是一门整合性的学科。 B. 正确 15. 在《吉尔伽美什》中阴间是阳世的反应,其价值观也和阳世相似。 A. 错误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V 1. 下列关于《吉尔伽美什》的意义阐述不正确的是? B. 作品呼应了天体太阳运行结构 2. 赫丽生的《希腊宗教研究导论》属于人类学中的哪一学派? A. 剑桥学派 满分:2 分 3. 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最早使用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做书名的是? B. 《文艺人类学》 4. “淮河”的“淮”字在造字的时候和哪种图腾有关? C. 鸟 满分:2 分 5. 文学人类学的反思性来源于西方的哪种思想观点? B. 反问自身 6. 为什么熊被视为一种能够死而复生的动物? B. 有冬眠的习性 满分:2 分 7. 游牧民族的英雄通常被称为? B. 战马英雄 满分:2 分 8. 一重证据背后所隐藏的本质是? B. 人类学的研究思路 满分:2 分 9. 在建国初期,对诗歌产生的普遍理解是? B. 诗歌产生于劳动 满分:2 分 10. 后殖民主义相对于人类学中的哪个学派? C. 反思人类学 满分:2 分 11. 提出人类学学者所要揭示的层面是无意识的层面的学者是? A. 列维斯特劳斯 满分:2 分 12. 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 A. 文化 满分:2 分 13. “美育代宗教”是由谁提出的? B. 蔡元培 满分:2 分 14. 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记载大禹出生地的六部作品之一? D. 《新语》 满分:2 分 15. 下面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D. 与人类学的比较有广度和深度的差别 满分:2 分 16. 下列关于剑桥学派说法正确的是?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文学与科学技术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除了关注不同文化间文学 以及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之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 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当今,科学技术的创造与采用的先进手段和 工具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也改变着文学的面貌。研究文学与科学的关系不仅是时代的需 要,而且将为比较文学这 开放体系带来新的因素和新的发现。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 面对21 世纪新人文精神的发展,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可能会更多地集中于人类如何面对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挑战”。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英国学者斯诺(Charles Percy Snow ,1905 —1980) 于 1959 年出版了,一本书,名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别将文 ,分学与科学归人两种不同的文化。针对人们将文学与科

学对立的做法,斯诺主张人文学者应该敞开胸怀接受科学的时改名为《两种文化及其再检讨》。虽然斯诺在书中主要痛陈文人与科学家的分歧,但实际上他讨论的范围涉及整个人文学科与科学的差异。斯诺本人并不希望扩大这种差异,而是希望在人文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的确,长期以来人们直将文学与科学作为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来看待的,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看得十分清楚,而对它们之间的整体共生和互相渗透却很少在意。了解、研究文学与科学的联系,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精神与成就。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1963 年斯诺再版、文学与科学的共生性在人类文明史上,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像其他领域一样,经历了一个从共生到分离的发展过程,文学和科学的分野只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在古代,科学同哲学、文学、 宗教等混杂在一起,没有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世界是以整的方式呈现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古希腊 人关于宇宙本原、数学等知识大多包含在他们的哲学和历史 著作中。中国的《易经》也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天文等知识, 其“阴阳五行”学说已涉及万物构成的问题。 西方直到15 世纪后期对自然的研究才有用实验来检验 思辨的想法,伽利略首先把实验知识与数学结合起来,因而 被看成是现代科学之父。18 世纪以后,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 和日臻完善,西方逐步形成体系严密的各种专业领域。人文 与科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分别在自己的天地里发展着 它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顿的彩虹与诗人的彩虹分道扬 镳。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核类型考试 A 卷别专业(班级) (本大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诗言志 思无邪 浩然之气 物化(物我交融、物我同一) 毛诗序(诗大序) 发愤著书 诗缘情而绮靡 《诗经》、《楚辞》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虚静”说 (2分)“虚静”最早是老子 (2 )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知人论世 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2分)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

(4分) .发愤著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分)“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 (4分) .得意忘言 (2分)在庄子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言外之意”。(4分) 自然英旨 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 (2分)二是指诗歌是抒发感情的, 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 “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 (4分)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5分)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 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举其他的例子也可以)(5分)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分) 2.(说明,本题需联系《典论·论文》中具体内容进行论述,若未联系原文,

文学人类学概说考试答案 (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提出人类学学者所要揭示的层面是无意识的层面的学者是? 1.0 分 A、 列维斯特劳斯 B、 弗雷泽 C、 荣格 D、 弗莱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甲骨文记录天灾人祸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1.0 分 A、 记录得十分精简 B、 灾难原因具有迷信色彩 C、 记录于巫师祷告以后 D、 提出实用可行的灾难解决方案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商汤祷词中的句式绝大多数是什么形式? 1.0 分 A、 反问句 B、 疑问句 C、 否定句 D、 陈述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天若守贞,则雨不降”这句话出自? 1.0 分 A、 《太平经》 B、 《山海经》 C、 《老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在甲骨文遗留下的记载中,巫往往和以下哪一角色不相区分? 1.0 分 A、 国师 B、

C、 医者 D、 神子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夏代文化是以谁为祖先的? 1.0 分 A、 神农 B、 女娲 C、 颛顼 D、 鲧禹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在上古时期,旗帜上最有可能是哪两种动物? 1.0 分 A、 熊、豹 B、 熊、龙 C、 熊、虎 D、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风”为性与表达说的提出者是?1.0 分 A、 陆侃如 B、 闻一多 C、 朱光潜 D、 张西堂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司马迁《五帝本纪》的突出贡献是? 1.0 分 A、 对上古帝王神话谱系的整理 B、 人物传记形式的开创 C、 对民间传说的吸收 D、 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文学人类学

引言: 今天,无论哪一部中国文学史,也不管是高中或是大学教材,凡是介绍《诗经》的文字,几乎都会明确的告诉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如果再介绍深一点的文字,便会进一步告诉你:以前的经济学家给《诗经》上面加了许多政治教化的内容,掩盖《诗经》了的本来面貌。只有以文学的眼光来研究《诗经》,《诗经》才算是恢复了真本。现在,我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来对《诗经》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浅谈一下。 浅谈《诗经》的乡村爱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他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的作品,共计305篇,存目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共分风、雅、颂三部。其中《风》分《周南》、《召南》、《邶》、《卫》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鲁》、《商》三颂,有诗40篇。《诗经》诗篇所产生的地域,大略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湖北、安徽北部等地。其作者成分很复杂,由民间歌手,也有文人之作;作者的身份有帝王和朝廷重臣,也有宦官、走卒和农夫、农妇。然而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地域分布如此之广,在人类物质财富尚不发达、靠竹简艰难地记录语言的时代(在当时抄录一本《诗经》所好财力、人力,必然是很大的),如果不是礼乐制度的需要,不是出于政治功利目的,我们很难想象,有人会为一部“纯文学”的集子、为简单的情感抒发,去耗费大量人力、进行一项对国计民生没有意义的工程的。因而我们说,《诗经》一开始就不是作为文学启动的。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诗经》在文学人类学方面研究方面有广泛的意义。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叶舒宪先生的研究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现;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诗言寺尹寺文化与中国诗的起源;瞽诵诗——瞽矇文化与中国诗的发生;摹声﹒重言﹒婴儿语——汉语的诗歌功能与中国诗的发生;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等各个方面,葛兰言(Marcel Granet)的《中国的节庆与歌谣》等。 现在让我来浅谈一下《诗经》中的乡村爱情: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篇乐新婚的诗。尽管《关雎》描写的是男女之情,但能“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终以礼和,代表着人间正道。其中讲述的是一位男子由意淫窈窕淑女、到采取对歌方式与之谐好、到以周礼婚俗与之成婚的过程。再次证明了一个史实,及当时的社会,原始婚俗与周礼婚俗呈交织状态。它表达了爱情婚姻的美好,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合。说明了原始社会人性的美好,人的淳朴自然。这种美好建立的基础是男的是君子,女的是淑女,达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的人的最高要求。因此,它的结合是自然而然的,毫无疑问的。这就对我们现在的男女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教会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找到我们完美的另一半。 全文是一首极其优美的诗篇。第一章君子从雎鸠交尾联想到欲与之匹配的美妙女子。她是高大性感温顺的女孩,不是一般的女子。第二章的意思很隐晦,他在想象这样的女子在何处,是陆上还是水上,在梦中常常梦到她的身影。第三章达到了高潮,君子想心中的女子都,夜不能寐,左思右想,展转反侧。第四章君子和心爱的女子欢快的约会。第五章在钟鼓齐名中,与窈窕淑女成就了婚事。

中国文学批评史答案

1.试述陆机《文赋》中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 摘要: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性质、创作主体修养、创作动机生成、创作构思,以及构思中的想象、审美表达等进行完整、系统地描述的专论。它对文章的缘起、构思、写作、写作构思中的灵感问题、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写作的毛病以及文章的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其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因此以创作构思为中心。它继承着曹丕《典论?论文》的理论遗产,并为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奠立了深厚的基础。 关键词:陆机;文赋;文学创作理论;写作 陆机,字士衡,魏元帝曹奂景元二年(261年)生于吴郡(今江苏吴县),晋惠帝司马衷泰安二年(303)年因卷入八王之乱的政治漩涡之中,而被成都王颖密命手下牵秀捕杀于军中,死时年方四十三岁。陆机虽然终遭战乱之不测,但在生前亦曾经历了一段西晋史上相对稳定的时期,晋武帝灭吴(280年)之后,西晋文学在其间有了重要的发展,以贾谧为中心的“二十四友”称盛一时,陆机亦在此际获得了张华的赏识,文名大噪,不仅创作了诸多的诗、赋,更写下了在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价值的《文赋》,蔚为一时美谈i。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对文学性质、创作主体修养、创作动机生成、创作构思,以及构思中的想象、审美表达、作品形态与作品风格等进行完整、系统地描述的专论2。《文赋》全文1700余字,包括序文共二十段,每段分论一个中心问题,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文章的起源,二、文章的构思,三、文章的写作,四、写作构思中的灵感问题,五、各种问题的特点,六、文章的毛病,七、文章的社会作用3。 一、论文章的缘起 文章开头便开宗明义地提出文章写作的动因,陆机认为作文之由不外两途:一是感于物,即观察自然万物的感受;二是本于学,即研读古书经典的体会。“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秋天树叶凋落使人悲伤,春天树木抽芽使人喜悦,看到霜雪使人胸怀贞洁,面对白云激发人的高远志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人们在研读古籍时会为古人崇高的品德,清正的节操所感动,而文章的辞采也会使人产生美的联想3。这些都是促使人写作的动因,于是“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把写作的动因归于生活、读书有所感受,并把生活感受看作是文章写作的主要源泉。

文学人类学概说课后答案

文学是人学”是谁最早提出的? C、高尔基 下列关于文学人类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跨越了两个学科 人类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B、《原始文化》 有“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是? A、爱德华·泰勒 “文学是人学”是哪位文学大师所说的名言? D、高尔基 跨学科研究至少需要几门以上的学科的背景知识? D、4.0 下列描述不符合文学人类学的学科特点的是? C、悠远传统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人类学产生于什么时候? C、19世纪后期 19世纪70年代关于原始文化的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 10 文化人类学的诞生比文学批评早了很多。 × 11 《金枝》从宗教、信仰、风俗和神话角度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对文学影响也很大。√ 12 18世纪末产生的比较文学是知识全球化的一种需要 × 13 文学人类学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 √ 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B、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艾略特的《荒原》受到以下哪部作品的影响? D、《金枝》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文学人类学的理由? D、挖掘丰富的经济价值 关于人类学想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人类学的想象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 被喻为“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T·S·艾略特的哪部作品? D、《荒原》 艾略特在写出“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的作品时,专门指出他受到哪本文学人类学作品影响很大? D、《金枝》

文化相对主义对我族中心主义者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C、文化体之间应是平等、互相尊重的 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中,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C、文学在文化之中 人类学是一门整合性的学科。 √ 10 文学人类学中的“文学”与一般的“文学”含义是一样的。 × 11 20世纪的文学创作、甚至是艺术创作,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很多人类学的内容。√ 12 文学人类学很多时候是一个整合的学科。 √ 13 文学人类学是在整合的背景下研究宏观影响问题的好方法。 × 1 关于《旧约民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它是部宣传基督教神学思想的著作 下列关于剑桥学派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宗教仪式中寻找文学表现的源头和模式。 B、弗雷泽是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 C、剑桥学派重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来自于以下哪部著作? B、《批评的解剖》 神话原型批评学派的创始人是? B、弗莱 “神话原型批评”是由哪位学者所开创的? C、弗莱 “剑桥学派”的特点是从哪里寻找文学的源头与形式? D、宗教仪式 弗雷泽在当时属于哪个学派的人? C、剑桥学派 哪本书可以被看作文学人类学的开端? C、《旧约民俗》 “九歌”原为传说中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 10 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为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复兴提供了现实的语境。

中国文学批评史 湖北师范大学 在线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湖北师范大学在线考试及答案 1、《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2、钟嵘诗论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见《诗品序》),强调感情真挚。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3、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4、《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5、《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6、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四科”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实际上共八种文体。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7、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8、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9、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指的是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狭义的文当即是“人文”,指人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10、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11、《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文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作为现实生活一种反映方式的文学,处在当下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无论作家自愿与否.无论对高科拄采取接纳还是拒斥的态度,科学技术已经并且正在影响着文学的形态和发展,从作家的创作思维到读者的审美接受.从作品题材到作品类别,从文学创作方式到出版方式,甚至文学在未来社会上的地位和作家职业的崇高感都将因科技的发展受到挑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关于文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科技与文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文学与科学的发展是结伴而行、相互促进的。而在科技史上,也不乏一些重大发现早在被科学家揭示出来之前在文学作品中就有描述的现象。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增进人类福利的同时,也在摧毁着传统中不合时宜的东西,包括传统文化中一些珍贵的价值层面如亲情、伦理、道德等。因此,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之时,又对正在逝去的东西产生惆怅、惋惜之情。这种对科学技术敬畏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境又常常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 反观人类的生产生活历史,创新被作为人类文明的推动力,已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当然,科学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是先有文化上的突破、思想观念上的突破,才带动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发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进而完成产业革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文化上的滞后,导致观念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文化和科学技术呈现出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欧洲的中世纪,就是因为政教合一,宗教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路,在那将近一千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中国唐代以前,经济文化很繁荣,科学相对发达,后来到了清朝,经济虽然还很繁荣,但现代科学却没有在中国产生。这里面除了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文学和科学发展呈现出的这种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 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突起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从文学史来看,文学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发生着格局的不断重新分布组合。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活字印刷的发明直至排版技术的出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图书文字一直是占信息传播主渠道的文化载体,也是文学的主要载体。然而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20世纪初电影的风靡全球,20世圮中期电视的普及.再到20世纪 末网络的出现,更使文学的艺术格局在经历着一次又一坎的巨变。由此带来的是文艺受众的欢欣和文学创作者的惶恐。作家为了经济的利益或借助影视作品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由此投身商业化的电影、电视门下。如有的作家的小说发表后并不引人注目,但被著名导演看上并改编成电影在世界上获奖后.作家及小说也因此声名大振。如刘恒的《万家诉讼》因张艺谋改编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而走红。商业化的负面影响正在有 效地迫使本质上与商业化对立的文学艺术也迅速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尤其是近年来,传统的文学出版物正在受到网络的严峻挑战,作家头上圣神的光环将不复存在,网络出版使得发表作品变得空前容易,人人都可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作品,原来显得崇高和神圣的作家地位逐渐被动摇。当然也有人说,21 世纪的文学大师将在网络上产生。然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38) 一、单选题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 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 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 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 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简报(2012年) 一、项目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优良,在申报书的计划目标下,本课题组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研究。各子课题分工明确,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以首席专家为例,课题组于2012年-2013年重点集中在对中国文化大、小传统问题,以及中国文化大传统与玉石文化的研究,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为华夏文明的起源找到意识形态的动力与整合方式。除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多次分赴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考古遗址进行田野考察,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具体而言,上述两大问题的进展如下: 第一、对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反思 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位人类学家对文明之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大、小传统的概念,前者指代表国家与权力、由城镇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文化传统;后者则指代表乡村与民间、由民众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的这一区分很快被学界所接受,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分析工具。不过,由于其研究主要立足于西方传统之上,因而将这对概念移植到中国时,其有效性便会大打折扣。鉴于此,项目负责人叶舒宪教授从中国本土传统出发,针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和多层叠加、复杂多变的复杂情况,从相反的方向对上述概念进行了及时改造:将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作为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以来的神话时代视为文化大传统。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叶舒宪《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老子与口传文化大传统》、《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重新划分文化大小传统的学术伦理》、唐启翠《“旂铃”与“圣人振铎”神话——从文化大传统探寻“工史”如何“书世”》等。 第二、中国文化大传统与玉石文化 与西方文明相比,玉石在中国文明中不仅有着悠久的起源,且长期承担着宗教、政治、审美等多重功能,因而博物学界历来有“西方重金,华夏重玉”之说。从现有资料来看,早

寻根文学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呈现(人类进化)

探究寻根文学在人类学视野下的呈现 摘要: 对世界有代表性的“寻根”文学研究,不难发现“文化寻根”意识贯穿作品始终。而对这种寻根意识的探究,前人便有了很好的概括:第一,在文学上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从对“寻根”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来看,这些方面并非绝对分开,许多作品是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而中国的“寻根派”文学主张就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关键词: 寻根文学、魔幻现实与黑色幽默、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委员会授奖词称,“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消息传出,国人振奋。一夜之间,莫言成为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个人商业价值暴增,创作手稿飙升百万,作品洛阳纸贵。搜索莫言的作品,无论是被翻拍成经典的《红高粱》,还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都渗透着浓郁的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而同时,莫言也是中国寻根文学的一位代表人物。对寻根文学的初步研究,既能了解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又能初窥到中国人对“根”文化的理解。 二、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是简单单一研究人类的科学。人类学所涵盖的范围极广,而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学的研究,从本质来看也就是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即是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从而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期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对寻根文学的研究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课题。两者关系密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