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潘锐娄亚萍

2013-1-29 22:03:47 来源:《和平与发展》(京)2008年3期作者简介:潘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娄亚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内容提要: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的个人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只有综合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全面考察。

关键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决策者

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提供的无偿或优惠的货物或资金,用以解决受援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困难或问题,达到援助国家特定目标的一种手段。”①毋庸置疑,任何国家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利益色彩,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战略考量。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同样如此。

本文试图从决策层面对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制定的要素进行研究。我们认为,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虽然是国家利益,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个人的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了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到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只有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有机结合起来,我们

才能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本文将从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和决策者个人三个角度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分析。

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认为,只要世界政治还是由国家所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到外交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说的基本问题。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构成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一切政策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国家利益。对外援助政策也不例外。一个国家是否向另一国提供援助、提供多少金额的援助、是何种条件的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经济需求或道德优劣,而取决于援助国能否通过对外援助获取预期的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利益,以及利益的大小多少。②摩根索进一步认为:对外援助政策和外交、军事、宣传等政策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国家“军械库”里的武器装备。无论何种形式的对外援助,本质都是政治性的,其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他并列举了6种对外援助形式:人道主义援助、生存援助、军事援助、名望援助、贿赂、经济发展援助。在摩根索看来,除了人道主义援助外,其余都是政治性的,即带有政治上的动因或政治收益的。③实际上,即便是人道主义的对外援助,其政治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潜在的政治经济含义在于:表明一个国家和政府对于某类国际事件的态度;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国家的形象;为自己今后获取同样的援助铺垫道路。④肯尼斯?华尔兹在其著作《国际政治理论》中提到,对外援助政策就是霸权工具。“(美国)军事援助直接服务于加强两极世界的安全体系,而经济援助则是给这个安全体系争取盟友和朋友,与行贿没有差异,也是为了增强援助国的国力,特别是遏止共产主义,建立合适的世界秩序的工具”。⑤

美国对外援助常常被人为地罩上一层人道主义和无私的光环,但事实上,美

国从来都是将现实的国家利益作为其对外援助的出发点,其对外援助服务于美国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是美国维护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价值理念以及国际形象的有效工具。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援助的主要驱动力。“和其他外交工具一样,对外援助的主要动机是创造一种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使美国可以最好地寻求其社会目标。”⑥

美国对外援助从一开始就带有极为浓厚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有着极为明确的战略目标。回顾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对外援助不仅附带着苛刻的政治性条款,而且其手法也越来越“高明”,实现了从最初以军事援助和经济贷款为主到后来以技术援助为主的转变,以及从实施对象由发达国家为主向发展中国家为主的转变。而在受援国的选择上,美国对外援助的主要考虑对象乃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与美国相同的国家,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愿意与美国合作的国家。因此,对外援助与美国的对外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或者更准确地说,美国是以对外援助的手段和形式谋求实现特定的战略利益。政治性在美国对外援助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美国大规模的对外援助行动始于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这是为了适应对苏遏制战略的需要而产生的。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并设立经济合作署,主管对欧援助事务。到1952年6月,美国共拨付援款131.5亿美元。诚然,“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然而其最大受惠者还是美国。“马歇尔计划”不仅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而且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增强了遏制苏联的力量,并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⑦因此,“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是美国对外援助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此后,美国对外援助

政策虽然时有变化,但大都是对原有政策的小修小补,对外援助为国家利益服务这个基本框架始终没有改变。

2002年,布什政府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首次将发展与外交、国防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三大支柱,把对外援助视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主管对外援助的美国国际开发署随即根据新国家安全战略的战略目标发表《国家利益中的对外援助》报告,提出美国对外援助的六大任务:推进民主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减少国际冲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对非政府组织实施援助。其最根本的目标是推广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⑧ 2004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再次发表《面临21世纪挑战的美国对外援助》报告,把两年前提出的美国对外援助六大任务调整为五大核心目标:推动制度变革;巩固对贫弱国家援助;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战略重点国家;关注全球问题和跨国问题。⑨显然,美国进一步强化了其对外援助的战略重要性。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直接牵涉到各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与各利益集团的分化组合以及政治行为能力密切相关。利益集团在西方国家又称压力集团、院外集团,其基本特征是以利益为导向,其目标是参与政治决策,通过各种手段使自身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实现。

美国是利益集团政治最为发达的国家。“同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更加是一个由爱参加各种组织的人和各种集团组成的社会。”⑩在美国存在众多大小不一的利益集团。根据1996年版《协会百科全书》的统计,美国有22,000个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组织,而这仅仅是根据美国1946年《联邦游说登记法》进行登记

的团体数量,实际的数量更多。(11)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利益集团像在美国那样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在美国的现实政治中,利益集团渗入所有政治领域,无论是外交政策、贸易政策,还是国内问题,利益集团均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在美国,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在不同利益集团的激烈竞争下,在利益集团与立法机关、行政部门之间艰难的讨价还价的基础上达成的。对外援助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交永远是内政的延伸。和其他对外政策一样,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过程中,同样有大量利益集团参与,这使得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成为一个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过程。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利益集团纷繁复杂,不同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也有所不同。一些游说集团来自受援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他们雇请知名律师、游说公司为群众团体提供咨询,在华盛顿代表其利益,并且组织各种各样的声援活动。(12) 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利益集团采取以游说为主的多种方式发挥各自的影响,包括出席国会听证会,试图证明与自己相关政策的合理性;或者直接游说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赢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或采取间接院外活动施加压力。国会议员是利益集团游说的主要对象。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中拥有很大的发言权,不仅拥有对外援助法案的立法权,而且负责确定美国对外援助的受援国以及对外援助的配额。行政部门也是利益集团重点游说的对象。行政部门不仅可以提出政策意见,随后由国会讨论通过相应预算,而且还拥有执行对外援助法案的权力,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利益集团对行政部门游说的方式既有与游说国会相类似的方面,但更多的是选择与自己有关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长期和深入的联系。

由于利益集团力量分布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带来的进入决策过程的不均等,并非所有集团的利益都能真正地在政治过程中得到反映。一些大企业、公司集团以

及特殊利益集团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政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例如,美国农业利益集团虽然人数不多,但代表了美国农场主利益,政治影响相对比较大,在推动美国对外粮食援助方面不遗余力,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世纪50年代,出于美苏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加大了军事外援的投入,不少利益集团站出来反对,其中许多与农业利益集团有关。因为在援助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军事援助的扩大意味着农产品外援份额的下降,这将损害美国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在美国农业利益集团极力游说下,1954年“农业贸易发展及援助法”、“食品换和平计划”的推出缓解了美国国内粮食过剩给农业利益集团造成的损害,促进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这项法案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府基于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的考虑。此后美国的粮食援助政策虽然随时代的不同而有修正和发展,但其基本机制没有根本性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利益集团在对外政策上的实际影响力受制于多种因素。首先是事件的性质;其次是利益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和游说的协调一致;第三是国内政治环境对利益集团是否有利;第四是国际政治环境的状态;第五是利益集团的立场是否同决策者所认知的国家利益相一致;第六是决策者的性格。(13) 在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方面,利益集团的影响同样是有限的,政策的决策者主要是国会和行政部门,利益集团依旧游离在决策核心之外,主要通过游说和院外活动来间接地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其实际影响力不仅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受制于美国国内外政治态势的发展。

个人是国际政治中的特殊行为者。“决策者个人对国家和跨国组织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起着相当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14) “绝大部分决

策理论家认为,了解政策制定者们的个人背景,如他们的教育背景、宗教信仰、重要的生活经历、接受的专业训练、在国外的经历、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以往的政治活动等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决策的深层动机和他们的价值观。”(15)

在美国现实政治中,内政与外交政策决策总是由极少数精英人士参与,特别是总统及其顾问班子。决策者不仅在国内政策决策中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在对外政策决策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无奈地指出:“最令外国人不安的事情之一是任何一位新总统都可能因其个人偏好而改变我们的对外政策。”(16) 美国对外援助政策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其决策与实施均受到总统及其顾问班子的巨大影响。此外,对外援助机构官员在长期任职中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立的政策观点和政治倾向,也能在对外援助的实施过程中利用自己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能力施加一定的影响。

决策者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是决策者个人的认知因素和能力因素。决策者的已有观念、认知和价值观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政策取向。从理论上讲,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必须收集所有有关的情报、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和全面。但其实不然。决策者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和精力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认知决策”,即决策者们根据他们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别国的看法行事。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时期美国“和平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肯尼迪对第三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认知。肯尼迪不赞同艾森豪威尔的做法,认为不应该为了西方盟友的利益而抛弃第三世界,甚至站在第三世界的对立面。在对待法国镇压越南民族独立的问题上,肯尼迪认为,阻止共产主义南进是有意义的,但决不能只靠武力。目前要做的工作是在这些地

区培育坚强的非共产主义的民族情绪,并以此作为防卫的矛头。(17) 在肯尼迪看来,第三世界是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如何对抗苏联对第三世界地区的渗透,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弥补以往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缺陷,成为他对外援助思维的出发点。肯尼迪希望通过与第三世界建立紧密联系,间接为冷战服务。他认为美国的援助不应局限在资金和设备方面,更应注重人力资源方面的援助。

其次是个人价值观因素。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往往会使决策者的最终决策染上个人风格。但应看到决策不仅仅反映决策者本人的价值观,而且也包含着国家或民族的整体价值观。因为一国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复杂因素构成外交决策的社会总背景,任何决策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决策者必然有意无意地把存在于他们意识深层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出来,使本国外交政策不同于他国的外交政策。就美国而言,它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一个荒凉的殖民地崛起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这给美国人带来自豪感,美国人一直以“人类文明进步的灯塔”自居。这种根深蒂固、已融入美利坚民族血液的观念影响着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使美国总是以世界领袖自居,充满着改造世界的幻想,企图让世界上其他民族都接受他们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这种心态反映在对外援助政策中就是,美国总是给对外援助项目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将民主、人权、法制和仁政等作为提供发展援助的先决条件。对外援助因而成为传播美国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第三是个人背景和心理特点因素。由于不同的个人在性格、气质、习惯、知识、经历、思想修养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他们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就必然会产生差异,对国家对外目标和行为方式的抉择也会不同。这就形成他们对外援助政策和对外行为在性质和内容上的不同特点。基辛格曾提出以缓解中美洲危机为目的的

对外援助建议,这与他担任过全国中美洲两党委员会主席的背景有密切关系。(18) 更为常见的例子是,美国总统的更替往往导致美国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从而造成对外援助政策的明显变化。有时候尽管美国总统没有更迭,但由于总统本人对国际形势以及美国国家利益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同样会导致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第四是个人的党派特征。在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对外援助项目是否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和国家利益。但是,在国家利益框架之下,在美国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理念的差异,这些差异给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看,民主党人更加倾向于提供对外援助,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发展的关键时期大都是民主党人执政时期,如杜鲁门和肯尼迪时期。民主党人在对外援助政策中强调人道主义援助,共和党人则倾向于利用经济支持基金,在海外发展自由经济思想,促进自由企业制度。民主党人倾向于经济援助,而共和党人则每每加重军事援助的分量。(19) 美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历史也证明,在对外援助政策方面有所建树的美国总统大多来自于民主党。杜鲁门总统的“第四点计划”、肯尼迪总统的“和平队”,不仅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国外交政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冷战结束以后,不同政党的对外援助政策开始出现趋同现象。

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的过程中,美国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拥有很大的决策权。对外援助不仅常常被美国总统当作带给外国领导人的“见面礼”,用来巩固他们与受援国政治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也被用以推行他们的理念和主张,对外援助更被用作维护美国在受援国经济、贸易和安全利益的重要手段。鉴于美国公众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美国总统在对外援助政策上表现得非常谨慎,也很少就对外援助政策发表公开讲话。总统有时直接干预对

外援助政策决策,有时则通过他们的顾问班子对国会施加压力。由于国会拥有对外援助的立法权,国会议员往往借此施加影响。国会在修订《对外援助法案》的时候,往往把时代的特征和国会议员对于时代的理解写进法案。例如20世纪60年代,阿肯色州民主党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曾经主张加大对于多边组织的财政支持,明尼苏达州民主党众议员多纳德?弗雷泽曾经提出回应最穷国的基本要求,这些主张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声音。到了80年代,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不停地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中提出反对意见,结果使对外援助法案的修订工作难以进行,也成为整个时代的特征。(20)

对决策者个人因素在外援决策中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分夸大。决策者作为国家的代表,始终会以国家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美国对外援助项目必须符合并有利于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决策者决不会选择一个违背本民族利益的战略和政策,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实现国家利益目标的决策方案中作出抉择则是决策者的职责。美国决策者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时当然要从如何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出发,国家利益乃是影响决策者决策的首要因素。

注释:

①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6.

② K. B. Griffin, J. L. Enos, Foreign Assistance: Objective and Consequ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April 1970, pp314-315.

③ Hart Morgenthau,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 No. 2, June 1962, pp. 301-309.

④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7-218.

⑤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 200.

⑥ H. B. Chenery, “Objectives and Criteria of Foreign Assistance,”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ed. G. Ranis, New York: W. W. Norton Co., 1964, p. 81.

⑦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2-63.

⑧ U. 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oreign Aid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Washington, D. C. 2002, p. 1.

⑨ Bureau for Policy and Program Coordination, U. 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 S. Foreign Ai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Twenty First Century, January 2004, pp.13-14.

⑩[美]诺曼?杰?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定[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11.

(11) “A Nation”, Washington Post National Weekly Edition, July 7, 1996.

(12) 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76.

(13) 袁征.利益集团政策与美国对华政策[M].当代亚太,2000(6):8-14.

(14)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1.

(15)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阎学通,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601.

(16) Eugene R. Wittkopf, Charles W. Kegley, Jr., James M. Scott,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Thomson, Wadsworth, 2003, p. 485.

(17) Gerard T. Rice, The Bold Experiment: JFK's Peace Corp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5, p. 257.

(18) Stephen Krasner, Defending National Interests: Raw Materials Investments and U. 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342-346.

(19) 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75.

(20) 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71.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精)

简要评述美国二战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美 国经济的影响 二战始于1939年9月1日,美国作为和英国、中国、前苏联同一阵线的同盟国,参战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二战对于整个世界格局尤其是美国的影响是深远的:1、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和日本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2、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战争中确立的霸主地位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雅尔塔体系。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 4、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常规武器最强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 二战前,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无论政府如何努力都无法挽救日趋颓势的美国经济。二战爆发,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1.9%, GDP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二战”对美国经济的一大影响是它增加了总需求和生产,尤其是武器,军火和食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多数人都厌倦了参与欧洲的争端,而且又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所以美国没有立即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是,当战火在欧洲和亚洲蔓延时,美国政府知道他们要时刻为战争准备着。除了加强军事、招兵买马外,政府还将工业向军事物资转型,很多汽车生产流水线都开始生产战斗机零件,渔业码头也停泊了军舰,越来越多的曾被废弃的美国工厂又重新开始了生产。1941年不列颠之战后,美国政府颁布了《租借法案》,以中立国身份向外出口军用物资,从而进一步增长了军用物资的需求和生产。在之后的4年中,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和苏联等国提供了价值325亿美元的物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进一步促

美国对外政策史论析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 美国对外政策史论析 林宏宇 摘 要 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可分为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两个时期。 通过回顾这两个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积极入世,干预世界事务,并且对各个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这种 积极入世型的对外政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流将是大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将依此作出调整,从而进入全球伙伴主义时期。 关键词 美国 对外政策史 地区主义时期 全球主义时期 纵观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史,从1776年建国至今,大约经历了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既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剖析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勾画出美国对外关系史之轮廓,从而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演变轨迹。 一 1776年至1941年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地区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时间跨度较长,我们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又可将其分为北美时期和亚(洲)拉(美)时期。 美国刚独立时,国土狭小,人口稀少,国力较弱,虽远离欧洲大陆,不易受到欧洲强国的直接攻击,但仍处于英国、法国、俄国和西班牙等国领地的包围之中,这些领地仍时刻威胁着新生美国的安全。于是,加快国家建设,增强国家实力就成了新生美国的首要使命。这个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根据这个首要使命而展开的。 为了保证国土安全,新生的美国在大力加强国内建设的同时,开始积极向其周边扩展领土。因为当时的美国领导人深知,要使自己国家免受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诸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这类潜在的敌国远离美国。因此,美国政府积极开展拓土外交,先后以较低的代价从法国、西班牙和俄国人那里搞到大量土地。比如,从法国人手里购到路易斯安娜以西的大片国土;从西班牙那里搞到佛罗里达以南的大量土地;从俄国人那里买到阿拉斯加。此外,美国还通过半武力的方式从英国人那里弄到了北缅因和俄勒冈的大片土地,从墨西哥手里抢到了德克萨斯及其以南的大片土地。到1870年止,美国已从北美洲东海岸最初的13块殖民地扩展成为一个横跨北美大陆的地区大国。 这个时期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为增强国力、摆脱威胁这个总目标服务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美国政府全力关注于国家建设 18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 中美贸易战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中国“入世”后,随着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其中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美国为什么要紧盯着中国不放呢?这与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有关。 不只是针对中国,二战之后,美国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从“杜鲁门主义”到战略扩张和“单边主义”,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全球战略为基调,企望在侵略与进攻中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并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 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 丹尼斯·博斯特德罗夫曾指出:“美国的使命神话起源于我们的清教徒祖先,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根据这种神话,美国有一种道德义务,即作为一个楷模服务于世界其他国家,以此鼓励全球范围内的自由。”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早来到美国大陆的移民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清教徒,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宗教文化。“上帝的选民”是他们所信奉的基督教所给予的思想,第一批横渡美洲大陆的移民以“上帝的选民”自持,因此他们在建造完成这座“山巅之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复兴世界的使命感。 许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中的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责任。他们自称为上帝的选民,拯救世人的使命感扎根在他们的心底。这一“使命”观是美国人所笃信的宿命论在美国文化中的反映。深深影响着美国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 此外,美利坚共和国成立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为“使命”观提供了现实条件,使美国对

于自身的“独特性”的认识具体化了。美国在封建君主制占主流的世界建立了民主共和制,而通过民主解放处于君主压迫下的世界,救赎苦难中的人民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宗教“使命”观的世俗表达。当一个种族的社会发展高于其他种族时,优越感将油然而生,对于古代的先进民族是这样,对于建国后的美国亦是如此。伟大的宪法,先进的体制;最优越的自然环境,最好的社会制度,美国人的“使命”观思想不断强化,他们希望通过“最好政体”维护人类的民主自由。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宣称:“人民已将维护神圣的自由火炬和维护共和政体命运的希望,理所当然地、意义深远地、也许是最后一次地,寄托于美国民众所进行的这一试验上。”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日益成熟,“使命”意识日益扎根于美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美国学者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说到:“研究美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美国人这样一种信仰——在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美国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享有的特殊使命。” 二、早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早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其一是孤立主义,其二便是扩张主义。二者虽看似水火不容,却同时主导着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美国成立初期很少与其他国家往来,孤立主义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思想。美国无视大洋之外“旧世界”的纷争,与欧洲保持中立,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专心于本国国内的发展。这一政策确实为美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尤其是一战期间美国本土不但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中立的立场让美国大发战争财,为日后领导世界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与二战,孤立主义才宣告结束。然而华盛顿所提出的孤立主义从立国以来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即便其在二战时破产,但其思想在如今的美国政治中依然存在,并对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

美国对外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20世纪初),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 目的: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20世纪初—一战前) 背景:美国垄断资本势力迅速膨胀。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尤其是经济扩张,便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 金元外交(一战后) 背景:一战中美国本土损失轻微,并利用战争机会使自己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欧洲传统强国由于一战的破坏,经济实力一落千丈。美国企图借此机会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孤立主义政策(20世纪20—30年代) 背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失败。 表现:1935年8月31日,在孤立主义的强大压力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 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抗战初期) 背景:美国坐观成败,鹤蚌相争,可坐收渔翁之利;认为自己在华利益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但日本在经济上终归要依赖它,暂时不利的局面不难挽回,不应刺激日本,以免它进行报复;美国对日贸易有相当的利益可图。 开始摆脱孤立主义(20世纪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 背景: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张,为遏止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表现: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现款自运);1941年3月国会通过《租借法案》。 全球霸权战略(二战结束后) 背景:二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也同时膨胀起来;庞大的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向可能出现经济危机,所以经济上也有向外扩张的需要。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20世纪二战结束后—50年代) 背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提出;防止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影响到美国在欧洲的利益。 肯尼迪、约翰逊继承杜鲁门的全球扩张政策“和平战略”(20世纪60年代) 背景: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战略核武器方面落后于苏联。 尼克松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 背景:美国地位下降,西方阵营中的法、德、日等国在经济上开始摆脱美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苏联地位的上升;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加强。 里根的新遏止政策(20世纪80年代) 背景:苏联势力的一度的大肆扩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潘锐娄亚萍 2013-1-29 22:03:47 来源:《和平与发展》(京)2008年3期作者简介:潘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娄亚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内容提要: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的个人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只有综合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全面考察。 关键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决策者 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提供的无偿或优惠的货物或资金,用以解决受援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困难或问题,达到援助国家特定目标的一种手段。”①毋庸置疑,任何国家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利益色彩,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战略考量。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同样如此。 本文试图从决策层面对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制定的要素进行研究。我们认为,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虽然是国家利益,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个人的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了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到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只有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有机结合起来,我们

才能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本文将从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和决策者个人三个角度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分析。 一 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认为,只要世界政治还是由国家所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到外交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说的基本问题。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构成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一切政策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国家利益。对外援助政策也不例外。一个国家是否向另一国提供援助、提供多少金额的援助、是何种条件的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经济需求或道德优劣,而取决于援助国能否通过对外援助获取预期的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利益,以及利益的大小多少。②摩根索进一步认为:对外援助政策和外交、军事、宣传等政策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国家“军械库”里的武器装备。无论何种形式的对外援助,本质都是政治性的,其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他并列举了6种对外援助形式:人道主义援助、生存援助、军事援助、名望援助、贿赂、经济发展援助。在摩根索看来,除了人道主义援助外,其余都是政治性的,即带有政治上的动因或政治收益的。③实际上,即便是人道主义的对外援助,其政治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潜在的政治经济含义在于:表明一个国家和政府对于某类国际事件的态度;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国家的形象;为自己今后获取同样的援助铺垫道路。④肯尼斯?华尔兹在其著作《国际政治理论》中提到,对外援助政策就是霸权工具。“(美国)军事援助直接服务于加强两极世界的安全体系,而经济援助则是给这个安全体系争取盟友和朋友,与行贿没有差异,也是为了增强援助国的国力,特别是遏止共产主义,建立合适的世界秩序的工具”。⑤ 美国对外援助常常被人为地罩上一层人道主义和无私的光环,但事实上,美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政策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时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 (1)“遏制战略”(1945—1952年)。这是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要点是,孤立打击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制造冷战气氛,控制西欧向第三世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建立全球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环型军事基地网。 (2)“解放战略”(1953—1960年)。这是艾森豪威尔1953年上台后推行的军事战略。“遏制战略”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解放战略”,主张把社会主义因素“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宣传战”和平演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武装德国,加强北约,扩充军备对抗苏联,对“中间地带”推行扩张政策。 (3)“和平战略”(1961—1968年)。这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又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从称霸世界指导思想出发,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威胁,以和平为幌子,推备打各种战争,镇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抵制中国与苏联的影响。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1)“现实威慑”战略(1969—1974年)。这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苏矛盾,借助盟军力量,重点加强欧洲主战场美军的实力,重振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2)“世界秩序战略”(1977—1980年)。这是卡特1977年出任总统提出的新战略。战略主要内容是:加强美、欧、日的合作,形成战略上的一致对苏,以“人权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树立美国的民主、人道的国际形象,借助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力量抗衡苏联。 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0世纪80、如年代)。里根上任之初,美国内外交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在国际上,苏联的挑战,西欧、日本独立倾向的加强以及发展中国家反霸斗争的高涨,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威胁,也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 (1)“新遏制战略” (1981—1987年)。这是里根政府推行重新确立美国地位的新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扩军备战,“重建美国军事力量”,对苏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政策,加紧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的争夺,在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基础上,加强同西方盟国的政治协商和一致抗苏的战略合作。 (2)“超越遏制战略” (1989—1991年)。这是布什上台后制定的具备和平演变特点的军事战略。它标志着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的要点是,要求苏联放弃对外扩张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加强同苏的联系,对苏提供援助,支持苏联的“政治多元化”、“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迫使苏从东欧、阿富汗撤军。 一、美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结束时,美国明确地把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确定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如下因素:在二战中迅速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奠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基础;流行于美国政界与舆论界的“恐赤症”有力地加强了美国的对外干涉欲;战后,把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而导致的对国际市场及资源的现实需求刺激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但在不同的时期外交策略有所不同。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进攻战略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战略防守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反击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平攻势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有: 1.遏制战略 杜鲁门(1945—1952)是战后美国的第一位总统。1947年6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声称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应该承担“领导自由世界对极权主义政权进行一场全球性的圣战”。这篇讲话成为美国对苏联宣战的政治宣言。据此,美国推出了遏制战略。内容包括: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基金”援助西欧和扶持日本,稳定该地区的政局,扩大美国的影响;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缔结《日美安全条约》,重新武装分裂后的西德,建立了与苏联对峙的军事联盟;与东南亚各国签订一系列“集体防御协定”,实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杜鲁门主义,包围中国,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实施“第四点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支持亲美政权,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安全区”;在军事上主张在核垄断的基础上扩张军备,准备打“两个半战争”。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 2.解放战略 艾森豪威尔(1953—1961)执政时期,基本上继承了杜鲁f的“冷战”和全球扩张战略,但也有一些变化。主要是:对苏政自方面,鉴于美苏相对实力的消长,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之一,g出以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为手段的“解放战略”取代以军月对抗为主的“遏制战略”,企图以和平手段“战胜共产主义”;军习战略方面,实行以核威慑为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略”,鼓吹“占争边缘政策”;中间地带政策方面,在中东实行企图填补力量真空的“艾森豪威尔

近年来中美外交政策变化

冷战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 陈竹化科院08110125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直与美国经济利益的发展阶段相吻合。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美国对外政策必然做出相应的调整, 始终保特外交政策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务实精神。美目外交政策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外文政策的合理性, 强调发展理性外交;二是注重外交政策的系统性, 逐步完善外交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进攻战略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战略防守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反击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和平攻势战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有: 1.遏制战略 杜鲁门(1945—1952)是战后美国的第一位总统。1947年6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声称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应该承担“领导自由世界对极权主义政权进行一场全球性的圣战”。这篇讲话成为美国对苏联宣战的政治宣言。据此,美国推出了遏制战略。内容包括:实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基金”援助西欧和扶持日本,稳定该地区的政局,扩大美国的影响;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缔结《日美安全条约》,重新武装分裂后的西德,建立了与苏联对峙的军事联盟;与东南亚各国签订一系列“集体防御协定”,实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杜鲁门主义,包围中国,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实施“第四点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支持亲美政权,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安全区”;在军事上主张在核垄断的基础上扩张军备,准备打“两个半战争”。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 2.解放战略 艾森豪威尔(1953—1961)执政时期,基本上继承了杜鲁f的“冷战”和全球扩张战略,但也有一些变化。主要是:对苏政自方面,鉴于美苏相对实力的消长,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之一,g出以政治战、心理战和宣传战为手段的“解放战略”取代以军月对抗为主的“遏制战略”,企图以和平手段“战胜共产主义”;军习战略方面,实行以核威慑为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略”,鼓吹“占争边缘政策”;中间地带政策方面,在中东实行企图填补力量真空的“艾森豪威尔主义”,针对印度支那局势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支持法国侵略越南。1959年,艾森

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最佳答案、美国财政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美国的联邦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由财政部起草,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也参与制定预算、税收和财政等政策。美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经验: 1、主要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每当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就实施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里根执政的20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实施了大幅度减税措施;小布什执政以来,先后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每当经济增长过快出现过热苗头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就实施增税政策,增税的手段包括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如降低税收起征点、减少或取消免税额)。克林顿执政时期,为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保证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曾将应纳税收入在14万美元以上的夫妻联合申报家庭(单身纳税人应税收入在11.5万美元以上)的边际税率从31%提高到36%,同时规定应税收入超过25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适用39.6%的最高边际税率。此外,为了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美国也会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2、严格依法管理财政预算。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由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编制,报经国会批准。财政预算经国会批准后,财政部可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微调,但是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任何调整都由国会决定,无权变更。 3、政府对发行国债持审慎态度。美国政府对发债很审慎,主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每年三月份公布政府的发债情况。美国决定发债是自动形成的,经济好时政府就少发债;经济不好时政府就多发债。不管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如何,当政府财政紧张时,总统必然要求发债,国会只要求财政部为满足一定支出而融资,而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4、财政政策长期发挥作用。在美国,不管是增税、减税还是调整预算收支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必须经国会审批。因此,美国财政政策是长期的供给型政策。

美国赤字分析

[摘要]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美国双赤字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我国宜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同时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应对国际压力和降低外部不平衡。 (世经评论·北京)一、美国双赤字的原因与危害 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双赤字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1998~2000 年,美国实现了财政盈余,经常账户赤字却没有消失,反而呈扩大趋势。双赤字不一定同时出现,政府过度支出不是经常账户赤字的惟一决定因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还是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和储蓄不足的结果。而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则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住房按揭体系等鼓励消费的制度密不可分。 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9·11” 事件以后,美国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财政赤字迅速扩大,并带动了经常账户赤字进一步增加。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已达4255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达6659亿美元,分别占GDP的3.6%和5,7%。经常账户赤字实际上是美国居民和政府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这部分过度支出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则美国将遭受美元恶性贬值和消费投资急剧萎缩的双重打击,并进而危及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美国双赤字的风险已经开始显露。目前,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怀疑美元资产的价值,并导致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已经将缩小双赤字当作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二、美国的调整政策 缩减政府支出可以降低财政赤字,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常账户。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新一届布什政府开始缩减政府支出。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布什政府同时实行减税政策,刺激投资增加,以弥补政府支出减少导致的总需求下降。这一政策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美国的财政赤字,但不能改变美国居民储蓄不足的状况,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经常账户。 美国无法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并会尽量避免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美元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对美国最有利。历史上,美国曾经在尼克松时期两次通过美元主动贬值来克服外部不平衡问题,并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突然主动贬值可以使美国在国际资本未及反应时就完成了经常账户的调整。而世界其他国家将承担美元资产缩水、净出口减少和国际货币价值体系紊乱带来的经济滑坡等损失。不过,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政府虽然能干预美元汇率,但已经不能单方面决定美元汇率。因此也没有能力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而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伴随着国际资本大量撤出美元资产,并直接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封闭体系的IS-LM 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分别了解了IS 曲线和LM 曲线之后,只要将两条线放在同一个坐标轴内,就可以得到IS-LM 模型。该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凯恩斯理论的出发点是有效需求原理,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三个心理规律,涉及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报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四个变量。从而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凯恩斯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IS-LM 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创始人汉森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也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该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 模型而展开的。所以,IS-LM 模型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 第一节 IS-LM 模型 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只有在IS 曲线上的利率与收入组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只有在LM 曲线上的利率和收入组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因而能够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只能产生于IS 曲线与LM 曲线的交点上。如下图的E 点。相应E 点的坐标(* *,i Y )就是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可以用代数方式求解出(* *,i Y )。在不涉及进出口的三部门经济封闭体系中,若不考虑TR ,tY T =,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也就是下列两个联立方程的解。 IS 曲线方程是:Y d t c d G I C i )1(100---++=;LM 曲线方程是:P M h Y h k i S 1-= 消去i 即可得Y d t c d G I C )1(100---++P M h Y h k S 1-=

中美经济关系对外交关系的影响

中美经济关系对中美外交关系的影响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 %的年均增长率。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全球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已经超越了美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在美国新政府任内,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中美关系的基础日益牢固。 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进步发展都负有很大的责任。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深化不仅要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而且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下面来谈一下近阶段中美的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对外交关系的影响。 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国的反应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和能源需求也年年增长,最近成了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国最大的投资,2005 年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的石油占总需求的40 %以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国内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反应和评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认为中国经济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的一些媒体热炒这一话题。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说:“现行的中国汇率政策被高度扭曲,且对中国经济、它的贸易伙伴和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威胁。” 二是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美国来说也许是一个机遇。约瑟夫·施恩道夫认为来自中国新兴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将最终刺激美国新的和更大的革新。中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低端产品、从美国进口高附加值产品可以使中美两国从贸易互补中获益。 三是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美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是影响未定论。“中国的能源驱动无疑对美国有着重要含义。然而,何种能源供给程度会成为中美关系摩擦、紧张或未来合作的一个来源,要知道这一点为时尚早。” 在上述四种看法中,因为美国媒体热炒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和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等话题,“中国经济威胁论”成为近期影响美国国内的主流声音,而国会则深受其影响, 在2005 年间频频出手,干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被确定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已释放出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的信号。 2007年12月0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2007年的“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200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2009年最突出的政策主线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成为2009年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展中小城镇和转变发展方式等调整措施,被各界广泛认同。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六个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 【摘要】: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政治诉求始终是美国政治、外交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特殊的建国历程、民族种族结构的变化和多元族裔关系的调整、以及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必然产物。多民族、多种族的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开放、民主的政治体制是美国这一独有政治文化现象的基础。“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就是反映美国整个历史进程中族裔群体为了其祖籍国、祖籍民族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同族群体(民族、种族或宗教)的利益而试图通过美国合法的政治程序影响并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从而推动美国政府制定和实施反应其政治诉求的外交政策。这一研究的特点就是以美国多元族裔关系为背景,体现美国外交政策因族裔群体的影响和参与而表现出的多元文化特性。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和民主开放的政治体制分析入手,通过具体的历史实例综合分析了少数族裔群体在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参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在涉及其祖籍国利益的外交政策上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情况,然后具体分析了影响族裔群体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的各种相关因素和所采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强调族裔群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是美国特殊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丰富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更是有益于而非有损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外交政策的多元文化特色将会在越趋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世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全文以理论、实例、分析

和总结为脉络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外交政策”这一新的术语,并对此进行了界定,认为“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恰当地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因族裔群体的参与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特色。导言的第2、3节对涉及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研究的美国文化、政治和外交三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强调从多元文化这一新的视角对美国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它所表现出的文化风格,并对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是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研究的切入点,是整个问题研究的基础。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从殖民时代开始,移民历程持续不断,几乎包容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民族和种族,使美国最终逐步成为现在这样一个具有鲜明多元文化特色的社会。有着共同民族文化认同的族裔群体便是美国这种多元文化特性的最直接表现。各族裔成员在移民经历、创业历程以及美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等条件下形成了不同于美国社会中其它利益群体成员的特征,即始终保持着对美国和祖籍国或祖籍民族的双重文化认同。这种双重文化认同既是族裔群体融入美国社会、提高政治和经济地位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他们积极追求涉及祖籍国或民族的外交政策目标并试图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影响力的基本文化动因。第二章从美国传统的主流政治文化和开放的政治体制出发,研究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得以产生的政治基础,强调早期美国政治文化中主权在民思想、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宪法原则以及美国信念是族裔群

14.1 美国的宏观调控模式

14.1美国的宏观调控模式 一、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 美国模式,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于预,这种市场模式的特点是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一模式中还存在着无限制的法律诉讼特色。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个人与企业的行为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大量赤字方面。 (二)美国模式的经济管理体制 美国没有全国的经济计划,甚至在经济界和学术界还对世界许多国家普遍接受的产业政策持有不同意见。但是有的州及县。镇却在编制计划。国家往往通过政府订货和采购影响经济。政府也对某些部门施加管理,例如对能源、尖端技术、农业和环保等部门。但大公司却有自己的计划管理制度,一般都要编制长期发展计划与销售计划。 美国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管理的演变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1776年美国建国开始到1860年南北战争爆发前为第一阶段。最初形成了以州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1789年的《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州、地方的三级政府体制。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有权制定税法,管理税收;有权制造货币,管理通货。上述条款为美国联邦政府调节经济提供了法律根据。在这一阶段,初步建立了以关税为主的财税制度。1782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1791年国会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银行的法令,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很行。在这个阶段中,美国银行的发展,曾经历过一个混乱时期。1837年密执安条例建立了一种制度,规定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任何人都可以申领银行执照。以后不久,大多数州都通过了相似的法律,当时在美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利用新银行法捞一把的热潮。1834年美国日银行总数为500家,1840年增加到9000家。1807年,美国通过了外贸禁运法令,禁止英、法工业品进人美国,起到了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作用。联邦政府从1785年到1832年,曾先后颁布六个有关开垦西部土地的法令,刺激农业的发展,并采用鼓励外国技术工人移居美国和奖励发明创造等措施,以促进科技的发展。 1861年南北战争到1933年罗斯福新政府上台前,是美国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管理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美国建立了以公司和个人所得税为主的财税制度,对货币与银行制度进行了改革。1863年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条例,规定开办银行必须具有的最低资本额,并对银行资金的使用与钞票发行作了规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固有的矛盾,也由于制度缺乏集中管理,美国差不多每10年就发生一次金融危机。1873年J884年、1893年和1907年都发生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在1913年建立了联邦储备制度,国会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控制国家的流通和贷款。但联邦储备条例并没有改变美国自由经营银行的原则,银行的数目继续增加。到1921年,全国营业的银行超过3万家。整个20世纪20年代,银行倒闭之风不断。到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整个银行制度趋于崩溃。 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后,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进人了逐步完善阶段。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传统自由派不干预经济的做法。1933年3月开始的100天内,罗斯福以立法与行政手段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在解决失业方面,国家设立了民间保护团,吸收失业青年从事植树、造林、筑坝、水土保持及兴建国家级与州级公园以保护自然资源,政府提供5亿美元(后增至50亿美元)用来修建机场、公园、道路、学校与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在农业方面,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控制农民生产粮食的数量及设立房屋贷款公司,以保障人民的住房;在规范证券发行方面,通过了证券法;为促进和规划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通过了联邦紧急赈救法等等。此后,

(国际贸易)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分析与启示

(国际贸易)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 分析与启示

战后,以GATT/WTO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能够说,这个多边贸易政策的框架是由美国倡导发起的。本文试从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入手,探讨它对WTO规则的历史性影响,同时也研究于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之后,美国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其贸易政策于同WTO保持壹致的同时,也出现了同WTO规则的背离。 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和WTO规则的壹致 无论是于GATT的建立上,仍是于GATT的前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中,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千年回合”,美国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GATT的建立 早期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为保护国内产业服务的,因而是以保护主义为特点的。193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改变的关键性壹年。这壹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建立,它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于美国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是美国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起点。该法案宣布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减让关税,且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和任壹国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均自动地适用于其他和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而降低关税壁垒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日后成为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石。 战后初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积极策划于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建立霸权地位,从国际金融、投资和贸易各方面进行对外扩张。为此,美国提出“贸易自由化”口号,首先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简称ITO),把它作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且重的,专门协调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性组织。1946年2月,经美国提议召开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且于1947年4月于日内瓦举行的第二次筹备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于《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起草的同时,同样是于美国的提议下,1947年4月至10月举行了由23个国家参加的关税减让谈判,达成了关税减让协议及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李红岩 对外经济政策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对外经济政策处于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四者的结合点上。政策的制定因此需要兼顾多个方面,既要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降低失业率,又要促进经济竞争和发展,争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既要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规则和外交政策目标,又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既要协调好同内各种政治压力,又要维护国际社会负责任国家的形象。因此,对外经济政策既不能简单地纳入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也不能简单地纳入经济理论研究的框架。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它应该是围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对外经济政策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概念。其研究范畴包括贸易、投资、货币、能源、科技、环境等广泛的领域,但它又不等同于各领域政策的简单叠加,而是各领域政策的综合,有着既不同于外交政策也不同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特的规则和特 政策是一国对外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 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它既是一国国内经济 ,也是外交政策的经济部分,涉及到一国经济繁荣和 个最重要的优先目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 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对外经济政 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渐突出。 征。,由于贸易是各国之间最古老、最 重要的经济联系,因此,对外贸易政 策是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和主体。但 对外经济政策又不等同于对外贸易政 策,前者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 括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 如同际金融、外国直接投资、知识产 权保护、环境保护、对外援助等。 (三)从本质上看,对外经济政 策是“一个基于争论和妥协的政治过 程的产物”。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国家安全,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国内经 济的繁荣稳定,但在现实中,这两个 目标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一些时候, 政府将外交政策目标,即国家安全和 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作为最优先考 虑,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经济政 策,安全利益占了绝对优势。但在另 外一些时候,决策者则更关注国内问 题,选择贸易保护、出口促进等政 策。各国实践反复证明,没有一项重 要的对外经济政策仅仅是出于经济计 量的考虑。因此,要全面理解对外经 济政策,必须了解经济与政治的相互 关系,充分考虑到政治凶素在其中的 作用。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贸易、金 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与制裁等一 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是美国 对内对外政治需要和经济目标相互作用 的产物。由于美国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 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独特性,决定了美国 对外经济政策的独特眭。 (一)美同对外经济政策是白 宫、国会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 妥协的结果。要想准确理解美国对外 经济政策,必须首先了解决策程序 及模式。即哪些政策机构和私人部门 参与了政策制定,通过什么渠道决定 或影响政策的制定,以及这些决策参 与者在这个过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三个主要 参与方:行政部门、国会和利益集 团。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分享 对外经济政策的决策权。立法权赋予 国会,对外谈判权赋予总统,对外缔 约权由总统和国会共享。而利益集团 41一 l济一伸两要经 经等延全重际 外裁的安的国 rh匕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