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性质。

在冰川进行运动时,冰川也影响到了其周围的环境。冰川的推进,会毁灭其所覆盖着地区的植被,使得动物被迫迁移,而下层的土壤发育生长也中断了。而冰川的退缩,又会使得周围植被、土壤重新发展,自然地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

而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得冰川地貌的出现,原本是长满植物的地表,在受到冰川的侵蚀和堆积后,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冰川地貌。

而如今,全球的冰川正在不断地消融之中。冰川消融是由冰的融化和蒸发引起冰川消耗的现象,它是冰川物质消耗的主要方式。太阳直接辐射和近地层大气湍流交换是引起冰川消融的主要热源,冰面性质、冰川所在高度和坡向以及天气状况对消融也有影响。消融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白天,因而,具有日、季和年的变化。其数量取决于冰川所在纬度和冰面污染程度。冰川消融的方式有冰面消融、冰内消融和冰下消融,而以冰面消融为主。研究冰川消融是分析、预测冰川进退的重要途径,是山区公路与桥梁设计的依据,是了解河流补给状况,开发利用冰川资源的基础。

但是,存在了数亿年的冰川为何渐渐在消融,这不仅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就是人为原因。首先,气候变暖是人类在未来几十年里面临的最大威胁。气候变暖,一方面,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冰川逐渐融化,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天气的异常变化,气压的不稳定,冰川无法得到足够的降雪或降水来维持动态平衡,使其不断萎缩。

人为原因是除了自然气候外的主要原因。人口膨胀、乱载放牧、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人地矛盾导致人们大规模毁林开荒,从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这使得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更加严重化,冰川消融愈加严重。

冰川消融又反作用于环境,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海平面上升,近百年来的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0~20厘米,并且还会加速上升。值得重视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冰川融化量增大外,冰川内部温度升高会导致冰体流动加速,甚至可使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西南极冰盖犹为突出,因为该冰盖底下是一些岛屿而不是连贯的陆地,这种“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按目前各冰川体积计算,南极冰盖若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这给地球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那时,人类生存的陆地还能有多大呢?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有着重大影响。首先,海平面上升会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加强了的海洋动力因素向海滩推进,侵蚀海岸,从而变“桑田”为“沧海”;其次,海平面上升会使风暴潮强度加剧,次数增多,不仅危及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而且还会使土地盐碱化。在中国,受海平面上升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州地区。

现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有共同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发达的国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诺减排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根本上逆转地球变暖的趋势,保护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要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规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共享先进经验。植树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我国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消融,以致海平面上升等各种问题也有着自己的方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增进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个人,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少用一度电,

节约一方水,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利用清洁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等。为环境,为自己,为家人,出一份力。

冰川保持稳定性,那它带来的就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如果,冰川还是保持现在的态势继续不断消融,那么,人类将面临一场巨大灾难。人人都出一份小力,那么我相信,情况一定会得以缓解或是解决!

高考地理总复习练习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某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地区空气湿度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减缓向北航行油轮航速 D.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洋流的定位。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该洋流可能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故选C。第2题,该洋流若为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则可以加快向北航行油轮的航速,故C错误;随着洋流流动,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会扩大,故B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 下图为南纬15°的海洋表面水温变化曲线,M为水温最低点。据此回答3~5题。 3.M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 A.向南向东B.向南向西 C.向北向西D.向北向东 4.受洋流影响,M东岸陆地的气候特点是() A.多云雾B.多降雨 C.多降雪D.多高温 5.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则() A.海鸟大量增加 B.沿岸降水减少 C.洋流速度加快 D.鱼类大量转移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结合经纬网知,M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低纬度地区,为秘鲁寒流,向西、向北流动。第4题,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M点纬度较低,水汽蒸发旺盛,由于受寒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排除其他三项。第5题,本题考查洋流变化对沿岸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意味着水温异常升高,使得海洋鱼类数量大大减少,也使得以此为食的海鸟数量减少,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水温升高,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大大减弱,相反会带来降水,排除B项;洋流的流速与水温升高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 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A.3~5月B.6~8月 C.9~11月D.11月~次年2月 7.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8.7月,图中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 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 C.无风顺水D.无风逆水 答案:6.D7.A8.C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7题,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使海水流速加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使海水流速变慢。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第8题,7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风力微弱。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该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分别可能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东岸④大洋西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中的妙语精华 喇嘛尊者 周维摘录 ……我的上师教导我,不要以为喝了或沐浴恒河的水就可以洗清宿业。他教我行动瑜伽,其哲学为每个人皆要承受自身行为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此一亘古不变之理,为世界上的伟大哲人所共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职务时,要能不嫌恶也不执著。不要认为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洗清你的罪业,仅在恒河洗个澡或到寺宇朝圣一番,是无法使你获得解脱的,这些拜神消炎的传说都是迷信而不合逻辑的。 ——“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现代化社会通常被以为是进步和文明的象征,其实不然。就像人工化的珍珠贝一样。今日很少有真正的天然珍珠贝,现今人类由于失去纯真的天性,而强化了自己。在现今文化中,我们的生活多是为了向人炫耀,而非为了服务他人。但如果你到山上,你会发现,无论你是谁,碰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吃饭了吗,”“有没有地方住,”无论他是否认识你,都会这样的招呼。 ——“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不要活在过去中,活在现在并开始走向光明的大道。 大部分的人活在过去的回忆里,不知道现在如何好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遭受痛苦的原因。 ——“我对上师的奉献” ……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对外界事物有所依赖,就表示对你内在始终不动的本体没有了解,所以你感到寂寞孤独。开悟的寻求就是内在追寻

的历程,去了解你本身就是圆满的。你是完美的。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事情怎么演变,你永不寂寞。 …… 内在的自性(真我)是人真正最好的朋友。知道去享有内在真正自我的人是不会寂寞的。谁使我们感到寂寞孤单呢,我们要求别人了解我们,爱我们或是我们也如此的去爱别人,都会产生寂寞和造成对外在的依靠。我们忘记内在永恒的朋友。当我们了解我们的真我,就不会再依靠外在的事物。……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制造的寂寞烦恼中挣脱开来去享受完美充实的人生。 ——“寂寞” 当我们把心灵、精力、才智完全投注于相信那些不存在的事物,而后不存在的被认为是存在的——这就是宇宙的幻相。…… …… ……练习不执著和经常保持觉醒。……最强大的束缚来自于执著,它使人衰弱、无知和不了解宇宙本体绝对的真实。幻相深深的根植于执著之上。当我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或对它产生执著时,它就成为我们迷失的根源。免于执著并能把欲望导向灵性的进步的人,即能免于宇宙幻相迷惑的束缚。执著越少,内在越坚强,就越接近目标。…… 许多人迷惑于爱的执著;同时在执著里,变得自私和只关心自己的快乐,结果是误用了爱。一心想占有、想得到所欲求的目标;执著造成束缚而真爱给与自由。一个瑜伽行者谈及不执著,并非教人漠视一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真诚无私的去爱别人。不执著,简明的说就是爱;不论过的是入世或出世的生活,都能够锻炼真正的不执著——慈悲为怀的大爱。 ——“幻相——宇宙的面纱”

室内环境检测全步骤学习资料

检测全步骤 (一)采样前一天准备工作 1.采样点的选取:氨、甲醛、苯、TVOC一层和顶层必测,其他均匀分布,氡在低层 2.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写 3.应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转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量不足或欠压及时充电。 4.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检查上述实验仪器编号是否完整、清晰、唯一,若有缺失,及时修补完整。 5.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是否已经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6.检查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Tenax TA吸附管)在采样前是否已活化,苯活性炭管活化条件为 350℃ 10min,TVOC采样管活化条件为300℃ 10min。 7.采样管的核查记录。要求在标准大气压采样管的阻力在5-10kP 8.准备好采样记录、见证记录、委托书,现场采样描述,备案表,检测方案并放在文件夹中,采样时携带。(二)采样前一小时准备工作 1.首先记录化学分析室的温湿度记录表 2.配制氨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已配制好的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b.100ml容量瓶(专门用于配制氨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 准确度), c.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 d.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 e.刻度吸管管架1个(用于放置刻度吸管), f.滤纸1张,撕成四等份, g.100ml小烧杯1个(盛放50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1个(吸取蒸馏水的), h.洗瓶1个(装满蒸馏水), i.250ml烧杯1个(盛废弃液)。 ②配制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步骤 取出专门吸取氨吸收原液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原液洗涤2次量取10ml氨吸收原液→至100ml 容量瓶中→盖上氨吸收原液试剂瓶玻璃塞→将10ml刻度吸管放回刻度吸管管架→在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2cm,再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玻璃塞,旋转15度,上下翻转10次,翻转时旋转容量瓶→配制完成。 ③将10ml氨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取出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液洗涤2次,在盛放氨吸收液的容量瓶中量取10ml氨吸收液→打开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注入10ml氨吸收液(注意,注入溶液时,将刻度吸管末端管尖靠在大型气泡吸收管下部内壁上)→盖上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继续盛装下一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直至达到采样所需数量,并多做一个试剂空白和一个室外上风向空白。(例如:若采样点为10个,则需加1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液) 若是氨吸收原液数量不够,可多配几瓶或是在容量瓶中氨吸收液不够10ml时,倒掉剩余溶液,用自来水洗涤3遍容量瓶,再用蒸馏水洗涤3遍,用此瓶再配一次氨吸收液。 3.配制甲醛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M BTH], b.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原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 影响实验准确度), c.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 响实验准确度),

全球变化作业

作业一 1、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包含哪些内容?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现今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全球变化包括地球环境中所有的自然和以为引起的变化,可以定义为全球环境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其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①全球观: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地球当作一个整体——地球系统,研究地球系统整体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不同组分的变化。 ②全球变化关注的尺度: 空间尺度——全球尺度 研究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过程和事件,空间规模相当于地球半径以上。包括某些发生在区域尺度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过程和事件。如局地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的温室效应。 时间尺度——所有时间过程 时间范畴——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尺度——100a~109a。其中101a~102a 中等时间尺度变化是研究重点。 ③重视人类的作用:把人类视为引起全球变化的重要营力之一。重视人类和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提高人们对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使人类活动符合——起码是不违背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并驱避灾害,利用其有利的方面。 全球变化学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全球大气化学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全球大气化学过程是如何调制的?生物过程在产生和消耗微量气体中作用,预报自然和人类活动对大气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2)全球海洋通量研究。主要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全球水文循环过程的生物学特征。主要研究植被与水循环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4)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研究气候、大气成分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对气候的反馈。 (5)全球变化史的研究。重建2000年来,以及一个完整冰期一间冰期循环的全球环境变化,了解它们与地球内部或外部作用力的关系。 2、温盐环流是如何解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机制的?全球变化驱动力有哪三种类型? 冰期—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机制是冰盖与海冰反馈、大气温室气体的反馈与气溶胶反馈、大洋传送带的变化、火山活动的作用。 到约300万年前,北半球的气候变冷导致冰川的显著扩展,此后在北大西洋中发现有冰漂碎屑存在,这一现象标志着作为第四纪特征的冰盖迅速增长与消融的时期的开始。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北半球冰盖生成的时间晚于南半球,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南北美洲之间的通道在此时期关闭,导致墨西哥湾暖流增强,从而将更多的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高耸在欧亚大陆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就属于这一山系。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科学家现在大体上可以讲出它的故事。 盘古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在5亿年前,地球表面已经存在某些大陆块体,它们在海洋中漂移,后来才逐渐聚合在一起。大约在4.2亿或3.8 亿年前,现北美洲和欧洲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成为劳亚大陆。其间,现在的非洲、印度、澳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也相互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冈瓦那大陆。大约在3.6或2.7 亿年前,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又互相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盘古大陆。在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有人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象大陆这样合而分、分而合的过程,也许曾经多次出现,每次拼合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塔里木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它们已经互相碰撞,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皱。之后,青藏高原的羌塘块体和拉萨块体,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大陆碰撞。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合。在0.8亿年前,印度尚未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为每年10cm;在0.5亿年前,印度已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下降为每年4.5cm。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仅推动欧亚板块一同向北移动,而且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使印度板块的大量物质聚存在欧亚板块的地壳和上地幔处,产生了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大陆中最大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尚有争论。这里提出一种多次隆起的解释,并开列一个形成过程的时间表:50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前进时,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下方俯冲,出现第一个俯冲带;35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推进,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时,印度板块的岩石层发生分裂,地壳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向下俯冲。由于冲击的力量,印度板块的地壳物质受到挤压,堆积在缝合带附近,形成山脉,奠定喜马拉雅山脉的基础;21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在缝合带处俯冲的深度达到100km 时,由于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太大,该俯冲被迫停止。但印度板块仍向北迁移,并出现第二个俯冲带。由于这个俯冲带的作用,使它上方的地壳隆起,基本形成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1100万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使印度板块的俯冲带又被迫停止。印度板块继续北上,出现第三个俯冲带,再一次使喜马拉雅山隆起。根据这种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并且喜马拉雅山脉的物质成分,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地壳,而不是欧亚大陆上地幔的物质。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a海域沿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C.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D.该地多冰川作用的峡湾地貌 2.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侧河流多向西北流 B.西海岸有暖流流过 C.该区域港口冬季封冻期超过半年 D.图中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相碰撞形成 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若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形成平流雾。平流雾根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渤海海城夏季海雾多发,严重影响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安全。下图为1998-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下表为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 3.夏季,影响该海域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大气降水D.陆地径流

4.甲海区的海雾大多 A.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B.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C.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D.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5.夏季最易出现冷却雾的海城是 A.①B.②C.③D.④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7.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C.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D.该地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逐渐融化,“西北航道”备受关注。图为读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英语口语:每日一图第148期 喜马拉雅山The Himalayas

英语口语:每日一图第148期喜马拉雅山The Himalayas 今天是我们世界之旅的第二站,online带大家来到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你知道么,藏语中"喜马拉雅"是"冰雪之乡"的意思。7000米以上的高峰,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冰川广布。 The Himalayas are one of the highest mountain ranges in the world. They are located in Asia, extending over 2,400 kilometres through Pakistan, India, China, Nepal and Bhutan.They basically consist of two almost parallel ranges of mountains. These ranges are separated by a long, broad valley, which contains the Indus and Brahmaputra rivers.The northern range of mountains is called the Trans-Himalayas. It includes K2, the world's second highest mountain,which was first climbed in 1954.The southern ran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Great, Lesser and Outer Himalayas. The Great Himalayas, which are permanently covered with snow, are the highest.They include Mount Everest,the world's highest peak at 8,848 metres,which was first climbed in 1953. (16)The Lesser and Outer Himalayas ,which reach maximum heights of about 4,500 and 1,500 metres respectively, lie further south 原文来自必克英语https://www.360docs.net/doc/2111800158.html,/topic-10156.html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摘要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而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在冰川进行运动时,冰川也影响到了其周围的环境。冰川的推进,会毁灭其所覆盖着地区的植被,使得动物被迫迁移,而下层的土壤发育生长也中断了。而冰川的退缩,又会使得周围植被、土壤重新发展,自然地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而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得冰川地貌的出现,原本是长满植物的地表,在受到冰川的侵蚀和堆积后,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冰川地貌。

关键词:冰川地理环境 Key Words:Glacier: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第一章冰川对气候的影响 冰川可以调节全球气温的变化速度,如现在冰川消退使得全球变暖速度变慢冰川与水循环的关系:冰川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地表径流冰川对地貌的影响:冰川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具有侵蚀搬运堆积的作用,这些作用对塑造地貌起重要作用.如冰川侵蚀形成了冰斗、刃脊、角峰、冰哑、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峡湾等等地貌;冰川堆积作用形成了冰碛丘陵,侧碛堤、鼓丘、冰水沉积、冰水扇、冰水湖、季候泥等地貌冰川对河流的影响:冰川是河流补给来源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内流区.冰川是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如塔里木河. 第二章冰川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冰水阶地等. 在冰河世纪,结冰的河流融化后冲刷河岸,带走了许多比较脆弱的土壤,造成了河岸的凹凸不平,挪威的峡湾就是这样形成的. 冰川所以能侵蚀地表,主要依靠冰中所含有的岩石碎块(冰碛),特别是冰川底部冰中所

全球变化

1论述海洋传送带及其意义。 大洋传送带又叫温盐环流和热盐环流,是全球尺度的深海流动现象。它控制着全球大洋90%的水体,对地球气候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可能是触发气候突变的因素之一。“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2如果说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所引起的太阳辐射的改变本身不足以导致极地冰盖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那么地球系统在响应全球变化过程中的反馈机制是什么? 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包括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中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储存、处理的数据量极其巨大,等等。地球系统科学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后代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涉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减灾、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它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因此,发展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3末次冰期最盛期的地球环境有什么重大的变化? 第四纪冰期以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时期叫冰后期。此期气候仍有过多次低量级的冷暖波动,如距今4000~6000年期间曾出现的较明显的寒冷期,使全球冰川一度扩展前进,被称为新冰期。最近一次较明显的小规模的冰川推进出现在13~14世纪至20世纪初(有的文献主要指16~19世纪),约在18世纪中至19世纪中期达到最盛,通称为小冰期。我们知道大冰期过后的暖期(即冰后期)通常持续1万年左右,所以暖期实际正在过去,紧接而来的是一个相对较冷的间冰期。 4海洋在驱动和响应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亚洲夏季风降雨和环流对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主要是由于印度洋的变暖加强了中上层大气的变暖(从而降低了经向的热梯度)和水汽输送。全球增暖导致海陆温差的增大使得大气对流中心北移从而减弱了北印度洋的底层大气季风风速。这些敏感性实验还表明了太平洋的变暖增强了亚洲夏季风环流但减少了降雨量,从而削弱了印度洋增暖对亚洲夏季风的颖响。模式研究还表明了海洋的增暖能够增强亚洲夏季风自身的内在变率。 5试述全球碳循环。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和通过呼吸作用把碳释放给大气的速率大体相同。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储存库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中去。 除了大气以外,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海洋是一个重要的储存库,它的含碳量是大气含碳量的50倍。更重要的是,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固定的碳,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以CO2的形式有回到了大气圈。此外非生物的燃烧也使大气圈中的CO2的含量增加。 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互相交换着,如果大气中CO2发生局部短缺,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补偿反应,水圈里溶解态的CO2就会更多地进入大气圈。同样,如果水圈里的碳酸氢根离子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耗尽,也可从大气中得到补充。总之,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而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森林也是生物碳库的主要储存库,相当于目前地球大气含碳量的三分之二。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地理环境对因纽特人的影响

本科学生《文化地理学》课程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 2008 级 姓名田小丹 学号 084130079 任课教师陈亚颦职称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 2011年12月25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因纽特人为例 摘要: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文以因纽特人为例,试图探讨地理环境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发现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因纽特人的生理性特征,还影响其饮食、服装、建筑、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文化、宗教等。 关键词:地理环境,因纽特人,雪屋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地理环境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经济活动层次越低越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制约,但同样也有人文环境影响的影子;经济活动层次越高受人文环境尤其是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明显。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内外,气候寒冷,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其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因纽特人基本概况 因纽特人,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又称爱斯基摩人(Eskimo),主要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 1、历史 爱斯基摩人是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属于东部亚洲民族。“爱斯基摩”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第5卷第4期2007年12月 湿 地 科 学 W ETLAN D SC I EN CE V o l .5 N o.4 D ec .,2007 收稿日期:2007-06-15;修订日期:2007-09-1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 W -NA -01)资助。 作者简介:郭雪莲(1982-),女,吉林省通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湿地变化与环境效应研究。E m ai:l guoxl 168@https://www.360docs.net/doc/2111800158.html, .cn * 通讯作者:吕宪国,研究员。E m a i :l luxg @n ei gae .ac .cn 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 研究进展 郭雪莲1 ,吕宪国2* ,郗 敏 3 (1.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3.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影响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生态因子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大气中CO 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等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改变了湿地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CO 2在大气中不断增加,并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代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地高等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物质积累;气候变暖改变了一些地区的降水格局,从而影响了这些地区湿地的水文情势,使湿地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不断增加,直接影响了湿地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温度升高严重影响了湿地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以及矿质氮的转化过程,直接影响土壤的供氮能力,进而影响湿地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回顾了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程,指出近期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关 键 词: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全球变化 中图分类号:X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48(2007)04-370-06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生物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它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物种基因保护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湿地对碳和氮的储存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泥炭沼泽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 湿地的水文、物理、化学与生物特征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更为强烈和复杂 [3] 。全球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 的强烈影响正在改变着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过程,其后果已经并将愈来愈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目的是揭示全球变化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与反馈机理,探明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胁迫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全 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大气组成变化、气候变 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3方面 [4] 。全球变化不仅通过大 气中CO 2含量的变化等直接影响湿地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而且还通过其对气候的改变而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 1 湿地高等植物初级生产力对大气 中CO 2浓度升高的响应 通过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代谢的作用,大气中升高的CO 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地高等植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大气CO 2浓度升高会提高湿地生态系统中高等植物叶表面的CO 2浓度梯度,使得CO 2容易进入叶片内部而提高湿地高等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CO 2浓度升高提高光合效率的试验结果 [5] 显 示,在不断升高的CO 2浓度下高等植物的净生物量

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目前,全球环境的变化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壤植被覆盖方面的研究,而土壤植被的变化又会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物种的适应能力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2004年,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地球经历了冰期与间冰期的演替,对生物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由于人类进化与发展,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森林砍伐严重,绿地减少,对地球的生命系统产生了巨大地威胁。Robert K. Dixon[1]等人(1999)指出,森林生态系统已对全球变化产生强烈的反馈作用。这在几个发达国家已经做了成功的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研究到位。目前,已经有55个国家运用通用的方式与模型估算森林中的碳库,并预测未来全球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在将来,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与政治条例,那么各个纬度和地方的森林都会减少,温室气体则会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来控制。 浓度的增加和气候变暖,一方面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全球环境的变化,主要是CO 2 长季节,使一些地区更加适宜发展农业;另一方面,全球环境的变化,也可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很大的损失,大范围的森林被破坏,大片农田受 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有所增到损害。Pekka E. Kauppi[2]等人(1992)指出: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使CO 2 加,但是大气中污染物中有很多具有肥力,虽然它们也会对作物产生损害,但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能 浓度升高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稳定性的力有时可以掩盖其对作物的破坏程度。另外,大气CO 2 浓度升高出现了额外多的C供应,这些额外多的变化会导致森林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动。由于大气CO 2 C经大气一植物-土壤途径流动。赵平,彭少麟[3]等人(2001)研究了大气CO 浓度的升高与森林结构和 2 浓度升高对森林植物生长,冠层结构的影响,并对此引发的生物量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大气CO 2 增量的分配,凋落物质量和根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这些受影响的生物要素和生态过程会引起群落内植物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对资源竞争格局的变化最终将会导致森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气候变暖也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组分,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刘国华[4](2001)、王叶[5](2006)等系统地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生态系统生产力、森林树种以及森林土壤的影响,论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分布和生产力的潜在响应,指出了现阶段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核心问题与研究重点作了展望。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作用,但是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它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 是更新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改变资源的有效性,再者,干扰导致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王纪军[6]等(2004)回顾了目前研究森林演替的几种方法,即马尔科夫模型、林窗模型( GAP) 、陆地生物圈模型(BIOME) 和非线性演替模式等;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MARK EMMERSON[7]等人(2005)根据经验数据详细描述历年分布在社区的影响和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食物链的影响,表明气候变化不仅仅取决于物种数量,还涉及到降水、养分循环和温度等属性。 目前,森林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的森林面积有4.1*109公顷,植被和土壤中含有1146皮克碳,其中37%在低纬,14%在中纬,49%在高纬。2/3以上的碳集中于土壤与泥炭沉积层中。低纬度的碳的总量变动较大,中高纬变动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