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装置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大事,因此对防雷装置检测结果的评价,只能以检测数据为依据。防雷装置检测均以国家及各部门有关防雷技术规范、标准为准,检测内容有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入侵、防静电、等电位连接等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用材规格、布局、工艺、产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查和仪器测量。

一、防雷装置检测流程框图

二、防雷装置检测程序

1、与被检单位联系,确定检测时间。

2、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检测细则,对检测时的

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天气、土壤等)进行检查,并将环境条件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3、为保证原始数据准确可靠,测量一般在晴天(雨后天晴一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雨后土壤潮湿时检测,应用季节系数进行订正。

4、检测工作前后检查一次所用的仪器,测前如仪器不正常应停止检测,检测后发现仪器不正常应改用好的仪器重新检测。

5、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检测细则,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首先按工程设计所确定的类别,根据《规范》中不同类别的指标要求逐项进行检测。在检测未经正规设计或设计未标明类别的防雷装置时,按被保护的建筑物用途、工作、生产性质或以《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划分》的规定先划定类别,然后按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逐项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每次测量必须重复两次或两次以上。

6、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人员应检查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

7、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

8、检测结束后,应由被检单位有关人员签署意见,确定交费形式。

9、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应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经校核人全面核对并签字,由单位负责人签发。

10、将检测报告发送给被检单位,并将副本存档。

三、检测注意事项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1、检测前首先索取被测物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弄清楚设计时所确定的防雷

类别、数据和要求,了解防雷装置及接地体连接材料、规格、数量、防雷装置的布局、避雷方式、安装工艺等,是否符合各类防雷规范中各项要求并记录于防雷检测原始记录表。

2、观察接闪器、引下线有无损坏、歪斜、脱焊、锈蚀,并作出记录。

3、电涌保护器接触是否良好或损坏,性能参数是否满足防雷要求,并作出

记录。

4、所有防雷电感应接地应有:

(1)建(构)筑物屋顶及内部大型金属物、金属门窗、幕墙吊顶、金属隔墙、防静电地板、金属扶梯。

(2)金属管道、电梯轨道。

(3)电缆屏蔽层、金属屏蔽管、走线架。

(4)设备金属外壳(电气设备和弱电设备金属外壳)。

5、有电气装置保护接地应有:

(1)电机、变压器及其它电器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器设备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和

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盘(台、箱)的框架。

(5)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地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保护层、穿

线钢管。

(6)电缆支架。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杆。

(8)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

杆混凝土杆塔。

6、生产、贮存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易爆产品的贮罐、

管道等容易产生静电,一定要安装防静电装置,各支路接触紧固。

7、测量各种接地电阻并做好记录。

四、数据处理

1、凡是规范中要求接地电阻值为冲击接地电阻值的,可按GB50057-94规范

附录三中的方法进行换算。

2、接地电阻单位用欧姆写成。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数

量、用材规格为整数),并按GB 817--87规范进行数值修约。

3、下大雨过后应天晴一日土壤干燥后才能进行检测,如遇雨后土壤潮湿时

检测,应用季节系数进行订正。

4、地形复杂及被测点受地理位置限制时,可采用多方位测量,最后取平均

值。

5、对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引下线数量和间距进行计算,必要时对建筑物年

预计雷击次数、屏蔽效果、安全距离进行计算。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要求 引下线间距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当建筑物高于30m时,从30m起每个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m及以上外墙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m。 ※(1)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现场浇灌的或预置构建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第一次。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3)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4)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5)应利用钢柱和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 (6)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的金属物顶端和低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7)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

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2)建筑物宜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3)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 的避雷针。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端和低端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 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的应设两根引下线。可以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 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4)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宜采用防直击雷措施。 ※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

防雷检测方案模板

中石油昆仑燃气湖北分公司防雷系统检测方案

一、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石化生产输送场所生产对雷击灾害的预防越来越严苛,雷电灾害的发生往往对此类场所造成及其严重后果。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其中,石油石化场所的防雷系统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此次对中石油湖北分公司湖北省内输气站、调压撬、阀室等天然气生产场所进行防雷性能检测主要为后期的隐患治理整改做准备,已达到消除隐患使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本次需检分公司天然气输送站、阀室、调压撬等天然气生产场所,共需要检测个检测点。 二、检测依据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15599-200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3-2004 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HGJ28-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22-1998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 X3-2000 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SY0025-95 石油设施电器装置场所分类 GB50058-200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99(03)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三、检测内容及方法 1 检测对象及检测部位 1.1 接闪器现场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情况,查看安装是否垂直,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折断、熔化现象。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对于单支或多支避雷针,应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确定是否能起到保护建(构)筑物的作用。检测接闪器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并做记录。 1.1.1 建筑物接闪器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避雷网或避雷带,圆钢直径应大于等于8mm,扁钢截面积大于等于48mm2,厚度大于等于4mm。现场检测时用铁锤或钳子等硬器对网带做适当的敲打。查看是否有开焊和弯成直角或小于直角等敷设不合理的地方。 1.1.2 水塔接闪器要求利用水塔顶部周围铁栅栏来保护接闪器或敷设环形避雷带边缘,塔顶中心安装避雷针一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来观察接闪器的状况。 1.1.3 烟囱接闪器利用安装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作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部分常规测量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年版)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第分部分:指南—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部分通则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 :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外部防雷装置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 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接闪器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气象局防雷办2010-03-21 19:45第一节一般规定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节建设工程防雷设施技术要求和指标 2.1 基础接地技术要求和指标 基础接地分为人工接地和自然基础接地两种。 2.1.1人工接地装置是指非利用建筑物基础桩地梁,而用角钢、扁钢或专用成品制作件,

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ICS07.060 A 47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XXXX—2016 危险化学品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hazardous chemicals place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09-10)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基本规定 (3) 4.1 检测项目 (3) 4.2 检测周期 (3) 4.3 检测工作程序 (3) 4.4 检测作业要求 (4) 4.5 检测方法及内容 (4) 4.6 检测数据记录 (8) 4.7 检测数据整理 (8) 4.8 检测报告 (8) 4.9 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8) 4.10 检测机构和人员 (8) 4.11 检测仪器装备 (9) 5 分场所检测要求 (9) 5.1 室内装置检测 (9) 5.2 室外装置区检测 (9) 5.3 危险化学品车辆检测 (13) 5.4 油气运输码头检测 (14) 5.5 其它场所检测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电位连接测试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作业要求 (33) 附录D(资料性附录)检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35) 附录E(资料性附录)检测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37) 附录F(资料性附录)安全防护装备主要技术参数 (40) 参考文献 (44)

防雷检测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

防雷检测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 万佳防雷-小黄 引言 气象部门开展防雷检测工作已经经历了10多个春秋,该项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大前景下,获得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普遍认可。义乌市气象局一直以来都有把防雷安全工作当作气象部门的一项基本业务来抓,10多年来的防雷检测工作也已经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本文对防雷检测工作中的检测前期准备、检测的实施、出具检测报告等3个基本程序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 1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程序 前期准备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这一步骤却往往最易忽视或易被疏漏。 首先要了解被检单位的基本情况。这是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程序的铺垫。对被检单位的了解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至少应了解其基本情况,如该单位具体地址、防雷工作联系人、单位规模、性质、类型等。 其次要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并配备相应人员和设备。要简单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查看相关书籍资料,或请教防雷工程师、通过互联网搜索等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策划配备相应的具有专业特长的检测人员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再是思想准备要充分。要充分考虑到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方法。如在土质不良的环境下测量接地电阻、检测场所可能出现危险、检测仪器出现故障等等。 最后是签订检测协议。检测协议的内容要检测方、被检方双方商定,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检测的实施工作程序 实施法律检测工作,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在检测工作中: (1)要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有关证件和文件。如果不主动出示证件,有些被检单位也会要求查看的,这是被检单位的权利。而到一些重要场所检测如市委市府大楼、110中心、金融机构机房等地还会要求出具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因此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证件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防雷检测规范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文件一般包括检测协议和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但如果在工作中把这些文件都带齐全则显得累赘,可以根据被检单位的需要而有选择地提供。 (2)要查看有关图纸、询问有关情况。法律装置有些是隐蔽工程,在检测中是不可能检测到的,如地网的做法、屏蔽的网格尺寸、墙内或地下接地体及其材料规格等。这就需要通过查看图纸、询问等方式来获得有关情况。 (3)对使用仪器设备要进行检查。检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应换用备用仪器或终止检测,检测后发现仪器设备故障的,应对所检测的记录进行分析

质量控制程序

克旗环境监测站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 2适用范围 对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编制报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量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的实施。 3.3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的实施。 3.4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3.5分析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3.6质量监督员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初审。 3.7综技室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审核。 3.8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签发。 4工作程序 4.1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1.1质量管理员年初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编写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作为管评输入。 4.1.2质量监督员监督监测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对原始记录,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对分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季度报综技室。 4.2内部质量控制 4.2.1现场采样 a)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b) 采样人员负责采样前的准备,包括采样器具的清洗,保证容器清洁,防止器皿玷污; c)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 d)对每批样品总数加采10%样品的平行样作为质控样,每个项目应加一个全程序空白样; e)保证样品运输安全(防晒、防污染),及时地在有效保存期内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

分析,严格执行样品的交接手续。 4.2.2样品管理:样品管理人员对地表水按每批样品数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按样品编号要求,标识编号)。 4.2.3实验室分析 4.2.3.1自控 a)分析人员严格按分析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根据监测项目配制溶液,必要时进行标准溶液的比对实验,调试仪器至最佳状态; b)样品精密度控制:每批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实验室平行样; c)样品分析的准确度控制:分析每批样品时,带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d)校准曲线的检验:对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可使用原校准曲线,但需测两个标准点(测定上限浓度的0.3倍和0.8倍各1个),当两个点与原曲不稳定的校准曲线,采用单点校正,每10个样做一次中间浓度标准点的测试,所得峰面积(峰高)与初始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50%,与上次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小于5%时,圆曲线可以使用,否则,重新绘制;对斜率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30%。 4.2.3.2他控 a)质量监督员按质控计划对分析人员进行考核; b)质量监督员不定期的质控活动,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留样测定,人员比对等各种手段。 4.2.4数据结果的控制 a)原始记录、监测结果由质量监督员复核,科室负责人审核; b)报告审核,见《监测报告管理程序》。 4.3外部质量控制:参加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上级考核。 4.3.1计划:质量管理员制定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计划,质量负责人审批; 4.3.2组织:质量管理员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根据活动具体要求,制定实施计划。 4.3.3实施:监测人员根据能力验证实施计划要求,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按要求进行验证活动,并编制验证报告,质量监督员对能力验证活动实施进行监督,对验证报告进行初审,综技室进行审核。 4.4质控有效性的控制 4.4.1无论内控、外控出现质量问题,质量监督员及时通知监测人员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纠

防雷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广东)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验收和施工要求(广东省)Post By:2004-4-6 15:10:00 [只看该作者] 1 防雷设计审核1.1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1.1.1 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1.1. 2 基础防雷平面图; 1.1. 3 天面防雷平面图; 1.1. 4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压环设计图; 1.1. 5 立面图; 1.1. 6 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1.1. 7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1.2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1.3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广东省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2.1 隐蔽部分的验收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1.1 桩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完成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2.1.2 完成承台浇注,焊接完地梁钢筋时;2.1.3 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顶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2.1.4 完成层板浇注,开始驳接柱钢筋时;2.1.5 每次均压环焊接完成时; 2.1.6 转换层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7 最顶层绑扎板筋,焊接完天面避雷网格时; 2.1. 8 焊接完天面避雷带、避雷针时(暗装的,应在封装之前);2.1. 9 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或玻璃幕墙等大的金属物体相连接完尚未填封时; 2.1.10 对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在整改完毕后; 2.2 工程总验收 2.2.1 防雷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综合检测、验收。若验收合格,领取《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若不合格,限期整改。2.2.2 建设单位持《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建筑工程综合验收手续。 3 注意事项3.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3.1. 1 防雷设施设计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审核合格,擅自开工的;3.1. 2 建筑物没有防雷设计或未有防雷设计先开工; 3.1. 3 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防雷设计规范设计; 3.1. 4 不按防雷设计图施工; 3.1.5 隐蔽部分未经验收便进入下一道工序;3.1.6 不按"整改通知"及时整改;3.1.7 防雷设施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3.2 属于第3.1.1条和3.1.7条的将按《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第十四条处以3000~15000元的罚款。 3.3 新建建筑物为综合性建筑物,涉及到通信、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的安装,其防雷设计将涉及气象、供电、通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技术规范,设计单位应同建设单位到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咨询,确定设计方案,以避免人力和财、物力的浪费。 4 施工要求4.1接地装置(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 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能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围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1.检测对象及检测部位 1.1接闪器现场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防腐措施及锈蚀情况,查看安装是否垂直,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折断、熔化现象。检查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连接是否可靠以及分流情况。对于单支或多支避雷针,应用滚球法确定其保护范围,确定是否能起到保护建(构)筑物的作用。 1.1.1建筑物接闪器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避雷网或避雷带,圆钢直径应大于等于8mm,扁钢截面积大于等于48m㎡,厚度大于等于4mm.现场检测时用铁锤或钳子等硬器对网带做适当的敲打。查看是否有开焊和弯成直角或小于直角等敷设不合理的地方。 1.1.2水塔接闪器要求利用水塔顶部周围铁栅栏来保护接闪器或敷设环形避雷带边缘,塔顶中心安装避雷针一只。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来观察接闪器的状况。 1.1.3烟囱接闪器利用安装在烟囱顶部的避雷针或环形避雷带作为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

1.2引下线现场检查引下线是否垂直、牢固,是否遵循最短路径原则;检查引下线材料直径及截面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引下线的布设是否合理,应视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之间距离采取保护措施,其距离必须大于等于 3.0m;检查断接卡是否锈蚀、接触不良。宜在距地1.8m处设置断接卡;检查距地面1.5m以下是否设置了非金属防护套管;检查引下线是否变形和弯蓝处是否有直角、锐角弯;检查是否有断裂、机械损伤、严重锈蚀等状况,当截面锈蚀大于等于t/3时应予更换;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焊接是否牢固可靠,焊点有无裂缝等;引下线的布设应包括:能否引起雷电反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附近是否有其他设备引线、是否有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如有应采取措施;引下线的过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穿过临时建筑物情况和是否便于检查等。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水塔,可以利用铁梯为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对于高度小于等于40.0m的烟囱,可利用铁扶梯作引下线;高度大于40.0m时,应另加装一根引下线或利用支柱或支座内主钢筋作引下线。 1.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检测以实际测量接地工频电阻值为主要标志。接地装置主要检查安装位置、深度、规格、防腐、冲击接地电阻等,并要查阅基建档案中防雷设计图纸的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布置等是否设计合理。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ICS91.120.40 A 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62/T 2312—2013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nti-static Device 2013-02-19发布2013-03-10实施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2/T 2312—2013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分级 (1) 5 民用建(构)筑物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2) 6 民用和工业配电设施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3) 7 电子设备场所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4) 8 危险化工场地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5) 9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 (7) 10 检测数据整理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测项目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测量业务表格样式 (10) I

DB62/T 2312—2013 II 前言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甘肃省防雷中心、天水市气象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陈尚德、胡晖、王晶晶、李韦霖、李亚南、黄鹏程、李磊、张景平、王琦、张胜才、陈勇伟。

过程质量控制(定稿)

Q C 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受控标识: 编制:李刚审核:批准:日期: 郑州知信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第一节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概述 “设计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应包含品种)的首要过程,该过程质量控制的好坏,深刻影响到:产品在“制造过程”是否“好做”,在“使用过程”是否“好用”,这两者应统一表现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因此,“设计过程”应始于“市场调研”。 计划经济模式长期把设计过程禁锢于“制图室”和“画板上”,闭门造车,与市场无缘。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选准“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应包含“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满足市场需求。 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企业应以选准的产品为中心,进行以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为内容的科研工作。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有较高科技价值的“技术开发”;第二步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产品研制和推广”(包括新工艺的研究与采用)。 “技术开发”是指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不是直接研究某种具体的产品。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故可用于本专业内产品的多个品种、型号,甚至还可跨越专业运用到其他专业的产品中去。比如,“激光技术”的研究开发,可用于机械工业(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以及激光打孔等激光工艺设备),也可用于电子工业的工艺设备、电子产品(如激光检测、激光显微加工、激光音像产品)。所以,“技术开发”是产品设计、工艺规范的技术基础,有多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产品问世。比如同是汽车,日本汽车之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占优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技术开发”水平高。以五十铃轻型客货两用汽车为例,其柴油发动机机体的薄壁铸造技术,是该机种60余项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这项技术。这对我国各型柴油机的机体铸造工艺技术改造,将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甚至可以推广应用于大多数铸铁机械产品上去。 总之,“技术开发”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进程,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产品的研制和推广是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物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不断使之品种系列化。比如,将“燃烧新技术”运用到某型内燃机上去(可使油耗降低、减少污染和噪音)就是一种新型内燃机的诞生。显然,前者属技术开发,其成果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后者当然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新产品了,属产品的研制成果;前者是一门新技术,而后者却是一种新产品。仅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其发展为“多品种、多型号”,这就是产品系列化“推广发展”的任务,其本质还是“研制”性质的工作。 只有在上述“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式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规范的制订工作。接着,进行“试制”即“试生产”。成功后,进行“鉴定、定型”(包括“设计定型”和“工艺定型”),完成后,才允许进入“制造过程”或称“批生产”。 综上所述,“设计过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概括为:“调研———科研———设计———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防雷检测规范综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94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要求 引下线间距 ※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1)当建筑物高于30m时,从30m起每个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2)30m及以上外墙栏杆,门窗及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5m。 ※(1)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现场浇灌的或预置构建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第一次。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3)高度超过4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4)钢构架和混凝土的钢筋应互相连接。 (5)应利用钢柱和柱子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 (6)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的金属物顶端和低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7)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2)建筑物宜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3)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环保护。多支避雷针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的避雷针。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端和低端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 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的应设两根引下线。可以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

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KLY/ZL-2007-009 1 目的 对生产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桶装饮用水。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生产技术科 负责组织工厂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4.2检验员 负责对工序半成品和生产成品的检验和控制。 4.3各工序操作人员 根据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进行过程操作。 5工作流程 5.1生产计划 成品库房保管员每天下班前根据以下相关资料:库存数量、近一周的出库统计、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等情况,确定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并保持记录。 5.2领料 仓库保管员根据班长报生产用料需求,填写《出库单》,经双

方签字核实后,予以出库。 5.3工序过程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 参见《工艺流程图》 a、生产、质量检验所需的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由生产技术 科和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并下发车间。 b、各类产品的全部加工过程,操作者都应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进行 操作,并填写相关的工序操作记录,内容包括:自检结果、互检结果、工作量、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以及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等。 c、生产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应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四改善活动, 发现工序或对产品质量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填写《合理化建议意见表》,班长及时将意见反馈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如果意见合理,及时更改,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车间执行。 d、各生产工序应加强产品质量的自检,工序间互检,发现不合格 品时,应及时标识、隔离,并记入《工序操作记录》,同时通知检验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e、对于关键工序产品,专职检验员应依据《检验规范》和工艺文 件等技术文件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检验记录》,发现不合格品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防雷检测报告表

编号: 江西省防雷装置检测检验报告 受检单位: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对象:红楼教学楼 检测日期:2012-09-20 报告发送日期:2012-10-25 南昌市防雷装置质量检测检验所地址:电话: 传真:邮编:

说明 1、本报告由检测单位用计算机打印或蓝、黑钢笔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结论准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报告内容不许涂改。 2、报告相应栏目中必须有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亲笔签名,检测单位加盖公章。无签名或签名不全的检测报告无效。无检测单位公章的检测报告无效。 3、未经检测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报告。复制本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4、封面左上角加盖检测单位计量认证合格标志印章的检测报告对社会有效。 5、本报告一式二份,一份送受检测单位,一份留检测单位存档。 6、自检测报告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受理对检测数据持有异议提出的申诉。 7、下次检测日期为年月。

综合评估 报告编号:2012-09-20 第1页共10 页受检单位名称红楼教学楼联系部门环境工程系受检单位地址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人 联系电话邮编 检测对象红楼教学楼防雷类别第三类检测地点红楼教学楼检测时地面状况干燥 检测依据 GB50057-2010,GB50343-2004,GB50174-93 外部防雷装置检测综评: 不合格 1.接闪带锈蚀严重、有断开口没有形成闭合环路,接闪带歪倒不平直 引下线最大间距大于25米 屏蔽效率检测综评: 等电位连接检测综评: 不合格 金属门窗等大金属之间没有做等电位连接 SPD安装检测综评: 不合格 在进线处的总配电柜中没有装电涌保护器进行过电压保护 综合布线检测综评: 1.电气线路与引下线间距符合GB50057-2010布线要求 2.信号线路与引下线间距符合GB50343-2004布线要求t 总评: 被检测项目不符合GB50057-2010、GB50343防雷规范要求 年月日(公章) 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

防雷装置的检测规范

防雷装置的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47.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GB 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IEC 61024—1:1990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 IEC 61024—1—2:1998建筑物防雷第1部分通则第2分部分:指南B—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 IEC 61312—1:1995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1部分通则 IEC/TS 61312—2:1999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2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IEC 61643—21/Ed.1.0:2000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2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ITU TS K11:1990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 ITU TS K31:1993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3.2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3.3 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3.4 接闪器air-termination 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3.5 引下线down-condu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6 (接)地ground 一种自然的或人工的电气连接,使电路或电气设备连接到大地或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注:对汽车、飞机、火箭等较大的移动体,不能与大地进行固定的接地,可把车身、机体代替大地,称为本体地(body earth)。 3.7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

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检测相关程序 防雷装置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大事,因此对防雷装置检测结果的评价,只能以检测数据为依据。防雷装置检测均以国家及各部门有关防雷技术规范、标准为准,检测内容有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入侵、防静电、等电位连接等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用材规格、布局、工艺、产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查和仪器测量。 一、防雷装置检测流程框图 二、防雷装置检测程序 1、与被检单位联系,确定检测时间。 2、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检测细则,对检测时的 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天气、土壤等)进行检查,并将环境条件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3、为保证原始数据准确可靠,测量一般在晴天(雨后天晴一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雨后土壤潮湿时检测,应用季节系数进行订正。 4、检测工作前后检查一次所用的仪器,测前如仪器不正常应停止检测,检测后发现仪器不正常应改用好的仪器重新检测。 5、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检测细则,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首先按工程设计所确定的类别,根据《规范》中不同类别的指标要求逐项进行检测。在检测未经正规设计或设计未标明类别的防雷装置时,按被保护的建筑物用途、工作、生产性质或以《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划分》的规定先划定类别,然后按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逐项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每次测量必须重复两次或两次以上。 6、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人员应检查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 7、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 8、检测结束后,应由被检单位有关人员签署意见,确定交费形式。 9、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应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经校核人全面核对并签字,由单位负责人签发。 10、将检测报告发送给被检单位,并将副本存档。 三、检测注意事项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中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1、检测前首先索取被测物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弄清楚设计时所确定的防雷 类别、数据和要求,了解防雷装置及接地体连接材料、规格、数量、防雷装置的布局、避雷方式、安装工艺等,是否符合各类防雷规范中各项要求并记录于防雷检测原始记录表。 2、观察接闪器、引下线有无损坏、歪斜、脱焊、锈蚀,并作出记录。 3、电涌保护器接触是否良好或损坏,性能参数是否满足防雷要求,并作出 记录。 4、所有防雷电感应接地应有: (1)建(构)筑物屋顶及内部大型金属物、金属门窗、幕墙吊顶、金属隔墙、防静电地板、金属扶梯。 (2)金属管道、电梯轨道。 (3)电缆屏蔽层、金属屏蔽管、走线架。 (4)设备金属外壳(电气设备和弱电设备金属外壳)。 5、有电气装置保护接地应有: (1)电机、变压器及其它电器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器设备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和 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盘(台、箱)的框架。 (5)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地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保护层、穿 线钢管。 (6)电缆支架。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杆。 (8)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模板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1总则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规范检测工作的量化操作, 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 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 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057-94 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 GB 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QX 2-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QX.10.1- 浪涌保护器第一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YD 5003-94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4 术语 4.1 建筑物 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2 构筑物 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4.3 电涌保护器 主要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 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4.4 配电室 非专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发电、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 4.5 计算机房 计算机系统主要设备放置的地点或计算机设备相对集中场所。4.6检测点 指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测试仪和其它测试设备的接触点或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