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逻辑门教案

基本逻辑门教案
基本逻辑门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继续教育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11中专5 班

授课时间:第 11 周第 23、24 课时 2011 年 10 月 28 日

章节及题目:第五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第5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5.2 基本逻辑门

5.2.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

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

、逻辑符号: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三、“非”逻辑

1、定义:决定事件结果的条件只有一个A ,A 存在,事件Y 不发生,A 不存在,事件Y

发生,这种因果关系叫做“非”逻辑。 R

2、示例:一个开关和电灯并联

3、“非”逻辑关系真值表

4、逻辑规律:入“0”出“1”,入“1”出“0”

5、逻辑符号:

5.2.2 基本逻辑关系的实现

一、“与”运算 二、“或”运算

逻辑函数表达式:

Y=A ·B 逻辑函数表达式:Y=A+B

Y

“与“门电路 “或”门电路

三、“非”运算:逻辑函数表达式:A Y

课后作业:

1、复习内容: 基本逻辑门的符号、运算规律和函数表达式

2、预习内容: 复合逻辑门电路及其运算

3、书面作业: P100:思考与练习5-6 教学总结:

本次课在讲到基本逻辑门定义的时候,用电路实验给同学来演示,效果很好,对于概念能够很好的理解

编制日期: 2011 年 10 月 28

组合逻辑门电路教案

连云港大港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教案纸

8.3组合逻辑门电路 实用中常把与门、或门和非门组合起来使用。 8.3.1 几种常见的简单组合门电路 一、与非门 1.电路组成 在与门后面接一个非门,就构 成了与非门,如图8.3.1所示。 2.逻辑符号 在与门输出端加上一个小圆 圈,就构成了与非门的逻辑符号。 3.函数表达示式 与非门的函数逻辑式为 B A Y? = (8.3.1) 4.真值表 表8.3.1给出了与非门的真值表。 5.逻辑功能 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全1出0,有0出1”。 表8.3.1 与非门真值表 A B A B B A? 0 0 1 1 0 1 1 1 1 1 1 二、或非门 1.电路组成 在或门后面接一个非门就构成 了或非门,如图8.3.2所示。 2.逻辑符号 在或门输出端加一小圆圈就 变成了或非门的逻辑符号。 3.逻辑函数式 或非门逻辑函数式为 B A Y+ = (8.3.2) 4.真值表 表8.3.2给出了或非门的真值表。 表8.3.2 或非门真值表 A B A B B A Y+ =备注 课题 讲授 检查完成任 务情况巡视辅导 图8.3.1 与非门图8.3.2 或非门

0 0 1 1 0 1 1 1 1 1 1 5.逻辑功能 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全0出1,有1出0”。 三、与或非门 1.电路组成 把两个(或两个 以上)与门的输出端 接到一个或非门的各 个输入端,就构成了 与或非门。与或非门 的电路如图8.3.3(a) 所示。 2.逻辑符号 与或非门的逻辑符号如图8.3.3(b)所示。 3.逻辑函数式 与或非门的逻辑函数式为 CD AB Y+ = (8.3.3) 4.真值表 表8.3.3给出了与或非门真值表。 表8.3.3 与或非门真值表 A B C D Y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逻辑功能 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当输入端中任何一组全为1时,输出即为0;只有各组输入都至少有一个为0时,输出才为1。 图8.3.3 与或非门

基本逻辑门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继续教育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11中专5 班 授课时间:第 11 周第 23、24 课时 2011 年 10 月 28 日 章节及题目:第五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第5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 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5.2 基本逻辑门

5.2.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E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逻辑符号: A Y B 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B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 A Y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 ≥1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 概念教学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xx登报征求xx”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

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

1、三极管的截止条件是V BE <0.5V ,截止的特点是I b =I c ≈0;饱和条件是 I b ≥(E C -Vces )/(β·R C ),饱和的特点是V BE ≈0.7V ,V CE =V CES ≤0.3V 。 2、逻辑常量运算公式 3、逻辑变量、常量运算公式 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根据逻辑变量和逻辑运算的基本定义,可得出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①互非定律: A+A = l ,A ? A = 0 ;1=+A A ,0=?A A ; ②重叠定律(同一定律):A ? A=A , A+A=A ; ③反演定律(摩根定律):A ? B=A+B 9 A+B=A ? B B A B A ?=+,B A B A +=?; ④还原定律: A A = ch2. 1、三种基本逻辑是与、或、非。 2、三态输出门的输出端可以出现高电平、底电平和高阻三种状态。

1、组合电路的特点:电路任意时刻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该时刻前的电路状态无关。 2、编码器:实现编码的数字电路 3、译码器:实现译码的逻辑电路 4、数据分配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将某一路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数据通道上。 5、数据选择器:逻辑功能是在地址选择信号的控制下,从多路数据中选择一路数据作为输出信号。 6、半加器:只考虑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而不考虑低位进位的运算电路。 7、全加器: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同时,再加上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 8、在数字设备中,数据的传输是大量的,且传输的数据都是由若干位二进制代码0和1组合而成的。 9、奇偶校验电路:能自动检验数据信息传送过程中是否出现误传的逻辑电路。 10、竞争:逻辑门的两个输入信号从不同电平同时向相反电平跳变的现象。 11、公式简化时常用的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有(要记住): 1)()()C A B A BC A ++=+ 2)B A AB += B A B A +=+ (德.摩根定律) 3)B A B A A +=+ 4)B A AB BC B A AB +=++ 5)AB B A B A B A +=+ B A B A AB B A +=+ 12、逻辑代数的四种表示方法是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和逻辑图。 ch4. 1、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 2、触发器能接收、保存和输出数码0,1。各类触发器都可以由门电路组成。 3、基本触发器特点 1)有两个稳定状态和两个互补的输出。 2)在输入信号驱动下,能可靠地确定其中任一种状态。 4、基本RS 触发器特性表 -R -S Q -Q 说明 0 1 0 1 置0 1 0 1 0 置1 1 1 0或1 1或0 保持原来状态 0 0 1 1 不正常状态,0信号消失后,触发器状态不定

基本逻辑门电路1教案

题目:模块六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模块六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基本逻辑门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逻辑符号: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三、“非”逻辑 1、定义:决定事件结果的条件只有一个A ,A 存在,事件Y 不发生,A 不存在,事件Y 发生,这种因果关系叫做“非”逻辑。 R

逻辑学 教案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明确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简要了解逻辑学的发展历史 三、树立正确的逻辑观念 [教学时数] 2学时 [主要内容] 请判断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1)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可以买一座大房子, 我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至今没有一座大房子。 (2)鸡蛋是可以吃的, 石头不是鸡蛋 所以,石头不可以吃 (3)鸡蛋是可以吃的 米饭不是鸡蛋 所以,米饭不可以吃。 “金钱如粪土”,“友情值千金”。这两个判断能够同时成立吗?(中学时的金岳霖) 一、逻辑学的对象 1、“逻辑”词源及其含义 (A)希腊文“逻格斯”(言为心声、口是心非;身外世界、身内世界;logos;nous) (B)英文“logic” (1)客观规律——“中国人民革命的逻辑” (2)思维规律——“说话写文章要符合逻辑” (3)一门学科——“大学生要学逻辑” (4)一种理论或思路——“这篇文章文笔平实,逻辑清晰” (5)一种观点——“强盗的逻辑” 二、逻辑简史 1、发源史 (1)古中国的名辩逻辑 墨子、荀子、韩非子、公孙龙子 墨家科学地概括总结了先秦辩学,成果在《墨经》(经说上,经说下);荀子则全面总结了先秦的正名理论,创立了自己的正名体系,其成果集中体

现在《荀子·正名》中。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白马非马”;“火不热”。 (2)古印度的因明逻辑 “因”,推理的依据;“明”,学说。 古代印度宗教派别林立。公元前4世纪之后,尤以数论派、瑜伽派、声论派、胜论派、吠檀多派和正理派等影响为最。各教派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宣传自己的教义,以便影响当权者乃至社会而展开了频繁的论辩。由于这种论辩关乎辩论者的荣辱甚至生死,辩者竞相研究论辩的原则和技巧。印度逻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古代印度对逻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正理派。正理派梵文写作Ny?y?,音译为尼也耶派。该派的根本经典是《正理经》,又称《尼也耶经》。其作者相传是乔达摩(约50-150年),在我国所译的佛经中称之为足目。但从内容上看,《正理经》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尼也耶”的梵文本义是“引导”。凡引导一论题和一结论为一理论者就称为“尼也耶”。一个理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尼也耶通常指正确的理论,故汉译其为正理。古印度有五明,即内明、声明、医药明、工巧明和因明。“因明”是梵文Hetuvidy?的意译,音译为希都费图。广义的因明可以指古印度的古典逻辑,狭义的因明仅指佛家逻辑学。Hetu即“因”,指原因、根据、理由;Vidy?为“明”,其含义为知识、智慧。因明就是关于推理、论证学说的理论。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大乘佛教瑜伽行宗大师陈那(约440-520年)对因明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诸如,他明确以宗体为论争双方的焦点;将五支改革为宗、因、喻三支;改造喻支,增设喻体以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等等,使得因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陈那在新因明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印度史家誉为“中古逻辑之父”。 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五支论: 宗:论题——此山有火 因:根据、理由——以有烟故 喻:比喻和例证——如灶,于灶见有烟与有火 合:前三者基础的具体应用——此山亦如是,是有烟 结:结论——故此山有火 陈那改五支为三支: 宗:声势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若是所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若是其常,见非所作,犹如虚空。三支论在形式上与三段论有许多相通之处 (3)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分析学》(《工具论》)的主要内容虽然只是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而且其三段论也不是对思维形式的完整刻画,但由于亚氏运用一般性变元严格区分了逻辑与哲学、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进而建立了毫不含糊的24式,在预设非全类和空类的前提下,穷尽了实然直言三段论推理的所有可

数字电路(第二版)贾立新1数字逻辑基础习题解答

自我检测题 1.()10=()2 =(1A.2)16 2.()10=()2 3.(1011111.01101)2=( )8=()10 4.()8=()16 5.(1011)2×(101)2=(110111)2 6.(486)10=(0)8421BCD =(0)余3BCD 7.()10=()8421BCD 8.()8421BCD =(93)10 9.基本逻辑运算有 与 、或、非3种。 10.两输入与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1 。 11.两输入或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0 。 12.逻辑变量和逻辑函数只有 0 和 1 两种取值,而且它们只是表示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13.当变量ABC 为100时,AB +BC = 0 ,(A +B )(A +C )=__1__。 14.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 真值表 。 15. 用与、或、非等运算表示函数中各个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代数式叫 逻辑表达式 。 16.根据 代入 规则可从B A AB +=可得到C B A ABC ++=。 17.写出函数Z =ABC +(A +BC )(A +C )的反函数Z =))(C A C B A C B A ++++)((。 18.逻辑函数表达式F =(A +B )(A +B +C )(AB +CD )+E ,则其对偶式F '= __(AB +ABC +(A +B )(C +D ))E 。 19.已知CD C B A F ++=)(,其对偶式F '=D C C B A +??+)(。 20.ABDE C ABC Y ++=的最简与-或式为Y =C AB +。

21.函数D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Y= ∑m(1,3,9,11,12,13,14,15)。 Y+ AB B 22.约束项是不会出现的变量取值所对应的最小项,其值总是等于0。 23.逻辑函数F(A,B,C)=∏M(1,3,4,6,7),则F(A,B,C)=∑m( 0,2,5)。 24.VHDL的基本描述语句包括并行语句和顺序语句。 25.VHDL的并行语句在结构体中的执行是并行的,其执行方式与语句书写的顺序无关。 26.在VHDL的各种并行语句之间,可以用信号来交换信息。 27.VHDL的PROCESS(进程)语句是由顺序语句组成的,但其本身却是并行语句。 28.VHDL顺序语句只能出现在进程语句内部,是按程序书写的顺序自上而下、一条一条地执行。 29.VHDL的数据对象包括常数、变量和信号,它们是用来存放各种类型数据的容器。 30.下列各组数中,是6进制的是。 A.14752 B.62936 C.53452 D.37481 31.已知二进制数,其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A.202 B.192 C.106 D.92 32.十进制数62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是。 A.(3E)16 B.(36)16 C.(38)16 D.(3D)16 33.和二进制数()2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A.()16 B.()16 C.()16 D.()16 34.下列四个数中与十进制数(163)10不相等的是。 A.(A3)16 B.()2 C.(0001)8421BCD D.(1)8 35.下列数中最大数是。

组合逻辑电路教案

第8章组合逻辑电路 【课题】 8.1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 1.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2.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种类。 3.会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难点】 区分数字逻辑电路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参考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基本逻辑门电路有哪几种,它们的逻辑功能是什么? 2.画出与非门逻辑符号并说明其逻辑功能。 二、新授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 (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没有反馈到输入端,因此任意时刻的输出信号状态只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无关。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1。 2.时序逻辑电路 (1)特点:数字逻辑电路中输出信号部分反馈到输入端,输出信号的状态不但与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有关。因此,这种电路有记忆功能。 (2)电路组成框图:教材图8.2。 三、课堂小结 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四、课堂思考 P176思考与练习题。 五、课后练习 对逻辑代数作重点复习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课题】 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2.会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功能分析。 【教学难点】 对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作功能说明,并用文字描述。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参考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公式化简,用练习的方式进行。 二、新授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1)根据给定的逻辑电路图,推导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2)化简和变换 (3)列真值表 (4)分析说明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举例 (1)老师举例讲解 (2)老师举例,学生讨论分析 例1 已知逻辑电路如图8.1所示,试分析其逻辑功能,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教案.第六讲常用cmos逻辑门电路及74ls系列ttl逻辑门电路

上一讲内容回顾: CMOS 反相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V DD B 1 G 1 D 1 S 1 u A u Y T N T P B 2 D 2S 2G 2 V SS +-u GSN u +-GSP A Y 0V +V DD u A u GSN |u GSP |T N T P u Y 0V |U th(P)|截止导通 V DD V DD >U th(N)<|U th(P)|导通截止 0V 设U th(N)=2V ,U th(P)=-2V ,V DD =5V 。 T R ONP u Y +V DD V DD S N T P T R ONN u Y +V DD 0V S N T P A Y 导通导通 截止 截止u A =0V 时 u A =V DD 时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i D ++V DD B 1 G 1 D 1 S 1 u I - u O T N T P B 2 D 2S 2G 2 V SS A B C D E F U th(N) V DD U TH U th(P) U NL U NH u O / V u I / V D A B C E F i D /mA u I / V U TH 电压传输特性 电流传输特性

1. 常用逻辑功能的CMOS 门电路 (一)CMOS 逻辑与非和或非门电路 ①与非门 A B T N1T P1T N2T P2 Y 0 0 0 11 01 1截通截通通通通 截截通截截截截通通1110与非门u A +V DD +10V V SS T P1T N1 T P2T N2 A B Y u B u Y 0101AB Y =A B Y ②或非门 或非门B A Y +=u A +V DD +10V V SS T P1T N1T N2T P2A B Y u B u Y A B T N1T P1T N2T P2 Y 0 00 11 01 1截通截通通通通截截通截截截截通通1000A B Y (二)CMOS 漏极开路输出门电路(OD 门) 为什么需要OD 门能否将普通2个及以上的CMOS 门电路的输出直接连在一起,进而实现“线与”! 21Y Y Y =A B Y C D Y 1Y 2是否可以如此连接与应用10产生 一个很大的电 流 漏极开路输出CMOS 门电路(OD 门) A B Y AB Y =R L V DD2V DD1 A B V SS 用途:输出缓冲/驱动器;输出电平的变换;满足大功率负载电流的需要;实现线与逻辑。

逻辑门电路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特点及功能。 能快速识别电路图符号并写出真值表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熟悉、熟练逻辑门电路图、符号及其运算 重点: 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特点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难点: 基本逻辑门的运算

【课堂导入】 “逻辑”指的是事物的前因后果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把数字电路中的输入信号看作是“条件”,输出信号看作是“结果”,那么数字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就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逻辑关系,能实现一定逻辑关系的数字电路称为逻辑门电路。(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非门、或门)【教学过程】逻辑门基本知识 一.基本逻辑门电路: 与门: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灯L就亮。 若将开关闭合为“1”,断开为“0”;灯亮为 “1”,灯灭为“0”; 真值表:将各变量和函数可能出现的情况用下表表 示。 输入端A、B,输出端Y: ____ & 逻辑符号: A ____Y ____ B 与门电路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Y 000 010 100 111 与门逻辑表达式:Y = A ?B 逻辑功能:全1出1,有0出0 或门:当开关S1或S2闭合时,灯L就亮。

或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____ A ____Y ____ B 输入 输出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或门逻辑表达式:Y = A + B 逻辑功能:全0出0,有1出1 非门:当开关S 1断开时,灯L 就亮。 非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A ____ ____Y 输入 输出 A Y 0 1 1 0 非门逻辑表达式:Y = A ‘ 逻辑功能:有1出0,有0出1 问题:基本逻辑门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什么逻辑功能 >1 1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概念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 第二章概念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数字逻辑基础作业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 作业及参考答案 P43 1-7 列出下列问题的真值表,并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1)3个输入信号A 、B 、C ,如果3个输入信号都为1或其中两个信号为0,输出信号F 为1,其余情况下输出信号F 为0 。 (2)4个输入信号A 、B 、C 、D ,如果4个输入信号出现偶数个0时,输出信号F 为1,其余情况下,输出信号F 为0. (1)解: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下:(2)解: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下: ABC C B A C B A C B A F +++= ABCD D C AB D C B A D C B A D BC A D C B A D C AB D C B A F +++++++= 1-8 写出下列函数的反函数表达式和对偶函数表达式 解:(1)C AB F += C B A F ?+=)( C B A F ?+=)(' (2)C B A F +⊕= C B A F +⊕= C B A B A F ?+?+=)()(' (3)E BD AC D B A F )()(+++= ])()[()]([E D B C A D B A F ++?+?++= ])()[()('E D B C A BD A F ++?+?+= (4) CD A C B A B A F ++=)( )(CD A C B A B A F ++= )()('D C A C B A B A F ++?+++=

1-9 证明下列等式 (1)))(())()((C A B A C B C A B A ++=+++ 证明:))(())()((C B BC B A AC C B C A B A +++=+++ BC BC A B A AC ABC ++++=BC B A AC ++=))((C A B A ++= 证毕。 (2)E CD A E D C CD A ABC A ++=++++)( 证明:E D C CD A A E D C CD A ABC A )()(+++=++++ E D C A E D C D C A E D C CD A +++=++++=+++=)()( E CD A ++= 证毕。 (3)BC A BC D C A B A C A +=+++ 证明:BC B C A BC B A C A BC D C A B A C A ++=++=+++)( BC A BC BC A +=+=)( 证毕。 (4)D C D C B A D AC D C B D C A ⊕=+++⊕)( 证明:D C A D AC D C B D C A D C B A D AC D C B D C A +++⊕=+++⊕)()( )()()()(D C D C B D C D C A D C B D C A ⊕=+⊕=⊕++⊕= 证毕。 1-10 画出实现逻辑表达式BD E CD AB F ++=)(的逻辑电路图。 解:BD E CD AB F ++=)(BD CDE ABE ++=

教案.第六讲_常用CMOS逻辑门电路与74LS系列TTL逻辑门电路

u ONN 导通导通 截止 时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五)CMOS 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注意问题 ①CMOS 电路的优点 ? 静态功耗小;允许电源电压围宽(1.520V);扇出系数大,噪声容限大。 ②CMOS 电路的正确使用 ? 输入电路的静电保护 ? 所有与CMOS 电路直接接触的工具、仪表等必须可靠接地。 ? 存储和运输CMOS 电路,最好采用金属屏蔽层做包装材料。 ? 多余的输入端不能悬空 ? 可以按功能要求接电源或接地,或与其它输入端并联使用。 ? 输入电路需过流保护 ? 低阻信号源时,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进保护电阻; ? 输入端接有大电容时,应在输入端和电容之间串联接入保护电阻; ? 输入端接长线时,应在门电路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保护电阻。 2. 74LS 系列TTL 门电路 (一)LSTTL 非门结构与工作原理 TTL 集成门电路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系列,74系列、74H 系列、74S 系列、74LS 系列。前三个系列已经被淘汰,74LS 系列虽面临淘汰,但是目前仍有使用,故课程仅简单介绍74LS 系列原理。 利用肖特基管的低导通电压(0.3V~0.4V)和多数载流子形成电流特性抗深饱和提高速度。 R R R R R R D 3 V CC Y 28K 120K A B 1.5K T 2T 3 T 4 5 120T 5 R 4 4K C 3K T 6 u o u i D 26 12K D 1 SBD b e e c b c 电压关系表u I /V u O /V 0.3 3.4(4.3)3.4 0.3 真值表01 10 A Y ? D2、D3的作用 D2在T5导通的瞬间起作用,可抽取T4的基区电荷,加速其截止过程。 D3在T5导通的过程中起作用,此时T2的集电极电位比T5的集电极电位低,可以通过D3给负载电容放电,而这个放电电流又去驱动T5,减小了电路的导通延迟。 ? T6电路的作用 T2由截止变导通,先驱动T5饱和导通,然后T6才导通,对

数字逻辑知识点

第一章数制与代码 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进位基数和数位的权值。 常用进位计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数制转换: 把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按权展开相加。 十进制数转换成其它进制数:整数转换,采用基数连除法。 纯小数转换,采用基数连乘法。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起点,分别向左、向右,每三位(或四位)分一组。对于小数部分,最低位一组不足三位(或四位)时,必须在有效位右边补0,使其足位。然后,把每一组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并保持原排序。对于整数部分,最高位一组不足位时,可在有效位的左边补0,也可不补。 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把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数码分别转换成三位(或四位)的二进制数,并保持原排序即可。整数最高位一组左边的0,及小数最低位一组右边的0,可以省略。 常用代码:二-十进制码(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 ——用二进制码元来表示十进制数符“0 ~ 9”主要有: 8421BCD码2421码余3码(注意区分有权码和无权码) 可靠性代码:格雷码和奇偶校验码 具有如下特点的代码叫格雷码:任何相邻的两个码组(包括首、尾两个码组)中,只有一个码元不同。格雷码还具有反射特性,即按教材表中所示的对称轴,除最高位互补反射外,其余低位码元以对称轴镜像反射。格雷码属于无权码。 在编码技术中,把两个码组中不同的码元的个数叫做这两个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由于格雷码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码组的距离均为1,故又称之为单位距离码。另外,由于首尾两个码组也具有单位距离特性,因而格雷码也叫循环码。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可以检测一位错误的代码。它由信息位和校验位两部分组成。(要掌握奇偶校验原理及校验位的形成及检测方法) 字符代码: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数字电路(第二版)贾立新1数字逻辑基础习题解答

1数字逻辑基础习题解答 1 自我检测题 1.(26.125)10=(11010.001)2 =(1A.2)16 2.(100.9375)10=(1100100.1111)2 3.(1011111.01101)2=( 137.32 )8=(95.40625)10 4.(133.126)8=(5B.2B )16 5.(1011)2×(101)2=(110111)2 6.(486)10=(010*********)8421BCD =(011110111001)余3BCD 7.(5.14)10=(0101.00010100)8421BCD 8.(10010011)8421BCD =(93)10 9.基本逻辑运算有 与 、或、非3种。 10.两输入与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1 。 11.两输入或非门输入为01时,输出为 0 。 12.逻辑变量和逻辑函数只有 0 和 1 两种取值,而且它们只是表示两种不同的逻辑状态。 13.当变量ABC 为100时,AB +BC = 0 ,(A +B )(A +C )=__1__。 14.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 真值表 。 15. 用与、或、非等运算表示函数中各个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代数式叫 逻辑表达式 。 16.根据 代入 规则可从B A AB +=可得到C B A ABC ++=。 17.写出函数Z =ABC +(A +BC )(A +C )的反函数Z =))(C A C B A C B A ++++)((。 18.逻辑函数表达式F =(A +B )(A +B +C )(AB +CD )+E ,则其对偶式F '= __(AB +ABC +(A +B )(C +D ))E 。 19.已知CD C B A F ++=)(,其对偶式F '=D C C B A +??+)(。 20.ABDE C ABC Y ++=的最简与-或式为Y =C AB +。 21.函数D B AB Y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Y = ∑m (1,3,9,11,12,13,14,15)。 22.约束项是 不会出现 的变量取值所对应的最小项,其值总是等于0。 23.逻辑函数F (A ,B ,C )=∏M (1,3,4,6,7),则F (A ,B ,C )=∑m ( 0,2,5)。 24.VHDL 的基本描述语句包括 并行语句 和 顺序语句 。 25.VHDL 的并行语句在结构体中的执行是 并行 的,其执行方式与语句书写的顺序无关。 26.在VHDL 的各种并行语句之间,可以用 信号 来交换信息。 27.VHDL 的PROCESS (进程)语句是由 顺序语句 组成的,但其本身却是 并行语句 。 28.VHDL 顺序语句只能出现在 进程语句 内部,是按程序书写的顺序自上而下、一条一条地执行。 29.VHDL 的数据对象包括 常数 、 变量 和 信号 ,它们是用来存放各种类型数据的容器。

教案MOS构成基本逻辑门电路

教案M O S构成基本逻 辑门电路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上一讲内容回顾: 二极管与门及或门 二极管与门 二极管或门 NPN型三极管反相器电路(非门)及工作原理 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与非门及或非门

③输出特性 二. P沟道增强性MOS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MOS分立元件构成非门(反相器) V DD u i u o R D →u u i A o Y A Y 电压关系表 u I /V u O/V 0V DD V DD 真值表 1 1 A Y 3. 分立元件二极管和MOS管构成与非及或非门 4. CMOS集成逻辑门电路 一.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当NMOS管和PMOS管成对出现在电路中,且二者在工作中互补,称为CMOS管。 基本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AB段:u IU th(N),T N开始导通,u O略下降。 CD段:u I=0.5V DD,T N、T P均导通,u O↓→i D↑ =i D(max)。 DE、EF段:与BC、AB段对应,且T N、T P的状 态与之相反,T N 截止→导通;T P 导通→截止。 输入端噪声容限 在保证电路输出高或低电平为规定值的条件下,前一个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门的输入,其电平的允许波动的最大范围称为输入端噪声容限。 CMOS反相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①输入特性 因为MOS管的栅极和衬底之间存在着以SiO2为介质的输入电容,而绝缘介质非常薄,极易被击穿,所以应采取保护措施。 以74HC输入端保护电路输入特性为例介绍在正常的输入信号范围内,即–0.7V

数字逻辑实验、知识点总结(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总结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号:41112115 姓名:华葱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集成实验箱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 2.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各种常用SSI 块和MSI 块的结构、 各管脚功能、工作原理连接方法 3.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MSI 块的各输入使能、输出使能的 作用(存在的必要性) 4. 通过实验明确数字逻辑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众多课 程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明确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学习的 主线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学习硬件知识 的方法。 二、 实验器材 1. 集成电路实验箱 2. 导线若干 3. 14插脚、16插脚拓展板 4. 各种必要的SSI 块和MSI 块 三、 各次实验过程、内容简述 (一) 第一次实验:利用SSI 块中的门电路设计一个二进制一 位半加器 1. 实验原理:根据两个一位二进制数x 、y 相加的和与 进位的真值表,可得:和sum=x 异或y ,进位C out =x ×y 。相应电路: 2. 实验内容: a) 按电路图连接事物,检查连接无误后开启电源 b) 进行测试,令

y>={<0,0>,<0,1>,<1,0>,<1,1>},看输出位sum 和C out 的变化情况。 c) 如果输出位的变化情况与真值表所述的真值相 应,则达到实验目的。 (二) 第二次实验:全加器、74LS138译码器、74LS148编码器、 74LS85比较器的测试、使用,思考各个输入、输出使能 端的作用 1. 实验原理: a) 全加器 i. 实验原理: 在半加器的基础上除了要考虑当前两个二进制为相 加结果,还要考虑低位(前一位)对这一位的进位 问题。由于进位与当前位的运算关系仍然是和的关 系,所以新引入的低位进位端C in 应当与当前和sum 再取异或,而得到真正的和Sum ;而进位位C out 的 产生有三种情况:={<1,1,0>,<1,0,1>,<0,1,1>},也就是说当x 、y 、 C in 中当且仅当其中的两个数为1,另一个数为0的 时候C out =1,因此:C out =xy+xC in +yC in 得电路图(也 可以列出关于C in 的真值表,利用卡诺图求解C in 的 函数表达式): ii. >的8中 指,y ,C in x y C in Sum C out

《简单的逻辑电路》示范教案doc高中物理

《简单的逻辑电路》示范教案doc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白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明白〝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点、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咨询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庞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奇异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 周围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那么是连续的。

〔2〕调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点。 B、数字电路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不〝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差不多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 教师介绍:所谓〝门〞,确实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承诺信号通过,假如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操纵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摸索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表达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