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讲述光伏系统的常见类型、一般设讣原理和方法、光伏系统的测试以及性能分析。

1.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太阳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它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

光伏组件方阵:由太阳电池组件(也称光伏电池组件)按照系统需求串、并联而成,在太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

蓄电池: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负载需求大于太阳电池组件所发的电量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满足负载的能量需求, 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储能部件。LI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常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对于较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采用深放电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深放电吸液式铅酸蓄电池等。

控制器:它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条件加以规定和控制,并按照负载的电源需求控制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对负载的电能输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控制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有将传统的控制部分、逆变器以及监测系统集成的趋势,如AES公司的SPP和SMD系列的控制器就集成了上述三种功能。

逆变器: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中,如果含有交流负载,那么就要使用逆变器设

备,

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或者蓄电池释放的直流电转化为负载需要的交流电。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含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光伏系统的应用具有多种形式,但是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

交流、直流供电系统(AC/DC)

及上述的三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不同的是,这种光伏系统能够同时为直流和交流负载提供电力,在系统结构上比上述三种系统多了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

足交流负载的需求。通常这种系统的负载耗电量也比较大,从而系统的规模也较大。在一些同时具有交流和直流负载的通信基站和其它一些含有交、直流负载的光伏电站中得到应用。

?2光伏系统的容量设计

光伏系统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设讣和硬件设讣。

光伏系统容量设计的主要LI的就是要计?算出系统在全年内能够可靠工作所需的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数量。同时要注意协调系统工作的最大可黑性和系统成本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系统工作的最大可靠性基础上尽量地减少系统成本。光伏系统硬件设计的主要U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太阳电池组件的选型,支架设计,逆变器的选择,电缆的选择,控制测量系统的设计, 防雷设计和配电系统设讣等。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光伏系统,软件设计的内容也不一样。独立系统,并网系统和混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考虑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讣之前,需要了解并获取一些进行计算和选择必需的基本数据:光伏系统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逐月的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以及散射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以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等。

3独立光伏系统软件设计

光伏系统软件设计的内容包括负载用电量的估算,太阳电池组件数量和蓄电池容量的计算以及太阳电池组件安装最佳倾角的计算。因为太阳电池组件数量和蓄电池容量是光伏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部分,所以本节将着重讲述计算及选择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系统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依赖于计算。有些时候需

要设计者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讣算的技巧很简单,设计者对负载的使用效率和恰

当性作出正确的判断才是得到一个符合成本效益的良好设讣的关键。

a.设计的基本原理

太阳电池组件设计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要满足平均天气条件下负载的每日用电需

求;因为天气条件有低于和高于平均值的情况,所以要保证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

在天气条件有别于平均值的情况下协调工作;蓄电池在数天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其荷电状态(SOC)将会降低很多。在太阳电池组件大小的设计中不要考虑尽可能快地给蓄电池充满电。如果这样,就会导致一个很大的太阳电池组件,使得系统成本过高;而在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太阳电池组件的发电量会远远大于负载的使用量,从而造成太阳电池组件不必要的浪费;蓄电池的主要作用是在太阳辐射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给负载供电:在随后太阳辐射高于平均值的天气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就会给蓄电池充电。

设讣太阳电池组件要满足光照最差季节的需要。在进行太阳电池组件设计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设计的太阳电池组件输出要等于全年负载需求的平均值。在那种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将提供负载所需的所有能量。但这也意味着每年都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蓄电池处于亏电状态。蓄电池长时间内处于亏电状态将使得蓄电池的极板硫酸盐化。而在独立光伏系统中没有备用电源在天气较差的情况下给蓄电池进行再充电,这样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也将大幅度增加。太阳电池组件设计中较好的办法是使太阳电池组件能满足光照最恶劣季节里的负载需要,也就是要保证在光照情况最差的情况下蓄电池也能够被完全地充满电。这样蓄电池全年都能达到全满状态,可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

如果在全年光照最差的季节,光照度大大低于平均值,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按照最差情况考虑设计太阳电池组件大小,那么所设计的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年中的其它时候就会远远超过实际所需,而且成本高昂。这时就可以考虑使用带有备用电源的混合系统。但是对于很小的系统,安装混合系统的成本会很高;而在偏远地区,使用备用电源的操作和维护费用也相当高,所以设计独立光伏系统的关键就是选择成本效益最好的方案。

b.蓄电池设计方法

蓄电池的设计思想是保证在太阳光照连续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负载仍可以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设想蓄电池是充满电的,在光照度低于平均值的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不能完全填满山于负载从蓄电池中消耗能量而产生的空缺,这样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蓄电池就会处于未充满状态。如果笫二天光照度仍然低于平均值,蓄电池就仍然要放电以供给负载的需要,蓄电池的荷电状态继续下降。也许接下来的第三天第四天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但是为了避免蓄电池的损坏, 这样的放电

过程只能够允许持续一定的时间,直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到达指定的危险值。为了

量化评佔这种太阳光照连续低于平均值的情况,在进行蓄电池设计时,我们需要引

入一个不可缺少的参数:自给天数,即系统在没有任何外来能源的情况下负载仍能

正常工作的天数。这个参数让系统设讣者能够选择所需使用的蓄电池容量大小。

一般来讲,自给天数的确定及两个因素有关:负载对电源的要求程度;光伏系统安装地点的气象条件即最大连续阴雨天数。通常可以将光伏系统安装地点的最大连续阴雨天数作为系统设讣中使用的自给天数,但还要综合考虑负载对电源的要求。对于负载对电源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光伏应用,我们在设计中通常取自给天数为3?5天。对于负载要求很严格的光伏应用系统,我们在设计中通常取自给天数为7?14天。所谓负载要求不严格的系统通常是指用户可以稍微调节一下负载需求从而适应恶劣天气带来的不便,而严格系统指的是用电负载比较重要,例如常用于通信,导航或者重要的健康设施如医院、诊所等。此外还要考虑光伏系统的安装地点,如果在很偏远的地区,必须设讣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因为维护人员要到达现场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蓄电池的设讣包括蓄电池容量的设计计算和蓄电池组的串并联设计。首先,给出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基本方法。

(1)基本公式

第一步,将每天负载需要的用电量乘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自给天数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蓄电池容量。

笫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蓄电池容量除以蓄电池的允许最大放电深度。因为不能让蓄电池在自给天数中完全放电,所以需要除以最大放电深度,得到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最大放电深度的选择需要参考光伏系统中选择使用的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可以从蓄电池供应商得到详细的有关该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的资料。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的是深循环型蓄电池,推荐使用80%放电深度(DOD):如果使用的是浅循环蓄电池,推荐选用使用50%DODo设讣蓄电池容量的基本公式见下: 容量的基本公式见下:

自给天数X日平均负载

蓄电池谷量= -------------------------- "4.1)

最大放电深度

下面我们介绍确定蓄电池串并联的方法。每个蓄电池都有它的标称电压。为了达到

负载工作的标称电压,我们将蓄电池审联起来给负载供电,需要串联的蓄电池的个

数等于负载的标称电压除以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负载标称电圧

串联蓄电池数= ........ .......... (4.2)

蓄电池标称电压

为了说明上述基本公式的应用,我们用一个小型的交流光伏应用系统作为范例。假设该光伏系统交流负载的耗电量为lOKWh/天,如果在该光伏系统中,我们选择使用的逆变器的效率为90%,输入电压为24V,那么可得所需的直流负载需求为462.96Ah/天。(10000 Wh 4- 0.9 4- 24 V = 462.96 Ah)。我们假设这是一个负载对电源要求并不是很严格的系统,使用者可以比较灵活的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用电。我们选择5天的自给天数,并使用深循环电池,放电深度为80%。那么:蓄电池容量=5 天

X462.96Ah/0.8 = 2893.52Ah。

如果选用2V/400Ah的单体蓄电池,那么需要串连的电池数:

串联蓄电池数= 24V/2V"2 (个)

需要并联的蓄电池数:

并联蓄电池数=2893.51/400 = 7.23 我们取整数为8。所以该系统需要使用2V/400Ah的蓄电池个数为:12串联X8 并联=96 (个)。

.光伏组件方阵设计

(1)基本公式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讲述了光伏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的设计方法。下面我们将讲述如何设计太阳电池组件的大小。太阳电池组件设讣的基本思想就是满足年平均日负载的用电需求。计算太阳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安时数)除以一块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天中可以产生的能量(安时数),这样就可以算出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组件并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流。将系统的标称电压除以太阳电池组件的标称电压,就可以得到太阳电池组件需要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压。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并联的组件数量=组件日输出/日平均

串联组件数量=组件电压/系统电压

(2)光伏组件方阵设计的修正

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根据上述基本公式计算出

的太阳电池组件,在实际情况下通常不能满足光伏系统的用电需求,为了得到更加正确的结果,有必要对上述基本公式进行修正。

将太阳电池组件输出降低10%在实际情况工作下,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泥土,灰尘的覆盖和组件性能的慢慢衰变都会降低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通常的做法就是在计?算的时候减少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10% 来解决上述的不可预知和不可量化的因素。我们可以将这看成是光伏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工程上的安全系数。乂因为光伏供电系统的运行还依赖于天气状况, 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和技术估计,因此设计上留有一定的余量将使得系统可以年复一年地长期正常使用。

将负载增加10%以应付蓄电池的库仑效率在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会电解水,产生气体逸出,这也就是说着

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流中将有一部分不能转化储存起来而是耗散掉。所以可以认为必须有一小部分电流用来补偿损失,我们用蓄电池的库仑效率来评估这种电流损失。不同的蓄电池其库仑效率不同,通常可以认为有5?10%的损失,所以保守设计中有必要将太阳电池组件的功率增加10%以抵消蓄电池的耗散损失。

完整的太阳电池组件设计计算考虑到上述因素,必须修正简单的太阳电池组件设计公式,将每天的负载除以蓄电

池的库仑效率,这样就增加了每天的负载,实际上给出了太阳电池组件需要负担的真正负载;将衰减因子乘以太阳电池组件的日输出,这样就考虑了环境因素和组件自身衰减造成的太阳电池组件日输岀的减少,给出了一个在实际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输出的保守估计值。

考虑季节变化对光伏系统输岀的影响,逐月进行设il?计算

对于全年负载不变的情况,太阳电池组件的设计计算是基于辐照最低的月份。如果负载的工作情况是变化的,即每个月份的负载对电力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设讣时釆取的最好方法就是按照不同的季节或者每个月份分别来进行讣算,计算出的最大太阳电池组件数LI就为所求。通常在夏季、春季和秋季,太阳电池组件的电能输岀相对较多,而冬季相对较少,但是负载的需求也可能在夏季比较的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是用年平均或者某一个月份进行设讣汁算是不准确的,因为为了满足每个月份负载需求而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数是不同的,那么就必须按照每个月所需要的负载算出该月所必须的太阳电池组件。其中的最大值就是一年中所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数U。

例如,可能你讣算出你在冬季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数是io块,但是在夏季可能只需要?根据太阳电池组件电池片的串联数量选择合适的太阳电池组件太阳电池组件的日输出及太阳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的串联数量有关。太阳电池在光照下的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导致太阳电池组件的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这一物理现象,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商根据太阳电池组件工作的不同气候条件,设计了不用的组件:36片串联组件及33片串联组件。

36片太阳电池组件主要适用于高温环境应用,36片太阳电池组件的串联设计使得太阳电池组件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可以在Imp附近工作。通常,使用的蓄电池系统电压为12V, 36片串联就意味着在标准条件(25°C)下太阳电池组件的Vmp为17V,大大高于充电所需的12V电压。当这些太阳电池组件在高温下工作时,III于高温太阳电池组件的损失电压约为2V,这样Vmp为15V,即使在最热的气候条件下也足够可以给各种类型的蓄电池充电。采用36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最好是应用在炎热地区,也可以

使用在安装了峰值功率跟踪设备的系统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太阳电池组件的潜力。33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适宜于在温和气候环境下使用33片串联就意味着在标准条件(25°C)下太阳电池组件的Vmp为16V,稍高于充电所需的12V电压。当这些太阳

电池组件在40-45°C下工作时,山于高温导致太阳电池组件损失电压约为电池组件在40-45°C下工作时,山于高温导致太阳电池组件损失电压约为IV,这样Vmp 为15V,也足够可以给各种类型的蓄电池充电。但如果在非常热的气候条件下工作,太阳电池组件电压就会降低更多。如果到50°C或者更高,电压会降低到14V 或者以下,就会发生电流输出降低。这样对太阳电池组件没有害处,但是产生的电流就不够理想,所以33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最好用在温和气候条件下。

使用峰值小时数的方法估算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

因为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是在标准状态下标定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日照条件以及太阳电池组件的环境条件是不可能及标准状态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找出一种可以利用太阳电池组件额定输出和气象数据来估算实际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输出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峰值小时数的方法估算太阳电池组件的日输出。该方法是将实际的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转换成等同的利用标准太阳辐射1000 W/ m2 照射的小时数。将该小时数乘以太阳电池组件的峰值输出就可以估算出太阳电池组件每天输岀的安时数。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为峰值小时数X峰值功率。例如:如果一个月的平均辐射为5.0kWh/m2,

可以将其写成5.0 hours X 1000W/m2,而1000 W/ m2正好也就是用来标定太阳电池组件功率的标准辐射量,那么平均辐射为5.0kWh/ m2就基本等同于太阳电池组件在标准辐射下照射5.0小时。这当然不是实际情况,但是可以用来简化计算。因为1000W/ m是生产商用来标定太阳电池组件功率的辐射量,所以在该辐射情况下的组件输出数值

可以很容易从生产商处得到。为了计算太阳电池组件每天产生的安时数,可以使用峰值小时X太阳电池组件的Imp。例如,假设在某个地区倾角为30度的斜面上按月平均每天的辐射量为5.0kWh/ m2,可以将其写成5.0 hours X 1000W/ m2o对于一个典型的75W太阳电池组件,Imp为 4.4Amps,就可得出每天发电的安时数为5.0X4.4Amps=22.0Ah/天。首先,太阳电池组件输出的温度效应在该方法中被忽略。在计算中对太阳电池组件

的Imp要进行补偿。因为在工作的时候,蓄电池两端的电圧通常是稍微低于Vmp, 这样太阳电池组件输出电流就会稍微高于Imp,使用Imp作为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就会比较保守。这样,温度效应对于山较少的电池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输出的影响就比对山较多的电池片吊联的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影响要大。所以峰值小时方法对于36片审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比较准确,对于33片吊联的太阳电池组件则较差,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对于所有的太阳电池组件,在寒冷气候的预计会更加准确。其次,在峰值小时方法中,利用了气象数据中测量的总的太阳辐射,将其转换为峰值小时。实际上,在每天的清晨和黃昏,有一段时间因为辐射很低,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压太小而无法供给负载使用或者给蓄电池充电,这就将会导致估算偏大。通常,这一点造成的误差不是很大,但对于山较少电池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对36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每天输出的估算就比较准确,而对于33片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的估算则较差。

再次,在利用峰值小时方法进行太阳电池组件输出估算时默认了一个假设,即假设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和光照完全成线性关系,并假设所有的太阳电池组件都会同样地把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种使用峰值小时数乘以电流峰值的不过,总的来说,在已知本地倾斜斜面上太阳能辐射数据的情况下,峰值小时估计方法是一种对太阳电池组件输出进行快速估算很有效的方法。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光伏供电系统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一个偏远地区建设的光伏供电系统,该系统使用直流负载,负载为24V, 400Ah/天。该地区

最低的光照辐射是一月份,如果釆用30度的倾角,斜面上的平均日太阳辐射为3.0 kWh/m2,也就是相当于3个标准峰值小时。对于一个典型的75W太阳电池组件,每天的输出为:

组件日输出=3.0峰值小时X4.4安培=13.2 Ah/天

假设蓄电池的库仑效率为90%,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衰减为10%.根据上述公式,

4.蓄电池和光伏组件方阵设计的校核

我们有必要对光伏组件方阵和蓄电池的设计计算进行校核,以进一步了解系统运行

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保证光伏组件方阵的设计和蓄电池的设讣可以协调工作。校核

蓄电池平均每天的放电深度,保证蓄电池不会过放电。校核光伏组件方阵对蓄电池

组的最大充电另外一个校核计算就是校核设计?光伏组件方阵给蓄电池的充电率。

在太阳辐射处于峰值时,光伏组件方阵对于蓄电池的充电率不能太大, 否则会损害蓄电池。蓄电池生产商将提供指定型号蓄电池的最大充电率,计算值必须小于该最大

充电率。下面给出了最大的充电率的校核公式,用总的蓄电池容量除以总的峰值电

流即可。

3计算斜面上的太阳辐射并选择最佳倾角

在光伏供电系统的设计中,光伏组件方阵的放置形式和放置角度对光伏系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光伏供电系统的发电能力。光伏组件方阵的放置形式有固定安装式和自动跟踪式两种形式,其中自动跟踪装置包括单轴跟踪装置和双轴跟踪装置。及光伏组件方阵放置相关的有下列两个角及光伏组件方阵放置相关的有下列两个角度参量:太阳电池组件倾角;太阳电池组件方位角。

太阳电池组件的倾角是太阳电池组件平面及水平地面的夹角。光伏组件方阵的方位角是方阵的垂直面及正南方向的夹角(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一般在北半球,太阳电池组件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及正南的夹角为0°)时,太阳电池组件的发电量是最大的。对于固定式光伏系统,一旦安装完成,太阳电池组件倾角和太阳电池组件方位角就无法改变。而安装了跟踪装置的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光伏组件方阵可以随着太阳的运行而跟踪移动,使太阳电池组件一直朝向太阳,增加了光伏组件方阵接受的太阳辐

射量。但是LI前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中使用跟踪装置的相对较少,因为跟踪装置比较复杂,初始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安装跟踪装置获得额外的太阳能辐射产生的效益无

法抵消安装该系统所需要的成本。所以下面主要讲述采用固定安装的光伏系统。

固定安装的光伏系统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方面,即如何选择最佳倾角以及如何讣算斜面上的太阳辐射。地面应用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组件方阵平面要朝向赤道,相对地平面有一定倾角。倾角不同,各个月份方阵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差别很大。因此,确定方阵的最佳倾角是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訂前有的观点认为方阵倾角等于当地纬度为最佳。这样做的结果,夏天太阳电池组件发电量往往过盈而造成浪费,冬天时发电量乂往往不足而使蓄电池处于欠充电状态,所以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也有的观点认为所取方阵倾角应使全年辐射量最弱的月份能得到最大的太阳辐射量为好,推荐方阵倾角在X地纬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5度到20度。国外有的设计手册也提出,设讣月份应以辐射量最小的12月(在北半球)或6月(在南半球)作为依据。其实,这种观点也不一定妥当,这样往往会使夏季获得的辐射量过少,从而导致方阵全年得在讨论最佳倾角的选择方法之前,先介绍利用水平面上太阳辐射讣算斜面上太阳辐射的方法。因为我们需要使用的太阳辐射数据是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数据,而通常我们能够得到的原始气象数据是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数据。当太阳电池组件倾斜放置时,原始气象数据就不能代表斜面上的实际辐射,所以必须要测量斜面上的辐射数据或者采用数学方法对原始的水平面上的气象数据进行修正以得到斜面上所需的辐射数将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数据转化成斜面上太阳辐射数据

定朝向赤道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量,通常采用Klein提出的讣算方法: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总量Ht山直接太阳辐射量Hbt、天空散射辐射量Hdt和地面反射辐射量Hrt三部分所组成:

Ht =Hbt + Hdt + Hrt

对于确定的地点,知道全年各月水平面上的平均太阳辐射资料(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或散射辐射量)后,便可以算出不同倾角的斜面上全年各月的平均太阳辐射量。下面介绍相关公式和计算模型。

计算直接太阳辐射量Hbt引入参数Rb, Rb为倾斜面上直接辐射量Hbt及水平面

± Hb直接辐射量之比,Rb=—

Hb

4独立光伏系统最佳倾角的确定

对于负载负荷均匀或近似均衡的独立光伏系统,太阳辐射均匀性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很大,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可以引入一个量化参数, 即辐.

我国部分主要城市的斜面最佳辐射倾角城市纬度(e)最佳倾角

哈尔滨45.68 4>+3

长春43.90

沈阳41.77

北京39.80 "+4

天津39.10 2+5

呼和浩特40.78 "+3

太原37.78 2+5

乌鲁木齐43.78(b+12

西宇36.75(1) +1

JLZL州36.05"+8

银川38.48"+2

西安34.30"+14

上海31.17"+3

南京32.00彷+5

合肥31.85"+9

杭州30.23"+3

南昌28.67"+2

福州26.08"+4

济南36.68“ +6

郑州34.72力+7

武汉30.63彷+7

长沙28.204)+6

广州23.13“ -7

海口20.03"+12

南宁22.82"+5

成都30.67彷+2

贵阳26.58彷+8

昆明25.02“ -8

5光伏系统的硬件设计

光伏系统设讣中除了蓄电池容量和太阳电池组件大小设计之外,还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设备,即如何选择合乎系统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蓄电池、逆变器

(带有交流负载的系统)、控制器、电缆、汇线盒、组件支架、柴油机/汽油机(光伏油机混合系统)、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系统),对于大型太阳能光伏供电站, 还包括输配电工程部件如变压器、避雷器、负荷开关、空气断路器、交直流配电柜,以及系统的基础建设、控制机房的建设、和输配电建设等问题。

河南诚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河南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冬青街12号电话:1 传真:0 E-mail:hnchengnai@https://www.360docs.net/doc/2117907391.html, 网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117907391.html, 136

136

统是否使用蓄电池,要据实际情况而定。太阳电池组件的容量同样取决于客户的投资

规模。

4.5.光伏系统的硬件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中除了蓄电池容量和太阳电池组件大小设计之外,还要考虑如何选

择合适的系统设备,即如何选择合乎系统需要的太阳电池组件、蓄电池、逆变器(带

有交流负载的系统)、控制器、电缆、汇线盒、组件支架、柴油机/汽油机(光伏油机

混合系统)、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系统),对于大型太阳能光伏供电站,还包括输

配电工程部件如变压器、避雷器、负荷开关、空气断路器、交直流配电柜,以及系统

的基础建设、控制机房的建设、和输配电建设等问题。

上述各种设备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系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系统的规模、客户的要求等因素。太阳电池组件、组件支架、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有详细描述,在此不作介绍。

4.5.1.电缆的选取

系统中电缆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电缆的绝缘性能;

电缆的耐热阻燃性能:

电缆的防潮,防光;

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缆芯的类型(铜芯,铝芯);

电缆的大小规格。

光伏系统中不同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因为环境和要求的不同,选择的电缆也不相同。以下分别列出不同连接部分的技术要求:

1)组件及组件之间的连接

必须进行UL测试,耐热90°C,防酸,防化学物质,防潮,防曝晒。

2)方阵内部和方阵之间的连接

可以露天或者埋在地下,要求防潮、防曝晒。建议穿管安装,导管必须耐热90°C。3)蓄电池和逆变器之间的接线

可以使用通过UL测试的多股软线,或者使用通过UL测试的电焊机电缆。

4)室内接线(环境干燥)

可以使用较短的直流连线。

电缆大小规格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蓄电池到室内设备的短距离直流连接,选取电缆的额定电流为计算电缆连续电流的1.25倍。

2)交流负载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

1.25

倍。

3)逆变器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讣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1.25 倍。

4)方阵内部和方阵之间的连接,选取的电缆额定电流为计算所得电缆中最大连续电流的1.56倍。

5)考虑温度对电缆的性能的影响。

6)考虑电压降不要超过2%。

刀适当的电缆尺径选取基于两个因素,电流强度及电路电压损失。完整的计算公线损=电流X电路总线长X线缆电压因子

6供电系统的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包括太阳电池组件地基和控制机房的建设。太阳电池组件可以

安装在地而

上,也可以安装在屋顶上。如果光伏方阵安装在地面上,在设计施工的时候需要考虑建筑抗震设计(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太阳电池组件地基属于丙类建筑,要符合以下要求: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尽量选择坚硬土或者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

地基油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者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中砌块不宜低于MU10,小砌块不低于MU5, 砌块的砂

浆强度等级不宜于M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o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FsE二匚sfs (4.24)

FsE —为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设计值

匚s —为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ll-89fs —为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地基的液化等级采取一定的措施: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地而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涂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500mm;

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

下界,且处理后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应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挖出全部液化土层。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建设。

在西藏,青海和新疆,都存在大量的冻土地区。太阳电池组件地基的设计应针对季在酋藏,青海和新疆,都存在大量的冻土地区。太阳电池组件地基的设计应针对季

节性冻土地基和多年冻土地基分别进行设计计算,可参考《冻土地区

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JGJ 118-98o

对于组件基础,安装支架的混凝土基础技术规范。

1)基础混凝土的混合比例为1:2:4 (水泥、胶石、水),采用42号水泥或更细,胶石每块尺寸为20mm或更小;

2)基础尺寸建议为500mm长x 500mm宽x 400mm高。如果发现现场土壤疏松,要相应地增加基础深度。

3)基础的上表面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整光滑。

4)支架四个支撐腿所用的四个基础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5)基础上的预埋螺杆应该要求正确地位于基础中央,同样要注意保持螺杆垂直,不要倾斜。

6)基础上的预埋螺杆应该高出混凝土基础表而50mmo确保已经将基础螺杆的凸出螺纹上的混凝土擦干净。

7)要注意每付组件支架两个基础之间的朝向和尺寸。建议安装一付支架(不安装太阳电池组件),将四条支架安装到适当的位置,为基础建造作标记。如果太阳电池组件安装在屋顶就不需要考虑冻土的情况, 但是要考虑抗震对房屋和支架的技术需要。

3接地和防雷设计

太阳能光伏电站为三级防雷建筑物,防雷和接地涉及到以下的方面:(可参考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够电站站址的选择;

尽量避免将光伏电站建筑在雷电易发生的和易遭受雷击的位置;

尽量避免避雷针的投影落在太阳电池组件上;

防止雷电感应:控制机房内的全部金属物包括设备、机架、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都要可靠接地,每件金属物品都要单独接到接地干线, 不允许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防止雷电波侵入:在出线杆上安装阀型避雷器,对于低压的220/380V 可以采用低压阀型避雷器。要在每条回路的出线和零线上装设。架空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和电缆的金属外皮在入口处可靠接地,冲击电阻不宜大于30欧姆。接地的方式可以采用电焊,如果没有办法采用电焊,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接地系统的要求

所有接地都要连接在一个接地体上,接地电阻接地系统的要求

所有接地都要连接在一个接地体上,接地电阻满足其中的最小值,不允许设备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光伏电站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较严格,因此要实测数据,建议采用复

合接地体,接地机的根数以满足实测接地电阻为准。

光伏电站接地接零的要求

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RW4欧姆,满足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的要求。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要重复接地,RW10欧姆

防雷接地应该独立设置,要求RW30欧姆,且和主接地装置在地下的距离保持在3M以上。

总的来讲,光伏系统的接地包括以下方面。

防雷接地:包括避雷针、避雷带以及低压避雷器、外线出线杆上的瓷瓶铁脚还有连接架空线路的电缆金属外皮。

工作接地:逆变器、蓄电池的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保护接地:光伏电池组件机架、控制器、逆变器、以配电屏外壳、蓄电池支架、

电缆外皮、穿线金属管道的外皮。

屏蔽接地:电子设备的金属屏蔽。

重复接地:低压架空线路上,每隔2公里处接地。

接闪器可以采用12mm圆钢,如果采用避雷带,则使用圆钢或者扁钢, 圆钢直径

N48mm,厚度不应该小于等于4 mm2。

引下线采用圆钢或者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直径N8mm,扁钢的截而不应该小于4mm。

接地装置: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者圆钢。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者圆钢。圆钢的直径不应该小于10mm,扁钢截而不应小于100 mm2,角钢厚度不宜小于4mm,钢管厚度不小「3-5mm。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m,需要热镀锌防腐处理,在焊接的地方也要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电涌保护器。参考GB50057-94。

7太阳能光伏系统性能分析

对于己经建成的光伏系统,有必要对光伏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性能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己建成的光伏系统的工作状况,看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通过各种参量的分析找出对该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将来的光伏系建设积累经验数据。

因此需要对己建光伏系统进行长期的累计观测,以了解系统的工作过程,了解各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考核系统的部件和整体的工作性能。

光伏系统设计软件介绍

在进行光伏系统设计时,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来辅助设计。如果使用得当,能大大减少计算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准确度。例如,我们获得的气象数据中的太阳辐照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气象站记录的水平而上的数值,而进行光伏系统设计还需要特定倾角的数值,这样的转化一般计算相对复杂。借助软件只需要输入方位角或者倾角就能马上看到变化的系统结构,十分方便有效。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方案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传统的考试方式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五个步骤。随着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线考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考试模式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异地实时考试,可以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任意时间和可用地点参加考试,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 2、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线考试系统减轻了考试主管部门人员尤其是教师在命题、组卷、阅卷等方面繁重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省财政开支。在线考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纸张、印刷等考核费用。 4、在线考试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在线考试采用试题库方式提供试卷来源,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考试时各考生随机抽卷,试卷不完全相同,避免了互相参看导致的不公平成绩。自动阅卷功能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考生在交卷同时看到自己的成绩,降低了错误出现的概率和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更能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二、“在线考试系统”环境要求 软件环境:开发语言采用JAVA,数据库服务器方面则有MySQL,其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系统设计方案 3.1系统设计方案描述 该考试系统是基于WEB技术系统开发的一种,采用B/S的三层结构模式,使用j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机出题。管理员可以管理角色,并对系统模块、用户等进行处理;教师在题库添加试题,对用户的成绩进行管理。用户则通过选择不同类别的试卷,系统随机生成试卷并开始考试,查询成绩。 在系统设计和开发上,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分析和设计了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给出了主要功能的算法设计,包括题库组织、试卷生成、身份认证、考生答案存储、自动阅卷等。 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用户接口,能实现在线的用户认证、自动组卷、随机出题、时间限制、自动评卷、以及相关的考试题目的管理和考试的安排设置等功能

太阳能光伏设计方案

前言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集开发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于一体,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世界光伏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光伏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良好表现,我国光伏技术应用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的态势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广泛应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太阳能发电的利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电力输送到电网中供给其他负载使用,而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则从电网中获取电能,称谓并网发电方式。另一种是依靠蓄电池来进行能量存储的所谓独立发电方式,它主要用于因架设线路困难市电无法到达的场合,应用十分广泛。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本项目拟先设计一个独立系统,安装在客户工厂的屋顶上,用于演示光伏阵列采取跟踪模式和固定模式时发电的情况,待客户参考后再设计一套发电量更大的系统,向工厂提供生产生活用电。本系统建成后将为客户产品做出很好的宣传,系统会直观的显示采用跟踪系统后发电总量的提升情况。 1.2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 因本系统仅是一个参考项目,所以这里就只设计一个2.88kWp的小型系统,平均每天发电5.5kWh,可供一个1kW的负载工作5.5小时。 2.系统方案 2.1现场资源和环境条件 江阴市位于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至120°34’30”。气候为亚热带北纬湿润季风区,冬季干冷多晴,夏季湿热雷雨。年降水量1041.6毫米,年平均气温15.2℃。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其中4月-10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7.6℃。

12kW户用光伏系统典型设计过程

12kW户用光伏系统典型设计过程 前言: 随着分布式发电补贴的下降和光伏电站建造成本的降低,很多用户在选择安装户用光伏系统时,都希望最大化的利用屋顶的面积,尽可能扩大安装容量,以增加发电量,保障投资收益率。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以前大屋顶优势让户用光伏系统能够达到10kW左右,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优化,三相12kW逆变器的成本已经快速下降,接近于10kW逆变器的价格,12kW以上户用系统迎来大量应用场景。本文将从组件、逆变器,支架、线缆、配电箱的选型,到整体设计方案,以及电站收益预测等方面,与大家分享12kW电站的设计过程。 一、设计过程 1.项目勘察 农户自建住宅,水泥平屋顶,经现场勘测,设计组件排布示意图如下:

2.组件选择 在目前的组件市场上,275W~330W功率段的组件最为常用。本文的典型设计方案直流 侧建议选择两串输入,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系统效率。大家可根据项目特点在下表 中选用相应组件方案。 组件规格每串数量(块)电站总串数(串)电站总功率(KW)组件总数(块)

根据组件的参数和数量得到装机容量为300Wp* 46块=13.80KWp 3.支架方案及组件安装 水泥平屋顶的支架/组件安装步骤如下: ? 预置水泥墩基础 ? ? 用膨胀螺栓固定角铝底座 ? ? 固定角铝底座和角铝斜撑 ? ?

固定角铝后撑和斜撑,然后铺设导轨,用T头螺丝固定? ? 安装组件,用中压块和边压块固定

新型高效组件的应用给逆变器的性能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随着技术和成本不断的优化,纳通在考虑实际应用要求后,优化了产品性能,推出了12kW三相逆变器NAC12K-DT,最大直流输入电压可达到1100V,有着极高的功率密度和性价比。直流侧输入电压提高后,光伏组件(以多晶60片电池片计算)的单串数量从原来的最多22块扩充到24块, 子串数量减少,直流侧线缆的用量也随之减少,减少的线损,充分提升输出电量。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目录 1引言 (1) 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1) 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2) 3.1 系统容量的设计 (2)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 (3) 3.2.1 光伏组件方阵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3)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 (4) 3.2.3 一般设计方法 (4) 3.3 直流接线箱的选型 (5) 3.4 光伏控制器的选型 (7) 3.6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8) 结论 (9)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首先能缓解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还能解决边远地区居民用电难,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将从小型独立系统的发电原理,系统设计原理,及其本身具有的优势结合其受众群体的所需考虑的各方面因素来设计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型系统。通过理论与实际市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适合全国各地人民使用的优惠且实用的系统。 关键词: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优惠实用 1引言 当下,许多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也将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未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输出功率提供给本地负载(交流负载或直流负载)的发电系统。其主要应用于远离公共电网的无电地区和一些特殊场所,如为公共电网难以覆盖的边远偏僻农村、海岛和牧区提供照明、看电视、听广播等基本生活用电,也可为通信中继站、气象站和边防哨所等特殊处所提供电源。 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主要结构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蓄电池(组)、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在有需要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使用)以及一些测试、监控、防护等附属设施构成。 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后,在防反充二极管的控制下为蓄电池组充电。直流或交流负载通过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负责保护蓄电池,防止出现过充或过放电状态,即在蓄电池达到一定的放电深度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负载,当蓄电池达到过充电状态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充电电路。有的控制器能够显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充放电状态,并能贮存必要的数据,甚至还具有遥测、遥信和遥控的功能。在交流光伏发电系统中,DC-AC逆变器将蓄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变成能满足交流负载需要的交流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Vsyst运用)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北京市发电系统设计 课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703 姓名:严小波 指导教师:夏扬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1日

目录 1光伏软件Meteonorm和PVsyst的介绍---------------------------------------------3 1.1 Meteonorm--------------------------------------------------------------------------3 1.2 PVsyst-------------------------------------------------------------------------------4 2中国北京市光照辐射气象资料-------------------------------------------------------11 3独立光伏系统设计----------------------------------------------------------------------13 3.1负载计算(功率1kw,2kw,3kw,4kw,5kw)-----------------------------13 3.2蓄电池容量设计(电压:24V,48V)----------------------------------------13 3.3太阳能电池板容量设计,倾角设计--------------------------------------------13 3.4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间隔计算及作图。-----------------------------------------16 3.5逆变器选型--------------------------------------------------------------------------17 3.6控制器选型--------------------------------------------------------------------------17 3.7系统发电量预估--------------------------------------------------------------------18

光伏系统设计

光伏系统设计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讲述光伏系统的常见类型、一般设讣原理和方法、光伏系统的测试以及性能分析。 1.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太阳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它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 光伏组件方阵:由太阳电池组件(也称光伏电池组件)按照系统需求串、并联而成,在太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 蓄电池: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负载需求大于太阳电池组件所发的电量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满足负载的能量需求, 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储能部件。LI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常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对于较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采用深放电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深放电吸液式铅酸蓄电池等。 控制器:它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条件加以规定和控制,并按照负载的电源需求控制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对负载的电能输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控制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有将传统的控制部分、逆变器以及监测系统集成的趋势,如AES公司的SPP和SMD系列的控制器就集成了上述三种功能。 逆变器:在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中,如果含有交流负载,那么就要使用逆变器设 备, 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或者蓄电池释放的直流电转化为负载需要的交流电。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含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光伏系统的应用具有多种形式,但是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 交流、直流供电系统(AC/DC) 及上述的三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不同的是,这种光伏系统能够同时为直流和交流负载提供电力,在系统结构上比上述三种系统多了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专业设计书

光伏发电工程 项 目 方 案 设 计 书

目录 一、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依据 (4)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4) 2.1日照资源 (4) 2.2接入系统条件 (6) 三、总体方案设计 (6) 3.1光伏工艺部分 (6) 3.2太阳电池组件选型 (7)

3.3光伏阵列设计 (12) 3.4系统效率分析 (15) 四、电气部分 (16) 4.1概述 (16) 4.2系统方案设计选型 (16) 4.3电气主接线 (20) 4.4主要设备选型 (20) 4.5防雷及接地 (30) 4.6电气设备布置 (31) 4.7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 (31) 五、工程案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配置以及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光伏系统用来供给小区道路亮化用电及楼宇亮化用电。该系统设计使用最大负荷50KVA,为保证系统在连续阴雨天或其它太阳辐射不足情况下正常使用,系统接入市电作为辅助能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为减少系统因直流端电流过大造成的线路损耗,系统采用220V直流接入逆变输出三相380V/220V交流。针对固定式安装电池板,采用最佳倾角进行安装,地区最佳角度为46度(朝向正南),控制柜、逆变器及蓄电池储能系统均须安放于在室。 1.2 编制依据 本初步设计说明书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的: 1)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 2)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3)GB31/T316—2004《城市环境照明规》; 4)GBJl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5)JGG/T16—9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6)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 7)《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 8)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2.1日照资源 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在917~2333kWh/㎡年之间。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 小时。

在线考试系统方案设计书

在线考试系统 方 案 书 概述 传统的考试方式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五个步骤。随着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而且容易

出错。因此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线考试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线考试系统突破了传统考试模式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异地实时考试,可以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任意时间和可用地点参加考试,大大提高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 2、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线考试系统减轻了考试主管部门人员尤其是教师在命题、组卷、阅卷等方面繁重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省财政开支。在线考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省了纸张、印刷等考核费用。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1、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要目的 在线考试系统提高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减轻了出题、组卷、阅卷、试卷统计等繁重的工作量,增强了试卷批阅及试卷数据统计的客观公平性,实现了考试信息管理以及考试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以安全稳定为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安全性是考试系统质量高低一个重要的检测标准。测试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如试题、试卷、成绩、身份等信息都应高度保密,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为系统设置安全的入口,防止非法访问和非法攻击。 3、以智能便捷为系统设计原则 考试系统应融入智能化思想,组卷、阅卷等较繁琐的工作过程需要以较智能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把大量的信息适当的分解后呈现给用户,使用户的操作有章可循,提高系统的便捷性。 主要模块设计及系统管理功能说明: 一、我的考试功能模块 我的考试分为参加考试,历史考试 1、参加考试功能分析:参加考试这块是给学生们考试用的,学生可以通过学号,密码进入 考试系统,并选择要考试的科目进行考试。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提高了工作效率。考生点击“开始答题”按钮后,显示试卷内容,并且开始计时,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交卷,时间到时就会强迫交卷;在规定时间内交卷,交卷后自动阅卷,考生可直接看到自己本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思路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思路

摘要:简要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思路和组成光伏系统器件选型方法,分析和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热点和核心技术。 前言:当今世界,能源是促进经济发达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目前所使用之主要能源为化石能源,然而其蕴藏量有限,且在开发过程造成空气污染、环境破坏,积极开发低污染及低危险性的新能源乃为迫切需要。 太阳能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技术。太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干净、安全且随处可得的清洁能源,因此各国均不断地研发各种相关技术,藉以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并降低发电成本,推广普及使用太阳能。

第一部分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原理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又称光伏发电系统),从大类上分为 独立(离网)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大类。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在偏远地区可以 作为独立的电源使用,也可以与风力发电机或柴油机等组成混合发电系统,在城市太阳能光伏建筑集成并网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属于分布式发电的一种。它能够减少电网用电,大大减轻公共电网的压力,就近向电网输送电力。 1.1独立的电源使用(光伏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组件组成太阳电池方阵,在充足情况下,一方面给负载供电(直流负载,若交流负载需要逆变器),另一方面给蓄电池组充电,晚上依靠蓄电池组放电供负载使用(如下图示意)。 图1-1直流负载光伏发电示意图 在方阵工作时,阻塞二极管防止向电池方阵反充电,止逆二极管两端有一定的电压降,对硅二极管通常为0.60.8V ;肖特基或锗 太阳电池方阵 控制器 负载 阻塞二极管 蓄电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专业)

某学校 512K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2013年10月10日 项目编号:XXX

目录 1工程概述 (3) 1.1工程名称 (3) 1.2 地理简介 (3) 1.3 气象资料 (3) 2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 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 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 3方案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设计原则 (5) 3.3 系统选型设计 (6) 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 3.4.1电池组件 (6)

3.4.2 组件结构图 (7) 3.4.3 并网逆变器 (8) 3.4.4 并网逆变器规格 (9) 4发电量估算 (10) 5系统的社会效益 (10) 5.1社会效益(25年) (10) 6设备材料清单及造价一览表(此报价含税不含物流费用) (11) 7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 (11) 8合利欧斯优势 (16) 8.1 与保利协鑫(GCL)的合作 (16) 8.2 与河北**的的合作 (17) 1工程概述 1.1工程名称 河南**外国语学校512kW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3月27日,终止于5月20日,历时55天;夏季开始于5月21日,终止于9月7日,历时110天;秋季开始于9月8日,终止于11月9日,历时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为冬季,长达137天。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1.3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郑州气象数据为参考。 表1 气象资料表

《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2) 二、系统概述 (2) 三、运行环境 (2) 四、系统分析 (3) 五、总体设计 (3) (一)系统可行性分析 (3) (二)系统需求分析 (4) 六、系统设计 (5) (一)试题(客观题部分)设计 (5) (二)数据库设计 (5) (三)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7) 七、设置数据库 (11) 八、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12) 九、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2)

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 姓名:马启刚学号:指导教师:谢允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在国际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Web的考试系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尽管传统的考试形式应用还非常普遍,但伴随着远程教学的推广普及,作为远程教学系统子系统的在线考试系统呼之欲出。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目前硬件价格普遍下跌与宽带网大力建设的有利优势,基于B/S模式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这一ASP应用程序。它运用方便、操作简单,效率很高,现阶段虽只实现了试卷的客观题部分(判断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但已具有试题(卷)录入、修改和查询,组卷以及进行在线考试等重要功能,也就是说基本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随时随地考试并迅速获得成绩,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出题、组卷和改卷等繁重的工作量。 关键词:在线考试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B/S WEB-based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Name : Ma Qigang Student Number : 09 Advisor : Xie Yun Abstract:Using the network and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the union the hardware price generally falls at present the advantageous superiority which constructs vigorously with the wide band net, we based on B/S mode and has developed The ASP application of "WEB-based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It utilizes, the operation conveniently simple, efficiency very high, the present stage although only realized the examination paper objective topic to be partial (judgment topic, single item choice and many choices), but had the test question (volume) to input, the revision and the inquiry, the group volume as well as carries on the on-line test and so on the important function, in other words has basically realized no-paper the test, satisfied any authorization the examinee took a test anytime and anywhere and rapidly obtains the result, at the same time also greatly reduced the teacher to set the topic of a composition, the group volume and changes the volume and so on the arduous work load. Key word: On-line Examination ACCES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B/S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1(1)班级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任琰学号:1109030135指导老师:王云 设计地点:四号楼4301教室 起讫时间:2013.07.01—2013.07.05 完成报告书时间:2013年7月5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印 2013年1月

课程设计要求 各专业学生应根据课程任教老师的要求,做出选题计划,并按下列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一、学生应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量。 二、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格式统一,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按课程设计格式要求书写。程序清单不够填写时统一用A4纸补充并粘贴。对不按格式要求书写或打印的报告书一律不收,也不得进行答辩和评分。 三、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不得相互抄袭。在答辩和批阅过程中发现源程序相同或有大面积抄袭现象,课程任教老师有权通知学生重做,不得给予评分,并通知相关系部做出处理。 四、学生课程设计结束后应提交的材料: (1)课程设计说明书(3000字以上); (2)包含完整的、正确的源程序代码(含电子文档); (3)答辨材料(介绍课程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情况 序号名称编著者出版社 1《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教程》吴京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SQL SERVER200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徐人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4《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崔小军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报5《考试分析系统和题库的设计与实现》李大可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设计考核情况 教师评价情况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生答辩情况 答辩(组)评语: 主答辩老师:____________(签名) 答辩日期:年月日 综合成绩评定情况 综合评价等级:__________________ 注:共分五个等级(1.优秀2、良好3、中等4、及格5、不合格)

太阳能光伏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项目设计方案

太阳能光伏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项 目设计方案 1.1概述 传统的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严重的环境污染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 源的需求有增无减,能源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化石能源储量的有限性是发展可 再生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的分析,按照目前已经探明的化石能 源储量以及开采速度来计算,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 41年,其年占世界能源总消 耗量的40.5%,国内剩余可开采年限为15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61.9年,其年占世 界能源总消耗量的24.1%,国内剩余可开采年限30年;煤炭剩余可采年限230年,其 年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25.2%,国内剩余可开采年限81年;铀剩余可采年限71年, 其年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 7.6%,国内剩余可开采年限为50年。 太阳能利用和光伏发电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太阳能 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制定了相应的导向政策。在光伏发 电的历史上,最早规模化推广的是日本,而后是德国,再发展到现在大力推广的包括美 国、西班牙、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超过 40个国家与地区,如日本 “新阳光计划”、欧盟“可再生能源白皮书”,以及美国国家光伏发展计划、百万太阳能 屋顶计划、光伏先锋计划等的相继推出,成为近年来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主要动 力。根据欧盟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总能耗10%以上,到2050年太阳能发 电将占总能耗20% 1.2光伏照明系统的结构 光伏照明系统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即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照明电路、 负载,如下图1-1所示。 在系统中,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及蓄电池对负载的供电, 对蓄电池性能、使用寿命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光伏系统主要由于控制器控制蓄电池 充电方式不合理,降低了蓄电池寿命而导致整个系统可靠性不高,因此,在控制器的设 计中采用什么样的充电 图1- 1光伏系统组成框图

6kW户用光伏系统典型设计全过程

6kW户用光伏系统典型设计全过程 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6kW光伏电站设计全过程,小固从组件、逆变器、线缆、配电柜的选型到整体设计方案和详细清单以及电站收益预测进行了下面的分享。 一、设计过程 1 项目简介 农户自建住宅,南北朝向,希望在闲置的楼顶装上光伏电站,合作的EPC提供的是300Wp的组件,经过测算,楼顶面积可以安装22块组件。 安装排布图及效果图 2 组件的选择 用户希望装机容量尽量大,故EPC帮客户选择了300Wp的高效组件,该组件有着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其技术参数如下:

1 组件的主要参数Pm=300Wp;Voc=39.85V, Vmpp=32.26V,Imp=9.30A,Isc=9.75A。2 根据组件的型号和敷设的数量计算得到6.6KWp(300Wp*22块)的装机容量。根据装机容量、组件实际排布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逆变器。 3 支架方案 本次项目为斜屋面琉璃瓦屋顶,在安装支架时一般采用主支撑构件与琉璃瓦下层屋面固定,来支撑支架主梁及横梁,组件与横梁之间采用铝合金压块压接。在安装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屋面的防水工作并且合理的布置线缆。

支架安装方式 4 逆变器的选择 该项目容量为6.6kWp且并网电压为220V,故选择单相双路GW6000D-NS这款光伏逆变器,超配比为1.1倍。 逆变器电气参数 组件的朝向、倾角完全一致,分为两个相同的组串,每串11块组件,接到逆变器的直流侧。如下图所示。

组件逆变器接入方式 5 线缆的选择 1 直流侧线缆 直流线缆多为户外铺设,需要防潮、防晒、防寒、防紫外线等,因此分布式光伏系统中的直流线缆一般选择光伏认证的专用线缆,考虑到直流插接件和光伏组件输出电流,目前常用的光伏直流电缆为PV1-F 1*4mm2。 交流侧线缆 交流线缆主要用于逆变器交流侧至交流汇流箱或交流并网柜,可选用YJV型电缆。长距离铺设还要考虑到电压损失和载流量大小,6KW单相机交流线缆推荐使用YJV-3*6mm2。

光伏发电系统_毕业设计

1. 引言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都离不开能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某些自然资源得到能,因而,把具有某种形式能量资源以及由它加工或转换得到的产品统称为能源。前者叫自然能源或一次能源,如矿物燃料、植物燃料、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后者通常又把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称为新能源,其围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又称为常规能源。 值得注意,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从广义的角度看都来自太阳能。由大气、陆地、海洋、生物等所接受的太阳能都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源泉。矿物燃料是古生物长期沉积在地下形成的,它的形成源自远古的太阳能。[9]水的蒸发和凝结,风、雨、冰、雪等自然现象的动力也是靠太阳,因而水能、风能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能。生物质能是通过光合、光化作用转化太阳辐射能取得的。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水的吸水作用产生潮汐能。 世界上最丰富的永久能源是太阳能。地球截取的太阳能辐射能通量为1.7ⅹ1014kW,比核能、地热和引力能储量总和还要大5000多倍。其中约30%被反射回宇宙空间;47%转变为热,以长波辐射形式再次返回空间;约23%是水蒸发、凝结的动力,风和波浪的动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能量不到0.5%。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总量为1ⅹ1018kW·h。这相当于5ⅹ1014桶原油,是探明原油储量的近千倍,是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余倍。 太阳的能量是如此巨大,正如通常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太阳辐射能的通量密度较低,大气层外为1353W/m2.太通过大气层时会进一步衰减,还会受到天气、昼夜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太阳能对地球又呈现间歇性质,时高时低,时有时无。太阳能须加有储热装置,这些都使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初期投资变得昂贵。综上所述,太阳能利用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总能量很大,但太阳能通量密度较低; (2)是可再生的能源,但又具有间歇性; (3)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4)太阳能本身是免费的,有效利用它的初期投资较高; (5)太阳能热利用较容易实现热能能级的合理匹配,从而做到热尽使用。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毕设参考)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2年12月26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评阅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完成期限:自2012 年12 月17 日至2012 年12 月28 日共 2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在线考试系统旨在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管理,对一些科目的考试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局域网进行,方便校方考务的管理,也方便了考生,尤其适合考生分布广,不易集中的远程教育。我主要开发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JAVA在线考试管理子系统,它包括试题管理、考生管理、在线制作试卷、控制学生考试的设置、试卷审批等功能。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对JAVA在线考试管理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部过程。运用ER图,程序流程图等对在线管理子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在线考试;j2EE

1 课题描述 (3) 1.1 开发背景 (4) 1.2 系统开发目标 (4) 1.3 开发工具的选择 (4) 2 需求分析 (2) 2.1 背景分析 (2) 2.2 可行性分析 (2) 2.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2) 2.2.2 经济可行性 (2) 2.2.3 方案可行性 (2) 2.3 概要设计 (2) 2.4 总体设计 (3) 2.4.1 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3) 2.4.2 系统功能模块 (4) 3 数据库设计 (5) 3.1数据字典 (5) 3.2 数据库的连接 (7) 4 详细设计 (8) 4.1 公共类设计 (8) 4.2 在线考试模块设计 (9) 4.3 查看考生试卷模块设计 (10) 4.4 考试设置信息维护模块设计 (10) 4.5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11) 5 程序调试与测试 (1) 5.1 系统运行环境 (1) 5.2 测试目的 (1) 5.3 各功能模块测试 (1) 5.3.1 在线考试模块测试 (1) 5.3.2 查看试卷测试 (2) 5.3.3 管理员模块 (3) 5.3.4 用户管理模块测试 (5)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户用光伏离网系统典型设计

户用光伏离网系统典型设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有小部分偏远地区,没有解决基本用电问题,无法享受现代文明,光伏离网发电可以解决无电或者少电地区居民基本用电问题。 户用光伏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支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以及配电系统组成。系统电气方案设计,主要考虑组件、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的选型和计算。设计之前,前期工作要做好,因为离网系统都是定制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需要先了解用户负载类型和功率,白天和晚上的用电量,安装地点的气候条件。光伏离网系统,用电要依赖天气,没有100%的可靠性。 离网系统由于必须配备蓄电池,且占据了发电系统30-50%的成本。而且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在3-5年,过后又得更换,从经济性来说,很难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只适合缺电的地方使用。 离网系统和并网系统不一样,组件和逆变器并不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去配置,而是要根据用户的负载,用电情况和当地的天气条件来设计: 1、根据用户的负载类型,及功率确认离网逆变器的功率 家用负载一般分为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洗衣机、空调、冰箱、水泵、抽油烟机等带有电动机的负载是感性负载,电动机启动功率是额定功率的3-5倍,在计算逆变器的功率时,要把这些负载的启动功率考虑进去。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要大于负载的功率。但对于一般贫困家庭而言,考虑到所有的负载不可能同时开启,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负载功率之和乘以0.7-0.9的系数。下面的列表是常用家用电器的功率,供设计时参考。

2、根据用户每天的用电量确认组件功率 离网系统可用的电量=组件总功率*太阳能发电平均时数*控制器效率*蓄电池效率。组件的设计原则是要满足平均天气条件下负载每天用电量的需求,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每天发电量要稍大于负载每天用电量。因为天气条件有低于和高于平均值的情况,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基本满足光照最差季节的需要,就是在光照最差的季节蓄电池也能够基本上天天充满电。但在有些地区,最差季节的光照度远远低于全年平均值,如果还按最差情况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那么在一年中的其他时候发电量就会远远超过实际所需,造成浪费。这时只能考虑适当加大蓄电池的设计容量,增加电能储存,使蓄电池处于浅放电状态,弥补光照最差季节发电量的不足对蓄电浊造成的伤害。组件的发电量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用电,还要考虑控制器的效率和机器的损耗以及蓄电池的损耗。 组件的安装角度要考虑用户的地理位置,尽量满足夏季和冬季的要求,在我国,太阳能电池的方位角一般都选择正南方向,以使太阳能电池单位容量的发电量最大,最理想的倾斜角是使太阳能电池年发电量尽可能大,而冬季和夏季发电量差异尽可能小时的倾斜角。 灯泡、电风扇、电吹风这样的负载,用电量等于功率乘以时间;空调、冰箱这样的负载,是间隙性工作的,空调的耗电和室内外温度差、房间面积、空调的能效率有很大关系,1台1P的空调,晚上用8小时,耗电1-5度不等。 3、根据用户晚上用电量,或期望待机时间确定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任务是在太阳能辐射量不足时,保证系统负载的正常用电。对于重要的负载,要能在几天内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要考虑连续阴雨天数。对于一般的负载如太阳能路灯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 年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3) 1.1 工程名称 (3) 1.2 地理简介 (3) 1.3 气象资料 (3) 2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 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 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 3 方案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设计原则 (5) 3.3 系统选型设计 (6) 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 4 发电量估算 (11) 5 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 5.1 经济效益 (11) 6 设备材料清单 (12) 7 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照片 (12) 8 英利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图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名称 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 项目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1.3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保定市气象数据为参考。 表1 气象资料表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WEB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0313413、14、19 学期:2016年春季 成 2016年7月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试作为衡量人的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并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学历考试、资格证书考试层出不穷。同时,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大学校已经开始采用课程的上机考核方式,传统的考试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了,必须要改革,因此在线考试系统应运而生了。我们在保持原有绝大部分功能的前提下,不仅需发完善原有功能,加入许多新的功能,使得题目管理,上机考试,试卷评分,考试分析更加方便完善。基于web 和数据库的在线考试系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基于Internet或者局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本系统对课程进行各个章节的综合测试和评分,以检验学习效果。管理员利用本系统可以进行试卷的测试。同时系统能过进行分数的统计以及成绩的查询,为学生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在线考试系统旨在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管理,对一些科目的考试可以通过互联在线或局域网进行,方便校方考务的管理,也方便了考生尤其适在线考试系统旨在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管理,对一些科目的考试可以通过互联在线或局域网进行,方便校方考务的管理,也方便了考生。尤其适合考生分布广,不易集中的远程教育。利用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帮助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更系统、更科学的管理。在线考试系统作为一种崭新的、有着极大优越性的教学评价手段,日益成为数据库管理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实现了系统管理、考生管理、在线考试、在线制作试卷、控制学生考试、试卷审批等基本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