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CPTED模式的引入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住区建设发展迅速。城镇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环境,人们对其安全性的需要最为迫切。但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城镇住区,在建造之初,规划设计人员往往并不了解犯罪方式、犯罪诱因、犯罪易发地点环境特征等情况,大多将目光集中在住区的外观设计、居室内部功能、采光性、通透性等方面,而严重忽视了住区在预防犯罪方面的功能。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改造和重新设计,增加对犯罪的阻隔、监控能力,即可达到减少犯罪行为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目的。该模式包含加强监视、接近控制、领域强化、活动支持、维护保养、目标强化等若干原则。其实质是通过环境的改变降低犯罪率。即通过针对各种“侵入型”、“机会型”犯罪的“防御性设计”,减少犯案机会,促使居民能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非正式控制与防卫,促进社区人员的交往,藉此降低犯罪率、减少居民对犯罪的恐惧感。

因该犯罪防控模式的操作性较强,效果显著,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将CPTED 的理念和模式运用到社区建设、改造中,效果良好。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CPTED的应用使得贩毒、入室盗窃和普通犯罪率下降15%至100%。在英国,布莱耐格温特郡的部分住区在实施该模式以后,其入室盗窃犯罪和交通工具盗窃犯罪的发案率下降了40%,因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较其他住区低25%。格拉斯哥市的部分建筑依照该模式的标准进行翻新之后,入室盗窃犯罪的发案率较翻新之前下降了61%,而其他未经翻新的建筑物同期入室盗窃犯罪发案率的降幅仅为17%。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具体举措

当前,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城镇新社区建设也发展迅速。而与此相伴,各种传统的盗窃、入室抢劫等“侵入”型犯罪居高不下,旧有的犯罪防控模式、警务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犯罪防控社会化的大方向下,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以CPTED理论为指导,从犯罪防控的角度对社区环境、建筑物的规划设计进行规范,成本小、阻力少、见效快、效益高,潜力巨大,恰逢其时。具体工作中,以下两点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其一,统筹协调方面。住区建设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可谓千头万绪。为此,有必要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经验,成立一个权威、高效的住区建设协调机构,统筹相关事项。

比如,英国的规划工作自2002年5月开始由副首相办公室负责,直接由副首相进行领导。此后,英国警察部门制订了一项全国性的审查计划,这一计划由英国警察协会支持和管理,并获英国内政部后援。每个警察部门都有若干的建筑联络官或犯罪预防设计顾问,他们通过与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开发商、住宅建筑协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磋商,以确保尽可能多的建筑项目按照要求进行建造或改建。计划实施后,犯罪率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采用类似计划。

而美国的坦佩市的《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条例,则明确将对犯罪预防计划进行评估的权力赋予警方,且赋予警方对不符合CPTED规格的建筑工程进行强行终止的权力。

其二,法律建设方面。我国目前仅有建设部与公安部先后于1991年、199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两个文件仅就住宅的“设计”、“设施”方面提出了一些纲领性要求,并未对住区的规划设计方面的犯罪预防功能提出明确、细致的规范要求,指导意义不大,操作性不强。

而美国的坦佩市于1997年实施《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条例,已经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全面引入CPTED概念。该条例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照明、景观、墙壁以及接近控制的出入口等设施的具体安全防范要求进行了明确规范;同时,还对指示牌、住所标志、摄像头的设置和停车场的构造等设施的标准和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

而且,对于新建的以及需改建部分超过50%的建筑物,对现有的多户住宅的各代人的分割登记时也要求适用该规定。紧随其后,为将CPTED制度化,英国则于1998年制定并颁布了《犯罪和不当行为法(犯罪和障碍法)》。副首相办公室将城市规划政策案中的核心部分“城市规划体系和预防犯罪”规定为环境设计和预防犯罪的准则。地方政府必须制订与此政策相符的“防范用城市设计方针”,并在公共设施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中使用。

受英、美影响,澳大利亚则于20世纪80年代年以后开始以犯罪学研究所为中心进行C PTED相关内容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多数地方政府制定了有关条例和政策,并明确了相关程序。

2001年4月,澳大利亚的《环境设计评估法》获得通过。该法规定,对任何建筑物的新建和改建都需通过官方评估和审批,所有新建筑都要从犯罪预防的角度考虑其设计。对此,我们可在大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踏实立足本国国情、不同住区区别对待的前提与原则下,从犯罪的空间防控角度出发,在全国各地广泛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一个层次较高、内容较全、操作性强、统合性高的法律文件,全面提出基础性的规划设计要求和建设标准,以供

各地规划、设计、园林、交通、安防、公安等建设和执法部门在住区建设时严格遵循,一体配合。

犯罪预防的新思路:利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奥斯卡?纽曼的“防卫空间理论”述评

刘广三李艳霞

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发生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环境设计,制造一种防卫空间以预防犯罪的发生。美国犯罪学家和行为建筑学家奥斯卡·纽曼在《可防御的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1973年)一书中提出“防卫空间理论”并将这种方法系统化。“可防御的空间”这一思想的理论根据是:利用环境设计改变物理环境的空间样式的功能,以此改变居民的行动方式和增加相互间的社会联系,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1[1]纽曼在书中说:“既然我们不能抑制人们的犯罪动机,我们何不从犯罪的目标和条件上去限制犯罪。因为众所周知,没有作案的条件和目标,犯罪是不能发生的。”2[2]防卫空间就是一种本身具有防范犯罪的自然属性的建筑设计模式,这种建筑设计模式向居民和潜在的犯罪人都表明,这座建筑内外的所有人都受到监视,从而对潜在犯罪人的心理产生抑制作用,使其不敢在这一地区进行犯罪。

一、“防卫空间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利用环境设计改变物理环境的空间样式的功能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奥斯卡·纽曼这一“防卫空间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以现代建筑结构的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为指导,考虑到建筑为人服务的功能,结合建筑空间性的特点,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西方建筑结构所体现的开放、随意的民族传统最终促成了“防卫空间理论”的产生。

(一)现代建筑结构的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要求与犯罪预防结合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城市建筑结构的形成是厂商和居民追求最大效益和效用的结果。优化城市空间建筑结构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但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点却不同,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空间建筑结构优化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3[3]视觉效益优先、环境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优先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欧洲中世纪盛行的以高直尖塔式的教堂为其主要外在形式的哥特式建筑,对视觉造成很大的冲击性,在人与“神”的尺度对比中显示了当时人卑微的社会地位;文艺复兴冲破了人们精神的桎梏,带来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人文主义的倾向反映在城市规划思想上,建筑结构从“神”的尺度降为“人”的尺度;工业革命促使现代建筑的出现,在大城市地价日益昂贵的情况下,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在芝加哥出现,顿时风靡全球,而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忽视了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造成城市空间结构过分集中,使城市充斥着玻璃和混凝土以及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的建筑。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成为今日西方哲学的背景下,把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

出发点,关心人、对人的本质进行反思成为哲学的根本任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构成城市的主要要素并在城市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不仅仅是“经济人”,而且也是“社会人”,他们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4[4]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反对把主观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提倡群众参与,协调好各种关系和力量,用社会价值决策观念替代优良者价值决策的观念,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筑结构规划的主题。在美国“保证家家户户拥有体面的住宅和适宜、安全的生活居室环境的国会目标,始终是规划界所奉行的准则和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促使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居民的安全的需要,必须与犯罪预防相结合。这一方面是由犯罪学发展的历史所决定,另一方面则由于美国当前的社会状况。

以贝卡利亚为代表的犯罪古典学派注重人的行为,并把人的行为作为处罚的出发点;而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犯罪实证学派则重点考虑“人”的因素,正如美国犯罪学家施耐德所言,龙勃罗梭完成了由“行为”到“行为人”转变的历史使命。菲利、李斯特拓宽了犯罪学研究的方面,从二十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把犯罪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人们开始观察社会对犯罪所造成的影响,开始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等对犯罪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的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还造成了人们的恐惧。犯罪给美国造成极大的损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就此专题采访了许多经济学家和刑事司法专家,并根据调查情况对社会为犯罪问题所付出的代价作了如下估算:

刑事司法体制开支 780 亿美元

私营企业与个人保安开支 640 亿美元

生命丧失与工作损失 2020 亿美元

危害企业犯罪造成的损失 1200 亿美元

酗酒开车所造成的损失 1100 亿美元

除了物质损失之外,美国社会还付出了不可估量的精神代价。犯罪不断发生使整个社会不得安宁,人们失去安全感。警方不断告诫公众:不要在夜间独自出门,不要让人看出家中无人,不要让陌生人进屋,务必在门上装上猫眼与锁链,迁入新址务必换上新锁,晚上家里务必拉上窗帘,汽车库内务必关紧窗门,取下钥匙,察觉异常务必立即报告警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4年1月17日社论对犯罪问题给儿童们所造成的困境做出了这样的概述:“美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夺走了行为自由,他们感到必须把家园改造成城堡,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必须把他们关在家里。”5[5]所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犯罪预防问题都很重视,联邦政府于1984年通过的《联邦综合犯罪防止法》,这一立法的通过使美国犯罪学家和社会各界对犯罪预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即犯罪预防必须是多层次、综合性的以实现减少犯罪总量和减轻公民对犯罪的恐惧为目标。近年来,美国倡导了综合理论来预防犯罪。

综合预防理论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一般性而不是针对具体犯罪而是找出各种有利于滋生犯罪或进行犯罪的环境机会,而加以改善和控制。包括:(1)通过环境预防设计预防犯罪;(2)通过邻里合作预防犯罪;(3)通过大众宣传

工具预防犯罪;(4)通过法律的威慑预防犯罪。第二层次包括四个方面:(1)预测犯罪,主要采取临床预测和保险统计式预测两种方式;(2)发现犯罪高发区,进行社区预防;(3)对轻微违法行为或少年犯罪实行转处—非刑事处罚,以避免刑罚的副作用;(4)通过学校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三层次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适用刑罚的特别威慑作用预防被判刑的罪犯再次犯罪;(2)通过监禁刑剥夺犯罪人的犯罪能力,预防其再次犯罪;(3)通过矫正措施预防其再次犯罪。其中第一个层次的第一个方面,通过环境预防设计预防犯罪,即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结构与犯罪预防结合。总之,社会效益优先要求建筑设计不能仅仅从个体上考虑,还必须结合环境因素,从社会犯罪预防的角度考虑。

(二)建筑为人服务的功能决定了建筑结构与犯罪预防的结合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建筑的功能包括基本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而现代建筑往往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但建筑作为人生存的空间,一旦出现就会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形态,建筑的这一作用是不能低估的。现代建筑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派的建筑师肩负着使建筑适应工业化革命、工业化社会的重任,所以只得把建筑当作工业产品来建造。既然是工业产品,就得按工业化的方式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因而在这种技术的“大爆炸”中诞生了没有装饰、没有传统的现代建筑,这正是工业化时代的反映,是新的建筑产品、新材料和新建筑体系所带来的结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现代建筑的黄金时代,五十年代达到了顶峰,迅速普及并商品化,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现代建筑运动已基本上失去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生产力,它全面地受到了冲击,原因正是其未考虑到建筑中“人”的因素。

我们正走向高技术和高情感两个方向,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给一种新技术配上一种起补偿作用的、加以平衡的反映,否则,人们就会感到一种由于高技术所造成的孤独感,新技术就会受到排斥。建筑和城市同样如此,当冷冰冰的代表今天的科学成就的摩天大楼林立于城市之中,使城市的尺度远离了人的尺度,人们在城市中感到的是紧张和压抑。6[6]人们需要自己的住宅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舒缓自己的紧张气氛。所以,住宅在建筑结构创造上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关心人的情感,使之具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德国曾于70年代以定点爆破的方式炸毁了一座早期的“无生命感”的住宅,从而宣布了人们对建筑态度的改观,而强调居住的人性化,德国的规划手法抛弃了“兵营式”,变得更加开放与活泼,这一举动被德国称之为“把城市交还给居民”。在城市住宅建筑领域从居住环境到居住条件两方面给予“都市细胞”以更趋人性化的关照,业已成为人居建设的主导方针。

1992年6月11日的《明星》刊载有这样一篇新闻:“不能在此居住和生活”,标题下有简短的解释:没有绿地,只有灰色(指住宅的颜色),在柏林的黑勒斯多夫的混凝土仓库式建筑住着9万人!美国建筑学家、犯罪学家奥斯卡·纽曼先生认为,应该让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公司等清楚地了解,如何在设计和规划的最初阶段就着手解决住宅区的安全问题,他的这一思想出自其对纽约市的悉心观察和研究。为了能很好的利用有限而又十分昂贵的地皮,在战后的纽约,高塔般的仓库式建筑林立。作为纽约市的建筑师,纽曼认为,这种住宅虽然能较好地利用空间,但并未能考虑到居民心理上的需求。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未过

多久,这些大楼的内部便开始遭到居民的破坏,最常见的是信箱和照明设施被毁,楼梯上方的墙壁和电梯间涂满了乱七八糟的字句…….因此,这些巨大的仓库式混凝土建筑物又在短时期内看上去像个贫民窟。7[7]

当前,社会犯罪问题已成为美国人除医疗保险以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1995年美国民意测验显示:89%的人感到犯罪问题日益严重,83%的人担心一生之中有朝一日成为受害者,87%的美国人认为犯罪问题应该是美国政府和国会首先解决的问题。《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5年2月6日提供了这样一个犯罪时针:8[8]财产犯罪每3秒钟1起

盗窃罪每4秒钟1起

抢劫罪每48秒钟1起

暴力犯罪每16秒钟1起

强奸犯罪每5分钟1起

杀人罪每21分钟1起

建筑应该从其为人服务的功能出发,结构设计时应与犯罪预防相结合。正如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的理论所指出的,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宗教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安全需要包括对自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需要,而且只有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较低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考虑社交需要、宗教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当前的美国,犯罪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安全,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的总体水平,建筑应该应与犯罪预防相结合,因为建筑的最高本质是人,建筑空间其实是人性的一种空间化,而不能是缺乏人的生活气息的冷冰冰的机器和千篇一律的方盒子。

(三)建筑空间性的特点使建筑结构必须考虑犯罪预防建筑不同于绘画、雕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可以进入其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在建筑中,人是在建筑物内行动的,随时随地领会其内部内容。所以,建筑物的空间,即长、宽、高围起来的空间,是应该切实引起我们关注的,美观的、好的建筑物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精神方面使我们感到高尚的建筑,七十年代兴起的行为建筑学即从此出发,研究建筑的结构规划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行为建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行为建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的改进,而有关社区住宅的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是其重要的研究方面,这正是现代建筑的起点,也是行为建筑学关心的主题。无论是犯罪学、建筑学、城市空间规划学都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指导,而住宅区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私密空间,安全居于首位。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生活和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9[9]为了在规划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应考虑:秘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秘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感与生活舒适的程度,但不同的民族和社会却表现出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建筑师和规划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这些特点和要求,以满足人们活动行为的需要。

心理学家奥尔特范在《环境与行为》一书中,分析了空间行为方式的三种重要概念,并设计了他们的关系:认为私密性是了解环境与行为关系的中心概念,个人空间与领域行为是人为达成理想私密所使用的行为规则,而拥挤与孤独感则是实现的失败,三者的关系如下图:(图略)

行为建筑学家和犯罪学家奥斯卡·纽曼认为,应该让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公司等清楚地了解,如何在设计和规划的最初阶段就着手解决住宅区的安全问题;于1975年将人的领域性行为解释为获得秘密的手段,并将领域性的原理应用于住宅区设计,进而提出了防卫空间的理论。

(四)自然科学的进步促进建筑结构与犯罪预防的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结构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生态学、智能化以及设备技术均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手段,为人们创造了多种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为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兴起后,新的工程结构技术、新的建筑材料出现,致使建筑自身向前发展,又作为社会存在的外化形象影响人们的观念形态。1851年钢和玻璃打造的“水晶宫”

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对社会刺激很大。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防卫犯罪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同样引发了许多犯罪问题。六十年代,德国的城市规划部门从高层建筑能够较快地并十分廉价地满足住房需求这一思想出发,在一些大城市四处兴建高层混凝土建筑。许多调查结果均证明,住在这种大楼里的犯罪高于一般的犯罪率。谢尔曼曾于1979年在联邦刑警局出版的《城市建筑与犯罪》一书中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在被老百姓称为“小曼哈顿”的德国不莱梅市卫星城,奥斯特霍尔茨——泰内诺尔调查发现,与不莱梅相比,卫星城14—

17岁居民的犯罪率是前者的两倍;18—20岁居民的犯罪率是前者的三倍。在德国的其它的一些城市如:基尔、汉诺维、慕尼黑等地进行的调查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而高层建筑的犯罪形式主要有入室盗窃、电梯间的抢劫、强奸,最为突出的是毁坏、破坏财产等。纽曼发现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在高层建筑大楼里最容易作案的地点:入口处、电梯间的走廊。他还考虑了高层住宅楼和低层住宅楼每一层的犯罪率。根据纽曼的经验,高层住宅楼(他指五层以上)的犯罪率明显高于低层住宅楼。他认为建筑物的犯罪率几乎是按照比例的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增加的。10[10]

另一方面,高技术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条件,例如我国的长春明珠智能化生态园的园区安全系统。其安全系统包括围栏报警、园区监控、入园识别、园区在线巡更、单元可视对讲、家属安防系统。围栏报警即园内全部围栏有户外型四光束、双光束主动红外报警探头;园区监控是指园区围栏和园内设计安装有不留任何监控死角的户外低照度摄像机,昼夜24小时忠实地监控园内围栏和周界及园内情况。入园识别是在每一人进入小区时都能准确的识别其是否是小区的居民,从而做出不同的反映。园区在线巡更即园内设计有动态的在线巡更系统,在园内的各个要害地点和部门设有专门的巡更确认装置。单元可视对讲是指单元住户之间的可视性的直接地密切联系。家属安防系统指安装幕帘市电子栅窗、智能门窗管理和紧急呼救误读的自动解除系统。11[11]

(五)西方建筑结构所体现的开放、随意的民族传统最终促成防卫空间理论的产生

一个民族和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文明的进步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因素都使得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一方面,中国建筑强调“围合”和“中心”,国有长城→城有城郭→村有围壕→家有院墙,院中有院,园中有园,所有这些都说明“围合”的意象,封闭型在中国的建筑中表现得更强烈;而起源于希腊文明的西方建筑,则更多的表现为开敞性,城市中多有广场与现代城市的共享空间。另一方面,我国自秦砖、汉瓦时代基本形成的建筑风格,一直沿袭到近代。不论建筑规格如何变化,都讲究“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和“四室同堂,尊老爱幼”的伦理文化,我国的建筑传统相当稳定,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安定性与保守性。而西方的建筑史表明,从古希腊建筑文化发展到古罗马建筑、拜占廷建筑、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曼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装饰风格等等,其建筑风格及装饰风格都是随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变化形成的,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而发展。所以,西方建筑风格表现出多样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发散性,随着城市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文化艺术领域更容易泛起新思潮,审美取向也因而多有动迁。由此可见,防卫空间理论首先在西方产生具有社会渊源。

从美国人的民族心理而言,重视私人空间。一方面,美国人的自我观念在其思想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它以个人主义的形态渗透在人们的行动之中,美国人把个人作为抉择的具体参照点,在个人主义与文化之间的分接口上,尽管个体要服从家庭和社会群体的规矩,还要遵循其所处阶层的社会惯例,但只要没有妨碍对于家庭和传统社会的责任,个体也被给予了个人表达的巨大空间。即使是国家,为他们提供安全的保护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不应对他们的个人生活进行不必要的干涉。另一方面:美国人与一个社团和居民相一致的“暂时性”。一般说来,美国人不恋守自己的家乡,他们喜欢到处闯荡以求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据社会学家调查,美国人一生搬家14次(而日本人只有5次),而中国人则很少搬家。美国政府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家。另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生活与私生活的相互渗透。由于这种相互影响的加强,着重点已从“社区”移开,在美国城市中已很少有“邻里”的观念了。12[12]所以,美国人选择居住环境时,重视共享空间和私人空间,重视建筑结构的私密性和公共性,以更好的适应开放、随意的行为特征。而防卫空间就是一种本身具有防范犯罪的自然属性的建筑设计模式,其利用环境设计改变物理环境的空间样式的功能,以此改变居民的行动方式和增加相互间的社会联系,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正适应了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因此,防卫空间理论最早在美国产生就不足为怪了。

二、“防卫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奥斯卡·纽曼研究了空间行为规律尤其是领域性的原理,以及与建筑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提出了防卫空间的符合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方法,并在《可防御的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1973年)一书中将这种方法系统化。他指出,防卫空间作为居住环境的一种模式,是能对罪犯加以防卫的社会组织在物质上的表现形式。

(一)防卫空间的四个要素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特点对抑制犯罪产生一定的影响,防卫空间具有以下四个要素:区域性、监视、外形和环境。

1.区域性,指某一区域的合法使用者对这一地区行使权利的愿望和能力。指某一区域的居民能够区分合法使用者和陌生人,从而产生一种自治的气氛,在自己所属的区域内实行控制,防卫陌生人接近,减少本区域的被害机会。

奥斯卡·纽曼尤其强调明确的领域等级:从公共到半公共,半私密到私密的领域。这样,有助于扩大居民占有空间的活动范围,增加居民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和认同感,从而加强居民对环境的控制。各级领域的界线可以是真实的障碍物,也可以是象征性的设施。前者如建筑物形成的分界,墙、门等,后者如开敞着的入口、灯柱、绿篱、台阶等,能使外来者意识到正从一个公共领域进入私密或半私密的领域。半公共、半私密领域所服务的居民数量不宜过多,以便居民相互熟识与相互交往。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要有缓慢的、平稳的过渡;各级层次的边界要有弹性。在有些多层公寓的设计中,进入分户门就是完全私密的,而出口、楼梯口又是完全公共的,这种情况下,对安全防卫不利,同时人们也不愿外出活动。13[13]纽曼于1977年主要针对住宅区空间划分了四个等级:私密、半私密、公共、半公共,这一层次又称为“亲密等级”。在任何建筑物内部,人们都需要私密度不同的有层次的环境,例如住宅可分为:卧室—起居室—门厅—入口等私密性不同的空间等级,除此,不同层次空间之间要有可感知界限和自然过渡,共同结合成一个整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使用者各行其是。14[14](图略)

注:

图1:表示不同层次的私密性所形成的领域以便居住者对环境的控制,展示了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过程,图中的空白部分表示社会的公共空间,大圈表示半公共空间,阴影部分表示半私密空间,小圈表示个人的私密空间。

图2:表示高层住所的领域范围,展示了从公共的街区到半公共的大楼空间再到相对私密的楼层区域最后到个人的私密空间这一递进过程。

2.监视,在环境设计时即考虑到该区域的合法使用者能够观察到这一区域

内的日常活动,以便于发现可疑活动以采取对策。尤其指出,住宅区的平面布局和门窗设置应使居民能自然地监视户外的活动,尤其是对入口和公共区域的监视。

3.外形,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外观,这种外观应当既不吸引犯罪分子,也不

与周围的社区隔离,因为有经验的犯罪分子有时从外观上就能看出哪些地方容易实施犯罪。易受侵袭的住宅不宜用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材料和建筑形式。

4.环境,建筑设计时要选择环境,尽量将房屋建在低犯罪率而又容易监视的地方。15[15]居住区应布置在城市相对安全的区域。

防卫空间的这几个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被犯罪侵害,因为犯罪分子在这种空间内犯罪要冒很大的风险,犯罪分子通过代价——收益分析,就会觉得在这里犯罪得不偿失,从而放弃犯罪的念头,使这个地区保持较低的犯罪率。

(二)防卫空间理论的主要实践

防卫空间理论提出两种减少犯罪机会的环境设计,即信道设计和监察系统控制。前者就是通过设计栅栏屏障,加强过道守卫、增加门锁等防止没经允许的人进入某建筑物或者区域,预防与减少犯罪;后者就是配置现代的观察监视系统,将闯入社区的人和潜在的犯罪者置于监视之下。“防卫空间理论”引发了学术界研究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的高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犯罪研究基金会甚至针对环境设计的安全系数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E=(R/M-1)*100

E是环境设计要达到的安全设计的百分比;R指对达到安全系数的阻力;M

指受犯罪人的威胁。

还有的犯罪学家列表说明了环境、社会等因素在犯罪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其示意图如下:(图略)16[16]

在建筑结构与犯罪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这个问题上,在犯罪学界同样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但犯罪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两者之间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存在着间接的联系。建筑结构方面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包括:(1)在建筑设计时就请将来入住的居民提出建议和意见。(2)逐步取消混凝土仓库式的建筑风格,代之于有利居民经常接触和交流的建筑风格,建造防范性高的建筑设施、街区和城市。(3)避免能够诱发犯罪的工程,提高罪犯接触犯罪目标的难度。(4)在建筑物内部增加技术预防设备,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安装闭路电视和安装照明装置监视观察不到的死角。(5)尽可能的避免和消除建筑物上的其它弱点。17[17]归纳起来,防卫空间理论的实践运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制造作案障碍。其中又可分为三项:(1)目标加固。包括门窗加固,安装报警系统。(2)目标转移。包括以信用卡代替现金使用。(3)控制作案工具。例如控制武器、炸药等。

2.制造犯罪“得不偿失”的条件,增加犯罪分子被抓、被判刑的可能性,使其感到犯罪的威慑,以增大犯罪的“失”的方面。而威慑的最大的发挥,不在于威慑之重,而在于违法必究,罚必当罪。

3.加强正规(警察和司法人员)与非正规(居民、邻里、亲友)的监视巡逻,使犯罪分子不敢轻易动手等。目前,国外运行的“社区预防”、“邻里守望”,即发动街区的居民所采取的以“环境预防为主要内容的行动”。18[18]

三、“防卫空间理论”的启迪意义

“防卫空间理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我国的犯罪预防有积极的启迪意义,表现为:

(一)理论上的探讨

纽曼在理论上对防卫空间作了开创性地探讨,提出了利用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的新思路。一方面,该理论表现了对犯罪预防政策的合理调整。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犯罪预防,整个犯罪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刑事古典学派以刑罚威慑预防理论为其犯罪预防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对犯罪人犯罪后的刑罚处罚的预防;19世纪下半叶,面对持续增长的高犯罪率和高累犯率,刑事实证学派关于必须剔除产生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和犯罪人方面因素的价值取向开始在西方国家犯罪预防政策中占了上风,从而显示了侧重犯罪前预防的

倾向。“二战”之后,犯罪预防的重心已转到被害预防上来,实践证明,减少被害机会就会在实际上导致犯罪减少,从而实现犯罪预防的根本目标。纽曼的“防卫空间理论”体现了西方国家力图以现代化科技快速反应的方式和手段,从情境与环境设计上遏制犯罪发生的预防犯罪政策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该理论预示着新的犯罪预防体制出现,为犯罪预防注入了更新的要素。以往犯罪预防的体制局限于旧的理论观点和奉行局限性的刑事政策,仅以片面、静止的眼光来建立犯罪预防体制。而“防卫空间”作为居住环境的一种模式,是能对罪犯加以防卫的社会组织在物质上的表现形式,防卫空间的几个要素——区域性、监视、外形和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被犯罪侵害,因为犯罪分子通过代价——收益分析,就会觉得在这里犯罪得不偿失,从而放弃犯罪的念头;该理论还提出信道设计和监察系统控制这两种减少犯罪机会的环境设计模式。“防卫空间理论”作为一种新的预防犯罪的模式虽然缺乏完整的体系建构,但却为新的犯罪预防体制的出现提供了启示,在此之后,“防卫空间理论”引发了学术界研究环境设计以预防犯罪的高潮。

(二)实践上的示范意义

纽曼不仅在理论上对防卫空间作了开创性探讨,而且在实践中丰富了防卫空间理论,为人们做出了榜样。尤其为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并且得到广泛的实际运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9[19]

以纽曼为首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有关住宅安全防卫问题的研究。他们跑遍了美国的大城市,查遍了大量的犯罪记录,总结了犯罪与住宅环境的关系,发现犯罪率高的地区有如下的特点:

(1)住宅区,拥有1000户以上的居民,整个地段由原先靠近的旧街坊合并而成,缺乏进一步的区间分割,人们可以在场地中自由畅行。

(2)住宅。一般为七层以上板式或十字形的高层公寓,每幢楼住150~500户居民。典型平面的双面走廊,电梯位于中间。住宅入口、门厅处于来自街道的视线之外,便于罪犯藏匿的防火楼梯等。

(3)环境形象。居住区布局呆板,住宅形象单调、乏味。

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发现,这类居民区的犯罪率高的原因在于(不考虑社会原因):领域划分混乱,界限模糊,许多空间无人过问,居民与外来者都不易产生领域性的感受与行为。环境形象低劣,难以激发居民维护、管理环境的热情,居民互不相识。本应属于“半私密”的“次级领域”如电梯、双面走廊、防火楼梯都成了居民可以任意出入的“公共领域”,在管理不良的情况下,这些场所就成为犯罪现象的多发地段。由此,纽曼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防范犯罪改进意见的设计方案。他尤其关注保证所有空间看上去都属于某些住户,避免那些平时没有人的空间,如分离的楼梯间和电梯间等,该设计重视那些住户旁边的属于非私人空间的所有权问题,在该地设置窗户提高监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纽曼亲自领导了一些住宅区的改造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事实证明,居民的领域感和社区感可以转化为社区的责任心。明确划分的领域肯定了个人和群体的身份和标记,立刻可以使人知道“我(们)是谁”。领域还能使占有者积极参与领域的管理与建设,而这些活动反过来加强了领域的完整与同一,加强了外来者对该领域的尊重。此外,领域还使各个占有成员增强了从属于同一空间的范围的认同感。

(三)对世界各国预防犯罪实践的影响

纽曼的切身实践促进了“防卫空间理论”的深入发展,而且由于防卫空间理论思想本身难度不大、可行性较强,所以这一理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在预防犯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在北美颇为流行,并在具体的预防犯罪的实践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其研究成果已广泛的应用在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

在加拿大,警察部门参与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从控制和预防犯罪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提出意见性的建议;新的建筑蓝图不仅要送交消防部门审批,也要送交警察部门和犯罪学家审批,提出改进的意见。20[20]

日本在组织志愿者进行预防犯罪方面的工作更为突出,成立了诸如防卫协会、保护司、母亲会、兄姐会等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对预防犯罪起了重要作用。至于安装防盗门窗,加强观察监视系统更是司空见惯。除此,日本还对不同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对策:甲、低建筑物对策(2层以下)乙、中、高建筑物对策(3—14层)丙、较高建筑物对策(15层以上)丁、地下建筑物对策。根据管理形式划分的建筑物对策:甲、私人管理空间对策乙、半公共管理空间对策丙、公共管理空间对策。日本还提出了:1、传统性住宅区对策:传统的住宅,用木制板墙或树篱把院子围起来,私人管辖的地区非常明显,这样私人就可以监视陌生人的进出,但用坚固的墙进行的城墙式的防范有一个缺点,就是有人闯进墙内,墙外人就看不见(如下图1)。2、密集性住宅区对策:木结构房屋密集型的市

区和新型住宅区的住宅,像道路那样的公共区域和住宅区那样的私用区域紧挨着,甚至私用区域延伸到公共区域内(如下图2),因此私人对陌生人的监视无法发挥其作用。21[21]

(图略)

我国随着城市居民楼房向高层和密集型发展的趋势,一些城市对居民的安全预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效。如上海所实施的将安全防卫纳入住宅设计规划,即是上海政府针对前些年新建高层楼房住宅在建筑防范设施上的漏洞,以至各类刑事犯罪案件在住宅大楼内时有发生的问题,召集市公安局、市建委、市规划局、设计院、房地产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针对住宅安全防卫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关于住宅建设计中安全防卫的若干问题》。该规定要求,今后本市的住宅区设计必须将木质板分户门改为钢板门,调整落水系统和避雷针安装控制,合理安装住宅群体及改进阳台门窗插销…….这些规定的实施基本上解决了住宅区安全设施薄弱的情况,在防卫工作中做到了“未雨绸缪,不临渴而掘井”,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

1990年2月在莫斯科召开的预防犯罪国际研讨会上,已将环境预防理论提高到于社会防卫理论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新社会防卫论在国际上盛行40年,但西方犯罪仍在增长,这不得不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所以有的犯罪学家指出:“与其坐等‘治本’的药,不如寻求可得‘治标’的药更为现实。”22[22]实践证明,防卫空间理论在预防财产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对于其它类型的预防效果甚微。不过,由于财产犯罪在世界各国犯罪及所占比例都较多,所以“防卫空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预防犯罪的效果。

四、“防卫空间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防卫空间理论”虽然开拓了环境设计的新理念,为预防犯罪提供了富有可行性新思路,但却缺乏完整的体系建构,而且实践证明,“防卫空间理论”作为一种预防犯罪的新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防卫空间措施在不同的地区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实践证明,各种防卫空间措施在不同的地区实施,所表现出的效果并不相同。美国犯罪学界对其中几项进行了验证和考察:

1.改善街头照明环境

这一措施的倡导者认为,改善街头照明环境能对罪犯产生威慑作用,同时能增强人们对本地区的观察和监视能力,从而有减轻犯罪和减弱恐惧心理的作用。但是,这一措施在不同地区实施的效果却不相同。在新奥尔良市,改善街头照明环境与犯罪率似乎并无关系;在亚特兰大市,改善街头照明环境仅对夜盗罪起了一定的预防作用。根据美国近年来犯罪学家对40项实验结果进行的研究,发现有7项试验的结果证明,改善街头照明环境至少减低了一种犯罪的发案率;发现有3项试验的结果证明,改善街头照明环境增加了本地的犯罪的发案率;发现有7项试验的结果证明,实验前后犯罪情况没有变化。至于公民对犯罪的恐惧感,在7项调查中只有一项表明当地居民的安全感有所增强。

2.给自己的财产打上记号

这一措施的目的是增强罪犯处理赃物的困难,以减少财产盗窃的可能性。犯罪学家N.B.特勒等人对99项这种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尽管通过这一措施加强了警民的合作,增强了公民的犯罪预防意识,但是绝大多数方案未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3.电视监控的报警系统

据纽约市的一项调查表明:闭路电视监控对于发生在居民住宅区内的犯罪作用不大,但对于减少企业机构里的犯罪确有较大的作用,但在佛罗里达州进行的同样实验表明,采取这项措施并没有减少企业机构中的犯罪率,不过确实使老板和雇员的安全感有所增强。同样,安装报警系统的措施在不同地区效果也不同。23[23]

(二)防卫空间理论不可单独适用从实践及理论的角度看,可防御性空间的设计可以构成犯罪预防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城市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环境整治方案,形成一种抵御犯罪的良好环境。但是,环境与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并非单项的,而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可防御性空间计划必须与其它正式预防措施相配套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正式的社会预防的措施包括:(1)根据对犯罪地理学上的认识,建立跨地区的警察组织。(2)在任务密度提高时,增加警察到现场的人数。

(三)控制犯罪方面的单一性

实践证明,防卫空间理论虽然在预防财产犯罪方面效果显著,但对于其它类型的犯罪预防效果甚微。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预防被害意识的加强,数据显示,在某一区域社会犯罪的总的数量比例中,智能型犯罪日益增多,而直接利用活动空间和居住空间的财产犯罪相应减少;在某一区域犯罪所直接造成的社会损失比例中,作为传统犯罪类型的财产犯罪,其比例相对于智能型犯罪

而言也日益减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防卫空间”这一直接针对环境改善以预防犯罪的模式对于犯罪的预防功能越来越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证据法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医学人文科学系法学教研室教师,法学硕士。

文章来源:《刑法论丛》第14卷。

2CPTED理论对居住小区环境要素的影响

2.1对规划布局的影响

由于现代城市立体化、密集化、多重化的发展方

向,使得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也趋于多样化。新建的

居住小区,为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及丰富的视觉效

果,多重视强调布局的灵活性。然而, CPTED理论认

为,过于灵活多样的布局空间,会降低相邻建筑内居民

视线的通透性,不利于居住小区内部的自然监视,无法

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另外,规划者可能会过多地考

虑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要求,而忽略居民日常生活

的安全性。

2.2对道路系统的影响

通常在规划居住小区道路系统时,力求形成相互

联系的道路网,以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并缓解交通压力。

同时,为创造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和灵活的空间效果,

多设置“曲径”以加深美感。但从CPTED理论角度来

看,不必要的道路穿插可能留给罪犯更多的逃逸机会,

也不利于居民对道路空间的自然监视。另外,一条笔

直的大道较弯曲的道路而言,更能保持视线的畅通,从

而降低犯罪率。

2.3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环境已成为现代市民购买

房屋的衡量标准之一。然而,人们只关注了生态景观

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如居住小区内是否有大面积绿地,

是否有水景,是否有活动广场,是否有休闲小品等,却

忽略生态景观环境的设计不当是否会为其带来安全

问题。通常在设计居住小区生态景观时,以绿化作为

最重要的美化手段,强调乔灌木,草坪,花卉的完美结

合,以营造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但当我们以犯

罪预防作为出发点,在考虑到实用与美观的同时,更为

关注的是复杂的景观环境可能导致视线的遮挡为小

区内潜在罪犯提供犯罪地点。

3基于CPTED理论的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策略

3.1从罪犯的角度提出策略

(1)强化边界———增加犯罪难度:边界是居住

小区与外界进行分割的依据,是限定领域范围的依托, 确定明确的边界对居住小区安全防范有重要作用。在北京三里河南区有两个布局完全相同的住宅组团,组团A没有明确的分隔边界,内部道路和外部道路处处连通;另一组团B四周设置围墙,留出必要的出口。

据统计,1987年A组团发生撬门丢车案件20起,B组团仅为5起。由此可以看出有无边界划分对犯罪预防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为使边界产生更好的防卫作用,在设计中应注重

33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明确的边界,使居民产生领域感, 增加罪犯进入居住小区的难度;设置吸引人群的边界空间,强化“边界效应”;不宜采用高大的围墙来强化边界,以免隔绝居民与外界的视觉联系。

(2)控制出入口———威慑犯罪心理:居住小区

出入口是标志性设施,对罪犯有强烈的心理威慑作用。出入口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空间可防卫性的降低。对于出入口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出入口的数量,以免过多导致疏于管理;出入口内外空间应有相应的变化与过渡;要尽可能地增加出入口的监控功能, 增加犯罪分子进入居住小区的难度。

(3)适度绿化———减少犯罪死角: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新建居住小区越发注重内部环境的景观性。然而在创造优美绿化环境的同时,应注重保持视线的通透性,避免复杂的绿化空间成为罪犯藏匿的地点。对于绿化设计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在住宅前种植高大乔木,以免罪犯利用树木进行攀爬;避免高大乔木成林布置,以免形成空间死角;采用绿篱对空间进行分隔,使居民产生更强的领域感;适当修剪树木,以免

造成视线遮挡。

3.2从居民的角度提出策略

(1)合理设计道路———提升居民监视力:道路

等级明确,可以控制交通量的增加,避免更多的交通事故和犯罪发生。如纽约大学规划与住宅学院院长纽曼在对五橡树社区进行改造时,将每六个街坊划为一个小型邻里单元,并把通向各小型单元的道路改为尽端路,这一方法成功降低了穿越式交通量和犯罪率。

结合CPTED理论的设计要点,笔者认为在设计中

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道路等级,避免不必要的穿插;设置宅前尽端路,引发居民对此区域的自然监视力;尽量提升道路两侧的空间活力,增加居民间熟识度,改善邻里关系。

(2)合理设计停车场———减轻居民担忧:随着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已进入到很多家

庭中,车辆盗窃案件也越来越多。因此,停车场的设计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地规划停车场地可

以有效防止盗窃、损伤车辆等犯罪现象的发生。在设

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保证停车位及车库的数量,

降低汽车在道旁停靠的机率;考虑停车场地与周边环

境的关系,尽可能在居民的视线范围之内,增强对其的

自然监视;尽量不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以免增加犯罪

现象的发生;停车场应有专人进行24小时管理并设置

完善的监视系统,以减轻居民夜晚停车的担忧。

(3)合理设计公共空间———增强居民交流:居

住环境中若没有提供居民交流的机会,居民则无法认

出陌生人,因此,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增加居民交流,增

进居民感情可以有效防止犯罪的发生。例如荷兰阿姆

斯特丹的比尔莫美社区,通过在高层大楼间的空地上

规划娱乐和宗教性的活动空间,使得居民对空间产生

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区犯罪率。由此看出

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设置能够吸引居民逗留的公

共空间,可以改善邻里关系,从而减少犯罪机率。

为提高公共空间的防卫作用,在设计中应注重以

下几个方面:多设置庭院式公共空间,以增强周围住宅

楼内居民对此区域的监视性;设置符合老年人需求的

公共空间,如健身场,门球场等,以使他们轻易地发现

外来人员的进出及其他不正常的行为活动;考虑青年

人的心理需求,合理设置运动场地(篮球场,足球场

等);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置儿童游戏场地,降低

他们在其他隐蔽的空间玩耍的可能性,保障儿童在居

住小区内的安全;避免使用不规则公共空间,以免产生

犯罪死角。

(4)合理设计照明———消除居民恐慌:照明设

计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合理布置照明设施的密度及

高度,过密过高会产生刺眼光线,致使居民无法识别前

方景物;合理选择照明设施的色彩,宜选取高光的暖色

调或低光的冷色调,避免选择红绿等给人恐惧感的颜

色;要注意多种照明方式的结合,以求达到犯罪预防目

的的同时,创造丰富的夜景观。

4结语

居住小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通过居住

小区环境的有效设计能减少居民对环境的恐惧心理,

提高居住的安全质量。本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认识,

提出基于CPTED理论的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策略,希望

能引起业内学者对居住小区犯罪预防的更多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智君,王红扬.通过居住区体育健身场所规划设计实现犯罪

预防[J].华中建筑, 2010, (1): 66-68.

[2]朱玉兰,刘峘,汪磊.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途径

探讨[J].城市, 2006, (5): 62-64.

[3]张晓非.浅谈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 2003, 29

(12): 5-6.

[4]杨英姿.国外CPTED理论实证研究典型案例分析[J].山西建

筑, 2010, 36(15): 16-18.

[5]徐磊青.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研究与实践30年[J].新建筑,

2003, (6): 4-7.

[收稿日期]2010-09-05

[作者简介]李薇(1985-),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

生,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启示

严栋柱毛媛媛董衡苹

内容摘要:首先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安全问题以及环境设计预防犯罪手段的缺失,提出城市安全需求下

通过城市规划研究与设计来预防犯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有关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研究开展及应用状况,分析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我国城市规划在犯罪预防研究方向的发展

建议。

关键词:城市安全;犯罪;城市规划;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一、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营造安全的城市

环境已成为各个城市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相关数据表明,城市犯罪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安全的一个重要方

面,公众安全感指数成为评价城市安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国际恐怖事件以及国内治安事件的不断出

现,城市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关数据如各类公安业务数据,包括110 报警数,刑事案件立案数,“两抢一盗”案发数等,均可反

映出城市存在的安全问题。以上海市为例,在历年的所有刑事案件立案数中,“两抢一盗”类案件占到

80-90%左右,并且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图1),成为所有刑事案件中最突出的问题,并且其发案地点多为

城市地区。在这部分案件中,抢劫和抢夺案件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图2),这两类案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非常恶劣,严重影响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安全感。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2002 2003 2004 2005

两抢一盗”“

件案

年份

图1 2002-2005 年上海市“两抢一盗”案件立案数

①公众安全感般涉及媒体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报道,与居民关联的事件实际发生数、巡逻警察的出现率,

居民群众的见警率,以及社}X组织建设和治安硬件建设。据调查,公众对于城市安全与否的感受与刑事案

件量有密切关系。以跟居民关联的事件实际发生数为例,在2006年全国公众安全感调查中,对于影}}向群

众安全感受的案件,被调查人选择“刑事犯罪”的占26r0,即1/4多的人认为刑事案件影}}向到了他们的生

活安全感。

重大安全事件如恐帕J袭击、重大恶性案件以及重大灾害性事故等也们们发生于城市人日密集地区,其

社会影}}向很大,破坏程度极高。例如zoos年美国的“o.11 ;事件,zoos年印度孟买连环恐帕J袭击事件,

200年在我国发生的深圳事件等等,都表明城市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安全的重点。

以上小容乐观的安全现状使人们对城市安全感的需求大大增加。在这些安全问题中,对城市居民日常

生活影}}向最大的是些暴力犯罪案件,这些案件们们发生在特定的场所,其犯罪行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特

征有定的关系。

二、城市规划预防犯罪手段的缺失

目前,针对城市犯罪问题,我国主要依,公安部门的传统治理手段,如综介治理、群防群治、打防结

介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开展了很多现代信息手段,如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等。这些手段主要还是集

中在案件发生之后的被动治理,通过城市环境建设来改善城市治安,从而提前预防或阻!卜犯罪的研究与实

践还开展得很少。从发展前景看,多管齐下的综介学科手段将成为末来安全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它应该

既包括传统的治理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应该包括系统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

中,很重要的

个方而就是城市建设的管理。其中,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领域,我们通常将城市安全理解为山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对犯罪行为引

发的安全问题则关注小多。通常诱发犯罪行为的囚索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发案地点环境等多方而囚

索,很多研究己经表明,空间环境是影}}向罪犯是否实施犯罪的重要囚索。设计介理的空间环境叫对预防某

些犯罪发挥定的作用,尤其是那些与城市环境关系密切的犯罪行为,如“两抢盗”。目前国内的规划

设计项目大多是在小了解犯罪方式、犯罪诱囚、犯罪易发地点环境特征等情况下而进行的。囚此,结介城

市规划的内容和特点,研究通过环境设计犯罪预防问题,是城市安全需求下个很有意义的方向。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注的研究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设计和管理的实践。以下笔者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提出

我国在这领域的研究方向。

三、国内外城市规划相关学科犯罪预防研究现状及比较

目前,城市规划能否、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币」来帮助预防或阻!卜犯罪,己经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

点。国外的大量研究和实践己经表明这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的研究虽然小多,但

己经星现很好的发展势头。

(一)国外研究现状

1.犯罪空间分布研究

目前有关犯罪空间分布的研究大致叫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而。宏观层而研究从整个城市甚至国家的

层而来分析犯罪的空间分布特征,这层而的研究叫以发现犯罪高发IX:有助于辨别出犯罪案件高度集中

的地区。这类研究叫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在犯罪学中出现的“制图学”派。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犯罪空间

分布的Ix_域模式,并探索导致这些分布规律的原囚,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等囚索。近年来,

国外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这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英国的D.T. Herbed

出版了《犯罪地理学》书,将犯罪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个分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以当地犯罪统计

数据比较完善的城市作为案例,研究犯罪的分布规律。·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有的研究发现城市内部存在少数极端的犯罪高发IX: o于是研究的视角逐渐

细化,空间范围也在缩小,涉及的空间类刑小断细分,如交通场所火城市中心区等。越来越多的学者

开始关注基于宏观层而空间分析之后的微观层而空间分析,他们提出微观分析更有利于为犯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师讲述: 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

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教师总结、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预防犯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特征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展示下列材料) 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思考: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研究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研究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以其方便、低碳、环保的优势被公众所接受,然而,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犯罪问题,例如,偷盗、损毁单车事情的发生。本文从环境设计方面,对共享单车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分析了共享单车犯罪的案例和共享单车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的基本步骤,并对如何处理共享单车犯罪的情况提出了对策。 标签:犯罪预防环境设计共享单车 一、相关知识点概述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不期望通过改变个体来预防犯罪,而是期望通过积极的社会行为来预防犯罪。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杰弗瑞教授(C.Ray Jeffery)提出的,他认为,恰当的环境设计可以起到减少人们犯罪的作用,因为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通过改变环境,增加人们对犯罪被发现的恐惧感,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而解决共享单车目前的现状,也可以从环境设计方面进行着手。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企业在校园、公交站点以及居民区等地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公众可以通过分时租赁来获得自行车在短期内的使用权,共享单车以其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等优势受到广大公众的喜欢,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然而,它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共享单车犯罪案例以及分析 1.共享单车恶意损毁事件 2017年3月6日,天津一男子把共享单车扔进海河里,而另一个男子在旁为其直播,并在直播中屡次“爆粗口”。天津警方已经将直播共享单车仍入海河的两名男子抓获。像这样恶意损毁共享单车的事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发生,随着共享单车越来越多的投放到市场中,过多的共享单车的存在也挑战着城市有限的空间,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量的共享单车,很多单车就随意地堆积在一起,影响着城市的环境。此外,共享单车在使用中,出現的乱摆乱放的现象,给公众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扰。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人们就会对共享单车产生厌烦心理,进而恶意损害共享单车,这就造成了共享单车损毁情况不断发生的原因,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解决共享单车停靠不足的问题和加强对共享单车的损毁情况的及时处理,减少共享单车的堆积情况。 2.共享单车偷盗事件 根据相关的新闻报道,厦门一女子庄某为了把共享单车据为己有,把共享单车的车漆刮掉,重新给共享单车喷上蓝色的车漆。市民发现了这一行为,向大学

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

收稿日期:2009-02-25作者简介:李毅超(1984-),男,江西南昌人,毕业于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助理工程师。 曾有规划学者戏称,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用评什么GDP , 看什么形象工程,市长的政绩只要看一下居民楼的防盗窗装到几层就一目了然了。虽是戏言,但其中却包含了很深的哲理,宜居城市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安全。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心理需求的金字塔概念:人的需求一共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可由低至高排成金字塔状,只有在满足了金字塔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在此之中,安全的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可见,安全性也就是可防卫性,是人类城市空间的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而它的产生根源正是人们对安全的心理需求。 1城市可防卫体系的发展历程 1.1空间可防卫体系的起源 最早的先民们,在结束了蛮荒时代后,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建筑物随之出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记载了后来作为干阑式 住宅原型的 “巢居”的防卫功能。在人们后来发掘的许多原始人住宅遗址中,也可以发现其明显的防御特征。1.2空间可防卫体系的发展和演变 古语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唐代以前采用的是封闭的里坊制,在北宋仁宗末年以后为街巷制,至元代则出现了大街———胡同———院落的结构形式。早在奴隶社会,随着城市的形成,在我国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里坊制。 里又名闾里,坊由经纬道划分出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四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以墙,设里门出人,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其规模、形式与经纬路网有关,住宅的排列整齐有序。所以古代城内的住宅一般有三道防卫:城墙、坊墙和院墙。 至春秋战国时期,里坊制的城市己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里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周礼考 工记》里制:“五家为比, 五比为阎里”;战国时期:“五家为轨,七轨为里”。建于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用棋盘式的道路系统,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不等的坊。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规划对后世国内外都城的建设规划都有较大影响。 2可防卫空间的理论与发展 2.1简 ·雅格布斯的“街道眼”理论简·雅各布斯是最早研究城市空间如何影响犯罪模式,并且对往后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者。1961年她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书中批评当时美国大城市的规划设计的垂直化郊区化的发展模式,并逐渐放弃了传统沿街布置建筑的形式,而破坏了传统社会的生活形态。造成了人际关系逐渐淡薄、疏离,抑制犯罪的社会自然监控力减弱,导致大城市天生就是犯罪的场所。城市街道由于被遗弃,而易发生犯罪。她认为传统的道路形式及人行道是城市的重要资产,并且提出下列对策:①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必须要界限分明, 不能像郊区的居住区那样混合在一起;②必须要有一些眼睛盯着街道,这些眼睛属于我们称之为街道的天然居住者,街边的楼房具有应付陌生人、确保居民以及陌生人安全的任务,我们称之为“街道眼”;③人行道上要有足够的吸引点,这样可以吸引足够的行人,也能让楼里的人往街道上看,增加“街道眼”的数量。 2.2杰斐利的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杰斐利为美国当代著名的犯罪学家。1971年在其著作《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一书中提出“生物社会的学习理论”,认为城市化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隐匿性及隔阂,容易导致人类行为的偏差。因此,妥善规划设计的环境可以增加人际及社会关系的互动,达到犯罪预防和降低犯罪率的功效。虽然杰斐利并未能具体分析如何改善空间环境以达到增进居民互动与守望的要求,但其书名和部分理论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 3可防卫空间的理论的应用 3.1减少死角与增加自然监视3.1.1空间死角 不合理的空间设计,淡化了居民自然区域的意识,却强化了居民的匿名状态,“匿名现象”即指由于邻里关系淡化所致的邻里之间互不了解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使邻里之间的责任心削 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 Defensible Space in Urban Design 李毅超 (南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330006) 摘 要:文章从空间可防卫体系溯源入手,对安全性作为城市所有特性中最基础的特性作了很好的说明,简单叙述街道眼、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 罪以及可防卫空间等理论。结合城市设计在空间防卫中所能起到的作用,简要提出了几种可防卫空间的设计手法。关键词:可防卫空间;街道眼;安全性;空间死角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09)04-0008-02 Li Yichao (Nanchang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 :Set from the origin of defensible space theory,it advocates that securi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feature of a city.And it then introduces briefly the theories of street eye,preventing crime by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defensible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8860144.html,bining with the role that urban design plays in defensible space,it puts forward several design methods for defensible space.Key words :defensible space ;street eye ;security ;dead space (下转第21页) 2009年第4期 (总第167期)安徽建筑8

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以安全与舒适为环境设计的基本目标,从多角度、多层次指引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形成,对城市环境设计产生指导、明确发展方向。本文从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入手,谈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关键词】人的城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指导价值 【作者单位】周渝,四川传媒学院。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该书提出的人与城市完美融合,打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计理念为我国城市环境设计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握书中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并追求城市环境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 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楼林立、现代智能成为城市环境的新标签。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实践工作从未停止。1929年,美国人clera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城市环境设计概念,并成为当时历史时期构成城市的主要“细胞”[2]。后经过英国、瑞典以及苏联等国家的发展,这一环境设计理念演变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念。在200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城市环境设计历经了“都市主义→非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3]。反观我国的城市环境设计,构成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由“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而来,完成新中国初期城市环境的组织构成,生存空间舒适性追求也由点缀形式的绿化向大面积的绿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观赏性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的设计离不开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新理解,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但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目前城市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仅仅满足于公路的拓宽、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虽然也为人们出行、生活服务带来便捷,但却始终无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未得到全面统一。《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城市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以及打造安全、舒适城市环境的可行性。该书对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解读,为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指导。 二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解读了城市环境设计的几个特点。 一是复杂性。城市环境设计内涵丰富,涵盖面较广。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区域以及地域文化决定了其不同的特点。如书中对水之城、山之城、平原之城、文化之都、城郭都市、宗教都市等城市结构的阐述。 二是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表现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综合性的特点。城市环境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不同城市风格各异的规划特点。如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环境设计当中包括观看、感受、巡游与认知,分别从景观、环境感知、移动点控制以及认知出发,将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综合性因素进行拆解,分析过程更加确切。 三是渐进性。城市环境设计在执行阶段,要求协调各方面的根本利益,解决多种矛盾与相关问题。但从复杂性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设计的变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人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创造者,从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到环境建设,每个活动因素的协调程度、密切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环境建设周期。 四是安全性与舒适性。人与城市,强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营造与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书中强调安全二字,是针对生存空间的安全而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安全,无非是预防犯罪与城市灾害。预防犯罪指的是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构建一个易于防范的空间环境,将社区安全作为主要设计目标。可见,

浅谈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浅谈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论艺术的继承与革新郭爱琴摘要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示的升华,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摒弃“要反传统”、“艺术发展断裂论”等错误观点,立足本上,融汇中西,继往开来,使艺术健康的发展。关键词艺术,继承,创新,传统艺术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然而,目前关于美术革新问题的讨论中,却有人主张“要反传统”,片面地追求新潮时髦,宣扬脱离传统、脱离时代的“自我表现”等等。甚至提出“艺术发展断裂论”。结果使得有些年轻人连写实的基本功训练也要抛弃。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把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以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 继承与创新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这一矛盾就是语言的稳定性和变易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于所掌握“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语法”的熟练程度。设计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他人真正理解,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词”并遵守一定的“语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者只能墨守成规,毫无个人的建树。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个别新的符号,或者有意识地改变符号间的一些常规组合关系,创造出新颖动人的作品,这也就是设计上的创新。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符号系统,被成片、成街、成坊地被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关键在于如何以传统而又时尚的手法,创造出新旧共生的新的城市形态(符号)。“新天地”项目是位于上海市兴业路黄陂路、中共一大会址的周边地区,“会址”对面的南地块,设计为不高的现代建筑,其间点缀一些保留的传统建筑,与“会址”相协调。而“会址”所在的北地块,则大片地保留了里弄的格局,精心保留和修复了石库门建筑外观立面、细部和里弄空间的尺度,对建筑内部则作了较大的改造,以适应办公、商业、居住、餐饮和娱乐等现代生活形态。从目前已建成的部分看,得到的好评很多,已有较大的影响。据说销售与经济效益亦见好。其实,在上海这个东西方文化冲击的大都市里,传统的里弄生

预防犯罪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我防范,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的涵义和刑法的种类。 2.了解犯罪的危害,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要求。 重点: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难点: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 学法:主体参与式学习 教法:情境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大学生掏鸟窝 “大学生掏鸟窝”案发生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诸多人认为案件的审理不公正,认为两位大学生为了16只鸟付出了太过惨重的代价。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懂法。有效预防犯罪。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运用你的经验: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盗窃罪 普及法律知识:《刑法》中有关抢盗窃罪的规定 《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普及法律知识: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小结:我国刑法规定了对偷盗、抢劫、绑架、勒索、杀人、非法拘禁、生产假冒伪劣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非法拘禁罪 交流讨论:我国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探究与分享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思考: (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归纳小结: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②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 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 CPTED模式的引入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住区建设发展迅速。城镇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环境,人们对其安全性的需要最为迫切。但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城镇住区,在建造之初,规划设计人员往往并不了解犯罪方式、犯罪诱因、犯罪易发地点环境特征等情况,大多将目光集中在住区的外观设计、居室内部功能、采光性、通透性等方面,而严重忽视了住区在预防犯罪方面的功能。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改造和重新设计,增加对犯罪的阻隔、监控能力,即可达到减少犯罪行为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目的。该模式包含加强监视、接近控制、领域强化、活动支持、维护保养、目标强化等若干原则。其实质是通过环境的改变降低犯罪率。即通过针对各种“侵入型”、“机会型”犯罪的“防御性设计”,减少犯案机会,促使居民能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非正式控制与防卫,促进社区人员的交往,藉此降低犯罪率、减少居民对犯罪的恐惧感。

因该犯罪防控模式的操作性较强,效果显著,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将CPTED 的理念和模式运用到社区建设、改造中,效果良好。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CPTED的应用使得贩毒、入室盗窃和普通犯罪率下降15%至100%。在英国,布莱耐格温特郡的部分住区在实施该模式以后,其入室盗窃犯罪和交通工具盗窃犯罪的发案率下降了40%,因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较其他住区低25%。格拉斯哥市的部分建筑依照该模式的标准进行翻新之后,入室盗窃犯罪的发案率较翻新之前下降了61%,而其他未经翻新的建筑物同期入室盗窃犯罪发案率的降幅仅为17%。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具体举措 当前,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城镇新社区建设也发展迅速。而与此相伴,各种传统的盗窃、入室抢劫等“侵入”型犯罪居高不下,旧有的犯罪防控模式、警务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犯罪防控社会化的大方向下,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以CPTED理论为指导,从犯罪防控的角度对社区环境、建筑物的规划设计进行规范,成本小、阻力少、见效快、效益高,潜力巨大,恰逢其时。具体工作中,以下两点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其一,统筹协调方面。住区建设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可谓千头万绪。为此,有必要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经验,成立一个权威、高效的住区建设协调机构,统筹相关事项。 比如,英国的规划工作自2002年5月开始由副首相办公室负责,直接由副首相进行领导。此后,英国警察部门制订了一项全国性的审查计划,这一计划由英国警察协会支持和管理,并获英国内政部后援。每个警察部门都有若干的建筑联络官或犯罪预防设计顾问,他们通过与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开发商、住宅建筑协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磋商,以确保尽可能多的建筑项目按照要求进行建造或改建。计划实施后,犯罪率显著降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采用类似计划。 而美国的坦佩市的《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条例,则明确将对犯罪预防计划进行评估的权力赋予警方,且赋予警方对不符合CPTED规格的建筑工程进行强行终止的权力。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2009-11-16 10:34 1、城市形象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最早起源于远古城邦的识别,远古城邦名称的出现就是各城邦为了与周围城邦区别开来而进行的早期城市形象设计。但是,那个时期的城市形象设计还是一种无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单一的城市形象设计。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理性和自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归纳起来,城市形象设计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文化形象)。每个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时代。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作为聚落空间,其形象设计基本上体现在对城市形体空间的研究和设计上,故这阶段可称为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西特的“视觉有序”、柯部布西埃的“现代城市”为代表,这一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核心在于人造的形式方面,而不是抽象组织,设计者都注重物质形态,把城市本身看做设计的主体,而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往往凭知觉想象。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西方社会逐步想信息化和休闲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人对和平和人性的渴望,成为世界性的人心所向,而工业文明的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的弊端也已暴露无遗:工业文明时代强调单一主体性和普遍性,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传统差别消失,到处都是灰色的水泥森林,城市之间的功能雷同,没有差别、特色与个性。这种城市形象设计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虽然芒福德《城市文化》在1938年出版,已经提到城市新的形象设计概念,直到现代城市具备五十年代后才被人接受,标志着城市形象设计进入了第二阶段-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设计历年不在是仅仅局限在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规范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更多关注生活其中的人,注意他的需要,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实际上城市形象设计已经演化到城市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并进,创造美好形象的过程。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直到90年代才流行起来,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形象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就起主要研究内容看,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设计师的定义,城市形象重要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显现,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就是城市环境设计,通过环境的设计来设计美好的城市形象。第二类是社会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反映在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城市形象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城市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通过挖掘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赋予城市个性和特色。第三类是区域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设计既要涉及到物质环境有要涉及到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挖掘,所以要在对城市环境改造的同时创造城市的特殊。我倾向于第三种定义。 2.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现状 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和观点很多,但是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城市设计派、CI设计派和综合派。 2.1 城市设计派---城市设计派强调城市形象的视觉有序和美观,以可识别性作为城市形象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达到视觉上的可见,就是必须表现为物质的形式,因此主要从城市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往往通过结构性的要素和标志性的要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这一学派主要以视觉和美学的角度来设计,但并不反对历史和文化对城市形象的

开门店位置不好照样赢利

开门店:位置不好照样赢利 选择黄金位置开店是商家的理想选择,有了好位置生意就成功了一半,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能如意,每个城市的商圈是固定的,是诸多商家必争之地,很多经营者迫于无奈只能把店面开在位置稍差的地方,因为位置不佳很多店面经营情况惨淡,加上大部分经营者不擅长营销,所以倒闭及转让现象屡现。 门店所在位置不好,不用担心,利用好店铺运营技巧一样可以打造成功的门店,做到生意兴旺。 一、梳理打造店面特色 因为不具备成熟商圈的主要购买力拉动群体,经营者只能以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来开展业务,想要吸引目标群体到店内光顾,就要将制造出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点的店铺特色,经营者可以从功能区划分、服务流程及产品品类创新等方面入手,制造可供目标群体产生光顾的兴趣点。 操作注意点: 1)、定位:将门店经营进行定位,瞄准一小块群体即可,不要尝试多而广。例如只接收网上预订,实体店直接为预约客人进行服务等。 2)、运营:将服务体系、客服体系进行详细研究,保证顾客兴致满满,流连往返 3)、品类创新: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其它门店,一定要定时进行产品的品类创新,例如新产品、新服务、新搭配风格等能激发顾客新鲜感的创造。 二、研究顾客心理,制定赢利模式 学会制定赢利模式链会更好的提升客单价,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自有门店产品的属性来制造多重赢利的机制,以确保能将高毛利产品作为主推品,或者能多方面的赚取顾客利润。 [例]咖啡静吧的多重创利模式 1)、咖啡吧类场所的顾客多是刚刚交往的年轻男女,这个阶段的恋人处于关系尚不确定的忸呢状态,其实内心里更希望能有一种方式快速拉近两人之间的感情,结合这种思路,如果在静吧里加上一台大头贴机,对前来消费的顾客提供大头贴服务,只要消费满50元,加两元即赠大头贴一张,同时由服务员采用委婉的助销形式来达成,即可赠加坪效,也可促进情侣关系,一举两得;或者根据这种心理,提供其它形式的附属产品,也会带动销售额。 2)、用衍生产品进行收费,饮料吧可采用低门槛模式,即果汁类饮料10元每位畅饮到底,但提供多种高毛利小单品,通过高毛利单品来赚取利润,或者以下午茶形式带动其它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14单计一班10.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未成年人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情景二: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冯敏芝 摘要: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而真正要做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就得从“小”抓起。本文就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和对比外国城市垃圾分类的发展,指出中国城市垃圾分类的改善刻不容缓,发现作为垃圾分类关键一步的垃圾桶的使用不当与设计不足并就此提出改造垃圾桶的创造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垃圾分类垃圾桶 城市规划的模式一般被认为要从大到小,例如先控规后详规,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由 于城市化加速而日渐涌现出各种问题的城市环境。 可是就城市公共环境这方面, 在普罗大众”占据”城市而不是专家政要“占据”的角度来看,真正要做到改善环境,就要从最身边,最公共的设施做起。 1 城市垃圾桶的重要性 1.1 源于垃圾分类欠缺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据广州市环卫研究所介绍,目前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4 500 t, 每年约产生219万t 垃圾, 并以每年6% 左右的幅度增长,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住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广州从1998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并被列入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然而十年后,垃圾分类试点仍处于“初级阶段”,收效甚微,垃圾混运混合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绝大部分试点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宣传垃圾分类,也搞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但是市民实际参与率低,一提起垃圾分类,大家都举双手赞成,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大部分人都嫌麻烦,因而很少甚至根本就没居民参与其中。 1.2 国外垃圾分类的发展

1.2.1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垃圾分类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垃圾的分类规则非常详细和严格, 几乎细致到了极点, 如果你不嫌麻烦甚至可以找到一根针该属于哪一类。初到日本, 你会因为看到排成队的垃圾箱而吃惊。由于要实施垃圾分类, 所以一般情况下, 在放垃圾箱的地方会通常最少都会摆放七八个,而且每个垃圾箱上都清晰明了地印有如下文字或图案。 1.2.2 美国 美国旧金山首位率先规定人们必须把垃圾分类后分别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绿桶垃圾由垃圾公司免费回收并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料销售;蓝桶垃圾分类后送往加工企业循环利用;黑桶垃圾则被送到垃圾场填埋。 回望国外这么多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得如此好的城市,我们自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走的第一步是提高民众的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意识,而这个时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垃圾桶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外垃圾桶的设计 国外有很多垃圾桶的设计,从功能上、人性上来讲都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如有些垃 圾桶可以从三个角度投入,便于人们使用;分类垃圾箱一般用特定的颜色表示特定的垃圾类别;分类垃圾的图形标识说明通俗易懂、形象;线条简洁,容易清洁;尽可能地多选择用明确且典型的实物图形传递信息;开口一般都足够大,除了部分室外的垃圾桶,基本都没有盖子,可以实现垃圾桶的无障碍投放等等。 3 中国垃圾桶的弊端 就简单地来探讨对广州大学的校园垃圾桶状况吧。外观好看的垃圾桶可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着换,而且也好像是越换越“先进”,由以前没有分类标志的单个垃圾桶变成了有分类标识字样的双个垃圾桶。像其他是校园或城市的一般垃圾桶一样,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这环保做得可真有模有样。可问题是,看看学校的垃圾桶,垃圾真有被分类放吗?“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识形同虚设,两个垃圾桶的作用等同于一个,什么垃圾都乱仍一通。有文化有教养的大学生尚且如是,何况是一些社会人士呢?他们会那么有闲情逸致的慢慢给你琢磨后,然后再扔吗?答案当然是:不会。有些人连垃圾都不愿往垃圾桶内扔,何况还要去分类呢?而且就垃圾桶本身,现在国内很多城市还有一些异形垃圾桶,比如青蛙垃圾桶,熊猫垃圾桶什么的,那种开口小,自身又特别容易搞脏的;又或者是垃圾桶的设计过于普通陈旧,引起不了人们使用的兴趣;又或者使用渗沥液收集功能很低的垃圾桶,垃圾桶周围反而成为城市中最为需要清理的地方。所以中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没有一个大的飞跃。在这里,我分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预防犯罪》精品教案设计

第2课时预防犯罪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教师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2课时:预防犯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教师明确: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

预防犯罪教案

预防犯罪教案

预防犯罪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预 防犯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我防范,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知识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的涵义和刑法的种类。 2.了解犯罪的危害,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要求。 重点:明辨是非,具有规则和法治意识。 难点: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 学法:主体参与式学习 教法:情境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大学生掏鸟窝 “大学生掏鸟窝”案发生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诸多人认为案件的审理不公正,认为 3

两位大学生为了16只鸟付出了太过惨重的代价。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懂法。有效预防犯罪。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运用你的经验: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盗窃罪 普及法律知识:《刑法》中有关抢盗窃罪的规定《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 4

节严重的。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普及法律知识: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小结:我国刑法规定了对偷盗、抢劫、绑架、勒索、杀人、非法拘禁、生产假冒伪劣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图片展示: 小结:以上行为属于非法拘禁罪 交流讨论:我国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5

环境犯罪学与社区警务

内容摘要:环境犯罪学研究产生犯罪的环境原因。其主要理论包括:防卫空间理论、破窗理论和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借鉴这些理论与实践措施,对我国社区警务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环境犯罪学;防卫空间理论;破窗理论;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社区警务 中图分类号:DF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10(2007)01-0059-07 环境犯罪学与社区警务 ○丁 湘 收稿日期:2006-10-25 作者简介:丁湘,(1981-),女,四川成都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级硕士。 环境犯罪学(thecriminalenvironmenttheory)是分析建筑物、区域等环境所具有的诱发犯罪的因素,通过防范环境的设计和管理,以达到减少犯罪机会的目的的新兴犯罪学。环境与犯罪的关系,学术界很早就有研究。孟德斯鸠、凯特勒、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都论述过环境与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当代,德国学者施奈德在其《 犯罪学》中专门研究“犯罪地理学、生态学和地形学”。我国台湾学者谢文彦撰有“犯罪区位学之研究”。犯罪地理学(criminalgeography)、犯罪生态学(criminalecology)、犯罪地形学(criminalgeomorphology)都应该是环境犯罪学下的子学科。此外,季节、 气候、时段、特殊空间等与犯罪的关系,也属于环境犯罪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例如,格利德的“犯罪热定律”(thermiclawofdelinquency)表明,在南方和温暖的季节中,暴力犯罪盛行,而在北方和冬季则侵犯财产的犯罪盛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犯罪研究 Thecriminalenvironmenttheoryandthecommunitypolicing DINGXiang Abstract:Thecriminalenvironmenttheorydoesresearchontheenvironmentalreasonsfothecrime.Thethecriminalenvironmenttheoryisacomplicatedsubject,whichincludesdefensiblespacetheory,BrokenWindowtheory,andcrimepreventionthroughenvironmentaldesigntheory.Thesetheoriesandtheexpericenceofthesecanbeusedforourreference,andareboundtohavedeepinfluenceonthecommunitypolicing. Key-words:theCriminalEnvironmentTheory;DefensibleSpaceTheory;BrolenWindowTheory;CrimePreventionthroughEnvironmentalDesignTheory;CommunityPolicing 2007年2月第19卷第1期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SichuanPoliceCollege Feb.,2007 Vol.19No.1 DOI:10.16022/https://www.360docs.net/doc/2118860144.html,51-1716/d.2007.01.009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摘要:要想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总体及高层建筑本身的和谐,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相关因素。文章探讨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调,提出高层建筑设计要与城市环境融洽。 关键词:城市环境;高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这个城市人口快速膨胀时代,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土地等方面的优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造型和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高层建筑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融入到整个城市建筑设计中成为高层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建筑与人的和谐 (一)功能性、方便性、人性化三者缺一不可 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设计需求已经清楚交待了该建筑必须实现的功能,这一点是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居于其间的人的生产、生活的方便性以及人性化。 (二)艺术性与品味性不可或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做为储备的建筑设计师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要有恒久的艺术性,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很难。建筑的品味性要让人乍看之下惊艳,细看之下又觉回味无穷,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要在宏观上布局雄伟,更要在微观的装饰上巧妙设计。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共生 (一)城市整体环境控制 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清晰的城市结构。高层建筑设计从技术上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城市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景观

视线走廊。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视觉方式,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高层建筑,其布置应有机统一。首先,为避免高层建筑相互干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应统筹规划,采用不同的高度,彼此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组成相关的构图,而从单个高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应以统筹规划所得出的构图作为参照依据和蓝本;其次,顶部的设计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高层区分要从城市的横切面来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使得高层建筑物错落有致,避免高层建筑密集,产生拥堵感和紧迫感。另外,每个城市都有代表其形象的独特景观,对此,高层建筑应当避免,防止高层建筑对其遮挡和破坏,如果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环境,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便要充分研究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设计的时候加入原有的景观要素,达到相似、对比或者渐次和谐。 (二)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过度集中布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它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