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写法:9÷4=2 (1)

读法:9除以4商2余1.

例:①19÷9=2……1读作:

19是,9是,2是(),1是。

②41÷5=8……1读作:

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③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①除数是4,商是8,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②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3、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例:列竖式计算。

①21÷5=②19÷6=③48÷9=

4、解决问题

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份,还剩根。算式为。

②搭一顶帐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顶帐篷?

③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④有58个茶杯,每7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千”的认识。

例:①个10是100;个100是1000。

②1000里面有个100,个10,个1。.

③比299大1的数是。

2、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800读作:,组成。

808读作:,组成。

880读作:,组成。

3、“万”的认识。

4、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例:①在2371中,2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表示。

②4050读作,组成。

③6009读作,组成。

④二千零六写作;五千八百七十六写作。

⑤一个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分别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⑥6060中的两个0分别表示、,两个6分别表示。

⑦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

⑧用1、2、0、6、8中的4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5、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大。

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高位数字越大则数越大。

6、认识近似数,估计。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895≈900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806≈800例:798≈2958≈1178≈2042≈

7、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

例:用竖式计算。

347+281= 720-340= 727-562= 253+364=

2、加减法的验算。

例:笔算并验算。

275+384= 724-562= 827-456=

3、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

例:竖式计算。

475-289= 596+87=

例:竖式计算。

603-375= 305-227=

例:竖式计算并验算。

800-425= 900-592=

4、估算

485-289≈200,因为485≈500,289≈300,500-300=200,所以485-289≈200。例:208+191≈800-205≈

385+421≈614-398≈

5、三位数加减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例:①500比436大多少?

②被减数是301,减数是138,差是多少?

③297比402小多少?

④一个数是562,它比另一个数少281,求另一个数。

⑤750比一个数多205,这个数是多少?

四、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1、知道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尺子上的1小格的长度时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dm表示。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1000米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2、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

例:3分米=厘米

7000米=千米

2米=分米

90毫米=厘米

4厘米=毫米

5千米=米

例:2分米-9厘米=厘米

24毫米-14毫米=毫米=厘米

8900米=千米米

3千米4米=

例: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火车每小时约行驶120。

小强的身高约为140。

球场长约80。

例:填“<”“>”或“”

40毫米○4分米112厘米○20分米

100毫米○1分米8米○800厘米+20厘米

五、图形与拼组

1、图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度叫做,短边的长度叫做。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叫做。

2、拼组图形

六、时、分、秒的认识

1、认识钟面,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钟面上有12个小格,60个小格。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所以,1时=60

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了60个小格,正好是1圈。所以,1分=60秒。

例:3小时=分钟

5分钟=秒

2小时25分钟=分钟

60分钟=小时

120秒=分钟

1分钟30秒=秒

例:在○里填上“<”“>”或“=”。

100秒○1分钟

2小时○120分钟

4分钟○40秒

100秒○2分钟

3分钟45秒○3分钟

1分钟○60秒

2、会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读时刻:判断时针、分针。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例:8时31分。8时31分也可以写成8:31。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例1: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

时针从7走到11,经过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例2:一列火车早上6时出发,上午9时30分到达终点,这列火

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例3:足球比赛分上、下两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长时间?

例4:小丽晚上刷牙3分钟,洗脸4分钟,洗澡25分钟,小丽做完这些事需要多长时间?

七、混合运算

1、加、减、乘、除、小括号运算顺序。

2、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00-217+503

720-325-279

3、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脱式计算

720-

679+

4、加、减、乘、除、小括号混合运算8×8+9=

100-63÷9=

520-=

55-5×6=

6×9-35=

72÷8×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就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就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就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就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就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就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 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就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就是乘号,乘号前面与后面的数叫做因数,“=”就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写法:9÷4=2 (1) 读法:9除以4商2余1. 例:①19÷9=2……1读作: 19是,9是,2是(),1是。 ②41÷5=8……1读作: 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③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①除数是4,商是8,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②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3、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例:列竖式计算。 ①21÷5=②19÷6=③48÷9= 4、解决问题 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份,还剩根。算式为。 ②搭一顶帐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顶帐篷? ③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④有58个茶杯,每7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千”的认识。 例:①个10是100;个100是1000。

②1000里面有个100,个10,个1。. ③比299大1的数是。 2、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800读作:,组成。 808读作:,组成。 880读作:,组成。 3、“万”的认识。 4、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例:①在2371中,2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表示。 ②4050读作,组成。 ③6009读作,组成。 ④二千零六写作;五千八百七十六写作。 ⑤一个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分别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⑥6060中的两个0分别表示、,两个6分别表示。 ⑦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 ⑧用1、2、0、6、8中的4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5、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大。 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高位数字越大则数越大。 6、认识近似数,估计。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895≈900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806≈800例:798≈2958≈1178≈2042≈ 7、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小学数学在学习方面要求方法适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会事半功倍!其中最好用的要数实物演示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下面给大家带来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二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 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

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剪纸游戏)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4、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3)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5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5篇〕 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外表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 (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球) (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一样。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篇2: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 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 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 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 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 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 785=7×100+8×10+5。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 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 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 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 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 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 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 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 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 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 一、加法 加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个位数是指数字的最右边一位数,十位数是指数字的倒数第二位数。例如,数字58中,个位数是8,十位数是5。在进行两位数相加时,我们首先将个位数相加,然后将十位数相加。如果个位数的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到十位数中。 二、减法 减法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同样也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了解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概念。被减数是要进行减法运算的数,减数是用来减去的数,差是减法的结果。例如,对于减法题目25-13=12,其中25是被减数,13是减数,12是差。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首先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差。 三、乘法 乘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另一个重要数学概念。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在乘法运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

与一位数的乘法运算。首先,我们需要将个位数与十位数分别与一位 数相乘,然后将所得乘积相加,即可得到最终结果。例如,对于乘法 题目24×3=72,我们将4和3相乘得到12,将2和3相乘得到6,最后 将12和6相加得到72。 四、除法 除法是数学中的重要运算之一,也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之一。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过程。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了解 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被除数是进行除法运算的数,除数 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商是除法的结果,余数是除法运算中所剩下 的数。例如,对于除法题目16÷4=4,其中16是被除数,4是除数,4 是商。除法运算的结果是商,余数则表示运算中还剩下的数。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 认真对待数学学习,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1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标第一网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2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 27 个重要知识点,提前掌握

二年级数学下册27 个重要知识点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概括总结 1. 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常用单位有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千米(km) 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褂m”表示。 3.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 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 厘米=10 毫米=0.1 分米=0.01 米=0.00001 千米。 5. 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 毫米=0.1 厘米; 6. 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 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 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 。 6 能够减去2 ,所以不用向高位5 借位。 8. 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 不能够减去 2 ,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 借位。 9. 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 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 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

67-25+28=70 。 12. 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 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X”是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X(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4.1 —6 的乘法口诀 1 X1=1 1 X2=2 2 X 2=4 1 X3=3 2 X 3=6 3 X3=9 1 X4=4 2 X 4=8 3 X4=12 4 X 4=16 1 X5=5 2 X 5=10 3 X 5=15 4 X5=20 5 X 5=25 1 X6=6 2 X6=12 3 X6=18 4 X6=24 5 X6=30 6 X6=36 15.7 ——9 的乘法口诀 1X7=72X7=143X7=214X7=285X7=356X7=427 X7=49 1 X8=8 2 X8=16 3 x8=24 4 X8=32 5 X8=40 6 X8=48 7 X8=56 8 X8=64 1 x9=9 2 x9=18 3 x9=27 4 x9=36 5 x9=45 6 x9=54 7 x9=63 8 x 9=729 x9=81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不能平均分。 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写法:9÷4=2 (1) 读法:9除以4商2余1. 例:①19÷9=2……1读作: 19是,9是,2是(),1是。 ②41÷5=8……1读作: 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③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①除数是4,商是8 ,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②一道除数是6的有余数除法,余数可能是。 3、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例:列竖式计算。 ①21÷5= ②19÷6= ③48÷9= 4、解决问题

例:①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分成份,还剩根。算式为。 ②搭一顶帐篷需要9米布,43米布最多可以搭多少顶帐篷? ③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④有58个茶杯,每7个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千”的认识。 例:①个10是100;个100是1000。 ②1000里面有个100,个10,个1。. ③比299大1的数是。 2、千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800读作:,组成。 808读作:,组成。 880读作:,组成。 3、“万”的认识。 4、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例:①在2371中,2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1在位上,表示。 ②4050读作,组成。 ③6009读作,组成。 ④二千零六写作;五千八百七十六写作。 ⑤一个数千位上是6,十位上分别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⑥6060中的两个0分别表示、,两个6分别表示。 ⑦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 ⑧用1、2、0、6、8中的4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5、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大。 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高位数字越大则数越大。 6、认识近似数,估计。 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895≈900 806接近800,800就是806的近似数。806≈800 例:798≈ 2958≈ 1178≈ 2042≈ 7、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口算。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是否对这个学期学到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呢,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希望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篇1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 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

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如果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篇2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 加法原理 2. 减法原理 3. 乘法口诀表 4. 除法概念 5. 分数 6. 小数 7. 常用的度量衡 8. 手表时间和日历时间 9. 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10. 数学游戏和习题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详解: 1.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方法,其中包括相同数的加法和不同数的加法,可以使用竖式、进位法等方法计算。 2. 减法原理:减法原理指的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方法。计算时可以使用竖式、借位法等方法。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的工具,包括1-9乘法表,每个数字的乘积和所对应的口诀。 4. 除法概念:除法指的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除法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分数:分数指的是一个数被分成若干等份后的一份,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读法、表示方法、比较大小和基本运算法则。 6. 小数:小数指的是有小数点的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学生需要学会小数读法、表示方法、比较大小和基本运算法则。 7. 常用的度量衡: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容量等常用度量衡单位及其互换关系。 8. 手表时间和日历时间:学生需要学会读表和告诉时间的方法,同时还需要了解日期和星期的概念。 9. 图形的分类和特点: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特点和名称。 10. 数学游戏和习题集:数学游戏和习题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方法。以同样数量的鸡蛋为例,比如有两篮鸡蛋,每篮有10个,那么两篮鸡蛋加起来就 是20个鸡蛋。 2. 减法原理:减法原理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方法。以宝石数量为例,比如你有20颗宝石,送出了5颗, 那么你手里还有15颗宝石。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帮助孩子记忆乘法表的工具。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X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常用单位有毫米 (mm)、厘米 (cm) 、分米 (dm) 、千米 (km) 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 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 3.分米:分米 (dm) 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 分米相当于 1 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 , 长度单位。简写 (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 1 厘米 =10 毫米 =0.1 分米 =0.01 米=0.00001 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 MM( 或 mm 、) 进率关:1 毫米 =0.1 厘米 ;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 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 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 1; 十位满十,在百位中 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 。 6 能够减去 2 ,所以不用向高位5 借位。 8. 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 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 5 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 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 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 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号乘,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 因数) ×(乘号) 200( 因数) =( 等于号) 2000( 积) 14.1 —6 的乘法口诀 1×1=1 1×2=22 ×2=4 1×3=32 ×3=63 ×3=9 1×4=42 ×4=83 ×4=124 ×4=16 1×5=52 ×5=103 ×5=154 ×5=205 ×5=25 1×6=62 ×6=123 ×6=184 ×6=245 ×6=306 ×6=36 15.7 —— 9 的乘法口诀 1×7=72 ×7=143 ×7=214 ×7=285 ×7=356 ×7=427 ×7=49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1.四则运算 2.二位数的加减法 3.三位数的加减法 4.进位和借位 5.数的比较和排列 6.几何图形的认识 7.直线和曲线的区分 8.数字的拆分和组合 9.时间的认识 10.量的认识1.四则运算: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 四则运算是必备的内容之一。四则运算指的是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包括整数、十分位数和百分位数。 2. 二位数的加减法: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中,学生需要掌 握二位数的加减法,例如:45 + 23 = 68, 58 - 25 = 33. 3. 三位数的加减法:除了掌握二位数的加减法之外,小学二 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还涉及到三位数的加减法。例如:253 + 123 = 376, 389 - 227 = 162. 4. 进位和借位:在进行四则运算时,涉及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进位指的是将某一位数从个位进位到十位或百位等高位的操作,借位则相反,是将某一位数从十位或百位等高位借位到个位的操作。例如:47 + 56 = 103,需要进位的情况; 462 - 389 = 73,需要借位的情况。

5. 数的比较和排列: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包括数字的比 较和排列。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比较不同数字的大小以及如何对数字进行排列的操作。例如:85 > 72,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为 54, 67, 88, 92. 6. 几何图形的认识:在数学中,几何图形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形状,例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7. 直线和曲线的区分: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还需 要掌握直线和曲线的区分。直线是没有弧度的连续线条,而曲线则是由弧度构成的线条。例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一条直线,而圆形是一条曲线。 8. 数字的拆分和组合:数字的拆分和组合是小学二年级下学 期的常见数学操作。例如将数字 348 拆分为 300 + 40 + 8,将 数字 5、6、7重新排列组合成不同的数字。 9. 时间的认识: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内容还包括时间的 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时间单位,例如时、分、秒,并且学习如何读取时间表和使用时钟。 10. 量的认识:在数学课程中,量的认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小 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需要学生掌握长度、重量、体积等量的基本概念,并学会如何进行量的换算。例如:1米=100厘米,500克=0.5千克。抱歉,我是一个AI语言模型,无法人工写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篇一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是否对这个学期学到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呢,这里是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4、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 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须比除数小。 较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较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较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须必除数小。 5、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1)余数比除数小。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较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2÷4=5(条)……2(人)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3)较多问题(去尾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篇1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