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袁海明

一、科目设置

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设置如下专栏

“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多个专栏,包括: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

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二、月份终了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

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

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 ;如果有留底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进项税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后应该为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三、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会计处理举例

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月末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举例说明如下(假定下列例子均是独立的,并且无期初余额):

①、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80万元,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

②、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01万元,则月末不需编制会计分录,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l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③、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80万元,已交税金30万元(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在已交税金明细科目核算),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④、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20万元,已交税金30万元,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0

注意:转出多交增值税只能在本期已交税金范围内转回,此题转出多交的增值税只有30万元,而不是50万元,借方与贷方的差额20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四、年度终了

“应交增值税”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

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根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借贷方的差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或贷方。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方有余额为有留抵的进项税额;若贷方有余额,则为应交的增值税。在下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科目设置 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设置如下专栏 “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多个专栏,包括 :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 减免税 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9 个专 栏。 其中: “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 纳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 ”是设在 借方的 五个栏目, “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二、月份终了 1. 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 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 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 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尚未抵 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 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 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6、 “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 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 “转出未交增 值税”专栏转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 “转出多交 增值 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转出”专栏的结转,如 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 结转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 0 ;如果有留底税 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 留底税额。进项税转出是在 “应交税费—应交增 值税”明细科目下设 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 作为: “进项税额” 专栏的备抵, 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举例说明如下(假定下列例子均是独立的,并且无期初余额) : ①、若本月 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00 万元,进项税额为 80 万元,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 ②、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00 万元,进项税额为 101 万元,则月末不需编制会计分录, 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 l 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③、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00 万元,进项税额为 80 万元,已交税金 30 万元(当月交 纳当月增值税在已交税金明细科目 核算),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④、若本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100 万元,进项税额为 120 万元,已交税金 30 万元,则月 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30 贷: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0 注意 :转出多交增值税只能在本期已交税金范围内转回,此题转 出多交的增值税只有 30 万元,而 不是 50 万元,借方与贷方的差额 20 万元属于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四、年度终了 “应交增值税 ”科目,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 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结转进项税额 : 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 结转销项税 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三、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会计处理举例 核算月末 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 月末余额后应该为零。 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

月末增值税如何结转

:每月月末应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各项三级科目明细怎样结转? 答:1、一般纳税人上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回多缴的增值税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日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支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全——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总说明: 一般情况下,月末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在月末处理时的思路是: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反映的是“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顶销项的数额,不能用来抵扣以前月份未交的增值税,该明细科目期末无贷方余额,因为如果有贷方余额要借记“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该明细科目如果月末是借方余额,则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即表示留待以后月份抵扣销项的数额。 ②“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反映的是企业“欠交、多交”的数额,期末可能有借方、贷方余额,也可能是0。期末借方为多交的,贷方为欠交的,该科目一般是在缴税时或期末结转时才用。③“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当分别核算,不能混淆。 具体作如下详细分析: 月末结转,主要涉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核算。月末结转应区分“是否发生当月交当月增值税金”的情形分别处理: ①企业未发生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金,即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没有发生额的情况下的处理: 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的,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为企业的留抵数。比如,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发生额为0,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为80万元,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发生额为100万元,则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20万元为企业的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扣的数额。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及实例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及实例 2010-04-21 22:40:10| 分类:会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账户设置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感到麻烦的环节,它涉及的明细科目较多。为了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欠交(或多交)增值税款(以前月份)和待抵扣增值税(以后月份)的情况,确保企业及时上交增值税,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抵减以后月份待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对于增值税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 金——未交增值税”。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的期末留抵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余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采用多栏式:一是借方栏,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二是贷方栏,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没有余额,借方可能有余额,表 示下月可留抵的进项税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该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可以为借方余额,也可以为贷方余额。其中,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数,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欠交数。 二、账户处理 一般纳税人交纳增值税分两种情况:一是正常交:即本月增值税在下月10日前交;二是预交:即本月预交一次,下月10日前结清。预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正常交纳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核算:“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月末的结转,不同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应区分“是否发生当月 交当月增值税金”的情形分别处理: (一)企业未发生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金,即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没有发生 额的情况下的处理。 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的,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为企业的留抵数;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贷方余额的,应将贷方余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此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余额为0,反映企业没有留抵数;同时,“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反映 企业欠交数。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一、科目设置“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和“应 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2、“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设置如下明细科目: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 等。其中:“进项税额、己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 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销项 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是设在贷 方的四个栏目。 二、月份终了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科目转入“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二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 2、将木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喺斗目转入“应交税 费一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 3、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己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木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稅费一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岀'‘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抵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如果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岀''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足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足转到“己交税金眛斗目,月末余额应为0。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己交税金 三、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会计举例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月末和年末应交增值税如何结转 袁海明 一、科目设置 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设置如下专栏 “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多个专栏,包括: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等9个专栏。 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二、月份终了 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 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 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 ;如果有留底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进项税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后应该为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年末如何结转

年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会结转怎么办?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会计增值税明细科目年末都没有做相应的结转,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那么如何正确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呢? 一、科目设置 0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9个明细会计科目;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5个借方科目,和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4个贷方科目。 二、月份终了 0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0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0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0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如果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应该为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三、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会计处理举例 例: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月末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举例说明如下(假定下列例子均是独立的,并且无期初余额): ①、若本月发生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80 万元,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规范,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 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若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 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 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 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各明细科目的性质见表1。

月末增值税结转的账务处理

每月月末应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得各项三级科目明细怎样结转? 答:1、一般纳税人上交增值税得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回多缴得增值税时,作相反得会计分录。 2、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日发生得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支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得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全——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增值税得月末结转总说明:?一般情况下,月末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在月末处理时得思路就是: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反映得就是“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顶销项得数额,不能用来抵扣以前月份未交得增值税,该明细科目期末无贷方余额,因为如果有贷方余额要借记“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该明细科目如果月末就是借方余额,则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即表示留待以后月份抵扣销项得数额。②“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反映得就是企业“欠交、多交”得数额,期末可能有借方、贷方余额,也可能就是0。期末借方为多交得,贷方为欠交得,该科目一般就是在缴税时或期末结转时才用。③“应交税金—-应交

增值税"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当分别核算,不能混淆.? 具体作如下详细分析: 月末结转,主要涉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得核算。月末结转应区分“就是否发生当月交当月增值税金”得情形分别处理: ①企业未发生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金,即当月“应交税金——应 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没有发生额得情况下得处理: 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得,月末不作 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为企业得留抵数。比如,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发生额为0,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为80万元,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发生额为100万元,则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20万元为企业得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扣得数额。 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贷方余额得,要结转。应将贷方余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此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余额为0,反映企业没有留抵数;同时,“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得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欠交数。比如,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发生额为0,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发生额为100万元,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发生额为80万元,则月末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增值税结转分录

【中级】增值税会计分录总结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种,所以弄懂它的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并不难,关键是要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再思考会计分录之间的平衡关系,相信会计人很快就会上手的。 在学习增值税会计分录之前,首先是要了解它的科目设置。 “”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数,贷方余额反映欠交数。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设置:“”、“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第二,增值税的有关账务处理: ①、一般购销业务 国内采购、进口物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销售、提供劳务、分配给股东 借:应收账款(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接受投资(同时收到增值税发票的)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 ③、接受应税劳务 借: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④、购入免税农产品(没有专用发票,税额是按13%计算出来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⑤、视同销售: 委托代销、代销、用于非应税项目、投资、福利、无偿赠送。 借:长期股权投资等(成本价+计税价格*17%) 应付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 贷:原材料 (按成本价转出)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计税价格*17%) ⑥、出售包装物(类似于视同销售): 借:现金 贷:其它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⑦、非正常损失,除转销材料损失外,同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金—(进项税转出) ⑧、转出本月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的金额是用三级科目的销项-进项得到的。如果进项大于销项,则不做转出分录。增值税的三级科目只起个查看作用,不必每月全部结平, ⑨、转出本月多交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⑩、交税时: 当月交纳当月的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规范,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 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若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 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 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 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增值税结转分录

增值税结转分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级】增值税会计分录总结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种,所以弄懂它的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并不难,关键是要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再思考会计分录之间的平衡关系,相信会计人很快就会上手的。 在学习增值税会计分录之前,首先是要了解它的科目设置。 “”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数,贷方余额反映欠交数。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设置:“”、“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第二,增值税的有关账务处理: ①、一般购销业务 国内采购、进口物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销售、提供劳务、分配给股东 借:应收账款(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接受投资(同时收到增值税发票的)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 ③、接受应税劳务 借: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④、购入免税农产品(没有专用发票,税额是按13%计算出来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⑤、视同销售: 委托代销、代销、用于非应税项目、投资、福利、无偿赠送。 借:长期股权投资等(成本价+计税价格*17%) 应付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

会计月末结转流程方法

会计月末结转流程方法 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 所谓“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它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转移到该科目或另一个会计科目的做法,这个做法叫结转。 目的 结转的目的有四个 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 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 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 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月末的结转凭证大多可以由财务软件自己生成,但有的还是要各位看官亲力亲为啊(如结转未交增值税、提取盈余公积等)。虽说是可以自动生成,但也需要把前期分录做好,清楚系统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才能做到结转准确,这就很有必要熟知月末结转的整个流程了。

财务月末需结转的模块 1、各类收入 2、成本支出 3、期间费用 4、各项税金 5、本年利润(仅年末) 下面为各位看官把流程细节娓娓道来 月末结转流程: 1成本归集与结转(纯销售型企业忽略前三步) (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借: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后文有此部分的细节补充)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后文有此部分的细节补充)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结转增值税 (1)月份终了,将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额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月末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的结转月末交税

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的结转月末交税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的结转月末交税 月末交税科目余额 【问题5】企业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一定要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入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吗, 【解答】对于“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的应当是纳税人真正多缴的增值税,即是在纳税人有预缴税款的情况下,对于当期预缴税款大于应纳税额时应当转出的多缴税款,由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而造成的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是不用作会计处理的,直接留抵下期即可。对出口企业按批准数或按申报数处理的,其留抵的进项税处理是一样的。 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业务一般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有关,该科目是核算企业本月预缴本月的税款,在实务工作中,对一般的企业,一般是一个月缴一次增值税,这时一般不需要用该科目。但是国税局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例如首都钢铁公司)或者国税部门确定为重点纳税户的企业,一般按5天或者10天为一纳税周期纳税,这些企业每满5天或者10天就得先预缴相应的增值税款,然后次月10日前汇算上月总的应纳税款。这是国税部门加强重点税源监督,保证税款征收的一种方法,对这种企业,那在预缴相应税款时,就通过“已交税金”科目核算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未,如果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借方余额,那么,这时就要用这个余额与本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作比较了,这

里能转入借方“未交增值税”的金额只能是当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与当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中的较小值。因为:企业能向税务机关要求退的税金应该是企业当期已经实际交纳的“已交税金”,如果企业当期没有“已交税金”,但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只能说明企业的当期进项税大大超过销项税而已,并不是说企业多预交了税款,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是留在下期抵扣,而不是说国家要退税款给你的。 例1:本期进项税额30万元,销项税额20万元,本月预缴税额40万元,期初应交增值税的余额是借方50万,这时,您要根据50万与预缴税款40万比较,按较小者在月底做此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40万 这样月底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0万元,“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40万元,这个税款可以要求国税局退回。 例2:本期进项税额20万元,销项税额30万元,本月预缴税额40万元,期末留抵为借方30万,这时,您要根据30万与预缴税款 40万比较,按较小者在月底做此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30万 这样月底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余额为零,“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30万元,这个税款可以要求国税局退回。考试大编辑整理/center>

月末增值税结转的账务处理

. 每月月末应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的各项三级科目明细怎样结转? 答:1、一般纳税人上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回多缴的增值税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月份终了,企业应将月当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金——应支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全——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增值税的月末结转总说明: 一般情况下,月末时,“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在月末处理时的思路是: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反映的是“留抵”数,即留待以后月份抵顶销项的数额,不能用来抵扣以前月份未交的增值税,该明细科目期末无贷方余额,因为如果有贷方余额要借记“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该明细科目如果月末是借方余额,则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即表示留待以后月份抵扣销项的数额。②“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反映的是企业“欠交、多交”的数额,期末可能有借方、贷方余额,也可能是0。期末借方为多交的,贷方为欠交的,该科目一般是在缴税时或期末结转时才用。③“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当分别核算,不能混淆。 具体作如下详细分析: 月末结转,主要涉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核算。月末结转应区分“是否发生当月交当月增值税金”的情形分别处理: ①企业未发生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金,即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没有发生额的情况下的处理:如果当月“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的,月末不作结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现借方余额为企业的留抵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年末如何结转讲解学习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年末如何结转

年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会结转怎么办?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会计增值税明细科目年末都没有做相应的结转,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那么如何正确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呢? 一、科目设置 0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9个明细会计科目;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5个借方科目,和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4个贷方科目。 二、月份终了 0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0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0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0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0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如果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应该为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三、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会计处理举例 例: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月末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举例说明如下(假定下列例子均是独立的,并且无期初余额): ①、若本月发生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80 万元,则月末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

应交增值税月末结转

应交增值税月末结转 企业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一定要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入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吗? 【解答】对于“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的应当是纳税人真正多缴的增值税,即是在纳税人有预缴税款的情况下,对于当期预缴税款大于应纳税额时应当转出的多缴税款,由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而造成的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是不用作会计处理的,直接留抵下期即可。对出口企业按批准数或按申报数处理的,其留抵的进项税处理是一样的。 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业务一般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有关,该科目是核算企业本月预缴本月的税款,在实务工作中,对一般的企业,一般是一个月缴一次增值税,这时一般不需要用该科目。但是国税局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例如首都钢铁公司)或者国税部门确定为重点纳税户的企业,一般按5天或者10天为一纳税周期纳税,这些企业每满5天或者10天就得先预缴相应的增值税款,然后次月10日前汇算上月总的应纳税款。这是国税部门加强重点税源监督,保证税款征收的一种方法,对这种企业,那在预缴相应税款时,就通过“已交税金”科目核算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未,如果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借方余额,那么,这时就要用这个余额与本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作比较了,这里能转入借方“未交增值税”的金额只能是当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与当期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中的较小值。因为:企业能向税务机关要求退的税金应该是企业当期已经实际交纳的“已交税金”,如果企业当期没有“已交税金”,但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只能说明企业的当期进项税大大超过销项税而已,并不是说企业多预交了税款,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是留在下期抵扣,而不是说国家要退税款给你的。 例1:本期进项税额30万元,销项税额20万元,本月预缴税额40万元,期初应交增值税的余额是借方50万,这时,您要根据50万与预缴税款40万比较,按较小者在月底做此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4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40万 这样月底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0万元,“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40万元,这个税款可以要求国税局退回。 例2:本期进项税额20万元,销项税额30万元,本月预缴税额40万元,期末留抵为借方30万,这时,您要根据30万与预缴税款40万比较,按较小者在月底做此分录: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30万 这样月底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余额为零,“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30万元,这个税款可以要求国税局退回。

增值税结转分录

【中级】增值税会计分录总结 增值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种,所以弄懂它的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并不难,关键是要了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再思考会计分录之间的平衡关系,相信会计人很快就会上手的。 在学习增值税会计分录之前,首先是要了解它的科目设置。 “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核算增值税期末欠交数或多交数。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数,贷方余额反映欠交数。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方设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第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有关账务处理: ①、一般购销业务 国内采购、进口物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销售、提供劳务、分配给股东 借:应收账款(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接受投资(同时收到增值税发票的)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 ③、接受应税劳务 借: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④、购入免税农产品(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是按13%计算出来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⑤、视同销售: 委托代销、代销、用于非应税项目、投资、福利、无偿赠送。 借:长期股权投资等(成本价+计税价格*17%)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营业外支出

贷:原材料 (按成本价转出)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计税价格*17%) ⑥、出售包装物(类似于视同销售): 借:现金 贷:其它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⑦、非正常损失,除转销材料损失外,同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⑧、转出本月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的金额是用三级科目的销项-进项得到的。如果进项大于销项,则不做转出分录。增值税的三级科目只起个查看作用,不必每月全部结平, ⑨、转出本月多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⑩、交税时: 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增值税月末时的账务处理资料

增值税月末时的账务处理 增值税月末时的账务处理 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账簿设置和账务处理的要求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项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 (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应交

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二)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三)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 (四)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 (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六)“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月底不用做帐务处理? 2014-10-22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不用做帐务处理;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