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

“军刀”出鞘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10万大军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仅用10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在持续的5个半月里,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1991年1月17凌晨2时30分,从海湾的美国战舰上发射出的第一颗”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终于拉开了海湾战争的战幕。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和战术空袭,出动飞机1120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吨以上,造成伊拉克的军事机器严重瘫痪,并摧毁了伊军前线部队50%以上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发起地面决战来彻底打垮毁萨达姆的军队,将伊军赶出科威特,以解美国心头之恨。至2月中旬,多国部队共集结了地面部队约60万人,坦克3700

辆(其中美军2000辆)、装甲车3000辆(美军2000辆),大中口径火炮、火箭炮1600门(美军1200门)。直接参加地面作战的攻击部队约45万人,他们来自于美、英、法、埃及、叙利亚、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家。主力自然是美国,其他国家除英、法各派了一个多师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主要是作为象征性力量来参战的。多国部队总指挥为美国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四星上将。

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计划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空地一体战”构想和亲自指挥巴拿马登陆作战的经验拟定的。其主要内容是:以大规模的登陆佯动和部分兵力从沙科边界正面突破,牵制伊军主力,并向科威特城及其以北地区推进;集中装甲部队主力,与快速突击部队配合,从伊军防御的侧翼向巴士拉方向实施大纵深迂回,与正面推进的部队呈两面夹击之势,包围并歼灭伊军主力。

为实施“沙漠军刀”计划,多国部队沿沙伊、沙科边界从左至右(由西向东)部署了3个进攻集团。左翼为西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中段。编成内有勒克中将指挥的美第18空降军的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及法国第6轻型装甲师。其任务是向伊拉克的腹地——幼发拉底河谷大纵深穿插迂回,切断科威特地区伊军的交通线,配合中央攻击集团围歼伊军共和国卫队;中间为中央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东段。编成内有弗兰克斯中将指挥的美第7军的第1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3旅和第2装甲骑兵团,以及英军的第1装甲师。其任

务是担任战役主攻,计划向伊南部地区迂回,对巴士拉以南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在东、西攻击集团的配合下,围歼部署在该地区的伊军精锐——共和国卫队;右翼为东攻击集团,部署在沙科边界段西段。编成内有布默中将指挥的美海军第1陆战远征部队统辖下的陆战第1师、陆战第2师,以及阿拉伯诸国参战部队。其任务是收复科威特,吸引伊军注意力,并由南向北挤压伊军。此外,在科威特沿海海域还部署有30余艘两栖攻击舰船,搭载随舰陆战队员1.8万人,作好抢滩登陆的准备,以牵制伊军。

这种部署,体现了施瓦茨科普夫的大范围迂回进攻的思想,攻击的正面和纵深均将近500公里。这位德国移民的后裔,有着日尔曼民族的风格和传统,其“空地一体战”和“沙漠军刀”也让人想起当年德国的“闪击战”及其席卷法兰西的“挥镰行动”。施瓦茨科普夫声称在进攻萨达姆的军队时,“我们要无所不在,在他们头上、脚底、左右、前后、下面、里面,在任何地方!”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为守住已被他宣布为伊拉克的一个省的科威特,在科威特境内和伊拉克领土的南端共部署了41个师54万余人,配备坦克3000多辆、装甲车2800辆和火炮2000门。这些兵力以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为圆心,按科威特、伊沙边境“中立区”和西部城镇塞勒曼3个方向呈扇形分布,科威特为主要方向。在这3个方向上,伊军基本上是由南往北,呈三线梯次配置。第一线,沿伊沙、伊科边界和科威特东海岸展开19个师;第二线位于第一线之后约55公里,共展开约15个师;第三线在伊科边界一带及巴士拉至纳西里耶一线,共展开7个师,其中的5个共和国卫队师驻扎在巴士拉以南地区。这种南北朝向的梯次部署,使伊军的防御重心完全放在了科威特境内,西部兵力空虚,而这正是多国部队的主攻方向。

在多国部队的空袭下,伊军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萨达姆这才意识到科威特已难以坚守,于是在2月15日宣布有条件从科威特撤军。然而,萨达姆想从科威特拔出腿来的时侯已经没那么容易了。美国人在外交上不给他体面撤退的机会,而刚愎自用的萨达姆也还不太善于跟老美玩一手“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招数。2月21日,萨达姆又通过苏联宣布接受一项和平结束战争的新方案,即如果美国同意停火,伊拉克将从科威特撤出它的部队,并在3个内星期撤完。布什总统针对克里姆林宫的调解努力,为萨达姆开出了一大堆苛刻的撤军条件。照布什的话说:“这不过是哄哄俄国人而已,我们的空中轰炸已经干了一个多月了,我不想再做什么交易了,但我也不想不理睬戈尔巴乔夫,毕竟他支持我们这么长时间了。”形势发展到现在,他和萨达姆的想法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是萨达姆想跑而他不想让其跑。他的兴趣点也不在科威特了,他关注的是萨达姆的军队,

他要借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来除掉这个心腹大患,至少让伊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构不成对美国在中东利益的威胁。多国部队在发起地面进攻之前,不断地在沙科边界以南地区,沿伊军正面防御进行训练演习,并不断地袭击边界北面的伊军,造成了一种要从该地区进攻的假象,引诱伊军把主力击中在科威特南部防线。同时,美海军又在科威特沿海水域不断举行登陆演习,并以舰炮猛轰伊军在科威特东部海岸阵地。还加强了宣传攻势,故意泄漏假情报迷惑伊军。这时伊军在美军的空袭和电子干扰下,已失去侦察手段,对多国部队部署无法准确掌握,误以为多国部队的攻击重点是科威特南部伊军,就固守原地不动,而这正中了施瓦茨科普夫的下怀。在地面攻势发起的前一天,施瓦茨科普夫将攻击主力美第7军和第18空降军等由沙科边境地区紧急调至伊军防守薄弱的西部侧翼待命。他说:“科威特就像一个小小的庭院,我就是要把萨达姆的那些师包围在科威特庭院内,然后吃掉他们。”

2月23日晚22时,布什总统在白宫宣布:“鉴于伊拉克政府在今天中午限期过后仍未同意从科威特撤军,我已命令美国驻海湾部队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动用美国地面部队,同其他参战国家一道把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他声称这个决定是在同盟国广泛磋商后作出的,他相信施瓦茨科普夫将军能够“迅速而果断地完成使命”。在布什作出上述宣布的两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他的地下指挥所里通过电台发表讲话,呼吁伊拉克人使用手中的一切武器拼死抵抗。他说伊拉克为和平解决危机作出了让步,而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逼迫伊拉克,因此只有决一死战。他不断地向他的军队发出“打击他们”的呼唤。他说,他认为在这场地面战斗中“一切先进武器都是没有意义的”,有着“忠诚信念”的伊拉克军队“必将取得胜利”。

大漠挥刀

2月24日凌晨4时,施瓦茨科普夫终于下达了攻击令。多国部队的大炮齐鸣,炮弹像暴雨般向伊军阵地倾泻而去。几分钟后,五角大楼发言人向全世界宣布:海湾战争的“最后决战”——地面作战已经开始。首先发起攻击的是东线攻击集团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他们在155毫米榴弹炮的掩护下,由M-60坦克和“眼镜蛇”直升机打头阵,在黑夜里跨过边界攻入科威特,近万名陆战队士兵乘坐装甲运兵车和其它车辆随后跟进,迅速突破了伊军第1道和第2道防线。5时30分,在陆战第1师左翼的陆战第2师也发起了进攻,在A-6攻击机和“眼镜蛇”直升机的强大火力支援下,该师于挺进途中击溃了伊军第7和第14步兵师,深入科威特境内32公里,俘虏伊军8000名。

在东集团发起进攻的同时,西线攻击集团也于凌晨4时投入了攻击。该集团左翼的法军第6轻装甲师和美军第82空降师于前进途中击败伊军第45机械化步兵师的抵抗,俘虏2500名伊军后向北长驱直入,下午夺取了取了距边界145公里的预订攻击目标塞勒曼机场,建立了整个进攻战役的左翼屏障。上午7时,西集团中路的美第101空降师接着发起攻击。“阿帕奇”攻击型直升机一马当先、“黑鹰”通用直升机和“支奴干”运输直升机搭载武装士兵和重型装备紧随其后,300多架直升机群排成6路,紧贴沙漠呼啸着插向伊军防线纵深。8时20分,机群到达边界以北113公里处的预订降落点,2000名士兵们冲出机舱,迅速击溃了守卫在这里的伊军第49步兵师的1个营,建立起了一个代号为“眼镜蛇”的前方作战基地。下午,该师突击分队从“眼镜蛇”基地出发继续向北进攻,黄昏时分飞抵272公里处的幼发拉底河谷,在伊拉克南部通向巴格达的8号公路上设置了警戒线。第101空降师因拥有庞大的直升机群来快速运载兵力兵器,所以是地面战开始当天深入伊军防线最远的美军部队。下午15时,西集团右翼的美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在麦卡弗里师长的率领下也投入了进攻,一路未遇到强有力的抵抗。第24机械化步兵师以每小时40—48公里的速度向北推进,午夜时分已抵达120公里的纵深地域。

担任主攻的中央攻击集团原计划于2月25日凌晨开始行动。但施瓦茨科普夫于24日中午便接到东西两翼集团频频传来的捷报,于是决定让美第7军提前展开进攻。24日下午15时,担任中央主攻的美第7军以第2装甲骑兵团为先导,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1和第3装甲师随后跟进,向北发起猛攻。至24日当晚,美第7军所辖的各师均深入伊拉克境内20—35公里不等。

美军坦克在进攻

2月25日,多国部队继续推进。东集团主力美海军陆战1师和2师在推进到科威特市西北方向一个代号为“冰糖盘”的地方时,遭到了伊军第3装甲师和第1机械化步兵师的抵抗。厚密的乌云和被伊军点燃的油井散发出的滚滚黑烟使能见度只有数米。美军利有先进的光学瞄准仪,透过层层黑幕搜索目标,把伊军坦克的“黑影”牢牢地套在瞄准镜里,计算机转瞬间算出一串射击诸元,炮手果断发炮,使伊军的坦克连连中弹,其车体碎片伴着浓烟和烈焰腾空而起。打掉伊军的坦克群后,这两个美军陆战师的M1A1和和M-60坦克立即冲到对方步兵阵地前沿,利用高速机枪和火焰喷射器把躲建筑物和堑壕里的伊军全部肃清,进而全部夺取了“冰糖盘”,并于25日当晚进至距科威特市的16公里处。

西集团主力开始大规模进击幼发拉底河谷。美军第101空降师从“眼镜蛇”前进基地出发,首先封锁了幼发拉底河流域的8号公路。25日中午,该师派遣

第2旅乘“黑鹰”直升机群,占领了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另一个目标——位于塞马沃与纳西里耶之间的一个伊军野战简易机场。西集团的另一支主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在击破了伊军第26、第35步兵师的微弱抵抗后,快速向伊拉克纵深前进,当天结束时,他们也已经抵近幼发拉底河。

中央攻击集团主力美第7军在向北卷进的过程中,与伊军装甲部队展开了坦克遭遇战。美军的M1A1主战坦克装有120毫米滑膛炮,使用穿甲弹,配有先进的火控装置。特别是它的滑膛炮射程远,最大射程3500米,有效射程2000米,大大超过了伊军装备的苏制T-72坦克。所以,美军在战斗中采取“超射程战法”,专门在伊军坦克有效射程以外发起攻击,屡屡得手。美军第1装甲师在10分钟内击毁了伊军40余辆坦克。中弹的伊军坦克炮塔直飞12米高的空中,令美军坦克手惊诧不已。至当天晚上,美第7军部队已深入伊拉克境内130多公里。

在科威特沿海海域集结的美军两栖登陆部队也摆开架势,他们对科威特海滩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牵制了伊军近10个师的兵力,使得拉克最高指挥部更加混乱。

25日晚上20时左右,施瓦茨科普夫得意地向布什总统报告说:“明天或后天我们将与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展开大战。”然而,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晚23时左右,萨达姆宣布从科威特撤军。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从五角大楼打电话给施瓦茨科普夫,指示他要抓紧行动步伐,“否则,由于伊拉克政府宣布从科威特撤退了,总统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将不得不同意停火。” 2月26日,根据施瓦茨科普夫的命令,多国部队加快了进攻速度。东集团主力布默的美海军第1陆战远征部队疾速前进。陆战2师在美陆军第2装甲师“老虎旅”的配合下,攻占了科威特市西面的穆特拉山口高地,切断了科威特市区伊军的退路,控制了科威特市往北的6号公路。陆战1师在科威特市南郊的国际机场附近,与伊军第6装甲师的T-72坦克群相遇,双方了展开激烈的坦克大战。当日中午,在美海军“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和陆战队航空兵A-10攻击机的猛烈火力支援下,陆战1师的“牧人”轻装甲步兵营率先冲入机场,并肃清了机场内的残存伊军。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施瓦茨科普夫命令陆战1师守在机场,等待后面的科威特、沙特、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先进科威特城。

西集团主力勒克指挥的美18空降军转向东北进攻,第101空降师出动了它的直升机群对整个伊拉克南部恣意实施蛙跳式突击;第24机械化步兵师沿8号公路向前推进,沿途击败伊军第47、第49步兵师、共和国卫队的尼布查德尼尔步兵师,占领了杰利拜和泰利勒以南地区。当天中午,美18军已攻占了所有规定目标,控制了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西北唯一的一条用沥青铺设过的公路,从

而切断了巴士拉周围及其以南的那些伊军共和国卫队的退路,完成了整个战役的第二大包围圈,并使萨达姆在巴格达地区的部队无法南下增援或向科威特战区伊军提供接济。

中央攻击集团主力美第7军由于风暴和大雨的阻碍,进展较慢。施瓦茨科普夫为此打电话给该军军长弗兰克斯中将,严厉地说:“我们每个地方都把那些混蛋伊拉克军打得落花流水,就你那里进展缓慢。快点加把劲!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打了。”

俎上剁肉

26日上午11时30分,萨达姆总统在巴格达再次广播了他撤军的声明,命令驻科伊军在24小时内全部撤回国内。但他又说:“伊拉克要记住,从去年8月2日开始,直到这次撤军前,科威特曾是伊拉克宪法上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布什随即宣称萨达姆的撤军声明是缺乏诚意,“荒谬绝伦”的,表示战斗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在萨达姆发表讲话之前,驻科伊军就已开始撤退。讲话广播之后,撤退规模迅速扩大。伊军士兵、官员、移民驾驶着各式各样的军用和民用车辆涌上伊科之间的6号公路,仓皇北逃。一路溃逃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头,在光秃秃毫无遮掩的沙漠公路上,犹如受伤的“巨蟒”,成了“沙漠军刀”下的“俎上之肉”。施瓦茨科普夫闻之后立即下令:“在伊拉克人逃跑的过程中消灭他们!”于是,美国空军的飞机和海军舰载机蜂拥而至,沿着公路作超低空俯冲攻击,火箭弹、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公路上的伊拉克军用和民用车队人仰马翻,连珠似地起火爆炸。美陆军第2装甲师“老虎旅”在拿下穆特拉山口高地后也加入了攻击行列,他们居高临下对公路进行猛烈炮击。伊拉克人惨遭截击,被炸坏和被丢弃的车辆布满公路,每隔50米就有一堆冒烟的车辆残骸,排下来竟达36公里!6号公路因此被称为:“死亡公路”。

与此同时,施瓦茨科普夫继续督促弗兰克斯中将的美7军加快前进步伐。26日黄昏,他打电话给弗兰克斯:“看在上帝的份上,朝东进攻,去打共和国卫队!”此时,在弗兰克斯中将麾下集结了一支庞大的装甲部队,包括美军的第1、第3装甲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1骑兵师和英国的第1装甲师。它们是北约的精锐,是从专门对付华约部队中抽调来的主力。

在弗兰克斯中将的指挥下,美7军所属5个师、1个骑兵团和1个航空旅彻夜攻击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作为伊军精锐的几个共和国卫队师在巴士拉附近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弗兰克斯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经过激烈战斗,伊共和国卫队“光辉”师全军覆没。另两个“麦地拉”师和“汉谟拉比”师,在美军的突然来袭下

企图退回巴士拉。但美7军装甲部队猛烈追击,在夜色中,美第1、第3装甲师首先截住了“麦地拉”师。双方的坦克在近距离激战了数小时,交战地区的天空被炮火和炮弹爆炸的强光照得通亮。起先,“麦地拉”师非常顽强,但渐渐便失去了抵抗力。美军除了在数量上占优势外,坦克的性能也超过了对方。另外还有热成像瞄准仪,可以在黑夜中准确地发扬火力。当天色放亮时,美军的火炮、攻击直升机和A-10攻击机向“麦地拉”师发起了最后的围歼。伊军残存的一些坦克在绝望中试图逃走,但很快被全部击毁。

在“麦地拉”师遭围歼的同时,美军第11航空旅的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部队也正在攻击另一支共和国卫队“汉谟拉比”师。“麦地拉”师最终被全歼时,“汉谟拉比”师也于不久被全部消灭了。伊军的第10、第12装甲师则在美第3装甲师第1、3旅和第1机械步兵化师的追击下,仓皇逃窜,但终究赛不过随即飞来的“阿帕奇”直升机群。结果,在“阿帕奇”猛烈射出的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打击下,这两个师的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很快成为一堆堆冒烟的废铁。英军第1装甲师则歼灭了伊军第52装甲师,然后又重创伊军的3个个步兵师。 27日凌晨6时23分,科威特军的“殉难者”旅率先开进了自己的首都,他们在肃清了少数伊军残余后,于上午9时11分在市中心的国际和平广场升起了科威特国旗,宣告伊拉克对科威特将近7个月的占领正式结束。按奈不住胜利喜悦的施瓦茨科普夫,于当天下午13时在自己的指挥部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开战以来,他第一次放松了他那严肃而冷峻的表情,侃侃而谈。他眉飞色舞地介绍了多国部队特别是美军的战绩,嘲弄萨达姆除了独裁之外“什么都不是,连军人都不配”。他还向记者们声称,他要把战斗继续进行下去,“我们部队所要做的就是继续进攻,把共和国卫队全部消灭光......他们只要还能继续战斗,我们就将奉陪到底。”

但是,由于当天晚些时侯伊拉克政府再次通知联合国安理会,它准备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所有的12项决议,并答应向科威特支付战争赔款,释放人质和战俘等,所以,美国已失去把战争再进行下去的任何理由。由其是“死亡公路”上,美军利用其先进的武器装备狂轰滥炸正在撤退的伊军,令一队队、一群群伊拉克士兵不得不扯起身边所有的任何白色标识物,跪在公路上向空中哀求招手。这些悲惨的画面被随直升机拍摄的美国记者摄下来后,曾作为炫耀而向外界播放,岂料却遭到了许多国际舆论的谴责。因此,基于全盘政略的考虑,美国总统布什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7日晚9时,在白宫发表电视广播讲话,宣布科威特已被解放,伊拉克军队已被击败,经与盟国磋商,从美国东部时间2月

28日零时(格林尼治时间2月28日凌晨5时)起,多国部队暂停一切进攻性军事行动。至此,一场仅打了整整100小时的海湾战争地面战终于降下了帷幕。

这场百时闪电战的战果,据多国部队方面宣布的数字,他们在地面战役中共歼灭伊军40个师,击毙、击伤伊军8.5—10万人,俘虏6.3万人;击毁、缴获伊军坦克约2000辆、装甲车1160辆、大中口径火炮740门;占领伊南部领土2.6万平方公里。多国部队阵亡70余人,其中美军56人(含遭“飞毛腿”导弹袭击死亡者)、英军9人、法军2人,受伤百余人;8辆M1A1型坦克受损、其中4辆完全毁坏;损失飞机3架、直升机1架。

在这场地面决战中,美国军队和多国部队以最少的武器装备损耗率和最少的人员伤亡率,夺取了这场战役的巨大胜利,这在近代战争史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在二战以后做了几十年的“世界警察”,特别想当好这个警察,然而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在内的数十次大大小小的“警察出更”,只有这一次玩出了样子。因此,作为这场战争总导演的施瓦茨科普夫受到了美国人的广泛赞扬,被誉为“一名真正的美国英雄”和“沙漠军帐中的偶像”。

世界经典战例分析论文

攻坚战中攻守双方的优势劣势 摘要:攻坚战,一种典型的战争类型。无论从政治政权,还是军事作战的角度看,攻坚战都是最为关键的一战。 中国古代的攻坚战,大多是攻方比较吃亏,但守方却更易战败。 对比攻守双方的处境,必是实力相差悬殊才有攻方获胜的机会。这种实力,从冷兵器时代的人力、财力和领导者的智力到如今的热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经济发展水平,都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字:攻坚战,优势,劣势 正文: 攻坚战,一种典型的战争类型。在这样的战争中,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样的战争中,血与火得到了充分的交融,钢与铁得到了最激烈的碰撞。兵临城下,鱼死网破,决战在这里上演,成败在此一战。 攻坚战之所以最为惨烈、最为悲壮,从攻守双方的角度来讲,对于进攻的一方,前面这座堡垒横亘在通往胜利的路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对于守的一方这座城池已是最后底线,此地一丢,满盘皆输。所以无论从政治政权,还是军事作战的角度看,攻坚战都是最为关键的一战。 看中国古代的攻坚战,大多是攻方比较吃亏,但守方却更易战败。因为处于冷兵器时代,不像如今的原子弹、洲际导弹等武器一个飞行员就能搞定日本、一个按钮就能炸到地球另一面的国家,古代战争多是拼人数、拼力量,要想打起来,首先得找到敌人,双方面对面才能一决胜负,所以,攻的一方不远万里从自己的领域跑到守方底线来是很辛苦的,而且这一路跑来也不是一马平川,必是边打边迂回,况且还需要后勤补给、医疗保障各方面都跟上,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上打仗,这“别人”是不会给提供炊事班和医疗队的。若几攻不下,还要考虑后路问题。正因如此,明朝土木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具有游牧民族野性的瓦剌军也攻不下只靠一个文弱书生-----于谦,来防守的北京城。由此看来,一场攻坚战是需要一方有多大的决心与付出才能展开的呀! 在对攻方如此不利的条件下,为什么还是守方更易战败呢?其实很明白的摆在眼前,就是,都被打到家门口了,这一方不是内部腐败就是经济落后。而且,攻坚战中的守方多是被动作战,比如主张求和不成被迫应战的北宋,已经开始贪图享乐却被湘军围剿的太平天国等等。结局当然都是败了,北宋的靖康之变,太平天国的覆灭这些都说明,综合政治、经济各方面因素,守方是更容易战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守方的心理压力也应该更大吧,在这场赌博中,自己的赌注是最后的家当,盛则存活,败则灭亡。况且这一路过来,估计是屡战屡败,在会落得如此境地。而攻方,虽花了大成本,但也到了最后关头,胜利在望,即使败了,也是有路可退的。并且,既然决定进攻,应该是看到对方实力,看到时机,在有几分把握的情况下才能举兵攻到城下。

海湾战争论文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论文 关键字:地雷科威特联军海湾战争人类石油伦理环境 [关键词]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环境问题;萨达姆防线;战争伦理;环境伦理 [摘要]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双方滥用科技带来的破坏,几乎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类重建家园能力。无论联军还是伊军,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他们连同平民一起又是环境破坏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审视高技术战争,使我们看到了现有的战争伦理的局限性。 Human, War and the Environment under High-Tech Conditions: Taking the 1991 Gulf War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high-tech wars; the 1991 Gulf Wa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Great Saddam Belt; war ethics;environmental ethics. Abstract: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evolution of milita ry affairs are not only interactive as preconditions, but also develop together . The war, bloody politics, has never changed its basic characters with the adv 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shows not only grave clashes in human so cieties, but also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ecosystems. C ompared with prior war modes, high-tech war takes a new look of humanism, but i t also represents a more strained situa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clear ly. As an example, in the 1991 Gulf War, both sides have abused science and tec hnology,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m was beyond both the self-restoration abil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building ability of h uman beings. Both allied forces and Iraqi troops destroyed environment of the P ersian Gulf, they shared the results following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with ci vilians at last. After surveying high-tech wars proceeding with the relationshi 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we find the limitation of modern war ethics. 近代以来,人类利用科技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也有了从根本上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力量。这些力量集中体现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人们用“寂静的春天”和“核冬天”来形容滥用这些力量的生态后果。随着冷战结束和新军事变革的进行,人们惊异于高技术战争的“人道”与“高效”,但1991年海湾战争及其后的历次高技术战争表明:战争的根本属性并未随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高技术战争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不

科索沃战争战例分析

科索沃战争战例分析 一、背景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千米,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1989年2月27日,当时担任塞尔维亚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舍维奇为了压制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发了阿族的对抗情绪,阿族与塞族的冲突趋向激烈,塞尔维亚当局对阿族的镇压也随之升级。 进入90年代后,阿族的民族主义运动进一步高涨,于1992年5月自行组成议会和行政机构,还选举民主联盟领导人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形成了与塞族政权并行的另一个政权。 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 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科索沃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

流离失所,沦为难民。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 因此,从1998年底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北约与南联盟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二、战争过程 1999年3月24日19时50分,第一枚巡航导弹从亚德里亚海上的美军驱逐舰上发射,揭开了战争的序幕,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从此爆发,到6月10日结束,共持续了78天。科索沃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夺战区制空权(3月24日~3月26日)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一轮至第三轮空袭行动,打击的重点目标是南联盟防空系统,包括机场、雷达、导弹发射阵地、通信等设施。主要目的是通过空袭夺取南联盟地区的制空权。 第二阶段瘫痪南军指挥(3月27日~3月31日)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四轮至第七轮空袭行动,打击的重点目标是南联盟指挥中心、基地等核心军事目标,以瘫痪南联盟军事运作机制,瓦解其战斗力。同时,对南联盟全国各地的防空设施和重要军事目标继续进行轰炸。 第三阶段:削弱南军潜力(4月1日~4月29日)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八轮至第三十七轮空袭行动,打击的重点

中东史之浅析沙漠风暴(海湾战争评论)

中东史之浅析沙漠风暴(海湾战争评论) 海湾战争,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现代信息化战争之一。它是由于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作为起因。同时,这场战争也决定了美伊之间长达12年的恩怨纠葛。它也被誉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此,海湾战争是改变伊拉克历史命运走向长期混乱和动荡时期的重要节点。解析海湾战争,也有助于揭示伊拉克为何逐步陷入如今形势的重要因素。伊拉克方面发动海湾战争,其实也是具有“铤而走险”,挑战西方大国的容忍底线之心。然而,对科威特的入侵,却并不是刚刚才从两伊战争之中挣脱出来的伊拉克所必要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此时的伊拉克,需要恢复经济建设的规划;休养生息并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重中之重”。可惜,伊拉克已经没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投入重新建设因战火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物质经济。当然,两伊战争也使伊拉克遭受到多达近90余万以上的军民之伤亡;石油输出港口和输油管道的严重损坏,更加使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蒙受巨大的损失。换而言之,是伊拉克国内局势的满目疮痍,又欠下了800多亿美元的外债;同时,国内又出现了经济危机;更加使伊拉克国内民怨四起,怨声载道。为了摆脱国内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还希望免去对科威特的140多亿美元的外债问题;此时的萨达姆别无选择,

只好面对着国家的困境,而铤而走险;走了一招最为凶险的棋局:“出兵科威特”,通过吞并科威特,转嫁伊拉克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一笔勾销欠于科威特的巨额外债。也可以针对西方国家起到“敲山震虎”的战略作用。当然,这一步棋,看似能够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可是,萨达姆完全没有考虑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态度或反应。 科伊之间的矛盾,也是由来已久。伊拉克长期以来,并不完全承认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国家地位。一方面,提出了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领土的言论(源自奥斯曼帝国时期,科威特隶属于伊拉克行省);另一方面,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认定发动两伊战争是为阿拉伯世界阻挡波斯人的“绿教革命输出”;于情于理,可以免去伊拉克欠阿拉伯各国的债务。因此,萨达姆本人还是认为攻打科威特具备相应的价值;信心满满而又更加狂妄地选择了一条战争的道路解决本国所 面临的一切问题。战争的阴云很快就在1990年的8月2日降临了,时任伊拉克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伊拉克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萨达姆·侯赛因于当日凌晨1时,以推翻科威特腐朽落后的君主制为由,命令已经在伊科边境上集结待命的军队突然向科威特军队进行全面攻势;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5时30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酉阳三中王海波 一、教材分析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的第三节,本课主要分两个子目讲述的现代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第一子目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中,则主要讲述了,伊拉克和伊朗两大海湾强国,在民族、宗教信仰、国家利益以及领土划分等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在石油问题和两国政府领导人政策上的冲突,加剧了矛盾。两国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同时给中东地区的和平带来的威胁。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和伊朗都有使用高科技武器,但是真正大规模使用高科技武器并且对海湾影响深远的还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这次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对世界影响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影响至为深远,而海湾战争所体现的高科技对战争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本课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理解现代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复杂化的一个窗口,学习好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在美国等大国关注海湾、中东地区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以及中国乃至联合国对于和平和解决海湾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作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是:“了解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课标这样明确的要求,将两伊战争划归为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现代战争,是有其道理的。然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归为一课,标题定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也是出于编者的考虑,其中两伊战争属于海湾地区的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是属于海湾地区的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同属一地区的战争,年代相差不大,归为一课,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海湾地区的矛盾、冲突。并且两伊战争也使用过高科技武器,也应属于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一例,知识没有海湾战争那么典型。同时将两伊战争列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的第一子目,则更有利于第二节频繁的地区冲突和第三节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衔接。基于上述分析,现将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时间、地点、参与国、结果等等); 分析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了解两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教训; 了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特点,能分析出现代高科技与现代战争之间 的关系;明白联合国和中国等世界和平力量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大致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通过学生材料及教材,分析两伊战争及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战争给人类带来 的教训;通过展示大量的有关海湾战争的图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及教师 的讲解,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通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及 教材,让学生明白在海湾危机后,中美的态度、国际不同的关注以及联合国 所做的努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战争给战争双方带来的危害以及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威胁,同时使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各种特点,

海湾战争战例分析

海湾战争战场环境分析 作者:赵杨 3011020033 单位:学员二旅五营四连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湾战争的过程,美军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战场环境。在分析战场环境时,首先,说明了海湾战争的信息化战场,美军建立了5个层次的电子传感器网;又讲了海湾战争是一体化作战的典范,作战空间被大大的扩大,七维一体的作战模式和大量先进武器的使用是美军站在场控位置的关键;最后讲述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成为海湾战争的主导。 关键词:海湾战争;战场环境;美军;电磁环境;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作战 正文 在讲海湾战争的战场环境之前,先将一下海湾战争。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在此战争中,美军起到关键性作用。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 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 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

《两伊战争》教案最全版

《两伊战争》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两伊战争,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和教训。 重点:两伊矛盾及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总结与前面的四次战争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 2、从领土、宗教、民族、资源及现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3、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冷战”期间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与和平的艰巨性。 4、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知识结构:

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两伊矛盾从何而来? 2、两伊战争的经过如何? 3、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是什么? 一、背景(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环境。)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 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

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由于两国所处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盛产石油资源,长期以来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宗教矛盾: ①宗教观点: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②个人恩怨:萨达姆与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 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 3.库尔德人问题: 两国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4.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5.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 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 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 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 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 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 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 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 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使用化学武器

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 “军刀”出鞘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10万大军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仅用10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在持续的5个半月里,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1991年1月17凌晨2时30分,从海湾的美国战舰上发射出的第一颗”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终于拉开了海湾战争的战幕。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和战术空袭,出动飞机1120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吨以上,造成伊拉克的军事机器严重瘫痪,并摧毁了伊军前线部队50%以上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发起地面决战来彻底打垮毁萨达姆的军队,将伊军赶出科威特,以解美国心头之恨。至2月中旬,多国部队共集结了地面部队约60万人,坦克3700 辆(其中美军2000辆)、装甲车3000辆(美军2000辆),大中口径火炮、火箭炮1600门(美军1200门)。直接参加地面作战的攻击部队约45万人,他们来自于美、英、法、埃及、叙利亚、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家。主力自然是美国,其他国家除英、法各派了一个多师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主要是作为象征性力量来参战的。多国部队总指挥为美国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四星上将。 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计划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空地一体战”构想和亲自指挥巴拿马登陆作战的经验拟定的。其主要内容是:以大规模的登陆佯动和部分兵力从沙科边界正面突破,牵制伊军主力,并向科威特城及其以北地区推进;集中装甲部队主力,与快速突击部队配合,从伊军防御的侧翼向巴士拉方向实施大纵深迂回,与正面推进的部队呈两面夹击之势,包围并歼灭伊军主力。 为实施“沙漠军刀”计划,多国部队沿沙伊、沙科边界从左至右(由西向东)部署了3个进攻集团。左翼为西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中段。编成内有勒克中将指挥的美第18空降军的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及法国第6轻型装甲师。其任务是向伊拉克的腹地——幼发拉底河谷大纵深穿插迂回,切断科威特地区伊军的交通线,配合中央攻击集团围歼伊军共和国卫队;中间为中央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东段。编成内有弗兰克斯中将指挥的美第7军的第1装甲师、第3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3旅和第2装甲骑兵团,以及英军的第1装甲师。其任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 社会政治大转型” 主要是指 A.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2.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工过细 B. 利益内耗 C. 管理僵化 D. 外部竞争 3. 丁肇中指出:“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其原因是 A. 传统教育者认识不到实验的重要性________ B. 严格的思想控制下无法格物和致知 C. 传统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学而优则仕________ D. 传统学校缺乏格物致知的经济条件 4. 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 A.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________ B.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海湾战争后勤研究1

第一章战争的现实 有人曾把海湾战争后勤保障的规模,比作一声令下马上把阿拉斯加州的全体居民及其个人家当全部运到大洋彼岸,或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城整个搬家。 部队饮食问题:从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也就是在海湾战争的前期、中期、后期,在西南亚的美国陆军后勤工作人员,在第22支援司令部和第1、第2军支援司令部的组织指挥下,制定计划,组织运送,向部队供应了一亿二千二百万餐口粮,这相当于为怀俄明和佛蒙特两州所有居民供应一日三餐达40天之久。 部队运输问题:从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上述支援部队提供油料13亿加仑,等于首都华盛顿同期油耗量的七倍,或约等于哥伦比亚特区,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12个月的总耗油量。 同一年内,这些后勤支援部队及其雇用的司机在战区行车近5200万英里,等于到月球往返100多次,环地球行驶2000多次,或等于从洛杉机到纽约往返10000多次。 军队是各种需求的集合体。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种类繁多而复杂,而有时还相互矛盾。军队既需要训练精良、机动灵活的作战部队(军事术语称其为“牙齿”),也需要大量的支援部队(“尾巴”);既需要坦克、飞机、弹药,也需要面包师和官僚(毫无疑问,官僚也是有用的),木工和出纳员,殡葬人员及律师。 除此之外,军队还需要指引交通方向。在战争中,沿沙特公路网新树立了近500个交通标牌,帮助美国士兵及其他第三国人员在缺乏地貌特征的地形条件下找到他们的目的地。 毫无疑问,他们也需要邮政工作人员。从1990年11月到1991年4月,半年内,海湾战争的供应人员和运输人员平均每天运送邮件近500吨。他们总共处理邮件31800多吨,其数量之多足可以用6英尺高的邮件覆盖28个足球场。 这些任务及其他无数的工作,都是由后勤人员完成的。后勤是把运输、补给、仓储、维修、采办、合同、订货、自动化等项工作精心综合成一个紧密有序的整体,确保上述各项工作的最佳化,以保证和促进给定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海湾战争中,后勤人员面临的是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他们竭尽全力逐个排除,直到消除了一切因措手不及招致工作严重损失的可能性为止。这就是我们在海湾的所做所为。 1.战争序幕 对许多远离战场,安稳度日的美国人来说,西南亚战争的爆发,来得突然,出人意料。但对伊拉克和科威特来说,这场战争的根源可追溯到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以前。科威特的国名起源于“科特”(KUT)一词即“小城堡”,令人想起了这个地区动荡的过去。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国家中,长期比较稳定的是科威特,历时两个世纪的统治者阿拉沙巴王朝,赢得了领导温和、宽容不同政见的声誉(至少按中东标准是如此),但科威特从来没有强大到足以独立于其“贪得无厌”的四邻之中的程度。在十九世纪,当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着此地区时,科威特仅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半自治区,属巴士拉省(该省现为伊拉克的一个城市)管辖。科威特与巴士拉的这种关系早在1919年就告终结,但后来却成为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领土要求的依据。在20世纪初期,科威特统治者酋长穆巴拉克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协定,使科威特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61年科威特才争得英国同意,宣布完全独立。 与此相反,伊拉克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现代国家形态出现后,始终受到动乱的困扰。从1921年温斯顿·邱吉尔向英国下议院发表的一次演说中就可以窥见问题的端倪。邱吉尔在演说中阐明,英国的方针是“以对不列颠及其盟国友好的方式在巴格达古城周围建立一个能够复兴和体现阿拉伯民族古老文化和辉煌的阿拉伯国家”。但这个基础比较薄弱,在以后的37年中,巴格达政府更迭达58次。 1961年6月,科威特脱离英国获得独立6天后,伊拉克卡塞姆上将就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领土。英国所显示的武力,使卡塞姆未敢实践其声明,但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威胁——有时公开,有时含蓄——后来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例如,1981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告诉科威特一家报纸,两国的边界需要重新划分,他还具体提出伊拉克需要获得易于进入阿拉伯海湾的通路,这就要求科威特必须将沃尔拜岛和布比延岛的主权转交给伊拉克。 以后,多次威胁和敌对行动接踵而来。例如,伊拉克的极端分子卷入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包括1983年对科威特一连串的炸弹爆炸事件;二年以后,劫持科威特客机事件;以及1985年暗杀科威特统治者的未遂图谋。尽管伊拉克采取了这些好战行动,但科威特的统治者则倾向于对其邻国的侵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们从内心讨厌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但更关注的是伊朗原教旨主义穆斯林政权所造成的威胁。当时,伊拉克与伊朗正在交战,正如阿拉伯谚言所说的:“我们敌人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当时伊朗被认为是阿拉伯地区的主要威胁,科威特欣然允许伊拉克利用其港口、公路及其他设施向伊拉克运送军用物资,并为伊拉克作战贡献出80多亿美元。 事实证明,和平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伊拉克的贪婪与不满是根深蒂固的。多亏有了石油收入,八十年代时,科

单证员考试中20个经典案例分析汇总

单证员考试中20个经典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分析题一 [案例] 中东某商人从西欧购买一项商品买卖双方约定采用信用证方式付款,并明确分两批交货和分两批开立信用证。第一张信用证开出后,已经顺利结汇。第二张信用证开出后,买方因第一批货物质量有问题,向卖方索赔的事项尚未了结,便通知银行停止使用其开出的第二张信用证,但银行仍凭卖方第二批正确的票据付了款。当银行通知买方对第二批货物付款赎单时,遭到买方拒绝,银行向法院起诉,结果银行胜诉。请分析原因。 [分析] 本案合同规定按信用证付款方式成交,而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文件,在信用证付款条件下,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他对受益人承担独立的责任。由于银行开出的是不可撤消信用证,而且按一般惯例规定,银行只管单证,不管货物,当银行通知买方付款赎单时,只要单证一致,作为开证申请人的买方就必须付款赎单。本案合同项下的买方,以上一批交货质量有争议为由而拒绝向银行付款赎单,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法院判决正确。 案例分析题二 [案例] 1994年4月11日,国内某公司(以下称为JS公司)与香港GT公司达成一份出口合同:合同号No.94JS-GT102,4950dz of 45x45/110x70 T/C yarn-dyed shirt with long sleeve (涤棉长袖衬衫),5% more or less are allowed,单价USD28.20/dz CFR Hongkong,总金额USD139,590.00,1994年8月底之前装运,付款方式为by 100% irrevocable L/C to be available by 30 days after date of B/L(不可撤消的提单日后30天远期信用证付款)。 ?JS公司催促,JS公司于5月底收到由意大利商业银行那不勒斯分行(Banca Commercial Italy,Naples Branch)开来的编号为6753/80210的远期信用证,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为意大利的CIBM SRL,并将目的港改为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港,最迟装运期为1994年8月30日,同时指定承运人为Marvelous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Lines(以下简称MICL公司),信用证有效期为9月15日,在中国议付有效。 JS公司收到信用证后,没有对信用证提出异议,并立即组织生产。由于生产衬衫的色织面料约定由香港GT公司指定的北京GH色织厂提供,而此后北京GH色织厂未能按照JS 公司的要求及时供应生产所需面料,并且数量也短缺,导致JS公司没有赶上信用证规定的8月30日的最迟装运期限。为此香港GT公司出具了一份保函给JS公司,保证买方在收到单据后会及时付款赎单。JS公司凭此保函于9月12日通过信用证指定的MICL公司装运了4700打衬衫(总货款为USD132,540.00),并取得了编号为GM/NAP-11773的海运提单,

海湾战争战例分析学习资料

海湾战争战例分析

海湾战争战场环境分析 作者:赵杨 3011020033 单位:学员二旅五营四连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湾战争的过程,美军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战场环境。在分析战场环境时,首先,说明了海湾战争的信息化战场,美军建立了5个层次的电子传感器网;又讲了海湾战争是一体化作战的典范,作战空间被大大的扩大,七维一体的作战模式和大量先进武器的使用是美军站在场控位置的关键;最后讲述了复杂的电磁环境成为海湾战争的主导。 关键词:海湾战争;战场环境;美军;电磁环境;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一体化作战 正文 在讲海湾战争的战场环境之前,先将一下海湾战争。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在此战争中,美军起到关键性作用。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

【国防教育】海湾战争-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 ——“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 海湾战争发生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历时42天。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各种新式武器,对伊拉克实施的一场局部战争。在这场短暂的局部战争中,新型先进武器投入之多,空地一体协同作战配合之密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它标志着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要特点的高技术战争新时期。这场战争不仅对中东乃至整个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海湾战争中的海湾系指中东的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海湾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伊拉克和伊朗。当时,伊拉克军事实力最为强大。1979年萨达姆·侯赛因上台后,曾与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元气大伤,国力下降。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谋取石油出口控制权,同事也为了实现其称霸海湾的野心,伊拉克以领土纠纷和科威特违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规定,大量倾销石油为借口,于1990年8月2日凌晨,以5个师德兵力对科威特发起进攻,仅3个小时即夺取了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当日下午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的严厉谴责。伊拉克队科威特的入侵直接威胁到了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也严重损害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海湾地区石油资源极其丰富,战略地位异常重要。石油藏量占世界的60%,产量占欧佩克的68%,美国19%西欧35%、日本70%的石油进口均来自这一地区。一旦海湾地区为伊拉克所控制,它将直接危及西方额经济命脉,这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做决不能做视不管的。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近30个国家做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武装干涉,从而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 站前,为了进行紧急军事部署,美国制定了“沙漠盾牌”计划,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军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军事调动。这一计划8月4日制定,8月7日付诸实施。根据“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国在海湾地区共部署了43万兵力,作战飞机1100多架,大型水面舰只60余艘(最多时做成6个航母编队)、M1A1“艾布拉姆斯”式主战坦克1500多辆,大口径火炮2000余门,装甲运兵车2500多辆,流动战地医院120所,海水消毒与淡化厂15座。加上其他参战国的部队,多国部队总兵力达到70多万,坦克约4000辆,飞机2000架,各类舰只245艘。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沙漠环境,美军举行了代号为“恐怖之夜”的大规模空袭演习、“正义铁拳”的地面部队大纵深突破演习、“海湾风暴”多兵种立体突袭演习和代号为“迅雷”的海军陆战队登陆演习。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于1991年1月15日基本结束。美国以1月15日为最后期限,向伊拉克发出了最后通牒。 1月17日,美国开始实施“沙漠风暴”作战行动。其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以极少代价为前提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最占行动重点包括:1.首先以突然地、大规模的战略空袭一举摧毁伊拉克境内的生物、化学与核武器工厂、导弹基地、指挥通信中心、雷达设施和军民用机场;2.对伊、科境内的伊拉克精锐部队实施大规模轰炸,至少歼灭其50%的兵力;3.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

管理学十个经典案例分析

1(安通公司的投资决策 安通公司是一家特种机械制造公司。该公司下设,,个专业工厂,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拥有20亿资产,8万员工,其中本部员工200人。本部员工中60%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学特种机械专业的。该公司所属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政府有关部门集中采购,供应全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安通公司的生产经营呈现较好的局面,在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仍保持各厂都有较饱和的产品。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国内市场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三年不买安通公司的产品,仍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安通公司领导连续召开两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第一次会议专门分析形势。刘总经理主持会议,他说,安通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稳定的效益,首先必须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才能适应形势。我们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不是有政府主管部门干预和集中采购,我们的生产能力一下子就过剩30%,甚至更多。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负责经营的李副总经理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公司的资金利润率达到了8%左右,局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现在产品单一,又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今后再保持这样的发展水平很难。目前,公司本部和各厂都有富裕资金和富余人员,应该做出新的选择。分管技术工作的赵副总经理说,总公司和各厂的产品特别是有一部分产品通过近几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本是能满足国内市场目前的需要,总公司和各厂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强,如果没有新产品持续不断开发出来,单靠现有老产品很难使本行业有较大发展,专业人员也要流失。其他的副总们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安通公司所面临的形势,大家都感到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必要。 第二次会议仍有刘总主持。他说,我们上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使我们大家头脑更清醒,认识更加一至,这就是总公司要适应新形势,必须研究自己的发展战

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争

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争” 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解释为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与维护、崩溃与重建。 那么数学与战争之间又存在什么样关系?首先直接影响数学可以用来设计新武器,促进武器的发展。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现代数学与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弹道学、雷达及声纳、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地图、气象学、计算机等等有关,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武器或战术。当代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湾战争的背后,就是一场不动声色的数学战。 1方程在海湾战争中的应用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为阻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军事进攻,点燃油田成为伊拉克的手中利器。当时许多科学家发出警告:如果海湾发生战争,伊拉克引爆科威特数以千计的油井,人类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大灾难,气候会发生灾难性的变化,10亿人赖以生存的粮食生长将受到严重威胁。 打还是不打?美国必须考虑伊拉克点燃所有油井的后果。为此,五角大楼要求太平洋———赛拉研究公司研究此问题。这家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热损失能量方程作为计算模型,在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后得出结论:这些油井的烟雾可能招致一场重大的污染事件,可能波及波斯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会失去控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和经济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计算结论最终促成美国下定决心攻打伊拉克。 2巴顿的战舰与浪高 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天侯、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