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具有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

2.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

3.优良品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生产上所谓的良种,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1.不同作物的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作物(<4%):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等

异花授粉作物(>50%): 玉米、黑麦、甘薯、白菜型油菜

常异花授粉作物(5-50%): 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

2.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化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却上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4.无性系: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5.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性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6.自交的遗传效应

①保持纯合基因型

②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Xmn=(1-1/2n)m

③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

7.异交的遗传效应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杂交)

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8.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突变或杂合基因型连续自交和选择育成的基因型同质纯合群体。

9.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

11.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的一个群体。

第二章种质资源

1.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的总称。

2.重要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作用

①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②种质资源是人类开发新作物的物质基础

③种质资源可以保护遗传多样性、避免遗传脆弱性

④种质资源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

⑤种质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

3.作物起源中心: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的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栽培类型的地区。两个特点:基因多样性、显性基因高频率。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原生起源中心)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次生起源中心)的独立农业地理中心。

4.重要作物的起源地:中国-东亚(大豆、高粱)、印度(水稻、甘蔗)、中亚(普通小麦)、西亚(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南美-中美(玉米、陆地棉、甘薯、番茄)、南美(马铃薯、花生)

5.主栽品种: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

6.地方品种:局部地区栽培的未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的品种。

7.核心种质:采用一定方法,选择部分种质,以最小的资源数量和遗传重复,最大程度的代表种质多样性。

8.种子资源的方针: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

9.原生作物: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

第三章育种目标

1.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某种作物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

2.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抗病虫性、抗倒伏。

3.生物产量:中有机物质占干物质的90%~95%,因此作物有机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作物有价值器官部分的产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4.理想株型育种:集中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优良性状,使其获得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能将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输送到籽粒中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籽粒产量。

5.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6.稳产性是指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包括抗病虫性、抗旱耐瘠、抗倒伏性、适应性。

7.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8.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机械化需要。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1.引种:引进外地或外国的种质资源。

2.引种栽培:经过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3.引种驯化:外地种质引入种植,由于生态条件改变而表现出新的性状,经过选择育成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新品种。

4.引种改良:外来品种的某个(些)优良性状用于改良本地品种。

5.引种原理:气候相似性原理、生态相似性原理。

6.影响引种的因素

外因:温度、光照、纬度、海拔、栽培和土壤

内因:作物发育特性

低温长日照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它们的生活周期主要在秋冬到春夏,先经过一个低温阶段,然后是长日照阶段

高温短日照作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它们的生活周期主要在春夏到秋冬,先经过一个高温阶段,然后是短日照阶段

中间性作物:如番茄对光温要求不严格

7.作物的引种规律

①低温长日照作物(冬作物):

高纬度到低纬度:表现生育期延迟、营养器官加大、不能开花结实。

低纬度到高纬度:表现生育期缩短、植株矮小、产量低、春季可能冻害。

冬播区春性品种引到春播区春播:早熟、高产。

春播区春性品种引到冬播区冬播:迟熟、冻害(视品种和引种地情况)。

②高温短日照作物(夏作物)

原产低纬度的品种:春播(次生生态型)、夏播(原始生态型)和秋播

春播品种(感温):引到高纬度地区春播种植,由于温度低,表现生育期延长、营养器官增大。但只要积温满足,可以获得高产。而长光照对发育影响小。

夏播品种(感光):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由于光照长,不能满足对短光照的要求,表现植株高大、迟熟、后期可能冻害。

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品种(感温):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由于高温高,容易满足温度要求,表现生育期缩短、营养器官变小、产量低。

原产于高海拔地区的品种(感温):引到同纬度平原,早熟低产。

8.选择育种(系统育种):对现有品种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试验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对于自花授粉作物可称纯系育种。

9.选择育种程序

纯系育种程序:通过单株(个体)选择、株行(系)试验和品系比较试验到新品种育成。混合选择育种程序:从群体中选择目标性状基本上相似的优良个体(单株)经室内鉴定并加以混合繁殖,使群体得到改良的一种育种方法。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改良混合选择程序

1.杂交育种:通过两个或更多个亲本品种(系)杂交获得杂种,进一步从杂种后代的自交

分离群体内选择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在分离世代随机重组结合,

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合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

3.超亲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的、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种个体,

通过对分离世代的随机重组和选择,育成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新品种。

4.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双亲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其优缺点能互补,不能

有严重的缺点;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考虑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杂交亲本

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5.配合力:亲本和其他亲本杂交,在杂种后代中产生优良个体的能力。一般配合力:某一

亲本与其他若干亲本杂交,杂种后代在某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

材料杂交组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的表现。

6.杂交技术:花期调节(分期播种、光温处理、再生植株、肥控);控制授粉(母本防止

自花授粉和天然杂交);授粉后管理。

7.杂交方式:单交或成对杂交(亲本在杂种和后代群体遗传成分各占50%);复交(包含

三个或三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最后杂交的亲本遗传组份最大50%)

8.杂种后代的处理的方法有: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谱法和单籽传法。

9.系谱法:从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选择单株,分别种植成株行,以后在优良系统中选择优株,直至选出优良稳定一致的系统。各世代各系统均编号,可查各株系历史与亲缘。

优点:遗传力较高性状,早代选择可靠;尽早集中掌握少数优良系统;便于比较,控制规模;及时升级试验、审定、推广;

缺点: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选择效果差;早代工作量大;

10.混合法: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开始,组合内混种混收,不加选择,直到杂种后代基因型纯合达到80%以上时(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形成株系,从中选择优

系升级进入产量试验。

优点:遗传力低数量性状高代选择可靠;保留更多的优良基因型和重组类型;早代工作量

相对较少;

缺点:混合世代群体规模大;选择世代的工作量较大;可能丢失群体弱势性状;育种周期

相对较长;无从考查系统间关系。

11.衍生系统法:兼具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克服了两种方法的缺点:在早代,主要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一次选择,中选数量上可以比系谱法多,保留较多的基因型;按株行种植,在株行内可以及早获得优良株系。

12.单籽传法:从分离世代开始,每株收获一粒种子;之后按组合每年混合种植,每株收获一粒种子;F5或F6世代群体中选择单株,种成株行;选择优良株行升级成品系进入产量

试验。稳定的单粒传群体也被称为重组自交系群体。

13.杂交育种程序:原始材料圃、亲本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

1.轮回亲本:有许多优良性状,而个别性状有欠缺需要改造的品种。非轮回亲本:具有甲品种欠缺的优良性状的品种。轮回亲本基因恢复的频率为1-1/2r+1 纯合个体频率 (1-1/2r)n 2.回交育种法:非轮回亲本与轮回亲本杂交,F1及后代用轮回亲本品种进行多次回交和选择,轮回亲本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通过回交而恢复,同时导入了原欠缺的性状,获得性状改进的新品种。

3.近等基因系:不同基因型在相同遗传背景下的各个品系

4.回交育种特点

优点:控制育种发展方向(保持轮回亲本基本性状);增添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小群体,便于加代;有利于打破基因连锁;便于生产上推广应用。

缺点:多个性状改良育种年限长(尤其是逐步回交);一般仅用于个别主基因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困难;回交工作量大;目标基因的一因多效问题。

5.质量性状的回交转育:显性单基因或隐性单基因数

6.量性状的回交转育

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控制转育性状的基因越多,回交后代中出现的理想基因型频率越低。

环境对基因表现的作用:环境条件对数量性状影响大,鉴定选择可靠性差。

第七章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植株发生变异,再通过后代的鉴定和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物理诱变

电磁辐射:引起生物DNA损伤或断裂,修复时发生错误拼接与复制,辐射后代表现型产生变异,对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以加以选择。包括:紫外线、X 射线、r 射线。

粒子辐射:?射线、航天育种

3.化学诱变:烷化剂、叠氮化钠、碱基类似物

4.诱变育种的特点: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改良单一性状比较有效,同时改良多个性状较困难、性状稳定快,育种年限短、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于掌握。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1.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包括:种间杂交、属间杂交、亚种间的杂交。

2.异附加系:在某物种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数量不等的异源染色体。为非整倍体。

3.异置换系: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染色体所取代

4.易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与其它物种的染色体段发生交换。

5.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生理差异、花器结构差异)和双亲基因的差异(控制可交配性基因、基因互补的致死基因)

6.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亲本选择与组配、染色体预先加倍法、桥梁(媒介)法、特殊的授粉方法、外源激素处理、柱头手术和子房受精、植物组织培养。

7.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核质互作不平衡;染色体不平衡;基因不平衡;组织不协调。

8.杂种夭亡、不育的克服方法:幼胚的离体培养;杂种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延长杂种

的生育期;嫁接法。

9.杂种后代的分离特点:分离规律不强;分离类型、生殖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

分离世代长、稳定慢。

第九章倍性育种

1.异源多倍体:含有不同的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特点:染色体配对正常,配子育性正常;

比二倍体具有更强的抗逆性、适应性。

2.同源多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

3.人工多倍体:诱导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方法有物理诱导:辐射、温度的激变、切断-愈伤组织法等;化学诱导:秋水仙素。

4.人工诱导单倍体产生:组织培养、远缘杂交、染色体的消失、半配合生殖、理化因素诱

5.单倍体的育种利用:缩短育种年限: F1花药培养、加倍处理、稳定,2年;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提高诱变育种效率:利用单倍体材料诱变;合成育种新材料:远缘杂种产生多

元单倍体,加倍获得异源多倍体。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

1.杂种优势:F1杂种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2.显性假说: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

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而产生杂种优势。

3.超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

结果,等位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杂合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大于纯合等位基因的作用,同

时存在非等位基因之间互作。

4.两个假设的局限性:只考虑核基因水平上杂种优势;忽略了染色体组间互作(同源多倍

体与异源多倍体差异);忽略了细胞质基因组。

5.对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纯度高;一般配合力高;优良农艺性状;亲本(尤其是母本)

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种要求

6.从这些原始材料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称为

二环系。

7.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的大小。一般配合力(GCA):是指一个自交系亲本与其它若干个自交系杂交的F1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特殊配合力(SCA):是指两个特定亲本所组配F1在某种数量性状上的表现。

8.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叫测交;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测交所得的

后代F1称为测交种。

9.测配方法:顶交法(选用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双列杂交、多系法(系×测验系法)。

10.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配合力高、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合性状良好,双亲间性

状互补、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易于授粉。

11.杂种品种的类型:品种间杂种品种、品种-自交系间杂种品种、自交系间杂种品种、雄

性不育杂种品种、自交不亲和系杂种品种、种间与亚种间杂种品种、核质杂种。

12.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化学杀雄生产杂种种子、F2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雄性不育性

利用。

★第十一章雄性不育与杂交种品种选育

1.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分为:质核互作不育、核不育。

2.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常

被简称为胞质不育(CMS)。不育系S(rr)、保持系N(rr)、恢复系N(RR)S(RR)

3.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无关。

4.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

因型控制。

4.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的方法:远缘杂交核置换、回交转育、人工制保

5.恢复系选育的方法: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人工诱变

6.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选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选择产量高、配合力好的亲本配组;选优良性状多并能互补的亲本配组;选有利于异交的亲本配组

7.显性核雄性不育:不育性受一对显性基因(MsMs)控制,但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杂合基因

型(Msms)形式存在。雄性不育株(Msms),与可育株(msms)杂交,后代1:1(可育:

不育)分离。

8.两系制种法:由于核不育系内有不育株和可育株两种,采用系内同胞交,不育株上收的

种子,后代1:1分离,故在制种时必须在开花前将母本内约50%的可育株拔去。

9.“三系化”制种法:纯合型不育株MsMsmfmf与纯合型可育株msmsmfmf杂交,可以获得

杂合型的全不育系(Msmsmfmf)这种不育系只能利用于制种而不能由msmsmfmf可育系继续繁殖,故称msmsmfmf可育系为临时保持系。

10.育性的转换:不育的光温满足时,植株的不育率和不育度都可达到100%。可育的光温

满足时,植株的可育率可达到100%。

11.光温敏核不育杂种品种的选育(水稻为例)

杂种品种的选育包括:核不育系的选育和杂种品种的选配

光温敏核不育系有两重性:不育条件下制种和可育条件下繁殖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长日高温不育:13-14小时日照、气温25度以上;短日低温可育:12小时日照、气温23-25度以下

(1)技术要求:遗传稳定,性状一致;育性转换明显,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株率100%。花

粉不育率或小花不育率99.5%以上,连续天数能满足制种要求。可育期间群体可育株率100%,自交结实率30%以上;异交习性好;一般配合力高;主要经济性状优良;抗性好。(2)选育途径:杂交转育、系统选育、诱变选育、组织培养等方法。

(3)选育程序:长江流域控制8月10日左右抽穗,割茬再生鉴定9月10日后抽穗的结

实情况异地选育(穿梭选育)

12.高不育系(high male sterile line)是指有少量自交结实的不育系,这种自交结实的

种子能够使高不育特性得以遗传。

13.核不育株鉴定方法:正常株与不育株杂交获得F1,F1的育性表现分:可育、不育、分离。

第十二章抗病虫育种

1.作物抗病虫遗传育种的意义:稳定产量、保持品质、保护环境、节本增效

2.病(虫)害的发生是由寄主遗传、寄生物(病虫)和环境三方面共同决定的。

3.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根据对鉴别品种专化性差异划分

4.生理型 (physiological type):按品种危害范围划分类型

5.生物型(biotype:田间自然群体致害性不同,可以根据寄主品种区分。

6.寄主抗病性(host-resistance):当环境条件适宜而出现某种病害流行时,作物的某些

品种对这种病害不感染或感染程度较轻,称为作物的抗病性

7.非寄主抗病性( non-host-resistance):自然条件下,某种作物从不受某种病原菌侵入

的特性。

8.垂直抗性(小种专化抗病性):寄主品种对同一种病原菌的一个或数个生理小种(生

物型)表现高抗甚至免疫,而对其他一些小种则为高感。

9.水平抗性(非小种专化抗病性):寄主品种对所有的生理小种(生物型)反应一致,无

小种特异反应。

10.抗虫机制:拒虫性或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11.基因对基因学说:针对寄主的某一个抗病基因,病原菌迟早会出现对应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病基因,产生毒性效应。寄主与病原菌体系中,一方基因只能

通过另一方相应的基因被鉴定。

12.基因对基因相互关系的模式

病原菌寄主品种及基因型

小种基因型甲 r1r1r2r2乙 R1R1r2r2丙 r1r1R2R2丁 R1R1R2R2

0 A1A1A2A2 感抗抗抗

1 a1a1A2A2感感抗抗

2 A1A1a2a2 感抗感抗

3 a1a1a2a2感感感感

第十三章抗逆育种

1.抗逆性育种:利用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培育获得逆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量和品

质的新品种。

2.作物逆境种类

①温度胁迫:低温危害(冻害、冷害)、高温危害

②水分胁迫:干旱(大气、土壤)、湿害、渍害

③矿物质胁迫:盐碱害、酸性土、铝害

3.耐旱性:作物忍受组织水势低的能力,不受伤害或减轻损害。

4.耐盐:忍受盐份进入细胞的生理适应过程

5.抗寒:作物对低温伤害的抵抗与恢复能力。

6.鉴定指标:产量指标、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

7.抗逆性育种程序:资源筛选;选择适当的鉴定方法与指标;利用杂交、远缘杂交、分子

标记辅助选择、组织培养、体细胞变异、转基因体细胞杂交等。

第十四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1.群体改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在群体内自由交配,改变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重组,提高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

2.群体改良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优良基因的累聚与重组,创造新的种质;提高群体质量水平,选育优良综合品种和自交系品种;改良外来种质,丰富群体基因型。

3.群体改良原理:Hardy-Weinberg定律(基因平衡定律;选择与重组是群体改良的动力。

不断打破群体基因和基因型平衡,提高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

4.基础群体的材料选择:开放授粉品种(包括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复合品种和综合品种、优良品系、杂交后代的合成群体

5.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①群体内改良:混合选择法、改良穗行法、自交后代选择、轮回选择法

②群体间改良(相互轮回选择):半同胞相互选择、全同胞相互选择

③符合选择方案

6.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①显性核不育利用

利用显性核不育(Ss)与可育(ss)后代半不育特点

②隐性核不育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混合法S1选择法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 卷及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10级农生、农信、农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 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 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 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 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 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 1 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 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 B.生产条件 C.经济条件 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 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病理学总论习题1—6章

病理执业医师考试复习题 1、湿性坏疽常发生在() A.脑、脾、肝 B.脑、肠、子宫 C.肺、肠、肝 D.肺、肠、子宫 E.肺、肾、脑 2、细胞水肿发生机制主要与哪一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有关() A.溶酶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E.核糖体 3、内芽组织的组成是() A.毛细血管和弹力纤维 B.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 C.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 D.纤维母细胞和小静脉 E.小动脉和纤维母细胞 4、坏死的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下面哪种是细胞坏死最具特征形态学标志() A.糖浆内糖原减少 B.溶酶体破裂 C.核固缩,碎裂及溶解 D.胞浆内出现微细结构破坏 5、HE染色切片中发现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为确定空泡状性质最常用:() A.苏丹3染色 B.普鲁士染色体 C.嗜银染色体 D.免疫组化 E.电镜检查 6、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主要成分是()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肌纤维母细胞 C.炎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胶原纤维 7、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化生 B.萎缩 C.再生 D.肥大 E.增生 8、有一女性年轻患者患慢性肾炎,近年来症状加重,出现多尿,夜尿及贫血等表现,此患者肾脏会出现何种表现() A.肾脏体积变大,质地韧 B.肾脏体积变小,质地软 C.肾脏萎缩,颜色红 D.肾脏萎缩,质地硬 E.以上都不是 9、肉芽组织不包括()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炎症细胞 E.肌纤维母细胞 10、细胞坏死主要形态学特征是() A.核分裂 B.细胞核异质 C.线粒体肿胀 D.细胞核碎裂 E.细胞质脂质增多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汇总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二级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出题负责人:夏明盅吴昊尹福强华劲松 适用专业:农学 章名:01|绪论 题型:04|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 难度:1|易 1.品种 答: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作物育种 答:作物的人工进化,适当的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3.植物学上的种子 答: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4.农业生产上的种子 答: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5.DUS 答: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既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题型:0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难度:2|中 1.()和()是群体进化的主要动力。 A.遗传 B.变异 C.选择 D.重组 E.突变 答:CD 题型:03|填空题(每小题1分) 难度:1|易 1.生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和。答:遗传变异选择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育种规律、、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三个方面。 答: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 3.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和。答:作物品种种子。 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及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答:选育繁殖作物优良品种

题型:05|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 难度:1|易 1.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 答:× 2.作物育种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答:√ 题型:06|简答题(每小题5分) 难度:2|中 1.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分),改进产品品质(1分),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1分),扩大作物种植面积(1分),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分)。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研究作物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2分);2搜集和创造种质资源(1分);研究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技术(1分);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1分)。 3.作物育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1分);种质资源的搜

病理重点总结

病理重点总结 ——护理三班 绪论名词解释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包括形态机能和代谢) ,结局和专柜的基础学科。 病理学总论——普通病理学病理学各论——系统病理学 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1尸体剖检2活体组织检查 3 细胞学检查 实验病理学1 动物实验 2 组织和细胞培养 (发展什么的随便看看吧) 第一章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 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形态学表现 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营养性不良萎缩先皮下脂肪——四肢肌肉——靠近中线 肌肉——内脏器官(慢性消耗性疾病) 压迫性萎缩因组织与器官长期受压所致 失用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工作负担减少和功能下降所 致 去神经性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的效应器萎缩 肉眼观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质地变硬特征性 改变 光镜包浆缩小包核缩小脂褐素(萎缩标志,细胞内未被 溶酶体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细胞器残体心 脏萎缩标志心外膜表面出现弯曲血管脑萎缩脑 沟变宽脑回变窄 2.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通常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所致)代偿状态——功能增强失代偿状态——功能衰竭高血压心脏病后负荷增加或左室部分心肌坏死后周围心肌功能代偿引起的左室心肌肥大 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假性肥大 3.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加,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肿瘤性增生(移行性细胞癌) 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器官,其肥大可以使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对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能力低的组织细胞,如心肌,骨骼肌,其肥大仅是单纯性肥大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组织细胞是成分成熟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通常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和间叶细胞之间吸烟者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肠上皮化生 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器官的适应能力,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形态学变化1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细胞水肿或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 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 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等。 2、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介导法。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基因频率与 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标志。 4、“先杂后纯”和“先纯后杂”分别是指组合育种、优势育种育种途径。 5、只改善某一品种的1~2个缺点,常采用回交或诱变育种途径。 6、亲本性状互补是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①不同性状互补,②同一性状不同单位 性状互补。 7、回交育种对非轮回亲本的要求是输出性状特别优良,并是质量性状。 8、多倍体育种时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 锤丝的形成,而不抑制染色体的复制,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鉴定等。 9、根据遗传,作物雄性不育系可分为:核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系等。 10、根据品质测定的方法,可将果树、蔬菜的品质分为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其中化学品质又可分为 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药用品质。 11、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的后代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C 。 A、遗传力 B、选择差 C、遗传进度 D 、选择强度 12、母系选择法常用于 A 的选择。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3、在杂交育种中只对F1进行选择的园艺作物是 D 。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4、单子传代法最适用于 C 杂交后代的选择。 A、行株距大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B、行株距小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C、行株距大的异花授粉园艺作物 D、行株距小的异常花授粉园艺作物 二、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

病理学(III),病理学总论复习

绪论、适应、细胞组织损伤 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概念 适应: 细胞和组织在内、外环境中,对于有害因子的持续作用做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立( adaptation)。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增生、肥大、萎缩和化生。 损伤: 内外因素的刺激作用超出了细胞所能适应的程度,细胞出现损伤,分为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损伤(坏死和凋亡)。 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变小称为萎缩 ( atrophy)。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肥大: 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hypertrophy)。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增生: 组织或器官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所致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hyperplasia)。 增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增生。 化生: 化生(metaplasia )是指一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化生的细进井不是由原来的成熟细胞直接转变,而是由该处的干细胞或未分化细胞向新的方向分化而成。分化过程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产生的信号影响。 类型; 萎缩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缺血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压迫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肥大 依据性质分 生理性肥大运动员骨骼肌妊娠子宫 病理性肥大 依据原因分 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 激素性肥大甲亢增生 生理性增生 激素性增生青春期乳腺 代偿性增生肝切除后肝细胞增生 病理性增生 过量激素或生长因子刺激 化生 上皮组织化生鳞状上皮/腺上皮 间叶组织化生骨/软骨/脂肪组织 细胞变性 概念 变性: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有的物质数量显著增多,称为变性。 细胞水肿:细胞内含水量显著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组织水肿:组织间隙内含水量显著增多,称为组织水肿。 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细胞内出现脂滴(中性脂肪滴)或脂滴数量明显增多。 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血管壁或细胞内出现H.E.染色为均匀一致的红染的物质,称玻璃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结缔组织、血管壁原有结构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红染的、有折光性的物质,称为纤维素样变性,也称为纤维 素样坏死。 黏液样变性:组织间隙内出现了类黏液(粘多糖和蛋白质)聚积,称为黏液样变性。 病理性钙化:除牙和骨外,机体其他组织内出现了固体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发生机制、类型及其形态学特征;; 1.细胞水肿光镜下胞质可见细小红染颗粒,称为颗粒变性。 肉眼:病变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较苍白,混浊无光泽。 (称为混浊肿胀) 镜下:实质细胞肿大,胞浆稀疏淡染、出现许多微细的颗粒,H-E染色呈淡红染。 电镜:肉质网扩张、核蛋白体脱失、线粒体肿张、峭变短、变少甚至消失。 2.脂肪变性光镜下:HE染色脂滴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 肝脂肪变性:肝细胞最易脂肪变。 肉眼:肝体积肿大,包膜紧张、色淡黄,质地较软软,边缘纯,切面有油腻感。 镜下:肝细胞有大小不等脂肪空泡,散在分布于胞浆中,严重时融合为一大空泡将核推向一侧,形如脂肪细胞(HE)。 心肌脂肪变性 肉眼: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 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 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等。 2、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介导法。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基因频率与 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标志。 4、“先杂后纯”和“先纯后杂”分别是指组合育种、优势育种育种途径。 5、只改善某一品种的1~2个缺点,常采用回交或诱变育种途径。 6、亲本性状互补是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①不同性状互补,②同一性状不同单位性状互补。 7、回交育种对非轮回亲本的要求是输出性状特别优良,并是质量性状。 8、多倍体育种时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而不抑制染色体的复制,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鉴定等。 9、根据遗传,园艺作物雄性不育系可分为:核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基因 工程雄性不育系等。 10、根据品质测定的方法,可将果树、蔬菜的品质分为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其中化学品质又可分为营养品质、 卫生品质和药用品质。 11、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的后代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C 。 A、遗传力 B、选择差 C、遗传进度 D 、选择强度 12、母系选择法常用于 A 的选择。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3、在杂交育种中只对F1进行选择的园艺作物是 D 。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4、单子传代法最适用于 C 杂交后代的选择。 A、行株距大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B、行株距小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C、行株距大的异花授粉园艺作物 D、行株距小的异常花授粉园艺作物 二、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作驯化引种。 2、母系选择法:与系谱法的区别主要是在入选株不进行隔离,对花粉来源不加控制,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行,所以称为母系选择法,又称为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3、播种品质:与种子播种成苗相关的性状,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等指标。 4、异源多倍体:来源于不同亲本的基因组进行融合获得的多倍体称异源多倍体。 5、新品种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6、特殊配合力:也称组合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即指某种特定组合的实际观察值(如产量或其它性状值)与根据双亲的普通配合力所预测的期望值的离差。 7、自交不亲和系:系统内植株雌蕊正常,授予外来的花粉能正常结籽,但系统内花期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很低的系统。 8、临界剂量:受辐射处理后材料的存活率或生长量是对照40%的剂量。 9、体细胞杂交:也称原生质体融合,是在离体条件下将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培养并获得杂种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具有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 2.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 3.优良品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生产上所谓的良种,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1.不同作物的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作物(<4%):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等 异花授粉作物(>50%): 玉米、黑麦、甘薯、白菜型油菜 常异花授粉作物(5-50%): 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 2.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化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却上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4.无性系: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5.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性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6.自交的遗传效应 ①保持纯合基因型 ②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Xmn=(1-1/2n)m ③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 7.异交的遗传效应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杂交) 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8.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突变或杂合基因型连续自交和选择育成的基因型同质纯合群体。 9.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 11.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的一个群体。

【北京大学-病理学资料】_8-病理总论名解

体内平衡(homeostasis):正常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收到基因的严密调控,保持相对稳定,称为体内平衡。 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发育不全(hypoplasia):组织或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大小。 退化(involution):许多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逐渐萎缩,这种现象称为退化。属于生理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malnutrition atrophy):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首先出现脂肪、肌肉萎缩,最后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也发生萎缩。 神经性萎缩(denervation atrophy):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刺激,神经元受损时,与之相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的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 废用性萎缩(disuse atrophy):见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萎缩。 压迫性萎缩(pressure atrophy):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endocrine atrophy):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 缺血性萎缩(ischemic atrophy):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引起供血区的组织发生萎缩。 褐色萎缩(brown atrophy):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褐色,如心和肝发生的褐色萎缩。 肥大Hypertrophy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通常由细胞体积变大引起,其基础主要是细胞器增多。分为生理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和病理性肥大如患高血压的心脏。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如妊娠期的子宫和病理性增生如雌激素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增生。化生Metaplasia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叫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分化的果。 Squamous metaplasia Intestinal metaplasia 损伤Injury组织和细胞受到超过代偿能力的有害刺激后,细胞及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出现在光镜和/或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的病理变化。 水样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当缺氧、毒性物质损坏线粒体内ATP产生时,细胞膜上钠汞功能降低,更多的钠、钙离子和水进入细胞内,钾离子外逸,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肿胀,称为细胞的水样变性。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非脂肪细胞的实质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主要成分为中性脂肪,主要见于肝、心、肾等实质器官。 脂质小体Liposome脂肪变性时最初形成的脂滴很小,电镜下可见脂滴为电子密度较高、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称为脂质小体。 Fatty liver (脂肪肝):脂肪变性弥漫而严重时,肝可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成为脂肪肝。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holesterol or cholesterol esters (细胞内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多余的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在细胞内积累。

作物育种学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资料 绪论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学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3、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答:(1)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只是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紧密的联系。(2)任务:A、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B、搜集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 C、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突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4、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能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之中包括有意的利用自然变异及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相互关系: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6、品种:是指某种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直的生物学特性与形态学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第一章作物的繁育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1)作物繁殖的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有性繁殖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A、自花授粉是指痛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花朵的雌蕊柱头上,代表的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B、异花授粉是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的呢过,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C、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

病理学重点整理

填充 1.组织细胞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组织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 4.皮肤的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5.较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组织萎缩、变性或坏死(4)淤血性硬化 6.血栓的类型包括(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加 8.炎症基本的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实质)(间质) 10.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1.肿瘤的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2.胃溃疡的特点为:由里至外,内向外分为四层——(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13.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08 考填充 14.肾病高血压的成因:(钠水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肾分泌扩血管物质减少) 名解 1.淤血(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血管内血量增 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2.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有各种异 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并伴有功能的低下。 3.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红染、均质、半透明状的蛋白性物质,称为玻璃样变。 4.坏死: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其代谢完全停止,功能全部丧失。 5.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较大范围的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 6.机化:(*08 考名解)坏死组织不能完全吸收溶解和分离排出,由肉芽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疤痕的过程。 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化为相同性质的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8.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 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10.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1.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2.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在某处血管腔的过程,程为栓塞。 13.水肿: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4.缺氧: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致形态结构都可能发 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5.炎症:是机体在致炎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16.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病理学总论部分知识点整理

病理学总论部分知识点整理 绪论 不考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适应的四种病理变化 1.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伴发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 2.肥大:由于功能合成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实质 细胞数量的增加。 3.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 体积增大和功能活跃。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通常只出 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主要类型有:上皮细胞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 二、病理性萎缩分类 1.营养不良性萎缩 病因: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过多;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病例:(1)消化道慢性梗阻(食道癌,还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结核病、晚期癌症的病 人)出现全身性萎缩(2)局部缺血 (如动脉粥样硬化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引 起心、脑、肾等相应器官萎缩)出现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病因:压迫,以及压迫引起局部血供不良、废用等因素。 病例:肾结石压迫导致肾实质萎缩,尿路梗阻时肾盂积水引起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 病因:肢体、器官、组织长期不活动,或者只担任轻微的活动,导致功能减退所引起的萎缩。 病例:骨折后肢体长期固定导致肌肉、骨组织萎缩就属于废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病因:神经发生功能障碍,致使相应的运动器官养供或者血供出现异常,同时该器官活动性降 低,导致相应部位萎缩。 病例:小儿麻痹症(脊髓前角灰质炎)。 5.内分泌性萎缩 病因: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胞萎缩。 病例:下丘脑-腺垂体缺血坏死引起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而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 给予雌激素治疗后前列腺癌细胞可萎缩。 6.老化和损伤性萎缩 病例:大脑和心脏老化,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炎症损伤(如慢性胃炎时胃黏膜萎缩和慢性肠炎时 小肠粘膜绒毛萎缩),神经细胞凋亡引起的阿尔兹海默症。 脂褐素:是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残体,常见于萎缩的心肌细胞 和肝细胞的胞质内。 1.鳞状上皮化生: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缺维生素A。

病理学笔记电子版 全

病理学整理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器官先天的部分性和完全性未发育所导致的体积小,分别称为发育不全和不发育,应注意与萎缩的区别) 顺序:脂肪,骨骼肌;平滑肌肌肉,脾,肝;心,脑。 2.细胞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多胞质浓缩,核深染,可见褐色颗粒,称为脂褐素。 3.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体积增大,细胞器增多 4.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只能转化为同源性的组织细胞) 鳞状上皮化生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肠上皮化生见于萎缩性胃炎 5.细胞水肿(颗粒样变性,混浊肿胀)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水分含量增多 6.细胞水肿严重时细胞体积增大更明显,称为水样变性。细胞胞质异常疏松透亮,细胞肿胀体积增加为原来的2-3倍,形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病毒性肝炎) 7.肝细胞最宜脂肪变性 三大原因是:脂质大量输送至肝脏(例如饥饿和糖尿病);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内质网被破坏);脂肪酸的氧化障碍(线 粒体异常)。 8.心肌脂肪变性(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产生虎斑心。(乳头肌处出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心肌红色相间而形成的)。 9.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缓进行或良性高血压时在细动脉内膜层易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中型动脉的内膜层 10.纤维素样变性(名为变性,实为坏死,又被称为纤维素样坏死)在恶性高血压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在细动脉壁 11.组织间质内出现类黏液(黏多糖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积聚,称为黏液样变性风湿病变质渗出期: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12.坏死细胞核的变化,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3.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的轮廓在一段时间内仍隐约可见。干酪样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常见于结核病 14.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迅速发生分解,液化成浑浊液体状。常见于脑组织坏死,称为脑软化,化脓性炎症(渗出性炎症),阿米巴原虫感染(变质性炎症)15.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称为坏疽。干湿性坏疽的主要区别 干性坏疽湿性坏疽 部位四肢末端淤血四肢,与外界相通内脏 原因及条件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差, 组织结构疏松,含水较多 形态特点病变部位干燥,皱缩 质地坚实,黑褐色与 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楚 臭味轻,发展慢病变部位肿胀,湿润,质地软乌黑,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不清恶臭,发展快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 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 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等。 2、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介导法。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基因频率与 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标志。 4、“先杂后纯”和“先纯后杂”分别是指组合育种、优势育种育种途径。 5、只改善某一品种的1~2个缺点,常采用回交或诱变育种途径。 6、亲本性状互补是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①不同性状互补,②同一性状不同单位 性状互补。 7、回交育种对非轮回亲本的要求是输出性状特别优良,并是质量性状。 8、多倍体育种时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 锤丝的形成,而不抑制染色体的复制,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鉴定等。 9、根据遗传,园艺作物雄性不育系可分为:核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 系、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系等。 10、根据品质测定的方法,可将果树、蔬菜的品质分为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其中化学品质又可分为 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药用品质。 11、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的后代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C 。 A、遗传力 B、选择差 C、遗传进度 D 、选择强度 12、母系选择法常用于 A 的选择。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进行选择的园艺作物是 D 。 13、在杂交育种中只对F 1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4、单子传代法最适用于 C 杂交后代的选择。 A、行株距大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B、行株距小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C、行株距大的异花授粉园艺作物 D、行株距小的异常花授粉园艺作物 二、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得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得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得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得依据、 2。病理学得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下面有关病理学得叙述中错误得就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得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得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得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得桥梁作用。 D、病理学就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均很强得学科,就是许多疾病特别就是肿瘤得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得说法哪一项就是错误得?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D。多用于肿瘤得诊断与普查 3、下列哪项不就是病理学得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疾病。脑死亡 二、填空题: 1。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得各种主观感觉得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得疾病得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最常见得致病因素就是_________。 3. 疾病得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四期。 4、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脑死亡得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6、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得标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症状指疾病得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得方法查出B.体征就是病人主观上得异常感觉与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得症状体征,相同得疾病也可出现不同得症状体征 D.相同得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得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下列关于死亡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A、死亡就是生命活动得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疾病发生必不可少得因素就是: A.疾病发生得原因B。疾病发生得条件 C.疾病发生得诱因D。疾病得外因 4。整体死亡得标志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