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诗人

北宋初期诗人
北宋初期诗人

第三章北宋诗

第一节北宋初期诗人

五代战乱频仍,诗坛冷落。宋代建国指出,诗家多师法唐人,以其师法对象不同,约可分三派:香山派、晚唐派、西昆派。

一、香山派

出现最早的诗派,诗人主要师法白居易,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称等,以王禹称最

有影响。王禹城(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他出身寒微,以文名闻于太宗,由县主簿擢为右拾遗直史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他性格刚直,有政治抱负,不随人俯仰,一生凡三贬。由《小畜集》、《小畜外集》传世。

他反对晚唐以来的浮靡文风,同情民瘼关心国事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他的《感流亡》诗,反映了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表现了对于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雪》写诗人在温饱之于想到了苦寒中挽车供边的人民,荷戈御敌的士卒,并以自己身居官位而无安民良策深感内疚。他也善写景物诗,如《村行》,在景物描写中寄寓深情,语言淳朴,意境清新。他的诗歌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讽喻现实,指斥时弊,富于积极意义。在手法上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影响,语言通俗,风格清新,体现了他易晓易道的文学主张。他在诗歌创作上开一代新风,在北宋诗坛上有重要地位。

二、晚唐派

与香山派基本同事。此派诗人作诗师法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多以五律写眼前景、身边事,

风格恬淡闲适。代表作家是林逋。

林逋(916-991),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不仕不娶,过隐士生活。死后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山园小梅》是他的代表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向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但有秀句而少佳篇,作品现实性差,思想境界不高。

晚唐派诗人中还有魏野、寇准、潘阆和“九僧”。其中除寇准官至宰相外,皆为隐士或僧人。他们的小诗多清雅可爱,意蕴高情,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三、西昆派

由于宋初经济恢复,,封建官僚养尊处优,附庸风雅,因而反映宫廷生活和情趣的西昆派,

在北宋真宗以后就逐渐占领了诗坛,西昆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的唱和之作,收诗二百五十余首,全是近体诗,多为七律。这派诗人多为馆阁词臣,他们诗中所写的只是他们的闲适生活,内容空虚。也有一些咏史是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毕竟好作品少。他们以诗为戏,以诗为乐,作品缺乏现实内容;艺术上师承李商隐,往往词语华丽,对仗工稳,音调铿锵,喜用故事,语僻难晓,只追求形式技巧。他们得李商隐诗艺术技巧之皮而不得其骨。他们没有李商隐的真实感受,片面追求李商隐的唯美主义倾向,有时虽有一点淡淡情思,也远没有李诗丰富的诗思与感情,即使用典,往往是典故堆砌,獭祭杂陈,不可与李商隐的使典言情同日而语。

从宋诗发展来看,西昆派的出现也有一定意义。他们以雍容安雅的情调反映了宋初社会升平繁盛的面貌,以李义山为旗帜反对香山体的浅近和晚唐体的白描,力主诗歌形式的唯美和语言形式的华丽,对于诗歌形式美的拓展,也有一定贡献,西昆体诗音节谐美,对仗工稳,用字锤炼,写物细腻,,也是有宋以来诗艺的一次提高。当时颇有影响。

第二节梅尧臣、苏舜钦

他们同时现实主义作家,但他们的诗风格上各有特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称人,世称宛陵先生,官至屯田员外郎,有《宛陵先生集》六十卷。

梅尧臣诗一反西昆作风,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他站在范仲淹等革新派一边,关心国事,对保守派予以大胆的揭露,对革新派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如《猛虎行》、《故原战》等。其次,反映社会矛盾,同情民瘼,是梅诗面向现实的另一面。如《陶者》、《村豪》等。其三,梅尧臣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压惊。如《鲁山山行》是他的写景名作。

梅诗风格主要是平淡,但淡中有奇,淡中有味,朴中有巧,质朴中含有激愤之情。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经范仲淹推荐为集贤院校理、监进奏院,后遭诬除名,遂闲居苏州,筑沧浪亭,号沧浪翁。与欧阳修、梅尧臣齐名,称“欧苏”或“梅苏”,有《苏学士文集》。其诗歌以“进奏院事件”遭诬除名为界,可分前后两期:钱其诗歌多以社会政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如《庆州败》以深沉的笔调,犀利的语言,揭露边将丧权辱国的丑行,同时也表现了对于无力御敌现状的悲愤和对士兵的同情。后其诗歌主要写闲居生活和山水景物,其中也寄寓了内心的不平。

苏轼风格雄奇奔放,艺术上比较粗糙,并有明显的散文化和议论化的倾向。

第三节欧阳修、王安石

欧阳修诗词文兼善。他是北宋一位开创新诗风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山水人情、朋友唱和、谪宦生涯、咏史咏物等均有所作。

一、富有现实批判精神的作品。如《边户》、《食糟民》等。

二、集中描写山水之作。这类诗较多,自称“勿以诗中不说山”。这些事的特色是把景

描写与抒写谪宦生涯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写留恋光景思绪,又抒淡淡感伤之情。如《戏答元珍》。

三、咏史咏物诗。咏史诗多就特定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予以评论,发表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就是以王昭君故事寄寓贤智失路之意,并谴责统治阶级的昏庸与腐朽。咏物诗写得情趣天然,思致深远,用笔精细,立意新颖,富于哲思。如《画眉鸟》。

欧阳修诗平易自然,不事雕琢。他写诗少用典故,不讲究奇巧对仗,眼之所见,心之所感,,信手拈来,自然质朴。语言平易畅达,形成一种自然疏畅的风格。他写诗学韩愈,喜欢在诗中滤思说理,发表议论,是诗歌具有明显的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他把叙事、抒情、议论结合起来,,又极力铺排,扩大诗的表现内容。这对晚唐浮艳诗风及西昆诗风是一个很大冲击,对宋诗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庆历二年进士,与苏轼同受知于欧阳修。他两次入相,,实行变法,是北宋著名政治革新家。晚年推举江宁中山,筑半山亭,自号半山,死谥荆国公。他是继欧阳修而起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有《临川集》。

王安石诗今存一千四百余首,题材、风格特点可以退居江宁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河北民》、《感事》、《明妃曲》等,或揭露黑暗朝政,忧虑国事,或反映人民疾苦,同情妇女悲惨命运,表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后期,创作了许多抒情小诗,虽内容上不似前期的气势磅礴,但艺术上更臻成熟。如《江上》、《书湖阴先生壁》等,

通过寻常景物的描写,创造出新颖奇妙的意境。《泊船瓜州》这首小诗,在炼字上更广为传诵。这类小诗深受后人喜爱,被称为“半山体”。王安石早期的诗歌也具有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后期的景物是描写细腻,抒情委婉,而风格刚健。

第四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活跃于诗坛的使一批受苏轼影响的作家,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人。但这些诗人又有自己的独创,其中黄庭坚“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穷极历代体制之变”(刘克庄《江西诗派》),以杜甫、韩愈为宗,自立门户,后人奉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

黄庭坚(1015-1105),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利观叶县委、国子监教授、台河县凌、秋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起居舍人、秘书省著作郎等职。哲宗亲政,启用新党,以《实录》遭诬,贬鐾州别驾,复除名,后死于宜州。

黄庭坚也是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在诗歌方面和苏轼并称“苏黄”。他还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间歇时,以杜甫为宗,但他并没有学到杜甫诗中那种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过分强调技巧,偏重形式。在诗歌理论上,他提出“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要人们着重从前人诗句、古书典故的运用上翻新出奇。实际是以流当源,易学问为诗。黄庭坚作诗力求新奇,有意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诗风瘦硬峭拔。但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他也创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作品,如《流民叹》、《上大蒙笼》等,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他的一些赠答、遣怀之类的抒情诗,如《寄黄几复》、《登快阁》等,更是广为流传的佳作。特别是他政治上遭受打击后,长期贬谪,坎坷的遭遇使他得到了某些真实生活的感受,创作了像《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等名篇,意境清新,情趣深浓,在宋词中堪为上乘。

江西诗派的北宋作家中,除黄庭坚外,以陈师道成就最高。他以苦吟著名做是可以求神,喜“闭门觅句”。拾风评议,有些作品抒发了真实感情,流畅自然,为后世所传颂。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人的探索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人的探索 第一节晏殊和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一、晏殊(情中有思) 1.晏殊:字同叔,官至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著有《珠玉词》。 2.词风:情中有思 晏殊以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五代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去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的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珠玉词》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但晏殊已经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晏殊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他一生仕途顺利,享尽富贵,但优裕闲适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他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一种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又苦于人生的短暂,而这种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两种苦闷相互生发映衬,加深了晏殊词的情感浓度,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其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作品分析P29) 二、欧阳修对词风的变革(因循求变)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2.欧阳修对词作的变革: ⑴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三造贬谪,仕途不顺,其表现对人生命运变幻和官场艰辛体验的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

北宋前期文学

第一章北宋前期文学 第一节宋初散文与复古思潮 提倡古文、反对骈俪 一.王禹偁(954-1001) “咸通以来,诗文不竞。革弊复古,宜其有闻。”(《送孙何序》)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二.柳开(948-1001) “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柳开《应责》) “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 三.穆修(979-1032) 穆修等人继续倡导韩、柳的古文。当时西昆派的骈体已风行一时,穆修以刊刻韩、柳文集,与之对抗。穆修成功地培养了一些写作古文的弟子,其中如祖无择、尹洙、苏舜钦等人后来都成了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 四.姚铉(968-1020) 姚铉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第二节北宋初期诗坛三大流派 宋末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 一.白体诗人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王禹偁《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二.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位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宋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有诗歌、散文、宋词、小说和戏曲。宋诗艺术旨趣和风格主要表现在理趣、精细和议论化三个方面。宋词也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宋代文学的特点:主题上带有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讲究理趣,好发议论;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起因是北宋初年文人们多承袭晚唐五代绮靡文风。进步的诗人、作家都要求改变这种文风,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和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文革新运动是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完全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的。还因为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 成就和影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和丰富的诗文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宋初以来的形式主义颓风,使北宋诗文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呈现出新的风貌。 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1)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较少。(2)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3)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4)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北宋词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上由五代词的浮艳开始走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之词”的不同。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 南宋词南宋初期的三位爱国词人。靖康难后,全国民众要求抗金的呼声很高;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一些爱国志士和将领,力主收复,反对求和,并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写出不少慷慨悲壮的爱国佳作,使宋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以后的辛弃疾等爱国词人影响很大。 南宋中后期两个不同风格的作家群。南宋中期以后,宋、金对峙的局面大体形成。由于思想方法、艺术观点的不同,这个时期的词人呈现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派,抒发爱国强音;另一个是以姜夔为首的格律词派,很有影响。 南宋诗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襄。两个诗歌流派:四灵派和江湖派。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另外,宋末谢翱、林景熙、谢枋得等人的诗歌,虽然风格不同,但大都充满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现实性很强。 北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代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至北宋诗文革新才取得最后胜利。北宋散文的发展分为初、中、后三期。初期主要作家有柳开、穆修、王禹、范仲淹等。他们都是散文革新家,或从理论上,或以自己的实践,向宋初不重视思想内容、偏重浮词丽藻的文风进行了斗争。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发展的黄金时代。活跃在文坛上的有著名的散文家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沿着诗文革新的道路发展的。 南宋散文的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和爱国志士面临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激发了民族感情,他们用诗文来抒写他们对于民族危亡的满腔悲愤,和面对强敌而誓死不屈的浩然正气。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突出主题。李清照、岳飞、胡铨、陆游、辛弃疾等,都写下了壮烈的爱国篇章。后期,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文天祥、邓牧、谢翱等人的爱国篇章给南宋文坛增添了光彩。 宋代小说和戏曲为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宋代的小说主要是“话本”,它原是说话人说书的底本,实即白话短篇小说。宋话本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市

北宋初期诗人

第三章北宋诗 第一节北宋初期诗人 五代战乱频仍,诗坛冷落。宋代建国指出,诗家多师法唐人,以其师法对象不同,约可分三派:香山派、晚唐派、西昆派。 一、香山派 出现最早的诗派,诗人主要师法白居易,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称等,以王禹称最 有影响。王禹城(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他出身寒微,以文名闻于太宗,由县主簿擢为右拾遗直史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他性格刚直,有政治抱负,不随人俯仰,一生凡三贬。由《小畜集》、《小畜外集》传世。 他反对晚唐以来的浮靡文风,同情民瘼关心国事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他的《感流亡》诗,反映了饥民流离失所的惨状,表现了对于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雪》写诗人在温饱之于想到了苦寒中挽车供边的人民,荷戈御敌的士卒,并以自己身居官位而无安民良策深感内疚。他也善写景物诗,如《村行》,在景物描写中寄寓深情,语言淳朴,意境清新。他的诗歌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讽喻现实,指斥时弊,富于积极意义。在手法上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影响,语言通俗,风格清新,体现了他易晓易道的文学主张。他在诗歌创作上开一代新风,在北宋诗坛上有重要地位。 二、晚唐派 与香山派基本同事。此派诗人作诗师法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多以五律写眼前景、身边事, 风格恬淡闲适。代表作家是林逋。 林逋(916-991),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不仕不娶,过隐士生活。死后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山园小梅》是他的代表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向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但有秀句而少佳篇,作品现实性差,思想境界不高。 晚唐派诗人中还有魏野、寇准、潘阆和“九僧”。其中除寇准官至宰相外,皆为隐士或僧人。他们的小诗多清雅可爱,意蕴高情,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三、西昆派 由于宋初经济恢复,,封建官僚养尊处优,附庸风雅,因而反映宫廷生活和情趣的西昆派, 在北宋真宗以后就逐渐占领了诗坛,西昆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的唱和之作,收诗二百五十余首,全是近体诗,多为七律。这派诗人多为馆阁词臣,他们诗中所写的只是他们的闲适生活,内容空虚。也有一些咏史是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毕竟好作品少。他们以诗为戏,以诗为乐,作品缺乏现实内容;艺术上师承李商隐,往往词语华丽,对仗工稳,音调铿锵,喜用故事,语僻难晓,只追求形式技巧。他们得李商隐诗艺术技巧之皮而不得其骨。他们没有李商隐的真实感受,片面追求李商隐的唯美主义倾向,有时虽有一点淡淡情思,也远没有李诗丰富的诗思与感情,即使用典,往往是典故堆砌,獭祭杂陈,不可与李商隐的使典言情同日而语。 从宋诗发展来看,西昆派的出现也有一定意义。他们以雍容安雅的情调反映了宋初社会升平繁盛的面貌,以李义山为旗帜反对香山体的浅近和晚唐体的白描,力主诗歌形式的唯美和语言形式的华丽,对于诗歌形式美的拓展,也有一定贡献,西昆体诗音节谐美,对仗工稳,用字锤炼,写物细腻,,也是有宋以来诗艺的一次提高。当时颇有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词经过晚唐五代许多作家的努力,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大体形成了以花间派为典型的格局。其间李煜虽有所突破,但他只是一个特例,总的看来变化不大。到了北宋初期,词继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但就当时词的文体性质而言,它仍然只是文人在花间樽前一觞一咏之际的娱乐性创作,而不是正面向社会表现自己人格、情操、抱负的文学形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 北宋初的词作者大都是诗人,如王禹偁、潘阆、寇准、林逋、钱惟演等几派诗人都有词作,但他们的精力主要还是在诗歌上,所以留下的词作数量都比较少;而词风往往和各人的诗风近似。如钱惟演的词,也像西昆体诗一样辞采华丽,注重于外表的雕饰,他的《玉楼春》词写新竹,有“锦箨参差朱槛曲,露濯文犀和粉绿。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的句子,写得金碧辉煌,却毫无意趣。而晚唐体领袖寇准的《踏莎行》则比较出色: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结构很精致,视线从春天的远景拉回到画堂的中景,再拉到妆台的近景,然后又从倚楼人的极目长眺拓开去,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变化,写出女子相思中的惆怅苦闷,也不脱晚唐体诗歌的风味。 在这批作者中,王禹偁是胸襟比较开阔的一个,他的《点绛唇》词虽然篇幅短小,境界却颇为远大,是北宋初期词的佳作: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写登高临远,视界广大,以此衬托出末句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此外林逋的《相思令》,则是语言朴素,保存了较多的民间曲子词的生活气息: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一时期,宋词的创作尚未进入兴盛阶段。但有一点仍可以注意到,即晚唐五代词中那种对男女之情的热烈大胆、有时甚至很直露的表现,在北宋初期词中已经很少看到了,这终究还是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变迁。

诗人词人顺序

唐诗 杨炯(公元650年-693年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官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原有集,后散佚,明人辑有《盈川集》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有《孟浩然集》。 王湾(693~751),洛阳人。先天年间进士,官荥阳主簿。曾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开元中卒。《全唐诗》存其诗10首。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河北景县人。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侍集》。 王维(约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清末的慈禧太后,只知道自己享受,为庆祝自己的大寿,她搜刮民脂民膏,来建造颐和园供自己奢华的享受,却不抵抗外来势力的侵略,最后导致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定,造成了中国的耻辱,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她也因此而遗臭万年。 出水的芙蓉,亭亭玉立,极尽妍姿;经霜的苍松,勃勃精神,独具风采;出岫的白云,悠悠行空,飘逸流韵;历世的峭石,默默无语,淡泊忘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是种朴素;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挺真是一种朴素;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心是一种朴素;壁石立千仞,无欲则刚毅,刚毅是一种朴素。 真正的好诗,不是苦吟得来;真正的好画,不是修饰得来;真正的好歌,不是假声得来。真正的美人,并不依靠脂粉;真正的作家,并不依靠词藻;真正的贤者,并不依靠贴金。 沐猴而冠,人非人,猴非猴;牛头马面,牛非牛,马非马。保存朴素,就是保存本色,就是保存自己的基因与血型,就是尊重自己,永远成为自己。

宋代文学名词解释

1、※山谷体(黄庭坚体):指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因其自号山谷道人, 故名山谷体。黄庭坚推崇杜甫,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无一字无来处”,但要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追求“生新”,主张“不俗”,故以其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在艺术特征上,强调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以唐诗为参照,山谷体生新程度最高,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2、※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作《江 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到了宋末,因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3、半山体(王荆公体):指北宋诗人王安石后期诗歌中写景抒情的绝句。王安 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紫金山,又称半山。这期间他写景抒情的绝句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体现出唐诗的复归。 4、※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 在表达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曲折表达;风格委婉、绮丽。从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5、※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南宋辛弃疾将其创 作推向高峰。豪放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 6、※理趣:理趣一词最早在宋代用于诗歌评论。指体现哲理的诗歌要符合读者 的审美情趣,做到哲理与情味相交融。由于宋代理学和禅学盛行,大量理语与禅语入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受到宋代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以议论为诗”必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议论需带情韵而行”。宋代理趣诗的代表有苏轼、王安石、陆游等。 7、※易安体:指南宋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因其自号易安居士,故称易安体。其 词善于选取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示内心世界,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语言来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历程,以白描手法创造出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颇具特色,后人多有效法者。 8、南渡作家:指经历靖康之难动乱狂飙的诗人和词人,他们在血雨腥风的苦难 中被迫对人生道路和文学道路做出新的选择。他们是宋代文学史上结束旧时代,开启新时代的关键人群,从他们开始,书写民族忧患意识和抗战复国豪情成了文学的主旋律。 9、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的并称。他们早年的

003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宋初诗文沿袭五代余风,词也未能例外。由于北宋前期将近百年的承平,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晏殊、晏几道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南唐词人既初步摆脱了花间词人的影响,新的时代契机也在缓慢地推动词风的转变。这一方面是在全国统一局面之下,部分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不愿意沿着西蜀、南唐那些亡国士大夫的道路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已在部分词里表现了新的风格,到苏轼就开创了和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都市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词人柳永。本章将重点介绍当时较有影响的词家,苏轼的词将在下一章里论述。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 晏殊(991—1055)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在当时的影响也较大。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的作品,是受了晚唐五代以来传统词风的影响,也是适应尊前花下歌妓们传唱的需要的。他的国家重臣地位和爱好文酒宴会的生活情趣都和南唐冯延己相近,词风上也

受他的影响。但由于他究竟还处在表面承平的时期,他的词在雍容华贵之中,虽也不免流露寂寞衰迟之感,却没有象冯词里所透露的亡国前夕的忧伤。下面这首〈浣溪沙〉可略见他的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境之中,流露春归花落、好景不常的轻愁。词句也轻清宛转,玉润珠圆。它是比较投合那些承平时期士大夫的胃口的。 和晏殊同时的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浙江吴兴县)人。晏殊任开封府尹时曾辟为通判,历官至都官郎中。他的词主要也是抒写当时文人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但已较多采用慢词形式,这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用调上有一定的影响。他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或“桃杏嫁东风郎中”。这些清新明丽的词句,捕捉一时景物,表现了一定的艺术技巧;但从全词内容看,还是相当单薄的。 晏殊的幼子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向来和晏殊合称二晏。晏几道的《小山词》写男女的悲欢离合,并没有超越前人的题材范围;但由于他经历过一段由富贵到贫穷的生活,他对于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女,象他在词里所描写的莲、鸿、苹、云等,怀有同情,因此流露在这

论述北宋初期词体的开拓

论述北宋初期词体的开拓 张先欧阳修柳永王安石范仲淹苏轼 1.张先、柳永的出现,使宋代词风为之一变。他们在形体上,盛用长调的慢词;在作风上,脱去花间、南唐的清婉,而喜用铺叙的手法,尽情描写,不贵含蓄。 在内容上,则趋于都会生活的表现,以及沉溺于都会生活的男女心理的刻划;;因此在他们的作品里,时用着市井俗语,和传统的词风不同。在上述的几点特色里,尤以柳永表现得更为显著,因为张先时略早,在他早年的作品里,还有不少花间、南唐的风采,也还有不少短小的形式。 张先创作特点与技巧:用工巧之笔表现朦胧之美;用物影表现事物的朦胧美和动态美;动中写静;用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幽冷静谧的意境,炼字炼句出色。酬唱词和题序扩大词的日常交际功能,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题序则改变有调无序创作传统,加强了纪实性和现实性。 作为“文人社交界”中心人物的张先已创作了大量的词,且颇有创新,在当时代表了词体发展的潮流倾向。北宋初期词人张先以其丰富而颇具革新意义的词体创作成为一代名家,影响了当时和其后的词坛,尤其是其词作中表现出来的“以诗为词”倾向,直接影响了苏轼的词体创作。从环境、组织、创作、个性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张先对苏轼词创作产生影响的基础。 2.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理论。这位大文豪也未能摆脱当时“词为艳科”的局限。其词绝大多数都保持着五代以来的词风,很少有突破,风格大体沿袭五代以来明丽柔婉的传统,甚至有些作品还近于“香艳”。少量的词,把个人的身世感慨写入词中,对当时狭隘的词坛风气有所突破。 欧阳修上承五代南唐词的情韵,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下启东坡词的疏隽和少游词的深婉; 不时地在词中寄寓坎坷仕途人生的感受、表现个人抱负,特别是在中后期。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欧阳修的创作:分雅词(写离愁别恨,厌倦,官场,深婉沉挚,疏宕清旷,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和艳词(缠绵绮丽,细腻生动)。艺术特征:婉转中爆发跌宕的意兴,清疏峻洁,深婉沉挚,疏宕清旷,通俗。成就:A扩大词表现范围B用白描手法更细腻生动C开拓词的通俗化方向代表作:《玉楼春》:“于豪放中沉着之致”《采桑子》:“流连风月的洒脱”《踏莎行》(雅词):情深意远,柔软优美,兼写行者和居者,上片采用景物烘托,以乐景写哀情,下片采用递进层深之笔逼真地表现思妇的形象,借闺中之情寄自己离恨;《浪淘沙》 3.柳永一是大量采用新曲调;二是写作了许多长调慢词。 柳永以长调的形式与铺叙的手法为主,将当日中下层的市民生活,加以广泛的表现的,是自称为“才子词人”的柳永。

北宋初年文学家徐铉的诗词名句

北宋初年文学家徐铉的诗词名句 1.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徐铉《驿中七夕》 2.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徐铉《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3.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徐铉《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4.忆在庐山始识君,当时惟拟共眠云。——徐铉《送周郎中还司》 5.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徐铉《陈侍郎宅观花烛》 6.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钩。——徐铉《陈侍郎宅观花烛》 7.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徐铉《除夜》 8.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徐铉《茱萸诗》 9.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10.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徐铉《题殷舍人宅木芙蓉》 11.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12.一杯寒食酒,珍重送君行。——徐铉《送钱副使黎阳发运》

扩展阅读:生平事迹 先世会稽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炫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前期词 一、晏殊、欧阳修 晏、欧诸人,走的是五代花间、南唐词人的老路,是以小令为主。他们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1、晏殊:晏殊的词主要以自我抒情的方式,表现升平时期贵族士大夫的宴游生活、精神状态和审美心理。他的词绝大部分是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特别善于用词描写富贵娴雅的生活。这种雍容娴雅、富贵闲人的气息,使晏殊有“富贵词人”之称。可贵的是他能摆脱庸俗,过滤了五代“花间”词的艳冶而融入了清雅的文人意趣,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2、欧阳修:从抒情取向和审美格调上来看,欧阳修的词被习惯地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类。雅词继续着唐五代直至宋初晏殊的文人化方向,比前人更多地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风格或深婉含蓄或清新疏隽。其应歌而作的俚俗词、艳情词,大写男女恋情,表现出词人性格气质中风流自赏甚至庸俗的一面。这类词不追求温庭筠式的含蓄,而呈现出接近市民审美情趣的真率通俗。 二、范仲淹、张先、王安石 1、范仲淹:其《渔家傲》在广漠苦寂的边塞背景上抒写戍边将士的矛盾心情,为宋词开辟了新的审美境界。 2、张先: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被视为“古今一大转移”。他的小令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张三影” 3、王安石:王安石的词主要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使词的功能由应歌娱人向言志自娱转变。 三、柳永 1、柳永的贡献首先在创体和创调上。他是北宋创调最多的词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他首创或首次使用。这极大地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柳永的创调创体之功突出表现在发展慢词。并将赋法移植于词,以铺陈叙事和白描写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建立了慢词的体制。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其二、开拓词境,雅俗纷陈。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他的艳情词重新恢复了曲子词的市民化、世俗化色彩。他以都市繁华和风景、风俗为内容的风物词,对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68、五代结束以后,中国进入宋朝(公元960——1279年),中国的文学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69、宋代是词的时代。词和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词可以唱,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像《浣溪纱》、《一剪梅》等等,就叫做词牌,不同的词牌格式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 70、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既描写了莲花的美丽,又歌颂了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71、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72、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人,后六位是宋代人。 73、欧阳修,字永叔。他的诗词、散文和传记都写得很好。欧阳修领导其他作家一起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 74、王安石,字介甫,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有一首著名的诗《泊船瓜州》,其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名句,句中一个“绿”字将江南春色写得淋漓尽致。 7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父子文学家,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苏轼的水平最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有独特的风格。 76、苏轼的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抒发了对历史上英雄事迹的感慨。 77、苏轼有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生动地说明一个人若处身于某种环境之中,往往不能清楚地洞察事情的本来面目。 7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爱国词人。他曾闯入敌营,擒拿叛徒,并曾策划北伐大业。他的词也属豪放一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是辛弃疾《鹧鸪天》中的名句。 79、宋词除了豪放派以外,还有婉约派,婉约派词人有张先、晏殊、晏几道、柳永等,他们对词的发展都有一定成绩。柳永词颇为当时群众喜爱,以至有人说:“有井水处皆有人唱柳词”。 80、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独特,极为世人所欣赏。 81、李清照的诗也很出名,其中有这样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82、岳飞是南宋时期反抗异族侵略的著名战将,精忠报国,为奸相所害。他的《满江红》词,至今为广大人民所传唱。 8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 84、陆游的诗保留下来的有9300多首,是现在知道留下诗歌最多的诗人。 85、陆游的《示儿》诗很有名:“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出了他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86、杨万里,号诚斋。他的诗平易自然,号诚斋体。范成大,号石湖居士,他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他的诗表现爱国主义,反映社会现实,独创风格。 8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国有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名句。 88、宋代的小说叫做“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底本,内容有讲历史的,有讲佛经故事的,对后来的明清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 宋词

北宋词人

第二章北宋词人 一、北宋前期词人群体 宋初前半个世纪,新王朝建立并逐渐兴盛,词体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出现同步发展的迹象,基本上还是处于停滞状态,词人数量不多,而且存留下来的词作也很有限,在艺术上还没有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缺乏开拓性。到了真宗、仁宗两朝,宋朝真正进入了承平盛世,范仲淹、柳永、晏殊、欧阳修、张先等著名词人登上词坛,才意味着宋词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词作风格以婉约为主,具有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是以晏殊、范仲淹和欧阳修等馆阁重臣为代表的词人群体,他们的词主要是“承平”时代的享乐意识和对人生经验的反思,词作大多高华蕴藉,神似南唐。其中范仲淹的边塞词写得悲壮沉雄,对后世豪放词的兴起具有一定的影响。另一词人群体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民间词人群体,他们和下层伶工妓女接触比较多,并能吸收民间新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并对之改革发扬,在词体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使词坛风貌为之一变。他们的词俚俗新鲜,真率明快,具有民间歌辞的特色。 北宋初年的词坛上基本沿袭了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尚有花间派之遗绪,词的创作仍然是以相思离别为主,但写得较清新,不像五代时那样浓艳,如晏殊,欧阳修的词,大部分是离愁别绪,伤春悲秋,写得缠绵哀婉,保持了晚唐五代的哀婉风格,直到柳永、苏轼的崛起,才各树一帜,在思想和艺术上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天地。柳永以写慢词表现城市风貌见长;苏轼开创了与婉约派相对立的豪放词派,在他们的影响下,涌现出了一大片富有才华的词人,使词的创作出现了百花斗妍的局面,再后,经过周邦彦等人对新旧乐调的清理和调整,词的格律得到了确定。 二、宋初词人 宋初词人潘阆、王禹稱、寇准、林逋、范仲淹等人,作了数量不多的词,这时的词作主要是语言清晰秀美的小令,因而宋初词坛总的形势是:第一、还未形成词派。第二、由于词是诗人兼作的,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 1、潘阆(?一1009),字逍遥,北宋大名(今属河北省大名县)人,曾居钱塘。至道元年(995)赐进士,任国子四门助教。后因事被斥,浪迹江湖,漂泊多年。真宗时曾任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参军。有《逍遥集》,存词11首。 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钱塘江的潮汛是宇宙间无比壮观的胜景。每逢涨潮的时候,杭州城内大小官吏和数万老百姓都纷纷去观潮,倾城而出。潮水来时铺天盖地,呼啸而来,气势非常雄伟。 这首词就是回忆词人昔日观潮的壮观情景。钱塘江边人山人海,杭州城内万巷皆空,反衬出观潮人多;钱塘潮好像要将整个大海里的水全部倒灌进来,水势凶猛,涛声犹如万鼓齐鸣,响声震天。词人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极力渲染了潮水的壮观场面,令人瞠目结舌,我们不由钦佩词人奇妙的想象和精彩的描绘。 那矫健的弄潮儿,他们手挥彩旗,脚踏浪尖,以矫健的身姿和高超的技巧创造了人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北宋初有复古主义文论的:柳开、田锡、穆修 田锡:(1)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2)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作家,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通变的文学精神,这是他在文学以展史上的功绩和贡献。 1、论宋初的复古思潮 (1)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不同的作家对从学韩到弃韩这一宋初时代课题的认识、接受和参与的途径是不一样的。(3)柳开是最初对北宋复古革新思潮有所觉醒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必然的分裂。(4)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文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5)穆修在搜求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于古文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6)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潮,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说,主要有“白体”,学习白居易,作诗通俗,代表人王禹偁;“昆体”,学习李商隐,代表人杨亿,影响最大;“晚唐体”,学习贾岛,代表人林逋。西昆体和晚唐体的繁盛,均在真宗一朝,在它们之前风靡了近半个世纪的诗风则是以当时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 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 (1)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2)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3)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4)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5)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 4、王禹偁的散文和方论对宋初文学的促进作用 (1)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华瞻之气,开始作淡雅之作。(2)其文章不仅多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而且继承了韩愈古文“文从字顺”一方面,表达恰当明白。(3)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4)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王禹偁在理论上的一种贡献。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5、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6、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2)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3)大量用典

第三章 北宋后期文学

第三章北宋后期文学 党争和政治腐败。 基础虚弱的繁荣。 文坛对形式技巧的讲究,抒情内涵的深藏。词的传统题材风格沿续。 理学禅宗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苏门文士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 “二苏三孔”:苏轼、苏辙,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 “眉山先生”唐庚,李廤、李之仪、陈师道。 苏轼不专主一格,更不以齐一天下文风的宗师自居,所以并不构成宗旨鲜明的文学集团,各行其是,各有所长。 1、秦观(诗) 反映的生活面较窄,气格柔婉,景物观察细腻,语言精致流丽。 《后山诗话》: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泗州东城晚望》虽也偏于柔美,但境界稍开阔。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2、孔平仲 诗风与苏轼近似。相同的人生态度,散文化的笔法,好发议论,追求广阔高远的境界。但缺乏独特的人生感受和妙趣横生的才思,议论陈旧。 《晚集城楼》短篇古体。景象开阔,想象奇异,韵脚声调奇矫。 高楼百尺修木尾,对面南山翠相倚。凭栏谈笑青云里,秋标摩空日色死。海风萧萧东万里,吹襟洗鬓清如水。下视黄埃浊波起,车马纷纭只蝼蚁。 《睡起》随缘自适人生观的抽象表述。 物不求余随处足,事如能省即心清。山林朝市皆相似,何必崎岖隐钓耕。 《禾熟》不着议论,却颇含深意,饶有情趣。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3、张耒 学白居易、张籍,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反映民间疾苦、针砭社会现实。 但写诗粗率。政治诗主要表达观念而非深切的人生感受,少形象性和感染力。 《东山词序》: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性情之至道也。 《劳歌》、《八盗》、《田家》、《和晁应之悯农》 《有感》角度新颖,讽刺辛辣。 群儿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满地。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二、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人。有《山谷集》。 1、奇峭的形式和曲折的抒情 ①文学观 宣扬“温柔敦厚”的诗学观念,不赞同苏轼相对纵恣的表现。 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内心苦楚。为了避祸而自我抑制。 《答洪驹父书》: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 ②以语言形式的奇崛表现情绪的跃动 诗的形式成了特殊的抒情手段。曲折表现愤慨不平,较少涉及社会政治问题,也较少直接的抗争,强行抑制的情绪在暗中起伏涌动。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于音节尤别创一种兀傲奇崛之响,其神气即随此以见。 2、“诗法”和以学问为诗 ①以学识为写诗的基础 《答洪驹父书》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 《论作诗文》: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 ②“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