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1)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1)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1)

专题介绍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X

林 鹏,张志峰,熊德平,张梦欣,王 丽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44)

摘 要:有机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还存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为了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各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这些研究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材料,优化器件结构。对电池原理、部分表征方法、效率损失机制、典型器件结构、最近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给体;受体;转换效率

中图分类号:T N 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8X(2004)01-0055-06

Progres s in Study of Organic Sola r Ce ll

LIN Peng ,ZHANG Zhi -feng ,XIONG De -ping ,ZHANG Meng -xin ,WANG Li

(I nstitute of O p toelectronics T echnology ,Beij ing J 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 act :Compaer ed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solar cells still have many critical pr oblem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organic solar cells,a lot of different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n.T he main purposes of these studies are to seek new mater ials and new device structure.A brief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photovoltaic cells,along with some aspects of their characterization ,the basic efficiency loss mechanism ,typical device structures ,and the trends in research will be presented.

Key wor ds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device structure;donor;accepto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前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同使用矿物燃料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

太阳能取之不尽,太阳几分钟射向地球的能量相当

于人类一年所耗用的能量。太阳能的利用已经开始逐年增长。但目前使用的硅等太阳能电池材料,因成本太高,只能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卫星供电、边远地区通信塔等使用。目前太阳能发电量只相当于全球总发电量的0.04%。要使太阳能发电得到大规模推广,就必须降低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成本,或

第24卷第1期2004年3月 光 电 子 技 术OPT OELECT RONIC T ECHNOLOGY Vol.24No.1

Mar.2004

 

X

收稿日期:2003-11-17

作者简介:林 鹏(1978-),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研究。

张志峰(1977-),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有机电致发光(OLED)的研究工作。熊德平(1975-),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无机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找到更廉价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有机小分子及聚合物材料(即塑料)是人们正在考虑的一类替代材料。目前用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是国际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黑格等人因发明导电塑料而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减少大规模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未来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有机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简单,可采用真空蒸镀或涂敷的办法制备成膜。并且可以制备在可卷曲折叠的衬底上形成柔性的太阳能电池,如图1所示[1]

。用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与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制造面积大、廉价、简易、柔性等优点。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光电转换率已达9.5%[2]。人们预期,未来5~10年,第一代有机

太阳能电池可进入市场。

图1 塑料有机太阳能电池

F ig.1 A fully flexible large-ar ea plastic solar cell

1 原理和参数

有机太阳能电池利用的也是光伏效应[3]。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机材料吸收光子,如果该光子的能量大于有机材料的禁带宽度E g ,就会使得产生激子。图2就是给体-受体(Donor -Acceptor )结构。受激发的电子给体吸收光子,其HOMO 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LUMO,通常由于给体LU MO 的电离势比受体LUMO 的电离势低,电子就由给体转移到受体,完成了电子的转移。激子分离后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被收集在相应的电极上,就形成了光电压。

描述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参数有:1.短路电流I sc ,开路电压V oc 。这两个参数都是在已知功率(W )

和能量的光照下测量的。

图2 有机太阳能原理图

F ig.2 The principal diagr am of organic solar cells

2.用来表示由于器件的电阻而导致的损失的参数FILL 因子(F F )

FF =

(I V )max I sc V oc

3.表示电池主要性能的参数能量转换效率

(G P )

G P =

P o u t P in =(I V )max

LA

G P =F F

I sc V o c

LA

4.外量子效率(EQE)

EQE =

外部电路电子数

入射光子数

通过测量电流-电压曲线(I -V )(如图3)和电

流-

光谱响应曲线来描述电池的性能。

图3 电压-电流曲线(I -V )Fig.3 T he curve of t he voltage-curr ent

2 材料特性

目前常用的有机材料主要是小分子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有机小分子光电转换材料具有低成本可以加

56

光 电 子 技 术第24卷

工成大面积的优点以及有机小分子的合成、表征相对简单,化学结构容易修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功能基团,而且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互相组合,以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利用有机小分子材料可以恰当地模拟生物体内功能分子的作用,给光电转换机理研究和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CuPC 、Alq 3就是一种常用的小分子材料(见

图4)。

高分子材料是目前正在迅速崛起的一种新的光电转换材料,常用的如MEH-PPV (见图4)。它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制作方便、易于推广普及。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此类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太阳能

电池材料。

图4 一些有机材料结构图

Fig.4 The str uct ur es of some organic mater ials

与无机光伏材料相比有机光伏材料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4]:有机材料激子结合能大,相对不容易自然地分离成正负电荷,这样吸收光就不一定产生光电流;电子不是通过能带,而是通过在轨道间跳跃传输,电子迁移率明显降低;许多材料在氧和水的环境下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必须有足够的拉力来打破光激子,较低的电子迁移率限制了有机膜的厚度,增加了器件内阻,使短路电流较小;非常薄的器件就使得界面的影响非常重要;温度的变化对光电流的产生有很大影响。这会限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5]

由于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各有优缺点,充分利用这两种材料优点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器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 器件结构

目前,在各种报道中,主要有四种典型器件结

构。

3.1 单质结结构

最简单的结构就是两个电极之夹着一层有机材料的单质结器件(见图5(a ))。电极一般都是IT O 和低功函数金属Al 、Ca 、Mg 。

对于单层结构电

图5 典型器件结构

Fig.5 The typical str uct ur es of the devices

57

 第1期林 鹏等: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池来说,其内建电场起源于两个电极的功函数差异或者金属-有机染料接触而形成的Schottky-barr i-er。该电场使得材料吸收光子产生的激子分离,从而产生了正负电子。只有当激子扩散到电极和材料接触处激子才可能分离,一般激子的扩散长度只有1~10nm。这就限制了这种器件的光电特性。目前发现对有机材料进行I2[6]等掺杂可提高有机材料的电导率;通过表面离子极化(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激发技术提高光吸收量可以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

A.R.Inigo等[6]报道当制造Polyaniline (Pani)Schottky-bar rier电池时加入CuPc粉末,该有机膜层的电导率增大了三个数量级;但是当Pani中掺杂I2时,似乎对光吸收没有影响。A.R. Inigo等认为有选择地掺杂对光谱中短、长波长敏感的杂质可以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

对Schottky-barrier电池来说,入射到电池光电导层的光强有很大部分被反射掉,这降低了光电池转换效率。这就需要优化电池的表面结构,将电池表面反射的光重新交和进入电池。另一方面使用低的串联电阻和小的覆盖面的金属作为前电极易获得大的Fill因子和高的光电流。

3.2 异质结结构

对于单层器件,激子的扩散长度很短使得产生的激子容易复合。我们用给体-受体异质结结构可以提高激子的分离几率,而且也增宽了器件吸收太阳光谱的带宽(见图5(b))。

由施主和受主对材料组成的高聚物体系在本质上可以获得像半导体一样的p-n结。当光与施主分子相互作用时,电子就能够从低的分子轨道提升到高的分子轨道从而产生激子。在没有外界的影响下,驰豫过程随后产生;在此期间电子和空穴复合导致能量发射(通常是以比产生原跃迁波长更长的光的形式发射),但是如果受体存在,电子就向受主传输从而发生电荷分离。

1986年C.W.Tang[7]首次报道的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IT O/CuPc/PV/Ag)就是单异质结,其转换效率大约1%,Fill因子达到0.65。经电池的稳定性测定V oc和I sc都表现出了极低的衰减(< 2%);而Fill因子却降低了近30%。这主要是由于Ag电极衰减而引起电池大的串联电阻。

C.W.Tang对其电池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定量的模型,认为CuPc和PV的光吸收产生激子,而产生的激子在膜层内扩散。CuPc和PV界面是激子分裂的激活位(active sites),激子分裂后,空穴优先在CuPc层传输并聚集在IT O电极,而电子却在PV层朝A g电极传输。激子在CuPc/PV界面分裂的效率与高的内建电场有关,而这内建电场可能是界面诱惑的电荷(trapped charges)而形成的电场或偶极电场。因此,电池的光伏打性能是由两有机材料形成的界面而非电极/有机材料形成接触决定。界面区域是光产生电荷的主要产区,这种光生电荷的产率与可偏电场(bias field)几乎无关,这样就克服了单层光电池的局限性并且使双层电极有了较高的效率和Fill因子。

目前,许多研究者在努力创造新的材料——有机和无机成分组成的复合体系,充分利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即无机材料的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有机材料大的光吸收系数,从而有望产生新的光伏打器件。H.Lee等[8]制造了Al/PbTe/CuPc/ Si有机无机复合结构(见图6(a))。P型CuPc的光吸收系数为105/cm,载流子迁移率却只有(10-3~10-4cm2/Vs)数量级。而n型PbTe的载流子迁移率却达到了16cm2/Vs。该结构电池的QE(内量子效率)为15.4%,G值为3.46%。H.Lee等认为这主要是由于CuPc层的有效吸收和PbT e/CuPc界面的有效的电荷分离。

2000年,Alexi C.Arango等[9]利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多孔T iO x薄膜。该薄膜透明,用来作为电子接受层。在上面旋涂一层有机材料PA-PPV,从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器件(见图6(b))。在100mW/cm2的白光照射下,该器件的开路电压为0.85V,Fill因子为0.52。在435nm单色光的照射下,能量转换效率G达到3.9%。

3.3 混合异质结结构

单纯的异质结结构由于接触面积有限,使得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生载流子必须扩大异质结构的接触面积。于是人们构造了混合的异质结结构(见图5(c))。

1997年Gao等[10]报道了由给体(MEH-PPV)和受体(C60)混合成膜而造成的器件。在此结构中给体和受体分子紧密接触而形成D-A连续网络,

58光 电 子 技 术第24卷

这有利于提高电荷的分离效率。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异质结分散在整个膜的体系,转移到受体的电荷能够超过复合的电荷从而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电极分别是IT O 和Ca 或Al,器件的制备是在IT O 上旋转涂敷MEH -PPV -C 60混合材料,然后真空沉淀Ca 或Al 而完成。使用Ca 或Al 和ITO 分别作为正负电极很重要,因为它们的功函差异导致在光电池膜内产生大的内部场,这种内部场能够将光照形成的电子和空穴驱向适当的电极并且即使体系

没有外界偏场存在也能够引发光伏打电流;其转换效率达到了2.9%。

2001年Sean E Shaheen 等[2]利用聚合物MDMO-PPV 和C60衍生物[6,6]-PCBM 构造了一种混合的异质结构,见图6(c )所示。该器件还分别采用PEDOT 和LiF 作为电极修饰层。在AM1.5光照下该器件的短路电流J sc =5.25mA/cm 2,开路电压V oc =0.82V,F F =0.61,能量转换效率G =2.5%

图6 器件结构图

F ig.6 The str uctur es of the devices

3.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宽带隙半导体(如TiO 2、SnO 2)的禁带宽度相当于紫外区的能量,因而捕获太阳光的能力非常

差,无法直接用于太阳能的转换。研究发现,将这些与宽带隙半导体的导带和价带能量匹配的一些有机染料吸附到半导体表面上,利用有机染料对可见光的强吸收从而将体系的光谱响应延伸到可见区,这种现象称为半导体的染料敏化作用[3]

Gratzel 小组早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1991年,B.O.Regan [11]等报道了在纳米T iO 2半导体薄膜上涂覆单层电荷转移染料(联吡啶钌)来敏化薄膜,纳米T iO 2半导体膜由于大的表面积和染料良好的光谱性能以及染料分子与T iO 2分子的直接接触,因而具有优异的光吸收

及光电转换特性。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该电池的

光电转换效率为7.1%~7.9%。U .Bach 等人[12]

1998年用2,2’,7,7’-四(N ,N -二对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环二芴(OMeTAD )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用TiO 2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用Ru (ê)L 2(SCN )2作为染料,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见图6(d ))。该器件的量子效率达到33%。

4 结论和趋势

目前,虽然在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太阳能转换效率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创造出适合应用的价格低廉

59

 第1期林 鹏等: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的新颖的光电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优化电池的表面结构,使用镀膜技术制造抗反射膜用以诱获光子,将电池反射的光重新交和进入电池[13];

2.使用低的串联电阻和小的覆盖面的金属作为前电极易获得大的Fill因子和高的光电流[14];

3.制造多结多禁带结构电池,捕获长波长的光子从而获得合理的光子吸收[14];

4.制造有纳米级材料组成的光电池。因为纳米材料是由超微粒组成,而这些微粒边界区的体积大约是材料总体积的50%,这样的结构会带来奇异的特性。

参 考 文 献

[1] Sariciftci N Serdar.Polymeric photovoltaic materials[J].Cur-

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Materials Scien ce,1999:4,373-378.

[2] Sean E Sh aheen,Ch ristoph J.Brabec,Sariciftci N Serd ar,et

al.2.5%efficient organic plastic solar cells[J].Appl Phys Lett,2001,78:841-843.

[3] 黄春晖,李富友,黄岩谊,等.光电功能超薄膜[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Jen ny Nels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57800.html,anic photovoltaic films[J].M ater ials to-

day,2002,5:20-27.

[5] 徐明生,季振国,阙端麟,等.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8(3):92.[6] Goldsm ity G J,Inigo A R,Xavier F P.Copper p hthalocyanine

as an efficient dopant in development of s olar cells[J].M ate-rial Research Bulletin,1997,32(5):539-546.

[7] T ang C W,Vanslyke S A.Two-layer org anic photovoltaic

cell[J].Appl Phys Lett,1986,48:183.

[8] Leeand H,Kawai T.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opp er-ph-

thalocyanine/Pb Te multilayer[J].J Appl.Phys,1996,80(6): 3601-3603.

[9] Alexi C Ar ango,Larry R J ohnson.Efficient titanium oxide/

con jugated polymer photovoltaics for solar ener gy con version [J].Advd Mater,2000,22:1689-1692.

[10]Gao J,Hide F,Wang H.Efficient photodetectors and photo-

voltaic cells from com posites of fu lleren es and conjug ated polym ers:Photoinduces electron transfer[J].Synthetic met-als,1997,84:979-980.

[11]Regan B O,Gra b tzel.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dye-

sens itized colloidal T iO2films[J].Nature,1991,353:737-739.

[12]Bach U,Lu po D,Comte P,et al.Solid-state dye-s ens itized

mesoporous T iO2s olar cells with high photon-to-electron con version efficiencies[J].Nature,1998,395:583-585. [13]Peu man s P,B u lovic V,Forrest S R.Efficient photon harves t-

ing at high optical intens ities in ultrathin or ganic double-het-eros tructure photovoltaic diodes[J].Appl Phys L ett.2000,76

(16):2650-2652.

[14]Yak imov A,Forrest S R.High ph otovoltage multiple-h etero-

junction or ganic solar Cells incorporating interfacial m etallic nanocluster[J].Appl Phys Lett,2002,80(9):1667-1669.

(上接第54页)

[4] 吴俊辉,邹建平,朱 青,等.硅基氧化铝钠米有序孔阵列制备

[J].半导体学报,1999,20:314.

[5] Yang Yan g,Hu ilan Ch en,Yongfeng Mei,et al.Anodic alu-

mina template on Au/Si subs trate and prepar ation of CdS nanowir es[J].Solid State Commu nication,2002,123:279.

[6] Pu L in,Bao Xim ao,Zou Jianping,et al.Ind ivid ual alumina

nanotu bes[J].Angew Ch em.Int.E d,2001,40:1490. [7] Yamamoto Y,B aba N,Tajima S.Colou red materials an d

photolumin es cen ce centres in anodic films on alum inum[J].

Nature,1981,289:572.

[8] Du Y,Cai W L,Mo C M,et al.Prep aration and photo-lum i-

nes cence of alumina membranes with ordered pore arrays[J].

Appl Phys Lett.1999,74:2951.

[9] 吴俊辉,邹建平,朱 青,等.硅衬底阳极氧化铝膜的荧光发射

研究[J].发光学报,2000,21:53.[10]Wu J H,Wu X L,T ang N,et al.Strong ultraviolet and vio-

let photolumin es cen ce from Si-b as ed anodic porous alum ina films[J].Appl.Phys A,2001,72:735.

[11]郜 涛,孟国文,张立德.多孔氧化铝膜的光致紫外发光[J].

科学通报,2003,48(6):551.

[12]王 刚,阎康平,周 川,等.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钠米电子

材料[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21(5):27.

[13]Hideki Masuda,Kenji Fu kuda.Ordered metal nanoh ole ar-

rays made b y a two-s tep replication of h on eycom b structu res of an odic alu mna[J].Scien ce,1995,268:1466.

[14]Wu Ju n Hui,PU Lin,ZOU J ian Ping,et al.Preparation of

Si nanocrystals u sing anodic porous alum ina template formed on s ilicon su bstrate[J].Chin.Phys.Lett.,2000,17:451.

[15]邹建平.硅基多孔氧化铝及其在硅基纳米光电子集成中的应

用[D].南京大学,2002.

60光 电 子 技 术第24卷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综述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消耗殆尽,能源越来越收到重视。其中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莫过于太阳能。太阳能绿色环保,因此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太阳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活力的部分,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太阳能。本文主要阐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能电池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种类;发展现状; Narr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raditional energy will be used up in a short time.Eneygy are being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the solar energy is the most promising.Because of it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t gets widespread attention. Solar energy has become the most vibrant part among the new energy field,and all countrise tried their best to develop solar energy.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solar battery,the types of solar battery,cu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and its’ prospect. Key Words:solar battery; types of solar battery; cu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但是石油、煤等不可生起源消耗殆尽,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能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受到了人们的亲睐。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太阳能的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1].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化反应。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①硅太阳能电池;②以无机盐如砷化镓Ⅲ一V化合物、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③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①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②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③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④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2].这也是太阳能电池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太阳能电池发展进程,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以及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2太阳能电池现状及其前景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摘要:围绕提高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从太阳光吸收效率、激子的分解率、载流子的迁移率和电荷向电极的注入效率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提高转换效率的研究趋势,展望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1 前言 近年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潜在的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稳定性高的特点,成为最有希望实现民用化光伏的产业,目前的转换效率突破了9%,发展趋势被业界一致看好。 2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图1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当阳光从阳极层(P型有机半导体)照射时,有机分子吸收光产生激子,激子向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界面移动,在界面处通过光诱导解离分解成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各自向电极两端迁移,最后注入到两端电极输向外电路。 3 提高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要实现产业化,就需要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目前提高转换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3.1 提高太阳光吸收效率 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越高激子的生成效率就越高。有机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一般在可见光区,大部分材料对太阳光的吸收利用率不超过40 %,提高材料的吸收光谱与太阳光谱的 匹配性是提高材料对太阳光吸收效率的有效途径。另外,还可以在器件结构中引入具有强吸收特性的材料。利用它们吸收部分太阳能量,再通过激子扩散将其转移给活性材料[1]。 将太阳光吸收特性不同的电池单元层积得到级联电池(又称叠层电池),通过底层电池对顶层电池的补充吸收可以增加对太阳光谱的吸收。张馨芳[2]等人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体系本体异质结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用Ag作为夹层材料来连接上层的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和下层的太阳电池,得到的叠层结构的太

浅谈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

浅谈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以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1F、3F车间扩建工程为例 作者:于洪亮 太阳能电池片是目前非常火热的产业之一,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因其特殊生产工艺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太阳能电池片厂的制程设备散热负荷较大,湿负荷基本稳定,常年热湿比很大,而且工艺排气量很大。下面以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昆山电池片厂1FAB区、3FCD区电池片车间扩建工程为例,详细叙述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 本次是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昆山电池片厂1FAB区、3FCD区电池片车间扩建工程,空调系统也为在原有系统基础上作扩充。冷源为8℃的冰水,热源为50℃的热水,在各空调机房内有相应冷热水管预留接口。但配合业主的需求,原空调主系统的水系统扩充一台冰机(甲供)、一台冷却塔(甲供)、一台冷却水泵、一台冰水一次泵、一台汽水板换和一台热水泵,皆直接接入原主管路上的预留阀。MAU的高压喷雾加湿及空气水洗喷淋的软水源为原有软水系统,1F AB区车间的MAU所需软水由3FMAU机房内原有软水管路引入,3F CD区车间的MAU所需软水直接由屋面5吨的软水箱上预留口引下。 本次扩建车间空调系统属工艺性空调,温度要求23±3℃,湿度要求55±10%,但无洁净度要求。本次车间(包括1F车间、1FFQC、3F车间)采用的空调方案为MAU(全新风空调箱)+RAU(循环风空调箱)的全空气系统。车间内的湿度由MAU定露点来控制,温度由RAU来控制调节,车间内的正压也是由MAU变频率调节新风量来控制的

本次工程空调设备配备情况:1F车间采用2台45000CMH风量的变频MAU+8台25000CMH风量的吊挂式RAU;1FFQC区采用1台21000CMH 风量的落地式RAU,新风由1F车间的2台MAU的送风管引来;2FFQC的办公区采用8台吊挂明装的FCU(风机盘管);3F车间采用2台55000CMH 风量的变频MAU+2台70000CMH风量的落地式RAU;3F更衣区采用1台15000CMH吊挂式的RAU。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空调箱的配置情况。MAU的功能段配置为新风进风水洗段、初中效过滤段、热水预热段、冰水表冷除湿段、高压喷雾加湿段(带湿膜挡板)、热水再热段、风机送风段。(如下面示意图所示) MAU功能段配置示意图 RAU的功能段配置为室内回风进风段、初中效过滤段、表冷(热)段、风机送风段。(如下面示意图所示)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57800.html,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作者:张金晶 来源:《商情》2016年第26期 【摘要】相对于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太阳能以污染小、可利用率高、资源分布广泛和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技术的开发应用已经走向商业化、大众化,特别是一些小功率、小器件的太阳能电池在一些地区都已经大量生产而且广泛使用。所以谁先开发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成本低的太阳能电池就能在将来的市场抢占先机。 【关键词】太阳能单晶硅薄膜电池 引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是影响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是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大部分还是依靠化石能源提供能量。可是化石能源分布极不均衡,并且不可再生,而且燃烧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雾霾气候和温室效应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供人类使用,因此开发新能源,是人类社会薪火相传,世代相传的重要保证。 此外,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快消耗对当今的环境形势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如何解决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问题。有限的化石能源以及在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不仅阻碍了人类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一种新型能源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提升自己综合国力和倡导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1.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是发展时间最久,制备工艺最为成熟的一代电池,一般按照研究对象我们将其可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电池。按照应用程度来说前两者单晶硅与多晶硅在市场所占份额最多,商业前景最好。 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多晶硅太阳电池。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发明开始到现在,尽管硅材料有各种问题,但仍然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其比例约占整个太阳电池产量的90%以上。我国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进行高效电池研究,采用倒金字塔表面织构化、发射区钝化、背场等技术,使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了19.8%。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开发成本较低,稳定性也比较好,这两大优势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其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制备工艺的成熟不断提高,它达到的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1.9%,但是它的电池效率在目前的太阳能电池中仍处于一般水平。 2.第二代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1)

专题介绍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X 林 鹏,张志峰,熊德平,张梦欣,王 丽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44) 摘 要:有机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还存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为了改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各种研究工作正在进行,这些研究主要是为了寻找新的材料,优化器件结构。对电池原理、部分表征方法、效率损失机制、典型器件结构、最近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给体;受体;转换效率 中图分类号:T N 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8X(2004)01-0055-06 Progres s in Study of Organic Sola r Ce ll LIN Peng ,ZHANG Zhi -feng ,XIONG De -ping ,ZHANG Meng -xin ,WANG Li (I nstitute of O p toelectronics T echnology ,Beij ing J 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 act :Compaer ed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ganic solar cells still have many critical pr oblem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organic solar cells,a lot of different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n.T he main purposes of these studies are to seek new mater ials and new device structure.A brief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photovoltaic cells,along with some aspects of their characterization ,the basic efficiency loss mechanism ,typical device structures ,and the trends in research will be presented. Key wor ds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device structure;donor;accepto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前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同使用矿物燃料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 太阳能取之不尽,太阳几分钟射向地球的能量相当 于人类一年所耗用的能量。太阳能的利用已经开始逐年增长。但目前使用的硅等太阳能电池材料,因成本太高,只能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卫星供电、边远地区通信塔等使用。目前太阳能发电量只相当于全球总发电量的0.04%。要使太阳能发电得到大规模推广,就必须降低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成本,或 第24卷第1期2004年3月 光 电 子 技 术OPT OELECT RONIC T ECHNOLOGY Vol.24No.1 Mar.2004   X 收稿日期:2003-11-17 作者简介:林 鹏(1978-),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研究。 张志峰(1977-),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有机电致发光(OLED)的研究工作。熊德平(1975-),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无机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浅析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浅析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李慧娟1郭晓霞2 1、内蒙古鑫安能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10 2、城市建设研究院内蒙古 分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光电元器件,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清洁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泛。而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使光伏发电的应用日益普及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但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废气处理不当的话,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此,本文对单晶硅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工艺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M914.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寻求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光电元器件,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清洁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泛。其生产废水因含有,腐蚀性强,治理困难。采用两级反应沉淀法,先添加氯化钙除氟,再加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淀,在一级、二级沉淀池中分别进行沉降。结果显示,出水质量浓度降至10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解决了企业废水处理问题,废水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工艺简介 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能量转换的光电元件,它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把光能转换成电能,从而实现光伏发电[1]。生产电池片的工艺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硅片检测、表面制绒、扩散制结、等离子刻蚀、去磷硅玻璃、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和检测分装等主要步骤。 三、污水成分分析 电池片生产工艺中,单晶硅片制绒工艺是用碱(通常用氢氧化钠)腐蚀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形貌,过程中用氢氟酸和盐酸清洗,主要产生的废水有浓碱废水、酸碱冲洗废水;去磷硅玻璃工序用氢氟酸去除硅片表面的磷硅玻璃,会产生含氟废水。 从废水的成分来说,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含氟废水:主要包括含氢氟酸、硅类的含氟冲洗废水,无机废水主要成分为氢氟酸和SS,[H+]及氟离子浓度较高,酸碱废水中含有硅粉等悬浮物,少量的氟化物,一定量的异丙醇,因此COD、SS污染浓度高[2]。因此,设计后废水收集在两个不同的储罐和两个集水池,分别为:浓碱储罐、浓酸储罐、酸碱废水、含氟废水,废水按照浓度的不同,分开收集,做到轻污分流,节约处理成本。 四、处理工艺的建立 按照工艺的设计,废水按照浓度和成分的不同,分别收集在不同的储罐和集水池,分别为浓酸储罐、浓碱储罐、含氟冲洗废水池、酸碱废水。 浓酸储罐主要收集酸洗和去磷硅玻璃工序中氢氟酸和盐酸槽的废水,废水酸度大,氟离子含量高;浓碱储罐主要收集制绒槽的废水,有机物含量比较高(主要含异丙醇),含有硅粉等悬浮物,COD、SS污染浓度高;含氟冲洗废水池主要收集硅片出氢氟酸槽后的冲洗废水,废水水量大,含有少量的氟离子;酸碱废水池分别收集硅片出碱槽后的冲洗废水、硅片

浅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摘要:人类面临着有限常规能源和环境破坏严重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是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取用不尽的能源已有尽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成为当前各国争相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核心的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为全面的了解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新闻信息,综述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与当前应用情况。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材料; 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引言:由于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断需求。促使人们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太阳在40min内照射带地球表面的能量可供全球目前能源消费的速度使用1年。合理的利用好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其中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中, 太阳能的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移反应而进行工作的.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 太阳能电池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 1) 硅太阳能电池; ( 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3) 有机物太阳能电池; ( 4) 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是其对电池材料的要求: ( 1) 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不能太宽; ( 2) 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 3) 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 4) 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以其他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也愈来愈显示出诱人的前景.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1 基本原理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1 半导体的简单介绍 半导体材料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这种材料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电荷载流子的浓度,电阻率下降。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Ⅲ-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Ⅱ-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在形成晶体结构的半导体中,人为地掺入特定的杂质元素,导电性能具有可控性。在光照和热辐射条件下,其导电性有明显的变化。 1.1.1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共价键结构:相邻的两个原子的一对最外层电子(即价电子)不但各自围绕自身所属的原子核运动,而且出现在相邻原子所属的轨道上,成为共用电子,构成共价键。自由电子的形成:在常温下,少数的价电子由于热运动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共价键的束缚变成为自由电子。 空穴: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变成为自由电子而留下一个空位置称空穴。 载流子: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子,包括电子与空穴。 杂质半导体:通过扩散工艺,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合适的杂质元素,可得到杂质半导体。 P型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

光伏电池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光伏电池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竭、储量巨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天到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相当于数亿万桶石油燃烧的能量,太阳能开发与利用逐步成府重点发展的战略。热能和光能利用是太阳能应用的两种重要形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的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发电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其不仅要替代部分化石能源,而且未来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是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本文阐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综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伏电池的原理及发展现状1839 年,法国的Edmond Becquerel 发现了光伏效应,即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内部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光伏电池是基于半导体P- N 结接受太阳光照产生光伏效应,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1954 年,美国Bell 实验室的G.Pearson 等发明了单晶硅光伏电池,其原理如图1 所示。 图 1 中,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其吸收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在内部产生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电子-空穴对;在P- N 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空穴分别被驱向N,P 区,从而在P- N 结附近形成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光生电场抵消P- N 结内建电场后的多余部分使P,N 区分别带正、负电,于是产生由N 区指向P 区的光生电动势; 当外接负载后,则有电流从P 区流出,经负载从N 区流入光伏电池。图2 为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其中,Iph为与光伏电池面积、入射光辐照度成正比的光生电流(1 cm2硅光伏电池的Iph值为16 ~30 mA);ID,Ish分别为P- N 结的正向电流、漏电流;串联电阻RS主要由电池体电阻、电极导体电阻等组成(RS一般<1 );旁漏电阻Rsh 由硅片边缘不清洁或体内缺陷所致(Rsh一般为几k);RL 为外接负载电阻,IL,UO 分别为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电流;当负载开路(RL= )时,UO即为开路电压Uoc,其与环境温度成反比、与电池面积无关(在100 mW/cm2的光谱辐照度下,硅光伏电池的Uoc一般为450 ~600 mV。与图2 对应的光伏电池解析模型,

浅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发展

浅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与进展 全华锋BY619102 摘要:基于钙钛矿材料(CH3NH3PbI)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由2009年的3.8%增长到了目前的20.2%,因为其较高的光吸收系数,较低的成本以及易于制备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钙钛矿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光吸收层,还可以作为电子传输层(ETM)和空穴传输层(HTM),由此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介孔结构、介观超结构、平面结构和有机结构等。除此之外,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多样性也使其更具吸引力,目前已有一步溶液法、两步连续沉积法、双源共蒸发法和溶液—气相沉积法。本文主要介绍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各层的作用,最后对钙钛矿太阳电池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关键词:钙钛矿材料;太阳电池;光吸收层 1.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由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有限储量及其燃烧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和开发环保且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太阳能来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太阳能绿色环保无污染,是未来有希望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器件之一就是太阳电池。 2009年,日本人Kojim等首先将有机-无机杂化的钙钛矿材料应用到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制备出第一块钙钛矿太阳电池,并实现了 3.8%的效率。但这种钙钛矿材料在液态电介质中很容易溶解,该电池仅仅存在了几分钟级宣告失败,随后,Park等人于2011年将CH3NH3PbI纳米晶粒改为2-3nm,效率达到了6.5%。由于仍然采用液态电解质,仅仅经过10min,电池效率就衰减了80%。为解决钙钛矿的稳定性问题,2012年Kim等人将一种固态空穴传输材料(spiro-OMeTAD)引入到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制备出第一块全固态钙钛矿太阳电池,电池效率达到了9.7%。即使未经封装,电池在经过500小时后,效率衰减很小。空穴传输层(HTM)的使用,初步解决了液态电解质钙钛矿太阳电池不稳定和封装困难的问题。随后Snaith等首次将Cl元素引入到钙钛矿中,并使用Al2O3代替TiO2,证明钙钛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目前国际上大量使用的电池为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和非晶硅太阳电池三种,这三种电池约各占1/3的市场,我国目前有7个太阳电池生产线,主要是生产单晶硅及非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也有少量生产。我国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效率在12-13%,多晶硅太阳电池在10%,非晶硅太阳电池在5-6%。晶体硅太阳电池在研究上是朝着高效率化、薄片化、大面积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我国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参考价格为45元/瓦,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为25元/瓦,仍为常规能源的几倍,但在无电地区及拉线不方便的地方,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太阳能蓄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可单独地作为光探测元件,例如在照像机中使用,主要是经过串联和并联,以获得所需的电压及电流来作为供电电源使用。太阳电池的外观就如一张薄的卡片或一片薄的玻璃片一样,与普通电池外观不同,它自身也不能储存电能,即没以有光时就不发电,如果晚上要用它,就要与蓄电池配合使用。 太阳电池的面积每100㎝2在强阳光下约产生1瓦的电,我们常说的1度电是1千瓦小时,也就是1千瓦这样的电池工作1小时才能产生1度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视为迄今为止最美妙、最长寿和最可靠的发电技术。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它另涉及半导体器件,既无运动部件,又无流动工质,因此,避免了机械维修和工质腐蚀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可靠能源。 硅太阳电池的发展,始于1954年在,美国贝尔研究所试制成功,次年便被用做电信装置的电源,1958年又被美国首次应用和于"先锋1号"人造卫星。宇宙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开发。与此同时,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特别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又大大加速了地面太阳电池的发展。许多国家为开发、利用太阳能蓄电池,为阳光发电的研究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迄今为止翱翔于太空的成千个飞行器中,大多数都配备了太阳能蓄电池系统。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光伏技术开发利用的起点,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一门新的光伏科学与光伏工程。无论是在宇宙飞行中的应用,还是作为地面发电系统的应用,从开发速度、技术成熟性和应用领域来看,光伏技术都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 太阳电池作为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地面上逐渐得到推广。太阳电池的成本及售价也在逐年下降,多年来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10-25%的增长率在增加。1990年世界太阳能蓄电池组件的产量70MW(兆瓦),我国为1.2MW,主要是用在太阳光照好的边远地区。到2001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50MW,我国太阳能蓄电池的实际产量已达到4.5MW,累计安装量已超过20MW。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有许多边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尚有700万户(2800万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这些地区在短期内不可能靠常规电力解决用电问题,光伏发电则是解决分散农、牧民用电的理想途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太阳能电池片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LED光伏电子项目部 2009/2/22

1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 1.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太阳电池本质上是一个大面积半导体二极管,它利用光伏效应原理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电池上并被吸收时,其中能量大于禁带宽度Eg的光子能把价带中电子激发到导带上去,形成自由电子,价带中留下带正电的自由空穴,即电子-空穴对,通常称它们为光生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在不停的运动中扩散到pn结的空间电荷区,被该区的内建电场分离电子被扫 到电池的n型一侧,空穴被扫到电池的p型一侧,从而在电池上下两面(两极)分别形成了正负电荷积累,产生“光生电压”,即“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若在电池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负载中就有“光生电流”通过,得到可利用的电能,这就是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效应是1839年法国Becqueral第一次在化学电池中观察到的。1876年在固态硒(Se)的系统中也观察到了光伏效应,随后开发出Se/CuO光电池。硅光电池的报道出现于1941年1954年,贝尔实验室Chapin等人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光电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奠定了技术基础,成为现代太阳电池时代的划时代标志。作为能源,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在随后10。多年里,硅太阳电池在空间应用中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电池设计逐步定型。70 年代初,许多新技术引入电池制造工艺,转换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硅太阳电池开始引入地面应用,70年代末,地面太阳电池产量已经超过了空间电池产量,促使成本不断降低。80年代初,硅太阳电池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技术进步和研究开发使太阳电池效率进一步提高,商业化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应用不断扩大。在太阳电池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先后开发出各种不同结构的电池,如肖特基(MS)电池、MIS电池、MINP电池、异质结电池等,其中同质p2n结电池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其他结构电池对太阳电池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材料方面,有晶硅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铜铟硒(CIS)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砷化镓薄膜电池等,由于薄膜电池被认为是未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因此成为太阳电池研发的重点方向和主流,在技术上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向商业化生产过渡,多晶硅薄膜电池和Gratzel电池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为薄膜电池的研发热点,技术发展比较迅速。 1.2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对新能源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大,太阳能成为新型能源将被广泛应用。黄铁矿结构的二硫化铁(FeS2)是一种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Eg≈0.95eV)和较高光吸收系数(当λ≤700nm时,α=5×105cm-1)的半导体材料,而且其组成元素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无毒,有很好的环境相容性。因此,FeS2薄膜在光电子以及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不同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二硫化铁薄膜的研究结果,来分析二硫化铁薄膜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能源;二硫化铁;制备方法;光电性能 1.引言 太阳能电池自1954年由诺贝尔实验室和RCA公司几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问世以来,由于地球变暖现象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采取严格的管制,再加上石油匮乏,40年后将消耗殆尽,其价格持续攀升,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对代替能源的重视与需求,也激发了太阳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太阳是一座聚合核反应器,它一刻不停地向四周空间放射出巨大的能量。它的发射功率为3.865×1026J/S(相当于烧掉1.32×1016ton标准煤释放出来的能量)。地球大气表层所接收的能量仅是其中的22亿分之一,但是地球一年接收的太阳的总能量却是现在人类消耗能源的12000倍。另外,根据文献记载太阳的质量为1.989×1030kg,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E=mc2)可以计算出太阳上氢的含量足够维持800亿年。而由地质资料得出的地球年龄远远小于这个数字。因此可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1-3] 2.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2.1 太阳能电池发展 目前,太阳能电池产品是以半导体为主要材料的光吸收材料,在器件结构上则使用P型与N型半导体所形成的PN结产生的内电场,从而分离带负电荷的电子与带正电荷的空穴而产生电压。由于晶体硅材料与器件在技术的成熟度方面领先于其他半导体材料,最早期的太阳能电池极为晶体硅制成,直到近几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仍有大约90%的市场占有率。除了技术与投资门槛较低以外,不用担心硅原料匮乏等都是造成其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因。 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之后,大约从1980年起开始有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浅析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浅析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9T17:32:32.533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吴涛熊磊梁溪凯徐龙 [导读]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比较高,光谱效应和太阳能光谱相匹配,而相对于有机材料来说价格便宜,合成方法较简单。 吴涛熊磊梁溪凯徐龙 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学院湖南省株洲市 412007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比较高,光谱效应和太阳能光谱相匹配,而相对于有机材料来说价格便宜,合成方法较简单。就目前情况来看,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较差,所以导致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并且阻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假使能够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相融合在一起,可以大大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无机材料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述与优点分析,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以及目前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有机太阳能;效率;电池;应用 一、无机材料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述与优点分析 无机材料就是指由无机物单独或者是和混合其他物质制成的材料,通常其中包括硅酸盐和铝酸盐以及硼酸盐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无机材料的优点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以及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并且用光伏效应产生的电压而形成电流,才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的效果。有机太阳能的优点具有价格便宜,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工艺比较简单。比如说酞菁类染料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所以它的成本低。还有就是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以降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 现如今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产生的光伏特效应,从而实现的光电能量之间的转化。以下就是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过程:先是通过光照射到0SCs上,其中具有能量大于有机材料的光子后被激活,并且产生激子,进而激子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扩散到异质结处,此时在界面形成孪生的电子空穴;再是由于激子不能够自动解离,所以需要工种不同的最高己占轨道和最低未占轨道的材料相连接,才能够结合到受体LUMO的能极差值作用下分解成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空穴,那就是电载流子;最后是通过阴阳两极之间的作用存在着功函差,使得电子和空穴在内部的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 三、目前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1.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阴极缓冲材料的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是稳定性一般的产品,如何提高稳定性就要在阴极与有机层之间添加一层缓冲的材料,这种材料必须使得有机层与电极间接触良好,又不得增加接触的电阻,而且有机层也不能够受到破坏。比如说化合物LiF 常用在电致发光中,但它也可以用于OSCs。何况TiO 2不仅在OSCs 中作为受体,还可以作为阴极缓冲层,阻挡空穴流向阴极,保护了有机层。 2.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阳极缓冲材料的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中的金属氧化物空穴材料在OSCs 中可以作为阳极修饰层,比如说NiO 和WO 3都可以作为阳极修饰层。何况金属氧化物的厚度对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可以用MoO 3做阳极的修饰层,有机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红外区的光吸收能量。从而采取WO 3做阳极修饰,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 3.1%,主要原因是由于降低了有机太阳能器件中载流子的复合几率。其中NiO 做阳极修饰层,可以有效的调节活性层能级,阳极更容易接纳空穴,从而使得效率不断的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与阳极形成良好的能级匹配,有效的阻止了有机层和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有利于载流子收集大幅度提高,所以才能够使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稳定性提高。 3. 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应用。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应用主要包括铬化合物、硅和低能的纳米粒子以及金属氧化物这四部分构成。 铬化合是指人们常用到的无机受体材料CdS 和CdTe等,铬化合物应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CSCs 中,首先报道了球形CdSe 与MEH-PPV 结合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但是球形粒子表面的绝缘层限制了电荷传输。Huynh 制作了氧化铟锡/聚3-乙基噻吩:CdSe/Al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所以使得纳米棒状CdSe 电子传输有效的提高。 硅是由纳米硅材料制成,具有无毒和对光强吸收以及电子迁移率高的活性层应用。硅不仅可以用作受体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制备成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还可以利用蚀刻法形成的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增加OSCs 在可见和近红外的吸收,从而增大迁移效率。我们可以将硅作为受体串联到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中,能够使得内部电场增大,可以使得电子和空穴转移更加容易,这就充分解决了传输的问题。 低能的纳米粒子主要是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才能够将波长带隙窄的无机受体与有机受体相融合起来。其中Cui 等制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吸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内。在Tan 改进之后,,不仅减少了活性区载流子的复合数量,并且也保证了光吸收。 金属氧化物其中有TiO 2,它化学稳定性高,可见光区透光良好,有金红石、板钛矿和锐钛矿三种晶型。金红石型TiO 2在热力学上稳定性是最高的,而且光散射性优异。锐钛矿型TiO 2带隙较宽,而且导带能级较高。锐钛矿型TiO 2因为有较高的电子迁移效率,而且在有机太阳能中应用广泛。有一种ZnO 的能级结构和锐钛矿型TiO 2基本相同,也是n 型半导体。ZnO 的缺点是化学稳定性不好,在酸碱环境中都不能稳定很长时间,比较易溶解。 四、结束语 由上可知,目前的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能够相融合在一起,他们可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点,但也弥补了材料组成的太阳能电池不足,所以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有很大的帮助。有机材料的结合,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工艺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大大的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迁移效率,同时光吸收和太阳能光谱更加匹配。至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否能够实现产业化和居民化,这些都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正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这些明显优点——轻快,便宜,原材料容易得,并且可以大面积的制备,用来满足实现产业化、居民化的条件。因此,我们攻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问题,世界的能源界必将迎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时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晨怡热管2008-10-17 23:05:45 一、2005年国际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1656MW,其中日本仍居首位,762M W,占世界总产量的46%,欧洲为464M W,占总产量的28%,美国156M W,占总产量的9%,其他274MW,占总产量的17%。 2004年全球前14位太阳能电池公司总产量达到1055MW,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88.3%,近五年来,日本Sharp公司一直领先,2004年产量达到324MW,见表1。

以2004年数据分析,各种太阳能电池中硅基太阳能电池占总产量的98%,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总产量的84.6%,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总量的56%,见表2。

2005年,世界光伏市场安装量1460M W,比2004年增长34%,其中德国安装最多,为837MW,比2004年增长53%,占世界总安装量的57%;欧洲为920MW,占总世界安装量的63%,日本安装量292M W,增幅为14%,占世界总安装量的20%;美国安装量为102MW,占世界总安装量的7%,其他安装量为146M W,占世界总安装量的10%。

至2005年全世界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已超过5GW,2005年一年内投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现在,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制造太阳能的电池的硅原材料紧缺,尽管2005年全世界硅原材料供应增长了12%,但仍然供不应求,国际上长期供货合同抬价25%。持续的硅材料紧缺将对2006年太阳能电池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预计2006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增幅将不限制在10%左右。要解决硅材料的紧缺问题预计将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光伏市场需求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光伏市场年安装量将在3.2G到3.9GW之间,而光伏工业年收入将达到186美元到231亿美元。 日本和欧美各国都提出了各自的中长期PV发展路线图。 按日本的PV路线图(TV Roadmap 2030),到2030年PV电力将达到居民电力消耗的50%(累计安装容量约为100GW),具体的发展目标见表3和表4。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科学前沿讲座论文 太阳能电池 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姓名:徐壮 学号:2012221105240021 专业名称:微电子 学院名称:物理学与电子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王浩 2015年6月20日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摘要:随着能源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石油的枯竭几乎像一个咒语,给人类带来了不安。何为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者?各国都开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热的“新宠”,发展太阳能已是大势所趋,太阳能时代已为时不远了。就太阳能发展的前景及应用做简单阐述。 正文: 一、背景 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pn结(pn junction)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module),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 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 点。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当P-N 结受光照时,样品对光子的本征吸收和非本征 吸收都将产生光生载流子。但能引起光伏效应 的只能是本征吸收所激发的少数载流子。因P 区产生的光生空穴,N区产生的光生电子属多 子,都被势垒阻挡而不能过结。只有P区的光 生电子和N区的光生空穴和结区的电子空穴对(少子)扩散到结电场附近时能在内建电场作用下漂移过结。光生电子被拉向N区,光生空穴被拉向P 区,即电子空穴对被内建电场分离。这导致在N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电子积累,在P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空穴积累。它们产生一个与热平衡P-N结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