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畸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逐渐由腰椎、胸椎、颈椎到骶髂关节、髋关节的屈曲畸形,因此,预防矫正的原则是在全面而均衡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或同时,增强相应伸肌群的张力和力量,以期对抗脊柱及关节的病变,从而保持机体平衡。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病变特点,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2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病变上行到达胸部使呼吸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1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腔深吸气,两臂同时外展与肩平行,后经口腔缓慢呼气,同时两臂缓慢放下于体侧,还原。视情况重复数遍。

2面对墙角站立,收腹挺胸,头尽量后仰,两臂伸直双手平肩支撑在两面墙上,作1分钟深呼吸;而后双手于两面墙上往上作做爬墙动作。重复做5次。其他专项呼吸体操、上肢伸展运动、广播体操之扩胸运动等也具有相同作用。该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体位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但至少每天应早、中、晚各1次,若能持之以恒,对该病大有益处。要求:练习时,深呼吸运动最好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交替进行。腹式呼吸是膈肌引起的以腹壁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作深呼吸时,腹壁交替隆起、深陷,膈肌升降幅度加大,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胸式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以胸廓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深呼吸时,胸廓交替扩张、回缩,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肋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上若能很好结合,便是一套理想的呼吸体操,它对该疾病预防和治疗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的效果。

3脊柱灵活性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要为颈、胸、腰3个部位的前后、伸仰,左右侧弯及大于45度的旋转,以及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等练习。

方法:

1)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或双臂侧平举,头颈向左侧旋转,两眼向左平视,上身带动髋部尽量缓慢向右侧转体,还原。再反方向练习。左右两侧交替进行。左右两侧各完成一次为一组,每次完成5组。

2)取站立位,两脚开立同肩宽,或取坐位挺胸,头颈按3个活动轴、6个方向进行活动练习,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每一动作做5次。主动运动要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3)积极弯腰、伸腰、侧弯。如站立时,直腿弯腰手触地;直腿坐位时,两手向脚趾方向伸展;仰卧位时,两臂或主动上举过头,或被动向后上方牵伸,或自床的两边自然下垂(也可两手各持一哑铃);俯卧位时,两臂自然放置于体侧,将头、胸、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仅腹部着床,保持5-10分钟,还原;跪趴在床上,低头弓背成弓状,然后放松蹋腰抬臀头后仰,反复交替进行;站立或坐位时,两手叉腰,左右交替做腰背侧弯运;双手叉腰,腰背部靠墙站立,屈膝、屈髋缓慢下蹲,后缓慢站立,重复进行。

要求:以上练习,2次/D,顺序自行安排,每一动作每次至少做5遍,总的练习时间30-60分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增强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飞燕点水式训练:

俯卧位,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头胸及四肢同时上抬,离开床面,只让腹部着床,呈“飞燕点水式”,保持5~10s 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

四点式

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然后用双手撑起,挺胸,头部抬离床面,人体呈弓状。应每日坚持锻炼,开始时不宜次数过多,以后逐渐增加,持续5~10s回复原位,休息5~10s再行上述动作。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做30~50下。

运动壮腰法

端坐床沿,或盘腿或垂腿于地,将双手搓热,紧按腰眼,反复摩揉3min。改用立正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下俯,让两手指尖或掌心尽量着地,一起一俯,连做21次。保持立正姿势,双手叉腰,扭动臀部,缓缓旋转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做21次,再按逆时针方向做21次。此法有温肾强腰的作用,可以松解腰部肌肉,帮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硬。

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提高全身协调性,锻炼四肢。

水中运动

开展水中医疗体操,充分利用水的浮力放松肌肉关节,减少了对受累关节的刺激,特别是随着躯体在水中的上下沉浮,水对身体产生的冲击还起到了被动按摩的作用,其疗效颇受人们关注。患者可在水中完成各种体疗动作,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脊柱的灵活性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运动等,患者在水中运动约15分钟左右腰背部僵硬疼痛便可缓解,痛苦少,疗效好。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佳、最全面的运动,该疾病早期尤其适合于游泳,有条件者游泳1次/D可使脊柱、四肢及心肺功能得到全机而均衡的锻炼。

其他康复运动项目如肩背部肌肉的伸展练习、肢体运动、攀登运动、肋木体操等都是理想的体疗方法,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如技能、专项、身体条件等自行选择。广播操、太极拳、医疗保健体操、散步、慢跑等是较为及的全身有氧运动,对于改善情绪、增时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均有积极的疗效,于疾病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可进行。一些耐力性运动项目如登山、游泳、长距离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机能,增强肌力,适合于年轻、体力好的早期患者。上述各项运动实施时需注意运动控制,做到因人而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

1疾病早期应以预防性体疗为主,强调主动运动和自身重力矫正,应避免被动强制性的力量,注意全身锻炼和局部活动的相结合;

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运动强度不可过大,关节活动应在其允许范围内进行,防止过度疲劳,预防意外发生;

3急性期患者大多须卧床休息,体疗因此可在床上进行,但内容及方法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

4由于该疾病的病程缠绵,康复往往是一个温长的过程,因而,患者院外长期坚持自我康复锻炼十分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不同时期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

早期康复治疗早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初始阶段,有腰背部和骶髂部疼痛,腰骶关节粘着感和晨僵,骶髂关节X线片正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此时病人以疼痛为主,脊柱活动多无困难。康复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脊柱等近中轴各大关节的正常活动。除姿势治疗外,可用体育运动疗法各种温热疗法、水疗、泥疗等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反应,每日治疗一两次。

中期康复治疗中期时炎症已从骶髂关节扩展到脊柱胸段、腰段,可波及髋、膝、肩等大关节。关节疼痛,脊柱活动受限,但尚未完全强直,治疗仍可获得脊柱一定的柔软性。此期康复治疗除继续应用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方法外,体育运动疗法和姿势治疗应加紧进行,同时配合牵引与被动运动,2次/d。必要时加用矫形器以防止驼背发生。

晚期康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出现纤维性、骨性强直。此时疼痛多已减轻,缓解疼痛的各种方法已不重要,对未完全强直而又驼背的患者仍有希望通过手法治疗、姿势治疗、牵引、被动运动和矫形器矫正改善症状,不应放弃。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让病人将来能自己照顾自己,以增进病人适应工作、生活、社会的能力。

附件: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图解: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708015.html,/qzxjzy/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概括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思路和方法,即辨清病位病理,强调补益肾督;辨证论治,宏观调整阴阳;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选用特色药物,提高临床疗效;多途径给药,促进疾病向愈。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 Abstract: It sums up the thought and methods in TCM treat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i.e.differentiate location and pathology,pay attention to notifying kidney channels;trea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macro regulate yin yang;remove sputum and stasis in all course;select featured medicines to improve cure effect;administer in multi ways to promote disease cure.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trea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TCM treatment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类风湿性脊柱炎,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累及到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

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初期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病,现代医学多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但毒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就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 1 辨清病位病理,强调补益肾督 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脊柱、腰尻。腰为肾之府,腰以下为尻,尻亦属肾;脊柱乃一身之骨主,骨的生长发育全赖骨髓的滋养,骨髓乃肾中精气所化生,故肾中精气充足,骨髓充盈,则骨骼发育正常,坚固有力;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空虚,则骨质疏松、酸软无力。督脉“循背而行于身后,为阳明之总督”,“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故本病与肾督密切相关。其病理特点是以肾督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阻于经脉,治疗宜标本同治,在益肾壮督、荣筋强骨的基础上,蠲痹通督泻浊祛瘀俟肾督阳气壮、肝肾精血足,则髓生、骨健、筋荣,机体抗病能力增强,病情始可逆转,若片面强调脊柱的强直、变形而专司攻邪,则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只有在大力扶正的基础上攻逐瘀血与痰浊,方可奏效。且疗程愈长,疗效愈佳。 2 辨证论治,宏观调整阴阳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规范 大偻病即:“身体俯曲,不能直立。”“腰不能直,身不能仰的一种病症。”按历代医家及前贤所述,“大偻”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与现代医学所述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极为相似,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 《素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问·痹论》云“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肾主藏精,而精生髓,髓居于骨中,骨骼得以髓的充养而坚固有力。反之,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充养骨骼,则出现骨脆无力;同时肾虚阳气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发为痹证,故我们在治疗上坚持以补肾壮督,蠲痹通络为主。 【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分类标准 (1)临床标准: ①下腰痛持续至少3个月,活动后可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在额状面和矢状面的活动受限即腰椎前屈、侧屈和后伸活动受限; ③扩胸度较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减少。 (2)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期: ① 0级:正常骶髂关节; ②Ⅰ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炎; ③Ⅱ级:轻度异常,局限性的侵蚀、硬化,关节间隙无改变; ④Ⅲ级:中度异常,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以下一项(或以上)变化:侵蚀、硬化、增宽或狭窄或部分强直;

⑤Ⅳ级:严重异常,骶髂关节完全强直、融合,伴或不伴有硬化。 (3)确诊标准:具备单侧Ⅲ-Ⅳ级或双侧Ⅱ-Ⅲ级X线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加上临床标准3条中至少1条。 二、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将强直性脊柱炎分为阳虚络瘀和阴虚脉痹两型: 阳虚络瘀:骶髂、腰部疼痛,间断发作,逐步上移腰背,呈固定性疼痛,也可病及胸椎、颈部。畏寒、僵硬,以夜间或凌晨为著,手足欠温,得暖痛缓,腿膝酸软,甚者脊柱畸形,活动困难,苔薄白,舌淡有紫气,脉沉弦。 阴虚脉痹:腰脊、胸椎、颈部疼痛,僵硬较剧,弯腰、翻身、下蹲、转颈等活动受限、形瘦、神疲,身烘口干,手足心热,甚则烦躁难寐,脊柱严重畸形,疼痛固定,日轻夜重,苔薄舌红或舌暗有瘀斑,脉细弦而涩。 【中医治疗方案】 患者如能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控制。应通过非药物、药物等综合治疗,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已变形者加强矫形锻炼,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非药物治疗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合作。 2、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以维持脊柱关节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其重要性等同于药物治疗,对部分住院患者由护士每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或关节功能松解治疗。 3、站立时应尽量保持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的姿势。坐位也应保持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 4、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定期测量记录身高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5、对疼痛或炎性关节或其他软组织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操 (2)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是病人在掌握自己疾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用药,调整身心,保持乐观情绪,坚持医疗体育,积极向疾病斗争。 自我保健的内容包括正确择医、用药和正确对待病程和治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是建立战胜疾病的健康、积极的精神及心理状态;第三是日常饮食起居、工作生活、以至休息睡眠等各方面的良好行为;最后,积极、合理的体育锻炼,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药物治疗还重要。现就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特别是患者的一些医疗保健运动作一介绍。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 一、充分重视机体调节能力: 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都有天然防御和抵抗能力,例如:流泪可以清洁眼睛;咳嗽能清除肺部的炎症分泌物。同样当关节炎症状态或损伤时,便会发出疼痛的信号,使病人避免过度运动,关节因此得以保护。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如果活动后晨僵减轻,疼痛没有加重,提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反之,如果活动后疼痛或不适持续加重,则应当减少活动,增加休息。因此,如果关节疼痛不很严重而可以忍受,建议病人尽量不要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了疼痛给机体的警告。二、运动和休息的关系 运动锻炼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很多是药物所难以达到的:

1、运动使骨骼更加强壮,使身体更多的钙质沉积于骨骼,使骨骼更加坚固,增强了对机体的支持能力。 2、运动促进肌肉代谢,使之更加有力,有助于关节的稳定性。 3、运动能调节心理平衡,消除焦虑和忧郁。 当然,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使原已有病的关节损伤加重。因此,“恰到好处”实为重要。 三、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躯体的正确姿势和活动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防止驼背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驼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缓慢的使人难以觉察,因此注意日常躯体姿态,以保持良好姿势极为重要。经常想到保持躯体挺直,不论行、坐、站、卧都应记住躯体挺直。坐直靠背椅、不要坐沙发;不要坐过低过软的椅子,尤其应避免坐躺椅。应坚持睡硬板床,不用枕头或用薄枕头,有助于保证躯体平直,仰卧姿势较侧卧为好。对于早期患者,每日早晚各一次俯卧,每次坚持半小时,对减缓躯干屈曲有助。站立,平时可足跟着墙,双膝伸直,肩、背靠墙,双目平视,患者头枕部常不能触到墙壁,应尽量向后靠,坚持5秒钟,放松后再做几次。游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对脊柱及四肢关节均有益,因此对掌握游泳的病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锻炼方法,但应避免冷水。 介绍几种医疗保健操 ???一、床上伸展运动: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型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型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临床分型,我们请教了专家,专家说: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临床分型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活动型,稳定型,康复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类型。 活动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严重或关节肿胀严重,免疫九项有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3项以上不正常。 治疗预后:关节融合较快,致残发生率较高。必须每天进行全身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关节屈曲位。 稳定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较严重,免疫九项有2项以上不正常。 治疗及预后:部分关节已出现融合,也有部分关节致残。融合关节禁止锻炼,融合关节必须每天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关节屈曲位。 康复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有时严重,或关节疼痛时轻时重,或关节疼痛时断时续,免疫九项中有2项不正常或免疫九项正常。 治疗及预后:关节部分融合,部分关节致残,融合关节禁止锻炼,未融合关节必须每天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 石家庄燕赵医院风湿免疫专家组带头人唐卫忠主任,结合中医和西医治疗之所长,首创中西医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该疗法在从整体上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平衡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谓是辨病治疗;以精心研制的系列中药冲剂控制病情,遏止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病理损害,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提倡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康复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和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 配合骶髂关节介入,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到全方位立体治疗的良好效果!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多以脊柱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加之骶髂关节炎是该疾病的特异性改变,因而,石家庄燕赵医院在中西医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调节全身免疫系统的同时,还采用有效疗法——骶髂关节介入术,进行辅助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疗法特别是对早期I、II度骶髂关节是有非常明显疗效,而且近期疗效巩固,万余名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由这里摆脱了疾病的束缚,走向康复之路!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畸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逐渐由腰椎、胸椎、颈椎到骶髂关节、髋关节的屈曲畸形,因此,预防矫正的原则是在全面而均衡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或同时,增强相应伸肌群的张力和力量,以期对抗脊柱及关节的病变,从而保持机体平衡。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病变特点,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2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病变上行到达胸部使呼吸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主要在颈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主要在颈椎、腰椎、双胯(其中以脊柱的病变为主),下面介绍颈椎、腰椎的锻炼方法,以达到增强筋骨,通利关节的作用。 颈椎锻炼方法: (1)两脚分立,与肩同宽,双手大拇指向下推按颈部肌群两分钟, 然后向上点按风池穴10分钟; (2)颈项争力:抬头望天,望天时后仰到极限,还原,低头看地,看地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还原,抬头时呼气,低头时吸气; (3)仙鹤点头:头颈向上向前探,向后向下伸,连续动作10次 (4)左右旋转,头向左或向右缓慢地旋转,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可过猛),连续10次; (5)左右侧屈:头部向左右缓慢侧屈,身体肩膀保持不动,左右重复10次; (6)结束动作:头颈、双臂自由活动数次,作深呼吸结束。 腰椎锻炼方法: (1)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拇指向前,四指在后按住腰部

两侧肾俞穴(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腰部作环形摆动,左右重复10次;(增强肾功能,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 (2)患者仰卧位,用双脚后跟和头颈部做支点,腰部用力向上挺,同时吸气,恢复仰卧,同时呼气,重复10次; (3)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向后,使头部、两侧上肢和下肢同时做背伸动作,尽量背伸重复10次(以上的这些动作,开始的次数可少些,以后逐渐递增)。 退步走,每天做10分钟退步走。退步走,可预防含胸驼背,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组织新陈代谢,防止腰疼腰困,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锻炼膝部的肌肉,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恢复,起很大的作用。 1.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肩下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肓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 3)卧位:夜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另外每日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 功法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方法 1.1 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首先要辩别虚实,分清标本,其次辩明症性,分清风寒湿热之偏重。以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为基本治则,以乌头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妙丸、阳和汤、桃红四物汤、活络效灵丹等为主要应用方剂,灵活应用,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临床上尚有许多中医名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研制新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报道,如焦树德研制的“补肾强督治痹汤”,方中用熟地15g,淫羊藿12g,狗脊30g,制附子9g,鹿角胶10g(烊化),川续断15g,骨碎补15g,羌活、独活各10g,桂枝12g,赤芍、白芍各12g,知母12g,土鳖虫6g,防风12g,麻黄3g,干姜6g,怀牛膝12g,炙穿山甲9g,炙草乌9克。临床取得很好疗效,治疗中值得借鉴 1.2 针刺治疗 针刺对强立性脊柱炎进行个体化辩证施治有悠久历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针刺治疗选穴以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人中、大椎和命门穴为主,局部配取阿是穴。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多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拔罐、火针、梅花针、穴位注射、埋线法、针挑疗法和中药等综合治疗,往往几个疗程就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收到满意效果,病轻者多能恢复正常。临床上有背部腧穴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专题报道,收效满意,值得借鉴。 1.3 铺灸治疗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铺灸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青睐。铺灸疗法即长蛇灸,是国家级名中医罗诗荣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虚寒性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增生性脊柱炎等。铺灸多在三伏天进行,以督脉大椎至腰俞穴为主要施术部位,敷以斑麝粉、蒜泥,再铺以三角形长条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施灸。铺灸具有穴面广、艾柱大、火力强、温通力强、取材便捷、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特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常能收到满意果。铺灸具有温补督脉、强化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消炎止痛、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整体情况的功用,大部分病人铺灸后,关节肿痛逐渐消退,活动明显好转,血红蛋白、补体C3、血沉、类风湿因子、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多项实验室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因而得到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铺灸治疗中烧灼疼痛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施灸后会出现水泡,稍有不慎即会感染。施用铺灸1次不能根治,需3个月后再次施治以巩固疗效。但需注意孕妇及年幼老弱者或阴虚火旺体质者,不适宜用本法治疗1.4 小针刀治疗 在小针刀疗法广泛进入临床以后,就有学者采用该疗法配合重力牵引等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3个月即取得满意效果。小针刀闭合性手术,可对病变部位的疤痕、挛缩组织,进行有效的切割、松解和分离,使强硬强直的脊柱恢复弹性,采用牵引法拉开椎间间隙和缩短的软组织,采用揉、点、按等手法,刺激相关肌肉组织和穴位,能松解肌肉痉挛,柔化强硬组织,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之功用 1.5 穴位注射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穴位注射,具有针刺之机械性刺激和药物等化学性刺激的双重作用,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调整机体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之—。穴位注射药物主要有当归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选穴以背部挟脊穴、大椎、膈俞、肾俞、腰阳关等为主,可根据患者病情加减用药和取穴。为取得较好疗效,穴位注射

功能锻炼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功能锻炼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10-12T14:03:10.5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7期作者:王琳 [导读]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效果,通过功能锻炼护理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锻炼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效果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14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加用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8.6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1%,两组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效果,通过功能锻炼护理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功能锻炼护理;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其中轴关节出现慢性炎症,逐步导致颈椎、膝关节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产生风湿性疾病,并呈现出进展性变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以中青年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为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在发病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剧烈症状,严重时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自主生活,对患者自身以及家庭均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出现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对所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功能锻炼护理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14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73例/组。研究组男35例,女38例,年龄28~43岁,平均年龄(39.15±3.8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7.06±3.94)年。对照组男36例,女37例,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 (39.44±2.5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21±4.79)年。患者均存在腰痛、晨僵症状,并通过我院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排除精神疾病、言语障碍、合并感染等疾病症状患者,排除无法自主配合实验,排除非自愿参与实验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利用功能锻炼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用药指导。 生活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的脊椎,避免脊椎过分负重,并减少患者长期弯腰,指导患者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脊椎紧张,叮嘱患者定期更换姿势,减少同姿势持续时间,尤其针对肥胖患者,应叮嘱患者减轻体质量,避免体重对患者关节的损伤,指导和规范患者的科学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受寒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并指导患者不可睡过软的床垫,利用去枕、低枕方式睡眠。 心理护理:患者发病时,症状明显痛苦较大,应针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理解,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功能锻炼指导:根据患者治疗阶段开展功能锻炼,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少关节脊柱畸形的发生率,功能锻炼时间20分钟,根据患者治疗疗程开展,除指导患者开展功能锻炼外,还需在患者锻炼前为患者放松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减少患者锻炼期间产生的疼痛感和肌肉损伤,提高患者锻炼体验。 用药指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发病后,多利用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象指标,避免由于用药产生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由于药物产生的肝损伤或胃肠道反应,对出现上述反应的患者,及时利用保胃、保肝治疗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进行后背、腹部的抚触,减少患者不适。并叮嘱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更换药物、药量。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指标差异。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晨僵消失,疼痛显著缓解;有效:患者晨僵发生率下降,疼痛改善;无效:患者晨僵、疼痛未见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6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1%,两组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晨僵时间、疼痛评分比较(x±s)[n()]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除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外,还同时存在骶髂关节炎、脊柱炎症以及关节周围的慢性炎症等,在利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关节功能情况,为其开展功能锻炼,以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增加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国内外均明确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2-3]。 临床研究发现,功能锻炼效果,受患者治疗依从性、配合度以及耐受性影响,一些患者由于对疼痛耐受性差,产生治疗依从度差的问题,无法保证功能锻炼效果。患者在对自身疾病、治疗有明确认识的条件下,能够做到较好的治疗依从,如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指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的目的及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的目的及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在整个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强直性脊柱炎受损关节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的就是正确的锻炼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仅仅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而且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只有治疗和锻炼相辅相成,才能促进病情的及早恢复。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不能盲目进行,患者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适度原则。 (一)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目的 强直性脊柱炎正确的康复锻炼可以保持未受累的脊椎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是受损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方法。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二)强直性脊柱炎康复锻炼方法 1、仰卧抱膝法 动作要领:患者仰卧于床上,患肢屈髋、屈膝、双手叉指合掌抱住胫骨近端前方,把患肢向胸前用力拉近,持续1分钟,重复上述动做,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天3~5次,次数逐渐增加,屈髋力量及幅度逐渐大加。 2、扶物下蹲法 动作要领: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身体与固定物半臂距离,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或尽量分开双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钟后再站起。每次1-3个,每日5次。 3、蹬空屈伸法 动作要领: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3~5分钟,次数逐渐增加。 4、直腿抬高法 动作要领: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患肢伸直屈髋向上抬起,小腿悬于空中。缓慢抬起,缓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每次运动3-5个,每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1)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将其归属于痹症之“骨痹”、“肾痹”、“妊痹”范畴,它又有“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特点,如《黄帝内经}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说:“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意思是用臀部代替双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弯曲或驼背后远看似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说明脊柱强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难。近年来著名医学家焦树德又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偻指脊柱弯曲,大偻指病情沉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如《黄帝内经》中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王冰著说“身体俯曲,不 能直立,偻,脊柱弯曲”。(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的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淤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的营养淖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3)辨证论治:从辨证上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肾虚寒证及风寒

湿邪淤阻之证,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证而论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在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痰、祛瘀通络等法,根据这些总的论治原则,各医家根据经验拟出一些经验方剂,在治疗中也很有效果。当您到中医院就诊,给您诊断为“痹证”时,您一定不要奇怪,这就是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同称呼。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样确诊的?或者说诊断标准是什么?1、以两骶骼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僵硬为主,3个月以上。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扩张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强直驼背固定。3、化验检查:血沉多增块,类风湿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4、X线检查:早期脊椎周围关节突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动受限强直,骶髂关节蚕蚀样改变,部分韧带骨质破坏,方椎小关节间隙模糊;晚期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脊椎强直驼背,呈竹节样变。强直炎需与骶骼关节结核、骶骼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致密性骼骨炎、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脊柱增生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等区别开来,以免误诊,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张华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国内调查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在0.3%左右,即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数量约有390万之多,数量惊人!一.概述强

强直性脊柱炎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背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1)临床标准 ①腰痛、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5cm)。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3)分级 ①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至少1项临床标准; ②可能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标准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 1.肾虚督寒证:腰骶、脊背、臀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见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2.肾虚湿热证:腰骶、脊背、臀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活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晚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晚分期 (一)、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1、青少年有慢性泛发性或持续性背腰痛,棘突有压痛;或有散在性 压痛,晨起后背腰部僵痛,后仰时背腰部痛重,活动后好转;久站或行走易疲倦,时有绞锁痛,伴血沉增高者。 2、青少年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或左右轮换痛;同时有背腰疼痛或 僵硬感者,骶髋关节X线片有轻微改变者。 3、青少年除背痛外,还有臀部、髋、大腿内外侧、膝、肩、胸锁关 节,颈部或肋间神经痛者,伴有血沉增高,骶髋关节X线片有改变者。 4、持续性背痛伴有周围型类风湿关节炎,骶髋关节X线片有改变者。 5、骶髋关节X线片无改变,脊柱关节突出亦无改变,但背腰僵痛持 续半年以上者,若血沉增高者。 6、单侧骶髋关节有明显X线片改变者,伴有背腰僵痛,血沉增高者。(二)、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颈、背、腰、髋、膝、肩、胸锁关节,肋间神经,骶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轻度强直。X线片显示:骶髋关节面破坏,关节边缘模糊,间隙变窄,有囊性变,部分有轻微硬化。 (三)、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颈、背、腰、髋部强直,或驼背畸型。X片显示:骶髋关节融合或固定,脊柱融合或成竹节状。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新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脊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多发于15-30岁的青少年男子(男比女多11倍)。早期表现为腰部僵硬、酸 痛、沉困,以夜间、清晨疼痛明显,久坐久站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有些病人还伴有髋、膝、踝关节肿痛,臀部、腹股沟疼痛,颈背部沉痛、足跟痛、低热、乏力、虹膜睫状体炎等。由于本病起病进展缓慢,开始时的腰痛为间歇性,全身症状较轻,数月或数年后才发展为持续性,所以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被忽视或误诊。随着病情的进一

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

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 *导读: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李时珍就是一位中医,他的医术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强直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记载。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呢?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李时珍就是一位中医,他的医术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强直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记载。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呢?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骨痹、"肾痹"、痿痹、督脉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淤血阻滞经络之----督脉为主。骨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属于五体痹之一。《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简单说来是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导致病因归结如下: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于中枢关节者以男性青年较多,发于周围关节者以女性青年较多。根据古书对骨痹的记载和现代临床综合分析,骨痹的病变位置在足少阴、足太阳、督脉等经络循行。分上至项背,下达髋膝。病症特点为隐秘发病,病程长,时有急性发作。腰、尻、臀、髋僵硬,仰卧不便,酸疼、钝痛、刺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可谓腰痛如折;腰尻疼痛上连颈项、肩背,下引臀、股、膝、跟腱等。急性活动有发热,外寒内热,舌干咽燥,膝关节红舯热痛。甚至积液。肩背、腰尻、双足畏风怕凉,运动或者热敷以后可缓解病症。 以上是中医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看法,由此看来,和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待,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疗法临床应用现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和骶髂关节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正文见第170页) 图1正常骶髂关节组织与AS患者骶髂关节组织的CT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00)A为正常骶髂关节组织,图中未见血管翳和炎症细胞,CTGF阳性细胞(箭头所示)较少;B为AS患者骶髂关节组织,图中见血管翳炎症细胞,CTGF阳性细胞(箭头所示)较多 ■槲月眦¨'捌∥■%¨¨”屑”#t∥∥0∥∥0∥∥o张∥0∥∥0∥∥0∥∥o∥∥0聊/0∥∥0∥∥0∥∥0∥∥0∥∥t∥∥0∥∥0∥∥0∥∥o#∥0∥∥彩#月饼∥t%*t∥∥1%#t帮∥0埘,tW∥■∥∥0∥∥o∥∥■∥∥0∥∥0∥∥o∥∥0∥∥■∥∥0∥∥0∥∥勃∥月№聊t#柳1f上接第189页) [16][17][18][19] BIGOTJ,LOEUILLED,CHARY?VALCKENAEREI, eta1.Determinationofthebestdiagnosticcriteriaofsac— roiliitiswithMRI[J].JRadiol,1999,80(12): 1649—1657. SONGIH,HILGERTE,BRANDTHC.Inflammatory lesions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nthespineand sacroiliacjoints[J].ArthritisRheum,2008,58(sup— p1):519. BARALIAKOSX,LANDEWER,HERMANNKG,et a1.Inflammationinankylosingspondylitis:asystematic descriptionoftheextentandfrequencyofacutespinal changesusing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Ann RheumDis,2005,64(5):730-734. WEBERU.HODLERJ.LAMBERTRGW.Sensitivity andspecificityofspinalinflammatorylesionsassessedby wholebodyMRIinpatientswithspondyloanhritisandre— cent=onsetinflammatorybackain[J].ArthritisRheum, 2009,61(7):900-908. [20]BENNETFAN,REHMANA,HENSOREM,etal: ThefattyRomanuslesion:anon-inflammatoryspinalMRI lesionspecificforaxialspondyloarthropathy[J].Ann RheumDis,2010,69(5):891-894. [21]ROSTOMS,DOUGADOSM,GOSSECL.Newtoolstor diagnosing5pondyloarthropathy[J].JointBoneSpine, 2010,77(2):108一114. [22]GUGLIELMIG,SCALZOG,CASCAVtELAA,eta1. Imagingofthesacroiliacjointinvolvementinseronegative spondylarthropathies[J].ClinRheumatol,2009,28 (9):1007—1019. (收稿日期:201i-01—22;编辑:洪悦民) o●、)o●oo●●o◆oo●oo●oo●no●oo●c]1●、◆1●)“◆、●11●、]一●c1]●Ⅲ◆¨◆【’o●tw)●t‘、●’o●L,o●Ⅲ’●cL,●)o●()(’●、)。’◆00●00●oo◆tlf)●oo●n、●t、o●00●oo◆oo●oo◆、o●00◆oo●oo●oo◆t)o●b’●1◆o(上接第210页) [18]TAYLOR-PILIAERE,HASKELLWL,WATERSC[22]HANA,ROBINSONV,JUDDM,eta1.TaichiforM,eta1.Changeinperceivedpsychosocialstatusfollow-treatingrheumatoidarthritis[J].CochraneDatabaseSyst inga12-weekTaiChiexerciseprogramme[J].JAdvRev,2004,CD004849. Nurs,2006,54(3):313—329.[23]SONGR,LEEE0,LAMP,eta1.Effectsoftaichiex一[19]LIJX,HONGY,CHANKM.Taichi:physiologicalerciseonpain,balance,musclestrength,andperceivedcharacteristicsandbeneficialeffectsonhealth[J].BrJdifficultiesinphysicalfunctioninginolderwomenwithos-Sports’Med,2001,35(3):148—156.teoarthritis: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JRheumatol,[20]VERHAGENAP,IMMINKM,VANDERMEULENA,2003,30(9):2039-2044. eta1.TheefficacyofTaiChiChuaninolderadults:asys一[24]KARAPOLATH,EYIGORS,ZOGHIM,eta1.Are tematicreview[J].FamPract,2004,21(1):107一swimmingoraerobicexercisebetterthanconventionalex- 113.erciseinankylosingspondylitis Pa!ients?arandomized[21]WANGC,COLLETJP,LAUJ.TheeffectofTaiChicontrolledstudy[J].EurJPhysRehabilMed,2009,onhealthoutcomesinpatientswithchronicconditions:a45(4):449-457. systematicreview[J].ArchInternMed.2004,164(收稿日期:2011-01—12;编辑:李苏玲) (5):493—501. 万方数据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锻炼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锻炼方法 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2008-10-21 作者:快乐来源: 原创查看: 3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锻炼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主要位于骶髂关节和脊椎关节突关节等处,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和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病情不能逆转。整个病程中脊柱、胸廓及外周关节可产生程度不同的活动受限,整体活动能力也可能下降。康复评定主要是对于疼痛、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四肢关节活动度、肌力等进行评定。 以下的锻炼方法,病人可以从中选择几节,一般一天锻炼1-2次,每个动作重复8-10次。 (1)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最适合的全身运动。但本病患者严禁跳水,以免造成颈椎和颈脊髓损伤。 (2)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3)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4)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5)距墙角一米处,两手分别撑在两侧墙上,与肩平齐,吸气时身体前倾,腰部前挺,脚跟不要抬起,呼气时还原。 (6)两脚分开与肩宽,两手叉腰,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做胸式呼吸。 (7)体位向前,吸气时两上肢伸直经体侧上举;呼气时双腿伸直,上体前屈,手触地面。 (8)双手高举抓单杠悬吊,用自身重量进行牵引,也可以行引体向上,吸气时上,呼气时还原。 除此以外,太极拳的大云手有助于增加脊柱的旋转活动;背伸肌锻炼有助于预防驼背畸形。 添加到搜藏 已解决 有谁能告诉我长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比较有效的中药配方吗?我老弟要考高考了,但15岁时被诊断为那个病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7-10-3 1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