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基于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基于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基于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1:09:55.9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9期作者:王芳芳

[导读] 阐述了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对策。

广电计量检测(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结果是评价化工产品质量可靠性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对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为了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须保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的对策。

关键词:化工产品;检测质量;可靠性;对策

化工产品检测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产品有关信息进行定性或定量检验的过程。化工产品的检测主要涉及化学成分、含量、杂质、粘度、密度、酸碱度、浊度等。另外,可靠性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可靠性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可靠性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可靠性管理是提高化工产品检测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化工产品质量检测

当前,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是利用专用仪器从化工产品生产中提取样品,在不会对化工产品质量造成任何损害的环境和温度下,对化工产品的质量、外观、内在、颜色和环保等进行检测的行为。在检测过程中,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检测,产品的质量由产品的指标决定。这种检测化工产品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助于保证化工产品的质量,保证所生产的产品不危害人类生活。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对化工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人们的生活不受化工产品的危害。面对化工产品检测问题时,每个相关人员都要认真对待这一检测过程,这不仅是尊重自己的工作,也是对类负责;对化工产品检测的恶意破坏行为,应加以严厉惩罚,以儆效尤。

二、影响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因素

1、化工产品工艺对质量检验产生影响。化工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对生产过程通常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制作工艺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所以,化工产品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质量检测结果,这也是化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因此,化工企业需按照国际标准程序生产化工产品,以保证产品质量。

2、化工产品规划对质量检测产生影响。企业在更新化工产品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产品规划,注重新产品的研究,对市场和产品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良好的产品质量。

3、化工材料对质量检测产生影响。化工材料有一定的特殊性,若在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很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主要原因是化工企业在原材料包装时,未按标准程序进行装袋处理,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最终发生泄漏,因此,化工企业必须根据化工原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运输管理办法。

三、保证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对策

1、保证测量仪器的质量。产品质量检测尤其是重要指标检测时,通常需用到相关的测量仪器设备,而设备的选择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购买测量仪器时,首先需确定仪器的型号规格,其准确度和检出限应符合检验方法的要求,严格遵循采购流程,科学控制采购环节,验收时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应做好测试报告的验收工作,只有从源头上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化工产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在检测仪器性能时,检测人员需密切关注周围的检测环境,以确保仪器在合理的外部条件下的性能,

并在检测仪器性能的过程中,应定期对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同时考虑校准过程中给出的修正值。例如,某化工产品的水分含量是其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其水分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尤其重要。而测定中使用的恒温干燥箱在校准时温度偏差为+5℃,若检测人员在使用该恒温干燥箱进行检测时未考虑校正值,则使用的温度与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的温度值相差5℃,致使检测数据可能偏离实际值,严重时可能导致对产品结果的误判。此外,仪器使用者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测量仪器的精度,使测量仪器处于良好的检测质量状态,以保证化工产品检测时的质量。总之,在检测和考核测量仪器时,要从精度和准确度开始。当然,也可用标准物质来检测测量仪器的精度。

2、检验方法标准的选择。化工产品的质量检验应按该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选择的方法应是现行有效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产品标准不断更新。因此,化工企业或检验部门应始终关注相关的标准网,了解现行有效的待测产品标准,随时获取最新版本。若产品仍在采用作废的试验方法或其他不合适的方法标准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有可能与现行有效方法检测的结果有所偏差,严重时可能对产品质量误判,无论是企业还是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因此,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此外,化工产品的方法标准中通常有多种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与优缺点,因此要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法,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一般来说,第三方检测机构应首先选择仲裁方式,而企业可选择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方法。当然,在决定选择何种方法前,应做好比较,以确保所选方法经济、快速、可靠。

3、确保试剂材料的可靠性。化工产品检测离不开化学试剂,试剂中的杂质会引起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例如,以分析尿素中的缩二脲为例,按GB/T 2441.2-2001的规定,以分析纯缩二脲为试剂制备标准溶液,绘制了标准曲线,测定标准物质缩二脲GBW(06501)质量分数为2.1%,远超过了标准物质的保证值,究其原因是缩二脲试剂的纯度不够。将缩二脲分别用氨水、丙酮和水洗,经干燥处理提纯后,重新测定此标准物质,给出合格的检测值。因此,实验室应限定使用具有足够质量保证的试剂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实验室应确保采购的试剂材料在使用前按相关检验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或验证。

4、加强对检测过程的控制。检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化工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因此当检测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时,为了避免环境对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合理控制整个检测过程,必须保证良好的测量环境条件。同时,在使用检测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在产品质量检测中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评估检测过程的可靠性。以下三种方法可用于验证检测方法:标准物质法;经典标准测试法;不确定度计算法。采用上述方法之一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后,就可选出科学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样品成分检测结果。

5、加强化工原料的取样和数据处理。在检测化工产品前,必须做好化工原料的取样工作。抽样是指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案,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的个体或材料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全面检验,并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对该批产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即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然后将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方法。因此,抽样过程也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使抽取的样品具有原料原始特性,并具有均匀性和代表性,其检验结果才能代表该批产品的质量。所以在抽样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抽样规范,并在取样过程中,不能进行比较和挑选,应遵循取样的基本原

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中的人因可靠性分析

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中的人因可靠性分析 [摘要] 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是医疗器械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过程中,人因可靠性是影响临床前研究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者论述了人因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并结合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特点,分析在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中影响人因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就如何提高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中的人因可靠性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人因可靠性分析 [Key words]medical devices;preclinical studies of medical devices;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复杂医疗器械大量涌现,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如药物复合型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复合型医疗器械、使用新型材料的植入类医疗器械和原理复杂的高端医疗器械等等。这些医疗器械的出现使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在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也随之加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逐年增加。医疗器械的风险存在于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应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2008年4月,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该标准等同转化自ISO 14971:2007,代替YY/T0316-2003,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1]。从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风险示意图(图1)[2]中我们可以看出,医疗器械的上市前研究是一关键的风险控制点。 医疗器械范围广、门类多、构成复杂、原理多样[3]。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必须在产品上市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这是医疗器械上市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过程中的重要科研资料。广义上讲,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程序为:理化性能评价→生物学评价(包括动物模图1 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风险示意图 型试验)→临床研究。作者在本研究中将临床研究之前的程序视为医疗器械的非临床研究,也称为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以验证医疗器械安全性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并且是以医疗器械的注册上市为目的的。和药品的非临床研究类似,医疗器械的非临床研究是医疗器械首次应用到人类的最后一道屏障,研究结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类用械风险的大小。因此,良好的医疗器械非临床研究,是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性、降低医疗器械使用风险的重要步骤。 医疗器械的非临床研究过程通常在实验室完成,随着实验室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设备的先进性日益提高,并有大量辅助测试工具,如自动免疫组化机、自动化检测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但与此同时,高科技复杂医疗器械、使用全新材料产品、药物复合产品、带有硬件及软件的医疗器械产品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1.识别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在明确产品的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以前,首先要识别产品的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1)任务剖面“剖面”一词是英语profile的直译,其含义是对所发生的事件、过程、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的描述。显然,事件、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都与时间有关,因此,这种描述事实上是一种时序的描述。 任务剖面的定义为:产品在完成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任务成功或致命故障的判断准则。 对于完成一种或多种任务的产品,均应制定一种或多种任务剖面。任务剖面一般应包括:1)产品的工作状态; 2)维修方案; 3)产品工作的时间与程序; 4)产品所处环境(外加有诱发的)时间与程序。 任务剖面在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它是设计人员能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的最基本的信息。任务剖面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的基础上。 图1表示了一个典型的任务剖面。 (2)寿命剖面寿命剖面的定义为: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寿命剖面包括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说明产品在整个寿命期经历的事件,如:装卸、运输、储存、检修、维修、任务剖面等以及每个事件的持续时间、顺序、环境和工作方式。 寿命剖面同样是建立产品技术要求不可缺少的信息。 图2表示了寿命剖面所经历的事件。

(3)环境剖面环境剖面是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产品的使用或生存有影响的环境特性,如温度、湿度、压力、盐雾、辐射、砂尘以及振动冲击、噪声、电磁干扰等及其强度的时序说明。 产品的工作时间与程序所对应的环境时间与程序不尽相同。环境剖面也是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2.明确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 明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 可靠性要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定性要求,即用一种非量化的形式来设计、分析以评估和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第二类是定量要求,即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和相应的验证方法。 可靠性定性要求通常以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定性设计分析工作项目表达。常用的可靠性定性设计工作项目见表1。

风险评估技术-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1 概述 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简称HRA)关注的是人因对系统绩效的影响,可以用来评估人为错误对系统的影响。 很多过程都有可能出现人为错误,尤其是当操作人员可用的决策时间较短时。问题最终发展到严重地步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但是,有时,人的行为是惟一能避免最初的故障演变成事故的防卫。 HRA的重要性在各种事故中都得到了证明。在这些事故中,人为错误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性的事项。有些事故向人们敲响警钟,不要一味进行那些只关注系统软硬件的风险评估。它们证明了忽视人为错误这种诱因发生的可能性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而且,HRA可用来凸显那些妨碍生产效率的错误并揭示了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如何“补救”这些错误和其他故障(硬件和软件)。 2 用途 HRA可进行定性或定量使用。如果定性使用,HRA可识别潜在的人为错误及其原因,从而降低了人为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定量使用,HRA可以为FTA(故障树)或其它技术的人为故障提供数据。 3 输入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输入包括: ●明确人们必须完成的任务的信息; ●实际发生及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错误的经验; ●有关人为错误及其量化的专业知识。 4 过程 HRA过程如下所示: ●问题界定——计划调查/评估哪种类型的人为参与? ●任务分析——计划怎样执行任务?为了协助任务的执行,需要哪类帮

助? ●人为错误分析——任务执行失败的原因?可能出现什么错误?怎样补救 错误? ●表示——怎样将这些错误或任务执行故障与其他硬件、软件或环境事项 整合起来,从而对整个系统故障的概率进行计算? ●筛查——有不需要细致量化的错误或任务吗? ●量化——任务的单项错误和失败的可能性如何? ●影响评估——哪些错误或任务是最重要的?哪些错误或任务是可靠性或 风险的最大诱因? ●减少错误——如何提高人因可靠性? ●记录——有关HRA的哪些详情应记录在案? 在实践中,HRA会分步骤进行,尽管某些部分(例如任务分析及错误识别)有时会与其他部分同步进行。 5 输出 输出包括: ●可能会发生的错误的清单以及减少损失的方法——最好通过系统改造; ●错误模式、错误类型、原因及结果; ●错误所造成风险的定性或定量评估。 6 优点及局限 HRA的优点包括: ●H RA提供了一种正式机制,对于人在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情况,可以将人为错误置于系统相关风险的分析中; ●对人为错误的模式和机制的正式分析有利于降低错误所致故障的可能性。 局限包括: ●人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使我们很难确定那些简单的失效模式及概率; ●很多人为活动缺乏简单的通过/失败模式。HRA较难处理由于质量或决策不当造成的局部故障或失效。

第4章典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典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4.1 系统及系统可靠性框图 4.1.1概述 所谓系统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而且又能相互协调工作的单元组成的综合体。 在可靠性研究中,按系统是否可以维修可以将系统分为不可修复系统和可修复系统。不可修复系统是指系统一但失效,不进行任何维修或更换的系统,例如日光灯管、导弹以及卫星推进器等一次性使用的系统。不可修复是指技术上不能修复、经济上不值得修复,或者一次性使用不必要再修复。可修复系统是指通过修复而恢复功能的系统。机械电子产品大多数都是可修复系统,但不可修复系统相对可修复系统来说简单得多,而且对不可修复系统的研究方法与结论也适用于可修复系统,同时是研究可修复系统的基础。 4.1.2系统可靠性框图 系统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而且又能相互协调工作的单元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各个单元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就必须分析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将所要分析的系统简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然后在由物理模型进一步得到参数和设计变量的数学模型。 对于复杂产品,用方框表示的各组成部分的故障或它们的组合如何导致产品故障的逻辑图,称为可靠性框图。可靠性框图可以用来评价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布置以及确定子系统或元件的可靠性水平;可靠性框图和数学模型是可靠性预测和可靠性分配的基础。 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立可靠性框图。 例4.1 如图4.1所示是一个流体系统工程图,表示控制管中的流体的两个阀门通过管道串联而成。试确定系统类型。 图4.1两阀门串联流体系统示意图

解要确定系统类型,要从分析系统的功能及其失效模式入手。 1.如果其功能是为了使液体通过,那么系统失效就是液体不能流过,也就是阀门不能打开。若阀门1和阀门2这两个单元是相互独立的,只有这两个单元都打开,系统才能完成功能,因此,该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如图3.2a)所示。 2.如果该系统的功能是截流,那么系统失效就是不能截流,也就是阀门泄漏。那么可以看到,要是系统完成预定功能,要求两个阀门至少有一个正常,因此,该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如图 3.2b)所示。 a)功能是流体流通时的串联系统可靠性框图b)功能是截流时的并联系统可靠性框图 图4.2 系统可靠性框图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对于同样一个系统,如果它所完成的功能不同,或者定义它的失效状态不同时,其可靠性框图的形式可能时不同的。 例4.2 如图4.3所示是电路中经常使用的并联电容器电路图。从可靠性角度讨论该系统的类型。 图4.3 并联电容器系统图 解:如果所设计的系统在电容器短路时失效,显然,任何一个电容器的失效均会导致该电路的失效,因此,从功能关系来看,该电容器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是一个串联系统。如图4.4a)所示。 如果所设计的系统在电路开路时失效,显然,只有全部电容器均失效才会导致该电路的失效,因此,从功能关系来看,该电容器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是一个并联系统。如图4.4b)所示。 图4.4 电容系统可靠性框图 讨论题:一个系统由完全相同的三台设备组成,在工作期间系统的负载水平(功能)不同。可以将这项任务分为3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负载情况是第一阶段必须至少有一阀门阀门 输输 阀门 输 阀门 输 1 2 n a) 串联模型b) 并联模型 1 2 n

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

YF-ED-J334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 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 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核电厂操纵员可 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 成部分。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 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 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 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

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 l 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 l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l 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l 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 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HRA)为基础。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

可靠性数据分析的计算方法

可靠性数据分析的计算方法

PROCEEDINGS,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1996) 可靠性数据分析的计算方法 Gordon Johnston, SAS Institute Inc., Cary 关键词:寿命数据分析加速试验修复数据分析软件工具 摘要&结论 许多从事组件和系统可靠度研究的专业人员并没有意识到,通过廉价的台式电脑的普及使用,很多用于可靠度分析的功能强大的统计工具已经用于实践中。软件的计算功能还可以将复杂的计算统计和图形技术应用于可靠度分析问题。这大大的便利了工业统计学家和可靠性工程师,他们可以将这些灵活精确的方法应用于在可靠度分析时所遇到的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在SAS@系统中将一些最有用的统计数据和图形技术应用到例子的当中,这些例子主要包涵了寿命数据,加速试验数据,以及可修复系统中的数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新性软件在可靠性数据分析中解决问题的需要,毫无疑问,计算密集型技术在可靠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的趋势将会继续扩大。 1.介绍 本文探讨了人们在可靠性数据分析普遍遇到的三个方面: 寿命数据分析 试验加速数据分析 可修复系统数据的分析 在上述各领域,图形和分析的统计方法已被开发用于探索性数据分析,可靠性预测,并用于比较不同的设计系统,供应商等的可靠性性能。 为了体现将现代统计方法用于结合使用高分辨率图形的使用价值,在下面的章节中图形和统计方法将被应用于含有上述三个方面的可靠性数据的例子中。2.寿命数据分析 概率统计图的寿命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最常见的图形工具之一。Weibull 图是最常见的使用可靠性的概率图的类型,但是当Weibull概率分布并不符合实际数据的时候,类似于对数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这一类的概率图在寿命数据分析中也能够起到帮助。 在许多情况下,可用的数据不仅包含故障时间,但也包含在分析时没有发生故障的单位的运行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够知道两次故障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在测试大量的电子元件时,如果记录每一个发生故障的元件的故障时间,那么这可能不经济。相反,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

可靠度分析方法的一般概念

精心整理基于性能的设计过程为分为三个步骤: ①按照建筑物的用途以及用户对建筑物的需求来确定性能的要求,从而建立一个目标性能; ②根据建立好的目标性能选用一种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法; ③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判断所设计的建筑物能否满足目标性能的要求。一般采用风险率 (1 (2 (3 (4 在实际工程中,极限状态函数往往是很难用显式表达出来,响应面法是在设计验算点附近用多项式来拟合复杂的极限状态函数,然后用一般的可靠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构可靠度,因此响应面法在实际工程的计算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蒙特卡洛法的原理是: 对所研究的问题建立相似的概率模型,根据其统计特征值(如均值、方差等),采用某种特定方法

产生随机数和随机变量来模拟随机事件,然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得到问题的解。(1)根据待求的问题构造一个合适的随机模型,所求问题的解应该对应于该 模型中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等统计特征值;在主要特征参数方面,所构造的模 型也应该与实际问题相一致。 (2)根据模型中各个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随机产生一定数量的 随机数。通常我们先产生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然后通过某种变换转化为服从 (3 (4 (5 1 2 3 4、重复2、3过程过程N次(N=600)。 5、统计分析上述过程产生的组抗力,得到偏压柱在偏心距为时的抗力 平均值和标准差。 6、给出一组偏心距值,重复以上步骤,便可得到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抗 力—曲线,平均值及标准差。

验算点法(JC): 洛赫摩和汉拉斯在研究荷载组合时提出了按当量正态化条件,将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为正态随机变量进行可靠度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较为直观、易于理解,是国际安全度联合会推荐(JCSS)推荐使用的方法,又称为JC法。 需要已知验算点的坐标值,但对于非正态随机变量和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其坐标值不能预先求得,所以需进行迭代计算。 JC (2)BP 1957 则应对边界条件具 有“最小偏见”的,这实际上是个优化问题,即最大熵原理的定义。 随机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具有确定性物理模型的结构可靠度,可先确定极限状态函数中每项参数如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等的统计参数和概率分布;再通过有限元分析求出结构的随机反应,如结构反应的平

人因可靠性分析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人因可靠性分析正式版

人因可靠性分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 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

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 l 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 l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l 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l 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 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HRA)为基础。对人因加以研

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研 究(通用版)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铁也渐渐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地铁的供电系统是否安全和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能。随着地铁线路不断增设,地铁的供电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化,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地铁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会直接导致城市地铁运输功能的失灵,可能会危及乘客的生命和安全。因此,本文重点对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地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关键词:地铁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一、地铁供电系统的概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也在不断增

加,人们对地铁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强,地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由于地铁具有运行速度快、旅客运送量大、车次多、方便舒适等优点,所以被众多国家所使用,缓解了城市大部分的交通压力。因此,我们对地铁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地铁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电系统是地铁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是地铁正常运行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二、地铁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车辆提供电能运行动力的系统。地铁供电系统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高压的供电系统,高压供电的系统的供电方式有三种:集中式供电、分散式供电和混合式供电。集中式供电具有可靠性高、便于统一调度管理、施工方便、维护简单、计费便捷等优点,但投资比较大。分散式供电方式一般会受外部电网影响,可靠性相对差一些。混合供电方式集中了前两者共同的优点,但是增大了复杂性。所以,三种供电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地铁运行及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

典型认知模型及其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评述[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典型认知模型及其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评述 作者:蒋英杰, 孙志强, 李龙, 宫二玲, 谢红卫, JIANG Ying-jie, SUN Zhi-qiang, LI Long, GONG Er-ling, XIE Hong-wei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长沙,410073 刊名: 安全与环境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11,11(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41条) 1.冯述虎;侯运炳Human reliabilit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oal production 1999(45) 2.周前祥载人航天过程中人的可靠性研究[期刊论文]-上海航天 2001(4) 3.黄曙东,张力核电站人因可靠分析与应用[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1) 4.DHILLON B S Human reliability and error in medical system 2003 5.苏畅,张恒喜飞机作战效能评估中人的可靠性的引入方法[期刊论文]-航空学报 2006(2) 6.隋东,韩明良,董襄宁,王世锦空中交通管制员认知可靠性研究[期刊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7(3) 7.刘维平,曹伟国,杨立强,金丽亚装甲装备中人的可靠性统计与分析[期刊论文]-兵工学报 2007(1) 8.王以群,李鹏程,张力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人因失误分析[期刊论文]-情报科学 2007(11) 9.SWAIN A D;GUTTMANN H E Handbook of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with emphasis on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NUREG/CR-1278 1983 10.HANAMAN G W;SPURGIN A J;LUKIC Y Human cognitive reliability model for PRA analysis,NUS-4531 1984 11.EMBREY D E SLIM-MAUD:an approach to assessing human error probabilities using structured expert judgment,NUREG/CR-3518 1983 12.谢红卫,孙志强,李欣欣,李政仪,张明,史秀建,李龙典型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评述[期刊论文]-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7(2) 13.FORESTER J;KOLACZKOWSKI A;COOPER S E ATHEANA user's guide 2007 14.HOLLNAGEL E 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 1998 15.CGANG Y H J;MOSLEH A Cognitive modeling and dynamic probabilistic simulation of operating crew response to complex system accidents,Part 1-5 2007(08) 16.高佳,沈祖培,何旭洪第二代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2) 17.王遥,沈祖培CREAM--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期刊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5(3) 18.高文宇;张力Second general HRA method-CREAM and its applied research 2002(04) 19.FUKUDA M;UCHIDA T;HIRANO M Trial application of ATHEANA to SGTR in level 1 for a Japanese PWR 2004 20.DOUGHERTY E Context and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1993(01) 21.GARETH W P Suggestions for an improved HRA method for use in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1995(01) 22.KONTOGIANNIS T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reliability in complex systems:a recovery centered approach 1997(02) 23.HANNAMANN G;SPURGIN A Systematic human action reliability procedure(SHARP) 1984

可靠性失效解析总结计划常见方法总结计划.docx

可靠性失效分析常见思路 失效分析在生产建设中极其重要,失效分析的限期往往要求很短,分析结论要正确无误,改进措 施要切实可行。 1失效分析思路的内涵 失效分析思路是指导失效分析全过程的思维路线,是在思想中以机械失效的规律( 即宏观表象特征和微观过程机理 ) 为理论依据,把通过调查、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失效信息( 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失效 环境统称为失效信息 ) 分别加以考察,然后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考察,以获取的客观事 实为证据,全面应用推理的方法,来判断失效事件的失效模式,并推断失效原因。因此,失效分析思 路在整个失效分析过程中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自成思考体系,把失效分析的指导思路、推理方法、 程序、步骤、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失效分析的根本目的。 在科学的分析思路指导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分析程序; 机械的失效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即一 果多因,常常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的指导; 对于复杂的机械失效,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更需要正 确的失效分析思路,以最小代价来获取较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总之,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路, 才可能对失效事件有本质的认识,减少失效分析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大大提高工 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失效分析思路不仅是失效分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失效分析的灵 魂。 失效分析是从结果求原因的逆向认识失效本质的过程,结果和原因具有双重性,因此,失效分析 可以从原因入手,也可以从结果入手,也可以从失效的某个过程入手,如“顺藤摸瓜”,即以失效过 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原因,推断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直至过程的终点结果“; 顺藤找根”,即以失 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结果,推断该过程退一步的原因,直至过程起始状态的直接原因“; 顺瓜摸 藤”,即从过程中的终点结果出发,不断由过程的结果推断其原因“顺; 根摸藤”,即从过程起始状态 的原因出发,不断由过程的原因推断其结果。再如“顺瓜摸藤+顺藤找根”、“顺根摸藤+顺藤摸瓜”、“顺藤摸瓜 +顺藤找根”等。 2失效分析的主要思路 常用的失效分析思路很多,笔者介绍几种主要思路。 “撒大网”逐个因素排除的思路 一桩失效事件不论是属于大事故还是小故障,其原因总是包括操作人员、机械设备系统、材料、 制造工艺、环境和管理 6 个方面。根据失效现场的调查和对背景资料( 规划、设计、制造说明书和蓝图)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 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 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 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 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 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标准状态:现行)

I C S03.120.01;03.120.30 L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7826 2012/I E C60812:2006 代替G B/T7826 1987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 影响分析(F M E A)程序 A n a l y s i s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s y s t e mr e l i a b i l i t y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f a i l u r em o d e a n d e f f e c t s a n a l y s i s(F M E A) (I E C60812:2006,I D T) 2012-11-05发布2013-02-1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次 …………………………………………………………………………………………………………前言Ⅲ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4.1引言2 …………………………………………………………………………………………………4.2分析目的和目标4 …………………………………………………………………………………… 5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5 …………………………………………………………………………………… 5.1总则5 …………………………………………………………………………………………………5.2预备工作5 ……………………………………………………………………………………………5.3失效模式二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 M E C A)11 ………………………………………………………5.4分析报告17 …………………………………………………………………………………………… 6其他考虑因素18…………………………………………………………………………………………… 6.1共因失效18 ……………………………………………………………………………………………6.2人的因素19 ……………………………………………………………………………………………6.3软件缺陷19 ……………………………………………………………………………………………6.4 F M E A涉及的系统失效后果19 …………………………………………………………………… 7应用20……………………………………………………………………………………………………… 7.1 F M E A/F M E C A的作用20 …………………………………………………………………………7.2 F M E A的益处21 ……………………………………………………………………………………7.3 F M E A的局限与不足21 ……………………………………………………………………………7.4与其他方法的关系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F M E A和F M E C A的程序概要23 ……………………………………………… …………………………………………………………………………附录B(资料性附录)分析举例25……………………………………………………………………………………………………参考文献32

基于混合法的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基于混合法的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于 敏a ,何正友b ,钱清泉b (西南交通大学 a.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b. 电气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 摘 要:针对复杂监控系统规模庞大及关键设备为双机冗余结构的特点,提出以动态故障树(DFT)为基础并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对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混合方法。利用DFT 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通过对地铁车站级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监控系统;动态故障树;蒙特卡罗方法;可靠性分析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Hybrid Method YU Min a , HE Zheng-you b , QIAN Qing-quan b (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b. School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Abstract 】For dealing with the large scale characteristic of complex monitor system as well as redundant structures of critical components, a hybrid method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monitor system is presented on basis of dynamic fault tre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lgorithm. Dynamic Fault Tree(DFT)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iability model of monitor systems. Reliability indices can be obtained by Monte Carlo method,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reliability model. A special reliability analysis case of the subway station-level monitor system is proposed, it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Key words 】monitor system; Dynamic Fault Tree(DFT); Monte Carlo method; reliability analysis 计 算 机 工 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6卷 第19期 Vol.36 No.19 2010年10月 October 2010 ·博士论文· 文章编号:1000—3428(2010)19—0014—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 1 概述 监控系统是实现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功能的系统,完成远方现场运行参数与开关状态的采集和监视、远方开关的操作、远方参数的调节等任务,并为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共享的途径[1-2]。监控系统作为一种保证复杂系统正常工作与提高其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3]。 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时,经常采用静态(传统)故障树模型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但在工程中,监控系统的关键设备诸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多采用双机冗余结构,而传统故障树方法用于描述冗余部件之间的顺序失效以及动态冗余管理机制时存在局限。因此,可引入动态故障树(Dynamic Fault Tree, DFT)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DFT 是在传统故障树基础上引入新的逻辑门来表征动态系统故障行为,常利用Markov 状态转移过程进行计算,但它的计算量将随着系统规模的增 大呈指数增长[4], 且Markov 过程仅适用于失效与维修时间变量服从指数分布的情况。文献[5]提出利用基于梯形公式的顶事件概率计算法,但仍然存在组合爆炸的问题,并不适用于大型监控系统分析。而蒙特卡罗方法作为一种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其计算量不受系统规模的制约[6]。结合DFT 具有建模物理概念清楚的特点,本文提出利用混合法对监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 2 监控系统可靠性模型 2.1 动态逻辑门 DFT 指至少包含一个专用动态逻辑门的故障树,具有顺序相关性、容错性以及冗余等特性[3],本文对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可引入如图1所示的4个动态逻辑门。图1(a)~图1(c)为双机储备门,用于描述双机冗余子系统的状态与其主、备用设备状态之间的关系。其中,输入事件A 、B 分别用于描述主、备用设备的状态,输出事件C 则用于描述双机冗余子系统的状态。若主设备的失效率为λ,备用设备的失效率一般为αλ,01α≤≤。当冷储备时备用设备故障率为0,则 0=α;温储备时备用设备故障率小于主设备故障率,则10<<α;热储备时主、备用设备的故障率相同,即有1=α。图1(d)为顺序与门,当且仅当事件按从A 到B 的顺序发生时,输出事件C 才会发生。 (a)双机冷备门 (b)双机温备门 (c)双机热备门 (d)顺序与门 图1 动态逻辑门 2.2 DFT 预处理 当使用混合法对监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时,根据系统的失效原因建立DFT ,DFT 的顶事件为系统的故障事件,底事件为设备的故障事件。但蒙特卡罗方法是依据静态故障树的结构函数作为仿真的逻辑关系,因此,仿真之前需对DFT 进行预处理,将DFT 转换成静态故障树的方法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88) 作者简介:于 敏(1982-),女,博士研究生,主研方向:大型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何正友,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清泉,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收稿日期:2010-04-18 E-mail :yugnm@https://www.360docs.net/doc/2212175311.html,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 * 孙 旋1,2 牛秦洲1 教授 徐和飞1 巫世晶2 秦 明2 黄河潮 3 (1桂林工学院电子计算机系,桂林541004 2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430072 3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 学科分类与代码:620.20 中图分类号:X91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提出一种贝叶斯网络的人因可靠性评价(HRAB N)方法,其中的每个因子对应于贝叶斯网络中的节点,该方法可对人因可靠性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上,节点的因果关系(HRA 中的因子关系)及需要改进的薄弱节点都直观地显示在层次图中;在定量分析方面,对节点因子后验概率的推断通过HRA 中的先验信息(包含仿真数据、现场操作及专家知识等)和最新信息得到。如果人因可靠性贝叶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先验概率分布和后验概率分布都已知,模型的可信性就可通过贝叶斯因子进行定量验证。贝叶斯网络扩展性好,当有新的节点因子需要考虑时,只需要补充对应的节点;笔者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应用在不同行业的HRA 。 =关键词>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HRA 模型; 模型的可信性; 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因子 Human Reliabili ty Assessment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s SUN Xuan 1 NIU Qin -zhou 1,Prof. XU He -fei 1 W U Sh -i jing 2 QIN Ming 2 HUANG He -chao 3 (1Department of Computer,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Po wer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3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China) Abstract: A huma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Bayesian networks is presented,in which each factor in the human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rresponds to a node in the Bayesian networks,and could be used in qual-i 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the causality of the nodes (the factors in the HRA)and the weak points need to be improved will be shown directly through hierarchical graph.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posterior probability (the potential factor)is inferred by the prior information (including simulation data,onsite experience data and e xpertise kno wledge)and latest information of HRA.A certain potential human actions could be predicted by mathe matical expectation of the node .s posterior probability.The c onfidence of the model of HRAB N might b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if the pri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posteri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very node were known.In addition,the flexibility of Bayesian networks is well,only corre -sponding nodes are added when new factor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The method could be well applied to every aspect in HRA. Key w ord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HRA); model of HRA; c onfidence of model; Bayesian networks; Bayesian factor 第16卷第8期 2006年8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 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Vol .16No .8 Aug .2006 文章编号:1003-3033(2006)08-0022-06; 收稿日期:2006-02-21; 修稿日期:2006-0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