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野花组合

多年生野花组合
多年生野花组合

多年生宿根系列

美国石竹、多年生大花飞燕、黑心菊、蜀葵、虞美人、金鱼草、多年生大花金鸡菊、蒲公英等耐寒多年生宿根花卉。可以越冬。

五彩野花系列

发芽快,粗放易养,四季可播,五彩绚丽,花期长,播种到开花约50多天。由五彩石竹、虞美人、小丽花、花环菊、孔雀草、百日草、波斯菊、矢车菊等多种好看易养花卉组合而成

蓝紫色系列

蓝花鼠尾草、翠菊、蓝亚麻、美国薄荷、二月兰、琉璃苣

红色系列

虞美人、步步高、千日红、红亚麻、松果菊

耐热系列

由百日草、孔雀草、茶花凤仙、小丽花、波斯菊、紫茉莉、旱金莲、勿忘草、美女樱、虞美人、向日葵等多种耐热花卉,春夏播种到开花40-50天,开花花期长达4月以上,春播可以更长。

耐寒系列

金盏花、五彩石竹、金鸡菊、二月兰、虞美人、三色堇等耐寒花卉,可以越冬

耐贫瘠系列

波斯菊、太阳花、矢车菊、金盏花、孔雀草、万寿菊、茶花凤仙、五彩石竹、金鱼草、紫茉莉、美女樱、满天星

早春系列

黑种子、美女樱、凤仙、大花牵牛、孔雀草、五彩石竹、百日草、花菱草等花卉

地被系列

春播(3-6月)、秋播8-10月,南方四季都可以播种,30-40天即可观赏,由地被菊、太阳花、凤仙、矮牵牛、矮串红、毛地黄、三色堇、孔雀草南庭芥、香雪球、满天星等15种耐寒强草花组合而成,株高从30-60厘米偏矮花色艳丽,适应性广,露地越冬早春极早开花,适合广场公园、小区庭院、花坛花镜、屋顶花园、高尔夫球场、公路分离带、河道护坡、山丘坡道等种植景观观赏。

黄色系列

金盏花、孔雀草、万寿菊、天人菊、硫华菊、金鸡菊

芳香系列:

春夏播,南方四季播种,40天成株。

薰衣草、中华香草、薄荷、罗勒、七里香、百里香、迷迭香、夜来香。

什么是野花组合

野花组合概述及特点 野花组合,顾名思义,是由具有野生性状的花卉品种组合而成的绿化材料。这些“野花”一经播种,一年生花卉通常具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能保持多年连续开花不断,多年生花卉则可以常年生长开花,表现出野生花卉强健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此外,精心制定种子配方的野花组合还能达到花色范围最广、开花时期最长的目的。自然界没有整个生长季都花开不断的花卉品种,但是混合了多种花卉的野花组合则能春、夏、秋三季开花,气候温暖的地方还可以四季开花。 播种野花组合具有省工省时、景观效果好的特点。野花需水量比草坪草少,管理又比盆花省事,是草坪草、盆花很好的替代品。 野花组合的配方 野花组合要根据应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选用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草本花卉进行混合配比。组合中的花卉大多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其中包括的主要类型有:一年生草本花卉,它们能很快开花,迅速覆盖地面。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虽说是一年生的,却能保持多年花开不断。另一类是多年生草本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这类花卉一经播种,能多年生长开花。当然,若是秋季播种,有些需要在次春重播或补播,以保证景观效果。 从景观需求上考虑,野花组合的种子配方一般都要求能达到花色范围最广、开花时期最长的目的,即春、夏、秋三季开花,花色一般为蓝、紫、红、白、黄及其他过渡色。

野花组合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生长特性及颜色等,野花组合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野花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类: 1、“彩色之旅”速生型野花组合,以一二年生野花品种为主,生长开花迅速,能快速地形成景观效果; 2、“小矮人”矮生型组合,整体品种的高度控制在30-50厘米,花色丰富,花期长,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易倒伏; 3、“林荫彩梦”耐荫型组合,适合在林地树荫下、高大建筑物的背阴面生长,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光照时间不短于6个小时,在浓荫的环境下也会影响它的生长。 4、“春去春又来”多年生宿根组合,主要由多年生或者二年生品种组配而成,它的最大特点是:一旦成功建植以后,这个景观会相对稳定地持续几年不变,你可以预计到来年的某个时候会有什么样色彩和花型的花出现,这会给欣赏者带来 更多期待的乐趣,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多年生种类的植株会越长越健壮,越长越

大方县油桐种植技术分析

大方县千年油桐栽培技术 油桐是油桐属(Vernicia)植物的统称,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从油桐种子榨取或提取的油称之为桐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建筑、交通运输、印刷、国防等行业。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及其它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油桐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桐油主要用于照明、涂抹农家具和船舶、治疗疥疮肿毒。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涂料(油漆)工业快速发展,而桐油又是最好的油漆原料,各国相继从我国进口桐油,成为我国大宗的出口贸易商品。出口量的增加也大大地刺激了我国的油桐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油桐栽培面积达180万hm2。 国外从中国引种油桐最早的是美国(1968年),后来有原苏联、日本、印度、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但真正成为油桐种植和产油出口国的只有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 油桐属植物共3个物种。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ey ),又名三年桐,原产中国;千年桐(V. Montana Wils),又名皱桐,木油树,原产中国,现南美洲有栽培;日本油桐(V. cordata Steud),原产日本中部。油桐和千年桐在我国都有大面积栽培。 1.千年桐 1.1桂皱27号无性系 由广西林科所于1975年育成。具有结实早、产量高、适应广、抗性强等特点。成年树高7-8m,主枝4-5轮。树冠广卵型或伞型,冠幅5-7m。圆锥状聚伞花序,主轴长平均8.7cm,有雌花20-30朵,果实丛生,通常每序4-8果。单果重54g,含种子3粒。在广西南部,萌动期3月5-10日,盛花期4月25-30日,果实成熟期10月20日-11月5日,落叶盛期11月20日—12月5日。种后第2年开花结实,5-6年进入盛果期,可持续15-20年。盛果期年产桐油300-450kg·h㎡。气干果种20.7g,出籽率42.7%,籽重3g,出仁率56.9%,干仁含油率56.9%,桐油酸值0.77,折光指数1.5150。属雌雄异株类型。适合纯林经营和桐农混种。 1.2浙皱7号无性系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与浙江永嘉林业局于1987年合作选育而成。7年生树高5.5m,冠幅5-6m,主枝4-5轮;圆锥花序至总状花序,每花序有花20-30朵。果型三角状近球型,3纵棱。单果重46.6g , 种子3粒。7年生平均产油量766.8kg·h㎡。在浙江永嘉,萌动期3月8-16日,盛花期5月10-15日,果实成熟期11月10-20日,落叶盛期11月30日-12月7日。种后第2年开花结实,5-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年产桐油300-450kg·h㎡。气干果种20.7g,出籽率45.7%,籽重2.7g,出仁率55.6%,干仁含油率64.9%,桐油酸值0.59,折光指数1.5130。属雌雄异株类型。适合于千年桐北缘地区种植。

野花美观开发方案

野花美观开发方案 为推进我县生态建设步伐, 提升我县县城及周边、道路两侧及节点、村庄等绿化效果, 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2011 年我县绿色家园创建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野花组合是将不同特性的野花品种,按照不同的用途, 采用科学配方进行混合,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具有的形态、线条、色彩自然美, 达到和谐的自然景观效果。我县立地条件复杂, 通过精心选择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品种,在现有绿化基础上, 组织实施野花组合工程,快速提升我县绿化美化档次, 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改善生态环境, 达到一次播种、多年受益的效果。 基本原则 1、统一性原则。实行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统一部署, 统一实施。 2、因地制宜原则。按照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因地制宜的原则进 行组合, 坚持多色彩、多层次,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组合方式。 3、保护性原则。在保护好现有林带、景观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妥善处理好土地占用、农民利益、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 工作目标 按照上级任务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此次野花组合工程播种量为3000公斤, 播种面积为845亩。主要工作任务有三项。 1、县内各级干线公路美化。县内各级干线公路野花组合播种面积200亩, 主要分布在滦海公路、唐港公路和迁曹线南段、古柳线北段、西曾线东段以及唐港高速、沿海高速、滦海公路、唐港公路各节点, 以加油站、出入口、交叉节点等窗口区域为主, 进行野花组合生态走廊建设。 2、x x区美化。播种面积495亩,主要分布在和谐路高速收费站至蒙牛

公司、嘴东大街(和谐路至文化路)段、东环片林、北河公园、文化路两侧(嘴东大街至牤牛河段);北河公园;环城水系;相关社区、小区等。 3、镇所在地和示范村美化。播种面积150 亩, 对镇所在地和示范村进行野花组合景观绿化。 任务安排 ㈠道路两侧及节点野花组合景观建设重点区域为主要高速公路干线节点、加油站、高速出入口;新农村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域、去往项目区、工业区所经重点路段。原则上按150米左右间隔,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滦海公路野花组合。播种面积65 亩。 建设标准:通道绿化树下, 根据立地条件, 按照 3 米宽度采取条片结合方式播种,播种长度为50米,间隔150米。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2、唐港公路野花组合。播种面积31 亩。 建设标准:通道绿化树下, 根据立地条件, 按照 3 米宽度采取条片结合方式播种,播种长度为50米,间隔150米。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3、迁曹线南段野花组合。播种面积18 亩。建设标准:以人行道外沿 为界, 根据立地条件, 按照 1 米宽度采取 条片结合的方式播种, 播种长度为20米, 间隔40 米。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4、西曾线东段、古柳线北段野花组合。播种面积20 亩。主要包括西曾线胡各庄到姚王庄段以及西曾至李营, 古柳线官寨至禾生源高效农业区。 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5、道路节点野花组合。播种面积49 亩。含西曾线与乐亭、丰南交界,平青乐马城与XX县交界,唐港高速与长大线交叉点及李庄户桥下节点, 沿海高速与西曾线交叉点以及线下、村庄道路与公路交叉点等。 建设标准:道路节点处空地、废墟地, 宜采用深色调, 同时考虑与其它

生物质材料专用油桐简介

生物质材料专用油桐简介 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保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消耗主要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常规不可再生性能源,因而其资源量是有限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只有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逐步转移到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生物质资源是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其贮存量丰富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现在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 我国对生物柴油的系统研究始于中国科学院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不与农业争粮争地是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原则。因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是我国增加生物质能源的重要途径。我国能利用荒山、沙地、石漠化等土地进行造林建立起规模化的良种供应基地的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仅10种左右,而油桐是其中的重要树种之一。 油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我国栽培的主要为三年桐(Vernicia fordii Airy Shaw)和皱桐(Vernicia montana )。油桐原产我国,利用和栽培历史逾千年。我国油桐生产已从传统的单纯取种子榨油,步入近代桐油深加工及产后物综合利用的新阶段。桐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以上,是天然植物中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植物油。桐油除可以产生物柴油外,还是良好的环保型新型化工产品原料,如以桐油为原料的桐油改性酚醛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改性聚亚酰胺树脂等桐油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力学性能,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高技术领域。 油桐作为生物能源树种具有如下明显优势: ⑴分布广,适应性强,在山坡地、平地、石山地等均可栽培。 ⑵油桐种植后第2~3年便有较高产量,5年后进入盛果期。桐果含油量高,全干桐仁含油率65%左右。种植在山坡地的油桐,在一般生产管理条件下,可产生物柴油原料750 kg/公顷,如果油桐与油菜籽一样种植农田,再行集约管理,其产量会更高。因此油桐是一个速生丰产的生物质能源树种。 ⑶油桐只采果,不砍树,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经济寿命长,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可用果榨出油来生产生物柴油。因此油桐是边际性土地上适宜的优良能源与生产生物质原料植物。 ⑷在石漠化区发展油桐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结合。我国有15万平方公里以上石漠化土地,而油桐适宜于石漠化土地生长,利用石漠化地区土地种植油桐,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又不占用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

地被草花播种组合型设计

1、临冬寄子的景观应用价值: 定义:临冬寄子就是在土壤上冻之前,白天最高温度在10℃以下,夜间最高温度在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播种。这样的条件至少稳定在2个月较为合适,播后不浇水,不让种子发芽,通过冬季累积的雨水或雪水,安全越冬,积蓄能量。第二年最低温度稳定在5℃至10℃时浇返青水,这样便可达到早发芽早开花的目的,而且长势健壮。一般情况下比春季播种可提早10-15天开花。 北京的最佳播种时间: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品种选择: 1)纯一二年生冷季型品种组合:矢车菊、虞美人、花棱草、高雪轮、七里香、满天星等,整个花期持续2个月,花谢后清理掉进行暖季型品种播种。 2)|常规野花组合:一二年生和多年生品种科学配比,除冷季型一二年生品种,还加入波斯菊、孔雀草、醉蝶花等暖季型品种和金鸡菊、宿根鼠尾草、天人菊、千屈菜等宿根品种,花开三季,多年观赏。 2、花海花田的种植形式: 花海:一般采用野花组合、野花单一品种大面积撒播而营造的壮观效果,花海投入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平地、坡地均可。花海开放的时间段主要有4个:五一、夏季、十一、元旦春节,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侧重点进行景观打造。打造专业的花海需要对品种生长周期、开花期有清晰地了解,所以具体操作前要进行专业的整体规划。 常用花海品种: 五一和元旦春节:冷季型野花组合、虞美人、矢车菊、满天星、蛇目菊、香雪球、油菜花等; 夏季和十一:暖季型野花组合、醉蝶花、硫华菊、百日草、鸡冠花、向日葵、波斯菊等;花田:一般采用色彩鲜明的单一品种,通过育苗,上盆,移栽做垄的形式营造景观效果,成条状、带状,色彩交替,花期一致。花田打造主要分为冷季和暖季。种植形式一般是需要温室穴盆育苗,200穴移栽到50穴,然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下地定植。 常用花田品种: 冷季品种:冰岛虞美人、金鱼草、幌菊、南非牛舌草、虞美人、高雪轮、花棱草、宿根鼠尾草、金鸡菊等; 暖季品种:柳叶马鞭草、蓝花鼠尾草、醉蝶花、硫华菊、波斯菊、鸡冠花、向日葵、孔雀草、地肤、千屈菜、紫松果菊等。 3、林间花境塑造美丽的林下花园 最适合林下种植的组合类型,株高50cm-70cm,见光率在30%至50%的条件下表现出色。组合精选了20多个耐阴品种,其中宿根花卉为主体。花期从春到秋,可大面积成片林下种植,呈现出一片色彩斑斓的景象。维护简单、景观效果稳定、可持续多年观赏。 效果分析:该组合类型普遍选用弱光下发芽容易、长势强健的一二年生和多年生野花品种,在相对较荫蔽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呈现不俗的景观效果。如果见光度低于30%,则大部分品种均不适合播种。 一二年生主要品种组合:蛇目菊、硫华菊、二月兰等。 多年生主要品种组成:荆芥、金鸡菊、甘野菊、滨菊等。 4、色带组合彰显大景观魅力 色带组合,株高50cm-70cm,目前景观效果需求多元化,色带组合应用越来越多,尤其适合

多年生野花组合

多年生宿根系列 美国石竹、多年生大花飞燕、黑心菊、蜀葵、虞美人、金鱼草、多年生大花金鸡菊、蒲公英等耐寒多年生宿根花卉。可以越冬。 五彩野花系列 发芽快,粗放易养,四季可播,五彩绚丽,花期长,播种到开花约50多天。由五彩石竹、虞美人、小丽花、花环菊、孔雀草、百日草、波斯菊、矢车菊等多种好看易养花卉组合而成 蓝紫色系列 蓝花鼠尾草、翠菊、蓝亚麻、美国薄荷、二月兰、琉璃苣 红色系列 虞美人、步步高、千日红、红亚麻、松果菊 耐热系列 由百日草、孔雀草、茶花凤仙、小丽花、波斯菊、紫茉莉、旱金莲、勿忘草、美女樱、虞美人、向日葵等多种耐热花卉,春夏播种到开花40-50天,开花花期长达4月以上,春播可以更长。 耐寒系列 金盏花、五彩石竹、金鸡菊、二月兰、虞美人、三色堇等耐寒花卉,可以越冬 耐贫瘠系列 波斯菊、太阳花、矢车菊、金盏花、孔雀草、万寿菊、茶花凤仙、五彩石竹、金鱼草、紫茉莉、美女樱、满天星

早春系列 黑种子、美女樱、凤仙、大花牵牛、孔雀草、五彩石竹、百日草、花菱草等花卉 地被系列 春播(3-6月)、秋播8-10月,南方四季都可以播种,30-40天即可观赏,由地被菊、太阳花、凤仙、矮牵牛、矮串红、毛地黄、三色堇、孔雀草南庭芥、香雪球、满天星等15种耐寒强草花组合而成,株高从30-60厘米偏矮花色艳丽,适应性广,露地越冬早春极早开花,适合广场公园、小区庭院、花坛花镜、屋顶花园、高尔夫球场、公路分离带、河道护坡、山丘坡道等种植景观观赏。 黄色系列 金盏花、孔雀草、万寿菊、天人菊、硫华菊、金鸡菊 芳香系列: 春夏播,南方四季播种,40天成株。 薰衣草、中华香草、薄荷、罗勒、七里香、百里香、迷迭香、夜来香。

油桐的研究概括与应用前景

课程考核论文 学院:林学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油桐的研究概括与应用前景科目名称: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4 月 6日

摘要 油桐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油料树种,其果实所榨出的桐油,应用十分广泛。而且作为一种绿色的能源,桐油不仅在传统制造业(比如油墨行业、涂料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兴产业(比如电子行业、生物柴油开发)中也极具人气。所以油桐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在油桐的应用前景的基础之上,对油桐的生物学特性如油桐的品种类型、油桐的主要病虫害,以及油桐的生长发育等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概括。 关键词:油桐;研究概括;应用前景 Title 油桐的研究概括与应用前景 Abstract: The tung tree is native to China's oil trees, the fruit squeeze of tung oil is widely used. But also as a green energy, tung oil, not only i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uch as ink industry, paint indust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bio-diesel development) are also very popular. So the the tung tree'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tung tree the tung tre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type of tung tree varieties, the main pest of the tung tree, tung tre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ere brief summary. Keywords: Tung tree Research summarized Application prospects

野花组合!!!

耐湿组合_组合特点: 1)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半潮湿地块生长良好,肥水条件好的话株高最高可达80厘米; 2)所选品种多较耐湿,花色清新淡雅,以配合水景的特殊效果; 3)尽管是耐湿品种,但绝非水生品种,在长时间高水位浸泡下也很难正常生长,切忌忽略这点。 耐湿组合主要品种 备注:类型中 A代表一年生;B代表两年生;P代表多年生种植要求中Sun代表喜全日照;P/Sun代表喜全日照或半荫;P/Sh代表喜半荫或耐浓荫;Sun/Sh代表适合任何光照条件,Dry代表适应年降雨<76.2cm地区;Moist代表适应年降雨>76.2cm地区。 城市景观组合组合概况及配方理念: 1)这是综合性比较平衡且品种丰富的一个组合产品,既兼顾了城市绿化的全面性要求,又不乏乡郊的野趣。组合整体特点:耐旱品种占较大比例,耐粗放管理性好,适应性强。早春播种,5月见花,6-8月为盛花期,花期能持续到10月。 2)品种的选择上采用了13个一二年生品种和7个多年生品种的均匀搭配,大概比例是2:1,如此配方既能很好的适应国内各地的气候条件又就能使前期和后期的景观表现尽可能的均衡。其中一二年生品种能确保组合在播种后50天就能见到初花效果,而多年生品种虽然生长期较长,但却极大的丰富了该组合的产品和色彩,同时也增强了组合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3)组合中的一二年生品种具有很强的自播繁殖能力,而多年生品种在大多都能露地越冬,所以,在具备一定维护管理条件下,组合能维持多年较好的景观效果。此外,由于组合配方中产品丰富且性状各异,在不同的时间,能为您营造成不同花型、不同色彩的景观效果。

4)组合高度维持在40-60cm这个范围内。花色和花型的搭配上丰富而不俗艳,尽可能与周围的环境和其它绿化材料和谐相处,并增添生机。 5)有意加入部分拥有特殊色彩、丰富花粉、迷人的气味、特殊的分泌物、奇异的果实等等的品种来吸引彩蝶蜜蜂为主的小型昆虫和雀鸟,让我们的身边重新拥有久违的跳跃的生命,为我们的孩子带来惊喜,为成人带来美好回味。 6)使用范围包括城市公共场所、道路、郊区、公园、城市街道、花坛、厂矿学校、小区等等,这些都场所对绿化材料都有较为精细的要求,所以在这个组合的盛花期过后,尤其要注意对残花败叶的及时清理去除,以维持最好的景观效果。在生长末期刚刚到来,建议及时的修剪(尤其是针对一二年生的品种),这样可以使得败相不至于太明显。第二年视组合的返青情况,进行局部或整体补播,以利于景观表现的完整性。7)建议播种量:2.0-3.6克/平米,土壤条件不好的话,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 城市景观组合主要配方品种: 备注:类型中A代表一年生;B代表两年生;P代表多年生种植要求中Sun代表喜全日照;P/Sun代表喜全日照或半荫;P/Sh代表喜半荫或耐浓荫;Sun/Sh代表适合任何光照条Dry代表适应年降雨<76.2cm地区;Moist代表适应年降雨>76.2cm地区 矮生野花组合 1)整体高度大多在45cm以下是这个组合的突出特点,这个高度也是我们建植景观是对绿化材料的一个最适合的高度要求。

中国油桐种植史探略(一)

中国油桐种植史探略(一) 提要油桐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能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唐宋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代油桐种植已遍及南方各省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种植经营活动;清代形成了许多油桐著名产区和桐油名品。民国时期由于国际对桐油需求量的加大,促进了油桐种植业的大发展,在生产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代油桐种植进入了黄金时代,油桐种植的规模和产量均超过了历代,油桐丰产技术已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油桐是特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所制的产品——桐油,是称誉于国内外的重要工业原料。油桐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培植经验丰富。本文对此作一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桐人工种植的源起 中国人工栽培油桐始于何时,难以定论。但它是伴随着人们对桐油的利用而进行人工种植栽培的。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隋唐时期已开始大量广泛地利用桐油。《文物》1983年第3期载《川杨河古船发掘简报》中说,隋唐古船“外涂桐油”,“缝隙”和“接头”均填“油灰”,而且“铁钉帽亦用油灰封固”;《唐语林.政事》中也有“勘每船板、钉、油、灰多少而给之”的记述,表明隋唐时期桐油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船业中。文献中最早记载油桐树的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该书载:“罂子桐,有大毒,压为油,毒鼠立死。摩疥癣、虫疮、毒肿。一名虎子桐,似梧桐生山中。”说明油桐在当时已有了罂子桐、虎子桐两种名称,这

可能是生于旷野山中的野生树或零星小片状人工栽培树。 到了宋代,官府中的将作监设有“桐油作司”,说明了桐油在当时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油桐生产的重要性较隋唐时期有了很大提高,以及社会对桐油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因此,人工大规模培植油桐树业已开始。北宋时安徽铜陵布衣陈翥所撰《桐谱》中载,油桐“实大而圆,一实中或二子,或四子,可以取油为用。今山家多种成林,盖取子以货之也。”1]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已有大规模人工种植栽培油桐林,并进行取籽榨油货买的商品生产活动。因此,中国人工植桐的历史不迟于唐代初期,最早可上溯至魏晋六朝时期,因为这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人工植桐很可能就始于此时期。 宋代文献中还有关于油桐树形态特征的记载,如苏颂《图经本草》说:“南人作油者,乃冈桐也。有子大如梧子。”寇宗奭《本草衍义》中说“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成筒子,可作桐油。”油桐之名除了罂子桐、虎子桐之外,还有冈桐、荏桐之名。宋代桐油出产地有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但以四川、湖南为最。《桐谱》中说“蜀桐独为美”。湖南《永顺县志》记载,永顺县在宋初就把桐油作为向宋王朝纳贡的第一宗贡品。2] 二、明代油桐种植业 明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对桐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多,特别是明王朝大力提倡种植油桐树,促进了油桐经营利用活动的发展。《明史.食货志》载:“洪武时,命种桐、漆、棕,于朝阳门外钟山之

常见20种野花野草

1.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适应性极强的小野草,多年生草本,半耐荫繁殖容易,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一般在三月就能看到开花,植株低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也被小艾用在植物设计时混播在耐阴品种野花组合里的常用品种。 2.泽漆 大戟科大戟属别名猫眼草,整株嫩绿色,叶子和花形都很奇特,很耐看的一种野草,植株破损会流出白色“血液”。要注意的是大戟科多数都有微毒,不要误食哦。 3.阿拉伯婆婆纳 玄参科婆婆纳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普遍,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花朵小小的淡蓝色,有深蓝色条纹。阿拉伯婆婆纳每年有两次萌发高峰,分别在春天和秋天。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枝干挨到土地就能生出不定性根,重新形成植株。所以能快速覆盖地表。也算是常见的入侵植物。 4.碎米荠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一年生小草本,生于田边、路旁及湿润草地。很容易一片一片的出现,十字花科典型的四瓣花朵。 5.刻叶紫堇 罂粟科 紫堇属

,紫堇属好几个很难区分,我主要只会区分刻叶紫堇和夏天无。小艾算 是对植物比较敏感的人都经常混肴,开花的大概样子都很相像,可是厉 害的人还是能清楚区分(说明小艾还不够厉害)。刻叶紫堇的花朵为花 紫红色至紫色,总状花序长3-12厘米,多花。有点小喇叭的形状。主要 生长路边或疏林下。 6.荠菜 大家最不陌生的野菜之一,相信好多人不认识荠菜的长相,但一定吃过“荠菜馄饨”。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起源于东欧,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荠菜的营养 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已经开始人工栽培为应季蔬菜,冬末春 初都能在菜市场买到。 7.附地菜 紫草科附地菜属的植物,别名“地胡椒”。多生于平原、田间、林缘, 一年生草本 ,比较矮小的野草,株高5~30厘米;叶子为匙形、椭圆形小叶互生。 花通常生于总状花序的一侧,花朵为很标准的五瓣话淡蓝色,中心淡黄色。花朵特别小,小艾每次都要蹲下来仔细看,然后被这种小儿美的花 朵陶醉,身边要是有朋友一定会叫过来,快看快看,好~漂~亮~。 8.雀舌草 石竹科繁缕属的植物。分布在北温带。常在菜园、收割后的稻田里生长,常与繁缕 草、看麦娘等植物一同作为禽畜的饲料。叶子和花朵细小,很清秀的小 植物,很有文艺气息。 9.荒野豌豆

油桐栽培技术

经营方式 栽培三年桐, 一般是采用以下几种经营方式: (1)桐农长期间作三年桐与农作物的长期间作是丘陵地区盛行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农作物的耕作、施肥和灌溉, 直接或间接地对油桐树进行了抚育管理, 促进产生大量的吸收根系。由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抚育及时, 油桐树生长和结果相当好, 结果年限较长。因油桐树种植的密度较稀, 对农作物影响不大, 反而能起到增加肥源、防风固沙和促进粮食增产的作用。 (2)桐农混作的油桐纯林这是经营三年桐纯林的主要方式。采用三年桐的长期经营和农作物的短期间作, 在栽培初期间作农作物, 以耕代抚, 到油桐结果后停止间作, 加强抚育管理。这种经营方式, 栽培比较集中、经营比较方便, 单位面积产量高, 生产年限长, 产量较为稳定, 应尽可能采用这种经营方式。 (3)桐茶、桐衫混交我国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等地, 普遍在油茶、杉木造林初期, 在行间进行间种桐树和农作物, 利用结果早的特性, 在油茶、杉木成林前, 获得早期收益。其种植方法: 一般在头年冬季整地后, 第2年春种植农作物, 如玉米等, 同时播种油桐、油茶, 如种植对年桐, 第2年可开始结实, 到第3~4年停止间作, 专经营油桐、油茶。每年5~8月进行锄草1~2次, 此时油桐已进入旺盛期, 到7年或10年左右, 油桐衰败, 油茶开始投产。 (4)零星种植油桐也是“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充分利用“四旁”和耕地边角等零星空地种植油桐, 不仅不占用农地, 而且因为这些地方土地疏松肥沃, 阳光充足, 是桐树生长好、结果多的有利条件, 盛产期每年株产达100~150kg, 寿命长的品种结果可达50~100年。 7 造林技术 7.1 适地适树 油桐是典型的亚热带树种。油桐要求土壤深厚, 排水良好, 疏松肥沃, 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 过酸、过碱、过粘、干燥瘠薄, 积水的地方不利油桐生长, 海拔在500m以下, 相间分布的丘陵地带栽培油桐为宜。油桐喜光, 不耐阴, 造林地要选择阳坡或半阴坡, 以向阳避风、排水良好的缓坡, 坡度宜在25度以下为宜。油桐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幼苗时主根较明显, 成林后侧根发达。[NextPage] 7.2整地和施肥 (1)整地在造林地选定后,首先要清理林地,把散生的松类砍去,挖掉树蔸,保留山坡上的油茶,山脚平坦地段适宜间种的进行全垦深挖,然后定点打穴,按3.5m×4m 的株行距, 每公顷栽720株。 (2)施肥基肥是长期供给树体生长的肥料,宜用有机肥,每穴优质腐熟垃圾肥3担(过筛去杂),拌复合肥0.5kg, 钙镁磷肥1kg,三肥混合均匀再施,先下表土, 再下心土,回填要求高出地面20cm以上, 为排涝防溃创造条件。

野花组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野花组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期盼,建设生态城市及丰富植物多样性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将园林美学概括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而科学、艺术的野花组合的营造的正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野花组合在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中应用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展现生态城市的风貌,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 野花组合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欧美园林造景中开始流行,但是对于我国园林界的不少人来说,它依然是个很陌生的概念。一块空地,对其简单清理,播下一些野花组合的种子,一段时间后,这里就被茂盛的植物覆盖,绿色取代了灰黄。又过一段时间,植物开花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人眼花缭乱。野花组合对于景观效果的改变有“奇效”。在许多欧美国家野花组合已经广泛运用,高速公路护坡,分车带景观布置,草坪缀花等。现在我国大中城市公园绿地中也有应用,虽然面积不大,却有较好的效果。 一、野花组合在园林绿化上的优点 所谓的野花组合就是将不同种类的具有野生花卉性状的花卉种子,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通过播种,使其自然生长的一种花卉组合。 野花组合中使用的花卉大多具有野花性状,也就是具有野生花卉强健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这些“野花”一经播种,一年生花卉通常具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能保持多年连续开花不断;多年生花卉则可以常年生长开花。此外,精心制定种子配方的野花组合还能达到花色范围广、开花时期最长的目的。自然界没有整个生长季节都花开不断的花卉品种,但是混合了多种花卉的野花组合则能春夏秋三季开花,气候温暖的地方还可以四季开花。 栽种野花组合具有省工省时、景观效果好的特点。野花组合施工比花境施工简单,虽然在立面的效果上没有花境丰富,但是野花组合有着更自然的效果;相对于传统单一品种的草花栽植,野花组合可以达到更加丰富的组合;野花需水量比草坪少,管理又比盆花省事,管理较粗放,但是绿化效果极佳。 二、野花组合在园林绿化的配置原则 1、主景与配景合理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明显,这是野花组合的突出特

最新种植桐油树的经济效益一篇

一、油桐树中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哪?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二、现在油桐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棵? 1、法国桐小树苗在0.68元一棵。 2、普通的油桶树苗在0.80元一棵。 三、种植油桐树经济效益怎样?市场前景如何? 油桐树具有药用,工业,文化观赏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油桐种子具厚壳状种皮,宽卵形;种仁含油,高达70%,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制造油漆和涂料,经济价值特高。但是桐油不能食用,可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 四、油桐树栽培技术 1、建园整地 建园的主要工作就是整地。不同的地势、不同的土壤都有不同的要求。 2、梯级整地 油桐丰产林的整地,要求普遍采用梯级整地。用半挖半填的办法,把梯面一次修好,改成若干水平台阶,上下相连,形成阶梯。每一个梯面为一油桐栽植带。梯面距离、梯面宽度因坡度和栽植株行距的不同而异,一般是坡度越大,梯面越窄。梯壁可采用石块和草皮混合堆砌而成。梯面反坡向内倾在内侧开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竹节沟蓄水。梯级整地适宜在缓坡地进行。 3、带状整地 坡度25度左右的地区不宜采用梯级整地,因为填挖多,坡面动土太宽、梯壁高、壁埂不牢,容易崩塌,所以应采用“等高带状整地”或“等高沟埂”的方法。等高带状整地,沿山坡等高线按一定宽度开垦,带与带之间不开垦,留生土,每隔3-5带开一等环山沟截水。等高沟埂,沿山坡等高线开沟,将挖出的土堆放在沟的下方,在埂的半壁栽树。沟深30-40厘米、宽40-50厘米,沟距应根据栽植密度而定。 4、块状整地

浅析油桐发展前景和种植技术

浅析油桐发展前景和种植技术 油桐是独具特色的树种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作物,它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桐油,是一种常用的工业上用油。近些年来,桐油的深加工提炼技术发展迅速,对桐油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因此给油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油桐的用途与性质出发,分析了油桐的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油桐的种植栽培技术。 标签:油桐;发展前景;种植技术 1 前言 油桐属于大戟科目下的油桐属,是落叶乔木,为我国所特有的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及珠江流域。它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和油茶、乌桕、核桃并称作我国的四大木本类油料作物。我国是油桐的原产地,已具有一千多年种植栽培历史。它最主要的产品桐油被广泛运用在工业用油中,可用作油漆与涂料制作,也可合成各种综合材料。并且由于其适应性较强、用途广泛及栽培容易等优点,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油桐的发展前景分析 桐油就是利用油桐果实所榨取油脂而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酸与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在桐油中,含有着80%的在地球上植物中都稀缺的特异脂肪酸,即桐酸。桐酸具有三个共轭双键,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多用途的优质工业原料。 桐油也是植物油里边质量最优干性油,它是优质油漆及油墨制作的最基本原料,并且具备干燥快、富有光泽、附着力强、耐酸碱、抗冻裂、耐高温、防水防腐、抗辐射及绝缘、抗渗透等一系列优良特点,因此,被大量用在兵器、电器、车船、机械、建筑及渔具的防水、防锈与防腐的环保涂料中[1]。同时,桐油当前的应用重点已经由传统领域向着发展蓬勃的电子工业领域转变,它被大量用在电子产品的心脏,即印刷电路板的浸渍制作材料中。 而桐籽在榨油以后剩下的桐饼,可用于家畜饲料、复合肥料、烯料油及无公害的长效农药产品制作,并且还可以当作桐碱与碳酸钾提取的重要原料。此外,桐油是生物柴油制作的优质原料之一,把油桐当作生物能源的树种进行栽培种植,将非常有希望成为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解决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由此可见,油桐在我国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油桐种植技术分析 3.1 油桐种植林地的选择分析

野花组合的栽培技术及养护管理

野花组合的栽培技术及养护管理 1.种子净度和发芽率野花组合中,大多数种类的种子净度可达95%至99%。种子发芽率因花卉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多数野花组合中种子的最小发芽率范围在40%至75%,实际发芽率范围在40%至90%,或者更高。 就种子的活力而言,野花组合中最低活力标准为70PLS。(注释:PLS为生产适用率,即有发芽能力的纯净种子百分率。一般根据种子净度和发芽率计算,其数量为两者乘积,以百分数表示,即种子净度×发芽率。) 2.播种地的选择。 尽管野花组合具有一般栽培花卉所不能比拟的生长适应性和抗逆性,但在实际播种种植时,以下几点是应该重点考虑的: (1)所选择的场地在以前有没有生长过植物?若该场地什么植物都没有生长过,甚至连杂草都没有生长,那么这个地方就不能种植野花组合。 (2)在种子发芽和出苗阶段要保证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合适。如果湿度条件不够,应该有充足的水源来及时补充水分。 (3)所选择的种植地土壤中会萌生出哪些杂草?附近的杂草是否会蔓延过来?如果有杂草出现,要考虑杂草对野花组合的威胁。 考虑以上因素能让您对野花组合种植场所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并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来确保栽培成功。 3.栽培与养护管理 (1)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量决定播种日期。一般在春季或初夏播种。秋季播种时必须保证野花在冬季休眠前有2至3个月的生长期。另外,根据中国的气候特征分析,在北方地区最好在春季进行播种,如果进行秋播则需要在次年春季进行适当补播,以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 (2)土壤要求:野花组合如同花坛草花、草坪草、牧草等一样,萌芽期和幼苗期是进行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首先,在种子发芽及出苗阶段必须保证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合适,如果需要,要及时补充水分。其次,附近的杂草蔓延性不能太强,必须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杂

油桐育苗技术

油桐育苗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桐品种选择、种子要求、苗圃育苗、直播育苗及幼苗种植及管理等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LY/T 1557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 1327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 3品种选择 不同产区应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或国家、地方认定审定的优良品种,良种选择可参考附录A。 4种子 4.1果实采收 油桐果实采收季节在10月中、下旬,南北栽培区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以油桐果实颜色开始绿色转红、褐色或黄色,且轻轻摇树有自然落果的现象,即可采收。 4.2果实处理 采收后的桐果应放在室内通风处,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20cm~30 cm,堆放15 d~20d以后,待果壳变软,可进行人工或机械剥取种子,剥取种子仍放在室内阴凉处,也可放入纤维袋或沙藏,预防鼠害。 4.3种子要求 油桐不同品种果实与种子也有差异,风干百粒重在200g~350g,同一品种的种子越重越好,种仁饱满,无霉变,无病虫害,检验要求按GB/T 2772规定执行。 嫁接苗用的种子宜选用千年桐或大米桐。 4.4种子处理 4.4.1消毒

沙藏前,用浓度0.5%高锰酸钾液,2~3倍种子量消毒液浸种,浸泡30分钟消毒。4.4.2催芽 4.4.2.1沙藏催芽 消毒后,将种子放在有围栏或沙床的露天坪地进行湿沙层积催芽,保持沙的湿度,无雨天气3天~5天浇水1次,雨季避免积水,预防鼠害。 4.4.2.1温水催芽 将种子用初始温度50℃~70℃的温水浸泡24h后,并进行水选,沉入水底的种子可以播种。 5苗圃育苗 5.1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在造林区附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圃地土质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肥力较高,pH值5~6;地形较平坦,坐北朝南;圃地靠近水源,有灌溉条件。 5.2容器苗 5.2.1基质准备 营养土采用木屑、泥炭土、炭化谷壳基质,其比例为5:3:2,拌匀过筛后进行灌装, 制成口径为8cm、长15cm~20cm的轻基质育苗容器,灌装基质至容器高度一半即可。 5.2.2播种季节 油桐播种季节在4月上旬;沙藏催芽的种子,选用开裂露白的种子时播种。 5.2.3播种方法 水选播种2颗或露白种播1颗,后再装基质3cm~5cm覆盖。 5.2.4苗圃管理 播种后,保持基质湿润,当苗高完成弓苗期,长至15cm时拔掉杂草,稀施尿素或复合肥1次,注意防鼠。 5.3苗床育苗 5.3.1苗床整理 圃地在入冬前进行深垦30cm以上;春播前20天开始作床,除草并进行土壤消毒后,平整后做苗床成1m~1.2m宽、畦高15 cm~20cm,步道宽40cm ,育苗地要施足底肥,每公顷施15吨腐熟有机肥,结合耙地均匀施入。 5.3.2播种季节 同5.2.2播种季节。

油桐产业调研(定稿)2

依托市场准确定位做大做强油桐产业 ——田林县油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田林县是广西面积最大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桐林广为分布,油桐生产基础较好,但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田林县桐油销售不畅,油桐生产处于低靡状态。为找出阻碍田林油桐生产结症,探讨油桐产业科学发展新路子,本人在开展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月”活动期间,深入林业、统计等部门和高龙、八桂、潞城、定安等乡(镇),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干部、群众代表座谈,对全县油桐产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形势,就促进油桐产业发展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田林县油桐资源现状 田林县历来就有种油桐、榨桐油的传统习惯,有油桐发展的良好基础,曾经是全国年产油桐籽100万担的县份之一,有“桐油之乡”的美称,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还是全区油桐生产先进基地县,桐油免检出口外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闻名中外。油桐广布全县14个乡(镇),据统计部门统计,田林县2001年油桐面积有27.1万亩,产桐籽103.91万公斤,产桐油约23.89万公斤;2003年油桐面积达到34.07万亩,占当年全县经济林面积的32.5%。但是,2004年以来,受桐籽、桐油价格不稳定的影响,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对油桐生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田林县油桐处于广种薄收、自生自灭状态;又因玉米价格上涨,一些农户砍下桐树作为种植木耳的饵木,油桐林地被开垦为玉米地;加之管理粗放,油桐患青枯病和自然衰败枯死等等,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田林县油桐面积锐减,到2007年

油桐面积已减少到20.2万亩,仅占当年全县经济林面积的22.65%,桐籽产量也急剧下滑,桐油质量下降,桐油加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致使田林油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产业,而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是田林油桐产业的真实写照,田林县油桐产业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二、制约田林油桐发展的主要根源 当前,制约田林县油桐形成规模化产业发展的原因诸多,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扩大油桐生产难。因地方财政财力有限,政府没有油桐专项经费投入,也缺少相应的项目拉动,油桐造林主要靠农户自主投入,因此,造林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油桐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桐籽价格不定,农户对油桐缺乏信心。近几年来,桐籽收购价格极不稳定,而且普遍偏低,也挫伤了广大农户对桐林投入的积极性,对油桐缺乏增收的信心,相当多的农户只等收果而疏于管护,因而形成了有林少果,甚至有桐林无桐果现象。 (三)缺乏企业拉动,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全县没有上规模的油桐种植、加工企业带动,油桐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单靠农户各自为阵生产经营,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模式。 (四)管理粗放,效益不高。田林县虽然油桐林面积比较大,但是由于管理粗放,母树低劣,树龄老化,产量下降,一直处于分散经营,广种薄收,自生自灭的状态。以2007年为例,当年油桐面积20.2万亩,油桐籽产量1013.6万公斤,平均亩产油桐籽约50.2公斤,按当年油桐籽市场价每公斤1.8元计算,当年油桐产值1824.48万元,平均亩产值约52元。由此可见,产量低,效益差。 (五)缺乏科技支撑,管护乏术。林地经营水平低,油桐生产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原始、粗放、低水平的生产方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