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时间:2011年7月19日来源:作者:点击:次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一、中医中风病诊疗常规

【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症的一种疾病。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重症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2、病机特点: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诊断分析步骤】

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脑栓塞、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溶栓治疗对血压的要求是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在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

160-180/90-100mmHg;当血压高于200/105mmHg时,可以考虑谨慎降压治疗。近年西班牙对250例半球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情况、ESS、CT容积及死亡率进行的一项研究,与三个月后的结果做对照表明。发现发病当日收缩压最低组及最高组和舒张压最低组及最高组患者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损失最重,CT所示梗死体积最大。研究提出,住院后24小时内迅速降压者,倘若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同样早期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失且梗死体积大。因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在一段时间内应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既往有高血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血压在

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

160-180/90-100mmHg;当血压高于200/105mmHg时,可以考虑谨慎降压治疗;参考:2007年美国卒中指南的共识是除非收缩压>220 mmHg 或平均血压>120 mmHg,不需要使用降压药(I 类,证据水平C)。

【临床分型】

一、西医分型

1、超早期(3~6h内);

2、急性期(1个月);

3、恢复期(2~6个月);

4、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OCSP脑梗塞临床分型标准:完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

二、中医分型

1、中经络: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2、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中脏腑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中医治疗】

中风的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需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1、中经络:灯盏花细辛注射液20-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或银杏注射液1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

2、中脏腑闭证:醒脑静10-2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清开灵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 60滴/分钟,每天一次。

中脏腑脱证: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

3、针灸治疗

(1)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清窍:百会、人中、足三里、太冲等。

(2)痰湿蒙塞心神,元神败脱,心神散乱:百会、气海、足三里。

(3)以昏迷为主:人中、神聪、内关、涌泉、太冲。

(4)以半身不遂: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4、辨证论治

(1)中经络

①风痰入络: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疫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方剂:真方白丸子加减。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②风阳上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常用药: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山栀、牛膝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③阴虚风动: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润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方剂:镇肝熄风汤。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龙骨、牡蛎、龟板、牛膝、当归、天麻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2)中脏腑

闭证

①痰热腑实: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

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方剂:桃仁承气汤加减。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黄芩、瓜蒌、牛膝、丹皮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②痰火瘀闭: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方剂:羚羊钩藤汤。常用药: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黄连、菖蒲等。

③痰浊瘀闭: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滑。

方剂:涤痰汤。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菖蒲、胆星、天麻、钩藤、僵蚕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急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常用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等,水800ml煎煮,每天2剂。

(3)恢复期

①风痰瘀阻:口眼歪邪,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方剂:解语丹。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地龙、僵蚕、全蝎、远志、菖蒲、桑枝、丹参等,水800ml煎煮,每天1剂。

②气虚络瘀: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方剂:补阳还五汤。常用药: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牛膝等,水800ml煎煮,每天1剂。

③肝肾亏虚: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涩。

方剂: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常用药: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麦冬、石斛、当归、鸡血藤等,水800ml煎煮,每天1剂。

【西医治疗】

一、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不宜降压低于160-180/90-100mmHg,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中国指南建议多数无禁忌证的不溶栓患者应在卒中后尽早(最好48小时内)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推荐剂量阿司匹林150~300mg/d,4周后改为预防剂量。

二、急性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2)保持呼吸道通畅(3)吸氧(4)鼻饲(5)对症治疗(6)预防感染(7)观察病情。

2、调控血压:血压≥200/110mmHg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降血压治疗,

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左右;收缩压在170~

20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降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脑低灌注。收缩压<165mmHg或舒张压<9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

3、降低颅内压:可酌情选用呋塞米(速尿)、白蛋白。建议尽量不使用类固醇。

4、止血药物:一般不用,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可应用,时间不超过1周。

5、亚低温治疗。

二、中医胸痹(心绞痛)诊疗常规

【定义】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心胸痛是真心痛最早出现、最为突出的症状,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久,患者常有恐惧、濒死感。严重者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律失常,可发生猝死。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多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2、病机特点:本病的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心主血脉,肺主治节,两者相互协调,气血运行自畅。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肝病疏泄失职,气郁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乏源;肾阴亏损,心血失荣,肾阳虚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致心脉痹阻,胸阳失旷而发胸痹。

中医胸痹多属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

【诊断分析步骤】

1、是心绞痛还是其他疾病:心绞痛诊断的第一步是详细了解胸痛病史,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心电图检查。体格检查、胸片、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室造影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方式及缓解方式,同时注意通过实验室及物理检查排除气胸,肺炎,心律失常及胃食管性疾病引起的胸部疼痛。

2、心绞痛的危险程度:各种负荷试验有助于诊断和危险分层。对于心绞痛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对负荷试验的反应、左室功能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情况进行危险度分层,从而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分型】

一、心绞痛分型

1、稳定型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表现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费力、快速成长时间用力才引起的心绞痛。

II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行走或快步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是行走,情绪激动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

III级:“日常活动体力明显受限”,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100-400m 或上一层楼梯时受限。

IV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即可出现心绞痛综合征。

【中医治疗】

胸痹的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综合治疗。

1、急性处理:加快心脏传导:心宝丸1-2丸,每天三次。

减慢心脏传导:活心丸1-2丸,每天三次。

改善心肌缺血:田七口服液10-20ml,每天三次;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 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灯盏细辛花40ml加入

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

心阴不足:滋心阴口服液10ml ,每天三次;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

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

心阳不振:补心气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

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

2、针灸治疗:常用穴:①心俞、内关;②厥阴俞、膻中。备用穴:间使、足三

里、神门。

3.胸痹的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川芎、红花、桃仁、赤芍、牛膝、柴胡、当归、生地、郁金等,每天二次。

(2)气滞心胸: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柴胡、郁金等,每天二次。

(3)痰浊闭阻: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方剂: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常用药:瓜蒌、薤白、半夏、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等,每天二次。

(4)寒凝心脉: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冷,舌苔白,脉沉细。

方剂:栝蒌薤白桂枝汤加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瓜蒌、薤白、桂枝、细辛、当归、枳实、厚朴等,每天二次。

(5)心肾阴虚: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见细涩。

方剂: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常用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五味子、远志、当归、阿胶等,每天二次。

(6)气阴两虚: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五味子、丹参、当归等,每天二次。

(7)心肾阳虚: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方剂: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常用药: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仙灵脾等,每天二次。

老年病科中医诊疗常规

第十二章老年病科 第一节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光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 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详]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1、诊断标准 (1)中医部分 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2)西医部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拟定:(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等)时疼痛加重。(4)脊柱时有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可有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治疗方法 (1)以2%普鲁卡因(先皮试阴性)2ml、维生素B120.5mg、醋酸

泼尼松龙2ml(50mg)混合液穴位注射病变腰椎间盘双侧华佗夹脊穴。 (2)选病变腰椎间盘华佗夹脊穴(双)、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电针仪两极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调脉冲电频率60-80次/分钟,强度以病员耐受为度。 (3)同时以电脑牵引治疗仪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牛顿(1kg=9.8牛顿)。 以上(1)步骤仅于每一疗程首次治疗时应用,(2)、(3)步骤同时进行,每次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1疗程。1疗程未愈者,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3疗程内统计疗效。 (4)电针+TDP:双侧大肠俞或关元俞、肾俞、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用连续波,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 (5)针挑:取病变腰椎间盘华佗夹脊穴或背俞穴、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等。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100次,持续操作15分钟。每天针挑一次。视病情,3~5天为一疗程。 (6)中药封包治疗:以腰部膀胱经、督脉及下肢膀胱经、胆经经穴为主,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 3、难点:神经受损而出现肢体麻木、乏力。 4、解决思路、措施:按照中医“萎症”的辨证思路,予加强健脾益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 【定义】[1] 肱骨外上髁炎就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得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 [2] 1、肘部损伤史及前臂伸肌群反复牵拉刺激得劳损史。 2、诉有肘外侧疼痛: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在某些方向性动作时疼痛加重,如拧衣服、扫地、端水壶、打羽毛球等活动。疼痛有时可向前臂、上臂放散,但在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无症状。 3、常因疼痛而使肘腕部活动受限,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 4、肘外侧、肱桡关节处、环头韧带部有明显压痛,多无肿胀。 5、Mill征阳性:即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掌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些时肱骨外上髁处明显疼痛。 6、抗阻力腕关节背伸痛阳性。 【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风寒湿热邪入侵或者慢性劳损,损伤局部经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 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濡数。(三)气血亏虚 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 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治疗方案】 [1][3] (一)治疗原则 1、针灸及中药疗法:可作为主要及首选得治疗方法,要辨证施治。 2、封闭疗法:疼痛剧烈时,可以封闭止痛。 3、物理疗法:早期可消除水肿,中后期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手术疗法:顽固得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二)辨证施治 1、辨证论治 (1)风寒阻络: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 方药:防风汤 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 取穴:曲池、阿就是穴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上消化道大出血诊疗常规

上消化道大出血 【概述】 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和便血。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常伴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出血量超过1000ml或血容量减少20%以上,可危及生命。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根据出血的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包括来自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出血以及来自胰腺、胆道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包括在内;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病因】 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可以是上消化道本身器官的病变,也可是邻近脏器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胃肠所致。 【临床表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和出血引起的全身表现。

(1)呕血和黑粪:呕血和柏油样黑粪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后,均有黑粪出血,但不一定有呕血。一 般情况下,幽门以上的出血,胃内储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 起呕血。但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幽门以下的出血可因血液反 流入胃而刺激胃粘膜造成呕血。 (2)失血性休克:一般认为成人出血量在500ml以下者,可无贫血或血容量减少的表现。如出血量在800-1000ml,主要表现为皮 肤、甲床和结膜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心悸、口干、突然站 立时眼前发黑。当出血量超过1000-1500ml,失血速度快时, 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开始时皮肤苍白而湿冷、四肢发凉、口 渴、黑曚、表情淡漠等,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甚至昏迷,同时出现少尿、无尿或微循环障碍导致急性肾衰竭。 (3)发热:在24小时内常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 (4)氮质血症:消化道出血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使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失血使肾血流量 暂时减少,导致氮质潴留(肾前性氮质血症)。一般在纠正低血 压、休克后,血尿素氮可迅速降至正常。 【诊断】 (1)出血的病因及部位诊断:根据详细的病史、体征,有半数患者可以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进一步依靠实验室、X线钡 剂、内镜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以查清大部分患者出血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精)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均可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所致,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组织损伤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外伤等。 [诊断 ] 1 体温在 37.3℃以上,可高达 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 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 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 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 X 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 发热程度分级: 口腔温度:低热 37.3~38℃(99.1~100.4F 中等热 38.1~39℃ (100.6~102.2F 高热 39.1~41℃ (102.4~105.8F 超高热 41℃ 腋窝温度:低热 37.5℃~38℃

中热型 38.1℃~39℃ 高热型 39.1℃~40℃ 超高热 41℃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 40.6~41.4℃ (100.4~102.0F ,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 42℃以上 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 43℃则很少存活。 [治疗 ]: 一般治疗: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感染严重者配合抗生素治疗, 脑外伤者予以手术、脱水等相应治疗。体温超过 38.5℃时酒精擦浴大血管分布的地方, 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等, 高热不退者配合解热镇痛药、 冬眠合剂及冰毯冰帽降温。 辨证论治 1 卫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等。 风热证选银翘散: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等。 2 肺热证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股骨骨折 【病史采集】 1. 24 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 2. 内容必须包括外伤发生的时间、致伤因素、创伤机制、有无合并症、疼痛性质及程度、功能活动障碍情况、曾经经历的治疗经过及效果,过去有无类似病史。 【检查】 1. 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按照望、触、动、量程序)。 2. 辅助检查: (1)摄伤侧X 线片。 (2)血常规、血型及凝血四项检查。老年病人查心电图、血糖。 【诊断】 1. 具有外伤史。 2. 肢体疼痛,功能障碍。 3. 骨折专有体征: 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4. 合并症体征。 5. X 线片骨折征象。 【治疗原则】 1. 手法复位、外固定: 选择石膏,滑动型骨牵引。 适应证:

( 1)儿童。 ( 2)病人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 ( 3)骨折可疑,复查X 线片前宜外固定。 2. 急症手术适应证: (1) 开放性骨折。 (2) 伴有重要神经、血管、肌肉损伤。 (3) 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损伤,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手术后有利于搬动 3. 择期手术适应证: (1) 合并失代偿休克等极度衰竭的病人。 (2) 没有急症手术客观条件。 (3) 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性复位或不能维持功能性复位。 (4) 关节内骨折。 (5)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6) 对儿童慎重考虑。 4. 手术方法选择: (1) 股骨粗隆间骨折: 可选用DHS、“γ钉”、锁定板等。 (2) 股骨干中段以上骨折:选用髓内针、钢板等。 (3) 股骨干中段以下骨折:可选用钢板、交锁钉、锁定板等器械。 (4) 股骨髁及髁上骨折:可选用“L型”钢板、“T型”钢板、DCS等。 5. 辅助性治疗: (1)抗生素。

(完整版)老年病科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的健忘诊断依据(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1)记忆减退,如忘记刚发生的事件、熟人的名字、放置的物品等; (2)检查提示总体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3)日常生活能力无受累; (4)无痴呆。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痴呆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的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主诉记忆减退,通常经他人证实; (2)与年龄不相符的客观记忆力下降; (3)总体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4)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 (5)无痴呆。 (二)疾病分型 参照中国痴呆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中国痴呆诊疗指南》的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标准(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轻度认知损害分为:(1)遗忘型(aMCI):记忆损害为主,其他认知功能相对完整。 (2)非遗忘型(naMCI):一项或多项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包括定向、注意、语言、执行功能、视空间能力等。 (三)证候诊断 1.心脾两虚证:遇事善忘,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倦怠嗜卧,心悸,食少腹胀,便秘而软,大便溏或初硬后溏,午后足肿,面唇不华或萎黄或苍白。舌淡或舌淡齿痕或舌体萎缩,脉沉细或迟缓或脉虚。 2.肾精亏虚证:记忆减退,定向不能,判断力差,或失算,重者失认,失用,懒惰思卧,齿枯发焦,耳轮萎枯,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脉沉细。 3.痰浊蒙窍证: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吐痰或呕吐痰涎,痰多而黏,鼾睡痰鸣,口中黏涎秽浊,头昏且重,面色秽浊如蒙污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腻而润或腻浊如痰,脉滑。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年版).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感染性疾病科管理者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在感染性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和感染控制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七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独立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保障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八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各区域布局合理,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20200530122128)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 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 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 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方案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放莲或如菜花。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肿瘤的 7-10%,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瘤。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绝经期前后的妇女(40-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多因情志不畅,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冲任失调,经络阻塞;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痰瘀互阻所致,治宜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痰散络等。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1、病史及体检 询问肿物发生时间、疼痛、及与月经关系,有无乳头溢液,有否作过治疗,既往乳房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局部是否治检,及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询问月经及婚育史,是否妊娠,哺乳期,家庭中恶性肿瘤病史,特别有否乳腺癌,体检中注意观察双侧乳房外形,有否静脉回张,乳头位置及分泌物,皮肤有否红、肿、结节及湿疹样变。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与皮肤、

胸大肌、胸壁关系,积压乳头有否溢液,数量,性质,管口部位,注意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绘图表示乳房肿块与腋窝肿大淋巴结。 2、病理、细胞学诊断 (1)脱落细胞学检查:早期管内癌有乳头溢液者,可将液体作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疑Paget病者可作刮片或印片检查。 (2)针吸细胞学检查:可部分代替冰冻切片检查,阳性可确诊,阴性不能除外,应进一步作活组织检查,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造成肿瘤的播散。 (3)活组织检查:包括切除及切取活检。除非肿瘤很大,一般均以切除活检为好。最好能同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果恶性的则作根治性手术。标本应常规作受体测定。如无冰冻切片检查条件,病理证实后,应在不迟于2周内作手术治疗. 3、其他辅助检查 1)、乳腺X线摄影:有干板照相和钼靶X线照相两种方法。 2).B超检查。 3).近红外线乳房扫描。 4).CT:乳癌CT表现与钼靶X线片相似,并可清晰显示腋淋巴结与内乳淋巴结。 5).疑有肺、肝或骨转移者应作相应的检查。 乳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

ZYYXH/T18一2008 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病之本.痰、瘀、风、火为病之标。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肝为主。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 1.2. 1 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语言窘涩、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特征。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 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无口舌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而演变为中风。 1.2.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及不省人事的表现。 1.2.3 痫证: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门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与痫证相似,但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摘等症状。 2 辨证论治 眩晕之治法,一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证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气,活血化瘀合益气养阴等,都是常用的标本兼顾之法。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女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疗失血。 2.1肝阳上亢证 证候:眩晕,头部跳痛,耳鸣如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病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扼子9g,黄芩9g,川牛膝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12g,夜交藤15g,茯苓9g。 加减:兼便秘者可加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以通腑泄热;若阳亢化风者,宜加羚羊角粉冲服0.6g。牡砺先煎10g,.代赭石15g以镇肝息风;若兼阴虚者,加龟甲先煎10g,鳌甲先煎10g,制何首乌10g,生地黄10g以滋阴潜阳。 2.2 气血亏虚证 证候:头目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气短,面白少华或萎黄,或心

急诊科诊疗常规一之欧阳家百创编

第一章急诊症状鉴别常规 欧阳家百(2021.03.07) 第一节心脏骤停 【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 2、意识突然丧失。 3、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4、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1)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 (2)听病人是否有呼吸声。 (3)看胸廓有无起伏。 5、瞳孔散大固定。 (1)常于停搏后45秒才出现瞳孔散大。 (2)1~2分钟后才出现瞳孔固定。 (3)部分在心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 (4)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6、全身发绀。 7、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 (二)问诊要点 1、不适宜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 2、扼要询问目击者: (1)发作时就诊时间。 (2)患者发作前症状,当时所处环境。 (3)有无外伤史。 (4)心脏病史。 (5)药物、化学品中毒史。 【病因和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因 1、心源性病因 (1)急性心肌缺血:①心脏骤停病例中心源性约占75%;②最常见是急性心肌缺血。 (2)原发性心律失常。 (3)心肌炎、心肌病。

(4)电解质紊乱:①高钾血症;②低钾血症;③低镁血症; ④低钙血症。 (5)心脏瓣膜病变。 (6)心力衰竭。 (7)心脏破裂。 2、非心源性病因 (1)肺栓塞。 (2)心包填塞。 (3)空气栓塞、脂肪栓塞。 (4)张力性气胸。 (5)缺氧、窒息、二氧化碳潴留。 (6)大出血、出血性休克。 (7)重症感染。 (8)严重酸中毒。 (9)药物或化学品中毒:①抗心律失常药物;②洋地黄类药物;③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⑤一氧化碳中毒;⑥氰化物中毒;⑦毒品。 (二)病理生理 1、各脏器对缺氧耐受性不一 (1)大脑:4~6min。 (2)小脑:10~15min。 (3)延髓:20~25min。 (4)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min。 (5)肝细胞:1~2h。 2、血液再灌注和再灌注损伤 (1)缺血组织再灌注加重细胞的损伤或死亡。 (2)再灌注血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氧自由基、铁自由基、超钙负荷等)。 (3)但对缺血组织再灌注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首要条件。 (4)关键是在组织的缺血阈值时间内尽快恢复有效的血液灌注,要求再灌注血流必须达到维持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血供—正常血供的25%~30%以上。 【院前处理】 1、就地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2、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 3、B(breath)建立人工呼吸。

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急诊科十二个中医急症诊疗常规 时间:2011年7月19日来源:作者:点击:次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一、中医中风病诊疗常规 【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症的一种疾病。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重症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2、病机特点: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 【诊断分析步骤】 1、是卒中还是其他疾病:重视发病形式、发病时间,同时注意排除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脑栓塞、高血压脑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脑部炎症以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 2、是哪一类型的卒中: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根据起病方式、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检查或患者条件不允许搬动,所有疑为卒中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观察有无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疗指征: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影像学(CT/MRI)检查。溶栓治疗对血压的要求是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在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 160-180/90-100mmHg;当血压高于200/105mmHg时,可以考虑谨慎降压治疗。近年西班牙对250例半球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情况、ESS、CT容积及死亡率进行的一项研究,与三个月后的结果做对照表明。发现发病当日收缩压最低组及最高组和舒张压最低组及最高组患者病后3个月神经功能损失最重,CT所示梗死体积最大。研究提出,住院后24小时内迅速降压者,倘若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同样早期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失且梗死体积大。因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在一段时间内应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既往有高血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维持血压在 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 160-180/90-100mmHg;当血压高于200/105mmHg时,可以考虑谨慎降压治疗;参考:2007年美国卒中指南的共识是除非收缩压>220 mmHg 或平均血压>120 mmHg,不需要使用降压药(I 类,证据水平C)。 【临床分型】 一、西医分型

耳鼻喉科鼻渊中医诊疗方案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 (2)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3)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1)病程持续超过12周。 (2)症状:①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②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3)检查 ①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②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肺经风热证: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鼻涕量多而白粘或黄稠,嗅觉减退。可伴头痛,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2.胆腑郁热证:鼻涕脓浊,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可兼有头痛剧烈,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3.脾胃湿热证: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兼头昏闷,或头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肺脾气虚证: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粘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通窍颗粒、香菊胶囊等。 2.胆腑郁热证 治法: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等。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推荐方药:甘露消毒丹合苍耳子散加减。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川木通、石菖蒲、黄芩、川贝母、射干、薄荷、连翘、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4.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祛寒开窍。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

理疗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检查程序] 1、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职业等。是否有不良习惯。 2、望诊。患者表情是否痛苦,颈部能否正常活动。颈部有无皮肤损伤,有无红肿。 3、查体。 (1)触诊。颈椎棘突是否偏歪,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无压痛,是否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上肢肌力有无减弱或肌肉萎缩。 (2)颈部活动度。颈部是否僵直,前曲、后伸、左右侧弯、旋转是否受限。 (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臂丛牵拉试 验、压顶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霍夫曼氏征。 4、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有无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是否改变,椎间隙是否变窄,有无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有无椎间孔变小。CT 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姿势不良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

状硬结,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颈椎关节增生,或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或反C型侧弯,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 MRI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红,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分型] 1、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性颈椎病,是指具有头、颈、肩臂疼痛和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间不稳和轻度增生等变化。此型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手指串麻、肌肉萎缩等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症状,有时二者不易截然分开。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时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多属于此型。 鉴别诊断 应与落枕颈部扭伤等进行鉴别。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 (1)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急诊科诊疗常规一

第一章急诊症状鉴别常规 第一节心脏骤停 【临床表现】 (一)基本表现 1、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心脏停搏。 2、意识突然丧失。 3、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摸不到搏动。 4、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1)将面部贴近患者的鼻部,感觉呼吸时气流。 (2)听病人是否有呼吸声。 (3)看胸廓有无起伏。 5、瞳孔散大固定。 (1)常于停搏后45秒才出现瞳孔散大。 (2)1~2分钟后才出现瞳孔固定。 (3)部分在心脏骤停后无瞳孔散大。 (4)不能作为早期诊断依据。 6、全身发绀。 7、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有电活动或心室停搏。 (二)问诊要点 1、不适宜花时间详细询问病史。 2、扼要询问目击者: (1)发作时就诊时间。 (2)患者发作前症状,当时所处环境。 (3)有无外伤史。 (4)心脏病史。 (5)药物、化学品中毒史。 【病因和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因 1、心源性病因 (1)急性心肌缺血:①心脏骤停病例中心源性约占75%;②最常见是急性心肌

缺血。 (2)原发性心律失常。 (3)心肌炎、心肌病。 (4)电解质紊乱:①高钾血症;②低钾血症;③低镁血症;④低钙血症。 (5)心脏瓣膜病变。 (6)心力衰竭。 (7)心脏破裂。 2、非心源性病因 (1)肺栓塞。 (2)心包填塞。 (3)空气栓塞、脂肪栓塞。 (4)力性气胸。 (5)缺氧、窒息、二氧化碳潴留。 (6)大出血、出血性休克。 (7)重症感染。 (8)严重酸中毒。 (9)药物或化学品中毒:①抗心律失常药物;②洋地黄类药物;③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⑤一氧化碳中毒;⑥氰化物中毒;⑦毒品。 (二)病理生理 1、各脏器对缺氧耐受性不一 (1)大脑:4~6min。 (2)小脑:10~15min。 (3)延髓:20~25min。 (4)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min。 (5)肝细胞:1~2h。 2、血液再灌注和再灌注损伤 (1)缺血组织再灌注加重细胞的损伤或死亡。 (2)再灌注血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氧自由基、铁自由基、超钙负荷等)。 (3)但对缺血组织再灌注仍是心肺复成功的首要条件。 (4)关键是在组织的缺血阈值时间尽快恢复有效的血液灌注,要求再灌注血流必须达到维持组织细胞生存的最低血供—正常血供的25%~30%以上。

带下病中医诊疗常规

带下病中医诊疗规范 概述 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润滑阴道,为生理性带下。若带下量过多,色,质味异常,或伴有腰酸,小腹疼痛者,为带下病。带下病的主要病因为湿邪盛。湿邪之来源有二:内虚多因脾虚失运湿浊内停,湿性重浊,下注乃至带下。或因肾气虚弱,时其闭藏,伤及奇经带脉失约,滑脱于下,而成带下病。外湿多因经期、产后不洁,或房事不节,或久坐湿地,久居湿室,乃到寒湿或湿邪毒热乘虚内侵,伤及任、带之经,而任脉不固,带脉失约,遂为带下。 西医诊断为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等急、慢性炎症疾病及宫颈癌等,均可出现带下病的症状。 疾病诊断依据:西医诊断标准:《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证候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标准:《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一、诊疗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带下量多,色黄、白、赤、或黄白相兼。质清稀或粘稠。气味腥、臭、秽或秽浊。 2、伴腰部酸痛,小腹坠痛,下肢酸软,或阴户灼热,或骚痒等症状。 3、舌体多虚胖,舌苔为白腻或黄腻,脉象多见滑、濡。 (二)、辨证要点(根据中医妇科第七版教材及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 1、脾虚湿注 带下色白或淡黄,量多,如涕状,无臭味,绵绵不断,神疲乏力,肢体困倦,脘闷纳呆,或大便溏薄等,舌苔白腻或薄白,舌体嫩胖舌边有齿痕,脉象缓弱或濡。 2、肾阳虚衰 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无异味,淋漓不断,腰部冷痛,小腹冷胀或坠痛,小便频数而情长,夜间尤甚,舌苔根部白腻,舌质淡,脉象沉迟,双尺尤著。 3、肾阴虚 带下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味腥,或无明显异味,多见于绝经期后,要点内干涩,或灼热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症,舌苔少或薄黄,舌质红,脉象细数,左尺弱。 4、肝经郁热 带下赤白相兼,或呈黄绿色,质粘稠,气味腥秽,伴偏头痛,口苦、性情急躁,小腹疼痛等症,舌苔薄黄,舌边红,脉象弦数。 5、下焦湿热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红相兼,或夹血或呈黄绿色。质如米泔,或如脓状,小腹疼痛或坠痛,腰胯疼痛,阴部灼痛或痒痛,小便短赤,大便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