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 优秀教案

19.剃头大师 优秀教案
19.剃头大师 优秀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差”,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3.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2.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有趣的童年

每个同学的童年都是那么有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沙的童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走近作者:

秦文君:女,出生于1954年,上海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表:上窄下宽,中竖与左撇是两笔,下边的左撇和捺要舒展,竖提在撇上部起笔、竖要短。

鬼:日字要扁,一撇从上横处起笔,竖弯钩在下横处、弯要大、里边有撇折、点。

理:王字要窄、上边两横都稍向上拉,里字中间一竖上下是一笔、下横要有力。

仇:九字竖撇起笔要高,横折弯钩的横稍向上拉、转折要重、下边折轻弯要重

4.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5.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讲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的事。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

核心问题: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串珠问题: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为小沙剃头的事,画出文中相关的词语。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的两次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串珠问题1)

本文讲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的事。

(2)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核心问题)

(3)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为小沙剃头的事,画出文中相关的词语。(串珠问题2)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为小沙剃头的事。“愿意”“两剪刀”“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乱剪”“修剪”。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的两次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剃头大师”和

“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串珠问题3)

第一次剃头

①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a.夺门而逃:表现出小沙一进理发店就十分慌张的样子,甚至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逃跑。

b.作者描写姑父的动作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对姑父的“押”“执”“监督”动作描写,衬托出小沙害怕剃头的程度。

②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这句话先说结果“不欢迎”,再讲原因。

③积累:

“害人精”是一个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也是日常口语,这类词语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且生命力强。我知道这样的词语有:

马屁精,精灵鬼,替罪羊,墙头草,马后炮。

④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所以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儿摆布。

a.“锃亮”老师傅的剃刀经常磨,反着光发着亮。

b.为什么小沙只得由老头摆布?

因为小沙骂的“害人精”,老师傅听不清;而那“锃亮的剃刀”又最容易让人做噩梦,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头儿摆布。

⑤最痛苦的是,老剃头师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掉牙”的推剪“咬住”“不放”,表现了小沙由人摆布的痛苦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⑥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痛一会儿痒,跟受刑一样。

a.“这还不算”“你想想”都是生活常用语,像拉家常一样准确使用,既可以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b.“受刑”说明小沙遭受的痛苦很大,表现出小沙剃头时要忍受的痛楚令人难以想象。

⑦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a.课文题目是“剃头大师”,这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害人精”剃头?

这一部分写害怕剃头的小沙每次都是由“害人精”摆布的,突出了小沙的无奈,遭受痛苦的折磨。为“救星”式的“剃头大师”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b.“耿耿于怀”是“AAB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念念不忘、斤斤计较、井井有条。

(5)第二次剃头

①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他知道姑父绝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元钱。

“折磨”联系上文,指的是一绺头发被咬住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让小沙遭受痛苦。“央求”形象的表现出小沙对去理发店的惧怕,对我能替她剪头发的渴望。

②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先”围,“再”摆,就“剪”连贯的动作有条不紊,还真是有“天分”。

③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

傅还熟练。

此时,“我”会想些什么呢?

剪头发这么容易,轻轻一剪,就掉了,随随便便的,多轻松呀,小沙以后就不用去理发店受折磨。本大师将结束小沙的剃头噩梦。

④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头发。

“这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一刀”体现出“我”剪的很随意,为后文作了铺垫。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姑父的大睡衣比成熊皮。

⑤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这句话前后存在因果关系,先说原因,后讲结果,突出后果严重。

⑥“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a.为什么“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小沙这位剃头的顾客不关注自己的头发,交给“我”随便处置,尽管剪得长长短短,但却一点不生气,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洋子。所以我“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b.请找出小沙的态度变化的词语,填一填:

央求—(慌)—(高兴)—(无所谓)—(大叫)一声。

⑦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两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沙的坑坑洼洼的头比成了梯田,生动的描

写出我的胡乱剪的结果。

(6)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作者给表弟小沙剪头发,架势是摆出来的,剪了两下就觉得自己像剃头大师,这一剪刀那一剪刀的,结果是长长短短,虽然没有让小沙受疼痛,但却将小沙的头修成了梯田样,与被小沙骂作“害人精”的老师傅形成对比。课文用“剃头大师”做题目,有自嘲的意思,有后悔的意味。“剃头大师”非大师,“害人精”并不害人,突显出本课生动的语言特色。

3.主题延伸

我们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呀,我要采集一首诗赞美它。

示例:《童年》

夕阳映照下,绿茵上天真烂漫的欢笑;雪花漫舞里,狂欢中纯洁无瑕的牵手;桂花嬉戏时,尘香里单纯捧手的追逐,溪水翩然中,飘洒着清澈透明的笑语。岁月如水轻轻地蒸发,童年如金悄悄地沉淀。在世界的深处,童年焕发着光焰,遥遥地召唤……

4.阅读方法解密: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5.写作方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

(1)课文讲表弟小沙因为每次都不愿意剃头,姑父每次都要押着他去理发店,由一位老剃头师傅给他剃,他也因此吃尽了苦头,所以这次央求“我”给他剪。由于“我”从来没有剪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剪得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围布弄得到处都是碎头发,结果小沙还是被迫去了理发店并且剃了光头。我们记叙一件事时也可以仿照这种写法。先想想我们要写的这件事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又是怎么发展的,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写下来,自己的作文就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就不会显得支离破碎了。

(2)练一练: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认真想一想事情的经过,按

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一写,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描写。

三、本课小结

1.试着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讲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小结: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真”与“趣”。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

四、结构图示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倾斜的伞》、《毽子里的铜钱》

六、作业布置

你的童年有哪些好玩儿的事呢?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事。

板书设计:

19法布尔《蝉》教案

《蝉》(法布尔)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20 蝉 教案

19蝉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部编版初中语文《蝉》优质课教案

19 蝉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

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

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

19.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剃、执”等 10 个字,会写“表胆”等 12 个字, 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 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 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重点难点 1. 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剃、执”等 10 个字,会写“表胆”等 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2)出示理发图片 【设计意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 创设情境,调 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动学生的生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体验,鼓励学

3.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 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 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 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 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 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4) 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 .........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 鼻音“惯”。 5. 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 5:生字田字格课件 : )【设计意 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图:字词的学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习,放手给学注意读准:平舌音“虽” ,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生,只需出示件”。要求即可,训(2)学生写生字。练学生的自 A. 识记生字主、合作、探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究的能力。】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2)熟字比较。如:麦一表 理骂仇倍 兔一鬼奇一夺着一差

蝉【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doc

19* 蝉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抓住主题句或关键词,抓住精神;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来仔细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中表达的情 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激趣导入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讨论法、资料搜集法、竞赛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法。 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 蝉,知了,等等)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 板书) 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来说一说和蝉有关的东西?( 学生发言) 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讲述神话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法布尔的《蝉》。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 —1915) ,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书中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 āng) 窠.(k ē) 隧.道( suì ) 涂墁.( màn) 抵.御( yù) .纤弱(xi ān) 蚋.( ru ì) .轧扁( yà) .鳍(qí ) 喧嚣.(xi āo) 罅.隙( xi à) .钹( bó ) 跳蚤.(z ǎo) 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罅隙】缝隙。 【张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19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19 剃头大师 【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在《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即“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理解词语和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我”,则十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愿把头交给“我”随意处置;“我”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课文意

19《蝉》第2课时【教案】-word

19《蝉》教案(二)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2.作者介绍。 3.本文为什么先从“蝉的地穴”写起? 明确:这样的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①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②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③最重要的,是为了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二、品味文章语言 (一)生动的描写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段,体会生动描写的作用。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展示。教师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 明确: (1)第8~10段,写蝉出洞有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尤其是第10 段写蝉最后从壳中脱出,先以拟人手法说“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然后

用一连串的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地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2)第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做了具体的描写:“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 (二)准确的语言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屏幕展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2)它身体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可以用来做灰泥。 (3)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4)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灭掉。 学生分组发言后,教师引导:准确性是贯穿于全文的,这五句只是从词语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里的词语才准确。文中还有其它一些表达也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比如第7段写幼虫在地穴里怎样建造坚固的墙壁,里面不仅“臃肿”“喷洒”“柔软”“肥重”“压”“挤”等词用得相当准确,而且整段话说明了建造过程,也十分清楚准确。 (三)总结: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

19.剃头大师 优秀教案

19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差”,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3.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比喻义的词语。 2.能抓住过程讲述不同之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顺序写,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的方法,激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有趣的童年 每个同学的童年都是那么有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沙的童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走近作者: 秦文君:女,出生于1954年,上海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表:上窄下宽,中竖与左撇是两笔,下边的左撇和捺要舒展,竖提在撇上部起笔、竖要短。 鬼:日字要扁,一撇从上横处起笔,竖弯钩在下横处、弯要大、里边有撇折、点。 理:王字要窄、上边两横都稍向上拉,里字中间一竖上下是一笔、下横要有力。 仇:九字竖撇起笔要高,横折弯钩的横稍向上拉、转折要重、下边折轻弯要重 4.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5.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讲述了小沙怕去理发店剃头而央求我为他剪头发,结果剪成梯田样,最后被迫剃成光头的事。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法布尔《蝉》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法布尔《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 理”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同时,重点 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 子。 3.语言运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 语言的生动、风趣。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2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害人精”又是谁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题目直接导入新课,读好生字“剃”,大致了解“大师”的意思,再围绕题目“剃头大师”大胆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课件出示句子,读准加点字字音。 课件出示 ●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

2018年19课《蝉》优秀教案

19 蝉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

《剃头大师》人教(部编版)

19. 剃头大师 【课时目标】 1. 会认本课“剃、执”等10 个字,会写“表胆”等12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2)出示理发图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 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3.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 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 字。 1.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 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 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放手给学生,只需出示要求即可,训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计意图: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19、《蝉》教案

19《蝉》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孜孜以求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孜孜以求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动物谜语 肚子没学问,常常说知道,瞧这小家伙,实在是骄傲。——蝉,俗名“知了”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一是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善于穿插趣闻;三是善于运用修辞。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三、读一读字音: 轧扁yà鳍qí孵化fū跳蚤zǎo 车辙zhé黏性nián 喧嚣xiāo 镐gǎo

人教(部编版)19.剃头大师 知识点总结

19.剃头大师 tì zhí fǒu mà chóu guàn xíng tì lí mó 剃执否骂仇惯刑替厘摸 biǎo dǎn guǐ Iǐ duó mà chóu chà fù bèi suī jiàn 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 听写词语大师表弟胆小中药姑父理发欢迎害人精仇人 摆布痛苦双倍过年央求虽然天分睡衣镜子清除 特殊词语规规矩矩耿耿于怀 近义词监督监视央求恳求熟练老练时髦流行 反义词熟练——生疏随意——刻意倒霉——幸运耿耿于怀——毫不在意词语搭配锃亮的剃刀老掉牙的推剪优秀的顾客时髦的发式 1.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梦,还怕剃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怕”,突出表弟小沙的胆小) 2.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驾谁“害人 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从“害人精”“仇人”“怒视”可以体会到小沙是多么讨厌、害怕剃头。) 3.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有你的,老弟。 (拍三下肩膀,可以看出“我”对小沙的赞许和内心的高兴 4.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 一堆头发。 (动作描写,“嚓嚓两剪刀”写出了“我”剪头发干脆利落。)

5.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坑坑洼洼”“像层层梯田”写出了头发被剪得非常糟糕。) 背诵《溪边》 天生胆小四“怕” 吃尽苦头 小沙怕剃头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付双倍钱童年趣事 爽快答应 “我”摆出架势坑坑洼洼 动作熟练层层梯田 随意乱剪 这篇课文讲述了表弟小沙因为怕去理发店剃头,央求“我”给他剃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剃头大师”,却把小沙的头剃得乱七八槽的有趣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描写的有趣的童年生活。 运用铺垫的手法。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件事情发生前,预先布置、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的写作手法。 示例 本课中先写表弟小沙的天生胆小,尤其是细致描写了小沙怕剃头的表现和原因,目的是为后文写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表现“我”当“剃头大师”的趣事做铺垫。

苏版语文(河南)初二上册教案:19蝉

苏版语文(河南)初二上册教案:19蝉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体味拟人 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难点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 蝉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昆虫?(蝉)这是唐代虞世南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蝉的高洁品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蝉的有关知识的说明文——?蝉?。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1.认识生字 金蜣(qiāng)罅(xià)隙蚊蚋(ruì)喧嚣(xiāo)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蝉的地穴〞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感觉到作者对蝉怎样的情感态度? 对蝉的喜爱,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精读〝蝉的地穴〞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地穴口的情形、地穴内部的情形、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三个方面。 (2)文中称呼蝉为〝统治者〞〝矿工〞〝铁路工程师〞等,有什么作用? 这是拟人手法。称呼〝蝉〞是〝统治者〞说明了蝉多,声音响。称蝉是〝矿工〞〝铁路工程师〞说明了蝉挖掘隧道地穴时聪明,有智慧。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3)8—11段写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默读,回答以下问题。 ①请复述蝉的蜕皮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9 剃头大师【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形声字记忆,“剃”;根据组词记忆生字,“执着、否则、仇人、习惯、受刑、代替、厘米”;联系生活记忆生字,“骂、摸”。 写字:“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仇、付、倍、件”为同部首的字;“胆、 理、泡”都是左窄右宽;“鬼”为独体字,须注意它的首笔是短撇;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 点;“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注意上大下小。 2.朗读教学 本文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采用随文识字法,认读生字。同时,重点 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辅助朗读,体会人物心理,读好句 子。 3.语言运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换词、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 语言的生动、风趣。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时,既要联系上下文,也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夺、骂”等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害人精”又是谁呢?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从题目直接导入新课,读好生字“剃”,大致了解“大师”的意思,再围绕题目“剃头大师”大胆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课件出示句子,读准加点字字音。 课件出示 ●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19 剃头大师(教案)

19剃头大师 文 本 分 析 课文讲述了“我”给不喜欢剃头的小沙剃头的一则有趣的故事。小沙天生胆小惧怕剃头,只有一位耳朵不太好使而听不见小沙反抗的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为了摆脱老师傅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找“我”来给他剃头,“我”变成了一位“剃头大师”……结果却是给小沙把头发剃的坑坑洼洼,“我”的剃头水平与“剃头大师”这个称号产生了极具戏剧性的强烈反差。 本篇描写的童年趣事,表现了童年的天真、无邪,也符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但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可根据情节的进展来将课文进行层次划分,要引导学生以“听故事” 为促,来不断深化对童真童趣的感知;同时,教师也要以“讲”内化,对于理解文章题目、文章写法等难点上进行归纳讲解和引导。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剃、执、否”等13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等12个字, 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感受这则故事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体会到童年做的傻事也是趣 事。 教 学 重 点 理解文章主题, 感受童年生活的童 真、童趣。 教 学 难 点 1.理解“剃头大师”题目的 意义。 2.把握老剃头师傅和“我” 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1.认识“剃、执、否”等13个生字,学会“表、胆、鬼”等12个生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划分课文层次,把握故事情节,初步体会人物感情。 通过层次划分,整体感知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童年趣事,引出课文。 导语:同学们,你们有做过一些有趣的“傻”事吗?我听说有同学在冬天的时候害怕鱼缸里的金鱼被冻坏了而往鱼缸加开水,也有同学将鸡蛋放进暖烘烘的被窝里想孵出小鸡。大家仔细回忆回忆你们有过这些经历吗?(学生自由交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描述的也是这样一件有趣的“傻”事,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是傻事,为什么又会有趣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故事课堂。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想法? 预设:剃头大师是谁?课文为什么要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字记词 1.介绍作者。 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作品600多万字,其中包括《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调皮的日子》《逃逃》《小丫林晓梅》《小香咕系列》和《会跳舞的向日葵》等50多部作品。作品先后50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圈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挑选自己觉得比较难读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指点朗读。 (3)试着概括全文内容。 3.检测自读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

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这一层次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时按实物发展顺序进行的。第7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8-9自然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0自然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19.蝉(法布尔)优秀教学设计

19.蝉(法布尔)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说明思路。 2.品析文章语言,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感受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体会他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说明性文章,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圈点批注法,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初步培养,八年级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蝉的成虫或蝉蜕,但对蝉的具体成长过程不够了解。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丰富蝉的知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析词句,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难点:感受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体会他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学生在学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学案,汇总学生问题,微调教学内容;师生搜集关于法布尔和蝉的课外资源。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谁还记得这是小学学过的哪篇课文的插图?(《蟋蟀的住宅》)作者是谁?(法布尔)出自哪部名著呢?(《昆虫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选自《昆虫记》的文章——《蝉》。 【活动一】借图理文,感知内容 1.思考:围绕两个小标题,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说一说各部分分别介绍了蝉哪些方面的习性? 学生分组交流,推选代表利用投影进行班内展示。教师展示有关蝉成长过程的图片。 2.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明确:第一部分“蝉的地穴”采用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顺序。第二部分“蝉的卵”采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采用对事物的观察进程顺序。 3.思考:按一般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介绍一种昆虫的生长过程时,先从卵到幼虫,再从幼虫到成虫。这篇文章却打破常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明确:一方面蝉在地穴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这样写不落俗套,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更主要的是,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这样安排说明顺序旨在突出蝉的生长艰难,“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赞颂生命的意义。 教师提示学生: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蝉的幼虫通常会在土中待上3年、5年,更长一些的达到17年。这些数字一般为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少,蝉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其它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 【活动二】对比阅读,理解写法 教师出示“百度百科”中介绍蝉的说明性文字。请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比较课文与这段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