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pdf

辛亥革命博物馆pdf
辛亥革命博物馆pdf

中国,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 CADI

建筑师:CADI

地点:中国武汉

总建筑师:Lu Xiaoming, Ye Wei

设计组:Lu Xiaoming, Ye Wei, Guo Lei, Ding Mao, Li Mingyu, Cai Xiaopeng, Wen Siqing, Wang Xin, Shao Guofen, Zhang Hao, Hu Wenjin, Lei Jianping, Sun Yanbo, Liu Bin, Ou Yangjian

面积:22138.0 sqm

年份:2011

摄影师:Zhang Guangyuan

文字来自建筑师。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座主题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纪念爆发于武昌的辛亥革命100周年。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南轴线上,它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先生铜像、黄兴拜将台和武昌首义纪念馆共同组成了首义广场星光熠熠的文化符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由一个大厅、5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组成,集展览、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众多功能于一身。它在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所有博物馆当中,是规模最大、展览技术最佳、再现场景最丰富以及参观指南系统最完整的一家。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始于2009年8月,竣工于2011年9月,自从2011年10月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已累计吸引游客136万人次。它不仅是首义广场崭新的文化地标,也是国内外游客欣赏武汉文化和感受武汉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的主要展品——从辛亥革命到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由五个部分组成:晚清时期的中国、革命的起源、武昌首义、共和国成立,以及自1911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整个世纪中的变迁。博物馆共展出了428件/套文物、694张历史照片、27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再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12件艺术品和20多件媒体展品,从多个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革命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文化走廊和三角形构成

一条结合了城市和景区文化的文化走廊,由黄鹤楼与蛇山炮台组成,呈正三角形构图。这种等边三角形本身就在提醒人们保持积极向上和进取的生活态度,也呼应了辛亥革命精神。

互动和开放的公共空间

博物馆与部分后退的红楼北部相呼应,和U形的红楼综合建筑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外形上产生了互动,表明了对于上个世纪的历史回声和联系。不遗余力地将这座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友好和开放的公共空间。

建筑物的连通性延伸了首义文化区域的南北轴线,并建立了通往此处的入口。沿着楼梯走,市民可以穿过博物馆,与建筑享受更紧密的联系,也感受到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更为密切的关系。

高度统一的形式和结构

在这里采用了折板和钢架结构。建筑外部的三角形斜柱不仅是外部幕墙的支撑,也是整个建筑的垂直支撑。这种统一的设计形成了规则却无需使用柱子的展厅和公共空间,并最终实现了建筑和结构之间的完美统一。

适宜的空间结构设计

在折板和钢架组件方面,使用了控制线与节点详图,这为钢结构的施工节约了45天的时间。为组成空间,采用相互连接的焊接接头来连接所有的折板和钢结构,比起使用铸铁接头,不但缩短了工期,还节省了18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

弘扬首义精神

辛亥革命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轮廓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特点。高台大屋顶结构完美地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双屋顶”和“挑檐”;从几何方面来看,升起的外墙意味着“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正三角形的建筑主题则蕴含了积极和创新的含义,表明了武昌首义的成功。

历史氛围的营造

在雕塑风格的外形之下,建筑给人以“果断、坚定、高大强壮”的视觉印象。外墙那自然雕琢、风化的纹理,给人一种“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建筑艺术效果,最终营造了一种意义深远的历史氛围。

再现楚国的魅力

建筑的外墙为红色,基础为黑色,不仅反映了博物馆的“革命性”与“黑暗”的对比,也表现了楚国时期的古典建筑“红色”与“黑色”的基调对比。

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空间

在设计中运用了空间叙事方法,试图以建筑设计语言对人们讲述辛亥革命这一特殊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从外面沿着台阶往下走,经过5.4米的高差进入大厅,引领观众完成了从喧嚣、宁静,到思考的心理体验。整个入口大厅坐落在缓坡上,有意在这里营造出了革命前夕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腥风血雨,向上走,进入二楼,游客可能会感受到革命的艰难发展时期;展厅和户外展区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接下来,游客会体会到革命的爆发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第三层是博物馆的最高层,南边有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人能够俯瞰整个南广场和紫阳湖,感受革命达到巅峰时刻的无尽荣耀。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用心去感觉”,他们的内心世界将得到升华。因而,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也是一次灵魂体验之旅。

用灯板做成的墙

为了创造自然雕刻的纹理,在内墙和外墙上使用了GR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面积达11000平方米。这面体量庞大的GRC外墙表面纹理一致但不规则,最大的隆起部分直径达25厘米,具有与众不同的雕塑风格,目前在中国尚无先例。与传统的天然石材相比,这里使用的材料特色是尺寸巨大、色彩丰富且可调节。此外,它保证了不规则纹理的连续性,从而更好地表达建筑的精神和特殊的艺术氛围。

节能低碳建筑材料

GRC板表面是由环保可再生材料制成的,也就是被遗弃的岩粉和道砟。其轻盈的自重和高性能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低碳和环保的特性让它能更好地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与大理石干挂外墙相比,GRC板减小了构件的尺寸。据统计,博物馆总共节省了约300 立方米混凝土和约160吨钢铁。

适宜的技术——绿色与节能

在设计上使用了适合当地气候的绿色和节能技术。中央空调由变频集成制冷站供电。在此,磁悬浮和所有变频技术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先河,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建筑的制冷系统比国家发布的节能标准还要节约50%的能源。

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

博物馆倾斜的北侧外墙被设计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由各种各样有着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折板组成。这个复杂的空间结构很难以传统设计工具与手段来精确地设计。

不规则形状所造成的“三维空间”的难处和不可复制的建筑外墙砖块在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之下得到了解决:RHINO、REVIT、CATIA、NAVISWORKS以及TEKLA,并最终实现了BIM技术和每个砖块精确的三维定位的集成。此外,利用三维模型的优点是容易想象,因而解决了设计复杂的空间这一难题。

辛亥革命博物馆

虽然身长在武汉这座有很多红色革命景点的城市,可是我却还没参观过其中任何一个,直至前天,才终于有幸参观了武汉的一个著名的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武汉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武昌首义。它除了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将中国引入世界近代文明的轨道之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场革命,为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甚至可以说,没有这场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诞生。中国***的创始人,几乎都参加过这场革命,有些还是革命的领导人与中坚。武汉因为与这场革命的血肉关系而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始于武昌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打响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枪,光复武昌,赢得全国响应,给封建**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最终成功**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得中国的历史得以发展前进,翻开新的一页。其次,辛亥革命**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于这场革命,使得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如之前的清王朝那样能控制全局的统治阶级,从而使侵华帝国主义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为中国今后的独立创造了条件。再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虽然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最终也没有完全彻底的取得成功,但是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并没有白费,至少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因此,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辛亥革命的辉煌成果,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成就,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将会永远在于史册,激励国人继续前进,激励国家繁荣富强!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那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听老师说过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心得 2010年5月23日,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远远观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种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它迎风飘扬,由鲜红的颜色和紧密围绕着的十八只五角星组成,叫做十八星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庄严肃穆。 感叹着这里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在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结束了参观,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最后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博物馆的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我们幸福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我们一份力量。 历史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准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从小事做起,为同学多做些事情,为班级多做些事情,为学院多做些事情,逐步真正融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当中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秉承下去,为党的不断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展厅使用情况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87平方米,分别为序厅、基本陈列厅(1-5号)和多功能展厅(6号)。二、序厅 序厅面积1072平方米,空高12.6米。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以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为专题的历史类专业博物馆。 主题: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胜利的起点。 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是中国近代社会走向共和的起点。 设计时应突出这个主题。 三、基本陈列 1-5号展厅为基本陈列厅,分别为1号展厅面积1535平方米,空高7.2米;2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3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4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5

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举办《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史陈列》。 1、陈列以文物和场景并重。文物包括实物(含复制品)、历史照片、文献档案、书刊等;场景包括艺术品(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图表、沙盘、模型等)和数字化多媒体等。 2、辛亥革命文物的展示。根据对武汉地区辛亥革命文物初步调查、筛选,可用于陈列的实物约360余件(不含历史照片),文字方案中仅列出一小部分。随着征集工作开展,数量将有较大的增加,设计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设计时应考虑全方位展示文物全貌,有个性,有创意,有动感。 3、场景等艺术品和多媒体数字化设计,请按文字方案中的提示要求,选择表现形式。设计单位可不受方案提示的限制,根据自己对方案内容的理解,设计符合内容要求的新颖的表现形式。 四、多功能展厅 6号展厅为多功能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空高7.2米。该展厅可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开馆之际,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0周年百名书画家画展。 设计时充分考虑展览的设施、设备。 五、在注重展厅内设计的同时,对展厅外及其环境也要作必要的思考。 六、请根据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设计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的馆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张潞璐2016023079 【论文摘要】: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关键词】;革命,共和,献身,铭记,反省 【正文】:三月中旬,在春雨之中,我们班为了响应团的号召,组织去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参观中我受益良多,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辛亥革命对于我来说只是书中的文字“中国封建制从此彻底崩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而辛亥革命后期更是被袁世凯夺取国家总理的位置。但我今天意识到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就更别谈后面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如今的新中国! 一、压迫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国内百姓哀鸿遍野,中国婴儿被用来贩卖,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等,

看了让人沉重,难过。中国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来拯救! 二、变革 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西方文化艺术作品大量输入中国,西方文化思潮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变革时代,中国话剧诞生。1902年,梁启超创办文学杂志《新小说》,首倡小说界革命。电影的出现,给予了中国人对域外风情的最直接的感受和观感,深深地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20世纪初,西洋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做了较大的创新。 不得不承认,在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的发展进程显著加速,中国人也开始真正放眼望世界,并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技术,一昧封闭、自我满足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只会被欺凌,甚至被吞并。只有赶上世界进程,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 三、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1日晚上,武昌风云涌动。许许多多的烈士们,他们有的是士兵,有的是农民,有的甚至是学生,他们在历史中将自己的身躯化作大河冲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我很佩服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在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还是无悔的走上这条道路。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广州东郊黄花岗。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党,用生命与热血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他们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

辛亥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 激动 终于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所在处,更让人开心的是只需就可领取免费的门票,这里环境很优美,花团锦簇,车水马龙,不仅如此,我还发现此地竟是真的鄂军都督府旧址,不是仿建的,又名红楼,很多位国家领导人都来此地参观,并留下自己的墨迹和照片,比如,还有我们现在的,还有诺贝尔得主丁肇中,当然与我们辛亥革命纪念馆遥遥相望的才是此行目的地,辛亥革命博物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地绝非平凡之地,那就是黄鹤楼也在背后遥望着红楼,与黄鹤楼相视的是长江大桥,名胜与古迹这么集中的一个地方,让我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激动和自豪感! 震撼 终于走进了博物馆,通过阅读博物馆的导游手册,知道了有五个展厅,我们先参观第一个展厅,一进去映入眼前的,便是极具震撼力的的类似谈判场面的用蜡像还原的真实人物和场景,后来得知这是辛丑条约的签订场景,这让我不断联想到中国签订的其他不平等条约,为国家的过去感到心痛和悲哀,不过想到自己如今身处如此豪华之所,能看到这样精细逼真的人物蜡像,我又不禁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此时此刻,今时今日,这样的场景,让我受到极大震撼! 感动 我不禁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随着接下来参观,我都忘记了自己身处哪一个展厅,

心中所含的是一种感动,强大的爱国主义能让人为之着迷,不顾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看来为自己的祖国赴汤蹈火是自己的使命。 敬仰 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少年时期的和成年之后的,少年时期的与母亲乘船前往檀香山,站立的少年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波光粼粼,我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成年时期的还原的是祖国同盟会成立的场景,昂首挺胸,右手举起,一副大人物风,在参观过程我有意识回忆老师讲课的容,老师说很有人格魅力,奔走海外游说,募集资金,开创国共合作,导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是时代的伟人!在此我不得不表达对自己的敬仰! 叹息 来到了黄花岗起义场景处,激烈的枪声震耳欲聋,一个个人才倒地,旁边附有的悲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在上课时我了解到这些人大多是海归精英,就这样葬送与敌人枪口下,难怪老师也发出如果这些人不死,而是好好的发挥他们的才干,中国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这简直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我无言以对,为他们英勇的行为致以崇高的敬意,也表示我的叹息! 感 观看完这些展厅,犹如获得一次新生,辛亥革命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了新的探索,并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繁荣,富

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位于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广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其大门的迎面可见的房屋主要由红砖砌成,故又有“红楼”之称。望着那刻满时间痕迹的红色的一砖一瓦,令人不由地感叹与敬畏:这便是历史,中国革命、崛起的历史。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其实,更深入去了解这段历史,会发现在10号那晚所打响的那一声响亮的“第一枪”之前所做的革命准备和发生的意外事故,令这一声枪响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偶然性。但是,它成功了。正是这一声枪响让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崛起的道路:废除了君主专制,中国不再由皇帝一个统治!这是个多么伟大,也是个多么重大的事件。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的男人纷纷剪掉了长长的辫子,女人们陆续解放小小的裹脚……是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向现代迈去,尽管路途阻力重重。 望着首义广场屹立着的孙中山铜像,那威武高大的身躯,目光深邃的双眼,仿佛就是用那满腔热血的身躯挡下阻碍我们走向崛起之路的一支支利箭,用那正视前方的明亮双眼告诉我们道路就在前方,毫不畏惧地往前走去吧。孙中山带着闪耀的思想结晶——三民主义,带领一众革命烈士发动了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再看看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以及革命勇士黄兴先生等人的事迹展览,我更加从心底发出了感叹:这便是中国人!他们不怕敌人不畏惧死亡,只害怕自己热爱的祖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继续灭亡,只害怕自己亲爱的同胞以后只能在欺压中沉沦。他们心中所惦记的都是他人,都是祖国的伟业。他们只凭着自己那顽强地令死神都惧怕的执念来反抗,反抗敌人的欺压,反抗欺压的命运!他们沉思,反思古今中外,凝聚各方的智慧结晶,得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方针与政策;他们呼喊,背起枪支弹药,瞄准四面的凶残敌人,杀出拯救中国、拯救同胞的道路与天地。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这片土地,他们多少人就从此长眠于这片土地,但是他们都没有退缩;是的,他们更加勇敢,他们扛起已牺牲的烈士的身躯,系上已失去的勇士的沸腾的灵魂,眼里迸发出更加激烈昂扬的光芒:中国要的是民主,要的是自由,要的是属于人民的祖国,要的是中国强大崛起的身影! 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是的,历史的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但是我心里明白,属于我的“革命”尚未结束,作为当代中国的新新人类,我必须勇往直前,心怀理想,为自己开创出光明的一片天,为身边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发出那即使渺小也重要的光芒。

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后的感受

参观地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心灵的抽搐 我不是导游,我不想重复导游词;我只是游客,我只想讲述我的感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辛亥革命,已过百年,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但当你静心呼吸时,他就会进入你的身体,汇入你的血液,融入你的灵魂。因为他已经化为空气,长存于世。 以前了解辛亥革命主要通过教科书,感觉很陌生,难以有很深的体会,因为毕竟没经历过。但是这么多年的积淀(学了很多年历史,学了很多年辛亥革命),终于在那一刻爆发,就是前一段时间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当时,我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愤慨不已、时而热泪盈眶。此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何缘故让他们这么的热衷于革命。其实也不用多想,但也不能不多想,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的是中国血,骨子里存的是中华魂。正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的一腔热血,将中国的历史推向进步,让后人敬仰。 早就听说红楼的存在,于是乎,今天下午,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路上。不知怎的,一路上脑中不断闪现电影《辛亥革命》中的片段,但当我真正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就那么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很美、很可爱(也许这两个形容词不是很恰当,但我就是想这样说,略带小孩的一种执拗),我认为美的人就是美的,不管在哪里,抑或是以什么样的一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眼前;可爱的人就是可爱的,无论何时何地与他相遇。他们美丽可以说是魅力,一种高尚人格的魅力;他的可爱可以说是执拗,一种对中国革命永不放弃的执拗。一生鞠躬尽瘁,奋斗于中国革命,忧国忧民,任劳任怨,他要的不是名利,只是国家的繁荣富强。望着今日富强的祖国,幸福的人民,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正是因为他是开心的、快乐的,所以他的雕像活了,至少在我的心中是这样。 “红楼”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是红砖。红色象征着破晓而出的红日,正因如此人们已习惯将红色与革命联系起来。红楼的红色代表着辛亥革命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但我今天看到的红色不是那么的积极,它此时在我眼中是辛亥革命中英烈的鲜血!鲜血!这一刻,我似乎灵魂出窍了,它飘荡于红楼的各个角落,我到处看着、望着、触摸着,我想尽可能地靠近他们,靠近他们的思想,靠近他们的心灵,靠近他们的灵魂。 我可能还是无法摆脱那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所以在参观时我总是想起那部电影中的情节,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件坏事,相反我认为只有先前强烈的冲击力,才能使这次参观有所不同,有些别样的感。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不知怎样说,怎样表达才会真实反映我的内心。也许是因为我想把它们藏于我心中,让我不断反思。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中国的近代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沉重,而更多的是一份警醒与反思。大学四年,一晃而过。现在大一生活就快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年中,你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我感觉我像浮萍,任风吹,任水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有幸去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辛亥革命在我的脑海中变得了生动了起来。以前也知道辛亥革命,但都是教科书上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意义等这些冷冰冰的文字,而我第一次对辛亥革命真正有所了解可能也仅限于辛亥革命的前奏黄花岗起义,其中林觉民写了一封《与妻书》,其中关于起义之民族大义当时让我很震撼,而今天又 让我对辛亥革命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到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我们的国父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凝视远方,注视着当今中国的发展。沿着历史的轨迹,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开始了在这浓缩了的历史河流中穿行、体验。最先解说员给我们解说的是鄂军都督府的来历,鄂军都督府纪念馆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10年。武昌起义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军政府会堂、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都是按照历史场景成列的。由于明年为辛亥革命一百年纪念日,所以没有机会上红楼的二楼参观,也没有看到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 这是此行一个小小的遗憾。馆内还有一些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

只有参观过辛亥革命纪念馆才能真正体会到辛亥革命的深刻意义,辛亥革命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辛亥革命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团体,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去抗争,只要你深入了解他们就会发现辛亥革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书上所说的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更有的是属于中国的铮铮傲骨与不屈的风骨,和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天下大义,甚至不惜放弃富裕的生活,抛妻弃子,就如同《与妻书》中“就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光阴荏苒,一百年转瞬即逝,今日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可否认辛亥革命为我们今日的成就奠定的基矗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应适时回望,铭记历史,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是中国变得富强起来,人民安居乐业,至少我不愿再看见一份“与妻书”。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最新篇)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 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 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

辛亥革命博物馆pdf

中国,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 CADI 建筑师:CADI 地点:中国武汉 总建筑师:Lu Xiaoming, Ye Wei 设计组:Lu Xiaoming, Ye Wei, Guo Lei, Ding Mao, Li Mingyu, Cai Xiaopeng, Wen Siqing, Wang Xin, Shao Guofen, Zhang Hao, Hu Wenjin, Lei Jianping, Sun Yanbo, Liu Bin, Ou Yangjian 面积:22138.0 sqm 年份:2011 摄影师:Zhang Guangyuan

文字来自建筑师。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座主题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纪念爆发于武昌的辛亥革命100周年。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南轴线上,它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先生铜像、黄兴拜将台和武昌首义纪念馆共同组成了首义广场星光熠熠的文化符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由一个大厅、5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组成,集展览、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众多功能于一身。它在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所有博物馆当中,是规模最大、展览技术最佳、再现场景最丰富以及参观指南系统最完整的一家。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始于2009年8月,竣工于2011年9月,自从2011年10月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已累计吸引游客136万人次。它不仅是首义广场崭新的文化地标,也是国内外游客欣赏武汉文化和感受武汉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的主要展品——从辛亥革命到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由五个部分组成:晚清时期的中国、革命的起源、武昌首义、共和国成立,以及自1911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整个世纪中的变迁。博物馆共展出了428件/套文物、694张历史照片、27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再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12件艺术品和20多件媒体展品,从多个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革命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距离上次去辛亥革命纪念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大概是因为夜深,想起孙中山先生了。 此时,中心花园正上演着1370,我害怕看了之后又感慨时间太快,于是淡 定地坐着,翻了翻那时去纪念馆拍的照片—— 那天下雨,我和西毒合撑着一把伞,走进了纪念馆。馆不大,却能不小心感 受到当年革命团体的那股热情。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结束帝制。其丰功伟绩 永垂青史!在这场革命中以浙籍志士为主体的光复会,是与兴中会。华兴会齐名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大批浙籍壮士,或是革命阵营中的舆论健将,其犀利精彩的文字是革命的义师先声;或是国内最早一批革命学术团体的创建人,这批团体成为汇集四方志士共图革命的基地;或是武装起义的组织者,他们所作的努力和牺牲,可歌可泣;或是闻名遐迩的革命实干家,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富有传奇色 彩的篇章……他们的业绩和品德,是留给后人及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他们的业绩,弘扬他们爱国爱民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使浙江人民受到自己前辈这种品德的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促进祖国建设,统一和繁荣昌盛。 上段话摘自馆内的前言。大概当年的革命都是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斗争的 吧。曾经的是是非非,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无从考证。我们只能通过那些泛旧的照片,已有的记载文字了解那些所谓的帝制和民主共和制。 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图。大概是因为没有舟山。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人说,当年英国要的是舟山群岛,只是慈禧那个老妇人乐意把香港给他们。不过,目前作为新区的舟山发展速度也还凑合。这叫什么?这就叫自力更生。 由于管理严密,我们无法搜集更多的照片,在馆内转了两圈就早早的出来了。其实我回头看了好几次这块牌匾,总觉得这些字不够霸气。即使馆虽小,也得霸气外露啊 雨一直细细地下着,像是迷路的孩子,一路都寻找着什么慰藉。 如今,革命英雄体魄不在,留下一座座雕塑,供后人观摩。其实,观摩什么呢?观摩人的模样,还是眼神,还是感受气魄。他们的眼神直直的盯着前方,似 乎有话要说。它饱含着革命同志不灭的爱国之情。 坐了一小时的车到的纪念馆,逗留了20分钟之后就撤回了金沙港。时间虽 然短,但其间的革命精神我们已深深领略到。 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在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中,

近代史实践报告参观革命纪念馆

寻访名人足迹、探索历史真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外实践报告 实践内容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工业设计一班 任课教师汪洪 实践时间2013/5/4

实践目的及意义:感受辛亥革命气氛,重温革命经典,了解历史,推崇烈士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让人们永远记住他们,学习他们,让他们的付出有所回报。缅怀烈士,发扬中国传统习俗,提醒我们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实践过程: 在来到武汉上大学前,对武汉的了解好像只有黄鹤楼、辣鸭脖、热干面、以及历史积淀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吧。家人送我来武汉上学的时候曾经去了久仰大名的黄鹤楼,殊不知辛亥革命纪念馆与之便只有一“路”之隔.这次去辛亥革命纪念馆才恍然,它就在这里啊!就像有时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许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达到了,却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或者失去了动力,与之擦身而过了。 这周六和室友姐妹四人踏上了去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征程!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可是阳光 着实有点太“明媚”了, 炙烤的感觉,经过一个多 小时的武汉公交“折磨”, 大家拖着汗津津的身体 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 地——辛亥革命博物馆,虽然都被晒得有点蔫蔫的,但是一看到“辛亥革命博物馆”几个大字顿感精神抖擞了起来!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依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旧址为一座西式两层楼房,因红墙红瓦,武汉人俗称“红楼”。我想它更深刻的是象征着红色的革命吧。 威武高大的孙中山铜像屹立在首义广场,那深邃的双眼似乎要引领着我们看向那个国势震荡的年代,那微启的双唇似乎要向我们传诵“三民主义”,那整齐的中山装也正向我们展示那个年代的风采。曾有人说:没有人能像孙中山那样,受到中华民族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的尊敬与爱戴。一位那手术刀的医生成为世 界最古老民族中国的第一任民选总 统,他的国际化视野具备广泛的影响 力,为世界所瞩目。现在就让我们在 孙中山的眸中回顾那改变历史的一次 重大改革。 新馆修的十分的宏伟气派,红色 的主体颜色彰显着革命独特的魅力, 整体造型显的大方又不失严肃的感觉。第一展厅是讲晚清中国。此时的中国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已经摇摇欲坠,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设 计方案国际征集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for Xinhai Revolution Museum and South Axis Area of Wuchang Uprising 资格预审申请书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 规划设计项目名称: Project Name of Planni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机构(盖章): 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Name of Application (Stam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Attorney (Signature or Stam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Date): _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 日

报名表Application Form

Project 1

简述项目名称和地点/所承担的设计内容Brief Description of Project and Design Assig nment 合同完成情况和获奖情况Con tract Performa nee and Awards Received 客户/业主情况Clie nt In formation 参加人员及其分工Brief Summary of the Taskforce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 Project 2 Project 3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r/n 感叹着这里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在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r/n 结束了参观,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最后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博物馆的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我们幸福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我们一份力量。/r/n 历史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准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从小事做起,为同学多做些事情,为班级多做些事情,为学院多做些事情,逐步真正融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当中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秉承下去,为党的不断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r/n 【相关文章】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感/r/n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十三周周日我们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系的同学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敬重的打量有些泛黄的照片,虔诚的观看珍贵的视频,仔细的聆听那些铿锵有力的声音,心中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r/n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以及封建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的黑暗。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活动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活动总结 篇一: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报告总结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报告总结 时间:20XX年5月20日 组员: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一班邱雪琦吴珍霞卢珊珊廖应霈 正文: 在这个物质生活盖度发达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会在闲暇时刻去瞻仰此处,去体会当时兵荒马乱的纷争与血色,英雄的豪气呢?历史硝烟战火在我们参观博物馆的此刻浮现在我脑海中。检票口的人群中的话不多,好像在衬托这里的肃穆。进而使人想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 辛亥革命博物馆算是武汉的新地标之一,这座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建筑,正对红楼而立,是武昌阅马场一道新的风景。游武汉的话不来这里着实可惜,不仅仅是因为这坐建筑的展品吸引人,更是因为,如果你不了解一座城的历史的话,你很难感同身受的去了解这里的人,这里的

生活还有这里的习惯。 第一站:第一展厅 包括晚清中国和革命原起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武昌阅马场,红楼的斜对面。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感受辛亥革命历史,对普通游客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参观学习历史的机会。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主要展厅有五个,每个展厅都反映辛亥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和辛亥百年五个大的主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里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复原历史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站:第二展厅 包括革命原起和武昌首义 参观完第一展厅之后出来,上楼梯来到第二层继续参观第二展厅。第二展厅的主题是革命原起,主要介绍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各地的革命团体运动,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思想家创办革命刊物,黄花岗起义,以及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创刊宣传革命,比如民报、湖北学生界等。 第三站:第三展厅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的感想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后的感想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站在阅马场的北端远远望去,我们发现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座红色楼房,武汉人习惯把它叫做“红楼”,这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们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讲解人员告诉我们,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前往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这些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前,大家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馆内收集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千余件历史文物和上万张历史照片,不仅使大家大饱眼福,同时也更加直观地反映了那段历史。那些独具民国特色的物品记录下了那个短暂而又变幻的瞬间,墙上的黑白照片表彰着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我们的眼前不断涌现我们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特别是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或热烈讨论,或拍照留恋。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作为,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才会有我们今天这安稳的生活。“武汉保卫战”是辛亥革命期间爆发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能取得成功,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挡刀枪,用热血洒满大地换来的。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灵魂是永远存在的!他们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站在“红楼”上,回顾辛亥革命的光辉历程,我们更加深刻怀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他们崇高的精神,将永远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