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陶瓷墨水技术

科技成果——陶瓷墨水技术

成果简介

陶瓷墨水就是含有某种特殊陶瓷粉体的悬浊液或乳浊液,通常包括陶瓷粉体、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利用PÜHLER纳米研磨机可将无机颜料喷墨技术功能性的陶瓷墨水打印在陶瓷砖上,实现建筑陶瓷的个性化和功能化。

技术原理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高溶度ZrO2陶瓷墨水。反相微乳液制备陶瓷墨水,得到粒度均匀的纳米微粒和最大溶水量时的最佳组分配比,乳化效果最好,溶水量佳。同时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出了非水相ZrO2陶瓷墨水。成型后快速干燥,获得均匀、致密堆积的陶瓷坯体。此方法通过设计体系的组成,绘制不同组分配比和不同温度时的体系拟三元相图,计算出最佳组成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的控制范围。陶瓷墨水透明稳定,目前质量浓度可达到1.4%,粒度20nm左右,高度分散,表面张力、粘度等指标均满足间歇式喷墨打印机的技术要求。

应用前景

相比丝网印刷和辊筒印刷技术,喷墨印刷拥有着生产流程更简单、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花色纹理更加逼真丰富的有点。陶瓷喷墨打印成型技术是一种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于陶瓷成型中的新技术。它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多层打印逐层叠加制出三维陶瓷坯体。它在复杂单体陶瓷制造、有序成分复合材料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造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按中国陶瓷喷墨打印机最终市场容量3000台,当前陶瓷墨水平均价格13万元/吨,每台陶瓷喷墨打印机机使用的墨水量8-12吨/年来计算,未来国内陶瓷墨水市场价值为31.2-46.8亿元/年。

适用范围

喷墨印刷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瓷片、全抛釉、仿古砖、微晶石、薄板等产品中。

合作方式技术合作、专利转让

陶瓷成型技术

陶瓷成型技术 摘要: 成型技术是制备陶瓷材料的一个重要环节。陶瓷制造经历数千年历史,直到20世纪中叶因为烧结理论的创立获得了飞速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超细粉体制备和表征的发展,促使陶瓷工艺第二次大发展。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型工艺技术没有突破.压力成型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本文评述了国内外陶瓷现代成型技术,讨论了上述成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关键词:陶瓷, 成型, 技术,进展 一引言 成型工艺是陶瓷材料制备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应用和价格[1]。过去,陶瓷材料学家比较重视烧结工艺,而成型工艺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不被人们所重视。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在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中,除了烧结过程之外,成型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缺陷(如不均匀性等)仅靠烧结工艺的改进是难以克服的,成型工艺已经成为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部件的关键技术,它对提高陶瓷材料的均匀性、重复性和成品率,降低陶瓷制造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回顾了陶瓷成型方法的发展及技术特点。 二成型方法 1 胶态浇注成型[2] 胶态浇注成型是将具有流动性的浆料制成可自我支撑形状的一种成型方法。该法利用浆料的流动性,使物料干燥并固化后得到一定形状的成型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①注浆成型(Slip Casting) 是将浆料注入具有渗透性的多孔模具(如石膏)中,模具内部的形状即为所需要的素坯形状,利用多孔模具的毛细管力而使液体排除,从而固化。注浆成型的模具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吸水性好,吸水速度适中。注浆成型工艺成本低,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但成型形状粗糙,注浆时间较长,坯体密度、强度也不高。80年代中期,人们在传统注浆成型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产生了新的压滤成型(Pressure Filtration)和离心注浆成型(Centrifugal Casting),借助于外加压力和离心力的作用,来提高素坯的密度和强度,而且几乎不需要使用有机添加剂,因而避免了注射成型中复杂的脱脂过程,但由于坯体均匀性差,因而不能满足制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陶瓷材料的要求 ②流延成型(Tape Casting)〔1-2〕 也称带式浇注,或刀片法(Doctor-blade)。它是将粉料与塑化剂混合得到可流动的粘稠浆料,然后将浆料均匀地流到或涂到转动着的基带上,或用刀片均匀地刷到支撑面上,形成浆膜,干燥后得到一层薄膜,带膜厚度一般为0.01-1mm。60年代中期,由Wentworth等首次将流延法用于铁电材料的浇注成型。此外,它还被广泛用于多层陶瓷、电子电路基板、压电陶瓷等器件的生产中。 随着工业上对更大尺寸、更复杂形状陶瓷零部件需求的不断提高,用注射成型等传统的成型技术来制造已难以实现。它们都受到来自部件壁厚和复杂程度等方面的严重限制。围绕提高陶瓷材料的均匀性和可靠性问题,人们在传统成型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并在9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目前研究最活跃的两种成型方法是注凝成型和直接凝固注模成型,此外还有胶态振动注模成型、温度诱导絮凝成型等,原位凝固成型工艺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③注凝成型(Gel Casting)

科技成果——陶瓷墨水技术

科技成果——陶瓷墨水技术 成果简介 陶瓷墨水就是含有某种特殊陶瓷粉体的悬浊液或乳浊液,通常包括陶瓷粉体、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利用PÜHLER纳米研磨机可将无机颜料喷墨技术功能性的陶瓷墨水打印在陶瓷砖上,实现建筑陶瓷的个性化和功能化。 技术原理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高溶度ZrO2陶瓷墨水。反相微乳液制备陶瓷墨水,得到粒度均匀的纳米微粒和最大溶水量时的最佳组分配比,乳化效果最好,溶水量佳。同时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出了非水相ZrO2陶瓷墨水。成型后快速干燥,获得均匀、致密堆积的陶瓷坯体。此方法通过设计体系的组成,绘制不同组分配比和不同温度时的体系拟三元相图,计算出最佳组成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的控制范围。陶瓷墨水透明稳定,目前质量浓度可达到1.4%,粒度20nm左右,高度分散,表面张力、粘度等指标均满足间歇式喷墨打印机的技术要求。 应用前景 相比丝网印刷和辊筒印刷技术,喷墨印刷拥有着生产流程更简单、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花色纹理更加逼真丰富的有点。陶瓷喷墨打印成型技术是一种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于陶瓷成型中的新技术。它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多层打印逐层叠加制出三维陶瓷坯体。它在复杂单体陶瓷制造、有序成分复合材料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造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按中国陶瓷喷墨打印机最终市场容量3000台,当前陶瓷墨水平均价格13万元/吨,每台陶瓷喷墨打印机机使用的墨水量8-12吨/年来计算,未来国内陶瓷墨水市场价值为31.2-46.8亿元/年。 适用范围 喷墨印刷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瓷片、全抛釉、仿古砖、微晶石、薄板等产品中。 合作方式技术合作、专利转让

3D打印技术及行业介绍

3D打印 3D打印 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简介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与传统制造业通过模具、车铣等机械加工方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削以最终生产成品不同,3D打印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通过对材料处理并逐层叠加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这种数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工艺、不需要庞大的机床、不需要众多的人力,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便可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使生产制造得以向更广的生产人群范围延伸。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古代中国手工业与科技成果

古代中国手工业与科技成果 古代中国手工业与科技成果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手工业和科技成果在世界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科技成果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巨大发展。以下将详细介绍古代中国手工业和科技领域的成果。 一、农业领域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农业技术也是一门重要的科技领域。古代中国农业领域的成果丰富多彩,其中最突出的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 水利工程: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成果极为突出。诸如灌溉、水库、水道、水门等等工程的出现,使得中国农业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其中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大运河”和“漕运”。这些水利工程的发展,不仅使得江南、北方等地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粮食储备,在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时保障了国家的稳定。 2. 种植技术:古代中国种植技术的成果丰富多彩,有许多优秀的种植方案、栽培技巧等等,不仅使得农民能够高效地种植庄稼,同时也提高了产量。例如,古代中国最为经典的“三年不毁”土法种植方法,使得湿润地区的稻作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用石灰和石膏配合的施肥方法等等。

3. 收割技术:古代中国的收割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进步,例如理出秸秆、取小麦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储存质量和产量。 4. 养殖技术:古代中国的养殖技术在世界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技术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出色的创新。例如,唐朝时期,庄稼牧医局(即动物医疗治疗)出现,使得家 畜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保护和维护。同时,还有蚕种的选育和养蚕技术等等。 二、冶金工业 在古代中国,冶金工业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工业。在冶金工业领域,古代中国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铜铁冶炼技术:古代中国的铜铁冶炼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很高的知名度。例如铜制品、青铜器等,都是古代中国冶金工艺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在铸铁方面,古代中国也有很高的成就。例如,周代时期的铜鼎和铜器等等,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冶金工艺水平。 2. 煤炭开采技术:古代中国的煤炭开采技术也较为发达。在上述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古代中国的煤炭开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在唐代,煤炭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使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还启用了矿井十行制度、派驻场长等等方法,使得煤炭产能大幅提高。

精密陶瓷技术的应用

精密陶瓷技术的应用 一、简介 精密陶瓷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由于其独特的特性,精密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本文将重点介绍精密陶瓷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二、精密陶瓷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1. 半导体制造:精密陶瓷常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零件,如半导体芯片的基板。其高温稳定性和优异的绝缘性能可以保证半导体器件的稳定工作。 2. 陶瓷封装:精密陶瓷常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如陶瓷封装的电容器和电阻器。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低介电常数使得电子元器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精密陶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 人工关节:精密陶瓷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的制造中,如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其优异的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提高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牙科修复:精密陶瓷常用于牙科修复中,如全瓷牙冠和瓷贴面。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观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外观。 四、精密陶瓷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 气动轴承:精密陶瓷常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气动轴承中。其高温稳定性和低摩擦系数使得气动轴承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寿命。 2. 热隔热板:精密陶瓷常用于航天器的热隔热板中。其低导热系数和耐高温性能可以有效隔热,保护航天器的结构和设备。 五、精密陶瓷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精密陶瓷常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和阳极材料中。其高离子传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可靠性。 2. 光伏电池:精密陶瓷常用于光伏电池的封装和衬底材料中。其优异的耐候性和光学性能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六、结语 精密陶瓷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拓展着各个领域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精密陶瓷的性能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信在未来,精密陶瓷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成果——利用陶瓷原料尾矿生产生态环保透水砖项目

科技成果——利用陶瓷原料尾矿生产生态环保透水砖项 目 背景: 陶瓷产业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数千亿元。然而,随着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陶瓷原料尾矿。陶瓷原料尾矿的处理问题成为制约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地面被铺设了不透水的材料,导致城市雨水难以渗透,引发城市雨洪和水资源浪费问题。 概述: 为了解决陶瓷原料尾矿处理问题和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我们发起了一个利用陶瓷原料尾矿生产生态环保透水砖的科技项目。这项科技成果通过创新的技术方法,将陶瓷原料尾矿转化为透水砖材料,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技术原理: 透水砖是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表面径流,增加土壤滞留和水的自然入渗,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包括: 1.尾矿分选技术:通过高效的分选设备将陶瓷原料尾矿进行分离,得到优质的原料。 2.砖体制造技术:采用特殊的制砖工艺,将分选后的陶瓷原料尾矿与其他透水材料进行配比,制造出具有透水性能的砖材。

3.砖体结构设计:设计砖体的结构和孔隙率,以达到适当的透水性能 和强度要求。 项目特点: 1.资源化利用:通过将陶瓷原料尾矿转化为透水砖材料,实现了对原 料尾矿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尾矿的排放和 环境污染。 2.环境保护:透水砖的使用可以减少城市的水资源浪费,改善城市的 水环境,防止城市雨洪的发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增加陶瓷产业附加值:传统陶瓷产业一直以低附加值的方式存在, 通过利用尾矿生产透水砖,可以为陶瓷产业增加附加值,提升行业竞争力。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环保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透水砖作为一种 生态环保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透水砖 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对于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水 环境有着广泛的需求。 结论: 利用陶瓷原料尾矿生产生态环保透水砖的科技项目,不仅解决了陶瓷 产业尾矿处理和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问题,还推动了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具有较高的市场前景,有望在环保建 材领域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浅谈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

浅谈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陶瓷行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瓷器工艺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缺乏资金支持、研发团队建设不足、技术成果转化不畅、行业竞争激烈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拓宽技术应用渠道、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增强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得到解决。 二、传统瓷器工艺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现在市场对于瓷器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瓷器工艺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与节奏更加快速、品牌与服务等以服务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并不相符,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加快瓷器工艺的发展。 三、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陶瓷行业能够进行技术创新的瓶颈之一就是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瓷器企业都无力承担这一代价,无法进行技术研发和翻新,因此需要引导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增加对于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四、研发团队建设不足 陶瓷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往往缺乏完善的研发团队建设。优秀的研发团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技术成果转化不畅

即使瓷器企业成功研制出了新的技术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却不能很快转化为市场效益。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与市场研发能力不足、缺乏与市场自主协作及管理等方面有关,因此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转化能力,同时反观市场,加强市场领导力的引导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陶瓷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针对陶瓷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应当提高企业自身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并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二、拓宽技术应用渠道 增强技术应用能力,需要将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相结合。应从技术落地、加快转化、持续创新等方面入手,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相结合、形成产学研联合等模式,实现技术与市场与生产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三、加强技术人才培养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培养出具有研发能力、市场经验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动技术与市场间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技术人员与市场之间的沟通。 四、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在建立技术翻译机制、市场牵引机制、投资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要实施专业化服务,加强对于技术成果的营销、宣传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实施技

2023年陶瓷墨水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陶瓷墨水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本文将对陶瓷墨水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以分析该行业的市场情况、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为行业企业提供参考。 一、行业概述 陶瓷墨水是一种专门用于喷印陶瓷材料的墨水,主要由颜料、树脂、助剂、稀释剂等组成。随着陶瓷材料在家居装饰、建筑装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陶瓷墨水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目前,陶瓷墨水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陶瓷烧制行业、建筑装饰行业、家居饰品行业等。 二、市场情况 1、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陶瓷墨水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陶瓷行业需求的增加,陶瓷墨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市场竞争 目前,陶瓷墨水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品牌和厂家。其中,主要的品牌包括法乐第、凯柏盛、富彩、美之图等。这些品牌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3、市场价格 陶瓷墨水的价格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陶瓷墨水市场价格较为合理,产品质量也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三、发展趋势 1、技术革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陶瓷墨水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和改进。未来,陶瓷墨水的研发重点将在提高颜料、树脂等材料的稳定性和耐光性、增加色彩的鲜艳程度、提高喷印精度和速度等方面展开。 2、市场细分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化,陶瓷墨水市场将以不同的细分领域为划分。例如,陶瓷卫浴行业、家居饰品行业、建筑装饰行业等,不同领域对陶瓷墨水的要求和用途不同,因此,陶瓷墨水厂家需要做好产品的定位和市场细分化。 3、绿色环保 未来,陶瓷墨水行业将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产品将要求更加环保和健康。因此,陶瓷墨水厂家需要积极研发和应用环保型陶瓷墨水,为市场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陶瓷喷印产品。 四、未来前景 目前,我国陶瓷墨水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和需求将不断扩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陶瓷墨水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因此,有关企业应紧抓市场机遇,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喷墨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其在PCB字符中的应用优势

喷墨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及其在PCB字符中的应用优势喷墨打印及其发展趋式 1.1 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历史 喷墨打印技术主要经历了连续喷墨打印技术、热泡式喷墨打印技术和压电式喷墨打印技术三个阶段。而喷墨打印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也相应推动了工业喷墨打印头的进步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墨滴形成及其在电场运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连续喷墨打印理论逐步形成并开始进入应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连续喷墨打印头。20世纪80年代,热泡式打印原理被发现。随后热泡式喷墨打印技术得以完善并出现了热泡式喷墨打印头。20世纪90年代,随着压电式喷墨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开始逐步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压电式喷墨技术是将许多微小的压电陶瓷放置到打印头喷嘴附近,压电陶瓷在两端电压变化作用下具有弯曲形变的特性,当图像信息电压加到压电陶瓷上时,压电陶瓷的伸缩振动变形将随着图像信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并使墨头中的墨水在常温常压的稳定状态下,均匀准确地喷出墨水。压电喷墨技术具有墨点形状规则、没有溅射、墨点大小可控、喷射速度可控、定位准确、可以选用更多化学成分不同的墨水、腐蚀机会减少、喷头寿命延长等优点,还可以采用颜料墨水,防止紫外线照射时所引起的变色和褪色现象。陶瓷压电式喷印系统几乎可以打印任何种类的墨水,包括水溶性、溶剂性和上面所述的加温固态喷墨。2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PCB文字工艺的优势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PCB文字工艺和传统工艺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缩短流程,固有技术难点的有效克服和绿色环保。 2.1 喷墨打印技术和传统丝网印刷工艺流程对比 喷墨打印技术和传统网版印刷工艺流程如下图1和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网版印刷工艺需要绷网、印刷及烘烤等13道工艺,而喷墨打印技术仅需要喷墨打印及烘烤等4

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成果总结

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成果总结 2023年,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成果总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陶瓷工艺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创新。一个国家在陶瓷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不仅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工艺智慧,也关系到其在世界制造业中的竞争力。在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之后,我国的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为我国的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方面,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在基础研究方面,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入研究了有关陶瓷工艺的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为陶瓷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陶瓷材料方面,我国持续加强陶瓷原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陶瓷原材料产业的突破。 在陶瓷生产技术方面,我国也在积极地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被引入陶瓷工艺的生产过程中,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也集中在如何更好地保留和发扬传统技艺方面。通过保留传统的手工工艺、借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探索新型工艺等方式,不断地发掘和创新陶瓷工艺生产技术,从而使得传统的陶瓷工艺更为精妙和完美。 在陶瓷工艺应用方面,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和创新陶瓷工艺的应用领域。陶瓷材料的广泛应用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例如建筑、瓷砖、厨卫、工业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陶瓷的身影。随着设计以及美学的发展,陶瓷工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拓展,这些不断的创

新使得陶瓷的应用范围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陶瓷工艺教育方面,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陶瓷工艺的教育体系,加强陶瓷工艺的专业能力培养。各大陶瓷工艺院校和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改进,逐步构建了全面而稳定的陶瓷专业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为我国的陶瓷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也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预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陶瓷工艺专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还将不断增加,为我国的陶瓷工艺产业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

一、纳米科技诞生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梦想。七十年代,科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纳米科技的构想。1974年,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2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类首次在大气和常温下看见原子,为我们揭示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 二、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 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人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纳米科技是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它是指在1~100nm尺度空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三、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现状及应用 1)现状 目前在欧美日上已有多家厂商相继将纳米粉末和纳米元件产业化,我国也在国际环境影响下创立了一些影响不大的纳米材料开发公司。美国2001年通过了“国家纳米技术启动计划(National Technology Initiative)”,年度拨款已达到5亿美圆以上。美国科技战略的重点已由过去的国家通信基础构想转向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布什总统上台后,制定了新的发展纳米技术的战略规划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培养80万名纳米技术人才,纳米技术创造的GDP要达到万亿美圆以上,并由此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2003年,在美国政府支持下,英特尔、惠普、IBM及康柏4家公司正式成立研究中心,在硅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纳米芯生产线。许多大学也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在商业上,纳米技术已经被用于陶瓷、金属、聚合物的纳米粒子、纳米结构合金、着色剂与化妆品、电子元件等的制备。 目前美国在纳米合成、纳米装置精密加工、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基础理论等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在涂层和新仪器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尤里卡计划”中就将纳米技术研究纳入其中,现在又将纳米技术列入欧盟2002——2006科研框架计划。日本在纳米设备和强化纳米结构领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日本政府把纳米技术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4大重点领域,加大预算投入,制定了宏伟而严密的“纳米技术发展计划”。日本的各个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界也纷纷以各种方式投入到纳米技术开发大潮中来。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将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投资上亿元用于有关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项目。但我国的纳米技术水平与欧美等国的差距很大。目前我国有50 多个大学20多家研究机构和300多所企业从事纳米研究,已经建立了10多条纳米技术生产线,以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100多个,主要生产超细纳米粉末、生物化学纳米粉末等初级产品。 2)应用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性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报刊上,经常出现“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这种名词。什么是“纳米材料”呢?通俗一点说,就是用尺寸只有几个纳米的极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材料。1纳米为10亿分之一米,用肉眼根本看不见。但用纳米颗粒组成的材料却具有许多特异性能。因此,科学家又把它们称为“超微粒”材料和“21世纪新材料”。而纳米材料并非完全是最近才出现的。最原始的纳米材料在我国公元前12世纪就出现了,那就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墨,墨中的重要成分是烟。实际上,烟是由许多超微粒炭黑形成的,而制造烟和墨的过程中就包含了所谓的纳米技术。 1984年,一位德国科学家格莱特(Gleiter)把一些极其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金属粉末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压制成一个小金属块,并对这个小金属块的内部结构和性能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种金属竟然呈现出许多不可思议的特异的金属性能和内部结构。他制出的这种材料的特殊性在于,一般的物理概念认为晶体的有序排列为物质的主体,而其中的缺陷、杂质是次要的,要尽力除去。格莱特把物质碾成极小微粒再组合起来,实际上是把界面上的缺陷作为物质的主体,由微小颗粒压制成的金属块是一种双组元材料,有晶态组元和界面组元,界面组元占50%,在晶态组元中原子仍为

原来的有序排列,而在界面组元中,界面存在大量缺陷,原子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当把双组元材料制到纳米级时,这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就构成了纳米材料,由此开始了对纳米材料及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 1987年,德国和美国同时报道制备成功二氧化钛纳米陶瓷(颗粒大小为12纳米),这种陶瓷比单晶体和粗晶体的二氧化钛陶瓷的变形性能和韧性好得多。例如,纳米陶瓷在180℃下能经受弯曲变形而不产生裂纹,纳米陶瓷零件即使开始时带有裂纹,在经受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后,裂纹也不会扩大。1989年,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科学家用80年代才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移动氙原子,用它们拼成IBM 三个字母,接着又用48个铁原子排列组成了汉字“原子“两字。1990年,首届纳米科学技术大会在美国成功举行,标志着一个把微观基础理论与当代高科技紧密结合的新型学科 ──纳米科学技术正式诞生了。1991年,IBM的科学家制成了速度达每秒200亿次的氙原子开关。2019年,IBM设在苏黎世的研究所又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算盘”,这种“算盘”的算珠只有纳米级大小,由著名的“碳”巴基球C60制成。 二、发展现状 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十分乐观,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发展纳米科学技术的战略,纳米科技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一个热点领

陶瓷墨水的研究现状

陶瓷墨水的研究现状 陶瓷墨水是一种用于在陶瓷表面绘制图案或文字的材料。它是一种特殊的墨水,具有卓越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陶瓷器皿、瓷砖、瓷片等陶瓷材料的印刷和装饰。 现如今,陶瓷墨水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下是陶瓷墨水研究的现状概述: 1.墨水成分:陶瓷墨水的成分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一般情况下,陶瓷墨水主要由颜料、溶剂、稳定剂和辅助添加剂组成。不同类型的陶瓷墨水可能采用不同的主要成分和比例,以适应具体的印刷需求和陶瓷材料的特性。 2.颜料选择:颜料是陶瓷墨水中的关键成分,它直接决定了墨水的颜色、亮度和持久性。为了获得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颜料材料和配方。目前,常见的颜料类型包括金属氧化物、稀土材料和有机染料等,它们能够提供各种颜色的墨水。 3.墨水制备工艺:陶瓷墨水的制备工艺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备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墨水的质量和稳定性。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剂选择、混合方式、分散剂的添加等方面,以提高陶瓷墨水的分散性、延展性和润湿性。 4.墨水性能研究:陶瓷墨水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流动性、附着性、抗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等。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墨水的绘画效果和持久性。目前,研究人员采用各种测试方法,例如接触角测量、印迹硬度测试和耐磨性测试等,来评估和优化陶瓷墨水的性能。

5.应用领域:陶瓷墨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用于传统陶瓷器皿的印刷和装饰,还广泛应用于瓷砖、卫生陶瓷和建筑陶瓷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墨水的应用也不断扩展,包括陶瓷印刷电子、功能陶瓷和陶瓷涂料等。 综上所述,陶瓷墨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索新的墨水成分、提高墨水性能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这将有助于推动陶瓷印刷和装饰技术的发展,满足人们对陶瓷制品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笔尖上的材料——圆珠笔的发明、创新与中国化

笔尖上的材料——圆珠笔的发明、创新与中国化 作者:李明洋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7年第2期 ■ 文/ 李明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最近,一则关于圆珠笔的新闻登上了头条。根据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中国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圆珠笔头,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路途上又前进了一小步。小小的圆珠笔头居然如此受关注,更是让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圆珠笔之问”,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圆珠笔尖上的点点滴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笔尖虽小,却也是人类不断探索创新的缩影。 虽然圆珠笔的广泛使用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但其设计思路在那之前的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1888年10月30日,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W e y m o u t h , 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的约翰·劳德(John Jacob Loud,1844-1916)获得了一项专利(见图1)。劳德在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书写工具,通过弹簧按压连杆及球珠实现墨水的流动,从而达到书写的目的。其优点是可以在不平整的表面(木材、粗制的包装纸等)做记号,且由于安装了改进的墨囊而无需经常灌注墨水。 劳德并没有给这一新的书写工具命名,只是将其称为“笔”,不过毫无疑问这就是后来利用球珠进行书写的各种笔的鼻祖。 当然,从理念到实现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劳德在专利中并没有考虑“圆珠笔”各个部件的尺寸、材料、加工工艺,更没有意识到墨水对于流畅书写的重要性,甚至也没有尝试去制作这样一支笔。于是这个想法就一直存在于专利之中,等待着能将其实现的发明家。 圆珠笔诞生:从专利到产品 进入20世纪,自来水笔越来越普及,然而其缺陷也始终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墨水渗漏的问题,尤其令人头疼。世界各地的发明家们开始各自独立地研制新的书写工具,于是诞生了一系列相关的专利:1901年10月,德国人Anton J.Sheaffer注册专利;1911年10月,Michael Braun注册专利。1924年德累斯顿的交易博览会(Dresden Trade Fair)上,G.L.Lorenz展示了一款Mungo牌圆珠笔。1934年,匈牙利人Dezso Ránki博士和铁路工程师?d?nHajdú也取得了他们独立的专利。尽管专利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也没有出现一支功能正常的圆珠笔。 上述这些“发明”总是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要么是油墨渗漏,要么是书写时断时续。而真正实现了圆珠笔构想的发明家是另一位匈牙利人拉兹罗·比洛(LászlóJózsefBíró,1899-1985)(见图2)。身为记者的他留意到印刷报纸所用的油墨具有速干的特性,便萌生了用来改进常常漏水的自来水笔的想法。然而油墨对于自来水笔而言过于黏稠,根本无法通过毛细管直达纸面,于是拉兹罗·比洛就和他的哥哥、牙医哲尔吉·比洛(Gy?rgyBíró)一起研制出了圆珠笔,并于1931年6月带着第一支圆珠笔参加了布达佩斯国际博览会(BudapestInternational Fair)。他们还得到另一位发明家安道尔·高伊(Andor Goy)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

纳米材料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粒 微乳液法的概述:微乳液法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乳液,从乳液中析出固相从而制备出一定粒径的纳米粉体。但相对于细乳液和普通乳液而言的,微乳液颗粒直径约为10〜100nm细乳液颗粒直径约为I00~400nm,普通乳液颗粒直径一般在几百纳米到上千纳米。一般情况下,将两种互补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所形成的热力学稳定、各项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粒径I 〜I00nm 的分散体系称为微乳液。相应的把制备微乳 液的技术称为微乳化技术(MET)。982年Bout onmt首先报道了应用微乳液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用水合肼或者氢气还原在w/0型微乳液水合中的贵金属盐,得到了分散的Pt、Pd、Ru Ir 金属颗粒(3~40nm) 。从此以后, 微乳液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乳液应用研究更快,在许多领域如3次采油、污水治理、萃取分离、催化、食品、生 物医药、化妆品、材料制备、化学反应介质,涂料等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微乳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具有智能化特点的新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运用微乳液法制备纳 米粉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运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颗粒主要有以下几类。:(1) 金属, 如Pt、Pd、Rh Ir、Au、Ag、Cu等; (2)硫化物CdS PbS CuS等; (3)Ni、Co、Fe 等与B 的化合物;(4) 氯化物AgC1、AuC1 等;(5) 碱土金属碳酸盐,如CaC0、3 BaC03、Sr—C03;(6) 氧化物Eu20 、 Fe20。、Bi20 及氢氧化物如AI(0H)3 等。 1 微乳反应器原理 在微乳体系中, 用来制备纳米粒子的一般都是W/ 0型体系, 该体系一般由有机溶剂、水溶液、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4个组分组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多为C6〜C8直链烃或环烷烃;表面活性剂一般为 A0T(2一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十六烷基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聚氧乙烯醚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助表面活性剂一般为中等碳链C5〜C8的脂肪酸。微乳液中, 微小的“水池” 为由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构成的单分子层包围成的微乳颗粒,其大小在几至几十个纳米间,这些微小的“水池”彼此分离,就是“微反应器”,它拥有很大的界面,有利于化学反应。与其它化学法相比,微乳液法制备的离子不易聚结,大小可控,分散性好。 W/ C型微乳液中的水核可以看作微型反应器(Microreactir) 或称为纳米反应器,反应器 的水核半径与体系中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及种类有直接的关系,若令W=[H2(/表面活性剂],则由微乳液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将会受到w 的影响。 一般地,将两种反应物分别溶于组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微乳液中, 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两种反应物通过物质交换而发生反应,当微乳液界面强度较大时,反应物的生长受到限制。如微乳液颗粒大小控制在几个纳米, 则反应物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微乳液中。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在微乳液中稳定存在, 通过超速离心或将水和丙酮的混合物加入反应后生成的微乳液中使纳米颗粒与微乳液分离, 用有机溶剂清洗以去除附着在微粒表面的油和表面活性剂,最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即可得到纳米颗粒。 2 微乳液的形成和结构 与普通乳液相比,尽管在分散类型方面微乳液和普通乳液有相似之处,即有o/w和w/o型, 其中w/0可以作为纳米粒子制备的反应器,但是微乳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体系,它的形成是自 发的,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正是由于微乳液的形成技术要求不高,并且液滴颗粒可控,实验装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 团队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自1993年开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多种增材制造工艺和装备,建立了以快速制造系统为特色工程应用的研究队伍,产生了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团队依托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在高分子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等方面取得进展,多项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在2000年成立“教育部快速成形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市场经营主体为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市场经营主体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支撑产品快速开发的快速制造系统,研制、生产和销售16个型号的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快速模具设备及三维检测设备。同时开展快速原型制作、快速模具制造以及逆向工程服务。产品在全国各院校、汽车、电器等企业销售应用十多年,客户近万家。近年协助政府和企业在多个地区成功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推广基地、快速成形制造服务制造中心。通过企业化运作,目前在全国已建立创新服务平台20多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近10家, 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新产品创新创意设计及快速制造服务。通过近二十年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设备用户遍布医疗、航空航天、

汽车、军工、模具、电子电器、造船等行业。此外,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相关设备销售到印度、俄罗斯、肯尼亚等国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成形设备制造单位。2016年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在西安成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中心联合国内主要科研与产业化优势单位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孵化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在增材制造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在增材制造领域获得发明专利400余项。以下为本研究团队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团队项目 (1)航空发动机空心涡轮叶片的型芯型壳一体化快速精铸技术空心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大型舰艇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核心关键部件,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其制造技术是我国“两机”重大专项核心技术之一,因技术难度大、发展起步晚、国外封锁严等,成为制约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提升的技术瓶颈。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3D打印技术和成熟的精密铸造技术融合,发明了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型芯型壳一体化的快速精铸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复杂叶片的制造能力、大幅缩短叶片制造的工艺路线、大幅降低制造对叶片设计的限制,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体系和研制体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目前在国家项目支持下,研究团队已攻克了该技术的关键难题,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建成了小批量生产线,具备了服务于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创新设计的能力。

2023年经营范围新材料(20篇)

2023年经营范围新材料(20篇)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塑料板、塑料管、塑料型材、聚氨酯保温板、聚氨酯保温管、防水透湿膜(以上均不含化学危急品等限制或禁止经营的产品)加工、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以上范围需经许可经营的,须凭许可证经营)。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纳米建材、新型建筑材料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询问、技术服务、及成果转让,环保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询问、技术服务及成果转让。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纳米粉体材料、特种功能陶瓷粉体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隔热材料、散热膜、陶瓷制品、电子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复合材

料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的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3d打印材料、打印产品的研发、设计;3d打印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技术询问服务;喷绘机、写真机、打印设备及其配件的生产、销售;3d打印产品的生产、销售;金属制艺术装潢标牌的加工、安装、销售;书写用墨水、专用绘图墨水、仪器仪表记录用墨水的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新材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生态环保材料的研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塑料及制品、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急化学品)、橡胶原料及制品、纺织原料及产品、玻璃钢、机械设备的批发、零售;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工程施工。 纺织新材料公司经营范围 纺织新材料公司经营范围批发:纺织材料及辅料、服装及辅料、箱包鞋帽、家具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木材、钢材管材、建筑装饰材料、机械设备、机械零配件、五金工具、仪器仪表、电线电缆、电气元件、电脑软硬件、包装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